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9级高三语文总复习(18个常见文言虚词)

2009级高三语文总复习(18个常见文言虚词)

2009级高三语文总复习(18个常见文言虚词)
2009级高三语文总复习(18个常见文言虚词)

高三语文总复习(第一轮)

一、文言部分(18个常见文言虚词)(答案)

一、选择填空:

(一)“而”字作为连词,有如下意义和用法:

A、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B、表修饰,相当于“着”“地”或不译。

C、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

D、表并列,相当于“又”“和”或不译。

E、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F.表顺承,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G.表因果。H.表目的。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表转折却)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表转折却)

3.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A表转折却)

4.朝而往,暮而归。( B表修饰)

5.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表修饰)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C表假设)

7.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表假设)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D 表并列)9.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 表并列)10.骊山北构而西折(F表顺接,然后)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F表顺接,并且)13.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F表顺承就)

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E 表递进)

14.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F表顺承就)

15.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D 表并列)

16.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G表因果)17.不敢言而敢怒。(A表转折却)

18.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H表目的)

19.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A表转折却)

2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A表转折却)

2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表修饰)22.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B表修饰)

2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D 表并列)

24.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D 表并列)

2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F表顺承就)

2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F表顺承就)

27.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F表顺承就)28.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E表递进)29.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E表递进)3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E表递进)3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H表目的)

(二)“何”字有如下意义和用法:

A.疑问代词,作谓语,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B.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译为"哪里""什么"。

C.疑问代词,作定语,译为"什么"。

D.疑问副词,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样"。

E.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译为"多么"。F、通“呵”,喝问。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A)②大王来何操?(B)

③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C )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E)

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A)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⑦若为佣耕,何富贵也?(D)⑧徐公何能及君也?(D)⑧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F )⑨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A)⑩子何恃而往?( B )

1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E)○12然则何时而乐耶?(C )

(三)“乎”有如下意义和用法:

A、表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B、表推测、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C、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E、介词,同“于”。

F.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大国乎?(A表反问语气)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A表反问语气)

几寒乎?欲食乎?(A表疑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A表反问语气 )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表推测语气)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B表推测语气)无以,则王乎?(B表商量语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B表商量语气)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C表感叹语气)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C表感叹语气)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E介词“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E介词“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E介词“于”)以吾一日长乎尔。(E介词“于”)⑤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F.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F.形容词词尾)(四)“其”有如下意义和用法:

A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的”。

A2、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的”。

A3、活用作第一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A4、指示代词,表示“其中”"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A5.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B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B2.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B3.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C1.连词,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 。

C2.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D. 音助,不译。

①秦王恐其破壁。(A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A1)成以其小,劣之。(A1)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A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A2)

③不敢以其富贵骄士。(A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3)亦各言其志也!(A3)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A3)

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A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A4)

⑤怀其璧。(A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A5)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A5)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A5)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B1)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B1)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1)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2)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B2)

⑧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B3)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B3)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B3)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B3)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B3)

⑨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1)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及邪?(C1)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非其真邪?(C1)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C1)

⑩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C2)其若是,孰能御之?(C2)○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D)

二、解释加线的词语:

(一)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你的)③某所,而母立于兹。(你的)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罢了)④三月而后成。(方才)

⑤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何况)

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不久)

(二)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凭什么)

③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怎么样)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

⑤客何为者?(作什么)⑥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哪里料到)

⑦何由知吾可也?(从什么地方)⑧何乃太区区!(怎么能)

⑨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怎么办)

⑩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没多久)

(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才)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反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竟)

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却)

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是)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是)

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这样)

⑦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恐怕)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恐怕)

⑧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这样)

(四)解释下列句中的”且”和“且夫”“且如”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表递进,而且。)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表递进,况且)

且焉置土石?(表递进,况且)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表递进,况且)

且秦强而赵弱。(表递进,况且)

且相如素贱人。(表递进,况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表让步,尚且。)

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表让步,还。)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表让步,尚且。)

示赵弱且怯也。(连接两个形容词或动词,表并列:又……又……)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连接两个形容词或动词,表并列:又……又……)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连接两个形容词或动词,表并列:又……又……)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连接两个形容词或动词,表并列:又……又……) 河水清且涟漪。(连接两个形容词或动词,表并列:又……又……) 磐石方且厚。(连接两个形容词或动词,表并列:又……又……)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副词,将要) 且为之奈何。 (副词,将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 (副词,将要)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副词,将) 年且九十。(副词,将要)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还有,那末)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暂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副词,暂且,姑且)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副词,暂且,姑且)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句首助词,同“夫”)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句首助词,表下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句首助词,表下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就像)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还有,那末)

三、分类题

(一)“若”有以下意义和用法,为“若”分类正确的是( B )

A.动词,像,好像 B.代词, "你""你们","你的" C .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D .连词,表假设,"如果""假设"

E .连词,至,至于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③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⑤其若是,孰有御之。

⑥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⑦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⑨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⑩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2仿佛若有光。⑤呆若木鸡。

A.①②③⑧○11/④/⑤⑥○12/⑦/⑨⑩ B.①③⑤⑧○11○12/②⑨⑩/④/⑥/⑦

C.①③⑤○11○12/②④/⑥/⑦⑧//⑨⑩ D.①③④⑤⑧○11○12/②/⑥/⑦/⑨⑩

(二)按意义和用法,为“所”字分类:

①臣所过屠者朱亥 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 ④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⑤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⑦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⑧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⑩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A:名词,处所,地方 ③⑦⑧⑩

B: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①②④⑤⑥⑨

(三)按意义和用法,为“所”字分类: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⑤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⑥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⑧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为……所”格式,表示被动:②⑤

B.“所以”,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是用来……的”: ⑥⑦ C.“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①③④⑧

(四)按意义和用法,为介词“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B .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C .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D .对,向。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④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 ⑤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⑥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⑧不足为外人道也。 ⑨臣请为王言乐。 ⑩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13如姬为公子泣 ○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

15君为我呼入。 ○

1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17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介词,替,给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A :②⑩○12/⑨○17○14○13④/⑧③⑦○17○15/①⑤⑥○11○

16 B:①○16/②⑩○12/⑨③⑦○14○17○15/④⑧⑤⑥/○11○

13 C:①○16/②⑩○12④○13/⑥③⑨⑤○11/⑦○15○

14⑧ D:①⑥⑤○11○16/②⑩○12/③⑨⑦○15○17○

14/④⑧○13 (五)“也”作为句末语气词,按以下语气来归类:

A .表示判断语气。

B .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C.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D.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E.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④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⑤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⑥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⑦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⑧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⑨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⑩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A. ⑦⑨

B.①⑥

C.②⑩

D.④⑤○11

E.③⑧

(六)“以”作介词,有以下意义和用法,请为“以”归类:

A.表工具,把,拿,用。B.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C.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D.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③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⑤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⑥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按照

⑦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⑧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介词,拿

⑨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⑩项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介词,把

○11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

1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用

13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14至丹以荆卿为计,使速(招致)祸焉。——用…的方法

○1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凭着

1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A.⑧⑩○12○14 B.③⑦⑨○13 ○16 C .②④⑤ D .①⑥○11 ○

15 (七)“以”字作为连词,有以下意义和用法,请归类:

A .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不译。

B .表承接。前一动作往往是后一动作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

C .表目的。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D .表因果,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E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表并列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③忽魂悸以魄动。 ④樊哙侧其盾以撞。

⑤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⑥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⑧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⑩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11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12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

○13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16洎(jì)牧以谗诛。

A.①③○11

B.②④⑧

C.⑤○12○13○15

D.⑥⑦○14○16

E.⑨⑩

四、解释词语

(一)解释加线的词语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段首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句首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所说的)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所说的) ⑤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到处) ⑥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处所) ⑦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所在之处) ⑧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做人处世的态度)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为” 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变成)

③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当作) ④何以为计?(作为) ⑤霓为衣兮风为马。(当作) ⑥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作为) ⑦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演奏) ⑧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帮助) ⑨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划为)⑩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治理) ○1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做) ○12故为之说。(写作)

○1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想出) ○

14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以为,认为) ○

15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以为,认为) ○

1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词,是) ○

17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前”为”,认为;后”为”,当) ○18项燕为楚将。(判断词,是)

1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

20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

2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三)解释下列“焉”字

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兼词,"于之",从别人那里)

②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于此",在这件事情上) ③且焉置土石?(兼词,"于何",往哪里) ④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 ⑤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焉:他们,指五人)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了) ⑦则牛羊何择焉?(呢)

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啊)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表示停顿,无义)

⑩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表示停顿,无义)

○1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1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四)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的词语:

1、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以为,认为)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以为,认为)

3、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为,做)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用,任用)

5、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6、无以,则王乎?(通"已",已经)

7、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认为)

8、臣窃以为其人勇士。(认为)

9、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把它看作)

10、铸以为金人十二。(把它制成)

1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它作为)

12、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因此)

13、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因此)

"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14、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有用来……的办法")

15、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有用来……的办法")

1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用来……的办法")

(五)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的词语:

1、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动词。沿袭)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动词。继续)

3、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介词。依照)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介词。趁着)

5、我欲因之梦吴越。(介词。凭借)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介词。依靠)

7、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介词。凭借)

8、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介词。趁此)

9、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介词。趁此)

10、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介词。通过,经由)

1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介词。因为,由于)

12、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副词。于是,就)

13、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副词。原因,缘由,机缘)

(六)解释下列句中的“于”或“于是”:

1、①贫者语于富者曰。(介词,对)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

2、乃设九宾礼于庭。(介词,在)

3、燕王欲结于君。(介词,与,跟,同)

4、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介词,到)

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介词,到)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自; 后一个“于”,介词,比)

6、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介词,在......方面)

7、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受制于人。(介词,被)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介词,被)

8、不拘于时,学于余。(后一个“于”,介词,向)

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10、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③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11、于是余有叹焉。(因此,对此)

12、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见……于”表示被动)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见……于”表示被动)

五、选择题

(一)下列对“与”的分类错误的一项是:( A )

A.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③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连词。和,跟,同。)

④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连词。和,跟,同。)

B.介词。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C.介词。比,和……比较。

①谓其妻曰:“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与:固定短语,表比较和选择,译为“和……比较,那一个更……”)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D.动词。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E.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二)下列对“与”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② )

①吾与点也。(动词。赞许,同意。)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动词。给予,授予。) (动词。赞许,同意。)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结交,亲附。)

④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动词。结交,亲附。)

(三)为“则”分类错误的一项是( B )

A.连词。表承接。译为"就""便""那么"或"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②临视,则虫集冠上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④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⑤为之,则难者亦易矣。B.连词。表并列。(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②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⑧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连词。表条件、假设。译为“假使”“如果……那么”“要是……就”“就”“便”。) C.连词。表转折,译为"可是""却"。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D.连词。表选择。常和“非”“不”呼应,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②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四)对“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④)

①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就是)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同“辄”,总是,常常。)

③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则是】只当是。)

④《论语》六则。(准则,法则。)(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⑤以身作则。(准则,法则。)

(五)为“者”分类错误的一项是( D )

A、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人、事情、地点)”

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②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③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在主语后,表提顿或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C、在假设句中,表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①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在时间词后,表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

③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④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语气词,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疑问语气。)

(六)为“之”分类错误的一项是( A )

A.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之:他,指触龙)

②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⑥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指朱亥)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指平原君赵胜)

⑤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之:我,指侯嬴,)

⑥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指廉颇)

⑦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指示代词,这,此。)

B.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之”,这样。后“之”,它。)(《季氏将伐颛

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⑤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⑥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⑦然后驱而之善。(之,往、走向。)

(七)为“之”分类错误的一项是( C )

A.助词,“的”。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③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助词,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②何陋之有?

③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助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E.助词,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之”)

六、默写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4、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5、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6、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7、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8、当邹忌向妻、妾、客询问“我与城北徐公哪一个更漂亮”时,妻、妾、客的回答依次为: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9、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0、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中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5、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21高三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一)附答案

2021高三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一) 附答案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 大王来何操? 4.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间旦暮闻何物?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0.今日之事何如?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2何以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句: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最新苏教版18个文言虚词整理及练习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文言虚词练习(一) 而:A连词,表并列;B连词,表递进;C连词,表承接;D连词,表转折;E连词,表假设;F连词,表因果;G连词,表修饰;H代词,你,你的;I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J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4.抱明月而长终() 5.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7.赂秦而力亏() 8.穷山之高而止()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1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去今之墓而葬焉() 1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17.潦水尽而寒潭清() 18.酌贪泉而觉爽() 19.忽然奔腾而澎湃()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22.而母立于兹()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选项见上)。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何:A疑问代词,作谓语,“为什么”“什么原因”;B疑问代词,作宾语,“哪里”“什么”;C疑代,作定语,“什么”“哪”;D副词,句首或动词前,“为什么”“怎么”;E副词,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F复音虚词“何如”,表疑问或反诘语气;G复音虚词“何以”即“以何”。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大王来何操?() 4.其间旦暮闻何物?() 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开国何茫然!()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9.是何故也?() 10.今日之事何如?() 11.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2.何以伐为?() 13.童子何知。()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句: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超全)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教学目标: 1、掌握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的意义及用法。 2、通过学习为文言文整体阅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汇编

学习-----好资料 18个文言虚词整理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察传》)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 重点文言字词 《劝学》战国时期~荀子 学不可以已:停止声非加疾也:加大、洪亮而闻者彰:清楚 非能水也:会,善于,擅长而绝江河:横渡善假于物也:借助 锲而舍之:用刀雕刻金石可镂:雕刻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因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比;“而”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而”表递进,而且;乎相当于“于”,对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递进 《师说》唐~韩愈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风尚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宗元 斫榛莽:砍引觞满酌:拿起 攒蹙累积:攒,聚集;蹙,收缩颓然就醉:接近,就要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先前 故为之文以志:为,与;志,记 施施(yí)而行,漫漫而游:表修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表顺承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而,表转折;之,的 《六国论》北宋~苏洵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可以;以,凭借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例,先例,旧事 《阿房宫赋》唐~杜牧 霁何虹:雨过天晴族秦者,秦也:灭族戍卒叫,函谷举:攻占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没有尽头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某处,得幸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此词还可理解为“可爱”) 盘盘焉,囷囷焉:放在形容词后面,翻译成“…的样子” 《指南录后序》南宋~文天祥 都督诸路军马:统率缙绅:士大夫时北兵已迫修门外:逼近 萃于左丞相府:聚集予更欲一觇北:窥视直前诟虏帅失信:责骂 诡踪迹:隐蔽穷饿无聊:没有依靠诋大酋当死:辱骂 凡三百里:总共非人世所堪:忍受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解除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顾惜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到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差不多 追购又急:悬赏捕捉;购,重金收买号呼靡及:没有人(答应)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但,只;顾,考虑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估计,料想;可以,可以用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立刻(还可理解为“赶紧”“急忙”“仓促”“突然”“就”“竟”)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构”和“恶”都可理解为“陷害”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数”还可理解为“数落”“责备”)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上)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门关崎岖又险要,一人守关万人攻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到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而且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整理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察传》)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 古典诗文 2013-02-07 0617 5d56b7b40102e33y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 一、而 【本义】像人们面部下垂的胡须——胡须。 【假借义】 1.面部的胡须往往连接在一起——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语法单位(词、短语等)之间的各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成语举例】公而忘私——存而不论——避而不谈【成语例释】合而为一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不一而足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经典文言】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蟹六跪而二螯——故其国富而兵强——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此人喜嘉善,而乐人攻己短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夫夷以众,则游者众——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才”“就”“接着”“就在这时”“原来已经”。 【成语举例】废书而叹——鸡鸣而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言而喻 【成语例释】得而复失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尽欢而散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经典文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掠泗、楚而溃——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此两处则用法与而同)——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③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成语例释】久而久之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经典文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④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成语举例】华而不实——不约而同——不谋而合——不翼而飞——不劳而获 【成语例释】大而无当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总结和整理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 一、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二轮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二轮复习 一、强化基础 基础过关是第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包括: (1)实词120个;(2)虚词18个; (3)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包括单音并列、偏义复词)约80个,如:结束、开张、可怜、所以、卑鄙、指示、绝境、中间、作息、父兄等; (4)古今同形异义单音词若干,如:寻、币、、坐、易、购等; (5)常见通假字约90个; (6)词类活用的10种主要类型; (7)特殊句式:判断、被动(包括动词本身表被动)、倒装(4种)、省略、疑问; (8)复音虚词和固定格式,如:所以、以为、虽然、然则、因而等(古今同形异义)、“得无…乎(耶)”、“无乃…乎(与)”、“岂(得)非…与”、“如…何”等。 第二轮复习应缩小范围,根据前段复习的情况,筛选出学生不太熟悉或掌握不好的部分加以强化,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通过训练,加强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切实提高解题能力,严守得分点。 二、实词、虚词要归类复习,集中掌握,注意词的“文中义” (一)、设计练习,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于比较中熟练掌握。如: 1、解释下文中5个“非”字的意思。 李斯非.(1)淳于越曰:“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2)当世,惑乱黔首。臣请敕史官,非.(3)秦记皆烧之。非.(4)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诸刑书者,悉诣守尉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是古非.(5)今者,族灭。吏见之弗举,与同罪。”始皇许之。 答:(1)驳斥;(2)责怪;(3)(4)不是;(5)认为……不对。(这是同中见异) 2、比较下文中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看有无异中见同? 正光中,雍为丞相,给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贵极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宫……入则歌姬舞女,击筑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其竹林鱼池,侔于禁苑,芳草如织,珍木连阴。雍嗜口味,厚自奉养,一食必以数万钱为限,海陆珍羞,方丈于前。陈留侯李崇谓人曰:“高阳一食,敌我千日。”(高阳,即高阳王元雍) (1)富兼.山海(兼:兼有)(4)匹.于帝宫(匹、侔、敌均为等同、(2)丝管迭.奏(迭:交替、轮流)(5)侔.于禁苑相当的意思。这是异中 (3)连.宵尽日(连:连接)(6)敌.我千日见同) 3、下列句中的“以为”、“可以”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分别是( 3 )和( 7 ) (1)輮以为 ..轮,其曲中规以为:把(它)做成 (2)欲居之以为 ..利,而高其直以为:用(它)谋取 (3)臣以为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以为:认为 (4)不韦贤之,任以为 ..郎以为:让(他)担任 (5)刿曰:“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可以:可以靠(它) (6)“与翁有约,岂可以 ..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可以:能因为 (7)故夫取天下之计,不可以 ..不先定也。可以:能 (二)精选例句或文段,集中复习,掌握规律。如: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清单二18个文言虚词教案

清单二18个文言虚词 1.而 记住经典归纳义项 (1)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1)代词,通“尔”,译为“你(们)、你(们) 的”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 门宴》) (2)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又” (3)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然 后”,或者不译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4)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 且” (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5)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却” (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 列传》) (6)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 (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 禅山记》) (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所 以”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8)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动 词 (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10)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者。(《逍遥游》) (10)名词,通“能”,才能 (1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1)限止语气,罢了 (12)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 十思疏》) (12)表递进 (1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 碑记》) (13)不久,一会儿 (1)(2019·全国卷Ⅱ)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而:______________

(2)(2018·全国卷Ⅰ)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而:______________ (3)(2018·全国卷Ⅱ)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而:__________________ (4)(2017·全国卷Ⅰ)见而.异之 而:__________________ (5)(2017·全国卷Ⅰ)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 而:______________ (6)(2017·浙江卷)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 而:______________ (7)(2017·山东卷)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 而:______________ 【答案】(1)连词,表因果“因而”(2)连词,表转折,但(3)连词,表修饰,不译(4)连词,表示承接,就、然后(5)连词,表示转折,然而、却(6)连词,表示并列(7)连词,表示修饰,不译 2.何

上海沪教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详解

上海沪教版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课时:3课时 第1、2课时 一、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 ”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攴(pū) ”与敲击有关;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高考语文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 XX峥嵘而XX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XX而西却XX,此五霸之伐也(《XX窃符救XX》)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并且"或" 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XX贪而信XX,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XX ,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XX 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XX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XX》)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①XX,取之于XX,而XX于XX (《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 XX 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XX而夭其嗣乎(《XX》)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 假如"。 ①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XX》)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XX》)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 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XX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XX记》)②表恶其能 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XX (《阿房宫赋》)②XX,XX,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 XX”,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XX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XX,自与XX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 而母立于兹(《XX 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含参答)

18个文言虚词考点练习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大王来何操? 4.然则何时而乐耶?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整理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一】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2、吊有忧(慰问) 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5、践辞曰(推辞) 6、越四封之内(疆界) 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8、旅进旅退(俱,共同) 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 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 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 3、既:既而儿醒,大啼(不久)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 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 5、遂:自杀未遂(成功)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于是) 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遂灭吴(就) 6、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木兰当户织(面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必定)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 三、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介宾短语后置) 2、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3、执其手与之谋(省略) 4、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判断句) 5、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 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 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定语后置,判断句) 8、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四、词类活用(解释活用词,并指出其用法) 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名作动,穿)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作动,以礼相待) 3、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意动,以……为耻) 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 5、又郊败之(名作状,在郊外) 6、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 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词(指出其古今异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