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班级小组量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小组量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小组量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小组量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姜际龙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作为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的头绪多,事务杂。学生的学习情况、日常行为规范及教室卫生、文体等,往往要花去我们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为此疲于奔命,甚至感到心力交瘁,但一有疏忽就会出现漏洞。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班主任必须要积极思考和改进班级管理的模式和工作的方法。在多年的班级常规管理实践中,我不断思考和摸索新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由“教师一人管”为“学生人人参与”、从班级管理的人治到法治的管理形式,且已经形成并实施了班级小组合作量化评比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的弊端,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的意义

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即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感情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但班级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都处在成长过程中,每位学生个性差异都很大。班级小组管理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既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是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在学习、卫生、纪律、文体等方面制定出统一的目标和考核标准(即班级小组量化评比细则,见附表),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性、定量考核,个人考核成绩纳入小组总成绩,每周利用班会对小组在上一周考核结果小结一次,每月(结合段考)总结每学段得分并评出优秀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奖励,每学期总结学期总分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小组及个人进行奖励。在这班级小组量化管理评比中,制定统一的目标和考核标准,体现了班级小组管理的目标指向性和可操作性;每周小结、每月、学期总结有效的预防了学生的反复性与狡辩心理,既增加了学生的主人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也体现了班级小组管理的时效性、综合性、系统性。考核标准的制度化和细化,改变过去人为性考核的主观性,体现了班级管理考核的公平性、科学性。总之,实行这一管理制度,体现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动态成长规律,调动了班级每位学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开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二、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的实施

第一步:制定量化管理细则

根据起始年级班情,对班级常规管理的各项工作:学习、纪律、卫生、文艺、体育、宣传等等方面,制定了量化细化考核的指标,根据工作情况细化考核的加、减分值,例如模块考试优秀者、校运动会获得名次者、校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取得成绩者、一周劳动使班级获得卫生流动红旗者等均可获得相应的加分,而迟到、旷课、上课违纪等行为均会相应扣分等。管理细则提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先学习、讨论、提出意见建议,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辅导、宣传、讨论最终确定方案。让每一位学生明确本班常规管理的各项工作,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责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见附件一)第二步:试运行一个学段

根据新生的自我介绍及意愿,选好班级干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培训辅导,让他们尽快熟悉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以班长为核心,班干轮流值日结合班级日志进行检查和记录,同时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等进行分类记录整理到一周量化得分一览表上(贴在班级后墙)进行公示,这样既是让大家知道上周自己的表现同时也是对班干检查记录的公正性的一种鞭策,在第二周周一的班

会课上,班长会汇总上周同学们的表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一个学段之后结合段考成绩算出每位同学的综合得分。(见附件二)第三步:小组组建

班主任先通过一个学段的观察摸底将学生的综合情况排序,按照NBA选秀的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6个层次由学生自主进行5轮选择组成10个组,每组6人,(见附件三)为了使同组成员能加强沟通,在班级座位安排上也打破了传统的做法,组员位置可组内流动,组长组内民主选举可轮换。这种组建方式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组际之间的公平竞争基础同时有利于组内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第四步:小组凝聚力的培养

班级活动是最好的培养小组凝聚力的方法,充分利用班会课及其它课余时间开展大量分组活动,比如6人绑腿跑比赛、小组背靠背夹球跑接力赛、跳绳比赛等等(见附件四),在比赛的过程中使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增进友谊。第二学段结束时各小组内凝聚力已空前强大。

第五步:总结反馈,进行有效调控

班主任不定期组织学生反馈,公布前一阶段的考评情况,总结班级管理的成绩,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个别组成员迟到问题、个别组上课纪律问题、个别组组长工作不得力、个别组员依旧不能融入小组团队的问题等等,及时表扬先进,树立典型;适时批评,督促后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时时有人查”的全方位管理体制。这样不断的进行及时总结反馈,第三学段结束时班级各项量化管理制度的实施进入了常态,班级管理就像一部机器有条不紊的高效运转,而班主任只要适时的进行检修。

第六步:奖惩适度形式多样

奖励分为常规基础性奖励和阶段性奖励两大类,基础性奖励主要是学生平时在各方面的表现得分,以分数来呈现;而阶段性奖励则是在基础性奖励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需注意的是不同方面(学习、纪律等)的得分需按一定比例折合成标准分后再进行合成,这样的得分才比较客观有说服力(见附件二)。每个学段按组别算出小组平均得分并排序,将班级位置划分为十个区域,小组按排序选择座位区域。(见附件五)每学期评出3个优秀小组组员每人额外加2分组长加4分,并从班费中拿出一部分奖励给小组作为小组活动经费;学校每年的三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班干评比就以班级个人总分排名顺序来定,高三毕业的综合素质评价也以此为依据(见附

件六)。而惩罚措施则大都由组内自己制定,比如有的组对迟到组员实行罚站一罚一上午,有的组则罚钱作为小组活动经费,有的组则罚打扫卫生,总之为了小组荣誉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灵丹妙药”;也有针对班干的惩罚措施,例如在平时检查统计中出现错误的从组长、课代表、至相应班干各扣1、2、3分,再比如在第2学期班干安排中,班长必需总分在班级前10内,其他班干必需在班级前35以内等(见附件七)

三、班级分组量化管理的成果

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新管理条例的实施收到令人惊叹的成效,“学生学会了如何与组员相处,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学会了竞争,知道了实力是最重要的;学会了如何管理,知道了班主任、班干的管理有多么辛苦;学生学会了共同学习,感受到了学习中互通有无所带来的快乐。”,班级管理更加有序、高效,学生风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1、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学生干部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班干部工作积极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效。实行班级量化管理后,改变了过去班干部不敢管、怕得罪同学的局面,由于有了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班干部的工作得到全体同

学的支持,管理考核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明显增强,班主任的即使总结和现时评价,调动了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使全体同学也有了相互比较,相互竞争。特别是组长的积极性得以大大提高,因为班级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小组展开的,无论是学习、劳动还是社会实践,甚至于外出春游活动,所以组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班长更为重要,得到的锻炼的机会也就更多,其积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2、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个人荣誉观念明显增强,集体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班集体观念、主人翁意识得到提高,班级合力形成。过去跳一跳可摘的“桃子”只有一个,怕争第一,甘居中游,不要挨批评就行,实现量化管理后每个学生只要做好工作,达到一定要求都可以同时获得这个“桃子”,出现了班干部、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摘“桃子”的新局面。一旦学生被扣了分,就会及时得到提醒,认真总结错误,寻求对策,争取以良好的行为进行弥补。

3、学风、班风日异好转,学习成绩大幅提高。班级量化管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调动了班干部及班级全体同学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早晨一个学生没到其他五个都在看手表,课堂上一个同学打瞌睡旁边同学肯定会提醒,考试一个同学没考好其他同学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了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例如放假期间传达学校的紧急通知,只需要一个电

话通知班长即可。而班级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促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因而通过班级量化管理,学生的学风、班级的班风都有了新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班级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习成绩也大幅提高。(见附件八)

四、班级分组量化管理的理论思考

1、实施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充分运用了激励的原则。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激励管理。激励即激发鼓励之意,它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他所体验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或未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而人的需要和目标又是多方面的,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总是由其全部需要中的优势需要引发的,并朝着这种优势需要的目标努力的。这种努力的结果,又作为新的刺激反馈回来,调整人的需要结构,指导人的下一个新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激励过程,也称动机—行为过程。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就是从需要出发,不断引发动机、动机指导人的行为,行为促使目标实现,目标实现又引发了新的需要和动机的不断循环反复,从而把班级管理推向纵深发展,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在班级

量化管理中,一是改变了过去一个班级只能限定少数优秀生的传统做法,而现在每个学生只要表现好,达到一定的标准,都可以成为优秀学生,这样为每个学生创造了存在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激发了班级的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二是由过去的考核没有具体的指标,而现在则每时每刻都在考核,即每周总结一次,并进行公布,可不断地引发学生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之间的不断循环,时效性增强,班级管理任务可以不断深化和完善。三是由过去的考核指标过于单一仅是学习,而现在的考核目标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联动的,这种目标考核必然引领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并学会与他人分工协作。

2、实施小组合作量化班级常规管理,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法”的依据,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达到怎样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主人翁意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大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千头万绪被理顺了,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形成了“天天管,天天不要管”的良性循环。

3、分阶段实施小组合作量化管理。小组合作量化班级常规管理分三个阶段实施:一抓:班主任亲自抓,使学生初步走上班级常规管理的各项轨道。二辅:以班干部抓为主,班主任定期抽查为辅,充分发挥全体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检查督促作用。三放手: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不定期抽查,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实施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运用了系统理论,强调自主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系统理论要求根据客观事物的系统特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关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从而在运动与变化中及时地、正确地解决问题。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就是根据系统论要求,从班级整体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正确处理好班级与学生关系。强调自主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班级每一位成员提供参与和管理的机会,培养其自主管理或执行各自任务的责任感,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增强整个班级的活力提供可靠的保证。如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早自习教室卫生等方面的管理中,都进行责任到组,充分发挥了小组的作用,真正实行自主管理,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使班级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验

证了它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但任何方法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制度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例举如下:

1、二个极端。一是个别小组缺乏组织领导人才组员积极性不高,小组缺乏竞争力,久而久之小组名存实亡;二是小组组员间过于和谐,组长又不能以身作则,从而对班级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2、一个矛盾。由于班级的制度均以量化形式出现,过于笼统起不到激励作用,过于细致则牵扯班主任、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到了高三复习迎考阶段,这个度的把握很难均衡。

3、一个配合。这种分组目前只是在班级管理上应用,学科学习方面涉及不多,如何让各学科任课教师配合班主任一起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分组竞争,这也是我校“高效课堂”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

当然,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在理论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在实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我殷切期望各位领导、专家、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让班级小组合作量化管理之花,焕发出它的生机和活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