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管理高三生物复习中学案编制的策略研究

浅谈管理高三生物复习中学案编制的策略研究

浅谈管理高三生物复习中学案编制的策略研究
浅谈管理高三生物复习中学案编制的策略研究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高三生物复习中学案编制的策略研究

萧山三中葛丽

【摘要】本文主要是基于传统的高三生物复习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对高三生物复习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主张将复习的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为此,本文作者以复习学案为研究对象,旨在变革高三生物复习传统的理念和方法,探讨以复习学案为载体的相对有效的复习方式,重点探讨复习学案在编制过程中体系的设臵以及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的基本构成,深入分析复习学案具体设计过程中重点研究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复习学案编制策略课堂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一)高考的变革

理科综合测试既是对物化生各个学科知识系统的检测,又是对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考查,从原先的考试大纲中对三个尺度方面能力考查标准(记忆、理解、应用)转变为现在的“理解”“实验与探究”“获取信息”“综合运用”四个层面的能力考查标准,综合测试考核目标的变化意味着从2000年恢复生物高考以来,命题立意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体现向新课程的平稳过渡。

纵观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题,生物考试试题的命题思路的变化呈现以下特征:大胆的呈现有创造性的情景,展示新的切入点,问题的角度新颖,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主干知识的掌握和对生物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把握和应用。立足主干知识,淡化记忆性知识考核,加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突出生物思维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考查。

高考的命题思路在变,内容在变,“稳中求变”、“稳中求新”,需要变革的同样是高三生物教师的备考思路和复习的观念以及方法。

(二)对传统复习方法的反思

在茫然与摸索中我经历了一轮轮的高三复习教学,回顾近几年教学的得与失,认真研读了近几年的高考考试大纲及其说明,认真聆听了一些专家对高考试题研究的分析说明,寻求今后复习需要的新突破,我认为在高三复习中主要凸现的问题是:

1、从教师的层面来看

做一个保姆型的教师,高三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方式是:知识点罗列-例题讲解-课后做题-再讲解,45分钟的时间里往往是一言堂,过于追求知识点的面面俱到,生怕遗漏哪个知识点,心中没底气,从概念分析到规律总结到成因分析无一不帮学生做好铺垫,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记笔记。

2、从学生的层面来看

做一个记忆的容器,课堂中教师既做导演,又做演员,教师讲得头头是道,累得满头大汗,学生只是听众、观众,只有静态的、隐性的学习,没有独立思考的活动,唯一的任务就是勤记笔记,以备课后的复习。

在这样复习思路的引导下,势必带来许多隐患和后果:

1、学生一般不太重视课本内容,不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而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要从教材出发,立足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2、一般的教辅资料习题多,并配有答案。但是对内容的复习则较少,大都是走马观花,点到为止,使学生很容易造成认为复习就是做习题,陷入题海之中,对教师则不易体现自己的特色。

3、教师备课要疏理知识、整理方法、寻找典型例题,构建知识网络。重复性劳动太多,白白浪费很多时间,无力于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4、平时过于重知识,轻能力的复习过程导致学生将复杂的生物知识孤立僵化,复习中死记硬背,缺乏知识的整合和多角度的分析问题,读图识图的能力差,不善于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缺乏合乎逻辑性的思考,在面对高考全新的试题一筹莫展,不知所措。我认为第一轮的高三复习重视知识的落实能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但是过多的习题练习导致学生面对高考题时,链接的不是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面对的问题,而是曾经做过的哪道答案比较相似的题目。

那么,什么样的复习是有效的?什么样的复习方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基于这些困惑我提出了高三复习学案的编制以及课堂的实践研究,该研究在于以新的高考命题思路为导向,变革传统教学,适应新课程理念,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的有效复习,构筑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

二、复习学案编制的的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学案和复习学案的概念界定

关于学案的概念,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一些说法:①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

②学案是建立在教案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③学案是由教师执笔编写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的书面文字材料。由此可见,学案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罗列,更不是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学案是由教师编写的,但是与教案是相对的概念,教案是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为主考虑如何把内容讲解完美,重点突出,为教而设计。学案则以学生为基础的而编制的一种方案,给学生知情权和参与权,其实质是教师用于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载体,起到导思导练的作用。

为此我把学案定义为教师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构建而编制的课堂学习方案。我认为好的学案实际上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和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复习学案是诸多学案的形式中的一种,专门针对复习教学而设计的学案,它可以是单元复习,章节复习,也可以是总复习,我研究的复习学案是针对高三生物复习教学而设计的一种学习方案,既有学案的共性,又要体现高三生物复习的特色和体现新的高考改革方向。

(二)复习学案的理论依据

复习学案编制及其课堂实施的的基本理念是围绕有效教学理念,以关注学生的复习知识需求和能力建构为出发点,以复习学案为载体突破教师复习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让学生经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结过程,充分体现生物思维特点的复习过程,以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其实施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多种学习方式体验。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过的过程,一方面学习者对新知识的把握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对原有经验的调整和改造,这个过程是主动的,相应的教学应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关注教材的教学设计到实际学习中的交互活动设计,关注知识的技能到不同情景的灵活应用,关注知识为中心的到学习问题为中心的。

2、学习维度论

学习维度论是美国课程改革家罗伯特·马扎诺(Robert J.Marzano )博士提出的一种应用性教学理论,其核心认为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技能并不是互相割裂和线性作用的,而是一个互动循

环、彼此影响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的交融与扩充。①学习的五个维度,从总体上实现了认知与情

感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效。

维度一:态度与感受——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任务及其学习活动建立积极的态度和感受。维度二:获取与整合知识——指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当学生正在掌握新技能与新程序时,学会一个模式(模型或一组步骤),然后形成这一技能的程序使之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维度三:扩展与精炼知识——帮助学生运用推理过程来分析已经学过的东西,通过扩展与精炼知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便他们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信息。包括比较、分类、抽象、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提供支持、分析错误分析观点。维度四:有意义地运用知识——运用知识来完成任务达成最有效的学习。维度五:良好的思雏习惯——使学生具备优良的思维习惯,思维具有批判性、创造性和调节性。

复习学案编制和课堂实践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理论基础。体现多维度的学习,以学案为导学材料,创设建构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复习相应的知识,掌握学习策略,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是围绕一系列问题思考、解答、探讨、反思等活动完成复习知识重新构建新的知识过程,其本质是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构建活动。 三、复习学案编制的体系设置和基本构成

(一)复习学案的编排体系设置的策略研究

高三生物复习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不仅包括高中的必修内容,而且囊括了选修内容,内容较多而且还涉及到许多现代生物学技术,因而大大增加了高三教学的难度。

细胞 物质基础: 细胞基础 结构基础: 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元素 各种化合物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技术:植物组织培养、体细胞杂交技术 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核移 植、胚胎移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技术基础:动物细胞培养 个体

代谢 植物的代谢: 1无机物代谢:水分代谢、矿质代谢;2有机物代 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人和动物的代谢:1糖类代谢;2脂质代谢;3蛋白质代谢 微生物的代谢:1类群;2营养;3代谢;4生长;5发酵工程 调节 与免 疫 植物的调节:1向性运动;2激素概念;3生长素;4其他激素 动物的调节:1体液调节;2神经调节;3两者区别和联系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1内环境;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与调节;3血 糖的调节;4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5免疫 生命的延续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有丝分裂;2减数分裂;3无性生殖;4有 性生殖;5个体发育;6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 生物的遗传: 基因 核基因(细胞核遗传) 质基因(细胞质遗传) 基因功能 基因工程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不可遗传的变异:原因、结果 图1

根据我校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时间的安排,高三生物一般开展二轮复习。以08-09年复习为例,08年8月-09年3月为第一轮复习时间。主要任务是完成图1中高三生物知识的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整理知识体系。09年3月-09年5月为第二轮复习时间,主要任务是进行专题复习,以考纲为依据,以细胞和个体的关系为主线,进行知识的横向梳理和综合整合,按照高考要求的能力目标,训练提取信息、分析归纳、完整表述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高考的应变能力。

从图1中分析在复习中若按章节内容或知识点进行复习,则复习时间过长,而学生则往往是学得零乱、无系统、无条理,出现“常规、常见、常讲、常练,甚至常考的知识点,学生仍然常错”的怪现象。所以复习时应按生物知识的系统性,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组编。为此根据高三复习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以及学生生物学习能力要求重新整合高中生物教材,复习学案体系的编排打破课时化的原则,采用模块化为第一层次,专题化为第二层次的原则设置。第一轮复习设置二大模块:模块1-细胞;模块2-个体。第二轮复习设置六大模块:模块1-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与细胞工程;模块2-新陈代谢、生物固氮、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模块3-生命活动的调节;模块4-生命的延续、遗传和变异、变异及基因工程;模块5-生态与环境保护、人与生态圈;模块6-生物学实验创新与设计

表2-二轮复习学案的模块-专题化

从表1中的具体内容可看出一轮基础复习将高三生物复习的必修部分、选修部分的考点进行重新整合,先分成2个模块,每个模块又按照知识和内容的内在联系归纳整理成若干专题,每个专题就是一个复习学案,每个专题都有相应的知识结构,并自成体系,如此的编排设置适应了高考命题“立足基础,强调主干”的方式和要求,利于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的掌握。

从表2的二轮复习体现以考试大纲为核心、提升知识的灵活运用为目的。深刻理解考试大纲,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打破教材的框架体系,避免知识在低层次上的重复,产生视觉、听觉疲劳,将相互联系的知识重新整合,挖掘知识的内在线索,建立知识的纵横联系,总结出具有共性的规律和特征,并运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构建分析问题的模型。

(二)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的构成

1、复习学案的基本构成

『案例1』以一轮复习模块1-细胞结构基础节选为例:

一、学习目标

[《考试说明》中涉及本考点的知识点]:

[考纲解读]: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主要代谢活动均在细胞内完成。因此,构成细胞和生命活动的结构,称为教材各章节的基础和考察的重点内容,尤其是能够联系到重要生理活动的各种细胞器,更是高考必考内容。………

二、基本知识点和思考训练

(一)细胞器常识和对比

要求:阅读教材第44页至第49页,结合图1-1,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

(观察各种细胞器的不同;归纳它们之间的异同………)

[实战操练]

上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A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B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2)与能量转换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 和[ ] 。(3)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 。

(4)结构[2]的主要成分是

(5)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并转运出去的场所是[ ] ;

(6)结构 [ 6 ]的名称是,它与[ ] 的形成有关

(7)与动物细胞增殖有关的细胞器是[ ] ………

(二)细胞器的基本常识及其应用

1、利用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形确定细胞器

训练1要求:阅读教材第44页至第46页,结合图形,完成下列练习。

1.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植物叶肉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2、利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进行区分

训练2要求:依据上表归纳的表格,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几种生物膜中,既具有双层膜结构,又能让某些大分子穿过的膜是

A.线粒体膜B.液泡膜C.叶绿体膜D.核膜

………

3、利用细胞器的功能与代谢的关系

训练3要求:依据各细胞器的功能与代谢的关系,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结构中,不能合成ATP的是

A、叶绿体基质

B、叶绿体基粒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基质

………

可见,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的编制不同于新授课的学案,为凸现复习学案的特色和学案编制的体系化,一般复习学案有以下基本组成部分:

1、学习目标

主要是列举该学案涉及的考点知识和对考点的解读,以及对学生而言具有操作性的目标。2、基本知识点和思考训练

该部分是复习学案的主体部分,包括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具体考点的复习过程,一般先设置一些思考训练,提出操作性较强的学习过程步骤,然后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整理,最后是实战演练,或者典型例题的分析和高考真题。

3、配套练习

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需要,解题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因此学案离不开练习,除了在课堂上提供相应的经典例题之外,在每个专题的结束都设置相应的配套练习,根据学生实际编写试题。找准学生的薄弱环节,编写针对性强的试题。

4、学法指导和复习心得

在学案的最后留有空白,以备学生记录疑难问题,以及课堂上教师提及的学法。

四、复习学案具体设计的策略研究

(一)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前提

古诗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复习目标就是学案的纲,设置复习目标要有明确的针对性,每个复习学案的基础知识点与高考考纲考点相结合,编写简洁,操作性强的考点展望,成为学案的复习知识点的设计和思维过程的体现的前提条件,要求教师对高考考纲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高考真题的探索,正确把握高考的方向。

『案例2』2008年考试大纲中对光合作用要求是: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意义、理解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笔者在编写学习目标时,做如下的处理,首先列举考点,然后是将考点细化,列举出考点展望,如下所示:

一、学习目标

1、考纲考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反应的场所。

2、考点展望:(1)、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2)、从内容上看,专题的内容是必修教材中光合作用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而光

合作用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之一,内容多,难度大,考试频率高,因此,本专题

知识也是命题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这部

分知识。

该案例的学习目标简洁,将终极性的学习目标分解为过程性学习目标,能直截了当的引导学生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生物的主干知识,学生自我学习时会通过这样的学习目标有目的的进行。(二)梳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基础

近几年的高考理综试卷中, 生物部分立足于考查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 突出了对生物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成为基本特点,即高考试题“稳中有变”的“稳”。对主干知识的复习, 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疏通每一个知识点,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 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 形成知识网络图。

鉴于此,学案的编写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要尽可能的建立一个知识的“感知——深化——运用(巩固)”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针对一个具体知识点设计的学案而言应是这样,针对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知识内容设计的学案更应该是这样。因此,学案中既要有知识的剖析、深化和拓展,又要有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巩固练习)。这样,才符合“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学习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对于复习学案的设计,除了要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外,还应该尽可能的挖掘各课节或各章节之间的隐性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案例3』一轮复习模块一细胞知识的复习

通过对知识网络的构建,从初始的感知到逐个知识点的复习完成了知识的深化,最后对于相关知识点如癌变、细胞工程中相关的技术等的复习,完成知识的运用与巩固。

(三)以问题设计为中心,强调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试题设问往往体现探究的思路,以问题为中心解决的学习方式成为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抢手货”。复习学案则成为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的较为得体的载体。

复习学案是学生课堂上的辅导材料,不等同于市面上流行的各种教辅资料,流行的教辅资料一般纯粹的通过填空形式或者直接罗列知识点梳理来帮助学生构建高三复习知识体系框架,“技巧点拨”或者“重难点释疑”的呈现难以突出学生的思维过程,类似于教师的“一言堂”,复习学案的设计应该跳出“束缚”,其核心不是向学生展示知识点,而是构建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将考点或者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作为复习的切入点,体现高考的考核能力目标,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思维能力,优秀学案的编制成败在于是问题的设计。复习学案中的问题设计的内在联系,呈现顺序要和复习内容的呈现顺序相一致,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体现学生的思维的形成过程,

复习学案中设计的各类问题呈现多种形式,不仅仅是为了探究生物问题而设置的问题,也包括对学生的可操作性的要求,以一轮复习模块2生物的遗传等为例说明问题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策略:

①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设计训练性问题

探讨生物问题的前提是储备相当的生物知识,为此高考第一轮复习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设计此类的复习学案的问题往往具有可操作性,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学习方式。

『案例4』一轮复习模块2生物的遗传复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请你举例分析判断性状显隐性的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该题设计的意图主要是针对相同性状杂交与相对性状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来判断显隐性关系,这样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复习了遗传中相关的概念,另一方面通过举例分析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

②注重生物学科的综合能力,设计建模性问题。

高考理综试题十分注重对考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要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途经,我觉得建模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它是指构建对某一类问题进行分析的科学思维模式,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第二轮生物复习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和地理概念的理解,而应是建立相应的归纳、总结、推理等综合分析,提高生物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建立知识分析模型是复习的突破口。

『案例5』一轮复习模块2生物的遗传复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数学模型:

当杂合子(Aa)自交后,后代中的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2n,

其中AA 、aa 所占比例为(1-1/2n

)×1/2。所绘曲线就表示随着自交代数的变化,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通过该曲线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n 无限大时,纯合子概率接近100%为什么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纯合子的原因,而且通过该曲线还可以用来分析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显性个体,可以进行连续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③突出生物思维过程的考查,设计探究性问题

近几年来理综卷生物试题中,经常出现探究性思路设题,这类试题以某个探究主题为整体,提供真实的背景材料或模拟现实情景,解答各个小题均围绕探究主题的思路展开,各小题之间往往为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如案例所示:

『案例6』一轮复习模块2植物调节

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是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

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 ,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 ,避免扦插枝干枯。

将试题进行拆分,分析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思路,和学生共同总结关于生长素的相关知识的复习。生长素浓度,生长素的功能、生长素类似物问题等均通过此类的形式设计问题,起到彰显学生的生物思维过程,为学生培养生物学习能力找到了一把“钥匙”。

(四)提供适当的方法策略指导和巩固练习是着力点

『案例7』 一轮复习模块1生物的遗传,我介绍了一系列相关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

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

(1)定义法:

若A ×B A ,则A 为显性,B 为隐性

若A

×B B ,则B 为显性,A 为隐性

若,则A 为纯合子,判断不出显隐性 若有A ,又有B ,则A 为显性,B 为隐性 ………

采用“复习学案”的主要目的在于由“教”为核心的方式转变为“学”为核心的方式,因此复习学案的设计离不开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是直接作为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案例所示,明确指出学生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概念辨析,运用示意图和寻找典型的实例分析等。学习方法的指导除了采用显性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隐性的方式,知识学习和探究过程为载体渗透学法,整个学案的设计就是某类问题的复习方法,这在复习学案中更加普遍的运用,同时需要教师在复习中适当的点拨,学生先通过体验,最后一语道破,加深学生的印象。

学案的编写最忌讳的是成为教材内容的填空,知识点的堆砌和变相的试卷,巩固练习的选择在于精,而不在与多,课堂上的典型例题一般一个知识点,1-2个例题,既能起到对知识点的巩固,又能有一定的拓展和方法指导,将部分高考题分类分章节的编排在各个学案中也是不错的选择。

编制学案最核心的部分在于将知识点问题化,但是一般采用的简答题的形式,课堂上的例题精简,题数有限,编制一定的配套练习必不可少,经过二年的编制和调整,按照学生的要求,形成一个专题系列的学案一个相应的配套练习,完成一个学案的课时一般在1―2周左右,因此学

生一般一个星期做一个专题的综合练习,题量不大,更多的时间放在自主学习复习学案上。五、对复习学案的编制以及课堂实施一些问题的探讨

(一)复习学案课堂教学实施带来的变化

经过这几年的课堂具体实施,复习学案有助于简化复习内容, 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 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进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1、从复习过程看

复习学案不再机械地按课本章节顺序或知识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重复,避免学生学生无法系统梳理学过的知识,复习过程中不仅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更多的在复习中将知识点的梳理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高考的复习不只是重现知识,更要提升各种能力。从复习的过程来看由知识目标逐步转为多元目标

2、从复习内容看

由原先的追求知识点的复习面面俱到转变为对知识的重点、疑点、难点、生长点的重视,复习学案的学习内容部分,通过学生自学的,教师引导的调控,舍弃了面面俱到而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实现精讲精炼,提高了复习效率。

3、从复习方法看

传统生物复习教学过于关注课程的“学术性”,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践性”,教师只重视把教学内容讲清楚,而未能切实让学生练透彻;只重视知识灌输,不重视能力品质的培养,因此复习方法十分单一,由教师纯粹的讲解知识,而很少结合实际来关注地理的实际功能,新的高考试题在逐步呈现开放性的评价的类的问题,因此复习学案通过引领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生物问题的解决,将所学的生物能实际运用到生活中去。培养了由解决单纯的学术性问题转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从师生双边活动看:

复习学案改变了课堂中教师既做导演,又做演员;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一厢情愿的全情投入,学生通过复习学案的学习不再是静态的、隐性的学习,学案带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竞争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机会。

(二)关于复习学案的编制和课堂实施的问题反思

从最初的一个念头到经历二年的复习学案的编制以及课堂实践,对复习学案的编制及其使用这一教学过程的转变的理解不断的加强,有一些可喜的变化,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

1、学案的编制时间和精力过多与教学的有效时间之间的矛盾

学案设计,尤其是科学性、实效性强的学案设计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是需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作品,不下一番苦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编制的过程为设计问题而三番五次的修改;为寻找一张符合要求的图片而在网络上大海捞针式的搜索;为自然的呈现复习知识的程序和方法而苦苦的翻阅各种资料;所花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过多是限制教师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一次往往编写好学案,匆匆忙忙发给学生,而思考学案的有效性体现的时间比较紧张,这样反而背道而驰。

2、学案的设计中一些细节的把握

高考试题是复习的最好的例题,因此成为“烫手山芋”,学生的手头上往往有几本的教辅资料,历年高考试题成为其“座上客”,详细的解答其解题过程,因而在编制学案时遇到最大的难处就是例题选择或者巩固练习如何尽可能减少与教辅材料的重复。

复习学案编写的核心在于将复习知识问题化,因此问题的有效性成为细节上处理教难,设计开放性强的问题,教师本身也较难把握,为此对高考问题的研究成为复习学案编制过程中的“必修课”。

3、学案编写的课时化原则

目前对学案的研究各个地方如火如荼的开展,研究的文章也很多,都不约而同的提出学案编

写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课时化,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也提出复习学案最好按照课时进行编制,本人认为新课教学的学案编写按照课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编制高三复习学案的最终目的在于创设学习的构建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体系,避免运用中知识的孤立和僵化,那么在高三复习中采用课时化的编写往往将知识点孤立,经过这几年的实施,认为学案的编写不能陷入固定程序,不一定要按照某种模式编写,如果过于的模式化容易将学案变成习题本。为此我认为学案是灵活多变,复习学案可以有多种形式,有侧重问题探究的,也可以侧重知识拓展的,可以采用课时化,也可以打破这一原则。

4、学生的复习方式的变革对学生造成的冲击和分化

采用复习学案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念上要更新,行动中更加要更新,但是最大的冲击应该是学生,学案对学生的能力提出高要求,对学生的理念也提出变革的要求,学生需要这种适应的过程,这几年的实施中表明,一开始的实施过程往往遇到很大的阻力——学生很茫然,难以接受,不知如何去复习,甚至希望教师重新开始一言堂,在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引导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变革和如何去操作。大约1-2个月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逐步适应,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两级分化,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相对简单的问题和知识点教师一笔带过,难点的知识教师的讲解都难以理解,更何况要自己去摸索,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经过学生的民意调查,复习学案的使用对与有着较强适应能力的学生比较适合;真正实现复习学案的层次性和课堂上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关于学案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张允军教学与管理 2004 (22)

. 《学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王荣生当代教育科学, 2006,(06) 《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王祥教学与管理, 2005,(35)

高考生物高考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6分/题) 1.GFP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依据GFP的特性,你认为该蛋白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是 A.作为标记基因,研究基因的表达B.作为标签蛋白,研究细胞的转移 C.注入肌肉细胞,繁殖发光小白鼠D.标记噬菌体外壳,示踪DNA路径 2.右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C.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4.生命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②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④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⑤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⑥在一条食物链中,营

养级高的生物个体数一定比营养级低的生物个体数少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5.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有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 的比是2:1 6.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甲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中该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丁图中若B表示5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则A表示8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 二、非选择题 7.(一)(20分)下列图(一)示某兴趣小组研究生物新陈代谢的装置示意图(Ⅴ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图(二)为植物和高等动物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2019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策略2019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策略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5.生物进化的观点; 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

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2.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 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 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记忆、理解、应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复习策略。 4.注重能力的培养 ①审题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对概念中的重点字词要划出、圈出、点出,明确运用范围,在做题时形成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通过圈、点、划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解决审题关。 ②表达能力。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表述答案,这一点在09年的高考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doc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总结 第一:要将实验内容融于构建的知识体系中 高中生物学中的动手实验和教材中提到的众多实验,是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实验内容应以知识体系为基础,并与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就是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特殊的渗透系统,植物细胞的结构与渗透作用发生的原理。浸在溶液中的成熟植物细胞和渗透作用的物理装置是相似的,都具备了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的条件。这正是我们复习水分代谢的一个重点内容,因此复习中如有条件可再做此实验,并研究、分析如下的问题: 1)为什么要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做观察材料? 2)质壁分离的质和壁分别指细胞的哪部分结构? 3)质壁分离发生时,水分子渗透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子渗透所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有哪些? 4)质壁分离发生后,质与壁之间的空隙里有什么?为什么? 5)质壁分离发生后,液泡中的紫颜色的变化是怎样的? 6)如果用50%以上的蔗糖溶液做此实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不能复原? 7)如果用0.18mol/L的KNO3溶液做此实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什么会自动复原? 8)与渗透作用装置相比较,一个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时所具备的2个条件分别是什么?

9)植物根的根毛细胞里的水分如何逐层渗透到内部的细胞中? 10)当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什么? 第二:归纳、总结有实验的方法体系 无论是新版的还是旧版的高中生物学教材中,都有一些学生的动手实验,还有大量的结合知识内容所列举的实验。在复习中要将这些实验中的方法加以归纳、总结,以得学生应用这些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按笔者的理解,可把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归为以下10种: 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等。 2.观色法,如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实验等。 3.示踪原子法,如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用18O2和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转移途径的实验等。 4.等组实验法,如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燕麦胚鞘实验等。 5.加法创意,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用注射研究生长激素的实验,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的实验等。 6.减法创意,如用阉割法、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实验,雌蕊受粉后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的实验等。 7.杂交实验法,如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植物杂交、测交的实验,小麦的杂交实验等。 8.化学分析法,如番茄和水稻对Ca和Si选择吸收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等。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注重训练培养能力 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能力培养很重要一环。 2006/2007年高考都是占较高比例,因而预测2008年高考可能还是要占较高比例。因为实验题是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考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加强多种形式的实验训练,尤其是要抓住重点章节的实验题。 关注热点锻炼分析能力 查缺补漏减少误差 在第一轮复习时,考生已经做过大量的练习,最后阶段应该将已做试卷整理分析,静心不断反思,矫正补偿,特别是练习中的错题要重新审视,如果是反复出错的.习题反映出的就是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要结合教材解决知识漏洞,同时利用相关习题加以巩固;如果是审题不严造成的,应提醒自己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有些练习不拿分可能是考生不注意使用生物科学术语回答,画图表、写实验设计不规范严谨,因此考生应有意识地克服这些弊病,减少无谓的丢分和缩小误差。 重视解题培养能力 在一轮全面深入复习的基础上,考生在二轮复习时还应重点培养下面几种解题能力,来提高应考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在熟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考生要学会各种生物题型(例如图表与文字转换题、计算题、简答题、实验设计题等)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还要定期对错题回头看看。

(4)、把握时间能力二轮复习时有大量的专题测练,所以在平 时训练时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合理分配各科时间,原则上要求考生 在40分钟左右完成选择题,余下的时间完成非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要适当慢一点,压住阵脚,待心情平静下来了,做题速度就可以快 一些。 调整心态沉着应试 生物是最后一天考试,前面考的各门学科是喜也好悲也罢,最后时刻考生更要沉着、冷静,在常态下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使做不出来,你有一个好的心态,思维更清晰,对你的答卷及其它疑难问题的解决很有好处,尽 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就好,所以临阵不慌、沉着应试是很有必要的。

浅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方法及策略

浅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方法及策略 罗田县骆驼坳中学张保华 438600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尤为重要,如何抓好一轮复习备考工作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是摆在我们高三人面前的研究课题。下面就我校生物一轮复习的一些具体做法作简要汇报。 一.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 在今年高考结束后(高二下学期末),年级组要求各科备课组从网上下载不少于五套全国各地高考题,让每位老师认真独立完成,并纳入绩效考核。且强调反复研究,达到第一遍做近距离感受高考考什么,第二遍做体会怎么考,第三遍做思考在今后复习中怎么教。并与往年试卷作对比,弄清高考常考的主干知识点、高考变式题背后有没有改变的根本性东西。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 二.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一轮复习计划 通过本组充分讨论,结合本年级实际制定出2015届一轮复习计划。时间大致安排为:一轮, 2014.9--------2015.3月(中旬) 二轮,2015.3月-------2015.5月(中旬) 计划安排到周,复习过程中经常与进度安排表对照,及时调整进度改变策略,保证一轮复习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三.统一思想,明确了一轮复习的任务和目标 1.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一轮复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 2.对知识进行梳理,并查漏补缺 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方法是,对照自己平时练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在知识、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练习,进行查漏补缺。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3.要突出主干知识、重点内容 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遗传育种、生态系统、免疫、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等等。对这些主干知识内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的问题。要力求做到知识点、能力点、薄弱点、应用点和考查点心中有数,那种不分主次泛泛复习以及题海战术,无疑都是有害的。 四.一轮复习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做到了课本与一轮资料并重,且以课本为本的基本方法。 每一讲内容一般都安排一节课让学生看书、看教材,包括本节聚焦、阅读材料、小资料、重要插图、本章小结等,然后对照一轮资料基础知识填空及相关判断题,接着以考点为主线对知识梳理、归纳,帮助学生找出知识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

高三生物实验复习策略与方法

高三生物实验复习策略与方法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对学生实验基础理论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是体现高考命题原则——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途径之一。从近几年的实验题在全国各地高考卷中的题型变化来看,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已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更是热点。生物学实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高三生物实验的复习应侧重以下几个策略。 1 解读考试说明 2006年理综考试大纲的说明中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17个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2 熟悉教材实验 科学的本质特点是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因此,其最有生命力的价值是“发现”,是不断指向未来和未知的过程,实验是科学的基础。然而,实验不仅仅是观察,更重要的是思考、是探索。新课程教材多次介绍科学研究的经典实验,要仔细感受,理解设计实验的目的、方法,从中领略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实验的思想,并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要认真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具体包括掌握实验原理、重要方法步骤、分析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错误及原因。例如 2003广东高考第33题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2005全国高考Ⅱ第30题关于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等。 3 了解考查形式 3.1类型之一:基本实验考查题 思维提示:①教材中常规的实验原理、材料、操作程序、实验现象几结论 ②正确使用各种实验器材、工具 例1:[2005·上海] 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发芽种子的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并,试管中出现红黄色。说明发芽 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2)在盛有10 mL 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 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3)利用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将盛有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试管经 静置后置于透射光和反射光下,依次是和色。 (4)小麦幼根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区。用显微镜观察此区的徒手纵切片,可见到该区 已分化出木质部,其中输送水分的是。 (5)为了研究小麦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小麦根尖的分生区处 于期的细胞染色体。若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培育中的小麦幼苗根部,则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与处理前相比较,其数目。 (6)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 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7)现有在培养皿中萌发至3cm的小麦幼苗,罩以侧面开一个小孔的纸盒,胚芽鞘弯向小孔生长。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证明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

2021年高三生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高三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酶与脂肪酶仅有三种元素相同 B.核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核酶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 D.核酶不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试剂及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脂肪的鉴定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③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④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⑤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A.①②⑤均需使用光学显微镜 B.④⑥均需使用无水乙醇 C.②③均需使用离心技术 D.②③⑤均需使用同位素标记法 3.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判断指标 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4.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 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黄曲霉菌能否产生黄曲霉毒素属于相对性状 B.温度、pH等环境因素不会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 C.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D.黄曲霉毒素能够致癌属于生物的表现型 5.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高,但摄入糖后,体内血糖浓度很难降至正常水平,

导致患者尿中出现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摄糖后血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多 B.患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可能受损而导致胰岛素含量升高 C.患者的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会导致尿量增加 D. 患者难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法使血糖恢复正常值 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在生活实践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图为人工培育含SOD 植物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 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B.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两个过程不需要无菌操作也可完成 C.SOD 催化O 2形成H 2O 2的机制是为该反应提供活化能 D.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7.美洲钝眼蜱携带多种病菌,只要被它咬过的人吃到红肉,就会产生过敏反应,但吃白肉不发生过敏反应。据调查红肉中含有α-半乳糖甘酵素的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美洲钝眼蜱咬过后人体会产生抗α-半乳糖甘酵素的抗体 B.美洲钝眼蜱的唾液中可能含有α-半乳糖甘酵素 C.过敏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D.白肉中同样含有α-半乳糖甘酵素 8.豌豆蚜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和豌豆蚜。研究人员施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检测两种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对利马豆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B.施蔬果剂后豌豆蚜种群数量将呈S 型增长 C.该生态系统蝉大眼蝽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D.据表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豌豆蚜 9.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 产前,需测定使用该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实验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实验组 2.00 8.70 22.90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doc

高三生物复习策略——第一轮复习小结与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总复习从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共7个月左右时间,要完成二轮的复习工作。内容涉及高中三本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应对面临的高考。目前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本文就我校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第二轮复习计划的安排作一介绍,供大会交流。 一、第一轮复习小结: 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长,重在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在复习中把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通过阶段测试,及时发现问题,要求学生做到每个考点过关。 1、复习安排: 选择一本较好的复习参考书,按照教材的章节体系,依次梳理各知识点,通过统一测试,找到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将高二做过的试卷、习题整理出来,选出有代表性的、易错题的集中评讲,通过强化训练,达到知识点逐一过关的目的。 在第一轮复习中一般不进行跨章节复习,但针对有联系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局部知识点的整合。如在复习有丝分裂时,可与减数分裂进行比较学习,就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变化、染色体行为特征、两种细胞分裂图形判断加以重点讲解,而在复习减数分裂时将侧重精、卵子形成过程不同点的比较、与遗传学三大定律内在联系等方面,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减少复习过程中的重复性。 2、第一轮复习暴露出的问题: 我校第一轮复习预计四月初结束,通过几次大型联考的情况分析,经过第一轮复习后,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对于考查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方面的试题,得分率较高,但在一轮复习中已暴露出一些问题。 (1)少部分学生将第一轮复习看作平时上课的重复工作,只满足于对一些基本知识定义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通过一轮复习下来,各知识点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决综合题 (如高考题)时失误较多。 (2)不重视课本,部分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核对答 案、疑难习题的提问上,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对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杂合子等概念的理解仍是想当然,在解决考查概念的题型时,错误率较高。 (3)解题能力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 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的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审题不严,答题不规范的问题。 二、第二轮复习策略: 在第二轮复习中注重解决好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适应高考对知识、能力方面的考察。根据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在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解题技巧的培养是工作重点。 1、专题的选择:

高三生物复习经验交流(完整资料)

好的策略-助你追梦的脚步更快、更稳-二中一轮复习经验总结 今天,抱着交流的目的来介绍我校生物复习的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中等难度以下的题目基本上都占在80%左右,考纲以外和课本以外的内容很少。重点考查双基,尤其是能力方面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 生物教学中的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存在以下四种现象: 现象一:课本内容记不清,课外内容注意听 现象二:口头提问象真会,考试做答却不对 现象三:复习就是做资料,教材考纲全丢掉 现象四:主干知识没过关,偏难险怪用力专 我们的学生,总体情况是尖子生少,总等水平的偏多,而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直接决定着后续复习的效果,继往开来,扎扎实实抓好该一轮复习是巩固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基础,提高生物学高考成绩的关键。高三一轮复习,既要传承一些经典的举措,也要与时俱进和创新,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在高三一轮生物学复习中的几点做法。 1、多角度研究高考,并注重实效 注重研究的实效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教师首先须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同时与考试说明、教材一起综合分析,清楚高考复习内容和范围,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以及难度和深度。 通过高考等各类大型考试评分标准来指导学生答题学生的规范答题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评分标准是高考阅卷的重要指导文件,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大致看出对学生答题的要求。注重对历年来的高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研究,细心揣摩、分析,总结出答题的规范、注意点,以便在平时的复习中对学生加以训练,减少答题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 2、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 长期以来的灌输式教学,尤其是复习课使学生养成了等、靠、要的“恶习”,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使高三生物学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尝试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理念下的“多步情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复习。例如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第一步预习交流,预习题目选择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加以强调,花很少的时间将该节知识梳理了一遍,高效快速;第二步质疑辩论,对学生出现较大分歧的问题,如格里菲思的实验结论能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进行课堂辩论,期间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第三步延伸讨论,选择本节内容的重难点问题,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教师设置问题梯度,该过程原料是什么,在发生着什么,说明了遗传物质的特点是什么,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给予鼓励性点评;最后总结归纳、自主提问,教师总结本节内容,并反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此教学模式可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现象,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整堂课,发出的声音绝大部分都是学生的,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评价、纠正和总结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预想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生物实验设计 一. 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 二. 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 学习过程 (一)考试说明 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 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 B. 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含有过氧化氢酶 C.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D.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2. 如图为某人被狗伤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 B. 不包扎能降低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 C.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 注射狂犬疫苗目的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3. 己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 (假 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 9:2:1 B. 9:6:1 C. 5:2:1 D. 4:4:1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C.细胞分裂素主要由茎产生,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高浓度的乙烯可能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和核膜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倍增形成两组中心粒并发出纺锤丝

2018高考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理综(生物)高考模拟试题(六)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许多代谢反应可以在生物膜上进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叶绿体内膜上含有多种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并转化光能 C.线粒体内膜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D.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与形成分别发生在前期和末期 2.将芹菜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鲜重变化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证明K+、3 NO-的跨膜运输方式与水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 B.0~8 min内,芹菜叶肉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 C.15 min后,芹菜叶肉细胞鲜重不再增加,说明细胞内外浓度相等 D.芹菜叶肉细胞从8 min开始吸收无机盐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3.图甲表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图乙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丙表示两种类型的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无法判断是否患病B.图甲中转运缬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GUA C.图乙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造成的 D.图丙中①属于基因重组,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一个患某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女性患者甲和一个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且都患该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女性患者甲和该表现正常的男性都是纯合子 B.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患该遗传病的子女一定可以从女性患者甲获得致病基因 D.该遗传病在后代子女中的发病率相同5.某人去医院抽血化验体内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该个体一定会出现代谢活动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等症状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该个体相关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是由于缺碘引起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时,标志物部分脱落会使估算值偏大 C.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应先在计数室上滴加菌液,再盖上盖玻片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9.(9分)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为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四组实验,其他相关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研究线粒体或叶绿体的功能,需要将细胞中的线粒体或叶绿体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法。 (2)图甲装置和图乙装置的实验现象有何区别?,请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3)图丙装置在适宜的光照下(填“能”或“不能”)产生氧气。若光照条件下突然停止二氧化碳供应,ATP的合成速率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图丁装置同正常的细胞相比呼吸速率有何变化?,请分析其原 因:。 30.(10分)如图为人体的血糖调节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血糖调节模型属于模型。图中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同时也 是、的中枢。 (2)当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血糖升高,此时血糖的来源为。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高三生物实验复习策略

高考“实验”专题的备考-----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兴化市第一中学马健祥 一、2010年江苏高考实验要求 (一)实验能力要求: a.了解相关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b.初步具备验证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c.具有初步探究一些生物学问题、恰当评价和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 (二)a级实验内容: 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4..腐乳的制作 5..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三)b级实验内容 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4..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7.模拟尿糖的检测 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9.探究酶在洗涤方面的作用(原a级) 10.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2.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四)c级实验内容 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已成为高中生物学教学和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我们考生复习的难点。在高三实验教学中,我校生物备课组主要从实验复习目标、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实验考查类型、解题策略来强化学生对实验解题能力的培养。

从目前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和“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教 材”的指导思想以及《生物考纲》中“设计和完整实验的能力”的明确要求,尤其在各种考试中作为考查学生能力 .....频频出现,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考......重要载体的实验设计题 查类型年年有所不同,但是每个高考实验题几乎都可以在教材实验中找到“影子”。因此,高考生物学实验的复习教学应注重课本常规实验教学为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 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使考生能创造性地独立解决新情景下的新问题 ............。针对这个目标,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在实验复习中做到以下目标,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1、以课本开设的实验为依托,重视分析实验程序 在复习过程中对书中的实验千万不能按原来的传统做法,单纯地依照实验指导“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完事大吉,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实验方案包括的基本内容:确定实验课题、提出原理和目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法步骤、作出实验预期、观察和收集实验数据及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学生要认真理解相关的实验程序,认真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处理的意义、各步骤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实验失败的原因;既要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还要想想换一种做法行不行?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寻求最佳方法的途径。例如:在复习“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除要求了解书中的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方法与步骤等以外,还应有目的的提示学生注意:(1)实验材料的选择 提出问题:A、植物分生区细胞、干种子、动物细胞可做此实验吗? B、将洋葱鳞片放入沸水中五分钟后,再做此实验可以吗? C、将洋葱鳞片叶做怎样处理,使植物细胞依然生活状态,但却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试剂的选择: 提出问题:A、用大于50%的蔗糖溶液可以吗? B、如果用甘油或0.1g/mL的硝酸钾溶液做此实验,实验现象会出现什么不同? (3)实验思路拓展:如果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浓度,分别做多个装片的细胞实验,可以测定出细胞液的浓度,这就是浓度梯度法。 2 、以经典实验为依托,让学生重视科学研究的步骤和科学实验设计的原则 经典实验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列举了很多,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等。它们隐藏着很重要的科学实验思想、巧妙的实验设计方法。复习中,以经典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 例如,从遗传的分离定律发现过程可以使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科学思维的过程,从中还可以明析实验成功的关键:①形成假设,确定实验目的;②依据目的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③确定和控制变量以保证实验准确有效。 再如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恩吉尔曼的实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也都包含着对照原则,而且还包含不同的对照类型,如空白对照(“处理对不处理”)、

高三生物第一轮备考复习策略

2019高三生物第一轮备考复习策略 :在高三的同学们进行第一轮复习的重要阶段,精品的高三频道为大家准备了2019高三生物第一轮备考复习策略希望帮助同学们复习高三生物重要的必考知识点,欢迎大家积极参考! 时间匆匆,同学们还来不及回味生物学习中所经历的新鲜、迷茫、困惑、感觉、有点明白的感受,期中考试就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如何能在期中考试中考好生物,在这里,我们先抛开期中考试如果复习的战术问题,来讨论一下战略问题--同学们的心理。 生物作为高二新开的一门课。在刚开始学习时,同学们往往有以下几种观点:一,一些同学认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看看书,背背就可以了。二,一些同学认为,生物在高考中占的分数挺多,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刚开始时,就应该好好学,不能落下。三,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生物没有学好,感觉生物知识点挺多,学得稀里糊涂的,在心里留下了阴影,认为生物很难。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后,很多学校进行了一次月考,经过这次月考,同学们经历了一次对生物的重新认识。持有第一种观点的同学,他们的成绩大多不是很理想。其中相当多的同学感觉上课都能听懂,但考试时确不会做题。所以,月考留下他们的是思考,生物到底应该怎么学。这部分学生往往会在后面的考试中有较好的表现。对于第二种观点的同学,他们从一开始学习态度就很认真,月考成绩表现的就会较好,但是这一部分同学同时也是最需要注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一部分学生月考成绩比较好,就会认为生物也不过这样,很容易学的。

于是他们不能静下心好好分析自己在学习上还有哪些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种飘飘然的心态,他们还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没有在用功上更进一步。而这个时候那些经过认真分析成绩不好原因,进而改变学习态度的学生,却在用功学习。俗话说:不进则退。这部分学生往往在期中考试时会感觉到生物考的不是很理想。对于第三种心里有生物阴影的同学,在月考后往往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月考中考得优秀的学生,这时候他们会对生物认识发生改变,生物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我只要好好学,生物一定是可以考好的,这一部分学生找到自信后,学习动力会更足,所以期中考试这部分学生的成绩,会继续优秀。第二种,没有在月考中考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认为生物就是难,对学好生物的信心会变得越来越小,学习动力不强,能学好就学好,不能学好就算了。 分析了月考后学生的学习状态,面对即将到来期中考试,同学应该怎么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第一种观点导致月考成绩不理想,想在期中考试中考好的同学,除了自己分析没有考好原因外,可以多和老师或同学交流,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认识和学习方法,结合自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端正态度,认真复习准备期中考试。对于第二种观点的学生,不要被月考的好成绩所蒙蔽,静下心来,认识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有哪些地方要改进,继续保持踏实的学习态度,鼓足学习动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于第三种观点但已通过月考找到自信的同学,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再接再厉,认真准备期中考试,考出好成绩。对于没找到自信的同学来说,

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带答案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于细胞的特定区域 B.经胞吐方式运出细胞的不都是大分子也有小分子 C.经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留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神经纤维内外两侧的Na+浓度差是依靠其离子通道维持的 2.右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的高低不会改变酶的催化活性 B.增大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C.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D.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率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核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4.组织液中K+浓度急速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可兴奋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可兴奋细胞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6.生物体内某基因被选择性表达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解旋酶作用下DNA分子双螺旋解开 B.转录区域DNA的U应与RNA的A配对 C.该过程不可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D.该mRNA翻译出的两条肽链氨基酸数量不同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蛋白质有关B.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 C.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D.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浅谈高三生物复习的策略与技巧

浅谈高三生物复习的策略与技巧 摘要: 高考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高三的教学工作尤为重要,而对于第一次踏上高三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面临着困惑:不知如何有效进行高三教学。本文介绍了几点复习策略:复习中“度”的把握、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指导、效率的提高,旨在与各位同行共勉 关键词: 复习策略高三教学 从这几年的试卷来看,虽然总体难度不大,但得分却不是很高。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审题不够仔细,导致已掌握知识的失分;表述不够准确,虽已理解但不会用比较精练的文字将要点表达出来;基础不够扎实,甚至有些初中的基本生物常识不清楚;分析问题不够透彻,不能把握好问题的内涵分析出本质原因等。根据学校教学的实际, 简单介绍一下本人的一些相关复习策略。 一、复习中“度”的把握 如何把握好生物复习过程中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很多老师普遍关心且急待解决的问题。从这两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试题十分强调基础,尤其注重灵活运用,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各种能力。因此,要准确到位地把握好复习过程中的“度”,避免多走弯路,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一定要仔细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高考的命题方向,用其来指导课堂教学。 其次,尽量将最基础的东西讲深、讲透,同时注意减少不必要的课外知识的补充,减轻学生的负担。 第三、生物学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验总结归纳而来,应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对难点知识的设计问题和解决,将知识的发生、形成、探索过程体现出来,可为学生对知识作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维方法的借鉴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要下功夫挖掘基本知识的内涵,使学生掌握其实质,可以举一反三,真正达到“源于书本,高于书本”。 二、复习中能力的培养 把握好“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图文信息转换能力、设计和解释实验的能力和实际应用等能力的培养。1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在复习时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以下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说明(图解见课本),复习时引导学生分析图解:(1)在食物链中能量储存于有机物,有机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2)依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低营养级高能量,高营养级低能量,(3)依据图解写出本题的合理的食物链,(4)依据食物链中生物的捕食关系,分析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其他例子不再赘述。高三复习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教学中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6、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