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各地地震烈度

各地地震烈度

各地地震烈度
各地地震烈度

首先说明抗震设防烈度与地震级数不同, 其中消防、供电、电信等基础建筑加一级

A.0.1 首都和直辖市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11个市辖区),平谷,大兴,延庆,宁河,汉沽。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沽、大港外的12 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大港,上海(除金山外的15 个市辖区),南汇,奉贤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崇明,金山,重庆(14 个市辖区),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长寿,壁山,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黔江,石柱,巫溪*

注:1 首都和直辖市的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2 上标* 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A.0.2 河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第一组:廊坊(2 个市辖区)唐山(5 个市辖区),三河,大厂,香河,丰南,丰润,怀来,涿鹿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第一组:邯郸(4 个市辖区)邯郸县,文安,任丘,河间,大城,涿州,高碑店,涞水,固安,永清,玉田,迁安,卢龙,滦县,滦南,唐海,乐亭,宣化,蔚县,阳原,成安,磁县,临漳,大名,宁晋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第一组:石家庄(6 个市辖区),保定(3 个市辖区),张家口(4 个市辖区),沧州(2 个市辖区),衡水,邢台(2 个市辖区),霸州,雄县,易县,沧县,张北,万全,怀安,兴隆,迁西,抚宁,昌黎,青县,献县,广宗,平乡,鸡泽,隆尧,新河,曲周,肥乡,馆陶,广平,高邑,内丘,邢台县,赵县,武安,涉县,赤城,涞源,定兴,容城,徐水,安新,高阳,博野,蠡县,肃宁,深泽,安平,饶阳,魏县,藁城,栾城,晋州,深州,武强,辛集,冀州,任县,柏乡,巨鹿,南和,沙河,临城,泊头,永年,崇礼,南宫*

第二组:秦皇岛(海港、北戴河),清苑,遵化,安国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第一组:正定,围场,尚义,灵寿,无极,平山,鹿泉,井陉,元氏,南皮,吴桥,景县,东光

第二组:承德(除鹰手营子外的2个市辖区),隆化,承德县,宽城,青龙,阜平,满城,顺平,唐县,望都,曲阳,定州,行唐,赞皇,黄骅,海兴,孟村,盐山,阜城,故城,清河,山海关,沽源,新乐,武邑,枣强,威县

第三组:丰宁,滦平,鹰手营子,平泉,临西,邱县

A.0.3 山西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第一组:太原(6 个市辖区),临汾,忻州,祁县,平遥,古县,代县,原平,定襄,阳曲,太谷,介休,灵石,汾西,霍州,洪洞,襄汾,晋中,浮山,永济,清徐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第一组:大同(4 个市辖区),朔州(朔城区),大同县,怀仁,浑源,广灵,应县,山阴,灵丘,繁峙,五台,古交,交城,文水,汾阳,曲沃,孝义,侯马,新绛,稷山,绛县,河津,闻喜,翼城,万荣,临猗,夏县,运城,芮城,平陆,沁源* ,宁武*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第一组:长治(2个市辖区),阳泉(3 个市辖区),长治县,阳高,天镇,左云,右玉,神池,寿阳,昔阳,安泽,乡宁,垣曲,沁水,平定,和顺,黎城,潞城,壶关

第二组:平顺,榆社,武乡,娄烦,交口,隰县,蒲县,吉县,静乐,盂县,沁县,陵川,平鲁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第二组: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方山,柳林

第三组:晋城,离石,左权,襄垣,屯留,长子,高平,阳城,泽州,五寨,岢岚,岚县,中阳,石楼,永和,大宁

A.0.4 内蒙自治区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 :

第一组:土默特右旗,达拉特旗*

2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第一组:包头(除白云矿区外的5 个市辖区),呼和浩特(4 个市辖区),土默特左旗,乌海(3 个市辖区),杭锦后旗,磴口,宁城,托克托*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第一组:喀喇沁旗,五原,乌拉特前旗,临河,固阳,武川,凉城,和林格尔,赤峰(红山* 元宝山区)

第二组:阿拉善左旗

4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第一组:集宁,清水河,开鲁,傲汉旗,乌特拉后旗,卓资,察右前旗,丰镇,扎兰屯,乌特拉中旗,赤峰(松山区),通辽*

第三组:东胜准格尔旗

5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第一组: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赉特旗,翁牛特旗,兴和,商都,察右后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库伦旗,乌审旗,苏尼特右旗

第二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阿拉善右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白云

第三组:伊金霍洛旗,杭锦旗,四王子旗,察右中旗

A.0.5 辽宁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普兰店,东港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营口(4个市辖区),丹东(3个市辖区),海城,大石桥,瓦房店,盖州,金州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沈阳(9 个市辖区),鞍山(4 个市辖区),大连(除金州外的5个市辖区),朝阳(2 个市辖区),辽阳(5 个市辖区),抚顺(除顺城外的3个市辖区),铁岭(2 个市辖区),盘锦

(2 个市辖区),盘山,朝阳县,辽阳县,岫岩,铁岭县,凌源,北票,建平,开原,抚顺县,灯塔,台安,大洼,辽中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本溪(4个市辖区),阜新(5 个市辖区),锦州(3 个市辖区),葫芦岛(3 个市辖区),昌图,西丰,法库,彰武,铁法,阜新县,康平,新民,黑山,北宁,义县,喀喇沁,凌海,兴城,绥中,建昌,宽甸,凤城,庄河,长海,顺城

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的设计地震分组,除兴城、绥中、建昌、南票为第二组外,均为第一组。

A.0.6 吉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前郭尔罗斯,松原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大安*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长春(6 个市辖区),吉林(除丰满外的3个市辖区),白城,乾安,舒兰,九台,永吉*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四平(2个市辖区),辽源(2 个市辖区),镇赉,洮南,延吉,汪清,图们,珲春,龙井,和龙,安图,蛟河,桦甸,梨树,磐石,东丰,辉南,梅河口,东辽,榆树,靖宇,抚松,长岭,通榆,德惠,农安,伊通,公主岭,扶余,丰满

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A.0.7 黑龙江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绥化,萝北,泰来

2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哈尔滨(7个市辖区),齐齐哈尔(7个市辖区),大庆(5个市辖区),鹤岗(6个市辖区),牡丹江(4个市辖区),鸡西(6个市辖区),佳木斯(5个市辖区),七台河(3个市辖区),伊春(伊春区乌马河区),鸡东,望奎,穆棱,绥芬河,东宁,宁安,五大连池,嘉荫,汤

原,桦南,桦川,依兰,勃利,通河,方正,木兰,巴彦,延寿,尚志,宾县,安达,明水,绥棱,庆安,兰西,肇东,肇州,肇源,呼兰,阿城,双城,五常,讷河,北安,甘南,富裕,龙江,黑河,青冈*,海林*

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A.0.8 江苏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 :

第一组:宿迁,宿豫*

2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第一组:新沂,邳州,睢宁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第一组:扬州(3 个市辖区),镇江(2 个市辖区)东海,沭阳,泗洪,江都,大丰

4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第一组:南京(11 个市辖区),淮安(除楚州外的3 个市辖区),徐州(5 个市辖区),铜山,沛县,常州(4个市辖区),泰州(2 个市辖区),赣榆,泗阳,盱眙,射阳,江浦,武进,盐城,盐都,东台,海安,姜堰,如皋,如东,扬中,仪征,兴化,高邮,** ,句容,丹阳,金坛,丹徒,溧阳,溧水,昆山,太仓

第三组:连云港(4 个市辖区),灌云

5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第一组:南通(2个市辖区),无锡(6 个市辖区),苏州(6个市辖区),通州,宜兴,江阴,洪泽,金湖,建湖,常熟,吴江,靖江,泰兴,张家港,海门,启东,高淳,丰县

第二组:响水,滨海,阜宁,宝应,金湖

第三组; 灌南,涟水,楚州

A.0.9 浙江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岱山,嵊泗,舟山(2 个市辖区)

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杭州(6 个市辖区),宁波(5 个市辖区),湖州,嘉兴(2 个市辖区),温州(3 个市辖区),绍兴,绍兴县,长兴,安吉,临安,奉化,鄞县,象山,德清,嘉善,平湖,海盐,桐乡,余杭,海宁,萧山,上虞,慈溪,余姚,瑞安,富阳,平阳,苍南,乐清,永嘉,泰顺,景宁,云和,庆元,洞头

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A.0.10 安徽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第一组:五河,泗县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第一组:合肥(4 个市辖区),蚌埠(4 个市辖区),阜阳(3 个市辖区),淮南(5 个市辖区),枞阳怀远长丰六安(2 个市辖区),灵壁,固镇, 凤阳,明光,定远,肥东,肥西,舒城,庐江,桐城,霍山,涡阳,安庆(3 个市辖区)* ,铜陵县*

3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第一组:铜陵(3 个市辖区),芜湖(4个市辖区),巢湖,马鞍山(4个市辖区),滁州(2 个市辖区),芜湖县,砀山,萧县,亳州,界首,太和,临泉,阜南,利辛,蒙城,凤台,寿县,颖上,霍丘,金寨,天长,来安,全椒,含山,和县,当涂,无为,繁昌,池州,岳西,潜山,太湖,怀宁,望江,东至,宿松,南陵,宣城,郎溪,广德,泾县,青阳,石台

第二组:濉溪,淮北第三组:宿州

A.0.11 福建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第一组:金门*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第一组:厦门(7 个市辖区),漳州(2 个市辖区),晋江,石狮,龙海,长泰,漳浦,东山,诏安

第二组:泉州(4 个市辖区)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第一组:福州(除马尾外的4个市辖区),安溪,南靖,华安,平和,云霄

第二组:莆田(2 个市辖区),长乐,福清,莆田县,平谭,惠安,南安,马尾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第一组:三明(2 个市辖区),政和,屏南,霞浦,福鼎,福安,柘荣,寿宁,周宁,松溪,宁德,古田,罗源,沙县,尤溪,闽清,闽侯南平,大田,漳平,龙岩,永定,泰宁,宁化,长汀,武平,建宁,将乐,明溪,清流,连城,上杭,永安,建瓯

第二组:连江,永泰,德化,永春,仙游

A.0.12 江西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寻乌,会昌

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南昌(5 个市辖区),九江(2 个市辖区),南昌县,进贤,余干,九江县,彭泽,湖口,星子,瑞昌,德安,都昌,武宁,修水,靖安,铜鼓,宜丰,

宁都,石城,瑞金,安远,定南,龙南,全南,大余

注:全省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A.0.13 山东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第一组:郯城,临沐,莒南,莒县,沂水,安丘,阳谷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

第一组:临沂(3 个市辖区),潍坊(4 个市辖区),菏泽,东明,聊城,苍山,沂南,昌邑,昌乐,青州,临驹,诸城,五莲,长岛,蓬莱,龙口,莘县,鄄城,寿光*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第一组:烟台(4 个市辖区),威海,枣庄(5 个市辖区),淄博(除博山外的4 个市辖区),平原,高唐,茌平,东阿,平阴,梁山,郓城,定陶,巨野,成武,曹

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列表

附件 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实施年限 一、大中城市和城市群地震风险防控工程(一)减隔震技术推广应 用示范工程 1.选取100个重要的市政和民生工程(医院、学校、体育馆等)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 2016-2020年 2.建设减隔震设备和产品检测中心。 3.制定减隔震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 (二)建(构)筑物结构 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示范 工程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和水库大坝15座,安装集成加速度、环境因素(温度、湿度、 气压)和仪器空间方位(惯性传感系统)等物理量观测于一体的智能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方法实时分 析处理监测数据。 2016-2020年 2.升级建(构)筑物结构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报警系统。 3.建造1座集健康监测、地震模拟、车船撞击等功能为一体的大跨度桥梁实验模型,构建一个可实现多种 加载方式、可修复或可更换构件的模型实验平台。 (三)高温环境地震应急 救援专业训练基地建设工 程 1.改造综合培训楼1栋,面积约500m2,设置办公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餐厅等。 2017 2.改造旧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约700m2),用于学员宿舍和装备库房。 3.修建训练废墟1个,面积约450m2,模拟地震现场房屋破坏现状情况,附加顶撑、破拆、搜救等演练科目。 4.修建室外综合训练场地约10000m2,用于垂直破拆、水平破拆、倾斜破拆、切割、顶升、支撑、轨道搬运、 障碍搬运、管道破拆等训练。 5.采购满足50名队员训练所需地震救援专业设备以及教学设备、检测设备。 (四)基于地震风险评估 的城市群强震灾害情景构 建和应急决策系统建设 1.建立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汕头、潮州、揭阳等市震源模型,评估潜在震源的危险性, 确定目标城市范围内未来可能的地震动分布,确定适应于不同地区的建(构)筑物及生命线工程地震易损 性分析方法。 2016-2020年 2.开展区域性大规模建(构)筑物群结构动力反应及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3.开发满足大城市海量建(构)筑物震害过程高效模拟及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 4.建设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和应急决策系统。 - 26 -

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说明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动参数区划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o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映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超越概率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2.5抗震设防要求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 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3 技术要素 3.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 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3.4《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 4 使用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4.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 4.3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 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见图Al)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见图Bl)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13)强制性条文 3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4.1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5.2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4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9.1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Mb7.5。 2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 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它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 2) 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 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 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3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2)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3) 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吉林省市(县)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一览表

吉林省市(县)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一览表

附件:吉林省市(县)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一览表 烈度 地 区加速度ⅧⅦⅥ0.20g0.15g0.10g0.05g 长春长春、九台榆树、德惠、农安 吉林吉林、舒兰、永吉蛟河、桦甸、磐石 四平伊通、公主岭、梨树、四平白城大安白城镇赉、洮南、通榆 松原松原、前郭尔罗斯乾安扶余、长岭 辽源东丰、东辽、辽源 延边延吉、汪清、图们、珲春、 龙井、和龙、安图 白山抚松、靖宇

通化辉南、梅河口 吉林省乡镇抗震设防烈度区划一览表 地区区划 乡 镇 名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 ⅦⅥ 0.15 0.1 0.05 镇(乡)镇(乡)镇(乡) 长春长春市 大屯镇、永春镇、新立城镇、净月镇、泉眼镇、四家乡、 兴隆山镇、奋进乡、双德镇、玉潭镇、幸福乡、劝农山 镇、齐家镇、新安镇、三道镇、英俊乡、奢岭办事处、 城西乡、石溪乡、鹿乡镇、云山办事处、平湖办事处 佟家乡、太平镇、长 岭乡、山河办事处、 合心镇、兰家镇、土 顶镇 九台市 土门岭镇、西营城镇、沐石河镇、其塔木镇、饮马河镇、 龙家堡镇、卡伦湖镇、东湖镇、苇子沟镇、胡家回族乡、 卢家乡、二道沟乡、加工河乡、波泥河乡、莽卡满族乡、 九郊乡、庆阳乡、三台乡 城子街镇、六台乡、 上河湾镇、纪家镇、 春阳乡、鸡鸣乡、兴 隆镇 农安市 杨树林乡、哈拉海 镇、高家店镇、小城 子乡、黄鱼圈乡 三盛玉乡、永安乡、万顺乡、榛柴岗乡、新农乡、柴岗 镇、万金塔乡、青山口乡、靠山乡 伏龙泉镇、鲍家镇、 开安镇、合隆镇、烧 锅镇、华家镇、新刘 家外地人、巴吉垒镇、 前岗乡、滨河乡、龙 王乡、三岗乡、黄金

全国主要城市地震烈度 及风压数据

全国主要城市搞震烈度(度)及风压数据q0(KN/m2)和质量参考值 北京市 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 北京市8 0.45 通县 平谷县顺义县 怀柔县密云县7 延庆县昌平县7 门头沟区房山区 燕山区大兴县8 上海市 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 上海市7 0.55 近郊区 上海县川沙县 南汇县7 奉贤县7 金山县 6 松江县 青浦县嘉定县 宝山县崇明县 6 县 天津市 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 天津市7 0.5 塘沽0.55 汉沽宁河县 静海县武清县 宝坻县县 大港区7 内蒙古

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呼和浩特市0.55 集宁市0.6 二连浩特市包头市8 0.55 临河市乌海市8 东胜市海拉尔市0.65 满洲里市0.65 牙克石市 赤峰市7 0.55 锡林浩特市 乌兰浩特市8 0.55 通辽市7 0.55 霍林郭勒市扎兰屯市7 山西省 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太原市8 0.4 榆次市7 忻州市8 大同市7 0.55 临汾市7 0.4 侯马市 运城市7 阳泉市7 0.55 长治市7 0.5 晋城市 河北省 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石家庄市7 0.35 南宫市 辛集市衡水市7 邢台市7 0.3 沙河市 邯郸市7 沧州市7 0.4 泊头市任丘市7 唐山市8 0.4 秦皇岛市 6 0.45 北戴河承德市 6 0.4 保定市7 0.4 涿州市7 定州市张家口市7 0.55 廊坊市8 辽宁省 地区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 沈阳市0.55 辽阳市铁岭市铁法市

抚顺市0.45 鞍山市0.5 海城市营口市0.6 大连市0.65 瓦房店市 本溪市0.45 丹东市0.55 锦州市0.6 锦西市 兴城市朝阳市 北票市阜新市0.6 盘锦市 吉林省 地区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地区抗震烈度风压数据 长春市0.65 扶余市吉林市0.55 桦甸市延吉市图门市龙井市敦化市通化市0.5 集安市浑江市梅河口市四平市0.55 公主岭市辽源市白城市洮南市 黑龙江省 地区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地区 抗震烈 度 风压数据 哈尔滨市0.55 阿城市 肇东市绥化市0.55 伊春市佳木斯市 鹤岗市七台河市 双鸭市同江市 牡丹江市0.5 绥汾河市 鸡西市齐齐哈尔市0.45 大庆市北安市 黑河市五大连池市 江苏省

全国地震烈度查询

全国地震烈度查询 仅提供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注:本附录一般把“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A.0.1 首都和直辖市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 11 个市辖区),平谷,大兴,延庆,宁河,汉沽。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沽、大港外的 12 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大港,上海(除金山外的 15 个市辖区),南汇,奉贤 4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崇明,金山,重庆(14 个市辖区),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长寿,壁山,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黔江,石柱,巫溪* 注:1 首都和直辖市的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2 上标 * 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A.0.2 河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第一组:廊坊( 2 个市辖区)唐山(5 个市辖区),三河,大厂,香河,丰南,丰润,怀来,涿鹿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第一组:邯郸(4 个市辖区)邯郸县,文安,任丘,河间,大城,,涿州,高碑店,涞水,固安,永清,玉田迁,安卢,龙滦县,滦南,唐海,乐亭,宣化,蔚县,阳原,成安,磁县,临漳,大名,宁晋,下花园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 第一组:石家庄(6 个市辖区),保定(3 个市辖区),张家口(4 个市辖区),沧州(2 个市辖区),衡水邢台(2 个市辖区),霸州,雄县,易县,沧县,张北,万全,怀安,兴隆,迁西,抚宁昌,黎青县,献县,广宗,平乡,鸡泽,隆尧,新河,曲周,肥乡,馆陶,广平,高邑,内丘,邢台县,赵县,武安,涉县,赤城,涞源,定兴,容城,徐水,安新,高阳,博野,蠡县,肃宁,深泽,安平,饶阳,魏县,藁城,栾城,晋州,深州,武强,辛集,冀州,任县,柏乡,巨鹿,南和,沙河,临城,泊头,永年,崇礼,南宫* 第二组:秦皇岛(海港、北戴河),清苑,遵化,安国

地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关系

地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关系 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有时候,有些媒体也会在这里犯一些错误,被大家诟病为「不专业」。当然,这些东西也挺复杂的,媒体搞混了也正常。 一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某次地震的属性,某个地震只会有一个震级。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矩震级6.8,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矩震级是7.9。 注意到,可能对于某次地震,不同媒体的报道有所不同,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震级标准。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的专家学者发明过不同的震级标准,比如里氏震级、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等等。比如说,有些国内官方媒体采用的就是面波震级,所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面波震级8.0。目前大家认为比较合理的、应用较广泛的是矩震级。 震级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严谨一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断层的面积乘以断层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岩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Seismic

Moment,也就是所谓的地震矩。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矩震级就是对地震矩的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地震矩 M0的单位为牛乘以米。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级之间是三分之二 log 的关系。换言之,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 1000 倍。 简单说,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的31.6倍,6级的1000倍,5级的31623倍,4级的1000000倍。 二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比如说,1976 年唐山大地震,震中唐山的烈度为11度,天津的烈度为8度,北京为6度,石家庄为5度。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这也很好理解,越靠近震中受影响越大,越远离震中受影响越小。 你可以想象成一个靶子,震中就是靶心10环,外边一点9环,再靠外8环。同样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能是9度,往外50公里可能降低到8度,再往外150公里可能降低到7度。由于地形地质的不同,所以烈度的分布并不是个完美的同心圆,只是大致上遵循着越靠近震中越大的规律。 烈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相关,但并没有明确的数值关系,而是因为其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简单说,烈度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参数,跟震源深浅、

全国地震烈度数值表及烈度图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第附录 A.0.1 条首都和直辖市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11个市辖 区),平谷,大兴,延庆,宁河,汉沽。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 沽、大港外的12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大港,上海(除金山外的15 个市辖区),南汇,奉贤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崇明,金山,重庆(14 个市辖区),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长寿,壁山,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黔江,石柱,巫溪* 注: 1 首都和直辖市的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2 上标* 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第附录 A.0.2 条河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廊坊( 2 个市辖区),唐山(5 个 市辖区),三河,大厂,香河,在南,丰润,怀来,涿鹿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一组:邯郸(4 个市辖区),邯郸县,文安,任丘,河间,大城,涿州,高碑店,涞水,固安,永清,玉田,迁安,卢龙,滦县,滦南,唐海,乐亭,宣化,蔚县,阳原,成安,磁县,临漳,大名,宁晋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第一组:石家庄(6个市辖区),保定(3个市辖区),张家口(4个市辖区),沧州(2个市辖区),衡水,邢台(2 个市辖区),霸州,雄县,易县,沧县,张北,万全,怀安,兴隆,迁西,抚宁,昌黎,青县,献县,广宗,平乡,鸡泽,隆尧,新河,曲周,肥乡,馆陶,广平,高邑,内丘,邢台县,赵县,武安,涉县,赤城,涞源,定兴,容城,徐水,安新,高阳,博野,蠡县,肃宁,深泽,安平,饶阳,魏县,藁城,栾城,晋州,深州,武强,辛集,冀州,任县,柏乡,巨鹿,南和,沙河,临城,泊头,永年,崇礼,南宫*第二组:秦皇岛(海港、北戴河),清苑,遵化,安国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一组:正定,围场,尚义,灵寿,无极,平山,鹿泉,井陉,元氏,南皮,吴桥,景县,东光 第二组:承德(除鹰手营子外的2个市辖区),隆化,承德县,宽城,青龙,阜平,满城,顺平,唐县,望都,曲阳,定州,行唐,赞皇,黄骅,海兴,孟村,盐山,阜城,故城,青河,山海关,沽源,新乐,武邑,枣强,威县 第三组:丰宁,滦平,鹰手营子,平泉,临西,邱县 第附录 A.0.3 条山西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第一组:太原(6 个市辖区),临汾,忻州,祁县,平遥,古县,代县,原平,定襄,阳曲,太谷,介

地震级别和地震烈度有什么区别

地震级别和地震烈度有什么区别 1、地震级别 地震的大小用地震级别来表示。如6级地震,7.6级地震,7.8级地震,8.9地震等。 地震的级别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是鞭炮级的还是手榴弹级的还是炮弹级的,还是原子弹级的,还是氢弹级的,所释放的能量通过测定可以计算出来。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目前人类有记录的地震的最高震级是8.9级,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者相当于一个100千瓦的发电厂40年的发电量。这次汶川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千万发电厂2年的发电量(本人估算,仅供参考。)地震级别M与所释放的能量E的关系式如下: ㏒E=4.8+1.5M ; 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200万J;(J是能量单位)。每提高一级,能量大约增加31倍。 地震级别的测量与计算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在1935年提出来的,所以在说地震级别时常说“里氏”多少多少级地震。 一般来说,3级以下的地震是微震,基本感觉不出来,与鞭炮差不多。

3级到5级的地震就能感觉出来了,称为弱震或小震或有感地震。 5级到7级就会造成破坏了,称为强震或中震或破坏性地震。 7级以上的地震就是大地震了。 2、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用来反映地震时对地面和建筑物影响程度的一个概念。是指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同样是7.8级的地震,震源在地下深处,其破坏力就小,震源距离地表近,其破坏力就大。 从平面距离看,距离震中远的地方,破坏力就小,距离震中近的地方,破坏力就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远近不同的位置却有不同的烈度。在汶川可能是9度,在西安可能是6度,到了北京就是4度了。 地震烈度不是通过仪器测定的。而是根据人对地震的感觉和地面及地面上建筑物等受到的破坏程度确定的。中国把地震烈度分成了12度。下表是不同地震烈度的大致描述。 地震烈度损坏与感觉 1度无损坏,无感觉。 2度无损坏,基本无感觉。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有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有关规定及工程建设对编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需求制定的。 本标准吸收了我国近10年来新增加的、大量的地震区划基础资料及其综合研究的最新成果,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编图方法。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提供抗震设防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包括: 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c)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聿贤、高孟潭、徐宗和、薄景山、张培震、陈国星、谢富仁、李大华、冯义钧、许晏萍。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地震等级计算方法是什么

地震等级计算方法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不同级别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大呢?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9.5级, 计算公式为:M=lg(A/T)max+ σ ( Δ ) 式中:A ----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μm; T ----相应周期,S;

Δ----震中距,(度)。 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水平分量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1/8周之内的震动。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时,则取加权和: T=(T N ×A N +T E× A E )/(A N +A E ) 式中:A N ------南北分量地动位移,μm; A E ------ 东西分量地动位移,μm; T N ------ A N 的相应周期,S; T E ------ A E 的相应周期,S;

量规函数σ(Δ)为:σ( Δ )=1.66lg Δ +3.5 不能使用与表一中给出的值相差很大的周期来测定地震震级M。地震震级M应根据多台的平均值确定。 中国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其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多用矩震级来表示。 二、震级认定 社会应用,应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地震震级M 为准。 表一不同震中距(Δ)选用地震面波周期(T)值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

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中国地震烈度表(简要)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ⅩⅡ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 震中烈度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XⅡ 震级:1.92.53.13.74.34.95.56.16.77.37.98.5

地震区划图简介

地震区划图简介 一、我国地震区划图的沿革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四次编制了全国性的地震区划图,分别为: 1、1957年地震区划图 2、1977年地震烈度区划图 3、1990年地震烈度区划图 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00年8月1日,以国标形式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采用反应谱双参数标定形式给出了一般场地条件下(Ⅱ类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特征周期区划图及参数调整表,并对其适用范围作了严格界定。 新区划图强调了地震环境对反应谱形状的控制作用和场地条件对特征周期的调整,其结果更有表征性。已颁布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采用了新区划图的成果,按此进行抗震设计,提高了城市大量涌现的十几层至二十几层高层建筑的抗震水平。 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主要内容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强制性标准形式颁布实施、并以首次地震动参数形式给出的区划图,所采用的抗震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重现周期为475年),是根据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性、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及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综合确定的,这是目前国际工程界通常采用的风险水准。新区划图图件比例尺为1:400万,基础图件比例尺1:25 0万—1:600万。主要内容有:

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新区划图为Ⅱ类场地对应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分区图,共分7个区:<0.05g、0.05g、0.1g、0.15g、0.20g、0.30g、≥0.40 g。《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1990)》共分为5个区:<Ⅵ度、Ⅵ度、Ⅶ度、Ⅷ度、≥Ⅸ度。新区划图与《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1990)》相比,相当于在Ⅶ-Ⅷ度、Ⅷ-Ⅸ度间进一步细分,增加Ⅶ度半、Ⅷ度半两档。 采用上述分区形式主要是考虑与烈度区划图的衔接,以及现行行业抗震设计规范的顺利过渡,能够满足面大量广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峰值加速度的分区原则见表1。 表1 加速度分区原则 2、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新区划图按Ⅱ类场地、阻尼比0.05考虑,将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Tg分为三个区: 1区:0.35sec;2区:0.40sec;3区:0.45sec。 Tg主要取决于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对50年10%地震动贡献最大的潜源的震级上限,震级上限越大,Tg越大。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相比,新区划图给出的Tg偏于保守。 从近年来获得的大量强震加速度记录分析来看,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一般较长,与现行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差异较大。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例,修订后的GB50011-2001规范采用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给出的Tg值,Ⅰ类场地设计地震一组、二组、三组的Tg分别为0.

关于地震级别和地震烈度

引用关于地震级别和地震烈度 5.5-5.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七度为主,建筑物破坏现象为:Ⅰ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倾倒。Ⅱ类房屋多数损坏,少数破坏。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许多损坏。不很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牌坊、砖石砌塔和工厂烟囱可能损坏。 6.0-6.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八度为主,对建筑物造成如下破坏:Ⅰ类房屋大多数破坏,许多倾倒。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院墙破坏,局部倒塌。石碑等多移转或倒下。个别地下管道接口处遭到破坏。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由于地基类别、房屋抗震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诸多因素的差别,目前对一个地震烈度八度的地震会造成什么程度的破坏,尚无一个统一标准可以借鉴,因此,据1975年辽宁海域7.3级地震时,营口市遭受地震烈度八度的破坏的调查结果表明,基本完好占50%,轻微损坏占17%,中等破坏占33%。 6.5-6.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如按九度考虑,建筑物遭到的破坏为:Ⅰ类房屋大多数倾倒。Ⅱ类房屋许多倾倒。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院墙大部倾倒,较坚固的亦局部倒塌。牌坊、塔及工厂烟囱多破坏甚至倾倒。石碑等多翻倒。地下管道有些破裂。 7.0-7.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一般为九度,个别可达十度。九度的破坏如上述。十度对建筑物破坏很大,Ⅲ类房屋许多倾倒。铁轨轻度弯曲,地下管道破裂。 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如下表: 震级 2 3 4 5 6 7 ≥8 震中烈度1~2 3 4~5 6~7 7~8 9~10 11~12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其技术要素和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以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利用规划。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地震动参数区划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 zonation 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抗震设防要求的区域。 2.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seismic peak ground acceloration 与地震动加速度反映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2.3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开始下降点的周期。 2.4超越概率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某场地可能遭遇大于或等于给定的地震动参数值的概率。 2.5抗震设防要求 requirements for seismic resistance;requirement for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 quake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3 技术要素 3.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 3.2《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 3.3《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 3.4《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类场地划分。 4 使用规定 4.1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4.2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 4.3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 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附近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 c)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d)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广东省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附录A广东省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 地震分组 烈度加速度分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 广州市7度0.10g第一组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 禺区、南沙区 6度0.05g第一组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 韶关市6度0.05g第一组武江区、浈江区、曲江区、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乳源瑶族自治县、新丰县、乐昌市、南雄市 深圳市7度0.10g第一组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 珠海市7度0.10g第二组香洲区、金湾区7度0.10g第一组斗门区 汕头市8度0.20g第二组龙湖区、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澄海区、南澳县7度0.15g第二组潮南区 佛山市7度0.10g第一组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 江门市7度0.10g第一组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6度0.05g第一组台山市、开平市、恩平市 湛江市8度0.20g第二组徐闻县 7度0.10g第一组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遂溪县、廉江市、雷 州市、吴川市 茂名市7度0.10g第一组茂南区、电白区、化州市6度0.05g第一组高州市、信宜市 肇庆市7度0.10g第一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 6度0.05g第一组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四会市 惠州市6度0.05g第一组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 梅州市7度0.10g第二组大埔县 7度0.10g第一组梅江区、梅县、丰顺县 6度0.05g第一组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兴宁市 汕尾市7度0.10g第一组城区、海丰县、陆丰市6度0.05g第一组陆河县 河源市7度0.10g第一组源城区、东源县 6度0.05g第一组紫金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 阳江市7度0.15g第一组江城区 7度0.10g第一组阳东区、阳西县6度0.05g第一组阳春市 清远市6度0.05g第一组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阳山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英德市、连州市 东莞市6度0.05g第一组东莞市中山市7度0.1g第一组中山市 潮州市8度0.20g第二组湘桥区、潮安区7度0.15g第二组饶平县 揭阳市7度0.15g第二组榕城区、揭东区7度0.10g第二组惠来县、普宁市6度0.05g第一组揭西县 云浮市6度0.05g第一组云城区、云安区、新兴县、郁南县、罗定市 19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我国现在使用的是1990年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我国几个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和广东沿海,台湾地区等。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定

第一条为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保证准确地使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上所标示的地震烈度值,系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该烈度值称为地震基本烈度。 第三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系国家经济建设中地震设防的法规图件。在其适用范围内,建设项目的抗震设计和已建项目的抗震加固,均应遵照执行。 第四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适用范围如下: (一)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土利用规划的基础资料; (二)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震设防依据; (三)制定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对策的依据。 第五条在本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基础上,应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工程和地区有: (一)地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烈度区划图设防标准的重大工程、特殊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二)位于地震烈度区分界线附近的新建工程; (三)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 (四)占地范围较大,跨着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和大型厂矿企业,以及新建设开发区。 第六条对进行过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小区划等工作的工程和地区,凡其结果经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均有效。 第七条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由国家地震局会同建设部等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的主 管部门组织专家组成。 第八条对不执行本规定并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或单位应追究其责任。 第九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自国务院批准颁布之日起生效。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77)和原省级地震烈度区划图停止使用。 第十条本地震烈度区划图及使用规定由国家地震局负责解释。

广东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 总则 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 3a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1.0.5.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 2.0.2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 000-15 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7 道路用地(R03)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2.0.12公共绿地(R04)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离开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2.0.13配建设施 与人口规模或与住宅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部的总称。 2.0.27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m2)。 2.0.29建筑面积毛密度 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m2)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2)的比值表示。 2.0.30 住宅建筑净密度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编制说明

地震行业标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计划编号等基本情况 地震烈度速报可在地震发生后通过观测仪器直接提供地震烈度,快速生成地震影响强度和范围,为人员伤亡估计、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救援决策和工程抢险修复决策提供依据。地震监测台站越密集,对地震影响场的了解就越全面和详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规程是规范、科学进行地震烈度速报工作的基础。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并制订了统一的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 2011年5月15日,依据中震法函…2011?14号“关于征集2011年地震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建议的通知”,编写组提交了地震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地震仪器烈度”。2011年9月26日,中震函…2011?351号“关于下达2011年地震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批准制订工作立项,项目“地震仪器烈度”由工程力学研究所负责。 二、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地震应急响应与处臵技术”方面,明确指出发展“地震和地震烈度的速报”、“重要工程设施预警与

紧急处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应当通过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快速判断致灾程度,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我国2020年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并明确将“建设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臵提供实时地震信息服务”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到2020年,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本项工作是落实《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地震观测台网发展迅速,基于实际地震观测地震动记录的仪器烈度速报已经开展,但缺少统一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而日本、美国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并制订了统一的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如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设密集的强震动观测台网和烈度计网,1996年正式启动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可以在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后2—3分钟给出各地的仪器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峰值等,并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发布。2011年日本3.11特大地震中,日本分别在震后2分钟和7分钟在网站上发布了详细的烈度速报分布图,并在15分钟给出了更详细的推测烈度分布图。美国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