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教学系统设计重点总结

最新教学系统设计重点总结

最新教学系统设计重点总结
最新教学系统设计重点总结

教学系统设计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教学及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

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2.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的含义: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

教学开发、设计的理论的简化形式,是一套程序化步骤。

3.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

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4.教学对象分析(audience analysis or target-population analysis)或称学习者分析(learner analysis):是教学设计前期的一项分析工作,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

格,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学习目标的编写、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

选择和运用等提供依据。

5.认知发展特征:是指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和

现象。包括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6.认知结构的概念:个体的观念的全部的或特定的内容和组织。

7.概念图:就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

8.学习风格的含义: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

学习倾向的综合。

9.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

要。

10.教学策略: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方式、

方法、媒体等的总和),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1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

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

活动方式。

12.支架式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Conceptual Framework),该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

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13.协作学习:指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极力机制下为

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14.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

15.学习资源: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

信息。

16.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

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17.混沌性:指所有的物理现象都像疑团一样是不可决定的,所以也是不可决定的。这种非

决定论的不可预测性带来了事物的无序性、复杂性、不平衡性、多样性、非线性及不稳定性。

18.教学系统自动化:就是有效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

品开发人员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提供富足、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

二、填空题。

1.教学系统设计的特点:系统性、技术性、理论性与创造性、计划性与灵活性、具体性、

反思性、实践性、艺术性。

2.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范围:正规的学校教育、全民的社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中。

3.教学系统方法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最优性。

4.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功能:说明教学系统设计做什么,如何去做,主要关注的是设计问题。

5.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肯普(J.E. Kemp )模式——ID1的代表模式,狄克——

柯瑞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6.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

与设计,学习环境设计,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

7.教学目标的特点:客观性和主观性并存、动态性和稳定性并存、系统性、层次性、时限性。

8.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控制、激励、中介、测度功能。

9.Gagne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和态度。

10.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11.情感领域的目标: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性格化。

12.动作领域的目标分类:感知、准备、由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

创新。

13.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基本要素:ABCD法。ABCD分别对应对象、行为、条件、标准。

基本方法:ABCD的清晰表述(行为主义观),内外结合法(认知观),基本部分与选择部分(行为不能省略),情感领域:表现性目标表述法。

14.教学目标分析及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灵活性、层次性、可操作性、

可视化。

15.认知结构间的三种关系:隶属、总括、并列;

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固性。

16.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以“产品”、“课堂”、“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17.学习动机的分类: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8.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模型——ARCS动机模型。包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

内容和学生需求的相关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

19.成人学习者和传统学习者在学习目的、学习技巧、学习要求、学习时间和师生关系等方

面表现为:学习目的明确;实践经验丰富、自学能力较强、参与教学决策、注重教学效率。

20.教学策略特点: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21.支架式教学策略的来源:维果斯基的“邻近发展区理论”。

22.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总体特征:长期性、跨学科性、以学生为中心、实践性

23.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果展示与评价、总结与提

高。

24.教学媒体的特性: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25.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和方法。选择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教学条

件、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等。选择方法:问题表、矩阵式、算法式、流程图

26.注意的特性:选择性、新异性、简洁性、适中性、期望性;知觉的特性:整体性、相

对性、对比性;记忆的特性:组块性、有限性。

27.课堂氛围营造的策略:民主教学、成功教学、灵活教学、双边教学。

28.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激励、调控、教学、导向功能。

29.教学评价分类。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按评价的功

能不同,分为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按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

评价。

30.信息资料搜集方法:测验、调查、观察

31.教学系统设计方案的评价:完整性和规范性、可实施性、创新性。

32.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原则: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33.形成性评价的方法:自我评价、专家评议、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实验、进行

中的评价。

34.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项目定义、教学设计、系统设计、脚本编写。

35.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个性化、合作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开放性。

36.混沌理论的3个关键概念:蝴蝶效应、分形、奇异吸引子

37.常见的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工具:专家系统、咨询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绩效支持

系统、写作工具。

三、简答题。

1.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

答:1)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运用指导实践;实践充实完善升华理论,互激;教

师专业化,利于搞教学科研;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交流。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设计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的思维方法、态度、创新能力具有迁移性;4)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化体现;5)有利于教育技术向深层次发展。2.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

答:1)应用性、桥梁性科学:多学科理论、理念、技术、方法的创新应用

2)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找到渐近目标的最佳问题解决方案

3)设计理论学科:科学、艺术、问题、决策、创新

4)规定性理论科学:描述性理论提示客观规律;规定性理论在于遵循规律,关注策略

3.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答:1)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教学是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的贡

献:传播过程模式与教学设计内容的关系(谁学——学什么——怎么学——产生什么效果);如何提高教学传播的效果?

2)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教学理论揭示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教学设计从指导思想到教

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者的分析,从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

等一系列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到教学评价,都是从教学理论中吸取精华。

3)系统理论与教学设计。系统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教学系统

方法的实施过程如下:系统分析教学问题;提出多种可选方案;选出最佳方案;具体设

计方案;试行评价方案;运用和推广。

4)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不同的学习理论促使教学设计过程和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教

学设计吸收了各种学习理论流派的精髓。

4.教学目标分析和阐明的意义。

答:1)有利于课程的规范化;2)有利于学生的学习;3)有利于教师的教学;4)有利于交流和沟通。

5.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

答:1)归类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言语信息类学习

2)层级分析法——用于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各层次知识点有不同的难度等级)

3)信息加工分析法——揭示心理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

4)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的关系结构。

6.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初始能力分析)包括那些。

答:1)对预备技能(prerequisite skills)的分析:即了解学习者是否具备了新的学习所必须

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2)、对目标技能(target skills)的分析:即了解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

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

3)、对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态度的分析:如是否存在偏见或误解

7.认知结构分析有什么意义?

答:1)掌握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是设计过程和资源的前提。

2)了解学习者新旧知识结构之间的关联,有利于教学设计者对内容进行安排

3)了解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可以为教学设计者进行内容设计和表现提供一种参考和预设。

8.概念图的作用。

答:1)评估学习者理解知识的程度,了解其知识结构缺陷。2)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和

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3)概念图是一种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技能的有效工具。4)概念图也是一种测评工具,考察学习者已有知识结构的总体特征。

9.学习风格模型。

答:1)Curry 的洋葱“模型”:

最外层——教学偏好(主要关注影响学习的刺激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情感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

中间层——信息处理方式(主要关注个体吸收信息时所采用的智慧方法)

里面层——认知个性风格(为吸收新信息而选择个人的方法)

2)Kolb的学习风格理论(中间层)

认为学习过程周期由4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构成,即具体体验、抽象概括、反思观察、主动实验;学习风格:聚合者、同化者、调节者、发散者

3)格雷戈克(Cregorc)学习风格(中间层)

个体的两种能力:感知(信息获取的方式)和排序(信息排列和存储的方式)

知觉有两个性质:抽象和具体、序列和随机;4种学习风格:具体──序列、具体──随机、抽象──序列和抽象──随机四种类型。

10.评价功能的发展。

答:1)评价过程重学生的发展,轻甄别功能;

2)评价过程重激发学生学会思考,轻对知识的简单重复;

3)评价过程不仅体现学生个体的反应方式,而且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11.基于活动理论的教学系统设计。

答:1)学生行为活动的分析与设计——核心任务2)、学习环境的设计3)、学习策略的设计4)、教学传递的设计5)、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12.混沌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启示。

答:1)、对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根本性假说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2)、对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的线性程序产生了冲击

3)、对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决定的可预测性提出了挑战

4)、突破了传统教学系统设计的封闭系统框架

13.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研究的新趋势。

答:1)、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2)、从教学系统设计到绩效技术3)、学科教学系统设计4)、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5)、网络化教学系统设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