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钢板墙面施工方案讲解

钢板墙面施工方案讲解

钢板墙面施工方案讲解
钢板墙面施工方案讲解

6.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4.8压型钢板安装工程

本工程压型钢板工程安装包括墙面彩钢板安装。

由于本工程压型钢板安装是一项集细部设计,生产制作、运输及安装等一揽子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与方法,是保证整个工程安全、优质、高速建成的关键。

一.细部设计

细部设计是本工程制作、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将原初步设计的细化为指导生产和施工的过程。细部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a.墙面板分布图。

b.节点大样图(包括彩钢板拼缝处理、封沿处理).

c.细部设计流程

二. 安装准备

a.临时堆放场地按现场事先总平面图要求准备好一个地面平整密实、排水良好、交通方便的墙面彩钢板堆放场地。

b.各种连接件、直接支架、自攻螺钉、铝拉铆钉到达现场专用仓库后由专人负责发放。

c.安装用的工具设备,防护用品及辅助材料(手枪钻,拉铆枪、电剪刀、切割机)准备齐全,到达专用仓库,又经检查合格,由专人保管发放。

d.参加彩钢板安装的施工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施工技术,施工安全交底,熟悉施工图及施工方案,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及质量要求,各安装部位的导线网、轴线,水平标高等均应复查。

三. 墙面彩钢板(采光板)的安装

墙面板的制作均采用工厂制作、运至现场安装方法。

⑵墙面、隔墙彩板安装方法:

本工程仅局部墙面采用彩钢板维护。

根据建筑立面处理需要,设计墙面檩条及彩板排布图。墙面彩板安装前,应审核墙面檩条排布图,对其中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以便最终的檩条排布能满足墙面彩板的安装。

墙面彩板的安装需搭设活动脚手架。其安装方法同墙面彩钢板。墙面彩钢板与彩钢板之间的搭接要保证足够的搭接长度;横向搭口应平服,靠柱子处接缝应密闭,上下口应整齐;对墙角采

用预先弯制的包角板包边;在与下部墙体连接处应做好泛水板,先于墙面板安装,并设泡沫塑料堵头,以防进水。

6.4.9 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控制点设置、技术复核、检测、试验计划

(1)质量控制点设置

本工程的分项工程的划分详见《质量控制点(分项工程)划分表》及钢结构制作主要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2)技术复核及隐蔽工程验收

a.为避免造成人为的差错,对于重要的工序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复核,办理复核验收记录。必要时应经监理及专业检测单位复核、验收。本工程必须进行技术复核的工序、以及实施人、复核验收人分工详见《技术复核项目及分工计划表》。

b.对被下道工序覆盖后无法再检测、纠正的重要分项工程,在下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办理验收记录。需要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分项工程名称及验收责任人详见《隐蔽工程验收项目及分工计划表》。

(3)工程质量的检测、验收

a.按照前述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每个分项施工完毕后均应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测。

b.检验质量及评定等级采用的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

c.根据规定,各分项工程质量由质检员检验评定,监理复核。各分部工程质量由分公司质安科组织验收评定,监理复核。

(4)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

原材料的检验

a.钢材进场时必须提供生产厂方出具的或由供货方抄转具有可追溯性的质量保证书。质保书应详细列明其试验数据、生产日期及批号。进场后应安规定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b.其他材料进场时必须有合格证。对质量有怀疑时,应取样抽检。

成品、半成品的检验

成品、半成品构件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合格证标识。

二.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专检)制度

(1)自检应在施工小组内部由组长和工人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或分项工程完成后进行,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防止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发生,做到“预防为主”。

(2)互检由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施工员、技术员、本工序和下道工序的组长和兼职质

量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并进行质量等级评定。在自检基础上所组织的互检,既可达到督促检查,“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又可在客观上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专检是专职质量员在自检和互检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独立地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按标准规定检定工程质量等级。

三.采用先进设备及检测仪器

(1)采用全自动切割机切割钢板,达到切口光滑平整、变形小、效率高、优质。

(2)采用自动埋弧焊接机焊接构件,使焊缝外形饱满均匀,成形良好,无气孔、夹渣、咬边等缺陷。

(3)采用H钢翼缘矫直机矫直成型构件,能使翼缘板对腹板连接处的垂直度达到±1mm,而且速度快。

(4)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焊接焊缝进行探伤检测既安全又可靠。

(5)采用经纬仪检测门架安装垂直度及轴线位置,可有效地提高安装精度。

四.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交底记录

6.5 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在保证安全施工前提下,所有单体工程在墙体施工阶段均采用搭地式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

6.5.1 材料

1)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MM×3.5镀锌焊接钢管,其材质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普通碳素结构技术条件》(GB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使用普通焊接钢管时,应在管壁内外涂刷防锈层,并定期复涂,以保持其守好。

2) 脚手架用的新钢管必须有制造厂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如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抽样检验机械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管端部应平整,内外表面光滑,不得有影响使用的变形、裂缝、严惩锈蚀等缺陷存在,不得有超过0.50MM深的划道、刮伤、焊接错位、烧伤和结疤等缺陷存在。

3) 脚手架钢管严禁用电焊或氧气切割,严禁打孔。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也可用Q235A级钢板制作。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70N·m 时,扣件不得破坏。

扣件的形式有三种:

a.直角扣件:用于两根呈垂直交叉钢管的连接;

b.旋转扣件:用于两根呈任意角度交叉钢管的连接;

c.对接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对接连接。

4) 对重复使用的扣件应及时检查,有裂缝、变形的扣件严禁使用;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6.5.2 操作工艺

1) 双排脚手架每根钢管的固定扣件不应少于两个。

2)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高出操作层不宜大于一步架。

3) 垫板、底座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面积不宜小于0.15M2,宽度不宜小于220MM,木垫板长度不宜小于2跨,厚度不宜小于40MM。

4) 最大搭设高度及其构造参数:

5) 搭设纵向水平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纵向水平杆应水平设置,钢管长度不宜小于3跨;

b. 接头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内外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上下两个相邻头应错开一跨,其错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立杆轴心线距离应小于纵距的1/3。

当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2 个旋转扣件固定,其固定间距不应小于800MM,扣件中心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c.纵向水平杆与立杆相交处必须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d. 沿建筑物周围搭设的脚手架应采用闭合形式,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

6) 搭设横向水平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采用钢制脚手板、木脚手板时,横向水平杆应用直角扣件架设在纵向水平杆的上方;采用竹笆脚手板、钢框竹木脚手板时宜架设在纵向水平杆的下方。凡立杆与纵向水平杆相交处均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严禁任意拆除。跨度中间的横向水平杆根据需要设置;

b. 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端伸出纵向水平杆不应小于250MM,靠墙的一端距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

7) 每根立杆的底座向上200MM处,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

8) 搭设剪刀撑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周边交圈、架高在20M以下单、双排脚手架宜从转角处起,每间隔6跨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边疆布置。“一”字型或架高在20M以上脚手架应在整个长度和高度方向上边疆设置剪刀撑;

b.每副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少于4根,也不应超过7根,与纵向水平杆呈请45゜~60゜角;

c. 剪刀撑应设置在脚手架立杆外侧,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立杆机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其交点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杆件接头采用搭接连接,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2个放置扣件固定,固定间距不应小于800MM。

9) 从第二步起,在脚手架操作层的外侧应设置栏杆,,搭设栏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上栏杆高度宜取1.1~1.2M,挡脚手板高度不应小于15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b. 上栏杆、中栏杆、挡脚板均应架设在立杆内侧,并保持足够的刚度;

10) 脚手架在搭设、使用中应经常检查下列项目:

(1)支承体系、连墙件等是否符合脚手架工程的要求;

(2)各主节点处的诸杆件是否符合脚手架工程;

(3)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4)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5.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拆除

⑴为保证脚手架拆除中的稳定性,拆除脚手架必须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A 全面检查脚手架,重点检查扣件、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B 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均应在交底书上签字;

C 根据拆除现场的情况,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看守;

D 清除脚手架上留存的材料、电线等杂物。

⑵脚手架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拆除脚手架必须有专人指挥,参与拆除的人员应注意动作的配合和协调,在拆除过程中不宜中途换人,不得单人拆除较重杆件等有危险的构配件;

B 拆除顺序应是后搭设的部件先拆,先搭设的部件后拆,严禁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拆除做法;

C 连墙件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杆件拆除之后才能拆除。当拆除至最后一节立杆时,应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拆连墙件和支撑件;

D 拆脚手架宜一步一清,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不得已大于2步,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

E 拆剪刀撑和纵向水平杆时,应先拆中间扣件,后拆两端扣件。拆扣件时,应有防止杆突然附落的措施。

⑶拆除的脚手架部件应及时运至地面,严禁从空中抛掷。

⑷运至地面的脚手架部件,应及时清理、保养,根据需要涂刷防锈油漆,并按品种、规格入库堆放。

6.6 楼地面工程

楼地面工程必须严格遵照《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及《江苏省建筑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地面与楼面工程》(DB32/299-1999)施工。

楼地面工程采用整体砼地面原浆抹面施工工艺。

整体砼楼地面原浆抹面施工工艺是一项科学、经济的施工方法。它除常规的标高控制、模板(或砼垫层)施工、钢筋绑扎等工序外,着重强调了砼的配制、运输、浇捣、平整控制、抹面的时间控制、养护等关联工序的施工要求及搭接。因为这些工序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其间的因果关系都将直接影响整体砼楼地面原浆抹面的施工质量。因此要使该项工艺施工达到所希望的要求,必须按工艺要求把好以下四道工序的施工要领。

6.6.6.1 砼配制及运输

砼配制:为了使所配制砼达到原浆抹面施工工艺所需标准,砼的水灰比必须保持小于0.45,坍落度控制在80~110之间,所用砂、石应符合泵送砼标准。原浆抹面的砼强度值要≥C20;砼的配制除符合设计强度外,还应有良好的和易性。

砼运输:原浆抹面施工工艺要求砼连续浇捣,因而要求砼的运输(包括布料入模)采用砼输送泵(最好车载泵输送布料机),它可使砼的浇灌速度在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前提下满足上述工艺要求。

6.6.2平整度控制

砼浇筑时的平整度控制的好与差,直接决定下一步原浆抹面的平整质量。因此可考虑采用平整控制导轨(导轨有埋人式与悬挂式)来控制砼浇筑时的平整度。导轨采用6#槽钢(埋入式)或φ100无缝钢管(悬挂式),间距控制在3.0m~5.0m以内。其下设支撑脚(形式、规格及间距要经计算确定),砼浇筑前先要将导轨及配件按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好,并在其刚度、平整度核验合格后开始砼的浇筑,砼在浇捣密实且基本粗平后用3.5m~5.5m铝合金刮尺沿靠在平整度控制导轨上有次序的往复刮抹,直到砼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为止。

埋入式导轨在砼表面收水,人踩上去基本不下沉即可拆除,导轨槽用砼填补平;悬挂式导轨可在砼表面刮抹平后,随即拆除。

6.6.3砼浇捣:砼的浇筑工艺安排除满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整体砼楼地面原浆抹面的工艺要求。因此砼浇筑除按常规的施工方法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6.6.3.1根据砼一次连续浇筑的面积及抹面工艺,事先制定切合工程实际情况的砼浇筑流程,配置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数量)及劳动力,做好磨光机等机械的检修工作,以确保砼的连续浇筑。

6.6.3.2砼按制定的浇筑流程和速度以斜面式浇筑(先梁后板),在许可下,板的一次浇筑宽度适当放大。但必须保证前后砼浇筑搭接在其初凝前;板砼浇筑厚度应均匀(虚铺厚度应略高于板面标高),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以砼面不显出下沉,基本无气泡出现,表面基本粗平并出现少量水泥浆即停止振捣,以免产生泌水与离析现象。

6.6.4砼磨光

6.6.2.1抹面时间控制:抹面的时间决定着抹面的质量,过早会使砼表面产生高低流纹,影响平整度精度;过迟会给打抹带来困难,不易抹光,有时还会因砼终凝时间己到而影响砼的强度。最好是控制在砼入模平整初凝开始,砼表面水分已蒸发,人踩上去基本不下沉后开始抹面;抹面工作必须控制在砼终凝前完成。

6.6.2.2抹面:抹面分粗抹、精抹和终抹三个阶段。

本工程中,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地面面层主要有环氧树脂地面,地砖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等,整体楼地面原浆抹面施工工艺到粗抹阶段为止。

粗抹:砼己初凝,大约是浇筑后3h~4h,砼的表面水分已蒸发,人踩上去不会下沉时,采用圆盘均匀反复(粗抹遍数视抹的情况决定)抹光压实,每抹一遍结束后,要待砼表面水分蒸发后再进行下一次打抹。同时用3.5m~5.5m刮尺进一步进行刮抹整平。粗抹时应以面积的整体性抹平压实,原浆掉出为主要目标。粗抹时操作人员要脚穿网格鞋。

养护:终抹后采用薄膜覆盖并浇水养护7d后,以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和控制砼的温度。达到限制收缩,预防开裂,满足龄期强度的要求。

6.6.5 地砖楼地面

6.6.5.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平层→排砖弹线→贴标准点→刷素水泥浆→抹浇结合→铺贴地砖→镶缝→清洁养护。

6.6.5.2 施工要点:

⑴回填土应用砂土或粘性土,土中的草皮杂物应过筛清除,并应控制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使之在相同的能量下达到较高的密实度,夯实时必须夯夯着实,处处夯到。

⑵碎石垫层铺设时应首先对碎料加工,用锤打碎,或粒径为20-50MM骨料,其中不得含有草皮、杂物,碎料铺平拍实后灌以M2.5混合砂浆,夯实,机械夯实时,蛙式打夯机行走路线应从外围向中心圈进,不得漏走往复进行,直至表面平整,碎料不松动为止。

⑶混凝土垫层铺设时,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一般不应超过2h,混凝土垫层浇筑12h 后可以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⑷在抹灰找平之前需将基层表面的浮灰、砂浆疙瘩、油污等清除干净,高出部分凿平。铺贴地面砖时首先检查找平层是否按设计标高要求,再按地面标高做标准点,由前往后逐行铺贴,并要随铺随用木柄锤击,贴好后扫去表面石灰,用竹签划缝、棉布擦净。

⑸抹结合层:

A 根据+50cm水平线,打灰饼(打墩)及用刮尺(靠尺)推好冲筋(打栏)。

B 浇水湿润基层,再刷水灰比为0.5素水泥浆。

C 根据冲筋厚度,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以手握成团,不泌水为准),抹铺结合层。结合层应用刮尺(靠尺)及木抹子(磨板)压平打实(抹铺结合层时,基层应保持湿润,已刷素水泥不得有风干现象,结合层抹好后,以人站上面只有轻微脚印而凹陷为准)。

D 对照中心线(十字线)在结合层面上弹上面块料控制线(靠墙一行面块料与墙边距离应保持一致,一般纵横每五块面料设置一度控制线)。

⑹地面砖的品种、规格、颜色和图案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平直,宽度一致,保证砖缝分配均匀,为了防止地砖空鼓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泼水湿透,地面砖使用前,必须浸泡,然后取出,待表面晾干后方可镶贴。

⑺根据控制线先铺贴好左右靠边基准行(封路)的块料,以后根据基准行由内向外挂线逐行铺贴。

⑻地砖楼地面标高应低于走廊,施工时并注意卫生间的地漏标高和排水方向,绝不允许反坡倒流和积水现象。

6.6.6 环氧树脂防尘地坪涂料

6.6.6.1工艺流程

A. 清理地面人工铲除表面松散物,用自来水冲洗

B. 用无尘打磨机去除表面浮浆,凸出部位并吸尘

C. 修补凹洞

D. 固化、干燥

E. 底漆,封固地面,如需再加上底油一次

F. 干燥固化

G. 纯环氧树脂面层

H. 干燥固化

I. 伸缩缝处理

6.6.6.2伸缩缝处理

⑴沿原水泥面伸缩缝处切伸缩缝

⑵塞白色泡沫条于缝内

⑶缝两旁贴胶纸

⑷灌聚氨脂贴密封胶

⑸撕胶带、清理

6.6.6.3施工注意事项

⑴施工现场应保持温度≤85%,温度≥10℃

⑵施工现场应封闭,做到无尘施工

⑶基层处理时,基层要达到平整、坚实、干燥、洁净、PH值呈中性

⑷施工、储藏都要隔绝火源

⑸施工环境要通风

6.7 涂料工程:

6.7.1 施工工艺

基层清扫→局部缝隙填补→磨平→满刮腻子→磨平→第一遍涂料→复补腻子→磨平→第二(三)遍涂料

6.7.2施工注意事项

⑴施涂前应将基体或基层的缺棱角处,用1:3的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表面麻面及缝隙应用腻子填补齐平。

⑵外墙涂料工程分段进行时,应以分格缝、墙的阴角处或水落管等为分界线。

⑶外墙涂料工程,同一墙面应用同一批号的涂料,每遍涂料不宜施涂过厚,涂层应均匀颜色要一致。

⑷要注意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高温、日光曝晒或寒冷以及湿度过大的天气一般不宜进行涂料施工,最好控制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50%-70%℃条件下施工。

⑸使用涂料时须搅拌均匀,涂料稠度要适中,涂料加水应严格按出厂说明书要求,不得任意加水稀释。

⑹涂料涂层厚度要适中,厚薄一致,毛刷软硬程度应与涂料品种适应,涂刷操作中用力均匀、顺直,刚中带柔。

⑺涂料涂刷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与施工规范,本工程外墙涂料采用粘贴胶带纸技术措施,确保装饰线与分色线平直与清晰。

(8) 施涂复层涂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复层涂料一般是以封底涂料、主层涂料和罩面涂料组成。施涂时应先喷涂或刷涂封底涂料,待其干燥后再喷涂主层涂料,干燥后再施涂两遍罩面涂料;

B 刷涂主层涂料时,其点状大小和疏密程度应均匀一致,不得连成片状;

C 水泥系主层涂料喷涂后,应先干燥12h,然后洒水养护24h,再干燥12h后,才能施涂第二遍罩面涂料;

D 施涂罩面涂料时,不得有漏涂和流坠现象,待第一遍罩面涂料干燥后,才能施涂第二遍罩面涂料。

6.8 瓷砖墙面

本工程卫生间墙面、茶水间墙面及开水间墙面为瓷砖墙面。具体做法为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粉面后抹6厚1:0.1:2.5水泥石灰膏砂浆结合层,贴5厚瓷砖并用白水泥擦缝。

6.8.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找规矩、弹线 铺贴块材 拔缝、修整 勾缝 养护。

6.8.2 施工要点

(1) 将墙面上的砂浆污物等清扫干净后,在基层上提前浇水湿润。

(2) 弹线排砖:按照设计图案、墙面尺寸和面砖尺寸,进行组拼找规矩;水平控制线以室内施工标准水平线为依据,垂直控制线以水平线套方,根据确定后的砖数和缝宽,在墙面上纵横每隔四块砖弹控制线以控制方正。预排时,应注意除排列方法中必要的1/2砖外,同一墙面不得有一排以上非整砖,并将非整砖排在次要部位。

(3) 面砖在铺贴过程中要先经过筛选、试铺后正式铺贴,安放时,块材四角应同时落下,用木锤敲击木垫板,发现空壳,及时掀起,用砂浆补实。板块间要求接缝严密,并在镶铺后1~2昼夜进行干水泥擦缝。

(4) 质量标准:材料品种、规格、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无裂纹,无掉角和缺楞,与基层粘结牢固无空鼓,表面洁净,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

6.9 轻钢龙骨吊顶

6.9.1工艺流程

弹出标高线 固定吊杆 安装主龙骨 按标高线调整主龙骨 主龙骨底脚弹线 固定次龙骨 整体校正。

6.9.2施工方法

(1)吊顶安装前先按照设计标高在四周墙上或柱子上弹出标高基准线,龙骨、吊杆位置线弹到楼板下底面上,弹线应清晰正确。

(2)在现浇混凝土各层楼面中预留吊钩或预埋件,吊杆直接焊在预埋件上或用螺栓固定。

(3)检查已安装好的通风、消防、电器线路,并检查是否做完打压试验或外层保温等工作,这些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吊顶安装工作。

(4)吊顶主龙骨的吊点间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即纵向中距为900~1200mm,横向间距900~1000mm,在龙骨端部不得大于300mm,吊杆应采用Φ8元钢且垂直无弯,连接可靠,焊缝均匀刷防锈漆二度。

(5)凡遇有人孔、灯带、灯箱、风口等部位均应用龙骨在四周加强,并适当增设吊点,次龙骨的排列可按饰面板的规格确定。

(6)吊顶轻钢龙骨安装后,中间应起拱,起拱高度不小于短跨方向的1/200,并且应校正位置和标高及水平面,调正紧固连接件,形成平整稳固的龙骨网格。

(7)饰面板安装前,必须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按照不同的品种分种分别安装在各自的吊顶上。

6.9.3成品保护

(1)轻钢骨架及罩面板安装时,应注意保护顶棚内各种管线。轻钢骨架的吊杆,龙骨不准固定在通风管道及其他设备件上。

(2)轻钢骨架、罩面板及其他吊顶材料在进场、存放、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管理,保证不变形,不受潮,不生锈。

(3)施工部位已安装的门窗,已施工完毕的地面、墙面、窗台等应注意保护,防止污损。

(4)已装的轻钢骨架上不得上人踏踩,其他工种的吊挂件不得吊于轻钢骨架上。

(5)为了保护成品,罩面板安装必须在棚内管道保温,试水等一切工作全部验收后进行。

6.9.4轻钢龙骨吊顶工程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

6.10 水电工程

6.10.1主要施工方法及工序安排

6.10.1.1管道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工序安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