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级等级保护要求

第二级等级保护要求

第二级等级保护要求
第二级等级保护要求

1 第二级基本要求

1.1 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2)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2)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1.1.1.4 防雷击(G2)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2)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1.6 防水和防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1.1.7 防静电(G2)

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1.1.1.8 温湿度控制(G2)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1.1.9 电力供应(A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1.1.1.10 电磁防护(S2)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1.1.2 网络安全

1

1.1.

2.1 结构安全(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d)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

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1.1.

2.2 访问控制(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b)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网段级。

c)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

度为单个用户;

d)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1.1.

2.3 安全审计(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b)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1.1.

2.4 边界完整性检查(S2)

应能够对内部网络中出现的内部用户未通过准许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

1.1.

2.5 入侵防范(G2)

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

1.1.

2.6 网络设备防护(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b)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

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

d)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e)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

出等措施;

f)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1.1.3 主机安全

1.1.3.1 身份鉴别(S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b)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

期更换;

c)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d)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e)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

1.1.3.2 访问控制(S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b)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c)应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

d)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

1.1.3.3 安全审计(G2)

本项要求包括:

a)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

b)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

全相关事件;

c)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

d)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1.1.3.4 入侵防范(G2)

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通过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式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

1.1.3.5 恶意代码防范(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

b)应支持防恶意代码软件的统一管理。

1.1.3.6 资源控制(A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

b)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

c)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

1.1.4 应用安全

1.1.4.1 身份鉴别(S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b)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功能,保证应用系统中不存在重复用户身份标

识,身份鉴别信息不易被冒用;

c)应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d)应启用身份鉴别、用户身份标识唯一性检查、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以及登录失败处理

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

1.1.4.2 访问控制(S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表等客体的访问;

3

b)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包括与资源访问相关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作;

c)应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并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

d)应授予不同帐户为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1.1.4.3 安全审计(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提供覆盖到每个用户的安全审计功能,对应用系统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

b)应保证无法删除、修改或覆盖审计记录;

c)审计记录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事件日期、时间、发起者信息、类型、描述和结果等。

1.1.4.4 通信完整性(S2)

应采用校验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

1.1.4.5 通信保密性(S2)

本项要求包括:

a)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应用系统应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

b)应对通信过程中的敏感信息字段进行加密。

1.1.4.6 软件容错(A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度符

合系统设定要求;

b)在故障发生时,应用系统应能够继续提供一部分功能,确保能够实施必要的措施。

1.1.4.7 资源控制(A2)

本项要求包括:

a)当应用系统的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

b)应能够对应用系统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

c)应能够对单个帐户的多重并发会话进行限制。

1.1.5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1.1.5.1 数据完整性(S2)

应能够检测到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

1.1.5.2 数据保密性(S2)

应采用加密或其他保护措施实现鉴别信息的存储保密性。

1.1.5.3 备份和恢复(A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能够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

b)应提供关键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1.2 管理要求

1.2.1 安全管理制度

1.2.1.1 管理制度(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

全框架等;

b)应对安全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c)应对安全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重要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

1.2.1.2 制定和发布(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

b)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论证和审定;

c)应将安全管理制度以某种方式发布到相关人员手中。

1.2.1.3 评审和修订(G2)

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1.2.2 安全管理机构

1.2.2.1 岗位设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

b)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

1.2.2.2 人员配备(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

b)安全管理员不能兼任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

1.2.2.3 授权和审批(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部门及批准人,对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接入和

重要资源的访问等关键活动进行审批;

b)应针对关键活动建立审批流程,并由批准人签字确认。

1.2.2.4 沟通和合作(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

b)应加强与兄弟单位、公安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

1.2.2.5 审核和检查(G2)

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

1.2.3 人员安全管理

1.2.3.1 人员录用(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

b)应规范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背景和专业资格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

技能进行考核;

c)应与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签署保密协议。

1.2.3.2 人员离岗(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规范人员离岗过程,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

5

b)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

c)应办理严格的调离手续。

1.2.3.3 人员考核(G2)

应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核。

1.2.3.4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

b)应告知人员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并对违反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

c)应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

1.2.3.5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2)

应确保在外部人员访问受控区域前得到授权或审批,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登记备案。

1.2.4 系统建设管理

1.2.4.1 系统定级(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

b)应以书面的形式说明信息系统确定为某个安全保护等级的方法和理由;

c)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

1.2.4.2 安全方案设计(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根据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安全措施,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补充和调整安全措施;

b)应以书面形式描述对系统的安全保护要求、策略和措施等内容,形成系统的安全方案;

c)应对安全方案进行细化,形成能指导安全系统建设、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的详细设计方案;

d)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安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

经过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

1.2.4.3 产品采购和使用(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确保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b)应确保密码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要求;

c)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产品的采购。

1.2.4.4 自行软件开发(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

b)应制定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

c)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1.2.4.5 外包软件开发(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根据开发要求检测软件质量;

b)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

c)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

d)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

1.2.4.6 工程实施(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

b)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控制工程实施过程。

1.2.4.7 测试验收(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验收;

b)在测试验收前应根据设计方案或合同要求等制订测试验收方案,在测试验收过程中应详细记录

测试验收结果,并形成测试验收报告;

c)应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系统测试验收报告进行审定,并签字确认。

1.2.4.8 系统交付(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制定系统交付清单,并根据交付清单对所交接的设备、软件和文档等进行清点;

b)应对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c)应确保提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文档和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文档。

1.2.4.9 安全服务商选择(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确保安全服务商的选择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b)应与选定的安全服务商签订与安全相关的协议,明确约定相关责任;

c)应确保选定的安全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承诺,必要的与其签订服务合同。

1.2.5 系统运维管理

1.2.5.1 环境管理(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b)应配备机房安全管理人员,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

c)应建立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访问,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安全等方面

的管理作出规定;

d)应加强对办公环境的保密性管理,包括工作人员调离办公室应立即交还该办公室钥匙和不在办

公区接待来访人员等。

1.2.5.2 资产管理(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编制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位置等内容;

b)应建立资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并规范资产管理和

使用的行为。

1.2.5.3 介质管理(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确保介质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各类介质进行控制和保护,并实行存储环境专人管理;

b)应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过程进行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

7

c)应对需要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首先清除其中的敏感数据,防止信息的非法泄漏;

d)应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的重要程度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

1.2.5.4 设备管理(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线路等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进

行维护管理;

b)应建立基于申报、审批和专人负责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选型、

采购、发放和领用等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c)应对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按操作

规程实现关键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的启动/停止、加电/断电等操作;

d)应确保信息处理设备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带离机房或办公地点。

1.2.5.5 网络安全管理(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指定人员对网络进行管理,负责运行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分析和处理

工作;

b)应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安全配置、日志保存时间、安全策略、升级与打补丁、口令

更新周期等方面作出规定;

c)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软件升级版本对网络设备进行更新,并在更新前对现有的重要文件进行备

份;

d)应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网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e)应对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定期备份;

f)应保证所有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均得到授权和批准。

1.2.5.6 系统安全管理(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

b)应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系统安全漏洞及时进行修补;

c)应安装系统的最新补丁程序,在安装系统补丁前,应首先在测试环境中测试通过,并对重要文

件进行备份后,方可实施系统补丁程序的安装;

d)应建立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对系统安全策略、安全配置、日志管理和日常操作流程等方面作出

规定;

e)应依据操作手册对系统进行维护,详细记录操作日志,包括重要的日常操作、运行维护记录、

参数的设置和修改等内容,严禁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f)应定期对运行日志和审计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1.2.5.7 恶意代码防范管理(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提高所有用户的防病毒意识,告知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在读取移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以及

网络上接收文件或邮件之前,先进行病毒检查,对外来计算机或存储设备接入网络系统之前也应进行病毒检查;

b)应指定专人对网络和主机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并保存检测记录;

c)应对防恶意代码软件的授权使用、恶意代码库升级、定期汇报等作出明确规定。

1.2.5.8 密码管理(G2)

应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规定的密码技术和产品。

1.2.5.9 变更管理(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确认系统中要发生的重要变更,并制定相应的变更方案;

b)系统发生重要变更前,应向主管领导申请,审批后方可实施变更,并在实施后向相关人员通告。

1.2.5.10 备份与恢复管理(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识别需要定期备份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及软件系统等;

b)应规定备份信息的备份方式、备份频度、存储介质、保存期等;

c)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及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制定数据的备份策略和恢复策略,备份策略指明

备份数据的放置场所、文件命名规则、介质替换频率和数据离站运输方法。

1.2.5.11 安全事件处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报告所发现的安全弱点和可疑事件,但任何情况下用户均不应尝试验证弱点;

b)应制定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管理制度,明确安全事件类型,规定安全事件的现场处理、事件报

告和后期恢复的管理职责;

c)应根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计算机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方法和安全事件对本系统产生的影响,对

本系统计算机安全事件进行等级划分;

d)应记录并保存所有报告的安全弱点和可疑事件,分析事件原因,监督事态发展,采取措施避免

安全事件发生。

1.2.5.12 应急预案管理(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在统一的应急预案框架下制定不同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框架应包括启动应急预案的条

件、应急处理流程、系统恢复流程、事后教育和培训等内容;

b)应对系统相关的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应急预案的培训应至少每年举办一次。

9

机房等级保护第二级基本要求

1 第二级基本要求 1.1 技术要求 1.1.1 物理安全 1.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2)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1.1.1.2 物理访问控制(G2)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1.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1.1.1.4 防雷击(G2) 本项要求包括: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1.1.1.5 防火(G2)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1.6 防水和防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1.1.1.7 防静电(G2) 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1.1.1.8 温湿度控制(G2)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1.1.1.9 电力供应(A2) 本项要求包括: 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1.1.1.10 电磁防护(S2)

安全等级保护2级和3级等保要求-蓝色为区别2.

二级、三级等级保护要求比较一、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项二级等保三级等保 物理 安全 物理 位置 的选 择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 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 等能力的建筑内。 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 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2)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 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3)机房场地应当避开强电场、强磁场、强 震动源、强噪声源、重度环境污染、易 发生火灾、水灾、易遭受雷击的地区。 物理访问控制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 守,鉴别进入的人员身份 并登记在案; 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 人员,限制和监控其活动 范围。 1)机房出入口应有专人值守,鉴别进入的 人员身份并登记在案; 2)应批准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限制和监 控其活动范围; 3)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区域和区 域之间设置物理隔离装置,在重要区域 前设置交付或安装等过度区域; 4)应对重要区域配置电子门禁系统,鉴别 和记录进入的人员身份并监控其活动。 防盗窃和防破坏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 理受限的范围内; 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 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 易除去的标记; 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 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 道中等; 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 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5)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 设施,以防进入机房的盗 窃和破坏行为。 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 内; 2)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 明显的无法除去的标记; 3)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 地下或管道中等; 4)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 案室中; 5)设备或存储介质携带出工作环境时,应 受到监控和内容加密; 6)应利用光、电等技术设置机房的防盗报 警系统,以防进入机房的盗窃和破坏行 为;

等级保护测评项目测评方案-2级和3级标准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项目 测 评 方 案 广州华南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二〇一六年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测评基本原则 (4) 一、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 (4) 二、经济性和可重用性原则 (4) 三、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原则 (4) 四、结果完善性原则 (4) 第三章测评安全目标(2级) (5) 一、技术目标 (5) 二、管理目标 (6) 第四章测评内容 (9) 一、资料审查 (10) 二、核查测试 (10) 三、综合评估 (10) 第五章项目实施 (12) 一、实施流程 (12) 二、测评工具 (13) 2.1 调查问卷 (13) 2.2 系统安全性技术检查工具 (13) 2.3 测评工具使用原则 (13) 三、测评方法 (14) 第六章项目管理 (15) 一、项目组织计划 (15) 二、项目成员组成与职责划分 (15) 三、项目沟通 (16) 3.1 日常沟通,记录和备忘录 (16) 3.2 报告 (16) 3.3 正式会议 (16) 第七章附录:等级保护评测准则 (19) 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2 级测评准则 (19) 1.1 基本要求 (19) 1.2 评估测评准则 (31) 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3 级测评准则 (88) 基本要求 (88) 评估测评准则 (108)

第一章概述 2003 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 号)以及 2004 年 9 月四部委局联合签发的《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文件 明确指出,“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 2009 年 4 月广东省公安厅、省保密局、密码管理局和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文《广东省深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方案》(粤公通字[2009]45 号)中又再次指出,“通过深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全面推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整改和测评工作,增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信息系统安全 建设更加突出重点、统一规范、科学合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由此可见,等级保护测评和等级保护安全整改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二级要求技术要求物理安全物理位置选择说课材料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二级要求 技术要求 物理安全 物理位置选择(G2)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物理访问控制(G2)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防盗窃和防破坏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藏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防雷击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防火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置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防水和防潮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防静电 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温湿度控制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电力供应(A2) a.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电磁防护(S2)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网络安全 结构安全(G2) a.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d.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二级

等保第二级要求: 技术要求 物理安全 物理位置选择(G2)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物理访问控制(G2) 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防盗窃和防破坏 a.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藏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防雷击 a.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防火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置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防水和防潮 a.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防静电 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温湿度控制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电力供应(A2) a.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电磁防护(S2)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网络安全 结构安全(G2) a.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d.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 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 访问控制 a.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b.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网段级。 c.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 单个用户。 d.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安全审计 a.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 b.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 边界完整性检查(S2) 能够对内部网络中出现的内部用户未通过准许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 入侵防范 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 网络设备防护 a.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b.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 c.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 d.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e.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 施 f.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主机安全 身份鉴别(S2) a.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b.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 更换 c.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d.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e.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唯一性 访问控制(S2) a.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b.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 c.限制默认账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账户,修改这些账户的默认口令 d.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账户,避免共享账户的存在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 备注:其中黑色字体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二级系统要求,蓝色字体为第三级系统等保要求。 一、物理安全 1、应具有机房和办公场地的设计/验收文档(机房场地的选址说明、地线连接要求的描述、建筑材料 具有相应的耐火等级说明、接地防静电措施) 2、应具有有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申请、审批记录;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登记记录 3、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三级明确要求);电子门禁系统有验收文档或产品安全认证资质,电子门禁系 统运行和维护记录 4、主要设备或设备的主要部件上应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5、介质有分类标识;介质分类存放在介质库或档案室内,磁介质、纸介质等分类存放 6、应具有摄像、传感等监控报警系统;机房防盗报警设施的安全资质材料、安装测试和验收报告; 机房防盗报警系统的运行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7、应具有机房监控报警设施的安全资质材料、安装测试和验收报告;机房监控报警系统的运行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8、应具有机房建筑的避雷装置;通过验收或国家有关部门的技术检测; 9、应在电源和信号线上增加有资质的防雷保安器;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检测部门对防雷装置的检测 报告 10、应具有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的自动消防系统;自动消防系统的运行记录、检查和 定期维护记录;消防产品有效期合格;自动消防系统是经消防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11、应具有除湿装置;空调机和加湿器;温湿度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12、应具有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防水检测装置的运行记录、定期 检查和维护记录 13、应具有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的运行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14、应具有短期备用电力供应设备(如UPS);短期备用电力供应设备的运行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 记录 15、应具有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如双路供电方式) 16、应具有备用供电系统(如备用发电机);备用供电系统运行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通用要求表格版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一、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 物理和环境安全物理位置的选择/ a) 机房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 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 内; 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 物的顶层或地下室,否则应加 强防水和防潮措施 a) ; b) ; a) ; b) ; 物理访问控制 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 守或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 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a) a) 机房出入口应配置电子门禁 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 的人员 a) ; b) 重要区域应配置第二道电 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 录进入的人员 防盗窃和防破坏 a) 应将机房设备或主要部件 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 除去的标记 a) ; b)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 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a) ; b) ; c) 应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 或设置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 系统 a) ; b) ; c) ; 防雷击 a) 应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 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 a) a) ; b) 应采取措施防止感应雷, 例如设置防雷保安器或过压保 护装置等 a) ; b) ; 防火 a)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a)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 系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 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b)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 辅助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 建筑材料 a) ; b) ; 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 理,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隔离 防火措施。 a) ; b) ; c) ; 1

防水和防潮a)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 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a) ; b)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 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 渗透 a) ; b) ; c)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 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 测和报警。 a) ; b) ; c) ; 防静电/ a)应安装防静电地板并采用 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a) ; b) 应采用措施防止静电的产 生,例如采用静电消除器、佩 戴防静电手环等。 a) ; b) ; 温湿度控制a) 机房应设置必要的温、湿 度控制设施,使机房温、湿度 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 围之内 a)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 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 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a) ; a) ; 电力供应a)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 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a) ; b)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 应,至少满足设备在断电情况 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a) ; b) ; c) 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 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 a) ; b) ; c) ; d) 应提供应急供电设施。 电磁防护/ a)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 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a) ; b) 应对关键设备实施电磁屏 蔽。 a) ; b) 应对关键设备或关键区域 实施电磁屏蔽。 网络 和通信安全网络架构 a) 应保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 理能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 b) 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 络的带宽满足基本业务需要。 a) 应保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 理能力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b) 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 络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 要; c) 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 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 为各网络区域分配地址; d) 应避免将重要网络区域部 署在网络边界处且没有边界防 护措施。 a) ; b) 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 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c) ; d) ; e) 应提供通信线路、关键网 络设备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 的可用性。 a) ; c) ; d) ; e) ; f) 应可按照业务服务的重要 程度分配带宽,优先保障重要 业务。 通信传输a) 应采用校验码技术保证通信a) a) 应采用校验码技术或加解a) ; 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 备注:其中黑色字体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二级系统要求,蓝色字体为第三级系统等保要求。 一、物理安全 1、应具有机房和办公场地的设计/验收文档(机房场地的选址说明、地线连接要求的描述、建筑材料具有相应的耐火等级说明、接地防静电措施) 2、应具有有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申请、审批记录;来访人员进入机房的登记记录 3、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三级明确要求);电子门禁系统有验收文档或产品安全认证资质,电子门禁系统运行和维护记录 4、主要设备或设备的主要部件上应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5、介质有分类标识;介质分类存放在介质库或档案室内,磁介质、纸介质等分类存放 6、应具有摄像、传感等监控报警系统;机房防盗报警设施的安全资质材料、安装测试和验收报告;机房防盗报警系统的运行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7、应具有机房监控报警设施的安全资质材料、安装测试和验收报告;机房监控报警系统的运行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8、应具有机房建筑的避雷装置;通过验收或国家有关部门的技术检测; 9、应在电源和信号线上增加有资质的防雷保安器;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检测部门对防雷装置的检测报告 10、应具有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的自动消防系统;自动消防系统的运行记录、检查和定期维护记录;消防产品有效期合格;自动消防系统是经消防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11、应具有除湿装置;空调机和加湿器;温湿度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12、应具有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防水检测装置的运行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13、应具有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的运行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14、应具有短期备用电力供应设备(如UPS);短期备用电力供应设备的运行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具体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具体要求 第二级基本要求 6.1 技术要求 6.1.1 物理安全 6.1.1.1 物理位置的选择(G2)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6.1.1.2 物理访问控制(G2)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 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 6.1.1.3 防盗窃和防破坏(G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 b)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c)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d) 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 e) 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 GB/T 22239—2008 8 6.1.1.4 防雷击(G2) 本项要求包括: a) 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 b) 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 6.1.1.5 防火(G2) 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1.6 防水和防潮(G2) 本项要求包括: a)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 b)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c)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6.1.1.7 防静电(G2) 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6.1.1.8 温湿度控制(G2) 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6.1.1.9 电力供应(A2) 本项要求包括: a)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b)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6.1.1.10 电磁防护(S2)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6.1.2 网络安全 6.1.2.1 结构安全(G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