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饲料经济发展趋势与预测

饲料经济发展趋势与预测

饲料经济发展趋势与预测
饲料经济发展趋势与预测

2008年饲料经济发展趋势与预测

一、世界饲料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世界石料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饲料经济的发展现状是,疾病频发,饲料缓慢增长。2004年上半年开始,亚洲家禽业疾病蔓延和欧洲饲料业产量下降,但随着亚洲家禽生产的恢复和高致疾病性禽流感检疫隔离的解除,其所导致的对饲料产业的巨大负面效应在下半年的饲料产量上开始得到恢复。同时,再巴西、墨西哥、西班牙及其它国家的饲料产量的增长挽回了一些损失。2006年,世界饲料仍然呈缓慢增长的态势,达到9.25亿吨,而中国饲料总量约1.1亿吨。

全球38%以上的工业饲料用于家禽生产,所以,当一种致死的、高传染性的动物疾病流行并继而威胁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时,饲料产业显然陷入了毁坏性的劣境。亚洲2003年末期出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所引发的灾难极为严重,在一些国家必须宰杀至少2500万只鸡。但这些年以来,这些国家凭借实用而又快捷的方法遏制了疫病继发的威胁,从而证明了自己的应对能力,并打消了惊恐的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顾虑,他们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尽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家禽的饲养量和饲料产量损失巨大,但许多遭受严重损失的地区正在恢复之中。亚洲比较幸运,因为它提供周多种饲料产品。在遭遇禽流感猛烈袭击的同类国家中,养猪业明显的得到重视。

在中国,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SN)的暴发使这个世界养猪大国增加了集约化养殖瘦肉型猪的比例,而这些猪均用工业饲料饲喂。最新的预测显示,2004年中国的工业化养猪数约占总猪数(3亿头)的30%,当年的猪肉产量为4700万吨,禽流感明显地影响了中国禽饲料生产增长。到了2007年,一种“蓝耳病综合感染”的疫病迅速在中国20多个省市蔓延,给养猪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特别是以散养为主要模式的地区受灾最重,从而导致猪肉价格的飞速上涨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扶持措

施来恢复生猪生产与保障供给,虽然如此,由于养猪生产的周期问题和养殖户对疫病的担心所致的信心不足,目前猪肉仍处于较高价位运行。这直接导致猪饲料生产的全面下滑。

对于泰国来说,禽流感的影响是巨大的。据美国农业部评估,2004年泰国的肉鸡出口约降低50%以上。太够的家禽业经营者和兽医主观当局进行广泛的隔离检疫,但是现在不得不严格空子进入非疫区的通道以应对禽流感的蔓延。家禽饲料生产并未遭受到肉鸡出口那么大的损害,因为一些主要的综合经营者,包括全球重要的饲料生产商之一正大集团快速调整了业务方向,将鲜冻鸡肉或做成加工肉出口。此外,泰国禽肉价格下跌,本土消费者食用了15%以上的鸡肉,这有利于维持饲料厂运转。

尽管存在针对禽流感的各种禁令,一些禽肉的主要供应国家采取各种针对措施,使2004年的家禽熟肉的出口大大增长。可是,欧洲和亚洲的禽肉购买国家,尤其是日本,限制从疾病感染国家进口产品。亚洲和美国因而丢失了这些地区的肉鸡出口市场,而巴西和阿根廷则成为主要获益国。在2004年前3季度,巴西对日本、沙特阿拉伯和东欧的肉类出口分别增加了65%、13%、250%以上。需求拉动了饲料产量的大幅增加,外加较低的饲料原料价格、竞争力日益强劲,2004年,巴西饲料的增长率为5.3%。

尽管出现了禽流感这一不可预测时间,2004年的饲料生产还是取得了增长。巴西、墨西哥、西班牙和少数其它国家促进了2004年的全球饲料产量,其增长率估计略微超过1%。这是过去两年全球饲料持续发展的支撑因素,2004年全球工业化饲料总产量约6.14亿吨。全球的人口增长仍继续减慢,去年约下降1个百分点,年下降1.2%-1.3%。依此,全球人均饲料占有量约为97千克/人/年,基本与2003年持平。

当前,领先的5个饲料生产国大约生产所有工业饲料的一半,10个领先国家生产饲料超过世界全部产量的65%,而50个国家生产大约所有工业饲料的90%1(表5-1)。近年,巴西、中国和墨西哥是国家之一,但单以2004的数据而言,巴西是当

年世界饲料产量增长最主要动力,这正是因为亚洲禽流感的暴发的间接影响。2004年,美国独自生产了大约24%的全球工业饲料。中国的份额约为11%,而巴西约占全球工业饲料产量的7%。具体的国家饲料生产产量可以参看表5-2。

表5-1 世界工业饲料产量(单位:百万吨)

1975:290 1980:370 1985:440 1990:537

2000:590 2001:591 2002:597 2003:604

2004:612 2005:614

基于一体化家禽或猪产业的大量扩展,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工业饲料生产强里增长,高于2003年并且5年增长趋势走势,这几个国家是世界饲料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表5-2 2004年工业饲料生产排名前10位国家的产量(百万吨)

美国:147 中国:63.1 巴西:43.4 日本:23.9

墨西哥:23.8 加拿大:22.1 法国:21.8 西班牙:19.2

德国:19 俄罗斯:16.5

从表5-2可以看出,世界前4位饲料生产大国-美国、中国、巴西和日本仍保持着他们的相对地位,美国第一的地位不可动摇,但巴西继续逼近排名第二的中国,部分原因是禽流感对中国家禽饲料生产的影响所致,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农村市场未得到有效开发,畜产品需求增长缓慢。同时,墨西哥的饲料产量紧追并接近排名第四的日本,两者之间的差距只有10万吨左右,据估计,墨西哥在2005年将取代日本成为第四大饲料生产国。墨西哥和加拿大都已超越了法国这个欧洲最大的饲料生产国,在2003年和2004年保持着前几名的领先地位。在俄罗斯,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和一体化家禽饲料业再004年继续增长,其中包括已在该国多处建厂的荷兰普乐维美公司。

与以上饲料生产占主要地位的国家相比,领先的5个饲料生产不足全部工业饲

料的8%左右,领先的10个公司产量也占11%左右。因此,很多地方的和地区性的饲料公司生产保持总体稳定。全球各类配合饲料产品中,禽用饲料占38%,猪用饲料占32%,乳牛饲料占17%,肉牛饲料占6%,有鳍类和甲壳类饲料占3%。水产饲料仍然是工业饲料生产中增长最快的部分,由于鱼苗和在仔鱼期中也采用配合的干饲料,使年增长率达到8%-1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专业饲料生产,特别是水产动物饲料、宠物饲料和特殊饲料产品是饲料产量增家的主要领域。

(二)世界饲料供需的变化趋势

世界养禽和养猪业生产的发展,促使饲料生产者依靠谷物和油粕作为原料来提供主要能量和蛋白质的趋势持续增强。但是,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来源的选择既多样又丰富,而且人们会关注于开发当地所能提供的、更加经济的可供选择的代用品。在欧洲以外的地区,黄玉米和大豆粕是供单胃动物食用的数量巨大的主要饲料。美国、阿根廷、中国和南非是全球供应玉米的主要出口国。在欧盟国家、中国、澳大利亚和其它一些地区,小麦也是主要饲料原料,但其需求和用量取决于玉米和高粱的价格。在国际贸易中,以及在墨西哥及澳大利亚的易干旱地区,改良作为当地的一种饲料也正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但是总的来说,玉米仍然是工业饲料配料中最广泛应用的能量成分,而豆粕是常用的饲料蛋白成分。这两种饲料产量的变化地于整个饲料经济的产量的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以2004年最后几个月为例,饲料厂主们对谷物原料价格前景非常看好,这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美国玉米大面积丰收、中国和罗马尼亚玉米的好收成以及欧盟和乌克兰的大麦大丰收。2004年中国玉米产量达到了1.32亿吨,年比增长14%,这是近50年来的第二高产水平,而销费量为1.26亿吨,相差600万吨。然而,2004/2005年度中,生产有所减产,这就增加了世界玉米市场的可供应量,缓解饲料原料供应的紧张趋势。2006/2007年度,世界玉米生产仍然保持正常,但一种生物能源的项目在全球蔓延,包括美国、中国,从2006年开始实施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用于替代石油。

WTO的贸易一直阻止美国玉米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一保护国内玉米种植这者的积极性,但现在美国少有玉米出口了,因为自身用于生物能源的玉米也很紧张;而中国政府出面阻止生物能源项目时,原批准的项目正张开大口等待玉米的“充饥”。加之,中国政府扶农战略实施。为此,玉米做为占全价饲料60%左右的权威与紧俏,价格也是一路上扬。

在工业化生产饲料所用的全部蛋白质中,大豆粕提供了约75%。根据欧盟在2001年所制定的法规,已将因疯牛病而禁止将肉骨粉用于饲养的规定扩大到了所有各种动物。这种情况使欧洲的饲料蛋白质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植物蛋白来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来代替动物蛋白的大豆粕约需150万吨,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从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主要是巴西进口。饲料级油菜籽或加拿大的卡诺拉油菜籽仍是大豆粕的可替代物,但在多数日粮中还需要添加其它蛋白质原料或氨基酸补充量。

据预测,未来5年内,全球豆粕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4%,其中大部分将用于肉鸡饲料生产。根据美国农业部的2004年12月份全球大豆供需报告,全球大豆产量在2004/2005年度里将增加4121万吨。美国大豆以及中国大豆在2004年秋季已经收获,增产已经基本完成为事实,即使以后出现调整,也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而男没地区大豆主要在2005年3、4月份后收获,产量的最终确定仍需要时间。中国正在增加豆的生产和贸易,最近在东南和南方沿海健在了多个榨油厂。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在世界豆粕生产中占有的份额也正在稳步地增加。但是从以上情况分析,2005年世界饲料市场豆粕的供应是充足的。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诸多因素促成了世界饲料市场的动荡不定以及动物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例如谷物价格处于高位,库存使用比是10年来的最低点,嫩观吃紧与海外运费用提高,亚洲禽流感、猪蓝耳病综合感染以及北美疯牛的暴发。这些都将对世界饲料生产与供给构成重大威胁。

(三)影响世界饲料经济发展的因素

国际饲料工业联盟主席佛烈德·斯蒂芬曾经指出,全球饲料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依赖于世界人口和收入的增长、饲料成本和饲料生产的利润率、人们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以及环保问题等诸因素。

在欧洲和北美所面临的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问题,现在已经并继续影响消费者和管理者行为。同时,随着世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对于全球的生产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时常机会,也意味着这些关系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加剧。

从短期来看,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将是食品安全和饲料的标签问题,标签是食品法典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对动物源性食品的国际贸易增加至关重要。因此,美国农业不5经济研究服务中心报告称,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国家不使用标签作为食品安全的调节工具。从食品消费者前景来看,对饲料产品(“生物工程”或“无转基因产品”的说明和来源国家说明)实行标签制度可能为产品提供一个额外的质量安全措施。然而,从动物饲养者和饲料生产者的角度看,由于加工费用的增加,这样回增加经营的成本,况且这种成本是难以收回的。

无论哪种情况,防止因食品恐慌和潜在危机所要应用的各种技术,现在都被看作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近两年发生的事件证明下列灾难的潜在性:疯牛病危机深深危害;了英国牛肉业的发展,直到现在仍旧限制着世界蛋白质原料市场。饲料中毒危害了比利时的食品业。努力预防损失而不是实行拯救或赔偿措施已逐渐被世界范围内的饲料加工业主所采用。

在较长时期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正在放慢(尽管是逐渐的放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05年全球人口将为78亿。同时预测,人均饲料用量将继续保持为96千克/人/年,而2025年全球饲料产量将约为7.5亿。这些数字表明世界饲料经济还可以得到继续增长。但是鉴于发展中国家GDP的发展速度是发达国家的一倍,而当前发长中国家人均肉食量是24千克,而发达国家是75千克,随着发展中国家

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期望发展中国家人均肉食量的增加,并且带动饲料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必将成为未来饲料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加入WTO,饲料经济和畜牧业是中国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产品数量需求扩大,产品质量要求更高。世界饲料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低速增长,竞争加剧,市场向大集团公司集中,产品质量高,安全性和高科技含量更为突出,因此对饲料添加剂的创新性要求更高,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利用最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和发展饲料生物几撒户和微生物发酵产品及添加剂,开发饲料和添加剂资源,提高营养元素的消化吸收率,提高饲料生产和养殖企业经济效益,是适应市场国际化需求非常必要的措施,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新产品新工艺发展的方向。

中国饲料经济将继续在微利或低利润的状态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饲料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工业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一个行业,也成为农业产业化道路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载体。短短的20余年,饲料经济从无到有,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饲料市场潜力的巨大,饲料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点,然而,经过快速增长期之后,饲料经济进入了平台发展期,出现了技术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平均利润下降,投资风险家大等一系列难以应对的困境。我们称为井喷行情难觅,饲料生产稳定发展,监狱近年中国农民的收入不会有大幅增长,动物源产品出口难的现状也难改观,加上中国城市居民的动物源食品消费基本没有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现状决定了未来中国的饲料生产将会继续出现调整整和的竞争格局,呈调整增长势。苦练内功,重新分食蛋糕是未来饲料企业的发展之道,寄希望于井喷行情分得一杯羹的路走不通。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双重压力,以下是对饲料行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行的系统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包括机会与威胁分析。

我们通常用SWOT分析方法,即分析中国饲料经济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OT实际上是对行业内外部条件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是战略管理中使用最广泛、最持

久的工具。它不仅要找出行业的独特能力、所拥有的具体能力与资源以及运用他们的高超办法,而且要找出行业由于缺乏资源当前还不能利用的机会。其中,优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与行业自身的实力及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行业的可能影响上。但是,外部环境的同一变化给具有不同资源和能力的行业及行为的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两者之间又紧密的联系,就中国饲料经济的SWOT的四个方面内容分别进行分析。

1、优势(strength)

中国饲料经济有着十分辉煌的历程,它在短短的20年内完成了从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到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仅次于美国)的飞跃,成为中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用2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60年的发展历程,这其中自然有它的优势所在。

行业起点高,饲料业从一开始就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行,是一个较早开放的行业。1979年,泰国的正大集团与美国大陆谷物公司联合成立了深圳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正大康地。目前,仅正大一家在中国内地就投资建有100多家饲料企业。随后,其它国外大集团也相继进入中国,不仅为国内饲料业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水平、加工工艺、科学配方和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也推动了中国中国民营饲料企业的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刘永好为董事长的新希望集团。目前,国内的多数饲料企业均为民营化,为整个饲料行业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是饲料业朝着健康的方向蓬勃发展。

发展潜力巨大,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品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例如,中国养猪用工业饲料喂养所占比例为35%-40%,饲料站品在中国产业发展迅速,1999年的产量已为1980年的20倍,近年来产量更是有增无减。饲料机械加工企业也不甘示弱,全国著名的饲料机械加工企业已发展为80多家,正昌、牧羊等大型机械企业及一些小型的企业应运而生,为中国饲料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居民消费水平和食品结构改变趋势看,国内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还有相当潜力,这会支持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并带动饲料也的增长。从养殖业的结构变化趋势看,随着中国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先进饲喂方法普遍使用,配合饲料的需求还将不断增长。

相关体系已具备规模,为协调饲料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及技术层次的提高,科研、教育、培训、监督检验等主管机构及行业协会等外部环境都已建立。政府也重视饲料业的生产,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对起生产经营方面的优惠政策。国家还拨出相当资金建立饲料只连监督体系,已建成2个国家级中心,6个部级检测中心,36个省级饲料监察所和20多个地市级饲料检测所,有600余人从事饲料质量监督专业工作;教育科研机构培养出一大批高技术、高学历的人才从事一线工作,中国饲料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中国有时,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的饲料业有着不可忽视的特点,一是快速的市场需求感应能力;二是大中型企业与共内各大研究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使科技转化和产品更新速度较快;三是销售模式灵活,使市场份额得到充分的保障;四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使中国平均人工成本较低,饲料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另外,入世带给我们的机遇也大于挑战。

国家进一步家大支农力度为饲料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饲料业是中国农业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是联系种植业、养殖业、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纽带,在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部畜牧业司沈镇昭司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畜牧兽医专业会议上明确指出畜牧业工作的思路是:一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畜产品安全和时常供应、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以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牧,实行分类指导。强化监督管理,推进科技进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和农村净尽发展做出新的饿贡献。国家对饲料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2、劣势(weakness)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中国饲料企业内部的人才现状是,创业者多半是先从事饲料经营业务而后自举义旗,因而产品缺乏核心的支持技术。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科研与生产脱节,教育发展水平滞后,教育队伍人员缺乏、素质偏低,培训力度不够,业务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创业者缺乏战略眼光:起初靠丰厚的利润赚钱,但当薄利时代来临时却不知所措,没有想过企业的持续成厂问题。可以说,这是当前饲料企业共存的现象,其本质在于缺少系统的企业战略思考,缺少在系统思考下的人力资源建设及持续成长的饿前瞻观念。

面临价格风险,近几年,由于饲料生产的原料价格波动剧烈,特别是2006年鱼粉玉米等主要原料的价格飞涨,饲料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价格风险。采购都存在着巨大的价格风险,产品价格波动率为40%-110%。这是由于中国的大宗商品采购体制不健全,原材料采购常常高买低卖,损失惨重。因此,中国急需建立健全的期货市场体系,让其具有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

竞争日益激烈,微利时代已经来临。饲料业已由当初单一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发展到技术、人才、服务、成本等综合实力的竞争。应该说目前饲料行业正处于成熟阶段的调整期,在加上中国已加入WTO,饲料企业面临着全新的市场形势。随着更多国际大型饲料企业集团进入中国,机关正更加趋于白热化。美国年产亿吨以上的饲料企业300多家:而中国年产8000吨饲料的饲料企业就有10000多家,经过几年时间,最终中国会只有千家有规模的饲料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因此,21世纪前10年,有90%的饲料企业将被淘汰。饲料企业风险激增,势必带来单位利润的下降,从而使饲料企业进入微利时代。2005年,饲料原料成本虽然有所下降,但由于许多大中型饲料企业进行扩张,受竞争的影响,饲料产品的利润率空间可能被压缩。加

上扩张导致一系列成本的上升,饲料企业的盈利在2005年不升反降。

3、机会(opportunity)

饲料需求增加,饲料业服务于养殖业,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养猪大国,年出栏猪大约为5亿头。入世后中国的畜产品增加了出口机会,势必带来养殖数量的增加,从而增加饲料的消耗。从养殖业的质量上看,目前使用完全配合饲料的比例还不高,如果提高技术,增加使用优质饲料的饿普及率,将会成倍增加饲料的需求。

推动饲料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际饲料经济资源,推动饲料经济协调发展,企业有更多的原料选择余地,既可以从国内购买,也可以从国外进口:可以直接参与国际贸易,组见国际贸易公司,加速到国外投资、办饲料企业的步伐: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线及管理经验,生产优质的饲料。

整体优势加强,加入WTO后,饲料行业将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源,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国内外饲料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添加剂的出口,改善出口环境,由此发展优势品种生产高科技、高质量的产品,给中国饲料经济带来质的飞跃:有利于国际新工艺、技术成果的交流和应用,有利于饲料产品标准国际化,在工艺和技术上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利于饲料粮流通体制的改革,促进农业产品结构的挑战,缩小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距。

4、威胁(threats)

国内市场将受到冲击,外资企业大量涌入,严重地冲击国内饲料业的市场份额和结构布局,加剧市场竞争。现已有300多家国际饲料企业进入中国,大多是战略性投资,准备三、五年内不赚钱只赚市场份额。许多企业都是投资大、规模大、起点高,背后有国际大财团支持,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饲料业不能脱离世界先进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来思考我们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在许多方面,中国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仍有叫大差距。

经过较充分发育的中国饲料市场,饲料业获利空间不多,生产数据性质的饲料

产品以呈低利润趋向。欧美一些国家、韩国等饲料行业平均利润只有1%,中国降到0.5%。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同国际上先进饲料企业的最大差距就是劳动生产率方面。美国饲料企业劳动生产率几乎是中国的10倍。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又大与深挖潜力、提高效益的空间。

传统管理待更新,当前国际、国内饲料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的趋同化,使人们过去拥有的技术、质量和相对比较好的管理优势面临挑战,因而必须重新定位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1997年以后,随着危机的到来,市场疲软、买方市场形成。这种危机对企业和管理水平及效率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加上本土积累的经验,中西合璧,打造一流的企业。

各种动物传染病对饲料行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禽流感疫情,1998年5月,香港居民因食用内地的供港猪内脏:同期广东省高明市人民医院1周之内竟发现了7例因喝猪肺汤而中毒的事件:2001年以来,中国发生了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导致多人中毒:2003年以来,中国局部地区爆发了禽流感,并出现了人感染禽流感而死亡的情况,对中国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05年6月下旬以来,四川资阳市等地相继发生了猪链球菌病疫情,并出现了人因食用病死猪肉而感染死亡的事件。从2004年1月27日,中国确诊首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算起,至2月16日,仅有20天的时间,中国各地确诊禽流感的地区已涉及15个省份的41个县。疫情的形势是很严峻的,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由于阻击有力,防控严密,紧紧把疫情围固在点上,防止了向面的扩散,应该说,我们在不断地取得胜利。当然,要取得抗御禽流感的完全胜利,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由于对禽流感缺乏充分的了解,有些人产生了恐惧心理;由于对禽类产品的饿正常消费缺乏科学的认识,有些市场禽类产品的销售一度下滑。

中国的养禽业受到了冲击,并且波及到相关的饲料企业。从当前的情况看,疫

情对饲料经济的影响,已经表现出来,疫区对家禽的捕杀和强制免疫造成了禽饲料销售的下降;疫区和部分非疫区家禽饲养量的大幅度减少,亲类产品价格的下滑,养殖户减少了饲料的用量,直接影响了饲料企业的正常生产,已经开始造成经济损失。

二、中国饲料经济现状及面临问题

(一)中国饲料经济现状

中国饲料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今天,发展近30年,饲料经济总量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跃居世界饲料产量第二位。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的数量的增加及质量要求的提高,饲料业3必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鸟5-3是中国2006年的饲料产量和饲料经济“十一五”规定制定的2010年产量目标2表5-3 2006年中国饲料产量和2010年发展目标(万吨)

年份人口(亿)配合饲料浓缩料预混料

2006年产量13.06 10000 2080 364

2010年目标14.20 11340 2100 550

中国饲料经济现状总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产量持续增加

近年来,中国饲料经济抵御住了“非典”疫情、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蓝猪耳病综合感染等一系列冲击,克服了饲料原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等不利因素,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势头,取得了持续增长的可喜成就,饲料经济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十五”前三年饲料年均产量与“九五”年均产量相比,增长34%,

2005年产值达2742亿元,产量达到1.07亿吨3,2006年,中国饲料经济总产值超过2600亿元,全国饲料经济产品产量达到10000万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的地位。

2、发展有速度型向质量速度并重型转变

“十五”前三年饲料产品产量年递增率为5.6%,与“九五”同期相比下降了月3个百分点,增速明显放满。但饲料产品质量不断提噶。2006年,饲料产品合格率达95.06%,比2005年高可3.23%。

产品结构明显优化,产业效益得到提高,2004年添加剂预混料增幅最快,全年产量达到364万吨,比2003年增长11.8%,并保持强劲的市场增长性;配合饲料达到6822万吨,同比增长6.1%,浓缩料达到2080万吨,同比增长6.2%。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配合饲料比重明显下降,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比重稳步上升。猪饲料产品比重下降。而2005-2007年,饲料产品结构有悄然发生了变化,全球能源危机直接带来中国市场的变化,生物能源被重视并进入实施阶段,为此,直接影响饲料工业的是饲料重要原料-玉米的行情波动,并直接拉动在高价位运行,加之近年重要的蛋白来源大豆的供求关系,使养殖户手重掌握的饲料资源特别是原料资源紧缺并价格上涨,显示的终端在养殖比较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养殖积极性受挫,而原自家产的各类原料本身短缺,还不如直接卖掉挣钱,不需要通过具有极大风险的养殖转化。为此,市场又出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增长放缓,全价配合饲料上升的趋势。

从产业效益看,2004年全行业利润增站了1%-2%,约80%的企业实现了赢利,只有5%的企业亏损。到2005年,全行业迎来全面恢复的良好势头,但2006年的禽流感和2007年的猪蓝耳病综合感染对饲料工业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有专家称由此饲料工业进入发展与整合的分水岭。特别是2007年,大部分的中小饲料企业销量锐减、效益下滑甚至全面亏损,下半年虽然有所恢复,但全年的效益明显下降:大企

业的销量均呈上升趋势,但环比的效益下降明显。

3、中国饲料经济的管理现状

在饲料生产持续发展的同时,行业管理的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1)监管制度不完善

2001年,国务院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了修改并重新公布;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目前中国已形成了以《条例》和《司法解释》为基本法规,以5个规章、2个公告以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为配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饲料管理法规体系,为促使饲料行业的持续健康打颤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2)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十五”期间,为确保饲料产品的安全、有效和不污染环境,各地根据《条例》要求,对饲料原料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管。实行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坚决取缔不合格企业的上产经营资格;根据国务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总体要求和全国农资打假的具体部署,各级饲料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饲料打假工作,实施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力度,先后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惩治了一批犯罪份子,教育警示了广大饲料从业人员,“十一五”对饲料工业的监管更加规范,畜产品安全得到全社会的认同,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3)监管手段不断增强

一是实施饲料安全工程,目前已初步建成以国家级饲料监测中心为龙头,部、省级饲料监测中心为骨干的全国饲料监测体系,为饲料执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组织实施饲料和畜产品安全检测“948”引进项目,添置了检测瘦肉精等违禁药

品的仪器设备,推进了瘦肉精速测技术的妍发与推广;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已制定发布饲料标准280多项,为推进饲料标准化生产和加强检测工作提供了技术保证。

4、饲料经济的科技现状

饲料科技水平主要体现在配合饲料的转化率及畜禽生产性能到达的水平而配合的饲料的核心部分是添加剂。各类饲料添加剂的生产规模、种类少、质量高低和技术含量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饲料行业的产业技术水平。从表5-4可以看出中国与发达国家在饲料转化率方面的差距。

中国同发达国家在添加剂生产是水平上也存在巨大的差距,据刘国华等1998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批准使用的添加剂仅80余种,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260多种和160多种。产量也存在很大差距,1994年中国的产量为14万吨,而1990年美国的产量就已经达到650万吨。同时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中国科技成果总的转化率不到15%,专利实施率不到10%,而最后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科技成果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

表5-4 中国与发达国家饲料转化率水平比较

分类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平均水平

肉鸡 1.6/1 1.9/1 2.0/1

蛋鸡 2.0/1 2.3/1 2.5/1

生猪 2.6/1 3.1/1 4.0/1

(1)饲料业的工业化率低。

中国饲料业虽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但与中国养殖业巨大的饲料消耗量相比较,工业饲料仅占所有饲料用量的30%左右,其余为农家饲料。目前中国的工业饲料用户主要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占有养殖业绝大多数份额的一般养殖户使用工业饲料的比例较低,而是较多地使用青饲料和自配饲料。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养殖业的饲料供应具有明显的半自然经济特征,同时也表明中国工业饲料

仍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2)饲料业竞争激烈,大型企业加速扩张。

中国的饲料业成长于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大环境中,同时由于饲料业为一个新兴行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小,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技术壁垒和投资壁垒较低,有利于非国有资本和外资的进入,从而形成了以民营资本(含外资)为主的产业资本结构,从数量上看,中国目前已有300多家外资饲料企业,90%的饲料企业,90%的饲料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这种产业资本结构决定了较为开放的产业政策,并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结构,使得饲料企业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相对较强。

从产业格局上看,中国的整体饲料经济,相对于较大的总量规模,单个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缺乏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中国饲料业虽然形成了较大的总量规模,但单个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小。1999年,中国时产1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12096家,其中时产5吨以上的仅1937家,形成年是生产能力1.3亿吨,实际产量仅为6873万吨,每个企业平均生产能力仅为6.7万吨/年,每个企业平均实际产量仅为3.5万吨/年/而世界饲料业的现状是约3800家大型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占有全球总量80%。1997年美国生产了1.2-1.4亿吨饲料,但只有300家饲料加工企业,单个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为400万吨/年左右。

尽管同世界发达国家的饲料业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大型企业扩张趋势的产业格局已经呈现。2004年,全国集团化或年生产20万吨饲料的大型企业已经超过40家,年生产10万吨饲料的企业数量2003年增加20%以上。全国前十位的集团企业(正大、希望、六合、温氏、通威、唐人神、正虹、恒兴、大成、大北农)的饲料产量占全国饲料产量的21%,其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的一倍左右。大型企业集团化,纵向延长产业链,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其链条覆盖了饲料生产、动物养殖、良种繁殖、兽医药品和动物产品加工等各

个领域。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饲料企业回加速扩张,饲料经济的产业集中度回进一步加大。

(3)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一般在40%-50%,在中国目前还不到30%,仍有10个道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相当与3000-6000亿元的产值。从居民消费水平和食品消费结构改变趋势看,国内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蚝油相当潜力,将会支持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并带动饲料业的增长。从养殖业的结构变化趋势看,随着中国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先进饲喂方法的普遍使用,配合饲料的需求还将不断增长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并带动饲料业的增长;从人均找有的饲料产量看,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配合饲料98千克,中国仅为45千克。从中、美两过比较来看,中国人均饲料占有量仅为美国的1/10左右。如果中国的人均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则中国配合饲料还有7000万吨以上的增长空间。

中国入世为中国饲料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从现实情况来看们,中国饲料用粮和动、植物蛋白市场的开放和关税的降低,有利于降低原料成本,将会进一步引起饲料进口的扩大,饲料紧缺问题将得到大大缓解,生产企业也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接个便宜近一半的饲料原料,这就可以大大降低饲料的生产成本,使饲料价格优势更加突出。中国饲料机械工业和添加剂工业的发展已经基本满足中国饲料经济的要求,部分产品已具备了诡计竞争优势,而外资饲料业的进入促进了中国饲料企业管理、营销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成为中国饲料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支持条件。

行业趋于成熟,竞争日益激烈,微利时代已经来临,饲料已由当初单一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过渡到技术、人才、服务、成本等综合实力的竞争,应该说目前饲料行业正处于成熟阶段的调整期,在加上中国已加入WTO,饲料企业面临着全心的市场形势,随着更多国际大型饲料企业集团进入中国,竞争会更加趋于白热化。由于竞争激烈,势必带来单位利润下降,因此饲料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二)中国饲料经济存在的问题

1、行业获利率低

目前,中国饲料企业高达14000多家,每个企业平均生产能力仅为7.67万吨/年,每个企业平均实际产量仅为4万吨/年。而世界饲料业的现状是约3800家大型饲料企业的配合饲料占全球总量的80%。1997年生产了1.2亿-1.4亿吨饲料,但只有3000家饲料加工企业,单个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为400万吨/年左右,相差100倍。

由于饲料行业的进入门槛过低,基本上属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饲料企业从整体上说不可能取得很高的利润率。又因为市场的集中度不高,“大而不大”的现象很突出。即“大”企业并没有获得足够大的销售收入比例和市场份额。在经过了较充分发育的饲料市场上,饲料业的获利能力正全面下滑,全行业净利率已经降为3%左右,这同中国GDP的增长率是非常不相称的。

2、饲料原料生产体系薄弱,饲料原料供需平衡脆弱,饲料原料日益短缺

中国传统的大农业结构是典型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饲料粮生产在农业生产内体系中尚未立足。种植业的品种单一,布局不合理,基本上是南方产水稻,北方产玉米的格局。合理的饲料作物中指区域规划尚未定出,很不利于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提供大量的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殖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原料的需求大国。同时中国有是资源短缺的国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并且在未来五十年内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加上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物的消费将会增加,中国的粮食以及畜产品的消费将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所以从长期来看某些饲料资源匮乏及市场供求矛盾的家具制约着行业的发展,中国饲料和氨基酸供应紧张,当前中国蛋白质饲料和氨基酸主要依靠进口,例如氨基酸50%以上依靠进口,鱼粉70%需要进口,而且用语鱼粉生产的鱼资源面临世界性的枯竭,用于豆粕生产的大豆约70%需要进口。中国饲料原料发展的滞后,抑制了饲料经济

发展的速度,使得具有规模效益的饲料经济不能充分发挥有效资源的优势,小规模养殖浪费饲料现象严重。另一方面能量饲料供需不平衡矛盾愈加突出,一是由于养殖业的发展,极大的拉动了饲料粮的需求;而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耕地的减少,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几年下降了,特别是2003年,中国农业灾情严重,饲料玉米出现较大幅度的减产,加上不合理的出口大量玉米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了玉米供不应求的局面,饲料玉米的缺口越拉越大,不得已只好动用库存,这对中国粮食安全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3、饲料生产的科技水平较低

(1)饲料生产的科技水平体现在,饲料转化率,畜禽生产性能、饲料业科研与开发水平、饲料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及饲料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国无论是饲料转化率还是饲料添加剂的研制、生产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科技创新后劲不足,饲料生产的科技水平较低。因为中国饲料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薄弱,长期以来,中国的饲料科研单位都集中在农业科研所和高等农业院校内,以至于几乎每个省都有类似的饲料科研单位,加之技术创新涉及到多个环节、多个部门,而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并没有解决与经济结合的体制问题,从而导致在官、产、学和产、学、研之间缺乏密切合作,没有形成合力。

(3)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中国科技成果总的转化率不到15%,专利实施率不到10%,而最后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科技成果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缺乏成果转化时效性观念:第二,科技成果整体质量不高,大部分成果缺乏生产可行性和投资经济性,往往停留在实验室成功的水平;第三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第四,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市场中介和高素质的技术经纪队伍;第五,缺乏合理的、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估

2016年水产饲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

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 景预测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62873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7616837.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2年)报告编号:162873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7616837.html,/R_NongLinMuYu/38/ShuiChanSiLiaoChanYeXianZhuangY

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水产饲料种类繁多,从形状上来说可分为粉状饲料、软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从用途上说,有鲤鱼料、对虾料、甲鱼料等。 近年来,由于消费需求和养殖结构变化,我国饲料产品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使我国的水产饲料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7%,远高于配合饲料8%的平均增速,猪料、禽料比例呈下降趋势。水产饲料业已成为饲料行业发展中的最大亮点。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饲料基本以天然饲料为主;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开始发展,技术和市场逐渐形成,饲料工业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后,行业政策日趋规范,市场集中化程度增强,创新成为企业制胜之道。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2年)显示,水产饲料是专门为水生动物养殖提供的饵料。按饲喂品种,水产饲料可分为鱼饲料、虾料和蟹料; 按饲料特点,可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水产饲料生产的原料主要由鱼粉、谷物原料和油脂构成,鱼粉和谷物原料往往占到饲料成本的50%以上。 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2年)是对水产饲料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监测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

饲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饲料行业,未来发展十大趋势 一、养殖终端倒逼升级普遍化 养殖终端倒逼的机制已经对整个饲料行业形成强大的压力,在未来情况下将会更加普遍。 二、企业发展减量化 近5年的时间,饲料企业从以前的13000家减少到了现在的7000家,40%以上的企业消失了。这种消失一是真正倒闭了,二是被兼并了,所以这个时期也成为并购的大时期。 三、企业发展资本化 农业或者畜牧业要发展强大,需要强大的资本。这种资本化的运作已经成为所有上市公司争夺市场资源的最根本的途径。上市公司的资本扩张导致市场集中后的再度集中,中小型饲料企业会更难生存。大财团们成为推动、引导整个饲料业和养殖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企业发展品牌化 在现代饲料业发展中品牌竞争成为重要的市场竞争手段。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饲料企业的发展壮大。五、经营战略跨界化 跨界包括了3个方面,一是跨行业:如网络、房地产和钢铁;二是跨领域:畜禽、水产。三是跨国门:资本、技术和管理输出。

六、全产业链模式大发展 1、利益共同体。饲料企业与养殖户通过契约、股份合作等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加强技术输出与转化,提升抗风险能力与服务能力。 2、是供应商经销商股东化模式。未来,饲料业将全面延伸产业链,整合资源,全产业链模式大发展是未来的主流,其中包括了供应商、经销商的股东化。 七、“互联网+”平台发展 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技术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强化自己的竞争力。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电商将会迅速发展。行业人会建立饲料质量安全大数据和互联网监管技术平台,对饲料质量及重要安全性指标的实时有效监控,实现饲料监管事前、事中、事后的紧密衔接。 八、管理的现代化 日常经常谈到的一个概念是“智慧农业”。管理的信息化,工厂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饲料产业和养殖企业的强大竞争力。 九、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问题在未来会加快。饲料企业必然面临在原料、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全球化问题。因此,饲料企业需要带着养殖业共同走出国门;而“走出去”后的本土化是必然的。十、生物饲料时代来临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CE 世界上的地位,世界人民见证着我们的点滴成长是不争的事实。在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之前,中国的GDP总量早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各国经济都在衰退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在增长。虽然我国还有很多未完善的体制,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还是你们的。现在世界就要交到我们手上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祖国经济的腾飞。 正文 1、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三大主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 1.1、经济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明显地反映在新兴市场的金融和资本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深度与广度上。分析师们认为,未来十年人民币将加快国际化步伐,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外汇交易中的比重都将明显提高。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分析师们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作出预期,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15%左右,约为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A股合并。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 1.2、产业高级化 产业高级化表现在新产业的拓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两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将支撑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分析师们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能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产业高级化还表现在,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将迅速崛起;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 1.3、市场深度化 市场深度化表现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百货公司”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的形成,同时也表现为实体经济外延扩大化和服务高端化。分析师们认为,到2015年,我国新车销售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出口将占我国汽车产量比例的20%。 未来十年,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覆盖交通、铁路、水利、机械、医药卫生、军工等领域。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新能源汽车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把网络生活推向新阶段,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城镇化率接近60%。 2、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的发展趋势 2.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 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今后10年,人民币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希望对你有帮助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水产饲料产业分析

水产饲料产业分析 最近联合国公开预测,今年(2011年)的10月底,全世界人口会达到70亿人,而2025年将达到80亿人。可以预估到2050年,将达到90亿人。人口的增加固然会带来社会生存压力,但也是产业创新和成长的推动力。以目前粮食生产勉强可以喂饱全人类的情况看来,科学家预测在2050年之前世界粮食会产生不足的现象。而这个匮乏的现象很可能会因为气候变迁、水资源缺乏以及生质能源需求的增加而变得更加严重。为应付这种匮乏,科学家们认为,在目前这个时机,世界各国应该努力应用科技来改善农业的产出。在建议的多项方案中,水产养殖科技也受到相当的重视。水产养殖会受到重视,除了因为世界有广大的海洋空间尚未开发,另外则因为水产鱼类的饲料效率比其他陆上动物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简称FAO)的资料,使用100公斤的饲料喂养动物,约可以得到的食用肉分别为:1.2公斤的牛或羊肉,13公斤猪肉,20公斤鸡肉,或65公斤鲑鱼肉;而且因为鱼肉含有丰富有益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等)而受到人们欢迎。目前世界各国对水产养殖产业都具有浓厚的兴趣。相对于欧美国家畜牧产业较发达,水产养殖产业则是则是亚洲国家的强项。2006年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亚太国家(Asia and Pacific region)占89.5%以上,其中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66.7%,是领先全球的水产养殖大国,欧洲水产养殖产量仅占世界产量的4.2%,而北美洲仅占1.2%。相较于禽畜产业的

产量在最近20年来的年成长率约为2.6%,水产养殖产业的产量在每年都以约9%的成长速率成长,是食品领域成长最快的一个区块。水产养殖产业在2008年产量为6千8百万吨,包括有水生植物(产量占23%,例如昆布、海苔、藻类等),软体动物类(产量占19%,牡蛎、鲍鱼、蛤类等),虾蟹类(产量占8 %,虾类、螃蟹等)、鱼类(产量占50%,鲤鱼、吴郭鱼、石斑鱼等)。其中只有鱼类和虾蟹类(占总产量58%,简称水产养殖鱼虾类)需要饲料喂食。最近10年来水产配合饲料(compound aquafeeds)产量的年成长率为10.9%和水产养殖鱼虾类的产量年成长率10.7%相当,显示饲料产业和水产养殖鱼虾产业是相辅相成,水产养殖鱼虾产业之所以能快速成长,水产饲料产业的发达有相当程度的贡献 在过去,鱼虾类养殖户大部分使用自制水产饲料(farm-made aquafeeds)来喂食鱼虾,虽然饲料成本比较便宜,但是消化率及嗜口性较差,往往会使用较多的投喂量,于是水池中饲料残留量堆积多,非但水质容易造成污染,养殖管理也较不易,往往非但没有达到经济效益,而且常污染水源而成为环保人士对水产养殖业的诟病。近年来由于水产饲料产业技术的进步,饲养效率提升,使许多养殖户纷纷改用工业生产的水产配合饲料,减去自行生产饲料的负担,养殖面积可以扩大,鱼虾产量也可以提升。根据FAO的资料,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水产饲料,约仍有4050%是养殖户的自制饲料。在2008年,全世界的水产饲料产量约为6千万吨(其中约3千万吨是工业生产的水产配合饲料,另外3千万吨为自制饲料)。以年成长率10%计算,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中国水产饲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水产饲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近年来,水产饲料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已一跃成为我国饲料工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潜力最大的产业,其直接原因是国内水产养殖业一直持续增长。众所周知,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国,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据权威资料显示,由于消费需求和养殖结构的变化,我国饲料产品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水产饲料市场全景调查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世界水产饲料制造行业运行态势、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水产饲料产业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水产饲料制造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前景展望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水产饲料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水产饲料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2011年世界水产饲料制造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1年世界水产饲料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一、世界水产养殖业现状分析

二、全球水产品消费与日俱增 三、全球饲料工业运行分析 第二节2011年世界水产饲料产业运行透析 一、世界水产饲料业亮点分析 二、世界水产饲料业市场供需分析 三、世界水产饲料研究新进展 四、世界水产饲料市场动态分析 第三节2011年世界水产饲料部分国家及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水产饲料 二、欧洲水产饲料 三、美国水产饲料 四、其它国家 第四节2011-2015年世界水产饲料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章2011年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市场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2011年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饲料中真蛋白的测定》国家标准通过专家预审 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三、《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四、《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第三节2011年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挤压膨化加工技术 二、水产饲料微粉碎技术 三、水产颗粒配合饲料技术 第四节2011年中国水产饲料制造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精)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2010-11-30 04:25:22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 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 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 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轻卡、皮卡和越野车等,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中国饲料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编号: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郫县校区大学毕业论文 (2012届大学专科) 题目:中国当代饲料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院别:水产系 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 姓名:王熙 指导教师:罗中华 完成日期:2010年11月12日 17771

中国当代饲料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饲料业依赖于种植业,服务子养殖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轴产业。发展饲料业,可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提高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饲料加工是农产品加工的重要途径,可加快粮食转化增值;饲料企业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稳定,因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整体而言,饲料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财务风险较大,除水产饲料制造业外,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相对而言,蛋白饲料制造业企业财务风险最大;在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中型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强;而水产饲料制造业大型企业财务风险很小。整体而言,蛋白饲料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最强;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盈利能力最弱。其中,大型蛋白饲料制造业企业盈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料业取得了辉煌成就。20多年来,特别近10年来,饲料工业年平均以10%左右速度增长,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了饲料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的同步增长。2002年饲料产品总产量达8200万吨,饲料加工业产值在2000亿元左右。 目前,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由数量的扩张、快速发展,转向优化结构、稳步提高,所有制构成向多元化发展,企业组织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产品向名品化、系列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也在调整。这些变化趋势,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的加剧而日趋明显。进入“九五”后期,饲料工业发展的速度明显放慢,一些制约我国饲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如饲料原料问题、饲料企业科技、管理水平问题、饲料安全问题、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支持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十五”期间及之后,我国饲料工业能否实现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当前,饲料行业发展具有地区发展不平衡、饲料业与养殖业相互依存、饲料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饲料企业转换经营策略、主原料价格波动大等特点。在资本结构方面,我国饲料业形成了以民营资本(含外资)为主的产业资本结构。从数量上看,中国目前已有300多家外资饲料企业,90%的饲料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这种产业资本结构决定了较为开放的产业政策,并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结构。 2007年,我国饲料行业经受了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冲 击;克服了生猪存栏下降、原料价格高涨及食品安全事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和畜产品高价位拉动下,生猪生产逐渐恢复,饲料工业及畜牧生产稳步发展。2007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4009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近 28%,占农业总产值近10%。其中工业饲料总产值3335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4.70%,饲料添加剂199亿元,动物源性饲料45亿元,饲料机械设备430亿元。 工业饲料产量连续三年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2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近五分之一,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二。2008年是饲料行业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较大成绩的一年。饲料行业经受了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克服了饲料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和生产成本上涨的困难,积极应对、妥善处置畜产品和饲料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各级畜牧饲料主管部门以保证畜产品和饲料质量安全为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两大核心工作,促进了饲料行业又快又好发展。2009年我国饲料行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饲料总产量增加但增速放缓,产品结构变化出现新趋势,在猪料大幅增长的同时禽料却有下滑,饲料生产区域集中度进一步 27772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 ? ?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

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 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 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 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饲料香味剂

重庆天龙 饲料中的艺术精品-“味来香”饲料香味剂 这朵饲料香精的艺术奇葩,在生机蓬勃的2002初顺利投产,它的问世标志着天龙公司在饲料添加剂领域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公司荣誉 公司荣誉 科技成就未来----鸣牌“味来香” 科技成就未来----鸣牌“味来香” 鸣牌“味来香”是天龙公司重大科技成果。公司组织畜牧专家和调香师进行长期的研究,采用独特的调味和诱食技术,博采众长,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饲料调味剂。产品使用食品级香料原料,科学配方,经精良设备和先进工艺制作而成,产品在试生产的一年时间里,被多家饲料厂家和专业养殖场试用,深受广大用户信赖和好评。 科技成就未来----“好好香” 科技成就未来 香气浓郁、香味纯正、留香长久。 诱食开胃、促进生长、节约饲料。 掩蔽异味、减少应激、提高效益。 流散性好、耐受高温、用量较少。 科技成就未来 乳香型、奶甜香 仔猪对母乳具有难以忘怀的记忆,因此,奶香型产品主要由双丁酯、乙基香兰素、γ-壬内酯、双乙酰、丁酸等化合物复合而成,具有与哺乳母猪躯体相似的气味、新鲜猪乳的甜味、玉米的香味,能强烈地吸引仔猪开食,并帮助克服应激断奶后生长缓慢综合症。 科技成就未来 奶甜香 主要成分:天然奶油酶解物、进口内酯类、短链脂肪酸、乙基麦芽酚、甜味素等食品级原料组成。产品特点:具有纯正、自然的稀奶油风味。主要功能:1、利用其特有的“鲜奶香”刺激动物味觉和嗅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道蠕动,使动物产生强烈食欲,促进采食。2、增加饲料奶油和乳香味,改善适口性,有利于使猪只认同饲料,从而提高采食量,促进生长。3、有助于减轻断奶、转群、预防接种、高温、更换饲料等应激影响,克服应激引起的生长受阻。4、由于其鲜奶和甜润的香味,用于代乳料和断奶料中会起到明显的生产效益和商品效益。 科技成就未来 501果香: 主要成分:天然香料提取物、乙基麦芽酚、乙基香兰素、桔子油、乙酸异戊酯、丁酸乙酯、增效剂等。产品特点:拥有清新、自然、纯正的鲜水果香味并伴有愉快的香蕉甜味。主要功能:1、用其特有的鲜水果“香”和果“甜”分别刺激嗅觉和味觉,从嗅觉和味觉两方面引诱采食,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道蠕动,使动物产生食欲,促进采食。2、使饲料保持清新、自然的鲜水果香味,同时伴随着淡雅纯正的香蕉甜味,从而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3、掩盖饲料的不良气味,使饲料保持一种鲜水果香味和香蕉甜味,从而扩大适口性差的原料或一些代用品的应用范围,降低饲料成本。4、能有效地改善饲料的香气强度和愉悦度,提高饲料的质量档次。作为一种显著的产品标识剂,能增强饲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科技成就未来 502果香 主要成分:天然香料提取物、异戊酸异戊酯、乙酸异戊酯、香兰素、丁酸异戊酯、甜味剂及增效剂等。产品特点:拥有清新、自然、纯正的鲜水果香味并伴有红苹果的香甜味。主要功能:1、用其特有的红苹果

饲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饲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具体到一家企业,在下一个竞争阶段,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想用“辅音颠覆力模型”来做一个说明,就是从六个维度:产品力、模式力、成本力、团队力、营销力、品牌力来持续提升。各个 维度的“力”,我做个简要的描述。 产品力:产品的功能、功效,涵括外在质量(显性质量)和内在质量。 模式力:帮助各类合作伙伴、员工、经销商、养殖朋友综合赢利的能力。成本力:从采购、生产、营销到市场服务,对综合运营成 本的有效管控。团队力:重点指营销、服务团队的专业素养、工作 状态和落地执行力。 未来15年,城市化仍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到2030年,有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中国改革的主轴是经济发展,而经济 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城市化进程,加上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鱼、肉、蛋、奶的总需求仍将适度增长。 未来20年中国还将处于人口增长期,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 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食品价格。这对整 个大农牧业的发展依然是利好的。 土地多元化流转加速,散养式的传统养殖模式将会逐步瓦解,朝适度集约化方向发展。未来用来养殖的土地、塘口更加稀缺。所以 未来中大规模养殖企业和专业户、家庭农场类型的养殖群体将呈二 元状态。商品化、市场化的饲料将长期存在,但呈下降趋势;代加工、定制化的饲料将呈上升态势。 市场资源整合、争夺将异常激烈,各类企业、优质渠道、规模牧场结盟,相互入股结成利益共同体将成为常态化。所有的企业、个

人,都要融入区域产业链,以增强竞争力。这意味着,单打独斗难 生存,但懂得敞开心胸,主动融入的企业都有机会继续发挥价值。 食品安全问题,推动饲料行业由量到质转型升级。欧盟2006年 1月1日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美国联邦食品和药品局(FDA)从2014年用3年时间禁止在牲畜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韩国将 于2018年7月在饲料中禁用抗生素。无抗养殖很难做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小众化的行为;但是无抗饲料的时代即将来临。 消费在升级,品质在升级,未来10年是绿色安全、差异化肉、鱼、蛋品牌创建的黄金期,这也将是“供给侧改革”在农牧领域的 重大实践。 事业合伙人的理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越来越多优秀的营销人员、经销商都将和企业结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上升到某种程度 的合伙人层面。 总而言之,各个企业只要从横向维度做好定位、聚焦和人才体系的建设,从纵向维度做好资源激活、资源整合、资源优化,都有相 应的机会获取进一步的发展,为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精)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形势与对策 水产养殖业现状 1、水产品总量稳步上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捕捞+养殖)占全球35%,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立量约占球的70%2005年水产品量达5181万吨,而1978年全国水产品总量为无仅有的。其中海水产品2854万吨,占总产量的55%淡水产万吨,其中捕捞约1022万吨,人工养殖鱼产品约1888万吨。 2、养殖比例逐年上升。 人工养殖比例逐年提高,1978年人工养殖比例占26%,2005年人工养殖比例达61%。 3、鱼的养殖品种发展迅速,鱼虾比例增长较大。 在我国水产品中,鱼、虾产量比例最大,其中鱼的比例为59%、虾蟹为10%、其它占31%。 4、重点养殖区域发展迅速。 5、出口水产品逐年增加。 2005年出品水产品总量达257万吨,增长6.2%,其中罗非鱼达10.7万吨,同比增长23%。 全球对水产品的消费逐年增加,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全球海洋捕捞资源衰退,供给逐步转向以养殖水产品为主,中国水产养殖业在全球消费中越来越重要。

6、国内消费增长势头迅猛。 水产品具有优势: a.鱼虾属优质蛋白,健康食品; b.有较高安全性,分类上远离人类; c.相较于畜禽动物,鱼、虾饲转转化率极高,如虾饵料系数1、鱼1.2-1.5等,原因:鱼虾为变温动物,生活于水中,基础代谢要求低。结论:节约粮食,适合发展趋势。 其它影响因素: 禽流感、猪链球菌、疯牛病改变人们饮食习惯,促进水产品消费。 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 1、水产品消费将持续稳步提升中。 水产品在国内膳食结构中比例将稳步上升;大陆水产品将在全球水产品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因此中国水产养殖业将在较长时间内稳步发展。 2、养殖模式发生改变。 在水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适合养殖水资源却呈下降趋势: a.中国水资源缺乏,出于环保及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压力,江河、湖泊、水库区开始禁渔。 b.国家严格控制农田改造为鱼塘。

饲料行业发展趋势

饲料行业发展趋势 饲料行业发展新趋势 发布时间:2012-07-31 摘自:中国禽业导刊 一产业政策调整~中小企业大量退市 中小企业较多是行业进入成熟期之前的表现~近些年~随着行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中小企业的盈利空间正在受到全方位挤压~生存环境日趋严峻。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共有饲料加工企业12291家~同比减少1321家~下降幅度为 9(7,,2010年企业数量为10843家~同比减少1448家~下降幅度为11(8,。 当前我国饲料行业正处于产业调整期~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进现代饲料产业体系建设。按照“提高门槛、减少数量~转变方式、增加效益~加强监管、保证安全”的原则~将大力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环保饲料产品,鼓励饲料生产企业竞合~建立饲料行业诚信体系~推行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构建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饲料产业体系。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以及产业环境的变化~导致行业门槛提高~进而一批企业会被淘汰。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小饲料企业倒闭潮将会更大~有专家预测:今后5年内~30,以上的饲料企业将主动或被动退出市场竞争。 二生产成本高企~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我国饲料原料市场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受自然灾害、资源减少和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影响~这两年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直接推动饲料产品进入高成本时代~由于饲料行业下游是养殖业~成本的增加直接会拉升畜禽产品的市场价格~而畜禽产品价格变动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活~因此~饲料价格的上涨 空间不可能有大的增长~否则会引起社会不稳定。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步入高劳动力成本时代~饲料行业的人工成本也逐年抬高。尤其是当下国内外通胀形式严峻~更助推了饲料企业的人力、原料、资金等一系列成本的全面上升。由于大多数规模化经营的一条龙企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自己建饲料厂~受此影响~现在 的饲料产品利润率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明显下降~而且这种趋势并未减弱。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程度的大幅提升~饲料产品利润率的下降回归是个客观规律~这个过程将一直延续到产业的整合基本完成。 三资本运作加速~社会资源更加集中 当前我国饲料企业生产规模稳步增加~企业的竞力显著增强~企业数量明显下降~社会资源逐步集中在大企业手中。2010年~全国共有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企业集团30家~饲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42,~分别比2005年增加13家和17,。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化功能的增强~一些处于行业引领地位的企业纷纷寻求上市~饲料企业的资本运作也成为资本市场上值得关注的力量。从新希望、通威、中牧、正虹这些老牌的上市饲料企业~到近年的天康、天邦、正邦、大北农、海大、金新农、唐人神等新上市的饲料企业~再加上禾丰、双胞胎等将要上市的饲料企业~其数量处于畜牧行业领先地位。随着饲料行业成熟度的提升~其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特点逐渐显现并占据主导~饲料行业已进入资本时代。可以预期~随着行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饲料企业谋求上市~企业的社会资源也将更加集中~这有利于行业整体升级。 四养殖精细管理~专业化水平彰显企业竞争力 近年来~养殖规模化精细化趋势拐点的出现~为行业带来了加速整合的机会~饲料行业联合、重组、兼并步伐明显加快~伴随散户退出的规模化养殖进程~在目前还很分散的饲料行业内~竞争优势使优秀企业展现出持续成长的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