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案例6:小鱼在乎,何况人乎?

案例6:小鱼在乎,何况人乎?

案例6:小鱼在乎,何况人乎?

【案例】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这样一篇文章:

那条小鱼很在乎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到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浅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而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着,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是一组关于青少年自杀的个案报道:

2000年2月,云南昆明一初二学生,因上学期成绩未进入班级前三名服农药自杀;

2000年3月,广东顺德市杏坛镇一初三男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上吊自杀;

2000年9月,陕西西安市18岁少女秦某因父母长期不和,她苦劝父母和好,因其父亲执意不肯,跳楼自杀;

2001年3月,浙江宁波市某中专女生戴某因痴迷歌星而上吊自杀;

2002年4月,北京一名初二学生吴某因学习成绩一般,跳楼自杀;

2003年11月,广州梅州市双头中学4名十三、四岁的女初中生,因害怕谣言,感觉生活太没意思,集体在宿舍里喝农药自杀;

2004年11月,江苏一名17岁的中学生因不堪老师在课堂上当众羞辱,写完遗书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04年11月,呼和浩特一名高一学生因考试成绩总在前十徘徊,而难以像初中时那样拨得头筹而跳楼自杀;

……

【评析】

生命诚可贵,小鱼在乎,何况人乎?何况学生乎?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是的,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我身上美好的“善根”。说到底,也就是说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拥有“这条小鱼在乎”的美丽心境。

曾经读到一篇文章,记述了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学生从火海中逃离出来,但老师发现少了两个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学生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但一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却认为,他们两个一定在火海中没有出来,于是没有向老师报告,就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我们的“小英雄”不幸遇难,而他要救的那两个美国小朋友早就顺利逃生。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这个事情在我们看来他应该是“真正”的英雄,但在美国学校竟没有“表扬”更谈不上“追认”什么了,反而校方因为没有教好中国小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的处罚。美国人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的教育习惯于教人学习革命战争年代的“黄继光堵抢眼”、“董存瑞炸碉堡”、“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临危不惧”的英雄壮举。在面临危险时,把珍爱生命的人称为“逃兵”,称为“懦夫”,受到人们的鄙夷。诚然,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但却不值得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儿童学习和仿效。倘若生命都失去了,还谈何生命意义的实现呢!

自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生命教育”以来,这种思想很快在许多国家形成新教育思潮。但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缺少专门的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即使在有关课程中存在的对生命的讴歌和礼赞的相关内容也由于应试备考等原因被肢解,学生难以体味到其中生命教育内容及其意义。新时期的班级管理者应将有关生命的价值、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等内容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它不只属于自己,更属于家庭、社会,一个人只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才能形成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珍惜生命,又不畏惧死亡。

所谓生命教育,那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致力于帮助学生适应与处理人生几个重要的关系:——个人与自我的关系: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珍爱生命、发挥潜能、实现自我。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尊重与真爱他人的生命。

——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亲近自然、保护环境。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社会的呵护、关心人类的危机。

生命教育的目标关系到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具体而言主要是:生存与自我保护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正常的性别意识、尊重和珍爱生命、理解生与死的意义。重点是使未成年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和宝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激发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最复杂的科学是生命科学,最重要的教育是生命教育,最珍贵的文化是生命文化。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补上这一课,为自己、为学生、为国家、为社会。

【思考】

1.哲学家伏尔泰说过:知识与生命的脱节、理论与生活的分离,产生了许多无思想的生命和无生命的思想。请你思考当今社会漠视生命现象的根源在哪里?

2.阅读杰.唐纳.华特士的《生命教育》一书,和杰.唐纳.华特士一起探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教育的真谛。(肖翠莲——摘自余如进主编的《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