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实践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实践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实践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实践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第32卷第3期JOURNAL OF THE GRADUATES VOL.32?3

2011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11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实践*

刘冬生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广州510275)

【内容提要】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建国初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

家,他一生致力于启蒙思想的发展和传播,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的理论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杰斐逊所倡导的自由权具有十分广泛的涵

义,同时也是其自然权利思想的核心部分之一。具体来说,杰斐逊主张的自由

权包括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和宗教自由三个部分,其中又以新闻出版自由

思想最为突出,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关键词】杰斐逊;新闻自由;实践

一、杰斐逊新闻自由思想的渊源

一般认为,杰斐逊的自然权利思想来源于洛克和卢梭,但就其新闻自由思想来说,卢梭的影响相对较小,洛克则是杰斐逊新闻自由思想的主要来源。除洛克之外,对杰斐逊新闻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便是弥尔顿。事实上,洛克和弥尔顿在新闻思想领域的探索为日后欧美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后的诸多思想家均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深化的,杰斐逊亦是如此。

(一)洛克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杰斐逊的政治思想受到了洛克思想的深刻影响,而这一政治思想又成为其新闻自由思想的理论基础。洛克认为:“权力的中心在于人民的意志,政府不过是受委托办事的人,人民赋予这种权力,同时也可以收回这种权利”,[1]所以政府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私有权,也包括天赋的生命权和自由权。杰斐逊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他在1777年起草《独立宣言》中写道:“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2]在此,杰斐逊把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作为成立政府的前提条件,明确的将人民的权利置于政府之上。

事实上,杰斐逊正是从洛克一再强调的自由权利出发,将新闻自由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并将其提高到与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同等重要的高度。杰斐逊认为,新

*收稿日期:2011-09-17

作者简介:刘冬生(1988-),男,江西赣州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2011级硕士生;E-mail:lds921@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7742808.html,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实践

闻出版自由是人民监督政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公众的舆论面前政府才可能遵照人民的意志运行。从内容上来看,洛克只是将人们的自然权利笼统地概括为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而并未对新闻自由等具体权利加以详细阐述。与洛克不同的是,杰斐逊更注重对人们的自然权利进行细节性的论述,他尤其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在杰斐逊看来,洛克的思想有其开创性,但是他对自然权利的阐述未免过于笼统,甚至经常在其著作中将自然权利全部概括到财产权之下,从而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其它权利的重要性。为此,“杰斐逊没有完全照抄洛克的思想,而是把洛克所强调的财产权改为追求幸福的权利,使之更加全面”。[3]如此一来,杰斐逊便将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进一步完善深化,从而避免了其在内容上的狭隘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论杰斐逊对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作了多大程度的调整,其性质仍然只限于细节性的完善,而非原则上的否定。洛克的思想依然是杰斐逊政治思想的来源所在,而其新闻自由思想亦是在洛克自由权利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此外,就当时美国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美洲人都如饥似渴地从洛克那里汲取养分,并作为一种政治福音,《独立宣言》在形势上和文句上都与洛克的第二篇《政府论》极为相似”。[4]洛克对杰斐逊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二)弥尔顿的影响

对杰斐逊新闻自由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另一位先驱是弥尔顿。弥尔顿在英国早期新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闻传播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他于1644年在英国议会发表了题为《论出版自由》的著名演说,痛斥出版检查制度,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弥尔顿认为:“书籍不是死的东西,而是蕴含生命的,和作者一样活跃。如果政府进行严格的书报检查,就会扼杀人们的思想,书报的检查是一场大屠杀。”[5]因此,他坚决反对政府实施书报审查制度,主张人们有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的权利。从理论上分析,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是理性动物,能够区别真伪与善恶;真理和谬误进行交战时,最终胜利的将是真理;政府没有必要进行干涉,而且这种干涉并不能达到消除谬误、认识真理的目的。

其实,关于真理同谬误的斗争,弥尔顿曾经指出:“虽然各种学说流派可以随意在世上传播,然而真理已经亲自上阵,如果我们怀疑她的力量而实行许可制和审查制,那就是伤害了她。”对于此点,杰斐逊也有十分相似的论述,他在1786年的《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中写道:“真理是伟大的,如果对它不加干涉的话,他终将会占上风,真理是位称职的反对谬误的斗士,足以战胜谬误,并且不怕斗争,除非人为的干涉解除了真理的天然武装———言论和辩论自由。如果允许人们自由地批驳谬误,谬误就不再有什么危险了。”[6]由此可见,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是与弥尔顿一脉相承的,并且他在弥尔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新闻自由思想发展到了更高的层次。事实上,比较而言,杰斐逊对后世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他不但完善了弥尔顿的新闻思想,还将其付诸实践,从理论和法律两方面确立了新闻自由原则。并且他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后,更是践行了自己的新闻自由思想,以其实际行动捍卫着新闻自由原则。1802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他们(联邦派)让自己的报纸充斥着谎言、诽谤和狂言……我们正在进行这样的实验,看看如果不借助强制,光凭自由讨论,是否足以宣传和保护

71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一一年第三期

真理,是否不足以使政府在行动和观点方面保持纯洁和正直。”[7]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弥尔顿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其担任新闻检察官的行为存在很大出入,但这并不能否定其对杰斐逊新闻思想的深刻影响,他在思想上给杰斐逊以启迪,并为杰斐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闻自由思想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三、杰斐逊新闻自由思想的主要内容

与弥尔顿比较而言,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涵盖了更广泛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天赋新闻自由思想、“第四权利”观和新闻事业的教育功能。

(一)天赋新闻自由思想

在杰斐逊看来,新闻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是天赋的不可转让和剥夺的权利,也是个人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认为新闻自由同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同等重要,将其提高到与前两者同等的高度加以阐述。基于此点,杰斐逊十分重视报刊的作用,他一再强调必须借助新闻媒体和新闻自由,使其成为公众意见的平台,对政府实行切实有效的监督。杰斐逊认为,一个民主政府是基于人民的舆论和人民的选择,如果要确保舆论的正确性,就必须依靠新闻媒体和新闻自由。他认为“报刊既是科学的朋友,也是自由的保障,自由的报纸能揭露政府和官员的不法行为,帮助民众监督政府”,他还认为只有新闻和出版自由才能提高人民的识别能力以防止政府的愚民政策。因此杰斐逊积极推动美国报业的发展,他对新闻自由的热忱与捍卫以至于多次公开宣称:“假如让我决定我们应该有一个无报纸的政府,还是一个无政府的报纸,我将毫不犹豫地表示欢迎后者。”[8]杰斐逊充分认识到,保护新闻和出版自由是人民监督政府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公众的舆论面前政府才可能遵照人民的意志运行,而“那些怕自己的行为被调查的人第一件事就是把这条路封锁起来”。[9]在杰斐逊看来,新闻自由权利的实现与否,是一个宪政政府的重要标志。因此他强烈反对1787年由全国制宪会议起草的宪法草案,因为该草案从头到尾都对包括新闻自由在内的自然权利只字未提,这无疑有违杰斐逊的初衷。事实上,正是由于杰斐逊继承和发展了以弥尔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所以他极力主张把人民权利和新闻自由等内容写入联邦宪法,以防止政府走向暴政,侵犯人民的新闻自由权利。

在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权利思想中有一条原则上的定义:即如果人民的个人自由权利和新闻自由权利被政府剥夺了,那么人民就有推翻政府、进行革命的权利,因为政府是建立在人民意志之上的。杰斐逊从保障人民权利的角度出发,反复强调建立政府的目的正是基于此点考虑,如果政府肆无忌惮地压制民意,践踏人民的自然权利,那么它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人民可以而且应当起来将其解散。杰斐逊始终坚信,“新闻自由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前者是第一位的,个人的新闻自由与国家权力发生冲突时不得受到侵害”。[10]

杰斐逊秉承弥尔顿等人的新闻自由思想,坚持认为人民的自然权力必须被写入法律文件之中,其中理所当然的包括新闻自由权利。为此,他竭尽全力要将这一条款列入1787年宪法草案之中,并为此做出了不屈的斗争。结果,1791年,《权利法案》最终以十条修正案的形式写入美国宪法,从而为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特别是新闻自由权利提供81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实践

了最具权威性的法律依据。

(二)关于新闻自由的“第四权力”观

杰斐逊不仅认为新闻自由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还十分重视新闻自由对政府的监督作用。1802年,杰斐逊在给托马斯·库柏的信中写道:“新闻是一个国家唯一的警钟。”[11]换句话说,他认为新闻自由是保护民主和限权政府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自由和自由政府实际上是同荣辱、共存亡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第四权力”的思想,即认为新闻自由是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利之外的第四权力。

杰斐逊认为,虽然政府是出于保障人民的权利而建立的,但也难免会朝着截然相反的方向发展,最终沦为践踏人民权利的工具。他在《弗吉尼亚纪事》一书中写道:“世界上的每一个政府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化和蜕化的根苗……每一个政府当它仅仅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的时候,都会蜕化变质。”[12]因此,他主张人民对政府进行监督,充分发挥新闻自由的作用,以对政府形成有效的制约。杰斐逊甚至认为新闻自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检察官的作用———“没有检察官就没有政府,但是哪里有新闻出版自由,哪里就可以不需要检察官”。[13]由此可见,杰斐逊对新闻自由监督政府的作用是十分肯定的,他希望以此作为限制政府权力的有效手段,保证政府不会蜕化变质。

其实,关于“第四权力”的思想杰斐逊本人还有更为深入的论述。早在1787年宪法制定的前一年,杰斐逊就曾写信给约翰·杰伊指出:“政治自由,除了靠新闻自由是得不得保障的,限制新闻自由就一定有失去政治自由的危险。”[14]“任何政府都不应该没有批评者,如果政府正直,它用不着害怕公平的攻击和答辩。”[15]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杰斐逊已经将新闻自由看作是民主政治的守卫者,是促进政府公平施政的有力保障。此外,从杰斐逊政治思想的角度来看,他的“第四权力”思想也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第四权力”是在三权分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并且它对这一分权理论具有结构上的互补性。杰斐逊认为,尽管三权分立的设计有其制度上的优越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政府向专制的方向滑落。但就其本质而言,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均是统治机构,而统治者向来都有逐渐脱离人民的倾向。因此,为了避免统治机构蜕化变质,就有必要利用新闻自由以代表人们的意志直接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防止政府走向人民的对立面。

总的来说,杰斐逊关于新闻自由的“第四权力”思想具有理论上的开创性,他从国家权力的角度对传统的新闻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一跃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大大充实了资产阶级的新闻出版思想,并使其具备了政治上的实践价值。

(三)新闻事业的教育功能

除了上文所论述的两个方面外,杰斐逊新闻自由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新闻事业的教育功能。他认为出版事业对人类文明至关重要,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有赖于出版事业的发展。对此,杰斐逊曾于1823年致信约翰·亚当斯并明确指出:“印刷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已经出色地改变了世界,迄今那个光明只是降临在欧洲的中等阶级身上。国王和同样愚昧的暴民尚未接受到它的光线,但是它在继续传播。”[16]在杰斐逊看来,新闻出版自由是文明传播的先决条件,没有新闻出版自由,人类文明势必被愚昧所湮没,人们只能在原地踏步不前,难以有显著的进步。此外,“杰斐逊认为,报刊是了解

91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一一年第三期

情况和取得指导的主要来源,而报刊为了在民主国家中执行任务,必须摆脱国家的控制。他的结论是,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并维持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个人能追求各自的目标,报刊的任务是参与个人的教育,同时防止政府背离初衷”。[17]由此可见,杰斐逊将报刊看作是教育人民的有效工具,它的作用在于通过新闻提高国民的政治素质,进而为民主政治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杰斐逊曾经多次指出,任何政府都存在蜕化变质的危险,为了防止政府向暴政和专制滑落,沦为践踏人民意志的工具,必须培养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质,通过发挥人民的力量来制约政府的行为。

除此之外,杰斐逊还认为新闻自由是人们发现真理的有效途径。“没有什么实验比我们现在正试着的实验更有趣了。我相信,这一实验最后将取得以下成果:人可以靠理性和真理来治理,所以我们第一个目标是向人们开放一切通往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有效的途径便是新闻自由。”[18]其实,杰斐逊和弥尔顿一样坚信真理的力量足以战胜谬误,因为在新闻自由的前提下,谬误定会原形毕露、不堪一击,只有真理才能保持其永恒的本色。新闻自由既是带领人们走向真理的道路,也是教育人们如何发现真理的途径。

四、杰斐逊新闻自由思想的实践

在西方近代史中,弥尔顿和罗伯斯庇尔以及杰斐逊三人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对新闻自由思想作出了贡献。但是,弥尔顿在发表《论出版自由》7年之后就担任了新闻检察官的职务,罗伯斯庇尔更是在掌权之后一反常态,厉行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以打击政敌,而唯有杰斐逊在这方面保持着高度的言行一致,以其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新闻自由思想。一方面,他积极在立法方面进行努力,坚持主张将包括新闻自由权利的《权利法案》写入1787年宪法,并在其掌权之后的第一时间内废除了《惩治煽动叛乱法》,解除了联邦党人强加给人民的精神枷锁,使新闻自由思想得以恢复其法律保障。另一方面,杰斐逊在1800年成功当选总统后,以身作则,面对联邦党报刊的无端指责和诽谤,从不滥用总统权威对其进行压制,以其实际行动捍卫了自己的新闻自由原则。

(一)促使《权利法案》写入宪法

北美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彻底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开始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融入国际社会。但是战争的胜利并没有彻底解决美国的内政问题,特别是在独立战争期间由大陆会议颁布的《邦联条例》仍然从负面影响着美国的发展,成为美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中的巨大障碍。根据《邦联条例》规定,中央政府的权力十分有限,不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权。特别是在谢斯起义发生之后,这一弊端就暴露得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组建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巩固美国革命的成果,全国制宪会议于1787年5月在费城召开,目的是重新制定一部适合美国国情的新宪法以取代《邦联条例》。结果除罗德岛州外,其余12个州的55名代表均参加了此次会议。他们从各州不同的利益出发,彼此互不相让,在经过长达半年的激烈的秘密讨论之后,新的宪法草案才最终通过并交由各州批准。当远在法国的杰斐逊获知这一消息后颇感欣慰。虽然他是激进的州权主义者,也是《邦联条例》的忠实拥护者,但在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之后,杰斐逊最终基本接受了1787年宪法草案,认为它较之于《邦联条例》有更大的进步,更有利于02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实践

巩固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不过,尽管如此,杰斐逊认为1787年宪法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缺陷:一是缺少权利法案,二是允许总统连任。对于前者,杰斐逊表现得尤其忧心忡忡,他说:“一切政府的唯一目的是维护人的权利,为了不断提醒政府这个目的,宪法一开始应有一个关于人的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宣言。”[19]为了在新的宪法中争取权利法案,杰斐逊同时在两条战线上进行了努力。一方面,由于远在海外,杰斐逊无法对制宪会议进行直接干预,因此他只能通过不断写信的方式积极联络他在国内的朋友为权利法案作斗争;另一方面,杰斐逊竭力说服其好友麦迪逊,试图通过他的努力将权利法案加入到新的宪法之中。经过杰斐逊长期不遗余力的劝说,原先反对杰斐逊主张的麦迪逊终于转变立场,并亲自向国会提出《权利法案》。1791年12月,《权利法案》以十条修正案的形式写入宪法。其中第一条修正案就包括关于宪法对言论和出版自由的保护条款,可见出版自由在美国宪法中的地位。

从新闻自由的角度来看,宪法第一修正案是美国新闻自由的基石,它规定联邦不得制定任何法律限制公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从宪法的高度保护了新闻出版自由的权利,禁止了国会通过立法的方式来限制出版自由。更为重要的是,杰斐逊促成了美国新闻自由思想法制化的第一步,从宪法修正案的高度使其新闻自由思想法制化。

(二)废除《惩治煽动叛乱法》

杰斐逊等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将《权利法案》写入宪法,但是在不久之后,这一成果就遭到了来自联邦党人的严重挑战。1798年,受联邦派控制的国会通过了《侨迁法》和《惩治煽动叛乱法》,不分原则地将反对其政策的不同政见作为煽动性诽谤予以刑事惩罚。《惩治煽动叛乱法》规定:“任何人撰写、印刷、口头表示或出版反对美国政府或国会中的任何一院,或总统任何不真实的丑闻和恶意的文章或言论……将受到2000美元以下罚款和两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20]很显然,联邦派企图通过此项立法来打击反联邦派及其新闻势力,以达到钳制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目的。事实上,《惩治煽动叛乱法》无疑是对七年前通过的《权利法案》的挑战,严重危害了新闻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通过此项立法,“亚当斯总统和联邦派已经为打击共和党的出版印刷及监禁反对党的报纸编辑做好了准备”。[21]

联邦派的《惩治煽动叛乱法》无疑挑战了杰斐逊的政治信念,因而遭到他毫不留情地痛斥,他谴责联邦派是以法律的名义实现违宪的恐怖统治。为了反对该法案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破坏及对共和党新闻事业的打击,杰斐逊与麦迪逊联手利用诉诸州权的方式来宣布这项法令无效。1798年,即在《惩治煽动叛乱法》颁布之后不久杰斐逊就着手起草了《肯塔基决议》,他明确表示:“组成美利坚合众国的诸州不是以无限地唯以它们的全国政府这一原则联合在一起的,而是根据合众国宪法及其修正案为名称的契约,它们为特定的目的而组成了一个全国政府,并授予那个政府某些特定的权力。”[22]虽然杰斐逊的这一决议并未能直接废除《惩治煽动叛乱法》,但却在国会掀起了反对该项法案的高潮。事实上,在杰斐逊等人的影响之下,民主共和党同联邦党就此问题进行了激烈斗争。1799年,有国会议员尝试对该项法令进行修改或废除;1800年,又有人作了同样的努力;至1801年2月,众议院最终以53对49票的多数挫败了联邦派欲将《惩治煽动叛乱法》延长两年的企图。不久后,杰斐逊正式就任美国总统,随后便启动了废

12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一一年第三期

除该项法案的程序,从而正式终结了《惩治煽动叛乱法》的法律效力,维护了新闻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

(三)总统任内的政治实践

新闻自由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维护人们表达自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主张捍卫新闻自由原则的杰斐逊亦是如此。事实上,杰斐逊从竞选总统之时就受到联邦党报刊肆无忌惮的攻击和诽谤,而且在其当选总统之后,这种对总统个人的攻击不但没有停止的迹象,反而开始变本加厉,对杰斐逊本人进行大肆的羞辱。“杰斐逊有时痛心疾首,有时被弄得心灰意懒。他曾愤怒地写道:‘报刊随心所欲和撒谎到放肆的程度,从而使它完全丧失了人们对它的信任。’”[23]但是杰斐逊执掌政权之后并没有利用总统的权力来打击反对和诽谤他的人。杰斐逊既没有像联邦党人那样处心积虑制定《惩治煽动叛乱法》对付不同政见者,也没有像罗伯斯庇尔那样滥用专制的手段对待政敌。

需要指出的是,杰斐逊一如既往地捍卫着新闻自由,即使当他身为总统之后也依然能够坦然面对新闻界对他的羞辱,以其罕见的度量捍卫着新闻自由原则。1807年,杰斐逊接见了德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洪堡男爵,洪堡在政务厅看到一本杂志上充斥着对总统荒唐的谩骂和诽谤的文章,他对此表示十分不解。杰斐逊却要他“把这本杂志带给那些对美国现实自由的怀疑者看看,并告诉他们你是从哪里发现它的”。[24]虽然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却由此可以看出杰斐逊对新闻自由原则的忠诚与执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杰斐逊所遭受的诽谤和人身攻击在美国历史上是相当罕见的,而在所有的美国总统当中更是绝无仅有的。从自然权利的角度来看,杰斐逊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名誉,给无端诽谤他的人予应有的惩罚。但是在初次尝试诉诸法律之后,杰斐逊开始意识到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他必须从总统的角度考虑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于是他坚决放弃了通过法律捍卫自己尊严的权利,毅然在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坚守着对新闻自由原则的信仰。

必须承认,杰斐逊在其就任总统后的政治实践中切实地践行了他的新闻自由思想,他在长达8年的总统任内始终如一地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反对者的诽谤和攻击,捍卫了神圣的新闻自由原则,为其后的历届总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五、结语

事实上,杰斐逊对新闻自由原则在美国确立并成为日后美国社会一条不可触犯的政治信条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美国建国以来200多年的历史经验也证明,新闻自由对于政府的监督有着卓有成效的实际作用,并且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确保民主政治的有序运行,为共和政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从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杰斐逊在新闻史上奠定了美国新闻自由的理论基础,树立了政治家尊重并捍卫新闻自由的榜样,培养了自由主义新闻的文化传统及其精神。此外,从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杰斐逊所倡导的新闻自由思想及其原则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在理论上为人民提供了捍卫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武器,并将这一理念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从而为保护人们的新闻自由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使22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与实践

其得以长期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Fred S.Siebert,Theodore Peterson,Wilbur Schramm,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Urbana,1956,p.43.

[2][9][19][美]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文选》,朱曾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53、544、453页。

[3][4][美]卡尔·贝克尔:《论<独立宣言>》,彭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9、16页。

[5]John Milton,Areopagitica: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 to the Parliament of England,http://www.uoregon,edu/%7Erbear/areopagitica.html

[6][12][15][美]彼得森:《杰斐逊集》,刘祚昌、邓红风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0、1133页。

[7]Edwin Emery,Michae Emery,The Pressand America:An Interpretative History of The Mass Media,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8,p.91.

[8][美]帕特森:(Patterson):《杰斐逊的宪法原则》(The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s of Thomas Jefferson),第185-186页。

[10]张昆:《杰斐逊与罗伯斯庇尔新闻自由思想之比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五期,第357页。

[11][18]Joyce Appleby and Terence Ball,Jefferson Political Writing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影印版),2003版,第177页。

[13]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14]Eyler Robert Coates,Feedom of the Press,Thomas Jefferson On Pllitics Governmenment,Quotations from the Writings of Thomas.

[16]Lester J.Cappon,The Adams-Jefferson Letters:The complete Correspondecce Between Thomas Jefferson and Abigail and John Adam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Chapel hill and London,1988,p.596.

[17]Fred S.Siebert,Theodore Peterson,Wilbur Schramm,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Urbana,1956,p.47.

[20]丘小平:《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21]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杨小刚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22]Kentucky Resolution,1798,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7742808.html,/lawweb/avalon/jeffken.html

[23]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24]B.L.Rayner,Life of Thomas Jefferson.Virginia University Digital Archives,http://etext,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7742808.html,/jefferson/biog/lj32.html

32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二○一一年第三期

Jefferson's Ideas and Practice of Freedom of the Press

Liu Dongsheng

(Department of History,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

【Abstract】Thomas Jefferson is a famous Bourgeois thinker and politician in Early America,he devoted his lif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Enlightenment,and laid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Which is particularly worth mentioning is that the freedom which is advocated by Jefferson has broad meaning,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core ideas of his natural right.Specifically,the freedom which is advocated by Jefferson including freedom of speech,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freedom of religious,and the ideas of freedom of the press is the most prominent among the three parts,which is also produce the most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Key words】Jefferson;Freedom of the Press;Practice

【责任编辑:刘凯】42

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范文

---------------------------------------------------------------范文最新推荐------------------------------------------------------ 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范文   20XX年7月1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昆山实践分队在同丰路与黄河路交界处,长江居委门口为当地的居民进行了主题为品鹿城中医文化,寻吴门医派传人的义诊活动。 义诊成员们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前来就诊的居民测量血压,给居民推拿缓解压力和疼痛,泡制药茶为居民将热解暑,其中的消滞茶、明目清暑茶以及双花茶等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尽管已满头大汗,同学们仍笑脸相迎,耐心地为前来就诊的居民解答疑难,指导就医,得到广大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同时我们做了调查问卷,也为市民发放一下宣传手册来弘扬中医文化,指导一些中医的小知识以及夏天避暑的小秘诀,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让中医文化更好的弘扬。通过这次实践,感受到了昆山人民对于中医的极大热情,也意识了中医的发展在昆山的极大潜力,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中医、认识中医、相信中医。 这次的义诊活动,在让小区居民获得对中医的感性认识的同时,也向他们宣扬了中医源于人民,帮助人民,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和宗旨,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学校和我们学校一贯倡导的中医文化。居民们通过这次活动也可以深刻体会我们南中医学子践行我院学生志愿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学习创造奉献,锻炼意志身心的誓词, 1 / 3

见证了我们提升自己将来的行医境界,坚定我们为民服务的决心。我们诚挚的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医,热爱中医,在继承中医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弘扬中医文化,不断开拓发展中医精髓!     20XX年7月23日,在旌阳区新中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由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与志愿服务联队旌阳区分队在旌阳区新中镇组织的水稻免耕技术、核桃及辣椒病虫害防治农民培训会顺利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培训师有旌阳区植保站站长高英富,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首席培训师黄琏,培训内容包括水稻免耕技术,核桃及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到场农民80余人。 新中镇是旌阳区唯一一个非灌溉性乡镇,黄老师结合这一现状对农民进行了深入讲解,高站长也就新中镇正在发展的优质薄壳核桃产业讲解了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效果明显,为新中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是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与志愿服务联队旌阳区分队在调研任务完成后又一成果。为家乡、为农民服务,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家乡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学以致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XXXXX区分队 XXXX协会 二○XX年XX月XX日

传教士报刊与晚清新闻自由思潮的理论嬗变

收稿日期:2009-09-02 作者简介:马薇薇(1978-),女,湖南常德人,中南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西新闻比较与影视文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5,2009 一、晚清新闻自由思潮的理论溯源 晚清时期风云激荡,各种思潮涌动,新闻自由理论随西学东渐之势涌入中国,逐渐发展成为改变当时国人精神世界的一支重要思潮。作为一种学理,该思潮可追溯至新教改革中个人信仰自由的萌发。新教改革一百多年后,英国思想家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了新闻自由理论的基本概念,认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①,成为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核心理论。新闻自由委员会虽然“得出新闻自由处在危险之中这样的结论”,也仍然承认“言论与出版自由接近于一切自由权的中心意义”②。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这一理论最终以法律的方式予以确立,在西方新闻传播活动中得到普及和应用,并逐渐从政党报刊互相攻讦谩骂的“自由”向具有独立观点、代表公众利益报刊的“自由”转变。 新闻自由理论与西方新闻业发展并行,几经流变,充满了曲折和分歧,终于在西方社会变革中产生发展起来。其中关于言论出版自由思想始终保留下来,成为西方主流新闻理论的价值核心。这样一种以政治话语的民主为支撑的理论来到封建专制的晚清,既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新闻事业,又没有保障其实践的政治体制。这意味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状况下,从一定意义上看,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发展的过程,实为西方世界新闻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中国化的过程”③。中国近代新闻业的 发展逻辑并没有按着新闻本身的规律,而是发生了微妙的嬗变。 二、晚清新闻自由思潮的起点 一种思想能成为思潮,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④。新闻自由思想能最终形成思潮,既有自身价值又契合了晚清时局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晚清中国,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儒家文化等诸多因素有着高度的一体性,形成一个具有强大顽固性和坚韧性的屏障,构成具有抵御性的畸形媒介生态环境。这也就意味晚清社会母体内,不可能像欧洲那些沿海城市一样自行孕育出近代报纸的雏形,更不用说新闻理论了。此时不管晚清中国愿不愿意,都已经被裹挟着拉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⑤。在全球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一直就处在官与民各个阶层的夹攻之下。马礼逊、米怜发现直接的宗教宣传几乎无法跨越巨大的中西文化鸿沟,于是很自然想到通过新闻媒介来传播宗教教义。这种思维逻辑的时代背景,来自于马礼逊们所处的西方新闻业正从互相攻讦的政党报纸时期,逐步向以大众化为定位的大众报纸发展。他们了解报纸的舆论影响力。传教士们同时也很清楚自己所处的传媒环境和西方完全不同。 传教士报刊与晚清新闻自由思潮的理论嬗变 马薇薇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摘 要:西方新闻自由理论随传教士报刊传入到中国,带给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近代报刊的全新认识,逐渐形成了晚清 新闻自由思潮。但晚清的新闻自由属于政治话语下的新闻自由,只是实现晚清知识分子政治理想的一种手段,和其原理论大相径庭。延续数千年所形成的信息传播体系、封建专制的言禁传统、晚清知识分子们的经世致用,以及传教士报刊介绍该理论时零散、不深刻、附会儒学,这些都是造成西方新闻自由理论发生嬗变的原因。 关键词:晚清新闻自由思潮;传教士报刊;嬗变中图分类号:G 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 (2009)05-0085-04 ①【英】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页。 ②【美】新闻自由委员会,展江、王征、王涛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第108页。③徐培汀:《20世纪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5页。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页。⑤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寒假社会实践新闻稿

寒假社会实践新闻稿 ----鞋店导购员 寒假正在进行中,许多同学们都在努力的尝试着假期社会实践,对于一些同学这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作业,硬着头皮完成,也许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使自己得到磨练。 为了促进校园学习文化交流,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以及未来前景,2015年1月11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开始了寒假兼职生涯,我相信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一定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身为大二的我,即将告别学校生活,进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各种困难使得我们褪去稚嫩,鼓足勇气面对困难。而我的兼职生涯还没有结束却有了最深的一个感悟,“生活中的磨难真的会让我们更加勇敢”。 在我没有接触导购员的时候,我的意识是这种职业不会对学历有太大要求,只要你敢说,吸引了顾客就算是成功,然而一切都没有想的那么简单。1月15日,我正式开始了在鞋店实习,实习期是三天,店长觉得你足够可以就能留下来。在实习中,有十几个和我一样的学生来应聘这一个职位,我顿感压力。每天早上要打扫卫生,拖地、擦橱窗、清理鞋子都是必要工作,还要跟着老员工身后学习要领,除了这些有一个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去仓库记鞋码鞋号,密密麻麻的鞋盒,不一样的鞋子,看得人眼花,我真的想过放弃,三天不长不短,我身边换了七八个小伙伴,他们有的做不下去,有的被辞掉,而我很幸运被留了下来,于是开始了我的实践活动。 走进一个工作岗位才明白哪里都有规矩,我因为玩手机被说教,明白了要为了个人业绩要免费加班,了解到你必须为了集体业绩抓到一个顾客就得费全部力气要让他买鞋。压力也会随之而来,说的天花乱坠顾客不受吸引是最痛苦的,店长的眼神会狠狠地落在你的身上。正值春节期间,顾客有时候很多,你都顾不了吃饭,说到口干舌燥,还会承受店长带来的卖货压力。也许有同学会疑惑,一个兼职的怎么会在乎这么多,因为这家店的店长说不满意随时都会让走人。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好强的人,越是困难越要完成,而我在这段时间却想过好多次退缩。原来,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想要做得出色不是想想,自身能力真的很重要。 我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能增加自己的阅历,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展现。我想对自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为了更好的未来,实践真的很重要。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第六章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1.简述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与发展过程。 答:(1)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 ①17世纪中叶,以文字作为传播新闻信息手段的报刊,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新闻传播媒体,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出版自由”是新闻自由最早的表达方式。后因传播媒介的丰富,逐渐以“新闻自由”取代“出版自由”来表述新闻自由口号的完整意义。 ②最早提出“出版自由”口号的是英国著名政治家、诗人约翰·密尔顿。1642年,在资产阶级专政制度确立的背景下,密尔顿提出“出版自由”的口号和思想。1644年11月24日,密尔顿发表了著名的《出版自由请愿书》。从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和现实出发,密尔顿提出了著名的“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的最初思路。 ③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制定并通过著名的《人权宣言》,它以法律的形式把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 (2)新闻自由的发展过程 从中世纪到18世纪,出版自由始终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革命力量、扩充自己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出版自由是一个阶级性极为鲜明的口号。以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英国为例,资产阶级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争取出版自由权利阶段 16世纪时,欧洲已经普及印刷术,印刷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封建统治阶

级设立各种制度,如出版特许制度等,严厉控制出版。资产阶级与之进行不懈斗争,直到1694年,取得报刊出版前免除特许或申领执照、免交保证金等方面的权力,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初战告捷。1720年,英国出版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 ②争取言论自由权利阶段 在特许制度被废除后,资产阶级进一步要求有议论和批评政府的自由。统治阶级通过“法律”禁止发表一切不利于政府的消息和言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出版自由权利的正常行使。以报纸出版商威尔克斯等人为代表对此进行坚决斗争,到1792年,迫使议会制定有一定进步意义的福克斯诽谤法案,获得报道英国议会情况的某些自由。资产阶级的有力斗争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迫使英国政府解除限制报道国会消息的禁令,废除与此有关的总逮捕状制度,并于1861年废除“知识税”。随之,独立报业在国内勃然兴起,报业获得僧侣、贵族、平民以外的“第四等级”地位,言论自由的原则由此确立。 ③争取新闻自由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政府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借口,扩大“保密”范围,限制新闻的自由发布。英国政府的措施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资产阶级内部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报纸和新闻工作者也为此进行争取自由的斗争。他们提出“人民有知的权利”的口号,反对政府和垄断资本集团对新闻的控制和干预,要求新闻工作者有接近消息来源的自由,有及时赶赴新闻现场采访和传递消息的自由,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上,要求免受检查以保证受众应当享有的自由权利。 新闻自由从最初的设想到形成法律条文,再到最终成为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奉行的一项原则,是与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相适应的,它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出版自由成为资产阶级享有的特权。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而言,宪法上规定的平等自由只是纸面上的平等自由,而在实际上却是

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规范格式

新闻稿规范格式 1、标题 新闻的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概括全文内容,比较有吸引力) (1)引题 要交代主题的背景,情况;烘托主题,渲染气氛;揭示主题的意义;减轻主题的负担,长句化短。 (2)副题 补充主题内容以外的次要新闻事实,交代事情结果,对主题中的观点加以验证,对主题的概括加以具体解释。 注意点:围绕主题,设计引题和副题;虚实结合要恰当;分行合理,主题意义必须完整;各行标题内容在逻辑上是连贯的。(引题和副题可有可无) 附:所有标题在网站后台“标题”输入框中输入后不需在“内容”栏里另外标题。标题应尽量控制字数,如有副标,则用“——”与主标连接,不分行。 2、导语 就是新闻稿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新闻稿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新闻稿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新闻的导语,应写出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如事件的结果等)。 导语要点明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发生。 例如:“倒金字塔型”框架 ①标题:5<字数≤20;不能评论;简要、突出、吸引人;采用哪种标题,酌情而定 ②导语:(100-200字)第一自然段简明生动;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写明when, where, who, why, what, how ③主题:(300-500字)主干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 ④结语:(100字左右)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新闻稿所阐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稿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其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方式不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s:①段与段之间空一行、文字和图片之间空一行、图片一般要居中、图片与图片之间空一行 ②最后一段不以“所以”开头 ③要令读者有所得;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

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范文

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范文 盛夏的滚滚热浪来袭,却挡别住中南财大社会实践小分队的足步。我校201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如期而至。由王蓓琳,杨来咪,乔雪,刘世婧,赵舒,郭稚颖等人组成的侠客行小分队算是一例,她们赴安徽合胖,湖北襄阳,山西长治,湖南新乡等地开展了本次实践活动。 在出租车日益成为都市文明的窗口的背景下,她们以从‘份子钞票’谈我国行政治理体制改革为调研课题,利用暑期时刻,深入出租车行业进行调查。探索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现状,及当前的出租车运营公司的行政垄断所造成的社会整体福利下落的态势,并对此进行了深入考虑,分析,借鉴国内外优秀范例,提出了自己对此行业改革进展的建议和展望。 正式开始调查之前,她们进行了分析,要紧以客运治理处,出租车司机的就餐地方,都市加气站为调研地方,以实地走访,咨询卷调查,上咨询卷发放等多重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在运营公司,她们了解到,出租车份子钞票由来已久,其中包括,政府税收、出租车的折旧损耗费用、车辆全险费用、年检费用、挂靠手续费用等等. 目前新乡市是个人买断,再挂靠公司。每年向公司交500元费用,经营权在个人。个人也能够雇人开车,获得收入。 之后,经过给出租车司机发放调查咨询卷,她们了解到,目前出租车司机的每月平均毛收入为:9000元。而成本构成为:成本构成=直接成本+组织成本+制度成本,直接成本=燃油费+维修费+伙食费+购车费,组织成本=,制度成本=政府收费+企业收费+保险费,约合7000元,即司机每月收入仅为2000元左右。且久坐导致的生理疾病和超负荷每日12小时以上的工作量成为这一行业要紧困扰。 继续,她们又对行人做了相关咨询题的采访,从中得知,出租车行业是关系到民生,和谐的重要领域。群众对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现状担忧,但也并且希翼,国家有关部门能制定相关政策,打击黑车,提升社会福利,构建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营体系。张女士并且表示:目前都市出租车数量应当相应提高,有关部门应该做好司机培训工作,提高素养,减少拒载,黑车等现象,方便群众通行。 基于调查,她们对出租车的运营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并深刻体味到了一具出租车司机日子的艰辛与别易,也意识到了政策的别同对出租车司机的福利及收入产生的深远妨碍。希翼此次调研成果可以促进出租车行业又好又快进展,达到惠民利民的目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兼具教育和实践功能,大学生们在躯体力行的过程中,对社会现状,民生热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有了新一层的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培养新一代的复合型人才的熔炉。让我们履行使命,志愿服务社会,弘扬奉献精神,争做共和国新阶段的合格后备军!

新闻自由主义之中国特色

新闻自由主义之中国特色 摘要:新闻自由主义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然而自由主义决定于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的发展水平,决定于人们认识和掌握新闻规律的水平,决定于新闻技术手段的发展水平。中国近代的历史中新闻自由主义在许多有识之士的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借鉴西方的先进自由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得到运用。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萌芽于19世纪末,百年的发展使其在地位得到巩固,并且影响深远。中国的新闻自由主义首先在报业方面得到体现和发展,19世纪末,中国处于内忧外患和列强环伺的夹缝中,许多有识之士从西方船坚炮利的表象,深入到社会政治体制和人文形态的各个层面,从而萌生了效法西方,以改变国家愚蒙闭塞现状的设想。他们认为,要救亡图存,必须利用报刊传播讯息以开发民智,从而踏上富国强民之路,便由此开启了自由主义之路。在现代各种传播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自由会得到更好的体现,中国特色新闻自由主义也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新闻自由民间报业中国特色发展繁荣

一、中国的新闻自由主义思潮 1897年10月,严复在叙述《国闻报》缘起时说:“《国闻报》何为而设也?曰:将以求通焉耳。夫能这道有:一曰通上下之情;一曰通中外之故。”《国闻报》的栏目为:一、告白;二、上谕及制台辕门抄;三、路透电报;四、社会;五、地方新闻。它不仅刊载国内外时事,还经常发表社论,宣传变法维新,是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这一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冲破了清朝政府的层层限制,在海内外广泛开展办报活动。除了各类政府官报陆续出台,维新保皇派和民主革命派竞相办报鼓吹各自的理念,就连教会和外商投资创办的报刊也有一定的发展,不但促进了中国近代的自由主义思潮的萌芽,并涌现出一批自由主义报人。 王韬是近代中国倡导报刊言论自由的先驱者,同时也是首位将西方自由主义理论输入这个古老帝国的新型知识分子和自由报人。他撰写专文,系统阐述自由主义办报的思想,并且主张放宽言路、准许民间自由办报,认为这才是实现民族进步的根本。“报盛行而中国振兴矣”,寄予了他对国家民族自强的殷切期望;同时,他在社论中屡屡抨击极权政治、宣传人权观念,首创“文人论政”的传统。所谓“文人论政”,指的是站在民间立场上,不依附任何党派,独立昂扬地运用自由的原则发表政见,针砭时弊。后来的办报者都秉承了这一优良传统。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这是中国报刊史上首家影响最大的民间报纸,在风格和编排方式上都受到英国《泰晤士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报业第一人王韬》有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报业第一人:王韬》 有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国报业第一人:王韬》有答案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中国报业第一人:王韬 施亮 林语堂曾经称赞王韬是“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王韬是江苏省苏州人,他的父亲为乡村塾师,亦是 饱学之士。王韬少年聪慧,从父苦读古代经史。1847年,王韬父亲在上海设馆授徒,也有学者推测他为英人所设 的墨海书馆服务。次年春天,王韬至上海探望父亲,在 墨海书馆首次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及两个女儿会面,这 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这次相见时,麦都思盛意邀 请王韬留墨海书馆工作,但王韬却未应邀。第二年农历 六月其父去世,王韬因经济窘迫,遂应聘至墨海书馆, 从此接触西学,耳目为之一新,一生事业始发轫于斯。 王韬于1870年重返香港,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为《华 字日报》撰稿。不过,这份由外国人掌控的报纸当然不会 为中国人说话。他颇感言论不自由的束缚,很多自己的 政见不能得到充分表达。四年后,他在友人黄平甫帮助 下集资买下原英华印书院的印刷设备,成立了中华印务 总局。随后又创办了《循环日报》。这是第一份“华人资

本、华人操权”的新闻政论性报纸,也是清末第一份传 播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人自办 报纸出版时间最长也影响最大的。王韬担任首任《循环日报》主编,他与香港报业人士交往甚密,比如《华字日报》的陈廷蔼等都是其好友,良好的人脉关系使他在报业声 望很高。中国知识分子古来就有“清议”传统,王韬在 报纸上以“遁窟废民”、“天南遁叟”、“欧西寓公” 等笔名撰写的政论文章大都刊登在“中外新闻”栏目里,据学者研究约有上千篇,大概分为三种内容:一是评说 国际时事和中外关系;二是呼唤社会改革,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教育各方面;三是议论社会生活中如防火、防盗、禁赌、赈灾等实际问题。他还邀请了郑观应等具 有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写文章,痛陈列强瓜分 中国的危险,主张学习西方,变法自强。《循环日报》的新闻版分“京报选录”、“羊城新闻”、“中外新闻” 等栏目。除日报外,每月另出月报一册,选择重要新闻 和评论文章汇编而成,单独发行。《循环日报》还有固定的商业性专栏,如“香港目下棉纱花匹头杂货行情”、“公司股份行情”、“船期消息”等,商业经济信息占 了一版、四版两个版面,新闻占了二版全版和三版半个 版面。全报约一万八千字,商业经济交通信息占一万一 千字,新闻占七千字。由于经济版适应了香港、广州及

社会实践新闻稿

浙外赴金华实践小分队凯旋归来 7月5日,经过五天的实地实践考察,浙外赴金华实践小分队的有关社会福利的社会调研活动已经园满结束,期间,虽然烈日当头,队员们都不辞辛劳,全身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并受到了武义广播电视台和《武义新闻》的关注,成绩显著,硕果累累,颇受好评。 为了实践调研的普遍性和真实性,队员们不辞辛苦,每天一大早就出发,先后去了小后陶村、下茭道村、武义福利院、民政局等地区了解情况,烈日当头,却毫无怨言。此次调研活动分成两个阶段,前期对金华武义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做调查,获得充分的数据资料,以便在后期整理得出准确的金华地区的社会福利状况。截至今日,实践小分队已经先后采访了4个村的村长,问访当地村民不下30人,同时还通过问卷的方式得到了100多个数据资料,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将近一周的实践中,队员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深入到社会中,进行实地调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组织和交际能力。其中,以调研金华武义地区的老年群体为主,对金华武义的福利院——久久颐和园进行了实地的交流和考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7月4日,在福利院举办了一场与老人增进感情的活动,获得了武义广播电视台的大力支持,全体队员们发挥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坚持完成任务。在福利院,队员们秉持着“尊老爱老”的原则,为老人们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此次的社会实践尽自己的一份贡献。 7月1日,浙外赴金华实践小分队出征,成功抵达武义,对当地进行了初步的学习和了解。2日,运用自己的激情和专业知识,抵达小后陶村进行实践调研,对本地区的社会福利状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3日,在英文学院辅导员刘文杰老师的带领下,小分队来到了另一个实践基地——久久颐和园福利院。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当天,队员们不仅为福利院老人送去了关怀,还在福利院多功能厅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活动,获得了《武义新闻》的关注。4日,根据调研流程,队员们走访了当地的民政局,做更加详细的了解。5日,经过队员们共同努力,实践调研数据采集已大部分完成,通过整理整合,届时,实践工作将由外业转为内业。在学校领导的高度关心,实践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顺利,全心全力,获得了领导和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此次调研活动意义产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当问及其感受时,队员们都迫不及待表示:此次实践使我们增长了见识,运用专业和特长深入了解了社会,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今后,会更好地服务群众,贡献于社会! 郑丹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新闻稿2篇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新闻稿2篇College Students' summer social practice press release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新闻稿2篇 小泰温馨提示:暑假社会实践报告是指在寒假时期进行社会实践后需 要完成的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本文档根据暑假社会实践报 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 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新闻稿 2、篇章2:大学生2020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篇章1: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新闻稿 茂名7月16日电(通讯员高巧瑜)天下无不散之宴席,7月16日是寸金学院就业爱心服务队在高州市xxx小学为期 八天的三下乡活动的最后一天。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当地人们的热情,看到了当地孩子绽放的天真,体验到了当地的环境。 为了给小朋友们搭建一个培养能力,展现才华的舞台, 寸金学院就业爱心服务队精心策划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相貌的文艺汇演。本次文艺汇演是由寸金学院就业爱心服务队主办,高

州市xxx小学协办的梦飞扬、心欢畅文艺汇演,参与本场文艺汇演的嘉宾有高州市xxx小学邓建成主任、朱福海主任、若干名教师、学生家长们以 及全体寸金学院就业爱心服务队的队员们,此外特邀了高州电视台的记者。 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纯手工制作的背景栏目让人耳目一新,孩子们整齐响亮地唱着歌曲,优雅浪漫地跳着华尔兹,惟妙惟肖地走着时装秀,铿锵有力地打着武术,此外还有队员们精心排练的歌曲、舞蹈,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视觉与听觉的冲击。 相遇了即是缘分,希望就业爱心服务队的三下乡活动能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回忆。队员们与孩子们在八天中构建的感情,因此离别而依依不舍。太多的回忆、太多的话语在心中难以表达,场外看到的人可以感受到他们离别前的伤感。 回想这八天的点点滴滴,却依然像昨天发生的那样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和孩子们——我们嬉笑打闹、我们安静的谈着心事;和队友们——我们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苦中作乐,每一个瞬间都是那样的真实。

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

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驱的影响下,信息服务业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正引领着我国的电子商务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将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同时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商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网络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不仅从诸多微观领域向传统的运作方式发起了严重挑战,而且也带来了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的革命性变革。许多专家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是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在电子商务即将成为商务活动的主导形式之际,我国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电子商务,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20XX年8月22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商XX2班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们开始了关于调研无锡电子商务发展状况的实践活动。利用为期一周的时间,他们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他们将此次研究的步骤定为以下五个小步骤,分别是: 1.在人流量较广的地区开展问卷调查 2.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多种媒介,全方位的收集各种相关资料。 3.参观相关的电子商务企业

4.对电子商务行业内的一些成功人士就行专访 5.开展小型互动交流会 目前,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队员们都在紧锣密鼓的为开展他们的调研工作而精心准备中,我们会实行跟踪报道并会及时的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电商XX2班的同学们的这次社会实践的最新进展呈现给大家。让大家了解到这些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观所知 大学生走出校门,社会实践利己利民 八月下旬,来自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走出校门,在无锡进行以关注电子商务,了解电子商务发展状况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火热的八月,大学生离开舒适的象牙塔,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确实是树立服务社会的意思、培养和锻炼实践能力的绝佳途径之一。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同时,电子商务产业也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并且在企业的应用成效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于是,无锡商院的一群大学生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 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之前,这一群无锡商院的学生又着实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她们首先通过互联网查询有关实践活动的的相关资料,接着针对活动的具体要求认真细致地准备了一份调研活动计划书以及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将整个活动的细节都考虑得十分详尽。

《中国报业第一人王韬》阅读答案

《中国报业第一人:王韬》阅读答案《中国报业第一人:王韬》阅读答案 中国报业第一人:王韬施亮 林语堂曾经称赞王韬是“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王韬是江苏省苏州人,他的父亲为乡村塾师,亦是 饱学之士。王韬少年聪慧,从父苦读古代经史。1847年,王韬父亲在上海设馆授徒,也有学者推测他为英人所设 的墨海书馆服务。次年春天,王韬至上海探望父亲,在 墨海书馆首次与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及两个女儿会面,这 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这次相见时,麦都思盛意邀 请王韬留墨海书馆工作,但王韬却未应邀。第二年农历 六月其父去世,王韬因经济窘迫,遂应聘至墨海书馆, 从此接触西学,耳目为之一新,一生事业始发轫于斯。 王韬于1870年重返香港,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为《华字日报》撰稿。不过,这份由外国人掌控的报纸当然不会为中国人说话。他颇感言论不自由的束缚,很多自己的 政见不能得到充分表达。四年后,他在友人黄平甫帮助 下集资买下原英华印书院的印刷设备,成立了中华印务 总局。随后又创办了《循环日报》。这是第一份“华人资本、华人操权”的新闻政论性报纸,也是清末第一份传 播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人自办 报纸出版时间最长也影响最大的。王韬担任首任《循环日

报》主编,他与香港报业人士交往甚密,比如《华字日报》的陈廷蔼等都是其好友,良好的人脉关系使他在报业声 望很高。中国知识分子古来就有“清议”传统,王韬在 报纸上以“遁窟废民”、“天南遁叟”、“欧西寓公” 等笔名撰写的政论文章大都刊登在“中外新闻”栏目里,据学者研究约有上千篇,大概分为三种内容:一是评说 国际时事和中外关系;二是呼唤社会改革,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教育各方面;三是议论社会生活中如防火、防盗、禁赌、赈灾等实际问题。他还邀请了郑观应等具 有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写文章,痛陈列强瓜分 中国的危险,主张学习西方,变法自强。《循环日报》的新闻版分“京报选录”、“羊城新闻”、“中外新闻” 等栏目。除日报外,每月另出月报一册,选择重要新闻 和评论文章汇编而成,单独发行。《循环日报》还有固定的商业性专栏,如“香港目下棉纱花匹头杂货行情”、“公司股份行情”、“船期消息”等,商业经济信息占 了一版、四版两个版面,新闻占了二版全版和三版半个 版面。全报约一万八千字,商业经济交通信息占一万一 千字,新闻占七千字。由于经济版适应了香港、广州及 澳门地区华人贸易的需要,成为了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使之能长期维持经济独立。 经过多年办报,王韬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他在

的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

最新的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暑期社会实践新闻该如何写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欢迎阅读。 20XX年7月1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昆山实践分队在同丰路与黄河路交界处,长江居委门口为当地的居民进行了主题为“品鹿城中医文化,寻吴门医派传人”的义诊活动。 义诊成员们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为前来就诊的居民测量血压,给居民推拿缓解压力和疼痛,泡制药茶为居民将热解暑,其中的消滞茶、明目清暑茶以及双花茶等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尽管已满头大汗,同学们仍笑脸相迎,耐心地为前来就诊的居民解答疑难,指导 就医,得到广大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同时我们做了调查问卷,也为市民发放一下宣传手册来弘扬中医文化,指导一些中医的小知识以及夏天避暑的小秘诀,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让中医文化更好的弘扬。 通过这次实践,感受到了昆山人民对于中医的极大热情,也意识了中医的发展在昆山的极大潜力,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中医、认识中医、相信中医。 这次的义诊活动,在让小区居民获得对中医的感性认识的同时,也向他们宣扬了中医源于人民,帮助人民,改善人民

生活的目标和宗旨,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学校和我们学校一贯倡导的中医文化。 居民们通过这次活动也可以深刻体会我们南中医学子 践行我院学生“志愿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学习创造奉献,锻炼意志身心”的誓词,见证了我们提升自己将来的行医境界,坚定我们为民服务的决心。 我们诚挚的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医,热爱中医,在继承中医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弘扬中医文化,不断开拓发展中医精髓! 在7月13日,我们正式出发赶往长春光机所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光学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真心的希望走出培育了我们三年的校园,去看看校园外我们专业的情景,去了解校园外我们的光学。 我们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 我们相信长春光机所会是我们了解光学的最佳场所。 探索光学的旅途,从我们,从这里开始。 7月四号下午开始,实践活动正式展开.在光机所方秀军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加了针对于光机所所情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专题讲座。

王韬新闻思想

我也是学新闻,共同探讨下 首先你当然要了解他的主要思想: 王韬的新闻思想: 1、重视报纸信息传播的功能; 2、办报目的是立言; 3、强调报纸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4、言论自由; 5、反对外报垄断,允许国人自己办报。 一下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新闻人才。黄天鹏曾说中国新闻界因出了个梁启超而使“新闻记者之身价顿增万倍” 。同样,我们借用黄天鹏的话来评价王韬是一点也不过分的。王韬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不仅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给新闻业的后来者树立了足可效法的榜样,而且在有关的文章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有道德、通古今的新闻人才观。 作为一种专门职业,新闻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修养呢?王韬特别强调了两个方面。 第一,报人要具备优良的品德。 王韬的新闻学专文《论日报渐行于中土》集中阐述了人格与报格的关系,认为报人最重要的资格与条件就是“其立论一秉公平,其居心务期诚正”。如果利用报纸“挟私讦人,自快其忿,则品斯下矣,士君子当摈之而不耻”。在王韬看来,公平、诚正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品德,有了这样的品德,才会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从事采访报道活动,“不参毁誉之私”,防止“采访失实、纪载多夸”的“日报之通弊”。 王韬重视并强调报人的品德修养,一方面与他的人才思想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他对报纸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王韬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的人才思想,认为,欲求事业之兴旺,须以得人为先。他说:“天下事皆在乎得人而已,得其人则治,不得其人,则虽有良法美意,多败于奉行故事人之手” 。而人才又以品德为先,对不同的人才应有不同的品德要求。作为报人,最重要的就是公平诚正,不然就难于担当“直笔”之职责。中国近代直至当代新闻史上,所有新闻学论著都毫无例外地视品性为新闻记者的第一要素。而王韬则是最早具有这一认识的新闻学家。 王韬还从报纸的地位和作用上论证了新闻人才的品德之重要。他说:“日报一道,所系岂不重哉”,“所载上关政事之得失,足以验国运之兴衰;下述人心之事,亦足以察风俗之厚薄” 。办报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非常重大。他说,在西方,报纸和报人(特别是主笔)的地位极高,其言论足可左右局势和人心。“如英国泰晤士,人仰之几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事,皆视其言以为准则。盖主笔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趋向也”。正因为如此,他主张对报纸从业人员“不可不慎加遴选”,“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 第二,报人应是具备高材博识的“通才”。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范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范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新闻稿范文 (篇一)歌舞传递梦想青春点亮夕阳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向人们宣讲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精神,同时向广大人民展示现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联合学生会文艺部前往荥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童声细语用心浇灌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也要从小朋友做起。经过商议,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3日来到宣讲第一站——荥阳市幼儿园。队员们按照前期计划为两组开展活动。两组队员分别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的特点准备了歌曲表演、舞蹈教学、儿歌教学等内容。随后,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在在操场上进行户外活动。短短几个小时的接触时间转眼即逝,队员们和小朋友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尽管他们的调皮有时会令队员们不知所措,但是小朋友们的真诚、友善与纯真令队员们沉醉其中,他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这次活动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带来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在向小朋友们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队员们也通过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活动最后,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与夕阳共舞历史中前行 活动第二天,同学们都早早的起了床,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在简单的洗漱之后来到了荥阳市刘禹锡公园,与公园晨练的居民们展开互动。声乐组的同学们为老人们演唱了准备已久的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歌,深得老人们的喜爱,而舞蹈组的同学们则为老人带来了青春洋溢的舞蹈,并教给老人们一些简单的、有助于增强身体协调性的动作,老人们则教了一些太极拳的动作给大家学习,给我们讲述了一些他们所经历过的历史故事以及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变迁,整个活动现场和谐而快乐。通过与爷爷奶奶们的交流,同学们学习到了认识问题的不同角度,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历史的艰苦也让队员们深深感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以及成长在新时代的幸福,更加珍惜和感恩现在的生活。 社会实践的意义在于让同学们走出象牙塔,真实感受社会万象,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处,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弘扬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活动的核心目的,以昂扬的精神风貌竭力为荥阳市的居民们呈现了新时代的主流文化。在“三下乡“的暑期实践始终本着学校开展活动的目的切实进行,队员们不喊累,不怕苦,勇敢接受各式各样考验,坚持不懈,全面展现出经管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向人们展示了现代大学生拒绝安逸、挑战自我的态度。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章节题库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一、概念题 1.新闻自由(湖南大学2018年研;首都师大2015年研;厦门大学2014年研;华南理工2013年研;中央民大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9年研) 相关试题:新闻出版自由(中传2013年研) 答:新闻自由是指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包括: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都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事后的追惩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即不容许报刊自由地损害国家、社会、个人);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新闻自由这个口号,是1644年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文中提出的,1789年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后正式列入宪法条款。资产阶级曾利用它作为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武器;无产阶级也借此宣传自己的主张,打破统治阶级对社会舆论和精神交往的垄断。“新闻自由”推动了近代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 2.新闻诽谤 答:美国法律研究会编辑的《法律的重述》所下的定义为:“无确凿的证据而散布他人不真实的事实并损害他人的名誉”;“传播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使其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或有碍其与第三人的往来。”诽谤罪的确认,在西方国家一般有四个条件:①特定的对象,可以让他人确认的对象,不是泛指;②歪曲、夸大、捏造事实;③必须含有恶意;④公开传播,造成对象的名誉损害。在中国,诽谤罪称作新闻侵权,又称作侵害名誉罪。判定的主要

标准有两条:一是报道是否真实;二是是否有借机诽谤诋毁的内容。在新闻报道中,真实性是防止触犯诽谤罪的最主要手段。 二、简答题 1.大数据时代,有哪些解决隐私危机的途径?(上海交大2019年研) 相关试题: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及解决办法。(华科2019年研) 答: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个人信息数字化程度也不断加深,这就对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虽说我国仍处在大数据的初级阶段,但因大数据所带来的个人隐私挑战并未减少。大数据的发展及其应用,导致新旧隐私的冲突日益加剧。因此,必须深入探索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建设。 (1)大数据个人隐私的相关概述 ①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海量的数据,它也是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之后的又一新兴概念。大数据技术,也就是指在计算的高速运转之下,对存在于云端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过滤,而得出准确结论的一种分析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4V,也就是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Variety)和真实性(Veracity)。 ②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的概念最早是在1890年由Warren和Brandeis提出的,这一项的提出主要是说人们的个人生活或者是想要保守的秘密应当作为独特的权利受到保护。 (2)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 由于大数据有着海量的信息,信息种类繁多,数据的生产迅速等特点,及个人隐私伴随不同因素会有动态变化,以致于要在大数据时代强化个人隐私保护存在很大难度,会面临诸

王韬的新闻思想及其主要贡献

王韬的新闻思想及其主要贡献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1845年考取秀才。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士之邀,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因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发现,清廷下令逮捕,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应邀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十三经译为英文。1867冬-1868春年漫游法、英、苏格兰等国,对西方现代文明了解更深。1868-1870年旅居苏格兰克拉克曼南郡的杜拉村,协助理雅各。1870年返香港。1874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提倡维新变法,影响很大。1879年,王韬应日本文人邀请,前往日本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考察。王韬考察了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城市,写成《扶桑记游》。王韬在1884年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上海。次年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直至去世。1894年为孙中山修改《上李鸿章书》,并修书介绍于李鸿章的幕友罗丰禄、徐秋畦等。王韬一生在哲学、教育、新闻、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杰出成就,著有《韬元文录外编》,《韬元尺牍》、《西学原始考》、《淞滨琐话》、《漫游随录图记》、《淞隐漫录》等四十余种。 这是对王韬一生的大致概况,但不难发现这样的一生充满了推陈出新,这让王韬的思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积极入世到提倡变法,都是源于眼界的开阔,这也决定了他在新闻领域的卓越成就。 王韬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报刊言论自由思想的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将西方的自由主义理念系统传入中国的新型知识分子和自由主义报人,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报刊自由主义大师”。

王韬的新闻思想归纳起来如下: 1、重视报纸信息传播的功能; 2、办报目的是立言; 3、强调报纸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4、言论自由; 5、反对外报垄断,允许国人自己办报。 王韬积极主张中国应自行办报,在参省会城市办报,还要办西文报。 b、他认为办报的目的是“立言”,因此应“博采舆评”。 c、他赞成经世致用,他的文章采用浅显的文言,议论时政,坦诚己见。对后来报章体的形成与统行,起了光导作用。 《中国外纪闻》是戊戍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的最早报刊。1895年12月16日创刊,其前身是1895年8月17日创刊的《万国公报》。是维新派第一家正式机关报。北京创刊,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改名《中外纪闻》后,梁启超、汪大燮任主笔。 其内容除论说外,还有中外新闻,以编译外文报纸、电讯、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刊载清廷奏章为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