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简版炼字炼句

简版炼字炼句

简版炼字炼句
简版炼字炼句

诗歌鉴赏——练字炼句类

一解答炼字炼句题的方法步骤:

1、解释本字或翻译本句诗;

2、答出本字或本句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3、答出本字或本句在全诗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

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二、熟记四种规律,准确判定炼字。

1、从词性上看,炼字以动词和形容词居多。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最多的是五言诗中的动词。如林景熙《溪亭》颈联“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2007年高考广东卷)中“穿”、“数”二字都是动词。

(1)、动词(使意向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动词、拟人、双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同时又一语双关,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表颜色的形容词、使动

“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桃、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3)、数量词A.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B.用确数。 C.虚数确数同时运用。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

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4)、虚词:疏通文意,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特殊的形容词、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例: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叠词

“纷纷”二字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而且生动地描写出蜂忙蝶乱的景象。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拟声词

“萧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落木瑟瑟飘落的声音,以动衬静,突出了周围环境的凄清。“滚滚”则状写出长江汹涌澎湃之状,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渲染出沉郁悲凉的意

境。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2、从位置上看,炼字多分布在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中。五言诗句中第二、三、五字为炼字,特别是五言律诗句中第三字,如王维《过香积寺》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2003年高考全国卷)中“咽”、“冷”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三字。王维《使至塞上》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五字。七言诗句中第二、五、七字为炼字,特别是七言诗句中第二、五字,如刘长卿《送严士元》颈联“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中“斜”、“绿”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二字,杜甫《秋兴八首(其一)》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中“兼”、“接”分别是上下句中第五字。钱起《和李员外扈驾幸温泉宫》颔联“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候飞龙”中“霁”、“迎”、“开”、“候”都是炼字。

(3)从修辞上看,常是诗句中运用通感、比拟、夸张等修辞的字,如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中“闹”字就运用了通感,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2005年高考福建卷)中“引”、“衔”字就运用了比拟修辞。(4)从形式上看,叠音词也是一类重要炼字。古诗中常用表示时间的叠音词“年年(岁岁)”、“日日”、“朝朝”、“暮暮”、“夜夜”、“时时”等抒发强烈情感。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中“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和“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从“岁岁”说到“朝朝”,着重从时间上倾诉征人的怨苦无时不在。还有许多形容词性的叠音词,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写出相隔很远的村庄模糊不清的样子,“依依”写出了炊烟轻柔缓慢地向上飘升之

态,画面给人平静安详之感。

3.明确五种语言内涵,准确定位风格。

古诗语言风格主要有清新、绚丽、平淡、明快、含蓄五种。

“清新”是新颖脱俗,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银河从云端飞流直下,比喻新奇,夸张自然。。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绚丽”是词藻富丽,色彩绚烂,情思奇幻。如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如《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玉碎山崩喻众弦齐鸣,以凤凰鸣叫喻一弦独响,以“芙

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

“平淡”是质朴无华,陶渊明的诗风朴素自然,如《饮酒(其五)》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飞归山林,飞鸟始飞终归的过程正像作者由出仕到归隐的

生活历程,比兴寓意。

“明快”是明白通畅,白居易的诗风通俗易懂,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表现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

睡的情景。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以“小楼”、“深巷”点明环境静谧幽邃,衬托出诗人客居临安的

寂寞,以“春雨”、“杏花”点出江南早春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这两句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三、【考场失误细琢磨】

1.判定炼字有误

解答分析炼字试题时,考生经常判断错诗句中的炼字,因此复习备考中既要熟记炼字在词性、位置、修辞和形式上的四个规律,又要不断通过背诵古诗名篇来培养语感。凭借炼字在诗中分布的四条规律和敏锐语感就能准确判定诗句中的炼字。

2.分析炼句丢点

考生赏析炼句时会出现只分析内容上的作用而忽略了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或对含有多层意思的炼句不能全面分析出言外之意。古诗炼句主要有三类:(1)哲理名句,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将诗情、画意和哲理熔于一炉的名句,诗句本来是写刘禹锡从贬所回来后伤落伍、自感衰颓的落寞情怀,但也表达了事物新陈代谢是一种发展规律,以及应辩证看待一己困厄的豁达襟怀;(2)写景名句,如杜甫《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就是“缘情体物”名句。“出”字不但极其自然地写出了鱼的欢欣,而且与“细雨”紧密关合,唯在毛毛细雨中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鱼儿就潜入水底了;“斜”字不但生动写出了燕子的轻盈,而且与“微风”紧密关合,唯在微风吹拂下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如果风大雨急,燕子就会禁受不住了。在细腻描绘鱼和燕子的动态中蕴含了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3)抒情名句,如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既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志不得伸的强烈苦闷和愤懑,又突出了其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多数炼句都是在表情达意上有独到之处的写景名句,但也有少数炼句在结构上也有照应作用,所以赏析炼句要在明确炼句类型基础上从内容、手法和结构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

四、炼字类提问格式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⑴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

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06江苏卷)“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06上海卷)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06辽宁卷)(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06四川卷)(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06江西卷)

五、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1)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为什么?

答:怅惘,孤寂,抑郁的心情。“摇”“滴”。城不会动,但“凉风发”使水摇影动,似乎城也在摇荡;月是不会滴露,但秋月如洗,仿佛会凝珠滴下。这两个字化静为动,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例题】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2007考

全国卷Ⅱ)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垢:尘埃。

(1)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大历元年(766)蜀中大乱,同年秋杜甫寓居夔州的西阁,此诗是未移寓前宿西阁之

作。

1.颔联上下两句中最精妙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分别是“宿”字和“翻”字。“宿”字准确写出夜间光线暗淡时峰壑中缓慢飘流的飞云就像停留在岩腹里一样。“翻”字准确描绘出江中一轮孤月好像在随波腾浪涌的江水中不停翻滚一样。这两个字形象自然地写出夔州附近瞿塘关上薄云依山、孤月没浪的初夜景致。2.诗人通过不眠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颈联写白天在水面往来追逐寻食的鹳鹤已停止了捕捉活动,生性贪狠的豺狼又公然出来攫夺兽畜,争喧不止。所写

情景象征当时劳动人民在战乱中被掠夺压榨的黑暗社会现实。尾联既点出“不眠”的原因是忧虑社会的动乱,又交代了漂泊羁旅的潦倒处境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简析“悬”字和“隔”字的表达效果。2.请从虚实角度赏析这首诗。

1.“悬”字将雨脚绵延如帘箔之虚悬空际的质感形象生动传出有气势。“隔”字将“钓船”在迷蒙烟雨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象传神绘出,清淡有远致。2.前两句实写咸阳烟水空蒙的雨景,后两句虚写洞庭湖气蒸波撼的春色,由实入虚,以虚衬实,有力突出了山水清旷迷离之美。

秋夕清泛

武衍

弄月吹箫过石湖,冷香摇荡碧芙蕖。

贪寻旧日鸥边宿,露湿船头数轴书。

1.请简要赏析第二句中“冷”、“摇荡”两个词。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冷”字不仅突出了芙蕖出水之香的特色,也使我们感到秋意,与诗题“秋夕”相呼应。“摇荡”不仅显示出“碧芙蕖”在清波中摇曳多姿的倩影,也把小舟荡漾、月光浮沉、箫声起伏以及诗人心情激荡一齐表露出来,使整个画面分外有情韵。2.诗人借欣赏湖上秋夜美景,表达了啸傲湖山的自得之乐,诗人此行想寻访旧日栖息之所,暗示出其想要远离尘世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发潭州①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②才未有,褚公③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①此诗是杜甫在大历四年(769)春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因时局动乱,诗人过着以舟为家的漂泊生活。②贾傅:西汉的贾谊,因才高而为大臣所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③褚公:初唐书法家褚遂良,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1.颔联是由前人“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诗句脱化来的佳句。请作简要赏析。

2.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飞送客”、“语留人”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情感,有力渲染了悲凉冷落的气氛,人不若岸花樯燕,表现了世情淡薄;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感喟。情景妙合无垠,感人至深。2.借贾谊和褚遂良名高一时而都被贬抑的遭遇,抒写了自己沦落他乡、抱负不能施展的情怀。

(2004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乞终养未许

[明]邵宝

乞归未许奈亲何?帝里风光梦里过。

三月春寒青草短,五湖天远白云多。

客囊衣在缝犹密,驿骑书来字欲磨。

圣主恩深臣分浅,百年心事两蹉跎。

【问题】颈联上、下两句中最有表现力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分别是“密”和“磨”,充分突出了作者对双亲的深厚感情和深切思念。作者多年客寓京城,行囊中母亲所缝的衣服仍保存着,针线仍绵密;驿使送来的家书,作者反复抚摸、捧读,字迹都快要磨掉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问题】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2002年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呢?为什么?

【参考答案】①诗中的“折柳”,有“惜别怀远”之意。②同意,因为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正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005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更妙。这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百嘉村见梅花

[清]龚鼎孳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问题】首句的每一词语都与该诗的其他内容相照应,也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对该诗句予以评析。

【参考答案】首句统摄全诗。“天涯”点了诗题中的“百嘉村”,并与“身是客”相照应,身处天涯还暗含心驰故乡之意;“疏影”点了诗题中的“梅花”;“伴”与“见”内在联系紧密,梅花伴我,换而言之,即是我见梅花;“黄昏”渲染了凄清的氛围,并引出了后面的“寒月”。首句以丰富的意象营造了渺远凄清的意境,艺术地表达了作者于寂寞黄昏之际客居天涯、仅有寒梅相伴的凄苦。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问题】这首诗第二联两句特别为后人所传诵,这两句,又有两个字用得特别妙,算得上是全诗的“诗眼”。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掬”和“弄”字特别妙。“掬水”句写泉水清澈澄明能照见月亮,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①钟,

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

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①精舍:僧道居住或讲经说道之地方。

【问题】(1)结合全诗,说说作者行踪的变化。

(2)末句中的“画”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予以简要分析。

3.(1)舟上——岸边——深松微径——柏林寺。2)①传神地表现出了雨霁云雾渐消、山峰渐现的动态变化过程;②表达了“柏林寺南望”所见景物的美好及自己的欣喜之情;③把大自然写得情趣盎然。

诗歌鉴赏炼字题训练及答案

卜算子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②“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答案】 (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环境之美、闲适之情。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高中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 通用

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炼字教案 教学内容:如何解答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 教学重点:炼字的基本内容及分类。 教学难点:炼字题的语言表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小妹与哥哥苏东坡和朋友黄庭坚一起玩吟诗游戏,苏小妹出了个对子要两位诗人填上两个字,把诗写完整,并能表达意境。这两句就是: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古人非常注重炼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而炼字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之一,今年高考试题中全国\卷、湖南、天津、安徽、上海卷等诗歌鉴赏题考的就是炼字。 二、考纲诗歌鉴赏部分要求解析: 考点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古典诗歌中的炼字 (一)基本概念 要做好炼字题,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即什么叫诗眼词眼? 相传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张僧繇()画龙,一经点睛,便凌空飞去。诗眼、词眼,有似于此。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过“诗眼”:“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范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虽然“诗眼”、“词眼”的称呼出现较晚,而注意炼字,可以说与诗歌创作的历史一样久远。宋、元时代的诗论家,正是在千百年来诗歌的语言艺术日益精进的基础上,在诗人们愈来愈自觉地注意锤炼字句的情况下,概括出“诗眼”、“词眼”这些诗学的新术语的。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了“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而着一“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顿然改观。 (二)炼字的基本内容: 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5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解析版)

专题05 赏析诗歌重点句子(炼句) 考点解读 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分为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某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技巧点拨 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经典例题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案】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

诗歌鉴赏炼字炼句训练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强化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炼字)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参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炼字) 雨多极凉冷 (南宋)韩淲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试赏析颈联中“吐”“浮”两个词运用的妙处。(4分) 答: [参考答案]①“吐”字运用了比拟手法,赋予“山”以生命,把月亮从山间升起的瞬间写得极有动感,极具神韵;②“浮”字不仅表明了雨后水涨,桥被冲断,河面空空荡荡,毫无一物的情状,又呼应了题目。③“吐”“浮”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乡雨后所特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水乡生活的喜爱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炼句)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① 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释:①诗题一作“魏城逢故人”。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指的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诗中提到锦江、绵州、绵谷三个地名,罗隐离开锦江后,经绵州回到绵谷写诗寄给蔡氏兄弟。 请简要赏析“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一联。(4分) 答: [参考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象,却说芳草像友人一样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住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也像多情的友人一样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蹭蹭遮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

高考诗词鉴赏炼字炼句

诗词鉴赏3 ——炼字炼句诗眼题 学习目标: 1.明确炼字题的基本步骤,特别强调①常用手法比喻、比拟、双关等手法的解析②所在句子的对应翻译以及解析(理清词语关系,符合逻辑事理) 2.炼句题强调审准题干,明白答题角度。 鉴赏诗歌主要从①遣词造句——语言②内容情感③表现手法④结构线索入手分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①“入”字是”涌入“之意,②这个字生动形象描绘出了表现出大河流入大海的生气, ①“摩”字是“摩擦”的意思,②这里作者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③生动形象的突出了山的高峻。 例2: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的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拳”和“退”二字用得最传神(明确关键字)。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解释该字所在句的意思)。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概括意境)。 例3:如梦令①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①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在途中驿亭所写。 ⑴该词精于炼字。请简要赏析“紧”字。(3分) ⑵请从情和景的角度简要赏析“门外马嘶人起”。 【参考答案】 (1)①“紧”字,这里是“狂”或“大”之意②该字以动衬静③渲染了一种冷清死寂的氛围④突出了诗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 (2)①该句乐景衬哀情(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乐景衬哀情的任何一个皆可) ②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③用门外的喧闹之景反衬门内之凄清,④将诗人彻夜难眠后的身心 俱疲之状展现的淋漓尽致。⑤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始,含蓄地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怨愤之情。

“空”的妙用-诗歌鉴赏炼字炼句

诗歌鉴赏指津 古诗词赏析中“空”字的妙用 古诗词赏析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诗人都垂青于“空”字,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登金陵凤凰台》),韦庄的“江雨菲菲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金陵图》),似乎无“空”不成诗,无“空”不成文,原因何在呢? 1、“空”字渲染环境的幽静,表达抒情主人公归隐闲适的情怀。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一场秋雨过后的山间景色,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一个“空”字,写出了山中树木茂盛,人迹罕至,描绘出山中的宁静、村民生活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一种超然物外、归隐恬适的情怀。他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及《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都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既写出了山居环境的静谧,又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恬淡安逸。 2、“空”字渲染景物的荒凉、凄清,传达诗人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前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韦庄置身于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来到六朝旧都金陵,徘徊于往昔的政治中心,如今已荒废的台城,自不免怀古伤今,分外惆怅。在春雨霏霏江草长齐无人理会名城遗址,人听到鸟叫,感觉六朝恍惚如梦一般,这主要是从一个“空”字表现出来的,鸟声再好听,但无人理会,可见此地已萧条冷落之极。“空”与后两句]中的“无情”“依旧”一起,造成了诗人有情物无情的巨大反差,取得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来写,放在来着凉意的潮声中来写,放在朦胧的月夜中来写,更能显出故国的没落荒凉。一个“空”字尽显六朝繁华俱归乌有,隐含着诗人古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诗人用简短而雄浑有力的四句诗,写尽了王昭君一生的悲剧。“连”字写出塞之景,黄沙漫漫,无边无际;“向”字写出了王昭君思念汉室、想念家乡之情。然而天地无情,青冢有恨,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一个“空”字,写出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和思乡而不得归的伤感。而《蜀相》一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自”“空”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和景仰之情。 李商隐《马嵬》“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诗人抓住最有特征性的事物,只用“虎旅传宵柝”五个字,就烘托出唐玄宗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诗人还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危今安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以保障皇帝和贵妃的安全,冠以“空”字,意思正好相反,军队不是护卫,而是发生哗变。 3、抒写主人公壮志难酬、功业未就的悲愤和无奈。 陆游一生主张抗金复国,收复中原,然而南宋小朝廷却偏安江南,不思进取,诗人的一腔爱国之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了泡影。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灭胡虏是他的一生的追求,但诗人壮志未酬而两鬓已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一个空字写出了诗人报国无门,杀敌无路的无奈和悲叹。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前三句排比叙事:虞姬刎乌江;孙刘赤壁功曹;班超年迈守边。重点是写后一事,一个书生投笔从戎,功成而名不就,令人长叹而泪下。“空老”,更让报国无门的书生们,在生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特色-----精讲精练教案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 炼字·炼句·语言特色-----精讲精练教案 复习目标 1、理解语言的方法。 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 3、鉴赏语言的角度。 4、表述要清晰规范。 学习重点:表述要清晰规范。 教学设想:每块“诗歌例析”都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外作业”于课后完成,“课堂练习”课前完成当堂展示并由学生评析老师再指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复习步骤及内容: 第一课时 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1、鉴赏诗歌用字(词)之妙 2、鉴赏诗歌缀句之妙 3、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一、板块 1 炼字(词) (一)、提问方式: 1.第×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简析“××××××”中的“×”字的妙处。 3.联系全诗,赏析“×”字的表达效果。 4. “××”这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5这首诗第二句中得“×”可否换成“×”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6.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二)炼字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增强了感染力,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作用 (三)诗歌例析1:(08全国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①网,网子,网罗②丝丝的小雨被编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③用了想象、比喻拟人。 ④生动、新奇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诗歌例析2:(07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①“葱葱”,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重点讲练 专题03 “炼字”与“炼句”(解析版)

专题03 “炼字”与“炼句” 【知识概述】 诗歌鉴赏题的考查重点主要有: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炼字”“炼句”是对诗歌语言的考查。 “炼字题”包括两种形式:单纯的“炼字”题和“诗眼”(包括“词眼”)分析题。 一、单纯“炼字”题 【题型分析】 诗歌中常有一些经过作者仔细推敲后,显得极其准确生动又传神的字词,“炼字”题就是鉴赏这些字词的精妙之处。以动词、形容词的考查居多,有时也有数量词、叠词和虚词。 不同词性的字词,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效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答题思路】 1、“定”:定词性、定字义。有些题目要求自己寻找判定,这时就要先定下关键字。 2、“联”:联系语境、发挥自己的联想、联系日常所学,对关键字进行判定和分析。 动词:通常具有精准传神地表现被描述对象某种特点的效果,常会涉及到拟人手法,使得所刻画的对象富有动感; 形容词:从形、声、色、态等方面表现被描述对象的特点,还能传达作者某种感情,有时要注意考虑词语在状物和抒情时的双关含义; 数量词:精心选用的数量词,可以产生隽永新奇的效果; 叠词: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拟声叠词的使用,还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虚词(副词、连词):副词的精妙使用,能够有气韵流动、悠扬婉曲、化平淡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真题直击】(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上五盘岭① 唐·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难点突破篇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1.5.3有效突破“炼字”“炼句”专题限时训练

限时练(十九) 一、(2019·淄博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寄黎眉州① 苏轼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②。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③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①黎眉州:黎錞,四川人。②瓦屋、峨眉:四川山名。③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 B.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入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 C.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 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景情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 【答案】C(C项,“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分析有误。颈联是说如今再无爱好人才的贤能的欧阳修了,表达出对恩师欧阳修的敬仰。) 2.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且待渊明赋归去”借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传达出诗人志向难酬、不满时政、思乡归隐的想法,表现了作者孤寂清寥、不得志的情感。②“共将诗酒趁流年”写出诗人想和友人在流逝的岁月中共同饮酒作诗的期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期待与朋友相聚的温情。这两句对比鲜明,情感真挚。 二、(2019·临沂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 惠洪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①。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②。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 【注】①大夫:秦始皇东巡泰山避雨于松树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其为“五大夫”。②於菟:老虎佛经中有老虎听法的故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身高节,风骨清癯既写竹子外形,又写其内在美质形神具备。 B.竹尊者虽没像真僧参拜木莲花座上的佛,却日日听法,修炼成高僧。 C.诗的表层是以人拟物,深层意旨却是由物见人,表达清雅高洁的理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