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新扩散模型及修正综述

创新扩散模型及修正综述

创新扩散模型及修正综述
创新扩散模型及修正综述

2009年第2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 ogyManagement Research

2009No 12

收稿日期:2008-05-29,修回日期:2008-08-27基金项目:中山大学“985工程二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专项基金资助

文章编号:1000-7695(2009)02-0017-03

创新扩散模型及修正综述

钱锡红1

,徐万里

2

(11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21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摘要:在创新定义及创新分类的基础上,介绍影响较大的三个创新扩散模型,其中包括用来估计创新和模仿速率的Bass 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创新扩散网络模型,并针对模型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应用社会测量研究方法和事件历史分析方法对创新扩散模型加以修正。关键词:创新扩散;网络模型;空间自相关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1 创新及创新的分类

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通常被定义为一个过程,

即新奇的想法、事物、惯例被创造、发展或再发明的过程(A iken 和Hage,1971;Ki m berly 和Evanisko,1981;Rogers,1995;W alker 等,2002)。然而,创新不能仅停留在想法的层面上,为了将某一新的想法转化为创新,还需要落实或切实使用这一想法(Da manpour 和Evan,1984;Boyne 等,2005)。

已有的文献一般将创新归为三类: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辅助创新。产品创新被定义为新产品或服务,产品创新在操作层上发生,并影响组织的技术系统,且包括产品(有形的)或服务(无形的且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的采用(Ki m 2berly 和Evanisko,1981;Da manpour 和Evan,1984;Nor mann,1991)。过程创新影响管理和组织,它们改变组织成员间的关系,影响规则、角色、规程、结构、组织成员间及环境与组织成员间的交流。因此,过程创新不会直接为用户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是间接地影响产品和服务的引入(Damanpour 等,1989;Da manpour 和Gopalakrishnan,2001)。辅助创新是“组织———环境边界的创新”(Da manpour,1987)。在Da man 2pour 的研究中,这种创新因其依赖于其它组织和参与者而区别于过程和产品创新,即成功地采用辅助创新依赖于组织外不受组织控制的因素。

创新扩散理论是用来解释新想法、新实践如何在组织内和组织间进行传播的理论,该理论根植于人类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市场学以及其它学科(H gerstrand,1967;Roberts on,1971;B r own,1981;Rogers,2003),并在某些方法上借鉴了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如:Bailey,1975;Morris,1993)。Ryan 和Gr oss (1943)的开创性研究为扩散范式的构建打下了基础,Valente 和Rogers (1995)的研究表明,社会因素而不是经济因素对于采纳(adop ti on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成百上千的扩散研究更细地考察了一系列的背景之下扩散的过程(Rogers,2003)。近来更复杂的网络模型和技术的应用为扩散研究重新注入了活力,使我们可以更精确地研究扩散的过程。本文以下部分将介绍创新扩散的三个经典模型和相关的经验研究

2 创新扩散模型介绍

本节回顾网络扩散模型的发展,并指出这些模型的进步

之处。首先介绍从宏观层面来估计创新和模仿速率的Bass

(1969)模型及其改进;然后介绍有关空间自相关(Spatial Aut ocorrelati on )的方法,该方法是用来估计相邻节点采用创新的程度,空间自相关导致了网络的自相关模型;最后本节讨论网络自相关的事件历史分析方法。211 Bass 模型及其改进

关于扩散研究的一个共同发现是扩散的累计满足由简单的单一参数的l ogistic 函数近似的增长形式,由下式刻画:

y t =b 0+1

1+e -b 1

t

式中,y 是采用者的比例,b 0是y 的截距,t 是时间,b 1

是待估计的比率参数。这一简单的模型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创新的增长速率,但其适用性受到很大的局限。随后Bass (1969)和其它许多学者(如Ha mblin,Jacobsen 和M iller,1973;M ahajan 和Peters on,1985;Valente,1993)对以上模型进行了重要改良,即构造一个两参数模型:

y t =b 0+(b 1-b 0)Y t -1-b 1(Y t -1)

2

式中,y 是采用者的比例,b 0是创新的比率参数,b 1是模仿的比率参数(刻画由于之前的采用者而采用的程度)。Bass 模型加入了每个时点采用者的比例,因此对于由于人际网络说服而导致的增长可以给出更好的估计。该两参数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扩散的期望水平(M ahajan 和Peters on,1985),估计扩散的比率是由b 0(外部影响或创新)引起还是由b 1(内部影响或人际说服)引起(Bass,1969;Ha mblin 等,1973;Valente,1993)。但对于这些估计值的解释高度依赖于测量扩散的时间标度。

通过比较组间和(或)群体间的比率,这些比率参数的估计值可以用来研究与宏观层面扩散相联系的因素。例如,为了研究与不同国家行为传播相联系的因素,可以对不同国家的参数估计进行比较。然而,基于宏观层次的模型也是最不精确的,因为它假设完全的社会融合,每一个人都与其它的任何一个人交互作用(Granovetter,1978;Van den Bulte 和L illien,1997)。这些宏观模型对于彼此之间有联系的个人是否具有相同的行为并不进行测量。此外,地理学家对于创新是否在相邻的区域传播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12 空间自相关模型

空间模型不仅仅估计扩散比率,还测量人工制品、疾病、种植惯例和其它的行为如何在相邻区域进行传播

钱锡红等:创新扩散模型及修正综述

(H gerstrand,1967;Cliff和O rd,1981;Griffth等,1999)。由

于相邻的数据容易获得并且相当明确,因此该模型提供了一

个基于距离的网络联系。Moran’s I(1956)是一个早期用来

测度空间联系和地理采用聚集度(geographic clustering of a2

dop ti on)的模型,公式如下:

I=N∑N i∑N j D ij(y i-y

-

)(y

j

-y

-

)

S∑N i(y i-y

-

)2

式中,N指样本规模,D是一个距离矩阵(作为关系, p r oxi m ities),y指采用,S是距离矩阵中各距离之和。Moran’s I测量彼此相联系的各节点与网络平均行为偏离的程度(相似或相异)。当相联系的节点(D中正的元素)与平均分数为正的相异或为负的相异时,Moran’s I就高。Moran’s I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计算:置换法或解析法。Moran’s I的方差估计也可用来进行显著性检验。Moran’s I非常有用,它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的扩展(Nybl om,Borgatti,Ro2 slakka和Sal o,2003),然而这个方法经常假设地理上的相邻等同于交流和影响,但这是不切实际的。

空间自相关方法是测量网络自相关的一种有用方法,当y既被视为自变量也被视为因变量时,回归模型存在着固有的偏差。Erbing和Young(1979)针对测度网络效应和使用网络自相关方法发表了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Dow(1986)证实了网络自相关对估计误差的影响,Doriean,Teuter和W ang(1984)发现点估计和它们的标准差中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事实上,网络自相关方法如何运用于创新扩散仍然十分不明朗,因为空间自相关是在宏观层面测量扩散,而没有证实特定的个人是否因为他们的网络位置更可能或更不可能采用某种行为。更进一步说,空间自相关没有证实网络结构是如何影响扩散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下介绍网络模型方法。

213 创新扩散网络模型

Valente等人(1997)对志愿者组织中的女性进行的研究展示了两种网络模型。他们认为,网络影响可以用暴露(ex2 posure)或蔓延(contagi on)模型来刻画,个体的采用可能性随着在他(或她)的个人网络中的采用者比例的上升而增大。个人网络暴露是影响扩散的一个维度,它是指每个人的网络中采用者的比例或数目。个人网络暴露由下式给出:

E i=∑ω

ij

y j

∑ω

i

式中,ω是社会网络的权重矩阵,y是采用向量。对于一个报告有四个联系的个体,其中有两位已经采用的人,那么该个体的网络暴露(E

i

)是指那些已采用的联系占该个体总的联系的比例,即该个体的个人网络暴露为50%。当网络暴露由直接联系测量时,它刻画了由信息公开传播、说服或直接压力等方式传播的社会影响。作为选择,暴露可以通过变换社会网络(W)来计算,以反映其它社会影响过程。由这种网络计算得到的暴露刻画了通过与网络中相同个体的社会比较或竞争而传播的社会影响(Burt,1987)。暴露也可以借助网络的特性进行加权处理,例如,利用中心性(Central2 ity)来反映意见领袖的社会影响。

除了网络暴露对扩散的影响外,影响扩散的第二个维度是基于社会距离赋予给每一种社会影响过程的权重。社会影响过程有三种,分别可以由三种不同的网络权重矩阵(关系的,位置的,中心的)加以模型化。例如,在关系影响模型(relati onal influence models)中,对于联系、联系的联系、甚至联系的联系的联系都可以赋予不同的权重;而在位置等价模型(positi onal equivalence models)中,不同的权重可以被分配给彼此之间类同程度不同的联系(Valente,1995)。还有一个潜在的扩散网络研究方法是,通过比较不同的网络权重机制,可以对不同的社会影响过程建模和比较不同的社会影响过程。

Valente等人(1997)对两种网络(网络I、网络II)的扩散模拟证实了网络暴露和网络结构对扩散的影响。他们还比较了这个网络中的扩散与模拟出的相同规模、相同密度但联系为随机的网络中的扩散。注意到,在这个模拟中,网络结构被随机化处理以证实它对扩散的影响,而在空间自相关模型中,“采用”被随机化处理用来计算统计显著性。这些扩散模型的有效性取决于网络暴露是否影响采用。为此,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的经验研究来测量社会网络暴露与“采用”的关联程度。

3 基于应用的模型修正

尽管许多学者假设采用与网络暴露之间存在联系,但很少有研究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来追溯创新之源以从经验上证实这一假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在整个网络中扩散发生的较长时间段内收集数据相当困难,由此导致大部分的研究都依赖于回溯的(retr os pective)数据,而这些数据会引入一些偏差(Coughenour,1965;N ischan等,1993)。

因为收集完整的网络数据非常困难,大多数的经验研究都各自为阵(egocentric)(M arsen,1987,1990),只是基于应答者行为以及他们的网络同伴行为的报告,而他们的同伴之间不一定相互联系或都被访问。社会影响通常基于应答者对他们同伴行为、同伴影响的感知所作的报告(Valente和Saba,1998,2001;Valente和V lahov,2001)。

社会测量研究方法试图从被研究的一个有限社区内的每一个位成员那收集信息(主要在学校、机构和小的社区进行),并记录采用的时间(Colem an等,1966;B ecker, 1970;Rogers和Kincaid,1981;W asser m an和Faust,1994; Scott,2000)。该方法对于理解一项创新如何在一个社区中流动以及某些网络结构变量如何影响扩散过程很有帮助。

近来大量的扩散网络研究都是截面的,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仅回顾一个时间点。大体上,这些统计分析可用以下模型概括:

l og

Pr(y

t

=1)

(1-Pr(y

t

=1))

=α+∑B

K

X

K

+B

K+1

ωy

t

式中,y是采用行为的二元向量,α是截距,β

k

是第K

个社会人口统计特征(X

s

)向量的参数估计,ω代表社会网

络矩阵。ωy

t

这一项代表同时期网络暴露的计算。对β

k+1

的显著性估计通过证实网络暴露与采用的相关性说明了蔓延效应。然而,这些估计值的方差通常是有偏的,因为观察值不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预测的误差不是独立的。一个不完全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控制聚簇(clustering)来获得稳健估计,聚簇刻画来自相同聚类的元素比来自不同聚类的元素更相似的程度。

即使对聚簇进行控制,通过社会网络衡量的社会影响似乎与采用行为有着更强的联系。例如,A lexander等(2001)在一个学校内利用青少年健康数据做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那些绝大多数的网络联系都是吸烟者的学生有两倍的可能性使自己吸烟,而好友为吸烟者的学生吸烟的可能性又大两倍。学校内的聚簇被控制起来,利用多层次的模型,在宏观层面

81

钱锡红等:创新扩散模型及修正综述

的影响范围内精确地捕捉了微观层面的效应。

使用多层次模型估计网络暴露(自相关)条件,可以在

不同的情景下提供蔓延估计值,并估计网络暴露在不同情景

下的差异程度(例如,社区、学校、机构等)。然而,这些

模型是不完全的,因为可能存在既影响采用又影响社会网络

关系选择的因素。用网络方法检验社会影响需要至少两个时

点的时间序列数据。Boulay和Valente(2005)利用两个时点

的数据,检验了一个简单的动态采用模型。

l og

Pr(y

t

=1)

(1-Pr(y

t

=1))

=α+∑B K X K+B K+1ωt y t+B K+2ωt-1y t-1

式中,正的且显著的β

k+2

代表在基期具有较高网络暴露

的应答者更可能在第二个时间采用。正的且显著的β

k+1

表明网络暴露的改变与行为的改变有关,其它参数或指标含义如前所述。在两个时点收集的面板数据足以满足大部分的研究需要,也能够为网络对行为的影响提供证据。然而,由于通常在两次测量之间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许多因素或许可以说明行为和网络暴露的同时改变。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数据可以在采用之时被收集,用事件历史分析方法(Tu ma和Hannan,1984)来扩展宏观层面的动态分析。

事件历史分析方法已经发展到可以分析拥有大量时间点数据的程度,并且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来估计相关系数(Barthol ome w,1982;A llis on,1984;Tu ma和Hannan,1984; Strang和Tuma,1993;Teach man和Hay ward,1993)。由于扩散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因此扩散研究中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维度。“采用时间”这一变量是因变量,它可能同时受到随着时间变化和随着时间不变的因素的影响。

4 结论

自1943年Ryan和Gr oss首次为创新扩散理论做了开创性工作以来,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Rogers(2003)梳理、回顾了1943年来这一领域的许多研究,确立了一个适用性广泛的一般扩散模型,当今这一模型得到了更新并被注入了新鲜的理论和分析方法。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使得研究创新如何在组织内和组织间传播更加突显出来。

与新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出现的还有亟待解决的新问题。缺乏采用时间和网络影响的数据影响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同时收集这两方面的数据资料,把这两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微观和宏观层面分析之间的联系代表了研究扩散过程的一种新机遇。微观层面的网络暴露和宏观的环境因素都是社会网络的影响,都代表了扩散范式的要素。通过控制环境效应,就不用排除那些对环境效应产生影响的微观因素。但尽管控制了宏观环境效应,同伴的网络行为与那些应答者行为之间的微观层面的联系仍然非常强。所以,争论聚集于这些联系的特定内涵———是同伴的影响、同伴的选择还是环境效应?未来的研究应该将这些关系理顺,进行更合理的研究设计和干预。参考文献:

[1]W EJNERT B.I ntegrating models of diffusi on of innovati ons:a concep2

tual fra mework[J].Annual Revie w of Soci ol ogy,2002,28:297-326.

[2]EASI N G WOOD C J,MAHAJAN V,MULLER E.A non-unifor m in2

fluence innovati on diffusi on model of ne w p r oduct accep tance[J].

Marketing Science,1983,2(3):273-295.

[3]JA I N D,MAHAJAN V,MULLER E.I nnovati on diffusi on in the p res2

ence of supp ly restricti ons[J].Marketing Science,1991,10(1): 83-90.

[4]EDWARD K Y CHEN.Multinati onal cor porati ons and technol ogy dif2

fusi on in Hong Kong manufacturing[J].App lied Econom ics,1983, 15:309-321.

[5]ABRAHAMS ON E.Managerial fads and fashi ons:the diffusi on and re2

jecti on of innovati ons[J].Acade my ofManage ment Revie w,1991,16

(3):586-612.

[6]FRANK M BASS.A ne w p r oduct gr owth f or model consumer durables

[J].Manage ment Science,1967,50(12):1825-1832.

[7]FRANK M.BASS.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diffusi on rates,experi2

ence curves,and de mand elasticities for consumer durable technol ogi2 cal innovati ons[J].Journal of Business,1980,53(3):S51-S69.

[8]BASS F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76686413.html,ments on“A Ne w Pr oduct Gr owth f orModel Consumer

Durables”[J].Manage ment Science,2004,50(12):1833-1840.

[9]COOL K O,D I ER I CKX I,SZ ULANSKI G.D iffusi on of innovati ons

within organizati ons:electr onic s witching in the Bell Syste m,1971-1982[J].O rganizati on Science,1997,8(5):543-559.

[10]WALKER R M.I nnovati on type and diffusi on:an e mp irical analysis

of l ocal government[J].Public Adm inistrati on,2006,84(2):311

-335.

[11]FRAMBACH R T.An integrated model of organizati onal adop ti on and

diffusi on of innovati ons[J].Eur 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2,

27(5):22-41.

[12]GREENHALGH T,ROBERT G,MACF ARLANE F,et al.D iffusi on

of innovati on in service organizati ons:syste matic revie w and recom2 mendati ons[J].The M ilbank Quartly,2005a,82(4):581-629.

[13]GREENHALGH T,ROBERT G,MACF ARLANE F,P AUL BATE,

et al.St orylines of research in diffusi on of innovati on:a meta-narra2 tive app r oach t o syste matic review[J].Social Science&Medicine,

2005b,61:417-430.

[14]VALENTE T W.Effects of a s ocial-net w ork method for gr oup as2

signment strategies on peer-led t obacco p reventi on p r ogra m s in schools[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3,93(11):

1837-1843.

作者简介:钱锡红(1982-),女,安徽芜湖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徐万里(1977-),男,广东湛江人,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

(本文责编:熊 俊)

91

创新扩散读后感

(一)扩散 “创新的扩散”首要内容就是扩散,扩散是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扩散的实质是个人通过信息交换将一个新方法传播给一个或多个他人。它是特殊类型的传播,所含信息与新观念有关。创新的扩散需要四个要素,即创新、传播渠道、时间、社会系统。其中,传播渠道是信息从一个个体传向另一个体的手段。在扩散研究中将时间作为一个变量,并将其分成创新决策过程、个体或单位比其他系统成员采用创新更早或更晚的程度、系统中的创新采用速度三类。而社会系统则代表着扩散必须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系统内。 扩散研究在学术界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扩散研究的成果被收入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营销学、消费行为学、农村社会学及其他领域的教科书中。扩散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解创新的特别有用的方法,这是因为创新是一种其结果相对容易区分的传播信息。扩散研究通过追踪研究一个新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社会体系结构中的渗透和传播,人们可以更准备地了解社会创新的过程。扩散研究把重点放在追踪创新通过某个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的做法使行为变化过程更加充满活力。扩散研究有益于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对利用科研成果有切实的帮助。扩散范例可以使学者把他们的经验型结论以更具理论性的高度概括的形式重新加以阐述。 (二)创新 本书着重讲述了创新的过程以及创新的属性和采纳率、创新性及采纳者分类、创新代理人和组织内部创新。 1.创新的过程包括创新的产生、创新-决策的过程、创新的结果。 第一,创新的产生,即创新-发展的过程包括几个环节:意识到问题或需要,基础和应用研究,发展,商业化,扩散和接受,结果。 (1)创新-发展的过程通常始于意识到某种问题或需要的存在,这种意识刺激人们去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从而创造一种解决问题或需求的创新措施。 (2)基础知识源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被认为是发展科学知识的原始研究,应用研究则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者是基础研究成果的主要使用者。 (3)创新的发展是把新思想纳入某种形式,满足潜在接受者的需求过程。 (4)商业化是指创新产品的生产、制造、包装、市场推广和发行,是从研究出的理念向产品或市场的销售服务的转换。

完美主义研究

一、完美主义研究的发展 在心理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这个词,从对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以来,很多学者对完美主义都下了定义,但是在咨询界或心理学上,“完美主义”却一直没有得到大家认可的、正式一致的定义。 国外对“完美主义”的研究,溯推其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Freud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及的“超我”——驱动个体不顾一切地追求成就目标的满足,Freud认为,超我遵循的原则就是完美主义。在对神经症患者的研究中,Freud将完美主义视为强迫性神经症的常见症状1。 Horney(1950)也把完美主义视为神经症之一,将其与友爱、权利、赞许、成就和社会认可等并列为潜意识的驱动力量2。 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他对“追求卓越”的诠释是积极意义的“完美主义”研究的开端3。Adler4人生的主导动机就是追求卓越,即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不断地、更好地适应其所在的生存环境,而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striving for perfection)。一方面它可能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促使人格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会使人专注于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自尊情节”,成为一个缺乏社会兴趣,妄自菲薄的人。根据追求完美的动机取向的不同,Adler将个体的生活方式分为四种: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他认为,只有“社会型”是代表着个体追求完美的动机导向有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而其他三种生活方式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调5。Adler认为在人类众多的动机中,追求完美是最纯净和最本质的动机,但是他也认为,个体追求完美必须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6。 自Adler以来,各种有关完美主义的理论观点不断涌现,但其后的心理学家 1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自我与本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2 Horney,K.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The Struggle Toward Self - Realization.NewYork:W.W.Norton,1950. 3 A 阿德勒著,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4Adler,A.Striving for superiority.In H.L.Ansbacher,& R.Ansbacher(Eds.),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A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z].NewYork:Harper&Row,1956:101-125. 5 Adler,A.In Ansbacher,H.L.,& Ansbacher,R.(Eds.).Alfred Adler:Superiority and social interest-A collection of later writings[z].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4.

综述报告模板

综述报告模板: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 研究课题:高度近视眼的治疗方法综述 班级:2017级医院药学1班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田柳 完成时间:年月日

文献综述综合报告选题申报表 完成说明: 1、题目属性,请在“自选”或“参考题名”前打。 2. 课题内分工包括:(1)课题分析,课题负责人;(2)检索文献,资料分析;(3)纸笔写作,课题报告。请按每位同学的实际工作分工进行填写。 2.检索资源选择必须包括: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实体图书馆;国外文献数据库资源可选作。 3.各种类型检索途径的检索结果呈现不少于3项。对于报告资料来源重点检索途径(例如万方数据库)的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要重点表达。 4.文献综述是在大量搜集和阅读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经分析对比、归纳,综合论述有关主题的文献资料而撰写成的论文。文献综述不能是简单的文献资料堆砌。文献综述部分不少于2000字。 5.“2.1 选择检索工具”中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视频资料、期刊、会议论文等。

目录 1.课题分析 (4) 2检索策略 (4) 2.1 选择检索工具 (4) 2.2 选择检索词 (4) 3. 检索步骤、检索结果及其评价 (4) 3.1 万方数据库 (5) 3.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5) 3.3超星数字图书馆 (6) 3.4 实体图书馆搜索平台 (6) 3.5 国外文献数据库 (7) 4.文献综述 (7) 5.参考文献 (7) 6.自我总结评价 (7)

1.课题分析 2检索策略 2.1 选择检索工具 2.2 选择检索词 3. 检索步骤、检索结果及其评价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_訾非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27(4):943-945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訾 非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 m)心理是《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 SM-III)的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被认为参与多种心理障碍的形成与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完美主义心理缺少精确的定义和量化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欧美的心理咨询和资质优异教育领域,这种心理愈来愈被看作是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息息相关的人格特质,并且已普遍承认这种特质是多维度、多侧面的。本文追溯了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介绍了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 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 1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之渊源 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推源其始,可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1]。他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地适应她所在的生存环境,而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striving for perfection)。在人类的众多动机中,Adler认为,追求完美是最为纯净和最为本质的动机。但是他也认为[2],个体追求完美必须是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Adler提出[2],追求完美的动机的不同取向,可以导致四种生活方式: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除了社会型代表着一种将追求完美的动机妥善地导向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之外,其他三种生活方式则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调。 Adler是唯一一位将“追求完美”看作人类天生动机的主要心理学家。其后的心理学家大多用“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一词描述一类负面的心理现象。Horney用“完美主义”指陈神经症者的一个亚型[3]。在她看来,完美主义者是一类力求完成“应该”做的事,尽职尽责,礼貌客套,表面诚实的人。荷妮指出,完美主义者对他人有很强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的标准高于别人。这类个体相信,人类生活是按照绝对可靠的公正和正义的机制运行的。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自我形象,按照这个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生活。当生活中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不是完美无缺时,完美主义者将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导致心理崩溃。 Hollender[4]则描述了另一种完美主义者类型,这种完美主义者虽然缺乏创造力,却是一类辛苦工作,务求做事尽善尽美的人,他们的工作对人类的生存是重要的。他们与Horney 指出的那类以努力创造完美的自我形象以体验自恋式的满足的完美主义者是不同的,通常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心理问题,因而不应当被看作神经质类型的完美主义者。由此,Hollen-der[4]认为有两类完美主义者,一类是Horney提出的那些追求外在的评价,追求完美的“形象”的完美主义者,另一类是辛苦工作,务使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的人。Hollender还提出,个体早年在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其中父母的批评和期望对完美主义心理的形成是至为关键的。 2 测试完美主义心理的量表 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以美国心理学家为主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心理现象开始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Burns[5]设计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完美主义量表》,并把完美主义定义为:“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设立过高的标准或期望。”Burns的这个由十个问题组成的采用莱科标度(Likert Scale)的量表开创了对完美主义进行实验研究的先河。但是他把完美主义看成单一维度的心理机制,此假设后来受到广泛质疑。 Hewitt等人[6]经过研究发现,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完美主义心理可以看成一个三维度的结构,即:自我导向的(self -oriented)完美主义,指向他人(other-oriented)的完美主义,和社会决定的(socially prescribed)完美主义。Hewitt等人所设计的《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Multidi mensional Perfectionis m Scale;简称MPS)[6]即用来测量这三个维度。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是指个体努力将所有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则是对他人有很高的期望,期望他人完美无缺,对他人的错误和不尽力完美之处感到不安;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指的是个体尽力去满足别人对他的期望,生怕别人对他失望[6]。Hewitt等人[7]的研究还发现,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和很多种类的神经症相关,而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仅与一些神经症有微弱的相关[7]。似乎比较明确的是,完美主义者的神经症主要是由个体能力与他们所认定的外在标准之间的冲突产生的。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者受外在强加的标准左右,把它们看成非此不可的“必须,”因而在标准不能达到时缺乏灵活性,难接受较底一点的标准,从而容易导致神经症。而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者虽然也给自己设立较高的标准和期望,但当标准和期望不够现实不能实现时,能够及时调整,因而较少发生神经症。 Frost[8]等人则从完美主义心理的产生原因方面归纳出了完美主义心理的六个特征,包括“对错误的在意度”(concern over mistakes)、“行为的迟疑度”(doubt about actions)、“个人标准”(personal standards)、“条理组织度”(organization)、“父母期望度”(parental expectations)、“父母责难度”(parental criticism),并设计出了反应这六个特征的《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rost's Multidiment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简称FMPS)[8]。 “对错误的在意度”较高的人过于担心出错,甚至一点小错也会使其认为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这种心态使个体对失败的恐惧压倒了对成就的追求。“行为的迟疑度”反映的是个体在做一件事时,常感到不能满意,犹豫不决,不能真正结束已完成的工作。极高的和不现实的“个人标准”是神经质完美主义者的又一个特征。这种个体遇到不利的环境和条件时,不能根据现实需要调整自己的标准,始终期望完全胜任每一件工作并且超过别人。Frost等人在设计量表时曾认为,个体 943 作者简介:訾非,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博士。E-mail:zi fei@https://www.wendangku.net/doc/476686413.html, DOI:10.16719/https://www.wendangku.net/doc/476686413.html, ki.1671-6981.2004.04.046

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和展望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和展望1 ThemathematicalmodelingandprojectionofChinapopula tionafter1980 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99级王彦 摘要 以LESLIE矩阵构建人口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80年以来中国人口的数学模型,并用人口普查的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及所含假设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可推算82年至98年的逐年的以岁为单位的年龄构成。通过调整模型中有关参数及输入的条件,定量地分析了“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生两胎”这一政策将在未来15年内对我国人口的影响。 所建模型有很好的移植性,理论上来讲可推测很长一段时期内任一年的年龄结构,并可通过调整参量定量分析一部分人口政策及社会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可供有关研究及政策制定部门参考。 abstract BasedontheLESLIEMatrixasthedynamicfunction,webuiltupthemathematicalmodelof thechinapopulationdevelopmentsincetheadoptionof“FamilyPlanningPolicy”.,,wef urtheralculatethepopulationagedistributionin2015withandwithoutadoptionof“asp ousecanhavetwochildrenifthetwopartiesofthespouseareboththeonlychildintheirfam ily”.Thismodelcouldbeused,throughadaptingitsparameters,tocalculateandproject populationdevelopmentundersomedifferentsocialconditions 社会经济的许多领域的规划都必须考虑人口这一重要因素。而人口普查只能为我们提供某几个时间点的横截面数值,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其他时间点的人口总数及其构成。于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用少数的几个时点的信息比较准确的得到较详尽的其他时点的人口数据。同时我们知道,人口与政策密切相关,这一点对于自80年起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中国更是如此。为了定量分析政策对它的影响,也需要建立一个现实的,可靠的模型。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作者从人口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出发,建立一个含多方面参量包括政策参量的数学模型。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人口学中部分专业词汇的定义;第二部分模型的建立和检验。第三.四部分为该模型的两个应用,针对缺乏相关参量的直接统计数据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五部分为总结和讨论。 0.数据定义 这部分介绍本文中出现的人口学名词并加以简单分析。 年龄别生育率:某年的某年龄妇女生的孩子数与该年龄妇女总数之比。 总和生育率:某年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的合计数。即 总和生育率=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 我们可以把年龄别生育率看作一个妇女在该年龄时平均生的孩子,于是各个不同年龄段的生育率分布可以看成一个妇女处在不同年龄段生育孩子数的分布。我们把这一分布称为生育模式。而总和生育率等于每个妇女一生中一共生育的孩子数。 出生率:某年的出生人数与该年总人数之比。 1“政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No

创新扩散理论

創新擴散理論 Theory of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事業管理所 研究生 張雅卿 摘要 擴散到底是什麼,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它的應用。有些人常不解為什麼一項好的發明,或一個可以造福個人或眾人的觀念,在推廣的時候,沒有想像中的容易;而相對不好的產品,卻可以繼續大行其道。 進步的科技與快速的研發,加速產品生命發展的腳步,更激烈了市場爭戰情勢,企業須不斷進行創新以取代進入衰退期的產品與事業、降低所面對之風險。然而並非所有創新事物皆得以為廣大市場所接受,曾有學者估計過, 新產品上市時的失敗率約為75% ,於僅有四分之一的創新可能成功的情況下,企業進行商情分析時莫不謹慎,有鑑於此,許多學者紛紛投入潛在市場的預估、新產品採用與擴散行為之研究,所以在此心得中,主要會針對企業的角度,探討創新擴散理論的應用。 一、為何要創新 「創新」是一種可以使企業資產再增添新價值的活動。當前企業普遍採行的持績改善,自廣義的定義,也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創新」,亦即企業的創新活動在本質上就包含持續改善產品、製程、客戶服務等 (陳志龍,2005)。 近年來,隨著網路及通訊科技的蓬勃發展,使得全球的經貿環境快速的變化,顧客的需求朝著多元化及個人化發展,市場區隔化越來越明顯,使得產業競爭更加激烈。當企業降低成本的效用偏低、企業的獲利空間有限時,提升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價值,藉以區隔市場其他產品以創造利基市場的創新活動,就成為企業一項最好的競爭優勢。因此企業若要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掌握競爭優勢,企業本身就要不斷地創新,利用創新來加強企業競爭力與適應力。「不創新,即滅亡」已成為今天企業奉為圭臬的一種說法。創新雖有較大的風險,但若企業不敢冒這種風險以創造未來世界,其實是冒另一種看不見的更大風險。

综述格式书写规范要求

综述论文撰写技巧 一、论文版式、格式 1、字数:3000~5000字 2、论文开本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5、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 6、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 7、表格和图例有中英文对照。 二、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单位(班级) 中文摘要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关键词 1引言 2正文 2.1 2.1.1 2.2 3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可顺序编码,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编码。作者姓名写至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 文题.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作者. 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二、如何撰写综述性论文 第一部分什么是综述? 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

工作狂现象研究综述

“工作狂”现状研究综述 教科院0705班张瑾200730602011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工作沉迷”(Workaholism)现象由此产生并有加剧的趋势,并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总结有关工作狂的近期研究结果,包括工作狂的定义、类别、成因和测量,为工作狂现象的现状认识做一个概括。 [关键词]工作狂工作沉迷组织 一、“工作狂”现象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工作沉迷”(Workaholism)现象由此产生并有加剧的趋势,工作沉迷者(Workaholic)俗称“工作狂”,与工作成瘾(WorkAddiction)、工作成瘾者(Work Addict)等术语一道来形容在工作上投入到沉迷的人。理论上,20 世纪 70 年代起,这类现象逐渐受到关注;实践中,不少企业鼓励工作狂般的工作方式,他们认为工作狂能够为组织带来效益。事实上,工作狂的行为方式往往伴随许多负面影响,这些副作用很可能牵扯到企业本身。例如:高工作压力下的员工会采取更多的破坏性行为对待企业,而更多的副作用则是来自对其身心健康的伤害,同时会损害员工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例如,经年累月的工作使员工身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头痛、高血压、胃溃疡、心脏病、糖尿病以及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疾病;同时,由于长期处于心理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工作狂的心理空间弹性非常有限,受到微小的刺激都容易发怒,甚至造成精神崩溃、自虐、过劳死、自杀及其他危害他人的非理智行为(石金涛、刘云, 2008)。有报道称,竞争和压力使美国的工作狂在过去 10 年中增加了50%。加班加点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粘在办公椅上,过劳、过胖带来的疾病,每年夺去 30 万美国人的生命(王馨影、刘晓阳等, 2006)。正是由于工作过度的负面影响,许多学者开始逐步关注工作狂。1971 年,美国宗教学教授Wayne E.Oates 在《一名工作狂的忏悔》中开始使用“工作狂”这一术语。书中,他把自己和同伴自嘲为“一班工作狂”,他们对待工作就像酗酒者看到酒精一样兴奋,但他们的人生是悲剧的。由于长期沉浸在工作中,导致他们没有快乐,没有朋友,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带来许多疾病。因而,有学者把工作沉迷看作为一种“病态”,视其为一种成瘾症。自此,“工作狂”一词开始流行。当时对工作狂的报道大多只是一些轶事性、非理论性和非实证性的文章,学术性的研究论文相对匮乏。 二、“工作狂”的类型划分 在定义的基础上,不少学者提出工作狂由不同的维度构成,因此存在不同的类型,每种工作狂都有不同的前置因素和后续结果。研究者如Oates、 Rohrlich、 Fassel 等都提出了各自的分类方法,但这些划分大多缺乏理论根据,其产生的过程或不够具体,或不能被实证检验,划分维度比较模糊。对工作狂比较科学的、代表性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 Naughton(1987)以“职业承诺”(CareerCommitment)和“强迫症倾向”(Obsessive-compulsiveTendency)两个维度为基础,提出工作狂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卷入型工作狂”(Job-involvementWorkaholics),他们具有高工作承诺和低强迫症倾向,在过分要求的工作中表现良好,对工作很满意,但是对非工作性的事情则不大感兴趣。另一类是“强迫型工作狂”(Compulsive Workaholics),他们具有高工作承诺和高强迫症倾向,可能会是那些工作表现差劲的人,他们的问题源于缺乏耐心和具有形式主义的工作习惯。 Spence 和 Robbins (1992)根据样本在工作卷入、被强迫工作感和享受工作三个维度

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 摘要: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对自身做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也无法认识到自身过度的完美主义倾向,以至于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为自己设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目标,而这些标准和目标往往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遭受挫折。本文结合一些理论方面的研究,对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已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键词:完美主义;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1前言 1.1研究背景 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完美主义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倾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都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就就业领域而言,完美主义体现了个人渴求一份完美的职业,是个人就业期望的体现。我们都知道适当的就业期望无可厚非,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则可能对个人有利无害。一些大学生往往不能对自身做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也无法认识到自身过度的完美主义倾向,以至于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为自己设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目标,而这些标准和目标往往使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遭受挫折。如果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造成阻碍。 在中国,这种完美主义的倾向是屡见不鲜的,因为中国的教育一直以追求卓越和成功为目标。我们常常会听到“我一定要比我的同学有更大的成就”、“我一定要在我的兄弟姐妹中成为榜样”等等言论,所有的这些言论,都反映出就业领域的完美主义倾向,而这种倾向往往成为个人做出一定成就决定的阻碍。因此,大学生要想取得应有的成就,就要认清楚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大学生首先最应该做的是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来调整个人对成就的期望,这样取得成就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本文通过对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之间关系的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已取得更大的成就。 1.2相关理论研究 1.2.1完美主义的研究 按照Horney (1950 )的定义,完美主义是过分井然有序和一丝不苟的行为倾向,即“苟刻的行为要求”。在他看来,完美主义是一种神经症亚型。Adler (1959 )认为完美主义是对完满性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天性,Adler表示:“追求完美是生活意义上的一部分,追求完美是先天的,是一种奋斗,一种内驱力,一种如果没有它生活将变得不可思议的东西”。 Burns (1980 )拓展了完美主义的概念,在他看来,完美主义是一种“认知网络”,包括期望、解析的事件、自我评价、对别人的评价。Frost (1990 )进一步确定了完美主义的行为特质,将其规定为个体对自身过高的成就期望设置,并伴随着严格的自我批评倾向。台湾学者林俊德(1998 )对其研究结果中提出了准咨商员于初次会谈中的几种完美主义类型的定

创新扩散案例

创新扩散案例 【篇一:创新扩散案例】 (一)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是由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大众传媒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一个创新扩散过程至少包含5个环节:知晓、劝服、决定、实施和确定。罗杰斯将采纳者分为五类:创新者、早期采纳者、前期追随者、后期追随者、迟钝者。①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在创新扩散的各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众传媒与人际交流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途径。② (二)以微信的推广应用解析创新扩散理论的依据 2010年起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兴起了一场“对讲潮”,多种移动通信软件(如:微信、米聊、kiki和talkbox等)受到用户欢迎。③腾讯旗下的微信成了其中的领军者。它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微信的成功推广几乎囊括了创新扩散研究的主要元素,学生群体在接受这一新兴通信软件的过程中,会受到大众传播媒介、周边同学朋友和微信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相较而言,大学生群体中微信的推广更符合创新扩散理论模式。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时间为2012年4月28日至5月5日,调查对象为重庆市主城三所高校的本科生。以配额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16名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超过一年,属于早期使用者,因此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 研究发现 在被调查者中有73%的人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微信,可见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微信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知晓阶段 1.早期使用者获知微信的渠道 16位微信的早期使用者在微信推出后两个月内就开始使用,此种行动不是因为受到他人影响,而是因为大众媒介对微信的推广信息引

文献综述报告模板

武汉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报告油田联合站设计与研究 学生: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学院: 时间:

1.概述 联合站设计是油气集输工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油田开发和油气开采的要求,设计时应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可靠,保证为国家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油田产品。本设计充分考虑联合站设计工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大量的计算以及校验,最终制定了联合站的设计方案。 联合站将来自井口的采出物集中起来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然后将合格的原油外输。一般情况下,联合站的功能包括油气水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天然气脱水、轻油回收、原油储存及向矿场原油库输送、污水处理,净化水回注地层,计量,加热等。本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如下: (1)油气水混合物的收集 一个区域中若干油井的井口产物经过计量后,输送到联合站进行集中处理。在收集的过程中对于高粘度、高凝点原油要采取一定措施,使它能够在 允许的压力下安全的输送到联合站而不至于凝固在管线内。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加热保温法;化学降粘、降凝法;物理降粘、降凝法。 (2)油气水的初步分离 在实际生产工程中,从油井出来的不单是原油,常常含有气、水、砂、盐、泥浆等。为了便于输送、储存、计量和使用,必须对它们进行初步分离。油井产物中常含有水特别在油井生产的中后期,含水量逐渐增多,利用离心重力等机械方法分离成气液两相。有些井出砂量很高,同时还应该除去固体 混合物。油气水的初步分离主要在三相分离器中进行,在开式流程中,也在沉降罐中进行。油和机械杂质、盐的分离一般与油水分离同时进行。当含盐、含砂量高时,有的要用热水冲洗和降粘后再沉降分离,连同水、机械杂质和盐一起脱除。 (3)原油脱水 对轻质、中质含水原油,宜采用热沉降、化学沉降法脱水;对中质、重 质的高含水原油,先采用热化学沉降法脱水,再用电脱水,对乳化度高的高粘度、高含水原油,应先破乳再沉降脱水。 (4)原油稳定

社交恐怖症研究综述

社交恐怖症研究综述 摘要:社交恐怖症又叫社交焦虑障碍,其已经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文章主要介绍其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其治疗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社交恐怖症;影响因素,测量;治疗 一、社交恐怖症影响因素 社交恐怖症也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影响社交恐怖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主要从心理、生理、家庭、社会和性格方面进行分析。 心理原因。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恐怖症又称之为“焦虑性歇斯底里”,是由于儿童早期的恋母情绪冲突所致。到了成人阶段,由于性驱力继续表现出强有力的恋母或恋父色彩,从而激起了一种关于被阉割的恐怖和焦虑,恐惧来自于自我对危险的反应,反应水平的差异是由于最初的归因所致。而行为主义者则认为恐怖情绪的出现是由于形成了不良条件反射或行为学习的结果。具体说来,该理论认为恐怖症是由于某些物体和情境与令人恐怖的刺激多次联合出现而形成了条件反射,因而获得了引起恐惧的性质,使这些物体和情景成为恐怖的对象。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被人拒绝,或者自尊心比较强,害怕被人拒绝,从而影响他们在社交场合的行为。管新丽,华洁,马银枝对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的MMPI结果分析社交恐怖症的发生具有个性基础。与许又新的“决定社交恐怖的另一面是人格特征,如果特别爱面子,或是完美主义倾向强烈,这种人更容易患社交恐怖症”的观点一致。Clark与W ells提出的认知加工模式作为SP产生和维持的认知阐释,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验证。SP和高社交焦虑个体,其认知偏差对其症状的产生与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少数实验通过调控认知偏差确认了其对社交焦虑产生与维持的作用,却尚未见用于社交恐怖症被试。 生理原因。戴维·西汉认为人体内“5-羟色胺”的失调导致社交恐惧症,信息通过这种物质向大脑细胞传递信息,该物质太多或太少都会引起恐惧情绪。有研究表明:假使父母中有一人曾患恐惧症,则子女可能也有患此症的倾向。尽管关于恐怖症是否具有遗传性的研究较少,但研究结果却都非常一致,恐怖症很有可能具有遗传性,尤其是双生子的研究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有人在做双生子调查之后,发现13对单卵双生子中,有4对同患广场恐惧症;而16对双卵双生子中,其

大学生完美主义双重过程模型的验证_张斌

理心研究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4,7(5):24-28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青年专项(12B095)、福建教育科学规划项目(KJJKCG13-191)、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通讯作者:张斌,男,副教授,博士。Email :zb303@https://www.wendangku.net/doc/476686413.html, 大学生完美主义双重过程模型的验证 张 斌1,2 蔡太生2 (1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系,长沙410208; 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研究所,长沙410011) 摘 要:本研究采用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Hewit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Slaney 近乎完美主义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292名大 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不同完美主义结构与正性、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验证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理论模型。结果显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显著正向预测负性情绪,显著负向预测正性情绪;适应完美主义能显著正向预测正性情绪;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较好。结构方程的群组分析验证了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模型具有跨性别的测量一致性。关键词:完美主义;双重过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测量等值性 1引言 在过去二十几年的研究中,有关完美主义的文献 过于强调完美主义的适应不良方面,而忽视了完美主义的适应方面。近年来,随着完美主义人格结构理论和研究的迅速发展,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可以分成“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或称“神经质的完美主义”、“消极完美主义”)和“适应完美主义”(或称“正常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1,2]。相应地,对于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和适应完美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的研究探讨也随之出现[3]。Slade 和Owens 提出了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dual process )模型,该模型认为适应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和适应不良完美主义(消极完美主义)在行为倾向、情绪状态和认知过程上不同[4]。 Slade 和Owens 认为适应和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的行 为有着内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反应了斯金纳提出的积极和消极强化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模型中,适应完美主义者受到积极强化,强调追求卓越成功的需要;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受到消极强化,强调努力达到高目标,以避免失败。积极完美主义者经常获得赞扬,取得很好的个人成就,有着高自尊,他们设立现实的标准;而消极完美主义者寻求避免平庸或个人失败,倾向于设立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适应完美主义者强调追求成功,对未来的成功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因而在失败时他们也能够保持安全感,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强调避免失败,对未来很担忧,他们坚信失败就围绕在他们周围。Bieling 等研究发现,与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相比,适应完美主义者在评价 性的情境中,有更少的自我挫败行为,有较多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方式,有更少的负性情绪困扰[5]。 Bieling 等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发现,适应不良完 美主义对焦虑、抑郁、应激等心理病理学变量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而适应完美主义对心理病理学变量没有显著预测力[5]。Bergman 等研究认为,消极完美主义者和情绪压抑、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后悔相关[6];而积极完美主义则与生活满意度相关,但与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后悔不相关。Mobley 等认为以前的完美主义研究的样本大都来自美国大学生,有必要在不同的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开展完美主义研究,这样有利于丰富完美主义研究的成果[7]。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中国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正性、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模型进行验证。 2研究方法2.1 被试 整群抽取湖南某高校心理学公共课的大学 生,共发放问卷303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回收率96.37%,其中男生137名,女生155名,经检验男女人数无显著差别(χ2(1)=1.11,p =0.29)。被试年龄最大者为23岁,最小者为17岁,平均年龄为 20.04±1.39岁。2.2工具 2.2.1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 中文版的Frost 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由訾非等[8]修订,共27个条目,包括关注错误、组织性、父母期望、 24

新传理论17:创新与扩散

新传理论17:创新与扩散 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在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发表了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不仅补充修正了两级传播、发展了多级传播模式,还提出了关于新事物传播的重要理论——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 提出背景 (1)早期阐释者: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和佩姆伯顿 塔尔德提出“模仿法则”,集中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知晓、权衡,然后做出决定——接受还是抛弃某个文化特质。他认为,人类通过一系列的“暗示”过程,将事物的特性与人类“欲求”联系起来,这一决策过程存在某种“模仿法则”。 佩姆伯顿认为,创新被采用的基础是人们之间以某种形式的“文化互动”表现出来的偶然现象。他发现了某种特殊的S型采用曲线——正态积累曲线,生物增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速度等都存在着某种普遍的规律。他认为,“某个特质被人们接受的过程之所以呈现上述分布形式,是因为这一过程中的文化互动正好符合正态分布的条件。” (2)美国田园社会学的杂交玉米实验 社会学家布莱斯·瑞恩和尼尔·格罗斯(Bryce Ryan & Neal Gross)在衣阿华州艾奥瓦两个社区的农民中进行了推广杂交玉米种子的研究。他们选择两个社区对种植玉米的农民进行个人访问,试图解释为什么农民会改变种植习惯、通过什么渠道得到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决策产生了什么影响等问题。综合分析统计结果,研究者发现:创新的采用取决于既存的人际联系和对媒介的习惯性接触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理论内容 1962年,罗杰斯(Everet M. Rogers)和休梅克(Pamela Sheomaker)通过深入调查农村中新品种、新农药、新机械等新事物的采用和普及过程,出版《创新的扩散》。对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对“两级传播”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补充,重点研究了社会进程中创新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以及如何在社会系统中得以推广的。 (1)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是指一种基本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新主意的信息被传播。通过一个社会构建过程,某项创新的意义逐渐地显现。 (2)罗杰斯把采用创新的决定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综述报告格式

综述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 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因此,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创新扩散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 (重定向自) 目录 [] ? ? ? ? ? ? [] 什么是创新扩散模型? 创新扩散模型是对创新采用的各类人群进行研究归类的一种模型,它的理论指导思想是在创新面前,部分人会比另一部分人思想更开放,更愿意采纳创新。这个模型也被称之为,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或多步创新流动理论(Multi-Step Flow Theory)创新采用曲线(Innovation Adoption Curve)。 “创新扩散理论”是美国学者(E.M.Rogers)提出的。埃弗雷特·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纳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时间或事物。” 而一项创新应具备相对的便利性、兼容性、复杂性、可靠性和可感知性五个要素。另一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则认为创新还应当包括“熟悉”这一要素。 罗杰斯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革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落后者。 创新扩散包括五个阶段:了解阶段、兴趣阶段、评估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纳阶段。 ?了解阶段:接触新技术新事物,但知之甚少。 ?兴趣阶段:发生兴趣,并寻求更多的信息。

?评估阶段:联系自身需求,考虑是否采纳。 ?试验阶段:观察是否适合自己的情况。 ?采纳阶段:决定在大范围内实施。 创新扩散被定义为以一定的方式随时间在社会系统的各种成员间进行传播的过程。这样,扩散过程就由创新、传播渠道、时间和社会系统四个要素组成。由此可见,传播渠道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如下图所示 创新扩散的传播过程可以用一条“S”形曲线来描述。在扩散的早期,采用者很少,进展速度也很慢;当采用者人数扩大到居民的10%~25% 时,进展突然加快,曲线迅速上升并保持这一趋势,即所谓的“起飞期“;在接近饱和点时,进展又会减缓。整个过程类似于一条“S”形的曲线。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早期采用者为后来的起飞作了必要的准备。这个看似“势单力薄”的群体能够在人际传播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劝说他人接受创新。在罗杰斯看来,早期采用者就是愿意率先接受和使用创新事物并甘愿为之冒风险那部分人。这些人不仅对创新初期的种种不足有着较强的忍耐力,还能够对自身所处各群体的展开“游说“,使之接受以至采用创新产品。之后,创新又通过意见领袖们迅速向外扩散。这样,创新距其“起飞期“的来临已然不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