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凸显思想史的自主性在必修三教学中的尝试

凸显思想史的自主性在必修三教学中的尝试

凸显思想史的自主性在必修三教学中的尝试
凸显思想史的自主性在必修三教学中的尝试

“凸显思想史的自主性”在必修三教学中的尝试——以人教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

思想”一课为例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思想史,自主性,必修三,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3-0027-07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其内涵是:在考虑到外部环境對历史当事人影响的情况下,强调历史当事人思想活动的主体作用。这实质上体现了历史存在与历史意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据此,余英时先生在肯定對整体的历史背景获得充分的理解的同时,大胆预设了思想史的自主性,即“思想和学术,一旦出现就形成了一个自主的精神领域,从此一代一代地接着发展下去”。这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指明了一条新理路,也为中学思想史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传统的思想史教学往往强调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然而,思想史并不是政治史、经济史的附庸品,它自身有自我转化的资源和可能,历史是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下向前发展的,我们在思想史教学中应该更多地从思想史自身的角度出发,注重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双向互动,才能符合历史教育的规律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面我以人教版必修三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为例,谈一谈在教学中体现思想史的自主性對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些体会,求教于同仁。

一、多重视角,认识历史的复杂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對独立性。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對社会环境的反映,反过来还会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这是研究思想史最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中只考虑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会让学生忽略了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把人的思想简单地看成政治经济作用的产物。若能不失时机地从思想自身发展变化的视角来解读教材,则可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复杂变化的历史。例如,教材在阐述李贽思想的背景时说:“明朝后期……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最后还总结,“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关于明朝中后期是否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一直为史学界所争论。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陆的一些学者就提出了明中叶以后是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时期,中国社会具备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特征,侯外庐先生进一步指出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清之际出现了城市平民反對派以及代表市民阶级的异端思想,现在的教材显然借鉴了这一观点。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学者与海外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被视为“虚假命题”,同时,关于明清之际市民工商业者的说法也越来越站不住脚,因为“明末社会的市民运动决不是单纯的工商业者反對封建制度的斗争,它和地主阶级的派别斗争交织在一起,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地主阶级派别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李贽的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以及代表了市民工商业者的利益等观点如今已是有待商榷,甚至有学者认为:李贽的思想“并非学界中所流行的经济决定论之西化的解读模式所能说明的。”那么,如何向学生解读李贽异端思想的产生呢?追溯李贽的思想渊源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教材中李贽是作为倡导思想自由的先驱来向学生介绍的,但是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异端思想的由来必须要追溯到明朝中期的王阳明,因为他才是第一个打破程朱理学禁锢,掀起思想解放潮流的思想家,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天理不在外界事物的背后,而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这便是“良知”,要想获得良知,无需向外求理、册上钻研,只要反省内心、自我体认即可。所以,他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而不必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也不必以朱子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捷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一学说的风行使许多人拒绝拜倒在圣贤门下,而以自己的内心衡量事物。王阳明的弟子,泰州学派的开创者王艮进一步发展了阳明心学,把道学寓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提出圣人之道就是百姓之道,其是非标准在于是否合乎百姓的日常生活。泰州学派是王学末流或王学左派,而王艮的三传弟子李贽则是左派中的左派,他把阳明心学中的人文精神发挥到极致,认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的用处,不必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如果“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则未尝有是非耳”,因而被称为“异端之尤”。由此可见,李贽的异端思想是从阳明心学那里发展和异化而来的,又反过来冲击着理学框架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最终导致了理学自身的解构。

上课伊始,我就以第三课《宋明理学》介绍的最后一位理学家王阳明作为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介绍了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他建构了一个庞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儒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不过他的思想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终结,而是从明朝以来一直绵延至今,對中国、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哲学家嵇文甫先生甚至认为“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

听到这里,许多学生都瞪大了眼睛:马丁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领袖,王阳明和他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能有什么共同之处?大家的注意力顿时都被集中过来,而他们关注的答案正是我要铺开这条思想主线的切入点:二人都使当时高高在上的正统思想(一个是神学,

一个是儒学)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自由精神,而本课李贽的异端思想正是把这种个性解放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的产物。接下来,我为学生列举了三则材料:

材料1:或问异端,先生曰: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2: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

——王艮《语录》

材料3:“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李贽《答邓石阳》

学生从三则材料中很容易看出:是王阳明的“与愚夫愚妇同”首开圣凡平等之先河,而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融入了更多的平民意识,才有了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以私欲反對义理,从根本上动摇了理学根基,李贽思想的来龙去脉自然明了。而我同时不忘说明,由于晚明商品经济的兴盛,社会生活日渐奢靡,个人的价值借助于个人的享乐而得到强调,大大促进了李贽异端思想的传播,以至于世人“全不读《四书》本经,而李氏《藏书》《焚书》,人夹一册,以为奇货”,让学生注意异端思想源自阳明心学,而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又推动了异端思想的广泛传播,从而认识到每一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只看其中一个方面。

最后,我以日本学者岛田虔次的一个新观点结束本节的教学:

1970年,岛田出版新书《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试图通过對王学左派的研究,证明在亚洲也有欧洲式的近代人文精神,而且在晚明已经“萌芽”,只是这种近代精神在往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中受到了“挫折”。他遵循王阳明——泰州学派——李贽这样的思想脉络,认为中国由于没有培养出像欧洲那样的市民阶层,所以中国明代以阳明心学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到李贽后,因其自杀而发生了“断裂”。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假使李贽不死,明朝不亡,这种带有近代色彩的异端思想能够发展为欧洲式的人文主义思潮吗?

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意图是让他们不仅要关注教材上提到的资本主义萌芽,还应把思维的焦点落在当时人文精神的萌芽上,学会用内发式的视角来看待纷繁复杂的历史问题。

这种教学思路不仅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新高考的要求。以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3题为例: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對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C

这道题学生的错误率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片面强调了政治、经济的决定因素,使学生一看到李贽就想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或是他對正统思想的反动。如果学生知道是理学家王阳明最早强调让愚夫愚妇都能理解的良知之教,“把儒学从士大夫手上解放出来,推广到整个社会”,李贽的思想是极端地放大了阳明心学中的庶民意识,应该不难看出“我为下下人说”是對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二、史论结合,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想史的自主性强调每一种思想观点的形成和演变都有其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个方面,不应以固定的模式来评判某一思想。以王阳明的思想为例,它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人心颓危的社会关系,挽救了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这是维护旧的生产关系;同时使传统儒学出现了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倾向,为后来异端思想的出现打开了缺口,又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所以,不能单纯地把阳明心学视为封建思想。将这种理念贯彻到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客观地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思想演变、评价思想人物,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这一点在對教材“学思之窗”课堂讨论的处理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教材既然将李贽的思想视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就为其是历史的进步定下了基调,故而在“学思之窗”的材料中介绍李贽如何揭露耿定向言行不一、口是心非,俨然站在李贽的立场上,把耿定向当成假道学的代表,李贽则分明是个性解放的斗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讨论当时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这无疑给他们的思维一个明显的导向,结果往往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学生只是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把教材观点重述一遍而已。我在课堂上并没有仅仅让学生就课文内容和

材料本身作出判断,而是在此之外做了思想史资源的深化和补充,即列举了二人更多的思想观点和生平事迹,从他们的思想宗旨为学生追溯了李耿论争的渊源:

李贽反對一切自己认为不合理的传统观念,追求属于自己的性命之道。他认为自私心是人类的天性,人们种田、持家、从学、做官,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而耿定向从小便立志做一个圣人,把天下的安危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作为士大夫的一员,他致力于匡正人心、挽救世风,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一个以天下为己任,他们走到一起,思想分歧立见,争论在所难免。

从这个角度切入让学生看待同样的问题,结果,大家的讨论热情被大大激发:有的认为李贽用辛辣的笔触揭破了耿定向作为封建卫道士虚伪的画皮,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的根据耿定向为官时勇斗奸相严嵩的事迹证明耿定向并非言行不一;还有的则指出李贽人必自私的观点会促使个人欲望膨胀、破坏社会道德秩序,难怪皇帝会亲自下诏逮捕他!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大家的思路一下子开阔起来,学会了在利用思想史料的支撑下以独立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的思想,尤其是對李贽,通过讨论有人就已开始质疑:他极端强调个人价值而完全不理国家安危,用今天的话来说不就是一种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缺失吗?可见,许多学生已不再迷信于教科书的结论和权威,而是大胆质疑,深入反思,敢于展示自己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

三、规避误区,抓住思想的连续性

思想史的自主性不仅体现在思想的断裂和中止,更体现在思想的连续和延伸。對于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教材把他们与李贽同列在明清之际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并没有强调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又围绕他们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在为什么说他们對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等问题而展开,让人觉得宋明理学就是空谈义理、不切实际,到了明清之际才出现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学生常常产生这样的误解:宋明理学在宋明之后就中断了,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李贽一样是反理学的战士,明清实学已经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非常类似了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源于传统教学割断了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三大儒的新思想之间的联系。余英时先生认为,“以清初的三大儒来说,王船山也罢、顾炎武也罢、黄宗羲也罢,他们的思想其实还是跟理学分不开的”。诚然,三大儒的思想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但在实质上与宋明理学是一脉相承的,绝非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要让学生有这样的认识,只有从思想史发展的内部线索为他们推原。

理学的特点是以理为核心,把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并将其贯穿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为儒家士大夫的道德修养和政治实践服务的。宋明时代的理学家为了将儒学理论化、思辨化,借鉴了佛道思想中的哲学本体论;同时,为了重建儒学人文信仰,又严防佛教的空寂和道教的虚无對儒学内在的渗透,讲究学以致用的实理,所以,宋明理学是极强调躬行践履的。朱熹认为知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为学之实固

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陆九渊同样重视实践,“为学有讲明,有践履……一意实学,不事空言,然后可以谓之讲明”;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重点就是要人们时刻把良知贯彻到行为实践中去,“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反對一味静坐、凭空索想。然而,任何一门学问谈偏了,都会产生流弊,理学后来会出现空疏之风,正是源自明朝后期阳明心学的流弊。王阳明“心外无物”的观点虽然借鉴了佛家禅学,但致良知的认识论始终落脚在一个主体的人身上,他向弟子反复强调他的思想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绝非书斋式的静默思辨,可惜他的许多弟子没有真正理解,以王畿、王艮等人为代表的王学末流主张直下承当的顿悟,拒绝笃实践履的工夫,使理学流于清谈、至于纵肆,尤其是上文提到的泰州学派的王艮所谓“百姓日用即道”,与佛家禅宗佛性遍在的思想几乎别无二致,到了明末的“狂禅”李贽,治学常常出入佛老,整日空谈心性、不问时事,摒弃人伦、走向极端。这种趋势虽然顺应了当时思想解放的潮流,却使宋明理学出现了流于佛禅的危险,失去了求真务实的本真,以至“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

在明末清初那个“天崩地解”的年代,身负国仇家恨的黄、顾、王三人不约而同地把明朝灭亡归咎于阳明心学的流弊,力图清除王学末流的空虚学风,恢复宋明理学的本来面目。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教师应先厘清黄、顾、王三位思想家分别對于宋明理学中的心、理、气三派在学术精神上的传承关系。

1黄宗羲——守住心学阵脚

黄宗羲一贯以王阳明心学的正宗传人自居,他认为王阳明是明代儒学的集大成者,“致良知”学说震古烁今,但是在王学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空谈心性、不务实学的弊病,王学末流以佛禅接引“致良知”之学,强调通过精神内省恢复良知本性,轻视外在修养工夫,违背了阳明先生“事上磨炼”的宗旨,使陆王心学误入虚玄而荡的歧途。黄宗羲對此痛心疾首:

致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究理,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乃后之学者,测度想像,求见本体,只在知识上立家当以为良知,则阳明何不仍穷理格物之训,而必欲自为一说耶。

这可谓治病寻源,从阳明心学的原旨入手,明确指出了王学末流不得阳明真传,重新强调了“致良知”学说的实践宗旨,對阳明心学起到了补偏救弊、拨乱反正的作用。所以,当代哲学家刘述先评价黄宗羲是陆王心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真正做到了“守住心性之学的阵脚”。

2顾炎武——朱学五世传人

顾炎武一生對程朱理学推崇备至,他在为朱子祠堂撰写的《上梁文》中说:“两汉而下,维多抱残守缺之人,六经所传,未有继往开来之哲。惟绝学首明于伊洛,而微言大阐于考亭,

不徒羽翼圣功,亦乃发挥王道,启百世之先觉,集诸儒之成。”把二程、朱熹视为两汉以来继往开来的先哲。他还著《下学指南》,批评王学末流援儒入禅、蹈空凌虚,希望今之学者能“由朱子之言以达夫圣人下学之旨”。众所周知,朱熹的格物致知强调一点一滴积累渐进的下学工夫,不但要读圣贤经典,还要探究世间万物,“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由积累而贯通。顾炎武正是程朱理学的践行者,他在《日知录》中说:“博学于文,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数度,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以为博学不止于书本知识,还是要落实在大到家国天下的世间万物之中,他的“博学于文”与朱熹的“泛观博览”是一回事。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朱子求一贯于多识,寓约礼于博文……五传而为宁人(顾炎武)、百诗,则皆通经学古,学求其是。”正是看到了顾炎武在学术上對朱熹的继承性,章学诚敏锐地指出了顾炎武是朱子之学的五世传人。

3王夫之——希张横渠之正学

王夫之對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颇有微词,却仍然传自理学一脉。他毕生“希张横渠之正学”,其哲学思想继承并发展了宋代另一位理学大师横渠先生张载的气本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本体——是气,“气者,理之依也”,用气的聚散来解释人的生死,从而将人的生死视为自然现象和规律。同时,他又在张载的生死观中融入了自己的善恶说,指出人的善恶之行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气的体现,恶人行恶归于恶气,不能全归于本体;善人行善归于善气,只有坚持道德践履的君子才能全归于本体。这是在气本论的基础上强调了人的责任意识,“人要以善生善死来承担起他對宇宙的这种责任”。生逢乱世的王夫之深感王学末流援儒入禅、空谈本体的危害,希望通过德性修养来沟通天道和人道之间的关系,重建一个区别于佛道本体论而强调儒家义理的圣学正统,“这也就意味着重建道学正统”。所以,王夫之在价值观方面虽然认为天理和人欲都是人性的体现,但却主张以理制欲、以理统欲,基本保留了宋明理学以理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这样,教师在明确三大思想家之理学渊源的基础上,上课时就能在對其思想观点的解读中体现理学的延续:首先,我会以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對李贽纵欲弃理观点的猛烈批判作为与上节“离经叛道的李贽”的衔接,意在给学生留下三人既然排摒异端邪说,自当传续理学正脉的基本印象,接着紧密结合理学脉络为学生解读三人观点,在讲到黄宗羲的限制君权,可以从陆王心学的根本目的出发让学生明白不能把他的反對君主专制看做是否定封建制度的象征,黄宗羲向来以君正臣贤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明夷待访录》的书名就是引用了武王访箕子的典故,自比为身处衰世的箕子等待明君来访;讲到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可以从他的治学宗旨人手说明其与程朱理学的一致性,例如征引《日知录》的序言,顾炎武在其中主张以“修己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强调学问既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与朱熹在诠释经典时倡导研究的“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同出一脉;讲到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切忌把他的唯物论倾向等同于朴素唯物主义,要让学生清楚这种理论源自于

张载气学,还融入了天人之道、性命之说,从而保留了天理和人欲的對立关系,是不可能脱出理学框架的。

这样一来,学生就看清了从宋明理学到明清实学之间连绵不绝的学脉,理解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批判王学流弊、倡导实用之学,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宋明理学践履精神的重新回归。虽然他们限制君权、经世致用、唯物主义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但是“透过相当激烈之言论仍不难窥见他们求王治、续道统的深厚情结”。

综上所述,自从先秦以来,几乎没有一位儒者不谈人生践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每一个士大夫选择践行的圣人之道,到了宋明时期,针對如何成德成圣,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宏阔,强调践履工夫的方法论,理学大厦拔地而起,六百年巍然屹立。直至明朝中后期,随着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空虚之弊,理学的实践宗旨被渐渐掩盖,李贽更是把这种风气发挥到极致,成为从理学阵营内部分化出来的叛逆者。“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大明王朝终于在一片空谈声中土崩瓦解,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三大思想家痛定思痛,要求扭转空虚学风,回复践履精神,这种回复是向理学原旨的回复,更是一种发展性的回复:他们在像理学家一样强调把修己和治人相结合的同时,更加突出治人的一面,处处体现着经世应务的精神,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也强调用批判的方式评价问题、解决问题,在思想史的教学中凸显思想史的自主性,有利于这一理念的贯彻实施。同时,新课标明确表述:“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作为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收山之作,从思想史自身的角度来看,这种活跃包含了中国儒学实践理性的复苏,回溯整个单元,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实践精神正是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历史教学重在育人,只有学生真正理清思想线索,才能感悟思想内涵,挖掘教材背后关乎人生责任的核心价值,找到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契合点,最终实现历史认识在情感上的升华。

责任编辑:王雅贞

精选九年级历史4月质量检测试题一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届九年级历史4月质量检测试题(一) 13. 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14.18世纪英王使者马嘎尔尼来华时,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答:“天 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乾隆实行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仰商政策 C.对外开放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15. “一战后,日本对中国采取了以武力威胁为后盾的无耻外交手段,巩固了日本在山东和东北的 地位,但未能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个保护国。在这过程中,它反而把中国的民族意识激发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下列选项中反映“新的高潮”的是 ①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②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 ③冲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历史图片能直观地反映历史事件的真貌。据此回答16~17题。 16. 下列图片从图一、图二到图三,不能反映建国以来 A.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B.都实现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都是对生产关系的改革 D.深刻的影响了农业发展的进程 17.观察下边关于一战的漫画《友谊链》,作者的主要寓意是

A.表达对塞尔维亚的同情 B.讽刺意大利的倒戈和投机 C.痛斥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 D.揭示一战演变成世界大战的根源 18.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 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数总数的15%上升 到72%。导致这样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B.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C.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性试题共64分) 19.(共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出现铁器和牛耕是在时期,时 期得到推广。依据材料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3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间,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摘自《宋书》卷五十四 ①材料二中描述的江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3分)

经济思想史(期末)

经济思想史 一、简答题 (一)重商主义的主要信条 (1)货币财富观:认为货币(金、银)是最好的财富,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货币。 (2)财富源泉观: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除了开采金银矿外,商业是获得货币财富的唯一源泉。在商业中,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货币总量,只有对外贸易才能使一国货币财富增加。而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少支出多收入,实现外贸顺差。国内的商品生产应服从于外贸出口需要,主张鼓励和发展有利于出口的本国工场手工业。 (3)主张强大的民族国家的积极干预。认为在一定的财富存量条件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分配是“零和博弈”。对外:连年战争争夺殖民地,贸易垄断。对内:反对妨碍国内商品自由流动的各种税、费;积极发展本国有利于贸易顺差的手工业;奖励增加人口和管制食物价格;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 总之,重金、贸易顺差和国家干预是重商主义思想的主要信条。 (二)重农主义的主要信条 1、自然秩序 重农主义经济学说的哲学基础是“自然秩序”的观念,“自然秩序”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重农主义者自己把“自然秩序”说成是上帝安排的秩序。他们把认识和根据自然秩序制定社会规则的任务寄托在封建“开明君主”的身上。寄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改变当时法国的状况。 2、自由放任 反对一切封建主义、重商主义和各种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提倡对内的工商业自由,对外的贸易自由。 3、重视农业 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它能生产出超过自身投入的剩余,而工商业都不具备生产性。 4、对土地所有者课税 一个国家最好只征收一种赋税,即对地租征税。因为征税对象只应当是新财富,而只有农业生产剩余,并且以地租形式为地主阶级获得。如果对农业课税,将侵蚀农业的再生产基金;而对工商业课税,只能提高工业品价格,最后还是会转嫁到地主阶级身上。 5、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行为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经济的重复循环。 总之,重农、自由放任和经济整体之间密切联系是重农学派思想的主要信条。 (三)边际学派的主要信条 1. 采用边际分析方法,关注经济中的边际量。边际分析方法强调决策时最后一个经济变量成本收益对比的重要性。 2. 理性人假设和最大化原则。经济主体进行经济决策时是理性的,追求个人快乐、享受、利益的最大化,避免痛苦。 3. 以微观经济为重点,分析单个消费者、厂商的经济行为。 4. 采用抽象演绎法,反对历史方法。 5. 强调完全竞争。边际主义者往往把他们的分析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基础上。根据这个假设,经济主体是价格的接受者,根据市场价格做出决策。 6. 强调需求在商品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和古典经济学家强调供给(成本)形成鲜明对比。 7. 强调商品的主观效用。 8. 均衡原则。边际主义者认为,经济力量一般会趋于均衡,一旦偏离,相反的作用力 就会发生作用,向新的均衡趋近。

高三历史-盐城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盐城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王制》记载:“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材料旨在说明西周 A.确立了血缘纽带的宗法制度B.弘扬了儒学的孝悌文化 C.强化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D.形成了尊老敬老的风尚 2.唐代郑熊《番禺杂记》载,“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人与交易,多得异物。”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又载,“务本坊西门有鬼市,冬夜尝闻卖干柴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鬼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B.官府逐步放松对市的管制 C.唐代的市已有了突破性发展D.明代的坊市界限开始消失 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材料意在说明心学 A.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B.极大地促进了思想启蒙 C.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权威D.蕴含了民主平等的理念 4.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B.“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太平天国时期的这些举措 A.表达了农民阶级的诉求B.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C.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D.践行了“师夷长技”主张 6.徐珂《清稗类钞》:“上海繁华甲于全国,一衣一服,莫不矜奇鬬(斗)巧,日出新裁。其间由朴素而趋于奢侈,固足证世风之日下,然亦有由繁琐而趋于简便者,亦足见文化之日进也。衣由宽腰博带,变而为轻裾短袖。”材料根本上反映了 A.上海是近代中国最繁华的城市B.服饰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C.攀比之风的盛行导致世风日下D.近代服饰变革体现文明碰撞 7.阅读《近代中国留学俄(苏)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是() A.克尼斯B.门格尔 C.维塞尔D.维克塞尔 2.瓦尔拉斯对经济学作出的最主要的贡献是() A.一般均衡分析B.局部均衡分析 C.消费者主权理论D.生产者主权理论 3.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是() A.生产论和分配论B.分配论和消费论 C.价格论和分配论D.生产论和价格论 4.约翰·洛克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 A.《贸易论》 B.《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 C.《赋税论》 D.《政治经济学概论》 5.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的() A.资本原始积累时期B.中世纪中期 C.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期D.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时期 6.古希腊学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组织国家的原则是() A.公平原则B.分工原则 C.正义原则D.效率原则 7.反映托马斯·阿奎纳经济思想的著作是() A.《上帝之城》B.《天与人之将来》 C.《忏悔录》D.《神学大全》 8.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 A.生产领域B.流通领域 1

C.分配领域D.消费领域 9.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的思想家是() A.威廉·配第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D.马尔萨斯 10.最早提出利润是资本主义经营的唯一目的的思想家是() A.洛克B.休谟 C.范德林特D.孟德维尔 11.重农主义的理论核心是() A.“纯产品”学说B.剩余价值学说 C.劳动价值理论D.均衡理论 12.斯密认为,社会的三种基本收入是() A.利息、利润、工资B.剩余价值、利润、地租C.工资、利息、地租D.工资、利润、地租 13.对李嘉图社会历史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是() A.洛克的社会契约论B.配第的“政治算术”C.边沁的个人功利主义D.魁奈的“自然主义”14.李嘉图的地租理论认为,决定农产品生产价格的是() 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B.劣等地的生产条件 C.中等地的生产条件D.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15.马尔萨斯写作《人口原理》的目的是为了反对() A.认为人类理性可以控制人口增加的观点 B.认为人口增加受生活资料供给限制的观点 C.认为土地边际收益递减从而导致人口相对过剩的观点 D.认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导致人口相对过剩的观点 16.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 A.有效需求不足B.投资需求不足 C.社会再生产比例遭到破坏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17.提出“最后一小时论”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的思想家是()A.巴师夏B.西尼尔 C.萨伊D.詹姆斯·穆勒 18.最先主张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A.斯密B.约翰·穆勒 C.萨伊D.弗里德曼 2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文心雕龙·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 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 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2.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 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 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3.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4.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表明 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 5.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称:“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这表明他 A.主张购买西方新式军舰以自强 B.要求引进西方科技创办福州船政局 C.希望朝廷革除官办企业的弊端 D.认识到发展近代中国洋务工业的重要 6.右图《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其上配有文字:“泰州为扬属一大邑,早经设立电报局,以便官商寄信之用。乃近有匪徒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每牌值价洋四五十元,须在三年以内者方为合用。”上述图文信息从侧面说明了 A.谣言散布阻碍了通讯工具应用 B.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实现近代化 C.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 D.民众普遍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 7.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

经济学说史_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落实三讲三不讲 课堂教学的模式:预习检测——情景引入——目标展示——学案导读——自主学习——思考体验——合作探究——迁移应用 二、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高考主要测试考生在中学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做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清晰地熟悉某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知道使用这些知识的条件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组织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四.加强对《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试题分析研究。 要结合教材对《新课程标准》作深入细致的探讨,深刻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及早制定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高考命题是依照《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和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杜绝轻视《新课程标准》,或仅仅了解其中的知识要求,其他要求一概不看的错误做法。高考试题体现着高考的要求和动向,高二教师要从长远着手,及早加强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规律。 五.具体的教学进度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精选试题及答案

寂寞~雨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 2.(2009高考江苏单科)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3.(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2009福建文综高考)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6.(2009安徽文综高考)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7.(2009高考上海单科)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单选题 1.(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6)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这一思潮() A.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 B.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C.是对理学思想的创新 D.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2.(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做了区别,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据此可知,顾炎武() A.批判传统儒学 B.具有民族思想 C.提倡经世致用 D.反对君主专制3.(2019·湖南张家界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5)在《万历十五年》中黄仁宇评价李贽时说“少数评论者,竟说李贽站到了下层民众的立场上,批判了剥削农民的地主阶级。这种论调自然更属于无稽。……如果在某些地方批判了他的地方官僚朋友,那也只是着眼在私人的性格和品德,而从没有提到经济立场。”这表明作者() A.完全否定李贽的思想精神 B.认为李贽的思想仍属于旧思想体系 C.认为李贽的思想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关系 D.李贽的思想不具有批判精神 4.(2019·湖北黄冈9月质量检测·8)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 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 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 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5.(2018·河北保定二模·29)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 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6.(2018·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一·27)明清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君臣的职责都是为天下服务,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据此推断,该思想家() A.要求恢复三省六部制 B.主张限制君主专制 C.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 D.反对废除宰相制度 7.(2018·山西晋城一模·8)颜元(1635—1704年)针对宋明镜花水月的理学思想,提出要破除“浮文”,重视孔门“六艺”之学的思想。据此可知,他() A.反对佛学思想 B.主张复古先秦儒学 C.提倡经世致用 D.具有离经叛道性格 8.(2018·燕博园高三综合能力测试题·27)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称:《明夷待访录》

最新1月全国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柏拉图曾赞成废除私有财产,但在后来的一部著作中又放弃了这一主张,这部著作是 () A.《理想国》B.《法律篇》 C.《经济论》D.《政治论》 2.在欧洲中世纪,其经济思想曾占据统治地位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奥略里·奥古斯丁B.马尔库斯·西塞罗 C.克尤斯·加图D.托马斯·阿奎纳 3.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和“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的是() A.《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B.《商业》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 4.经济思想史上最早揭示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A.尼古拉·巴尔本B.托马斯·格莱辛 C.威廉·朗兹D.约翰·洛克 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家是() A.沙尔·孟德斯鸠B.杰科布·范德林特 C.大卫·休谟D.詹姆斯·斯图亚特 6.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 C.理查德·坎梯隆D.卡尔·马克思 7.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最早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 A.维克多·米拉波B.杜邦·奈穆尔 C.安·杜尔哥D.约翰·罗 8.杜尔哥发展了魁奈关于阶级划分的观点,他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1

A.财产状况B.家庭出身 C.社会经济发展进程D.与宗教的关系 9.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 A.货币学说B.价值学说 C.分工学说D.分配学说 10.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阐述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托马斯·马尔萨斯B.卡尔·马克思 C.大卫·李嘉图D.亚当·斯密 11.萨伊之后最早提倡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 A.詹姆斯·穆勒B.麦克库洛赫 C.昆西D.西尼尔 12.李嘉图经济理论的基础是() A.劳动价值论B.货币学说 C.分配学说D.财政学说 13.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主张把政治经济学同政治学严加区分的经济学家是() A.让·巴蒂斯特·萨伊B.大卫·李嘉图 C.让·西斯蒙第D.威廉·杰文斯 14.西斯蒙第批判古典经济学所瞄准的主要对象是() A.亚当·斯密B.托马斯·马尔萨斯 C.约翰·穆勒D.大卫·李嘉图 15.德国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是() A.弗里德利希·李斯特B.威廉·罗雪尔 C.卡尔·克尼斯D.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 16.在美国早期经济学家中,第一次明白而浅显地、有意识地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的是() A.亚历山大·汉密尔顿B.本杰明·富兰克林 C.丹尼尔·雷蒙德D.亨利·凯里 1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代表作是() A.《爱尔兰的土地问题》B.《社会问题》 2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为构建有效(高效)生物教学课堂,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此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准则,践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目标三个维度课程目标。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把握好重点难点,了解本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愿望和发展需求,结合本地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益。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必修三模块《稳态与环境》的内容,具体内容为: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模块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知识点多,概念抽象,应用性强,是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上通过详讲、精炼来完成本模块的学习。 三、具体措施 1、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积极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精心上好每节课。课堂教学采取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精讲多练;突出难点,突破重点,澄清疑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好反馈练习,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学扎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生物学实验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 3、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改革的一个特点。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对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重视知识迁移,培养学科能力,是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知识基础。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生物科学基本知识的含义,并能用适当的形式(如文字、图或表)进行表达。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仅仅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文综(历史部分)第二次高考模拟试题

上饶市2015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卷 24.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 “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 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属于中央司法机构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 25.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 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 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 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26.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 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B.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27.1901年《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此教科书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下为此书部分内容: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 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此教科书的出版: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反映了近代教育的普及 C.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D.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 28.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年一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 A.在各行业中发展最快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 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29.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思想史2000真题

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研究生考试经济思想史(所有试题)   课程名称:经济学说史适用专业:经济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配弟 2.重农学派 3.斯密教条 4.萨伊定律 5.边际生产力论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三位一体”公式? 2.什么是“时差利息论”?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计50分) 1.斯密的三个阶级、三种收入学说评述。 2.试论李斯特的经济学说及其影响。   课程名称:综合考试(邓小平经济思想、外国近现代经济史或中国经济史) 适用专业:政治经济学 适用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邓小平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外国经济史研究注:本试题中“邓小平经济思想”各方向必考,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外国经济史研究方向考“外国近现代经济史”,邓小平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方向考“中国经济史”。 邓小平经济思想部分: 一、简答题(共20分) 1、简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7分) 2、简要回答邓小平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意义。(6分) 3、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7分) 二、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2、试述“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外国近现代经济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航海条例 2、帝国特惠制 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发生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社会生产力的、也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 2、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经济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20分) 试论述明治维新的性质及明治维新的主要改革措施。   中国经济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马关条约 2、四联总处

2019版二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主观题规范练(六) Word版含解析

主观题规范练(六) 1.扬州盐商泛指古代两淮地区的盐业商人群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 ——摘编自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材料二扬州盐商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兴建园林、会馆、书院、码头等,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乐善好施,赈灾济贫,积极倡办公益事业,造福于民众,推动了地方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济民的抱负。……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也流及盐商活动的广大区域。 ——摘编自王雪萍《扬州盐商文化线路》材料三扬州文化铸就与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都有关系。如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的制造,是乾隆直接过问指挥,扬州政府官员负责,扬州艺人悉心制作,才成就了工艺史上的极品。再如源于盐商“例蓄花雅两部”的对戏剧的情有独钟,四大徽班才次第晋京,是皇上倡导,扬州政府官员亲自组织,盐商的积极效力,扬州戏曲的繁荣土壤,才使中国戏剧有了划时代的里程碑。 ——摘编自扬州大学学报《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背景。(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扬州盐商的具体活动。(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扬州盐商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历史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得出盐业历史悠久,据材料一“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得出水运交通发达,据材料一“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得出商品经济发展。第(2)问,据材料二“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得出注重城市建设,据材料二“积极倡办公益事业”得出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据材料二“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得出提高扬州文化底蕴。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与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都有关系”得出政府的重视,民众的推动,盐商的喜好;第二小问,归纳材料三主旨得出促进扬州文化繁荣和发展,改善社会风尚,结合所学得出阻碍社会经济的转型。 答案:(1)背景:盐业历史悠久,水运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 (2)活动:注重城市建设,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高扬州文化底蕴。 (3)原因:政府的重视,民众的推动,盐商的喜好。

人民大学2008经济学模拟试题(12套)

人民大学2008经济学模拟试题 试题一(经济学专业) 1?简单凯恩斯模型基本观点剖析?(20分) 2?理性预期学派是怎样否定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的?这种否定意味着什么?(20分) 3?叙述并评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20分) 4?说明并评论西方通货膨胀理论关于通货膨胀类型?起因及其影响的观点?(20分) 5?“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中的劳动供给函数和凯恩斯模型中的劳动供给函数的比较?(20分) 试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专业) 1?名词解释(20分) (1)边际学派(2)三位一体公式 (3)威克塞尔(4)政府失灵(5)货币价格工资刚性2?简答题(30分) (1)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对其配置资源的效率作出评价? (2)简要说明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对策? (3)简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手段? 3?论述题(50分) (1)评述边际效用价值论? (2)试析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论? 试题三(西方经济学专业) 1?名词解释(20分) (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及其原因(2)交易契约线(3)乘数和加速数(4)效率工资假说 2?试从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均衡分析中,推导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并进一步说明你对该供给曲线的理解?(15分) 3?试述帕累托最优与一般均衡之间的关系?(15分) 4?已知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是STC(Q)=0.04Q3-0.8Q2+10Q+5 试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10分) 5?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如图(略)所示,Y*代替潜在产量水平?请说明经济的调整过程,并在图上标明均衡点?(10分) 6?简述消费者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本内容,并说明它是如何解释库兹涅茨之谜的?(10分) 7?凯恩斯认为,一旦工人的劳动供给取决于货币工资而非真实工资,那么古典学派的基本结论便不再成立?请解释其中的原因?(10分) 8?卢卡斯供给曲线是什么?它有什么政策涵义?(10分) 试题四(世界经济专业) 1?名词解释(15分) (1)免费乘车者问题(2)看不见的手 (3)经济租金(4)菲利普斯曲线(5)理性预期

高一英语必修3必修4教学计划

2015年高一英语必修3必修4教学计划(人教版) 一指导思想: 在英语教学中,要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 3、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2、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高一要学第三、四模块,供10个单元。每个单元我们会安排5-6个

课时。每三周完成两个单元的教学和一次测验,给学生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文章。增加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并积极为高一段的英语书法比赛,词汇竞赛做好准备,为期中考、期末考做好积极的准备。 四、教学具体措施 1、为了使学生打牢基础不至于出现知识断层,本学期要有计划的把学生上学期学过的但掌握不好的时态、句式、定语从句、以及部分掌握不好的词汇、短语、句型分插于10单元的新课教学中。 2、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尤其与旧大纲不同的地方,清楚哪些内容是新增加的,哪些内容是已经删掉的,哪些内容初中已经学的。 3、认真研究新教材,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进行自习辅导和批改作业。 4、单词一直是学生的难点、薄弱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要重视词汇教学,狠抓单词的记忆与巩固以及对词汇的意义与用法的掌握。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和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 5、坚持每周一次作文训练,训练题材、方法力求多样化,并能及时进行讲评。鼓励学生写英文日记,对个别英语特差的学生尽量多批改、多指导。 6、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头戏。在单元教学中专门抽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材料为课外五篇课外阅读理解,并且有计划的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7、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有力保证,有利于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年轻教师互为补充、共同提高。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前先确立一名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先确定

《经济思想史》试题1

《经济思想史》试题1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学者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的是( ) A.色诺芬 B.柏拉图 C.孟克列饮 D.斯密 2.集中反映阿奎那经济思想的代表作是( ) A.《经济论》 B.《农业论》 C.《神学大全》 D.《萨利克法典》 3.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是( ) A.配第 B.斯密 C.杜尔哥 D.李嘉图 4.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西方学者是( ) A.范德林特 B.洛克 C.休谟 D.李嘉图 5.马克思认为"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价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是( )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詹姆斯·斯图亚特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6.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最先按经济标志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是( ) A.坎梯隆 B.魁奈 C.杜尔哥 D.李嘉图 7.《道德情操论》的作者是( ) A.休谟 B.斯密 C.李嘉图 D.马尔萨斯 8.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区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经济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配第 C.魁奈 D.斯密 9.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包括( ) A.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Ⅰ C.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Ⅱ D.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10.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当是研究财富的( ) A.生产、交换和分配 B.生产、分配和消费 C.生产和分配 D.生产和交换 11.西斯蒙第的经济机理论是一种( ) A.由供给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B.由消费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C.由信用破坏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D.由农业衰败引发的经济危机理论 12.19世纪50年代以前主张劳动价值理论的经济学家包括( ) A.斯密、李嘉图、萨伊、西斯蒙第 B.配第、斯密、巴师夏、西尼尔 C.配第、斯密、李嘉图、西斯蒙第 D.魁奈、斯密、李嘉图、巴师夏 13.提出"经济和谐论"的是( ) A.18世纪50年代的斯密 B.19世纪30年代的西尼尔 C.19世纪50年代的斯图亚特·穆勒 D.19世纪50年代的巴师夏 14.德国历史学家派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 ) A.抽象演绎法 B.历史归纳法 C.经济实证法 D.历史起源法 15."时间就是金钱"这句名言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 ) A.本杰明·富兰克林 B.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