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_好事还_省略_事_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的经验证据_罗劲博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_好事还_省略_事_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的经验证据_罗劲博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_好事还_省略_事_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的经验证据_罗劲博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_好事还_省略_事_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的经验证据_罗劲博

第40卷第1期财经研究

Vol.40No.1

2014年1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an.2014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好事还是坏事?

———基于会计稳健性视角的经验证据

罗劲博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 摘 要:

文章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会计稳健性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之间的调节效应,以及此调节效应在盈利或亏损企业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会计稳健性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之间发挥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亏损企业该调节作用提高了公司业绩,而在盈利企业则恶化了公司业绩。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净资产账面市值稳健;累计应计稳健;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5;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52(2014)01-0135-10

收稿日期:2013-09-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02061)作者简介:罗劲博(1973-)

,男,陕西陇县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一、引 言

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都表明,

管理者的决策并非“绝对理性”,而是表现出“有限理性”,因而导致企业的某些重要决策偏离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出现了管理者决策行为的“异化”。更多的实证研究也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影响此类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文芳,2011)。而正是由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导致了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这似乎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公司某些失败行为的“罪魁祸首”。我们不禁要问:事实果真如此吗?难道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没有可取之处?是否存在能够扬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长”而避其之“短”的公司治理机制?

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风险控制措施,

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制约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某些行为,而这又会对公司主动型增长战略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会抑制公司积极进取的发展战略,使公司和管理者的经营行为更加保守,丧失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导致未来业绩下滑。然而,在互联网和新经济时代,

只有有自信心且具有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的管理者才可能实现公司业绩和价值的提升,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公司价值的“主动增长”。高度自信的管理者可能会采取冒险和积极进取的经营战略,但同时又可能增加公司运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由此,我们有必要研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考察会计稳健性能否保障公司业绩和股东价值提升,会计稳健性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

以及这种作用在盈利公司和亏损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本文的贡献在于:

(1)从管理者适度的过度自信可以提高公司业绩,以及过度的会计稳健性可能阻碍公司未来发展等视角来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会计稳健性的功能和作用,并研究了会计稳健性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公司业绩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在不同经营状况公司间的差异,这丰富了管理者

·

531·

过度自信和会计稳健性的相关研究文献。(2)利用了国内较少使用的净资产账面市值稳健法和累计应计稳健法等两个会计稳健性度量指标,这扩展了会计稳健性度量指标的研究文献,加深了对两种方法使用条件和效果的认识。

二、文献回顾

有关高管过度自信的文献和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文献不可谓不多,

大约包括四种类型:第一类是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定义和内涵。Heaton(2002)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主观上认为自己企业成功的概率大于其他企业,会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损失或者过高估计销售收入,或认为资本市场出现牛市的概率会大一些,

对市场估计十分乐观。第二类是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经济后果。主要观点是过度自信的企业管理者更有可能过度投资,以及进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并购(Malmendier和Tat,2005、2008;Doukas和Petmezas,2007;Heaton,2002;Brown和Sarma,2007;郝颖等,2005)。第三类是研究会计稳健性可以有效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Chen等,2006;Ball和Shivakuma,2005;Liang和Wen,2007)。第四类是研究高管的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Anwer和Scott(2013)发现,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随着公司CEO的变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依然保持负相关,而且并未发现外部监督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国内学者胡国柳和周遂(2013)认为,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会计稳健性能够对管理者非理性行为产生抑制作用,但其效果在国有企业显著弱于民营企业。

尽管已有大量文献直接或间接涉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但我们发现此类研究既没有考虑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关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没有区分公司不同经营状况下两者关系对业绩的反作用。这将影响我们客观公正地评价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和公司业绩的作用,

也不能有效识别不同盈利或亏损条件下会计稳健性的调节效应。为此,本文研究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及其程度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会计稳健性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和这种调节作用在盈利与亏损企业间的差异。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及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3

0多年的实践看,中国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可能更大(姜付秀等,2009)。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崇尚君臣有别,导致下级对上级和领导的绝对服从,这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提供了文化基础。近年来众多央企、地方国企在资本市场和企业经营中取得骄人的业绩,进一步强化了国企高管的过度自信心理。而民营企业的高管也利用灵活的机制和较低的交易成本,通过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价值,带领企业一路高歌猛进并取得长足的进步,这也助长了民营企业高管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非理性的“膨胀”。Kang等(2004)研究发现,企业的保守文化与会计稳健性之间显著正相关,并提出国家文化与立法体系相互作用会共同影响会计稳健性。另外,管理者个人特征也会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影响,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背景特征的管理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张兆国等,2011)。不同的人在做决策时的信念和偏好会出现系统性偏差,表现出过度自信、典型性、锚定、损失规避等心理特征(江伟,2010)。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也表明,在经济活动中人们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倾向,总是过高估计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及其对成功的贡献度,过高估计其所掌握信息的精确性。 过度自信的公司高管会表现出两个典型的特征:

第一,他们对于公司的盈余、收入及未来现金流的估计比较乐观,对于公司的价值估计往往高于真实水平(Malmendier和Tate,2005)

;第二,容易低·

631

·2014年第1期

估公司的债务风险,不能有效识别公司潜在的财务预警信号,因此对公司的风险和潜在的损失估计不足,

往往可能较早确认收入和现金流,并推迟确认损失,对公司现有资产增值的判断充满信心,对其承担的债务风险和还款压力缺乏精确的估算。同时,由于管理者在有限任期内有明确的业绩考核和合约约束,因而基于考核机制和职业声誉,公司高管有较强动机提前确认收入而推迟或者隐藏损失和风险。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会计稳健性负相关。 在较短时间内,

为了完成业绩考核等主要目标以及攫取租金等次要目标,管理者很可能会牺牲股东利益而满足私利进行过度投资(李培功和肖珉,2010)。Huang(2011)和Heaten(2002)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使公司过度投资。因此,

无论是投资不足还是过度投资,两者都会影响公司的净现金流和业绩,进而导致公司价值下降,而且过度自信的公司高管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何威风等,2011),所以,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使公司的价值受到负面影响。

会计稳健性可以有效抑制管理层实施净现值为负的项目,

同时可以降低经理层声誉受损、报酬降低、被董事会解雇或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并增加了经理层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减少了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的委托代理冲突(Ahmed和Duellman,2007)。由于采取会计稳健性政策,投资者能够及时获知经理层经营决策中发生亏损的信息,从而能及时降低经理层因过度投资带来的代理成本(刘斌和吴亚玲,2011)。Lafond(2008)发现,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对财务报表产生会计稳健性的需求,而会计稳健性能够抑制管理层盈余操控的动机,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减少公司的融资成本。因而作为一种治理机制,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各类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抑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对公司业绩和价值的负面影响。Gervais等(2003)发现,过度自信管理者的行为会降低公司价值,而中等自信程度的公司管理者则会协调股东之间的决策,并且降低薪酬期权的需求,

从而增加公司价值。由于适度自信的高管能够在公司创新和研发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理性的管理者一般也会从股东的立场出发,投资风险可控且回报稳定可靠的新项目(Gervais等,2011)。 S

alter和Niswander(1995)研究发现,稳健性与不确定性规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尽管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制止过度自信高管的无效率投资行为对公司价值的侵蚀,但是过于强调会计稳健性也可能束缚公司高管的创造力,进而使风险与回报匹配的经营理念转化为规避风险至上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间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如果一个优秀公司缺乏创新意识和动力,最终会被市场淘汰,会计稳健性较强的公司可能减弱高管投资具有一定风险但具备良好增长潜力项目的动机,甚至会使高管染上抱残守缺、不思进取而“撞钟”的习性,最终对公司未来发展造成致命性的影响,导致公司业绩的下滑和公司价值的损失。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对立假设:

假设2

a: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的负相关性更强。 假设2

b: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性更强。 对于盈利公司而言,

如果公司高管具有过度自信的特征,那么这种过度自信会由于公司盈利或者已经取得较好业绩而得到强化,管理者也会对自己的决策和思维模式更加“盲目信赖”,容易思维僵化和对已有业绩“陶醉”,并且将一时偶然的成功推广为必然的规律,进而表现出更盲目的自信。进一步强调会计政策的稳健性会强化公司高管的风险规避意识,从而使其放弃或者不再寻找具有增长潜力的投资项目,公司的经营战略也会更加保守,缺乏进一步创新和变革的勇气和魄力。与此同时,由于盲目过度自信意识的强化,管理者更有可能低估风险和经营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未来公司经营失败的概率提高,公司的业绩发生反转甚至毁灭性的“出局”

。 对于亏损公司而言,

公司的股东和董事会希望雇用具有很强自信心的高管来扭转局面,并寄予较高的期望,因而大多都给予公司管理层“放手一搏”的空间。而亏损公司高管一般会呈现出一种中等

·

731·罗劲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好事还是坏事?

程度的过度自信,而非盲目的过度自信(Gervais等,2003)。在此条件下高管也会降低薪酬和薪酬期权的要求,

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发扬不惧风险的挑战精神。基于公司已有的亏损现状,会计稳健性使高管在选择项目和投资时能够面对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项目失败的概率。精明的高管也会在项目的风险和回报之间进行最优的权衡,将风险的负面效应控制在最小,

从而使公司的业绩和价值有可能得到增加和改善。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

a:对于盈利公司而言,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高管的过度自信会降低公司的业绩。 假设3

b:对于亏损公司而言,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高管的过度自信会提高公司的业绩。四、研究设计

一)高管过度自信的度量 尽管现有国内外研究度量高管过度自信的指标有近1

0种,但许多指标有其特定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如主流媒体以管理者对企业的“乐观、自信、比较乐观、比较自信”等指标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评价标准,就难以精确度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及其程度;或仅根据管理者进行并购的频率来判断是否过度自信就显得比较主观,因为并购不一定是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行为;另外利用国家统计局的企业景气指数来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能反映微观层面企业高管的过度自信还值得商榷。而已有研究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与其在企业的控制权及其所获的报酬有关,所以本文采用了两种方法来度量高管的过度自信。首先,按照公司主要高管(董事长、CEO、董事)的持股比例(OVERCONFI1)来度量高管过度自信,因为该指标能综合反映高管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判断及未来的预测;其次,在稳健性检验中,借鉴姜付秀等(2009)、Hayward和Hambrick(1997)的做法,用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酬之和占所有高管薪酬的比例(OVERCONFI2)来衡量高管过度自信。在具体使用两个高管过度自信的度量指标时,

我们将大于中位数的样本组定义为高管过度自信较高组,因为该值越高说明高管对自己能力的评价越高而表现出更高的自信,取值为1,而低于中位数的样本组则为过度自信较低组,取值为0。

二)会计稳健性与公司业绩的度量 以往会计稳健性研究较多采用盈余-股票报酬计量法和C得分法(

Khan和Watts,2009)。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度量会计稳健性的具体水平值。为了回避上述方法的局限性,本文采用了两个方法度量会计稳健性:一是Beaver和Ryan(2005)提出的净资产账面法;二是Givoly和Hayn(2000)、Ahmed等(2002)提出的市场价值比率法。 (

三)回归模型 为了检验假设1,

我们参考Anwer等(2013)的模型,设计了以下回归模型: CONSER=β0+β

1OVERCONFI+β2MB+β3CEOSHARE+β4SDR+β5SIZE+β6DUMYEAR+β7LEV+β8CFO+β9SALEGROW+β10SIGMA+β11SALRESIDUA+∑INDUSTRY+∑YEAR+ε

(1

)其中,被解释变量是会计稳健性CONSER,分别采用净资产账面市值稳健法(CONSER1)和累计应计会计稳健法(CONSER2)表示;解释变量是高管过度自信,在多元回归分析中采用高管持股的变化OVERCONFI1表示,在稳健性分析中采用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占所有高管薪酬总额OVERCONF2度量,并按照中位数分为高过度自信组和低过度自信组。控制变量包括:MB为资产账面市值比;CEOSHARE为年末CEO持股数;SDR为年回报的标准差,反映公司回报的风险;SIZE为年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DUMYEAR为控制2007年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哑变量,2007年取1,其余年份取0;LEV为年末资产负债率;CFO为年末经营现金流;SALEGROW为销售额增长率;SIGMA为年

·

831

·2014年第1期

末市场风险;SALRESIDUA为销售额的标准差,反映公司经营业务的稳定性;INDUSTR为依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确定的虚拟变量,制造业按二级代码表示,其他行业按一级代码表示;YEAR为年度虚拟变量,以2009年为基准年。

为了检验假设2和假设3,

我们设计了以下模型:ROA=γ0+γ1CONSER+γ2OVERCONFI+γ3CONSERV×OVERCONFI+γ4M

B+γ5CEOSHARE+γ6SDR+γ7SIZE+γ8DUMYEAR+γ9LEV+γ10CFO+γ11SALEGROW+γ12SIGMA+γ13SALRESIDUA+γ14TOP5+γ15RINDER+γ16

ITANG+∑INDUSTRY+∑YEAR+μ(2

)其中,被解释变量是ROA,以年末净资产回报率度量;解释变量是OVERCONFI,以高管持股的变化度量;CONSER分别采用净资产账面市值稳健法和累计应计会计稳健法两个指标表示。控制变量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公司治理变量,用来控制影响高管过度自信的其他因素;TOP5表示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RINDER表示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ITANG表示总资产中无形资产的比例。 (

四)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了2

005-2012年在我国深沪A股市场发行股票的企业作为样本,并剔除了以下观测值:(1)ST、PT公司;(2)金融类企业;(3)上市时间缺失的公司;(4)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公司;(5)销售增长率大于1的公司;(6)当年上市的企业;(7)创业板、中小板企业;(8)同时发行H股、B股的企业。相关财务数据来自CSMAR和CCER数据库,我们对所有样本的极端值做了截尾处理,并对观测值在1%水平上进行缩尾处理,统计软件使用STAT11.0,经过处理后,共获得有效观测值6 773个,其中2005年786个、2006年797个、2007年752个、2008年913个、2009年851个、2010年872个、2011年905个和2012年897个。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显示(

限于篇幅未列示),高管过度自信两个变量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净资产账面市值稳健性指标的最大值为0.317,最小值为-10,均值为-3.45,中位数为-0.027,样本分布较离散,而且偏差较大,同时该指标的负值分布区间也较大;而累计应计会计稳健性指标的均值为-0.009,标准差为0.562,最大值为8.879,最小值为-30.63,说明该变量值大部分小于0;公司业绩ROA的均值为0.0355,中位数为0.0339,最小值为-1.809,最大值为2.3174,表明样本公司的经营业绩比较稳定且分布均匀,适合于评价管理者的过度自信。

表1是变量的相关系数统计结果,

高管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0.034、-0.024和-0.04,且大多在1%水平上显著,其与RO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16和0.075,且显著。其余控制变量与会计稳健性和公司业绩的相关系数与理论预期一致,并且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部分都小于0.50,表明控制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不严重。 (

二)单变量统计分析 从表2的单变量统计检验可以看出,

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较高组的两个会计稳健性指标值分别为-0.0443和-0.04,其绝对值都大于过度自信程度较低组相应的-0.0138和-0.021,并且均值检验和中位数差异的非参数检验都显著。公司业绩ROA在自信程度较高组要明显好于自信程度较低组,并且均值t检验和中位数的非参数统计检验都显著,初步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在一定条件下有助于改善公司业绩。

·

931·罗劲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好事还是坏事?

表1 核心变量的相关系数

ROA 

OVERCONFI1OVERCONFI2

CONSER2

CONSER1

SIZE 

LEV

ROA 1OVERCONFI1 0.0160**1

OVERCONFI2 0.075***-0.093***1

CONSER2-0.335***-0.06***-0.0240***1

CONSER1-0.0200***

-0.034**-0.0400***

0.030*

1SIZE 

0.078*

**-0.148***0.187*

**-0.00300 0.138***1

LEV-0.233***

0.029*

-0.0200 

0.053***-0.159***

-0.0160 

注:

***、*

*和*分别代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表同。表2 核心变量的单变量统计检验

变量

OVERCONFI1(高)OVERCONFI1(低)均值

统计检验

均值

中位数

均值

中位数

N diff 

T值Z值CONSER1-0.0443-0.0310 2 

458-0.0138-0.024 4 315-0.0305-5.1483***

-10.538***CONSER2-0.0400-0.0030 2 458-0.0210-0.004 4 315-0.02-2.4769***-6.165***ROA 0.0510 0.0440 2 458 0.0280 

0.0310 4 315 0.225 

4.826***-7.709*** (

三)多元回归分析 表3是高管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结果,

列(1)-列(3)是应用净资产账面市值会计稳健法衡量的会计稳健性,并按照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中位数分组,列(4)-列(6)是采用累计应计会计稳健法衡量的会计稳健性。列(1)-列(6)显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估计系数都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

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假设1得到验证;而且表3结果显示,高管理者过度自信组系数的绝对值远小于低管理者过度自信组,如列(2)相应变量系数的估计值为-0.0126(t=-4.915),而列(3)的系数估计值则为-0.478(t=-3.219),列(5)和列(6)相应的结果分别为-0.222(t=-3.222)和-0.718(t=-4.379)。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显著降低会计稳健性,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越小,原因是过度自信程度高的管理者会运营一些高增长价值的项目以提高企业业绩,这会向市场传递出一个管理者积极进取的信号,从而导致市场的负面反应相对较小。过度自信程度较低的管理者可能实施比较保守的经营战略而贻误重要的“商机”,市场对此类“坏消息”的反映可能更敏感,从而会显著降低会计稳健性,假设2得到了初步验证。

表3 高管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

变 量被解释变量CON

SER1

被解释变量CONSER2

(1)(2)(3)(4)(5)(6)全样本高低全样本高低OVERCONFI1-0.117***

-0.126***

-0.478***

-0.155***

-0.222***

-0.718***

(-5.103

)(-4.915

)(-3.129

)(-3.606

)(-3.222)(-4.379

)SIGAMA

 

2.352***

1.716***

2.510***

2.074***

1.078 2.306***

(8.671)(5.629)(5.674)(4.100)(1.320)(4.852)MB -0.00054***-0.00026***-0.00067***-0.00048***-0.00072-0.00074***(-11.013)(-4.004)(-9.540)(-5.280)(-0.417)(-9.809)CEORSHARE

 

0.000889 0.0303 0.0226 0.0619 0.110 0.0999(0.013)(0.450)(0.177)(0.491)(0.612)(0.729)SDR -0.000502-0.145***0.129***-0.144***-0.360***0.156***(-0.036)(-9.130)(5.835)(-5.578)(-8.458)(6.555)SALRESIDU

 

-0.00494***-0.00144-0.00680***-0.0106***-0.00709-0.0126***(-3.423)(-0.816)(-3.146)(-3.953)(-1.497)(-5.431)SIZE -0.00795***-0.0114***-0.00728**-0.0123***-0.0251***-0.00233(-4.136)(-5.002)(-2.425)(-3.419)(-4.117)(-0.721)DUMYEAR

 

-0.0138***0.0115**-0.0341***-0.0359***-0.0394***-0.0301***(-3.021)(2.128)(-4.820)(-4.211)(-2.725)(-3.957)LEV 

0.0906***0.172***0.0105 0.419***0.687***0.0562***(8.984

)(15.384

)(0.623

)(22.293

)(22.927

)(3.114

)·

041·2014年第1期

续表3 高管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

变 量被解释变量CONSER1

被解释变量CONSER2

(1)(2)(3)(4)(5)(6)全样本高低

全样本高低CFO 

-0.0704***

-0.0738***

-0.0609**

0.970***

1.048***

0.883***

(-4.151)(-3.495)(-2.423)(30.650)(18.537)(32.719)SALEGROW -0.0248***-0.0211***-0.0251***-0.0321***-0.0410***-0.0261***(-9.095)(-5.764)(-6.558)(-6.306)(-4.195)(-6.342)Constant 0.182***0.195***0.215***0.276***0.473***0.169***(6.042

)(5.840

)(4.183

)(4.919

)(5.297

)(3.052

)行业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年度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观察值

6 773 2 458 4 315 6 773 2 458 4 315Adj

.R2 

0.260 0.281 0.292 0.454 0.531 0.515F值

51.83 

29.04 

31.27 

121.3 

82.12 

78.79

注:

括号内为t检验值,下表同。 表4是按照公司的盈利或亏损状况进行分组的高管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结果。列(1)是混合回归,列(2)和列(3)是盈利组的回归结果,列(4)和列(5)是亏损组的回归结果。列(1)中高管过度自信组的估计系数为-0.0351,且在5%水平上显著,与会计稳健性交乘项的系数为1.576(t=6.457);列(2)中过度自信组的估计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列(3)的估计系数为-0.126(t=-3.385),交乘项的估计系数为-6.343(t=-9.114),表明由于受到过去较好业绩的“路径依赖”效应的影响,盈利公司高管的经营策略会趋于保守而放弃一些有增长潜力的项目,又由于会计稳健性使其更加规避风险,导致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在市场竞争中下降;列(4)中高管过度自信的估计系数为0.0849(t=3.070),列(5)中高管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交乘项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亏损公司中高度自信的高管有可能会选择一些具有高增长价值、回报周期较短的项目,从而会使公司业绩有明显的提高,假设3得到了支持。

表4 按照盈利、亏损分组的回归结果

变量

全样本盈利企业亏损企业

(1

)(2

)(3

)(4

)(5

)CONSER1-0.0538***

-0.0503***

-0.0401***

-0.251***

-0.553***

(-8.578)(-5.450

)(-2.925)(-2.237)(-4.331

)OVERCONFI1

-0.0351**-0.0566-0.126***0.0849***0.0245

(-1.917

)(-1.435

)(-3.385

)(3.070

)(1.119

)OVERCONFI1×CONSER1 1.576***

-6.343**

*2.983**

*(6.457

)(-9.114)(2.488

)Constant 0.123***

0.0980**-0.0902**

-0.0501*(2.661)(2.270)(-2.540)(-1.785)行 业

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年 度控制控制控制

控制

控制

观察值6 773 3 648 3 125 

3 648 

3 

125Adj.R2

0.289 0.149 0.253 0.692 0.809F值

62.66 

18.76 34.11 126.5 228.2

注:

受篇幅限制,部分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未列示。 (

四)稳健性检验 首先,

为了消除内生性问题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我们对表4模型所涉及的相关变量全部进行了一阶差分处理并进行了回归,表5为差分回归结果。列(1)是以差分后的账面市值会计稳健性DCONS-ER1作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组差分项(DOVERCONFI1)

的估计系数显·

141·罗劲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好事还是坏事?

著为负,而且与会计稳健性交乘项的估计系数为0.00036(t=8.601);列(2)是以差分后的累计应计会计稳健性作为解释变量(DCONSER2),回归结果与列(1)完全一致,说明当应用差分回归控制了内生性后,结果依然得到支持。

其次,

基于以往研究文献的结论,公司高管男女性别比例、高管平均年龄、公司上市时间、公司独立董事比例、

公司产权性质、前一年公司业绩、销售收入波动等因素都会影响公司高管的过度自信水平,因而这几个变量适合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工具变量,所以我们又应用2SLS方法进行了回归,结果(限于篇幅未列示)与差分处理的结果一致,支持了假设1。

表5 高管过度自信、会计稳健性与公司业绩的差分模型回归结果

变 量

(1

)(2

)系数T值系数

T值DCONSER1

-0.00023-6.132

DOVERCONFI1

-0.112*

-2.453-0.0828

1.922DCONSER1×DOVERCONFI1 

0.00036

***

8.601

DCONSER2

-0.0295

***

-10.984

DCONSER2×DOVERCONFI1 

1.457***

3.144Constant 0.00829 

0.415 

0.00737 0.392

行业控制控制年度控制

控制

观察值

3 387 3 387Adj.R2

0.230 0.313F值

29.13 

44.05

注:

受篇幅限制,表中未列示控制变量的差分估计系数。 最后,

改变高管过度自信测度方法。借鉴Brown

和Sarma(2006)及姜付秀等(2009)的方法,我们利用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薪酬之和占所有高管薪酬之和的比例(OVERCOWFI2)来测量高管的过度自信,该值越高表明高管的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并利用上文模型进行同样的回归,同时对所有样本进行了行业和年度的Cluster处理,回归结果没有改变,假设2b依然得到了支持。另外,由于制造业样本所占比例较大,我们进一步剔除了所有制造业样本进行同样的回归,结果也没有变化。

六、结论及启示

本文利用2

005-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分析了会计稳健性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业绩关系中的调节效应,探讨了这种调节效应在盈利企业和亏损企业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1)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会计稳健性能够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使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能够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进而有利于改善公司业绩,但这种作用只存在于亏损企业。在盈利企业,会计稳健性的调节效应反而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会计稳健性作为公司治理中的两个重要要素需要结合各自条件,扬长避短地发挥对公司有益的作用;会计稳健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不能过度强调会计稳健性,否则会使公司未来的发展受到不利影响;在发挥会计稳健性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调节作用时必须考虑公司经营状况,即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并针对公司运营状况应用会计稳健性政策。

参考文献:

[1]郝颖,刘星,林朝南.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5):144-150.

·

241·2014年第1期

[2]何威风,刘启亮,刘永丽.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投资研究,2011,(11):73-92.[3]胡国柳,周遂.会计稳健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2):50-55.

[4]姜付秀,张敏,陆正飞,等.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经济研究,2009,(1):131-143.[5]江伟.董事长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行为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0,(2):112-122.[6]李培功,肖珉.CEO任期与企业资本投资[J].金融研究,2010,(2):127-141.

[7]刘斌,吴娅玲.会计稳健性与资本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4):60-68.

[8]文芳.管理者信心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变更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

(1):38-47.

[9]张兆国,刘永丽,谈多娇.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7):11-18.

[10]Ahmed A S,Billings B,Morton R,et al.The rol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mitigating bondholder-share-holder conflicts over dividend policy and in reducing debt cost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2,77(4):867-891.

[11]Ahmed A S,Duellman S.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7,43(2-3):411-437.[12]Anwer S A,Duellman S.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3,51(1):1-30.

[13]Ball R,Shivakuma L.Earnings quality in U K private firms:Comparative loss recognition timelines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39(1):83-128.[14]Beaver W H,Ryan S G.Conditional and unconditional conservatism:Concepts and modeling[

J].Review ofAccounting 

Studies,2005,10(2):269-310.[15]Brown R,Sarma N.CEO overconfidence,CEO dominance and corporate acquisitions[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07,59(5):358-379.

[16]Chen Q,Hemmer T,Zhang 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centivesfor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7,45(3):541-565.[17]Doukas Ja,Petmezasd.Acquisitions,overconfident managers and self-attribution bias[J].Journal of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

ement,2007,13(3):531-577[18]Gervais S,Heaton J B,Odean T.Overconfidence,investment policy and executive stock options[R].WorkingPape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3.[19]Gervais S,Heaton J B,Odean T.Overconfidence,compensation contracts,and capital budgeting[J].Journalof Finance,2011,66(5):1735-1777.

[20]Givoly D,Hayn C.The changing time series properties of earnings,cash flows,and accruals:Has financial re-porting become more conservativ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29(3):287-320.[21]Hayward M L A,Hambrick D C.Explaining the premiums paid for large acquisitions:Evidence of CEO hu-bri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42(1):103-127.[22]Heaton J B.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J].Financial Management,2002,31(2):33-45.[23]Huang W,Jiang Fuxiu,Liu Zhibiao,et al.Agency cost,top executives’overconfidence and investment-cashflow sensitivity———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11,19(3):261-277.

[24]Kang T,Lee L F,Ng T,et al.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accounting choices:Can cultural conservatism explainaccounting conservatism?[R].In the Fourth Asia Pacific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Accounting Confer-ence,Singap

ore,2004.[25]Khan M,Watts R L.Estimation and empirical properties of a firm-year measur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341·罗劲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业绩:好事还是坏事?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9,48(2):132-150.[26]Lafond R,Roychowdhury S.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J].Journal of AccountingResearch

,2008,46(1):101-135.[27]Liang P J,Wen X.Accounting measurement basis,market mispricing,and firm investment efficien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7,45(1):155-197.[28]Malmendier U,Tate G.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Journal of Finance,2005,60(6):2661-2700.

[29]Malmendier U,Tate G.Who makes acquisitions?CEO overconfidence and the market’s reaction[J].Journal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9(1):20-43.[30]Salter S B,Niswander F.Cultural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ly:A testof Gray’s(1988)Theory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5,26(2):379-397.Is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Good or Bad for Corp

orate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he Persp

ective ofAccounting 

ConservatismLUO Jing

-bo(School of Management,Xiamen University,

Xiamen36100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on accounting 

conservatismand analyz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rial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is moderating 

effect between profita-ble enterprises and ones suffering losses.It arrives a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firstly,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h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accounting conservatism;secondly,accounting con-servatism plays a moder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performance to some extent;in enterprises suffering losses,this moderating role improves corporatep

erformance,while in profitable enterprises it worsens corporate performance. Key words: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net asset book-market conservatism;cumulative accruedconservatism;moderating

 effect(责任编辑 金 澜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

(上接第124页)

mode of market-oriented regulatory system,because of a lack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Chinese finan-cial industry was featured by great development and big chaos which led to high transaction costs andhinder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dustry.After the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came in-to power,it established the administration-oriented regulatory system through mandatory institutionalchanges.And under the mode of administration-oriented regulatory system,governments,instead ofmarket,became the subject of financial regulation,government decrees replacing trade laws and regula-tions were the main basi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reduced transaction costs,leading to an end of the long-term chaotic pattern of financial industry in modern China before the out-break of Anti-Jap

anese War. Key 

words:modern China;market-oriented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administration-oriented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transaction cost(责任编辑 金 澜)·

441

·2014年第1期

高管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

高管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 20世纪末,学者们通过研究行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发现人们在做决策时并 不是完全理性的,而企业的管理者,在公司日常经营中拥有高度的决策权,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一旦管理者产生认知偏差,将对整个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今大多数企业,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高管担任企业重要角色,拥有企业一部分经营权力,那么其不理性行为是否会影响到公司绩效?目前大多数国内外研究重点集中于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或是融资风险之间的关系,直接讨论公司绩效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关系较少。因此,本文直接讨论高管过度自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添加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例、股权集中度以及公司性质等反映公司治理方面因素分析是否会对二者关系产生正向或是负向的关系。 本文将以中小企业板为例,采用2010-2014年共5年的数据,系统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献,并结合过度自信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本文假设,分析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和实证检验,选择了管理者相对薪酬之比作为衡量过度自信的指标,即:前三位高管薪酬之和占所有高管薪酬之和比例大于中位数则认定为过度 自信;反之,则高管是非过度自信。为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本文选择以上市公司并购次数作为衡量过度自信替代指标。即:将在1年内作为收购方发起两次或两次以上并购重组行为公司的管理者认为是过度自信的,最后获得了以下结论:(1)高管过度自信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2)两职合一的公司相比于非两职合一的公司对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更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有利于减少高管过度自信与公司绩效负面影响,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3)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比例提高没有起到削弱高管过度自信与公司绩效负面影响的作用。换句话说,独立董事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并没有完全履行其应尽的监督责任,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和监督,没有减弱高管过度自信对公司绩效负面 影响。(4)股权集中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减弱高管过度自信对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 (5)在国有企业中,高管过度自信对公司绩效会产生更为强烈的负面影响。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关建议:(1)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中小板上市公司应改革内部管理制度,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二者职能划分明确。 (2)建立和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完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确保独立

会计证会计基础第三章习题及详细解析

知识点:会计基础、会计等式 《会计基础》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习题详解①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小编写在前面的大话 本章的内容及其重要,小编为了作出一篇给力的复习资料,在网上收集了大量的东东并认真阅读,删去繁文缛节的内容。添加一些有创意的学习方法。在这里,小编相信:只要学员真的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学习一遍,再认真对照教材学习一遍之后。一定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新境界。 请吃掉这份材料,从业之路,你能成功! 【注】本章的大多数内容均来自网络,编者只是在原有材料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处理。并加入了编者个人的学习体会,从学员的角度出发,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和使用性。 在本章最后,附加小编在网上找到的一套习题,作为巩固本章知识的自测联系。希望,学员通过和小编共同学习,在《会计基础》的学习上取得新的成绩! 第一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质上看,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会计恒等式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 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反之,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也必 定有一定数额的资产。也就是说,资产与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用公式表示,即: 资产=权益(静态等式) 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投资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权益,分别归属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由于权益是由债权人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构成,因此会计恒等式可进一步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以上等式能直接反映出资金运动三个静态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 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 由于该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也称为会计基本等式。 【例题】下列属于会计恒等式的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正确答案:A 学习体会:教材中的公式一定要准确记忆,并且能够写出其变型公式。这样还不够,

管理者过度自信

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企业财务困境 姜付秀1张敏2陆正飞 2 陈才东1(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00872;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100871) 内容提要:处于转轨经济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以深沪两市2002-2005年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企业的扩张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内部扩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正相关程度更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外部扩张(并购)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本文的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实施的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扩张速度扩张方式财务困境 一、问题的提出 建立私人王国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熊彼特,1912,

中译本)①,扩张冲动是企业家最重要的内生性行为特征之一。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情况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都有很强的扩张冲动。对处于转型经济与新兴市场中的我国企业而言,这一点可能更甚。这突出表现在:“做大做强”成为近些年来企业的流行语;企业的海外并购案频频发生,并购金额逐年攀升,等等。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看,企业扩张的速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02-2005年,上市公司总投资规模的年均环比增长率分别为36.83%、27.67%、44.95%、16.66%,呈现出长期高速扩张的势头。其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企业扩张的经济后果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扩张的速度以及扩张方式的选择?控制着公司资源的管理者的相关特征对企业扩张有什么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效率不高,其中一些公司由于连续亏损被ST、PT,陷入了财务困境,那么,不同特征的管理者所实施的扩张战略是否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已有文献看,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关注。 企业扩张具有经济后果,即它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同样,扩张也会对企业的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重视对风险的控制,过度的扩张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但是,从已有的相关①参见约瑟夫·熊彼特,何畏,易家详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新手入门会计基础知识(1)

第2章会计基础知识 2.1会计结算种类: 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付承付、信用证 2.2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3会计基本六要素: ①、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②、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③、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④、收入 ⑤、费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 ⑥、利润 2.4利润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5确认收入与费用的两种标准: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收付实现制(现金制) 2.6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7会计游戏规则: 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A、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客观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 B、体现会计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C、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D、体现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2.8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根本大法 会计准则→基本规范 会计制度→具体规范 第3章记帐是怎么回事 3.1借贷记帐法的原则: 借——资产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贷——资产的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3.2帐本 3.3会计语言 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空间界限可分割性、时间界限可分割性、经济信息可靠性、未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经济信息的相关性、会计确认的审谨性 ①、会计计量单位:货币、实物量、劳动量 ②、会计计量基础;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价值、现行市价、现值、公允价值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对投融资决策行为影响的案例研究【分享】

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对投融资决策行为影响的案例 研究 论文关键词:过度自信投融资决策高管人员三九集团 论文摘要:过度自信是公司高管人员普遮存在的一种心理特质,其对会司投 融资决策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基于对三九集团高管赵新先在投融资决策中 过度自信表现进行剖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弓丨言 由于我£国情特殊,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监督机制不健全,从而缺乏对公司高管人员的有效约束和监督,高管人员在企业投融资决策过程中往往显示出过度自信的倾向,最终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近年来,红塔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褚时健、广东原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经纬、前三九集团董事长赵新先、山东秦池集团王卓胜等曾盛极一时的著名企业高管纷纷落马,它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反思与启示。国内著名企业生命周期如此之短,以前我国学者更多地是从公司管理机制、治理结构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加以探究,那么,是否可以从高管人员的主观行为及其产生的心理动因加以认识?因此,这为我们研究中国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由于高管人员过度自信加速或者直接导致企业投融资失败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现象,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试图通过案例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过度自信与投融资决策行为的关系进行探究。 二、文献回顾及理论基础 1.文献回顾 W e i nS tei n(1980)通过研究发现下列三个因素都有可能引发过度自信:控制 幻觉,高度向往良好收益,难于比较个体间业绩的抽象参考点。根据March和Shapi ra(1987)调查的证据可知,管理层低估内在的不稳定性,相信自己能全面 控制公司经营业绩。Lys and Vineent (1995)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NCR的 AT&T并购决策。研究表明:并购中的价值毁损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关。然而, 过度S信在投资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实证证据还比较有限,Yueh — hsiang Lin ( 2005)以台湾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管理者利润预测作为公司高管 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 Rayna Brown and Neal Sarma ( 2007)使用奥地利的数据检测了CEO过度自信的作用以及过度自信在公司并购决策中的主导性地位。 Philipp Koel linger, Maria Minniti and Christian Schade (2007)认为企业家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理解,所讨论的这种认知机制会导致过度自信,很可能是由于企业家高估他们控制事件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研究还不太成熟。郝颖、刘星和林朝南(2005)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其与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余明桂等(2006)抛弃了传统债务融资理论的理性管理者假设,分析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导致企业采取激进债务融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从国内外关于过度自信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可以说还处于不太成熟阶段。理论层面的不深入会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国内关于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对投融资决策行为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异常滞

上半年会计证《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深圳2007上半年会计证《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 1、复式簿记诞生于( )。 A 古埃及 B古希腊 C 我国的殷商时期 D中世纪的意大利 2、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把公司经理的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放在一起,违背了( )。 A 客观性原则 B 相关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会计主体假设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企业对外报送的报表和内部使用的报表的种类格式和编报均应遵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B 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是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 C 现代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环节。 D 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查核应收、应付款项,并与账面核对以查明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 4、某上市公司在编制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时,于2006年9月6日以每股19元购买的股票在2007年3月31日的价格为26元,在报表上应以26元反映,这属于按( )属性计量。 A 历史成本 B 重置成本 C 现值 D 公允价值 5、( )是会计核算的第一步,是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定性,是对每笔经济业务事项选择特定的尺度。 A 会计确认 B 会计计量 C 会计分期 D 会计主体 6、《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颁布了( )个具体准则的应用指南。 A 31 B 32 C 37 D 38 7、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小企业,预收款项应放在( )科目核算。 A 应收账款 B 其他应收款 C 预收货款 D 预提费用

8、“其他往来”账户属于( )类账户。 A 盘存 B 资产结算 C 负债结算 D 资产负债结算 9、“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引起的资金变化属于( )。 A 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增加 B 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减少 C 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D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10、以下不符合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的是( )。 A 全部资产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负债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B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C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D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11题—28题资料如下:A企业X年12月连续发生下列经济业务,A企业由于规模符合小企业标准,故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 11、X年12月1日,A企业管理部门职工小李报销差旅费2400元,原已借款2000元,应借记( )。 A 现金 400元 B 管理费用 2400元 C 其他应收款 2400元 D 其他应付款 2400元 12、12月2日,A企业采购原材料——甲材料一批,已取得发票,买价为100000元,增值税率为17%,原预付50000元,余款以银行存款支付。另外企业支付运费3000元,取得运费发票,其中可抵扣增值税率为7%,材料尚未入库,该业务会计分录中,应贷记( )。 A 在途物资 100000元 B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210元 C 银行存款 70000元 D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元 13、12月3日,2日甲材料入库验收,会计分录中应借记( )。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及其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及其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 1 引言 作为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之一,过度自信理论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最早被心理学家定义为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学家们发现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学理论来合理解释的现象,这也促使他们尝试从人的内心活动的角度来弥补这一理论上的缺陷。 在传统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都是以经济人作为前提,即每个人都自利且理性的,对自己下一步的行为都是经过充分理智的算计而决定的。 但在现实情况中,这一前提显然是不适用的。原因有三:其一,人的思维并非像计算机一样完全由数据和代码来支配,我们在追求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非理性思维的干扰;其二,即使在完全已知的环境里,对当前形势最有利的决定可能需要决策者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足够的专业积累,但并非所有管理者都具备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可能某些方面的不足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其三,当今社会里,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全面可靠的信息来源是每一位管理者都渴望获取的,但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的不可知性总是会让管理者陷入未知的决策环境。 如此看来,之前根据传统完全理性假设推导出的理论在有限理性的管理者身上未必能够得出一样的结论。

现实情况提醒着我们,非理性行为在日常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在研究经济理论的时候不应该再将人的内在因素排除在外。 心理学研究证实过度自信心理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而纵观我国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不难想象:我国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现象可能更甚。我国传统文化赋予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地位,依靠着改革开放的势头发展起来的大批企业的元老如今大都身居高位,他们曾经为企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辉煌的历史极易使人居功自傲;从外部条件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不成熟的,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极易自我膨胀,肆意妄为。 基于以上现状,本文认为很有必要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并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出发,回顾和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便使其他学者对这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2 管理层过度自信定义及度量 “过度自信”一词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人们认为自己知识的准确性比率比事实上的程度更高的一种思维倾向。 心理学实验已经证明,社会上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几乎都存在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在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之后,经济学家们就开始研究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的决策者以及他们所指导

会计上岗证必考题目-会计基础

会计上岗证必考题目-会计基础18所有者权益【例题1 】所有者权益的特点是( ) A.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 B.企业清算时索偿权在债权人之后 C.需在一定时期内偿还 D.不能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答案:B 【例题2】所有者权益对企业剩余资产的要求权,在企业进行清算时总是位于债权人之前( ) 答案:错 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1、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其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 【例题3 】留存收益包括(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答案:CD 【例题4 】企业所有的利得和损失均应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错 解析:企业的利得和损失一部分计入所有者权益,一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例题5】由A、B、C三个投资者出资,组建星光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000元,A、B、C三位投资者持股比例分别为50%、30%和20%、按照公司章程规定A、B、C三位投资者投入资本分别为1500000元、900000元和600000元。星光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如期的收到各投资者的款项,则星光投资公司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3000000 贷:实收资本------A 1500000 -----B 900000 -----C 600000 【例题6】甲企业接受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设备一台,该设备不需要安装, 合同约定该设备的价值为2000000元,与其公允价值相符,不考虑其他因素。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2000000 贷:实收资本 2000000 【例题7】新新商贸公司原注册资本40万元,A投资者希望加入,为了占有新新商贸公司注册资本的20,的份额,投入2.5万元现金和一台机器,该机器双方确认的价值为10万元,新新商贸公司原投资者同意接纳A投资者加入,加入后注册资本为50万元,将现金收存银行, 并已对机器验收。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根据上述资料,新新商贸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25000 固定资产 10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5000

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探究和综述

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探究和综述 【摘要】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动摇了传统公司财务学的重要基石——理性人假设,基于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基础上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财务理论的内容,而且使得研究更贴近于事实。本文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行为,深入地探讨过度自信的心理学产生基础、表现及影响因素,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尤其是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的进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对财务决策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过度自信心理基础过度自信指标衡量 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的决策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直觉和情绪的影响。Kahneman,Daniel和Amos Tversky(1979)等心理学家通过实证观察发现,人们在形成自己的判断时,经常对自己的判断过度自信,会因为高估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而产生偏差,高估决策成功的可能性,并低估与决策相关的风险。 一、过度自信的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家们对人的个性、情绪和理性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关于个性,是受环境和自身经验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特质的组合,是一种长期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关于情绪,其受个性或某些特质及环境的影响,不同特质的人在不同环境刺激中会产生不同种类和程度的情绪,个性或者特质对情绪具有调节作用,《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中将情绪定义为“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这种精神上的情感可以是稳定的长期性存在的,也可以是短暂的感官刺激形成的感受;关于理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理想情况下,经济人具有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会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满足自己偏好的行为,同时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恰当行为是情绪和认知的合理搭配,情绪是机械的不受控制的,但认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情绪,情绪可以与理性和谐共处,共同完成某些行为。 综上可以了解自信是外在认知、情绪和外在意识协调一致的产物,是一种长期的个性特征或者是短期的情绪体现(与特定环境相关的临时性特征),是对未来不确定事物的信念,适度的自信有助于人们建立应对变化的策略,而过强的情绪化则会阻碍短期记忆,使逻辑或者推理思维过程紊乱,阻碍关于利益和成本的理性思考。 二、过度自信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对于过度自信的表现,心理学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一是过度狭隘的置信区间,人们往往高估其对不确定事件的预测精度,人们认为一定发生的事件实际上只有80%的可能性发生,而认为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大约有20%的可能性发生,Russo、Schoemaker(1992)发现,职业管理者认为其自身判断过于精确;二是自我归因偏差,Miller、Ross(1975)的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把他们的成

2021年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培训资料

《会计基本》考试大纲 第一章总论 【基本规定】 1.理解会计概念 2.理解会计对象 3.理解会计目的 4.理解会计准则体系 5.理解会计核算办法 6.理解收付实现制 7.熟悉会计基本特性 8.熟悉会计基本职能 9.掌握会计基本假设 10.掌握权责发生制 11.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规定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念与目的一、会计概念与特性 (一)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重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办法,核算和监督一种单位经济活动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队、公司、公司、事业单位和其她组织统称。未特别阐明时,本大纲重要以《公司会计准则》为根据简介公司经济业务会计解决。 会计已经成为当代公司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公司会计工作重要是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公司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钞票流量,反映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并积极参加经营管理决策,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增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二)会计基本特性 会计基本特性有:(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重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备核算和监督基本职能;(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办法。 (三)会计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管理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当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对象与目的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详细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体现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会计目的

会计目的也称会计目,是规定会计工作完毕任务或达到原则,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钞票流量等关于会计信息,反映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会计职能与办法 一、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备功能,会计具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加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重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有关会计核算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监督是一种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二)拓展职能 会计拓展职能重要有:(1)预测经济前景;(2)参加经济决策;(3)评价经营业绩。 二、会计核算办法 会计核算办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持续、系统、全面、综合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各种办法。 (一)会计核算办法体系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企业投资行为一直是公司财务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投资与消费和净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企业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实施了四万亿的投资拉动计划,但从近几年的实际效果看并不如人意,产生了大量的过度 投资,以至于现在不得不“去产能、去库存”。从企业微观层面看,投资决策是企业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它是企业成长的主要动因和未来现金流量增长的主要基础,投资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融资和股利分配等一系列企业财务政策。然而, 在现实中人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大量企业投资不足或过度投资—即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现象。人们会很自然地提出如下问题:除去宏观、微观等其他因素外,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是理性的吗?如果是非理性或不 完全理性的,那么,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和心理偏差会对诸如企业融资、投资、公司并购等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影响企业投资的众多因素中,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对企业投资具有怎样的影响?因此,借鉴心理学中研究发现的行为人过度自信的稳健的心理偏差现象,运用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试 图为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管理者非理性的视角,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

2008-2013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均值差异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从管理者异质性视角和融资约束视角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针对本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本章分别对过度自信、企业投资行为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进 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从而奠定了本文的 研究基础与起点。第三章为关键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就本文所涉及的关键概念—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投资行为进行了界定;其次,从理论上阐述了心理因素对决策行为的影响;再次,分别阐述了新古典企业投资理论、基于代理冲突的企业投资理论和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投资理论;最后,抛弃行为主体完全理性的基本假设,重点论述了管理者非理性的企业投资理论,通过理论模型分析阐释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等投资扭曲行为的机制,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章为实证研究设计。针对本文的研究主题,本章首先分别提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水平及投资效率的影响、管理者异质性和融资约束视角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假设;然后说明了本文实证研究所需要的各主要变量确定、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最后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文章编号:1003-207(2005)05-0142-07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 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郝 颖,刘 星,林朝南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摘 要:基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其与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四分之一左右的高管人员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特征。(2)同适度自信行为相比,高管人员过度自信行为不仅与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且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更高。(3)过度自信高管人员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随股权融资数量的减少而上升。(4)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安排和治理结构下,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在公司投资决策中更有可能引发配置效率低下的过度投资行为。关键词:过度自信;公司投资决策;行为公司金融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4-08-04;修订日期:2005-08-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372041) 作者简介:郝颖(1976-),男(汉族),山东济南人,重庆大学经济 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公司金融. 1 引言 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研究的发展与深入,西方学者将行为金融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同企业决策主体的行为研究结合起来,从高管人员行为特质角度寻求对企业投资决策研究的补充与完善。Gervais 和Odean (2000),Goel 和Thako r (2002)研究发现:在充分分散化的股东看来,过度自信高管人员比风险厌恶高管人员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这正是持有多种风险组合的股东所期望的[3][4]。Hall 和Hevin (2002)、Heaton (2002)认为,过度自信的高管人员如果比外部投资者对投资项目更乐观,则容易认为资本市场低估了公司价值。他们将不情愿通过外部融资支持投资项目,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将增加[5][6]。Malmendier 和Tate (2003)首次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下投资与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 [9] ,检验结果支持了Heaton 的理论分析。 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西方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以及其中有关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投融资决策影响的评价方面 [12][20] 。而在我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时期由政府 主导发展起来的新兴股票市场背景下,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行为及其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当前的研究则尚未涉及。那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是否存在过度自信行为?该行为是否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有何不同?在我国资本市场现状下,究竟是那种融资约束更能对过度自信高管人员投资的现金流敏感性进行阐释?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制度安排和治理结构下,过度自信高管人员在公司决策中可能对投资效率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来回答上述问题,并为我国理论界和监管部门提供一些经验性的结论。 2 过度自信高管人员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 过度自信是指个体决策时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对不确定性事件过于狭窄的确定性预期心理现象。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指出:人们在将自己的技能同所在群体的其他个体比较时,习惯性的认为自己的才能高于整体的平均水平。这种“优于平均效应”的心理倾向同时影响了个体行为的归因判断。行为个体更可能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而将坏的结果归咎于运气不佳。Langer (1975),Weinstein (1980),Alicke 和Klotz (1995)的实验研究发现,高管人员通常比普通员工表现出更显著的过度自信[1][8][10]。 本文从高管人员和股东间的投资价值最大化模

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A、《会计法》 B、《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C、《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D、《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正确答案】 C 【该题针对“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知识点进行考核】 2、财务报表中各项目数字的直接来源是()。 A、原始凭证 B、日记账 C、记账凭证 D、账簿记录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财务报表是指企业以一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由会计账簿的数据整理得出的,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因此,财务报表中各项目数字的直接来源是账簿记录。 【该题针对“财务报表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做题统计】共有211人参与本题测试,正确率。 3、()是指由本单位内部自行组织清查小组所进行的财产清查工作。

A、内部清查 B、外部清查 C、全面清查 D、定期清查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内部清查是指由本单位内部自行组织清查小组所进行的财产清查工作。大多数财产清查都是内部清查。 【该题针对“财产清查按照清查的执行系统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做题统计】共有202人参与本题测试,正确率。 4、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的财产清查,一般应进行()。 A、重点清查 B、全面清查 C、局部清查 D、抽样清查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全面清查涉及的内容多,工作量大,范围广,清查费用相应较高,一般只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1)年终决算,编制年度会计报表前;(2)企业撤销、合并、分立或发生隶属改变关系时,以明确经济责任;(3)企业清产核资或进行资产评估时,以摸清家底;(4)企业发生其它重大体制变更或改制时。 【该题针对“财产清查按照清查范围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做题统计】共有200人参与本题测试,正确率。 5、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账务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 A、账表相符

高管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相关性研究述评

2009.07(下) ChinaCollectiveEconomy 集体经济·摘要:文章介绍了研究公司投资问题的新视角———过度自信理论的相关文献,便于高管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投资决策;过度自信;高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学家发现资本市场中的许多经济现象与传统的金融理论不一致,开始对传统的理论假设提出质疑,产生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它以各种非理性的心理现象为前提,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实现了人们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由“应该怎么做决策”到“实际怎么做决策”的转变。其中,过度自信理论倍受人们的关注,被应用于公司投资决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研究文献分析 (一)高管过度自信的存在性研究过度自信即为优于平均的效应。人们经常过于相信自己判断的正确性,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机会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的作用,我们将这种偏差叫做过度自信。高管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其具有信息优势、专业知识和经验等特点决定了他们过度自信的倾向比一般人明显。国外学者通过调查取证等方法来确认高管存在过度自信的倾向。 March 和Shapira (1987)的调查结果 表明,管理层总是低估内在的不稳定性,相信自己能全面控制公司的经营业绩。 Gilson (1989)认为经理们基于财富、职业 声誉等考虑会非常关注公司业绩,并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过度自信。F.Albert Wang (2000)在人口动态进化游戏模型中检验了非理性管理者的存在。Ulrike 和Tate (2005)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理性的管理者更有可能实施影响企业价值的收购策略。Forbes (2005)认为,企业家更容易产生认知偏差,他发现个体的年龄、公司决策的复杂性均不同程度导致了企业家的过度自信。企业家的认知偏差是个体和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Schade (2007)认为创业是为达到预期目 标有目的地努力控制过程的行为。企业家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己的理解所做出的,通常企业家会高估他们控制事件的能力,从而导致其过度自信。 (二)高管过度自信的度量标准国外学者认为,风险规避的高管或对公司未来信心不足的高管会过早执行期权。因此,Malmendier 和Tate (2005)首先确定行权期内CEO 应该行权的最小基准价格百分数,然后以符合3个指标中的一个确定高管存在过度自信倾向,即 CEO 是否较基准的行权时间推迟行权,CEO 是否持有期权到期满的前一年,是 否习惯性的在样本期的前五年买进公司股票。之后,Ulrike 等(2005)在度量过度自信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Oliver (2005)以消费者情绪指数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密歇根大学通过电话访问调查公众对当前及预期的经济状况的个人感受,并以此为基础编制成指数。Rayna Brown 和Neal Sarma (2007)用媒体的报道作为度量高管过度自信的代理变量。通过搜集主流商业媒体是如何评价同一时期每个 企业的高管的资料,找出5个基于性格因素模型搜索特殊的性格特征。 尽管人们采用各种指标来衡量过度自信,但是由于心理特征的隐蔽性无法采用单一指标全面刻画该心理特征,所以度量标准还在不断探索中。 (三)高管过度自信与投资支出的相关性研究 1、兼并和收购。由于行为公司金融理 论起步较晚,人们对于过度自信的研究尚少,最早做这方面研究的是Lys 和Vin - cent (1995),他们采用案例研究将过度自信引入NCR 和AT&T 的并购决策中,证 明了并购中的价值毁损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关。之后Roll (1986)通过研究表明管理者的傲慢自大(Hubris )会导致企业并购失败。他认为,成功的收购公司往往对收购后的协同效应感到乐观和过度自信,而忽视收购中的赢家诅咒。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过度的兼并和收购,甚至于收购完成后,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总体收益为零。近些年,Malmendier 和 Tate (2003)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表明,乐观的CEO 倾向于进行更多的兼 并,特别是具有更多不确定价值的分散化收购,而且这种乐观主义在股权融资依赖度高的公司更为明显。 2、实际投资。在公司的起步阶段,创 业期的高管一般都伴随着乐观主义和过度自信。Cooper ,Woo 和Dunkelberg (1998)发现,68%的企业家认为他们的启动投资比其他竞争者更有可能获得成功,仅有 5%的企业家认为他们可能遭遇到失败, 高管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决策相关性研究述评 ■ 杨 睿 管理创新 57

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易错试题及解析

第一章?总论1[单选题]会计是企业经营的计分牌,并且被称为“企业语言”。体现的是()的基本特征。 A.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B.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C.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D.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会计的基本特征。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从的角度看,会计侧重于对外提供信息。它将分散的经营活动转化为货币化的会计信息,提供有关业绩、问题以及企业资金、劳动、所有权、收入、成本、利润、债权、债务等信息。可见,会计是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是企业经营的计分牌,因而会计又被称为“企业语言”。 2[多选题]可靠性要求做到()。 A.内容真实 B.数字准确 C?资料可靠 D.对应关系清楚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 可靠性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 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ABC所列 示内容都属于可靠性所要求的内容。

3[多选题]目前,我国会计可采用的有()。 A.持续经营 B.权责发生制 C.货币计量 D.收付实现制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 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4[多选题]下列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 B.要求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部分另有规定的经济业务或事项才能采用权 责发生制核算 C.将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或费用)五类 D.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或收入费用表)和财政补助收 入支出表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费用)五类。 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基本准则内容的有()。 A.财务会计报告目标 B.会计基本假设

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姜付秀,经济研究,2009.01)

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 3 姜付秀 张 敏 陆正飞 陈才东 内容提要:处于转轨经济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以深沪两市2002—2005年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困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企业的扩张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的总投资水平、内部扩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正相关程度更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外部扩张(并购)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本文的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实施的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 企业扩张 扩张速度 扩张方式 财务困境 3 姜付秀、陈才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财务与金融系,邮政编码:100872,电子信箱:jfx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7902064.html, ,chencaidong66@yahoo. com ;张敏、陆正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100871,电子信箱:zhangm inzi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7902064.html, ,z flu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7902064.html, 。本文为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为70532002、70872106、70872107)、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X NA005)的阶段性成果。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一、问题的提出 建立私人王国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熊彼特,1990),扩张冲动是企业家最重要的内生性行为特征之一。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情况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都有很强的扩张冲动。对处于转型经济与新兴市场中的我国企业而言,这一点可能更甚。这突出表现在:“做大做强”成为近些年来企业的流行语;企业的海外并购案频频发生,并购金额逐年攀升,等等。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看,企业扩张的速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02—2005年,上市公司总投资规模的年均环比增长率分别为36183%、27167%、44195%、16166%,呈现出长期高速扩张的势头。其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企业扩张的经济后果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扩张的速度以及扩张方式的选择?控制着公司资源的管理者的相关特征对企业扩张有什么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效率不高,其中一些公司由于连续亏损被ST 、PT ,陷入了财务困境,那么,不同特征的管理者所实施的扩张战略是否对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已有文献看,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企业扩张具有经济后果,即它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同样,扩张也会对企业的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不重视对风险的控制,过度的扩张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但是,从已有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更多地是讨论企业行为对企业绩效或者企业价值的影响,而企业行为对企业风险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却较少探讨。现实中,企业最关心的可能是如何创造利润和价值,而忽略了随之而来的企业风险。但是必须认识到,企业风险与企业活动相伴而生,如果仅仅偏重于企业业绩或价值,而忽略了风险,将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陷入破产境地。 我们认为,西方学术界对企业价值的重视及对企业风险的忽略可能是由于他们认为企业价值包含了市场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譬如说股价既包含了业绩,同时也对风险给出了价格。但是,由 1 3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