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自2005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社区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效。尽管社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建设和管理中,尚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职责不明。有的社区内原企业单位不少下岗职工,游离于社区管理之外,致使社区管理难;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认可度相对较低,在遇到矛盾纠纷时,总喜欢找公安或司法部门,社区调解协调化解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二是体制不顺。社区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和责、权、利不配套的现象。社区的自治意识不强,街道与社区仍然保持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没有转变为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有些职能部门借工作进社区之名,到社区建机构、挂牌子、占房子,无疑增加了社区的负担。

三是经费不足。社区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承担大量社会事务,因“费随事转”得不到落实,经费短缺,致使相关工作难以开展。

四是待遇不高。按照省市建设社区标准要求,在社区工作者的配备和落实福利待遇相关问题上仍有一定的距离,影响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五是服务不够。目前社区工作主要是行政性事务较多,服务项目少,社区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工作开展少而单一,影响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针对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理顺体制、健全机构为突破口,以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为保障,以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创建为抓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理顺社区工作体系。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首先要理顺乡镇及各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与社区的居民自治的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范围,改变政社不分的体制,实现社区依法自治;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确需社区完成的行政工作和群团工作任务,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须经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组批准后,方可进入。凡属街道办事处和职能部门自身应当做好的工作,不得硬性推给社区;凡需要社会区承工作重心到社会区担或参与的工作任务,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做到人员配臵到社区,工作重心到社区,工作经费到社区。

二要进一步扩建社区活动场所。据了解,以前我市大部分社区的办公用房比较紧张,活动场所十分有限。仅仅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根据上面的要求要统一设臵党建工作、

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物业管理、警务综治、公共事业等6个服务站,就至少需要60个平方,还有会议室、档案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没有300个平方是建不成的。为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各社区居委会必须要尽快扩建社区活动场所。

三要进一步整合社会投入资源。建立财政支持、社会赞助、费随事转、有偿服务等多元化筹措社区建设资金的投入机制。一是将社区工作经费(包括办公经费和社区工作者报酬等各项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依据省市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逐年增加财政投入。二是对以后政府部门、街道转移到社区的工作职能,逐步实行费随事转,有偿服务。三是对城镇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进行提高,增加提高的经费主要用于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广泛动员社区力量,采取盘活自身资源、共建共享、募捐赞助等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五是整合所有投入社区的经费。实行多渠道进、一个管道出,统筹管理,统一使用,充分发挥资源的有效作用。

四要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基础。一是增加人员配备。按照和谐社区建设要求,每个社区的专职工作者应不少于7人,除社区“两委”成员外,社区需要增加专职工作人员,由社区向街道申请,民政部门牵头,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向

社会公开选聘。二是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出台社区工作者报酬福利待遇有关政策,社区工作者的报酬实行基本工资加奖金的工资结构,实行工作业绩的定量考核,使社区工作者的报酬不低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三是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实践和定期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3至5天,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并逐步实行社区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四是从街道机关干部中分流人员进社区工作,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五是从辖区的改制企业单位留守人员中挑选能力较强的到社区工作。

五要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根本目标,把社区工作从繁重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来抓,不断丰富社区的服务内容,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通过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社区共建共享与政府支持相结合、专业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方式,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等,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

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方案建议书

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方案建议书

智慧社区建设项目方案建议书 2013年5月

一、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凸现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社会状态更加活跃,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转型社会价值真空,社会失范引发风险”等社会问题,2009年党、国家将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并列成为三项政府重点工作,是指导我们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旨在通过社会管理创新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近年来,街道为了更好地发挥街道在事务基层管理与为民服务方面地作用,面传统百姓服务手段匮乏、政府信息收集存在盲区、国际化与现代化建设缺乏有利信息化手段支撑的问题,街道积极开展研究“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智慧社区”“课题,拟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模式的探索,构建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管理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结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受理、一网协同、信息共享、规范作业、条块结合、扁平高效的“街道基层管理服务数字平台“。 二、项目需求 街道、社区是居民生活的聚居区,是城市居民赖依存在生活圈,居民对于街道、社区具有与生俱来信赖感。但随着社会发展,扁平化、集中化成为全球的一个趋势,街道、社区与居民之间关系也发生着微

妙的变化,社区不再仅仅是居民的一个生活空间,更多的逐步演化成为一个居民服务的信息综合体,并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资源的整合 全面整合和打通的各类办事渠道,使得办事、沟通更加顺畅,实现“一站式”服务和“平台式”服务。 ?精确的服务 针对社区不同人群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如老人、残障人士等),能够精确的发现需求,准确的定位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 ?互动的交流 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圈子,利用新的通信手段和组织手段建立民声收集、反馈桥梁,将社区的居民与社区联系起来,使他们沟通交流更加紧密,真正让社区的每个人成为一员,融入社区大环境中,实现社区的自组织和自我约束和管理。 ?全面的保障 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现状,规范行政行为,畅通群众诉求渠

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现今的社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多。随着企业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及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都下沉到了社区。而目前的城市社区承担着社会治安、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就业等多项工作。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社区工作这一职业对缓解社会问题之压力,接手及逐渐化解社会矛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各类矛盾多发。而城市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改革中的许多矛盾。在城市,国企改革中的“四零五零”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以及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等交织在一起引起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矛盾。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不少城郊结合部的土地被征用,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也随之转化为市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引发出一些矛盾;改革深化带来利益的深层次调整,但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尚不完善,一些群体的利益要求难以充分满足,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复杂,贫富差距现象越来越大,极易诱发社会矛盾;旧楼区的综合整修,拆迁安居已成为居民群众的重要愿望,但一些城区动迁,又往往因不能满足动迁户的期望值而发生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物业管理方面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不少,业主自发维权越来越多。总的来看,社区组织在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处于“前沿”地位。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将这些矛盾有效化解,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社区才能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基础。 社区不仅是广大居民群众生活的家园,需要社区提供越来越多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社区也是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地,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只有高度重视保护困难群体的利益,重视不同群体的需求,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的社区已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基础,在支持党和政府履行执政使命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做好、做稳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和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才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才能最终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把每一个社区的工作都做扎实,充分发挥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才能使社区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好桥梁作用,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智慧城市之智慧小区建设与意义

智慧小区建设及意义 智慧小区是智慧城市的最小单位,N个智慧小区组成智慧社区,N个智慧社区组成智慧城市,所以,建设智慧小区是建设智慧城市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智慧小区对于智慧城市的关系相当 于地基对于整座大厦;切实建造好智慧小区是智慧城市的根本,N个健全的智慧小区建成后智慧城市就是水到渠成。 我们想象中完美的智慧小区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所谓智慧小区,应该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搭建整个小区的大数据,居住在小区的居 民可以简单利用智能手机解决衣食住行等诸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想象你坐在书房里打开手机交所有该交的费用,物业费、水电费、小孩子的学费、保险费 等等,这些是不是给你的感觉已经实现了呢?是的,这是在很多地方都实现了的。 那么我们接着想购物的事是不是感觉大多也都实现了呢?是的,都实现了,缺的是细化和归总 而而已。比如周边商户的优惠促销信息,社区的便民信息还没有搭建好,但是技术是成熟的。 再说办事,其实我们在居住的小区还有很多在进行落后的物业工作,比如张贴公示公告,比如 催收水电物业费用,比如很多政府申请和审批程序,其实这些是不是也可以在智能手机就能实现,当 然需要相关单位支持网上办公和支持对接,其实技术实现也是完全具备条件的。 智慧城市大数据有什么好处? 我们简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现在的医疗情况,比如一个病人去到A医院检查有检查报告,但是A医院不具备治疗条件或者说不专业;那么我们经常会选择换家医疗机构B,现在的情况是,B医院又要重复检查,不但浪费医疗资源,还效率低下,患者费用增加,最终检查结果一样,患者还要承受 时间、精神、金钱的成本;医疗资源紧缺的同时还严重浪费医疗资源,对患者也造成多方面的压力。 试想如果互联网+的情况下B医疗机构认同A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是不是对医患双方都是很大成本 的节约呢?

对社区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服务中心是做好社区工作的载体,是服务居民、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社区建设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还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做好基层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对于扩大基层民主,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以及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使得现行社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可度较低。参与程度不高,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形成共住共建的良好氛围;社区服务项目少且单一,水平不高。且服务人才短缺,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保障能力不强;投入不足。社区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承担大量社会事务,因“费随事转”得不到落实,经费短缺,致使相关工作难以开展。 社区建设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加强社区建设已势在必行。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意识 社区建设是社区成员参与的过程。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为此,要建立健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全面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同时,对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些事务,要广泛地吸收居民群众参加,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让居民表达自己对社区建设的要求和建议。加大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要教育引导居民发挥自身特长,把从事志愿服务作为居民的义务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来提倡。 二、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基础。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实践和定期培训,并逐步实行社区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选聘一批年轻化、专业化、组织协调能力强、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和热心于社区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从现职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下岗

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以及由此而来的自治 功能缺位从我们对社区居民自治现状调查的结果来看,社区居委会对政府存在着全方位的依赖,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浓重,社区居委会工作还不能自主开展。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浓厚,政府的“腿”的角色始终没有摆脱,领导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自主性和内动力不足,必然带来居委会自治功能的缺位。 首先,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聘任中,街道直接决定或干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聘任工作的情况总计占到84%;居委会固定的工作经费的主要来源100%是由政府(街道)划拨;社区居委会具有的物质资源来源中有84%由政府(街道)提供。另外,在被调查的居委会中,居委会指出其社区居委会内部规章制度64%是由政府(街道)制定的或是居委会根据政府(街道)的行政要求制定的;76%的社区居委会其工作计划主要根据政府(街道)布置的任务或提出的要求制定;80%的社区居委会的评估工作由政府(街道)负责; 96%的社区居委会指出居委会的评估标准是由政府(街道)制定的。 在居委会的换届选举中,在选举方式上主要采取户代表制,与直接选举方式相比较,在社会基层民主实现程度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规范选举程序、扩大居民参与等方面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产生居委会成员候选人过程中,街道推荐比例过大,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居民的意愿。民主决策方面,决策主体的确定缺乏规范的程序;决策内容上,执行性决策所占比例较大;决策方式上,直接召开居民会议的居民代表面还应扩大;一种科学民主的社区决策的制度与程序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民主管理方面,社区居委会受到政府(街道)全方位的领导和控制,不能自主开展工作。居委会处在完成政府(街道)下派的各项工作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履行组织职责的两难选择之中,在选择100%完成政府(街道)下派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居委会工作重心和社区居民意愿发生错位,造成居民对居委会工作满意度低,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低;在对社区内公共事务管理方面还需要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建章立制,用制度来规范管理;在政府委托社区协管事务中,“权责明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民主监督方面,居务公开的制度还没有全面落实,居务公开在形式、程序、范围等方面还存在着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评估工作也存在流于形式、缺少实际效果,没有对居委会工作合理奖惩、激励效果不强和增加居委会工作负担的问题。 2.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居民参与不足 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主要是指居民个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管理以及公益活动的过程和行为。居民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其参与的规模、程序和制度化水平将直接关系到社区发展的整体变迁和目标管理;居民参与率及参与程度的高低也是衡量社区自治的重要标志。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区的社区建设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跨越式发展之路,成效显著。##年,被民政部命名为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2015年顺利地通过了民政部的中期评估。 尽管我区社区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给社区建设带来许多值得研究、探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社区负担过重导致职能错位。区政府、街道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不清晰,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职责界定不清楚,社区居委会的责、权、利不配套。社区居委会通常被视为政府部门的行政末端,街道以上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能布置社区任务,要求社区参加各种会议,设立各种台帐,对社区工作组织进行繁琐的检查评比,这些占据了社区干部的大量精力,影响社区居委会职能的履行。 二是社区建设经费仍不能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社区居委会担负着社区内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民政低保、社会就业、公共卫生等5大项工作及政府各职能部门临时安排的如各种普查、统计、普法、医保、社保、土地、规划、城建、工青妇等不少于40项的行政事务,工作压力大、难度高。市委、市政府文件虽然规定每个社区每年##万元标准的工作经费,但仍不足以支付基本的办公、活动经费以及水电暖等必要开支。“费随事转”

尚未完全到位,有些部门给予社区的经费补贴远远低于工作所需,更多的部门“工作进社区”变为“工作交社区”。 三是社区共建意识有待加强。相当部分的单位和部门参与社区共建的热情不高,对社区共驻共建只停留在“共而不建、只图形式、不求实效”的地步。目前动员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主要靠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与社区结对挂包,靠社区干部反复上门向驻区单位汇报情况、征求意见、提供服务来争取支持,总体上看,共建仍是“一头热”。有些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建仅限于搞活动时提供场地或赞助钱物,“社区资源共享”的理念在具体工作中未得到落实,驻区单位主动关心、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氛围尚未形成。 四是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选拔任用不够规范。虽已通过公开选聘、选优录用、民主选举等多种形式,改善了现有社区工作者的结构,但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选拔任用制度,有的街办对社区干部的调动随意性较大,影响了社区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学习培训还需规范。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不够,未形成经常化、正规化的培训制度,不利于社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提高。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区,直接关系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关系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环境,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社区建设意义

社区建设意义 社区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常见的有各种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科普宣传、文体比赛等,这些活动从不同角度、层次等方面满足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同时社区成员在参与社区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彼此精神与情感的交流,社区文化所倡导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社区居民心中。 由此可知,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不仅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而且有助于陶冶居民的情操,以及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第二,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凝聚力是社区稳定的粘合剂,是维护社区稳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每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居民在共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由陌生到逐渐熟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加强,关怀与帮助增多,也逐渐形成了对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通常,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以及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进而越能自觉主动关心社区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改善社区环境,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而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对于稳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故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因此,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 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但是社区文化建设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广大社区居民,只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才能真正具有本社区特色。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文化真正的主体——社区居民,往往处在被动状态,除去自发性的、得到政府允许的兴趣团体活动外,对社区文化发展决策和实施的参与度很低。另外,社区文化建设的覆盖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老年人、儿童以及其他弱势群体一定程度上成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生力军,而真正有能力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实施尽一份力的广大中青年却被忽视。

-区城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特点问题和建议3

*区城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特点问题 和建议 *区城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特点问题和建议20XX年8月以来,区政协根据国家、省、市“把社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及时研究解决城市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要求,按照民政部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验收确认工作意见中关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内容要求,对全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整个调研过程历时1个多月,采取实地调研的形式,调查内容涉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模、建设资金和结构、建设安排、规划以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办法、建议等。 一、我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一)整合社区,打好基础。城镇社区一般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黄陂区相继完成撤县建区、撤镇设街、撤村设居工作,我区大部分社区始建于最近几年,有5个社区是新建的,有11个社区是村改居。近几年来,我区根据中办发[20XX年9月份,全区居委会改社区的整合工作,在依据历史习惯、文化风俗、自然界限、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结合小区、单位、板块等因素,已全部整合到位,新型的社区居委会架构和管理体制基本确立。全区现有社区居委会43个,总户数55684户,总人口178968人。

(20XX年底,根据市里的统一部署,我区先后进行了社区划分、组织重构、建章建制等方面的工作。乡镇规模调整后,为了加强社区对撤并乡镇所在地集镇的管理和建设,对社区的管辖范围、服务对象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又重新设立了党总支;利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由乡镇体制改革分流干部中充实一部分干部到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增选了社区居委会成员,选准建设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制度;建立了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负责协调联络驻社区站所、企事业单位参与集镇管理和建设。同时,明确了社区发展经济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社区领办经济实体,发展社区经济。通过这些探索和实践,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城镇社区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探索出了一条撤并乡镇集镇新型管理模式;不仅使被撤乡镇国有集体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而且继续保持了集镇的繁荣与稳定。 (三)狠抓创建达标,提升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硬件和物质平台,是居委会改社区工作的切入点。我区社区居委会的基础设施,办公、服务、活动用房等建设,在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区位及社区居民、单位结构等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拓展社会各界的投融资合作、捐助,在新建、扩建社区基础设施的同时,主要利用原街道居委会办公、活动、服务

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要求加强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我区社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配套规划较难落实、发展空间受限 一是监管机制不畅造成现有政策落实难。社区一级自治组织成立后,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甬党[2001]4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社区规划工作的通知(甬党办[2006]46号)》,对“将社区设施纳入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配套建设社区用房的标准和位置;涉及到两个以上开发公司的住宅区实行集中配套;对零星开发的配套政策”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上述政策出台后的近10年来,政策中提到的“社区配套设施在住宅区中心位置”这一点没能实现,“对涉及到两个以上开发公司的住宅区实行集中配套”这一要求也没能得到落实,“对零星开发的住宅区,其开发商可按标准折算后缴纳社区配套用房经费,所缴经费专项用于建设和购买社区配套用房”也是执行不利,“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暴露出政府监管机制的不畅。配套用房“边角料”和“分散”现象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先天的不足将不利于今后社区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二是现有政策滞后于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目前解决社区配套用房的途径仍较为单一,多数是靠开发建设的配套来改变现状。以中马街道为例:社区成立之初,街道所辖7个

社区,其中浮石社区得益于97年建成的新马小区而增配了70平方米的办公服务用房,当时在中马街道乃至全区范围内也属于配套较好的社区,多年后的今天,由于该社区没有开发地块,当年最好的徒然间变成了较差的,反差很大。试问,如果一个成熟的老小区,没有开发建设的条件,难道他的硬件设施就不需要改善吗?它所提供的服务就可以打折扣吗?其次,现有政策的滞后还体现在:①按户而不是按照开发面积配套。开发住宅的房型面积(单套)越来越大,有的达200—300平方米每户,造成实际户数越来越少,相应的配套房就少;②除住宅以外的其他开发项目均无社区用房和社工配套政策。作为城市核心区的中马街道,近年来住宅开发面积很少,据统计,仅开发建成了外滩花园、同方杰座、雨辰文星、汇豪天下四个小区,开发面积313046平方米;而近年的商业开发地块明显增多,如建成的老外滩商务地块、外滩大厦、大时代,在建的桃渡路地块、钻石商业广场地块、来福士广场地块、豪成房产地块以及待建的北客地块、北站地块,开发面积达到了579885平方米,住宅仅占了总开发面积的35%。但是,无配套不等同于他是服务的盲区。如此数据上的悬殊,不难说明现有政策滞后于社区建设发展这一客观实际。 2、社区行政倾向过浓、自治举步维艰 社区居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了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

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管理也就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基础,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增强,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社区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城市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角度,为社区管理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对策,对馨园小区社区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 1 馨园小区管理现状 馨园社区居委会隶属于五棵树镇人民政府吉港大街街道办事处,建于2004年,是具有保洁、绿化、治安、文化、医疗保健等全方位服务的新型社区,占地面积0.39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居民楼58栋,2012户,居住人口9036人,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共建议事会、社区居委会,形成了议行分设、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社区工作机制。党建、社保、低保、计生、警务等专项工作进入社区并广泛开展了便民、利民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把 社区工作的平台搭建起来。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馨园小区社区管理起步晚,总体状况较为落后,到目前为止仍处在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章理事”的阶段,囿于资金的匮乏,发展速度缓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 以下儿个方面:

2.1 无相关政策法规,缺乏监督制约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区法规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当地也没有制定可行性的社区管理条例相关制度。适应社区管理和社区组织职能调整的法律法规还十分缺乏。这样的现状制约了社区改革和社区建设的顺利进展,对社区管理权力的监督、社区的规模设置、社区组织机构的建立内容规定不够详细,关于社区组织机构建设的内容也尚未达成共识。 2.2 居民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和管理目前,该社区许多居民没有把自己看作是社区管理的授权者,对社区内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政治活动参与兴致不高,仍把社区管理工作完全看作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事,对居委会的选举不关心,对社区的管理工作不关心甚至不配合,使得社区管理工作要全面,深入展开的困难较大。社区成员对行政任命的社区管理主体缺乏认同感,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大多数居民仍普遍缺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管理的热悄和积 极性。 2.3 社区缺乏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阶段社区服务已经是对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全面服务,不再是已往单纯物质扶助的福利和救助,但目前街道、社区居委会服务手段仍不健全,还缺少集教育、生活、娱乐、保障等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服务职能,目前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这种把社区建设混同于政权建设的做法,“准政府”色彩浓厚,反而弱化了本应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政府工作职能,造成街道体制与社区体制在性质和功能上都很难接轨。

关于建设和谐社区若干问题的建议

关于建设和谐社区若干问题的建议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今年5月份,田家庵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围绕建设和谐社区的主题,在相关街道和社区展开了深入调研,较系统地梳理了当前社区层面不和谐的主要问题,初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建议如下。 一、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成效 近年来,我区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居民自治、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目标,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为建设和谐社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全区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逐步完善社区组织机构,建设管理有序的和谐社区。进一步完善了区、街两级社区建设领导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分管、街居主办、群众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社区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科学合理划分了社区,将原121个居(村)委会调整优化为72个社居委。社区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公开考试招聘了265名社居委工作人员、220名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和社区计划生育协理员。社区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以“一社区一支部”为目标,建立健全了社区党支部,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逐步完善社区设施建设,建设环境优美的和谐社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根据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依托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社区建设。全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平均达到145平方米以上,72个社居委基本配齐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社居委工作人员生活补贴进一步提高。加快了社区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违章搭建、旧城改造力度,新建了一批绿地和游园,整修改造了16条小街小巷和43座公厕,优化了社区居住环境。 3、逐步建立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完善的和谐社区。全区建立了9个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52个服务站、62个社区再就业服务组织和10支自愿者服务队。服务内容包括照顾孤寡老人、助残、扶贫济困、治安巡逻、再就业服务和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初步形成了保险、救助、帮困三个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优先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贫困人群服务的同时,面向全体居民的生活需要开展服务。 4、逐步建立公众参与体系,建设居民自治的和谐社区。理顺了社居委换届选举后的各种社区组织关系,初步形成“党的领导、政府支持、专业服务、群众自治”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了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和自治公约等制度。完善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评议和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等制度,大力培养居民的自治参与意识,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成立了社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居民代表、成员单位代表组

浅谈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俗话说“社区是汉堡包中间的馅,上有政府,下有百姓,最难为。”这反映出社区是一个上通下达的基层组织,主要是为居民提供服务,环境卫生、劳动就业、社会治安等都在社区的服务功能领域。社区工作简言之就是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并将各种分散的公共服务职能集中整合,“以人为本”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虽然社区服务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问题 I、因社区工作负担过重,社区工作者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社区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变动较频繁。社区工作非常细,上级机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任务主要靠社区工作者去落实,“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致使社区工作者感到工作和精神上疲于应付。一些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有技术特长的年轻工作者特别是男性社区工作者一旦有新的就业机会,便辞职走人,社区人员流动性大。2、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结构不平衡。表现在:部分社区工作者由于年纪轻,缺乏经验,工作能力不强,对社区工作的专业技能未较好地掌握;有的年轻社区工作者又不够安心工作,影响了社区工作的开展;男性工作者偏少,对某些工作开展带来不利;文化程度、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任职前普遍没有接受培训,任职后培训方式单一,参加人员缺乏全员性。3、社区工作者对关乎稳定等苗头问题,不能以敏锐的政治意识及早发现,更谈不上及时控制。部分社区工作者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工作待遇和八小时工作权利,致使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群众的亲和度大为下降。由于社区承担的任务重,而社区工作者工资少,收入与承担的责任不平衡,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既无法稳定现有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也不能更大地激发社区工作者的潜力。4、社区工作者来源庞杂,有老居委会保留下来的、有社会招聘的、有下岗失业人员,他们许多人还是沿用政府行政管理的手段从事社区管理,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社区自治功能的要求尚存在差距。另外,部分社区工作者工作效率不高,知识更新较慢,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1、由于对社区文化的重视不足,影响和制约了社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由于社区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数额也比较少,需要开展的活动又比较多,社区文化活动基本没有专项经费,因此社区开展活动,很多都是社区居民自己掏钱做服装、租场地、购道具等。 3、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但现实中,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针对面还不够宽广。这些与社区干部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社区文化专干缺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一些社区委员会中基本没有设文化专干,社区文化开展工作一般部是社区委员会其他干部凭借老一套经验或依靠社区中热心社区建设的文艺、体育人才等开展的,因此,形式略显单一。 (三)社区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1、行政部门对社区自主管理的过度干预,使社区居委会事实上扮演着政府下属行政机构的角色,社区的自治能力大大下降。影响和制约社区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未完全解决,社区具有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职能未全面履行,条块分割、条块失衡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社区管理力量明显缺员,与实际管理需要很不适应,使得社区对环境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社区无固定经费来源,不能将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常年规划,难以对社区环境设施及时维护更新。 3、社区居民环境意识仍旧淡薄,参与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的积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万静)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 [内容摘要]:去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这一讲话为基层社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基层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为了能够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步伐,同时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社会工作的介入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城市建设与社会工作介入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目前的城市社区工作有着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介入 引言 “社区”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大意是指那些存在于前工业社会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共同体。同时有一定归属和群体责任感的人群通常被称为社区。 一、城市社区的现状及问题 (一)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色彩突出,而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色彩偏弱。政府、街道越位倾向明显,该下放的权力没有下放,该剥离的事务没有剥离。围绕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明显不足。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意识还较淡漠。许多的居民仍然是把社区的管理的工作完全看成是街道以及居委会的事,同时没有把自己视为是社区管理的主要的参与者,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现出来不关心甚至是不配合,对社区内的社会活动、经济的活动、文化的活动以及政治的活动参以及兴致表现很低,对居委会的选举更加的不关心,致使社区管理工作更是全面以及深入展开的困难非常的大。并且这个情况下以来的外来的务工人员基本是主要的社区的居民

新型社区建设建议书

xxxxxx村庄合并建设新型社区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xxxxxxxxxx行政村合并建设工程 2、建设地点:xxxxxxxxxxxx 3、项目建设单位: xxxxxxxxxxxx人民政府 4、建设内容与规模 xxxxxxxxxxxx西行政村合并建设工程项目规划绿地、广场、娱乐区等多个功能区,划分为居民居住区、多功能服务区、工业区、高效种植(养殖)区。实现社区管理模式,建成后可节约土地2231亩。其中建设用地面积700000平方米,设计入住3000户,户占地面积233平方米,设计为单院二层建筑;广场及绿化面积31000平方米,绿化率35.89%。 5、工程建设进度 项目实施计划从2015年开始,至2025年完工。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6亿元,拟通过xxxxxxxxxxxx人民政府自筹和争取发改委支持资金来解决。

二、编制依据 1、xxxxxxxxxxxx乡域规划 (2008-2020年); 2、xxxxxxxxxxxx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2020年); 3、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xxxxxx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河南省最北部,xxxxxx城南部,地处东经115°16’至115°02’,北纬35°98’至 36°05’,北邻南乐城关镇,南接清丰县,东邻张果屯乡,西连近德固乡。乡政府驻地李杨村村北,xxxxxx国道东侧1.5公里,北距南乐城区5公里。东距xxx150公里,南距xxxx250公里,北距xxx450公里。xxx高速贯穿全境,西距xxx高速公路出入口仅10公里。 xxxxxx行政辖区面积 xx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xxx 平方公里。 2、xxxxxx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xxxxxx是xxxxxx农业大乡,多年来始终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当

浅谈社区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社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为人民服务是社区的宗旨。构建和谐社区关键党组织,重点在创”四和”社区。建设管理有序、完善、文明的新型服务中心,”十七”强调社区的改革,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 和谐社区改善体系强调社区改革 一、社区的概念 所谓社区是指必须在一起群居生活,才能通过团结合作获取生存的基本资料,并长期合作生生产和生活交往,使人们形成自然的情感联系。有着共同的文化习俗和道德规范,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组织来服务人们的需求,。 二、社区管里中的主要问题: 1、社区居委会职责不清。 1、按照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只是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然而从当前实际看,社区居委会不仅仅是“协助”,更主要是具体操办和执行。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强调“工作向社区延伸”,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把工作推给了社区,相应的法规依据、职能、权利却没有明确,这些工作逐渐成为社区的“份内事”,并要接受各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考核。一些具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将工作难度大、管不过来和不愿管的工作交给社区居委会,并要求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如街区现场整治问题,职能部门要求社区调查、登记辖区经营者工商税务办证情况、收入情况、纳税情况,取缔无证无照摊点等,打击非法传销、出租房呈报、暂住人口登记等,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申报,“两金”的返还等等。 2、职能部门协调指导不到位。社区的发展需要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但一些部门对社区建设的协调、指导、帮助工作力度还不够、职能部门协调指导不到位。社区的发展需要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但一些部门对社区建设的协调、指导、帮助工作力度还不够。。 3、社区工作压力大,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随着大量的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改制企业职工移交社区、流动人口涌入社区,对社区的服务管理需求增加。原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服务、福利、社会保障等工作向社区转移,社区成为城市基层管理和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据统计,有些社区承担着近80多项工作,工作压力大。社会保障、残疾人、治安联防、计生、档案、工、青、妇、消防和司法等工作,几十个部门都要在社区设置工作机构,使得社区工作用房和服务设施紧缺。有些社区由于受场地、资金限制,社区工作用房和服务设施还远不适应当今社区工作需要。有些新建住宅小区,也没建符合标准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缺少必要的软硬件条件,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4、资金投入还不足。

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作者:孙旺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6704 更新时间:2001-9-17 16:06:43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城市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化代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在城市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进入新世纪,以"十五"计划纲要为契机,社区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得到了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社区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区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那么,大力发展社区建设的意义何在呢?社区建设所遵循的"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推进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城市基层基础,切实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简单地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内涵中真正实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下面,再说说当前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包括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成立居民自治组织,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民间服务组织建设,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 二、社区内涵建设。包括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发展社区卫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quot;治疗小病在社区"的目标;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和完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美化社区环境,动员社区成员广泛参与,把社区建成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美好家园;加强社区治安,进一步完善社区治安管理体制,建立专群结合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 三、社区外延建设。包括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关系为突破口,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可以想见未来我们生活的社区将处处显示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居民的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和新型现代化社区社区将出现在我们身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街道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了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新矛盾。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建立基层组织,努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改革 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组织保证的新方法、新路子。社区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的载体,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 新事物,对于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努力加强社区建设也是 推动经济建设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断变革的必然趋势。

文明社区建设倡议书

文明社区建设倡议书 文明社区是城市文明的基石,是文明市民的家园,享受文明有序的社区生活是每个社区居民的自然追求,共创环境优美、秩序井然、邻里友善、崇尚道德的文明社区,也是每个社区居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是收集的有关文明社区的建设的倡议书,欢迎借鉴! 各位居民朋友们: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争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是推动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通过建立共同基础来应对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有利于创建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有利于我们邻里间和-谐共处。为此,我们北京北路社区倡议,为把我们的社区建设成一个和-谐文明的社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社区的居民每个人就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一、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核心,充分调动最大多数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和社区发展,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构建 * 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三、通过社区发展与社区服务推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区就是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和-谐、整洁、安定的社会环境。形成邻里

之间友好相处,家庭团结和睦,尊老爱幼、拥军爱民、扶贫济困等良好社会风尚。 四、完善社区组织,让公民和社区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区管理,参与社区矛盾的解决,给困难群体以关怀。 五、消除差异,促进融合,达到和-谐。以“建设共同家园”为目标,以“坚持分类指导”来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以“消除差异,促进融合”为着力点开展社区工作,使社区始终保持凝聚力不断增强、形态持续完善、和-谐逐渐增进的发展状态。 六、重视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深化社区志愿服务,推动 * 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建立。 七、倡导居民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参与和-谐社区创建。从节水、节电、节气、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绿色消费等做起,让绿色生活走进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生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营造良好环境,努力构建和-谐社区。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营造健康有序的民-主环境,培育居民的自治意识;营造文明进步的人文环境,激发居民的创造意识。 倡议人: 日期: 各位居民朋友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