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14级中药专业教学计划辉南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1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我校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升学为导向,以学识+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2009年1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行业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专业名称

机电一体化

(二)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及相当学历或学力的学员

(三)学制

三年

二、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面向制造加工业的,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熟练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工作的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和态度:

(一)知识结构及要求

1.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和继续学习能力。

2.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

3.掌握机械加工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加工及装配的常规工艺,具有机械图纸进行工艺性审查的初步能力,具备测绘并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部件的能力。

4. 掌握主要机械加工设备结构、调整及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5. 了解电工、电子、液压传动、数控等技术在机械加工中应用的基本知识。

6.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相关知识。

(三)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车工、铣工、机修钳工等基本操作技能;能并能较熟练地操作1~2种机械加工设备。

2.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3.具有维修电工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4.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常用机电设备安装、

调试、验收、维修、保养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学表达能力。 7.具有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加工一般机械零件的能力,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调试、维护的能力,具有机械产品维修与设备管理的能力;具有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加工一般机械零件的能力,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调试、维护的能力,具有对机械零件工艺特征分析的基本能力。

(四)态度结构

具有勤奋、求实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具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具有善良的心灵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合计

占总周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教学 合 计

18 18 18 18 18 16 106 67 课堂教学

18 18 18 18 18 16 考试

1 1 1 1 1 10 其

合计

5 2 2 2 2 2 15 0、5 入学、毕业教育

1 1

2 “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放假 1 1 1 1 1 1 6 军训

2 2 劳动

1 1 1 1 1 5 寒暑假 5 5 5 5 5 25 17、5 合计

27

27

27

27

27

18

153

四、课程设置 1、德育课

(1)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学 年

数 内

(2)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教学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民族理论常识

通过学习我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现状和特点,了解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特点及解决的根本道路、根本制度和根本途径,一步体会我党的民族理论及国家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和优越性,鉴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6)节能与环保

节能与环保教育作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课题之一,通过《节能与环保教》教育,使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增强学生的节能和环保忧患意识,体验节能与环保对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意义,主动宣传节能和环保。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探究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关注自己身边的节能与环保问题,在体验中增强节能与环保意识,做到主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养成节能与

环保的习惯。在学习中体验节能带来的好处,做到主动节约和宣传节能,主动关注周围环境,热爱周围环境。

(7)心理健康与礼仪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即在学习礼仪、运用礼仪中,对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六个方面,都能展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方算知书达礼,方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方可“有礼走遍天下”。

(8)安全教育

众所周知“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要想创建和谐校园,首先要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学校安全,是营造良好地育人环境的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安全事故而又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轻则导致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身伤亡!由此而给当事者个人及其家庭、单位和国家造成的不幸和损失。谁都渴望如诗如画的宝贵年华,谁都向往丰富多彩的绚丽人生,谁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而又美满的家庭,谁都希望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谁都希望每次都能愉愉快快、平平安安地外出和旅行,然而这一切又都与“安全”二字有关。可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9)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对于有效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及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问题。中小学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规范的教育内容,也要有相对稳定的和科学的教育途径和渠道。法制教育要以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网络和体系。

(10)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职业问题、就业与创业的准备问题和技巧方法问题,是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三大问题。掌握社会职业与就业创业基本知识、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素质准备、职业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就业方法与技巧、自主创业的方法与技巧、职业适应与转换等内容,对学生就业和创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1)艺术课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普遍开展,中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升。

2、文化课

(1)语文

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2)数学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英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4)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5)计算机应用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

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3、专业课

(1)机械常识

掌握机械原理的初步和机械传动,常用松件,零件,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了解常用液压元件的类型,用途,熟悉液压基本回路,能对机床典型型液压系统进行初步分析。

(2)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使学生懂得必要的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掌握直、交流电路和电磁的基本概念及理论,能对一般交、直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控设备中常用的放大电路、单相整流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形式、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熟练进行电工与电子电路的有关实验。

(3)机械基础

掌握金属性能,金属学基础,钢的热处理,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牌号和用途,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4)机械制图

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作图,机件的表达方法,机械图样的组成,能看懂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掌握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应用及其标注,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及其测量技术。

(5)数控编程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产业,先进制造技术是振兴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支撑和发展趋势,是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手段,谁先掌握先进制造技术,谁就能够占领市场。而数控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数控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成组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它的发展和运用开创了制造业的新时代,使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控技术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它的广泛使用给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管理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它的关联效益和辐射能力更是难以估计;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离开了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数控技术是国际技术和商业贸易的重要构成,工业发达国家把数控机床视为具有高技术附加值、高利润的重要出口产品,世界贸易额逐年增加。采用数控技术的典型产品——数控机床,是机电工业的重要基础装备,是汽车、石油化工、电子等支柱产业及重矿产业生产现代化的最主要手段,也是世界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

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核心标志之一,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6)数控加工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以技能学习为主导,应用专业知识去支持技能的形成,去解释动作要领,去反映操作规范的实质,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必需的职业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更快、更扎实地学会技能。数控加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材应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以标准规定的技能项目为主线,从易到难,围绕课题内容横向连接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知识,并使它们有机地融合。学生将来做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以此真正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思想,从而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充分实施。

(7)电机与控制

《电机与电气控制》作为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中高级电工、CEAC的职业资格标准、能力的要求,理论知识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围绕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始终围绕培养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突出职业资格能力的培养.以项目教学为突破口解决教与学脱节问题,以构建学习情景为依托,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在遵循层次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前提下,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手段、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做法.因而加强该课程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8)机械加工技术

了解的机加工原理和方法、熟悉机加工工艺的制定及常见的定位方法。

五、课时安排

课程类别序

学年第一学年第二学年

第三学

年(顶岗

实习)

合计学期一二三四五六学时数

必修课1 职业生涯规划 2 2 84 2

职业道德与法

2 2 84 3

心理健康与礼

0.5 0.5 21

4 哲学与人生 2 2 84

5 民族理论常识0.25 0.25 11

6 节能与环保0.25 0.25 10

7 安全教育0.25 0.25 11

8 法制教育0.25 0.25 10

9 就业指导0.25 0.25 10

10 艺术课 1 1 0.25 0.25 53

文化基础课11 语文 5 5 5 5 5 5 630

12 数学 5 5 5 5 5 5 630

13 英语 5 5 5 5 5 5 630

14

计算机应用基

2 2 2 2 168

15 物理 1 1 42

16 体育与健康 2 2 2 2 2 2 252

专业基础课17 机械基础 3 3 126

18 机械制图 4 4 4 4 336

19

车工、钳工工

艺学

2 2 2 2 168 20

数控设备与编

21 数控加工技术 3 3 4 4 294

22 电机与控制 3 3 126

23 电工基础 4 4 4 4 336

合计总学时数32 32 33 33 33 33 4116 说明:第三学年顶岗实习,每学期按21周。

2019年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工艺规范29页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 工艺规范 2013.4 温州 编写说明 产品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没有好的工艺,就没有好的产品。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涉及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很多。给老师的教学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带来诸多不便。为方便老师在教学和指导学生训练中了解机电设备组装中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我们组织了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邀请了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编写了这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工艺规范》。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工艺规范》是根据机电设备安装的技术标准,行业、企业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经验、约见,经参与编写的人员讨论制定的。这些规范是技能竞赛时评分的依据,也可以依据这些规范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组装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等进行评价。 在日常教学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训练中,应重视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位置、每一个部件的安装细节,即技术要求和工艺。只有所有的零件都符合技术要求和工艺规范,才能保证安装设备的质量,设备才能可靠的工作;也只有注意了这些细节,学生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与《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工艺规范》编写的老师有:杨少光、龚魏清、方爱平、陈文林。亚龙科技集团的工程师杨一丰、徐新奇,大连欧姆龙公司的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张名云,中国机械联合会的专家张春芝参与《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工艺规范》的制定。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工艺规范》还不完善,还可能有不少错误,希望使用的老师提出改进的意见,以便大家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编者 2013年5月温州 目录 一、部件安装…………………………… 二、电路安装…………………………… 三、气动系统安装……………………… 四、工作习惯……………………………

机电一体化实训系统使用说明

机电一体化实训系统使用说明 现代工业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先进工艺技术的综合与集成,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准备、制造执行等多方面,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了加强学生面向新世纪的挑战能力,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机遇,提高机、光、电一体化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刻不容缓,重点建设机电类工程柔性加工实训实验综合平台,更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ME093399型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研发并制造,从简单到复杂,从零部件到整机,采用不同的机械和电气设计。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拓展思维,提高动手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以适应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要求。 一.机电一体化柔性加工系统的功能 涵盖课程:微机、数控、组态编程、工业总线、测试与控制技术、气动、传感器、气动机器人等课程 二.开创任意的组合与开发理念 涵盖课程:机械原理、装配设计、质量控制、加工技术等课程 特点:展示制造过程的本质,包含装置的优化、不同的组合、位置的检测等内容。 三.同一任务,不同方法的综合分析(毕业设计)

涵盖课程:机电全课程的综合 特点:提出一个课题让学生分别设计,最后全体进行集体论 证,分析达到共同受益的目的。 ?项目设计目标与任务 解决学生的三方面能力: i.掌握工科设计制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问题(动手能力)。 ii.具备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中的设计与创新能力问题(创新能力)。 iii.使学生拥有解决实际问题,排除故障和整套系统的分析能力(故障排除能力)。 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是目前国内一个难点,在校期间没有建立整套生产过程的概念,本项目的建成和使用将起到现代化生产过程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示范性和实训性。 ?项目的技术内容 基本机械传动原理包括: ①“O”型皮带传动 ②齿轮齿条差动机构 ③齿轮减速传动机构 ④螺旋升降机构 ⑤间歇送料机构 ⑥链轮链条差动机构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检测分析 孙京哲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检测分析孙京哲 发表时间:2019-09-19T15:19:12.08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4期作者:孙京哲[导读] 机电安装是建筑建设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相关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建筑中得到了应用,且贯穿在整个工程建设当中,对于机电安装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孙京哲 山东卓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机电安装是建筑建设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相关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建筑中得到了应用,且贯穿在整个工程建设当中,对于机电安装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使其在具体生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就需要做好安装调试处理,更好地完成建设目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故障检测 1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 1.1远程处理机安装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理单元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空调机组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虑到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运行效果,在安装时应将RPU的位置选择在机房内或离机房较远的区域,并将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 1.2警示灯的接线安装 一般情况下,机电一体化设备布置有5条警示灯接线,每条警示灯颜色不用,性能也不相同。如两条红色接线,较细的一根主要是代表红色警示灯控制,而较粗的则为电表电源;在五条接线中,绿色接线代表绿色警示灯控制,棕色接线则为公共接线。在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时,必须分清每根接线的性能,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另外,在安装警示灯的接线时,由于公共端引出线属于悬空状态,因此容易被忽略,导致警示灯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实际连接时,必须要处理好公共端子的连接工作,从而使警示灯能正常工作。 1.3输入与输出设备的安装 在安装输入与输出设备时,对于某些关键的安装点,要合理选位,尽量使其远离管道焊缝以及其他一些危险位置,从而保证安装效果。同时,为提升机电设备安装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安装时要对输入输出设备的方向问题引起重视,一般情况下,电动阀门箭头以及风阀箭头应当与电动阀门的开闭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在安装前工作人员首先需进行模拟安装,通过模拟动作及时发现机电设备管道口径与电动阀门口径不相符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促成此问题的解决,确保管道口径与电动阀门口径的偏差在合理范围内。 1.4电磁阀接线安装 机电一体化设备中的电磁阀,最常采用的电源为24V直流电压,在此等级的电压下,若进行电磁阀的接线安装工作,就必须严格按照红正绿负的方式进行安装,但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受诸多不可控移速的影响,导致电磁阀内部线圈对阀芯出现驱使动作,使得机电设备安装的风险性提高。为此,在进行电磁接线安装时,工作人员需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并在安装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接线,确保接线正确。 1.5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布线 在进行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工作时,工作人员需对以下要点引起注意:首先,系统中一些关键线路需要采用专门的导线,方可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如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通信线路等重要线路,均需采用制造商专门提供的导线或采用屏蔽线。其次,对于一些关键性装置,如网络控制器、计算机、数据显示通道等,在安装时必须要使其连接在系统中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从而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效果。 2调试 第一,对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检查,保证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对后续工作中需要的工具与材料做好准备,在具有可靠电力供应的基础上,严格根据技术标准调试设备。保证机械联锁结构在准确性方面能够满足要求,同时进行清场处理,隔离同调试无关的部分,避免设备运行受到人为方面因素的与影响。之后,全面检查设备,根据设备实际加油,保证在润滑度方面能够满足要求,且能够正常转动。设备在开启后,会大量的散发热量,对于该种情况,在调试前即需要将冷却系统开启,避免其受到高温影响发生损伤。之后,进行设备的空载试验,在此过程当中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冲突问题,保证设备间具有较好的衔接;第二,对设备进行负荷实验,二次观察设备。在观察当中,如果发现设备运行存在无法达到指定标准的情况,即需要积极通过相关措施的应用调整。在调试当中,也需要做好一定顺序的控制,如先单机后联机、先空载后负载、先单点试验后联合试验等,通过该种循序渐进方式的应用顺利调控设备运行;第三,在上述相关工作完成后,即需要对设备做好综合评价,从经济性、可靠性以及可操作性这几个方面对调试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对设备状态进行提升。在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能够积极参与,对设备在不同方面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细致记录调试数据,做好对应解决措施的提出。 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 3.1故障分类技术 根据故障损坏的零部件以及故障对设备运行的影响,来判断故障的类型,属于破坏性故障、还是非破坏性故障。在实际检修工作中,应用故障分类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尽快确定故障范围,优先解决影响设备运行的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破坏。 3.2油液磨损识别技术 结合油液的实际成分,分析油液对设备运行的影响和物理变化,来确定磨损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该诊断技术具有直观性,因此在实际诊断中应用普遍。以润滑油为例,具有密封防漏、冷却降温、减震缓冲、润滑减磨的作用。一旦润滑油不足,就会加重发动机磨损,导致设备出现异常声响和振动。 3.3在线/离线诊断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瑞安电大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 实训报告 年级专业: 学号: 姓名: 实习单位: 岁月如流水般,一去不返。作为数控专业的一名学生,通过大学

提供的综合型学习平台,整合课堂中相关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具备了一名数控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及素质。尤其通过最后这个阶段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我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巩固深化课本理论,进一步整合对机电综合知识,对其一体化产品、设备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在实训中,走过了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阶段,加深了对数控技术的感性认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训提供的平台,得以窥探社会领域,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社会交际水平。 一.实习目标 在XX公司进行实训,通过现场实习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机械设备,并在实训中,掌握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在实训的八大项目中,我选取了PLC应用技术以及单片机控制技术,通过投入到实践中,将专业知识储备应用到生产一线中。从而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有了实质性的认识以及看法。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对于机电一体化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以及师傅引导下,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培养自身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一)PLC应用技术 PLC实指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器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进行存储

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及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出和输入,控制着各种类型的机器和生产。大致划分为扫描计数、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及输出刷新阶段。第一,扫描计数,当PLC 运行后,其工作过程划分为三阶段,1、输入采样,2、程序执行,3、输出刷新三个阶段。输入采样PLC以扫描方式按顺序读入所有的输入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像区中的单元内。输入结束后,转入到执行和刷新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输入的状态和数据发生了变化,I/O中相应状态数据也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当输入的信号为脉冲信息,其扫描的周期要小于信号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该输入才能被读入。在执行阶段,PLC是按照从上而下的进行扫描程序。在进行扫描每条图时,先从梯形图左侧进行扫描由各点构成控制线路。从而形成了由左到右,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逻辑运算;在执行过程中指令与点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指令为I/O则直接存储I/O点,即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也不会更新;程序结束后,PLC进行了刷新的阶段,此阶段CPU按照映象区对应的状态和数据进行刷新锁存电路,再经过输出电路的驱动外部设备。最后,才是PLC的输出。 PLC系统设计时,常要根据其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要求进行设计选型。PLC和有关设备应为集成的、标准化,应按照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进行扩充。选型应根据相关工业领域有成熟可靠的系统,根据运营的情况进行选择。另外在系统硬件、软件方面和功能方面应与装置的规模和控制要求相结合相适应。最后在价格选择上,应选取高性能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试题.doc

1 图1 机械手 处理盘 输送机传感器进料口 光纤 传感器电感 传感器出料 斜槽Ⅰ出料 斜槽Ⅱ出料 斜槽Ⅲ A B C D 电磁阀组 三相交流 4h内,按要求完成下电动机气源组件请你在

列工作任务 一、按分拣设备部件组装图(见附页,图号为001)及其要求和说明,在铝合金工作台上组装××生产线分拣设备。 二、按分拣设备气动系统图(见附页,图号为002)及其要求和说明,连接××生产线分拣设备的气路。 三、请你仔细阅读××生产线分拣设备的有关说明,然后根据你对设备及其工作过程的理解,在赛场提供的图纸(见附页,图号为003)上,画出××生产线分拣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并在标题栏的“设计”和“制图”行填写自己的工位号。 四、根据你画出的电气原理图,连接××生产线分拣设备的电路。电路的导线必须放入线槽,凡是你连接的导线,必须套上写有编号的编号管。 五、请你正确理解设备的正常工作过程和故障状态的处理方式,编写××生产线分拣设备的PLC控制程序和设置变频器的参数。 六、请你调整传感器和位置或灵敏度,调整机械零件的位置,完成××生产线分拣设备的整体调试,使该设备能正常工作,完成物件的加工、分拣和组合。 ××生产线分拣设备 ××生产线分拣设备各部分的名称如图1所示;气动机械手各部分的名称如图2所示。 ××生产线生产金属圆柱形和塑料圆柱形两种元件,该生产线的分拣设

备的任务是将金属元件、白色塑料元件和黑色塑料元件进行加工和分拣、组合。 2 一、部件的初始位置 启动前,设备的运动部件必须在规定的位置,这些位置称作初始位置。有关部件的初始位置是: 机械手的悬臂靠在右限止位置,手臂气缸的活塞杆缩回,手指松开。 位置A、B、C的气缸活塞杆缩回。 处理盘、皮带输送机的拖动电动机不转动。 上述部件在初始位置时,指示灯HL1以亮1 s灭2 s方式闪亮。只有上述部件在初始位置时,设备才能启动。若上述部件不在初始位置,指示灯HL1不亮,请自行选择一种复位方式进行复位。 二、设备的正常工作 接通设备的工作电源,工作台上的红色警示灯闪亮,指示电源正常。 1. 启动 按下启动按钮SB5,设备启动。皮带输送机按由位置A向位置D的方向高速运行,拖动皮带输送机的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运行频率为35 Hz。指示灯HL1由闪亮变为长亮。 2. 工作 按下启动按钮后,当元件从进料口放上皮带输送机时,皮带输送机由高速运行变为中速运行,此时拖动皮带输送机的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运行频率为25 Hz。皮带输送机上的元件到达位置C时停止3 s进行加工。

机电一体化知识点

一、机电一体化起源与定义: 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一般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层含义。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工程机械、汽车、智能化仪器仪表、CAD/CAM系统等。 P26间隙的影响 三、机电一体化的目的(功能) 使系统(产品)高附加值化,即多功能化、高效率化、高可靠性化、省材料化、省能源化,并使产品结构向轻、薄、短、小巧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多样化需要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要。 四、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 “萌芽阶段”“蓬勃发展阶段”“智能化阶段” 1 智能化、 2 模块化、 3 网络化、 4 微型化、5、绿色化、6、人格化 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1、执行元件(主功能) 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主功能。主功能是系统的主要特征部分,完成对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储存。 主功能包括三个目的功能: (1)变换(加工、处理)功能; (2)传递(移动、输送)功能; (3)储存(保存、存储、记录)功能 2、机械本体(构造功能) 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3、动力源(动力功能) 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能量供应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 4、传感检测单元(计测功能) 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要求:体积小、精度高、抗干扰 5、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控制功能) 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储存、分析、加工,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要求:高可靠性、处理速度快、智能化 6、接口 将各组成单元或子系统连接成一有机的整体。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能顺利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接口包括:电气接口—实现系统间电信号的连接。 机械接口—完成机械与机械部分、机械与电气装置部分的连接。 人机接口—提供人与系统间的交互界面。 广义的接口功能有两种,一种是输入/输出;另一种是变换、调整。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室建设规划[2012_2015]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 (2012——2015年) 一、建设目标 我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以“立足校内苦练基本功,工学结合紧密联系实际,顶岗实习锻炼提高”的模式展开。从2005年3月至2012年6月,我院电气工程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首先,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全部教学活动中。在新的教学计划的构架下,体现“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教学以“学中做、做中学”的形式开展。 其次,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更新教学设施,以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现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训场所主要有: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工实训场、电子实训场、电子安装实训、机床电气综合实训室、线路安装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室、单片机实验室、机电一体化现代控制中心PLC 实验室、电气实训室、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EDA实训室、GE智能平台自动化系统实训室、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等。 根据教学需要,近两年来,电气工程系实施更新、增加与专业课程建设相关的实验实训场所和设备。在现有实验实训教学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完善教学硬件资源。2010年新增加专业机房及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新增电工维修考核实训装置,机床故障与排查实训装置等。2011年,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200万,学院配套200万),将增加柔性自动化的先进制造综合实训系统、工业机器人实训系统等装置,并在原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台套数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资金80万)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资金120万,学校配套60万),经过这些项目的建设,机电专业的教学设施条件更加完善。2011年8月,我系《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申报工作顺利完成,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为了拓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我院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力度。特别是2011年我院与通用电气(上海公司)成功签署设在学院设立的“GE智能

机电一体化介绍

机电一体化介绍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智能化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调试方法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及调试方法 发表时间:2018-04-19T13:04:46.8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作者:陈桂元 [导读] 机电一体化在现阶段各行各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和普及,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攀枝花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促进了机电行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下,机电行业的发展也更为规范化和标准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机电设备的安装操作来看,它的整个过程较为复杂和繁琐,涉及到多个环节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非常复杂,且专业性比较高,研究其安装技术及调试方法,将能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整体质量和效能,促进其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设备安装;设备调试 引言 机电一体化在现阶段各行各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和普及,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机电一体化的整个构成体系中,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机电一体化的主体所在,要保证整个设备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就需要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质量调试和监控,根据实际采用正确的安装技术和调试技术,对设备后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有事前防范和预测,形成长效可靠的设备运行安全监控机制。 1、机电一体化概述 所谓机电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将机械的主功能、功力功能、信息功能以及控制功能等功能引进微电子技术,同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采用相关的软件实现有机的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建筑行业中所涉及的应用,比如建筑照明、电梯安装、安防监控系统、电力及电信建筑弱电施工、电气安装(如电气运行与维护、通信、有线电视、综合布线、计算机管理与维护、暖通空调运行与维护)上述称为建筑安装。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建筑行业中不仅只限于这些,专业涉及面很广,《供配电技术》《供配电技术》有一句话很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2、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原则 2.1图纸设计管理 图纸设计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关系到机电设备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图纸设计必须包含招标、设计、施工等图纸,而且还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如此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施工作业。尤其是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过程中,图纸设计更是起到了重大作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图纸设计,能够确保图纸与实际施工现场相符合,这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起到了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机电安装的效率,加强对图纸设计的管理工作,能够确保机电安装工作的质量,保证施工图纸的系统性,使其拥有很强的协调性作用。 2.2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对整个机电工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效果,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够使整个工程都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各个环节的施工作业,这对于机电设备安装工作有着很大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控制机电设备等一系列材料的有序施工,加强组织管理,能够使各个施工环节更加有效率,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依据,建立起一个优良的管理团队,这就是组织管理最核心的意义,也是其最基本的原则,只有构建出一个拥有很强执行能力的队伍,才能更好的管理整个工程的建设工作,确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责任施工,能够更进一步促进信息的真实传输和反馈,由此而提高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分析 3.1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 3.1.1警示灯的接线安装 通常机电一体化设备上的警示灯接线有5条,不同的线路颜色代表不同的性能,红色线共有两条,较粗的那根代表电源,较细的那个代表红色警示灯控制,绿色代表绿色警示灯控制,而最后一根棕色线则代表公共接线。在设备的实际安装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循环使用,接线线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这时首先要判定电源的正负极,此时可以通过指针式万用表的欧姆挡来进行。第一步是对红绿色控制端的判定,选取设备五根接线中的任意两根,进行表笔测量,此时需要注意,要对接线经常重复测量,其后确定出两根电阻为零的接线。第二步是对公共端的进行判定,选取未经过第一步测量的三根接线中的任意一根,通过红表笔进行测量,而剩下的两根接线则要通过黑表笔测量,当两次检测所得电阻均在8千欧上下,这时红色笔所接的那一端就是公共端;第三步是电源的正负极接线。警示灯输出端和变频器输出端是由同一端子进行控制的。一般来说,在警示灯接线时,公共端引出线处于悬空状态,有极大的可能被工作人员忽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由于共用一个控制端子,为了保证警示灯正常工作,这就需要连接公共端子。 3.1.2输入与输出设备的安装 输出与输出设备的安装,必须保证设备性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映,同时该位置应该便于进行输入设备的调试和维护。类型不同的传感器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和产品的要求,位置的确定必须立足于安装现场的实际情况,某些关键的安装点要远离管道焊缝及周边的位置,如水流开关、蒸汽压力传感器、水管性温度传感器和水管流量计等;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免将空气质量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和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安装在蒸汽放空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在安装输出设备时,方向问题需要格外注意,风阀箭头、电动阀门的箭头应该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的方向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在安装之前进行模拟动作,如果发现电动阀门的口径和管道口径不符的情况,可以通过渐缩管件才解决问题,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对阀门口径进行精确计算,保证其与管道口径的相差范围在两个档次以内。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 3、传感器:传感器适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把各种不同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对系统运行中所需的自身和外界环境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将其变成系统可识别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4、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又称控制电机,其起动停止、转速或转角随输入电压信号的大小及相位的改变而改变。输入的电压信号又称控制信号或控制电压,改变控制信号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及转向,驱动工作机构完成所要求的各种动作。 5、感应同步器: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6、人机接口:人机接口(HMI)是操作者与机电系统(主要是控制微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主要完成输入和输出两方面的工作。 7、PLC: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把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广泛应用在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 8、变频器: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能实现对交流异步电机的软起动、变频调速、提高运转精度、改变功率因素以及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功能。 9、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就如何交换信息所建立的一些规定和过程,包括逻辑电平的定义、应用何种物理传输介质、数据帧的格式、通信站地址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等。 10、MPS系统:模块化生产加工系统(Modular Production System)简称MPS系统,它是德国FESTO公司结合现代工业的特点研制开发的模拟自动化生产过程,集机械、电子、传感器、气动、通信为一体的高度集成的机电一体化装置。 二、填空题 1、电感式传感器是一种把微小位移变化量转变成电感变化量的位移传感器。 2、光电编码器根据结构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 3、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的热电阻效应。 4、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的热电效应。 5、对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是系统精度、稳定性、响应特性、工作频率。 6、液压系统一般包括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个部分。 7、典型的气动驱动系统由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组成。 8、机电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主要包括传动机构、导向机构和执行器三个部分。 9、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静态设计、动态设计。 10、欠电流继电器利用其常开触点串接在被控线路中起欠流保护。 11、过电流继电器利用其常闭触点串接在被控线路中起过流保护。 12、接口的基本功能主要有数据格式转换、放大、通信联络。 13、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控制器、执行环节、检测装置、比较环节。 14、工作接地分为一点接地、多点接地。 15、机电一体化产品按用途可以划分为办公机电一体化产品、产业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民

机电一体化实训报告

机电控制实训总结学号:2013035105 姓名:华锦辉 院系:成教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3级 指导教师:陈成坤

一、实训目的 1、通过实习,学生应对机电工程学科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机械设计、机电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 2、通过实习,学生应了解相关程及相关硬件,掌握机电技术相关知识及使用工具,熟练掌握其实际操作和安装技能, 3、通过实习,学生应了解电路图安装与调试技术,掌握电路元件装配、焊接技术及对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4、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 二、实训内容 (一)闪烁灯 1.任务要求 (1)按照电路原理图和PCB线路图,接线和焊接电子元件 (2)接通电源后,绿灯常亮,黄灯闪烁。按下开关,三灯交替闪烁。 2.电路图及PCB线路图 图1.1 电路图

图1.2 PCB线路图3.面包板连接实物图 图1.3 面包板连线图

图1.4 面包板实物图 4.闪烁灯实物 图1.5 闪烁灯实物 (二)LED灯显示屏 1.任务要求 (1)本设计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的简单图像的LED显示系统,系统由单片机、和显示屏构成。 (2)设计并实现5*5LED显示,要求单片机与显示器之间接口设计,并编制程序,在显示器上显示英文字母。 2.ArduinoMega2560单片机

ArduinoMega2560是一款基于ATmega2560(数据手册)的微控制器板。它有54个数字输入/输出引脚(其中15个可用作PWM输出)、16个模拟输入、4个UART(硬件串行端口)、1个16MHz晶体振荡器、1个USB连接、1个电源插座、1个ICSP头和1个复位按钮。它包含了支持微控制器所需的一切;只需通过USB电缆将其连至计算机或者通过AC-DC适配器或电池为其供电即可开始。Mega与面向ArduinoDuemilanove或Diecimila的盾板大多都兼容。 (1)概要 微控制器ATmega2560 工作电压5V 输入电压(推荐值)7-12V 输入电压(极限值)6-20V 数字I/O引脚54(其中15个提供PWM输出) 模拟输入引脚16 每个I/O引脚的DC电流40mA 3.3V引脚的DC电流50mA FlashMemory 256KB,其中8KB被启动加载器占用 SRAM 8KB EEPROM 4KB 时钟速度16MHz (2)编程 可以利用Arduino软件(download)给ArduinoMega编程。 ArduinoMega上的ATmega2560预先烧录了启动加载器,从而无需使用外部硬件编程器即可将新代码上传给它。它利用原始的STK500协议进行通信。您还可以旁路启动加载器,利用ArduinoISP等通过ICSP(在线串行编程)头为微控制器编程。 Arduino库提供ATmega16U2(或rev1和rev2电路板内的8U2)固件源代码。ATmega16U2/8U2配有DFU启动加载器,它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激活: 在Rev1电路板上:连接电路板背面上的焊接跨接线(靠近意大利地图),然后复位8U2。 在Rev2或更新的电路板上:有1个电阻器,能将8U2/16U2HWB线路接地,从而更轻松地进入DFU模式。然后,您可以利用AtmelFLIP软件(Windows)或者DFU编程器(MacOSXandLinux)(MacOSX和Linux)来加载新固件。或者,你也可以使用带有外部编程

分析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的管理要点 邓广

分析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的管理要点邓广 发表时间:2019-11-29T15:14:35.423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下作者:邓广 [导读] 机电一体化属于新兴概念,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常态下应运而生,既囊括传统机械技术,又兼具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科技 摘要:机电一体化属于新兴概念,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常态下应运而生,既囊括传统机械技术,又兼具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科技,并朝着工业生产制造各个领域渗透。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持续在混凝土机械、土方机械、起重机械等施工建设过程中累积实践经验,为尽早得出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践行机制奠定基础,这也为本次研究创造了条件。基于此,为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优势,分析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管理;要点 一、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尤其给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检测和带来巨大变革。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主要是由控制单位、检测单元、进气系统以及电子控制系统组成,机电一体化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机械和电子,而控制单位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体正机联试的前提条件,为了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我们必须采用节气门对空气流量进行控制,然后对电气燃油泵进行测定,再使用压力器进行稳压处理,最终被输送到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中,向机械本体输送最理想的空燃比混合气。只有每一项工作和环节都符合相应标准之后,才可以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正常运行。机电一体化设备并不是单纯的机械和单子的叠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二、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应用要点 2.1前期准备 为有效提高工程综合质量,需在施行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建设单位在确立承建项目后,制定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计划,依据《项目质量目标计划表》及承建项目合同约定内容,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安装任务,制定相关执行标准,保障有效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 2.2图纸设计 以招标图纸、施工图纸、工程设计变更、扩初设计等设计规范为依据,立足工程承建实况,借助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信息模型)等先进技术,做好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设计工作,确保施工参数合理、流程规范和方法可行,凸显施工技术图纸系统性、全面性和规范性,为充分发挥工程机电一体化安装技术应用优势奠定基础。 2.3科学管理 为保障工程如期竣工,工程质量得以有效提高,需针对施工技术推行科学管理机制,制定与之相关的管理规范。例如,以高效落实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为核心,建立“技术监管小组”,在施工现场发挥监督、管理、沟通、质检等能效,在确保相关技术得以有效落实同时,还需依据工程承建实况,灵活调整相关技术,避免该技术与整个工程发生冲突,营建和谐、稳定、安全的施工氛围,同时保障该技术践行质量。 三、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技术 3.1配电装置安装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工作当中,配电装置的安装是关键的施工环节。通过对配电装置的科学安装,对于后续安装工作的进行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安装工作开展中,需要能够强化工程门窗以及外墙管理,联系实际情况加强管道预埋,以此保证配电装置安装工作的稳定进行。同时,要做好区域的选择,保证选择的区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整洁、干燥特征。之后,则进入到施工环节,在配电装置安装中,要保证地面同配电箱底层具有一定的距离,根据设计图纸确定该距离,通常为1.5m左右。明装电表底层位置,同地面距离在1.8左右,同时在安装中做好误差控制。配电箱电源指示灯方面,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如通过总开关配电箱连接等,做好盘面闸设计位置确定。 3.2监控设备安装 在工作开展中,监控工作是提升设备安装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监控设备安装中,需要能够做好设计图纸把握,在适当位置做好监控摄像头以及传感器的安装,保证安装质量。在此过程当中,也需要能够加强安装的组织管理,通过科学管理方式的应用保障现场质量,做好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对于安装过程当中的相关信息及时做好交流与沟通,在促进信息真实反馈传输的基础上保障工作效果。 3.3弱电设备安装技术 在物设计当中安装弱电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就对其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安装和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由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来进行,进而使其安装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物的弱电设备主要包括:闭路监控电视、电话通讯、综合布线系统及火灾报警系统等。但是,在这一环节当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检查好电缆的数量、质量以及规格等才能进行安装工作,使具体的设计要求满足电缆设备所需,另外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做好相应位置的标记工作。 3.4电缆设备安装技术 在具体安装过程当中,电缆设备的安装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可谓是整个机电系统的核心,直接决定了机电工程是否可以顺利开展。在具体安装电缆铺设工作的时候,通常都是按照结构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来进行的,总的来讲在进行电缆铺设的过程当中,都是沿着竖井来进行的,在铺设电缆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沿着沟道进行,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确保电力管道和电缆保持在水平方向、距离在两米左右来进行。而在交叉安装的时候,二者需要错开0.5米左右的距离,如果需要在普通支架上来铺设电缆的话,不能超过一层。这从根本上可以看出,电缆的铺设安装工作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来进行,在具体安装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已有的标准规范以及机电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四、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管理要点 4.1重视传感器的应用 传感器顾名思义是检测并且传播信号等各项信息的一种物理装置,在机电一体化的进程中,它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传感器水平能否

机电一体化典型实例

. 8 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实例 8.1 机器人 8.1.1 概述 机器人是能够自动识别对象或其动作,根据识别,自动决定应采取动作的自动化装置。 它能模拟人的手、臂的部分动作,实现抓取、搬运工件或操纵工具等。它综合了精密机械技 术、微电子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机电 一体化典型产品。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如不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机器人,就不具备进行国际竞争所必需的 工业基础。 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为了让机器人 完成某项作业,首先由操作者将完成该作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如运动轨迹、作业条件、作业 顺序、作业时间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将这些知识记忆下 来,然后根据再现指令,在一定的精度围,忠实地重复再现各种被示教的动作。第二代机器 人通常是指具有某种智能(如触觉、力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即由传感器得到的触觉、听 觉、视觉等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的操作。第三代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 高级智能的机器人,其特点是具有自学习和逻辑判断能力,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信息, 经过思考做出决策,以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一般认为机器人具备以下要素:思维系统(相当于脑),工作系统(相当于手),移动系 统(相当于脚),非接触传感器(相当于耳、鼻、目)和接触传感器(相当于皮肤)(图8-1)。 如果对机器人的能力评价标准与对生物能力的评价标准一样,即从智能、机能和物理能三个 方面进行评价,机器人能力与生物能力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图8-2是以智能度、机能度和物 理能度三座标表示的“生物空间”,这里,机能度是指变通性或通用性以及空间占有性等;物 理能度包括力、速度、连续运行能力、均一性、可靠性等;智能度则指感觉、知觉、记忆、 运算逻辑、学习、鉴定、综合判断等。把这些概括起来可以说,机器人是具有生物空间三座 标的三元机械。某些工程机械有移动性,占有空间不固定性,因而是二元机械。计算机等信 息处理机,除物理能之外,还有若干智能,因而也属于二元机械。而一般机械都只有物理能, 所以都是一元机械。 8.1.2 机器人的组成及基本机能 信息处理机 图8-2生物空间 图8-1机器人三要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