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五版)论述题参考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五版)论述题参考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五版)论述题参考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五版)论述题参考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五版)论述题参考答案

一、当代世界政治的特点(p13)

(一)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

(1)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是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破坏;

(2)冷战结束后,和平解决争端的模式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和一般做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对吧权和强权政治是一种有力的制约。

2、促进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核心和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3、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例如: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亚太经济合作升温,亚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合作机制日趋完善,东盟等次区域性组织也空前活跃。

(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1、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受到多方面挑战

(1)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遭到中俄的反对;

(2)法德也不赞成

(3)联合国也不同意等,这都对美国形成了很大的牵制

(4)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

2、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1)他们的发展有别于传统西方强国,历史文化传统、现代制度各具特色,而且发展道路也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原始资本积累模式,真正体现了非传统的多元化模式;

(2)它们的国际诉求从捍卫主权到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在性质上与恃强凌弱的旧传统有根本区别;

(3)它们正在成为变革国际机制的重要力量,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级有机构改革离不开这些新兴力量,建立新国际机制更加如此。

3、世界各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例如:冷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联合图强,加快实现一体化,成为欧洲各国的共识。

4、多级化是新“合力”驱动的结果

(1)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2)科技日新月异;

(3)世界发展模式多样化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4)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之间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重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三)倡导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例如:(1)中俄关系是一个良好的典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等符合时代潮流的理念以法律的形式

(2)中国同美国如何相处,所包含的意义非常重大,无论对国际关系传统还是未来世界走向都是巨大的挑战。

(四)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

(1)当今世界相互依赖日益紧密,全球化进程是人们越来越切实地意识到,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2)“合作共赢”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

(3)联合国的地位是大国合作意愿和程度的一个风向标

(4)就领域而言,高端安全合作以往步履维艰。近年来,这方面也有重大突破,其中一个典范是上海合作组织。(五)当今世界在深刻复杂变化中变革、调整

1、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出现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仍然出在变革和调整之中

(1)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多级化正朝着牵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

(2)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而非定势;

(3)多家化趋势错综复杂,发展程度不会一帆风顺。

(4)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也可以概括为“一超多强,多边竞争。”

2、国际机制和秩序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3、大国关系处在深刻的调整中

(1)大国关系紧紧围绕着国家利益进行调整;

(2)大国关系紧紧围绕着国际战略进行调整;

(3)大国关系因力量对比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4)大国关系因国内政治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二、当代世界政治面临的问题(p25)

(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

1、新干涉主义的盛行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突出表现是任意干涉别国内政;

(2)美国还利用“人权”、“民主”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

(3)新干涉主义更加猖狂,其中表现是,武装支持反对派推翻一个国家的合法政权。

2、“遏制”中国的战略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1)在两极格局下,美国的政策带有明显的反共色彩;

(2)美国在“重返亚太”的政策指导下,不断调整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这些不不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的严重不安和强烈反应。

3、美国的对外战略更具有攻击性

(1)首先,美国调整了国家核战略。其标志是美国国防部于2002年1月8日向国会提交《核态势评估报告》。

(2)其次,美国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2002年6月,小不是在一次演讲中首次明确强调美国的安全的安全战略将转向“预防性干预”,“能随时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二)局部动荡频繁发展

(1)当今世界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2)最近几年,西方大国加紧在发展中国家及原苏联东欧国家中推行西方民主和多党制,更加给不稳定的局势增添了动荡。

(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1、恐怖主义

(1)恐怖主义是对世界和平发展以及各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2)恐怖主义的特点是,使用爆炸、袭击等暴力手段或以暴力相威胁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3)恐怖主义往往是跨国犯罪,涉及的范围又特别的广泛

(4)要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2、网络安全

(1)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网络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其中既有西方大国利用网络向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推行其政治制度、民主和人权观念,也有一些“黑客”无端攻击合法运营网站

(四)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1、首先,要防止周边国家环境的恶化。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国与印度、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领土、领海争端尚未解决,因此随时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

2、其次,警惕全球不确定因素的增加;

3、再次,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遭受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时候,往往采取转嫁危机的方式渡过难关;

4、最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手段的进步,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啊家的经济、军事情报的刺探,以及政治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也日益加剧。

三、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p57)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1)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

(2)经济全球化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经济生活国际化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他是产业革命的直接后果;

(3)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他和经济生活国家化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4)经济全球化必将进一步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局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二)区域化集团趋势迅速加强

(1)区域集团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愈益密切的基础上,在机制上结合成联合体已至国家集团;

(2)区域集团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

(3)目前,世界上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有100多个,成员囊括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分别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是影响最大的三个区域组织;

(4)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

(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

(1)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

(2)相比之下,苏联东欧国家一直将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语,把市场经济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加以抵制,苏东剧变后,这些国家全部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

(3)而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人类在经济运行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

(4)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经济市场化浪费席卷全球,这一趋势必将深刻影响21世纪世界的面貌;

(5)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实施市场经济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国内外社会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选择、创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尽相同;

(6)从本质上讲,无论其形态有多少差异,市场经济都具有根本的共同点,就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四)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1)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历次科技革命都促使社会生产力的飞跃,推动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3)基于高新科技在当前世界经济中重要地位,一些权威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认为知识经济正在替代工业经济,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4)如今知识经济只是初见端倪,它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在未来逐步表现出来。

四、当代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p64)

(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1)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经济实力不断相对削弱,西欧、日本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三者之间差距逐渐缩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体制

(2)90年代初,美国经济增长同欧日相比居于领先地位,重新夺回国际竞争力宝座,世界排名第一,总体实力转向加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1)80年代,许多发展国家陷入危机,南北差距明显扩大;

(2)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的增长有七成是由发展中国家促成的。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1)例如,80年代,即是整个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十年,也是男男差距明显扩大的十年

(2)进入21世纪,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差距虽在缩小,但发展中国家内部因不平衡而造成的两极分化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

(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

1、举例

(1)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危机;1995年2月,英国金融危机爆发,并引起欧日金融市场恐慌;1997年7月,泰国爆发金融危机爆发,并很快席卷亚洲;2002年12月,阿根廷金融危机爆发,并引发全国性骚乱;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波及范围之广、影响范围之深,更是前所未有。

2、原因

(1)自由浮动汇率取代固定汇率;

(2)金融日益独立,金融衍生品日益增多;

(3)各国金融政策不断失误;

(4)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投资的扩张与紧缩政策

(三)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

(1)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成为国际潮流。它是针对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

(2)1987年4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买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3)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五、社会主义事业的继往开来(p182)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1)首先,20世纪走向社会主义的国家绝大多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他们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由于市场经济的与资产阶级民主在这些国家的发育先天不足,使得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基础差、起点低,同时还不是的收到诸如个人崇拜、极权主义等封建主义传统的影响。

(2)其次,从国际上看,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定要同它的对立物和替代物——资本主义长期共存。而资本主义在战后经历了新科技革命和实行政策调整后,还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处于强势地位,这使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和竞争中面临巨大的压力。

(3)最后,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怎么走,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4)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20世纪末期射界社会主义遭受到重大挫折并不能否定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辉煌成就;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也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它只是证明了跟不上时代发展、固守僵化模式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说明了苏联推行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外交政策的失败。

2、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1)社会主义不是来自某种主观的愿望和想象。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

(2)在当代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并没有消失,只不过表现形式有所变化。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将长期共存。社会主义不能简单抛弃资本主义。

3、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

(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遭到苏联东欧剧变的承重打击之后,现在正在慢慢地走出低谷;

(2)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面对诸多新的、复杂的问题,需要不断在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上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

(3)当前,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发达国家虽仍然存在着共产党,淡出了希腊等国共产党的力量小有发展,多数党仍处在政治迷茫、组织涣散、行为分散、影响力乏力的困局。

(二)解决新课题,开创新局面

1、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2、探寻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建设社会主义不应有固定的统一模式;

(2)中国在改革中探索著一条适合本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2)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越是完善,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就越能通过制度本身,运用自身的力量及时妥善地解决。

4、坚持走改革之路

(1)改革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2)当今时代则把进行改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任赋予了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

(3)社会主义国家经过这次挫折,吸取了教训,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六、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新时期外交理念(p239)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就是对国家主权独立,在对内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干涉和指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形势的发展,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物。

(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国际力量的支持和合作,搞闭关自守,而是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合作。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发展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互利平等、和平共处。

(2)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也是忠实的维护者和执行者。

3、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的一贯政策

(1)发展中国家,长期受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我们有着共同的遭遇,他们是我们的朋友。

(2)中国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正义斗争;

(3)中国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振兴民族经济的努力。

(4)中国一贯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合作。

(二)冷战后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

1、谋求世界持久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中共十六大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1)多极化是相对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两极世界格局而言的。冷战的结束,为多极化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多极化追求的目标是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3、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4、以新安全观营造稳定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

(1)1977年3月,,中国在东盟地区论坛信任措施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适合冷战后亚太地区各国维护安全的新安全规;(2)新安全规认为政治和军事仅仅是安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内容,综合性是新安全规的基本特点。

(3)新安全规认为,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的关系日益紧密;

(4)新安全柜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5)中国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安全协作的具体原则

5、外交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1)首先是千方百计地在维护境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2)其次是重视民间交往,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培育民间友好力量。

(3)最后是强调外交工作的服务功能。

6、构建“和谐世界”的新外交理念

(1)“和谐世界”的思想,早已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当中

(2)“和谐世界”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外交将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人名的根本利益相结合的愿望;

(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试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答: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全球化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集团容易产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市场的竞争;对全球性的一体化安排,如世界贸易组织等造成挑战;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分化等。但是,应当看到,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全球一体化的漫长道路上的第一步。区域经济集团虽然有一定的排他生,但并不是封闭性的。目前世界主要经济集团都采取了一种“开放区域主义”的态度,给成员国国内经办及世界带来新的动力。特别是区域经济集团能够产和一种示范效应,带动区域经济集团化在更多地方、更高的层次开展,使各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逐渐熟悉一体化的趋势,从根本上为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此外,区域经济还会产生积极的政治效应,在同一地区内原先敌对的国家间建立起稳定的关系。目前,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还很大,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消除或明显缩小。即使在一个经济不断事融合的世界里,经济利益的民族性仍然是主导因素,区域经济集团就是适应这种既要开放,又要求一定保护的客观现实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不是狭隘封闭的,而是合作、互利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只要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继续存在,区域经济就会存在,它和经济全球化并不是相背离的两种趋势。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

(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

(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第一个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重塑日本经济。推行“第四点计划”。建立“巴统。第二个阶段: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的国际贸易地位相对下降。对外资本输出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苏联经济实力的上升。发展中国家经济进一步成长壮大。

第三个阶段:9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苏联的衰落和解体。美国仍是超级大国。欧洲加速一体化进程。日本经济长期衰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中国外交政策自1949年以来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确定并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带有亲苏反美的色彩。

第二阶段: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中国适应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外交方针由原来的“一边倒”调整为“两个拳头打人”。即一方面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另一方面反对美国,同时还反对苏联的霸权。

第三阶段是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在外交上首先改善了中美关系。其次,中美关系解冻,带动了中国和外国建交的高潮。再次,中国在这一时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四阶段,即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的新时期。这一阶段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对外交政策作出了重大的调整。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国家面临的军事威胁及威胁国际安全的军事因素。按照威胁程度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军备竞赛、军事威慑和战争三类。战争又有世界大战、全面战争与局部战争,国际战争与国内战争,常规战争与核战争,等等。

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见或者很少见到的,这些年逐渐凸现出来的,发生在战场之外的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国家相互作用,并对本国和别国乃至地区与全球的生存与发展,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能够构成重大威胁的,非军事和政治冲突所引起的其他领域的安全问题。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 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 広观经济学考试论述题(第四大题部分) 六、论述题: 6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拯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6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6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7P增加要多一些? 6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口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 65.如果政府庭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 66.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口己买一辆小汽车;(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67.“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 6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记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公债得到的利息不记入GNP? 6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7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Z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71.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木,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 7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 7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 74.为什么西方広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75.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対策? 76.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冇什么区别? 77.如果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变化带來的,那么,这样的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是否有同样大的影响?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欧阳学文 1.第一题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①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带领人民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两者一脉相承、有机统一。 ②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既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

③治理能力则是我们运用这些制度和体制机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第二题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一、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1.新常态形成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 ①外部因素影响: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受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拖累效应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结构调整之中。

②内在条件变化: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转换是由内在条件决定的。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根本原因,是由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出现新变化所导致的。 2.新常态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①是速度变化。本质上说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将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低排放、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②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层级低、产业素质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顽症和痼疾,也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根源所在。③是动力转换。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④是多重风险。 二、科学把握新常态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新常态,深刻领会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所贯穿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防止形而上学倾向。 2.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是()。 1.人的道德缺陷 2.政府失灵 ·3.市场失灵 4.个人主义 2: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实力雄厚 ·2.自然垄断 3.政府保护 4.其他主体缺乏供给意愿 3:现代市场经济中德国模式的特征为()。 1.对于自由市场的强调 ·2.强调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 3.政府的强有力指导 4.平均主义 4:对选民行为进行研究时提出了“理性的无知”的经济学家是()。 1.奥尔森 2.布坎南 3.尼斯坎南

·4.唐斯 5:专利制度所形成的垄断现象就其成因看属于()。 1.经济垄断 ·2.行政垄断 3.自然垄断 4.科技垄断 6: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是()。 1.按劳分配 ·2.平均主义分配 3.按需分配 4.按阶级分配 7: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 1.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2.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3.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4.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8: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所提出的最大结论在于()。 1.市场失灵 ·2.政府失灵 3.外部性 4.官僚也是经济人 9:下列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未建立福利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

1.英国 2.瑞典 ·3.美国 4.挪威 10: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与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结构不相符造成的失业类型属于()。 1.摩擦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1:垄断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1.道德缺陷 ·2.进入障碍 3.供给意愿不足 4.资源短缺 2: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是()。 1.美国 2.法国 3.瑞典 ·4.英国 3: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演化而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对我国造成了不利影响,受此影响我国政府将财政政策调整为()。

简答论述题答案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六、简答题 1.炎细胞----抗感染、保护创面;巨噬细胞----分泌生长因子,吞噬细菌和组织碎片;肌成纤维细胞----使伤口收缩;毛细血管----提供氧和营养,同时也有利于坏死组织的吸收和控制感染;纤维母细胞----产生基质和胶原;肉芽组织所有成分----填补组织缺损及机化功能。 2.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生长抑素和细胞接触抑制 3.血肿形成,纤维性骨架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或再塑 4.肉芽组织可演化、成熟,形成瘢痕组织。在形态、成分、功能、结局等方面不同。 七、论述题 1.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镜下:大量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各种炎细胞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结局:间质的水分减少,血管逐渐闭塞、消失,成纤维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最终形成瘢痕组织。2.有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营养)和局部因素(包括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电离辐射)。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六、简答题 1.镜下:血管扩张;水肿液;心力衰竭细胞;纤维组织增生,肺褐色硬化。 2.形成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 3.白色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头部,主要由血小板构成 红色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主要由红 细胞构成 混合血栓,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透明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4.结局:溶解吸收,机化,钙化 对机体的影响:有利的一面,阻止大出血 不利的一面,阻塞血管、引起栓塞、心瓣膜变形、出血。 5.运行途径:1)顺血流方向2)逆血流方向 3)从左心经房、室间隔缺损至右心 6.三者相互关系: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梗死,也可血栓形成→梗死 七、论述题 1.(1)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 (2)病变: 肉眼:体积增大,呈暗红色,温度下降,皮肤淤血时发绀 镜下: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有时伴有水肿 (3)后果: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实质细 胞变性或坏死,淤血性硬化,侧枝 循环建立。 2.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气体栓塞,脂肪栓塞, 羊水栓塞,其他如寄生虫栓塞、肿 瘤细胞栓塞等 后果:1)肺动脉栓塞,可致肺出血性梗死,甚至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2) 脑动脉栓塞,可致脑梗死,呼吸中枢和 心血管中枢的梗死可引起患者死亡;3) 肾动脉栓塞,可致肾脏梗死;4)脾动脉 栓塞,可引起脾脏梗死;5)肠系膜动脉 栓塞可致肠梗死,湿性坏疽形成;6)肝 动脉栓塞可致肝梗死。 3.(1)梗死的原因: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痉挛,血管受压闭塞 (2)类型: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 (3)条件:1)贫血性梗死:组织结构致密;侧枝循环不充分;动脉血管阻塞 2)出血性梗死:组织疏松;双重血 液供应或血管吻合支丰富;组织 淤血;动脉血管阻塞 第四章炎症参考答案 五.简答题 1.渗出液见于炎症时,其特点是蛋白含量高,比重大于1.018,细胞数多,容易凝固,浑浊。漏出液见于非炎症时,其特点是蛋白含量低,比重小于 1.018,细胞少,清亮,不易凝固。 2.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或液化性坏死等常见病变。渗出,主要包括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升高、白细胞游出及吞噬活动。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如粘膜上皮、腺上皮增生;间质细胞,如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3.脓肿是局限性化脓性炎,其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可发生于内脏和皮下,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蜂窝织炎是弥漫性化脓性炎,其特征是组织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但无显著的组织溶解坏死,常见于皮肤、肌肉、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2)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6-10章)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一、简答题 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4、简述群体功能的主要内容。 5、简述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内容。 6、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 二、论述题 1、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2、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管理手段。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2)适应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3)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2、(1)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2)期望概率比较难把握;(3)没有考虑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1)注意挫折教育;(2)学会关心与宽容;(3)避免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 4、(1)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2)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3)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5、(1)群体的归属意识;(2)群体的认同意识;(3)群体的促进意识。 6、(1)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如果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体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群体凝聚力不仅不能提高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 (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会提高满意程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整个群体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群体成员对群体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但也可能使群体成员安于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生惰性,拒绝改革。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GDP与GNP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2、CPI与PPI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发展是一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

5、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6、结构性失业与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 7、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在估计或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时,利用过去预期与过去实际间的差距来矫正对未来的预期。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二、简答: 1、简述国民收入核算的两者基本方法。 答:1、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 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卖价来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家庭部门的消费,还有企业部门的投资,政府部门的购买及外贸部门的净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2、法核算国民收入

国际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集(含答案)

简答 1、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 对固定。 2)实施外汇管制。 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3、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 其构成要素:?(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5、简述恩格尔定理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1)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 出比例减少,用于非必需品的比重上升。 2)随着世界收入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及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快, 有利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出口。 3)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国的发展,不利于食品等的出口。 6、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7、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关税是自由贸易价格基础的加价,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的同时也提高了国内与进口竞争的产品的价格。其经济效应:①减少了本国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增加了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生产者的生产者剩余,同时政府财政收入会增加,但总体上经济福利水平降低。②影响了一国进口贸易规模从而保护了本国同类商品的生产,增加了受保护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和阻止了对稀缺要素需求的下降。 8、简述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作用。 1)最主要的意义就是: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而言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2)还可以说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答案

1.公司战略 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2.战略群体 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 3.企业使命 是指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4.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5.重点集中战略 称为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的一种战略 6、新兴行业 是指由于技术创新的结果,或新的消费需要的推动,或其他经济、技术因素的变化使某种新产品或新的服务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机会,从而新形成或重新形成一个行业 7. 进入壁垒 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8. 企业愿景 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概括。 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用以统一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它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两部分所组成 9. 生产战略 是企业在生产的成本、质量、流程等方面建立和发展相对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规定企业生产制造和采购部门的工作方向,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服务。 10. 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同心多元化,是指虽然企业发展的业务具有新的特征,但它与企业的现有业务具有战略上的适应性,它们在技术、工艺、销售渠道、产品等方面具有共同

的或是相近的特点。 11. 成本领先战略 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13、战略控制 是指将预定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评价其是否符合与其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借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调节过程。14.退出壁垒 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时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15.财务战略财务战略 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16.不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集团多元化,即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行业的业务,或者在其他行业投资,把业务领域拓展到其它行业中去,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技术、市场毫无关系 17.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 18. 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 19.规模经济 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20.战略群体 战略群体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21.市场渗透

宏观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

简答题: 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哪些》 定义: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机制:(1)税收的自动变化(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经济波动幅度,并无法消除经济波动。 ?税收的自动变化 经济过热国民收入上升税收自动上调通过乘数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TR) 经济繁荣失业率下降 TR自动减少通过乘数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不变价格) 经济过热农产品价格不变(若按照市场经济应该上升)农民收入下降消费下降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2,两个国家合并GDP有何变化? 3,3,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有什么优缺点? 涵义:也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指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 1)、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影响时滞。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 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乘数难以准确确定、财政政策产生效果时需求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3)、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 原因:政府支出增加,会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投资减少;随着投资减少,人们的消费也会随之减少,挤出效应就产生了。 4,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分析: C= a+by , s=-a+(1-b)y 增加储蓄会减少消费,消费减少有两种方式:a变小,储蓄线上移;b变小,储蓄线以A为圆心逆时针转动,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 增加储蓄或减少消费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导致国民收入减少,经 济萧条;反之,减少储蓄或增加消费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 入增加,经济繁荣。 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

企业管理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

简答题,论述题 一.领导的概念,三个主要的领导理论及观点 答:领导的含义:名词,指领导人或领导者;动词,指领导活动。管理学研究中多指后者。 传统观念:组织赋予一个人职位和权力,以率领其下属实现组织目标。 现代观念:认为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影响,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艺术过程。 领导理论 (1)特质理论:领导是天生的 (2)行为理论:领导是可以培训的 (3)权变理论:领导的有效性依赖于情景因素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答:定义: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经济的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管理活动。显然他与国际上的说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面质量的管理集中表现在‘四全‘方面。 全面质量的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全面的质量管理方法, 三.4p,4c的内容和根本导向的区别 答:4p是随着营销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4p包括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其具有可控性,运动性,整体性的特点。 4c是指消费者,指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 指成本:指消费者活得满足的成本或者是消费者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所肯付出的成本价格,包括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消费者购物成本。 便利:指购买的方便性。 沟通:指与用户的沟通。 四.技术经济分析的可比原则 答:研究技术方案的可比原则,目的是要把握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内在联系,找出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从而保证技术经济分析结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可比原则包括:满足需要的可比:产量的可比,质量的可比,品种的可比; 消耗费用的可比; 价格上的可比:确定合理的价格,采用国际贸易的价格,采用折算费用的方法,采用影子价格,采用相应时期的价格, 时间因素的可比。 五.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及主要观点 答:1. 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 (1)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 (2)企业战略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 (3)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的变化与之相适应。 2.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考试论述题(第四大题部分) 六、论述题: 6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6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6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NP增加要多一些?6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 65.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66.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a)一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小汽车;(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67.“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 6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记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公债得到的利息不记入GNP?6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7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之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71.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 7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 7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 74.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75.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 76.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有什么区别? 77.如果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变化带来的,那么,这样的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是否有同样大的影响? 7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穷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79.消费支出波动比国民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0.消费和消费支出有什么区别? 81.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82.税收、政府支出、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 83.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84.能否说MPC和APC都总是大于0而小于1? 85.存货包括哪些货物?为什么要拥有存货? 86.为什么仅从存货数量的变化看得不出经济运行是否正常的结论? 87.除了市场利息率,影响资本使用成本的因素还有哪些? 88.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89.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在此问题上凯恩斯理论和古典学派理论有何区别? 90.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91.怎样理解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92.怎样理解预防性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93.怎样理解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94.什么叫流动性陷阱? 95.通货膨胀对货币需求发生什么影响? 96.什么叫货币的供给?

人力资源期末考试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这种劳动能力构成了人能够从事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要素条件。 需要:是指人们缺乏某东西而产生的一种“想得到”的心理状态,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欲望、意愿、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 管理: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行驶各种职能,保证以有效的方式实行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劳动者在等待重新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物质帮助制度。实行这种保险,可以较好地维持人力资源的工作能力,使其在社会有需要时能够马上就业和投入使用。 医疗保险:是指当个人生病或非因工负伤时,由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与医疗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组织机构:则是组织解决分工关系、部门化、权限关系、沟通与协商、程序化五个问题所形成的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框架。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指组织从自身的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组织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简单地说,侠义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进行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并使之平衡的过程。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面试:是一种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应试者有关素质的评价方式。 培训: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现在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绩效,并最终实现员工与组织同步成长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员工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与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受到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背景的影响。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企业调解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纠纷,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或合同约定,推动双方互相谅解以解决争议的方式。 绩效管理:指的是以目标为导向,管理者与员工在目标、任务要求以及努力方向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后,形成利益与责任共同体,共同制定规则并促进组织与个人努力创造高业绩,成功地实现目标的过程。 平衡计分卡: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从而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与战略实施的综合管理方法。 薪酬:是指用人单位以现金或现金等值品的方式付出的报酬,包括员工从事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奖金、提成、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各项利益回报的总和。 宽带薪酬:就是企业将原来众多的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简单的级别,同时将每一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薪酬管理系统及操作流程。 简答题 1、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情感智力的内容 对自身情绪的体察、对自身情绪的把握、对他人情绪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把握和对于自身的要求和激励 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流程 明确组织发展战略与目标、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状况、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量、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应量、确确定组织人员净需求,制定政策与措施和、、以及评价规划的有效性、并

马克思-简答+论述题答案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量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实践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的周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 1、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方面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发展创立起来的。 3、19世纪40-60年代,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4、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阶级性和实践性。 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8、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9、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10、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1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的总特征。 1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3、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4、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 15、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6、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17、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9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20、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或者国家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了。 21、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历史分析发和阶级分析法。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1.哲学的基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1)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 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 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 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 奠定了理论基础。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 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 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是在基础和承担 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 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 生活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 和进步。 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 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 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1.同一性:(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 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想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 中。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 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 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 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 和发展的前提。(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 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1)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促 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 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 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 用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 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9、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 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 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 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 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 质量互变的规律。质变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0、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 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 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特殊性:(1)不同是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 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 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 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 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 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 的共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是正确解决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 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Ps:若问题是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则答案加上: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 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 力、目的和检验其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决定认识。 13、怎样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 性。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 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3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二者相 互包含。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 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它们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属性。 1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 接现实性的特点。 16、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 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人们 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 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a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 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 的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8、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 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 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总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 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9、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 进步的最 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 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 进社会形 态的变化和发展。 20、简述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 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 作用的人们。不同的历史时期,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 的劳动群众。 (2)决定作用: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 神财富的 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1、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简述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 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1.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a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 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物质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 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 定,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使用价值构成社 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 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社会的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 础,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一定的社会关系。 2.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a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 具体形式的劳动。b 抽象劳动是指即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 类劳动,即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3.关系: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 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 品的价值 ,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 价值。 2.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 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 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面. (2)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 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4、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 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 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 自发波动。 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影响:(4)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5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6)阻碍技术的进步。 25、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指的是私人矛盾和社会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6、简述剩余价值的含义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 那部分价值。 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 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 长度而 生产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 缩短 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 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