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配套K122018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配套K122018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配套K122018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配套K122018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作业本(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下列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与极地间的闭合环流实际上是存在的

B.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吹的是西北风

D.大气环流分为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两部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其中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

B.气压带具有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

C.热的地方一定形成低压,冷的地方一定形成高压

D.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

A.温度比赤道地区的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

B.温度比赤道地区的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C.来自赤道上空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前进,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形成东亚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洋流的影响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的是( )

A B

C D

图2-2-1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的极地东风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2-2-2

图2-2-3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图2-2-3

?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

图2-2-4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1题。

图2-2-4

10下列关于图甲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11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当地季节,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读图2-2-5,图中圆柱为气压柱,回答12~13题。

图2-2-5

12下列关于图2-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气压柱表示冬季陆地上的高气压

B.图(b)中气压柱表示冬季陆地上的低气压

C.图(a)中气压柱表示夏季陆地上的低气压

D.图(b)中气压柱表示夏季陆地上的高气压

13图(a)中气压柱所示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4读图2-2-6,回答问题。

图2-2-6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图2-2-7),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图2-2-7

(1)指出图中字母A、B表示的季风风向及其成因的差异。

(2)说出该季节C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并分析其不在亚欧大陆中心的原因。

(3)字母D表示________(方向)风,它由________气压带吹向________气压带。

第2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图2-2-8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图2-2-8

?关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炎热干燥

B.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高温多雨

C.终年受③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温和湿润

D.受②和④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下列气候类型中,其成因与③风带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下列四幅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①②③④

图2-2-9

A.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2-10),回答4~5题。

图2-2-10

?图中斜线部分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图中温带地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世界上某气候类型的部分分布地区示意图(图2-2-11),回答6~7题。

图2-2-11

?图示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B.赤道低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该种气候分布的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读图2-2-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

图2-2-12

?图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图2-2-13中,图(a)为某地气候资料图,图(b)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为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10~11题。

(a) (b)

图2-2-1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月下旬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与图(b)所示大致相同 B .图(a)所示气候类型夏季受丙控制,冬季受乙控制 C .图(a)所示气候类型受丙和丁的交替控制 D .戊控制区域内大都有明显的旱、雨季

11下列关于图(a)所示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气候类型全部分布在欧洲西部

B .该气候类型在北美洲呈条带状沿东西方向分布

C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20°~30°的纬度范围

D .雨热不同期是该气候类型的显著特点

图2-2-14中,左图为气压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13题。

图2-2-14

12a 、b 、c 、d 表示的气压带依次为(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13气候资料图中,与左图中M地气候类型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2-2-15)。

图2-2-15图2-2-16

材料二某地气候资料图(图2-2-16)。

材料三图2-2-17为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图2-2-17

(1)读材料一判断,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半球。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材料一图中______气压带和______风带(填数码)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地。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地分布面积比B地的大的原因。

15图2-2-18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

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2-2-18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图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②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①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气候类型③的分布?为什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 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DCAB 。 A B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CDAB。 DC ⑶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2.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参看课本P34图2.10)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参看课本P37图2.13、2.14) ★2.季风环流(参看课本P38图2.15)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1.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参看课本P41图2.18、2.19、2.20)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参看课本P44图2.22) 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 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 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 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 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 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 在锋前。 4.应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如下图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教学设计

“环境与发展”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 章节:第五章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世界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 3.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原则。 4.理解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以及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6.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我国从多方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7.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我国的海洋国情,维护海洋主权。 二、教学重点: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三、教学难点: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人类面类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 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 ③环境影响人类社会 2.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①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 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 环境问题的表现 ①自然资源枯竭 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可耕土地减少 ②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等 2.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城市和乡村有所不同 (1)城市-----环境污染 (2)乡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3.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 (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三、《人类环境宣言》诞生的背景 1. 全球性环境问题 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 2. 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 有些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也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 3.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转折】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忧虑和关切。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关乎人类自身命运和前途的一个重大课题。《人类环境宣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知识点二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 (1)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2)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3)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3.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2)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消除贫困

高考地理考点练习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考点12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考点热度 ★★★☆☆ 一、气压带和风带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 七个 气压带 ? ??A 为赤道低气压带 ? ?? ?? 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D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2)六个风带???????? ??a 为信风带b 为西风带c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季风环流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图文拓展] 1.在极地俯视图中判断气压带、风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汇总

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能量来源 (1)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2)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1)地面受热: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地面导热: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3.两大地理意义 (1)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大气的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轻巧记忆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问题导思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西北地区天气的真实写照,它体现了() A.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年较差大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E.海拔高,空气稀薄 提示:ACD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 具体如下图所示。(在下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

图示 (北半球 )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 温馨提示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所在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全析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以示意图来记忆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知识点总结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影响》知识点 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和方式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特 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 铁路量大,快速,连续性好。造价高,占地广。大宗、笨重、长途运输。 短程、量小的货物。 公路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运量小,成本高,运费 贵。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 速度慢,连续性差。大宗、笨重、时间要求不高低。[ 急需、贵重、量小的物品。 航空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费 高。[ 投资大,灵活性差。原油、天然气等液体状货物。 管道连续性强,安全,运量 大。 交通方 五种主要现代化交通工具对比表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①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 ②连云港——鹿特丹)、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 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1.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④有科学技术作保证;⑤促进区域间的交流和联系;⑥有稳定的客货源;⑦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①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②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3.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5.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 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如株洲市城市沿铁路发展,日本筑波科学城呈南北狭长的带状;浙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我国清末大运河淤塞,加之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2)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于平原地区。 商业网点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

福建省南安市2017年高考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练习

气压带和风带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下图表示东亚地区近百年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曲线。读图回答1-2题。 1.189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东北干旱 B.黄河流域洪涝严重 C.江南梅雨期很短 D.珠江流域干旱 2.进入2015年冬,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雾霾的红色预警,今冬的情况与下列哪年最相似? A.1923 B.1900 C.1968 D.1991 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大致 相同的两个地区是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5~7题。5.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 气 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 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6.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7.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 甲站—乙站—丙站 B. 甲站—丙站—乙站 C. 乙站—甲站—丙站 D. 乙站—丙站—甲站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左图是2013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据此回答8~9题。 8.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正受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9.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12月~次年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右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 回归线),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 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资料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重点与考点: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探究学习主干知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 2.大气的受热过程 3.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意义: 。 5.大气的热力作用: (二)热力环流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 能量来源: 。 2.热力环流 3.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海陆风:白天吹 夜晚吹 山谷风:白天吹 夜晚吹 城市热岛环流:形成原因 ① 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 或 ,大部分到达 ,并被地面吸收和 。 ② 地面吸收 而增温,同时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③ 吸收地面辐射以后又以 、 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 定义: 它是大气运动的 的形式。 形成原理:近地面空气 或 引起气流的 运动 导致 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的 运动 运动和 运动共同形成热力环流 大气的削弱作用:方式 大气的保温作用:① 对于地面辐射的强烈吸收。 ② 大气逆辐射: 。 ① ② ③

重点解析: 1. 大气的温度变化规律 ① 水平方向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垂直方向上,气温 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相互转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大气对可见光几乎是透明的,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却强烈吸收,而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从而完成了“温室效应”。 3.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垂直运动),造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导致等压面产生弯曲。其变化规律是:高压区凸向高处,低压区凸向低处 典题解析: 1、读图(一),判断A 、B 两处的温度差异。 解析:在垂直方向上,高度高则气压低,高度 低则气压高。故a >c ,b <d ,而c=d ,所以a >b 。 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地面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A 处气压较低(注意,A 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a 处相比,而是与近地面的B 相比而言的),B 处气压较高。而AB 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上升或下沉运动所致。因此,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 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判断出A 处温度较高,B 处温度较低。 2.读下面“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B 、C 三地中,属于下沉气流的是 , 判断理由是 。 (2)①、②、③三处中,属于低压区的是 。 (3)④、⑤、⑥三处中,属于高压区的是 ,判断理由是 。 解析: 一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最终导致等压面的弯曲状况 二 在此处需联系的知识点是:① 在垂直方向上(对流层),气压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 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匀,引起气流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受热 的地方,气流膨胀上升,相应的地方形成低压。冷却的地方,气流冷却下沉,相应的地方形成高压。反之,近地面是低压则对应温度高(受热),近地面是高压则对应温度低(冷却) ③ 等压面的弯曲规律是:高压区凸向高处,低压区凸向低处 答案:(1)B 、C 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2)② (3)⑤ 近地面受热,气流膨胀上升,在此堆积 达标训练: 1、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 .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图一 图二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城市与城市化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的知识点,为了方便同学们查看,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一)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4、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6、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7、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8、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9、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决定 2、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最根本原因是 3、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快速时期是 4、目前各大洲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5、目前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6、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7、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 8、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9、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10、自然增长率= 1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类型(按发展顺序) 12、原始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 14、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和 15、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 16、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17、二战后,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 18、我国人口迁移,80年代中期以前的特点,方向;80年代中期以后的方向,原因。 19、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是人口迁出地的省份 20、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2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是主要因素 23、我国古代出现三次人口南迁,主要原因与有关 24、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可以用表示,重要指标是 25、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与环境人口容量成反比的是 26、“木桶效应”揭示,决定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数量是最的资源 27、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叫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2.2气压带和风带练习(含解析)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 一、选择题。 【2019年1月《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地理卷(三)】考艾岛(位于太平洋中)上的怀厄莱阿莱山海拔1548米,山上某地年平均降水量11430 mm。完成下列1-2题。 1.甲乙丙丁四个方向,降水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年降水最多的地方,其带来降水的盛行风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答案】1.D 2.D 【解析】 1.结合图示纬度,向北增大,位于东北信风带,甲乙丙丁四个方向,丁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的是丁,D对。甲、乙、丙降水较少,A、B、C错。 2.该地位于东北信风带,年降水最多的地方,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其带来降水的盛行风风向为东北风,D对。A、B、C错。 “圣安娜风”是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节性强风,来源于内陆大盆地,吹向西部沿海地区,它以助长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下图示意洛杉矶地形和圣安娜风风向。 据此完成下列3-5题。

3.圣安娜风 A.风力较小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 C.温暖湿润D.夏秋季节势力最为强盛 4.南加州地区秋冬季节多山火,其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B.气温较高,蒸发旺盛,空气干燥 C.沿岸寒流强盛,空气湿度小D.林区积累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多 5.在遭受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图示地区过火林地的水土流失程度 A.夏季比冬季严重B.内陆比沿海严重 C.西坡比东坡严重D.南部比北都严重 【答案】3.B 4.D 5.C 【解析】 3.圣安娜风的形成原因是大盆地秋冬季节高气压强盛,西部沿海地区气压较低,气压差异显著,气流从内陆地区吹向沿海地区,寒冷干燥;经过一些山口,狭管效应使风力增强,越过山脉气流下沉,风速增大,因此圣安娜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大。由题干可知,圣安娜风是季节性强风,由内陆吹向海洋,故排除A、C选项。 4.南加州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秋冬季节南加州地区气温较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树木落叶较多,故秋冬季节林区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 5.该地区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在遭受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降水多的时段水土流失更为严重;西坡是迎风坡,东坡是背风坡,西坡的降水更丰富,更易造成水土流失;内陆地区降水比沿海地区少,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南北部地区的降水都与西风有关,越往北受西部影响的时间越长,降水量越丰富。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图片哥伦布 为什么在地球上会有定向风带和无风带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课题: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2、复习旧课: 在黑板上给出两个近地面的甲、乙两点,甲地受冷,乙地受热,叫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热力环流简图。 归纳: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 遇冷 风:同一水平面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3、探究: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了甲、乙两点的热力环流简图后,接着总结,如果上面说的甲地是极地,乙地是赤道,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假设的条件“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均匀”,也就是只考虑赤道与极区间的冷热差异。把甲地改为北半球的极地,乙地改为赤道,再叫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北半球单圈环流形成的示意”图。 4、图示讲解:在考虑到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会产生三圈环流。 5、提问:在气流上升和下沉的情况下会形成什么气压带? 6、比较: 同是低压,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什么不同? 同为高压,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有什么不同? 7、提问画图:各气压带之间的风向。 绘图: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风向 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向 极地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向 8补充图示:北半球的风带和气压带 9进一步探究:依照“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图”,再结合上面所提到的“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图。系。 10探究:哥伦布航海路线与风带的关 11图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 总结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等。 12、提问:地球上气温高的纬度地带是不是总是赤道? 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和“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分析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13对比分析地图: 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和“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分析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 14小结: 填写表格总结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地理必修一_第二章_地球上的大气_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4、影响:温度分布、大气运动。 二、热力环流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过程: 5、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6、三种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4、风向:高压→ 低压 5、风力(风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2.2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P37) 高压带:干燥少雨信风带:干燥少雨 气压带风带 低压带:湿润多雨西风带:湿润多雨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 2、气压中心(北半球): 3、季风: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能力提升检测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而部分河运却日益衰弱。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开通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汉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回答以下问题。 1.兰州等大城市高铁车站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其主要原因是() A.高铁站用地面积广,郊区地价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 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 C.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 D.位于城乡结合部方便居民出行 2.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新的运输方式的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 ③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 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3.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长达440千米的防护措施,在一些路段还出现了地上隧道。这些防护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 A.防沙尘暴 B.防泥石流 C.防动物穿行 D.防大风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水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关于图中所在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河多由东南流向西北 B.大陆西南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C.气候温热,气候类型单一 D.近年来,最高山峰雪线下降 5.有专家指出,禽流感进入该大洲会给人类带来“极端的灾难”,主要是因为该大洲() A.经济发达,家禽饲养规模大 B.外来人口数量居各洲之首 C.经济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差 D.国际贸易发达,会导致禽流感全球流行 6.若某生态学家在调查中发现图中M点及周边植被景观分布近似于图左侧上图部分所示(注:大圆的直径约2~4千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过度放牧 B.地势影响

(完整版)气压带和风带专题练习.doc

气压带和风带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2 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 .受风带1 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 .受风带 2 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D.受气 压带和风带 2 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下图中 P 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读图回答3--5 题。 3.图甲中 P 地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4.P 地可能位于() A. 亚洲东部沿海 B.澳大利亚东南沿海 C. 地中海沿岸 D.南美西南沿海 5. 若此时处在图乙“三圈环流”所表示的季节,则N 地() A.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B. 受信风影响,高温少雨 C. 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 D.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 的变化图”,分析回答6--8 题。 6.该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 D .10月 7.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 B .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8.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 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 C .东北风D.东南风 右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 造成 X、Y 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正午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大气环流 10. 造成 M、 N、 P 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 海陆位置 下图为某地区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 据图回答 11--12 题。 11.影响图中 M、 N 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 因素分别是() A.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 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12.当图中 a 岛附近的气压中心强盛时,印度半岛的 盛行风为() A. 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2020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大气的垂直组成和垂直分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9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探究一大气的组成 考向1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的大气圈( ) ①由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②主要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③与其他圈层之间没有联系④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地球的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①正确;水汽和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很小,②错误;大气圈和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③错误;地球上的低层大气中的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④正确。故选D项。 2.关于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②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原料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排除④。 考向2 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组成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据此回答3~4题。

3.就全球来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明显增加的大气成分是( )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臭氧 答案 C 解析氧气和氮气含量不会有明显的变化,A、B两项错误;受矿物燃烧和森林破坏的影响,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故C项正确;受氟氯烃化合物排放的影响,臭氧含量明显减少,D项错误。 4.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 A.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 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调节气温、改善城市小气候 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答案 A 解析图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覆盖率越高,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减少,说明城市绿地的作用是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故A项正确。 探究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考向1 对流层 对流层是靠近地面的大气层,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②对流运动显著③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2、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4、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5、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500-1000万)、大城市(100~5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50万以下)、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较小;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 (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2.3城市化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 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图2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 地理位置优越 B. 气候温和湿润 C. 商业贸易发达 D. 矿产资源丰富 (2)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A. 城市核心功能区 B. 城市航空港功能区 C. 城市高级住宅区 D. 城市生态功能区 (3)图中所示铁路线对开普敦的影响主要是() A. 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 B. 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 C. 扩大了港口的服务范围 D. 提高了城市的服务等级 2.目前,中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并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中国与巴西、秘鲁将合作建设“两洋铁路”。读图,该铁路建成后,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马六甲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3.某城市由于交通拥堵,建地铁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下图为“该城市地铁规划走向示意图”。该城市地铁建设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是()

A. 在地铁站点形成新的卫星城 B. 城市空间将沿地铁向卫星城方向发展 C. 中心城区将出现空心化 D. 在地铁沿线将出现大量工业区 4.下图为“不同距离条件下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两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关系模型图”,由图可知,两种运输方式竞争最激烈的运距是() A. 0—600km B. 900—1100km C. 1200—1600km D. 大于1800km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下表示意国内外城市部分建成区平均道路密度比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主要城市道路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道路网密度低的原因是() A. 主干道路稀少 B. 人口密度低 C. 道路占地面积小 D. 长度短,宽度大 (2)推广街区制的意义() A. 可以有效抑制地价,促使市中心房价下降 B. 减少小区围墙占地,提高小区备用地比重 C.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提高路网通达性 D. 使小区绿地成为公共绿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高一地理周末作业 1.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 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2.地球上的风带、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风一定是干燥的风 B.西风一定是湿润的风 C.副热带高压带地区降水不一定很少 D.西风和信风之间的地区降水一定很多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图2-2-1),完成3—4题。 图2-2-1 3.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 A.甲位于30°N B.乙位于30°N C.甲位于90°N D.无法确定 4.有关①②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冷性气流 B.②是暖性气流 C.①是西风带 D.②是西南风 5.如果图2-2-2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图2-2-2 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6.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①气流温暖湿润 7.如果气球在英国伦敦施放,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刚刚施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为() A.向西北方向 B.向东北方向 C.向西南方向 D.向东南方向

8.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图2-2-3),完成下列问题。 图2-2-3 (1)在图中注出各风带的风向箭头,并把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填在下面: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上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有规律移动,在气压带和风带的过渡地带,可以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如C和D 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9.关于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副热带高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暖高压 B.副极地低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暖低压 C.极地高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D.赤道低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暖低压 10.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图2-2-4),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2-4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11.在气压带、风带图上,由于冷暖气流相遇后形成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2.在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形成图中,如果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纬度的风向与现在正好相反 B.高纬度与中纬度的风带和风向不会改变 C.各气压带的气压高低与现在相反 D.三圈环流依然存在 13.节日里,人们常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 A.极地地区 B.副极地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赤道地区 14.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都是() A.向东飘扬 B.向西飘扬 C.向西北飘扬 D.向东北飘扬 15.当亚洲大陆气压为992百帕、北太平洋中心气压为1 036百帕时,正确的叙述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