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辩证法(含学习收获体会)

自然辩证法(含学习收获体会)

自然辩证法(含学习收获体会)
自然辩证法(含学习收获体会)

1 科学事实就是排除了任何主观因素的客观事实。P151

事实的概念有多种含义,在科学认识中,事实常常是下述两种不同含义上来使用:

一种是指在现实的时间和空间存在着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在科学认识论中常常表明为“事实1”,即客观事实;一种是指用某种语言描述被观察到的客观事件,现象和过程所做出的经验陈述或观察判断。在认识论中常常标明为“事实2”,也就是经验事实。

两者具有同一性,客观事实是经验事实的基础,经验事实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是对客观事实能动反映的体现。

在科学方法论中,科学事实这一范畴一般是指经验事实,因此,所谓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观察和实验等时间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描述。它体现的是客观事件在科学认识主体中的记述和判断,而不是理性抽象的结果,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2 逻辑思维必须遵从固定思维规则,所以不含任何创造性。P196

思维逻辑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是科学思维的一种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逻辑思维的确必须遵从固定的思维规则。

广义上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狭义上的创造性思维专指提出创新思想的思维活动。显然从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来讲,逻辑思维是包括在内的。按科学思维的类型我们可以把狭义的创造性思维大体分为两个形式:(1)以非逻辑思维形式——想象,直觉和灵感等为主的创造性思维。(2)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创造性思维。

人们往往忽视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把逻辑思维和创作性思维完全对立起来。这是片面的。

形式逻辑的演绎推理虽然前提与结论之间有蕴涵关系,但是演绎外推完全可以进入到还没有被人类考察过的未知领域,否定它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是没有根据的,

归纳推理虽然结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但却更明显的表现出一种由已知到未知的方法。特别是直觉归纳,可以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类比推理所得到的结论不具有逻辑必然性。但它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正因如此,它为人们的思维过程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使它成为科学研究中非常有创造型的思维形式。

3 系统的有序是指系统组成要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与转化,这表现在要素分布的均匀上。P50

系统的有序是指系统组成要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与转化,它是个整体的概念,单个事物或孤立的要素是无所谓有序的。

系统的有序可表现为要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总是出现在某些特定的空间位置或时间位置上,就显得井然有序;如果要素的分布是均匀的,即任何要素都可以出现在任何位置上,整体上就显得混乱无序。一个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分布不均匀,就显得有序。系统的有序性还意味着要素分布和运动分布的某种一致性和协调性。

4 进化与退化是分别发生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P52

进化与退化是同时进行的,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

我们必须承认有一个多元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进化的过程和退化的过程并存着。简单的用一类事实否定或代替另一类事实,显然是不妥当的;简单的将两类事实看成是并行不悖的,也是不妥当的。重要的问题在于讨论进化与退化之间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共生同存,两者相伴。进化与退化往往是同时发生,一起存在的,它们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从某一层次,角度,侧面来看进化的过程,在另一个层次,角度,侧面就是退化的过程。

第二,相互包含,两者统一。以进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同样,以退化为主的也常常内在的包含着进化,纯粹的进化或纯粹的退化至少是极其罕见的现象。

第三,相互交替,两极相通。进化与退化往往是交替进行相互转化的,当进化或者退化的总体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会向各自的对立面发展。

5 科学假说是假定性说明,一般没有科学依据。P214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科学假说是假定性说明但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假说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说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它即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假说既然是基于已知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猜测性说明,那么,他通常就会由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想象本质的猜测;推演出的预言与预见。在有些情况下,人们也把理论或假说中的预言称为“假说”,而实际上这些预言都是理论或假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假说的结构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前提而提出来的。

2假定性假说中包含着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猜测。这种猜测往往是在科学资料不甚充足,检验条件不甚完备的情况下提出的,带有假定性成分,在未来可能被证伪而淘汰,也可能基本被确证并经修正完善后称为理论。

3易变性对于同一自然现象,由于人们占有的材料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等原因,可能提出多种不同的假说,这些假说会随着实践过程中的新发现而变化,随着争论的发展而修改。易变性不同于理论的相对稳定性,往

往给人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忽视了假说的科学性及其客观依据。

五简答

1 自然辩证法p1-2

自然辩证法是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当时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它是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研究的内容对象:自然界的辩证法,即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即人类通过科学技术事件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作为一般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2 头脑风暴法P277

该法是美国人奥斯本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将对某项工程技术课题有专门知识的人召集起来,围绕一个明确的议题,作无拘束的自由思考,讨论,让各种思想多项流动,多元交叉,借以填补各自空白,与会者互相启发,使创造性思维产生共振和连锁反应,由此诱发出更多的创新设想。这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它充分发挥了人们的想象力。以原有的知识圈为出发点,又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利用想象类比联想等方式引发种种奇特的思想,达到发明创造的新的工程技术产品的目的。这种方法是工程技术研究构思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3 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p2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有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始终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贯穿其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自然界处在客体的地位,是人类所要认识和改造的客观对象,也决定人类认识和改造这个对象全部活动之合理性的客观依据。人则是人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主体,是积极地变革这一关系的主动方便,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动的实践者。主体要反映和改变客体,人类要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还必须借助于科学技术的中介。

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来考察作为这一关系中的客体的自然界,作为这一关系的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以及这一关系的中介的科学技术,便构成了自然辩证法的三部分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所要研究的是:自然界的辩证法,即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即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辩证法,即作为一般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4 科学抽象一般要坚持那些原则?

实践是科学抽象的基础,科学抽象的感性资料来源于实践,所遵循的抽象规则也是经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抽象的结果也必须付诸实践检验;

掌握丰富可靠的事实,是科学抽象的重要的前提,获得事实资料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学习继承别人的成果,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感性材料;

运用科学方法是科学抽象的关键,抽象过程中要介入大量的理性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终获得理论成果。

5 科学工作者捕获机遇要具备的素质?p175

机遇产生的客观原因在于自然界本身就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机遇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在于人们认识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的情况,使认识既有目的性,又有意外性。

机遇在科学发现中起着很重要作用,当并非所有碰到机遇的人都能从中作出科学发现。能否利用机遇提供的重要线索,从中作出新发现,关键是要善于捕捉机遇。从科技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来看,具有一下几条条件的才能捕捉住机遇: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判断力,科学的想象力,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6 学习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工作者的意义?p15-17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演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学习自然辩证法,总的来说是为了树立起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的正确观点,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论,提高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具体来说,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二,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人与自然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

第四,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关键学习自然辩证法,用辩证唯物主义武装我国广大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头脑,可以启迪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思路,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的领域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推动经济建设和整个综合国力的提高。同时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方针和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

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其关键性也在日益增长。

7 “观察渗透理论”这一观点对认识论有什么帮助?p168

科学认识史表明,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比较符合科学观察的实际进程。

观察之所以渗透着理论,从根本上将是因为观察是一项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观察的主体是人。观察是一个人认识主体与积极主动地反映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个相互作用过程决定了观察必然渗透理论。第一,认识的主体总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观察的,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理论指导就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第二,为了提高观察的精度和可靠性,人们不断地改进观察的手段和方式,从凭借肉眼的观察发展到用仪器进行观察,在使用仪器观察时,同样也要受到理论的影响。第三,在对观察结果进行处理时,也渗透着理论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是观察客观性的保障,而观察客观性又为理论的建立和检验作了保证。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过决定的。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观察必须渗透着理论: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和理论的辩证统一,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8 什么是科学问题?如何科研选题?p134 p143-150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历史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经过分析与研究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是有结构的,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科研选题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模式,不过集古今中外科学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还是能够从中引出具有方法论功能的一些基本选自原则。

1需要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及研究者今后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创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是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的科学技术成果。

3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哈科学理论根据,把课题置于但是得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

4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实际具备或进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来选择研究课题。

以上四条原则,充分反映了科学选题的目的价值根源和条件,他们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选题时应全面考虑,综合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选题的步骤一般是沿着一下环节进行的:发现或搜集问题,初步选择问题,资料调研,制定研究计划,课题论证和课题审批。

需要注意的是,选题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馈调整的过程,常常需要反复调研和多次论证,才能达到选出最佳课题的目的。

9 系统科学的思想内涵与应用原则p243

系统科学是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变化规律的学问,是对系统本质正确的放映和真理性的认识,是一个知识体系。系统科学以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为背景,不同的系统理论侧重以上不同领域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本身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运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处理对象时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动态原则,最优化原则和模拟化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基于要素对系统的非加和性关系。

动态原则指系统方法的历时性原则。

最优化原则亦称整体最优化原则,是使用系统方法的目的和要求。

模型化原则指采用系统科学方法,需要把系统模型化。

10 谈谈系统科学方法。P244

系统科学方法是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把研究对象看做一个整体,把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的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对象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

系统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控制方法,黑箱方法,弄能模拟,系统规划以及自组织理论方法等。系统科学方法广泛的应用,推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应用技术,管理科学,医学,环境科学的新进展,同时还带来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诸多的系统科学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有所用,要通过具体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

11 什么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本身的起点?区别是什么?

科学研究的起点是问题;科学本身的起点是实践。

就整体人类认识的过程而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从生动直观开始的,但就某一线具体研究而言,又总是从问题开始

的。科学研究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科学研究之所以从问题开始,这是科学研究的本身的探索性所决定的。研究问题,先得发现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就要明确问题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科学问题的根本源泉,但这并不等于说科学问题都是直接来源于实践。科学还可以有别的来源。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与“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两个不同的命题,前者是着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后者着眼于认识的来源,二者的本质是统一的。强调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并不是对科学认识归根到底始于生产活动,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等社会实践的否定,而是把一般的认识论原则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具体化了。

12 如何理解科学事实的客观性?P151

事实的概念有多种含义,在科学认识中,事实常常是下述两种不同含义上来使用:

一种是指在现实的时间和空间存在着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在科学认识论中常常表明为“事实1”,即客观事实;一种是指用某种语言描述被观察到的客观事件,现象和过程所做出的经验陈述或观察判断。在认识论中常常标明为“事实2”,也就是经验事实。

两者具有同一性,客观事实是经验事实的基础,经验事实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是对客观事实能动反映的体现。

在科学方法论中,科学事实这一范畴一般是指经验事实,因此,所谓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观察和实验等时间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描述。它体现的是客观事件在科学认识主体中的记述和判断,而不是理性抽象的结果,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六论述题

1 结合自己专业论述科研选题过程中如何贯彻有关原则p143

科学研究首先要提出问题,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具体过程的开始。

科研选题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并不存在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不过集古今中外科学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还是能够从中引出具有方法论功能的一些基本选自原则。

1需要性原则

需要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必须着眼于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及研究者今后发展的需要。

(社会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是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的科学技术成果。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哈科学理论根据,把课题置于但是得科学技术背景下,并使之成为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

4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实际具备或进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来选择研究课题。

以上四条原则,充分反映了科学选题的目的,价值根源和条件,他们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选题时应全面考虑,综合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各条原则根据自己专业展开说明)

2 自组织形成的根据与条件p57-60

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便称系统是自组织的。“特定”指,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且外界是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

与自组织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系统科学,特别是各种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尽管背景和对象有很大差别,但他们都试图解决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无序和有序相互转化的机制和条件。有序结构式怎样从无序状态中产生的呢?

一开放性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

二远离系统平衡态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外部源泉

三非线性互相作用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在根据

四正反馈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部机制

五内部涨落是导致系统有序演化的直接诱因

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以自组织形式来实现的进化过程是在具备了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和涨落等诸多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系统都难以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3 关于相似的原理p200

相似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于变异的辩证统一。客观事物发展工程中始终存在着同和变异。相似既非绝对的同,也绝非绝对的异。它就是客观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不变。相似关系式客观世界存在的最为普遍的关系。

(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起来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称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常常要依赖它的存在。)

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似的单元,层次排列组合而成。每个侧层次,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特点。利用规律从而和谐的组合成一个整体。科技的发展在某种一意义上将是相似原理的发现与运用。人们在工作,学习,实践活动中使大脑得到了许多相似块,而从亲身体验中得到得到相似块则更加主动。这就为人们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创造了丰富的联想基础,是人们的思维活动能进入高级阶段或层次。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提高,相似块也不断地相互组合,深化,思想内容就会不断得到丰富。

4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与“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关系p134

就整体人类认识的过程而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从生动直观开始的,但就某一线具体研究而言,又总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研究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科学研究之所以从问题开始,这是科学研究的本身的探索性所决定的。研究问题,先得发现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就要明确问题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科学问题的根本源泉,但这并不等于说科学问题都是直接来源于实践。科学还可以有别的来源。

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

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

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理论矛盾中产生

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相互渗透的矛盾中产生等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与“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两个不同的命题,前者是着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后者着眼于认识的来源,二者的本质是统一的。强调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并不是对科学认识归根到底始于生产活动,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等社会实践的否定,而是把一般的认识论原则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具体化了。

5为什么中国发展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的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探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民财富,像一些产油国家;还有一些国家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像一些拉美国家;再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我们把这些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有几个方面,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在科技产出方面,这些国家获得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发明专利,占到世界总量的97%。同时这些国家的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都在2%以上。

根据对国家的资料所做的分析,中国创新的综合指数大约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尽管我们国家距离创新型国家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但是中国的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意味着我国必须保持从改革开放开始,直到2020年连续40年7%以上的经济高速增长,这在世界经济史上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前所未有。

研究分析表明,如果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没有根本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仍旧保持目前39%左右的水平,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国家的投资率达到52%的特高水平,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投资率可以保持到目前40%的高水平,要达到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也必须要达到60%,也就是在目前的水平上,再增加20个百分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的目标。第二,资源环境的制约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的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的瓶颈约束。国际的经验表明,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的惟一可行的途径。第三,保证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国家的发展道路。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我国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就很难在急剧变换的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当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我们的主动权。

1.怎样理解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建立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哪些类型?

答: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可见,假说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基本程序之一。假说作为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假说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在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就是构成事物的诸种要素;形式就是事物诸种要素的结构表现。定律的确立、学说的形成、理论的建立和研究远景的展示等就是构成自然科学发展自身的要素,而假说的不断提出、被证实或被证否,就是它的发展结构的表现,假说在自然科学大厦各层次的兴建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假说使科学

研究带有自觉性。第二,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科学假说的建立: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科学假说的类型:一种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提出关于现象之间某种联系的普遍的假定。另一种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不仅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方法,而且更突出的是应用类比、想象、抽象等方法,提出关于现象之间具有普遍性的某种联系是如何形成的假定。

2.怎样理解“范式”?

答:“范式”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 它是哲学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象, 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虽然范式的首要含义在哲学方面,这也是库恩范式的基本部分, 但是, 库恩的创见和独到之处则在于范式的社会学含义和构造功能。与一般科学哲学思维的抽象性相反, 库恩特别强调科学的具体性,并把具体性看作是科学的基本特性, 因为他认为, 一套实际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对于有效的科学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结一致、协同探索的纽带, 而且是其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的基础; 不仅能赋予任何一门新学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发展。这样一来,库恩也就把具体性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核心, 在实际的“图象”、“模型”和“哲学”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使自己的思想与其他科学哲学区别开来。库恩的构造范式就是这种实际的“图象”和“模型”,它不仅使常规科学解疑难的活动得以完成,从而成为开启新学科的契机和手段,而且在应用模型和形而上学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相互关系,解决了从一般哲学理论转向实际科学理论的途径问题。(科学理论不是能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个别命题的集合,而是由许多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组成的系统整体。库恩将这一系统整体称作范式,范式是某一科学共同体在长期的探索、教育和训练中形成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为他们提供了考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法,从而形成为该学科的一种共同传统,并为其发展确定了共同方向。哲学范式决定科学范式,范式决定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决定具体理论,理论决定模型,模型决定模式。方法是理论的功能,和理论之间不是层次关系。虽然由于认识机制和利益机制的协整作用,在同一个范式基础上会产生学术观点基本相同、学术荣誉等既得利益和学术目标基本一致的“科学共同体”,对共同体外的学说和学者会产生“异体排斥”,但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进步,都最终要表现为范式的转换。不同的参照系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参照系为背景建立起来的不同范式之间也不是并列的,而是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能否做到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科学范式的不同层次、发展的不同阶段。“范式”理论是我们把握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中不同学派的定位、相互关系、发展规律、发展趋向的钥匙。)

3.怎样理解技术的本质?

答:(广义的技术泛指人类所从事的一切行为,技术是人类利用、控制与改造自然、社会、思维的一切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集合,即是实践性的知识体系,它包括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与思维技术等;人们通常所指的技术是狭义的技术,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即自然技术,它指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物质装置、技艺和知识等,并体现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的统一。)技术的本质: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

理解:技术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控制的活动,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关系,因此,对技术本质的解读必须深入到社会主体的人之中,必须思考技术与人工的物质世界、技术活动的目的性、技术与人类制作过程及其产品、技术与知识、技术与技术拥有者的精神状况以及技术的文化维度等方面。

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即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这体现在: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技术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工具、手段和方法。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人类改造的自然的活动离不开利用自然物的机械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物即技术器物,即人类借助技术来体现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这里的理性和目的并不直接使自然界发生任何变化,而是需要借助技术工具的中介作用在自然界中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的话语加以诠释:“理性何等强大,就何等狡猾,理性的狡猾总是在于它的间接活动,这种间接活动让对象按照它们本身的性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它自己并不直接参与这个过程,而只是实现自己的目的。”技术作为实现理性目的的手段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

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还体现在技术与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人的本质的展现以及人类社会的变革。技术世界是人和存在的依据和出发点。“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起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通过技术实践,人成为人本身。“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人在技术实践过程中,不仅确立人的本质属性,还不断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目前的人的心理学。”同时,在此过程中,又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形成人类社会。“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的合理的解决。”可见,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还渗透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活动之中,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郎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并曾以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为例,说明技术进步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4.怎样理解技术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科学和技术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科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性,探索通往未知世界的途径;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对自然物和自然力进行利用、转化和控制。这久决定了科学和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1)从任务看,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从而增加人类的认识财富;技术的任务是要有所发明,从而增强人类利用、控制自然的能力,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2)从方法看,科学是研究如何从知识过程的经验水平上升到理论水平,追求尽可能精确的数据和完善的科学原理,经验的估计是不行的,而技术则离不开经验的估计。(3)从研究过程看,科学研究的目标相对不稳定,技术恰好相反。(4)从结果和评价看,科学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技术则存在区域性

(5)从价值和意义看,科学具有长远的、根本性的经济价值,技术则对科学具有推动作用,更直接的是它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军事价值。

联系:科学和技术之间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是科学与技术统一性的重要体现。科学的技术化体现在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包涵大量的技术活动,如技术发明、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等活动;技术的科学化,指技术的创造活动日益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作用。

5. 技术认识的一般过程怎样?

答:技术认识的一般过程:技术任务的提出、技术设计的进行、技术后果的评价。

技术任务的提出:技术认识不同于科学认识 ,技术认识是一种实践性认识 ,即具有特定实践目标的认识 ,而技术任务就是特定的实践目标。技术任务是技术出现的第一步 ,属于实践性认识中“做什么”的起始的实践观念 ,或者是技术活动的实践计划。由于任何人工制品都是人的有目的制造的结果 ,都具有“本质先于存在”的特性 ,因此没有相应的技术任务 ,就没有相应技术的出现。提出技术任务 ,也是分析技术的可能性。技术的可能性既是物的可能性 ,也是人的可能性 ,更是社会的可能性。我们不可能仅仅根据物的可能性去确定做什么技术 ,更要根据人的可能性和社会的可能性去确立技术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 脱离开后者 ,技术构想就是一种空想。技术设计的进行:技术设计是人对于具体的技术客体的观念建构 ,是技术决策活动中的微观部分。,设计是将技术任务加以具体化、细节化、可操作化。而在这个过程中 ,社会建构同样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如在发明时 ,就发生着发明家的技术知识和使用者的需求愿望的共同建构。成功的技术创新 ,不是单纯的技术逻辑运作的结果 ,也不是单纯的使用需求的产物 ,而是两者的对接。技术后果的评价:对技术的评价 ,既有对技术事先的评价 ,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技术的可行性分析”或技术后果的预测 ,也有对技术出现并产生效果后的“后果评价” ,是技术决策中的反馈活动。显然 ,技术评价是对技术的价值衡量和判断 ,它是技术发展的认识性关怀性产物 ,既反映了技术的实际社会效应 ,也包含了社会传统、文化的积淀 ,显然包含了对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后果、环境影响、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分析 ,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可能性的分析 ,是一种社会建构性的分析;并且从不同的视角形成不同标准下的评价 ,如物性标准、人性(人文)标准和政治标准等。

6. 科学社会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內容:科学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部分,科学家的行为是受特定规范制约的,这些规范指的是普适性、有性、去私利性、条理的怀疑意义:首先,科学社会规范给了人们解读科学的新视角。其次,科学社会规范的形成使科学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分支一样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而不再是没有自己研究纲领的一种单纯研究方法。

为科学社会学研究开辟了更宽广的发展道路,成为一门颇具影响的学科。 7.怎样理解技术运行的社会保障?

答:技术的运行需要社会生产、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科技体质等作为保障才能得到良性的运行。

社会生产:是技术运行的根本动力,是促进技术发展的基本保障;

政治制度:对技术的运行有制约作用,一般来说,先进的、民主的社会制度会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落后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即使是同一社会制度,由于采取不同的科技政策和科技体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宗教、哲学、道德、文化传统等,对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哲学、道德和文化传统对技术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科技体质:科技体制对社会科技能力的发挥起制约作用,科技体制是其他各种社会因素对科技的作用得以落实的保证和依托。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1193字)

为期六周的自然辩证法结课了,时间有点短促,不过这六节课却很实在.在学习自然辩证法之前,我甚至不知道它是什么,只知道它是一门哲学课程,估计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差不多。六节课下来,虽然不会有什么深入的体会,但也确实填补了一个知识空洞,对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它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研究的辩证法,以及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他们共同构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观,科学技术关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它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现代科学技术正不断的向医学领域转移和渗透。基因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内镜技术、实时监测技术、原子核医学技术、器官移植与人造器官技术、生殖技术和医药新技术等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如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从非洲黑曼巴毒蛇毒液中提取出的蛇毒蛋白可以制成新型强效镇痛剂,其镇痛成分效果可以与吗啡相媲美,只是作用机制不同,并且没有吗啡类镇痛剂的常见副作用,可以展望它将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的贡献。

我们通过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方法对于科学技术探索活动的意义好比渔网之于捕鱼,斧头之于砍柴,要进行科技创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这个手段就是自然辨证法中提到的科学技术方法。

如果说科学方法为我们认识自然,探索未知提供了重要的原则、程序、途径和方法,那么技术方法则主要回答怎样变革、控制和利用自然的问题。科学技术方法具有其基本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科学性、社会性、经验型。科学技术方法论讲到了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技术方法、特殊技术方法,技术诀窍,但事实上在科学研究中运用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一般性的方法,还需要哲学这种更高层次的方法的指导。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课程,其核心就是为研究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一种辨证思维的方法,就如之前我认为,任何事物只存在一个完全客观的事实,当人们的认识和这个客观事实一致时,人们的认识就是正确的认识,当不一致时,就是错误的认识。这是我们从小的教育使然,但现在,这种想法就需要自己来打破,树立新的价值观和认识论。

这是我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心得体会。还很肤浅,但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确确实实通过学习了解到的,知识渊博无止境,翩然行舟其间,能有所得便不虚此行。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摘要: 本文主要是自己对自然辩证法的一些认识,以及对于这门课程的一些初步的理解。同时,结合物理和数学中的一些历史事件来阐释自然辩证法在基础学科中的作用。最后,总结了自己课后的一些思考,并且对于如何更好地完成这门课的教学对老师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数学危机感想建议 引言: 经过一学期系统而又认真的学习,我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哲学观念以及辨证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首先是我对自然辩证法的内容的理解,然后是自然辩证法在数理学科中的运用,最后对于课堂的教学提出自己的感想以及一点建议。 1.自然辩证法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最初,《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1]。在书中,恩格斯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在研究过程中,恩格斯从自然界中进行着的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以与人相联系的最复杂的运动结束,并且始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保持着不断发展的批判性。 后来,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今,在高校课堂上,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

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2.自然辩证法在数理学科中的运用 作为数学系的一名研究生,我更关心自然辩证法在基础学科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指导作用。数学,物理,和哲学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17,18世纪,在数学和物理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或者是物理学家也都是出色的哲学家。正是由于他们能够正确的运用辩证法的观点,来描述,思考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以及他们的内在逻辑。才能在关键时刻,正确的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做出巨大的成就。下面,我就举数学和物理中的两个典型例子,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知识来分析一下。 2.1自然辩证法与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发表著名的相对论以前,洛伦兹和庞加莱就已经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洛伦兹存在绝对静止以太的观念出发,考虑物体运动发生收缩的物质过程得出洛伦兹变换。在洛伦兹的理论中,变换所引入的量只看作是数学上的辅助手段,并不包含相对论的时空观。庞加莱作为数学家,反而没有拘泥于数学公式,而是从哲学角度,运用辩证思想,看到了普遍的真理。 爱因斯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天才,而是将前两位的工作和思想合二为一。,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立足于两条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着眼于修改运动、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重新导出洛伦兹变换,并赋予洛伦兹变换崭新的物理内容。在狭义相对论中,洛伦兹变换是最基本的关系式,狭义相对论的运动学结论和时空性质,如同时性的相对性、长度收缩、时间延缓、速度变换公式、相对论多普勒效应等都可以从洛伦兹变换中直接得出。 因此,在晚年,对于前面两位科学家之于狭义相对论的贡献,爱因斯坦这样评价道:“洛伦兹已经认出了以他命名的变换对于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分析是基本的,而庞加莱进一步深化了这个远见。”[2]而我要补充一句,爱因斯坦则运用他非凡的智慧将狭义相对论从上帝那里带到了人间。 2.2.自然辩证法和三次数学危机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心得

1、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我们的时代,正处于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自身也在转变之中”,并且正是科学的转变深刻地影响着时代的转变进程,所以人们都把科学看作一种希望。科学家们也更加自觉地“追随我们时代的主要潮流,并把时代的发展、变比和向前的趋势反映到科学之中。”整整一个世纪以来,经典力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已经突破厂它几百年来所遵循的古典决定论的、精确的和解析的传统。如果说在19世纪以进化论的创立为标志,生物学首先发展为一门演化的科学的话,那么20世纪尤其是近几十年的科学进展——关于基本粒子的复杂性的发现,关于早期宇宙演化的宇宙学的建立,关于非平衡的、相干的、一致的结构的研究——使物理学和化学也已发展成为演化的科学。科学本身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也改变着科学关于平衡与非平衡、有序与无序、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进化与退化、渐变与突变、简单性与复杂性、精确性与模糊性、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一系列最基本的观念。在这一过程小,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但没有远离哲学,而且在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部提出厂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在哲学认识层次上加以认真的研究。处于科学前沿的理论自然科学家们,也不能不对这些问题进行严肃的哲学思考。这样,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就个是游离与科学发展之外,更不是强加于科学研究之上的什么多余的东西。而是自然科学本身发展的一种需要。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完全证实厂这一论断。在当今世界上,新的科学革命正在引起新的技术革命,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以致生活环境、职业性质、文化教养迥然不同的人们都同样深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和价值;不管西方学者还是东方学者都同样把科学技术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同样在它们所面临的战略选择中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置于首要地位,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本身也已发展成为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建制,它又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种社会要素发生和发展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它的发展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到社会为它提供的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它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它在社会小发展的规律、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因而,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观的研究,也就具有了特别突出的意义。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导致了许多积极结果,实现着人们利用科学造福于社会的理想;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未曾预料的消极后果,引起了诸如在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粮食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被科学技术不断扩大着的人对自然界的影响,已经超过作为一个自然系统的地球的自我调节和所能承载的界限。人类把越来越强大的科学技术手段用于社会,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更难以为人们所预料。于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尊崇的理性与自然的和谐似乎已经破裂,代之而起的是两种对立的思潮:一种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用计划和控制的世界来扫除习俗和无知的世界的有益过程;一种认为科学技术使人间自然,并同自己的本质相分离,它以对人本身的侵犯代价去征服自然,以内部的精神的丧失为代价去换取外部的物质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不认真地进行反思: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面前,以及在科学技术发展画前,到底获得了多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自然辩证法也象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本身是科学。科学是让人研究的,而不是要让人供奉起来膜拜的。它来源于实践,并且随时受实践的检验。它不是僵化的教条和空洞的说教,而是实际的行动的指南。它应该使人扩大眼界,活跃思想,而不是要使人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它是自然科学的前哨和后卫,并且要不断地从自然科学吸取养料,不断地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学习,研究,运用,发展。 我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近一个世纪的科技成果超过了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获得的成果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无法想象的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未曾预料的消极后果,引起

了诸如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粮食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这清楚表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界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严重对立。如果不协调人与自然地关系,必然带来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反思:我们如何正确发展科学技术?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同时抑制和减少其消极后果?解决这一问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正确树立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更深刻地把握和自觉地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尤为重要。 第二,它是提高个人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理解和掌握了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中能够自觉接受辩证法的指导,加强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克服思想上的极端化和工作中的片面性。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对待问题,学会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则理解问题,学会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观察问题,从而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加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全面性,构建个人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也是增强个人素质和提高工作能力的最佳途径。

最新结合生物学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结合生物学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在生物学中,很多地方都能够体现自然辩证法对该学科的渗透和影响。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同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同属于自然界,二者之间的统一性正是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关于“物质统一性”的这一观点。自然界作为一个概念,指的是客观世界包罗万象的存在的整体,而这里所提到的差异性则说明,在这个整体中所存在的局部各有特 点,并非绝对的相同,所以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的。细胞表面有细胞膜,它使每个细胞与周围环境隔离开,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这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关于“整体和局部”的观点:自然界中的事物具有整体和局部之分,整体是由局部所构成的,局部则是整体中的部分。 因为马尾松投入——产出比相对比较高,人们在东南沿海地区营造大片马尾松林,结果因松毛虫种群爆发和松材线虫病为害而遭受重大损失。实际上,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多样,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一个物种单纯的生态系统,其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就 弱。造林的人们之所以犯这个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维方式去处理了生物学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中。物质是运动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生物的种类繁多,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植物到动物,无一不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生命的运动建立在力学、物理学及化学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包括课件试题答案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 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 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有没有本质区别? 答:天然自然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并且未经人类利用的自然。人工自然是人利用或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中所不存在的人类文明,可分为两类:①人工自然界,即人工生态系统;②人工自然物。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天然自然是“第一性客体”,人工自然属“第二性客体”;天然自然中存在的是“自发性作用”的规律,在人工自然过程中,则有“应用性作用”的规律;天然自然只有自然属性,而人工自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天然自然的演化节奏是缓慢的,人工自然的演化是快节奏的。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 5、混沌理论的定义 答:“混沌理论”是对确定性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不稳定非周期性行为的定性研究。在 没有变量的情况下,系统运动是一项有规律的重复行为,通过研究认识这一系统状态,非周期性行为就变成了可以观察的对象。不稳定非周期行为则复杂得多:它不做重复运动,不断展现出任何细微变化动乱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根据当代数学理论的定义,混沌系统就是对“对初始条件极度敏感”的系统。换句话说,为了精确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需要知道它无限精确的初始状态,即便很小的误差,都将立刻导致预测错误。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 6、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P70) 答: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有: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减少环境污染;树立生态自然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世界各国即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发展;实现人类世世代代的共同发展。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原则;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 7、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可能出辨析题) 答: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1)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4)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

我学完自然辩证法的感想

我学完《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感觉 摘要:本文章描述了我对自然辩证法概论学习后的感受。首先,我认识到了自然辩证法包括的三大部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重点学习了科学技术方法论,并从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内涵,意义;最后反思了科学技术成功背后所潜在的各种危险以及它所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文章最后呼吁我们当代新生的研究力量,应努力学习好自然辩证法,从而更好的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正文: 本学期我学习了《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程,虽然总体授课学时还不足10个,可在刘老师通俗易懂的讲解下,我的确受益匪浅。对于一门经典课程而言,只有两大节的授课学时,实在太短太短,作为学生的我们,心中不失充满了遗憾。所以,我十分珍惜这两次上课机会,当然,也非常庆幸自己参加了刘老师这两节课的授课讲解。课后,再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内心触动颇深,以下便是我学完这门课程的感觉体会。 首先,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有它自己的研究内容。总的来说,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而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重新认识了科学和技术的内涵。科学和技术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科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性,探索通往未知世界的途径;技术的主要任务则是对自然物和自然力进行利用、转化和控制。科学,是知识形态,是认识自然;技术,除了知识形态外还具有一定的物质形态,是改造自然。科学技术一体化将会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人类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确实给人类带来

自然科学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自然科学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著作,贯穿 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

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通过章教授的自然辨证法课程,我对自然辨证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自然辨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方法训练,对提高能力和开 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我大体明白了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内容: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辨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可 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同时自然辩证法不可能也不应该以自己的哲学研究来代替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 关于自然辨证法,虽然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多,但是,我更为感兴趣的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探索.要想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么一个信息,即人类是自然选择的 产物.这不仅是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思想的最好解释,同时也是当今 科学界的共识.其次,在确定上个观点后我们就要从源头来了解自然 和人类的起源.关于这个方面,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 若斯教授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他认为,在 地球的发展进程中,与生命有关的大的事件有三个.第一是生命在地 球中的出现,第二是人类的出现.在第一个大转折点中,生命从非生命物质转化过来,所有的生物种类都是通过适应其生存环境,以基因突 变和自然选择的方式进化而来.也就是说,生物的基因能够适应环境 的变化.在人类出现以后,这个方式改变了.人类通过改变环境来使环境适应自己的基因,也就是说,不再改变自己的基因来适应环境.今天,随着人类关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知识不断增加与深入,人类能够很快既改变自己的基因,又改变其所处的环境,这样,地球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也就即将到来了. 了解了上述三个转折点,我们知道了人类而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由于我们拥有独有的变革环境的能力,人类不

心得体会-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精选5篇)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精选5篇) 篇一: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辨证法课程的体会 摘要:介绍了学习《自然辨证法原理》这门课的感受,及学习这门课之后的收获。主要包括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更新了对事物的认识、学习自然辩证法课的感想以及对自然辩证法课的建议四个部分的内容。 关键词:自然辨证法;收获;运用 作为一名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研究生,在研一的上学期我学习了学校为我们开设的自然辨证法课程。在没上课之前,我认为这门课肯定就是政治课之类特别枯燥乏味的东西,所以就没抱着好好学的心理去上课了,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发现《自然辨证法》的内容确实是很枯燥的东西,但是教《自然辨证法》的杨玉辉老师却能把它讲得绘声绘色听起来引人入胜,原因是老师不会单纯的讲课堂知识,而是加入了一些有趣的现实生活进去,这样大家就都爱听了,同时老师诙谐的语言不禁让我对这门课慢慢提起了兴趣。虽然这门课程只上了短短的四次课,但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都凯凯而谈,到下课之前的每一分钟都非常有活力,使我自己受益匪浅,既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热情,又感受到了一名人名教师的光荣。然后我也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一名像杨老师一样的老师,教书育人。

我作为一名女生或者说女性,很多的时候比较感性,所以有时候会较多地从直觉方面来思考和做事情。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越来越觉得其实身边很多的事是可以运用自然辨证的原理来解释的,通过原理,找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再考虑事情的解决方法,用这样科学的程序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做事就容易多了,而且效果也更好了。作为研究生,学习知识是我们的本分,但学习怎么有效地研究未知的问题是更重要的问题。上专业课是为了获得知识,上自然辩证法是为了学习方法论,是为了更有效的获取知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学习了这门课的体会。 1了解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学习本门课程之前,许多人都在想,我们学习数学的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呢?我们学习的还不够多吗?从中学开始,我们就上政治课,那为什么到了研究生都还要学习这门课,以及学习这门课有什么意义呢? 恩格斯早就提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 论思维。”显然,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以更好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增强从事自然科学技术活动的自觉性,提高自然科学研究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科学家们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 2.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首先,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同时,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 3.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 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的后果。 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的科学总结。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有序的即有理性的,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同时还告诉我们,人类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摒弃“人定胜天”即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因为这种价值观将人与自然摆在对立或对抗的地位;而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价值观。应当说,后种价值观,正是我们目前所奉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一切策略的哲学基础。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

为什么要学自然辩证法

论说题:(4题选2道,需要结合自己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加以发挥) 1、结合实际,说明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2、结合科研实际,说明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3、结合实际阐述我们如何来遵循科学的社会规范,根治学术腐 败。 4、结合实际谈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1、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并且随时受着实践的检验,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了解到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首先明白一个命题如果不可能被证伪这个命题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这样我们就能够识别一些貌似真理的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论断。我们现在所接受的理论只不过是有可能被证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明白了假设证伪是有效的研究的方法,也是最节约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看人或事物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要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扬优点的过程中克服缺点。

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当中,应时刻联系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知识,科学客观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我。目前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当务之急应把其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科学研究当中,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2、你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就是有一件事情,你自己心里似乎明白了,但却无法把它说出来,甚至根本无法描述它。你张开了嘴,但是却发现吐不了一个字,就像是你的舌头根本不属于你。科学研究也像这样有个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它的意义,或许在当代并不能完全表现,但是却不能因此便否认它的存在.因为它为后人的研究和发展提 供了基础.人类正是在不断的科学探索和修正中获得进步,并借此走 向更优的文明.例如现代社会我们要研究许多高科技的机器设备(机床、汽车、火箭)的运动,其运动过程的复杂性让我们无从下手,但当我们化整为零,把复杂的原理变为一个个常见的基础定律(如牛顿三定律,我万有引力定律)时,一切问题就变得有章可循,迎刃而解,这便是科学方法的应用。又如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方法的应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项蓬勃发展的科学研究。 3、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亦即当中国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被产业化的时候,各种学术腐败现象演化成了中国学术界必须直面的最为重要的大问题之一。学术腐败问题之所以在中国学术界屡禁不止,

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着作,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

学习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学了自然辩证法的感受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的感受,以及学习这门课之后的收获。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演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它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学习自然辩证法,总的来说,是为了树立起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正确观点,掌握正确的科学技术论,提高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速实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正文: 作为一名研究生,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学院为我们安排的自然辩证法课程,通过老师的细心讲解和自己对课本的阅读,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很大,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了解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它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它来源于实践,并且还受到实践的制约,通过对它的深入学习,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活跃我们的思维,调整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真正的提高我们认识自然的哲学素养。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对待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研究世界,认识世界。自然辩证法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这样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就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开放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研究这样一个系统。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最为感兴趣的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探索。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疆域在不断的扩大,人类利用和开发了自然界,既改变了自然界的面貌,也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利用和开发使自然界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行为,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的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恶化,许多人的吃、穿、住、行方面的消费都大大超过了实际需要,正是由于人们的高消费刺激了高生产,高生产导致向大自然的高索取,结果必然会导致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的不断污染。而环境的污染对于人类的生命、动植物的生存和文化遗产都可能造成很严重的伤害。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生态环境的恶化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人类环境的改善是一项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全世界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所有政府应肩负的责任。为此我们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走上绿色发展道路。 通过对课程的深入学习,我越来越觉得我们身边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是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的一些原理来解决的,而且这门课程也是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过利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找到事情的发展规律,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新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著作,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自然辩证法课程阅读参考书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阅读参考书目 一《科学技术与自然观》阅读参考书目 1,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兰纪正等译,陕西科技出版社1990年出版 2,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叶式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3,伽利略《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4,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王克迪译,武汉出版社出版 5,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李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6,达尔文《物种起源》,周建人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8,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9,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1年出版 10,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意义》,郝建纲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11,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12,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13,伽莫夫《物理世界奇遇记》,吴伯泽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14,丹齐克《数,科学的语言》,苏仲湘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 15,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郭维德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16,霍金《时间简史》,许明贤等译,湖南科技2001年出版 17,温伯格《宇宙最初三分钟》,张承泉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18,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19,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李大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20,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等译,吉林人民出版 21,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李绍明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出版 22,布尔斯廷《发现者》,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出版 23,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张淑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4,沃森《双螺旋——发现DNA的故事》,刘望夷等译,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2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26,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 27,薛定格《生命是什么》,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 28,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编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 29,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30,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张丽萍等译,华夏出版社出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授课老师:孟*伟老师 学生姓名:谢** (2015E80132*****)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前言: 本学期,我选修了《自然辩证法概论》,转瞬间,课程已经接近尾声,课堂上孟老师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授课方式让我印象深刻。此课程是我本学期修读的唯一一门非专业课,上课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自然观的历史发展,科学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等等,为原本懵懂的哲学知识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自己的科研态度,人生精神迈上了新的一阶。作为学生,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学习自然是我们的本分;但同时怎样学习,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去做科研,成为了我们的首要问题。此课程的经典之一便是前人的科学经历、人生经历。前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思想方法,对我们做好工作,加强修养,为人处事等都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这也是我决定认真学习本门课的初衷。 自然辩证法其本身就是科学,就是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且又随时受着实践的检验,它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也对我们目前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应该具备独立科研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了如何搞科学研究以及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的一般方法。通过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神圣而不神秘。通过学习本课程,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了解到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的两种有效方法。 在此,就本门课感兴趣以及印象深刻的一两个点予以阐述: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

自然辩证法概论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概论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自然辩证法概论学习心得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其学科地位不能被取代。质疑、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指引科学技术的研究和社会的进步,并且与研究生的教育密切相关,对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创新; 通过对***老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学习,我对自然辩证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训练方法,对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老师的讲解,我认识到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1]的创立与发自然辩证法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自然辩证法学科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角度研究自然、自然科学和技术,进而从总体上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自然辩证法描绘了自然界的发展、演化图景,与19世纪对机械自然观的反动,对物理世界时间的发现、进步进化观念的兴起一脉相承,它们共同酿成了20世纪自然科学的系统观、整体观。自然辩证法延袭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方法,强调了思辨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作用。自然辩证法学科是开放的,它的内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 虽然本课程的课时较少,但对我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让我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接触或者不是很了解的知识,收获颇多。然而自然辩证法不同于普通的政治课,这门课与理工科的联系非常紧密。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时,在其过程中总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提供的方法论反过来会影响和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或许是有意识的,或许是无意识的。而自然辩证法就为完善和拓展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