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桩基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

桩基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

桩基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
桩基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

桩基超声法检测操作细则

1.总则

1.1. 本细则依据《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TG 106-200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及《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SJG09-2007)编写。

2.仪器设备

2.1.超声波检测仪:符合(JTG/T F81-01-2004)、SJG09-2007、CECS21:90的有关要求。

2.2.换能器:符合(JTG/T F81-01-2004)、SJG09-2007、CECS21:90的有关要求。

3.操作步骤

3.1.检测前准备工作

3.1.1.预埋声测管应下列要求进行:

3.1.1.1.当桩径不大于1500mm时,应埋设三根管;当桩径大于1500mm时,应埋设四根管。

3.1.1.2.声测管宜采用金属管,其内径应比换能器外径大15mm,管的连接宜采用螺纹连接,且不漏水。

3.1.1.3.声测管应牢固焊接或帮扎在钢筋笼的内侧,且互相平行、定位准确,并埋设至桩底,管口宜高出桩顶面300mm以上。

3.1.1.

4.声测管管底应封闭,管口应加盖。

3.1.1.5.声测管的布置以路线前景方向的顶点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和分组,每两根为一组。

3.1.2.应通电检查仪器的各部分是否正常。

3.1.3.应测定检测系统发射至接收的延迟时间t0和声时修正值t′;

t′=(D-d)/v t +d-d′/v w

式中:D——检测管外径(mm);

d——检测管内径(mm);

d′——换能器外径(mm);

vt——检测管壁厚度方向声速(km/s);

vw——水的声速(km/s);

t′——声时修正值(us);

3.1.

4.声测管内注满清水,并采用测绳挂重物来检查声测管是否畅通。

3.1.5.测量两声测管外壁间的净距离I。

3.2.检测工作基本要求

3.2.1.调整超声检测仪参数,应使接收信号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并且使首波波幅在显示器上的高度适中。

3.2.2.测点间距宜为200~500mm,收、发换能器应以同一高度或相差一定高度等距离同步移动,宜从下到上进行声时、波幅C及接收波频率的测量,并及时记录不正常波形;各测点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cm,并应随时校正。

3.2.3.应以两个声测管组成一个检测面,分别对所有测面进行检测(三管三侧面、四管六侧面)。

3.2.

4.对可疑点测点,应进行复测,宜用加密平测、斜测、双向斜测及扇形扫测的办法确定缺陷的位置和范围。

3.3.数据采集

3.3.1.根据现场条件确定用交流电,还是用内部电池,设好后面板的供电开并,连接好换能器、电源线等。

3.3.2.打开电源开关。

3.3.3.输入参数:包括工地名、桩号(文件号)、检测日期、测试方向、检测起点测度、收发间距、移动步间距、零声时等。

3.3.

4.采样:将光标移至采样标识,压入旋钮,当出现的波形理想,仪器自动判读正确时,压入旋钮,停止采样;当仪器自动判读不正确时,转动旋钮分别将光标移至读时,读幅、读频处,手动读取声时、振幅、接收波频率。

3.3.5.存贮:将光标移至存贮标识处,压入旋钮,仪器自动将当前测点的系

统工作系数和读数结果保存于机内电子盘中。

3.3.6.重复3.3.4、3.3.5操作,检测完一个剖面(一对声测管)。

3.3.7.重复3.3.1-3.3.6操作直至检测完一个根桩。

4.数据处理

4.1.声时tci、声速v、声波波幅衰减值A按下式计算:

t ci=t i-t0-t (4.1-1)

v i=I/t ci(4.1-2)

A i=20lgc/a i(4.1-3)

式中:tci——第i测点的声时(us);

ti——第i测点的声时原始测量值(us);

t0——超声波检测系统发射至接收的延迟时间;

t——声时修正值;

I——两根声测管外壁间的净距;

vi——第i测点的声速(km/s);

A——第i测点的声波波幅衰减值;

ai——第i测点的声波波幅值;

C——常数CA/D转换的最大值。

4.2.缺陷值数据

4.2.1.临界值法、声速、波幅衰减临界值应按下式确定:

V i<V D(4.2.1-1)

A i>A D(4.2.1-2)

V D=V m-2S v(4.2.1-3)

A D=A m+6 (4.2.1-4)

式中:VD——声速临界值(km/s);

Vm——声速平均值(km/s);

Sv——声速标准差(km/s);

AD——波幅衰减临界值(dB);

Am——波幅衰减平均值(dB);

当同时满足(4.2.1-1)式和(4.2.1-2)式时该测点可视为缺陷点,仅满足4.2.1-1式时该测点可视为可疑的缺陷点。(4.2.1-2)式为辅助判据。同时,结合频率和接收波波形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5.结果评定

受检柱的完整性类别应根据缺陷作位置和范围、桩型、场地地质情况、施工工艺、施工记录、检测经验结合下表进行综合判断。

超声波检测抗完整性评定表

注:①n—是指同一横截面(同一深度)的缺陷测点数;

②从下而上、从左向右评定。

6.相关文件

6.1.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HZLQKJ:CX29-2010-A[0]

7.相关记录

7.1. 《基桩超声波检测记录表》合众检录ZJ-001

声波透射法桩基检测报告

委托编号:2019-模拟-050 计量认证:160302340774 资质证号:(冀)建检字第11147号 检测报告 (声波透射法检测) 工程名称:--- **** 2019年9月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3、报告无报告人、审核、批准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和无骑缝章无效; 5、对检测签订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 检测单位提出; 6、一般情况,委托检测鉴定,仅对委托项目负责。

声波透射 检测报告 批准人:审核人:主检人:绘图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目的 三、检测依据 四、检测数量表 五、工程地质概况 六、检测方法简介 七、检测结果 八、检测结论 九、附图表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桩基工程采用挖孔灌注桩,设计桩径1.2m,桩长为33.0m,混凝土强度为C35。共计4根。 受委托单位的委托,我公司对桩基进行了超声波透射法桩身完整性检测。外业检测工作于2019年9月16日进行。 二、检测目的 检验工程桩桩身结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三、检测依据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2、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四、检测数量表 五、工程地质概括 详见勘察报告。 六、检测方法简介 1、桩身缺陷判别: 桩身缺陷:以声速临界值、波幅临界值以及PSD判据进行综合判定。 2、桩身结构完整性分类: 根据声波检测参数特征,评定混凝土桩基质量可按四类划分: Ⅰ类桩(基础):混凝土质量优良,各检测剖面的每一测点声速、波幅均未超临界值;混凝土均匀性等级为A级。 Ⅱ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混凝土质量为合格类,某一检测剖面个别测点的声速超临界值,主频、波幅基本正常;混凝土均匀性等级为B级。 Ⅲ类桩:桩身存在明显缺陷,混凝土质量为不合格类,某一检测剖面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射线探伤作业指导书 1.1 目的 为了保证射线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编制本细则。 1.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材料板和管的熔化焊焊接接头。 1.3 编制依据 1.3.1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2005 2 检验人员 凡从事射线工作的检验人员,都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书和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资格证。各级别检验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 准备工作 3.1 技术准备 3.1.1 根据《金属试验委托单》了解被检工件情况,包括材料、规格、焊接种类、焊接位置等。 3.1.2 确定检验工作质量等级、检验比例、数量、对接接头焊接质量验收级别。 3.2 现场情况及现场准备 3.2.1 了解被检工件结构,焊口位置、分布等,对位于一定高度的焊口要搭好拍片架子。 3.2.2 检查焊缝外表面:外观是否符合《焊规》规定要求,是否有影响底片评定的因素存在,存在上述问题时,必须纠正后才能进行透照。 3.3 工艺制订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等制订工艺,确定透照方式、投影角度、焦距、曝光参数、象质计指数,还有大管一个口拍几张片、小管几个口拍一张片。以上参数参见具体检验项目的《射线探伤工艺卡》。 3.4 器材 3.4.1 射源或射线机选择 主要根据被检工件的透照厚度及现场情况选择γ射线机或X射线机。 3.4.2 胶片、增感屏及暗盒选择 3.4.2.1 透照用胶片应选用《射规》4.6.1中规定的JI或J2型胶片。胶片在使用前,应对每箱或每盒胶片进行灰雾度的抽查,其本底灰雾度应小于或等于0.3。 3.4.2.2 胶片在裁片、装片、抽片、评片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胶片的划伤。裁纸刀、暗袋、增感屏等应保持清洁和平整,应经常擦拭。在装片、抽片时要轻缓,避免产生静电。要正确持片、不得用手指直接捏住底片表面,防止对底片造成污染。 3.4.2.3 使用金属增感屏进行射线透照时,金属增感屏的材料及前、后屏的厚度应根据不同的射线能量参照《射规》表4的规定选择(具体见《射线探伤工艺卡》)。 3.4.2.4 增感屏的表面应经常擦拭,保持洁净、平整和干燥,以防止产生造成影响底片图像的影像或假缺陷。 3.4.2.5 暗盒尺寸须与胶片及增感屏符合。 3.4.3 屏蔽板

超声波探伤仪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超声波探伤仪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超声波探伤仪安全操作规程 1.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是精密仪器,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 2.使用外接电源时,为防止反向感应电流冲击应该先将交流适配器先接通220V电源,等交流适配器的指示灯亮后再把交流适配器的DC12V插头插到超声波探伤仪的插孔,等仪器的电源指示灯闪亮,才可开启仪器电源开关。 3.当超声波探伤仪关机后需要停止外接交流适配器工作,为防止反向感应电流冲击,必须先切断交流适配器与超声波探伤仪的连接,然后再拨掉交流适配器的220V交流插头。 4.对超声波探伤仪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时,超声波探伤仪与交流适配器的连接、断开及交流适配器与220V电源的连接、断开程序按第2、第3条规定执行。 5.为延长电池寿命,给超声波探伤仪内置电池充电,应在内置电池电量用尽后再给电池充电,一次充电全程应不少于16小时。 6.交流适配器插上电源后,不应以身体其他部位接触外接交流适配器DC12V的插头,以免短路引起损伤。 7.仪器长期不使用,应每两个月充电、开机一次。 8.仪器在连接I/O接口(报警或同步控制系统接口)和RS-232接口(打印机、计算机接口)时必须关断仪器电源。 9.关闭仪器后再次开机要在放开ON/OFF按键以后间隔30秒。 10.仪器使用后要将仪器、探头、探头线、交流适配器上的油污、 第 2 页共 5 页

水渍擦拭干净,放到仪器箱内,存放到干燥的工具橱中。 超声波气浮除油装置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超声波气浮除油的安全操作内容及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湿法冶炼车间超声波气浮除油岗位工。 2内容 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 2.检查确认设备正常,确认气浮装置的超声波室、气浮室内液位在溢流位置附近,溢流栅板打开。确认压缩风压力正常(大于0.3Mpa)。 3、开机启动提升泵、打开与砂滤池联接管道的阀门。启动溶气泵、打开溶气泵的进口阀门,关闭溶气泵的出口阀门,略开溶气泵的冷却水阀门,确认有冷却水流出。 4、打开溶气罐到气浮室的阀门,打开溶气罐排气阀,待排气阀无气体流出后关闭排气阀。 5、启动溶气泵,慢慢打开溶气泵的出口阀门。待溶气罐内压力达到0.2Mp时,打开溶气罐供气阀门。调节供气阀门,使气浮室内溶液布满微小气泡。 6、启动超声波慢慢打开并调节超声波室内供气阀门,使超声波室内供气压力为0.3-0.6Mpa。 7、供液:打开供液阀门,启动反萃泵,往超声波气浮除油装置供 第 3 页共 5 页

X射线探伤仪操作规程

X射线探伤仪操作规程 一、人员要求 1.X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都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Ⅰ级或Ⅰ级以上的射线检验人员资格证书; 2.X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应熟悉所用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各部分作用及相关安全知识 3.X射线探伤机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程序操作X射线探伤机,并对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负责。 二、操作步骤 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X射线探伤机操作箱和机头,无任何损坏痕迹以及安装螺丝脱落、电线 破损,方可接上电源。使用条件不符合无损检测仪器说明书要求时,不得使用. 2)根据试件的材料和厚度选取合适的曝光条件。控制探伤曝光条件时,必须严 格符合设备性能要求探伤机定位后,必须与相应定位工具固定栓紧,以免颠翻跌落 2. 开机顺序 1)将X光机出射窗口对准被检工件,注意集光罩与工件被检部分方向一致。 2)用对焦器调整X光机集光罩对准焊缝中心及两者的焦距。探伤机定位后,必 须与相应定位工具固定栓紧,以免颠翻跌落。 3)打开控制器电源开关,电源灯亮,冷却风机旋转,如发现不正常应立即切断 电源,并且及时通知设备部。

3.曝光过程 1)当设置好正确的参数时,按“开”键,此时语音会提示“曝光开始”进入曝 光(延时)状态。 2)如果设置了延时,则进入延时状态。这时语音会提示“延时中,请撤离现场”。 当延时减到0.0后自动进入曝光状态。 3)如果没有设置曝光状态则直接进入曝光状态。 4)曝光状态时只有“关”键有用,其他键无效,这时的时间显示按照您的设定 逐渐递减,当时间减到0.0时曝光结束,语音会提示“曝光结束,休息”,进入到休息状态时,任何键无效。 4.正常关机步骤 1)达到规定曝光时间后,机器自动切断高压输出。 2)关闭电源开关,拨下电源电缆和高压电缆。 3)将各部件按规定整理好以备下次使用。 4)紧急停机: 紧急停车是在X光机发生异常情况或发现有其他人员进入射线作业区,如果设备继续运行势必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时采取的紧急措施。能不作紧急停机的,应尽量避免,紧急停机步骤如下: a.按下红色关机按钮,切断高压输出。 b.切断电源开关。 c.检查并排除故障。 d.作好故障记录。

超声波探伤检验操作规程

超声波探伤检验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本检验规程叙述的是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对承压设备用原材料及零部件等内部进行的一种无损检测。 2引用标准、规范 ASME第五卷第五章材料及制品的UT检验方法、 API 规范4F,6A,7K,8C,16A,16C。 JB/T 7913-1995超声波检验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 JB/T 4730.1-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JB/T 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JB/T 9214-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法、 JB/T 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JB/T 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JB/T 10063-1999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ASNT-TC-1A无损检测 人员的资格鉴定 3超声波检测人员 3.1从事承压设备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 查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定》和ASNT-TC-1A的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资格。 3.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级别分为:川(高)级、U (中)级、1 (初)级。取得不 同无损检测方法各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3.3无损检测人员应根据ASNT-TC-1A的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 4检验设备、器材和材料 4.1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 4.2超声波探伤仪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 MHz?10MHz,仪器至少在

超声波桩基检测分析报告

桩基检测报告 产品名称:基桩(声波透射法) 委托单位:资质等级评审组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检测人:郭斌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报告日期:2015年6月24日 工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SXSY2012-ZJ001-001 产品名称基桩抽样地点交院实训地 受检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商标/ 生产单位四川路桥产品号/ 委托单位四川宏博检测单位样品批次/ 规格型号600mm*600mm 样品等级/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样品数量 1 检测依据JGJ106-2003 抽样基数/ 检测项目桩身完整性检测委托人/ 样品描述委托日期2015年6月22日 主要 仪器设备 非金属超声波检测 检测结论本次共对1根桩基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其中:桩身无明显缺陷,为Ⅰ类桩,合格率100%。 试验环境温度:25℃天气情况:阴转小雨 批准人李海2015年6月22日审核人孙海峰2015年6月22日 主检人2015年6月22日 备注/ 录入校对打印日期2015年6月25日1.工程及地质概况 该工程由四川路桥公司承建,位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桩基实验基地,桩基为人工挖孔桩,设计强度C25,设计桩径600mm,共计两根。 2.检测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超声波检测仪器、检测方法及工作原理 3.1测试仪器 超声波检测采用RSM-SY7(W)型基桩多跨孔超声波自动循测仪。 3.2检测方法 超声波检测采用声波透射法。 3.3工作原理 在被测桩内预埋若干根竖向相互平行的声测管作为检测通道,将超声脉冲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置于声测管中,管中注满清水作为耦合剂,由仪器发射换能器发射超声脉冲,穿过待测的桩体混凝土,并经接收换能器被仪器所接收,判读出超声波穿过混凝土的声时、接收波首波的波幅以及接收波主频等参数。超声脉冲信号在混凝土的传播过程中因发生绕射、折射、多次反射及不同的吸收衰减,使接收信号在混凝土中传播的时间、振动幅度、波形及主频等发生变化,这样接收信号就携带 了有关传播介质(即被测桩身混凝土)的密实缺陷情况、完整程度等信息。由仪器的数据处理与判断分析软件对接收信号的各种声参量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对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内部缺陷性质、位置以及桩混凝土总体均匀性等级等做出判断,完成检测工作。超声波检测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Ho──桩身第一测点的相对标高(m) Lp──声测管外壁间的最小间距:即超声波测距(mm) Ln──测点间距(mm) 声波检测参数: 声时T——混凝土测距间声波传播时间(μs)

超声检测报告模板

基桩超声波透射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检测日期: 报告编号: (检测单位名称) 年月日

###工程 基桩超声波射法检测报告 检测人员: 检测负责: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核: 审定: (检测单位盖章) 年月日 地址: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声明: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20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工程概况

受委托,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对工程(概况见表1)的基桩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并考虑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经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共检测根工程桩。现将检测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检测仪器设备、基本原理和标准 1、仪器设备 检测设备采用北京铭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多通道超声波基桩检测仪MC-6360”。 2、基本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向砼内发射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砼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性;当砼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波能量明显降低;当砼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性、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征,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砼的密实度参数。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砼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和参考强度)。 在基桩施工前,根据桩直径在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中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采集记录储存。换能器由桩底同时往上逐点检测,遍及各个截面。 3、检测标准 检测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有关规定进行。

X射线机操作规程完整

X 射线机安全操作规程 型号:XXQ-1005 编号:Q/YX·Z·ZDS007-2003 亚新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探伤分公司

X 射线机安全操作规程 1 开机前的准备 1.1 检查射线机SF6气压是否符合标准。 1.2 确认冷却风扇正常运转。 1.3 在工厂区使用,电网电压波动较大,要接上适合容量的稳压电源。 1.4 所有电缆线不要接触油脂和腐蚀性介质。 1.5 接好电源电缆,确认电源符合要求。 1.6 接好控制电缆,旋牢固定帽;电缆线要理顺,不要系结。 1.7 机器用接地线接地,并不得接触水和腐蚀介质。 2 运行维护保养要点 2.1 新购置的和停用一月的射线机,使用前要按说明书训机。 2.1.1 打开电源开关,将电压旋纽旋至最低值处,30KV。 2.1.2 待准备灯亮,按“高压开关”。 2.1.3 每隔半分钟升一档5KV,如果“KV”灯灭,降一档等半分钟再升档。 2.1.4 定时时间到,必须等相同时间后再送高压。 2.1.5 高压送到所需的值,训机结束。 2.2 机器不得长时间使用 2.3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应达到1:1,休息时间,应使冷却风扇继续转动。 2.4 X射线发生器SF6气体压力低于0.35Mpa时禁止使用。 2.5 使用时注意不要让其工作状态超过规定的各种额定值。 2.6 操作时适当采取延长曝光时间,缩短焦距等措施,以尽量降低高电压。 2.7 当发现工作中的机器有放电声,必须停机检查,确认处理后再使用。 2.8 当保险管熔断应查找原因,不得盲目加大保险丝容量。 3 停机操作

3.1 送高压时严禁停机,关断高压后关上机器电源开关。 3.2 拨下电源电缆、控制电缆和接地线,各种电缆线缠完应放到指定地点。 4 维护保养周期 4.1 使用后应立即擦拭清洁整理,然后放到指定地点。 4.2 停用一月,再用必须训机。 4.3 专责人员至少每三个月进行巡回检查一次并记录。 4.4 每年由公司设备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5 射线机的搬运和保管 5.1 射线机要保存在干燥、常温和通风良好的仪器室。 5.2 电缆线要分别理顺、盘好,悬挂或平放在指定的地方。 5.3 电缆线各接头要用细电线绑牢在电缆线上,禁止随地拖拉或摔打接头和缆线。 5.4 电缆线要防止系结和被重物砸伤。 5.5 射线机搬运要轻拿轻放,防止剧烈震动,立置并阳极朝下。 5.6 控制箱要随机存放或搬运,并轻拿轻放。 5.7 要定期擦拭设备与缆线。 6 操作人员要求 6.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有效相应,方可上岗工作。 6.2 操作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6.3 仪器设备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实行包机制。 6.4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处理并上报。

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

质检部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页数第1页共6页 名称:超声波探伤仪操作规程版本号:C 章修改状态:00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铁素体类钢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缝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检验。 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外径小于159mm钢管对接焊缝,内径小于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及外径小于2 50mm和内径小于80%的纵向焊缝。 2引用标准 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II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3.1试验项目: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 3.2质量要求 3.2.1检验等级的分级 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A、B、C三级,检验的完善程度A级最低,B级一般,C级最高。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按A、B、C顺序逐级增高,应按照工种2的材质、结构、焊接方法,使用条件及承受荷载的不同,合理的选用检验级别。检验等级应按 产品的技术条件和有关规定选择或经合同双方协商选定。 3.2.2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表3.2.2 焊缝质量等级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 评定等级检验等级探伤比例 一级n B级100% 二级m B级20% 3.2.3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 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①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不应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 缝进行探伤; ②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I条 焊缝。 3.2.4检验区域的选择 3.2. 4.1超声波检测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应划好检验区域,标岀检验区段编号。 3.2. 4.2检验区域的宽度应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 %的一般区哉,这区域最小10mm,最大20m。 3.2. 4.3接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外部杂质。探伤区域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其表面 粗糙度不应超过6.3um,必要时进行打磨。a、采用一次反射法或串列式扫查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应大于 2.5 5 k (其中,5为板厚,k为探头值);b、采用直射法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域应大于 1.5 5 k 3.2. 4.4去除余高的焊接,应将余高打磨到与临邻近母材平齐。保留余高焊缝,如焊缝表面有咬边,较大的隆起和凹陷等也应 进行适当修磨,并做圆滑过渡以免影响检验结果的评定。 3.2.5检验频率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完整性报告总结.docx

**********工程第一合同段 青龙嘴小桥 (第二分册)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 编号: BG-2013-XCJ-001 ********** 二 O一三年八月 建设单位: **********交通运输局

设计单位:委托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单位:*********设计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监理中心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 检测地点:*** 主要检测人员: **** 报告编写人: 审核: 批准:

声明 尊敬的客户: 您所委托的检测任务已如约完成,在收到本报告之后,敬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无本单位“试验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2、无三级审核无效。 3、有任何改动无效。 4、未经本单位同意授权,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或用于其它用途。 5、若对本报告又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提出, 逾期将不予受理。 6、本试验报告正文共13 页。 单位: *** 有限公司 地址: *** 号 电话: ****** 邮编: ******

一、前言 受************** 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 **** 有限公司对利川至来凤公路咸丰县太平沟至杨泗坝段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青龙 嘴小桥的基桩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目的是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 本报告为端承桩的部分检测结果。 二、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范》JGJ/T F81-01-2004 三、检测原理及方法 ZBL-U520 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 信号输入参数设定 数据处理结果输出 计算机 电缆 柱 声测管 岩土 换能器 桩基础超声波试验示意图

X光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X光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X光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操作人员要按规定穿戴好各种劳动保护用品。 2操作人员需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具有上岗许可证才能操作设备,非本岗位操作人员,禁止的动用本设备。 3开机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各种安全保护设施(包括紧急制动开关,铅房门的联锁装置及各部位的光电开关等),确保其灵敏可靠。认真检查设备周围(传动装置、运输带等)及铅房内有无人或其它物品,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开机。 4x光机校准的电流、电压以及各种规格轮胎检测,所需的电压、电流均已内部设定,操作人员不可擅自更改。 5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必须密切注视设备各部位的运行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机并向有关人员汇报,严禁非工作人员靠近设备。 6严禁非专业人员维修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与维修人员联系,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停机、断电、挂警示牌、设立监护人、开具作业票。 7设备维修时必须在采取停机、断电、挂警示牌、设立监护人、开具作业票安全防护措施情况下从主铅房进入,严禁人员从非正常渠道扒门进行铅房内。 8操作人员进入铅房清扫卫生时,必须停机、断电、挂警示牌、设立监护人、开具作业票。 9工作完毕,关闭风、电源,做到人走门锁、灯灭。 10x光铅房探伤室门外应设置警示装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射线危险标志,并安装可靠的。 安全联锁装置,防止误照射。 第 2 页共 7 页

11x光铅房探伤室内应保持良好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室内保持卫生清洁,不得堆放杂物。 12x光铅房辐射源发射时不得打开或进入铅室。 13x光铅房放射装置工作时,严禁非工作人员靠近。 14x光铅房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佩带剂量照射笔,并定期测量照射剂量。 15x光铅房射线岗位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16x光工作人员交接班时,要对放射装置的有关情况交接清楚,一旦发生异常,要立即向部门领导、设备管理中心、安环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x射线探伤机安全要求 为了加强我省x射线探伤的辐射安全管理,规范x射线探伤作业,避免恶性辐射事故的发生,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一、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辐射安全要求 (一)探伤室建筑屏蔽设计 探伤室建筑(包括辐射防护墙、门、辐射防护迷道)的防护厚度应充分考虑x射线直射、散射效应。探伤室的设计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固定式工业x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安全措施应具有冗余性、多 第 3 页共 7 页

桩基超声波透射法完整性检测

桩基超声波透射法完整性检测 引言 近几十年,我国工程建设蓬勃发展,桩基础在高层建筑、大型厂房、桥梁码头、海上钻井平台及核电站等重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由于桩基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受到所处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桩难免存在各种不足,影响成桩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比如缩径、扩径、离析、蜂窝、混凝土强度偏低或夹泥,甚至断桩等不利缺陷。如何快速、准确的评价桩身质量,是桩基检测工程一直所关注的话题。桩基无损检测方法有低应变反射波法和超声波透射法,其中低应变反射波法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合理,能较准确地发现缺陷被广泛采用。但是该方法受到桩长桩径的限制,并且不能检测出桩基顶部缺陷和多个缺陷,而超声波透射检测方法作为无损检测方法中重要的一种方法,且超声波透射法能较好地反映桩身的完整性,完全可以满足检测要求和工程需要。 技术原理 超声波透射法是通过对声测管之间混凝土的缺陷情况的检测来进行桩身完整性评价。其基本原理:在混凝土桩基内事先预埋检测管作为超声波的检测通道,并在检测管内灌注足量的清水作为试验检测的耦合剂,然后将超声波检测设备的超声波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置于声测管的两侧,通过发射探头不断发射超声脉冲波,超声波脉冲经过混凝土桩基,由接收探头接收,仪器记录了超声脉冲在混凝土桩基传播过程中的波动情况,如混凝土桩基中存在连续性差或破损等缺陷,这些缺陷面就会成为波阻抗界面而产生透射和反射现象,导致超声波脉冲能量衰减情况严重,而出现蜂窝、孔洞、松散等严重缺陷时就会出现散射和绕射现象。通过研究分析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即能量衰减特征、频谱变化和波形等特征,进而可以分析评价混凝土桩基的施工质量及其缺陷所在的位置,并对桩基混凝土的强度和均匀性做出评价。利用超声波透射法进行桩基检测的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超声波透射法桩基检测原理图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汇总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 1.0目的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就是指导射线检验人员正确的进行检验工作,规则中包括射线检测设备和器材及射线的技术参数选定、现场检验步骤、射线安全防护、暗室cv处理以及最终的底片评定等内容。 2.0 射线检验范围 射线检验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如焊接件、铸、锻件)、非金属材料及组合件等内部质量的检验。本规程规定2-100mm母材厚度钢熔化对接接头焊缝的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方法。 3.0 人员资格 从事射线检验的人员应持有ABS、中国船检、DNV或其他机构颁发的射线检验二级资格有效证书。 4.0 管理职责 4.1 设备管理责任 为了正确使用和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顺利完成射线检验工作,设备应有专人管理负责,设备的进出有登记,领取设备,必须有管理人员签字,同时还要有安全员签字。设备在运输及现场运作过程中,应有工作主管负责。设备发生事故,应填写在运转记录中,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4.2 射线现场作业管理者职责

现场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由主管负责统一指挥,其对安全、工作质量负责。 4.3 暗室的管理职责 暗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自动洗片机操作规程操作,随时注意自动洗片机的运转情况,严格调试控制显、定影温度和烘干温度,检查显、定影的补充情况,以及辊子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应随时停机检查处理。手工冲片装置等应精心使用和保管显、定影的化学药品,按规定必须要有质量合格证明,应按规定的比例和顺序配制显、定影液。胶片不应大量存放暗室,应随用随领,以防变质。暗室红灯应调整适当的亮速,以防底片产生附加灰雾度。 4.4 评片职责 具有II级及以上资格的检验人员才能评片,评片人应在了解射线照相操作人员所提供的实际操作情况及参考图纸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底片评定,然后签发射线报告,评片人员应对评定的底片和报告负有责任。评片报告、档案资料应按年、月,按一定的编排顺序装订成册归入档案,由专人进行管理,一般底片和档案资料报告等技术文件存期为5年,压力容器方面的底片和技术文件资料为7年。 5.0 工艺规程 5.1 射线检验设备和器材 5.1.1 X射线机 可选用X射线机表1所示

超声波法桩基检测实施细则

超声波法桩基检测实施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直径不小于800mm的混凝土灌注完整性检测,它包括跨孔透射法和单孔折射法。 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自带电源的仪器设备在检测前应及时充电,并且要保证充电的时间,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电源电量不足。 2、检查仪器的采集系统是否接触良好、工作正常,使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匹配良好。 三、检测仪器与设备 用于超声波法检测桩基的仪器应符合JTG/T F81-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中P17—6.2之规定。 四、检测步骤 1、现场准备 (1)被检测桩的混凝土龄期应大于是14d; (2)声测;管内应注满清水,且保持畅通; (3)标定超声波检测仪发射至接收的系统延迟时间t0; (4)准确量测声管的内、外径和两相邻声测管外壁间的距离,量测精度为±1; (5)取芯孔的垂直度误差不应大于0.5%,检测前就进行孔内清洗。 2、数据采集与过程观察 (1)连接好主机与电源、换能器,把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分别缓缓放入要

检测的两个声测管内,并根据尺寸记录桩长; (2)打开仪器,输入各参数:检测工程名称、桩号、桩径、桩长、检测日期、检测时间、校正值等; (3)按“ 采集”键,进入采集状态,进行信号采集; (3)重复1和3步骤,直至桩检测完该桩基每根声测管。 3、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收及发射换能器应在装设扶正器后置于检测管内,并能顺利提升及下降。 (2)测量时上述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可置于同一标高,当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置于不同标高时,其水平测角可取30°~40°。测量点距20~40cm。当发现读数异常时,应加密测量点距,以保证测点间声场可以覆盖而不至漏测。发射与接收换能器应同步升降。各测点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cm,并应随时校正。检测宜由检测管底部开始,发射电压值应固定,并应始终保持不变,放大器增益值也应始终固定不变。调节衰减器的衰减量,使接收信号初至波幅度在荧光屏上为2或3格。由光标确定首波初至,读取声波传播时间及衰减器衰减量,依次测取各测点的声时及波幅并进行记录。一根桩有多根检测管时,应将每2根检测管编为一组,分组进行测试。 (3)每组检测管测试完成后,测试点应随机重复抽测12%~20%。其声时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5%;波幅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12%。并对声时及波幅异常的部位应重复抽测。 五、异常情况处理

无损探伤工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无损探伤工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无损探伤工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探伤仪器及附属电气设备线路,要绝缘良好,外壳应 可靠接地。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 2射线探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和定期检查身 体。 3射线探伤工作地点应设置围栏和警告 4γ射线探伤时,应速用速撤。探照时,应用机械操 作,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射线源。 5X射线探伤,应有铅防护屏或其他防护措施。暴光 前,操作人员应背离X光机“窗口”,暴光应待人员撤至 安全区后进行。 6超声波一起通电后,禁止打开防护盖,防止高压电伤 人。

7荧光探伤,应戴防护眼镜。工件上的荧光粉、显现粉,禁止用手直接触摸。配制着色探伤剂或筛取荧光粉、磁粉、显现粉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超声波手工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超声波手工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规程文书样本 QCT/FS-ZH-GZ-K215 超声波手工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探伤前应检查设备导线是否有破皮、支撑架是否牢固可靠。台架运管是否有障碍物和来往行人。 2. 探伤时,选择合适粘度的耦合剂,应避免耦合剂滴落地面,人员滑倒受伤。 3. 辊道台架探伤时,台架上应加垫木塞牢,以免钢管滚动伤人,辊道上探伤时,应站立辊道两侧无障碍物处方可操作。 4. 严禁人站立在钢管上进行探伤,以防坠落夹伤事件的发生。 5. 在台架探钢板时,钢板应在静态下进行,上落楼梯注意力要集中,以防摔伤。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第2页/总2页

桩基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

桩基超声法检测操作细则 1.总则 1.1. 本细则依据《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TG 106-200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及《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SJG09-2007)编写。 2.仪器设备 2.1.超声波检测仪:符合(JTG/T F81-01-2004)、SJG09-2007、CECS21:90的有关要求。 2.2.换能器:符合(JTG/T F81-01-2004)、SJG09-2007、CECS21:90的有关要求。 3.操作步骤 3.1.检测前准备工作 3.1.1.预埋声测管应下列要求进行: 3.1.1.1.当桩径不大于1500mm时,应埋设三根管;当桩径大于1500mm时,应埋设四根管。 3.1.1.2.声测管宜采用金属管,其内径应比换能器外径大15mm,管的连接宜采用螺纹连接,且不漏水。 3.1.1.3.声测管应牢固焊接或帮扎在钢筋笼的内侧,且互相平行、定位准确,并埋设至桩底,管口宜高出桩顶面300mm以上。 3.1.1. 4.声测管管底应封闭,管口应加盖。 3.1.1.5.声测管的布置以路线前景方向的顶点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和分组,每两根为一组。 3.1.2.应通电检查仪器的各部分是否正常。 3.1.3.应测定检测系统发射至接收的延迟时间t0和声时修正值t′; t′=(D-d)/v t +d-d′/v w

式中:D——检测管外径(mm); d——检测管内径(mm); d′——换能器外径(mm); vt——检测管壁厚度方向声速(km/s); vw——水的声速(km/s); t′——声时修正值(us); 3.1. 4.声测管内注满清水,并采用测绳挂重物来检查声测管是否畅通。 3.1.5.测量两声测管外壁间的净距离I。 3.2.检测工作基本要求 3.2.1.调整超声检测仪参数,应使接收信号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并且使首波波幅在显示器上的高度适中。 3.2.2.测点间距宜为200~500mm,收、发换能器应以同一高度或相差一定高度等距离同步移动,宜从下到上进行声时、波幅C及接收波频率的测量,并及时记录不正常波形;各测点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cm,并应随时校正。 3.2.3.应以两个声测管组成一个检测面,分别对所有测面进行检测(三管三侧面、四管六侧面)。 3.2. 4.对可疑点测点,应进行复测,宜用加密平测、斜测、双向斜测及扇形扫测的办法确定缺陷的位置和范围。 3.3.数据采集 3.3.1.根据现场条件确定用交流电,还是用内部电池,设好后面板的供电开并,连接好换能器、电源线等。 3.3.2.打开电源开关。 3.3.3.输入参数:包括工地名、桩号(文件号)、检测日期、测试方向、检测起点测度、收发间距、移动步间距、零声时等。 3.3. 4.采样:将光标移至采样标识,压入旋钮,当出现的波形理想,仪器自动判读正确时,压入旋钮,停止采样;当仪器自动判读不正确时,转动旋钮分别将光标移至读时,读幅、读频处,手动读取声时、振幅、接收波频率。 3.3.5.存贮:将光标移至存贮标识处,压入旋钮,仪器自动将当前测点的系

射线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射线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射线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开机前应仔细检查机器是否正常,预热冷却是否正 常,必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方可开机。 2、开机前仔细检查高压连锁装置、报警器、警灯、警 铃是否正常,在一切正常下方可开机。 3、开机前要确保除控制室操作人员以外的人离开现 场,打开警报装置,关闭好探照室门。 4、机器工作前必须清理射线探照室外部人员,严禁有 人在探伤室外逗留,并在车间门口张贴警示告示,写明探 伤时间、完成时间。 5、机器操作时,控制室内应不少于两人,并按说明书 进行操作。 6、操作中发生连锁报警及其它故障时,必须通知有关

部门排除故障方可工作,故障排除前停止工作。 7、每次拍片后,间歇五分钟,待有害气体散后,方可再次进入探伤操作室。 8、探伤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新调入的人员必须经技术培训并经体检合格方可上岗。 9、工作完毕,机器冷却15分钟方可关机,关好水、电源、火源方可离开现场。 10、清理工作场地,做到干净安全,文明生产。 11、严格按《射线探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2、射线检测人员应具备经有关部门培训后颁发的资格证,持证上岗,且资格证在有效期内。 13、工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 14、应重视曝光室防护条件的建设,曝光室的射线泄漏量应经过有关监察部门测量。

射线探伤机安全操作规程

X射线探伤机安全操作规程 1.涉及的岗位 X探伤机操作工、暗室操作工、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岗位。 2.使用的设备和辅助工具 X探伤机、X光胶片冲洗设备等。 3.风险提示 电离辐射;显影液、定影液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4.HSE目标 a) 杜绝轻伤及以上伤害事故发生; b) 杜绝发生探伤人员辐射剂量超标的职业病; c) 杜绝工作处场所发生探伤辐射事故; d) 杜绝废底片、显影液、定影液随意排放。 e) 冲洗废水达标排放。 5.安全操作规程 5.1一般规定 5.1.1从事X射线探伤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探伤资格证书,探伤人员、射线装置保管人员、暗室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严禁酒后上岗。 5.1.2高空作业人员要衣着灵便,穿软底、平底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及保险绳。 5.1.3雨后工作要注意防滑,夜间工作要有充足的照明,现场选择合适地点布置照明。 5.2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5.2.1射线探伤应配备必要的射线检测仪器。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带剂量仪。 5.2.2射线探伤工作人员应随时监测接受照射的最大允许剂量,当接近规定的最大允许剂量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5.2.3X射线机使用时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连接或拆除时,应先切断电源。 5.3在施工现场进行射线探伤的安全规定: 5.3.1探伤工作应安排在探伤辐射区域范围内其他施工人员下班后进行,探伤人员在进行探伤工作前和进行探伤工作时应做好防辐射措施;如不能避开,应制定探伤安全措施。

5.3.2夜间进行射线探伤,应有明显的警示。 5.3.3用红绳圈出警戒范围并悬挂醒目的警告牌,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在探伤区域的各通道口应派专人值班,防止其他人员进入。 5.3.4射源处于工作状态时,作业人员严禁离开现场。 5.3.5在高处进行射源探伤应搭设工作平台,并采取防止射源坠落的可靠措施。 5.3.6禁止探伤人员流动吸烟或边作业边吸烟。 5.4环境保护 5.4.1暗室产生的废显、定影液应先收集好,再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 5.4.2暗室产生的冲洗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排放,未经处理的冲洗废水不得直接排放。5.4.3废底片、废X光片必须按有毒有害固废处置。 5.4.4使用到寿命或报废的X射线探伤机必须交有资质的处置机构处置,闲置的X射线探伤机不得随意转让。 6.重要提示 6.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执行《劳动保护“三个必须”管理制度》的规定。 6.2高出探伤作业必须执行《高处作业HSE作业指导书》的相关规定。 6.3X射线探伤产生的固废应执行《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6.4探伤作业应避开其他工种的作业时间。 6.5探伤现场要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并与相邻作业区域有足够的防辐射距离。 6.6探伤人员应定期检查自身所接受辐射的剂量。 7. 安全检查及记录 7.1按属地管理原则,操作岗位对所使用的X探伤机的安全状态等进行检查。作业队安全员负责对操作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SE作业指导书及相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7.2 HSE管理部的管理人员按职责和分工,对所管辖的所有区域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HSE作业指导书及相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7.3物资设备部负责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用电进行检查。 7.4负有监督检查职责的管理人员应按《HSE检查与考核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检查并保持记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