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

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

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
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

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2010-2020年)文本

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南开大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发展思路、方向及目标2第三章总体布局4

第四章产业布局7

第五章组团布局24

第六章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引25第七章布局调整重点29

第八章支撑体系30

第九章保障措施3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一)落实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要求,加快建设高端产业的聚集区和科技创新的领航区,形成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充分发挥区域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结合滨海新区自身特点,分解落实《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

(三)深化和落实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四)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五)统筹各功能区产业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公共资源,走出一条具有滨海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第二条规划的基本依据

(一)《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二)《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9)

(三)《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四)《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五)《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

(六)《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七)《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八)《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九)《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滨海新区行政区全部用地,以及东丽区和津南区的部分区域、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开发区逸仙科学工业园等滨海新区行政区范围外的产业规划区域。

第四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0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

第二章发展思路、方向及目标

第五条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对滨海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要求。

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演化规律,以产业链为纽带,完善产业体系,加快滨海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加快从制造业高地向技术创新集成地转化,率先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

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发展及要素市场建设的合作,依托产业发展走廊,延伸产业链条和服务网络,促进建立辐射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按照产业集群化、土地集约化的原则,以产业布局规划为引导,促进功能区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合理、高效、可持续的产业空间布局。

第六条发展方向

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发展壮大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

做强做优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着力向高端提升;做大做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改造提升石油和化工、现代冶金、轻工纺织产业,存量调结构,增量上水平,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逐步形成以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和低碳化、集约化为特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研发转化为核心、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深度配套,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

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科技、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

第七条发展目标

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0亿元以上,占全区生产总值的60%左右;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4%以上。

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和国内影响力的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自主创新产业化基地和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第三章总体布局

第八条布局原则

(一)坚持产业集群化、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二)坚持土地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协同发展。

(四)坚持远近结合、统筹发展。

(五)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

第九条布局策略

(一)核心强化:按“双城双港”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核心区向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化都市方向发展,成为功能完善的宜居城区。

(二)区域协同:促进各功能区协同、协调发展,形成工业与服务业相融合,产业特色鲜明、高度关联的工业组团。

(三)功能提升:由“滨海制造”向“滨海创造”转化,强化研发转化和科技、教育、信息服务等功能。

第十条总体布局

按照以轴带为产业布局脉络,以组团为产业整合载体,形成以“中服务、西高新、北生态、南重化”为特征的“一

核心、两轴带、三组团”的工业总体空间布局。

“一核心”:提升滨海新区核心城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使核心城区成为辐射各组团的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带”:重点构建两大产业轴带,即沿京津塘走廊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和沿海岸线形成的临海产业

发展带。

“三组团”:通过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三大工业组团:西部打造战略性新兴工业组团,实现创新、高端发展;北部打造生态工业组团,实现集约、绿色发展;南部打造重

装、化工、轻纺及现代制造业工业组团,实现规模、循环发展。

第十一条发展载体

依托功能区和工业园区,围绕航空航天、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含汽车、现代冶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节能环保八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八大具有国际国内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形成16个产业集聚区和12个产业集群。到2020年,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以上,工业用地产出率提高到100亿元/平方公里。

八大产业基地主要包括:

1.航空航天产业基地:主要包括空港经济区、开发区西区和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组成的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

2.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主要包括南港工业区石油和化工产业集聚区;大港石油和化工产业集群。

3.装备制造(含汽车、现代冶金)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临港经济区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开发区汽车产业集聚区和南港工业区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区;南港工业区以石化设备为特色的重装产业集群、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4.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要包括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和滨海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5.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主要包括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集群。

6.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主要包括滨海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轻纺经济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集群、临港经济区新能源产业集群(风电、核电装备)、中新天津生态城新能源应用示范产业集群和开发区综合性新材料产业集群。

7.轻工纺织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临港经济区粮油产业集聚区、轻纺经济区轻工纺织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中心渔港水产品加工集群。

8.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主要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区现代产业区、茶淀工业区等联动组成的北部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

第四章产业布局

第十二条产业布局原则

以“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为指导,统筹功能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遵循产业内在规律,实施集群战略,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刚性和柔性相结合,优化工业布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

第十三条航空航天产业

(1)发展目标

建设世界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4%左右,地均产出达到75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28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7%左右,地均产出达到93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航空领域:大飞机产业,围绕空客A320总装项目,大力引进A320系列飞机的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机载设备等配套厂商和二次配套承包商,积极跟进承接空客后续机型,利用产业的聚集优势吸引其他零部件生产商、机载设备、机场空管设备等生产商,形成空客系列机体、部件、发动机的系列维修能力和货机改装能力,成为亚洲第一的总装制造和维修基地;以中航直升机总部与研发基地建设为契机,推进航空产业总部经济建设,发展我国自主研发民用直升机组装,形成轻、中、大和重型直升机系列化发展的新产品谱系,呈现出“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基

本态势;努力发展无人机特种飞行器项目,建设具备“彩虹”系列无人机批量生产能力,成为集研发、测试、批量生产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无人机产业基地;做强做大航空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复合材料研发、民机设计与适航认证以及整机航线租赁业务,有步骤地发展航空维修产业,形成一条从发动机维修、零部件维修、机体维修到提供远程技术支持服务的产业链。

航天领域:重点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积极引入配套厂商和二次配套承包商,基本形成冷拔管、先进复合材料、电控设备、大型模具、特种车辆、振动检测设备等产业群;大力发展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的设计制造;着力发展卫星广播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惯导设备、红外与激光导航、加固计算机、太空育种等航天技术及卫星应用产业。

(3)空间布局

借助国家政策支持,依托空客A320总装线、中航直升机和大推力运载火箭项目,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依托空港经济区、开发区西区和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建设,空港经济区发展以大型民机、直升机生产为核心的航空制造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开发区西区和滨海高新区(滨海科技园)发展航天产业。

第十四条石油和化工产业

(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世界级石油和化工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4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9%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2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29%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35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以规模化、集约化、低碳化、一体化为方向,构建高水平“油头化身轻纺尾”的产业体系,构筑原油加工——基础化工原料——化学中间体——精细化工、海洋化工与石油化工新材料产品产业链。重点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和储备力度,力争达到年石油开采4000万吨、储备能力达到2000万吨,年原油炼制能力达到3500万吨;扩大上游原料加工规模,积极推进中俄东方1300万吨炼油、中卡韩13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达到3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建成百万吨级PTA、百万吨级PVC、百万吨级聚乙烯、百万吨级聚丙烯等一批超百万的石化上游产品。努力构建“四大产业”,一是加大高档石化产品开发力度,延伸开发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的大石化产业链;二是完善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能量综合利用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延伸乙烯、丙烯、C1、异氰酸酯及有机硅产业等30条产品链;

三是建立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产业体系;四是围绕龙头产品加速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下游产品延伸,形成高端石化产品集群。

(3)空间布局

按照世界级大型化工区规划建设理念,以中石化、中石油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依托,以大港现有石化产业区为基础,结合南港工业区的石油化工区建设,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

南港工业区石油和化工集聚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是未来石化产业基地的核心区,也是南港工业区的主要产业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石油储备、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新区新增石化项目全部向南港工业区聚集。

大港石油和化工产业集群依托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发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发展高档精细化工、橡塑制品,逐步调整搬迁现有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

其他功能区禁止发展上述化工产业。

第十五条装备制造产业(含汽车、现代冶金)

(1)发展目标

全力打造国家级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化装备

部件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北方高端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国家级高档金属制品基地。

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8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37%左右,其中装备制造达到3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60亿元/平方公里;汽车产业达到2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90亿元/平方公里;现代冶金达到2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

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3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31%左右,其中装备制造达到5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汽车产业达到45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10亿元/平方公里;现代冶金产值规模达到30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装备制造:重点发展大型石油和石化装备、轨道交通设备、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造修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工程机械、风电成套、水电成套、核电成套、超高压输变电成套、港口机械十大成套装备,围绕大型、重型、精密装备需求,大力发展带动力大、技术含量高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关键基础零部件,重点培育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系统、风电设备变频控制系统、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

汽车产业:依托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中高档整车生产企业,加快发展商用车、专用车、特种车和中高档大客车,进一步拓宽整车的生产领域和规模;以纯电动汽车为

主攻方向,以“电池、电机、电控”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开发水平,重点支持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大对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箱、子午线轮胎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底盘、车身、标准件等通用性零部件的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整体的附加价值,开拓出口零部件和维修用零部件市场;积极发展汽车展示销售、维修养护、汽车金融、汽车物流、汽车贸易、汽车游乐等领域。

现代冶金: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以无缝钢管、高档板材和高档金属制品为代表的深加工、附加值高和市场短缺的产品。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节能减排和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品和工艺的更新升级,无缝钢管产品技术保持国际领先水平,重点高档金属制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空间布局

装备制造:依托中船重工造修船、中海油海工装备、太重大型重型设备、铁道部和北车集团大功率机车综合维修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和3个专业化产业集群,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

临港经济区重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先进交通运输设备、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成套设备、重型

数控机床、锅炉和动力设备、核电风电设备、大型工程机械、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港口机械和以动力、传动、控制和基础制造装备为代表的关键设备,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装备配套产品,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区域竞争力的重装设备产业基地。

3个专业化产业集群分别为南港工业区以石化设备为特色的重装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石油钻采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等总成式、整机型的大型专用成套设备,建设世界一流的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减速机、变速器、发动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液压件及控制系统、基础部件等关键部件,精密测试仪器、发电及输配电设备、电梯、机床等轻型装备。

新引进装备制造项目原则上向上述集聚区和集群集中,其他区域限制发展。

汽车产业:依托现有基础,建设1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开发区汽车产业集聚区,其中东区重点发展中高级轿车及新能源汽车,西区重点发展轿车、客车、卡车等车辆。

现代冶金:优化现有冶金产业布局,逐步向南港工业区调整聚集,建设南港工业区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其它区域限制冶金产业发展。

第十六条电子信息产业

(1)发展目标

建设国家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通信设备产业基地和国家重要的软件出口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40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7 %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0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55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3%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4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巩固移动通信、新型元器件、数字视听三大优势领域,壮大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集成电路、嵌入式电子、软件四大潜力领域,培育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光电子、OLED显示器件等六大战略性新兴领域。重点扶持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物联网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终端及核心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大力扶持3G互联网和内容服务产业发展;加快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建设,以系统应用为重点,打造覆盖分布式存储、云平台管理软件、中间件、云终端、云安全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重点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及终端、数码影音设备等高端电子产品配套所需的片式和新型元件;重点发展新型消费电子产品,推动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络相关设备研发和应用升级,积极发展IPTV网络电

视及多媒体移动终端等3C技术产品;重点发展整机产品、国内优势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的集成电路和通用芯片产品;重点发展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技术和产品,着力培育工业及行业应用软件、内容服务、动漫游戏、信息安全等潜力领域。

(3)空间布局

集成优势、突出特色,规划建设3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3个产业集聚区为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包括开发区东区、西区和微电子工业区,以移动通信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生产和研发、软件及信息服务、高性能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制造为主攻方向,壮大现有基础,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综合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空港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通信、物联网、光电、航空电子和软件及信息服务;滨海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高性能服务器研发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物联网应用等。

1个产业集群为中新天津生态城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第十七条生物医药产业

(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8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3%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20亿元/平方公里。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6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4%左右,地均产出达到130亿元/平方公里。

(2)发展重点

以发展现代生物制药、新型化学制药和现代中药产业为重点,巩固化学制药优势,加大传统医药高新技术改造力度,形成“创新—孵化—中试—生产”生物医药产业链。生物制药,重点发展生物工程药,检测基因生物芯片、生物酶制剂、各类疫苗和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加快产业化步伐。新型化学制药,重点加快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发展,巩固“三素一酸”(激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的优势,建设治疗心脑血管、糖尿病及肿瘤等大病种药物生产基地,提高制剂水平,加快新药研制速度。现代中药,重点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化建设步伐,依托生产制造和研发优势,着力开发中药新药和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加快透皮吸收、靶向或定位释药等新型制剂的开发,开展现代中药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中兽药研发,保持中药现代化全国领先地位。发展壮大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药研发,推进中药领域的产学研联合。大力发展高端数字化医疗影

像设备、诊断试剂、检测仪器、介入治疗、微创外科器械等医疗设备及器械的研发和制造。

(3)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2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

依托国家的支持,以部市共建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为核心,规划建设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其中华苑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滨海科技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产业化;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其中东区重点为产业研发,西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

1个产业集群为空港经济区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及制造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原则上向上述集聚区和集群集中,禁止发展高污染项目。

第十八条新能源新材料

(1)发展目标

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风电成套设备制造基地、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光伏产业基地和绿色电池之都;国内重要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到2200亿元,占新区工业的10%左右,其中新能源产值规模达到1800亿元,地均产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工业园区规划方案 2020-07-05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园区规划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经济急剧程度依然偏低,产业布局相对零散。作为内陆经济开发区的河南省漯河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建设集中化半独立式工业园区,遵循“项目导入服从于功能定位”的规划概念,对于完善城市工业布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将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对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宏观控制,有利于园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规划仅设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规划背景】 1.1 规划范围 漯河市工业园区位于漯河市铁东工业区漯周铁路以南,京珠高速路和黑河以西,其东南方是驻马店市,南邻,西临解放路。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 1.2 特殊的区位环境条件 漯河市是河南省中部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著名的双汇工业园就位于其西北方向。该工业园区位于市郊,园区两侧是南外环路和绕城漯界高速公路,漯阜铁路提速工程扩建,漯河东站就在园区旁边,使园区能通过燕山大道直达高速,通过铁路运输方便顺畅,提前进入中原陆路交通快速网,是源汇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中外客商和有识之士投资创业的理想宝地。 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具有很强的接受城市辐射能力。整个用地高差起伏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澧两河交汇于境内,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一个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工业园区是漯河市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之地这就决定了园区规划建设的现实性。该工业园区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将成为中心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市域第二产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交通优势

天津滨海新区概况

滨海新区概况 一、新区简介 二、地理位置与区域优势 三、历史沿革 四、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摘自《自豪滨海》) 五、功能区建设 (摘自《自豪滨海》) 六、历史古迹 七、滨海文化(摘自《自豪滨海》) 1、百花齐放的民间文化 2、汉沽飞镲国家非遗 3、国内首家、国际最大的藏书票馆 4、“八大馇”源远流长 5、源于唐山盛于汉沽的评剧 八、滨海旅游(摘自《自豪滨海》) 1、大型航母主题公园 2、国内最大单体极地海洋馆 3、我国最大的人造沙滩景区 4、华北首个户外超大精品水上乐园 5、亚洲最大室内热带雨林植物景区 6、天津最大湿地自然保护区

新区概况 一、新区简介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驻人口263.52万。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距首都北京120公里,内陆腹地广阔,辐射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市区,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综合性港口,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是东、中亚内陆国家重要的出海口;拥有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使之成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 滨海新区资源丰富,有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的盐滩碱地,已探明的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1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集中了全国27%的科技资源,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能。 进入新世纪,滨海新区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将在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成为我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国务院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功能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未来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全面介绍_图文(精)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 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 滨海新区总体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带”的交汇处,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和生态宜居的海滨新城,构成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形成七个产业功能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冶金产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海洋产业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港物流区、化学工业区和休闲旅游区。 交通系统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交通系统规划由公路、铁路、航运等立体交通网络组成,将建设成为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工业基地,建成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框架,形成现代交通网络体系,从而进一步发挥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中西部的枢纽功能,使滨海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不断增加,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滨海化工区范围达80平方公里 规划中的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产业包括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区域范围达80平方公里。 居住区布局未来布局规划

图为天津滨海新区居住区未来布局规划。 海滨休闲旅游区 根据汉沽区确定的目标,汉沽区要建成为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休闲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天津市的海滨休闲旅游区。 该休闲旅游区的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和海域面积各为75平方公里,投资金额为166亿元人民币。将以航母游乐港为龙头,带动沿海旅游观光带和沿蓟运河旅游观光带的发展。建设以航母游乐港、世界级主题公园、海上游乐园、高尔夫球场为支撑的旅游核心区,以营城湖、四万亩葡萄观光园为支撑的生态湿地观光区和综合服务区。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专题】天津空间发展战略和文化中心设计方案 一总体战略 以深化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为目标,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用区域和国际视野,着眼天津未来长远发展,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提出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 -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 (一)双城双港 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中心城区通过有机更新,优化空间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滨海新区核心区通过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城市功能的跨越,成为服务和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北港区包括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保税港区以及临港工业区(含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客运等综合功能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南港区是指独流减河以南规划建设的新港区,近期主要依托石化、冶金等重化工,建设工业港区,远期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区。 通过“双城”战略,加快滨海新区核心区建设,与中心城区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实现市域空间组织主体由“主副中心”向“双中心”结构转换提升,构成双城发展的城市格局,促进北方经济中心建设。 通过“双港”战略,加快南港区建设,扩大天津港口规模,培育壮大临港产业,调整优化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城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欧亚大陆桥优势,进一步密切与“三北”腹地和中西亚地区的交通联系,加快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增强港口对城市和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

最新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情况汇报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情 况汇报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情况汇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 一、滨海新区发展的简要情况 开发建设滨海新区,是1994年天津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从服务环渤海及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天津实际做出的一项跨世纪发展的战略决策。经过全市上下十几年的奋斗,天津迎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和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将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市委召开了八届八次全会,对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做出全面部署,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新区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40万。 11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滨海新区取得显著成绩。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1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608.63亿元,年均递增20.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2万美元。财政收入由23.6亿元增长到317.2亿元,增长12.4倍。外贸出口由5亿美元增长到185亿美元,增长36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9亿美元,世界500强中70多家跨国公司在新区投资了152家企业,滨海新区已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今年一季度,新区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生产总值412.25亿元,增长20.4%;完成工业总产值1130.41亿元,同比增长35.2%;实现合同外资15.9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实际利用外资9.28亿美元,同比增长44.6%;外贸出口达到50.16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37亿元,同比增长27.6%,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第一年经济发展的高起步。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对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是,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处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与珠三角地区的深圳、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浦东比肩而立;同时背靠“三北”、依托京津冀、面向东北亚,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北方连接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还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新区内陆腹地广阔,遍及北方12个省市自治区,区位优势明显。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11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工作的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 划工作的安排意见 【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津发改服务[2008]499号 【发布部门】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8.08.04 【实施日期】2008.08.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工作的安排意见 (津发改服务〔2008〕499号) 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高丽书记和兴国市长关于加快重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示精神,大干150天,用5个月的时间,到年底之前高标准完成“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编制任务,现就开展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以下安排意见。 一、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 (一)规划编制的意义 未来一个时期(2009-2020年)是全面实现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天津时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重要要求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编制好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加快推进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和各区县三个层面统筹联动协调发展和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尽快实现中央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规划编制的目的 1、深化落实《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天津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是落实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定位要求,推进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实现市委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的重要举措。 2、合理配置天津现代服务业的用地规模,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通过科学地规划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协调产业与城市设施、生态资源之间关系,在有限土地资源的约束下,实现集约化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3、规划配置现代服务业布局的支撑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提供必要保障。依据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科学规划配置产业发展所需的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等各方面的支撑体系,从城市设施方面全方位保障产业发展。 (三)规划编制的基本任务 1、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在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提出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的整体思路,并体现到城市空间和用地布局上。 2、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体现构建生态文明的环保要求。 3、协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天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眼下咱能摸着嘛 时间:2006年08月27日08:50 搜索我来说两句 【来源:天津日报网-城市快报】 2010 中心城区建14处商业中心完成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高速铁路京津多几条通道中心城区完成四条地铁轻轨建立起快速路骨架路网系统建一批医疗文化体育设施记者吴森/城市快报 记者从昨天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展上获悉,围绕总体规划,本市规划部门还制定了本市2005年—2010年的近期建设规划,市民对本市近期将重点建设的交通和公共设施更加明了。 公共设施中心城区建设14处区级商业中心建新天津医院扩建精神 卫生中心商业设施:中心城区建设14处区级商业中心,其中主要有佟楼、大沽南路、体育中心、水上公园、西站、丁字沽、大直沽、华昌大街、中山门、中山路、新开北路、胜利路、北运河、建设路等商业中心。 文化设施:重点建设海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展览馆、音乐厅、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体育设施:按照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和申办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标准,以建设奥林匹克中心为龙头,以滨海新区为重点,完善及扩建原有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扩建全国一流的蓟县体育训练基地和韩家墅体育训练基地。

医疗卫生设施:新建新天津医院、改扩建精神卫生中心、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卫生监督所、职业病防治院、儿童医院、医大总医院二期项目、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中医一附院医疗综合楼和医大二院二期等重点项目。 绿化建设 沿海河构筑东西向生态走廊建立沿海生态型经济防护林 中心城区实施绿色家园工程,重点建设侯台、梅江、柳林、南淀、银河五大风景区和植物园、桥园等大型公园。继续建设外环线绿化带以及沿快速路、铁路(6条)、河流(12条)两侧绿化。滨海新区结合古海岸自然保护区,构筑南北向的生态绿地,沿海河构筑东西向的生态走廊,建立沿海生态型经济防护林体系。 对外交通 完成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 港口:到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吨。合理调整天津港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实施“一港多区”布局,建设北疆集装箱港区、南疆能源和散货港区、临港工业区、北塘港区、海河内河港区、天津中心渔港区等港区。重点建设30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LNG接卸码头、北疆港集装箱物流中心、东疆港区(含东疆保税港区)、南疆散货物流中心。除此之外,加快港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与现代化国际大港相适应的完备的集疏运体系,加快港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机场:到2010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到56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50万吨,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建设成为国内主要干线机场、中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及东北亚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完成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在位于城市发展主轴的武清河西务一带预留首都第二机场用地。 铁路:建设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津秦高速铁路天津段、黄万铁路、津霸线至周芦线联络线(汉周铁路联络线),改扩建地方铁路。

最新天津滨海新区情况介绍

天津滨海新区情况介 绍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情况介绍 天津市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 2007年3月 一、滨海新区发展的简要情况 开发建设滨海新区,是1994年天津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从服务环渤海及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天津实际做出的一项跨世纪发展的战略决策。经过全市上下十几年的奋斗,天津迎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和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将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市委召开了八届八次全会,对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做出全面部署,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新区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40万。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滨海新区取得显著成绩。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12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960亿元,年均递增2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2万美元。财政收入由23.6亿元增长到380亿元,增长16.1倍。外贸出口由5亿美元增长到226亿美元,增长45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92亿美元,世界500强中70多家跨国公司在新区投资了152家企业,滨海新区已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对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是,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处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与珠三角地区的深圳、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浦东比肩而立;同时背靠“三北”、依托京津冀、面向东北亚,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北方连接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还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新区内陆腹地广阔,遍及北方12个省市自治区,区位优势明显。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北”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二是,功能优势。滨海新区具有集港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于一体的功能聚集优势,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十强,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

天津南港工业区规划方案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天津南港工业区规划方案 天津南港工业区规划Schematic Plan on NanGangIndustry AreaSchematic Plan on NanGangIndustry Area 南港工业区规划Schematic Plan on NanGangIndustry Area空间和产业布局Schematic Plan规划背景Background 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Infrastructures 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发展目标Guideline,Orientation ,Objective项目实施进度Construction Schedule产业发展Industry Development建议Suggestion 规划背景Background 规划背景国家战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战略“双城、双港”南港工业区规划 规划背景“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天津城市总体定位国际港口城市北京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定位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规划背景“双城、双港”战略“港城分离,港移城进” 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发展目标Guideline,Orientation ,Objective 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按照国家对滨海新区建设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功能定位,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双城双港”战略调整为契机,充分发挥临港、临海区位优势,统筹协调、以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为重点,大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等产业,走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功能定位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能源储备基地结合国家要求现代化装备制造基地审视天津战略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港口提升国际海

天津工业园区设计导则

目录 总则 功能分区 设计导则 道路设计导则 绿化设计导则 建筑设计导则厂区大门设计导则 围墙设计导则街道家具设计导则 铺地设计导则市政设施设计导则综合防灾规划设计导则

天津市区县示范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总则一、总则 按照市政府要求,为加快区县经济发展,尽快启动一批高水平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试点工作,特编制《天津市区县示范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示范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以指导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工作。 本次规划遵循产业集群、集约用地、生态环保、高效节能的原则。通过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专业整合,科学编制示范工业园区规划,指导工业园发展建设。 本次规划主要对示范工业园区的建筑、道路、景观、基础设施等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导引,示范工业园区的其他相关设计标准应参照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进行规划设计。

天津市区县示范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功能分区 二、功能分区 天津市华明镇工业园功能分区示例图 本次示范工业园区规划设计主要功能分区分为工业区、科研办公区、配套生活区,其中: 工业区是以组织企业工业生产为主的区域; 科研办公区是以园区公共服务、研发职能为主的区域; 配套生活区主要是以园区蓝领公寓为主的区域,其中蓝领公寓应配建图书馆、室内外活动场所、餐厅、网吧等配套设施。 1工业区 3科研办公区 3科研办公区 2配套生活区(蓝领公寓)

天津市区县示范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功能分区1、功能分区控制指标 为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示范工业园区规划设计导则》对示范工业园区特提出以下控制指标,示范工业园区其他规划建设指标应参照国家与行业相关规范及标准。 工业区用地分为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和三类工业用地,其中一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应小于1,二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应小于0.7,三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应小于0.5。 示范工业园区所需的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一般不宜超过示范工业园区总用地面积的7%,建筑面积一般不宜超过示范工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的10%。示范工业园区内科研办公区与配套生活区(蓝领公寓)建筑应以多层为主,其中配套生活区(蓝领公寓)容积率应控制在1.2到1.5之间,绿地率应控制在30%到45%之间。

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1)

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1)

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区域发展 (一)区域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市中心区的东部。新区辖塘沽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汉沽区,核心区域为,塘沽、开发区、保税区。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第三个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具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体制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对于推动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1.经济 自98年以来滨海新区和新区核心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大幅度高速增长,形成新区核心区快于整个滨海新区、滨海新区快于全天津市的增长格局;目前滨海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 历年GDP 对比 4000 3000 2000 1000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GDP(核心区)GDP(滨海新区)全市GDP 滨海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2004年GDP达1250亿元,占全市的42.6%,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GDP为905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04年,滨海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47亿元,比上年增长55.2%,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分别增长56.5%和40.7%。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比重达42%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80.49亿元,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17%,这

也充分说明了整个滨海新区的房地产市场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 3.区域支柱产业、产业结构: 滨海新区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显著,经过10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港口物流、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产业、海洋化工、电子通讯、现代冶金、机械制造产业、生物制药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为主导产业。 2004年,滨海新区投资结构逐步改善,二、三产业趋于协调。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1亿元,比上年下降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1.56亿元,增长59.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1.01亿元,增长71%。 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为:0.3:45.6:54.1。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74%、 69.33%和29.93%。 三次产业比例 0.74% 29.93% 69.33%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4.区域发展战略 天津市委、市政府为了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同时,为滨海新区发展提出新的目标:这就是“立足天津,辐射‘三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建成现代化的世界性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 5.重大市政建设情况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建设具有较高水准的商贸区、住宅区、文化娱乐区等城市功能区。利用海河南岸开发步伐加快和交通条件改善的有利条件,加快东西沽地区的建设改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实施津塘公路两侧的开发建设,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突出滨海、临港、沿河风格,努力塑造具有自身特色和现代风格的港口城市形象。 6.小结:

天津市中心城区工业遗产分布结构与保护利用案例研究

0812.天津市中心城区工业遗产分布结构与保护利用案例研 究 吴静雯、刘翠云、白学民 摘要:从工业遗产的构成要素与类型划分入手,分析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价值所在,研究国内外工业遗产改造成功案例,总结环境修复、文化多元、丰富业态、公众参与对于工业遗产改造的重要性,指出天津市工业遗产改造已成为顺应城市发展趋势、延续城市发展脉络的必要之举,文章分析天津市工业遗产分布结构及保护利用模式,并对天津酿酒厂依托本体、弘扬企业文化,外贸地毯厂内外融合、以开放空间促创意产业集聚进行案例分析,总结业遗产改造的成功要素及对天津未来天津市工业遗产发展愿景。 关键词:工业遗产价值、改造要素、保护利用模式 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作为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代表,具有“近代中国看天津·中国百项第一”的优秀工业发展文化历史,近二十年,天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心城区留下大量老厂房,虽然建筑已经破败,但仍有许多能代表天津近代工业发展鼎盛时期的产业,如手表业、毛纺织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工业遗产的升级改造已经成为城市更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工业遗产的构成要素与类型划分 1.1工业遗产的构成要素 工业遗产的构成包括有实体存在的物质构成和与工业发展相关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非物质构成。 1.1.1物质构成 工业生产的物质要素:包括建筑(厂房、库房)、构筑物(水池、水塔、烟筒、储柜、储罐、煤仓、传输、管廊)、场地、设施设备、产品、原料、废弃物,作为工业生产状态和生产变化的见证。

工业生产的自然要素:包括山、水、树木、动物,表明工业生产的环境和自然的关系,如北京首钢与石景山、永定河之间的关系。德国鲁尔工业区将矿山、工厂、工人居住区、企业主别墅门前和周边、工业企业投资建设的花园和公园,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公开展示,显示当时的工业如何注重企业形象,对工人的生活和休闲需要如何关心;同时鲁尔还把工业生产厂区曾经污染的环境如何实现生态恢复,作为鲁尔工业遗产的重要展示部分。 工业生产的文化要素:包括报纸橱窗、雕塑壁画、奖状奖杯、影像照片、服装工具、劳动保护、标语口号、印刷品、网站建设等,表明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软环境。 1.1.2非物质构成 包括与工业发展历史相关的厂史厂志、人物事迹等,与工业生产技术相关的工艺流程、科研成果等,与工厂管理相关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等。 1.2 工业遗产的类型划分 广义的工业遗产不仅是工业本身,还包括与工业生产相关的水利、交通、工业活动场所等。工业遗产的类型基本可以划分为六类,古代工业、近代工业,与交通运输相关的运河、桥梁、能源设施等,采矿厂址、设施,水利设施,能源设施,盐场、水池等其它工程设施。 1.3 工业遗产的价值 工业遗产具有物与信息的双重价值。物的价值也就是工业遗产作为一般物的使用价值,是工业遗产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与情感需求的具体的、基本的价值;信息价值则是工业遗产作为特殊物的见证价值。 1.3.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包括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独缺价值,主要指大多数的工业建筑运用科学发展成果,在机械工程、工艺、建筑和规划等方面具有技术和科研价值。对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免去了拆除重建的巨大费用,比起重建可省去主体结构及部分可利用的基础设施所花的资金,改造之后也可以作为游览地或者其他功能以产生经济效益。有的工业遗产在工业景观、习俗等非物质遗产方面,都具有内在的独特性或濒临消失,使该工业遗产独具价值而需备加关注。 1.3.2信息价值 信息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主要指每一项工业遗产资源都记录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工业活动信息,成为历史信息的载体。在工厂建筑的设计上,体现了那一历史时期建筑艺术发展史的风格、流派、特征,具有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和美学价值。保护工业遗产也是对民族历史完整性和人类社会创造力的尊重,是对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

天津塘沽滨海新区规划图

天津塘沽滨海新区规划方案 滨海新区总体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带”的交汇处,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和生态宜居的海滨新城,构成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形成七个产业功能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冶金产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海洋产业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港物流区、化学工业区和休闲旅游区。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海滨新城。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成为服务辐射能力强、运转效率高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风景宜人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具有综合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服务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成为以人为本、要素集聚、生态良好的最适宜创业和人居的现代化海滨新城。到2020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年均递增13.5%,工业总产值达到24000亿元以上,口岸进出口总值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 按照空间布局,滨海新区将规划建设7大功能区。其中重点发展包括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的103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区;生物、纳米新材料研发和制造的25平方公里的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的80平方公里的滨海化工区;50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务商业区;天津港、保税区和散货物流区的100平方公里的海港物流区;集航空运输、空港物流、民航科技为一体的102平方公里的临空产业区;7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公里的海滨休闲旅游区。 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优越条件。随着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天津机场的航空货运枢纽中心的地理优势和市场优势日益显著。在扩建后的天津机场周边,将规划建设航空城,发展空港运输、航空科技、物流加工、商贸会展等产业,形成临空产业区。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中还将建设生态廊道。其中包括保护和建设新区南北部共500平方公里的两大生态环境区,构建五条生态廊道,建成若干生态组团,形成有机连接、各具特色的新区生态构架,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未来天津塘沽区将在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开发建设金融保险,会展旅游、休闲娱乐等具有滨海新区服务功能的商务商业区。 塘沽区将按照建设中心商务商业区的设计,在塘沽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将重点开发建设响螺湾、于家堡、天碱解放路、新港船厂、蓝鲸岛、东西沽等地区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商务商贸、中介咨询、会展旅游、休闲娱乐、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形成滨海新区服务于环渤海的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国际性文化娱乐中心和高品质的生态居住中心。 规划中的天津滨海新区海港物流区重点包括天津港、保税区和散货物流区,区域范围

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2010-2020年)项目

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2010-2020年)文本 滨海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南开大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发展思路、方向及目标 (2) 第三章总体布局 (4) 第四章产业布局 (7) 第五章组团布局 (24) 第六章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引 (25) 第七章布局调整重点 (29) 第八章支撑体系 (30) 第九章保障措施 (3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一)落实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要求,加快建设高端产业的聚集区和科技创新的领航区,形成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充分发挥区域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结合滨海新区自身特点,分解落实《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 (三)深化和落实滨海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四)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五)统筹各功能区产业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公共资源,走出一条具有滨海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第二条规划的基本依据 (一)《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二)《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9) (三)《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四)《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五)《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 (六)《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七)《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 (八)《天津市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九)《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滨海新区行政区全部用地,以及东丽区和津南区的部分区域、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开发区逸仙科学工业园等滨海新区行政区范围外的产业规划区域。 第四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0年至2020年。其中,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 第二章发展思路、方向及目标 第五条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对滨海新区发

泰顺县产业布局规划

泰顺县产业布局规划 (2005-2020年) 泰顺县发展和改革局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二OO五年八月 目录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条件1 (一)发展现状1 (二)环境机遇3

二、产业布局总体思路4 (一)指导思想4 (二)规划原则5 (三)总体目标6 (四)阶段目标7 三、三次产业布局总体框架8 (一)培育一个综合中心8 (二)推进两条产业发展轴8 (三)构筑三大特色产业区9 四、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12 (一)发展方向和布局要求12 (二)主要行业发展与布局12 五、第二产业发展与布局15 (一)发展方向和布局要求15 (二)主要行业发展与布局15 六、第三产业发展与布局18 (一)发展方向和布局要求18 (二)主要行业发展与布局18 七、产业布局规划保障措施21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宏观调控21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发展环境22 (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加快产业发展22

(四)加快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23 附图:泰顺县产业布局总体框架示意图

前言 “十一五”时期是泰顺县实现经济快速起飞、建设总体小康,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顺应经济起飞阶段产业发展和合理布局规律,立足泰顺资源区位条件,为更好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特编制《泰顺县产业布局规划》。本次规划确定了泰顺县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原则,并着重对主要产业发展和布局进行了初步规划,力求加快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进程,谋求资源产业效益最大化,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规划基准年为2004年,近期2010年,展望2020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条件 (一)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县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全县经济实力稳步增强,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75亿元,年均增长10.1%,人均5115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49元。从产业发展深层次看,主要呈现以下两大新的格局。 一方面,从产业结构看,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001-2004年间,分别年均增长12.0%、11.8%,分别比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1.9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增加值分别达到6.13亿元、8.68亿元,工业经济增长尤为显著,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3%,达到3.6亿元,明显高出“十五”预期目标,第一产业发展缓慢,增加值年均增长2.7%,达到2.95亿元,未实现“十五”预期目标,农业总产值基本保持稳定,仅达到3.8亿元。另一方面,从空间分布看,沿52、58

天津市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附件2 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实现中央对天津定位、建设美丽天津的关键时期。天津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面临多重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进入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依据《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2016-2020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工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天津工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主线,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抓手,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上水平,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1.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总产值连续迈上两个万亿元台阶,2011年达到2万亿元,2015年达到3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981.3亿元,年均增长13.4%,总量规模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位居第二位。

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24万亿元,年均增长11.9%,比“十一五”增长1.6倍;先后推出十批200项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7812亿元,项目平均投资39亿元,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年均增长6.2%。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末,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9.5%,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50%。装备制造成为万亿元产业,高速机车、海洋工程装备、超高压输变电、大型工程机械等一批重大装备实现产业化,航空航天形成了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火箭、卫星、太空站为代表“三机一箭一星一站”的产业格局;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以智能终端、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存储器、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双双突破千亿元。实施了钢铁、轻工、医药、装备等行业重组,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42家,规模占全市制造业的2/3,其中千亿级企业达到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7.2万家,其中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3453家。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工业总产值达到12604亿元,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3.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形成了以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为主、中心城区高端都市工业和区县特色工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建成了9个国家级、24个市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构建了航空航天、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重点产业链,带动了产业集聚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