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校教改实验项目、实施方案、过程材料及实验成果

学校教改实验项目、实施方案、过程材料及实验成果

学校教改实验项目、实施方案、过程材料及实验成果
学校教改实验项目、实施方案、过程材料及实验成果

学校教改实验项目、实施方案、过程材料及实验

成果

第一阶段启动

一、在全国中小学课堂作文创新教改实验总课题的指导下,组建地区性的课题组,即分课题组。

1.命名:以地名为课题组的冠名。

2.组长:校长

3.副组长:可由组长提名任命得力人员担任,二三人为宜。

4.组员:参加实验的学校的校长或由校长指定的骨干教师均可。

5.填写申报表,加盖地区教育部门的公章,上报总课题组。

6.总课题组审批后,地区性课题,即分课题组正式成立。由总课题组授分课题组牌匾。

7.各分课题组的组长吸纳为总课题组组员,可参与总课题组的重要决策。

8.确定参与实验的学校、师生等。可全校参与,也可只送选若干年级或班级参与。教师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校方指定,组成实验组,并上报分课题组。

二、由总课题组委派专家为全体参与实验的领导干部,及相关教师宣讲实验原理,培训实验骨干。

1.专家与领导干部交流开展课堂作文创新教改的理念与方法。

2.选一两所有代表性的学校由专家亲自执教,上观摩课。

3.课后与听课教师座谈交流。

第二阶段实验

一、在分课题的指导下,各校的实验组独立开展实验活动。

1.遵照总课题组专家宣讲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2.使用总课题提供的实验资料

3.分课题组员下校听课,评课。

4.分课题组员将听课,评课的心得作文字记录。

5.认真批阅,研究参与实验的学生的习作,跟踪观察其学力上的进步,并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6.实验期至少一个月。一般的两三个月为一个试验期。

7.参与实验的教师应于学生每次习作批阅后进行一次书面小结。

8.校方应对书面小结进行研究评估,并保存于教学档案之中。

9.在实验过程中,除关注学生整体表现外,还应特别关注少数尖子生的进步情况,使实验同时发挥发现并培养写作特长生的功能。

二、总课题组专家全程关注分课题组的各项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的若干活动。

1.应邀参加若干实验校的创新教改活动,

2.根据需要,对参与实验的教师再次组织培训,并对指出若干应注意的问题。

3.与写作特长生直接见面,听取听取他们对教改的意见,并在写作技巧上进行辅导。

第三阶段总结

一、各实验校的实验组先行总结。

每位参与实验的教师写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个人实验心得。

2.班级实验概况。

3.写作特长生成长情况及优秀习作推荐。

二、校方实验组长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撰写本校的实验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参与实验学生总体情况。

2.参与实验教师工作情况。

3.筛选教师推荐的优秀习作,上报分课题组。

三、分课题组在各校实验组总结报告的基础上汇总完成分课题组的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要表彰的实验先进校。

2.确定要表彰的实验先进个人,包括校长及教师。

3.确定下一阶段进一步开展该实验的范围,可扩大或缩小原规模。

四、召开分课题组课堂作文创新教改实验的总结表彰大会。

1.总课题组的领导,专家参加。

2.所有参与实验的校实验组成员参加

3.校实验组代表发言。

4.实验教师代表发言。

5.写作特长生代表发言。

6.由总课题组和分课题组共同表彰实验先进学校,校长,教师和特长生。

7.宣布下一阶段教改创新作文实验的计划。

五、总课题组进行教改成果展示。

1. 以地区为单位,精选课题高水平教研论文和学生优秀课堂作文,由中少总社全力打造的重点教育图书工程——《全国中小学课堂作文创新教改实验成果展示丛书》。

2.教师参与课题实验的教研论文,提交总课题组评审。优秀论文入选丛书。

3.对参与课题实验的优秀课题作文习作进一步筛选,优中选优,并组织专家予以修改润色。

4.丛书将对参与实验地区的课题科研活动予以纪录。

5.参与实验的教师可参与本书的书编工作,为佳作写评语等。

6.将参与实验的先进集体与个人名单全部收录于书中。

7.向有关人员及单位赠书赠刊,并颁发纪念证书。

课题最终成果结果说明介绍

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最终成果简介 张秋凤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并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党的教育方针。我们提出了“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的研究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探索劳技教育的创新理论。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技能教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切实加强和改进本校的德育工作,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通过研究和实践,使学生确立“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信念,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目的。 3、通过理性的科学管理和非理性的人文管理的实践,有效地转变教师观念,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的思想理念;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观念、新途径,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培养一支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研究意义 1、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能促进学校强化、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切实强化“与时俱进”的理念,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综合合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2、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能促使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看、说、做中去认识,去体验,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树立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学会交往,承受挫折等综合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 1、更新教育观念,激起学生参与劳动欲望。 沾益县水桥小学有小学生2785人,招生范围涉及城镇和附近广大农村,还有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组成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不爱劳动,不爱惜

2018年教改项目立项选题指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年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选题指南 一、选题说明 1.申报指南中所列条目均为该类选题的最大涵义,不是具体的项目名称,申请者可参考本申报指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立项申请。 2.立项指南之外的选题,若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可进行申报。 二、重大项目选题 1.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1-1优势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1-2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1-3理科衍生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1-4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 1-5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 1-6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7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1-8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 1-9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 1-10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 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 2-1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 2-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的研究与实践 2-3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 2-4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3.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 结合学科发展变化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系统梳理对培养学生核心知识和能力起关键作用、具有鲜明专业属性的核心课程,按照“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要求,整合和更新教学内容,做好课程间的衔接和融通,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4-1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4-2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5.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5-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与实践 5-2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5-3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 三、重点和一般项目选题 1.新工科相关项目研究 1-1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1-2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1-3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 1-4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2.专业建设与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着眼于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结合“双一流”、“新工科”建设要求,明确专业发展定位,促进专业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1专业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1-2以重点学科为依托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1-3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1-4新办专业建设与改革 1-5专业认证与评估体系的研究 2.课程建设与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变师生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提高课程整体建设水平。 2-1 OBE理念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2-2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改革 2-3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与研究 2-4新生研讨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

学校特色项目

学校特色项目 学校特色项目是教育部为鼓励高校通过独特运作方式实施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项目,其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在教学创新、科研研究、成果转化、学校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每个高校每年限报一项。 1、申报条件 (1)项目负责人:需具有正高职称,原则上应为所在学科的带头人,属于国家重点学科者优先推荐申报。 (2)聘请对象:世界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具有博士学位,至少为副教授或者相当于副教授(含副教授)以上职称;每个项目需聘1名以上的专家。可为现职或者退休。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专家或者学者,以及已获得外国永久居住权的中国国籍专家或学者。 (3)工作时间:每位专家每年在华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2、申报方式 (1)项目负责人请参考《“学校特色项目”项目指南》(参见附件4),并按有关要求填写《学校特色项目申请书》(参见附件5); (2)申报材料经学校评审择优后报送教育部,教育部进行综合评审并确定最终入选项目。未入选项目可以列为“学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 3、经费额度:每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20万元/年,经费主要用于专家往返中国的国际旅费、在华期间食宿交通费用及工作津贴等。 4、项目期限:项目执行周期最多不超过3年。

“学校特色项目”项目指南 (2015年度) 第一条为推动高校在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工作中实施差异化战略,特设立“学校特色项目”。 第二条学校特色项目是指高校通过具有鲜明特征或者独特运作方式实施的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管理等工作的项目,但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专家或者学者,以及已获得外国永久居住权的中国国籍专家或者学者。 学校特色项目旨在促进高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内部管理等的提升,特别鼓励高校聚焦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领域实现不断改进和持续进步。 第三条学校特色项目的主要特色应当具有以下至少一项特征: (一)有助于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凸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凝练教育教学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如培育优势学科专业,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和改革专业课程,注重和加强实验实践教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等。 (二)有助于高校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如,加强原创性研究,引导和促进多学科交叉,建立师生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突破重大科技瓶颈问题,提升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扩大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影响,满足科技前沿重大需求,支持国家重点产业领域等。 (三)有助于高校增进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国家、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加强理论研究为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解决方案,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四)有助于高校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形成办学理念的战略管理意识,准确定位办学目标及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规模体系,构建科学合理

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修订稿)特色学校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也是学校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切实做好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及十七大精神等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促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从特色学校建设中求突破,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具有长期性、独特性、稳定性、先进性的特点,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科研,总结一套特色办学的经验,建设一支有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社会声誉。做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活动有成效,素质有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有特长的“四有”人才。 三、工作要求 1、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要提高对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的认识,积极营造建设特色学校的良好氛围。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成立由校长杨天波担任组长的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集体智慧和作用,扎实开展建设特色学校活动。 3、突出特色,细化方案。要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制订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要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的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苦练内功,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一大批教师。同时,从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 5、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以满足开展特色项目活动的需要。学校必须拨出特色项目建设的专项经费,确保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 四、工作措施 1、落实工作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特色项目建设按计划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抓落实,确保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高效地开展。 2、建立检查指导机制。要建立特色项目检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特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不断完善和丰富活动内容,使特色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教改项目立项指南

附件1 2017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 项指南 (2017—2019年) 一、总体要求 为做好2017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指南列出的内容供各高校参考,其研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非具体的项目名称。申请人根据本指南,结合学校和个人实际,确定项目名称和研究内容。 本次设专项项目,各高校积极组织申报工作。 二、立项指南目录 1.“四个一流”建设计划路径研究 1.1“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2“一流学院”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3 “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4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1.5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6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与实践 1.7大学精神的研究与实践

1.8大学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研究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2.1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研究 2.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2.3高校创新创业试点学院(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研究 2.5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 2.6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下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2.7“互联网+”与高校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8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2.9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10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2.11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2.12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重点支持各类试点学院和试点单位在改革项目上的教学研究 3、应用型大学转型研究与实践 3.1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价标准研究与实践 3.2转型发展示范性学校(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3.3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

小学创建武术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滨淮镇第二中心小学 武术操特色创建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品味,打造办学品牌,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发展态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武术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学习品质”为特色办学理念,以阳光武术为载体,坚持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养性、以武强志、以武展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不断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以“培养武术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学习品质”为特色办学理念,以武术操为突破口,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抓手,通过“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推进,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校成为全县武术操特色学校,全面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打造精品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2.年度与学期目标: 第一阶段:创建特色项目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年度目标: 进一步规范武术操教学行为,根据学校实际选准创建的特色项目—武术操,制定规划,初步构建特色项目的内容体系、实施途径和评价机制,以大课间和其他课外体育活动为特色建设活动载体,建立师生精英团队,集中全力,狠抓特色训练,

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武术操大课间特色活动模式,即形成特色项目。 学期目标: 第一学期(2012.9—2013.2) A.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师生及社会有关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聘请相关专家对我校创建目标进行充分论证,确保科学性和准确性。 B.全面制定发展规划,初步构建优势项目的内容体系、实施途径和评价机制。 C.从中高年级学生中精选40名,低年级20名,组建学校精英团队,由教练组织进行特别训练。 D.全体教师和中高年级学生全部完成武术操训练任务,并达到动作规范。 第二学期:(2013.3—2013.7) A.规范武术操教学行为,围绕特色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B.开发校本武术,初步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大课间武术活动模式。 C.开展校级特色课题研究,积极推动特色项目建设。 D.加快精英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E.进一步提高中高年级武术操训练水平,要求不仅动作规范,而且富有神韵。 第二阶段:形成学校特色阶段(2013年9月——2014年7月) 年度目标: 在完善武术操项目的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式等的基础上,成立多个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并使大课间活动更科学、规

最终成果简介

最终成果简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步伐,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标准和目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种研究蓬勃开展,取得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但作为施甸县区域内特定的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调查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研究的价值:通过对施甸县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全县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施甸县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带动施甸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研究的意义: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面对新课程,教师将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作为施甸县区域内特定的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调查研

究,能了解教师专业化现状,为区域教师的培训、教师专业成长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三项:①调查报告;②研究总报告;③系列研究论文。施甸县全县共有三所完中,分别为施甸一中、施甸二中、施甸三中,施甸一中为城区中学,施甸二中、施甸三中分别在由旺镇和姚关镇。全县三所完中共有87个高中教学班,共有在岗高中数学教师45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全部为大学本科学历,职前都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教学理论,职前教师专业化水平都达到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一) 影响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在岗的45名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职后施甸县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 1、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少。由于受教育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很难走出校门,走出本地区去学习,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有的教师从教二十余年还从没有参加过县里组织的教学研讨会,更不用说到外地学习取经了。教师长年囿于学校的小天地中,难以撼动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对实施教学改革缺乏外围信息的支撑,难免会出现夜郎自大的现象,更有闭门造车之嫌。 2、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学习时间受限。教师们感到教学

定远县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定远县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构建我县特色教育品牌,不断增强我县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现就推进我县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树立“标准建校、规范办校、特色强校”理念,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大力推进中小学特色化建设,彰显学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形成全县中小学“ 学生有特长、教师有发展、学校有特色”和“校校有品牌,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二、组织机构成立定远县教体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韩春峰 副组长:韩宪国江鸿姜虎马守东刘章奎许孝峰忽树霞 成员:各股室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江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元平、李昌明、杨忠浩、丁世文、刘丰、隋一喜为办公室成员 三、目标规划

(一)总体目标 通过创建造就一批理念先进、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优秀校长群体,形成不同层次可以推广运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培养一批特长教师和特长学生,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办学个性和风格的特色学校。 (二)阶段目标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按照“特色项目” 、“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校在创建前期初步形成一个(至少一个)单项特色项目; 第二阶段,在已有特色项目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第三阶段,再经过一定时间创建,使学校基本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的特色。此时,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基本完成。 到2017 年,力争创建省级特色学校1-2 所,市级特色学校5— 10 所,县级特色学校覆盖率达40 %以上。 四、申报与评估 (一)特色项目类别 1.校园文化类:传统文化(校史、校训、校风、校歌),制度文化,班级寝室文化,社团文化,健化,民间文化 等。 2.文体活动类:田径、球类、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跳兴 趣小组活动等 3.科技活动类:小制作、小发明、小科技开展等活动。 康文化,节庆文

项目成果简介

项目成果简介 项目成果简介 山东省文化厅项口来源 及项LI批准号200409010 最终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及名称青岛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及其产业化前景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胜冰 及课题组成员徐磊、孟岗、马树华 成果简介:(该项LI研究的L1的和意义;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2000字左右。本栏可加页)本课题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在分析青岛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对青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青岛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寻求对策。 青岛文化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笫一,积累了许多珍贵而独特的文化资源。 例如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欧陆文化风情的各国建筑物,以及遍布岛城的富有历史内涵的“老街区”、“老房子”、“名人故居”等。第二,体现了海滨城市特有的海洋文化内涵,这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条件。第三,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国际化的特点,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整合,同时有利于青岛文化走向国际化。笫四,企业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在国内外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具有开发为文化产业的潜力。第五,地方民俗文化独具魅力,特点鲜明。总之,青岛不仅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也具有现代文化资源;不仅具有异国文化资源,也具有本土

文化资源;不仅具有都市文化资源,也具有民间文化资源。这些多样性的文化资源为青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利用空间。 青岛文化资源的劣势主要表现在:笫一,文化传统不够深厚,文化积淀尚浅,很难像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那样,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笫二,文化资源虽然丰富多样,但比较分散,重点不够突出,尤其是缺少震撼性的(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等)。3、许多文化资源的生存空间较为狭小,较为脆弱,而且对城市的依赖性大,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很容易受到侵蚀和破坏。4、许多文化资源缺乏再生能力,尤其是那些珍贵濒危历史文化资源。 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山绪论和四个部分组成。绪论从宏观层面论述了青岛文化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及其产业化开发的思路。青岛要建成“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应大力实施“文化兴市”的城市发展新战略,充分意识到文化发展对青岛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笫一部分为珍贵濒危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青岛珍贵濒危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属于珍贵的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将不复存在。所以,对其产业化开发(尤其是旅游产业开发)应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结合在一起,要有这方面的强烈意识。由于对象的特殊性,文化资源开发不能只是从经济价值上考虑问题,更需从文化价值上去考虑。在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应加强对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老街道、名人故居的有效保护。一些西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第二部分为现代文化经济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一些现代经济文化资源,如各种“会展”、“节日”(国际啤酒节、海洋文化节、国际时装节等)等可按照文化经济的规律进行开发,使经济和文化相互转化,通过文化这一平台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的竞争能力。青岛每年各种不同类型的“会展”、 “节日”活动十分频繁,是青岛城市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但长期以来还停留在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简单模式上,文化仅仅作为经济活动的陪衬,并没有起到

学校特色亮点工作实施方案

特色亮点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学校特色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它能有效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助推学校实现新跨越。因此,我校始终秉持“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促学生发展永无止境”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为办学宗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党建引领,安全为重,德育为先,教学为主”的工作思路,确立了八大特色工作项目,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家校沟通、党建创新、课程建设、创新教育等几个点进行突破。从而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助推学校实现新跨越。 一、特色目标 1、总体目标 以点带面,星火燎原。通过八大特色工作项目,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质,促进家校沟通,落实发展学生综合素养,进而全面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学校跨越发展。 2、阶段目标 准备阶段(2017年1月) 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组织问题研究人员培训,增强对本问题研究意义的认识。 实施阶段(2017年2月——2018年7月) (1)请专家指导,学习理论,进行问卷调查,严谨开展

研究。 (2)做好研究原始资料的档案整理及归类工作。 (3)经常特色项目工作达成度的阶段性评价与分析会。 (4)不断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论证等。 (5)收集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举行阶段性研究论证会和成果报告会。 总结阶段(2018年8月——2018年9月) (1)收集整理各项研究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推广成功经验。 二、特色工作介绍 1、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并实施“3+X”HE课程体系。 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有爱心、有责任、尚健康、尚审美、会学习、会生活、能实践、能创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八个基本要点,明确了课程培养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确立了“3+X”HE课程。“3”指知识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三大板块课程,是基础性课程。“X”指若干拓展性课程,是三大板块课程的适当补充、拓展。“3+X”为整合大课程,如,语文大课程,即包括“3”中学科教育课程中的语文课程,还包括阅读、写字、经典诵读、传统文化等课程,即“X”。“HE”有多方面的含义。意为适合、合作、整合、和谐、和善、和美等。还意为课程如小河般滋润学生,为提

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云南省毒品犯罪问题新动向研究》 课题最终成果简介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毒品问题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从禁毒工作的角度来看,毒品问题主要包括吸毒问题、种植毒品原植物的问题、生产制造毒品的问题、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的问题等四个方面。毒品犯罪问题是整个毒品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对毒品犯罪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世界各国禁毒执法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云南省从上一个世纪80年代出现毒品问题以来,一直是全国禁毒工作的前沿,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历来是云南省禁毒工作的重要任务,二十多年来云南省的毒品犯罪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云南省毒品犯罪活动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到全国的毒品犯罪形势,公安部禁毒局一名资深禁毒警官曾经说过: 云南省的毒品犯罪形势是全国毒品犯罪的一个晴雨表。云南省的毒品犯罪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目前云南省毒品犯罪活动出现了很多新的动向,缉毒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把握毒品犯罪活动的新动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制定禁毒工作的应对措施对当今的禁毒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就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展开研究的。 与毒品犯罪的斗争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对毒品犯罪活动的发展变化规律,需要不断的认识。目前云南的毒品犯罪活动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在这些特点中哪些是新出现的,有什么显著特征。本课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基本的做法是从公安禁毒执法部门入手,通过深入走访、向基层禁毒警察和各层次的指挥人员发放问卷、开展小型座谈会等方式,搜集大量第一手的数据材料,了解广大禁毒实战一线警察对此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目前云南省毒品犯罪活动所表现出的各种新动向,是什么因素影响的结果。毒品犯罪活动发生变化,必然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什么样的变化,在各种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哪些是次要因素发挥了次要作用,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归纳总结云南省目前毒品犯罪活动出现的新动向,分析这些新变化形成的各种原因之后,针对缉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

学校特色项目实施方案

学校特色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21世纪学校发展中,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确保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现创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体现,办学特色的确立是校长领导下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为深入贯彻上级级有关“一校一特色,一生一艺”的创建特色校精神。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立足本校的生情、师情和校情,把“学跳体育舞蹈,学下五子棋”作为我校创建特色校的主打品牌,全校师生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积极投身于创建特色学校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组长:龚大荣 副组长: 贺芹万家义吴九军 成员:方华钟守华何艳彭开雄 体育舞蹈教练:钟守华 五子棋教练: 晏辉荣张雷军张定枢万良春晏辉荣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市特色项目建设的有关精神,认识到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及我校的体育舞蹈和五子棋项目建设工作的优势,来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学校新形象。 2、抓好培训,提高素质。 认真做好教练组成员的理论学习、技术培训工作。教师是提高此项活动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将组织一支思想素质好、有吃苦耐劳精神、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教练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邀请专家的指导,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同时定期组织观看体育舞蹈和五子棋教学视频,加深教练们的印象,提高教练员的素质。 3、加强研究,开发好校本课程。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做好适合本校体育舞蹈和五子棋教材的编写和训练工作。

一要加强体育舞蹈和五子棋教材研究。我校组织一批教师成立教材研究小组,翻阅研究有关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制订每个年级教学要求,编写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舞蹈和五子棋教本教材,创编一套拉丁健身操。 二要加强教学研究。把体育舞蹈和五子棋教学纳入平时教学中,每周体育课安排一次五子棋教学课,每周校本课程上体育舞蹈。教师根据学校的总体要求,制订好工作计划,按照要求认真备课,认真指导,严格规范动作的教学。 三要加强拉丁健身操的训练。每天课间操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健身操的训练中,初步掌握体育舞蹈的基本舞步。 4、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特色文化氛围。 要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阵地。如在宣传橱窗、电视、广播、黑板报中设置专栏,加强“体育舞蹈和五子棋”运动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工作,让每个学生较多地了解两项活动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要组织开展好竞赛活动,通过比赛,评选“艺术之星”和五子棋班级、年级、校级冠军等先进个人,同时表彰一批先进班级。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格式范文

《农远资源有效融入小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课题承担单位:执笔人:xxx 1 概述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过去教师单纯依照教材、黑板、口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主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转变过去教师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探索者。 探索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强理论建设、指导教学实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创造型教师,那么我们通过研究,期望达到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教学科研水平,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目标。 通过研究,弄清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批适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多媒体课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研究方法 以学习理论、课改要求、素质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原理等教育理论为依据,主要从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两个方面着力教师技能的提高,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师生的教与学。采用教学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查阅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手段,综合分析课堂教学的转变状况及学生的发展状态,总结研究成果。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立研讨课题,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进行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主要工作:召开课题报告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激发课题组成员及课题实验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相互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分段收集相应的教学效果统计数据,分析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完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进行课件制定,组织研究交流。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主要工作: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对课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投告;将课题研究成果上报,接受课题主管部门专家组签字;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发布与推广研究成果。 2 研究成果 研究结论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 农远资源汇集了声音、颜色、图象、动作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课题研究给学生带来了这个便利的条件,多媒体友好的交互界面、逼真生动的实验模拟、饶有兴致的游戏探索,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提高,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发

“田径运动”特色项目实施方案

薛渎小学 关于开展“传统体育田径运动项目”特色学 校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培养终生体育的习惯的要求。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强化办学特色,从而确立了传统体育田径运动项目为我校的特色教育内容。为使特色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凸现我校教育特色,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特长,落实学校“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我校健康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突出内涵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办学目标,传承、弘扬“以体促德、以体增智、以体健体、以体审美”传统,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锐意进取,深化改革,丰富内涵,着力抓好学校特色建设,突现体育精神文化,形成鲜明风格,提升办学品位,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落实学校,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传统体育田径运动项目特色学校的基本条件 学校现有学生300名,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天然的爱好。我们认为在田径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和拼搏进取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学校现有塑胶操场,50米跑道,有体育室和田径训练用的设施,能满足培训需要。 学校已连续5年获得东浦镇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一名,为镇校输送了多名体育尖子生,并在越城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以未来社会的需求来看,人才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掌握现代化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有强健的身体。俗话说:“体乃载知识之舟”,没有健康的身体,势必影响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以田径运动为载体可以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养

教科研成果简介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之策研究 成果简介 课题名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之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2SH012 研究类别:指南课题—教育学 最终成果形式:课题调研和结项报告,实践活动、学术研究论文, 立项时间:2012年4月 项目来源: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结项时间:2013年3月 课题主持人:杨显强 课题组成员情况:张秀辉黄丽周芳赵冉付昊(成员均为学校骨干教师,教育精英,思维敏捷,创造力强,工作认真,勤勤恳恳,精益求精。) 几年来,在党政府正确领导下,学校才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枢纽和核心力量,留守儿童教育的很多问题都产生于学校教育的疏忽和不足,所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要从学校内部来解决,以求更有针对性和可控性。作为系统性正规性教育机构的学校,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只有强化学校自身的内涵发展,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才能真正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主要成果 (一)课题调研报告(9628字) 一、研究背景 二、目标内容 三、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五、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对策与建议

(二)课题结项报告(11268字) 课题结项报告分为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目标内容 第四部分:研究过程与方法 第五部分:研究方法设计 第六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第七部分: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第八部分:解决方法 第九部分:对策与建议 (三)实践活动:师生座谈、师生互访、学生实践课、定期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开展的如火如荼。 (四)课题研究论文:论文《爱心绽放希望——浅议“留守儿童”的教育》; 案例《爱是教育的甘泉》 二、基本观点 教育是不可替代的。人类文明传承的自然规律是代代相传,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儿童最亲密的抚养者是其最重要的榜样,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因此,学校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同时,理应重视家长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的共同体。 1.以学校为主导,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应该主动地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设施和即将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介绍给家长,并耐心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问。作为班主任,更应加强与学生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并通过家访、电话交流或书信等及时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和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出现的情感问题通知给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及时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吸纳过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同时,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办好家长学校。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特殊情况,往往只有在学期末才能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这是家长们了解孩子在校状况的最正式的途径,也是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好机会。学校可以请优秀家长介绍养育孩子的经验,由班主任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根据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围绕孩子教育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在放松平等的交流氛围中,家长们一定可以分享到成功的教育经验,解决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实现家庭间的互动与互助。这种建立在经验分享基础上的互助活动,能够密切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家长

《学校特色项目建设计划》

《学校特色项目建设计划》赵坡小学书法特色培训项目 赵坡小学xx年9月 赵坡小学书法特色培训项目计划、措施 ——“翰墨飘香”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独特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勤劳智慧的赵坡小学广大师生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将着力整合新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教育发展,使这块神奇的土地展现前所未有的恢宏气势。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是指出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的课程的号召,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践行新课改理念、普及小学生特长培训的基础上,以渗透传统的书法知识技能,宏扬民族文化为契机,丰富书法课程,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书法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书法创作水平,立足校本培训与教研,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使书法特色成为北城小学的办学特色之一。 二、书法特色培训特征的认识 特色,指横向比较优于其他同一类事物同一方面的优秀品质。因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必须选择特色,设计特色,创造特色,保持特色,强化特色。 学校的书法特色,则指办学主体刻意追求、逐步实现的学校书法教学工作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特性。特色培训既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它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方面均有区别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个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精,人精我特”,这是学校特色的主要特征。这种独特集中体现在全体师生书写方面综合能力的突出表现上。 三、学校的基本条件分析 书法特色培训的创建,是一个长期探索、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实践中首先要认真分析校情和师资队伍,找准突破口,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经过对我校现状认真分析,已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是学校领导有特色办学的理念,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独特的办学主见(特色办学的理念),严谨的治校策略,良好的个性化作风。 第二是有爱岗敬业的教师群体。从本校的师资实际出发,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时,教师就容易接受,容易投入,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成绩也就比较明显。我校现有山东书协会员1名,赵坡市书协理事2名,大部分教师都能写出一手好字,这为创书法特色培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三有健全可靠的保障体系。独特的地理位置,文明的校园环境,

03省社科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项目名称:福建侨乡民间资本有效性开发与运用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 2003E084 项目类别:福建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负责人:林善炜 立项时间:2003年11月 结项时间:2005年10月 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一、研究的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民间资本作为国资、外资之外的一种补充,把民间金融看作是“草根金融”,对它的作用重视不够。福建省作为我国著名的侨乡,又是全国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和民营经济发展大省,民间资本充盈。随着侨资、侨汇的大量涌入,以及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福建侨乡民间资本的“总盘子”越来越大,已经聚集了相当的能量,其作用不容低估。福建侨乡作为我国民间资本最雄厚的区域之一,又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其思想解放,观念超前,体制先行,非公经济活跃,从而在民间资本开发和民间投资的机制、方式、取向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对福建侨乡民间资本的有效性开发和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民间资本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民间资本有效开发和运用的机制,揭示民间资本有效性开发和运用的影响因素,丰富民间资本发展理论。在实践上可以指导和推动侨乡民间资本的有效开发和运用,加强侨乡民间资本有效开发和运用的政策引导,提高民间资本的运用效率,促进民间资本健康发展,为侨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民间资本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本课题所指的民间资本是指非国有经济投资中扣除外资和港澳台投资的部分,以自然人和非国有法人进行投资后形成的资本。民间资金不是现实的民间资本,只有用于投资,进入社会再生产,才能成为社会资本,即民间资金中可能用于投资的那部分是潜在的民间资本。本课题所研究的民间资本是广义上的范畴,

普通高中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方案

普通高中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方案提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方案沈阳铁路实验中学 引言 一、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 特色项目建设顺应了普通高中发展的趋势 (二) 我校特色项目建设的现状与选择 二、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一) 特色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学校特色发展项目) (二) 特色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 (学校特色发展目标) 三、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 课程和教学改革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1.开发特色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

2.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 教师文化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1.开展具有实效性的校本培训 2.深化具有针对性的校本研究 (三) 精细化管理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1.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2.推进学校全面管理的精细化 2011年10月

普通高中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方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的意见”(辽教发[2011]102号),为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在提高认识、把握建设内涵、掌握创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定学校重点培育的特色项目,制定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方案。 一、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 特色项目建设顺应了普通高中发展的趋势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办学是普通高中发展的趋势。特色建设成为普通高中发展的普遍追求。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的意见,顺应了普通高中发展的趋势,正是以特色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最终实现学生基本素质和个性成长,最终实现学生基本素质和学力的整体提升。 我校把追求特色和品牌体现在办学理念的特色、办学项目的特色、运行机制的特色,追求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再由特色学校到品牌学校的不断发展。 (二) 我校特色项目建设的现状与选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