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均血红蛋白指标是多少

平均血红蛋白指标是多少

平均血红蛋白指标是多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平均血红蛋白指标是多少

导语:每个人的血红蛋白都是有一定的指标的,蛋白在一定的标准范围之内才,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果血红蛋白偏高或者增多的话,那么可能是预

每个人的血红蛋白都是有一定的指标的,蛋白在一定的标准范围之内才,可以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果血红蛋白偏高或者增多的话,那么可能是预示着身体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说大家对这些常识就需要全面的了解,这样当你发现这些异常状况的时候,才能够及时的应对和处理,以下就是关于血红蛋白增多的原因分析。

血红蛋白是关于什么的指标?

血红蛋白是血常规中的一项指标,红细胞内含大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的机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除作为血液缓冲物质而发挥作用外,其主要功能在于携带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是什么意思?

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红细胞血红蛋白肯定不会太过于陌生的吧,其实红细胞血红蛋白就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血红蛋白在临床上面的意义是非 相信大家对于红细胞血红蛋白肯定不会太过于陌生的吧,其实红细胞血红蛋白就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血红蛋白在临床上面的意义是非常的重大,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关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知识,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英文名称:MCHC。化验介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种平均值,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比积结果计算出来的,对贫血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MCV)94~160fl(>94fl) ,(MCH)32~50pg(>32fl),(MCHC)32~36% 正细胞性贫血 (MCV)80~94fl ,(MCH)26~32pg,(MCHC) 31~35%单纯小细胞性贫血(MCV)72~80fl(<80fl),(MCH)21~25pg(<26fl) ,(MCHC)31~35%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MCV)50~80fl(<80fl) ,(MCH) 21~25pg(<26fl) ,(MCHC)24~30% (<31fl) 正常参考值: 血球计数仪法、人工法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血常规正常值参考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红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血红蛋白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白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血小板计数 [正常参考值] 100~300 ×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

Xt2000i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检验科临检室作业书

Xt2000i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 1.原理:由微处理器计算而得:MCHC由HCT和Hb计算得出:MCHC(g/dl)=〔Hb(g/dL)/HCT(%)〕×100 2.标本采集: 2.1标本种类:新抽取的凝血或手指末梢血 2.2标本要求: 2.2.1抗凝剂采用EDTAK2抗凝 2.2.2用手指末梢血作白细胞检验时,最少样品量为200ul,如手指有冻疮,则主张采用耳垂血。 3.标本储存:2小时内完成检验,室温放置下不超过8小时,4-8℃保存不超过48小时。 4.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污染,凝固标本不能作测定 6.试剂 6.1试剂名称:sysmex血细胞分析试剂 6.2生产厂家: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6.3试剂组成 试剂1:嗜碱细胞溶血素 试剂2:嗜碱细胞溶血素 试剂3:白细胞分类染液 试剂4:稀释液 6.4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温度为5-30℃,有效期为一年,

开封后的使用期限为60天。 7.仪器设备 7.1仪器名称:sysmex血细胞分析仪 7.2仪器厂家:日本sysmex株式会社 7.3仪器型号:XT-2000i 8.操作步骤 8.1手工模式: 8.1.1上下颠倒试管将内容物充分混匀。 8.1.2轻轻取下盖子,防止血液溅出。 8.1.3将试管正确放入手工吸引管,吸引管浸入样品。 8.1.4按start键,样品开始吸取。 8.1.5当readyled暗(并发出两声短音)移开试管。 8.1.6当readyled再次亮起时,准备下一个样品,重复上述步骤。 8.2进样器模式: 8.2.1将试管入试管架,将试管架放在进样器的右侧槽中,最多能入5个试管架。 8.2.2单击samplerstart键 9.结果的分析与判断:在仪器显示屏上将显示结果 10.质量控制 10.1三种质量控制品(高、中、低),分别对应三种靶值,做出来的质控品不 能超出质控靶值的上下限范围,否则实验无效。 10.2计算方法

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

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 血红蛋白是一种色素蛋白,可以用比色法测定。血液中血红蛋白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氧合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或其他衍生物。 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血液中除了SHb以外,其他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试剂转化、生成HiCN,其最大的吸收峰为540nm波长,可经比色测定。此法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国际标准参考方法,操作简单,显色快且结果稳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本法试剂中KCN有剧毒,测定过程中高白细胞和高球蛋白血症易致混浊,HbCO转化较慢。 2)十二烷基月桂酰硫酸钠血红蛋白(SLS-Hb)法:除SHb外,血液中各种Hb均可与低浓度十二烷基月桂酰硫酸钠(SLS)作用,生成SLS-Hb棕红色化合物。SLS-Hb最大吸收波峰538nm,波谷500nm,肩峰560nm.由于摩尔消光系数尚未最后确认,因此不能用吸光度“A”值直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本法操作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且无公害。但SDS质量差异较大,并且SDS可破坏白细胞,不适合进行白细胞计数的血液分析仪使用。 3)叠氮高铁血红蛋白(HiN3)测定法:与HiCN法相似,但仍然有公害问题。 4)碱羟血红蛋白(AHD 575nm)测定法:试剂简单、不含有毒试剂、呈色稳定,但由于其吸收峰在575nm,限制了此法在血液分析仪的使用。 5)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血红蛋白测定法:该法试剂溶血性强又不破坏白细胞,可同时进行白细胞计数,可用于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检测Hb和白细胞。缺点是对Hb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低。 近年来,多参数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使Hb测定逐步以仪器法取代手工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同时可以获得多项红细胞的参数,血液分析仪法测定血红蛋白的原理与手工法原理相似,多采用HiCN法,但由于各型号仪器使用的溶血剂不同,形成Hb的衍生物不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某些溶血剂形成的衍生物稳定性较差,因此要严格控制溶血剂加入量及溶血时间,特别是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有些溶血剂内虽加入了KCN,但其衍生物并非是HiCN,仪器要经过HiCN标准液校正后,才能进行Hb测定。仪器法测定血红蛋白精确度CV约为1%.

血常规化验单参考值

血常规化验单参考值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1.白细胞IWBC或LEU) 【单位】个/升(个/L)。 【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2.白细胞分类(DC) 【单位】百分比(常用1.0表示100%)。 【正常值】 (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40~0.75(40%~75%),儿童0.30~0.65(30%~65%)。 (2)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 (3)嗜碱性粒细胞(B):0~0.01(0~1%)。 (4)淋巴细胞(L):成人0.20~0.45(20%~45%),儿童0.3~0.56(30%~56%)。 (5)单核细胞(M):成人0.02~0.06(2%~6%),儿童0.02~0.08(2%~8%)。 【临床意义】 (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 (2)嗜酸性粒细胞(E):①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②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红细胞均含有一 定量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的结合蛋白质。 血红蛋白除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外,尚能与某些物质作用形成多 种血红蛋白衍生物。它们具有特定的色泽和吸光谱,在临床上,可用以诊 断某些变性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 ●仪器型号:Sysmex KX-21型多项目自动血球计数仪器 Sysmex XE-2100型多项目自动血球分析装置 ●检测原理: 一、Sysmex KX-21 在自动检测法中的血红蛋白测量以氰化正铁血红蛋白法或氧合血红 蛋白法为主流。但这种方法血红蛋白转化速度慢,其处理液应进行妥善处 理,以及环境方面的考虑,并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测量法。无氰HGB测量 法与氧合血红蛋白法相同,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化成氧合血红蛋白,且 不含剧毒物。另外,由于可以测量正铁血红蛋白,如质控血那样的含有正 铁血红蛋白的血液也可正确进行测量。 二、Sysmex XE-2100 集中于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和氧化血红蛋白测定法的优点,不使 用毒性物质,使该方法成为自动检测的一个合适的方法。同时,由于该方

法可以用测量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所以该方法也可以准确的测量含有高铁 血红蛋白的血液。

●试剂: 一、Sysmex KX-21 ⑴稀释液 ⑵WBC/HGB用溶血剂 ⑶2%EDTA二钾溶液 二、Sysmex XE-2100 ⑴CELLPACK(EPK) ⑵SULFOLYSER(SLS) ●标本吸入量: 一、Sysmex KX-21: 全血模式50lμ 二、Sysmex XE-2100:⑴手工模式130lμ ⑵自动进样器模式200lμ ●静脉血采血方法: 抽取病人静脉血2ml,于EDTA三钾抗凝的真空采血管中(1.5mgEDTA-K3 /ML)24小时室温保存。 ●操作步骤: 一、Sysmex KX-21 ⑴仪器在全血模式(WB)下 ⑵要在允许空白值内: WBC RBC HGB PLT 0.3?109/L 0.02?1012/L 1g/L 10?109/L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除了使用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判断贫血外,还要参考红细胞数量,如二者比例失调,则需进一步参考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因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可使红细胞产生形态的变化,检查红细胞形态特点可协助临床寻找病因。在同一病历中,三个指数的变化,可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分类方法见下表。 贫血的MCV,MCH,MCHC 分类法 [英文缩写]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 MCV 27~31 fl MCH 80~98 pg MCHC 320~360 g/L [临床意义] 根据以上三项红细胞平均值可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生理学变异】 1.升高新生儿升高约12%,妊娠约高5%。饮酒约升高4%,吸烟约升高3%。口服避孕药约升高1%。 2.降低激烈的肌肉活动约降低4%,6个月以前的儿童约降低10%。 【药物影响】

1.升高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药物有巴比妥酸盐、鲁米那(叶酸代谢障碍)、苯妥英钠、非那西丁(偶尔)、氨苯喋啶、雌激素、降糖灵(致叶酸或vitB12缺乏)、呋喃类、新霉素、异烟肼、环丝氨酸、氨基苯甲酸(诱致消化道吸收障碍所致)、氨基水杨酸、氨甲喋呤、秋水仙碱(伴vitB12缺乏),其中抗惊厥药约升高3%。 2.降低新双香豆素可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病理学变异】 1.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妊娠期或婴儿期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2.正常细胞性贫血: (1)急性失血性贫血,见于创伤或手术大出血时。 (2)急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某些溶血性细菌感染,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 (3)造血组织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3.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感染,中毒,急慢性炎症,尿毒症等疾病导致的贫血。 4.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 慢性失血性贫血,如消化性溃疡,钩虫病,月经过多等因素造成的失血。 (2) 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血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的其它组织。血红蛋白在任一时刻所含的氧气量被称为血氧饱和度(即SpO2)。 血氧饱和度是反映人体呼吸功能及氧含量是否正常的重要生理参数,它是显示我们人体各组织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生理参数。严重缺氧会直接导窒息、休克、死亡等悲剧的发生。 在肺部,氧气附着在受红细胞约束的蛋白质上,称为血色素(符号Hb),血液中的血色素有两种形态:氧合血红蛋白(HbO2)和还原血红蛋白(Hb),则 血氧饱和度SpO2=(HbO2x100)/(HbO2+Hb)x100% 血氧仪的测试原理是: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在可见光和接近红外线的频谱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还原血红蛋白吸收较多的红色频率光线,吸收较少的红外频率光线;而氧合血红蛋白吸收较少的红色频率光线,吸收较多的红外频率光线。这个区别是SpO2测量系统的最基本依据。 为测量人体对红光和红外光线的吸收。红色和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位置相互靠得尽可能近,发射的光线可透过人体内的单组织点。先由响应红色和红外光线的单个光电二极管接收光线,然后由互阻放大器产生正比于接收光强的电压。红色和红外LED通常采用时间复用的方式,因此相互间不会干扰。环境光线经估计将从每个红色和红外光线中扣除。测量点包括手指、脚趾和耳垂。 脉搏血氧仪提供了以无创方式测量血氧饱和度或动脉血红蛋白饱和度的方法。脉搏血氧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动脉搏动期间光吸收量的变化。分别位于可见红光光谱(660纳米)和红外光谱(940纳米)的两个光源交替照射被测试区(一般为指尖或耳垂)。在这些脉动期间所吸收的光量与血液中的氧含量有关。微处理器计算所吸收的这两种光谱的比率,并将结果与存在存储器里的饱和度数值表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血氧饱和度。 典型的血氧仪传感器有一对LED,它们通过病人身体的半透明部位(通常是指尖或耳垂)正对着一个光电二极管。其中一个LED是红光的,波长为660nm;另一个是红外线的,波长是940nm。血氧的百分比是根据测量这两个具有不同吸收率的波长的光通过身体后计算出的。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发表时间:2011-04-27T15:02:00.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马骅1 刘海虹2 [导读]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很多,如比色法、比重法、血氧法、血铁法等,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为首选测定法。马骅1 刘海虹2 (1黑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 150008)(2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 150008)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049-02 【关键词】血红蛋白生理检测 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的结合蛋白质。每个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多肽链,每条折叠的多肽链中,包裹1个亚铁血红素。亚铁血红素由原卟啉和1个铁原子组成。血红蛋白分子量为64 458D。 (一)血红蛋白生理 每分子血红蛋白中的4个亚铁血红素含有4个Fe2+原子,可结合4个氧分子。因此,64 458 g血红蛋白,含铁4×55.84,可结合4×22.14 L氧,即每克血红蛋白含铁3.47 mg(即铁占0.347%),可结合氧1.38 ml。 血红蛋白除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外,尚能与某些物质作用形成多种血红蛋白衍生物。它们具有特定的色泽和吸收光谱,在临床上,可用以诊断某些变性血红蛋白血症或做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 (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很多,如比色法、比重法、血氧法、血铁法等,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为首选测定法。现就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介绍如下: 1.原理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新生或的高铁血红蛋白再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红色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在规定的波长和液层厚度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吸光系数,根据吸光度,可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2.方法取HiCN转化液5ml,加末梢血20μl,混匀后静置5分钟,用光径1.0 cm,波长540 nm的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OD(以水或稀释液调“0”),求得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 (三)血红蛋白测定的质量控制 血红蛋白测定的质量控制除了所用量器必须事先校准外(允许误差,5 ml吸管为2.5%,血红蛋白吸管为1%),还要进行下面几项质量控制。 1.多仪器的线性校正取50 g/L、100 g/L、150 g/L、200 g/L的HiCN标准参考液,在λ540 nm测出其A值(以HiCN转化液为空白),标准状态下其值应分别为0.135、0.271、0.407、0.543,如测定值与理论值不符合。 日常工作中测得的A值×367.7×K=Hbg/L或者将一血红蛋白含量较高的样品,分别稀释成1/4、1/2、3/4和原液四个梯度进行线性校正,仪器在200 g/L范围内应有良好线性,重复性试验 CV应≤2%。 2.比色皿的光径和透光度标准比色皿的光径和透光度应符合下述标准:光径1 cm的比色皿误差应<0.005 cm。 3.质控物的应用用来校准仪器和控制实验准确度的制品称为参考品;用于控制实验精密度的制品称为质控品(物)。 4.质控要求手工操作OCV≤3%,RCV≤6%,EQA DI≤2。 (四)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通常情况下,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量大致呈平行的相对应关系。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的比例约为100:3,故两者测定的意义大致相同。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发生改变的贫血时,两者的减少程度往往不一致。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较红细胞明显,大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数量减少程度比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明显,因此同时对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进行比较,对诊断就更有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高于正常参考值高限。一般来讲,经多次检查,成年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 g/L;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0 g/L时即认为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一般分为相对增多和绝对增多两类: (1)相对增多:指因血浆容量减少,造成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 (2)绝对增多: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红细胞增多的症候群。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 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非造血系统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②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目前认为是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受累所致。其特点是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甚至可达(7~10)×1012/L,血红蛋白180~240g/L,全身总血容量也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也有不同程度增多。本病属慢性病和良性增生,但具有潜在恶性趋向,部分可转变为白血病。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都低于正常参考值低限,通常称为贫血。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①轻度:血红蛋白<参考值低限至90g/L;②中度,90~60g/L;③重度:60~30g/L;④极重度:<30g/L。参考文献 [1]刘兰廷,黄如衡.高铁血红蛋白简易测定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6年03期. [2]陈耀强,王婧,万家义,谢均.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及与其载氧功能相关的药物研究进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沈高山,谷怀民,闫天秀,魏华江.亚硝酸钠和氧合血红蛋白反应的拉曼光谱[J];中国激光;2008年09期. [4]李清文,高宏,黄昊,王义明,冯军,罗国安.血红蛋白与NO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8期.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怎么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怎么办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照顾好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很多的数值都是非常的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就像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照顾好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很多的数值都是非常的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就像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这样的一种数值的变化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有一定的影响的,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吧,定期的去医院做检查。 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多并非机体需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注意是否是高海拔地区缺氧导致,另外吸烟,慢性支气管炎,心脏方面的疾病这些都可能导致这个症状的啊。检查清楚再说。首先建议肺部拍片和心脏彩超检查看看啊,当然如果你没有其他异常,暂时观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30T15:38:18.2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9期作者:杨燕萍[导读] 血液检验是对患者是否伴有缺血病症的主要诊断手段,而且MCV、RDW和MCHC指标在血液检验中能对患者是否伴有贫血症状直接判断。(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探析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情况。方法于2016年4月-2017年9月对我院接收的贫血75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看作研究组;同期另选取行健康体检者75例为参照组。经对被选者血液常规检查,观察分析检验结果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的MCV、RDW和MCHC指标情况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血液检验是对患者是否伴有缺血病症的主要诊断手段,而且MCV、RDW和MCHC指标在血液检验中能对患者是否伴有贫血症状直接判断。关键词:血液检验;贫血;检验结果 贫血是临床常见症,失血、溶血和红细胞生成下降等,均是引发此病症形成的主要因素,易导致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失眠和耳鸣等症状表现[1]。甚至还会显著影响患者机体的多个器官,限制其正常生理机能运行。血液检验是现下临床预防贫血的常用手段,通对血液结果观察分析,能对是否伴有贫血症者进行判断,现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于2016年4月-2017年9月对我院接收的贫血75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看作研究组,其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9-64岁(33.4±2.2)岁。同期另选取行健康体检者75例为参照组,其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20-65岁(34.6±2.1)岁。把被选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数据可相比。 1.2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 ①排除标准:伴免疫系统病症者;伴器质性病变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②纳入标准:无严重精神障碍病症者;无抑郁病症者;被选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晓,并已在同意书上签字。 1.3方法 给予被选者进行血液检验。行检验前一晚,叮嘱被选者禁食禁饮,翌日清晨,在患者空腹状体下抽取静脉血作为标本,通过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血液抽取在2至5毫升左右即刻。向抗凝管内置入血液标本,摇晃使其混合均匀静置20分钟。以每分钟4000r的速度进行血清分离。本次研究所应用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为医疗专用设备,其型号是SysmexXE-2100,详细分析检测结果。 1.4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MCV(红细胞体积)、RDW(红细胞宽度)及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外周血检验指标结果情况。 1.5评价标准[2] 依照血红蛋白浓度,对患者的贫血程度进行评定:血红蛋白浓度在血液检验中未超过90g/L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维持在60~90% g/L区间表示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维持在30~59g/L区间为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未超过30g/L为极重度贫血。 1.6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计量数据以()表示,t检验为组间对比,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为组间对比,在SPSS23.0统计学软件中处理,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外周血检验结果 在参照组75例患者中,MCV指标评分为(84.78±8.40)fL,RDW指标评分为(12.88±4.04)%,MCHC指标评分为(345.51±9.38)g/L。在研究组75例患者中,MCV指标评分为(103.81±11.53)fL,RDW指标评分为(16.52±3.53)%,MCHC指标评分为(364.62±11.90)g/L。两组相比,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研究组(t=11.553,5.876,10.922)(P<0.05)。 2.2对比患者贫血程度 在研究组75例患者中,27例轻度贫血,占其比例36.00%;18例中度贫血,占其比例24.00%;16例重度贫血,占其比例21.33%;14例极重度贫血,占其比例18.67%。 3讨论 贫血在血液疾病中是多发且常见症,虽然此病症的诱发因素较多,而且不同类型贫血症的病机有所不同。若临床想确定患者贫血症类型,以及对患者是否伴有贫血症情况进行诊断,血液检验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在行检验期间,临床可通过进一步判断各项红细胞参数,如MCV、RDW和MCHC指标等,对临床疗效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报道显示[3],依照患者各项红细胞指标参数数值,对患者红细胞相关参数在血液中是否低于正常值等情况进行判断,同时还能判断出患者是什么类型的贫血症,以及贫血程度情况。除此之外,临床对患者是否伴有贫血症情况进行判断时,还要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其中包括:营养情况、家族史和临床症状等,然后依照血液检验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定。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贫血75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另选取行健康检查的75例为对照组。从其结果中可知,参照组患者的MCV、RDW和MCHC指标情况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说明,血液检验的实施,对患者贫血类型、贫血程度的诊断能提供数据支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之,血液检验是对患者是否伴有缺血病症的主要诊断手段,而且MCV、RDW和MCHC指标在血液检验中能对患者是否伴有贫血症状直接判断。参考文献

血红蛋白量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红蛋白量是什么 导语:血红蛋白量这个东西是普遍存在于生物身体的一种物质,而且是存在于血液里面的东西,这个东西对身体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所以,人们需要对血 血红蛋白量这个东西是普遍存在于生物身体的一种物质,而且是存在于血液里面的东西,这个东西对身体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所以,人们需要对血红蛋白量这个概念进行一个知识的认识。我们人体的血液里面都含有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量的多少是指示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下面就来看看吧。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缩写为HB或HGB)。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血红蛋白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氧气结合在铁原子上,被血液运输。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中负责运输氧气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科植物根瘤中。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20~160g/L ,成年女性的正常值是110~150g/L,新生儿的正常值是170~200g/L,儿童的正常值是110~160g/L。 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生理性升高和病理性升高,生理性升高常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恐惧等情况;病理性升高常见于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肺疾病、血管畸形等疾病。 血红蛋白偏高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调理身体,多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血红蛋白综述20130924

大便隐血(FOB)检测试剂(免疫层析法) 综述 1大便隐血(FOB)产品的预期用途 1.1大便隐血(FOB)概述 便隐血(feces occult blood),又称便潜血,是指少量的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红细胞被消化破坏,大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下均不能证实出血,只有在化验大便时才发现便中有少量的血细胞,由于长期少量出血,常伴有贫血症状。由于便隐血无法通过肉眼直接发现,导致绝大多数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无法及时发现并早期干预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如同隐性杀手一般潜伏在我们身体中。引起便隐血的常见病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包括食管炎、食管溃疡;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结核;十二指肠溃疡、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另一种是消化道肿瘤引起的,包括食道癌、胃癌核、结、直疡癌(统称大肠癌)。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并成为国内癌症死亡的最常见病因。粪便隐血检查是临床检查胃肠道出血的检验指标,对慢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查有重要价值,仍是目前应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结直肠癌唯一简单、可行的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法和免疫法两种。化学法是传统的粪便隐血试验方法,其敏感性好,操作简便,但影响因素较多,多种药物及食物都有可能造成化学法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近年来免疫学方法包括血红蛋白免疫法(HB法)和转铁蛋白免疫法(TF法),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易受干扰等多种优点,在临床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 1.2 大便隐血(FOB)的检测方法 1.2.1化学法(传统方法) 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将受体试剂氧化并显色。 优点:结果显示快、清晰,结果可以半定量。 缺点:A.特异性差,受饮食影响大。含亚铁离子的食物和药物对结果有干扰,假阳性率30%。隐血检查前,指导患者应避免服用铁剂、动物血、肝类、瘦肉以及大量绿叶蔬菜3天,如有牙龈出血,勿咽下血性唾液,以防粪便隐血检查呈假阳性。 B.敏感度低,出血量>90μg/ml才能检出。 C.方法学限制条件多:患者提前准备时间长。由于取材部位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对显色的判断不同,故在同一方法的试验中,也可产生误差。 全新方法——四甲基联苯胺法(【便明】家用型便隐血检测试纸)

贫血预防措施

小学生如何预防贫血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或综合征,是指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此三项正常值国内外均有差异。因为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二者与红细胞压积不一定平行,故临床多以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作为衡量有无贫血的标准。须指出的是,由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与血容量有关。例如在血容量减少时(脱水),虽然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是正常,但可能已有贫血。此时单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就不能反映贫血的真实情况。 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降低程度的不同而将贫血分为以下几度,血红蛋白在9~12克/分升为轻度,6~9克/分升为中度,3~6克/分升为重度,3克/分升以下为极重度,红细胞数在300万~400万/立方毫米(以下单位同)为轻度,200万~300万为中度,100万~200万为重度,100万以下为极重度。 须指出的是,血红蛋白量的减低与红细胞数的减低程度在不同种类的贫血可不平行,例如在大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数的减低较血红蛋白量的减低为显著,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量的减低则较红细胞数的减低为显著。此外,在

诊断贫血时必须参照不同年龄小儿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的 正常值作比较,才能较准确地判断贫血的程度,例如新生儿初生时,其血红蛋白量如为12克%,这与初生时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比较,则表明患中度贫血。 【贫血的分类】 由于贫血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多种多样,因此,迄今尚无一个既能阐明病因与发病原理,又能指导临床的统一分类法。目前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病因分类。 一、形态分类 这种分类的基础是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正常值80~94立方微米),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正常值27~32 微微克)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32~38克/分升红细胞)的测定结果而将贫血分为四类: (一)大细胞性贫血MCV>94立方微米,MCH为>32微微克,MCHC正常。属于此类贫血者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二)正细胞性贫血MCV、MCH和MCHC均正常。此类贫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 (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MCV为<80立方微米,MCH小于正常,MCHC正常。慢性感染、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贫血属于此类。 (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立方微米,MCH为12~20微微克,MCHC<30克/分升。此类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

体检化验项目和指标参考值

体检化验项目和指标参考值 1. 葡萄糖/血糖(Glucose) 血糖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亦是身体主要能量来源。 肝脏是负责调节体内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如肝脏受损,则影响到血糖浓度。 参考值:3.9 至6.1 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糖尿病、严重脱水、胰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利尿剂后等。 2. 肌酐(Creatinine) 肌酐是肌肉分解出来的代谢产物,能反映肾功能健全与否。 参考值:44至103 u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输尿管阻塞、肾功能衰退、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运动后肌肉强烈损伤、缺水、糖尿病、血压改变等。 3. 尿素血液中蛋白质新陈代谢所制造出的含氮废物,有助评估肾功能。 参考值:2.8 至8.2 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高蛋白饮食、充血性心衰竭、消化道大量出血、严重脱水、烧伤、心肌梗塞、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紧炎、肾病晚期、肾衰竭及中毒性肾炎、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瘤道致尿路受压等。 4. 尿酸尿酸是体内核酸嘌呤分解的最终产物。大部分经肾脏排出。肾功能受损时,尿酸易累积而导致血中含量升高。此项指标有助于较早期肾病的诊断。 参考值:0.15 至0.42 m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痛风症、肾脏疾病、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氯仿、四氯化碳及铅中毒等 5. 胆红素—直接(Bilirubin direct) 直接胆红素。 参考值:1.7 至6.1 u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肝硬化、胆管阻塞、肝炎、中毒性肝障碍等。 6. 总胆红素(Bilirubin total) 总胆红素是血清中各种类型胆红素的总称。 参考值:5.1 至19 umol/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7. 谷丙转氨酶(ALT/SGPT)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其次为心肌细胞,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只有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时,血中含量才会升高。增高值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程度等。 参考值:0至55 U/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活动型进行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胆道疾病如胆石症引起梗阻、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导致肝淤血、多发性肌炎、肌细胞营养不良、某些药物或毒物反应,如四氯化碳。 8. 谷草转氨酶(AST/SGOT) 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其次为肝脏,在血液含量极少,组织细胞病变时,血液含量上升。 参考值:0至55 U/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各种肝病如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胸膜炎、肾炎、服用某些药物、手术后、深层烧伤等。 9. 碱性磷酸酶( AKP) 碱性磷酸酶在胆管,肝及骨细胞含量特高,测量血液当中的碱性磷酸酶浓度,可以估计该器官组织破坏程度。儿童处于成长阶段,碱性磷酸酶偏高则属正常。参考值:40至150 IU/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骨伤、骨软化、软骨病、贫血、白血病、肝病、肝炎、甲状旁腺过度活跃等。 10. 乳酸脱氢酶( LDH) 乳酸脱氢酶存在于心脏、肝、肾、肌肉、脑部、肺、这此器官细胞损伤,均会使血清LDH升高。表示可能有心肌梗塞、休克、缺氧、肺梗塞、白血病等可能性。参考值:114至240 U/L 高于参考值可能情况:中风、心脏病发、溶血性贫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英文名称: hemoglobin;haemoglobin; 定义1: 一组红色含铁的携氧蛋白质。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 科植物根瘤中。人血红蛋白由2对珠蛋白组成四聚体,每个珠蛋白(亚基)结合1个血红素,其亚铁离子可逆地结合1个氧分子。血红蛋白的氧解离曲线呈S形,提示亚基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二级学科) 定义2: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些无脊椎动物血液和豆科植物根瘤中的一组红色含铁的携氧蛋白质。具有4个亚基。 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化学(二级学科) 血红蛋白(haemoglobin;hemoglobin;ferrohemoglobin;Hb;HHb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一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 α和β都类似于肌红蛋白,只是肽链稍短:α亚基为141aa;β亚基为146aa。α和β亚基隔着一个空腔彼此相向。 构成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在与人体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中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可以自动组装成α2β2的形态。血红蛋白的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肽链在生理条件下会盘绕折叠成球形,把血红素分子抱在里面,这条肽链盘绕成的球形结构又被称为珠蛋白。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中心,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珠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一个组氨酸残基中的吲哚侧链上的氮原子从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当血红蛋白不与氧结合的时候,有一个水分子从卟啉环下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而当血红蛋白载氧的时候,就由氧分子顶替水的位置。

人体正常生理指标

? 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 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 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 血液 总血量: 65--90ml/kg, 全血比重:男女血浆:渗透(量)压 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 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 红细胞数: 男女血红蛋白: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 红细胞压积: 男女红细胞平均直径: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 ±± 红细胞平均体积(V): ±±^3) 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 网织红细胞数: 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 在平均%)盐液内开始溶解,在平均%)盐液内全部溶解。 白细胞数: (4--10)×10^9/L(4000--10000/ul)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血小板数: (100--300)×10^9/l(10--30万/ul) 出血时间:(Duke法)1--3min(lvy法) 凝血时间: (毛细管法)3--7min (玻片法)2--8min (试管法)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sec为消耗正常 血块收缩时间: 30--60min开始回缩,18h后明显收缩,24h已完全收缩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5--45sec 凝血酶时间: 13--17sec 复钙时间: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正常值在4--6min内,基质血浆凝固时间为9--11sec。病人标本与基质血浆混合后的最短时间比正常值>5sec 表示不正常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10--15sec 全血凝块溶解试验: 正常人在24--48h内不发生溶解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正常>120min,可疑70--90min,阳性<70min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