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1.5 三角函数的应用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1.5 三角函数的应用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1.5 三角函数的应用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1.5 三角函数的应用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1.5 三角函数的应用

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重点)

2.能够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为倡导“低碳生活”,人们常选择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图①所示的是一辆自行车的实物图.图②是这辆自行车的部分几何示意图,其中车架档AC与CD的长分别为45cm和60cm,且它们互相垂直,座杆CE的长为20cm.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AB =75°

.

你能求出车架档AD的长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三角函数的应用

【类型一】利用方向角解决问题

某船以每小时36海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在点A测得某岛C 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半小时后到达点B,测得该岛在北偏东30°方向上,

已知该岛周围16海里内有暗礁.

(1)试说明点B是否在暗礁区域外;

(2)若继续向东航行有无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

解析:(1)求点B是否在暗礁区域

内,其实就是求CB 的距离是否大于16,如果大于则不在暗礁区域内,反之则在.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求

CB 的长,作CD ⊥AB 于D 点,CD 是Rt △ACD 和Rt △CBD 的公共直角边,可先求出CD 的长,再求出CB 的长;(2)本题实际上是问C 到AB 的距离即

CD 是否大于16,如果大于则无触礁危险,反之则有,CD 的值在第(1)问已经求出,只要进行比较即可.

解:(1)作CD ⊥AB 于D 点,设BC =x ,在Rt △BCD 中,∠CBD =60°,∴BD =12x ,CD =32x .在Rt △ACD 中,

∠CAD =30°,tan ∠CAD =

CD AD =3,∴32

x 18+1x

=3

3.∴x =18.∵18>16,∴点

B 是在暗礁区域外;

(2)∵CD =3

x =93,93<16,

∴若继续向东航行船有触礁的危险.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

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再把条件和问题转化到这个直角三角形中解决.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4题

【类型二】 利用仰角和俯角解决

问题

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在学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时,组织开展测量物体高度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某小组为了测量校园内①号楼

AB 的高度(如图),站在②号楼的C 处,测得①号楼顶部A 处的仰角α=30°,底部B 处的俯角β=45°.已知两幢楼的水平距离BD 为18米,求①号楼AB 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解析:根据在Rt △BCE 中,tan ∠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下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1.2 《30°, 45°, 60°角的三角函数值》导学案 华阳九年制学校:王利祥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学习课本第8至9页内容,然后开始做导学案; 2.用红色笔将重难疑点勾画岀来; 3?针对预习自学及合作探究找出疑惑 点,组内外“兵教兵”,相互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能推导并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锐角度数。 2.能熟练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 【重难点】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能熟练计算含有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 运算式 教学过程: 由此发现: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均与 _________ 和 ____ 边有关,正切只与 ________ 边有关。 2.如图:P 是/ 的边OA 上一点,且P 点的坐标为(3,4), 贝U cos = ________ , sin = _________ ,tan = __________ . (二)、设问导读(自学课本第8至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 1、请阅读思考课本第 9页探究内容,会求并熟记30 °、45°、6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 正切值并填写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总结记忆口诀。 0"-\^三角函数 锐角a 正弦sin a 余弦cos a 正切tan a 30° 45° 60° 2、记忆口诀: (一)温故互 查: 要求1. 认真复习旧知识 2 .课前用时 1 ?如图所示,在 Rt A ABC 中,/ C = 90° 5 sin A ― ) ,cos A -— ) 斜边 斜边 tan A ( ) ;sin B ( A 的邻边 斜边 cosB ( ) 斜边 tan B ( ) A 的邻边 3 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左右教学设计

《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学具准备:投影仪、文具、文具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数学课堂。 (播放《解放路小学校歌》)好听吗喜欢听的请举手,同学们你们看看自己举得是哪只手想想哪只手是左手,哪只手是右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个新朋友:左、右。 1、认识右 现在请你伸出右手,能说一说,你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 2、认识左 下面请伸出你的左手,说一说你常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同学们,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在我们身上还有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呢。就像左耳朵、右耳朵,左眼、右眼,还有左腿、右腿(师边说边摸)。 3、位置不同时的左右 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咱们坐在同桌的两位同学也是好朋友,请同桌两位同学伸出你们的右手,相互握个手吧,同学们看一看你们是不是都伸的右手(教师板书:站的位置不同,左右也不同)请同学们看一看图片,这些同学是不是都是靠右走的 二、理解左边、右边 1、从左数、从右数 下面你能根据我们学到的新知识告诉我,从左数橡皮是第()个,从右数橡皮是第()个。(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订正)怎么样,只要你认真、细心,小朋友们都是最棒的。 2、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下面老师要提的这个问题可是有难度的,请看,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有一位同学说了,尺子的左边有橡皮,尺子的右边有文具盒,你们同意吗乐乐有不同意见,听听乐乐怎么说吧。 乐乐的方法很好,你们会了吗 三、闯关练习 本来今天老师想请熊大和熊二来我们的课堂上做客,可是光头强

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30分) 1.在Rt △ABC 中,∠C=90°,2a=b ,则tanA=______,sinA=_______。 2.sin55°、cos36°、sin56°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3.在△ABC 中,∠C=90°,如果 31tan =A ,则cosB=_______。如果03cos 42=-A ,是∠A=______度。 4.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和4,则较小锐角的正切值是_________。 5.如图6-29,某飞机于空中A 处探测得地面目标C ,此时飞行高度AC=h 米,从飞机上看到地面控制点B 的俯角为α,则飞机A 到控制点B 的距离是__________米。 6、在Rt △ABC 中,∠C =90°,a =2,b =3,则cosA = ,sinB = ,tanB = 。 7、直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24cm 2,直角边AB 为6cm ,∠A 是锐角,则sinA = 。 8、已知tan α= 12 5,α是锐角,则sin α= 。 9、cos 2(50°+α)+cos 2(40°-α)-tan(30°-α)tan(60°+α)= ; 10、如图1,机器人从A 点,沿着西南方向,行了个42单位,到达B 点后观察到原点O 在它的南偏东 60°的方向上,则原来A 的坐标为 .(结果保留根号). (1) (2) (3) 1136cm ,则一底角的正切值为 . 12、某人沿着坡度i=1:3的山坡走了50米,则他离地面 米高。 13、如图2,在坡度为1:2 的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6米,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 米。 14、在△ABC 中,∠ACB=90°,cosA=3 3,AB =8cm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 。 15、如图3,在一个房间内有一个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MA 为a 米,此时,梯子 x O A y B

初中数学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正弦》公开课教学设计

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第 1 课时正弦 【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理解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事实; 2. 掌握正弦函数意义,能依据正弦函数定义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30°和45°与其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值之间关系的探讨,可以获得“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一定时,这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固定值”这一重要结论,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在探索正弦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由特殊到一般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正弦函数定义,理解当锐角一定时它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固定不变这一事实.【教学难点】加深直角三角形中,当它的某一锐角固定时这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个定值”的理解.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 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 为使水管出水口到水平面的高度为35m,那么需准备多长的管? 【教学说明】对所提示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一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结论. 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获取结论的过程,即是否运用 30 的对边1 “ 斜边= 2 ” 这一结论。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 1 如果将上述问题中出水口到水平面的高度改为50m,那么需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 1 通过对前面问题和探究的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后,让他们相互交流各自体会,为掌握本节知 识积累感性认识.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道进行简要总结. 【归纳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为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 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1,是一个固定值. 2 ∠ C=90°,∠ A = 45°,计算∠ A的对边BC与斜思考 2 如图,在Rt△ACB中,

全国第八届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教学设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 含答案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学内容解析】 三角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周期性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是对函数模型的丰富,是对函数概念,性质,图像变换及函数应用的进一步深化,是函数概念的下位知识。 三角函数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它是学习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节之前学生学习了函数的概念,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任意角弧度制,本节之后还要接着研究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具有周期现象的实际问题。而本节内容是研究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重点是借助单位圆上点的圆周运动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的定义,它们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本概念,解决这一重点的关键是在直角坐标系中,借助单位圆、象限角等知识,抽象概括出三角函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形结合、运动变化、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大量实例,认识到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必要性; 2、借助单位圆上的圆周运动,抽 象概括出任意角正弦、余弦定义,并体会命名的合理性;能根据定义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在抽象概括三角函模型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学习了函数的初步概念,研究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入高中后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重新刻画了函数的概念,研究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学生已具备了学习和研究一个新函数的知识基础和初步能力。本节课之前的任意角和弧度制,学生已经知道了角的弧度数与实数一一对应,这为学生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了基础。 三角函数是“从角的集合到坐标分量的集合”的对应关系,所以学生对任意角三角函数对应关系的理解要比从前学过的特殊函数困难些,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需要借助单位圆上的圆周运动以直观的几何方式给出定义,通过合理的设计问题串突破该难点。 教学的另一个难点是,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是角的集合(或它的子集),需要“把角的集合转化为实数集”.回顾前一节的弧度制学生可以自行解决该难点,并也体现了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单位圆上点的圆周运动生成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的定义;能根据定义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难点:从单位圆上点的圆周运动这一模型中寻找变量并抽象概括出函数。 【教学策略分析】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函数概念”的下位概念,学生的学习是下位学习(一般函数概念下的具体函数),为了更好地突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函数性”和“三角函数作为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教案)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备课教师:刘德清、龙新荣、郭晓芳、刘世杰、王焕刚、沈良宏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够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运用定义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教学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 以摩天轮为情境,摩天轮是周而复始地逆时针转动的,从而引导学生从摩天轮中抽象出圆,而摩天轮上转动的小车厢就抽象为圆上的运动的点。 问题①:若摩天轮转一周需360秒,那么一秒转多少度呢? 问题②:有一个人坐在摩天轮的小车厢上,摩天轮圆心距离地面为Ho,半径为R,开始转动30秒后离地面高度是多少? 【预设】学生根据初中已学的锐角三角函数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可以较快地得出答案。学生可能的答案有:H=Ho+?R;H=Ho+sin30°R;H=Ho+(PM/PO)R。

活动2 再举例摩天轮转动45秒时,小车厢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进而提问:若摩天轮转动了t 秒,小车厢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呢?让学生观察,并提出猜想。 【预设】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猜想:摩天轮转动了t 秒,则车厢离地面的高度为H=Ho+sin t °R 。 活动3 随着摩天轮的转动,角度也不知不觉地推广到了任意角,教师提出问题:刚才的猜想会合理吗?如果合理,那么该如何计算H=Ho+sin150°R 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二)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1)发现定义 问题1:如何表示锐角角A 的正弦? 【预设】学生根据已学的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可能提出在角A 的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docx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28?1锐角三角函数(一) 一. 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屮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纽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冇意义的、富冇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打交流活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木节课的每个教学活动屮,教师努力做到: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使学生面对新问题,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参与到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点拨与指导,对学生在活动屮的各种表现,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白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学生提供协作、交流的机会,使每个学牛的个性得以张扬,自我表现意识和团队精神得以增强。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及作用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笫28章第一节的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以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为基础的,它的建立是对代数屮已初步涉及的函数概念的一次充实和进一步开阔视野,也将是高中阶段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基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又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Z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川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此内容乂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因此,学好本节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对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课时安排 本节教材共分三课时完成,:第-?课时是正弦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是余弦、正切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应用;笫三课时是综合应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和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知识,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

优质课教学设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Word版含答案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三角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周期性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在其它学科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函数的下位概念,它建立在《数学1》中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是对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扩张. 引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目的是为了研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定义侧重于从几何的角度,在直角三角形中得到角与边的比值之间的确定关系.而引入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为了研究周期变化现象,定义侧重于从代数的角度,以单位圆为工具,得到角和其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的确定关系.在弧度制下,是数集到数集的映射.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任意角和弧度制”后的第一节新授课,教材中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有两种——单位圆定义法和终边定义法.从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作用看,单位圆定义法显得更为简单直观,为后续研究三角函数性质埋下伏笔;从数学史发展看,单位圆定义法对描述周期性变化规律模型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本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反映周期现象变化的日常经验出发,以数学实际应用为线索,完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建构过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单位圆定义法,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体会函数模型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加深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感悟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重点: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难点: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三、教学流程 1.复习 通过对任意角的概念的学习,你认为它与初中角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 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2.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问题:已知摩天轮的中心离地面的高度为0h ,它的直径为2r ,逆时针方向做匀速转动,转动一周需要360 秒,若现在你坐在座舱中,从初始位置点A 出发,求相对于地面的高度h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 师: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高度h 师生:开始高度h 先渐渐增高至最高点,再渐渐降低至最低点,最后回到初始位置;第二周,第三周,…,周而复始,呈现周期现象设计意图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入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周期性”特点. 师:我们该用怎样的函数模型来刻画这种运动呢? 让我们先从特殊情形入手.例如,过了20s 后,生:00sin20h h r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左右》教学反思 左右在平时中经常会用到,所以一开始我就通过提问平时我们走路时是靠哪边走?由此引出左右。在学生知道左右的标准后,我通过几个活动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伸伸左右手,摸摸左右耳,拍拍左右肩,抬抬左右腿等,同时让学生练习用左,右说一句话,并让学生交流左手、右手可以做什么事情,学生对前面的这些知识掌握得还是不错的。 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节的一大难点,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自己的左和右,还要理解以其它为标准的左右方向。我做了一个练习,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当时我背对着学生举起我的右手,孩子们都知道是右手,我右手没放下来,只是转了个身,和学生面对面,再问学生现在我举的是哪边手,大部分学生都说成是左手。学生刚建立的左右标准是以自己身体的左右为标准去判断,现在要改变他们的认知标准,以面前的人物自身的左右标准去判断,学生不知所措。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只能多练习,慢慢让学生理解。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案 优质课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共5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四组诱导公式及其探究思路,学会利用四组诱导公式求解任意 角的三角函数值,会进行简单的化简与证明。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探究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直觉猜想与抽象概括的 能力。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通过不断设置悬念、疑问,来引起学生的困惑与惊讶,激 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来增强学生 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四组诱导公式 利用四组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和简单的化简与证明。 教学难点:四组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 为了区分下节课的几组公式,要理解为何名称不变 理解确定符号的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结合讨论式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回顾前面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我们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学习了三角函数线,还有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但是我们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我们如何来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呢? 二、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1、找出我们可以解决的和目前无法解决的 2、对于还无法解决的,可否借助前面学习的知识求解 3、这些角之间有何关联 教师指导:我们前面学过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和三角函数线,知道角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的坐标就是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大家先画出一个单位圆,然后把第一个角的终 ,x y),然后我们以每两排为一组前后左边画出来,它和单位圆的交点记为( 00 右可以相互讨论,分别画出另外四个角的终边和单位圆的交点,每组画一个, 然后每组推出一名代表发言,看看你在画图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给五分钟画图、总结,学生在画图中容易看出另外的几个角和开始的锐角的关系)三、意义建构: 教师指导:请每组推出的代表发言。(按顺序,没合适人选时,教师可以随机指出一名代表)

(优质课)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教学设计: §28.1 锐角三角函数 授课人:和金平 编号: 48号

§28.1 锐角三角函数(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锐角正弦函数的意义,并会求锐角的正弦值; 2、掌握根据锐角的正弦值及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直角三角形其他边长的方法; 3、经历锐角正弦的意义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正弦(sinA)概念,掌握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教学难点: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PPT演示) 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一座山,这座山有多高呢?这可难住了唐僧。大徒弟孙悟空目测山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度,然后从地面飞到山顶,路程是1000米。 你能帮孙悟空计算出山的高度吗? 1000米 B A C 情境探究: 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在Rt△ABC中,∠C=90°,∠A=30°,AB=1000m,求BC 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BC=AB =500m,也就是说,这座山的高度是500m 思考1: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孙悟空从山底部飞到山顶1500米,那么山的高度是多少? 可得B’C =AB’ =750m 仍有 1 2 A BC AB ∠ == 的对边 斜边 1 2 ''1 , A B C ∠ == 的对边 1 2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在Rt△ABC 中,∠C =90°,由于∠A =45°,所以 Rt△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假设 BC= ,由勾股定理得: A 因此 C B 45°时,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 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 当∠A=30°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1 2 ,是个固定值; 当∠A=45°时,∠A ,也是一个固定值. 2、【探究】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任意画Rt△ABC 和Rt△A’B’C ,使得∠C =∠C ’=90°,∠A =∠A’= , 那么 与 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由于∠C =∠C ’=90°, ∠A =∠A ’= 所以Rt△ABC ∽ Rt△A’B’C’ 【为了更直观地验证这一结论,教师几何画板演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不变;当锐角A 的度数增大时,不管三∠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变大。】 1 2 a 22222 22AB AC BC BC a =+==AB =2BC AB ===a a 2 αAB BC ' '' 'B A C B α,'''' BC AB B C A B ∴=B'C' .AB '' BC A B =即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公开课教案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正负符号判断);了解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函数的定义. 2.经历从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过度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过程,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 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丰富数形结合的经验. 3.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渗透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4.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定义域、(正负)符号判断法. 难点:把三角函数理解为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关键:如何想到建立直角坐标系;六个比值的确定性( α确定,比值也随之确定)与依赖性(比值随着α的变化而变化). 二、教学过程 [执教线索: 回想再认:函数的概念、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锐角三角形边角关系)——问题情境:能推广到任意角吗?——它山之石:建立直角坐标系(为何?)——优化认知:用直角坐标系研究锐角三角函数——探索发展:对任意角研究六个比值(与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性、依赖性,满足函数定义吗?)——自主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登高望远:三角函数的要素分析(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与正负符号判定)——例题与练习——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一)复习引入、回想再认 开门见山,面对全体学生提问: 在初中我们初步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前几节课,我们把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学习了角度制和弧度制,这节课该研究什么呢? 探索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想,再明确一下: (情景1)什么叫函数?或者说函数是怎样定义的? 让学生回想后再点名回答,投影显示规范的定义,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进行修正、强调: 传统定义: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就说y 是x 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现代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映射?: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 ∈A ,其中x 叫自变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情景2)我们在初中通过锐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学习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等三个三角函数. 请回想:这三个三角函数分别是怎样规定的? sin α=斜边对边,con α=斜边邻边,tan α=邻边对边

一年级数学上册 上下、前后、左右教案 北师大版

上下、前后、左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鼓励鼓励。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先请同学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再让学生学着做。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相向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举起右手。(教师面对学生也举右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呢?(留一定时间让学生争执)有说左手的,有说右手的,到底是哪只手呢?没关系,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老师举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哪一边?(右边)。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靠右行,应是靠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出示箭头)这个小朋友要下楼梯,他靠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

(优质课)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教学设计: §28.1 锐角三角函数 授课人:和金平 编号: 48号 §28.1 锐角三角函数(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锐角正弦函数的意义,并会求锐角的正弦值; 2、掌握根据锐角的正弦值及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直角三角形其他边长的方法; 3、经历锐角正弦的意义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正弦(sinA )概念,掌握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 教学难点: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PPT 演示) 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一座山,这座山有多高呢?这可难住了唐僧。大徒弟孙悟空目测山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度,然后从地面飞到山顶,路程是1000米。 你能帮孙悟空计算出山的高度吗? 1000米 B A C 情境探究: 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在Rt△ABC 中,∠C =90°,∠A =30°,AB =1000m ,求BC 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BC = AB =500m ,也就是说,这座山的高度是500m 思考1: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孙悟空从山底部飞到山顶1500米,那么山的高度是多少? 可得B ’C = AB ’ =750m 仍有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 ''1,'2 A B C AB ∠ ==的对边斜边1 2 12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B C A 30° A C B 45°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在Rt△ABC 中,∠C =90°,由于∠A =45°,所以 Rt△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假设 BC= ,由勾股定理得: A 因此 C B 即在直角三角形中,当一个锐角等于45°时,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 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 当∠A=30°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12,是个固定值; 当∠A=45°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22,也是一个固定值. 2、【探究】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任意画Rt△ABC 和Rt△A’B’C ,使得∠C =∠C ’=90°,∠A =∠A’= , 那么 与 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由于∠C =∠C ’=90°, ∠A =∠A ’= 所以Rt△ABC ∽ Rt△A’B’C’ 【为了更直观地验证这一结论,教师几何画板演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不变;当锐角A 的度数增大时,不管三∠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变大。】 【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体会锐角A 的度数的变化与∠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图形叙述正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定义:在Rt △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 记作sinA , B A C 指出:“si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要强调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值是边的比值,没有单位,并且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对边”和“斜边”】单独写出符号sin 是没有意义的。 当∠A =30°时, 当∠A=45°时, a 2222222AB AC BC BC a =+==a 22 αAB BC ''''B A C B α,'''' BC AB B C A B ∴=1sin 302=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说课稿

《左右》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左右》,下面我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计。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流程图这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66—67页。 2、教材地位、作用和意义。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困难要大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有更强的空间观念,要达到熟练、准确地辨别“左右”的位置就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的“左右”相对关系。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活动,初步培养其空间观念,为今后学习方向与位置做好铺垫。 3、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能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会有“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教学难点定为让学生体会“左右” 的相对性,并能确定物体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5、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具盒等。 二、说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运用挂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情境,仿佛身临其境,便于学生充分地感知物体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而学法是让他们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观察、描述、想象、合作交流中体验左右的含义,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三、说教学设想 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启发学生学习,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问题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说、找、摆、做、练等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锐角三角函数1北师大版

107A 图2A B C 图1C B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一.正切的定义,表示方法 问题1:(1)在图中,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 问题1: 如图,小明想通过测 量B 1C 1及AC 1,算出它们的比, 来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而 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B 2C 2 及AC 2,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你同意小亮的看法吗? (1)直角三角形AB 1C 1和直角三角形AB 2C 2有什么关系? (2)1 11AC C B 和222AC C B 有什么关系? (3)如果改变B 2在梯子上的位置如果改变B 2在梯子上的位置 呢?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在Rt △ABC 中,如果锐角A 确定,那么∠A 的 的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A 的正切(tan gent),记作: ,即ta n A = . 注意:1.tan 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 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2.tan A 表示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3.tan A 不表示“tan ”乘以“A ”. 4.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 练习: 1.判断正误:如图 (1), tan A =BC:AC 如图 (2), tanA =BC:AB 如图 (2), tanB =10:7

C D B A 如图 (2), tan A =AC:BC 2.填空: 1.tan =AC:BC tan =BC: 2.如图, ∠C=90°CD ⊥AB. tan ∠ACD= , tanB= 3.在△ABC 中,∠C =90°,BC =12cm ,AB =20cm ,求tan A 和tan B 的值. 思考:1. 思考:现在如果改变∠A 的大小,∠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会改变吗? 2.∠B 的正切如何表示?它的数学意义是什么? 3.前面我们讨论了梯子的倾斜程度,课本图1-3,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 A 有关系吗? 1.在Rt △ABC 中,如果各边长都扩大原来的2倍,则锐角A 的正切值( ) A 、扩大2倍 B 、缩小2倍 C 、扩大4倍 D 、没有变化 2.在Rt △ABC 中,∠C=90o,AC=3,AB=5,则tanB=( ) A.54 B.53 C.34 D.4 3 3.在Rt △ABC 中,∠C=90o,tanA ·tanB 的值( ) A .等于1 B.大于1 C.小于1 D.不确定 4.如图所示:在坡度为1:2的 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m,斜坡上相 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 )米. 5. 在Rt △ABC 中,∠C=90°,AB=3,BC=1,求tanA. 6.在△ABC 中,AB=10,AC=8,BC=6,求 tanA.

北师大版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习题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与复习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3、任意锐 角的正弦值等 于它的余 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α≤90°时,si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的增减性:当 0°<α<90°时,ta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 一、知识性专题 专题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例1 在Rt △ABC 中,∠ACB =90°,BC =1,AB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sin A B .tan A =1 2 C .cos B D .tan B 例2 在△ABC 中,∠C =90°,cos A =3 5 ,则tan A 等于 ; . 例3在Rt △ABC 中,∠C=900 ,AC=4,AB=5,则sinB 的值是 ; 直角三角形中 的边角关系 解直角三角形

例4(2012内江)如图4所示,△ABC 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 的值为 ; 例5R t △ABC,∠C=900 ,AB=6,cosB=23 ,则BC 的长为 ; 例6如图,定义: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锐角α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角α的余切,记作ctan α, 即ctan α= BC AC = 的对边角的邻边角αα,根据上述角的余切定义,解下列问题:(1)ctan30?= ; 例7把△ABC 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锐角A 的正弦函数值( )A .不变B .缩小为原来的 1 3 C .扩大为原来的3倍 D .不能确定 例11. (2011江苏苏州)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E 、 F 分別是AB 、AD 的中点,若EF=2, BC=5,CD=3,则tanC 等于 . 例12(2011山东日照)在Rt △ABC 中,∠C=90°,把∠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A= a b .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tanA?cotA=1 B .sinA=tanA?cosA C .cosA=cotA?sinA D .tan 2A+cot 2A=1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1)平方关系:sin 2A+cos 2A=1 (2)正余弦与正切之间的关系(积的关系):一个角的正切值等于这个角的正弦与余弦的比,即tanA=B A cos sin 或sinA=tanA?cosA .(3)正切之间的关系:tanA?tanB=1. 例13(2011?贵港)如图所示,在△ABC 中,∠C=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D=4,AD=2 , 则tan ∠CAD 的值是 . 例14如果△ABC 中,sin A =cos B = 2 ,则下列最确切的结论是( )A. △ABC 是直角三角形 B. △ABC 是等腰三角形C.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 △ABC 是锐角三角形 A 、 3 30sin 602 sin x ??<< B 、3 cos302 x ??<< cos45 C B A 图4 D C B A 图4 22题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