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观察物体练习课,五年级下册,第2课时

观察物体练习课,五年级下册,第2课时

观察物体练习课,五年级下册,第2课时
观察物体练习课,五年级下册,第2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练习课

学习内容

课本第3~4页练习一第4~7题,成长小档案。

学习目标

会根据看到的面的图形摆物体。

习题解析

第4题,变式练习。从1个面看到的图形,摆物体。让孩子在玩中学。

第5题,变式练习。用看到的图形确定物体。

第6题,巩固练习。从1个面看到的图形可摆不同的物体。

第7题,综合练习。进行推理练习。

辅导精要

第4题,整体读题,初步建立这些几何体的印象。

第(1)题,读题,“正面看到”、“左面看到”分别下划线。观察图形,想像物体。

答案:①、③;⑥。

第(2)题,读题,“正面看到的和⑤一样”下划线,画图形,再摆物体。

发现规律:用3个小正方体摆2种物体;用4个小正方体摆4种物体。

推论。用5个小正方体摆7种物体;用6个小正方体摆11种物体。

答案:2+4+7+11=24(个)。答:有24种不同的摆法。

第(3)题,读题,可仿照第(1)题提问题,如:

哪些从正面看是?即②、⑦、⑧、⑨。等等。

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看到的图形是条件,选择的物体是问题。分析:从正面看,3个物体都有可能;再从上面看,只能是图1。

答案:√,×,×。

第6题,读题,“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下划线。理解题意:有3个正方体,如插图所示。

分析:左边的最多只能摆1个正方体,右边的最多只能摆2个正方体

答案:从略。

第7题,读题,“从上面看”下划线,“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下划线。根

1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朱老师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所以本节课中朱老师精心、巧妙设计以观察“小熊”的方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经过多次的磨课和试课,评课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本节课教学的一开始朱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从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从猜谜语出示后,再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朱老师选择了以小熊为素材,让学生观察不同方位的小熊,并说说自己所站的位置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以四人小组看看桌子上小象的物体,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会盯着小象。不光是创设的情境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好强、爱动手等心理特点,而且朱老师让学生用“我站在小象的,看到小象的。”在语言上也提醒孩子,在观察物体时,要全面的观察,如有分辨不出左右时,用模仿小象的动作,来分辨。今天课堂,朱老师的语言很淡定,例如:在揭示小熊玩具时,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里这是什么?学生一致回答,是小熊。直接进入主题,你们在小熊的哪里?老师在小熊的哪里?再后来请两位学生上台来分别站在小熊的左右两侧,出示课件,问,哪位同学看到的图与课件上的哪一副图是一致的,学生纷纷举起手,请几位学生分别说出谁站在小熊的哪一面。这时,用小熊的的右手举着,左手放着,这样让孩子好分辨出左右面;最后,把小熊的两手都放下来,让学生分辨,这样会比较有难度,这时,学生必须要知道小熊的左右手的方位,否则就不知道你所占的是小熊的哪一面。接下来的环节,以四人小组看看桌子上小象的物体,分别站在小象的四个方位,把你所观察到的小象,“悄悄地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坐在小象的哪个位置?观察到的是什么?”这样就像玩游戏一样。可以说老师很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而且这些情境也确实有效、可行的。 二、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评课稿 刘雪梅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刘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刘老师选择了一段录象《盲人摸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刘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恐龙玩具,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二、环节清晰、环环相扣,语言简洁亲切,过渡自然顺畅。

作为一个新手,能把这堂课上得这么成功,真是难能可贵,从故事导入新课,到观察恐龙讲授例题,从组织小组观察玩具,到猜一猜小兔手里抱的物体是什么形状,从智慧岛大量的练习到精炼的小结,整堂课的环节清晰,而且过渡语设计的自然顺畅,所以环环相扣,语言比较简洁,没有过多的废话,整堂课显得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 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玩猜一猜的游戏的时候,刘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在小组活动观察玩具的时候,要求学生“悄悄地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坐在玩具的哪个位置?看到了玩具的什么”……里面的“做客、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而且刘老师语速不紧不慢,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 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又通过猜猜小兔子手里抱着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所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公开课《观察物体》教案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 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辨认。) 拍的是同一个教室(板书:相同的物体) 为什么拍出来的样子会不一样呢?(板书:不同的样子) (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出示学习目标 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三、自主先学(一)(学习例1) 1、小组讨论:两张照片哪张是在教室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哪里拍摄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说说是从哪些方面观察发现的) 2、汇报交流,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四、自主先学(二)(学习例2) 1、出示例题图,小组讨论交流 2、展示汇报 五、检测反馈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交流:下面的两张照片,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你是根据什么做出判断的? 展示汇报。 2、继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辨认、交流。 六、小结反思你这节课收获了什么?(学生说一说) 课件出示: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后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从不同位置去观察,才能全面观察物体。在思考问题时也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七、当堂检测 出示“想想做做”第2、3题。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八、拓展练习观察一件实物,把你看到的告诉身边熟悉的人。 九、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观察物体 相同的物体不同的样子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知道了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观察物体练习题

一、填空 1.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2.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3. 在上面的图中,从()面看到的是,从()看到的是,从()从()看到的是,从()看到的是。 4.如图: (1)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2)从()面看到的形状是。 5.仔细观察,找一找。

(1)(2)(3)(4)小明通过观察上面的四个几何体看到了A、B两种形状,如下图: ①从正面看,是图(A)的有( )。 ②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 ③从左面看,是图(B)的有( )。 ④从上面看,是图(B)的有( )。 二、选择 1.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 2.下面的几何体从侧面看,图形是的有()。 ①(1)(2)(4)②(2)(3)(4)③(1)(3)(4)3.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回答问题: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有(),从左面看形状相同的有()。 ①(1)(4)②(2)(3)③(1)(2) 4.给添一个小正方体变成,从()面看形状不变。 ①正面②上面③左面 5.认真观察下图,数一数。(如果有困难可以动手摆一摆再计数) 上面的几何体是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①5个②6个③7个 三、解答 1.小丽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了下面的立体图形,根据要求,选择适当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3)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4)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立体图形有()。 2.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观察物体》公开课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解放东路小学吴美娟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几袋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课前准备: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 2、3、4号。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 上午好!同学们先观察一下自己的前后左右坐的都是谁呀?观察好的同学快速举起你的左手。 师:嗯,反应真快!上课! 二、故事导入,体验观察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师讲:《盲人摸象》)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他养了许多大象。有一天,他正坐在大象身上游玩,忽然看见一群盲人在路旁歇息,便命令他们走过来,问他们:"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吗?"盲人们同声否认道:"陛下,我们不知道。"国王笑道:"你们亲自用手摸一摸吧,然后向我报告。" 盲人们赶紧围着大象摸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开始向国王报告。 摸到象耳朵的盲人说:"大象同簸箕一样.。" 摸到象腿的盲人说:"大象和柱子一样。" 摸到象背的盲人说:"大象好似一张床。" 摸到象尾的盲人说:"大象好似绳子。" 国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师提问:唉!摸同一头大象,盲人们的判断为什么会大不相同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是呀,他们摸得地方不一样,都只摸了大象的一小部分,所以对大象的认识才会各持己见。 师谈话:那如果是你,除了摸之外,还可以怎样观察啊? 师:嗯,用眼睛看,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擦亮自己的眼睛,与老师一起去《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三、观察照片,激活经验(学习例1) 1、师谈话:来,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想象你的大脑是一台相机,那你的眼睛就是......(停顿)对!捕捉画面的镜头。 师:现在请将你们的镜头对准教室的前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

观察物体(三)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三)复习课 作者: 18中小学校朱英姿 教学目标: 1.通过再次观察、操作,经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立 体图形与其它相对应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2.能够进一步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 三个方向观察确立立体图形。 3.通过复习及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进一步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转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题单,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从大屏幕上你们已经看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了吗?对,就是观察物体(三)的复习课,板书:复习观察物体(三)。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天的课上能有更多的收获。 二、出示复习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看咱们今天的复习目标,请大声朗读出来:1. 能进一步根据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2灵活使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转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出示复习指导。 (一)复习指导一: 1.仔细阅读课本第2页例1,并回忆所学知识判断: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 看到的形状是,这个立体图形是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且摆出的图形一定是。(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请小组代表到站台上边讲解边演示) 2、完成多媒体展示的练习。 3、归纳总结: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立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但摆法不同,小正方体的个数也不相同。

(二)出示复习指导二: 1、认真看课本第2页例2,回忆并思考:你是怎样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一个立方体的?能结合例2的图及实物边摆边说吗? (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到站台上展示摆的方法) 2、归纳总结:根据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3.动手摆一摆。(多媒体展示) 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如下,摆出这个立体图形,并画出来。 四、当堂训练: (一)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 1.从上面看到的是圆形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2.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3.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 4.观察物体时,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两个面。() 5.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确定,这个立体图形也一定能够确定。 () (二)连一连。 1.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两点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选择了自己的一段录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看看桌子上又有一个红布盖着的物体,更加刺激了学生。揭开一看原来是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威尼熊。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不光是创设的情境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好强、爱动手等心理特点,而且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揭示桌上是什么东西的时候,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桌上的小客人是谁呢?”再后来在你坐的位置上观察小熊,然后“悄悄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小熊的哪个位置?” ……里面的“小客人、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可以说老师很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更加注意了语言等方面一些细微的地方。而且这些情境也确实有效、可行的。 二、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这节课最主要就是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威尼小熊这个形象。一开始让孩子们充分地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为了引导不同方向看到的也

人教版五年级《观察物体》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观察物体》公开课教案《观察物体》 一、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②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③情感目标: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庐山的照片,并出示《题西林壁》—远近高低各不同。此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打开孩子的视野,并由此引入课题—观察物体。 2.新授知识 ①.出示一个足够大的小药箱。 让学生站在小药箱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有的学生看到一个面,有点学生看到两个面,也有的学生看到三个面) 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不管站在哪一个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注意:观察时,视线都要垂直于该观察物体的表面。否则,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很难只看到一个面,会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②.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 (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看小药箱,看一看能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2)把自己看到的面画在表格里上。 上面 正面 左右面 (3)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换各自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提问,如果我们从后面、左侧面和下面看小药箱,又都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呢? 小结:根据物体摆放的位置,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都会看到不同的图形。但我们发现,从正面和从后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从左侧面和从右侧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从上面看和从下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说明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是相对的。 注意;使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而言的。 3.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1)小组观察桌面上的圆柱和球,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按一定的顺序在小组里说说你看见了什么图形? (2)小组观察课件、一个圆柱和一个正方体的正面、上面和左面分别可看到的是什么? 4.看图形联想 (1)出示一个正方体的面。

练习课(第1~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26~27“练习六”第5~12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使用小数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提升计算的熟练水准和准确率,培养验算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升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难点 使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谁来说一说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情预设】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要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实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占位,点上小数点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末位有余数的,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 2.口算练习。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使用这些知识来实行口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大家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接下来练习笔算做准备。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 【学情预设】第一个算式的商小于1,因为5比6小,不够商1,只能用0占位;同样第四个算式的商也小于1,因为整数部分是0,不够商1,只能用0占位。 师: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学提示】 教科书P27“练习六”第9题不仅要让学生判断哪些算式的商小于1,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除法算式得到的商比1小。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只要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商就会比1小;还有学生会说只要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就会比1小;还有学生会说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一定比1小。 【设计意图】本题重在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中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为后面学习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第5题。 (1)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要注意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第6题。 (1)学生独立判断。 (2)组织学生交流“错在哪里”,并在教科书上改正。 【学情预设】第一题在整数部分算完后要在后面点上小数点再除;第二题是用126个百分之一除以18,得7个百分之一,所以7应写在百分位上,不能写在十分位上。 4.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12题。 学生独立计算,把商填在教科书上的表格里。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我发现商都是0.3,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填表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为后面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学习打基础。 三、指导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7题。 (1)学生在草稿本上独立计算。 (2)指名学生板演。 (3)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可能没有验算。 师:没有验算的同学,你们想提醒他们什么?(要记得认真看题目要求) 2.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8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订正。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求得的结果的单位是“万只”。 3.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10题。【教学提示】 学生做完教科书P27“练习六”第12题后,可以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再举几个例子,如: 1500÷5000=0.3, 0.15÷0.5=0.3。 【教学提示】 教科书P27“练习六”第10题是一个关于单价、数量、总价的问题,先求出总钱数也就是总价,单价就可以通过“单价=总价÷数量”的数量关系求得。同桌互相提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练习课-教案.doc

练习课 学习目标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物体的意识。 学习 重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布绒玩具茶叶罐 教学 环节 导案达标检测 知识点1:观察实物图。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 十六”第1题。 说一说下面的照片分别是谁 拍的。 分析:从图中看出,小鸟在大 象上面,拍到的应该是大象的 背部;小熊在大象的后面,拍 到的应该是大象的尾部;袋鼠 在大象的右侧面,拍到的应该 是大象右面的身体,包括尾巴、 身子、右耳朵等;小猴在大象 的前面,拍到的应该是大象的 头部。 答案: 1.瞧,他们正在给小熊猫照相。 4幅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写出名字。 (小刚)(小方)(小兰)(小军) 知识点2:观察实物图。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 十六”第2题。 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 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 填在括号里。 分析:先观察实物图(茶叶罐), 看清茶叶罐的正面①号、背面 ③号、左侧面②和右侧面分别 有什么图案或标志,再与所给 的三幅图进行对照找出答案。 2.下面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 连一连。

答案: 三幅图对应的序号分别是①、 ③、②。 知识 点3: 观察 实物 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 十六”第3题。 连一连。 分析:先观察实物图(数学), 看清数学书的正面、背面、左 侧面分别有什么图案或标志, 再与所给的三幅图进行对照, 找出三位小朋友看到的图案。 答案: 3.连一连。 知识 点4: 观察 实物 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练习 十六”第4题。 下面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 个位置拍的?把相应的序号 填在括号里。 分析:先观察主题图,设想自 己就处在天安门所对应的三个 位置(①②③),看你的右手或 左手所对应的是天安门的什么 位置,再与所给的三幅图进行 对照,找出你在天安门的三个 位置(①②③),看到的图案。 答案: 三幅照片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4.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观察到的? (小方)(小明)(小丽)(小军)

《观察物体》听课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 王正方 听了杜小江老师的《观察物体》这节课,我觉得有很多亮点值的我学习,现总结如下: 1、教师注重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教师在本课的设计上颇具匠心,她在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综合分析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够接受的难易程度,对部分内容做了一定的调整。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活动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第一部分,出示学生喜爱的灰太狼,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初步体会到观察一个物体,观察者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第二部分,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新知。第三部分,在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引申到观察小猫玩具。让学生理解因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与被观察者完全相反,所以出现“面对面,而方向相反”的现象。辨认左、右两边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注意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第五部分,课至尾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讨论公共汽车门应在汽车的哪一个侧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得到科学地运用。最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物体的方法是“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连一连”, 2、教师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本课的设计,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细化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例题

第2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课(教材第38~40页练习八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巩固复式统计表的应用,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重点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1.复习:我们学过了复式统计表,你觉得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比较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交流。 2.导入: 那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利用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练习课 【练习分析】 1.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讨论: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交流、汇报。 归纳:前两句话是正确的,第3句是错误的。 2.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2题。 下面是育才小学三(1)班同学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请把这些记录整理在下列表中。 (1)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 (2)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分析:(1)学生思考:从上面两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交流。 (2)如何比较男、女生的体育成绩呢?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男生和女生四个等次的人数多少。 3.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3题。

(1)男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 (2)女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 分析:(1)学生进行调查、记录。 (2)将记录的数据填在表中。 (3)分析统计表。 学生讨论男生喜欢什么类图书最多?女生喜欢什么类图书最多?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4)引导小结: 可能男、女生喜欢的图书不是上面这三种,有可能在其他里。要让学生明白统计的准确性。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9~40页练习八第4~6题。 学生先调查后填表,并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复式统计表”,你有哪些收获呢?(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练习课 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复式统计表的基本形式后,出示了几份与例题不一样形式的复式统计表,让学生感受统计表的形式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充分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整节课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好。

第2课时 练习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课(教材第38~40页练习八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巩固复式统计表的应用,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重点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1.复习:我们学过了复式统计表,你觉得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比较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交流。 2.导入: 那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利用复式统计表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练习课 【练习分析】 1.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讨论: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交流、汇报。 归纳:前两句话是正确的,第3句是错误的。 2.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2题。 下面是育才小学三(1)班同学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请把这些记录整理在下列表中。 (1)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 (2)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分析:(1)学生思考:从上面两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交流。 (2)如何比较男、女生的体育成绩呢?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男生和女生四个等次的人数多少。 3.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3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练习题

观察物体练习题 一、看一看 1、一次最多能看见长方体的()个面。 2、从()面看到的图形是。 3、从()面看到的图形是;从()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面看到的图形是。 4、请分别在括号里注明下面四张照片是从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 5、下面是小红给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拍的照,观察是从什么方向拍的。 ()()() 6、从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 一、填空: ⑴⑵ 1、 从()面看 从()面看 从()面看 从()面看 从()面看

二、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从正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 2、下面()立体图形从左面看,所看见的图形是。 ①②③ 3、从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 4、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①②③ 5、一个由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分别是,这是 由()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模型。正面左面右面 ①4②6③9 四、找一找 有三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请 在它的下面画“√”;从侧面看到是的,请 在它的下面画“”。 ()面()面()面 ()面()面 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分别得到下面的两个图形。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例1 从()面看到 从()面看到 从()面看到 一、填一填。 1. 从()面和()面看是完全相同的形状,从()面看是。 2. 从()面看是,从()面看是,从()面看是 3. 从()面和()面看到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从()面看到的形状是。 4. 从()面看到的是,从()面看到的是,从()面看到的是 5. 从()面看到,从()面看到,从()面看到。 6.数一数,下面的物体中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个()个()个 7.给添一个小正方体变成,从()面看形状不变。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评课稿 张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张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两点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张老师选择了自己的一组照片让学生让学生来猜是什么动物,把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观察桌子上的玩具熊,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不光是创设的情境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好强、爱动手等心理特点,而且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如“悄悄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小熊的哪个位置?”……里面的“小客人、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可以说张老师很善于抓住低年级学

生的心理,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更加注意了语言等方面一些细微的地方。而且这些情境也确实有效、可行的。 二、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张老师这节课最主要就是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威尼小熊这个形象。一开始让孩子们充分地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为了引导不同方向看到的也不一样,老师进行了“换位置”游戏,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甚至到最后,老师让学生动手用照相机拍摄他们所看到的威尼小熊。当展示到电脑上,孩子们不得不承认四个方向的小朋友看到的小熊确实是不一样。 通过展示、交流、评析过程中,终于获得了关于“观察物体方法、方位知识、识图方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知识。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这节课中张老师有一题是四个小朋友从四个方向观察一个玩具汽车,然后把玩具汽车的照片和四个小朋友连一连。张老师让学生观察以后说一说就过去了。我觉得玩具汽车的前后面很容易,但要弄清玩具汽车的左右面却是比较难的。所以这里我觉得换一种形式更好。可以让孩子用肢体动作来演示给自己组的其他小朋友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四年级公开课《观察物体》

四年级公开课教案《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过程,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3、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 开场: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佳一数学的课堂,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我姓(李),以后大家可以叫我什么呀?对,李老师!现在李老师也想认识一下大家,老师希望你们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也说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好,第一个从你开始吧···(老师还要奖励第一个同学一元首师币——首师币的介绍:首师币啊是在咱们首师教育使用的,可以在礼品柜里买作业本、书包、自己习惯的礼物等等)。刚刚第一位小朋友的表现都特别棒,老师也希望剩下的同学也要向她学习积极回答问题,都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所以同学们要努力啦,这样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首师币,去买自己喜欢的礼物。接下来,老师把

大家分为两组,谁表现的更加优秀谁就会获得更多的首师币。那小组间讨论一下,给自己组起一个组名···最先起好组名的小组首先加一分。 情景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我们一块来背诵一下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同样是庐山,会出现横、侧、远近高低这么多景象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来的景象就各有不同。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观察物体》。 讲解1:学生摆立体图形观察平面图形(摆平面图形) (师发给孩子们每人五个小正方体和若干个小正方形纸片,摆成看上去是的图形,老师下来观察同学们) 学生摆图形,自由观察。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不同的摆法,你们分别是用了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呢? 生:3个、4个、5个······ 师:你们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呢? 生:前面、上面······ 师:(老师那同学们其中一个人的来演示) 现在我们规定,摆出来的物体正对着你们自己(观察者)的面叫做正面,从你们(观察者)的左手边看到的面叫左面,你们(观察者)的从上往下看到的面叫上面,那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从正面、左面、上

第九课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精品教案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看待挫折。 难点:如何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 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增强生命的韧性。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人们常说的挫折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__阻碍__、__失利__和__失败__。[来源学科网]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认识__和__态度__不同。 3.面对挫折,产生负面的情绪是很__正常__的,但我们需要及时__调整自己__,__正确__看待挫折。 4.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__生命成长__的一部分。 5.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__自己的生命力量__。 6.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__承受__力,__自我调节__和__自我修复__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探究一:教材P105探究与分享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 (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 (2)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也是挫折吗? 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106探究与分享 (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感受。(可以多选) (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 答案提示:(1)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如,惊慌无助、烦恼、焦虑、紧张、沮丧……[来源:学。科。网Z。X。X。K] (2)面对挫折,我会及时调整自己,愈挫愈勇,挫而不折,勇于战胜挫折;也可能会采取不恰当行为;等等。 探究三:教材P107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来源:Z&xx&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7537441.html,] (2)爱迪生经过几千次的实验,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提示:(1)略;(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面对挫折,我们不能一味消沉,而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并能愈挫愈勇,战胜挫折。[来源:Z,xx,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7537441.html,] 知识模块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探究四:教材P108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

四年级观察物体练习题(供参考)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观察物体 一、智慧园(按要求做) 1、
第一课时 练习题
2、
3、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二、下面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在方格纸上 画出来。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二课时 练习题 一、他们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连一连。
正面
左侧面 右侧面
上面
二、有三个立体图形,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的,请在它的下面画“√”;从侧面看到是 的,请在
它的下面画“ ○ ”。
(
)

(
)
(
)


(
)
(
三、选择。(选择正确面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面)
1、从正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



2、下面( )立体图形从左面看,所看见的图形是 。




3、从右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①



四、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下面的几个立体图形。
从正面看到
的有(
)。 从 正 面 看 到

)。从侧面看到
的有(
)。
五、下面立体图形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的形状分别是什么?画一画
的有
上面
正面
左面
上面
正面
左面
上面
正面
左面
4

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评课稿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两点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选择了自己的一段录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看看桌子上又有一个红布盖着的物体,更加刺激了学生。揭开一看原来是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威尼熊。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不光是创设的情境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好强、爱动手等心理特点,而且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揭示桌上是什么东西的时候,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桌上的小客人是谁呢?”再后来在你坐的位置上观察小熊,然后“悄悄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小熊的哪个位置?” ……里面的“小客人、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可以说老师很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使学

生在愉悦、主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更加注意了语言等方面一些细微的地方。而且这些情境也确实有效、可行的。 二、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这节课最主要就是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威尼小熊这个形象。一开始让孩子们充分地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为了引导不同方向看到的也 不一样,老师进行了“换位置”游戏,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甚至到最后,老师让学生动手用照相机拍摄他们所看到的威尼小熊。当展示到电脑上,孩子们不得不承认四个方向的小朋友看到的小熊确实是不一样。 通过展示、交流、评析过程中,终于获得了关于“观察物体方法、方位知识、识图方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知识。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这节课中老师有一题是四个小朋友从四个方向观察一个水壶,然后把壶的照片和四个小朋友连一连。张老师让学生观察以后说一说就过去了。我觉得壶的前后面很容易,但要弄清壶的左右面却是比较难的。所以这里我觉得换一种形式更好。可以让孩子用肢体动作来演示给自己组的其他小朋友看,然后再用电脑显示旋转的茶壶,校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加入了游戏,还有孩子们的肢体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学生通过肢体的表现,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了问题,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