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挖泥船施工方案

挖泥船施工方案

挖泥船施工方案
挖泥船施工方案

周山河整治三期工程河道施工

02标

苏州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二年一四年九月

河道疏浚施工方案

周山河三期工程施工2标河道疏浚里程约为2.9km(起讫桩号:8+200-11+100),主要工程为水下疏浚,疏浚土方约为26.9万方,平均断面方量为92.76m3/m。计划工期为270个日历天。

我们根据工程特点,采用绞吸挖泥船施工方式,具体为:

1、施工准备――围堰和退水口修筑----泥管排放――绞吸挖泥船施工――退水口——排泥场弃土区整平。

1施工准备

1.1施工前放样

根据监理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由测量员负责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并报请监理人员验收, 同时要保护好所有基准点和增设的控制网点。

施测前将测量计划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再进行施测。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水准网点,在施工沿线增设水准控制点。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导线点,用GPS定位仪测放出河岸设计中心线、开口线、开挖起迄点、弯道顶点等各控制点。并设立清晰的标杆、浮标或灯标等标志。横向标志平直河段每隔100M设一组,弯道处加密至50M。各组标志用不同形状的标牌相间设置,同组标志上安装颜色相同的单面发光灯,相邻组标志的灯光不同的颜色区别。将施测成果报监理单位,经监理单位查验后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时在施工作业区内沿疏浚河段设立便于观测的水尺。水尺零点与挖糟设计底高程一致,并满足以下要求:

a、水尺间距:当水面比降小于1/10000时,每1Km设置一组;当水面比降大于1/10000 时,每0.5Km置一组。

b、水尺设置在使于观测、水流平稳、波浪影响最小和不易被船艇碰撞的地方。

c、水尺满足五等到水准精度要求。

d、若施工区远离水尺所在地则应在水尺附近设置水位读数标志,定时悬挂水信号,并采用其它通信方式通报水位。

1.2落实弃土区

根据业主提供的排泥场,2#、4#排泥场均位于周山河南侧,2#排泥场位于(8+400-9+600)之间,面积约为105507平方米,约158亩。4#排泥场位于塘沟河以西(10+500-11+600),排泥场离河中心最短距离约为60米,面积约为58361平方米,约87亩。共储入土方26.94万m3,其中2#排泥场为105507平方米,共堆土169707方,堆土高度约为1.6M高,4#排泥场共58361平方米,共堆土99664方土,堆土高度约为1.7米。4#排泥场设置两处退水口,一处设置埋于秦庄桥东侧(桩号:10+500),回水直接流入周山河,另一处设置于(桩号:11+600)塘沟河处,回水经塘沟河流入周山河。2#排泥场设两处退水口,一处设于9+600处,回水经过白马前进河流入周山河,另一处退水口设在(9+000)排泥场北侧,回水直接入周山河,弃土区相对较理想。后经综合比较实际弃土区位置,为尽量减少征租地方土地,应业主要求,周山河沿线圩堤外侧林带范围内均可筑设排泥场,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比较安全、经济合理布置相关排泥场。

1.3 疏浚机械选型和配备

根据疏浚河道河宽较狭,另外又根据排泥场的具体情况以及现场

施工环境,排泥场为窄条形,较大方量的机械不利排泥场安全,且河底宽只有20米,在疏浚机械选型上,综合考虑总工期要求,选择工作效率相对较高、施工灵活、船体较小、生产能力为120方/小时绞吸式挖泥船一艘,考虑经济造价,以绞吸式为主,抓斗式为辅,并另配2m3/斗液压抓斗挖泥船1艘以及配套的30~50 m3泥驳、吹泥船。

1.4施工机械、辅助船舶情况及进场计划:

施工机械、辅助船舶情况及进场计划:(见表)

上次保养

进场时间

名称型号单位数量

时间

绞吸式挖泥船120m3/h 艘 1 2014.6 开工后100天吹泥船80m3/h 艘 1 2014.6 开工后100天

液压抓斗式挖

0.75m3/斗艘 1 2014.6 开工后100天

泥船

锚艇25KW 艘 1 2014.6 开工后100天泥驳50方艘 4 2014.6 开工后100天泥驳25方艘 2 2014.6 开工后100天测量艇艘 1 2014.6 开工后100天生活船32床位艘 1 2014.6 开工后100天水准仪DS400 架 2 2014.6 开工后100天测深仪SDH-13D 套 1 2012.08 开工后100天

2.挖泥船疏浚河道

2.1 河道土方施工

周山河整治工程三期疏浚工程从断面8+200-11+000,全长2900米,共计疏浚土方26.94万立方,全部采用挖泥船施工,由于考虑到工程成本以及施工复杂程度,在排距许可范围内采用120m3/小时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根据现场情况及排泥场的布置情况,本段疏浚工程分二段,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施工土方为26.94万m3。其中:

断面8+200-10+000段疏浚土方量排入2#排泥场,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断面10+000-11+100段疏浚土方量排入4#排泥场,断面土方采用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2.2疏浚总体施工部署

2.2.1施工设备

本次河道工程疏浚,土方疏浚量为26.9万方,拟投入1条挖泥船。三班制考虑休息换班时间等,日完成2500m3,考虑机械维修以及其它施工不利因素,系数取定0.8,日均生产2000方,月完成6万方,另有抓斗式挖泥船配合,能满足施工期要求。

2.2.2、施工分段分区计划

(1)分区施工计划

根据周山河施工水域情况,以及排泥场平面分布,河道拓浚共分2个施工段进行施工。划分情况如下:

序号起止桩号长度使用排泥场施工进场时间

1 8+200-10+000 1.8km 2# 开工后3个月内

2 10+000-11+100 1.1km 4# 开工后第4个月内(2)分条施工计划

由于河道底宽20米,顶宽56米,疏浚区宽度大于船舶最大挖宽,

为了充分发挥船舶施工性能,保证开挖平整度,将疏浚区按照船舶的

性能划分成若干分条进行开挖。

(3)分层施工

本工程投入的船机设备为大型挖泥船,为了提高泥浆浓度,挖泥

分层厚度可以控制在1~1.5m左右。边坡采取阶梯型(矩形)开挖方

式,阶梯设计的原则是:上欠下超,超欠平衡。开挖后的边坡台阶土

体在自重和动水的作用下,自然塌坡后形成设计边坡,满足设计要求。

挖泥船边坡开挖示意图

中轴线

挖槽分刀

原底面

设计底面

(4)分区、分条注意事项

采用分区分条施工,注意在两区之间,条与条之间的相互衔接,

后施工地段应与先施工地段薄层一部分重叠,避免遗留浅埂,或者形成浅区,或者局部孤岛。

2.3测量标志设立

1、开挖前承包人应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实地放样,放样测站点的高程精度,不得低于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放样点的点位误差不应超过以下值:

(1)疏浚开挖边线:水下±1.0m,岸边±0.5m;

(2)挖槽中心线: ±1.0m。

2、开挖前应在设计开挖控制点设立清晰的标志,包括标杆、浮标或灯标等。平直疏槽段每隔50~100m设一组横向标志,弯道处加密至50m。施工标志应符合下列各项规定:

(1)各组标志应从不同形状的标牌相间设置,同组标志上应安装颜色相同的单面发光灯,相邻组标志的灯光,应以不同的颜色区别。

(2)在挖泥区通往避风锚地的航道上应设置临时性航标,航行条件差、水道狭窄处,应在转向区增设转向标志:在船泊避风水域内应设置泊位标,并在岸上埋设带缆桩或水上系缆浮简,以利船舶紧急停泊。

3、在施工作业区内必须设置水尺,并应符合一列规定:

①水尺间距应视水面比降、地形条件、水位变化及开挖质量要求面定,当水面比降小于1/10000时,每公里设置一组;当水面比降不小于1/10000时,每0.5公里设置一组。

②水尺应设置在便于观测、水流平稳、波浪影响最小和不易被船

碰撞的地方,必要时应加设保护桩和避浪设备。

③水尺零点宜与挖槽设计底高程一致,施工水尺应满足五等水准

测量要求。

④施工区远离水尺所在地,当挖泥船操作人员不能清楚地观察水

尺读数时,应在水尺附近设置水位读数标志,由专人负责,定时悬挂水位信号,或采用其他通讯方式通报水位。

2.4 水下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

2.4.1施工总流程

疏浚吹填 管线安装 完工测量、船只移位 挖泥船生产 挖泥船生产

挖泥船定位 挖泥船管线架设 工前测量 扫床清障

竣工验收

2.4.2扫床清障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船舶的安全,工程施工前需要在施工范围内先进行扫测,扫测面积大于施工面积。

a.扫床技术要求:

采用软式拖底扫测;

底索提高不超过0.3m;

扫床时船速≤4km/h;

扫床时重叠宽度不小于规范要求(30~40cm);

障碍物扫测要求:明确障碍物性质、最浅深度和范围。

b.根据本工程的自然条件,扫床面积和作业要求,应选择合适河道作业的测量船作为扫床工作的主副及检查船。

c.障碍物的处理

水下障碍物的扫床按规范进行,对于小型如木桩、渔网等可以在扫床时及时清除。对于进行地质钻探时折断的套管,在工程开工前,用标志明显标出其位置,然后用抓斗式挖泥船开挖到此位置时,预留10m*10m的范围,最后用抓斗船将套管周围的泥土抓掉,潜水员将钢丝绳绑扎在套管上,用起调船将套管清除。

2.4.3排泥管管线架设

2.4.

3.1管线架设原则

尽量减少与其它施工的相互干扰;满足排泥场平整度的要求;减少排泥管的安拆次数,延长挖泥船的工作时间;满足安全的需要。由

于该河段不需通航,采用断航不断流的施工方法,所以管线架设分水上管线和岸上管线架设。排泥管线是挖泥船输送泥浆到排泥场内的管道线路,主要包括:陆上管线、水上管线两种形式。

2.4.

3.2排泥管线布置

①陆上吹泥管线(岸管)的设置

A、吹泥管线的平面布置根据挖泥船的总扬程、排泥场的面积、形状、吹泥距离、吹泥高程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考虑,来选定吹泥管线的位置。

B、管线布设尽量避免穿越障碍物,但要尽量避免管线形成过急弯曲。

C、陆上布管线在进入排泥场内的布设。要考虑工程竣工后,应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程与平整度。管线的布设高程,除考虑吹泥设计高程外,还应考虑沉降量(包括围堰区内地基沉降时及吹泥土本身的固结沉降量)及吹泥超高量等因素;为使排泥场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除干线管道外,还要布设支线。管线的布设,主要是考虑管线的间距,即管口的间距,而管口间距的大、小是与挖泥船的泥泵马力、排泥场地形及吹泥土质等因素有关。

D、在可能情况下,尽量减少使用水上吹泥管线,但必须保证在施工进程中的水上吹泥管线有自然弯曲的足够长度,水陆管线相接处设置平台,采用柔性接头,使水陆管线平顺相接,平台的位置和标高要能适应水位升降的变化。

E、管线平台,在浮管与岸管的联接处架设管线平台,平台的平

面尺寸通常为2m×4m,高程一般与岸管一致。由于平台要承受船上三节管、伸缩管、吹泥管及吹泥时砂水重量的荷载,故平台桩一般都在8 根以上,桩尖入土深度要求6m 以上,桩顶安放钢质框架以达到均布受力的要求。

F、吹泥管接头要严密、紧固,为防止泥水渗漏,要两节管段之间必须加密封填料。填料可用牛油麻辫、胶皮垫圈等。为避免吹泥管接头损坏,管底砌块、衬垫等必须牢固,不能有摇晃、歪斜等现象出现。

G、吹泥管干线与支线之间可用T 型或Y 型三通管连结。在吹泥过程中为管壁受到均匀磨损。延长管子的使用寿命,施工时可以周期性地将管子绕轴旋转,每次转动可按三分之一圆周角进行。

②水上吹泥管线(浮管)的设置

A、水上浮筒管线承受水流、风浪及吹泥施工时的冲击力等影响,所以管段间的卡接必须十分牢固可靠,管线布置要呈近似流线型弯曲。不可形成死弯,浮筒管线一定要留有足够的富余长度,保证挖泥船在前移一定距离的过程中不必拆换。水上浮管线要用管线锚加以固定。

B、浮筒管线在重载情况下仍然露出水面以上,以便于维修和减少水流阻力。

C、管线锚的抛设应根据水流而定。受水流影响水域则须抛涨落流向两侧。

D、水上浮筒管线与陆上吹泥管线的联接应根据地形和水位变幅

来选择适当的联结方式,不仅要联接牢固防止漏泥,并不因水位变动而出现管段严重蹩曲。

a、直接联接:应用钢丝绳将陆上吹泥管线的首端加以固定,第一节浮管也必须用八字钢丝绳固定在岸上,防止因浮管漂动将接头拉脱。

b、管架头联接:即陆上吹泥线通过滩地管架与浮管橡胶轮管连接,架头要设置牢固,一般要架设平、斜撑管架头应用两档管架来支撑,其间距约1~1.5m。吹泥管需用钢丝绳紧固在横木上。

2.4.4绞吸船水下施工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

挖泥船的开挖方向:当流速小于0.5m/s时,采用顺流开挖,当流速不小于0.5m/s时,采用逆流开挖。开挖前,根据施工放样标识,先将挖泥船正确定位,宜将挖泥船定在开挖条的中心位置,并抛好锚,将挖泥船缓慢调整到开挖起点上。抛锚时左右两锚均抛在湖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锚尽量抛得角度小些,并设立好标志,白天、晚上设立不同警示标志。

在完成本单元施工区域后,移接管线进行下一水域各单元区施工。根据各单元区底层淤泥的分布厚度,通过挖深控制仪确定斗轮下放深度。横断面采取左右往复开挖,达到设计深度后施工船再往前移动,以确保疏浚后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挖至边线时,根据浓度显示仪适当增加抽吸时间,以确保将边线处的流动泥土清除干净。应控制好定位桩台车每次向前移动的距离,以便做到疏浚泥迹相

重叠,避免漏挖现象出现。

本工程挖泥船采用绞刀逐层往复开挖,平面控制采用GPS 定位系统。有效控制挖宽和定位精度,避免因衔接误差造成漏挖、欠挖。

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排泥管接头和浮筒锚,防止管道泄漏和锚位移及标志灭失。

3、冬雨季施工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为2014年10月至2014年6月,施工期经过冬季,冬季施工,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当气温可能出现低于零度时,加强值班及设备维护,保证机组不熄火或放净冷却水,以防设备冻坏;加强围堰巡视维护,以防围堰冻松崩溃。

出现阴雨天气,一方面加强围堰退水口巡视,适当抬高沉淀富裕高度,减少退水口泥浆浓度。

1、排泥场围堰施工

本工程共分为二个排泥场,排泥场围堰利用排泥场内土方。

1.1、围堰设计

排泥场围堰根据现场踏勘及设计要求布置。采用挖掘机配推土机在附近取土填筑,并用推土机或挖掘机予以分层整平碾压,这样可以增强堰体与基层的联结。达到设计的干密度,同时满足围堰内外坡比和堤顶宽度和高度要求;在排水口两侧要填筑密实,以防止产生接触渗流,造成围堰破坏;在排水口的出水处要加强防护,避免水流直接冲刷堤脚和堤坡。

围堰顶宽采用2米,内边坡1:2,外边坡采用1:3,为便于泥浆

沉淀,每隔100米设置一道长度为2/3围堰宽度的隔埂,隔埂顶高程

为设计排泥顶高度,顶宽1米,边坡均为1:2。围堰断面见下图,

围堰采用1.0m3履带式挖掘机取土填料,并采用挖机分层夯实或压实,堰顶高程差小于15cm。拟尽量采用深挖排泥场土方外运,减少

排泥场围堰工作量,尽量做到挖、运、填、多方配合,增加库容,节

约成本。

2M

1:3 1:2.5

1.2、施工机械选择

围堰土方的开挖、填筑采用挖掘机配推土机进行施工。

1.3、清基、清表

1.清基范围:清理边界至最大填筑边线外侧50cm。

2.机具选用及施工方法以:堤基基面的不合格土、杂物用水上挖

泥船直接清除,装船外运。

3.开挖填筑范围内的植被、建筑垃圾等清挖运至指定区域。堤基

范围内的各类洞穴及坑需进行清杂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按

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

4.开挖和回填范围内的清基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经监理

工程师批准同意后即对围堰进行填筑。

1.4、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应从上向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

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在取土区内设置纵横交错的截水沟、排水沟,并配备足够的排水机械以利雨水、渗水及时流向龙沟排水,保证雨后及时复工。

在土料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从弃土区内取土筑堰,增加库容。

1.5、土方填筑及碾压

1.围堰填筑时严格控制土料质量,严禁淤土、杂物等特殊土料筑堰,对土料先进行现场物理力学试验,确定最大含水率。

2.按设计要求将土料(按进占法施工)铺至规定部位,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应严格控制,一般铺料厚度为25cm左右,粒径小于10cm。

3.每个施工组合工段内分二个以上作业面,轮流进行进土,碾压作业和检测每层铺土作业完成后,其铺土厚度,顶面高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碾压。

4.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面应有一定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应不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小于3m。

1.6、弃土区围堰防护

在河道疏浚施工前设置好不同高度的退水口(保证口径能满足退水的流量),退水口渠道和河道相通,围堰内侧坡面从坡脚往上铺设防渗塑料薄膜,退水口两侧铺设时注意搭接长度,避免水从接缝处渗漏。正式施工时设专人24小时不间断在围堰四周巡查,现场备足木桩、编织袋,发现险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险情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7、退水口

退水口形式闸箱井及退水管组成,每处排泥场拟设2只退水口,退水口采取围堰内侧设置混凝土闸井箱,一侧安装闸板,一侧安装D400管道通过堰身穿出堰身外,在出口处安装砼预制板下铺土工布来消除的堰脚的冲刷。退水口断面形式见下图:

排泥场高程控制

排泥场高程控制是直接影响工程竣工验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抛泥过程中详细设计抛泥方案,严格控制吹泥高程。

a.专门负责吹泥的现场管理人员针对排泥场的情况,每天与管线班及时交底,决定吹泥管线的走向及延伸距离,使排泥场管线的布设符合施工方案。

b.负责吹泥的管理人员及项目部测量人员必须每天到施工现场,闸箱井

闸板

堆泥

围堰 D400退水管

预制板 退水口设置断面图

土工布

对排泥场的吹泥高程进行观测并做好控控制。在出泥管口四周设立高程标尺,定期观测并校核,控制吹泥标高。

c.出泥管口根据排泥场内泥砂测定情况移动调整,使区内不出现长期死水区。

d.施工过程中,经常利用高程标尺观察滩地的标高,配合排泥场高程测量。

e.吹泥淤泥和流泥时为减小土方流失量,在排泥场管线架设时,已安装了三通管,可以几个排泥场交叉吹泥;为控制尾水泥浆浓度,在水门处派专人巡查,发现水浓度增高时,及时加高水门或改变排泥场域,砍保尾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1.8、余水处理

(1)施工后期余水经处理后方可出水。

(2)排放余水水质要求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余水不得直接排放入河。

(3)余水出水应属生物安全范围,不应对受纳水体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明显的危害,且不应有当地水厂现有处理工艺无法除去的污染物质,从而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

(4)余水处理为临时工程,工程结束后应对余水处理设施所在区域及余水沉淀池区域进行场地清理。

(5)为防止弃土区和排泥场的水土流失影响周边农田生产和淤积周边河道,需在弃土区和排泥场周围开挖截流沟。

1.9、弃土区环保措施

根据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吹填结束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四周设立警示标志,以防小孩玩耍不慎跌入排泥场内,同时做好防沙尘准备,一方面覆盖熟土,另一方面购置黑色的土工编制物覆盖,确保秋冬季不产生扬尘天气,影响周围居民生活。

1.10弃土区整平

在河道土方疏浚结束待排泥场土方固结后,利用挖机铺钢板进入排泥场,对排泥场进行整平,对不能整平的部分,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整理成符合要求尺寸的高度,并在表面覆盖一层熟土。

绞吸式挖泥船要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水下清淤工程采用200m3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挖泥,挖泥量为406901立方米。清淤疏浚时,为保证开挖边坡稳定,挖深的边坡按设计要求控制。 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三、排泥管线的布设 本工程排泥管由河道清淤区到排泥场区,输泥管线长初步估算最长约25km(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量测确定)。根据排泥需要拟采用在陆上设置1 级泵压接力输送;输泥管为优质钢管,钢管直径450mm,壁厚8 mm,耐压1.0MPa 以上。排泥管线是挖泥船输送砂泥浆到吹填区内的管道线路,主要包括:陆上管线(包括管架线)、水上管线(即浮管)二种,主要以浮管为主。 1、陆上吹泥管线(岸管)的设置 吹泥管线的平面布置根据挖泥船的总扬程、围堰的面积、形状、吹泥距离、吹填高程、潮位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考虑,来选定吹泥管线的位置。陆上部分采用岸管明敷。 陆上岸管采用钢管,规格为φ450mm×40~45m。岸管间距200m 左右。管线布设尽量避免穿越障碍物,但要尽量避免管道形成过急弯曲。对跨越围埝的排泥管段,要选用较新的弯道与管件、并保证接头紧固严密、无漏水、漏泥现象、水陆接头入口处避免浮管出现死弯、水陆接头入口角应大于45度,减少排泥阻力;。 陆上布管线在进入吹填区内的布设。要考虑工程竣工后,应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程与平整度。

管线的布设高程,除考虑吹填设计高程外,还应考虑沉降量(包括排泥场内地基沉降时及吹填土本身的固结沉降量)及吹填超高量等因素;为使吹填区获得较好的平整度,除干线管道外还要布设支线。管线的布设,主要是考虑管线的间距,即管口的间距,而管口间距的大、小是与绞吸船的泥泵马力、吹填区地形及吹填土质等因素有关。弃土场围堰与吹砂管口的距离随土质、围埝结构、高度不同而有差别,以不使水流冲刷弃土场围堰为原则,通常多保持在15~20 m的范围。 排泥管线布设线路为:施工区→沿金清大港至K16+600附近处→转入老湾河一转至廿四弓河—转入五湾河至5#船闸→转入雨伞浦至三洞闸-沿二线塘→转至团结塘与五塘交界处一至东海塘北片围垦区,线路全长约25km,具体可结合现场情况调整。有河道段排泥管原则上沿河道布置在水中,不得上岸。水上吹泥管线必须保证在施工进程中的水上吹泥管线有自然弯曲的足够长度,水陆管线相接处设置平台,采用柔性接头,使水陆管线平顺相接,平台的位置和标高要能适应潮差和水位升降的变化。 木架头的尺寸:管架宽度为1.5~3倍吹泥管直径;二档管架的距离一般与吹泥管的长度一致;管架高程不得低于当地高潮位(或施工期间的高水位);管架离地面高度如超过2.0m应加设斜撑,纵向可每隔二档设平撑与斜撑;桩长度应满足管架净高与桩尖入土深度的要

疏浚施工方案(DOC)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诸暨境内有浦阳江和壶源江两大河流,均属于钱塘江水系,其中浦阳江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94.5%,湖源江流域占全市总面积4.95%。本次范围属于浦阳江水系。 浦阳江发源于浦江县花桥乡蛇高龄麓岭脚,主流长150km,流域面积3452km2,流经浦江、义乌、诸暨、萧山等四县(市、区)。诸暨境内干流长67.6km,流域面积2183.9km2。干流从同山镇界牌宣入境,出安华水库至安华右纳大陈江,向东北流至丫江杨,右汇开化江,北流经诸暨城区至茅渚埠,分东、西两江。西江(西浦阳江)为浦阳江主流,北流至石家祝桥左纳五泄江,继北流经姚公埠至湄池与东江合流。东江(浦阳东江)自茅渚埠分流,往东折北经五浦头,至江藻中江村右纳枫桥江,北流经三江口至湄池,与西江会合。东西江汇合后,其下至兔石头出境,入萧山区,出境后继北流至尖山镇,左汇凰桐江,经萧山临浦镇,至萧山义桥又左纳永兴河,北流到萧山孔家埠小砾山注入钱塘江。诸暨境内浦阳江主要有大陈江、开化江、枫桥江、五泄江、凰桐江等五大支流。 浦阳江流域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及河谷平原,其中安华以上为浦阳江上游,安华至湄池为中游。上游源短流急,中游河道弯曲下载,下游受钱塘江洪潮顶托(诸暨城关王家堰为感潮河段,长5km)。

本码头工程位于陶朱街道新亭埠浦阳西江道左岸。根据浦阳西江航道规划要求和码头现状分析、吞吐量预测,拟建暨阳码头占地48536m2,用于建设500t级内河泊位6个,其中散货码头4个,杂货泊位1个,多用途泊位1个,年吞吐量可达162万吨。此外该项目还规划在码头上游预留41728m2作为发展区,在码头下游预留18933m2作为堆场区。 码头所在浦阳江西江河段,河道最宽可达680m左右,最窄处只有70m左右,河段左岸附近堤防高程约为13.26-13.70m,右岸附近堤防高程约为13.18-13.40m。该区域内河道主流在河道左岸,靠近码头右岸原为很大一块江滩地,是当地居民自留地,后因居民挖沙,将淘沙剩余物丢弃在河道中,日积月累在河道中形成了若干个形状不规则的江心小洲,将河道干流分成若干汊。 该码头前沿线距最近的航道边线约73m,距最近的航道中心线98m,顺水流方向长约为340m,垂直水流方向最宽达173m,内河码头及堤内陆域顶面标高规划为10.10m,堤后陆域地坪基本标高10.00m。码头所在河道按400m宽河底疏浚,其中航道底高程疏浚至1.1m,锚泊区疏浚边线按1:3疏浚。 由诸暨市经济开发总公司投资建设,合同金额约0.77亿元。工本工程于2013年3月21日开工,计划2014年10月28日竣工。 建设单位:诸暨市经济开发总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海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挖泥船施工方案

周山河整治三期工程河道施工 02标 河 道 疏 浚 施 工 方 案

苏州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二年一四年九月 河道疏浚施工方案 周山河三期工程施工2标河道疏浚里程约为 2.9km(起讫桩号:8+200-11+100),主要工程为水下疏浚,疏浚土方约为26.9万方,平均断面方量为92.76m3/m。计划工期为270个日历天。 我们根据工程特点,采用绞吸挖泥船施工方式,具体为: 1、施工准备――围堰和退水口修筑----泥管排放――绞吸挖泥船施工――退水口——排泥场弃土区整平。 1施工准备 1.1施工前放样 根据监理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由测量员负责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并报请监理人员验收, 同时要保护好所有基准点和增设的控制网点。 施测前将测量计划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后,再进行施测。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水准网点,在施工沿线增设水准控制点。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导线点,用GPS定位仪测放出河岸设计中心线、开口线、开挖起迄点、弯道顶点等各控制点。并设立清晰的标杆、浮标或灯标等标志。横向标志平直河段每隔100M设一组,弯道处加密至50M。各组标志用不同形状的标牌相间设置,同组标志上安装颜色相同的单面发光灯,相邻组标志的灯光不同的颜色区别。将施测成果报监理单位,

经监理单位查验后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时在施工作业区内沿疏浚河段设立便于观测的水尺。水尺零点与挖糟设计底高程一致,并满足以下要求: a、水尺间距:当水面比降小于1/10000时,每1Km设置一组;当水面比降大于1/10000 时,每0.5Km置一组。 b、水尺设置在使于观测、水流平稳、波浪影响最小和不易被船艇碰撞的地方。 c、水尺满足五等到水准精度要求。 d、若施工区远离水尺所在地则应在水尺附近设置水位读数标志,定时悬挂水信号,并采用其它通信方式通报水位。 1.2落实弃土区 根据业主提供的排泥场,2#、4#排泥场均位于周山河南侧,2#排泥场位于(8+400-9+600)之间,面积约为105507平方米,约158亩。4#排泥场位于塘沟河以西(10+500-11+600),排泥场离河中心最短距离约为60米,面积约为58361平方米,约87亩。共储入土方26.94万m3,其中2#排泥场为105507平方米,共堆土169707方,堆土高度约为1.6M高,4#排泥场共58361平方米,共堆土99664方土,堆土高度约为1.7米。4#排泥场设置两处退水口,一处设置埋于秦庄桥东侧(桩号:10+500),回水直接流入周山河,另一处设置于(桩号:11+600)塘沟河处,回水经塘沟河流入周山河。2#排泥场设两处退水口,一处设于9+600处,回水经过白马前进河流入周山河,另一处退水口设在(9+000)排泥场北侧,回水直接入周山河,弃土区相对较理想。后

绞吸挖泥船施工及其工艺

绞吸挖泥船施工及其工艺 单项选择题 第1题绞吸挖泥船目前最常用的定位方法是下列定位方法中的 那种 A、导标定位 B、六分仪定位 C、全球卫星定位系统(DGPS)定位 D、无线电双曲线定位 E、微波测距定位等方法 第2题绞吸挖泥船绞刀开挖的起点位置,称为零点。一般情况下水尺零点位置以以下那处位置作为零点假定线 A、绞刀外套底部 B、绞刀大轴中心 C、吸口中心 D、绞刀外套上部 第3题目前国际上绞吸挖泥船按什么进行分级 A、泥泵流量 B、排泥管直径 C、装机总功率 D、船舶挖深 E、绞刀功率 第4题管线锚的抛设,当流速不大于1.5m/s,风速不大于11m/s时,可选用多少重的海军锚进行管线 固定 A、200kg~350kg B、350kg~500kg

C、500kg~1000kg D、不需要 第5题挖泥船作业时前移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一致,称为顺流施工。顺流施工优点是有利于以下哪一点,有冲刷作用,可增加疏浚效果,对工程质量有利 A、管线弯曲少 B、水流进入挖槽 C、有利于输泥 D、吸净绞松的土 第6题绞吸挖泥船最佳挖宽时,横移锚缆布设方向和横移绞车负荷(油压压力)变化范围较小,一般情况下,最佳挖宽约等于船的总长,所对应的摆角是多少 A、20° B、30° C、45° D、60° 第7题一般情况下,绞吸挖泥船挖掘施工操作以什么施工参数优先考虑为 原则 A、绞刀前移距 B、绞刀转速 C、横移速度 D、分层厚度 第8题在泥泵真空度控制方面,一般情况下,为保证一定的泥浆浓度,最小真空度应不小于 多少 A、0.07MPa B、0.065Mpa C、0.04Mpa D、0.02MPa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1、技术要求 (1)、在进场做好临时设施建设的同时,即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2)、在施工前,将业主、监理一起进行测量控制点的复核、设置工作。测量时严格执行操作规定,提高测量精度,保证质量。 (3)、根据本工程规模,设专人负责施工测量工作,做到全面准确地提供施工阶段所需的测量资料。 (4)、施工阶段平面设置,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座标点,定位基准线建立座标控制系统,在河道相应部位设立座标点,高程控制点。 (5)、施工测量人员把测量标志统一编号,并标注在施工总平面图上,注明有关标志、相互距离、高程角度、以免发生差错,施工期间定期检查校核,以免发生位移。 (6)、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在坚实地基、不受施工影响、不易被损坏、便于保存的地方,并浇砼基础,设置保护桩。 (7)、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在施工前,根据控制点测量放样,并进行再次复测校核,以保证工程精度。 2、施工要求 (1)、熟识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标准精心施测。当施工中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进行检测,其精度应不低于测设时的精度。 (2)、放样前,对已有数据、资料和施工图中的几何尺寸,必须检核,严禁凭口头通知或无签字的草图放样。 (3)、根据设计图纸和标准堤轴线控制桩及施工水准点进行施工放样,放样前先画出施工放样图,经校核后实地放样,原始资料存档。 2、测量仪器设备

配置测量仪器如下表 二、设备管网布置 1、设备调遣方法 1.1疏浚设备的调遣以便捷、安全为原则,将充分利用以往成功的调遣经验,安全、迅速地完成该项调遣任务。疏浚设备调遣前,由工程人员对调遣线路进行走线勘察,并取得相关道路部门通车允许后即开始调遣工作。 1.2绞吸式挖泥船、接力泵船、排泥管线等小体型设备直接装平板车调遣进场,通过临时码头吊入河道内。 2、排泥管线布设 2.1、管线设计 2.1.1本工程施工布设一条与绞吸式挖泥船配套的排泥管线。排泥管线设计以尽量缩短施工排距为原则,并应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计划以采用潜管为主,配以生产必需的少量浮管和岸管。 2.1.2在挖泥船尾根据实际需要连接水上浮管,浮管后接水下潜管沿河道和陆地管线一直延伸至堆土围护区,进入排泥堆积场内。 3、管道敷设方法 3.1浮管敷设 在绞吸式挖泥船后布设实际需要用途的浮管,采用长6m钢管穿设浮筒形式浮管,钢管间用1.5m长的橡胶管柔性连接,使得挖泥船泥浆泵体输出管和潜管有良好的活动余地,浮管敷设线路近似流线型弯曲。因浮管要承受水流、风浪及吹填施工时的冲击力等影响,

挖泥船清淤工程施工方案

1.水下挖泥施工步骤 1.1施工工艺(见《挖泥施工工艺流程图》)。

挖泥施工图1.2 测量控制

本工程拟采用全站仪定位法控制挖泥船位,挖泥过程的底标高以水砣测深法控制。施工前在岸边不同位置设立多支水尺,以便施工中确定施工水位。 1.3 施工船舶 本工程挖泥主要土层为淤泥、粗砂、淤泥混砂及生活垃圾,出淤泥总量约43250立方。拟沿湖一侧向另一侧方向进行挖泥作业施工。挖泥考虑投入一组抓斗式挖泥船开挖,将所挖的泥外卸。 抓斗式挖泥船组进行挖泥施工,船只定位后,采用分段分块进行 挖泥施工,施工顺序为先边坡后基槽,每天挖泥约450立方,工期约90至100天完成。每层开挖厚度不超过1m,以原河床标高为准。 挖泥船组主要配备: 人员:项目经理1名,挖泥船驾驶员2名,拉泥船驾驶员2名,电工1名,小工4名。 设备:挖泥船1艘,拉泥船20吨2艘,管子50米、电缆线50米。 2.挖泥施工 (1)严格按技术规格书要求,施工开始前应进行原泥面测量,并取得现场工程师认可,作为边坡放样和挖泥范围的依据,在勘察现场、对照《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基础上,分析各区土层的分布情况,最终确定分区、分层大样指导挖泥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船舶检修,

输送管的检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泥砂流失,泥驳的航行线路应按现场工程师指定航线航行。 (2)按预定分区顺序组织施工,施工前可依据地质资料及实测原地形地貌,适当调整基槽的挖泥分界线,使得各区间工作大致平衡,形成流水作业。同时依据浚前测量资料按设计边坡确定基槽、区域的开挖放坡边界。 (3)各区均采用分层分条开挖法,分层厚度控制为1m,为确保基槽开挖过程中不发生塌坡,挖泥时依据土质及土层厚度按设计要求放坡,放坡采用阶梯法。 (4)挖泥采用导标法及实时动态GPS自动定位系统配合,定位精度高,在施工过程中勤打水,控制挖泥厚度,特别是边坡及斗位联接处,防止超挖。各层挖泥土样及施工记录及时报送现场工程师,分段开挖的基槽应有足够的搭接长度,防止施工回淤。 (5)挖泥深度的控制:基槽按设计标高及实际地质质情况控制挖泥深度,达到设计标高且土质与设计相符方可停止开挖;港池按标高控制挖泥深度,回旋水域按标高控制挖泥深度,挖至-2m标高。 (6)疏浚土必须按管区和有关部门要求抛至规定的抛泥区内,严格按国家及管区规定的区域进行抛泥。 (7)为确保减少挖泥对周边的污染,促进文明施工,减少泥土的扩散流失。同时,在开挖过程中及时通知管区工作人员对淤泥进行检测,以防有放射性物质对周边的影响。

绞吸式挖泥船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22134 绞吸式挖泥船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绞吸式挖泥船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通则 1、进入挖泥船作业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救生衣和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管线作业时需二人以上同行。 2、施工作业船只全船消防、救生设备、防碰撞及其他安全设施要保证完整、适用并指定专人负责管护,平时不得挪着它用。 施工水域安全防护措施应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发布和落实。 3、施工作业船只其工作、行走平台、上层平台

的四周护杆应完整,行走跳板要搭设牢固,并应有防滑条。 4、挖泥船及附属船只在航道、码头、港湾内拖航、锚泊和施工时,应按规定设置和显示信号并派人值班。夜间施工必须配足灯光照明。 5、船员应熟悉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了解当地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施工水域资料。察看排泥场,水源和退水设施。 项目部应组织制定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控制措施并进行技术交底。 6、施工船只转移时,应由专人进行制定转移路线、拖带方式、工作人员岗位分工和船只编队等方案并经上级批准后执行。 7、施工船只作业,锚泊、停产及避风等船舶动作按现行《疏浚工程技术规范》中技术标准执行。

绞吸式挖泥船船长职务规则

绞吸式挖泥船船长职务规则 1.1 船长是船舶最高领导者,对本船安全、生产、行政、技术管理工作全面负责,领导全体船员使船舶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上级下达的规章、命令、指示和生产任务、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面完成。执行上级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并激励船员遵守该方针。 1.2 日常工作 1.2.1按时制定生产、工作计划并进行工作总结,审阅各种有关日志、记录、审批船员请假、船员公休计划、财务报销、船员分工明细表、应变部署表等,指定船员临时代职,掌管船史薄、证书、有关文件及船章。

1.2.2组织实施船舶经济核算,执行技术定额,填报及签署报表,申请检验、更换船舶证书,按时向领导机关请示汇报工作。 1.2.3定期召开船员大会、船务会,传达、布置、检查、总结工作。 1.2.4督促各部门按时开展安全活动,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审定全船应变部署表,执行应变部署中的职责,督促全船定期实施演习,确保安全。当发生机、海损或水域污染等事故,应积极组织抢救,及时上报主管部门。以简明方式发布相应的命令和指令。 1.2.5教育船员遵守国家法令、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维护生产秩序,审核本船执行安全和防止水域污染规定的情况,审核具体要求的遵守情况。按安全管理体系(SMS)条款复查并向指定人员和岸上管理部门报告不足之处。 1.2.6组织船员搞好船舶设备的管、用、养、修,并教育船员厉行节约。 1.2.7会同政委对船员的思想、工作、技术业务情况进行考核鉴定、并向上级提出升、调、任、免、奖、惩等建议。 1.2.8组织船员的技术、业务学习,搞好培训工作。 1.2.9每日认真审阅《绞吸挖泥船施工日志》、《船舶日志》,并填写意见,签字。 1.2.10要充分依靠全体船员、听取意见、组织实施船员大会和民主管理委员会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的有关决定。 1.2.11熟悉船舶疏浚监控系统和无线通讯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1.3 调遣(组合绞吸船舶除外) 1.3.1编队(组)航行的随拖船船长应听从主拖船的指挥,并按预定联络方法联系。 1.3.2出海被拖前严格贯彻有关规定,领导船员做好检查船体结构、部件系固、船体平衡、拖带系缆、应急设备、通讯设备及封舱等工作。并按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显示号灯号型。调遣前检查船员到勤情况及班次安排、淡水、食品、燃物料的储备等。向主拖船详细介绍本船性能、结构等适拖情况并会同认真检查。靠离泊位时应按主拖船指令亲自指挥本船,拖航中督促甲板部值班人员检查拖缆、拖具及拖带情况。 1.3.3需钢桩倾倒调遣时,按操作规程指挥船员作业。 1.4 施工 1.4.1研究工程勘测资料,针对工程的设计提出有关施工的准备工作:船舶调遣、施工方法、设备选用、挖泥效率、工程进度、燃物料供应及后勤供应,防止施工水域污染及船舶污物排放等方面的措施和意见。

抓斗式挖泥船施工方案

抓斗式挖泥船疏浚施工工艺流程 一、疏浚前准备 1、航道疏浚前,应组织测量人员对航道原始断面进行测量,并 通知监理工程师现 场见证,项目部对测量数据详细记录,并绘制原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签证。 2、根据设计图纸用毛竹杆标识航道底宽线,坡顶线标志,标志应稳定牢固 3、卸泥地点的确认卸泥区为设计位置或业主指定位置,开工前报监理工 程师及建设单位审批二、抓斗式挖泥船疏浚施工工艺流程 疏浚工艺流程图 施工船舶、设备进场 GPS 覆测已知点解算参数,设立导 标 施工展布、船 舶定位。 挖泥、 装泥 抛泥 不 满返回 足 要 求 自测 满足要求 分部 工程验挖泥船定位放锚,各锚缆放好后根据GPS指引,通过收放各 绞车将船移动到指定位置。泥驳在挖泥船放好锚后就可系靠。 挖泥船试挖后根据土质确定挖掘方案,正式开挖。施工过程中注意保证超宽超深,各斗位间重叠 1/3~1/4 斗宽,确保不漏挖。施工中随时留意水位和触底深度,当前施工区域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挪船。每次挪船横向不超过2m,纵向不超过斗宽。如果是条幅开挖方式,横向移动时不超过2/3 船宽。 泥驳挖满后,挖泥船暂停施工,松开泥驳和挖泥船之间的缆 绳,由拖轮带着泥驳前往指定弃渣区域弃渣或转运。 弃渣完成后拖轮和泥驳返航重新系靠挖泥船。如果有备用泥驳,第一艘泥驳弃渣的时间里可将第二艘泥驳移动到方便装 泥的位置继续施工。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该滩段河达到设计要求。 当某个滩段疏浚完成后,组织自检测量并出图评估,如果发 现有浅点、孤岩、边坡不满足等情况,要重新进行补挖。 如果该滩段自测满足设计要求,则上报申请分部工程验收。 由业主、监1理、设计到现场进行扫床或加密测量,确认完成

抓斗挖泥船施工方案

6.3清淤 本工程疏浚土主要为素土及淤泥质土,清淤拟选用8m3抓斗挖泥船,疏浚土装驳后运往业主指定地点(开工前进一步落实抛泥区情况,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6.3.1施工工艺流程 6.3.2施工方法 6.3.2.1测量控制 (1)建立GPS基准站和GPS测量系统相对坐标系,对施工挖泥进行总体平面测量控制。选用GPS测量系统(Trimble5700),在项目部建立基准站,船上使用流动站接受基站发送改正参数进行挖泥船施工定位,挖泥测量控制软件采用南方自由行软件进行定位施工。

(2)建立挖泥平面网格 根据本工程开挖宽度、平均原始高程、边坡坡比及挖泥船合适开挖宽度20m。 在每个船地在进行纵横向分条形成小网格,小网格纵向为5m,横向为2m,每个小网格代表挖泥船开口尺寸。把已经分好的网格的全部挖泥区位置图连同开挖设计轮廓线一起输入自由行软件,由软件控制挖泥平面位置,在挖泥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网格划分施工。 (3)船上GPS的控制 挖泥船上配置一套GPS和1套电子罗经,分别用于控制船舶位置和姿态。电脑显示器设置在驾驶室内,由操作人员根据电脑指示进行挖泥船的位置定位和施工移位。 6.3.2.2挖泥船驻位定位 在完成各项进场准备工作后,施工人员根据电脑显示位置会同船长将挖泥船拖带至施工工区并进行驻位工作。在完成驻位工作后,根据已建立的施工区域小网格,对挖泥船进行精确定位,使每一抓的位置对应每一小网格,按分区、分船地、分层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每一抓及每一船地完成后,由操作手根据电脑显示器显示指挥船舶移位进行下一断面的施工。 6.3.2.3挖泥方法 (1)挖泥原则 挖泥船纵向上由东向西,横向上由中间向两侧开挖,将围堤沿纵向划分为三段,按段施工,各挖泥船在划定区段施工。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完整版)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

第一节挖泥外弃 一、主要工作内容 1、挖泥区域 本标段设计挖泥方量为X万m3。全长Xkm,清淤底部高程为X m。 二、基本要求 清淤工作在场地清理、管线架设施工完成后进行,其施工流程为:管线架设—挖泥船就位—绞吸泥—二次扫淤。 1、将清淤区分为X个区,按2Km一个区划分. 2、绞吸淤泥作业时,布置两条陆上主排泥岸管进入排泥场地,水上排泥管线为潜管与浮筒管连接型式,其位置经航道部门协商后确定。 3、本次绞吸施工最大排距1km,排高3-5m,为保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排泥距离,要遵从“远土近吹,近土远吹”的原则,从远离排泥口处开始吹填,进占法逐步推进,直到整个吹填完成。 为保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排泥距离,绞吸式挖泥船分条开挖时应遵从“远土近吹,近土远吹”的原则,依次由近到远分条开挖,条与条之间应重叠一个宽度,以免形成欠挖土埂。 三、管线铺设 1、岸管施工 岸管为两条管线,两条岸管一端与潜管相接,另一端经水陆接岸,沿驳岸铺设进入吹填区。 (1)陆上管线架设采用人工配合简易机械设备完成,人工进行

胶垫的安装及法兰的连接紧固。 (2)排泥管线应平坦顺直,弯度力求平缓,避免死弯;出泥管口伸出围堰坡脚以外的长度,不宜小于5m,并应高出排泥面0.5m以上。 (3)排泥管接头应紧固严密,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泥漏水。发现泄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4)排泥管支架必须牢固可靠,不得倾斜和摇动;水陆排泥管连接应采用柔性接头,以适应水位的变化。 (5)排泥管线跨越沿河路时,采用路面埋管式,在埋管位置设立醒目标志,提请车辆通行时减速慢行。 2、浮管施工 (1)浮管的施工要满足取土时的需要,由于取土量大,作业面宽,计划每条船配置400-500m的浮管,为解决浮管因风,潮、水流等作用的摆动而影响航行安全,拟定每80m左右抛设一只1吨重普尔锚固定。 (2)水上浮筒排泥管线应力求平顺,避免死弯。 3、潜管施工 为保证船舶的航行,取土区域必须采取潜管施工之方法,潜管用钢管与软管交叉连结的方法,确保潜管按河床实际地形紧紧地贴靠在河床上,尽可能保证水深。架设210米潜管后可保证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航道,具体方案应与航道管理部门协商认可后方可施工。为避免潜管的位置移动,在潜管两端增设两个端点站,每端点站各安全4

抓斗式挖泥船施工方案

把水寺大桥冬季施工方案 1 抓斗式挖泥船疏浚施工工艺流程 一、疏浚前准备 1、航道疏浚前,应组织测量人员对航道原始断面进行测量,并通知监理工程师现 场见证,项目部对测量数据详细记录,并绘制原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签证。 2、根据设计图纸用毛竹杆标识航道底宽线,坡顶线标志,标志应稳定牢固 3、卸泥地点的确认卸泥区为设计位置或业主指定位置,开工前报监理工程 师及建设单位审批二、抓斗式挖泥船疏浚施工工艺流程 疏 浚 工 艺 流 程 图 施工船舶、设备进场 GPS 覆测已 知点解算参数, 设立导标

把水寺大桥冬季施工方案 2 施工展布、 船舶定位。 挖泥、 装泥 抛泥 不 满返回 足 要 求 自测 满足要 求 分部 工程验收 挖泥船定位放锚,各锚缆放好后根据GPS指引,通过收放各绞车将船移动到指定位置。泥驳在挖泥船放好锚后就可系靠。 挖泥船试挖后根据土质确定挖掘方案,正式开挖。施工过程中注意保证超宽超深,各斗位间重叠 1/3~1/4 斗宽,确保不漏挖。施工中随时留意水位和触底深度,当前施工区域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挪船。每次挪船横向不超过2m,纵向不超过斗宽。如果是条幅开挖方式,横向移动时不超过2/3 船宽。 泥驳挖满后,挖泥船暂停施工,松开泥驳和挖泥船之间的缆绳,由拖轮带着泥驳前往指定弃渣区域弃渣或转运。 弃渣完成后拖轮和泥驳返航重新系靠挖泥船。如果有备用泥驳,第一艘泥驳弃渣的时间里可将第二艘泥驳移动到方便装泥的位置继续施工。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该滩段河达到设计要求。 当某个滩段疏浚完成后,组织自检测量并出图评估,如果发现有浅点、孤岩、边坡不满足等情况,要重新进行补挖。 如果该滩段自测满足设计要求,则上报申请分部工程验收。由业主、 监1理、设计到现场进行扫床或加密测量,确认完成并签字验收。

疏浚清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某港口码头升级疏浚清淤工程 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提要 (3) 第二章工程量计算 (5) 第三章施工船选择与配套 (7) 第四章具体施工方案 (8) 第五章施工作业计划 (12)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13) 第七章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保证措施 (18) 附录1—施工平面布置图 (20)

第一章工程提要 一、工程概况 工程5#—8#泊位,泊位设计挖深为-20.0m,施工面积约9.2万平方米,土质组成以二类土为主,平均泥层厚度为2m,设计挖深-20.0m,超深0.6m。港池区域设计挖深为-16.5m,施工面积约123.6万平方米,土质组成以四类土为主,平均泥层厚度为0.5m,设计挖深-16.5m,超深0.6m,超宽5m,疏浚工程量约40万立方,主要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施工,疏浚土方抛至海洋局指定疏浚土倾倒区。 二、编制原则和编制依据 1、编制原则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本着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加强管理、确保工期、均衡生产、节约用地、合理投入、安全文明、全面创优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我公司优势和调动项目经理部长处和潜力的基础上编制本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 (1)甲方提供的施工条件资料、施工浚前图; (2)施工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3)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成套的施工机械设备、现有的资源情况和施工能力; (4)相关施工规及验收标准

《疏浚工程技术规》(JTJ319-99);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水运工程测量规》(JTS131-2012);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 320-96); 《疏浚工程土石方计量标准》(JTJ/T 321-96); 《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JTJ/T 204-96); 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 二、工程围、工程量及工期 1、工程围 本工程施工区位于区,施工围为码头5#、6#泊位区域以及5#—8#泊位整个港池区域。 2、工程量 依据测图计算,本工程设计扫浅疏浚工程量约40万m3,扫浅施工面积约133万㎡。 3、工期 本工程于2016年3月10日正式开工,工期为113天。 三、泥土处理 本工程挖泥采用外抛形式,采用自航泥驳外抛至海洋管区指定的抛泥区。

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1.1吹填区围堰施工 本工程河道疏浚土方开挖量58.56万方,方量巨大,如果采取外运将极不现实,故采取在疏浚河道两侧各布置一个大型的吹填堆弃场,所有疏浚开挖土方通过绞吸船绞吸并通过管道打入吹填堆弃场,吹填堆弃场四周采用就地取材方式筑土围堰,在围堰内部按面积筑格梗,将围堰内部划分为若干个沉淀池,当泥浆打入围堰区内自行流入各个沉淀池,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沉积,水分泌出或蒸发,泌水则通过围堰四周设置的退水管流出围堰,淤泥沉积成弱硬土,因此围堰搭建为本项工程的重点施工项目,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1.1开挖工艺流程 1.1.1.1开挖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放样→场地清理→临时排水系统→开挖原土分层填筑→机械修整边坡→人工修整→安装退水管→验收。 1.1.1.2施工测量 进场后根据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提供的围堰施工区范

围进行测量定位,保证定位的准确性;确定围堰的填筑内外边线并用醒目标准现场标示(如彩旗、木桩)。 (2)施工清理 对测量出的填筑范围进行表层清理,用人工或机械清除该范围内的全部杂草、垃圾及其它杂和,范围外的取土范围按此要求进行清理。 1.1.2围堰用土的开挖及围堰填筑阶段及顺序 围堰的填筑用土取自围堰内外边线范围外的原土,采用挖掘机挖土倒运至围堰填筑范围内。围堰填筑原土地尽量利用围堰围区内侧土方,这样即取得填筑用土又降低了围堰内吹填区地面高程,相应的增加了围堰内的泥浆堆弃量。取土时尽量与围堰填筑区保持安全距离且取土深度不得大于50cm,避免围堰建成后发生位移及滑坡危险。所有取土范围必须将表层垃圾清理干净,避免围堰建成后开始储存泥浆时可能导致漏水现象。 围堰填筑时需进行分层填筑,每次分层填筑的虚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填筑一层立即用挖掘机或人工进行夯实,再

疏浚施工方案

第六章河道疏浚工程施工方案 6.1 疏浚开挖施工方案 6.1.1挖填土方平衡及施工船只安排计划 经对疏浚土方量、土质级别、冲填区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平衡计算,现提出本招标工程的挖填土方平衡计划及船只安排计划: 1、在进行工程开工前,对排泥场设计容积和疏浚开挖工程量进行详细测量计算,以避免排泥场容积过大或过小。以确保挖填土方得以平衡。 2、针对本工程的排泥场围堰的特点,同时招标文件要求构筑围堰土方来源来自排泥场内。 3、根据断面桩号对应排泥场的安排,我们将投入的1艘80m3/h挖泥船布置在疏浚开挖区内,本标段疏浚土方11.2万m3,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6.1.2疏浚开挖施工安排 (1)在完成开工展布、水陆管线架设后,挖泥船先从本段上游端点横向切入工作面,再按照施工工艺的要求,采用沿顺流方向向下游开挖。 (2)考虑到挖泥船的一次挖宽能力,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当挖槽宽度超过挖泥船的最大挖宽(或挖槽内泥层厚度不均匀)时,将开挖区域沿纵向分成若干条进行施工。 (3)施工时,充分利用D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挖掘断面显示系统,对挖泥全过程实时监控,并辅之以水砣测量,保证开挖断面一次性施工达标。 (4)对容易造成淤积的地段和土层较厚的断面,还应提前做好预案,采用预挖深或分层分步施工等办法,保证施工质量。 (5)挖泥船在遇到已有建筑物(闸、码头等)附近施工时,我们将采取确保建筑物安全的措施。 上述施工安排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全断面一次性施工有利于减少排泥管线的移动次数,提高工时利用率。 由于本招标工程疏浚长度较长,管线移动次数较多,保证断面一次达标开

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线移动频率,提高挖泥船工时利用率。全断面开挖有利于避免开挖断面之间的回淤,有利于促进工期以及施工功效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 第二、自上而下的顺流施工方法,有利于施工进度、减少航道回淤量。 本标段工程工程量较大、挖槽长度长,施工时挖泥船采用顺流开挖方法,有利于引导水流进入挖槽,促使挖槽受到自然冲刷,对施工进度有利,另外,施工超深较小,工程质量较好。 第三、采用分段施工方法,有利于减小排距,并控制排距的相对平衡,提高挖泥船工效。 合理利用本标段的排泥场,应依据土方平衡方案,应采用分段的施工方法,来减小排泥距离,提高挖泥船施工工效。 6.1.3疏浚开挖施工工艺 1.分条开挖 河道挖槽宽度大于挖泥船的最大挖宽时,应实行分条开挖,施工中分条开挖时,为保持施工船只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排泥距离,宜从距冲填区远的一侧开始,依次由远到近分条开挖,条与条之间应有3~5米的重叠区,以免形成欠挖土埂,影响工程质量。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计划对疏浚扩挖施工区域沿纵向分2条进行开挖施工。 2.分层开挖 分析本工程设计图册中的航道横断面图可知,疏浚区泥层厚度超过了我公司投入的皖水绞吸挖泥船一次最大挖泥厚度,依据施工规范要求及实际施工经验,应进行分层施工。分层的上层宜较厚,以保证挖泥船的效能;最后一层应较薄,以保证工程质量。当挖槽一侧泥层较厚时, 应先挖泥层较厚的一侧,避免形成陡坡造成 坍方,影响工程。 3.边坡开挖 为保证形成稳定的设计边坡,水面线以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河道清淤方案及组织设计资料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我公司在投标阶段,已对工程的性质、内容、技术要求、周边环境、地质情况等作了认真、充分的研究,并为一旦中标后的进场施工作准备。 1、技术准备工作 1.1、落实项目部人选,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并落实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人员。 1.2、认真审阅施工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1.3、复测控制桩并制定测量方案。 1.4、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安全、防火培训,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安排好有关的试验工作。 2、施工准备工作 2.1、全面检修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前设备运转正常。 2.2、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顺序,协调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2.3、落实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 2.4、做好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等的计划安排工作,使之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2.5、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使全体员工了解本项目的情况,一旦中标,公司能全力以赴,支持本工程的施工。 3、现场准备工作 若我司中标,则立即进行以下现场准备工作: 3.1、测设标高的控制网。 3.2、确定施工范围,设置施工围蔽,并在围蔽区内按消防要求设置消防栓及灭火器材。 3.3、认真熟悉现场的地理位置、工地条件、供水供电状况,以及出入口位置,认真布置贮存物料和施工用的工作面,修建临时设施,平整场地,使之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3.4、架设动力和照明线路,接通施工用水管路,确定材料、设备和土方运输线路。 3.5、组织工程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 3.6、办理施工报建手续和其它有关手续。 3.7、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 2、测量放线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和先进的测量仪器。同时为保证施工放样及定位的精度,制定本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案。按下述方案实施本工程的测量控制。 1、测量工作的要点 1.1、施工测量过程中做到: ⑴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标准精心施测。施工中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及时进行检测,保证其精度不低于测设时的精度。

挖泥船施工方案

上海市鲁迅公园中心湖 清淤工程

施工方案 2013年09月18日 1.水下挖泥施工步骤 i.i施工工艺(见《挖泥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平面图布置浚前测量 斗位划分

挖泥施工图 1.2测量控制 本工程拟采用全站仪定位法控制挖泥船位,挖泥过程的底标高以 水砣测深法控制。施工前在岸边不同位置设立多支水尺,以便施工中确定施工水位。

1.3 施工船舶 本工程挖泥主要土层为淤泥、粗砂、淤泥混砂及生活垃圾,出淤泥总量约43250 立方。拟沿湖一侧向另一侧方向进行挖泥作业施工。挖泥考虑投入一组抓斗式挖泥船开挖,将所挖的泥外卸。 抓斗式挖泥船组进行挖泥施工,船只定位后,采用分段分块进行挖泥施工, 施工顺序为先边坡后基槽,每天挖泥约450立方,工期约90至100天完成。每层开挖厚度不超过im以原河床标高为准。 挖泥船组主要配备: 人员:项目经理1 名,挖泥船驾驶员2 名,拉泥船驾驶员2 名,电工1 名,小工4 名。 设备:挖泥船1 艘,拉泥船20吨2艘,管子50米、电缆线50 米。 2. 挖泥施工 (1 )严格按技术规格书要求,施工开始前应进行原泥面测量,并取得现场工程师认可,作为边坡放样和挖泥范围的依据,在勘察现场、对照《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基础上,分析各区土层的分布情况,最终确定分区、分层大样指导挖泥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船舶检修,输送管的检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泥砂流失,泥驳的航行线路应按现场工程师指定航线航行。 (2)按预定分区顺序组织施工,施工前可依据地质资料及实测原地形地貌,适当调整基槽的挖泥分界线,使得各区间工作大致平衡,形成流水作业。同时依据浚前测量资料按设计边坡确定基槽、区域的开挖放坡边界。 (3)各区均采用分层分条开挖法,分层厚度控制为im为确保基槽开挖过程中不发生塌坡,挖泥时依据土质及土层厚度按设计要求放坡,放坡采用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

绞吸式挖泥船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K技术要求 (1)>在进场做好临时设施建设的同时,即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2).在施工前,将业主、监理一起进行测S控制点的复核.设置工作。测量时严 格执行操作规定,提高测量精度,保证质量。 (3)、根据本工程规模,设专人负责施工测量工作,做到全面准确地提供施工阶段 所需的测量资料。 (4)、施工阶段平面设置,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座标点,定位基准线建立座标控制系 统,在河道相应部位设立座标点,高程控制点。 (5)>施工测量人员把测fi标志统一编号,并标注在施工总平面图上,注明有关标 志.相互距离、高程角度、以免发生差错,施工期间定期检查校核,以免发生位移。 (6X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在坚实地基、不受施工影响、不易被损坏、便于保 存的地方,并浇碇基础,设置保护桩。 (力.为了保证测S精度,在施工前,根据控制点测量放样,并进行再次复测校核, 以保证工程精度。 2、施工要求 ⑴、熟识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标准精心施测。 当施工中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进行检测,其精度应不低于测设时的精度。 (2入放样前,对已有数据.资料和施工图中的几何尺寸,必须检核,严禁凭口头通知或无签字的草图放样。 6入根据设计图纸和标准堤轴线控制桩及施工水准点进行施工放样,放样前先画出 施工放样图,经校核后实地放样,原始资料存档。

2.测量仪器设备 配置测童仪器如下表 二、设备管网布置 K设备调遣方法 KI疏浚设备的调遣以便捷、安全为原则,将充分利用以往成功的调遣经验,安全、 迅速地完成该项调遣任务。疏浚设备调遣前,由工程人员对调遣线路进行走线勘察,并取得相关道路部门通车允许后即开始调遣工作。 儿2绞吸式挖泥船、接力泵船、排泥管线等小体型设备宜接装平板车调遣进场,通过临时码头吊入河道内。 2、排泥管线布设 2.K管线设计 2丄』本工程施工布设一条与绞吸式挖泥船配套的排泥管线。排泥管线设计以尽量缩 短施工排距为原则,并应尽fi减小对环境的影响,计划以采用潜管为主,配以生产必需的少量浮管和岸管。 2.1.2在挖泥船尾根据实际需要连接水上浮管,浮管后接水下潜管沿河道和陆地管线一直延伸至堆土围护区,进入排泥堆积场内。 3-管道敷设方法 3」浮管敷设 在绞吸式挖泥船后布设实际需要用途的浮管,采用长6m钢管穿设浮筒形式浮管,钢管间用儿5肌长的橡胶管柔性连接,使得挖泥船泥浆泵体输出管和潜管有良好的活动余地,浮管敷设线路近似流线型弯曲。因浮管要承受水流、风浪及吹填施工时的冲击力等影响,故管段间的卡夹必须十分牢固可靠,同时严格控制浮管摆幅和线路顺畅,每隔loom 双向抛小锚定位,防止水流、风速造成管线大幅度摆动,影响施工生产。 图7浮管连接示意图 3?2潜管敷设

绞吸挖泥船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 1.1吹填施工工艺流程 绞吸式挖泥船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泵产生真空吸进水下泥浆进入泵体,然后由其产生的排压挤压泥浆在排泥管中流动,通过输泥管将浚挖泥土排至指定的吹填区。工艺流程图如 下所示: 图-1绞吸船施工工艺流程图 1.2基本原理 绞吸式挖泥船由拖轮拖带至施工区,利用DGPS精确定位在施工区挖槽起点,在完成 与排泥管线的接卡等展布工作后,根据DGPS定位系统显示设定的绞刀位置定深下放绞刀桥 梁,进行开挖,被绞刀破碎的泥土通过挖泥船的大功率离心式泥泵将泥土通过排泥管线输送至指定的纳泥区。 1.3船舶定位方法 采用DGPS即差分全球定位系统。该系统定位精度优于 1 其工作流程是陆地基准台 与船台的接收机共同观测同一组卫星(不少于4颗),由基准台求出观测值改正数,通过数 传电台传输到船台,并对船台观测值进行实时修正,进而求得船台所在船位的坐标,利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自动绘图功能的HYPAC嗽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电子显示屏 上显示出设计挖泥区段轮廓线,设计挖槽边线,绞刀挖泥运行轨迹,实时导航数据,同时它 与水位遥报仪、绞刀深度深度指示仪相连接,可实时显示挖深、瞬时水位、挖槽横断面图或 水下三维立体图等等。 1.4抛设横移锚 根据风流情况,确定抛锚顺序,一般先抛设上风、上流锚。抛锚时,将绞刀转移到挖 泥边线上,下放到泥里定住船身,要掌握好抛锚的位置,约在边锚缆与当时船身的前夹角 45°的位置,但不要小于45°,到位后即行抛锚。抛锚后收紧横移缆,待锚抓住后,方可将绞刀提出泥面。

1.5 抛设横移锚 根据风流情况,确定抛锚顺序,一般先抛设上风、上流锚。抛锚时,将绞刀转移到挖泥边线上,下放到泥里定住船身,要掌握好抛锚的位置,约在边锚缆与当时船身的前夹角45°的位置,但不要小于45°,到位后即行抛锚。抛锚后收紧横移缆,待锚抓住后,方可将绞刀提出泥面。 1.6 泥泵工况的确定: 泥泵工况系指泥泵工作的流量和水头,泥泵工况的选定要在泥泵及其主机的可用性能范围内,排泥管路能够输送,且磨损较小,并使土方生产率较佳。泥泵工作的流量范围,最小不致使排泥管路中的流速太小,而产生泥砂沉积,出现堵塞现象;最大不致使泥泵产生气蚀、或主机超功率、或超转矩。在泥泵工作流量范围内,选定的施工流量,要使挖泥船能发挥挖吹能力,达到较佳生产率,同时要考虑减小泥泵、管路的磨损和节约能耗等。 2 施工方法 2.1 绞吸船施工 2.1.1 分条施工 将疏浚区域分条,每条80-100 米。进行施工 2.1.2 分层施工 分层厚度为2-4 米,以适合绞刀头的施工能力,进行施工 2.1.3 分刀施工 分刀厚度为0.3-1.0 米。每层可分为2-4 刀, 2.1.4 吹填施工 本工程的吹填作业由布设在吹砂点的绞吸船实施,绞吸船也属非自航机械式施工设备,绞吸式挖泥船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泵产生真空吸进水下泥浆进入泵体, 然后由其产生的排压挤压泥浆在排泥管中流动, 通过输泥管将浚挖泥土排至指定的吹填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