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报告【VIP专享】

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报告【VIP专享】

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报告

广东少省社科院课题组

导读: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全球化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考量,广东文化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必须以集群化发展为着力点,通过培育集群,放大集群效应,推动广东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全球化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考量,广东文化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必须以集群化发展为着力点,通过培育集群,放大集群效应,推动广东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根据产业集群理论,本文所述的文化产业集群,是指以传媒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在空间上集聚,通过协同作用,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集群,包括了下游产业的文化企业、互补产品的供应商、专业化基础结构的供应者和提供培训、教育、信息、研究、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大学、智囊团和技术标准机构等)。依据文化产业“创意”属性的强弱,通常文化产业集群被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

一、广东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

总体上,广东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新闻出版业、广电服务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广告业、旅游业、电子信息业、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等。文化产业已成为广东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门类和国民经济新增长点。

目前,我省文化产业正进入调整结构、提升水平和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文化产业集群化的特征已经显现,尤其是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出现加速发展

的势头,成为我国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集聚区之一。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一)文化产业核心层和新兴门类的集群优势突出

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为主的核心层产业在集团化发展、产业化改革、市场化经营中走在了全国前列,并在全国同行业发展中抢得先机,而以动漫游戏、数字网络信息、文化会展业为重点的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出现加速发展的势头,整体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集聚功能初步显现

目前,广东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已逐步形成规模。目前,全省已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8个。此外,省内各地级以上市还创办了一大批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创意产业圈初步形成。

(三)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珠三角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较好地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迅速成长,培育了一大批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的文化产业品牌和文化产业集团。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已成为我省经济重要增长点,并逐步形成了带动大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四)民营企业成为助推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力量

广东市场经济发育较早,不少民营企业和个人将文化产业作为主要投资方向,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良好的民营文化企业。随着广东文化产业向民间资本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规模扩大,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几年来,民营文化企业的单位数比重、投资比重、从业人员比

重、营业收入所占比重等均有大幅提升,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企业数已超过全省文化企业总数的50%,成为推动广东省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一支生力军。

二、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是做大做强广东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也是广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广东在初步建成经济大省以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路径就在于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通过形成集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交流、研究文化消费、拓展文化市场、开发文化产品、培育文化品牌、制定文化政策、保护文化资源为一体的文化生产力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1、基本思路

推动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珠江三角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依托广东具有较为完备的物质产业基础、深厚的岭南文化积淀、较高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等有利优势,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构筑以珠三角为中心,以东西两翼次中心城市为重点,以一批重点园区基地集团为支撑,带动城乡发展的文化产业布局。通过运用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规律,突破传统文化体制的束缚,着力创新创造,推动先进的运营理念和运营模式与新技术紧密结合,焕发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机与活力;切实加强政府引导,着力整合资源,调整完善结构,全面开发、培育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广东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发展目标

广东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总的发展目标是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调整和体制机制重构,实现市场环境优化完善,产业链条互相衔接,规模总量发展壮大,竞争力充分提高。其具体目标包括:

——基本建立符合文化产业集群运作规律的宏观管理体制。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真正使各级政府的职能逐步转变到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信息指导、组织协调、检查监督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提供上来。

——逐步实现区域文化产业集群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中心城市、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多层次、多样化、相互促进、特色互补、资源共享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从而达到文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组织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强势行业的发展得到优化和巩固。实现资源高度融合,促进新闻出版、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文化会展、印刷复制、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充分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在国内具有知名品牌和巨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集群的支撑力不断增强。初步培育和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创新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初步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有效融合。

——初步形成适应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运作机制。包括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吸引凝聚人才的良性发展机制、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宽松有效的投融资机制等。 ——实现广东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技术含量的显著提高。文化产业集群的科技运用和技术装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新型文化产业形式有相当程度的发育。

3、战略重点

——产业链延伸战略。从文化产业的内部交融来看,文化产业与各行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信息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文化产业集群的构建离不开相关辅助产业群的强大支撑。因此,推进广东文化产业集群,要以发展多元经济为重点,注重产业链建设,实现文化产业与其它领域的良性互动。根据不同门类产业的发展趋势,立足于集聚区的特色和优势产业,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产业聚集,拉长产业链,实现特色产业上中下游的配套衔接,形成布

局合理、错位竞争的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低能耗、高附加值和智力密集型的文化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培育高端创意产业,促进创意设计与制造业、服务业的链接,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要引导产业集群差别化竞争,充分体现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打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布局合理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品牌提升战略。文化产业集群的活力,实质上在于品牌的魅力,即通过品牌的打造和推广,实现消费群体的聚集发展,提高产业的能级和竞争力。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实施文化品牌特色战略和精品工程,充分挖掘岭南文化遗产的文化产业价值,打造具有岭南特色、广东气派的优势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区域品牌,充分发挥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在文化产业许多领域领先一步的优势以及强大的资金、技术实力,在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游戏、工艺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进一步打造区域品牌形象,同时重点扶持建设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地区文化品牌。集中力量抓一批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结合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创意与策划的作用,生产出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主题鲜明、功能完善、设计精美独特、享誉全球的精品,保持绝对的竞争优势,始终占据高端市场;围绕打造现有的品牌,进一步推动品牌结构的提升和品牌战略的延伸,形成独具特色的广东文化品牌系列,全面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龙头”带动战略。要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以产业集团为龙头,以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载体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提高集约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要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促使其在做大做强、寻求规模优势的同时,向跨行业方向发展,实现从“规模优势”向“范围优势”转化。要鼓励和支持中小文化企业为大型文化企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要以现有文化园区、基地为“龙头”带动各类文化产业发展。

——全球扩张战略。作为开放度外向度比较高的广东,不仅要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而且要展示我国悠久华夏文明,提供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应该站在全球价值链的高度,将文化产业集群战略与广东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结合起来,研究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转移的趋势,按照后发优势原则、超前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制定我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扶持文化产业集群,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发展模式的选择

1、文化产业集群模式的主要类型

通过总结国内外文化产业集聚区形成的路径、动力和最终形式,文化产业集群基本上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企业自发形成即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群;另一种是政府促成即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集群。前者包括以大企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以中小企业为主形成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等;后者包括政府政策引导模式、官产学研结合模式等。

文化产业集群各种模式往往是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是根据客观条件、行业性质、企业追求等的不同而逐步形成的。以广东为例,目前,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政府主导型,如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省四大报业集团、出版发行集团,以及广州从化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深圳大芬油画村等。二是政府引导型,如广州番禺长隆集团主题文化创意公园、佛山石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三是企业主导型,如深圳华侨城集团企业投入建设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等。四是自主集聚型,主要是依托高校或旧城区自主投资开发“动漫一条街”,“软件一条街”等,如聚集在广州美术学院、珠江电影制片厂、报社、电视台等文化艺术、影视传媒制作单位附近,以广告、艺术创作、时尚设计、策划、培训、咨询等服务为主的文化创意一条街;广州文德路字画街、起义路工艺品与纪念品设计生产一条街、天河路周边电脑专卖城、白云区音像城等。

2、文化产业集群模式选择的基本方向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确定,是一个逐步尝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按照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整体定位、资源条件、企业状况等,结合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开发

、文化产业链的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的模式。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根据不同地域的特征选择一个示范性的关键企业或产业园区,通过该企业或园区的成功发展,逐步衍生或吸引越来越多的相同、相近与相关企业聚集该地,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优势的产业集群。

第二,必须立足区域的发展特色。广东文化资源具有区域性、历史性的特征,必须科学选择系统的、整合的集群发展模式。广东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最早实行对外交流合作,对外关系日趋紧密,加上岭南文化历史以来的开放性特征,这就决定了广东的文化资源不应局限于地域的层面,而应扩展至全国乃至全球。因此,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以全球化的眼光灵活地、综合地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第三,必须重视大集团的带动效应。这是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一种战略性选择。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模式,可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在这种产业中存在几个为数不多的大型龙头企业,能够更快地带动整个企业实现规模经济;而产业集群中同时存在的众多中小型企业,通过它们之间正当竞争最终促进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3、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的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广东文化产业集群模式的选择,应坚持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灵活运用大集团带动、小企业聚合、产业园区承载、粤港澳紧密合作等方式,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重点考虑四种模式:

——大型企业带动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大型文化企业为核心,带动周边大批中小文化企业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形成功能协助、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集群。创意型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自身利益需求为目标,在一定空间内自发集聚,进而形成群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形成具有品牌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政府政策推动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政府运用技术、资金、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

措施吸引创意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待其形成一定规模后由政府认定,并进一步运用政策手段扶持其集聚发展。政府根据区域发展的需求,通过宣传、规划、建设创意产业园区,进而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创意企业入驻,最后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这种模式对于目前发展得并不成熟的各创意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对企业生存、发展非常关键而具有实际意义。

——官产学研联动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依托大学科技园,把政府规划、产业发展、高等教育和科技研发融为一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在一定区域内形成政府、创意企业、学校和创意研发机构相互结合、高效联动的有机群体,进而发展成产业链完整、功能齐全、竞争优势明显的文化创 意产业集群。

——粤港澳互动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利用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的特殊作用,在珠三角地区划定合适的区域,重点建设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试验园区、文化产业特区。这种模式具有明显的外向、开放特征,其集聚的对象以港澳和国外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主,以相当规模的中外合资文化企业为辅,允许其在国家宪法许可的范围内自主发展。这种模式还有利于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意策划人才在一定空间地域内聚集,结合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整合产业链,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格局的调整优化

——文化产业集群载体建设。要围绕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交易市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演艺街区、健身休闲街区、文化体育场馆、规模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基地和名人精品工程等文化载体建设,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必须下更大的功夫,精心打造、精心经营,促其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起主枢纽的作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功能完善、集群发展、品牌经营”的方式,构建创意街、产业基地、专业园区等各具特色、功能的产业载体,使之成为文化企业的集聚地。一是对现有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要着重于资源整合和优化升级,促进各种文化产业要素在产业园区内有效集中,实现文化企业的专业化集聚,促进

文化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催生新的产业业态,形成明显的集聚、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辟建文化产业试验示范园区,选择一批带动性、竞争力强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入园。二是对新建的文化产业园区,要着力于优化布局,支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于新进区的企业选址要明确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三是对列入规划发展的文化产业园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老城区改造、中心城区建设和历史建筑保护等工程建设,高起点规划、规模化运作,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提供增值服务为主要赢利模式 进行建设。

——文化产业集群区域科学布局。要按照科学性、先进性、预见性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强文化产业统筹规划,搞好全省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发展各地优势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产业集群的科学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区域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通过构建相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促进具有共性或互补性并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空间(园区)内形成产业链集聚的同时,坚持发展的专业化、特色化,有重点、有主次、有步骤地培育和建设一批产业定位、功能定位与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引导文化及相关企业按照产业组织优化的原则和市场化的方式创新集聚发展,形成一批上规模、有特色、富有发展活力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群、产业带。

根据我省文化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合理规划全省文化产业集群区域发展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应重点建立以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艺术业、动漫游戏业、工业设计和文化旅游业等支柱产业为核心的完整系统的产业门类,大力培育发展文化要素市场,重点扶持一批优势文化产业基地,建立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集团。同时,积极推进“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建设,探索建立文化创业园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东西两翼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特色鲜明、能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发展一批地方文化名牌产品、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和一批文化支柱产业。粤东地区要研究自身的比较优势,大力开发“潮文化”,加快发展工艺美术、文化旅游、文化休闲类项目。粤北山区要以本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生态环

境优良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等个性鲜明的文化产业集群。

根据我省开放度外向度较高的特点,进一步加强粤港澳文化产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建设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试验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议成立粤港澳文化产业促进委员会,制定战略合作规划,协调和整合粤港澳三地资源,集聚产业要素,设立“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粤港澳文化产业加工区”、“粤港澳文化产业保税区”、“粤港澳媒体文化城”等,开辟“港深莞惠”和“广佛珠澳”两条创意产业黄金带,以项目合作及投资推动三地文化产业融合,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世界上最具规模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基地。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具有广东特色的文化产品外向型发展机制,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支持有实力的文化出口企业和知名品牌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合作等形式拓展海外业务。积极推动广东主流报纸媒体和电视媒体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海外其它媒体的合作。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门类。培育和建设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应当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强化优势、普遍提高”的原则,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选择已具备较强的集群发展优势、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加大培育力度,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战略重组,尽快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全省文化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重点培育八大文化产业集群:

1、出版发行业集群。以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广州市新华书店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为主干,整合全省出版发行业上下游资源,打造我省出版发行航母,力争3-5年内使其综合实力与竞争力进入全国前三位,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内容生产基地、出版物连锁销售网络与文化传媒产品交易中心。

2、报刊业集群。大力支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发展,并以其为中心,或以其和羊城晚报集团联合控股,整合省内全部报刊资源,特别是吸引地级以上市委机关报加盟,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打造我国第一艘报业航母。

3、广播影视业集群。以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为主体,采取以资产、业务入股或股权置换、资产收购等市场运作方式,整合全省广电影视资源,实现广播、电影、电视、视频

四位一体,有线、无线联合,省、市、县(区、市)、镇四级贯通,打造广东现代广电影视传媒集群,力争3-5年内使其成为中国三大传媒基地之一和南中国海地区最强大的广播影视传媒中心。

4、演艺娱乐业集群。优化文艺院团布局,整合演艺资源,推动文艺院团、剧院(场)、演出公司的整合重组。如省歌舞剧院、南方歌舞团、广州友谊剧院联合共同组建歌舞院团,广东省话剧院和广州市话剧团合并组建话剧院团,从而打造集名团、名院于一体,演出中介、剧院管理、对外文化输出能力一流,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龙头演艺院团;以省属文艺院团、剧院为主导,整合全省县以上文艺单位,成立广东省演艺集团,力争在5年内打造一个在南中国海地区最有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演艺集团品牌。

5、动漫游戏业集群。引导动漫企业进一步集聚发展,把广州、深圳打造为中国最大的原创动漫产业基地。以园区为中心,以品牌为核心,以人才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保障,以文化为基础,以技术为支撑,有效整合各种要素资源,通过兼并重组,做大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体系。

6、印刷复制业集群。加快转变印刷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调整优化印刷业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和光盘复制业,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我省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印刷复制中心。

7、文化会展业集群。重点办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广东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声响亚洲艺术节(广州)、华南印刷节、中国动漫版权保护国际博览会等,建设珠江三角洲文化会展产业带,把我省建设成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会展中心之一。

8、文化旅游业集群。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开发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岭南文化旅游资源为重点,发掘海洋文化、特区文化的内涵,发展具有鲜明特点、较高品味、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进一步振兴广东文化旅游业,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我省建设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度融合的特色文化旅游基地。

三、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制定出我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以此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并带动产业规模、整体实力以及区域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一方面,抓紧做好战略规划的制订工作。建议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广东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产业基地,发展一批有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和在国内领先的文化新业态。同时,配套相应的专项规划,包括出版发行业集群、报刊业集群、广播影视业集群、演艺娱乐业集群、动漫游戏业集群、印刷复制业集群、文化会展业集群、文化旅游业集群规划等。制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重点园区(基地)、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依托,以岭南文化为特色,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后劲,把握好发展的重难点,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地,要切实搞好区域性的布局规划,认真分析地方优势,明确发展的主攻方向,培育富有特色的项目,确保地方文化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利用。

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战略规划制订的组织领导工作。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管理服务、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起草小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手做好规划的起草和论证工作。为强化对全省文化产业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建议设立省文化产业发展专家咨询评审委员会,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项目论证、资质评审评估认定以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发展规划等咨询服务。

(二)完善政策体系,不断优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一是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改变现行体制下条块分割、“五龙治水”的局面。要在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要加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力度,彻底解决出资人缺位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及时清理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全面落实国家、省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定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揽子”产业配套政策法规,包括竞争政策、需求政策、信息政策、中介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等。要从以行政监管和限制为主转变为以保护和激励为主,从根本上解决演艺、电子游戏娱乐、影视作品版权、图书音像制品发行等方面的不必要的限制、过高的市场准入门槛以及对民营资本的歧视等问题。积极借鉴、利用、探索一切有利于文化企业发展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制定文化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政策。进一步创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精心策划组织,加强借鉴合作,全力推动文化精品创作生产。

二是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制定和落实吸引文化投资的优惠措施。要在行政审批、土地使用、市场准入、投融资、市场管理、税收等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奖励政策,营造良好的产业投资环境。要发挥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及各种专项扶持基金的作用,对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产品采取贴息贷款、低息贷款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为协调解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议借鉴北京市的经验,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1:10的规模带动社会资金共同进行股权投资。对产业带动、自主创新、出口创汇能力强的企业,拥有文化知名品牌的企业以及传统工艺精品、传统特色产业企业予以奖励扶持。鼓励、支持园区(基地)自行制定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入驻企业的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项目发展和文化产品及服务走出去。鼓励结合旧城区、旧村、旧工业区(以下简称“三旧”)的实际情况改造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三旧”改造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可免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公共消防设施配套费、供水设施增容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费以及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鼓励园区(基地)产、学、研有机结合,走规模化、专业化、

市场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对管理效益明显、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成果显著的园区(基地),可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或奖励。建立绿色通道,对园区(基地)在人才引进、子女就学、工商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疏通投融资渠道,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各文化产业门类,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向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开放。允许并支持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在国家现行政策允许范围内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博物馆和展览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艺术教育与培训、文化艺术中介、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广播影视技术开发运用、电影院和电影院线、农村电影放映、书报刊分销、音像制品分销、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等领域;非公有资本参与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等国有文化单位的公司制改建,非公有资本可以控股。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加快设立省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担保机构和专业的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机构。支持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及中介机构组建“文化产品投融资服务联盟”,为文化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鼓励推动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上市。

四是加快建设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加快培育和完善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完善中介体制和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要加强现代文化流通体系建设,打破图书出版发行、广播电视、艺术演出、文化旅游等市场地域行政分割、分散的市场格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建设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现代市场营销体系。积极扶持艺术品、传统工艺品市场以及农村出版物市场,繁荣电影、广播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大力开拓动漫游戏、移动电视、付费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兴市场。要统一文化市场管理,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

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公平的法律环境。要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组建广东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促进版权等各类文化产权交易,完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做好重要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挖掘、整理工作,建立国家重点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目录。鼓励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推介和交易服务产业,构筑覆盖全省乃至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强化文化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意识,推动文化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氛围,加大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对侵权盗版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保护文化经营单位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三)支持和鼓励创新,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的持久发展动力

一是创造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产业氛围。积极引导高科技对于文化产业的支配和渗透,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在内容创新和传统企业改造中的积极作用,以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带动产业集群的尽快形成和高速发展。

二是加大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力度。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已有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作品,推进处于低端的企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使原有低附加值的产业和项目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原创文化产品、文化创意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政府采购,重点扶持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和承担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结成创新型组织,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三是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打造专业开发团队。建议政府认真研究解决我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供需脱节问题,加强与高校、业界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为高校与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多渠道的产业人才培养机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从国内外引进我省发展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高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要建立文化行业人才库、人才评价体系,促进人

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同时,建立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业绩与收入挂钩,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四)加强管理和协调,构建文化产业集群内生机制

一是构建产业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健全协调协作机制。重点建立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协会、创意机构、研究机构等方面力量相互协作的机制,形成文化产业规范化、制度化的扶持和促进长效机制。可以考虑以珠三角地区作为试点,构建一个有利于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协会、创意机构、研究机构等各方对话与协作的文化产业资源整合新平台,形成各方力量对话与互动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格局,从而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经济产业的驱动效应、联动效应和辐射效应。

二是构建集群竞合机制。加强对竞争与合作的协调、监督和管理,制订必要的指导原则及竞合规定,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规范化。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文化行业协会在组织、协调方面的作用,逐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着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议在全省建立各类文化行业联盟,如“报业联盟”、“动漫游戏业联盟”、“印刷复制业联盟”等,形成行业内市场定位明确、差异性发展、密切合作、有序竞争的新格局。

三是构建资源创新性整合机制。在文化资源的认定、评估、保护、规划、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功能,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体制和制度。在资源监管方面,要实施资源许可开发制度,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效益评价制度、资源开发行为监督机制和资源开发奖励机制。在市场监管方面,要通过资源管理建立企业准入制度,利用经济规制手段制定有效的价格政策,加强对自然环境的监管,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建立强大的社会舆论支持和监督系统。

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指导:梁桂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周薇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课题组长:柯锡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成员: 荆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陈静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詹双晖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