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苦味酸介导CdSe ZnS量子点用于水环境双氧水 的测定

苦味酸介导CdSe ZnS量子点用于水环境双氧水 的测定

苦味酸介导CdSe ZnS量子点用于水环境双氧水 的测定
苦味酸介导CdSe ZnS量子点用于水环境双氧水 的测定

Advanc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进展, 2018, 8(2), 39-50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journal/aac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2677/aac.2018.82006

Picric Acid Mediated CdSe/ZnS

Quantum Dots as Fluorescent

Probe for Hydrogen Peroxide

in Aqueous Media

Xiaomei Wang1, Hu Xu1*, Yong Luo2, Yuhong Wang1*

1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lyolefins and Catalysis,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Catalysis Technology for

Polyolefins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Shanghai), Shanghai

Received: Apr. 9th, 2018; accepted: Apr. 26th, 2018; published: May 8th, 2018

Abstract

Hydrogen peroxide (H2O2)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any different areas, so establishing a kind of simple, sensitive, highly selective and stable method for hydrogen peroxide det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superior optical properties,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as a flu-orescence probe have widely developed in various fields. In this study, in the presence of picric acid,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a hydrophilic thioglycolic acid capped CdSe/ZnS quantum dots is significantly quenched. But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peroxide can recover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quantum dots.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fluorescent probe can detect hydrogen peroxide in the range from 2 to 10 μM with the limit of detection ca. 0.18 μM. At the same time, the fluorescent probe exhibits the relatively good selectivity toward other reactive nitrogen/reactive oxygen species. Furthermore, the fluorescent probe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detection of the actual water samples of hydrogen peroxide.

Keywords

Hydrogen Peroxide Detection, Quantum Dots, Fluorescence Recovery

苦味酸介导CdSe/ZnS量子点用于水环境双氧水的测定

王晓梅1,徐虎1*,罗勇2,王宇红1*

*通讯作者。

王晓梅 等

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

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聚烯烃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收稿日期:2018年4月9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26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8日

双氧水(H 2O 2)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种简单、灵敏、高选择性和稳定的双氧水的检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优越的光学特性,半导体纳米晶(也称量子点,quantum dots)作为荧光探针已在不同领域有所应用。在这项研究中,亲水巯基乙酸修饰的CdSe/ZnS 量子点在苦味酸(PA)存在下荧光淬灭,而后续H 2O 2的加入可以恢复量子点荧光,因此该体系可用于检测水环境中的H 2O 2。在最优条件下,该探针的荧光恢复程度和双氧水的浓度在2~10 μM 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0.18 μM 。同时,该荧光探针体系具有较高的H 2O 2选择性,对其他活性氮/活性氧表现出较高的抗干扰性能,该荧光探针被成功用于实际水样双氧水的检测。

关键词

双氧水检测,量子点,荧光恢复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双氧水(H 2O 2)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活性氧物质,它在工业、生物医药、食品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1] [2] [3] [4]。例如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利用双氧水固有的杀菌和杀孢子的特性,可以用于清洁混合、灌装、运输和包装等设备。在医学中,低浓度的双氧水溶液可用于消毒药品。但过量的双氧水将会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的健康。例如,在人体中过量的双氧水可以造成不同类型的身体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症、癌症等[5]。因此,建立一个简单有效的、高灵敏和高选择性的检测双氧水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检测双氧水的方法包括滴定分析[6]、电化学[7],色谱法[8],比色法[9]和荧光法[10]等。在这些方法中,荧光方法由于高选择性,高灵敏性,快速响应,低成本,操作方便等优点已经受到了更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大量的双氧水荧光传感器已经被报道[11] [12] [13]。然而,大多是有机荧光团主导的荧光探针,这类探针涉及相对繁琐的合成、纯化等步骤,再加上光稳定性差和水溶性差等缺点不利于有机荧光探针的应用。近年来,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高发光效率,发光波长可调,良好的稳定性及表面易于修饰等特点在荧光探针分析领域吸引了广泛关注[14] [15] [16] [17]。本文首先制备油胺包裹的油溶性的CdSe/ZnS 量子点,然后加入巯基乙酸通过简单的配体交换得到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水溶性量子点和苦味酸乙醇溶液混合制备出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对双氧水具有很好的识别作用,可用于水样中双氧水的检测。

Open Access

王晓梅等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双氧水(H2O2, 30%)、次氯酸(HClO)、油胺(OAm, 97%)、油酸(90%)、十八烯(ODE, 90%)、甲醇、乙醇(EtOH)、二甲亚砜(DMSO)、正己烷、乙醚、丙酮、磷酸氢二钠(Na2HPO4, 99%)、磷酸二氢钾(KH2PO4, 99%),三辛基(TOP, 90%)、氧化镉(CdO, 99.999%),硒粉(99.999%),罗丹明B、氯化镉(CdCl2)、氯化铁(FeCl3)、氯化钾(KCl)、氯化钠(NaCl)、九水硫化钠(Na2S·9H2O)、氯化钙(CaCl2)、六水硝酸锌(Zn(NO3)2·6H2O)、六水氯化镁(MgCl2·6H2O)、苦味酸(PA)等。实验过程所用药品和试剂均为分析纯,没有进行进一步纯化,所有药品全部购自上海国药。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棱光759S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棱光F97pro荧光光谱仪、JEOL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ICOLETIZ10FT-IR 型红外光谱仪、ZF-90暗箱式紫外透射仪、Hamamatsu C8898荧光寿命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试方法:取5 μL (约18 nM)水溶性的巯基乙酸包裹的CdSe/ZnS量子点稀释400倍于比色皿中进行测试。红外光谱测试方法:分别取适量的油溶性和水溶性量子点溶液进行真空干燥,待溶剂挥发完后将残留物与适量的光谱纯的KBr固体充分混合、研磨,再压制成片进行测试。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方法:将5 μL (18 nM)巯基乙酸包裹的CdSe/ZnS量子点溶液用乙醇稀释至10 mL,分散均匀后取一滴乙醇稀释液滴加到铜网上,自然晾干后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加速电压为200 kV)。荧光寿命测试方法:取5 μL (18 nM)苦味酸介导的CdSe/ZnS 量子点甲醇溶液以及其与5 μL (18 nM)双氧水混合液分别分散到2 mL的水溶液中进行荧光寿命测试(激发波长为440 nm,激发频率为1.0 MHz)。

2.2. 实验过程

2.2.1. 合成油胺包裹的油溶性CdSe/ZnS量子点(λem = 620 nm)

油胺包裹的油溶性CdSe/ZnS量子点的根据之前的方法合成[16]。基本过程如下:先将体积比为4:1~5:1的油胺OAm和Se的饱和TOP溶液混合,混合后,在惰性气氛下,将温度升高到295℃~305℃,加入CdO溶液,加完后,在275℃~285℃的温度下保温,使得晶体完全生长,最后冷却,加入甲醇析出固体,离心、洗涤,甲苯溶解,得到CdSe核量子点溶液。核壳型的CdSe/ZnS量子点的实验室制备步骤如下:取4 mL油胺和2 mL十八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100℃保持30分钟后降温至65℃,然后将1 mL上述制得的CdSe核量子点甲苯溶液(1.3 mol/L)注入反应体系中,蒸干甲苯后,向其中通入N2并升温280℃~300℃保持30分钟以上,得到CdSe/ZnS量子点的核溶液。按照Peng等的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18],将提前配好的0.1~0.2 mol/L的硫十八烯前驱体溶液和氧化锌十八烯前驱体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到强烈搅拌的CdSe核量子点溶液中,缓慢滴加完毕后,降温并使溶液温度稳定在160℃~180℃保持0.5~1.0小时,停止加热,使溶液冷却到室温,在溶液中加入氯仿,离心,弃去上层悬浮液,下层沉淀加入甲醇后,静置一段时间,产物沉淀下来后再离心,去掉溶液后沉淀用正己烷溶解,得到核壳型的CdSe/ZnS量子点。

2.2.2. 水溶性的CdSe/ZnS量子点制备及检测双氧水

制备出的高质量的CdSe/ZnS核壳量子点是油溶性的,加入巯基乙酸通过简单的配体交换得到水溶性CdSe/ZnS量子点。合成过程如下:在3 mL的离心管中,准确加入1 mL预先制备好的油溶性CdSe/ZnS 量子点的己烷稀释液和0.14 mL的巯基乙酸甲醇溶液(4 M),离心管中溶液迅速变浑浊,产生乳浊液,同时观察到下层甲醇相颜色变深。混合液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0 min,静置1 min后移去上层澄清的己烷溶液。对下层的甲醇相进行离心,得到棕红色固体。加入少量的甲醇溶液重新分散、离心,如此反复洗涤

王晓梅 等

两次。纯化后的水溶性量子点分散到甲醇溶液中,冷藏待用。测试时,取 5 μL 巯基乙酸包覆的水溶CdSe/ZnS 量子点,加入到2 mL 蒸馏水中,(为了增强该荧光探针的生物兼容性,提前向该溶液加入8%的DMSO ,混合均匀),在搅拌状态下加入苦味酸(PA)乙醇溶液,在390 nm 光激发下测定其荧光强度,记做F 0,然后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双氧水,测定其荧光强度,其值为F ,将一系列F/F 0与双氧水浓度作图得检测工作曲线;检测实际样品时,上述过程基本不变,只需将双氧水换做实际样品即可,将所得到的F/F 0比对工作曲线即可得到实际样品中的双氧水含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巯基乙酸包裹的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的表征

油溶性的CdSe/ZnS 量子点通过简单的配体交换得到巯基乙酸包裹的水溶性量子点。利用UV-Vis 紫外可见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测定巯基乙酸包裹的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结果如图1所示,该水溶性量子点的第一激子吸收峰在460 nm ,荧光发射峰在620 nm 。同时我们根据之前的研究方法,以罗丹明B 为参照物质,测得该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28 [16]。巯基乙酸包裹的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表现出了较好的水溶性,这表明量子点表面的油胺配体被巯基乙酸成功替换了,我们首先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了油溶性CdSe/ZnS 量子点和转相后的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由图2可得,图中A 是油胺修饰的量子点红外光谱图,在2850和2923 cm ?1处应当归属于油胺强的C-H 伸缩振动峰以及在3004 cm ?1处弱的烯烃的C-H 伸缩振动峰,图中B 是巯基乙酸修饰的量子点红外光谱图,经过对比可以看到油胺的C-H 伸缩振动峰消失,同时在1380 cm ?1出现C-O 伸缩共振峰,1640 cm ?1出现C=O 伸缩共振峰,3450 cm ?1出现较强的-OH 伸缩共振峰,该数据表明巯基乙酸成功嫁接到量子点表面。我们对水溶性的CdSe/ZnS 量子点进行了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如图3所示。从图3(A)中可以看出制备的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呈点状,分散性较好,没有发生聚集现象,通过测量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的粒径,得到相应的粒径分布图3(B),由图可知,该水溶性量子点的粒径为(6.0 ± 0.4) nm 。综上,我们制备的量子点,其荧光发射峰具有较窄的半峰宽(50 nm),较高的量子产率,油溶性CdSe/ZnS 量子点表面的油胺成功被巯基乙酸替换转化成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转相后的CdSe/ZnS 量子点分散性较好,没有发生聚集现象,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Figure 1. The normalized UV-vis and PL spectra (λem = 620

nm) of thioglycolic acid capped CdSe/ZnS QDs in water 图1. 巯基乙酸包裹的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

N o r m a l i z e d A b s o r b a n c e

Wavelength (nm)

Normalized PL Intensity

王晓梅 等

Figure 2. Solid-state FTIR spectra of OAm-capped CdSe/ZnS QDs (A), thioglycolic acid capped CdSe/ZnS QDs (B)

图2. 油胺包裹的CdSe/ZnS (A)、巯基乙酸包裹的CdSe/ZnS (B)的FTIR 谱图

Figure 3. TEM image of thioglycolic acid capped CdSe/ZnS QDs (A), corresponding size distribution histo-gram (B)

图3. 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的TEM 图(A)、粒径分布图(B)

3.2. 苦味酸(PA)促使巯基乙酸包裹的CdSe/ZnS 量子点荧光淬灭

量子点的荧光与其表面的修饰基团密切相关。例如,Priyanka 等人利用聚苯胺接枝共聚改性聚乙烯醇(PPA)与巯基丁二酸修饰的CdTe/ZnS 量子点的复合材料(PPA-CSQ)和巯基丁二酸修饰的CdTe 量子点复合材料(PPA-Q)检测苦味酸(PA),PA 对该荧光探针具有非常灵敏的淬灭效果,该检测机理作者认为是荧光复合材料与PA 之间发生内滤效应和静电相互作用[19]。在本次工作中,PA 对巯基乙酸包裹的CdSe/ZnS 量子点具有很好的荧光淬灭效果,其淬灭机理可能是巯基乙酸包裹的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与PA 之间发生电子转移,PA 中的酚羟基的电子转移到量子点表面与其表面的空穴结合从而使荧光淬灭[20]。如图4(A)所示,PA 对巯基乙酸包裹的水溶性CdSe/ZnS 量子点的淬灭荧光图,且在0~52.38 μM 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图4(B)为加入PA 后,体系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加入PA 后,量子点荧光迅速淬灭,基本在20 s 可以将量子点荧光淬灭80%,之后基本保持荧光强度不变。这说明PA 对量子点荧光的淬灭具有较快响应,具有良好的量子点荧光淬灭能力。

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 (%)

Wavenumbers (cm -1)

F r e q u e n c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ize (nm)

王晓梅等

Figure 4. PL spectra of thioglycolic acid capped CdSe/ZnS QDs (18 nM) in the presence of increasing

amount of PA (A) and the PL response time of thioglycolic acid capped CdSe/ZnS QDs (18 nM) in the

presence of 52.38 μM of PA (B)

图4. 水溶性CdSe/ZnS量子点(18 nM)在不同PA浓度条件下的荧光光谱图(A)、在PA浓度(52.38

μM)下,水溶性CdSe/ZnS量子点(18 nM)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B)

3.3. 双氧水对苦味酸修饰的量子点的荧光恢复作用

向PA介导的CdSe/ZnS量子点的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将会导致显著的荧光恢复。该现象可能是由于双氧水将PA中的酚羟基氧化成羰基结构,化学结构的变化抑制了先前的由PA到量子点表面的电子转移,从而恢复量子点本征电子–空穴对复合途径,荧光由此恢复[20]。其相对应的荧光强度恢复图如图5所示,弱荧光的PA介导的CdSe/ZnS量子点的水溶液随着双氧水用量的增加(2~10 μM)荧光强度在逐渐恢复,荧光照片也清晰的反映出荧光增强。

3.4. PA介导的巯基乙酸包裹的CdSe/ZnS量子点的荧光寿命

PA介导的巯基乙酸包裹的CdSe/ZnS量子点有较低的荧光响应,但在双氧水的存在下该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又会相应恢复,我们通过荧光寿命光谱仪对该双氧水荧光探针和双氧水恢复作用后的荧光探针的荧光寿命进行研究,如图6所示,激发态的PA介导的巯基乙酸包裹的CdSe/ZnS量子点的平均荧光寿命为0.08 ns (蓝色线所示),双氧水作用后荧光有所恢复,其平均荧光寿命也增加到了0.38 ns (红色线所示)。

量子点的荧光寿命减短的原因可能是量子点的表面吸附了来自PA的电子,而双氧水作用后改变了PA的分子结构,从而也影响其电子供给能力,其电子无法再与量子点的空穴结合,从而使荧光探针的荧光寿命明显增加,这也说明在双氧水作用下的荧光探针潜在的非辐射复合途径被有效的禁阻。

3.5. 参数优化

如上所述,可以利用PA介导CdSe/ZnS量子点复合体系,通过荧光恢复实现双氧水的检测。因此对该荧光探针的检测条件优化是十分重要的。为了确保该探针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分析工作,我们研究了探针溶液的pH值和PA的浓度这两个实验参数对该探针工作的影响。

3.5.1. 溶液pH的选择

水溶性的CdSe/ZnS 量子点(λem = 620 nm)在390 nm激发条件下发射很强的红色荧光,其荧光强度在黑暗中保持6个月几乎不变,说明该水溶性量子点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然而,将该量子点水溶液分散在

强酸、碱溶液中其荧光强度相对于在中性条件下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这表明该水溶性量子点在强酸、

王晓梅等

Figure 5. PL spectra of PA mediated CdSe/ZnS quantum dots

(18 nM)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H2O2concentrations (the

inset represents the corresponding fluorescent photography)

图5. 不同双氧水浓度条件下PA介导CdSe/ZnS量子点在的

荧光光谱(插图为相应测试样在紫外灯下的荧光照片图)

Figure 6.Normalized fluorescence decay curves of PA me-

diated CdSe/ZnS quantum dots before (open squares) and after

(open triangles) adding hydrogen peroxide (the red and blue

lines represent the corresponding fitting curve)

图6. PA介导CdSe/ZnS量子点和双氧水作用后的荧光探针

的荧光寿命衰减曲线(红、蓝线分别代表相应的拟合曲线)

碱条件下具有较差稳定性,其可能原因是量子点在强酸条件下,巯基乙酸根质子化,使量子点部分团聚,致使荧光强度降低。另外,强碱条件下双氧水会被快速分解不利于该实验对双氧水的检测。为了评估酸碱性对该双氧水荧光探针的影响,我们对不同pH (3~10)的PBS缓冲溶液对该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如图7所示。随着pH值的增加,探针的荧光强度逐渐恢复,当pH大于7.0时,荧光强度几乎不变,所以该探针的最佳pH为7.0。

3.5.2. PA用量的优化

PA的浓度是该双氧水荧光探针体系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如图8所示,不同浓度的PA对该双氧水荧光探针荧光恢复因子的影响。在7种不同PA浓度的测试中,该荧光探针在52.38 μM的PA条件下展现

王晓梅 等

Figure 7. The dependence of normalized PL intensity of PA mediated CdSe/ZnS QDs (18 nM) on pH values the presence of H 2O 2 (10 μM) 图7. 在相同双氧水浓度条件下(10 μM),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荧光强度随溶液pH 值变化曲线

Figure 8. The dependence of the F/F 0 ratio of PA mediated CdSe/ZnS QDs (18 nM) on H 2O 2 concentrations under different PA concentrations 图8. 不同浓度的PA 对水溶性CdSe/ZnS QDs (18 nM)荧光恢复因子(F/F 0)的影响

出了较好的荧光恢复强度。理论上,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加入的PA 很容易吸附到量子点表面。较少的PA 将会导致较差的荧光淬灭效果,这样就很难确保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荧光恢复图,过量的PA 虽然可以导致较好的淬灭效果得到较为满意的荧光恢复图,但是过量的PA 会与双氧水反应,会对整个双氧水荧光探针检测体系的灵敏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当水溶性量子点表面刚好包覆一层PA ,即对应52.38 μM ,得到最为满意的荧光恢复强度,该浓度便是PA 的最优浓度。

3.6. 选择性实验

为验证该双氧水探针体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我们对比在相同检测条件下,评估该探针对其他一些

活性氧组分及干扰物的荧光响应情况。我们挑选了如下干扰物:·OH 、2O ?、

t -BuOOH 、ClO ?、Cl ?、3HCO ?

、23CO ?、24SO ?

、K +、Mg 2+、Ca 2+、Na +等,测试时将这些干扰物代替双氧水加入探针体系,观察荧光恢复

情况,结果如图9所示。在测试的各种干扰物当中,只有·OH 展现出少许的荧光恢复,而其他干扰物对

N o r m a l i z e d P L I n t e n s i t y

pH values

F /F 0

Concentration of H 2O 2 (μM)

王晓梅 等

Figure 9. Relative PL response (F/F 0) of PA mediated CdSe/ZnS QDs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 ROS/RNS and interfering substances (10 μM) 图9. 优化条件下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对其他活性氧活性氮和其他干扰物(10 μM)的响应

该探针的影响较低,基本没有荧光恢复;同样地,常见的无机阴阳离子也不能使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荧光恢复。这些结果表明该荧光探针对双氧水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为了进一步展示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对双氧水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及抗干扰能力,我们还进一步测试了探针体系在多种干扰物共存条件下对双氧水的检测效果,结果如图10所示。实验结果证明了在

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溶液中,共存的四种活性氮/活性氧(·OH 、2O ?

、t -BuOOH 、ClO ?)并不能使量子

点溶液的荧光明显增强,量子点溶液依然保持较低的荧光强度(A)。向四种活性氮/活性氧共存的溶液中添加双氧水进行测试,荧光恢复因子(F/F 0)显著提高(B),与不添加干扰物质(C)进行对比,其荧光恢复因子(F/F 0)相差不大,说明该双氧水荧光探针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较强。

3.7. 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荧光探针对双氧水的检测

综上所述,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可以用作检测双氧水的荧光探针。在优化的测试条件下,量子点荧光恢复因子F/F 0与双氧水浓度在2~10 μM 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性系数为0.99376 (图11(A)),当双氧水浓度大于10 μM ,量子点荧光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图11(B))。根据3σ标准,该荧光探针的检测限约为0.18 μM 。以8 μM 双氧水浓度平行测试三次,其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9%,说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3.8. 实际样品的检测

本研究选取本地自来水作为实际样品,在自来水样中没有检测到双氧水,所以对样品进行空白加标回收率测试,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来水中检测到的双氧水的浓度和加入的实际的量基本一致,该荧光探针对双氧水具表现出良好的加标回收率,回收率在98.96%~100.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 3.93%,说明该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用于实际水样中双氧水的测定。

4. 结论

本文报道了以苦味酸介导CdSe/ZnS 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双氧水。在没有双氧水的条件下,量子

t B U O O H H 2O

2

C l O O 2·O H

F /F 0

C a M g 2C O 32H C O 3C l S O

4

K N a C o n t r o l

王晓梅 等

Figure 10. F/F 0 ratios of PA mediated CdSe/ZnS QDs (18 nM) in the presence of co-existence of RNS/ROS (each at 10 μM) (A), H 2O 2 (10 μM) and other RNS/ROS (each at 10 μM) (B), only H 2O 2 (10 μM) (C) (the inset represents the corresponding fluorescent photography)

图10. (A)其他活性氮/活性氧(每个浓度10 μM)共存时(A),其他活性氮/活性氧(每个浓度10 μM)和双氧水(10 μM)共存时(B),仅双氧水(10 μM)存在时对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荧光恢复因子的影响。(插图为相应测试样在紫外灯下的荧光照片图)

Figure 11. The linear plot of PA mediated CdSe/ZnS QDs as a function of H 2O 2 concentration. (The error bars represen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ree measurements) (A)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PA mediated CdSe/ZnS QDs as a function of H 2O 2 concentration (B)

图11. 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荧光恢复因子与双氧水浓度的线性关系(A)、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荧光恢复因子随双氧水浓度变化关系图(B)

Table 1. Detection results of PA mediated CdSe/ZnS QDs towards H 2O 2 in real water samples 表1. PA 介导CdSe/ZnS 量子点在实际水样中对双氧水的测定

样品 H 2O 2加入量

(μM)

H 2O 2检测量

(μM)

回收率(%) n = 3 RSD (%) n = 3 自来水1 6.40 6.33 98.96 3.93 自来水2 8.00 7.94 99.28 2.09 自来水3

9.60

9.61

100.95

2.18

点表现出弱荧光,加入双氧水使得量子点弱荧光变强,实现了荧光off-on 状态下检测双氧水。在优化条件下,荧光恢复因子与双氧水浓度在2~10 μM 范围内表现出线性关系,检测限达0.18 μM 。另外,该荧光探针表现出良好选择性,灵敏度高,已成功实现自来水样中双氧水的检测。

F /F 0

Concentration of H 2O 2 (μM)

F /F 0

Concentration of H 2O 2 (uM)

王晓梅等致谢

感谢“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聚烯烃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开放课题(No. SKL-LCTP-201701)对该工作的资助。

基金项目

该工作受“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聚烯烃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开放课题(No. SKL-LCTP-201701)资助。

参考文献

[1]Kanyong, P., Rawlinson, S. and Davis, J. (2016) A Non-Enzymatic Sensor Based on the Redox of Ferrocene Carbox-

ylic Acid Onionic Liquid Film-Modified Screen-Printed Graphite Electrode for the Analysis of Hydrogen Peroxide Residues in Milk.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766, 147-151.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16/j.jelechem.2016.02.006

[2]Bai, J. and Jiang, X. (2013) A Facile One-Pot Synthesis of Copper Sulfide-Decorat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Com-

posites for Enhanced Detecting of H2O2 in Biological Environments. Analytical Chemistry, 85, 8095-8101.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21/ac400659u

[3]Ensafi, A.A., Abarghoui, M.M. and Rezaei, B. (2014)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Using

Copper/Porous Silicon Based Non-Enzymatic Sensor.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196, 398-405.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16/j.snb.2014.02.028

[4]Sivakumar, M., Sakthivel, M., Chen, S.M., Veeramani, V., Chen, W.L., Bharath, G. and Miyamoto, N. (2017) A Facile

Low-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V2O5 Flakes for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Sensor. Ionics,23, 2193-2200.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07/s11581-017-2046-5

[5]Chen, Y., Shi, X., Lu, Z., Wang, X. and Wang, Z. (2017) A Fluorescent Probe for Hydrogen Peroxide In Vivo Based on

the Modulation of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Analytical chemistry, 89, 5278-5284.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21/acs.analchem.6b04810

[6]Klassen, N.V., Marchington, D. and McGowan, H.C. (1994) H2O2 Determination by the I3-Method and by KMnO4 Ti-

tra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 66, 2921-2925.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21/ac00090a020

[7]Zhang, Y., Bai, X., Wang, X., Shiu, K.K., Zhu, Y. and Jiang, H. (2014) Highly Sensitive Graphene-Pt Nanocomposites

Amperometric Biosens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ving Cell H2O2 Detec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 86, 9459-9465.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21/ac5009699

[8]Pinkernell, U., Effkemann, S. and Karst, U. (1997) Simultaneous HPLC Determination of Peroxyacetic Acid and Hy-

drogen Peroxide. Analytical Chemistry, 69, 3623-3627.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21/ac9701750

[9]Yang, H., Yang, R., Zhang, P., Qin, Y., Chen, T. and Ye, F. (2017) A Bimetallic (Co/2F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Oxidase and Peroxidase Mimicking Activity for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M icrochimica Acta, 184, 4629-4635.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07/s00604-017-2509-4

[10]Dickinson, B.C. and Chang, C.J. (2008) A Targetable Fluorescent Probe for Imaging Hydrogen Peroxide in The Mito-

chondria of Living Cel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0, 9638-9639.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21/ja802355u

[11]Jahanian, M.T., Akbarinejad, A. and Alizadeh, N. (2017) Design of a Sensing Platform with Dual Performance for De-

te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Fe3+ Based on a New Fluorescent Oligo N-Phenylpyrrole Derivative.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40, 971-978.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16/j.snb.2016.09.078

[12]Shanmugapriya, J., Rajaguru, K., Sivaraman, G., Muthusubramanian, S. and Bhuvanesh, N. (2016) Boranil Dye Based

“Turn-On” Fluorescent Probes for Dete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Their Cell Imaging Application. RSC Ad-vances, 6, 85838-85843.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39/C6RA17863D

[13]Liu, G.J., Long, Z., Lv, H.J., Li, C.Y. and Xing, G.W. (2016) A Dialdehyde-Diboronate-Functionalized AIE Lumino-

gen: Design,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in the Dete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52, 10233-10236.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39/C6CC05116B

[14]Yao, H., Zhang, Y., Xiao, F., Xia, Z. and Rao, J. (2007) Quantum Dot/Bio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ased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of Proteas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46, 4346-4349.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02/anie.200700280

[15]Xu, H., Wang, Z., Li, Y., Ma, S., Hu, P. and Zhong, X. (2013) A Quantum Dot-Based “Off-On” Fluorescent Probe for

王晓梅等

Biological Detection of Zinc Ions. Analyst, 138, 2181-2191.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39/c3an36742h

[16]Li, D., Xu, H., Li, D. and Wang, Y. (2017) p-Aminothiophenol-Coated CdSe/ZnS Quantum Dots as a Turn-On Fluo-

rescent Probe for pH Detection in Aqueous Media. Talanta, 166, 54-62.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16/j.talanta.2017.01.032

[17]Li, X., Zhang, S., Kulinich, S.A., Liu, Y. and Zeng, H. (2014) Engineering Surface States of Carbon Dots to Achieve

Controllable Luminescence for Solid-Luminescent Composites and Sensitive Be2+Detection. Scientific Reports, 4,

4976.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38/srep04976

[18]Li, J.J., Wang, Y.A., Guo, W., Keay, J.C., Mishima, T.D., Johnson, M.B. and Peng, X. (2003) Large-Scale Synthesis of

Nearly Monodisperse CdSe/CdS Core/Shell Nanocrystals using Air-Stable Reagents via Successive Ion Layer Adsorp-

tion and Rea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25, 12567-12575.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21/ja0363563

[19]Dutta, P., Saikia, D., Adhikary, N.C. and Sarma, N.S. (2015) Macromolecular Systems with MSA-Capped CdTe and

CdTe/ZnS Core/Shell Quantum Dots as Superselective and Ultrasensitive Optical Sensors for Picric Acid Explosive.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7, 24778-24790.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21/acsami.5b07660

[20]Reja, S.I., Gupta, M., Gupta, N., Bhalla, V., Ohri, P., Kaur, G. and Kumar, M. (2017) A Lysosome Targetable Fluo-

rescent Probe for Endogenous Imaging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Living Cell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53,

3701-3704.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10.1039/C6CC09127J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3-1557,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ac@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

环境风险评估文件支持

一、文件支撑 1、重要文件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年1月9日 第十条企业按照以下步骤制定环境应急预案: …… (二)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分析各类事故衍化规律、自然灾害影响程度,识别环境危害因素,分析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应急资源调查包括但不限于:调查企业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令[2015]第34号2015年4月16日)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履行下列义务:(一)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 (三)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 (四)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五)加强环境应急能力保障建设。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并对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照

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2013年10月25日 第十五条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一)风险评估。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 (二)应急资源调查。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必要时对本地居民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9号)第三十九条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第四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 2、其他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0]第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

量子点效应 知识点

量子点效应,包括: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穿效应、库伦阻塞效应、表面效应、介电效应。 一、首先说下什么是量子点? 二、下面介绍量子尺寸效应 我们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形状、结构和尺寸,可以调节带隙宽度,激子束缚能的大小以及激子的能量蓝移等。 那这些是怎么实现的呢? 首先我们要介绍下,原子能级、能带、禁带宽度、激子束缚能的概念 1、原子能级 说到能级就离不开早期人们对光谱的观察,光谱是电磁辐射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人们以氢原子模式为例,从氢气放射管中获得氢原子光谱,从1885年开始,巴耳末等人将 氢原子光谱的波数归纳为:?=R H() (1) 那么这些原子是怎么发射光谱的呢,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电子在原子核的库伦场中的运动情况,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大1836倍,它们的相对运动可以近似的看作只是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那这样我们考虑简单的圆周运动,电子在场中的动能和体系的势能,我们得到了原子 的能量:E=(4) 和电子轨道运动的频率:f==(5) 从上述原子中的电子轨道运动,按经典理论试图说明光谱就会遇到困难。 (1)原子如果连续辐射,它的能量就逐渐降低,由1.2中(4)可知,电子的轨道半径就要连续的缩小到碰到原子核止,即半径是是10-15米的数量级,才能稳定不变,但从不同实验,测得的原子半径都是10-10米的数量级。这与事实不符。 (2)按照电动力学,原子所发光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电子运动的频率。现在,如上文说到,原子辐射时,其电子轨道连续缩小,由1.2中(5)可知,轨道运动的频率就连续增大,那么所发光的频率应该是连续变化的,原子光谱应该是连续光谱。但事实不是这样,原子光谱的谱线是分隔的,代表一些分隔而有一定数值的频率。 所以所引用的宏观理论不能用在原子这样的微观客体上, 人们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规律——量子化,在玻尔研究这问题时,已经有公认正确的量子论。按照这理论,光能量总是一个单元的整数倍,而每一个单元是hv,这里v是光的频率,h是普朗克常数,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了氢原子内部能量的表达式: E=-n=1,2,3,4… 这个式子也表示能量的数值是分隔的。 求得氢原子的能量后,我们可以把能量式代入氢原子光谱的经验式中,对比经验式,我们就得到里德伯常数R,最终化简,我们得到氢原子能量随量子数n变化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5类

目录 5.1类氧化剂 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 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 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 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 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 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 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 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 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 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 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12) 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 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 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 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 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 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 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 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

过硫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 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 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 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 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 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 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 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 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 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 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 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 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 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 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 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 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 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0) 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 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 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

微波法制备碳量子点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摘要 传统的有机染料、半导体量子点等的制备方法复杂,设备和原料成本较高,合成环境 不友好,还容易发生光漂白,并且量子产率较低。作为碳纳米材料领域中的一名新成员,碳量子点(CDs)具有极好的荧光稳定性、水溶性、化学惰性、低毒性、抗漂白性以 及生物相容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可调控,无闪光现象等优点。另外,碳量子点还有 合成过程简单,仪器设备和原料成本低廉,制备过程可控等优点,使得它可以在生物标 记[1],生物成像和生物传感[2],分析检测[3,4]、光催化[5]和光电器件[6]等领域被 广泛的研宄与应用。 目前已经有很多方法成功合成了具有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然而很多合成方法因为制 备过程繁琐,原料相对昂贵,反应时间长,荧光量子产率低等缺点,对碳量子点的应 用前景造成阻碍。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寻找一种合成设备和仪器简单,原料成本低廉,并且能快速有效合成碳量子点,以实现荧光碳量子点的大批量合成。微波法制备 过程简单,反应条件能够程序控制,反应速度快,一步完成合成与钝化,并且荧光量 子产率相对较高,因此能够广泛用于荧光碳量子点的合成。 本实验采用微波合成的方法,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表面修饰剂一步合成具有荧光 的碳量子点。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时间,结果得到的碳量子点的碳化程度不一样。此外,对所制备的碳点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表征及光学性质的研究。该方法合成操作简单,加热和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能量高且均匀,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易得,绿色 环保,适用于碳点的大批量生产。 第一章绪论 纳米世界在原子和分子等微观世界和宏观物体世界交界过度区域,纳米的长度量级为 10-9 m。二十世纪后期新兴的纳米材料,其在光学、电学、热学、力学、磁学以及化 学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性,使其受到了人们广泛的研究。纳米材料即纳米量级结构材 料的简称。纳米材料狭义上是指用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微小颗粒制成的各种材料,其 粒径为0.1-100nm。广义上所说的纳米材料包括二维纳米薄膜和纳米材料的超晶格等, 一维纳米线、纳米管、纳米棒等,以及零维的纳米粒子。现在,各种纳米材料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7]。 纳米效应是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电子波性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会受到尺寸大小的影响,此时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完全不同,纳米材料的熔点,磁性,电学,光学,力学以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修订稿从P38-40: 6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的化学品与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临界量的比值(Q),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环境保护目标)敏感性(E),按照分级矩阵法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分级程序见图6-1。 图6-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6.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评估 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发【2014】34),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有:氧化镉,硫酸镉,盐酸。根据企业化学品

种类与数量(折纯),与临界量分别进行比对,计算比值(Q ):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即为Q 。 (2) 当企业存在多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1 (22) 11≥+++= n n Q q Q q Q q Q (1) 式中:q 1, q 2, ..., q n ——每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储存量或使用量,且数量超过对应临界量的5%,t ; Q 1, Q 2, ..., Q n ——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计算得到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后,将Q 值划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1) 1≤ Q <10;(2) 10≤ Q <100;(3) Q≥100。 本项目Q 值见表6-2 表6-2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 因此,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 )为18。 6.2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 )评估 6.2.1评估指标及赋值 评估指标及赋值见表6-3

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风险优先处理表 4.环境风险处理 环境风险决策分为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进行风险决策两步骤。处理风险的方式主要有控制法和财务法两种。控制法指规避风险、降低风险等,财务法主要包括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方法等。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经济能力,进行风险决策,选取以上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制定环境风险管理计划。 5.环境风险处理 在以上三步的基础上,风险管理着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实施环境风险管理计划。根据风险管理计划,对自留风险要建立准备金,或采取一定的防损减损方法;对需要转移的风险,如果决定采取购买保险来转移,就需要比较和选择保险人、代理人,进行购买等。 环境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对环境风险决策的效果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价。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单位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身业务活动的条件都会发生变化,这会导致原有风险因素的变化,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因素。因此,必须定期评价风险决策的效果,修改环境风险管理计划,以适应新的情况,并努力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四、环境风险管理的制度 目前,针对各种环境污染事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含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和企事业应急预案五个层次的应急预案体系。 当然,仅仅有应急预案还不是完整的环境风险管理。一个完整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环境风险的预防、应急和处置。预防为主是环境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环境风险的事前防范要好于事后的警告和补救。应急预案是为了在紧急状态发生时,能够有充分准备地井然有序地应付危机,达到减少公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目的。紧急事件的事后处理,包括对被污染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对受害群众的救助,对责任承担人的处理,以及对事故的教训总结等。 (一)分类管理 我国现行法规和研究文献中所称的环境污染事故,实际上包括了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从造成的成因来看,环境污染事故由于其不可预见和不可控性,是环境风险管理的对象;二环境污染事件则由于其可预见性和可控性,不属于风险管理的对象,应当通过诸如加强对排污者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以及环境要素管理部门对环境要素的有效规划和管理等长期手段来杜绝发生。 所以,首先应当从立法角度对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作出明确的区分和定义,为污染事故和事件不同的预防和处理手段,以及不同的责任划分,提供法律基础。以水污染为例,目前统计的水污染紧急情况中,多数情况是可避免污染事件所造成的可预料后果,而并非不可预料和不可控的污染事故所造成的。可避免的污染事件没有避免,与意外事故的责任划分与程度界定应当是不同的。因此法律上对两者的区分和界定,可以为紧急状况的定性和处理提供法律依据。 对于污染事故的防范,属于环境风险管理的范畴。对于不同的环境风险,其特征不同,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doc

项目 标识 理化性质 燃烧爆炸危 险性 甲烷理化特性表 内容 中文名甲烷别名沼气 分子式CH4 危险货物类别第类易燃气体 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21007 CAS 74-82-8 UN 编号1971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 (℃) 燃烧热 (kJ/mol) 沸点 (℃) 饱和蒸汽压 (kPa) ℃ ) 相对密度 (水=1) (-164 ℃) 临界温度 (℃ ) 相对密度 (空气 =1) 临界压力 (MPa) 火灾危险类别甲类稳定性 闪点 (℃) -188 聚合危害 引燃温度 (℃) 538 避免接触的条件 爆炸下限 (V/%) 燃烧 (分解 )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爆炸上限 (V/%) 15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包装与储存运输 毒性与健康 危害性危险特性 灭火方法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运输注意事项 接触极限 毒性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环境危害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 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 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包装类别052 钢质气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 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 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 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 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中国 MAC(mg/m 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 3):300 TLVI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未制定标准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 烷达 25%~ 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 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急救措施防护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吸入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设计(修订版) 2015

附件1 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修 订 版 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1 适用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 2.2标准、技术规 (3) 2.3其他参考资料 (4) 3 术语与定义 (4) 4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5) 4.1环境风险识别 (5) 4.2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5) 4.3环境风险分析、现有风险防控措施差距分析与实施计划 (6) 5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7) 5.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7) 5.2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 (8) 5.2.1评估指标及分值 (8) 5.2.2评分方法 (9)

5.3环境风险受体(E)评估 (14) 5.4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15) 5.4.1分级矩阵 (15) 5.4.2级别表征 (16) 6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容 (16) 6.1 总论 (16) 6.2 区域环境概况 (16) 6.3 企业概况 (17) 6.4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17) 6.5 环境风险分析 (18) 6.6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9) 6.7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6.8 附图 (21) 附表1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 (22) 附表2 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评估指标评分依据 (35)

1适用围 本技术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容、程序和方法。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省围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表1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加油站可参照本指南编制。 本技术指南不适用于下列单位和设施的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尾矿库;3)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4)军事设施;5)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6)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7)加气站;8)港口、码头。 若企业所属行业已发布相应的技术规,则采用所属行业的技术规。 2 规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指南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双氧水的理化性质与危险

双氧水的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表名称中文名:双氧水;英文名:Hydrogen peroxide 危化品分类及编号CAS号7722-84-1 UN号2015 包装类别 危规号51001 分子式H2O2 分子量34.01 理化性质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溶解性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 熔点:-2(无水)沸点:158(无水) 饱和蒸汽压: 0.13(15.3℃)引燃温度:-- 闪点:-- 燃烧热:--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相对密度(水=1):1.46(无水)相对密度(空气=1):3.5 危险性危规类别第5.1类氧化剂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 爆炸性强氧化剂。双氧水本身不燃,但能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 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双氧水PH值在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 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 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双氧水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 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 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 炭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双氧水,在具有适当的点 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会产生气相爆炸。 燃烧性不燃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导致不可 逆损失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 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 挛、轻瘫等。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 水冷却火场容器,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安全泄 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 环境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地表水、水体、土壤和大气和饮用水造成污染。毒性急性毒性LD50:LC5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强还原剂、铜、铁、铁盐、锌、活性金属粉末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附件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 (盖章)注:本表格不能满足需要时,可自行设置续表,格式和内容要求应与本表一致。

填表说明: 1.为保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统一性,危险化学品单位厂区内存在多个(套)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并且相互之间的边缘距离小于500m时,都应按一个单元来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当危险化学品单位存在两个以上重大危险源时,应分别填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2.填报单位为重大危险源生产运行所在的产业活动单位或法人单位。 3.重大危险源名称以重大危险源主要生产装置名称或项目立项名称命名。当企业整个厂区构成一个重大危险源时,可以以企业名称(厂区)方式命名。 4.重大危险源投用时间为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场所正式投入生产使用的日期。当重大危险源所涉及的各装置、设施或场所投入生产使用的日期不同时,按投用最早的日期填写。 5. 化工(工业)园区为重大危险源所在的化工园区、工业园区或主导产业包含化工(包括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开发区,不属于以上所列情形的则应填“否”。 6.重大危险源与周边重点防护目标最近距离情况,应填写重大危险源四周最近的重点防护目标(标明方位)及最近距离。重大危险源与周边重点防护目标最近距离为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装置、设施的边缘到周边重点防护目标边缘的最近距离。周边重点防护目标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附件2表1中所列出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周边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 7.厂区边界外500m范围内人数估算值,根据对厂区周边500m范围内建筑、设施或单位内存在的人员数量进行估算。 8.近三年内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为填报之日起之前三年内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情况,应包括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和事故原因等内容。 9.危险化学品名称应按《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名称填写,当该危险化学品为混合物时,应标注各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危险性类别按《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类别填写。UN编号为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中给出的编号。生产用途是指该危险化学品主要为①原料(包括辅料),②中间产物,③产品,④其它。单个最大容器是指储存该危险化学品数量最多的单个储罐、设备、容器或仓储间,其操作温度、压力应填写最高操作温度和压力。分级指标R值的计算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危险化学品存量按数量最大的原则确定。对于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储罐,危险化学品存量是该危险化学品储罐最大容积所对应的危险化学品数量;对于其他容器、设备或仓储间,危险化学品存量是容器、设备或仓储区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实际最大存量与设计最大存量中的较大者。

量子点作为植物光源材料的实际效果的探究

量子点作为植物光源材料的实际效果的探究 摘要 在一场关于荧光量子点实际应用问题的报告会上了解到量子点材料可代替原有荧光粉作为植物光源材料对植物进行补光照射,从而使植物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所以荧光量子点植物光源的补光效率是远优于荧光粉植物光源的,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这激起了本人探究荧光量子点植物光源应用价值的兴趣。本课题首先制备新型量子点荧光材料,据此制备新型高效植物光源,并观察其对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试验中,课题组采取了对照实验的方法,将量子点、荧光粉分别作为植物光源材料,对两盆完全相同的大叶荆芥进行为期20天的补光照射。在照射期间,本人每间隔2天就对两盆植株就植株叶片长度、宽度以及植株株高进行详细的测量,在记录数据后绘制图表进行对比。实验过程中,本人还使用了最初始的LED蓝光光源同样对另一盆植株进行照射。结果表明,荧光量子点植物光源对植物早期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荧光粉植物光源,但优势并不明显。又因为量子点价格高昂且具有较强的环境污染性,故此不建议于现阶段大面积推广应用。关键词:植物光源荧光材料荧光量子点 LED

一、引言 目前,为缓解我国农产品市场压力,人工补光照射已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被广泛的采用于我国各大植物培育工厂中。由于620nm以上的红光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们对于如何才能更好的将其他波长的光波转化为红橙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广播转化材料,即植物光源材料通常为红色荧光粉材料。然而前不久,本人于一场报告会上得知可以使用新型的荧光量子点材料作为植物光源材料,替代红色荧光粉,对光波进行转化。 由于相较于传统的荧光粉,量子点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因此许多人认为量子点可在人工培育植物的过程中大范围推广。对此本人略有质疑。因为据调查,量子点所需的合成材料多为剧毒物质,那么关于量子点是否真的具有推广意义,本人设计了此次实验进行调查研究。 二、植物光源现况 现阶段,对植物进行补光照射的主要途径为传统的荧光粉LED植物灯源,然而以荧光粉作为补光灯源存在着转化效率低、耗能高等缺点。由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将目光投向了新型的荧光材料。在众多新型荧光材料中,量子点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能,尺寸和形貌可以通过反应时间、温度和配体的选择等来精确控制,而且对光波的转化效率较高,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为检验量子点植物光源是否确实具有着比LED植物光源更好的照射效果,本人设计了本次实验进行验证。 三、量子点材料的合成 本次课题所采用的合成方法为有机向量子点合成硒化镉/硫化镉(CdSe/CdS)核壳结构量子点,并将其作为发光材料。 3.1制备过程 本实验中以正十二硫醇(DDT)为硫源,油酸镉(Cd(OA) 为镉源进行 2 反应。其中,硫源为镉源的1.2倍(DDT易挥发,因而为保证硫源充足,DDT 需略过量),每小时生成的CdS为CdSe 的2倍,并分别置于注射器(20ml)中。其中,经过换算若硫源为镉源的1.2倍,则油酸镉每小时需滴加2mL,而DDT每小时仅需滴加0.288mL,因此DDT相对油酸镉体积较小。而使用注

马氏体与贝氏体转变异同点

马氏体与贝氏体转变有哪些异同点? (1)二者转变都有一个转变温度区,马氏体转变对应于M s~M f,贝氏体转变与B s~B f点。 (2)贝氏体转变可等温进行,而钢中马氏体转变是非恒温性的,即马氏体转变是在不断降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由此可见,马氏体转变量是温度的函数,而与等温时间无关。 (3)马氏体转变只有点阵改组而无成分的改变,如钢中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只是点阵由面心立方通过共格切变改组成体心立方(或体心正方),因而马氏体的成分与奥氏体的成分完全一样。这种母相(奥氏体)以均匀切变方式转变为新相(马氏体)的转变称为无扩散型相变—现在各种合金中广泛地叫做马氏体转变。此时钢中的铁、碳原子均无扩散,而贝氏体转变只有碳原子的扩散,而无铁原子和合金元素的扩散。这种中温转变包含着两种不同机制的转变,贝氏体为两相混合物组织,而马氏体是单相组织。 (4)贝氏体中铁素体在形成时,与马氏体转变一样,在抛光面上均引起浮凸。所不同的是马氏体浮凸呈“N”形,而贝氏体中铁素体的浮凸呈“V”形或“A”形。贝氏体的晶体学特征,其中包括位向关系与惯习面等与马氏体接近。 (5)二者转变均存在不完全性,即转变不能进行到终了。马氏体转变还具有可逆性,即快速反向加热不到A1点发生逆转变 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的组织和性能有什么区别? 珠光体转变是奥氏体在过冷度不大的情况下发生的共析转变,C和金属原子都可以的扩散;珠光体组织是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通常形态为层片装状碳化物加铁素体组织,其层片的厚度及完整程度主要取决于转变过冷度,在特殊情况 下也生产碳化物也生产粒状,形成粒状珠光体。 马氏体转变是奥氏体快速冷却到马氏体转变点以下,发生切变,形成过饱和C的α-Fe固溶体,转变中C和金属原子都来不及扩散,由于过饱和的C使晶格发生畸变,钢在受力时位错运动受到阻碍,由此提高钢的强度。贝氏体转变介于珠光体与马氏体转变之间,但目前对此转变的机制还存在争议,但在贝氏体转变中主要C可扩散,金属原子不发生扩散,根据奥氏体过冷度的不同和C扩散能力的不同等条件,生成各种形态贝氏体组织。 45钢退火:铁素体+珠光体;45钢正火:铁素体+珠光体;45钢淬火:马氏体; 45钢回火:回火马氏体(低温回火),回火屈氏体(中温回火),回火索氏体(高温回火)。 比较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图和连续转变曲线图的异同点 1.等温转变在整个转变温度范围内都能发生,只有孕育期有长短;但是连续冷却转变却有所谓不发生转变的 温度范围。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6854316.html,T图比TTT图向右下方移动,说明连续冷却发生在更低的温度和需要更长的时间。 3.共析碳素钢和过共析碳素钢在连续冷却转变中不出现贝氏体转变,只发生珠光体分解和贝氏体相变2.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开始温度和终了温度曲线像英文字母C,它描述了奥氏体在等温转变过程中,不同温度和保 温时间下的析出物的规律,称为C曲线或者TTT曲线,而连续冷却曲线是各种不同冷速下,过冷奥氏体转变开始和转变终了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简称连续冷却转变图或者CCT图。 3.相同点是二者均是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图解,前者是在一定温度下的等温转变,后者是以一定的冷却速度时的连续转变,二者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转变过程和转变产物的类型基本相互对应。 4.二者的区别在于冷却条件的不同,其显著的区别主要有: 5.一,连续冷却时,过冷奥氏体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完成组织转变的,其组织的转变很不均匀,先转变的组织较粗,而后转变 的组织较细,往往得到几种组织的混合物。 6.二,共析钢连续冷却时,只有珠光体的转变而无贝氏体的转变。原因在于当冷却速度缓慢时,过冷奥氏体将全部转变为珠光 体,当冷却速度过快时,则过冷奥氏体在中温区停留时间还未达到贝氏体转变的孕育区,已经降到Ms点开始转变为马氏体。 7.

华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 前言 (1) 2 总则 (1) 编制原则 (1) 编制依据 (1) 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1) 相关技术文件 (2) 3 企业基本信息与环境风险识别 (2) 企业基本信息 (2)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4) 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工艺 (6) 安全生产管理 (9)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10)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10) 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10) 4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14) 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14) 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15) 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18)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18) 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衍生后果分析 (19) 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20) 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0) 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20) 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1) 环境事件风险源评估 (21) 环境事件风险级别确定 (23)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3) 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 (23) 环境风险受体类型(E) (27) 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29) 8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地理位置图 (30) 企业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 (31) 企业平面布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雨水、污水等所有排水最终去向图 (31)

双氧水

深圳市圣铖油品化工有限公司 物质安全资料表 序号:300 第1页/5页 一, 物品与厂商资料 物品名称: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物品编号:- 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地址及电话:- 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 二, 成分辨识资料 纯物质: 中英文名称: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同义名称:双氧水(DIHDROGEN DIOXIDE,HYDROGEN DIOXIDE,HYDROPEROXIDE,HYDROGEN PEROXIDE)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7722-84-1 危害物质成分(成分百分比):100 三, 危害辨识资料 健康危害效应:吞食可能致命,腐蚀眼睛和皮肤. 环境影响:-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为强氧化性物质,与可燃物接触会造成起火爆炸.高温会迅速分解,与许多化学 品会起激烈爆炸性反应,可能形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最重要危害与效应 特殊危害:- 主要症状:刺激感,皮肤刺痛及暂时性变白,红肿,起泡,胃痛,呕吐,眼疾. 物品危害分类:5.1(氧化性物质),8(腐蚀性物质) 四, 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吸入:1.施救前先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安全.2.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3.若 呼吸困难,於医师指示下由受过训的人供给氧气.4.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1.必要时则戴防渗手套以避免触及该化学品.2.以温水缓和冲洗受污染部位20~30分钟.3.如果刺激 感持续,反覆冲洗.4.冲水中脱掉受污染的衣物,鞋子和皮饰品.5.立即就医.6.需将污染的衣服, 鞋子以及皮饰品须完全洗净除污後方可再用或丢弃. 眼睛接触:1.必要时则戴防渗手套以避免触及该化学品.2.立即将眼皮撑开,以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 睛20~30分钟.3.可能情况下可使用生理食盐水冲洗,且冲洗时不要间断.4.避免清洗水进入未受 影响的眼睛.5.如果刺激感持续,反覆冲洗.6.立即就医. 食入:1.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孪,不可经口餵食任何东西.2.若患者意识清楚,让其 用水彻底漱口.3.切勿催吐.4.给患者喝下240~300毫升的水,以稀释胃中的物质.,若有牛奶可於喝水後再给予牛奶喝.5.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顷以减低吸入危险,并让其漱口及

环境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说明

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说明 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范围包括区域和工种两个方面,评估步骤包括危害辨识、危害核定、危害定性、风险评级等步骤,具体见附件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流程)。 2. 危害辨识 2.1. 用普查方式辨识区域、工种涉及的环境与职业健康潜在危害因素,危害因素见“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附件2),“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由“危害类别”、“危害项目”、“对人体/环境的危害”、“国家标准”、“国际趋势”及“评估方法”6 部分组成。 (1) “危害类别”:分“环境”与“职业健康”两大类别; (2) “危害项目”:分噪声、照明及能见度、温度、振动、空气质量、辐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人机功效、心理因素、光污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自然资源消耗、排放物等28 项危害; (3) “对人体/环境的危害”:指危害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4) “国家标准”和“国际形势及趋势”指国家规定安全控制数值、职业接触限值或国际先进做法; (5) 评估方法:危害的检测手段。 2.2. 区域潜在危害因素辨别:用“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一览表”(见附件 5)普查不同区域的潜在危害因素,如辨识出危害则在相应“区域”与“危害项目”相交栏作标识。其中区域是将各部门所管辖

的范围按照其使用功能划分成区域,例如公司行政部管辖范围可划分为:办公室、高压配电房、低压配电房、材料室、工器具室、空调主机房、电梯机房、电缆竖井、车库、水泵房、杂物间、传达室等,物资部管辖区域可划分为:办公室、配电房、室内仓库、室外仓库、废料堆放区等。 2.3. 工种潜在危害因素的辨别:对于按区域未辨别出的涉及工种作业的危害因素,按照工种进行辨别。运用“环境与职业健康工种风险评估一览表”,普查各工种在工作中涉及的危害因素,如辨识出危害则在相应“工种”与“危害项目”相交栏作标识。其中工种主要是各区域中存在的常见工种或人员,例如行政部管辖范围内主要存在的工种包括管理人员、内勤人员、司机。物资部门管辖范围内主要存在的工种包括管理人员、仓管人员、物资配送人员、废旧物资处理人员、内勤人员、司机。 2.4. 危害辨识过程中对不确定的危害源,在“危害描述”栏进行简洁描述。如产生危害的设备设施、地点位置、受影响人员、受影响时间、对环境的影响等。 3. 危害核定:核定普查结果,确定危害是否存在。 4. 危害定性 4.1. 对核定的普查结果依据“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中评估方法开展评估。 4.1.1. 噪声、照明及能见度、温度、振动、空气质量、辐射、化学危害等,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定进行定量的监测或定性评估,监测、

生物医学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的应用

生物医学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的应用量子点(quantumdot,QD)又称为半导体纳米微晶体(semiconductornanocrystal)材料,由Ⅱ-Ⅱ族或Ⅱ-Ⅱ族元素组成,粒径为1~100nm,是小于或接近激子玻尔半径的半导体纳米颗粒[1]。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是一种新兴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能、电学和光电性质,克服了细胞在可见光区的自发荧光对标记分子所发信号的掩盖现象,较好地实现对所研究分子的长时间荧光标记观察。因此,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作为一种生物示踪的标志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并已成为近期新的国内外研究热点。 1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的基本特点及合成修饰方法 1.1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的基本特点 探索和发展高灵敏度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其中使用有机荧光染料来标记细胞是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传统的荧光染料有着不可逾越的缺陷:较宽的发射光谱和较窄的激发光谱,在多种成分同时成像时容易造成荧光光谱的重叠,导致了荧光探针数量较少;荧光染料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和漂白,其产物易对细胞造成破坏[2]。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相比于传统的有机荧光分子,具有分子激发光谱特性好、发射光谱对称、吸收光谱宽而连续、荧光效率高、寿命长、光学化学稳定性、不易被生物活性物质降解等优点[3]。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可以通过改变荧光量子点的半径以及化学成分而得到,因此其荧光覆盖了从近紫外光到近红外光的光谱范围。量子点标记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被认

为是有机荧光标记染料的合适替代物。 1.2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的合成及修饰方法 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有溶胶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电化学沉积法、气相沉积法等[4],其制备研究早期,普遍使用产量低、粒径分布特性差的气相沉积法或者是水溶液中的共沉淀法。经过不断发展,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的合成从有机金属法过渡到水相合成法,再到目前较为常用的溶胶法。如今,量子点的合成技术在粒径分布、荧光量子的产率及一次合成的数量上都有了明显的突破。荧光量子点材料的发光性质不仅同其合成技术有关,而且还与其表面所修饰的分子的结构性质密切相关。在荧光量子点材料修饰具有特异性识别目标物的生物分子或者其他化合物时,就可以利用荧光量子点的荧光增强、荧光淬灭、氧化还原的性质与待检测的底物联系起来或者发生反应,进而将其用于目标物的分析。如将荧光量子点材料用不同的金属离子来修饰,以构建新型的传感材料。一般情况下,合成的荧光量子点因表面覆盖一层疏水的配体而难以直接应用于以水溶液为微环境的生物医学检测领域,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修饰才能使其具有水溶性。目前,已经存在多种修饰荧光量子点的方法,如包覆法、化学交换法、疏水相互结合法等。 2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荧光量子点材料在生物医学、药学、环境检测、食品卫生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应用领域较为宽泛,因此本研究主要讨论荧光量子点功能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按照基于荧光量

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 号含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来源:| 作者:| 日期:2015-03-04 11:05:52 | 浏览2733 次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 行) 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 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环境保护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1〕35 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 号);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17 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 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 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 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 《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