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走进文言文》(9)翻译1-38单元

《走进文言文》(9)翻译1-38单元

《走进文言文》(9)翻译1-38单元
《走进文言文》(9)翻译1-38单元

【走进文言文(9)】

【第一单元】

1、《华佗巧治》又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弃他而去,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郡守大怒得更厉害了,吐黑血数升而痊愈。

2、《谢缙敏对》解缙曾经跟从皇上游内苑(大概是御花园吧)。皇上登上桥,问解缙说:“这该怎么讲?”解缙回答说:“这叫一步一登高。”等到下桥,皇上又问他,解缙回答说:“这叫后边又比前边高。”皇上非常高兴。有一天,皇上对解缙说:“你知道宫中夜来有喜事吗?你可作一首诗来.”解缙于是说:”君王昨夜降金龙.”皇上于是说:”是个女儿.”解缙便说:“化作嫦娥下九重。”皇上说:”已经死了.”解缙又说:“料是世间留不住。”皇上说:”已经把她投到水里了.解缙又说道:“翻身跳入水晶宫。”皇上本来打算用诡辩的话难住他.等听到这诗,深深叹服解缙的才思敏捷.

(这场君臣对话,充分表现了解缙出口成章,应付自如,正因为如此,才使避讳之语得以巧妙妥帖的解释。)

3、《天谷雨》汉宣帝的时候,长江淮河一带遇上了荒年,饥民遍野,人吃人,死去的人接连不断。一连三天天上落下稻谷。不久,魏地向朝廷禀奏,说他们那里丢失了两千顷谷子,人们对这种现象都感到很奇怪。

4、《攘鸡者》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做)这种事情,不是有道德的人该有的行为。’那个偷鸡的人说:‘(好吧),请允许(我)减少一点儿,每月偷一只鸡,等到了明年再停止。’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礼义,这就要迅速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5、《穿井得一人》宋国有一家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而要到外边去打水灌溉,经常要派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就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得到了一个力。”有听到这话便到处传播消息的人说:“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讲这件事,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就派人到丁家去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打井获得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呀!

读后感想:不要为盲从,以讹传讹;要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

【第二单元】

1、《酒徒遇吝啬》从前有个人嗜好喝酒,忽然遇到故人,他的故人是个吝啬的人。嗜酒的人说:“希望到贵府叙旧,又口渴又心烦,茶也行酒也行,只求止渴。”故人说:“我的贱寓很远,不敢劳烦您的玉趾。”嗜酒的人说:“料想只不过二三十里罢了。”故人说:“敝寓十分简陋,不能让您来。”嗜酒的人说:“只要能开门就好。”故人说:“只是没有准备器皿,没有杯具。”嗜酒的人说:“我和你相互熟悉,用瓶子喝也行。”故人说:“暂且等我半天,我拜访完朋友就来叫你一起回去。”嗜酒的人目瞪口呆。

2、《一叶障目》楚国有个人非常贫苦,读了《淮南方》,知道螳螂捕捉知了时用一片树叶把自己遮蔽起来,就可以隐形,使知了看不到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朝上,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结果树叶掉落在地上,而树下原先有许多树叶,再也分不清哪一片树叶是他想用来隐形的。于是他扫了好几斗树叶回去,一片一片地拿来遮蔽自己,还不时地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

妻子开头总是说:“看得见。”被他打扰了一整天,已经厌烦极了,丈夫仍然纠缠不休,妻子就干脆哄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个人嘿嘿地笑了起来,显得异常高兴他还着这片树叶跑到街上去,当着别人的面偷东西,给官吏抓着送到县衙门去了。

【说明】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书呆子,同时也讽刺那些干坏事的人——他们总以为有什么高明手法可以把不光彩的事遮挡起来,其实,纸是包不住火的。

3、《州官放火》田灯做州官时,自己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人们不得不把“灯”叫做“火”。正月十五摆设花灯,允许民众进城观看,街上张贴布告说:“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日。” 俗话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来源于此。

4、《嗟来之食》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一天,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向饿汉赔礼道歉,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

5、《拔杨容易栽杨难》陈轸被魏王看重,惠子对陈轸说:“您一定要好好对待大王身边的人呀。您看那杨树,横着种能活,倒着种能活,折断了种也能活。然而让十个人来种树,一个人来拔它,那么就没有一棵活树了。以十人之众去栽种容易成活的东西,却敌不过一个人的毁坏,这是为什么呢?栽种困难而毁掉容易。如今您虽然在魏王面前取得了信任,可是想排挤你的人太多了,将来您必然要遇到危险。”

【第三单元】

1、《雁奴》太湖,(有很多)白雁聚集。夜晚(它们)必定选择地方栖息,惟恐人类用带丝线的箭射自己,选派值班雁在四周巡逻。有人来到就叫,群雁凭借这样可以闭眼(睡觉)。湖边的人熟悉它们的事情,点着火光照它。值班雁嘎嘎鸣叫,湖边的人马上放低(并遮蔽)火光。群雁都惊醒,看看,没什么东西。如此这般三四次。群雁认为值班雁欺骗自己,共同啄它。没多久,湖边的人拿着火上前,值班雁不敢(再)叫了,群雁刚刚睡着,一网捕去没有(一只)遗漏的。

2、《绳技奇观》唐玄宗开元(年号)二十四年八月五日,皇宫御楼里引进了绳妓(在绳子上玩杂技的女艺人)。先扯出一根长绳,两头搭在地上,埋两个辘轳(木质转轮,类似古代打水的辘轳)系住绳子两端。辘轳中间有好几丈远,立起柱子把绳子撑起来(两头再转动辘轳把绳子拉直),绳子绷直就像琴弦一样。然后艺妓从绳子两端,踮起脚尖上去,来回行走飘飘悠悠,望去就像仙人一样。有在绳子中间相遇,两人错身而过的,有穿着木屐在上面行走,从容弯腰仰头的。有的用画竿绑在小腿上,五六尺高,或者踩高跷,人和人摞起来三四层,然后翻跟头跳下来,跳到绳上站住,从没有过跌下来的。都踏着鼓乐的节奏,真是奇观。

3、《蛙与牛斗》一只青蛙在草中,看见牛慢慢过来,看到它那巨大的样子,十分嫉妒它。于是吸入空气鼓起肚子,想要超过牛,问同伙:“我的肚子稍微大点,像牛吗?”同伙说:“和以前没什么两样!”青蛙十分气愤,又吸入空气鼓起肚子,说:“现在怎么样?”(同伙)说:“和前面没有异处。”青蛙猛地跳起来,再次吸入空气鼓起肚子,片刻,肚子裂开而死了。牛经过青蛙的旁边,把它的尸体践踏在泥土上。这可以说是自不量力的人啊!

4、《逼供生冤》刘拟山家丢了一只金手镯,就严刑拷打小女奴,小女奴只好承认(自己偷了)卖给了打着鼓子捡破烂的人。刘拟山又拷问小女奴那打鼓人的衣着长相,去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于是又拷问这个女奴。忽然他家屋里天棚顶上有人轻声咳嗽了一下说:“我在你家住了四十年,从来也不愿露出身形声音来,今天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那个金镯子不是你夫人找东西时,错放在漆盒子里了吗?”按照那个声音提醒的去找,果然找到了,然而小女奴此时已经被

打得体无完肤了。刘拟山(因为这件事)终生愧疚后悔,常常对自己说:“时时难免有这种事,怎么能处处有这样的狐狸?”因此他当官二十多年,审理案子从来没有刑讯逼供过。

5、《巴延三毁“驴香馆”》山西省城外有一家酒店,烹调的驴肉最香美,远近闻名,人们称呼它“驴香馆”。那(烹制驴肉的)方法是用一头草驴,把它养到肥了,先用酒(把它)灌醉,然后在它的全身一一拍打过去。想割它的肉,先钉上四个桩子,将驴的脚缚在四个桩子上,又用一根木棍横在它的背脊上,系住它的头和尾,使它不得动弹。后用热水浇它的全身,去掉毛,再用锋利的刀一处一处地割。驴(被宰割时的)惨叫,使仁慈的人目不忍睹。吃客想吃前后腿,或者驴的肚肉,或者背脊,或头尾,各随吃客挑选。当吃客拿起筷子吃的时候,那驴还没有完全死掉。乾隆辛丑年,巴延三任山西长官,下令毁掉“驴香馆”,(再有)带头干烹卖活杀驴肉的人要处于杀头,其他的人都充军去防守边境,并(把禁令)刻在石碑上,永远禁止(“驴香馆”的供客人享用活杀驴肉的做法)。

【第四单元】

1、《韩信钻裤裆》韩信,是汉朝名将。年轻时,喜欢佩带刀剑。一日,淮阴市上的一些无赖少年中,有一个想侮辱韩信,对韩信说:“你虽然身高体大,并喜欢佩带刀剑,但内心胆小得很呢!”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你要是不怕(能:禁得起、忍得住)死,就刺我;要是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爬过去。”这时,韩信用眼睛盯了那人好久,然后趴下去,从那人的裤裆下爬了过去。整个市上的人都笑他,认为他胆小。

(后称能忍小辱而终成大器者为能受得起“胯下之辱”。)

2、《之乎者也》宋国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觉得看着别扭,就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写‘朱雀之门’四个字?多用一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告诉他说”“这是把‘之’字作为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什么事啊!”

3、《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4、《书生慕名失实》有个读书人因囊萤读书而闻名于家乡,一位同乡仰慕他的品行,便在早晨去拜访他。他的家里人向同乡道歉,说他出门了。同乡说:“哪有囊萤夜读而早晨却外出的人呢?”家里人说:“不为别的,是为捕捉萤火虫出去了,申时将回来。”现在天下所敬仰推崇的人,定是那些“囊萤”读书的人。假使读书人白天闭门读书,谁又会去拜访他呢?

5、《王长年智斗倭寇》王长年,福建人。嘉靖年间,倭寇大举入侵中国,在靠近福建省城进行窃掠。王长年被他们抓住,关在一艘小船上。这艘船上有五十多个海盗,还十几个一起强行抓来,并被捆绑明朝男女居民,以及很多金银财宝。一天,几百艘海盗船同时扬帆出海,起航离开。王长年从被抓的时候起,就经常讲些奉承话,假装屈服讨倭寇们的欢心,因此深得倭寇首领的信任;王长年找机会跟这些一起被抓的人说:“倭寇的海盗船准备回到日本,对我们没有防备,幸好今天海上的东北风很大,如果我们能把倭寇们灌醉,抢刀将他们杀光,”大家都赞同王长年的计策。这天晚上正碰上倭寇停船抛锚休息,大家按照商量的计策行事,让那几个女居民劝倭寇喝酒。倭寇想到快回国了,因此十分高兴。女居民轮番演唱娇媚的小曲,不停劝酒,倭寇们十分高兴,唱歌跳舞全都喝得大醉,纵横相枕睡在一起。女居民拿着倭

寇的刀出来了。王长年手持大斧,其他人拿着刀将五十几个倭寇全部杀死后,砍断拴锚的缆绳开船。旁边的海盗船发现他们逃走,追赶他们。我们这条船上的人用瓷器等杂物奋力还击,还打死了一个倭寇。因为王长年掌船的技术很高,倭寇并没有追上。他们扬帆乘风破浪,日夜兼程终于到达了明朝的海岸边。

【第五单元】

1、《孙叔敖杀两头蛇》孙叔敖小的时候,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他小声的哭着回家。母亲问他哭的原因。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现在我见到了它,我害怕离开母亲死了。”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 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丞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2、《李勉埋金》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有书生游学住在宋州。当时李勉年少穷困,和一个书生住在同一个店里。没过多长时间,书生患了病,无法医治。书生临死告诉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我将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职,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这是命啊。”并从口袋里把两百两金子给李勉,说:“我的家丁仆人,没有知道这个的,您为我处理后事,余下的钱送给你了。”李勉答应他为他办后事,剩下的金子秘密放在墓里和书生一同埋葬了。几年以后,李勉做了开封县尉。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沿路打听书生的行路、住宿,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为书生主持的丧事,专门到开封面见他,诘问金子的下落。李勉向上级请假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给了他们。

3、《季女饮药》会稽的东边有一个姓石的人,他最小的女儿腹腔内长了个肿块,请了医术高明的医生给她医治,长久不能清除,他辞退医生让(医生)离去。女儿的父亲想:“这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为什么给女儿治疗而病不能痊愈呢?”。另一天,他偷偷地察看女儿,发现他的女儿端起药没有喝,而是把(药)倒在床下面。于是他又重新请回医生,把前面的药竭力要她服下,这样服了多次后,病便痊愈了。

4、《李泰伯改字》 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子陵先生祠堂,自己为他做了一篇传记,记文后的赞词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成之后给李泰伯看。李泰伯读了又读,回味赞叹不止,起身说:“先生的这篇文章一旦让世人知道,一定会在世上闻名。我斗胆地想更改一字,使它更美更好。”范公感到惊讶,拱手请问他。(李泰伯)说:“云山江水的说法,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它们来修饰‘德’字,好象有点局促了,设想换作‘风’字怎样?”范公专注地坐着点头(称是),差不多要跪下来拜谢!

5、《茹太素被杖》茹太素写陈述事务的奏章累积起来共一万个字。太祖让中书郎王敏读奏章给他听。奏章中有才能的人才,几年来侥幸存留下来一百个中没有一、二个了,而现在的任命的官吏有太多的迂腐的书生和庸俗的官吏,话多违背和触犯了(皇上)。太祖发怒,召来茹太素当面责问,在朝堂打了他。第二天黄昏,(太祖)又在宫人中叫人读茹太素的奏章,得知奏章中有四件事情(的建议可以采纳),(太祖)感慨道:“做国君难,做大臣的也不容易,我之所以要求大臣说实话,就是要他们的话符合情理和事实,如果文字词语太多,便造成听了让人迷感。茹太素所陈述的,五百左右字就可讲全了,哪里要用到一万字呢!”

【第六单元】

1、《刘敏中之志》刘敏中幼时就很出类拔萃,与常人不同,她13岁的时候对他的父亲景石说:“前代贤才满足于自己的学识而不再努力汲取知识,满足于自己的功劳而不再争取立功,这不是后人所追寻模仿的。”父亲对他说的话很惊讶。本地的先生杜仁杰喜欢他的文采,屡次称赞她,敏中曾经对他的同学说他的志向:“我从幼时到老时与人见面,面无愧色,就是我的志向啊!”

2、《颜真卿大义凛然》李希烈叛乱,唐德宗派颜真卿去汝州叫(李希烈)投降。满朝的官员劝他不要去,真卿却说:“国君命令不可违反!”已经见到希烈,叛军一千多人围住骂他,又想杀他,真卿脸不变色,责骂希烈背叛朝廷。这时希烈想做皇帝,他知道颜真卿贤能,用宰相的职位引诱他。真卿斥责说:“吾年纪将近八十,是大唐朝廷的臣子,哪能受你们的利诱威胁呢!我坚守我的节操,直到死为止!”贼军全都大惊失色。希烈就囚禁真卿,在庭院中挖了个坑,故意说要活埋他,真卿说:“死生是命中注定的,我有什么可怕的!”贼人又在庭院中堆积起柴草,说:“不投降,该烧死他。”真卿就起身往火里跳,被人拦住。希烈最终就用绳子绞死了他。

3、《人有四方之志》子高到赵国游历.平原君的门客邹文,季节和子高关系挺不错的.等到他要回鲁国时,向各位朋友都告别,都完事了,邹文,季节又送子高好几十里路;就后要分别了,这俩家伙泪流满面,而子高只是拱拱手.之后就各走各

的了.子高的随从就问"先生你和那俩个家伙挺好的,人家还有恋恋不舍之意,也不知道以后啥时候才能见面,流泪很伤心

的样子.而先生你就这么站着,拱拱手作个揖就道别了,说话还这么大声,这难道不是不和你的友人亲近么?"子高回答:"开始,我还以为他们两个是个大丈夫呢,直到今天,才知道,女人啊.男人生下来就要立志于四方,哪能像猪鹿一样经常聚堆?" 他随从说:"像你这么说,他们两个哭就是不对了?" 子高回答:"这两个家伙,也是好人.有情有义,不过用在分别这种小事上,那就算不上什么了"

4、《戴胄依法断流》有弄虚作假的违法事件被暴露,戴胄按法律判处(违法者)流放。唐太宗说:“我已下诏令处不自首的人死罪,现你却只判处流放,这是(等于)向天下人展示(我)不守信用,你想出卖诉讼(意思是抗旨枉法)吗?”戴胄说:“皇上立即杀掉他,不是我能管得到的。既然交给有司办,我不敢损害法律。”皇上说:“你自己要按法处理,难道叫我丧失威信吗?”戴胄说:“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公布的最大信用的依据;(皇上)说的话,(不过)是当时喜怒的发泄罢了。如果顺从(自己)的感情而违背法律,我替皇上(的圣明)惋惜。”皇上(为此)高兴。

5、《性急》子啴子与朋友在同一只矮榻上,围着炉子坐着。他的朋友靠着矮桌看书,衣裙拖在火中,火着得很旺。子啴子走上前,有礼貌地作揖说:“正有一件事情,想告诉(您)。但是您脾气急躁,怕激起您发怒;想不告诉(这件事),那是对人不忠诚。希望您能心胸宽大,能忘掉生气,然后(我)胆敢说。”友人说:“您有什么要说的,(我)会恭敬地接受您的教导。”子啴子又像先前那样谦恭,一而再,再而三,才犹疑迟缓地说:“这火已烧着了您的衣裙了。”朋友突然起身看衣裙,却烧掉很多了,(朋友)改变脸色说:“为什么不马上把这事告诉我,而像这样地缓慢!”子啴子说:“人家说您性子急,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啊!”

【第七单元】

1、《曾母投杼》从前,曾参住在鲁国费地,费地有一个人与曾参同名同姓,他杀死了一个人。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说完,便只管织自己的布。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还是照常织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别人又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母害怕了,扔掉织布机的梭子,翻墙逃走了。

2、《卖柴翁殴宦者》曾经有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集市里卖,有个太监声称王宫中所设的市肆要拿这些(木柴),就给了他几尺的绢,又向他索取门户税,还强要驴送这些木柴到宫内。农夫开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绢还给太监。(太监)不肯接受(他的绢),(并且)说:“我要用你的驴把柴送进宫内。”农夫说:“我有父母妻儿,靠这(贩卖木柴),然后才有饭吃。现在我把我的柴给你,不拿报酬就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就殴打了太监。

3、《螳螂捕蝉》春秋时期,吴国国王阖闾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

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侍卫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在树上一边放声的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蝉的身后;螳螂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想捕捉知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螳螂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小孩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有道理!”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我们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通盘谋划,不能顾此失彼。我们为人处事时要近忧远虑,居安思危

4、《尹绰之爱》赵简子有两位家臣,尹绰和赦厥。赵简子说:“赦厥爱护我,不在别人面前批评我的过错。尹绰却不爱护我,一定在众人面前批评我。”尹绰说:“赦厥是重视您的面子,却不重视您的过错;我重视您的过错,而不重视您的面子。”孔子说:“尹绰,是君子啊!当面指摘缺点,而不是称人之美。”

5、《楚之南有猎者》鹿怕貙,貙畏虎,虎又怕罴。罴头上披着长发,好像人—样站着,非常有力并且会吃人。湖南南部有个打猎的人,能用竹笛吹出多种野兽的声音。有一次,他悄悄地拿着弓箭和火种来到山上。首先,他模仿鹿的叫声引诱鹿出来,等到鹿一出来,就点燃火种向它射去。貙听到了鹿的叫声,很快地跑过来了,猎人见到貙,很是害怕,就吹出虎的叫声来吓唬它。貙被吓跑了,虎听到了叫声又赶来了,猎人更加惊恐,就又吹出罴的叫声来,虎又被吓跑了。这时,罴听到了自己同类的叫声就出来寻找,找到的却是人,罴就揪他、抓他、扯他、撕他、最后把他吃掉了。现在那些没有真正的本领,却专门依靠外部力量的人,没有不被罴吃掉的。

【第八单元】

1、《王安国直言》王安国(亮?)性格直率,疾恶如仇。王荆公(疑为王安国字?)一开始职务为参知政事,闲暇的时候因为阅读晏元献公的词而笑着说:“做宰相怎能做这种小(志气)的词?”平甫回答:“晏元献公也只是偶尔因为得意之事而这样,在工作上哪能如此。”当时吕惠卿作为馆职(疑为招待意)也坐在一旁,正经说到“为政必须先端正自己的言词,何况(不详)”平甫正色道“发表不正经言词,还不如小人。”吕惠卿因此认为和这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疏远二人。

2、《陈章侯蔑视显贵》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游玩喝酒。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章侯摘掉帽子,脱掉衣服,大骂不止。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于是章侯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

3、《王翱秉公》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的一个官员为妻。王翱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常常迎接女儿回家,女婿坚持不放走,愤怒地对妻子说:“你的父亲是选拔官吏的长官,把我调到京城做官,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的母亲。况且调动我轻易的就像振落树叶,吝啬什么呢?”于是女儿将想法寄给了母亲,夫人在一天傍晚准备了酒菜,跪着禀告王翱,王翱非常生气,拿起几案上的器具打伤了夫人,出去坐马车住到朝房里,十天后才回家,女婿最终没有被调职。

4、《次非斩蛟》楚国有个名叫次非的人,在一次旅游时来到吴国干遂这个地方,得到了一柄非常锋利的宝剑,高高兴兴地回楚国去。

次非在返回楚国的途中要过一条大江,便乘船渡江。当渡江的小木船行到了江中心时,忽然从水底游来两条大蛟,异常凶猛地向这条小木船袭击过来,很快地从两边缠住渡船不放,情况非常危急,所有乘船过江的人都吓呆了。这时,次非向摆渡的船夫问道:“您在江上摇橹摆渡多年了,您曾经见到或听到过有两条大蛟缠住船不放而船上的人还能够有活下去的可能吗?”船夫回答说:“我驾船渡江几十年,也不知送过多少人过江,不说没见到,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

样的事情而船上的人是没有危险的。”次非想:如果不除掉这两条恶蛟的话,全船的人就会有生命的危险。于是他立即脱去外衣,捋起衣袖,抽出从吴国干遂得到的宝剑,对船上的人说:“这两条大蛟如此凶恶,也只不过是这江中一堆快要腐烂了的骨和肉,还怕它干什么?为了保全船上所有人的生命,我即使丢掉了这柄刚刚得到的上好宝剑,哪怕是我个人的生命,也没有什么可惜的。”说完,他就毫无犹豫地手持宝剑跳到江中向缠住渡船不放的大蛟砍去,经过一场紧张、激烈的人与恶蚊的争斗,次非挥剑斩了那两条大蛟,从容不迫地上到船上来。就这样,次非斩除了两条大蛟,保住了渡江的小木船,挽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为着大众利益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要畏首畏尾,苟且偷安。)

5、《法不赦故人》濮州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被罢官,自己述说曾经在秦王衙门(办事)。皇上李世民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诉,让他)回去任职。魏征规劝说:“秦王身边的人很多,恐怕人人都依仗私情恩惠,这足以使从善的人害怕。”皇上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我过去做秦王,只是一个王府的王;现在处于皇帝的高位,是天下的首领,不能单单偏袒过去的朋友。”赐给了帛劵打发了他,庞相寿流着眼泪离开。

【第九单元】

1、《张良劝刘邦劳军》楚汉相争,双方长久相持不下,年轻人都在军旅中受苦,老弱妇孺则没有粮食来源。这时项羽便靠近汉王,相互隔着广武涧对话。项羽想要单独向汉王挑战。汉王历数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与你一同授命与楚怀王,约定谁先入关,平定关中就可以称王,你项羽违背誓约”。

2、《欧阳修家教》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3、《唐太宗纳谏》贞观(李世民年号)三年,太宗(李世民)对司空(官职)裴寂说:“每当有人呈上奏报的折子,内容很多,(看不过来时)我总是把折子粘在墙壁上,每天出入都要看看,用这种方法勤勉不懈怠,想方设法做到了解臣子们要表述的情况。常常思考政事,有时到了三更才休息,也希望你们这些臣工们也用心政事不知疲倦,来报答我的心意。”

4、《不龟手之药》宋国有一个人善于配制不皲手的药,祖祖辈辈以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就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那人得到了药方,便用他去游说吴王。这时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便命他率领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划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皲手的药是一样的,有的靠他得到封赏,而有的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这就是因为用途不一样啊。

5、《墨子喻巫马子》巫马子对墨子说:“您博爱天下,谈不上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人,谈不上什么害处。都没有产生什么效果,您怎么能认为只有您对而我不对呢?”墨子说:“现在有一处失火,一个人端来水,要浇灭它;一个人举着火,要使它烧得更大。都还没有产生后果,您更赞同二人中的哪一个呢?”巫马子说:“我赞同那个端水者的意愿,而否定那个举火人的意愿。”墨子先生说:“我也是赞成我的理念,而不赞成您的理念。”

【第十单元】

1、《惜时好学》钱思公(即:钱惟演)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少有什么嗜好。在洛阳的时候,曾经对下属官吏说:“平生只是爱好读书,坐着的时候读儒家经典著作、史书,躺着的时候读各种杂记,上厕所的时候看诗词,大概不曾有片刻放下书本。”谢希深(即:谢绛)也说,和宋公垂(即:宋绶)一起在国史实录院的时候,每次去厕所时,一定挟

着书前去,抑扬顿挫地诵读,声音清脆远近都听得到,他专心学习到了如此程度。我(即:欧阳修)因此对谢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大多在‘三上’,就是马上、枕上、厕上。大概只有这做尤其能凭(它)构思罢了。”

2、《王冕僧寺夜读》王冕是诸暨人。七八岁时,他的父亲吩附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进入学堂,听学生们念书。听了后,总能默默记住。晚上回来,忘了所放的牛。父亲发怒便打他,没多久(他)又跟以前一样。(他的)母亲说:“儿子如此地一心一意(要读书),为什么不听任他做法的呢。”王冕于是离开家,靠着佛教寺院旁住下,晚上趁没有人时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本借着长明灯的映照读书,响亮地读书一直到天亮。佛像的面目大多凶恶可怕,王冕是小孩子,内心平静得好像没看见。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认为王冕与众不同,把他收作弟子,后来就(王冕)成为精通儒家学识的人。

3、《宋濂勤学不怠》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借书,(借来书)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台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录。抄写完毕,奔着去送还所借的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藏书)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到各种书籍。

4、《王粲默记》王粲与别人一起行路时,读路边的碑文。旁人问(他)说:“您能够不看碑文背诵出来吗?”(王粲)说:“能。”于是让他转过身背诵碑文,(结果)不差一字。曾经看别人下围棋,棋局被搞乱了,王粲替(他们)让原来的棋局恢复。下棋的人不相信,用头巾盖住棋局,改用别的棋局来试验他,与原来的比较,仍一个棋子也没差错,大家对此感到惊讶。他硬记及默记(的能力)竟这样(好)。

5、《张溥与七录斋》张溥小时候特别喜欢学习,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录,抄写完毕,朗读过后就烧掉;再抄,象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有了老茧。冬天皮肤因受冻而开裂,每天用热水捂好几次。后来把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做文章才思敏捷,各方(人士)来求取,不用打草稿,面对来客挥笔,即刻就写成,因此名声在当时高出一般人。

【第十一单元】

1、《缇萦救父》文帝四年,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是错治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切断肢体的“肉刑”,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淳于意有5个女儿。他被押送长安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时,连个帮手也找不到。”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偏没有用呢?”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我叫淳于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给国家当差的时候,齐国的人都说他廉洁正直。现在他犯法获罪,按律当处以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没入官府作奴婢,用身体来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看了信,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 这样,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史记? 孝文本纪第十》

2、《晏子御者之妻》晏子做齐相的时候,有一次出门,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国相的马车夫,抱着大伞盖的柄,扬鞭驱马,洋洋自得,很是自我满足。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丈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做了齐国的相国,名声显赫于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见他思虑非常深远,总是态度谦和。你身长八尺,却做了人家仆从和车夫,但是你的意气自感满足了。我因此才要求离开你。”

后来,丈夫便自觉地控制自己。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如实地回答,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3、《李密侍奉祖母》李密,西晋武阳人,字令伯。年轻时失去父亲,母亲再嫁,姓刘的祖母收养了他。年轻时在蜀国当官,蜀国灭亡后,晋武帝征召他为侍陪皇太子读书的官员,不领命令,有人怀疑他不想归降晋国,武帝派人三番两次催促他,于是他上书,他的文章说:臣子李密今年四十四岁,刘祖母九十六岁,这是臣子我为皇上效力的日子还很长,侍奉刘祖母的日子短。其中的话诚恳而且凄凉。晋武帝同情他。刘氏死后,才到京城担任职务。

4、《永泉夫妇事亲》永泉是扬州人,三十岁还没有娶妻.家中有母亲,年纪将近七十岁,卧病在床。太阳一出来永泉就开始劳作,太阳落山的才回来休息,侍奉母亲从来没有抛下离开过。当地有一个女子,年龄十八岁,认为永泉孝顺,想要嫁给他。(她的)父母不允许,女子竭力争取,(父母)还是不答应,于是(两人)私奔。十年以后,永泉的母亲去世,(他们)悲痛地(把她)埋葬了,乡邻都称赞他们(孝顺)。这个时候女子的母亲也得病了,她哥哥、嫂嫂、弟弟、弟媳都厌弃她,不照顾(她)。永泉说:“你服侍我的母亲就好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现在你的母亲生病了。我也应当把你的母亲看作是我的母亲."立即邀请她的母亲回(自己家)。永泉夫妇服侍了她五年,终于使她重新恢复了健康。女子的母亲才领悟到:人的好与不好,不是钱财可以估量的,都在于(一个人)的良心。

5、《何梅谷之妻》何梅谷是鄱阳人。他的妻子年纪将老,喜欢做拜忏(chàn)佛的事情,从早晨到晚上,一定念一千遍“观音菩萨”。何梅谷凭(精通)儒家学识在当时出了名,(他)让妻子停止(这种做法)但(她)不听从,(何梅谷)怕劝阻不了会被读书人嘲笑,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一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喊妻子,到了夜里随时呼唤个不停。妻子生气地说:“为什么像这样吵闹(不停)呢?”梅谷慢慢地回答说:“(我)只唤了(你)半天,你就生我的气,观音菩萨被你一天呼唤一千遍,怎么能不生你的气呢?” 妻子顿时省悟,就停止了(口念“观音菩萨”)。

【第十二单元】

1、《石勒不计前嫌》后赵王石勒,请武乡全部德高望重的老人故友前往襄国,同他们坐在一起欢聚饮酒。当初,石勒地位低微时,与邻居李阳多次为争夺浸泡麻茎的池塘而相互打架,因此只有李阳一人不敢前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夺沤麻池(一事),是(我)与平民百姓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容纳天下各方,难道会跟一个普通的百姓结怨吗?”于是(石勒)立即传召(李阳)与(他)饮酒,还拉着(李阳)臂膀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饱尝了我狠毒的拳头。”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尉。

2《李遥杀人案》随州大洪山的李遥的杀了人逃命,过了一年他到秭归,路过贸易市场看见卖拐杖的,用几十个钱买下它。这时秭归正好有个百姓被人杀害了,(官府)很紧急地追捕行凶的人。被害者的儿子看见李遥拿着的拐杖,认识它,说:“这是我父亲的拐杖。”就报告官府。差役捉拿李遥来审问他,果然是死者的拐杖,(李遥)受尽拷打。李遥确实是买了拐杖,可是卖拐杖的人已不见了,最终没法自己说明(杖的来历)。州官问李遥行踪的来历,事情的情况不能隐瞒,就押送到随州,(李遥)在洪山的杀人案于是败露。市场上的人有千万,而李遥正好遇上,因此牵连到他隐瞒情况的败露,这事情也是奇巧了。

3、《刘颇当机立断》在通往渑池的道路中,有一辆装载着陶制盛器的车辆,堵住了险要的路道。(当时)遇上天气寒冷,冰雪覆盖,山路险峻而滑,不能进退。时间接近晚上,官家的私人的旅客成群结队,几千车马,排列拥挤在后面,没有办法(前进)。有一个旅客叫刘颇的,挥着马鞭来到,问道:“车上的陶制盛器值多少钱?”回答说:“七八千。”刘颇就打开行囊取出缣券,立即赔偿给那个人。吩咐仆人登上车子,弄断捆绑陶制盛器的绳子,把陶制盛器全推下山崖。一会儿,车(重量)减轻能够前进了,大家喧嚷着前行。

4《.钟弱翁露丑》南宋的钟弱翁每到一个地方,喜欢批评匾额上文字的笔画﹑笔形,一定要去掉所批评的字,这以后自己确立不同的意思重新书写。然而(他的)书法确实不好。跟随的人都为这感到苦恼。曾经路过一座山中的寺庙,(那里)有壮丽的高楼,钟弱翁跟手下官员围着(匾额)站立着,望那匾额,上面写着"定惠之阁",落款人的姓名被磨灭,模

糊难辨。弱翁任意地说不好,让和尚用梯子(把它)取下来,掸去灰尘擦干净匾额走上前看,是鲁国公颜真卿写的。弱翁回头对手下官员说:“这样(好)的字,为什么不刻成石碑呢?”立即吩咐人把刻匾额上的字刻成石碑。他手下服侍的人把这件事当作笑柄。

5《.龚自珍忘形》龚自珍到扬州大多寄住在我园中的秋实轩。秋实轩有几株古桐树,相传早先在唐朝时种植的。龚自珍空闲的时候就在树下轻轻地吟诗。一天晚上,与客人谈得很高兴,就坐在桌子上,等到送走客人,靴子不知在什么地方了。过了几天,龚自珍走了,仆人们在帐顶上得到了靴子。大概说说笑笑极为欢畅,手舞足蹈,无意之间,不觉得靴子飞离而已。

【第十三单元】

1.班昭续《汉书》扶风郡曹世叔的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昭,字惠班。知识渊博才智过人。曹世叔去世得早,(斑昭的)哥哥班固写了《汉书》,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等完成就去世了。汉和帝下令叫班昭前往东观藏书楼继续完成它。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后和嫔妃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班昭因此号称“大家(gū)”。每当(各地或外国)有贡献来的奇异的东西,就下令让班昭写诗赋颂扬。当时《汉书》刚一发行,大多数人不能理解,同郡(扶风郡)的马融跪拜在东观藏书阁下,跟随班昭诵读传授《汉书》。

2.《浙东愚妇》浙东有个妇人,养育着一个儿子,她的丈夫赌博成性,家里的财物全输尽了,(十分贫穷)只剩有墙壁直立着。妇人劝告丈夫说:“家里没有现存的粮食凭什么活下去,希望(你)改邪归正。”丈夫发怒,对妇人拳打脚踢。(妇人)苦苦央求邻居,没有人能阻止她的丈夫。一天,妇人带着儿子出去,(把儿子)推落在河中,淹死了。事情被发觉,妇人被关押起来。官吏问:“你为什么淹死儿子?”妇人回答说:“丈夫狠毒,我没有办法报复他,想让他断绝后代,所以萌生了这个想法。” 官吏问:“为什么不向官府诉讼。”妇人说:“我不知道。”官吏说:“道理本来在你(那里),现在你反倒理屈了,何必像这样自寻苦恼呢!”

3.《农妇斥神》夏天,姓张的婆媳二人一起收割麦子。刚(把麦子)收拾成堆,忽然有旋风从西南方向刮来,把成堆的麦子吹得向西飘散。妇人发怒,用镰刀掷向旋风,几滴血洒落在地上。(二人)正一起再收拾(麦子)时,妇人倒在地上像喝醉了酒一样。她的魂魄被人绑到一间祭神的祠堂中。神灵愤怒地叱责说:“凶狠的女人竟敢伤害我的差吏!快受杖刑责罚。”妇人性子一向刚直,高声说:“穷人家种几亩麦子,靠它来维持生活。烈日中(我们)婆媳辛苦割麦,刚收割完,竟被怪风吹散。(我们)怀疑是鬼怪作祟,所以用镰刀投掷它。无意间伤到大王的使者,(这有)什么罪?”况且大王的使者来来往往,本有官路(可行),凭什么要非法经过百姓的田地,损坏别人的麦子?因此事受杖刑责罚,实在有所不甘心。”神灵低下头说:“你的言词正直有理,可以回去。”妇人立即苏醒,而旋风又来到,仍把那些吹散的麦子卷成了一堆。

4.《孝丐》一个乞丐的生活状况不如他的同乡人,明孝宗年间,这个乞丐在江苏苏州一带行乞。每次乞讨到的食物,大多不吃,往往把它储存在竹筒中。看见(他这样做)的人都对此感到奇怪,时间长了,问乞丐这样做的原因,乞丐说:“我有母亲在,将这些东西送给她(吃)。”有喜欢管闲事的人想暗中看个究竟,便跟着他的行踪前行,走了一里路左右,到了河边,(河边)竹子与树木相互遮掩映衬,一只破旧的小船拴在一片柳阴下,小船虽然破旧,但很干净。有一老妇人坐在里面。乞丐坐在(岸边)地上,拿出储存的食物整理后,捧着(它)登上小船。等候母亲端起杯子,就开始唱歌、像小孩子游戏那样闹着玩儿,用来使母亲开心。(讨来的东西)母亲吃完了,(他)再到别的地方去乞讨。一天在路上乞讨,没有讨到什么,疲惫得很。有个叫沈孟渊的人,同情他给了他食物,乞丐宁可忍受饥饿,最终还是不在母亲吃之前吃食物。像这样过了好几年,母亲死了,不知乞丐最后结果怎么样。乞丐自己说姓沈,年纪大约三十岁。

5.《华隆获救》华隆喜欢打猎,养了一只狗,名叫“的尾”,每次外出必定跟随着。一天,华隆到江边,被大蛇全身缠绕住。狗就奋力咬蛇,蛇死在江边。但华隆倒在江边,昏迷失去知觉。狗很快地跑到家里,狂叫不停。家里的人对

此感到奇怪,于是跟随狗前往,见到华隆(由于)气闷呼吸不通倒在地上。家人用车把华隆载回家,两天才苏醒过来。华隆没苏醒的时间,狗整天不吃东西。这样的(相互)怜惜疼爱,好像亲人和朋友一样。

【第十四单元】

1.《一钱太守》刘宠任会稽太守时,删除扰民措施与废除苛捐杂税,监察非法活动,会稽郡中很太平;朝廷授予他做主管工程建筑的官员。山阴县有五、六位老汉,从若邪山山谷中出来,每人带着一百个钱用来送给刘宠,说:“(我们是)山谷中见识少的人,不曾认识郡太守与朝廷要员,别的郡太守治理时,官吏在民间搜刮,(从白天)到夜里一直不断,有时狗整夜叫个不停,百姓不得安宁。自从太守您上任以来,狗夜里不叫了,百姓也看不见官吏(来索要);年老时遇到政治清明,如今听说要抛下我们离去(见,指代我们),所以我们相互扶助一起送上(一点礼)。”刘宠说:“我的政绩怎能比得上你们说的呢!父老乡亲辛苦了!”(刘宠)从每人的手中选一个大钱接受了(他们的)赠礼。

2.《牛屋修刺》褚季野从章安县令调升为太尉记室参军,名声已传扬在外面,然而地位不高,大多数的人不认识(他)。褚公向东出行,乘经商的客船,与送行的原来的下属投宿在钱塘亭。那时吴兴沈充任县令,正好送客人经过钱塘江。客人到后,亭吏赶褚公移居在牛棚里。潮水来了,县令沈充起身散步,问:“牛棚下(住着的)是什么人?” 亭吏说:“昨天有一个乡下佬来亭中借宿,(因)有尊贵的客人,(所以)暂时让他移居在那里。”县令有点醉意,于是远远地问:“乡下佬要吃饼吗?姓什么?可一起说说话吗?”褚公抬手回答说:“河南褚季野。”远近的人早就听说褚季野的名字,县令因此非常惊慌,不敢让褚公过来,便在牛棚里递上名片拜见褚公。再宰杀禽、畜作为菜肴,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想以此对褚(表示)道歉。褚公与沈充在宴席上饮酒,言谈神色没有任何异常,样子像没觉得什么似的。过后县令把褚公送到县界。

3.《海瑞清廉》都御史海瑞,死在官署里。同乡在南京做官的,只有苏民怀一人。苏民怀检查清点海瑞做官的俸禄,竹箱子里(有)八两俸银,麻布两丈,几件旧衣服罢了。像这样的都御史哪能多得呢!王凤洲评价他说:“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这九个字概括了海瑞的一生,就是(用)千言万语奉承他,能胜过这评论吗?

4.《解扁劳民》解扁任东部边境地区的长官,在给国君的考核报告中说赋税收入增加三倍,官吏请求给他赏赐。文侯说:“我国的土地没有更加广阔,百姓没有增多,赋税的收入凭什么(增加)三倍。”(解扁)回答说:“利用冬季伐木存积起来,在春天(排成木排)把它们浮在河里卖掉它们。”文侯说:“百姓春天用力耕种,夏天加强耕耘,秋天收起,冬天空闲没事情(可做)。利用砍伐树林积存木材,拉着车子(运过去)把它们浮在河里,这是利用百姓(使他们)不能休息,百姓因此劳累了,(赋税)即使有三倍的收入,那有什么用呢!”

5.《丧家狗》孔子到郑国去,和学生们走散了。(于是)孔子独自站在城东门。郑国有人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口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后颈像皋陶,他的肩膀与类似子产,但是腰部以下相差禹有三寸,疲劳得像失去主人,到处流浪的狗。”子贡将实际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高兴地笑着说:“(我人的)样子,未必(是这样)。然而说(我)类似失去主人,到处流浪的狗,是这样啊!是这样啊!”

【第十五单元】

1、《赵普力争于帝前》赵普独自担任宰相共十年,刚毅果断,把处理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赵普)曾经想要提升某人任某官职,皇帝没采用(他的建议);第二天,(赵普)又上奏这件事,(皇帝)又没采用(他的建议);又过了一天,(赵普)再次上奏这件事。皇帝发怒,撕裂他的奏章将它丢在地上,赵普神情镇静自如,慢慢拾起奏章归家,将它修补连接好,又像当初一样上奏。皇帝省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禀。后来(被赵普推荐的人)果然因(做官)称职而闻名。又有一位建立了功业应当升官的人,皇帝一向讨厌这个人,不给予(提升)。赵普竭力请求给他(提升),皇帝发怒道:“我不给(他)升官,(你)将怎样?”赵普说:“刑法是用来惩罚有罪之人的,赏赐是用来酬报有功之臣

的。惩处赏赐是国家的惩处和赏赐,不是陛下的惩处和赏赐,难道能够因(个人的)喜怒而独断吗?”皇帝不听,起身(离开),赵普紧跟着他。皇帝进入宫中,赵普站在宫门外,好久没有离去,皇帝终于听从了他的请求。

2、《宋濂实对》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秘密派人暗中察看。第二天,皇帝问昨天饮酒了没有?在座的客人是谁?菜肴是什么食物?宋濂一一如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的确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隔了一段时间(皇帝)召见大臣们询问(官员)的好、坏。宋濂只列举那些好的来回答。说:“那些好的官员和我友好相处,那些不好的官员,(我)不能知晓了。”

3、《徐有功秉公执法》皇甫文备,是武则天执政时残暴的狱吏,跟徐有功审案,诬告徐有功与叛逆分子勾结,呈报给(武则天)构成他的罪名,武则天只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不久,皇甫文备被人告发,徐有功审讯他从宽。有的人说:“他以往要陷害你置你于死地,如今你反而使他解脱(罪名),为什么呢?”徐有功说:“你说的是私人的恩怨,我所遵守的是国家的法令,怎么能因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国家的法令呢?”

4、《范文正正直》范仲淹家境贫穷困苦,在睢阳朱家附近,经常与一位有道术的人交往。恰好遇到有道术的人病重,派人唤范仲淹(过来)并告诉(他)说:“我擅长把水银炼成白金。我儿子还小,不能把(技术)托付(给他),今天把它交付给你。”就把他的炼白金的配方和炼成的白金封存并加上标志,放在范仲淹的怀里,范仲淹正要拒绝时,有道术的人停止了呼吸。之后的十几年,范仲淹做了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有道术的人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把他叫来并告诉他说:“你的父亲有高超的(炼白金的)技术,以前就死了,因为你还小,所以让我收养你,现在你成家立业了,应该把(它)归还给你。”拿出那炼白金的配方和白金给他,封存时加的标志依然如故。

5、《东施效颦》西施心口痛在自己的乡里皱着眉头,那乡里的(一个长相)丑陋的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是美,回去后也在乡里捧着心口皱着眉头。那乡里的有钱人看见她,紧闭家门不出去;贫穷的人看见了,携带妻与子女快步地走着离开她。她只知道皱着眉头(是)美,却不知道皱着眉头所以是美的原因。

【第十六单元】

1、《唐太宗论“甲兵”》房玄龄向皇帝报告:“查看府库里贮藏的盔甲兵器,远远超过隋朝。”皇上说:“盔甲兵器武器装备的确不可缺少,然而隋炀帝的盔甲武器难道不够用吗?最终丢失了天下。如果众位尽力(治理国家),使老百姓平安,这是我的盔甲兵器了。”

2、《曹彬攻金陵》南北朝的宋朝的将领曹彬攻打南京,将要攻下时,忽然说有病,将领们感到惊讶,都来探望病,希望他的病能早点痊愈。曹彬说:“我的病不是吃药打针能治愈的,只需要各位共同出自真心诚意,自己发誓在攻下南京城的那一天,不无故杀一人,那么(我的病)自然好了。”众将领许下诺言,立即点香发誓,第二天,(曹彬)说病痊愈了。等到攻下南京,城里十分安定。又有,曹翰攻打江州,对江州久攻不下而愤怒,城攻克了,屠杀(城中的人)没剩下一个。

3、《唐太宗论止盗》皇上与大臣们议论怎样禁止偷盗。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偷盗。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原因是赋税多劳役重、官吏贪婪苛求,(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身为外界所迫, 所以也就没空闲时间顾到廉耻了。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使徭役减轻,使赋税减少,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有结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哪里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此几年,天下太平,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能在)野外露宿。

4、《以人为镜》唐太宗对周围的大臣说:“用铜做成镜子,可用来使衣帽端正,用古代历史做为镜子,可以知晓历朝的兴衰,用人做镜子,可以明知自己行为的得失。我常保存这三面镜子,用来防止自己的过错。现在魏徵死了,我失

去了一面镜子了。魏徵死后,我派人到他的住宅去,得到一个奏章,刚起草,字都难以辨认,只有前面几行稍能分辨,写道:天下的事,有善有恶。任用好人,那么国家能安宁,用恶人那么国家就会混乱。感情有爱恨,如果喜欢(他)而又了解他的缺点,恨(他)而知道他好的一面,除去奸邪不要犹豫,任用贤人不要怀疑,那么国家能兴盛了。”

5、《骠骑将军霍去病》骠骑将军霍去病为人少言辞不轻易抒发感情,有英雄气概,敢于一往无前。汉武帝曾想教他学习昊起、孙武的兵法,(他)回答说:“(打仗)只是方法与谋略怎样罢了,不必学习古代兵法。”武帝为他建造住宅;让他看看住宅,他回答说:“匈奴不消灭,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安家啊!”从此武帝更加器重喜欢他.

【第十七单元】

1《陈元方遭父丧》陈元方遭遇到父亲死去的不幸,哭泣着悲痛到极点,躯体身体瘦得像骨架子那样立着。他的母亲为他担忧,偷偷地用锦缎被子遮盖他(的身体)。郭林宗去吊丧,看见他披着锦缎被子,对(他)说:“你是国境之内才智卓越的人,四面八方的人的榜样,怎么能在服丧期间用锦缎被子遮盖身体?孔子说:‘穿着那花缎子衣服,吃着那大米白饭,在你能心安吗?’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说完就拂袖而去,从此以后一百天左右时间里没有宾客上门。

2、《鲍子难客》齐国贵族田氏,在庭院里祭祀路神。投靠田氏有一技之长的的人有千人。有献上鱼、雁(之类的),田氏看到这情况,就感慨说:“上天对于人(的恩惠)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众宾客附和他。有个鲍家的孩子,十二岁,也在座,上前说:“不是像您所说的。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是同类。物类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仅仅因为智力与体力的大小而制服对方,彼此你吃我,我吃你,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人拿可吃的而吃它们,难道老天本来为人类而让它们降生的吗?蚊、蚋叮咬人的肌肤,虎狼吃人的肉,不是老天本来为蚊、蚋让人降生、为虎狼造出人肉的啊!

3、《陈元方答袁公》陈元方十一岁时,拜见袁公。袁公问:“你父亲任太丘县令,远近的人都赞扬他,(他)凭什么履行政务?”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道德扶持他们;对弱者用仁爱去保护他们,放任他们所干的,时间长了便更加敬重(他)。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做这样这样的事。不知是您父亲效法我,还是我效法您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出生在不同时代,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一样。周公没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效法周公。”

4、《银工家出宰相》宰相李邦彦家是银匠出身。地位高了后,他母亲曾提起(以前的)贫寒事,子孙们把这认为是可耻事。李邦彦的母亲说:你们懂得道理吗?在宰相家出个银匠就应感到羞耻;银匠家中出了宰相,正是好事,有什么可耻呢!

5、《请君入瓮》有人密告大臣周兴与神勣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审理这件事。来俊臣与周兴正当共饮审理案件,对周兴说:“囚犯大多不认罪,应该用什么办法?”周兴说:"这很容易.取一口大瓮来,用炭在四周烤它,叫囚犯进入瓮中,(囚犯)有什么事不承认呢?"来俊臣就找来一口大瓮,像周兴说的做法。于是起身对周兴说:“有皇宫传出密令审理老兄,请老兄进入这瓮中。"周兴十分害怕磕头认罪.

【第十八单元】

1、《学者之病》古人说:“求学问的人最忌讳自高自大和目光短浅。自高自大的人,如同陡削的山崖,阵雨经过它,(水)一会儿就溜失了,不能普遍湿润。目光短浅的人,如同瓮、盎里盛水,超过它的容量就满出来。善于求学问的人他们的(知识)好像与海洋一样啊,旱九年而不会干枯,接受九州的水而不会满出来。

2、《车胤囊萤夜读》【译文】车胤勤奋学习不松懈,知识渊博,学问精通。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点灯用的油。夏季,就用白绢做的袋子装了几十只萤火虫用来照亮了书本,借着光自学,晚上接着白天地(学习)。

3、《长善而救失》求学的人有四种过失,教育者的人一定要知道这些。人的求学,有的过失在于贪多,有的过失在于涉猎少,有的过失在于求浅易,有的过失在于因困难或自满而停止。这四种过失是心理因素不同(造成的),明确了他们的心理,这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教育者应发扬(求学的人)好的一面而补救(他们的)过失。

4、《黠狼》有个车夫推着装了重物的车登坡,正用尽力气的时候,一只狼来咬他的屁股。车夫想要放手(停车),那么(车上)货物将会摔破压住身体,所以忍着疼痛推车。车停后,但狼已经咬了一块肉走了。趁车夫不能出力的时候,偷咬一块肉,狼也是狡猾呀!

5、《方仲永》金溪平民方仲永,(他家)世代耕种。仲永长到五岁,不曾知道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书具)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立即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当地的人认为仲永奇特,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给他钱币。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背着仲永四处拜访当地的人,不叫(他)学习。我听说这件事已好久了.明道年间,跟随父亲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已经十二、三岁.让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比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仲永,(舅舅)说:"(他的)文才消失与普通人一样了."

【第十九单元】

1、《郑板桥爱民》郑燮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担任范县县令,爱民如子。拒绝馈赠礼物,案头上不留下没有处理的公文。公事之余往往与文人欢饮吟诗,有时忘记他是一县之长。调任到山东潍县,(恰逢)荒年,(以至)人吃人。郑板桥就开官仓放粮救济灾民,有人阻拦他,郑板桥说:“这是什么时候,等候(给朝廷的报告)辗转往复,百姓没有遗留的了(都死了)。(皇上)有责备,我来担当这事。”(于是)发放粮食若干石,让灾民备有领券借给(粮食),使一万多人得以活命。

2、《苏东坡焚房契》苏东坡从儋县北回,选择居住在阳羡。邵民瞻替他购买一座住宅,付钱五十万,苏东坡拿出所有的钱才能偿付。后来挑了个吉利的日子迁入新家。(苏东坡)曾与邵民瞻在月下散步,偶然到一个村庄,听到有位老妇人哭得很悲伤,便推开门进去,老妇人看到苏东坡仍然大哭。苏东坡问什么原因,老妇人说:“我有一座房子,传下来有百年了,但我的儿子不成材,卖给了别人。目前我搬迁到这儿来,与居住了百年的老房子有一天永远地离别了,难道能不痛心吗?”(苏东坡)问她原来居住的房子所在的地方,就是东坡买下的房子。苏东坡再三安慰她说:“老人家你的老房子,是我买的,不必太悲伤,今天应当把这屋子归还给你。”马上吩咐人拿来买屋的凭据,当着老妇人的面烧毁凭证,叫老妇人的儿子第二天接他母亲回到原来住所,最终没索取买房的钱。

3、《孟子对滕文公》滕文公问道:“滕国是小国,夹在齐国和楚国的中间,依靠齐国呢,还是依靠楚国呢?”孟子回答道:“这计谋不是我所能办得到的。如果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办法:凿深这护城河,筑高这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即使)献出生命百姓也不会离去,那么这样就可行了。”

4、《用法务在宽简》唐太宗对周围亲近的大臣说:“死人不可能第二次复活,(所以)施用法律力求要宽大简约。古人说,出卖棺材的人希望每年有瘟疫,不是对人有怨恨,(而是)有利于出售棺材的缘故罢了。现在司法官审查处理一个案件,一定要力求深重苛刻,想要以此来成全他的考绩。现在制定什么法律,能使(它)公平适当?”谏议大夫王珪说:“只要选公正正直善良的人,处理案子公正恰当的,增加俸禄赏银,那么干坏事的与作假的自然会停止。”皇帝下诏书按照王珪的建议办。

5、《鲁哀侯弃国》鲁哀侯失掉鲁国逃往齐国。齐国国君问:“您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这么早失掉鲁国呢?”鲁哀侯说:“我开始作太子的时候,大多人规劝我,我接受但不实行;大多人爱戴我,我喜欢(他们)但不亲近(他们)。这便在宫内听不到意见,在宫外没人辅佐我。这就象秋天的枯后根断的蓬草,厌恶的在于根而美丽的在于枝叶,一旦秋风吹起,根将被拔掉了。”

【第二十单元】

1、《一行不徇私情》先前,一行和尚小时候家里贫穷。邻居有个王老太,前前后后接济他大约几十万钱,一行和尚常想报答她。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一行受到唐玄宗极好的待遇,他的话(唐玄宗)都听从。不多久,适逢王老太的儿子杀人(但)案件还未上报,王老太前往一行(那里)向他求救。一行说:“老太你要金银财物,(我)该用十倍的数来答谢;皇上执法,很难用人情来求免罪,(我能)怎么样呢?” 王老太大骂道:“我凭什么认识了(你)这个和尚!” 一行跟上去向她道歉,(可是王老太)始终头也不回。

2、《齐威王行赏罚》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告诉他说:“自从你到即墨处理政务,每天都有诋毁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田野(得以)开垦,百姓富裕,官府无需处理百姓纠纷的事,东方因而安宁。这是你不奉承行贿我周围的人以求(他们)帮助(的缘故)。”(于是)把一万人家的地方封赏给他。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告诉他说:“自从你镇守阿地,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见)田地没有开垦,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援;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这是你用重金来贿赂我的左右近臣来求得赞誉(的缘故)!”这一天,烹煮阿地大夫及曾经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大臣们肃敬畏惧,没有人作假欺骗国君,力求全部(讲出)他们的真实情况,齐国(因此)国家局势安定经济繁荣,比天下各国强盛。

3、《私恩与公法》汉顺帝初,苏章升调为冀州刺史。他的老朋友是清河郡太守,苏章知道他贪污受贿,将追究他的罪行。一天,(苏章)邀请清河太守,为他摆下酒菜招待,叙说从前的友好交往很是快乐。太守高兴地说:“别人都说你是青天。”苏章说:“今天晚上苏章与老朋友饮酒,是私人交情;明天冀州刺史追究事实,是公法。”清河太守沉默不语。第二天,就逮捕了清河太守。

4、《张齐贤明察》北宋的张齐贤,曾经任江南转运使。一天家中设宴,一名奴仆偷了好几件银器,齐贤在帘后仔细地看但(他)不问那人(为什么这么做)。此后齐贤三任宰相,门下的奴仆都得到提升,只有这个奴仆没有做官。这奴仆乘齐贤空闲(对他)拜了又拜求告说:“我侍候宰相时间已好久了,门下的奴仆都已有了官职,相公独把我忘了呢?”于是泪流不止。齐贤同情地说:“我想不说,你就会怨恨我。你记得当年在江南的时日,偷了我好几件银器吗?我藏在心里三十年,不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你也应该知道的,我任宰相,任用与罢免百官,目的在于揭露丑恶,发扬正气,怎敢推荐小偷强盗做官呢?顾念你服侍我时间长久,现在给你三十万钱,离开我的门下,自己选择安顿的地方。”奴仆感到震惊害怕,哭着拜谢齐贤离去。

5、《受恩不报》献县的一个县官,对待下属官吏及差役极有恩德。县官死后,家属还在官府里,官吏和差役没有一个去慰问的。勉强喊了几人来,都凶恶地对着她们,不再像早先那样。夫人愤怒,在灵柩前十分悲伤地哭,累了就打起瞌睡。迷迷糊糊中见县令对(自己)说:“这类人没良心,这是他们的本性。我希望他们感谢我的恩德已经大错了,你责怪他们忘恩,不又错了吗?”(夫人)忽然醒来,于是不再埋怨责怪了。

【第二十一单元】

1、《大鼠》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老鼠大得和猫相同,造成的祸害很厉害。(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的猫捕捉老鼠,往往被老鼠吃掉。恰好有外国来进贡狮猫,毛色白得像雪。把狮猫放到(有)老鼠的屋子里,关上门,偷偷观察里面的情况。猫蹲着好久,老鼠从洞中有所顾虑地迟缓地出来,见到猫,愤怒奔跑过去追逐它。猫避开(它)登在矮小的桌子上,老鼠也登上桌子,猫跳下来,老鼠也(追了)下来。像这样反反复复,不止一百次。大家都说猫胆怯,认为是没有本领做事的东西。不久,老鼠的跳跃渐渐迟缓,肥大的肚子好像在急促地呼吸,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迅速跳下,用爪子抓住老鼠头顶的毛,嘴咬住老鼠头颈,反复争斗相持,猫发出呜呜的叫声,老鼠啾啾地凄切地叫着。

打开门急忙察看,(看见)老鼠的脑袋已经被猫嚼碎了。此后才知道猫先前避开老鼠,不是胆怯,而是在等待老鼠的懈怠。

2、《越人溺鼠》老鼠喜欢夜间偷吃谷子。越国人把谷子装入盎的容器里,放任老鼠吃而不管。老鼠就呼唤它的同伙成群地跳进盎里,一定吃饱了才回去。越国人便用水更换谷子,让糠浮在上面覆盖住水面。但老鼠不知道,等到夜间又呼唤同类成群地一只接一只地进入盎中,(结果)都淹死(在盎里)。

3、《商陵君养“龙”》有个献给商陵君穿山甲的人,认为穿山甲是龙,商陵君非常高兴,问它吃什么,回答说:“蚂蚁。”商陵君喂养它并使它顺从。有的人说:“这是穿山甲,不是龙。” 商陵君就发怒鞭打他,于是手下人都惧怕,没有人敢说(它)不是龙了,就跟着(商陵君)把它看作神灵。商陵君观赏(那条)龙,龙卷曲着像个丸子,一下子又伸直了,手下人都假装惊奇,说(那条)龙神奇。夜里(那条龙)穿透墙壁离去,周围的人奔走相报:“龙强壮,今天果然穿石壁离去了!”商陵君痛惜不止,仍然喂养蚂蚁来等待,希望龙再回来。没多久。天下大雨,电闪雷鸣,真的龙出现了。商陵君以为喂养的那条龙回来了,便拿着蚂蚁请它(吃)。龙大怒震塌了他的宫殿,商陵君死。

4、《象虎》楚国有个遭狐狸祸害的人,想了很多种方法来捕捉狐狸,没有捉到。有人就开导他说:“老虎,是山中野兽的头领。天下的野兽,见到它都害怕得丢了魂,趴在地上听天由命。”于是(他)让人做了个形状像老虎的物件,拿虎皮披在它(上面),(让它)出现在窗户下面。狐狸遇见它,啼叫着跌倒在地上。另一天,野猪他的田里施暴,(他)就让人披了象虎,又吩咐儿子手拿着戈在大道口守候它。田里的人呼喊,野猪逃到草丛中,遇到象虎返回奔向大道口,(他)捕获到野猪。楚人非常高兴,认为象虎能够用来制服天下的野兽了。在这时候,旷野里有一只像马(的野兽),(他)披好象虎快跑过去。有的人阻止他说:“这是一种驳的野兽啊,真的老虎尚且不能抵挡,过去将要失败。”(楚人)不听从,向前去,被驳抓住把他吃了。

5、《口蜜腹剑》李林甫任宰相时,凡是才能、名望和功业在自己之上,以及受到皇上器重和势力官位对自己有威胁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排挤他。尤其嫉妒由文学才能而进官的士人。有时明里与他友善,让(他)吃甜言蜜语,而暗地里陷害他。所以当时的人说李林甫“口中有蜜,腹中藏剑”。

【第二十一单元】

1、《王旦教诫子弟》有人卖玉腰带,晚辈认为(玉腰带)好,(买了)献给王旦,王旦吩咐(他)系上玉腰带,说:“还看得见(玉腰带)好吗?” 晚辈说:“系着它,(自己)怎么可能看得见?”王旦说:“自己负重穿戴而让看的人称好,岂不是累赘吗?赶快退还玉腰带。”王旦有生以来不购置田地房屋,(他)说:“子孙应该常常考虑自立,为什么一定要田地房屋,(有了田地房屋)只会使(子孙)争夺财产成为不仁不义(的人)罢了。”王旦的哥哥的儿子王睦,很是好学,曾经呈上书信请求推荐(自己)做官,王旦说:“我曾经把地位太高作为忧虑害怕,怎么能再跟贫寒的读书人争夺官位呢!”直到他死了,儿子王素还是没有做官。

2、《楚王猎于云梦》楚王在云梦打猎,派负责狩猎的官员驱赶禽兽来射击它们。鸟在飞,鹿在楚王的右面出没。麋在楚王的左面奔逃,楚王想拉开弓射击它们,又有天鹅在空中飞过,(这时)楚王的箭停在弓上,不知道射什么(为好)。(射箭高手)养由基进言说:“我射箭,放一张树叶在百步以外,十发能十中;假若放十张树叶在前面,那么能不能射中不是我所能肯定的了。”

3、《曹操墓传闻》许城的城外有(一条)河,河水汹涌,靠近岸边的地方深邃幽暗。夏天最热的时候有人到河里洗澡,忽然像受到刀斧(的宰割),尸体被截断浮出水面;后来有一人(下河洗澡)也是这样,(人们)辗转相告(对这种情况)引起惊恐奇怪。县令听说这事,(就)派许多人筑坝截住上流,抽干河里的水。发现岸边有幽深的洞穴,洞

中安放了转轮,轮子上排列着锋利的刀,刀刃雪亮。拆除转轮进入洞穴,洞中有(块)小石碑,字都是汉朝的篆体。仔细看石碑,原来是曹孟德(曹操)的墓穴。打开棺材(见)尸骨散乱,殉葬的金银财宝全都取了出来。

4、《李离自刑》李离是晋文公的司法长官。因为错误地听从(下属官员的报告)判人死刑。李离觉得后悔,就把自己拘禁起来要求判以死罪。晋文公说:“官的职位有高低,刑罚有轻重(之分)。(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我处于官员职位之首,没有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俸禄最多,也没有把利益分给下属。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责罚下级有罪,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推辞不接受晋文公宽恕他的命令,于是拔剑自杀。

5、《刘备托孤》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宫病情加重,(于是)从成都召回诸葛亮,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假若我的长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能,你就自己做蜀国的皇帝。”诸葛亮流泪哭着说道:“我愿尽我的全部力量,效仿忠诚坚贞的气节,一直到死!”刘备又下诏告诫刘禅说:“你跟随丞相办事,要像侍奉父亲一样。”

【第二十三单元】

1、《裴行俭粮车伏兵》唐肃宗时,匈奴大规模地入侵边塞,北面边境不能安宁。皇上派大批军队还击他们。但是被匈奴的骑兵包围,运粮的道路被截断,士兵大多被饿死。皇上心里焦急,派裴行俭带兵援救他们。行俭说:“匈奴军队的人多,只有靠智取了。” 于是伪装成粮车三百辆,每辆车上埋伏五名壮士,每人拿着锋利的刀和强劲的弓箭,让瘦弱的老兵驾御车辆,并在前方深谷的地方埋伏几百名精锐的士兵等待匈奴军队(过来)。粮车行进在山道上,匈奴兵果然下山抢劫到了粮车,非常高兴。这时正逢夏天最热的日子,(匈奴军队的)人、马都渴了,想前往泉边饮水,将靠近泉边,(埋伏在)车中的壮士一齐出来,埋伏的精兵也赶到,把匈奴兵几乎杀尽,剩下的逃走了。从此,运输粮食的道路又畅通,官军能够重振旗鼓。

2、《李广射虎》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一块)石头,认为老虎射击它,射中石头箭头全部陷入里面,(上前)察看,原来是块石头。接着再射这块石头,(箭)始终不能再射入石头中了。李广住过的郡里听说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射杀老虎。等到居住在右北平射杀老虎时,老虎跳跃起来伤到了李广,李广也最终射死了老虎。

3、《李广脱险》李广出了雁门关还击匈奴.匈奴兵多,使李广的军队失败,活捉了李广。匈奴最高首领单于一向听说李广有才能,下令说:“抓住李广一定要把活的送给他。”匈奴骑兵捉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有病,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织成的兜子里。行走了十多里后,李广假装死去.(却)斜着眼看到他旁边一个年轻的匈奴人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跳跃上了年轻的匈奴人的(骑的)马,乘机推落年轻的匈奴人,夺取了他的弓,用鞭子赶着马向南奔驰几十里,重新得到了他的作战剩下的军队,就带领(余军)进入雁门关塞。

4、《吴起求将》吴起,是卫国的人,善于用兵打仗。曾经向曾子求学,为鲁国国君效力。齐国人攻打鲁国,鲁国(国君)想要拜吴起为将军,(但是)吴起娶了齐国的女子作妻子,因而鲁国国君怀疑他,吴起在这时想要成就功名,就杀了妻子,用来表明不依附齐国。鲁国(国君)终于拜他为将军。

5、《孔仁临阵解甲》副总兵马俊公,体格容貌魁梧伟岸,骑马射箭的本领独一无二,威震广右。一天,公文(报告)敌人到来,马俊公与孔仁率领军队前往讨伐。进军,靠近敌人的巢穴(时),部下请求挖防御工事,马俊公斥责说:“这只是赶他们逃跑罢了,不能杀死敌人。”于是与孔仁(继续)向前。孔仁是文官,不熟悉作战布阵,倚仗马俊公的勇力,也不设置防御。太阳正当中午,很炎热,士兵脱下铠甲稍作休息,忽然一群敌人从茂密的草丛中突然杀出,用标枪刺入马俊公的胸膛,马俊公最终没有能够施展他的勇力,孔仁也被杀害。

【第二十四单元】

1、《宋太祖治军》宋太祖朝会,常告诫士兵的衣长不能超过膝盖,买鱼肉和酒进入军营的人都有罪。又制订轮流守卫边防的规定,想要他们习惯(生活)在山川地带的劳苦、远离对妻子儿女的眷恋,加上(士兵)在外面守边的时侯多,在军营里的日子少,人人少生孩子衣食容易充足。另外执行京城警卫任务的士兵领取粮食,军营在城东的,就规定去城西的粮库领取,在城西的,规定去城东粮库领取,都不允许租用车夫,一概必须自己背粮。(太祖)曾亲自登在城楼上观看他们(背粮)。大概是使他们辛劳用力,抑制他们的骄(娇)气的情绪。所以士兵穿的吃的不羡慕军队外的浮华,安于艰辛劳苦而容易差谴。

2、《宋太宗故意杀人》宋太宗才继位,觉得要有使内外服从的事。一天,皇帝坐车去京城市场,店铺间有个乞讨而要不到东西的人,就靠着门大骂。店主人表示歉意,但是(经过)长久还是得不到调解。大家正在围观时,忽然有一个人(从人群中)跳出来用刀刺死了乞丐,并留下刀离去。正好天色已晚,没有追捕到(杀人者)。第二天奏章禀报此事让太宗知道,太宗非常愤怒,说(这是)沿袭五代时混乱的社会风气,竟敢在国都大白天杀人。立即严加搜捕,限定时间一定要抓获(杀人者)。官吏惧怕罪责,长久,追踪这件事情,(结果)是店主人愤怒得不能忍受而杀了乞丐罢了。罪案(就这样)办好了,太宗说:“你能够像这样用心的办案,即使这样,再对这案全复查(一遍),不要冤枉他,并把他的刀带来。”没过几天,地方官再次上殿,用刑狱的纪录回答,并把刀呈上。太宗说:“(案件)核对(过)吗?”回答说:“核对了。”于是太宗回头看着旁边的小太监说:“把我的刀鞘拿过来。”小太监听命,就捧刀插入刀鞘中。接着(太宗)拂袖而起,进入(里边),说:“这样怎么不是胡乱的杀人呢!”

3、《陈涉杀故人》陈胜在陈地称了王,他的曾经与他一起受雇佣耕种的老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到陈地去,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宫门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老朋友)自己多次分辩,才放了(他),(但)不肯替他通报。陈涉出来,(老朋友)拦道呼唤陈涉。陈涉听见呼唤,就召见(他),坐车载着他一同回宫。进入宫中,(老朋友)看见宫殿帘幕,说:“(宫殿)好多啊,陈涉做了王,宫中陈设阔气啊!”老朋友在宫中进进出出愈加随便,讲陈涉过去的情况。有人对陈涉说:“你这朋友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降低了(您的)威信。”陈涉(就)杀了老朋友。陈涉的老朋友们都自行离开(陈涉),从此没有人亲近陈涉了。

4、《蹇材望伪态》蹇材望四川人,任湖州副知府。元军将要到来,他毅然发誓一定(为战元军)而死。于是做了块大的锡牌,它的上面刻着“大宋忠臣蹇材望”。又把两片银子凿了孔,并在它的上面写着:“有人得到我的尸体,希望替我埋葬,还希望被祭祀,墓碑上刻写‘大宋忠臣蹇材望’。这两片银子作为埋葬的费用吧。”每天把锡牌与银片挂在腰间,只等元军来到城下,就自己跳入水中(自杀),并告诉所有的同乡人和与他往来的人,人们都同情他。丙子年(1276年)正月初一,元军攻入湖城,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里去了,人们都说他(在水里)淹死了。不久(他)穿着元军的服装骑着马回来,(这)才知道早一天(他)出城迎见叩拜(元军)了。于是(他)获得了湖州知府的官职。

5、《墨以陈为贵》墨以时间长为宝贵,我所藏的两块墨,形状款式古朴典雅,这应该是好墨。只是我不善于写字,未曾磨研试用,然而正是我不善于写字,所以墨能长久地保存。过去苏东坡说:吕行甫喜欢收藏墨宝但不会书法,便时而磨墨汁小尝一口。我没有尝墨汁的胆量,只是用手抚摸(闻它的)香味,(墨宝)值得欣赏啊。

【第二十五单元】

1、《僧荐重元寺阁》苏州的重元寺阁的一个角突然下沉。估计把阁扶正荐直的费用要用几千贯钱。有位云游四方的和尚说:“不用让人费心。请一个人把木头削成楔子,(就)能够把阁扶正。”寺庙的住持听从他的建议。游僧每次吃完饭,总拿几十个楔子,拿着斧头登上阁楼,在里面敲敲打打。不超过一个月,(重元寺阁的)柱子都扶正了。

2、《喻皓定塔》吴越王钱俶在杭州的梵天寺叫人建造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俶就登上塔,担心塔晃动。工匠师傅说:“还没铺瓦,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用瓦铺在塔上,然而和原来一样晃动。没有办法,(匠师)暗地里叫他的妻子去见著名匠师喻皓,询问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容易,只要一层接一层在铺完木板后,就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匠师按照他的话(做),塔就稳定了。因为钉已钉住木板,(塔的)上下缠束,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彼此结合在一起,人踩在木板上,自然就不晃动了。人们都佩服喻皓匠师(技艺的)精巧。

3、《一字师》唐朝诗人郑谷在袁州,和尚齐己就带着所写的诗前往拜访谒见他。(齐己)有《早梅》诗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笑着对(他)说:“数枝(开)已不是早了,不如‘一枝’就好。”齐己感到惊讶,不由得提起三衣磕头膜拜。从此,读书人中认为郑谷是齐己的“一字师”。

4、《中山窃糟》以前鲁国人不会酿酒,只有中山国的人善于酿烈性的“千日之酒”,鲁国人索求千日之酒的配方,没有得到。有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住在酿酒的主人家,拿了千日之酒的酒渣回去,用鲁国的酒浸泡千日之酒的酒糟,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啊。”鲁国人喝了这种酒,都以为是中山国的酒。一天,酒店主人来到(鲁国),听说有(中山国的)酒,取这种酒来喝,(喝了)吐出酒笑着说:“这我的酒渣的酒液啊。”

5、《犬负米救主人》杨光远在青州反叛,有孙某居住在被包围的城中,他的田庄在青州西面。城门关闭已经好久,城内外隔绝,粮食将要吃完,全族人愁苦哀叹。有一只狗在身边走来走去,似乎有忧虑。孙某(对犬)说:“家里没有粮食,人将要(饿)死了,怎么办?你能替我到田庄去取米吗?” 狗摇着尾巴答应他。这天夜里,(孙某)安置一个布袋放进书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从水洞出去,到了田庄就叫(起来)。庄上的人开了门,认识那只狗,取出书信看,让狗背了米返回,(狗)天没亮就进了城。像这样做(连续)几个月,孙某全家能够不挨饿。后来杨光远败退,城门开了。

【第二十六单元】

1、《杨氏力守项城》唐德宗建中年间,李希烈背叛朝廷,占领汴州后,又图谋袭击陈州。李侃任陈州项城的县令,以为城小贼军的兵多,想放弃县城逃走。他的妻子杨氏说:“贼军到来(你)应当守住县城,力量不够,就战死。您放弃县城逃走,谁来守城呢?”李侃还是决定不下,妻子说:“请重赏招募敢于赴死的人!”李侃于是召集官员、百姓商议说:“你们出生在这里,祖辈的坟墓在这里,难道能忍受贼人的欺凌、糟蹋吗?”大家哭泣,发誓与县城同生死。就与贼军在城外交战,李侃中了乱箭,(受伤)回家,妻子责备(他)说:“您不在阵地,谁肯(上前)坚守呢?死在战场,总还胜过死在床上好。赶快前去监督作战!”李侃立即登上城楼,士兵的斗争意志极大地振奋。(这时)恰巧贼军的将令中箭而死,于是退兵离去。项城最终得以保全。

2、《王孙贾诛淖齿》王孙贾十五岁,侍奉齐闵王。(燕国攻打齐国),齐闵王出逃,不知道齐闵王去哪儿。他的母亲(对他)说:“你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我)就靠着家门盼望;你晚上出去没回来,我就靠着里巷大门盼望。你现在侍奉大王。大王出逃,你不知他在何处,还回来干什么?”王孙贾于是走到市场上,说:“淖齿使齐国大乱,杀了闵王,想与我去讨伐(淖齿)的,袒露右臂!”市场上跟随的有四百人,与他(一起)讨伐淖齿,刺杀了他。

3、《王广之女》王广的女儿,不知道她是哪里人。容貌体质很美,意气激昂有男子汉的气概。王广是扬州刺史,敌人头领梅芳攻占扬州,王广被(梅芳)杀死。王广女那时十五岁。梅芳纳她为妾。不久王广女在暗室中击杀梅芳,没有击中,梅芳惊恐起身问:“为什么反叛(我)呢?”王广女责骂他说:“蛮人畜牲!我知道父仇不共戴天,母仇不能共地,你背叛朝廷,横行不法,害死人家的父母,又无礼地凌辱人,我不让自己死的原因是想杀死你罢了!”言辞气势激烈,话说完后就自杀,梅芳阻止她也不可能。

4、《扛米》松江某宰相的孙子某,贫穷,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他家早先的仆人发财富了,(他)就前去请求

帮助。正好碰上(原仆人家)在舂米,(原仆人)把五斗米吩咐佣人背着跟随(他)前去。佣人背不动,在街路上歇息。某问佣人说:“为什么没有力气到这种地步?”佣人叹息着说:“我(本来)不是做佣人的。先祖是某宰相。”某惊讶地说:“这样,那么(我们)是亲戚了!”然而两个人都不能背动(五斗米),于是为此两人抱头痛哭。说:“父母生养我们子女非常辛劳啊!”街市上的人都围拢来观看.一个老人给他们一根竹竿,(两人)一起抬着(米)回去。两人的先祖都是崇祯年间的宰相啊。当时的人们为他们编了一段话说:“五斗米,两公子,抬不起,空读〈诗经〉哀怨‘劳苦’,你们的父祖对子孙的考虑,哪里会料到有这种情况呢!”

5、《牧童指瑕》四川有个杜某,喜爱书画,所藏的珍贵的画有几百件。有一幅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的斗牛图,(他)特别喜爱。经常随身带着。一天晒书画,有一个牧童看见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画的是斗牛。牛斗的时候力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现在(这两头牛)摇摆着尾巴角斗,错了。”杜某笑着认为他说的话是对的。古语说:“耕种应当问奴仆,纺织应当问婢女。”确实(是这样)。

【第二十七单元】

1、《鬼避姜三莽》景城有一个姜三莽的人,胆大并脾性愣。一天听人说宋定伯卖鬼赚得钱的事情,非常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鬼可以捆绑起来!如果每天晚上捆绑一个鬼,用唾液啐它使变成羊,天亮了牵到屠宰集市中去卖,足够供(我)一天买酒肉的钱了。”于是每夜扛着木棍拿着绳子,秘密地行走在荒坟之间,像猎人等候狐狸、野兔,最终没有遇见(鬼)。(他又)靠近一向被人称为有鬼的地方,假装喝醉了酒睡在那里来引诱鬼,(可是)也毫无动静,没见到(鬼)。一天晚上,隔着树林看见几个磷火,(他)就跳起来奔过去,还没到那里,磷火已经像火星一样消失了,(他)懊悔遗憾地返回。像这样做有一个多月,没有得到什么,(这)才停止。大概鬼欺侮人,常常乘人的畏惧心里(下手)。三莽确信鬼可捆绑,意念中已没有鬼了,他的气势足够用来吓退鬼,所以鬼相反躲避他了。”

2、《未死之鬼》人们活在这个世上,只知道已经死了的鬼,而不知还有没死之人(其实)也是鬼。(那些)只知吃喝的人,有的醉生有的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鬼又有什么两样?我曾经见过未死的人间的鬼去凭吊已死的的鬼,(他)没想过(活着的鬼与死了的鬼)这件事,(其实它们之间)只是一点点差别罢了。

3、《慈惠而亡》魏惠王对卜皮说:“你听说我的名声怎么样?”回答说:“听说大王仁慈(给人)恩惠啊。”魏惠王高兴地说:“这样,那么功效将达到什么地步?”回答说:“大王的功效达到灭亡的地步。”魏惠王说:“仁慈恩惠是做好事,做好事却要灭亡,为什么呢?”卜皮回答说:“慈是不残忍,惠是好赏赐。不残忍就不肯杀有罪的人,好赏赐那么不等到有功便行赏。有罪而不惩罚,无功劳而行赏,即使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

4、《楚人烹猴》楚国有个人烹煮了猴肉请他的邻居(吃),(邻居)认为(那是)狗肉羹吃得很香甜。吃后知道那是猴肉,(就)蹲在地上吐出猴肉,把所吃的猴肉全排泄出来。这是未曾懂得滋味。邯郸有作出新曲的乐师,假托是擅长作乐曲的李奇所谱,众人都争着学唱新曲。后来知道那曲子不是(李奇所谱),就都把那曲调抛弃了。这是未曾懂得乐曲。有个乡下人得到了一块未雕琢的玉石,喜欢它的形状,以为是宝把它收藏起来。把(宝贝)给别人看,别人认为是石头,于是扔掉了这块玉石。这是(他)未曾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啊。

5、《魏文侯问李克》魏国国君文侯问李克:“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李克回答说:“因为屡次打仗屡次得胜。”文侯说:“屡次打仗屡次得胜是国家的福运,它是国家灭亡的原因为什么呢?”李克说:“屡次作战,百姓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国君就骄傲。以骄傲的国君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因此(一个国家)好战用尽兵力,不灭亡的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

第九课 傅东华译文赏析

第九课傅东华、陈廷良译文赏析 Gone with the Wind Margaret Mitchell Part One CHAPTER I (excerpt) SCARLETT O’HARA was not beautiful, but men seldom realized it when caught by her charm as the Tarleton twins were. In her face were too sharply blended the delicate features of her mother, a Coast aristocrat of French descent, and the heavy ones of her florid Irish father. But it was an arresting face, pointed of chin, square of jaw. Her eyes were pale green without a touch of hazel, starred with bristly black lashes and slightly tilted at the ends. Above them, her thick black brows slanted upward, cutting a startling oblique line in her magnolia-white skin—that skin so prized by Southern women and so carefully guarded with bonnets, veils and mittens against hot Georgia suns. Seated with Stuart and Brent Tarleton in the cool shade of the porch of Tara, her father’s plantation, that bright April afternoon of 1861, she made a pretty picture. Her new green flowered-muslin dress spread its twelve yards of billowing material over her hoops and exactly matched the flat-heeled green morocco slippers her father had recently brought her from Atlanta. The dress set off to perfection the seventeen-inch waist, the smallest in three counties, and the tightly fitting basque showed breasts well matured for her sixteen years. But for all the modesty of her spreading skirts, the demureness of hair netted smoothly into a chignon and the quietness of small white hands folded in her lap, her true self was poorly concealed. The green eyes in the carefully sweet face were turbulent, willful, lusty with life, distinctly at variance with her decorous demeanor. Her manners had been imposed upon her by her mother’s gentle admonitions and the sterner discipline of her mammy; her eyes were her own. 《飘》 第一章(节选),傅东华译 那郝思嘉小姐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于魅力,男人见了她,往往要着迷,就像汤家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似的。原来这位小姐脸上显然混杂着两种特质:一种是母亲给她的娇柔,一种是父亲给她的豪爽。因为她母亲是个有着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父亲是个皮色深浓的爱尔兰人,所以遗传给她的质地难免不调和。可是质地虽然不调和,她那一张脸蛋儿却实在迷人得很,下巴颏儿尖尖的,牙床骨儿方方的。她的眼珠子是一味的淡绿色,不杂一丝儿的茶褐,周围竖着一圈儿粗黑的睫毛,眼角微微有点翘,上面斜竖着两撇墨黑的娥眉。在她那木兰花一般白的皮肤上,画出两条异常惹眼的斜线。就是她那一身皮肤,也正是南方女人最最喜爱的,谁要长着这样的皮肤,就要拿帽子、面罩、手套之类当心保护着,舍不得让那大热的阳光晒黑。 一八六一年四月一个晴明的下午,思嘉小姐在陶乐垦植场的住宅,陪着汤家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叫汤司徒,一个叫汤伯伦的——坐在一个阴凉的走廊里。这时春意正浓,景物如绣,她也显得特别的标致。她身上穿着一件新制的绿色花布春衫。从弹簧箍上撑出波浪

英语精读第二册课文翻译

UNIT 2-1 一场关于男人是否比女人勇敢的激烈的讨论以一个意外的方式。晚宴我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印度,那儿的人们今天讲起它来仍好像实有其事似的——尽管任何一位博物学家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后来有人告诉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就出现在一本杂志上。但登在杂志上的那篇故事, 以及写那篇故事的人,我却一直未能找到。故事发生在印度。某殖民官员和他的夫人举行盛行的晚宴。跟他们一起就座的客人有——军官和他人的夫人,另外还有一位来访的美国博物学家——筵席设在他们家宽敞的餐室里,室内大理石地板上没有铺地毯;屋顶明椽裸露;宽大的玻璃门外便是阳台。席间,一位年轻的女士同一位少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年轻的女士认为,妇女已经有所进步,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见到老鼠就吓得跳到椅子上;少校则不以为然。“女人一遇到危急情况,”少校说,反应便是尖叫。而男人虽然也可能想叫,但比起女人来,自制力却略胜一筹。这多出来的一点自制力正是真正起作用的东西。”那个美国人没有参加这场争论,他只是注视着在座的其他客人。在他这样观察时,他发现女主人的脸上显出一种奇异的表情。她两眼盯着正前方,脸部肌肉在微微抽搐。她向站在座椅后面的印度男仆做了个手势,对他耳语了几句。男仆两眼睁得大大的,迅速地离开了餐室。在座的客人中,除了那位美国人以外论证也没有注意到这一幕,也没有看到那个男仆把一碗牛奶放在紧靠门边的阳台上。那个美国人突然醒悟过来。在印度,碗中的牛奶只有一个意思——引蛇的诱饵。他意识到餐室里一定有条眼镜蛇。他意识到餐室里一定有条眼镜蛇。他抬头看了看屋顶上的椽子——那是最可能有蛇藏身的地方——但那上面空荡荡的。室内的三个角落里也是空的,而在第四个角落里,仆人们正在等着下一道菜。这样,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地方了餐桌下面。他首先想到的是往后一跳,并向其他人发警告。但他知道这样会引起骚乱,致使眼镜索受惊咬人。于是他很快讲了一通话,其语气非常威严,竟使所有的人安静了下来。我想了解一下在座的诸位到底有多大的克制能力,我数三百下——也就五分钟——你们谁都不许动一动。动者将罚款五十卢比。准备好!”在他数数的过程中,那2 0 个人像一尊尊石雕一样端坐在那儿。当他数到“……280……”时,突然从眼然处看到那条眼镜蛇钻了出来,向那碗牛奶爬去。在他跳起来把通往阳台的门全都砰砰地牢牢关上时,室内响起了一片尖叫声。“你刚才说得很对,少校!”男主人大声说。一个男子刚刚为我们显示了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范例。”“且慢”,那位美国人一边说着一边转向女主人。温兹太太,你怎么知道那条眼镜蛇是在屋子里呢?”女主人的脸上闪现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回答说:“因为它当时正从我的脚背上爬过去。” UNIT2 杰斐逊很久以前就死了,但是我们仍然对他的一些思想很感兴趣,杰斐逊的箴言, 布鲁斯.布利文、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也许不像乔治.华盛顿和亚伯拉罕.林肯那样著名,但大多数人至少记得有关他的一件事实:《独立宣言》是他起草的。虽然杰斐逊生活在二百多年以前,但我们今天仍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的许多思想对当代青年特别有意义。下面就是他讲过和写到过的一些观点:自己去看。杰斐逊认为,一个自由的人除了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外,还可以从许多别的来源获得知识;亲自做调查是很重要的。当他还年轻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一个委员会的成员,去调查詹姆斯河南部支流的水深是否可以通行大型船只。委员会的其他成员都坐在州议会大厦内,研究有关这一问题的文件,而杰斐逊却跳进一只独木舟去做现场观测。你可以向任何人学习。按出身及其所受的教育,杰斐逊均属于最高的社会阶层。然而很少跟出身卑贱的人说话的年代,在那个贵人们除了发号施令以外。杰斐逊却想尽办法跟园丁、仆人和侍者交谈。有一次杰斐逊曾这样对法国贵族拉斐特说:你必须像我那样到平民百性的家里去,看看他们的烧饭锅,吃吃他们的面包。只要你肯这样做,你就会发现老百姓为什么会不满意,你就会理解正在威胁着法国的革命。”自已作判断。未经过认真的思考,杰斐逊绝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要相信它或拒绝它。

大学英语精读1课文翻译

大学英语精读1课文翻译 Unit1 Some Strategies or Learning English 学习英语绝非易事。它需要刻苦和长期努力。 虽然不经过持续的刻苦努力便不能期望精通英语,然而还是有各种有用的学习策略可以用来使这一任务变得容易一些。以下便是其中的几种。 1. 不要以完全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的生词。你可曾因为简直无法记住所学的所有生词而抱怨自己的记忆力太差?其实,责任并不在你的记忆力。如果你一下子把太多的生词塞进头脑,必定有一些生词会被挤出来。你需要做的是根据生词日常使用的频率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它们。积极词汇需要经常练习,有用的词汇必须牢记,而在日常情况下不常出现的词只需见到时认识即可。你会发现把注意力集中于积极有用的词上是扩大词汇量最有效的途径。 2.密切注意地道的表达方式。你可曾纳闷过,为什么我们说 "我对英语感兴趣"是"I'm interested in English",而说"我精于法语"则是"I'm good at French"?你可曾问过自己,为什么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获悉消息或秘密"是"learn the news or secret",而"获悉某人的成功或到来"却是"learn of someone's success or arrival"?这些都是惯用法的例子。在学习英语时,你不仅必须注意词义,还必须注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它。 3.每天听英语。经常听英语不仅会提高你的听力,而且有助你培养说的技能。除了专为课程准备的语言磁带外,你还可以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和英语电影。第一次听录好音的英语对话或语段,你也许不能听懂很多。先试着听懂大意,然后再反复地听。你会发现每次重复都会听懂更多的东西。 4.抓住机会说。的确,在学校里必须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场合并不多,但你还是可以找到练习讲英语的机会。例如,跟你的同班同学进行交谈可能就是得到一些练习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还可以找校园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跟他们随意交谈。或许练习讲英语最容易的方式是高声朗读,因为这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不需要搭档就可以做到。例如,你可以看着图片或身边的物件,试着对它们详加描述。你还可以复述日常情景。在商店里购物或在餐馆里吃完饭付过账后,假装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讲英语的国家,试着用英语把它表演出来。

5篇英语精读文章+翻译

1.Can We Know the Universe? - Reflections on a Grain of Salt Carl Sagan Science is a way of thinking much more than it is a body of knowledge. Its goal is to find out how the world works, to seek what regularities there may be, to penetrate to the connections of things - from sub-nuclear particles, which may be the constituents of all matter, to living organisms, the human social community, and thence to the cosmos as a whole. Our intuition is by no means an infallible guide. Our perceptions may be distorted by training and prejudice or merely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our sense organs, which, of course, perceive directly bu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phenomena of the world. Even so straightforward a question as whether in the absence of friction a pound of lead falls faster than a grain of fluff was answered incorrectly by Aristotle and almost everyone else before the time of Galileo. Science is based on experiment, on a willingness to challenge old dogma, on an openness to see the universe as it really is. Accordingly, science sometimes requires courage-at the very least, the courage to question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But to what extent can we really know the universe around us? Sometimes this question is posed by people who hope the answer will be in the negative, who are fearful of a universe in which everything might one day be known. And sometimes we hear pronouncements from scientists who confidently state that everything worth knowing will soon be known - or even is already known. Let us approach a much more modest question: not whether we can know the universe or the Milky Way Galaxy or a star or a world. Can we know ultimately and in detail, a grain of salt? Consider one microgram of table salt, a speck just barely large enough for someone with keen eyesight to make out without a microscope. In that grain of salt there are about 1016 sodium and chlorine atoms. This is a 1 followed by 16 zeros, 10 million billion atoms. If we wish to know a grain of salt, we must know at least the three-dimensional positions of each of these atoms. (In fact, there is much more to be known - for example, the nature of the forces between the atoms - but we are making only a modest calculation.) Now, is this number more or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things which the brain can know? How much can the brain know? There are perhaps 1011 neurons in the brain, the circuit elements and switches that are responsible in their electrical and chemical activity for the functioning of our minds. A typical brain neuron has perhaps a thousand little wires, called dendrites, which connect it with its fellows. If, as seems likely, every bit of information in the brain corresponds to one of these connections, the total number of things knowable by the brain is no more than 1014, one hundred trillion. But this number is only one percent of the number of atoms in our speck of salt.

Mark Twain-第九课课文翻译

Mark Twain --- Mirror of America Noel Grove Most Americans remember Mark Twain as the father of Huck Finn's idyllic cruise through eternal boyhood and Tom Sawyer's endless summer of freedom and adventure. Indeed, this nation's best-loved author was every bit as ad-venturous, patriotic, romantic, and humorous as anyone has ever imagined. I found another Twain as well –one who grew cynical, bitter, saddened by the profound personal tragedies life dealt him, a man who became obsessed with the frailties of the human race, who saw clearly ahead a black wall of night. 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目中,马克?吐温是位伟大作家,他描写了哈克?费恩永恒的童年时代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旅程和汤姆?索亚在漫长的夏日里自由自在历险探奇的故事。的确,这位美国最受人喜爱的作家的探索精神、爱国热情、浪漫气质及幽默笔调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我发现还有另一个不同的马克?吐温——一个由于深受人生悲剧的打击而变得愤世嫉俗、尖酸刻薄的马克?吐温,一个为人类品质上的弱点而忧心忡忡、明显地看到前途是一片黑暗的人。 Tramp printer, river pilot , Confederate guerrilla, prospector, starry-eyed optimist, acid-tongued cynic: The man who became Mark Twain was born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and he ranged across the nation for more than a third of his life, digesting the new American experience before sharing it with the world as writer and lecturer. He adopted his pen name from the cry heard in his steamboat days, signaling two fathoms (12 feet) of water -- a navigable depth. His popularity is attested by the fact that more than a score of his books remain in print, and translations are still read around the world. 印刷工、领航员、邦联游击队员、淘金者、耽于幻想的乐天派、语言尖刻的讽刺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一生之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浪迹美国各地,体验着美国的新生活,尔后便以作家和演说家的身分将他所感受到的这一切介绍给全世界。他的笔名取自他在蒸汽船上做工时听到的报告水深为两口寻(12英尺)——意即可以通航的信号语。他的作品中有二十几部至今仍在印行,其外文译本仍在世界各地拥有读者,由此可见他的享誉程度。 The geographic core, in Twain's early years, was the great valley of the Mississippi River, main artery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young nation's heart. Keelboats ,flatboats , and large rafts carried the first major commerce. Lumber, corn, tobacco, wheat, and furs moved downstream to the delta country; sugar, molasses , cotton, and whiskey traveled north. In the 1850's, before the climax of westward expansion, the vast basin drained three-quarters of the settled United States. 在马克?吐温青年时代,美国的地理中心是密西西比河流域,而密西西比河是这个年轻国家中部的交通大动脉。龙骨船、平底船和大木筏载运着最重要的商品。木材、玉米、烟草、小麦和皮货通过这些运载工具顺流而下,运送到河口三角洲地区,而砂糖、糖浆、棉花和威士忌酒等货物则被运送到北方。在19世纪50年代,西部领土开发高潮到来之前,辽阔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占美国已开发领土的四分之三。 Young Mark Twain entered that world in 1857 as a cub pilot on a steamboat. The cast of characters set before him in his new profession was rich and varied a cosmos . He participated abundantly in this life, listening to pilothouse talk of feuds , piracies, lynchings ,medicine shows, and savage waterside slums. All would resurface in his books, together with the colorful language that he soaked up with a memory that seemed phonographic. 1857年,少年马克?吐温作为蒸汽船上的一名小领航员踏人了这片天地。在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他接触到的是各式各样的人物,看到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干世界。他完全地投身到这种生活之中,经常在操舵室里听着人们谈论民间争斗、海盗抢劫、私刑案件、游医卖药以及河边的一些化外民居的故事。所有这一切,连同他那像留声机般准确可靠的记忆所吸收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后来都有机会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再现。 Steamboat decks teemed not only with the main current of pioneering humanity, but its flotsam of hustlers, gamblers, and thugs as well. From them all Mark Twain gained a keen perception of the human rac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hat people claim to be and what they really are. His four and a half year s in the steamboat

大学英语精读 第二册第一、二课 课文翻译

Unit1 The Dinner Party 关于男人是否比女人更勇敢的一场激烈争论以一种颇为出人意料的方式解决了 The dinner party 晚宴 1. I first heard this tale in India, where is told as if true—though any naturalist would know it couldn’t be. Later someone told me that the story appeared in a magazine shortly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That magazine story, and the person who wrote it, I have never been able to track down. 我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印度,那儿的人们今天讲起它来仍好像确有其事似的——尽管任何一位博物学家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后来有人告诉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不久,一家杂志曾刊登过这个故事。但登在杂志上的那篇故事以及写那篇故事的人,我却一直未能找到。 2.The country is India.A colonial official and his wife are giving a large dinner party. They are seated with their guests—officers and their wives, and a visiting American naturalist—in their spacious dining room, which has a bare marble floor, open rafters and wide glass doors opening onto a veranda. 故事发生在印度。某殖民地官员和他的夫人正举行盛大的晚宴。筵席设在他们家宽敞的餐室里,室内大理石地板上没有铺地毯;屋顶明椽裸露;宽大的玻璃门外便是走廊。跟他们一起就坐的客人有军官和他们的夫人,另外还有一位来访的美国博物学家。 3. A spirited discussion springs up between a young girl who says that women have outgrown the jumping-on-a-chair-at-the-sight-of-a-mouse era and a major who says that they haven't. 席间,一位年轻的女士同一位少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年轻的女士认为,妇女已经有所进步,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见到老鼠就吓得跳到椅子上;少校则不以为然。 4. "A woman's reaction in any crisis, "the major says, "is to scream. And while a man may feel like it, he has that ounce more of control than a woman has. And that last ounce is what really counts." 他说:“一遇到危急情况,女人的反应便是尖叫。而男人虽然也可能想叫,但比起女人来,自制力却略胜一筹。这多出来的一点自制力正是真正起作用的东西。” 5. The American does not join in the argument but watches the other guests. As he looks, he sees a strange expression come over the face of the hostess. She is straight ahead, her muscles contracting slightly. She motions to the native boy standing behind her chair and whispers something to him. The boy's eyes widen:he quickly leaves the room. 那个美国人没有参加这场争论,他只是注视着在座的其他客人。在他这样观察时,他发现女主人的脸上显出一种奇异的表情。她两眼盯着正前方,脸部肌肉在微微抽搐。她向站在座椅后面的印度男仆做了个手势,对他耳语了几句。男仆两眼睁得大大的,迅速地离开了餐室。 6. Of the guests, none except the American notices this or sees the boy place a bowl of milk on the veranda just outside the open doors. 在座的客人中除了那位美国人以外谁也没注意到这一幕,也没有看到那个男仆把一碗牛奶放在紧靠门边的走廊上。 7. The American comes to with a start. In India, milk in a bowl means only one thing—bait for a snake. He realizes there must be a cobra in the room. He looks up at the rafters—the likeliest place—but they are bare. Three corners of the room are empty, and in the fourth the servants are

[实用参考]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第四册课文及课文翻译.doc

Unit1 Twocollege-ageboPs,unawarethatmakingmonePusuallPinvolveshardwork,aretemptedbPanadvertis ementthatpromisesthemaneasPwaPtoearnalotofmoneP.TheboPssoonlearnthatifsomethingseemstog oodtobetrue,itprobablPis. 一个大学男孩,不清楚赚钱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被一份许诺轻松赚大钱的广告吸引了。男孩们很快就明白,如果事情看起来好得不像真的,那多半确实不是真的。BIGBUCKSTHEEASPWAP轻轻松松赚大钱"Pououghttolookintothis,"Isuggestedtoourtwocollege-agesons."ItmightbeawaPtoavoidtheindignitP ofhavingtoaskformonePallthetime."Ihandedthemsomemagazinesinaplasticbagsomeonebadhungon ourdoorknob.AmessageprintedonthebagofferedleisurelP,lucrativework("BigBuckstheEasPWaP!")o fdeliveringmoresuchbags. “你们该看看这个,”我向我们的两个读大学的儿子建议道。“你们若想避免因为老是向人讨钱而有失尊严的话,这兴许是一种办法。”我将挂在我们门把手上的、装在一个塑料袋里的几本杂志拿给他们。塑料袋上印着一条信息说,需要招聘人投递这样的袋子,这活儿既轻松又赚钱。(“轻轻松松赚大钱!”) "Idon'tmindtheindignitP,"theolderoneanswered.“我不在乎失不失尊严,”大儿子回答说。"Icanlivewithit,"hisbrotheragreed.“我可以忍受,”他的弟弟附和道。"Butitpainsme,"Isaid,"tofindthatPoubothhavebeenpanhandlingsolongthatitnolongerembarrassesPou."“看到你们俩伸手讨钱讨惯了一点也不感到尴尬的样子,真使我痛心,”我说。TheboPssaidthePwouldlookintothemagazine-deliverPthing.Pleased,Ilefttownonabusinesstrip.BPmi dnightIwascomfortablPsettledinahotelroomfarfromhome.Thephonerang.ItwasmPwife.Shewantedt oknowhowmPdaPhadgone.孩子们说他们可以考虑考虑投递杂志的事。我听了很高兴,便离城出差去了。午夜时分,我已远离家门,在一家旅馆的房间里舒舒服服住了下来。电话铃响了,是妻子打来的。她想知道我这一天过得可好。 "Great!"Ienthused."HowwasPourdaP?"Iinquired.“好极了!”我兴高采烈地说。“你过得怎么样?”我问道。 "Super!"Shesnapped."Justsuper!Andit'sonlPgettingstarted.Anothertruckjustpulledupoutfront."“棒极了!”她大声挖苦道。“真棒!而且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又一辆卡车刚在门前停下。”"Anothertruck?"“又一辆卡车?” "Thethirdonethisevening.ThefirstdeliveredfourthousandMontgomerPWards.Thesecondbroughtfour thousandSears,Roebucks.Idon'tknowwhatthisonehas,butI'msureitwillbefourthousandofsomething.S incePouareresponsible,IthoughtPoumightliketoknowwhat'shappening.“今晚第三辆了。第一辆运来了四千份蒙哥马利-沃德百货公司的广告;第二辆运来四千份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的广告。我不知道这一辆装的啥,但我肯定又是四千份什么的。既然这事是你促成的,我想你或许想了解事情的进展。” WhatIwasbeingblamedfor,itturnedout,wasanewspaperstrikewhichmadeitnecessarPtohand-deliverth eadvertisinginsertsthatnormallPareincludedwiththeSundaPpaper.ThecompanPhadpromisedourboPs $600fordeliveringtheseinsertsto4,000housesbPSundaPmorning.我之所以受到指责,事情原来是这样:由于发生了一起报业工人罢工,通常夹在星期日报纸里的广告插页,必须派人直接投送出去。公司答应给我们的孩子六百美金,任务是将这些广告插页在星期天早晨之前投递到四千户人家去。 "Pieceofcake!"ouroldercollegesonhadshouted.“不费吹灰之力!”我们上大学的大儿子嚷道。"SiGhundredbucks!"Hisbrotherhadechoed,"Andwecandothejobintwohours!"“六百块!”他的弟弟应声道,“我们两个钟点就能干完!” "BoththeSearsandWardadsarefournewspaper-sizepages,"mPwifeinformedme."TherearethirtP-twot housandpagesofadvertisingonourporch.Evenaswespeak,twobigguPsarecarrPingarmloadsofpaperup thewalk.Whatdowedoaboutallthis?"“西尔斯和沃德的广告通常都是报纸那么大的四页,”妻子告诉我说,“现在我们门廊上堆着三万二千页广告。就在我们说话的当儿,两个大个子正各抱着一大捆广告走过来。这么多广告,我们可怎么办?”"JusttelltheboPstogetbusP,"Iinstructed."TheP'recollegemen.TheP'lldowhatthePhavetodo."“你让孩子们快干,”我指示说。“他们都是大学生了。他们自己的事得由他们自己去做。”AtnoonthefollowingdaPIreturnedtothehotelandfoundanurgentmessagetotelephonemPwife.Hervoic

大学英语精读课文翻译

大学英语精读课文翻译 Unit 1 How to Improve Your Study Habits 你也许是个智力一般的普通学生。你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可你也许会觉得自己永远也成不了优等生。然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你要是想取得更好的分数,也还是能做到的。是的,即使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也能成为优等生。其诀窍如下:1.仔细安排你的时间。把你每周要完成的任务一一列出来,然后制定一张时间表或时间分配图。先把用于吃饭、睡觉、开会、听课等这样一些非花不可的时间填上,然后再选定合适的固定时间用于学习。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正常的阅读和课外作业。当然,学习不应把作息表上的空余时间全都占去,还得给休息、业余爱好和娱乐活动留出一定的时间,这一点很重要。这张周作息表也许解决不了你所有的问题,但是它会使你比较清楚地了解你是怎样使用你的时间的。此外,它还能让你安排好各种活动,既有足够的时间工作,也有足够的时间娱乐。 2.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学习。选定某个地方作为你的“学习区”。这可以是家里或者学校图书馆里的一张书桌或者一把椅子,但它应该是舒适的,而且不该有干扰。在你开始学习时,你应能够全神贯注于你的功课。 3.阅读之前先略读。这就是说,在你仔细阅读一篇文章之前,先把它从头至尾迅速浏览一遍。在预习材料时,你就对它的内容及其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在你正式开始阅读时,你就能辨认出不太重要的材料,并且可以略去某些章节不读。略读不仅使你的阅读速度提高一倍,还有助于提高你的理解能力。< 4.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上课时注意听讲意味着课后少花力气。要坐在能看得见、听得清的地方。要作笔记来帮助自己记住老师讲课的内容。 5.学习要有规律。课后要及早复习笔记。重温课堂上提到的要点,复习你仍然混淆不清的

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课文翻译全

Unit1 课程开始之际,就如何使学习英语的任务更容易提出一些建议似乎正当其时。 Some Strategies or Learning English 学习英语绝非易事。它需要刻苦和长期努力。 虽然不经过持续的刻苦努力便不能期望精通英语,然而还是有各种有用的学习策略可以用来使这一任务变得容易一些。以下便是其中的几种。 1. 不要以完全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的生词。你可曾因为简直无法记住所学的所有生词而抱怨自己的记忆力太差?其实,责任并不在你的记忆力。如果你一下子把太多的生词塞进头脑,必定有一些生词会被挤出来。你需要做的是根据生词日常使用的频率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它们。积极词汇需要经常练习,有用的词汇必须牢记,而在日常情况下不常出现的词只需见到时认识即可。你会发现把注意力集中于积极有用的词上是扩大词汇量最有效的途径。 2.密切注意地道的表达方式。你可曾纳闷过,为什么我们说我对英语感兴趣是I'm 湩整敲瑳摥椠?湅汧獩屨,而说我精于法语则是???潧摯愠?牆湥档?你可曾问过自己,为什么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获悉消息或秘密是汜慥湲琠敨渠睥?牯猠捥敲屴,而获悉某人的成功或到来却是汜慥湲漠?潳敭湯?环猠捵散獳漠?牡楲慶屬?这些都是惯用法的例子。在学习英语时,你不仅必须注意词义,还必须注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它。 3.每天听英语。经常听英语不仅会提高你的听力,而且有助你培养说的技能。除了专为课程准备的语言磁带外,你还可以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和英语电影。第一次听录好音的英语对话或语段,你也许不能听懂很多。先试着听懂大意,然后再反复地听。你会发现每次重复都会听懂更多的东西。 4.抓住机会说。的确,在学校里必须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场合并不多,但你还是可以找到练习讲英语的机会。例如,跟你的同班同学进行交谈可能就是得到一些练习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还可以找校园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跟他们随意交谈。或许练习讲英语最容易的方式是高声朗读,因为这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不需要搭档就可以做到。例如,你可以看着图片18 / 1 或身边的物件,试着对它们详加描述。你还可以复述日常情景。在商店里购物或在餐馆里吃完饭付过账后,假装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讲英语的国家,试着用英语把它表演出来。 5.广泛阅读。广泛阅读很重要,因为在我们的学习环境中,阅读是最重要、最可靠的语言输入来源。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找你认为有趣的、不需要过多依赖词典就能看懂的东西。开始时每天读一页是个好办法。接下去,你就会发现你每天可以读更多页,而且能对付难度更高的材料。6.经常写。写作是练习你已经学会的东西的好方法。除了老师布置的作文,你还可以找到自己要写的理由。有个笔友可以提供很好的动力;与某个跟你趣味相投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你会学到很多东西。经常写作的其他方式还有记日记,写小故事或概述每天的新闻。 语言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读和听中吸收尽量多的东西,然后再试着把学到的东西通过说和写加以运用,定会大有收益。 Unit2 弗朗西斯·奇切斯特在六十五岁时开始了只身环球航行。本文记述的就是这一冒险故事。 Sailing Round the Word 弗朗西斯·奇切斯特在独自驾船作环球航行之前,已有好几次让他的朋友们感到吃惊了。他曾试图作环球飞行,但没有成功。那是1931年。 好多年过去了。他放弃了飞行,开始航海。他领略到航海的巨大乐趣。奇切斯特在首届横渡大西洋单人航海比赛中夺魁时,已经五十八岁。他周游世界的宿愿重又被唤起,不过这一次他是要驾船环游。由于他患有肺癌,朋友们和医生们都认为他不该去,但奇切斯特决意实施自己的计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