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6套2011年语文高考复习完全攻略(16)

26套2011年语文高考复习完全攻略(16)

26套2011年语文高考复习完全攻略(16)
26套2011年语文高考复习完全攻略(16)

26套2011年语文高考复习完全攻略(16).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本文由陆幻之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三语文名校重点班总复习讲解高考语文总复习讲解(16) 高三语文名校重点班总复习讲解高考语文总复习讲解

三、课堂检测

1.(2003 年北京春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五言绝句思乡之情)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2.(2003 年上海春招)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1)~(2)题甲

过华清宫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题华清宫

(宋)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①②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向长杨作雨声。

注:①朝元阁:唐朝宫殿。②长杨:指长杨宫,汉代宫殿。

(1)

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它们都属于□□诗。

(咏史)

(2)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甲诗是通过描述,讽刺了;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的感慨。

(送荔枝一事唐玄宗、杨贵妃的淫逸误国兴衰或兴废或更替)

3.(2002 年全国春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村行

王禹偁偁

马穿山径句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偁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 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解析:A、C、D 三项是对诗歌的正确赏析。B 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分析和“对比”之说不当,“数峰无语”是写人因眼前景色可爱而对山忘言,以上句“有声”衬托“无语”之静。

(2)

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D)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解析:A 项是分析主旨,但以偏概全;B 项也是以偏概全;C 项“渗透”之说不当。诗中先说“信马悠悠野兴长”,后说“吟余忽惆怅”,可见 D 分析恰当。 4.(2002 年上海春招)阅读下文,完成(1)~(4)题。小重山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林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1)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C)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词中所说的“心事”指。

(希望抗金报国)

(3)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

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

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答:

(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

5. (2001 年上海春招)阅读下文,完成(1)~(3)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人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这

首诗的体裁是五言诗。

(诗圣律诗)

(2)

从诗中和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戍鼓断人行可)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任意写出其中两句即

(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答:

。(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四、课后练习

1.阅读上面诗歌,完成(1)~(2)题。山房春事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第三句用拟人手法,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尾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答:[ ] [ ] (C D

C.第三句应是写园中树木不管人事。

D.尾句应是写树木春来依旧开花,含蓄表达诗

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

(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地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着诗人的伤感;后两句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完成题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此诗的意境特征

(诗歌通过“幽草”“黄鹂”“涧边”“深树”“春潮”“野渡”“春雨”“小舟”等自然形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暮春图画,流露出诗人身在其中独有的一种喜悦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浮生长恨欢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曾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同意王国维的观点吗?为什么?

答:

(同意,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一“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春意盎然的景象跃然纸上。)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答:

。(“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使读者抚今思昔,与下文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1)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的景象,而全诗抒发了的情感,这是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开阔、盎然、美丽、迷人羁旅中愁苦悲哀、无以自遣反衬)

(2)三、四两联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试解说。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有绝代才华,一生苦吟,又能有几人理解?)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绝句(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1)诗中二字是全诗之纲,概括地说明了诗人的心情。(客愁饱受乱离客居他乡的郁愁心绪)

(2)此诗在情与景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作简要分析。

答:

。(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烦恼忧愁。)

7.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1)~(3)题 [中吕] 卖花声怀古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首句“美人自刎乌江岸”,是以的典故反映的历史。

(2)诗人选取三则历史材料,有无辜者之死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的众生劫难,也有,虽然角度不同,却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主旨:。(3)整个作品在的基础上直抒胸臆,情调沉郁悲哀,“长叹”中包含着的复杂感情。

(11.虞姬自刎

楚汉相争 12 戍边无归的军人悲哀连绵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是灾难 13.

叙述史实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①蚕丛:传说中的开国君主,此代指蜀国。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本诗开篇与诗人的另一首诗《蜀道难》有什么不同?(蜀道难开篇感情豪放,富有气势;而本诗开篇只是平静地叙述,而且还是“见说”,显得很委婉,浑然无觉。)

(2)尾联借用君平典故有什么作用?(用典委婉地启发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循循善诱,凝聚着深厚情谊,其中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

9.阅读下面的唐诗,对其表达技巧或思想内容进行赏析。(任选其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③④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①《秋词》是作者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县)司马期间写的。

②春朝:春天的早晨。③排云:凌云。排,冲破。④碧霄:碧蓝的天空。

表达技巧:

(开头两句,正反对照鲜明。三四两句,诗人抓住秋天晴空的特点,并用一鹤冲天加以渲染,突出一幅天高气爽的开阔图景;而诗人油然而生的诗情,也随同排云而上的白鹤直到碧霄。)

思想内容:

(悲秋几乎是古代诗文的传统题材。本篇首句对古人逢秋多寂寥的这种普遍现象进行了概括。次句反其意,说自己认为秋天胜过春天。全诗见不到对秋的一丝伤感,而是充满了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表现出诗人失意时仍然不愿随波逐流的操守。)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答: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对这首唐诗的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有人认为是一句“闲笔”,有人却认为是“极为关键的一句”,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诗予以赏析。

答:

(我认为,此句是“极为关键的一句”,结合全诗看,这句虽淡淡写来,却极为重要,是全诗的关键。它不仅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而且托出尽日看雨之人,其无聊情状可想见。诗中说“看微雨”。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鸣莺、蔷薇,尤其是相对戏水的鸳鸯。此句有空灵含蓄之妙。)

13.阅读下列一首诗,回答(1)~(2)题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取欲抑先扬的手法。)(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

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14.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1)~(2)题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知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1)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的景物,有撷取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的心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

(幽静经过漂泊后自然质朴清新)

(2)“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不必强求一致,能陈述理由即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1)~(2)题。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换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抒发了诗人寻觅春天的迫切心情。)

(2)说说本词在构思上有哪两点新奇之处。

(拟人手法想象新奇)

16.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台城鹿柴

韦庄

王维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

(这两个“空”字表现的意境不同。“鸟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既衬托出梦一般的景色,又陷入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台城历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但不解情的大自然,却一年一度景色依旧,连鸟儿也无谓地在啼鸣。这与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于乐景中注入哀情,反衬自然无情人有情,传达出诗人心灵深处的忧伤。《鹿柴》中的“空”是“空旷”之意,展现的是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宁静幽深的境界。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7.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C)

A.首联写诗人登楼远望,面对辽阔的海天和山川形势,心事茫茫。

B.颔联描写了杭州成的万家灯火和水中倒映的银河,景观开阔而美好。

C.颈联取“道是无情却有情”的诗意,暗含世事沧桑、人生无定的慨叹。

D.尾联以欢愉的口吻诚邀好友到望海楼上来纳凉消暑。

E.全诗既有登楼所见的实景描绘,又有奇妙的想象,表现了一种闲适心境。(2)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 50 字以内)(主要看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18.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1)~(2)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

(一个“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

(2)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19.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书写的是什么事物?

(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笔法谈谈你的看法。

(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2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3)题。早梅

齐己

万木欲冻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观全诗,诗人写出了早梅的什么品性?

(不畏严寒,傲然独立。)

(2)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诗人郑谷读后说:“未若‘一枝’佳。”你认为将“数枝”改为“一枝”好在哪里?

(“一枝”紧扣诗题,更能突出梅之“早”,显出梅不同寻常。)

(3)诗的一、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早梅的品性?

(对比,首联以“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相对照,既点明梅花生存的恶劣环境,又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秉性,同时还照应了诗题的“早梅”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2)默写名句名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考点讲习]考点讲习]

我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张伟明语)《考试说明》明确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所谓“常见”,是指活用于口头,常见于报端。“名句名篇”是指那些富有生命力的经典文句和篇章。“名篇”中既有诗歌也有散文。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名句名篇默写,课内课外兼顾,诗、词、文均有涉及。

如果说名句名篇默写题在 1993 年还是个新生事物的话,当时感到有点措手不及纯属正常,到现在就不应该感到陌生了。这种题考的是平时的积累,因此,平常学习就要加强背诵和积累,到高考前,可作些梳理,把范围缩小些。另外还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杜绝错别字。

[高考题例]高考题例]

1.(2003 年全国高考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分)(4 (1)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杜

答:(1)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渚清沙白鸟

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2.(2002 年全国高考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分)(4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2)千古江山,。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答:(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1998 年全国高考题)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1),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3)旧时王谢堂前燕,。(刘禹锡《乌衣巷》)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答:(1)玉不琢不成器(2)此曲只应天上有(3)飞入寻常百姓家(4)小荷才露尖尖角

4.(1997 年全国高考题)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1),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寄意寒星荃不察,。(鲁迅《自题小像》)

答:(1)不积跬步(2)学然后知不足(3)停车坐爱枫林晚(4)我以我血荐轩辕

5.(1996 年全国高考题)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

(2)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别董大》)

(3)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4)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答:(1)威武不能屈(2)天下谁人不识君(3)千树万树梨花开(4)行成于思毁于随(5)由俭入奢难

三、课堂检测

1.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四句)。(1),可以为师矣。《论语》()

(2)非淡泊无以明智,。(诸葛亮《诫子书》)

(3)星垂平野阔,。(杜甫《旅夜抒怀》)

(4)夫,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5)千磨万击还坚劲,。(郑板桥《竹石》)

答:(1)温故而知新(2)非宁静无以致远(3)月涌大江流(4)祸患常积于忽微(5)任尔东西南北风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1)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

(2),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3)将秦观《鹊桥仙》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又岂在朝朝暮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答:(1)吾将上下而求索(2)人生自是有情痴(3)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3),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杜牧《江南春》)

答: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千里莺啼绿映红多少楼台烟雨中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1)人谁无过,,。《左传》()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3)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苏轼《赤壁赋》)

答:(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2)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3)我劝天公重抖擞,。(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1)直挂云帆济沧海(2)濯清涟而不妖(3)不拘一格降人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1),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2)是故,,,,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答:(1)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1)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曹植《白马篇》)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阁序》)

(3)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答:(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西风紧晓来谁染霜林醉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选两小题)(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古之圣人,;今之众人,。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答:(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选四小题)(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司马迁《屈原》)

(2)花径不曾缘客扫,。(杜甫《客至》)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等闲识得东风面,。(朱熹《春日》)

(5),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答:(1)举类迩而见义远(2)蓬门今始为君开(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万紫千红总是春(5)心事浩茫连广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6624916.html,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谓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谓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高中语文专题训练(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准噶尔的地平线 沈仁康 ①我还从未见过像准噶尔盆地那样广袤、那样深邃、那样悠远的地平线。 ②在内地,人们的眼光常被局限在山岭、树木、各种建筑物的樊笼里,常被局限在淡云、 浓雾、自然地形的桎梏里,目光投不到遥远的天地之交。 ③但是,当我旅行在新疆准噶尔大戈壁上,却为这片凝固或半凝固的沙原所展示的辽阔和 无限震动。啊,真有大海一般的气魄!极目远视,没有高峻起伏的远山,没有绵延的森林,没有热闹的村庄,只有平荡荡的,卵石遍布的大戈壁。它努力向前伸去,伸到天地之交。那天地之交,是一条平平的、绵延的地平线! ④这里荒漠,但有气魄! ⑤这里只有疏疏朗朗的芨芨草、骆驼刺在旱风中摇曳,有些地方连稀草都没有。它是固定 了的沙漠,没有水,没有生命;但它的广袤却给任何人以壮阔的胸襟,我在默默凝视戈壁地平线时,感到了心脏的膨胀。 ⑥地平线,在远方。 ⑦在地平线上,清晨有初阳,这里的初阳没有那么红,它明明净净,没有晨烟晓雾的缭绕, 特别的灼白;夜晚有朗月和疏星,也那么明明静静,没有烟云的笼罩,特别的晃眼。 ⑧地平线,在远方。每当我向前跨进,马上会出现一条新的地平线,横亘在更远的地方。 我仿佛从这里触摸到了点什么,我触摸到了我们的人生,当我们不断前进,生活远处就会不断出现新层次的憧憬。我们永远走不到地平线,但它总在吸引旅人不怠倦地朝前,如果我们可以到达地平线,那人生之路就完结了,人们的展望就不再延伸了。不,我们永远走不到地平线。超越自我的追求之后,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标准,在更远更高的地方产生,等待我们新的超越。 ⑨地平线,准噶尔壮阔深邃的地平线,使我难忘,也使我思索很久。 1.在①——⑤自然段中,作者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不超过9字)其独具的特色是。(不超过8字)作者由此产生了这样的意象: 。(5分)2.文中对地平线上的初阳和星月夜的描写,(1)主要用了什么手法?(2)有什么作用?(5分) 答:(1) (2) 3.“在地平线上,清晨有初阳”、“当我向前跨进,马上会出现一条新的地平线”,这两句话中的“地平线”分别指什么?(4分) 答:前一句的“地平线”是指。 后一句的“地平线”是指。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从描写准噶尔大戈壁下笔,又以准噶尔“使我难忘”收束,充分表现了热爱边疆、热爱祖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训练

论述类文本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环境美学应该说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有人就有环境,有环境必然有环境美,有环境美就意味着环境审美观。长期以来环境审美之所以较少被人们谈及,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它为别的论述特别是为自然审美观所代替。准确地说,环境审美隐含在自然审美观之中。 渔猎文明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对关涉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但这个时代只能说是环境意识的萌生期。人类的环境意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建立的,因为有了农业,人们才定居下来,才有了家。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农民居住在田园,生产在田园。家庭人员不仅担任着不同的生活角色,也担任着不同的生产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均是不可少的。农业文明时代的环境审美意识体现出了一种原始的生态平衡的意味。 工业文明的建立是由农民走向城市开始的。人类的主要生活环境由农村转为城市,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大不相同,这种文明培育的环境审美观念只能建立在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景观上,而不再是兼具田园风味的自然山水景观。对于这种环境,进入城市的农民们在日常生活上由不适应到适应,在审美情感上由惊奇到赞美。而随着工业文明弊病的逐渐凸显,人们与这个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组建成的人工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日常生活上不再适应,审美情感上则转为厌恶甚至诅咒。人们渴望着新的文明,这个文明至少在观念上也部分地在实践上出现了,它就是生态文明。人们同时也在渴望着新的环境审美观——生态文明的审美观。 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强调审美的一种重要性质:生态与文明的共生。从总体上来看,人类仍然在向自然索取资源,但这种索取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与意义,那就是同时在对自然回赠,具体来说,就是力促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与维持。现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共生,两者相互作用,相互生成:一方面自然满足人的需要,表现为自然向人的生成;另一方面人满足自然的需要,参与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表现为人向自然的生成。文明本质上是对自然的改造,这种改造本是破坏生态的,现在要求文明不破坏生态,而且参与已破坏的生态的修复,这说明生态与文明这一对天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的实现,只能是共生。它是文明的,也是合乎生态的,在一定意义上,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代自然或助自然司职——司生态之职。 人类传统的审美观均是漠视动植物的生命的,即使重视动植物的生命,也是站在人的立场上,黑格尔就强调动植物的生命只有在见出人的生命意味时才美。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它重视的是生态自身的意义。换句话说,动植物有它的生存权利,包括展示其美(当然这美是在人看来的)的权利。人当然可以欣赏这种美,但人要尊重这种美,这种尊重就是要明白,这种美其实并不是为

浙江省高职考试语文试卷2

2015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六大题。全卷共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 ..的一项是 ..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 A.有关部门表示,要整饬.(chì)电信乱象,必须对敢于饮鸠止渴攫取利益的运营商加大 管控力度。 B.贾平凹的新作《老生》以解读老生长谈的《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给人以无限的 感喟.(wèi)和沉思。 C.大型现代廉政剧《全家福》改变了传统廉政题材戏曲的叙事模式,情节跌宕起伏,观看 后振聋发聩.(ɡuì),直击灵魂。 D.连日来,总理频对“奇葩.(pā)证明”发话,引发社会共鸣,网络上掀起了如何进一步 简政放权的讨论热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网友对大众汽车调侃道:你大众 ..都走的路,再认 ..就是大众,根本成不了风格,因为大众真也成不了风格。 B.人一定要旅行,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你见的多了,自然就会心胸豁达,就不会和目光短 浅的人一般见识 ..。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这要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D.嘉宾对获奖者说:“几十年前我们合作时,你是小伙子 ...,我也是小伙子;几十年之后, 我是老头子了,你还是小伙子 ...,祝您的艺术青春永驻!” 3.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开小花……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 在孩童的哭闹声里,你悄悄溜走;在少年的欢笑声里,你轻轻滑过;在青年远行的脚步声里,你默默流逝。 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 你无声无息地,藏进了父亲的白发,藏进了母亲的皱纹,藏进了双亲蹒跚的步履。 你是个轮回的沙漏。终有一天,你也会让我们重复父母的过往…… A.文段开头运用对偶的修辞,生动地描绘出老树、枯木迎来新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经 过漫长等待后的惊喜之情。 B.文段中“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这一追问,强调了作 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抒发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C.文段中三个“藏进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写出了随着时间的悄然逝去,父 母渐渐老去的情状。 D.文段最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时间比作“轮回的沙漏”,形象地写出了随着时光轮转, “我们”也会像父母一样老去,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感慨。

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理了从普通煮熟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符号,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他的时代里面,重新被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意思,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到时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传话”。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有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重申,旧经典才能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急需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

高中语文-成语专题

成语 不胫而走bù jìng ér zǒu 【解释】: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连篇累牍lián piān lěi dú 【解释】: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强弩之末qiáng nǔ zhī mò 【解释】:强弩所发的矢,飞行已达末程。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弱,起不了什么作用。 朝秦暮楚zhāo qín mù chǔ 【解释】: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涸辙之鲋hé zhé zhī fù 【解释】: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 【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蚍蜉撼树pí fú hàn shù 【解释】: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恃才傲物shì cái ào wù 【解释】: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所向披靡suǒ xiàng pī mǐ 【解释】: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 【解释】: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绿林好汉lù lín hǎo hàn 【解释】: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畏葸不前wèi xǐ bù qián

【解释】: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含英咀华hán yīng jǔ huá 【解释】: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 【解释】: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趑趄嗫嚅zī jū niè rú 【解释】:欲进又退,欲言又止。形容奴颜婢膝,畏缩不前的样子。所费不赀suǒ fèi bù zī 【解释】:花费的钱财不计其数。 不辨菽麦bù biàn shū mài 【解释】: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鞭辟入里biān pì rù lǐ 【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妙语解颐miào yǔ jiě yí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一)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____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_。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二) 破阵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伤心结局?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三)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__,感情更加__________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_____的风格。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四)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五) 在狱咏蝉骆宾王

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 、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 、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游戏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专题训练(一)

专题训练(一) 小说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匠心 祝春岗 爷孙俩正在店里埋头做木活,县“打假办”的老张踏进门来,见老木匠对着家具精雕细刻,神情异常专注,就不忍心打搅他,只跟老木匠的孙子说明了来意,说是想定做十五只举报信箱,钉挂在街头路口,方便群众举报打假。小木匠一听是桩小生意,就不想接活,只委婉地劝老张迟些时候再来。 老张推着自行车正欲离去,老木匠却唤他停下。小木匠立刻转过脸对老木匠使使眼色,说:“阿公,这些家具人家正催得紧呢,我们哪有闲工夫忙这琐碎活?”老木匠似没听见,又朝老张招了一下手。小木匠晓得老木匠的脾气,无奈,只得叫老张谈谈规格式样。老张原本外行,敷衍说像只箱子就行。老木匠这时已停下手中的活儿,边听边在一张纸上描描画画。 接着,老张就跟小木匠讲价。小木匠索价每只二十元,老木匠立即向他投去责备的眼光。老张仅出四元。俩人僵持了一会儿,老张遂有所妥协,每只又增加了两元。但小木匠却把价格咬得死死的,丝毫不肯让出半步。脸上还隐约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小木匠的意图很明显,无非是故意抬价想吓跑老张。老张见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就想去找另一家木店。这时,老木匠在一旁发话了:“成,六块就六块!”小木匠不满地嘟哝几句。老木匠却没有理会,叫老张走到他身旁,指着三四张草图给他看。老张这才晓得刚才是在画草图,张张都很美观,就很随意地挑了一张。老木匠爽朗地说:“两天后,你来取货。” 老张怕他变卦,便掏出十元钱来做定钱。小木匠却迟迟不肯接,老张顿时焦急起来。老木匠狠狠瞪了孙子一眼,他这才收了下来,并给老张写了一张收据。 两天后,早上,老张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来取货。老远,老张就看见了十五只信箱整齐地立在门口。箱子的外面都涂上乳白的油漆,正面和两侧都写上了“举报信箱”四个红字。字儿端正活泼,以白相衬,更加醒目。在箱子的顶部,还特制了一张拱形的铁皮遮檐,刷上银色的防锈漆。看来它们坚固耐用,雨淋不进日晒不到箱内。 看来,老木匠委实动了一番心思,想得如此周到。老张心里异常满意,但还是例行公事般逐只检查。小木匠见他这般挑剔,不满地说:“你放心好了,我阿公用了店里最好的木料,加班加点赶制出来,哪能赚你钱,亏了大本了!”老木匠笑着对老张说:“别听他闲扯。” 老张检查完,就跟小木匠结账,掏出九十元连同那张收据交给他,吩咐他按每只二十元写一张发票。小木匠愣了,不愿开,因为多开意味着要多缴税。老张见他迟疑,晓得他少见世面,不懂得开假发票,就把复写纸抽出来打了个对折,撕下报销的那页发票往里塞,只留

【良心出品】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doc

2019届高中语文专题训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美学 骆冬青 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若深究“文”①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的。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②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或者说,广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自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许慎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里的“俯仰”“观象”、“观法”,“近取诸身”等,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化石般被凝定。 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分的体现。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可是,“汉字美学”的独特性,却可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我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更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 (选自《文史知识》《汉字蕴涵的美学》) 【注】①文:许慎《说文解字序》:“文者,物象之本。”②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许慎的“六书”说对汉字的造字原理作出了经典阐释,不需要进行进一步归纳和补正。 B.汉字在对字音字形的分析中就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史内容,类似情形也出现在西方文字中。

2019年浙江省高职单招单考温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最新整理)

2019 年浙江省高职单招单考温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C(A.“遗撼”应改为“遗憾”,刹(chà)那间; B.“暄嚣”应改为“喧嚣”,抹(mā)布; D.“归心似剑”应改为“归心似箭”,疲倦(juàn)) 2.B (“遏止”应改为“遏制”) 3.D(描写的是古代考取功名的心情) 4.A(本段语言没有运用对比、反复) 5.D (解析:D 项语序错误,应是筹措资金,补缴税款,缴纳罚款;标点符号错误,顿号应改为逗号。) 6.C(根据前文的精读与浏览相对应来判定顺序) 7.B(他们并未回到故乡) 8.D (本诗运用的主要表达技巧是比喻的修辞手法。D 项说“诗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明显有误。)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 分) 9.C(坐:动词) 10.B (A.于:介词,在/介词,被;B.以:介词,用;C.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去; D.其:代词,自己的/副词,表揣测,难道) 11.D(例句和 D 为省略句;A.定语后置句 B.判断句;C.宾语前置句) 12.B(卫瓘是假装喝醉,委婉劝谏。) 参考译文: 【甲】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武帝将要按法令治罪,奶妈去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这不是靠唇舌能争得来的事,你想一定要把事办成的话,临走时,只可连连回头望着皇帝,千万不要说话。这样也许能有万一的希望呢。”奶妈进来辞行时,东方朔也陪侍在皇帝身边,奶妈照东方朔所说频频回顾武帝,东方朔就对她说:“你是犯傻呀!皇上难道还会想起你喂奶时的恩情吗!”武帝虽然才智杰出,心肠刚硬,也不免引起深切的依恋之情,就悲伤地怜悯起奶妈了,立刻下令免了奶妈的罪过。 【乙】晋武帝既然不明白太子愚蠢,就有意要把帝位传给他。众位名臣也多有直言强谏的。一次,武帝在陵云台上坐着,卫瓘陪侍在旁,想趁机申述自己的心意,便装做喝醉酒一样跪在武帝面前,用手拍着武帝的座床说:“这个座位可惜呀!”武帝虽然明白他的用意,还是笑着说:“您醉了吗?” 三、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 3 题,共 16 分) 13.(1)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划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2)(你)将要离开时,只可频频回头望着皇帝,千万不要说话。这样也许能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呢。(“去”“顾”“冀”“万一”译对一个得 1 分,译对 3 个即得满分,语句通顺即可) 14.渺沧海之一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生我材必有用;死亦为鬼雄 15.(1)“独生子女陪护假”落实难(2 分,写出“独身子女陪护难”得 1 分)

安徽对口高考语文真卷学习资料

2013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学知识与语言表达(共11小题,每小题3分,计3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yǔn)了一下。 B.他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dòu)牛,声震天地! C.老流浪汉全部的家当.(dāng)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 D.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jūn)裂片。 2.下列句子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许三多这支小部队实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B.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查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 C.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 D.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做奖赏。 3.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 ..的一项是( ) A.寒暄.(温暖)更胜一筹.(筹码) B.深邃.(精深)相濡以沫.(湿润) C.笑靥.(面颊,酒窝)好高骛.远(鸭子) D.夙.愿(旧有的)面面相觑.(看,瞧) 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观花似的被调动。 B.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C.黑色的小皮箱,一把小锁,柔滑的棱角,这些都是我儿时熟视无睹的。 D.台儿沟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无闻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5.下列句子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提高了搜集、筛选、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B.这位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 C.历史把这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就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 D.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阅读时注意力越是集中,大脑留存读物的信息量就越多。 ②所以速读过程是感知、思维高度活跃的过程。 ③人的注意力与阅读速度存在着某种“正”相关:注意力高度集中,阅读的速度才可能 加快;注意力不集中,思绪游离于读物之外,阅读速度自然会慢。 ④不断回视,复读,速度慢了,信息量自然也就小了。 ⑤如果漫不经心地阅读,其他念头必定会:“乘虚而入”,从而造成“视而不见”或者前 读后忘的结果。 A.①②⑤③④ B.③②①④⑤ C.①②③⑤④ D.③②①⑤④

(完整)浙江省2016年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

浙江省2016年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八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鸟儿时而在我们头上盘旋,时而停在陡峭.山崖的树梢.上,似乎在讥诮.我们不能自由飞翔。 B.民间弹劾.力量再强大,但核.心的一点,就是没有行政和法律的授权,网民就缺少平等博弈的能力。此话真是言简意赅.啊。 C.汽车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映入眼帘的是绮.丽的风光,她的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涟漪.。 D.绕过芊.芊莽莽的花草,眼前依然是阡.陌纵横的小巷,带着一颗纯真纤.细的心灵,我们向熟悉的村庄走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底蕴深厚,老外要想真正学好中文,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B.中国好声音冠军李琦坦言自己大学毕业时考研、考公务员、考银行职员都没考上,曾经觉得希望渺茫,无所是从。 C.在韩国仁川亚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决赛中,我国运动员宁泽涛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终于出人投地一举击败了韩国名将朴泰桓,并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D.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参政议政,共商国是,每次会议一结束,记者们就蜂拥而上,对委员们进行采访。 3.“潜水”一词现已逐渐应用于网络上。该词常见的有三个义项: ①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 ②一项以在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 ③天天在论坛里呆着,但是不发帖,只看帖子、而且注意论坛日常事务的人。 下列各句中表示第①个义项的一句话是() A.随着潜水 ..运动风靡全球,走进水中世界已不再是一个童话般的心愿,而是一份令您惊喜不已的浪漫。 B.大家都出来发帖啊,强烈鄙视在坛子里潜水 ..的人,举报潜水者有奖。 C.饱和潜水 ..已广泛应用于失事潜艇救援、海底施工作业、水下资源勘探、海洋科学考察等军事和民用领域。 D.潜水 ..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主要肌肉群的力量,提高游泳技能,锻炼体魄,甚至有减肥的功效。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2014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6页,第II 卷第7页至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 ~ 6题,第II卷15 ~ 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 笔把答题卡上 ....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 ~ 14题,第II卷18 ~ 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 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 ...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第18周: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高亭掩,江山此夜寒。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A.首诗,首句点明送别地,次句宕开一笔,从巴南一下子掷向塞北,三句点明送别的具体地点和分手时间,尾句从正面着笔,表明有人因离群而啜泣。 B.第二首诗,前两句将夜色刻画得细致入微。秋意渐浓,江畔上空湿雾如烟,笼罩亭阶,月飞南端,时光飞逝,离人难舍;末二句写离人去后情景。 c.“飞月向南端”主要是诗人主观上的感觉,作者连续运用衬托笔法,以“飞月”形容时光飞逝,以时光飞逝暗示话别之久,以话别之久点出友情之深。 D.两诗都点到“月”,而且点明是秋夜,加之王勃一度远游四川,诗中又有地点“巴南水”,可以断定这是中秋前后作者客居四川时写的送别诗。 E.通观两首诗,前一首诗是为后一首诗作铺垫,精彩全在后四句;诗人在后四句中从心理活动的描写发展到对客

观事物的描摹,笔法精妙。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里称赞王勃第二首诗末句“寒”字使用精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第19周: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自蓟北归高适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①,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②。 【注】①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②长剑独归来:《战国策?齐策》载,冯谖为盂尝君门客,未受重用时多次倚柱弹剑,歌“长剑归来”。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哀”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仅有边地马鸣声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之哀。 B.首联运用顶针的手法,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紧张迅急的行军气氛。 c.“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胡天”指塞北的天空,是边塞诗常用意象。 D.颔联运用烘托渲染、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塞外空阔辽远、苍劲悲凉的独特风光。

(完整版)高一语文成语专题训练题

高一语文成语专题训练题(一) 班级:姓名:座号: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明明没有票还骂骂咧咧硬是想闯进来,素质实在太差了。 B.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你这人究竟还有没有同情心?!现在灾区的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也就罢了,人家捐钱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 D.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陈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B.税收是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 C.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 D.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汉室西迁长安,一把大火,使得河洛焦土一片,寸草不生,赤地千里。 C.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D.突然有一天,马德兴拎着一瓶“贵州醇”找到王俊生,两人扺掌而谈,杯酒释前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B.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C.世贸大楼废址已成为纽约新的旅游景点,游人看后无不神色黯然,叹为观止。 D.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克服举棋不定的保守思想。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019年浙江省高职考语文模拟试卷与详细答案

浙江省2019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准考证号码 本试题卷共六大题。全卷共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 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 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用恪.(kè)尽职守诠释担当、以奋发有为彰显价值,相信十三届全国政协定将不付重托,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续写新篇章。 B.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主要成果出炉,分别涵.(hán)盖价值理念、工作架构、制度 建设、长期目标与力量源泉五大方面,可谓亮点纷呈,为金砖合作第二个十年完美开局。 C.老戏骨联袂.(ju é)出演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得网友一片喝彩;“小鲜肉”担 纲讲述“洗髄改命”的故亊《择天记》,被盛赞“充满正能量”。 D.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为迫害民族英雄岳飞至死的万俟.( sì) 卨树碑故里,此举引发岳飞后人强烈抗议。在网友的声讨声中,近日该县有关部门拆除了此碑,并向岳飞后人致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盘行动”唤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责任意识,也培育了新的生活观、消费观,值得大力提倡和践行..。 B.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泛滥、网络语言的流行,简洁、含蓄、内敛的文风逐步..式微。 C.与文学经典进行攀谈,体验经典的情境和生命气息,打捞..经典的价值和意义,还能激励人们把这一切逐步内化为自我的精神结构和外在气质。 D. 过去一年,“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的呼.吁.逐渐形成全社会共识,并获得了司法执法部门、法学界、消费者保护组织等各个方面的持续支持。 3.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生命是孤独的,却也可以清欢,雅致。若可以,就这样安静的老去;若可以,就在这水 色闲云里,自由的做一朵花,清澈里倾城,慈悲处安暖,尘烟中写意。所有的欢愉或寂寞, 都是一个人的独欢,不必说与他人知。 总觉得,灵魂的安静宛若花开,是以陶然的姿态丰盈内心的年轮。相信总有一份深情, 是香息的素净,如流水般划过澄澈的光阴,只微微一笑,便芬芳了心灵的天空。 A. 比拟排比夸张 B. 比喻排比对偶 C. 比喻排比借代 D. 比喻排比夸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