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后现代思潮下历史研究_碎片化_倾向探析_王雪

后现代思潮下历史研究_碎片化_倾向探析_王雪

后现代思潮下历史研究_碎片化_倾向探析_王雪
后现代思潮下历史研究_碎片化_倾向探析_王雪

后现代思潮下历史研究“碎片化”倾向探析

王雪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随着后现代史学的发展,传统历史学“宏大叙事”方式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史学研究“微观化”渐成大势,

却导致断裂历史的“碎片化”现象滋长,引起学界争议不断。文章通过探索后现代史学思潮影响下“宏大叙事”危机和面临的挑战,分析后现代史学“微观化”研究视角的发生发展,梳理史学“碎片化”现象和方家论争,希冀运用后现代史学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避免由于割裂历史导致难以对历史进行重建和复原,推动史学研究与时俱进。【关键词】后现代史学;宏大叙事;微观化;碎片化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4)03-0056-05

近年来史学界“碎片化”研究倾向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近代史研究》杂志在2012年的第4期和第5期专门开设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笔谈”专栏,吸引了众多史学工作者参与讨论。两期杂志涉及的13篇文章中,近一半以上并不认同这种“碎片化”研究倾向,主张重建宏大叙事的总体史观,防止“碎片化”导致的史学整体学脉断裂。不少学者也提到或指出:“近二三十年间,在后现代史学的冲击下,宏大叙事的历史,备受质疑,微观史却独领风骚。”[1]二战之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给传统史学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主张非理性、文本化、倡多元和去中心化的新史学,向传统的“大写历史”发起了尖锐的冲击,有学者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如此,人类的历史,应是遭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2]337。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世界大势波澜激荡的20世纪60年代,一部分学者开始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进行反思和抨击。70年代后,在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兴起了广泛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史学是后现代主义攻击的最后堡垒。在此思潮涌动下,后现代史家不再注重兰克学派的“据实直书”、年鉴学派的“整体叙史”,而是追求史学文本化,主张反映“当代社会四分五裂、无中心、不确定但又激动人心、转瞬即逝的场景”[3]9;不再追求宏大、整体、全面叙事,而是把研究注意力集中于“微观化”的史学研究上,强调史学多样性、史家主观性和研究对象独立性。在史界风潮和全球多样化大势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3-07-31

作者简介:王雪(1989-),女,山东东营人,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Vol.33No.3

2014年5月第33卷第3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y.2014

下,史学研究逐渐转向一个个断裂的、独立的“碎片化”现象,这无疑背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中国经典史家们的初衷,引起了传统学者的警惕。本文将从历史学宏大叙事的危机、后现代史学的“微观化”视角和“碎片化”与“微观化”三部分探讨后现代史学“碎片化”倾向,不揣浅陋,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一、历史学宏大叙事的危机

“通常情况下,‘历史’以一种‘宏大叙事’的方式履行其文化导向功能”[4]15。纵观近两个世纪世界史学发展,19世纪初伴随自然科学兴起,历史学的研究更加注重理性和科学,由此兰克史学崛起;20世纪后,全球化浪潮席卷,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使人们走向质疑“西方中心论”和“科学万能论”,进而导致兰克史学走向衰落。年鉴学派顺势而起,强调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整体性叙述蔚为壮观。然而,当年鉴学派在60年代达到高潮时,伴随世界范围民主化浪潮对传统的反思,尊重多元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这种后现代的批判包含有非常之重要的有效论点,它指出了单一的历史观是不可取代的,历史不仅是被连续性而且也是被各种断裂所标志着的”[5]。

回首国内史学界,中国古代历史也多强调历史的通贯整体性,“疏通知远,《书》教也”,以求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家治学终极理想。直到现代,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依旧老生常谈,他主张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在历经激烈争辩后亦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自1949年政权鼎新以来,中国史学在意识形态的引领下转型为阶级斗争的宏大叙事,史学完全成为政治的婢女”,改革开放后,“社会史异军突起”,“微观史逐成为主流”[1]。大约9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大陆传播开来,产生了一批介绍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著作,如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等,国内学界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传统宏大框架的构建。在以社会史为代表的微观史学领域亦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市民社会、宗族社会研究,甚至是一个村或一份族谱的研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港台学者对中国史学的“微观化”处理视角,如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胡若望的疑问》,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等等。

在这种重视“微观”视角的研究导向下,历史学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王学典教授在其《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中曾提到,“历史学的‘危机’说,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确确实实存在,并且日益深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史学价值观念的危机;二是流行史学体系的危机”[6]。而后现代史学思潮下的历史研究,这种危机也是同样的。自古传统宏大叙事的研究叙述方式已渐渐不再流行并受到重视,相反的,越细小的“碎片”则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深刻钻研。在探讨史学宏大叙事危机时,笔者认为有两点也不得不提到。其一,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不过200多年,西欧历史虽久远但各国交集颇多,并未形成大范围的统一集权以把脉历史进程,故而由于时间的短暂性和空间的分割性,西欧史家专注于有限的年代和既定的区域,因此在研究一贯的通史和整体史时,更易把握和产生研究成果。其二,西方自希腊文明时代尤重理论体系的构建,而史学理论是随着世界形势和社会发展不断进化的,新理论的产生必然抨击旧有之弊,这也不难解释为何近代以来新理论大多由西东渐。因而,基于西方学者研究通史的便利性和史学理论自身的进化性,西方史学在我们通俗认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更容易贯通的整体史写作上,至近代或许已达到了某种瓶颈,因此,受新史学理论、现代科技进步和全球交往影响的史家便把注意力集中于日常点滴的、不同于传统史学视角的微观史或日常史上,寻求新的课题,倡导史家个体的主动性以挣脱传统的束缚,于是对传统宏大史学的挑战不言自喻。

国内史学界亦是同样,在古代社会,我们借用台湾大学古伟瀛教授提出的“儒家史学”概念理解,这种“儒家史学传统是指传统中国史学或者如学者所言的19世纪以前的‘中国古代史学’而言的”[7],它在支配传统中国史学时,讲求的是大一统、伦理纲常、官方主宰修史、重视精英人物的特征;同时,面对中国朝代更迭频繁、官方少数史家占主流的状况,形成了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官方

史学或儒家史学,纵观二十四史,虽多为断代史,亦是宏大叙史的另一种型号,算不上现今所谓的“碎片化”倾向。直到近代史学界受西方影响,知识分子公共话语权力加强,史学研究的注意力才逐渐多元。这种现象的滥觞,在1918年张申府的文章就已提及“西方学者著作之方今古已有不同。古之学者毕一生之力,汇其所成,成一大典,以为不朽之业。今之学者学有所得,常即发为演讲,布诸杂志,以相讨论,以求增益”[8]。改革开放后,此趋势更有增无减,除摆脱阶级史学壁垒、观念解放以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随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扩招,大量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进行选题时,由于学识所限,难以宏观把握,故视野放窄,走向“窄而深”,学术方向稍有偏离,便不免碎片化;第二,当代社会巨变,人心浮躁,追求“速食”,形成了一种追求“量”而非“质”的学术风气,“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已成明日黄花。因而“宏大叙事”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不再被大多数研究者特别是年轻学者看成可操作性的选题。

二、后现代史学的“微观化”视角

基于以上论述,宏大叙事面临多重挑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史学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值后现代主义正在发展上升、影响渐深的阶段,我们无法忽视其作为新型的、被学界公认的史学流派对传统史学产生的冲击。在此之前,西方史学主流是倡导整体观念的年鉴学派,国内主导是一元阶级斗争史学。而后现代史学能够长驱直入、动摇传统的原因,必可在其特征中挖掘探讨。后现代史学有诸特征和对传统史学的颠覆,此处针对其对宏观史学的冲击将从“微观化”视角试图加以理解。

河北大学的雷戈教授曾提出“三种历史”概念,“第一种历史指的是历史本身”,“第二种历史指的是历史学”,“第三种历史也就是被历史遗忘的历史和被历史学误解的历史”[9]。在其作品《第三种历史:一个历史新闻学的文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提出史学的文本性并倡导公民写史,这与后现代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暂时把这种被传统宏大史学所忽视的微观化、细碎化的历史归结为第三种历史,那么当前第三种历史的书写成为大势。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二种历史对第一钟历史的条框限制导致了历史研究的单一,而第三种历史的目的在于解放,解放第一种历史的不易察觉的、微小的环节,解放第二种历史忽略的主观和人性,从而第三种历史倡导的便是一种主观写史的苏醒和由写史人本体出发而洞察的个体和微观现象。而后现代史学之前的史学研究,由于受到科学和理性的支配,史家的注意力多集中于“大历史”和“大社会”研究,关注一种结构性和规律性的发展变化。归根结底,虽然这是历史科学化的一种表现,但在另一方面,科学化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被压抑的史家的主观支配意识也在复苏。

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史家一种主观写作或创作,首先史家有选择论题的权力,历史和社会之巨,史家可以从任何角度来从事探讨;其二,以往的“大历史”“大社会”忽略了许多日常的、微观的、生活化的、普通人的细节,后现代主义正是要对前人观察角度进行一种更新换代,“这种由下往上的历史,即所谓‘小历史’,慢慢成为历史研究的模式”[3]121。无论是小历史、微观史还是日常史,这种史学方法的形成,虽然不可能适用于对宏观史研究的把握,但是可以提醒我们去关注被忽略的“第三种历史”的状态。细析之,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微观化”的解读和运用,一方面是继承年鉴学派重视“非常识因素”的特点,最明显的例子是年鉴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的《菲力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书中强调对地理环境的重视和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后现代史学亦是在某种意义上继承前师这种“不通俗”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后现代史学微观化和年鉴学派倡导的整体史学是有根本区别的,后现代主义史家主张对历史进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一种细微角度的密集化深入,“后现代主义者开创了写史的新方法,从各个角落,自不同阶层,撰写人类的历史。‘密集描写’以编织出文化之网的方法,尤其是值得称美的”[10];后现代主义史家主张割裂,分裂历史的整体通贯研究,“不再以发现历史变动的模式为研究的主要目的。相反,借助人类学的方法与理论,历史又重新与文学结盟,以描述过去点点滴滴、枝枝节节为己任。”[3]125为了更好地说明后现代史学“微观化”视角的表达与叙事,我们在此以美国汉学家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大人物背后的小人物命运》(上海远东出

版社2005年出版)为例加以分析。其原版出版于1978年,英文名The Death of Woman Wang,书中描述了17世纪清初居住于山东郯城的农妇王氏不堪生活重负,婚后与人私奔,后屈辱返家被丈夫杀死的故事。作者基于《郯城县志》和其他几个地方的方志,用文学性的叙事,在僵化的史料背后,复活了清初北方村落的社会人情。作者史景迁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他作为历史学家,明显地抛弃了传统的叙史方式,用文学化的表述、微观的视角,透视了小人物身上的社会变迁与情状,想必我们很难从一本全中国均可易得的普通县志中寻找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挖掘他/她的故事及其折射的历史发展。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史氏这部作品应该是属于社会史的范畴,但其叙事和涉入角度又不可避免地深受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影响。作者运用史实重建和史家构想,一则淡化了历史与小说的界限,二则成为“微观化”史学研究的代表。正如后现代史学代表人物海登·怀特提到的“历史学家的论证是对他认为是真实故事的东西的阐释,而他的叙述则是对他认为是实际故事的再现。”[11]

三、“碎片化”与“微观化”

关于“碎片化”概念,郑师渠教授曾做过阐释,所谓“碎片化”的概念及批判,近些年由西方引入,1987年,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多斯在《碎片化的历史学》中,对年鉴学派及其“新史学”作了尖锐的抨击,指责第三代领导人背弃先辈总体史观,趋向“碎片化”[12]。在历史走向碎片化问题上,各家各有其志,争论此起彼伏。梁启超早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已经提及对碎片研究的不屑,“吾尝言之矣:事实之偶发的、孤立的、断灭的非史的范围”[13]。章开沅教授在此问题上主张重视细节,但坚决拒绝“碎片化”倾向,他尖锐地批评后现代主义是“对于日趋穷途末路的现代主义的反弹,其成绩在于深刻的批判,然而其偏激者又流于消极的破坏,即走向极端的所谓‘解构’”[14]。从这种观点出发,“碎片化”导向一则与宏观叙述相背离,二则冲击了史家研究的严肃、谨慎性特征。然而,另有一部分学者并没有把“碎片化”视为豺狼猛虎,《近代史研究》杂志收录的两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文章均表达了此种态度。王迪指出“碎片化并不是消极的;整体化和‘碎片化’共存,碎片化和整体的研究是同等重要的;如果一定要在两者中间做出选择的话,宁愿选择‘碎片’”[15]。王晴佳也认为“当代历史研究的‘碎片化’,又反映了中外学术文化的传承与特色”[16]。相较国内学者的谨慎,海外学者对于“碎片化”的态度开明得多,这也与现代史学新思潮在西方最先流行波及开来并被接受相关。此种话语开始影响着国内的史界,一定程度上转变着写史风气。

纵观这一场讨论,虽然不少史家对“碎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但另一部分史家又不觉大惊小怪,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的是研究的细节化、微观化导向和在当前史学思潮特别是以后现代史学为代表的史学思潮下,割裂历史导致的宏观历史难以复原的研究现状。而其背后亦有全球化浪潮、市场经济冲击的社会大势变迁和“速食化”的急功近利驱动。“碎片化”到底是历史发展的阻力还是动因,并非三言两语即可说清,尚待时间来验证。

我们在理解“碎片化”这一概念上,也许无形之中加上了贬义的主观色彩。通常意义上,即为“碎片”,便给人一种割裂整体,难以完全复原的凌乱感。倘若我们依此番理解,那么目前“碎片化”倾向或正在进行的“碎片化”研究便割裂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也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钱穆曾提及,“我们更当明白,在同一时代中,此事件与彼事件之彼此相通处,及其相影响处”,“切莫一一各自分开,只作为是一些孤立和偶起的事项来看”[17]。由此出发而进行的历史研究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化和简单化的处理,以独立的个案研究,难以寻得普遍规律和具有指向意义的脉络延伸,就个案而个案,宏观叙事史学似难以构建。即便将片段研究汇而总之,亦难以串联他们彼此联系和主要脉络的排列组合。

然而,我们又并不应该完全抛弃此种“微观化”研究,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说,一部研究广阔的社会转型的史学著作和一部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体生存上的史学著作就不能共存并且互相补充”[4]107。但我们该如何区别“碎片化”与“微观化”,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界标,我们如何做到“微观化”研究不致偏向“碎片化”极端?这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微观化”历史研究方法,可以缩放宏大叙史的任何一个领域而进行深入研究,这种

The Fragmentation Tendency of History Researc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WANG Xue

(College of History and Social Development,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gdong 250014,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st-modern historiography,the Mata-narrative as a traditional way to express history was faced with great challenges.It is a trend that history research goes in a microcosmic way,but the result is that the fragmentation phenomenon expands rapidly which causes big controversy.This passag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risis of Mata-narrativ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 historiography,and analyze the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of history research and the fragmentation phenomenon and academic debate in the present academia.In order to use the reasonable methods of post-modern historiography in history research and avoid taking difficult in history reconstruction,so the history research can be promoted with the develop -ment of times.

Key words:post-modern historiography;Mata-narrative;fragmentation;micro-history

“窄而深”的探索,一方面不应忽视其在历史中的位置,不能忽视事物之间的因果和贯通;另一方面,对于特殊个案,我们应重在分析它的产生土壤和是否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可能。否则,“微观化”的研究便偏向一种没有普遍化的可参照性,仅视为“奇闻轶事”的新鲜事件,那么历史这门学科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意义则无法充分体现。因此,只要在“微观化”史学研究中不盲目求新求奇,不割裂历史因素之间的联系,便不会轻易走向割裂的“碎片化”方向。四川大学的罗志田教授主张的非碎无以立通,史学的研究即是以碎片为基础的观念[18],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但作为史家的最终追寻目标,“我们若真要研究历史,仍不如从头到尾作通体的研究”[18]。笔者并不是要反对现代史学下的“微观化”导向,原因在于一是对于青年史学研究者来说,以小入手,方能大观;二是当代社会,每个人的个性主义在复苏,史家有权利对自己感兴趣的任何领域挖掘,不必囿于传统史学圈子。然而,在此过程中,要遵循传统史学严谨、客观、求实的基本思路,避免将历史割裂以致难以对历史进行重新建构和复原。正如台湾的杜维运教授在其《史学方法论》中所言,“世界的距离日近,闭关自守的时代,必须让其过去,以开放的观念,浩瀚的气量,容纳来者;以审慎的态度,谦退的胸怀,珍视固有者,是一项值得参考的原则。”[2]6

参考文献:

[1]

王学典,郭震旦.重建史学的宏大叙事[J].近代史研究,

2012(5):4-7.

[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4]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棊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M].何兆武,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0.

[6]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96.

[7]古伟瀛.后现代史学与儒家史学———新与旧的辩证[J].东方论丛,2004(5):31-43.

[8]张申府.劝读杂志[J].新青年.1918-10-15.

[9]雷戈.两种历史文本的界限与张力[J].东方论丛,2004

(3):43-53.

[10]杜维运.变动世界中的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7.

[11]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述学[M].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7.

[12]郑师渠.近代史研究中所谓“碎片化”问题之我见[J].近代史研究,2012(4):5-10.

[1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37.

[14]章开沅.重视细节,拒绝“碎片化”[J].近代史研究,2012

(4):4-5.

[15]王迪.不必担忧“碎片化”[J].近代史研究,2012(4):30-33.[16]王晴佳.历史研究中的碎片化与现代史学思潮[J].近代史研究,2012(5):30-33.

[17]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1:10-11.[18]

罗志田.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J].近代史研究,2012(4):10-18.

责任编辑:罗清恋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 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后现代主义”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鉴于本人近来对一些有关后现代主义的文字记载及理论、评论文献稍微有所涉猎,加之自己对艺术及艺术设计颇有兴趣,因而决定借此机会谈一点很不成熟的想法。可能当中会有些偏激或不全面的观点,但正如伊娃?赫斯所说:“走极端总要比创造一些普通的、平凡的、标准尺寸的东西有趣得多。”虽敝帚千金,但难免粗陋,权作抛砖引玉之言。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8725060.html, 一 20世纪50~60年代是历史上较为痛苦的时期: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苏美霸权和冷战留给世人以难以名状的恐惧,新一轮科学技术革新一方面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却又给予人们倍受煎熬的心灵以巨大的苦闷、压抑、疯狂和动荡。技术其实已揭开其神秘主义者及恐怖制造专家的面纱,“于是,在一个地面铺满灰尘落叶、空气和水受到污染、资源大大损耗、充满着化学物品、放射性气体和太空碎石的世界上,进步已不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人类在未来能否生存下去”。①各式各样的哲学和美学思潮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但遗憾的是它们在激活人们思维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泛滥的运动及主义昙花一现式的各种论调使艺术丧失了所谓的恒定性客观标准。以崇尚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在此间拖着疲惫的步伐缓慢移动着。自印象主义以来,科学的方法论和逻辑的推理形式就已开始在艺术界蔓延开来,现代主义也由此被断言“有光辉的、崭新的和更好的未来”。但到了60年代末及70年代初,现代主义前进步伐嘎然而止,越南战争、种族骚动、暴力冲突、示威游行成为以美国为首现代西方社会挥之不去的鬼魅,如影随形。“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也由于底气不足而越发软弱无力,好象所有的艺术家都陷于痛苦挣扎之境地,同时彼此心中渴望着另一扇大门的开启,以便使来自不同世界的一缕曙光能早日来临。 直到这时,也就是70年代的十年间,这扇大门终于被一些先知先觉的艺术家打开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已在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艺术领域悄然兴起,并不失时机地冲击和影响着所谓的主流文化艺术。而它们的名称也不相同:“如德国:‘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 e),意大利:‘超前卫’(Trans-Avantgarde),法国:‘新自由形象’(Nouvelle Figu ration Libre),英国:‘新精神’(New Spirit),美国:‘新意象’(New Image)、‘新表现’(New Expression)、‘新具象’(New Figuration)、‘涂鸦艺术’(Graffi ti)、‘图案与装饰’(Pattern-Deccration)等”。②但总的来说用最具概括及折衷色彩的“后现代”(Post-ModernArt)一称来统范这些新绘画则可谓最合适不过的了。 二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8725060.html, 但是,“后现代主义”并不只这么简单!如果说将黑暗的中世纪看作人性的抑制和封闭,以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浅析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时间:2017-12-17 11:50:11 | 作者:学霸 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时代里,信息化变革正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并贯穿于我们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在时间中的生活方式也持续地在改变。时间的有效利用,是效率的体现,于是将碎片化的时间用于学习和积累,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碎片化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新学期开学以来,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变得充实了许多,但还是有很多可以得用起来的时间被浪费掉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这就是很好地利用了碎片化时间。不浪费时间,在生活中不断自我提升,那么就应该有效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但首先要懂得珍惜时间,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要改变懒散和拖延的坏习惯。曾经读过这样一篇童话,讲述的是:有一只小猴子,住在森林里。一天下起了大雨,小猴子在大雨中淋得瑟瑟发抖,看到别的动物都住在温暖的家中。他便对自己说:“明天,我一定要把房子盖好。”到了第二天早上,阳光明媚,于是,他便说:“明天再盖吧!”就这样,一天就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又下起了大雨,于是他又说:“明天,明天我一定盖。”就这样今日复明日。到了最后,他的房子也没有盖好。从这个童话中,我们不就应该懂得珍惜时间的宝贵吗? 其次,利用碎片化时间可以用于阅读以及各个学科的学习,要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进行学习的目的和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例如:早晨起床后,也是一天精神最好的时候,可以记背一下单词、语法、课文或概念公式等;上班途中、等候间隙、睡觉之前等一小段时间都可以利用起来学习;阅读不方便时,可以尝试听学习音频等。阅读可以分时段完成,让知识更广博,可以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这个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发现问题并深入思考。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现代人生活时间本身就是零零碎碎的,看似一天到晚都在忙,但又看似一整天都有无数个小空闲。有效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学习成效的关键所在,持之以恒,便会得到可观的效果。

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答案

1、政治: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利确认和保障社会成员权利和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自由:自由行动是指个人在社会层面上自愿的不受强制的行动,也就是个人不受威胁或者其他形式的强制,出于自愿选择而做出的行动。 3、权利:权利是一个政治、法律术语,通常是个人宣称对其对象所拥有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置的地位或能力。 4、平等:自由主义中的平等原则指人与人关系上的同等对待,不允许在身份、资格认定和性别等方面的歧视。西方社会文艺复兴以来的最大进步便是对人的平等权利的认同和追求从中世纪的等级制身份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变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平等的发展。 5、政治思潮:政治思潮是一种观念形态,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它具有理论导向的作用,它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地带动作用。它作为一种社会层面的宏观的动态的思想倾向,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的和方法论的意义。 6、正义:正义就是让每个人得其所应得。它意味着同等地对待同类对象,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这一规则本身并不包含一切人平等的前提,而只是一种形式的规则。在成立之初,并不与社会平等相关,只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在其基本含义中加进了结果平等,也就是社会正义的内容。 7、法治:法治其全称是法律的统治。在实行法治的国家,其最高权威不是某些随心所欲发号施令的个人或集团,而是按照人民的意愿建立起来,由独立的司法机构执行,并以分权方式维护的整套法律制度及其运作方式,可以把法治国看作是按法律原则建立起的国家。 8、民主:民主就是指多数人的统治,或叫人民的统治,即最终的政治决定权不依赖于个别人或少数人,而是人民全体的多数,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 9、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经验主义者以人的感觉所表现出来的快乐作为基本出发点,而精神的安宁则是在此之上的更高的衡量指标。 10、社会契约论:这一理论假定人们是在原初的状态下,通过相互订立契约而确立基本政治和制定法律规则。从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理论中,他们都把社会政治体制看作是原初人们协议的产物。 11、现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征有哪些:1、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观不断深化。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基本概念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含义。这些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早在17、18世纪已被人们作为一种革命的思想武器,为推翻封建秩序而奋斗,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变迁,这些研究主题不断更新和深化。另外,一些西方学者,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对建立在理性与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进行了反思与批判。2、思潮流派纷呈。各种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具体主张呈现多样化态势。在二战后,世界两级对抗的格局中,除少数国家少数政党长期追随美苏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政治思潮开始呈现出相互融合和趋中的走势。3、政治思潮流派和学科间不断渗透与交融。这体现在多种层次上。一是西方各国政坛上的各党派之间政纲和政策的相互碰撞。 二是政治问题地区化与国际化。三是政治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临近学科的相互影响,出现了政治心理学、决策论、政治沟通等学科门类。4、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探求。

现代艺术思潮 简答 (1)

二简答 1、简述叔本华的主要哲学思想 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着名哲学家。唯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上,和佛教思想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是存在主义思潮的重要思想渊源。主要着作《论自然意志》、《叔本华全集》等。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形成于黑格尔活动时代的后期,他抛弃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寻求新的出路。他的哲学是康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坚持物自体,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着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 亨利·柏格森(1859年-1941年)法国哲学家,倡导的生命哲学是对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反拨。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是在本身。以“创化论”之说,强调创造与进化并不相斥,因为宇宙是一个“生命冲力”在运作,一切都是有活力的。他反对科学上的机械论,心理学上的决定论与理想主义。 他认为人的生命是在意识之绵延,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他对道德与宗教的看法,亦主张超越讲话的形式与教条,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 主要着作《时间与自由意志》、《生命与意识》等。 3、以《布道后的幻想》为例简述高更艺术的意义 高更1888年的作品,描绘农夫们在听完牧师讲解圣经后产生的幻觉。强烈的色彩超出了描绘性色彩的表现范围,由红、蓝、黑和白色组合而成的图案和弯曲起伏的线条,表现了农民式的宗教幻想。这是以色彩和结构表现出的空间。 高更放弃了以光影效果塑造形体的传统手法,也不用融合的互补色,而是以平涂的色块取得形的自由,他把色彩本身当成表现目的,而不是对自然界的某种描绘。强烈的色彩,都是非的,完全是由画家的主观感情所决定,充分显示了高更的综合主义画风。就此而言,它标志着西方绘画时代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美术中心有法国巴黎转向美国纽约,更多地是以注重观念改变为特点。 1950年代兴起抽象表现主义,只重绘画行为过程二不是注重绘画结果的行为绘画,体现了美国人自由创造的活力。出现了大色域绘画、极少主义绘画、硬边派等,这些艺术多以冷静、简单的大色块布置画面,不惨任何感情的表现。 1960年代波普艺术,首先风行美国,它使艺术与现代文明互相渗透,让艺术成为更为普及的交流手段,与现代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1970年代后,现代美术完全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格局,艺术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探索艺术和艺术表现,自此以后再无风格流派可寻。 俄国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最早强调以抽象形式表现情感和内在精神的画家。是现代抽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他的抽象艺术理论把艺术活动看做是纯粹精神领域的事情,他认为被感受的东西能唤起和振奋感情。 他认为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映或决断。任何表现形式都是来自抽象的强烈要求,而不是受客观世界面貌的约束。想象就是对存在关系的一种主观透视,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色彩的和谐,因此有直线、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构成抽象作品,并从抽象角度对点、线、面做出全面深刻的元素分析。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其中的内在张力。 20世纪西方工艺设计中心转移到德国,尤其是被称为“现代设计摇篮”的鲍豪斯,为现代工艺设计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现代工艺设计的特点: 1、确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2、打破了传统的“纯艺术”和“实用艺术”的分离;

利用碎片化

利用碎片化 时间:2017-12-11 10:12:17 | 作者:学霸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生活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断,纵使多般无奈,却也无可奈何。 是啊,我们有多久没有完完整整地读完一整本纸质书了?作为一个生活于上海的现代人,若是我们没有手机,平板,电脑的我们,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无法想象。 思其原因,时代不断进步,教育资源更胜之前,从而让一批又一批的人力资源输向社会,高科技产品也一个又一个地向我们袭来。工业也随之更加精良,让本就没有太大自制力的我们,对其更加爱不释手。 不仅如此,“碎片化”会给你一种错觉,让你认为你在高效率地利用时间。可是事实确是不尽如人意的。上学、放学的路上、下课休息时间,这些本来可以整块利用的时间,其实都被你浪费在了手机屏幕上。不知不觉中,时间都被偷走了。 其实不是你的生活都被碎片化了,而是你更甭没有去利用碎片化。 与其去专注于那些消息成动不动九十九加的QQ群,还不如好好利用这些时间看一些好文章。 与其去打开微博、刷刷花边新闻,还不如好好利用这些时间打开新闻资讯看看新闻。 与其天天一起床就微信微博一通刷,不如利用这些时间把要背的书多看两眼。 当然,更不要虎视眈眈地盯在手机前就为了抢那么几分钱的红包,仔细一想这个行为是不是很可笑?与其贪图那么几分钱,不如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多去背背英语单词,毕竟是时间才是真正的金钱,这样才可能创造更大的财富。 真正有自制力的人,会把时间整合利用,做好时间管理。 我们平时的每个周末,每天上学、放学的路途中和午自修时间,以及每周的补课途中都可以利用起来。 比如,每天的上学、放学,公交车上都挤满了人,这时候虽然没有心思看书,但是我会利用公交车上的小电视来了解近期的重要新闻。 午自修时,可以写一些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使晚上的学习生活不会过于劳累,可以早点睡觉,增加睡眠时间。

碎片化时代

碎片化时代 今天在互联网上的内容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互联网的碎片化已经不只是单个现象。各种信息和内容五花八门,这就是信息和内容的碎片化。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让他有兴趣关注的点是很不同的,这是用户兴趣的碎片化。每个人不用整块的时间,而只是在零星的时间使用互联网,这就是时间的碎片化。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导致所需资源分散在各个不同的角落,这是资源的碎片化。各种碎片化最后的结果就是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碎片化时代。这个碎片化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尤其如此。可以说“碎片化”是Web2.0后时代最大的特点之一。 碎片时代带来了浮躁,可以说这不仅是今天中国互联网的通病,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大家在做所有事情的时候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喧嚣一时的东西很快就能成为过眼云烟。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过去谈情说爱,靠的是鸿雁传书,从写信、寄信、等信到读信、回信,一个漫长的过程,拉长了感情交流的酝酿积蓄。在《围城》中,钱钟书是这么说的:“做了朋友通个电话算接过了,可是面没有见,所说的话又不能像信那样留着反复看几遍。电话是偷懒人的拜访吝啬人的通信。最不够朋友“。现在的情侣们,互相用书信来交流感情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不用说电话,各种更便捷的即时通讯工具,QQ、微信、短信、视频,在沟通无障碍的同时,又使得人们再也没有耐心去等待信息的到来。 碎片时代另外带来的是海量信息与注意力转移之间的矛盾。您本来打算上网是收邮件的,但是在打开网页的时候被腾讯QQ上弹出的一则新闻吸引,看完新闻后,又找到某个明星的八卦消息,点击链接后又发现《行尸走肉》新的更新剧

集。两个小时之后的结果是最初要收的邮件还没有收。这是一个场景。在很多类似的场景中可以这么说:我们已经越走越远,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信息碎片化 对碎片化的研究在传播学的领域是最广泛的,其官方的定义是: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 互联网在Web2.0前的传播模式是简单的单向传播,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由政府、各种机构或者媒体等某个官方或半官方组织发布,而个体用户只能接受。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微博和微信被大众所广泛接受,使得任何一个个体用户都有机会去分享他的信息,为人所关注,甚至成为自媒体,从而成就了个体对个体的新传播模式。不同来源的信息不可能符合统一的规范,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整理分类分发渠道,使得所有的信息是凌乱无序,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整个互联网传递。就像现在同一则新闻,会以不同家媒体报道出现在不同的论坛上,出现在各个网民自己的微博和微信上。所以当你搜索一个关键词,微博会给你数万条信息,百度会给你数百万个结果,一部分是重复的,一部分是不全面的,当然还有一大半是不相关的。如果真的想要了解某件事的全部,就需要从各个角落找出真相的各个碎片。 互联网上信息碎片化的一个结果就是,信息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我们反而越来越难找到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面对整屏的信息,如何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和需要的信息变成了一个课题。

西方艺术思潮

简论西方艺术中的唯美主义思潮 学生:张子鑫学号:0743002032 1.唯美主义运动内容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会的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 西方唯美主义思潮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口号。以“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为特征。代表人物有济慈、雪莱、戈蒂埃、王尔德、比亚兹莱,而王尔德是其灵魂人物。范围波及欧洲及远东地区,领域波及文学、戏剧、装饰、美术。 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法国哲学家维克多-库辛和奥菲尔·戈蒂埃在法国推广了这一观念,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2. 唯美主义的形成过程 唯美主义思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是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他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法国作家戈蒂埃是由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作家。他反对艺术的功利主义,主张纯艺术,追求形式美,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戈蒂埃成了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 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

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还是把时间碎片化作文

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还是把时间碎片化作文 自从有了手机,我们的生活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少人都成了低头族,在地铁车厢里,在餐桌旁,甚至是在过马路的人行横道线上。如果被问到为什么这么频繁地看手机、玩手机,低头族们会回答:“手机可以让我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呀! 频繁地看手机、玩手机真的都是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吗?我不同意。 我们的确都有一些零散的、无规律的、也很容易浪费掉的时间。但是,在这些时间里,很多人频繁地拿出手机只是刷朋友圈、看微信、浏览网页等,大多只是消磨时光而已,是谈不上 “利用”二字的。 在我看来,频繁低头不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还会把时间“碎片化”。比如课间,这是一段休息一下眼睛、舒展一下身体、放松一下精神的时间,如果你不停的刷手机,你就把这段时间碎片化了。这样,你还能休息好、舒展好、放松好吗? 再比如我家里饭前这段时间,如果我在正式开饭前就先“品评” 一下老爸已经炒好的菜,或是帮着盛个饭、端个碗、擦下桌子,或是跟外婆唠叨唠叨,这段时间岂不是珍贵的亲情时间?哪里还是需要用手机利用的碎片化时间呢?而如果我还是频繁刷手机,

岂不是把这段时间碎片化了吗? 刷手机而把时冋碎片化的例子还有很多。有的人不论在做什么事情,只要听到手机“嘀” 一声,就赶紧要查看,这就把正常作事的时间也“碎片化” 了。有的人即使手机没“嘀”,过一阵不查看就像丢了魂似的',焦虑不堪,这就更严重了,因为他们己经养成了习惯,他们己经顾不得什么时间或任务,习惯性地查看手机是第一位的,他们的时间就会零碎不堪。 那么,我们能不能既用手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又减少“把时间碎片化”呢?我觉得关键还是对时间的规划。如果是按规划用手机下载或上传作业、看通知、听听力材料等,就是做了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是真正地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如果没有规划、漫无目的、乃至形成频繁玩手机的坏习惯,那就会不断地“碎片化”宝贵的时间。 我们学校要求同学们在校时手机统一保管,这很好。因为在学校几乎没有碎片化的时间需要借助手机利用,也不应该让手机把我们宝贵的时间碎片化。 【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还是把时间碎片化作文】 【全文结束,小雅为您整理】

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的私以为: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①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 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 解构现代主体性。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 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empirenews.page--]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 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的现代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的现代化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现代化负面效应的一种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科学技术;理性;现代化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特征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中,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来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暴露出来。促使思想家们开始对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和批判。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是这一反思和批判的结果。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以下主要理论特征。 第一,反理性主义。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大力颂扬人的理性力量,倡导通过理性去认识客观世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借助于近代自然科学,西方资本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把科技推向了极端。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却使科技和理性走上了人的对立面。这就抽掉了视自由、理性和主体性为生命的西方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信仰根基,把他们抛入了价值、信仰和生存的真空,也促使人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审视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理性。尼采被称为由理性转向非理性的转折点人物,他对理性的攻击动摇了理性主义的大厦,从而

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先驱。他认为“世界除了强力意志外,什么也不是。”尼采对强力意志的推崇贬低了传统理性主义哲学对理性的崇拜。正如马尔库塞评价道:“尼采揭露了那个作为西方哲学和西方道德基础的巨大谬误;就是把事实当成了本质,把历史条件变成了形而上学的条件。”在尼采看来,理性不是世界的主宰,权力意志才是世界的主宰,真理不过是权力意志的工具,对人是否有利是衡量真理的惟一标准。尼采的反理性主义后来被后现代主义推向极致。 第二,反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类中心主义在现代西方社会愈演愈烈,这种观念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人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在提出了“上帝的死亡”之后,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人的死亡”,主张要用对自然的和谐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征服,从而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因此,后现代主义者拒斥人类中心论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倡持续发展,重新审视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 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后,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后现代主义开始衰落和分化。耐人寻味的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衰落并出现分化时,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却成为了知识界关注的热点。”后现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 一、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风靡全球。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哈桑、罗蒂、利奥塔德等分别从艺术、哲学、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概括,不可否认,种种言说对后现代概念清理有着不同的助力。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复杂且争论颇多的问题,但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特征,如反传统、反本质、非主流、反理性、多元化等等在一定范围内却已形成某种共识。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精神已渗透到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等理论研究领域和戏剧、电影、电视、广告等文化产品的制作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经济学和市场营销领域也开始研究经济及消费生活中出现的后现代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要是指一个以信息、传媒等为主导的新时代。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消费环境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物质丰盈了,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发愁,新技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休闲、娱乐,消费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我们可 以清楚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消费主义热潮正在社会中涌动。但是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之类的文化行为。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消费社会已经到来。这是一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质上,这种消费社会就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在后现代社会里,人类在物质与文化生产、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后现代消费文化。 在消费社会中,后现代主义正影响着人们经历一场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才吸引了更多公众的兴趣。 二、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文化的特征 1消费的符号化 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生产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现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意义,即商品作为符号,能够提供声望和表达消费者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在服装消费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身着最新潮的服装,人们会产生一种胜过他人的优越感,比如金利来,人们之所以以高出普通服装十几倍的价格来选择这一牌子,主要在于金利来独特的商标符号及它对地位财富的象征和宣示,穿上它,无异于展示自己是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一员。后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从商品形式占主导地位进入到符号形式为主的时代。 2消费价值观发生变化 后现代消费文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们把追求和占有物质,追求享受作为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消费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规范,人变得越来越现实,变得越来越功利。许多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享乐,忙于购买那些标榜自己身份的物品,而这意味着那些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消费品由于缺少了商品的符号价值而失去了他的消费价值,被纳入废弃品的行列而被扔进垃圾箱,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挥霍性浪费。而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 3审美平面化 由于追求短暂,即时性的审美趣味使消费文化全然摒弃了对深度意义、永恒价值、理性蕴涵的追求。几句无厘头的广告词,几个非连续、逻辑和时间关系模糊的电视镜头就可以拼接成

利用碎片化时间作文900字完美版

利用碎片化时间作文900字 “碎片化”本意是指完整的东西被分成好几块。但从社会发展的今天“碎片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碎片化的阅读,购物,娱乐……“时间都去哪了?问题的种种需要我们思考!”但时间换不回“青春”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利用好碎片化时间。 出现碎片化时间的问题在于人们对于时间观念的意识浅薄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时间如流水,往往在不经意间流逝;碎片化时间是人们不懂得利用后的“失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更为重要的是碎片化时间更是人的精神价值体现,常怀“我亦无他,唯心而走”的志气! 时间观念浅薄往往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阅读中“断断续续,以篇概全”,其实深入研读才是最好的选择;购物时往往也不能为“它”驻留,其实停下来细细品味才是真;娱乐中也利用碎片化时间,但是却不能真正放松下来。“失败”与精神境界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人生而人人平等,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不正是他们懂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吗? 鲁迅曾说:“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他用一生向世人证明:“时间就是生命”。更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但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只在于自己如何去做。每个人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目标,而时间更是目标的助推器。 那么我们如何去利用碎片化时间呢? 首先,我们要懂得合理规划时间,将你一天所要完成或所想做成事的时间一一列出来,所谓“没规格,不成方圆”道理正是如此,心中怀揣“压力”已化为了动力驱使你前进。其次,我们可以把两件小事化为一件事:在你工作累时或有情绪时,适当的运动。放松自身心情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其次,要学会“分解”时间,在做一件事时,将不会转变为会,在忙着思考一道题时,百思不得其解,那就先放一放,先去做其他的事,回过头来再次思考,因此我们需高效利用琐碎时间。即使时间一去不复返但它也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在这现代化告诉发展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需要我们适应,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应该利用好碎片化时间。 生活会因点滴的时光变的充实,破镜重圆后的灿烂是一道道绚丽风资,所以说这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可贵之处,人在当下,则能“碌碌无为”呢?唯“我”所用的时间将会揭开-它那神秘面纱,得到真谛的传承! 我们要行动起来,利用碎片时间,享人间芳华,品人生百态!每走一步需要我们为之努力!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当法国的《世界报》于1981年模仿《共产党宣言》首句句式向其晨报读者宣布这一消息时,也许并未料到这个“幽灵”蔓延得如此迅速,从欧洲大陆到美洲大陆到亚洲大陆,从二十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通常认为,其思想先驱向前追溯到尼采、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海德格尔,甚至马克思;其风云人物则包括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德鲁兹(Gilles Deleuze,1925-1996)、拉康、博德里亚(Baudrillard)、莱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福柯、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14-1994)、德里达、罗蒂(Richard Rorty,1931-)等人——但这些人自己罕有标榜自己为“后现代”的,这个名单也只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者或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者“杜撰”出来的。通常认为名单上的这些思想家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建立起以“反”、“后”和“非”为字头的“主义”:“反基础主义”、“后人道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解释学”、“后哲学文化”、“非理性主义”、“视角主义”、“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顾名思义,也许是在现代主义(modernism)之后的思潮,也许是对现代主义的破坏、反动或超越,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异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甚至不过是绝望的呐喊。现代主义的发端可以追溯到笛卡尔哲学和近代科学的产生。这种现代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培根);或人是宇宙的观察者(伽利略),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改造和控制世界,主体(自我)能自己证明自己,自己肯定自己。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成为“科学的”,它诉诣于一种精确的方法,而不是权威。现代主义在康德那里取得了一种新的形式:它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洛克和休谟的经验主义结合起来。这样哲学中的现代主义便具有了超验的和经验的两个方面。超验的方面通过理性的工具提供经验多样性的统一,“我思”确立知觉的限度。伴随这种主观与客观的协作(同一),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被牢固地奠定了。在此基础上,现代主义哲学家形成了一种主体性的观念,该观念不仅是逃避的场所,而且也是所有知识的条件。笛卡尔、黑格尔和胡塞尔尽管处在不同的时代,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流派,但在以主体性概念为基础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正是主体性概念使关于意识的理论成为可能。因此他们的哲学都属于现代主义哲学。简言之,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1]而对这一切的质疑便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探求绝对真理的惟一的哲学已不复存在,只存在着各种形态的哲学;真理也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话语(discourses)、解释、言谈、思考、写作和传播;“中心”不再存在,只有飞速扩展的边缘;没有纵览一切、总括一切的视角,没有“上帝之眼”(God’s-eye view),有的只是无限多的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的解释。或许对许多后现代主义者来说,惟一健康的思想态度,是强烈的彻底的怀疑主义。 因此,后现代主义不可能是“哲学”,哲学在后现代思潮中已经死亡了。后现代主义是一只口袋,里面盛满了对传统哲学主张的反对、控诉、戏谑和讽刺。它基本上是否定性的,它欢呼哲学的终结,但并不致力于新的创造;它抛弃了以往哲学的信心和雄心,但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也并不是那么谦恭。

碎片化时代的碎片时间如何利用

碎片化时代,如何利用碎片时间 今天在互联网上的内容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互联网的碎片化已经不只是单个现象。各种信息和内容五花八门,这就是信息和内容的碎片化。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让他有兴趣关注的点是很不同的,这是用户兴趣的碎片化。每个人不用整块的时间,而只是在零星的时间使用互联网,这就是时间的碎片化。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导致所需资源分散在各个不同的角落,这是资源的碎片化。各种碎片化最后的结果就是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碎片化时代。这个碎片化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尤其如此。可以说“碎片化”是Web2.0后时代最大的特点之一。 碎片时代带来了浮躁,可以说这不仅是今天中国互联网的通病,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大家在做所有事情的时候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喧嚣一时的东西很快就能成为过眼云烟。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过去谈情说爱,靠的是鸿雁传书,从写信、寄信、等信到读信、回信,一个漫长的过程,拉长了感情交流的酝酿积蓄。在《围城》中,钱钟书是这么说的:“做了朋友通个电话算接过了,可是面没有见,所说的话又不能像信那样留着反复看几遍。电话是偷懒人的拜访吝啬人的通信。最不够朋友“。现在的情侣们,互相用书信来交流感情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不用说电话,各种更便捷的即时通讯工具,QQ、微信、短信、视频,在沟通无障碍的同时,又使得人们再也没有耐心去等待信息的到来。 碎片时代另外带来的是海量信息与注意力转移之间的矛盾。您本来打算上网是收邮件的,但是在打开网页的时候被腾讯QQ上弹出的一则新闻吸引,看完新闻后,又找到某个明星的八卦消息,点击链接后又发现《行尸走肉》新的更新剧

集。两个小时之后的结果是最初要收的邮件还没有收。这是一个场景。在很多类似的场景中可以这么说:我们已经越走越远,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信息碎片化 对碎片化的研究在传播学的领域是最广泛的,其官方的定义是: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 互联网在Web2.0前的传播模式是简单的单向传播,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由政府、各种机构或者媒体等某个官方或半官方组织发布,而个体用户只能接受。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微博和微信被大众所广泛接受,使得任何一个个体用户都有机会去分享他的信息,为人所关注,甚至成为自媒体,从而成就了个体对个体的新传播模式。不同来源的信息不可能符合统一的规范,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整理分类分发渠道,使得所有的信息是凌乱无序,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整个互联网传递。就像现在同一则新闻,会以不同家媒体报道出现在不同的论坛上,出现在各个网民自己的微博和微信上。所以当你搜索一个关键词,微博会给你数万条信息,百度会给你数百万个结果,一部分是重复的,一部分是不全面的,当然还有一大半是不相关的。如果真的想要了解某件事的全部,就需要从各个角落找出真相的各个碎片。 互联网上信息碎片化的一个结果就是,信息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我们反而越来越难找到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面对整屏的信息,如何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和需要的信息变成了一个课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