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

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

A rt Education

4艺术教育

专家论坛

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苏州大学的主要前身是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东吴大学堂。早在建校之初的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曲学大师吴梅(1884—1939)应聘来校任教,“指点宫商,携笛公然上课堂”(唐圭璋《减字木兰花?祝瞿师百年诞辰》),开昆曲作为一门学问并引入高等教育之始。他的昆腔传奇《风洞山》《暖香楼》(后改名《湘真阁》)以及曲学论著《奢摩他室曲话》也都作于任教东吴期间。民国后,吴梅先后执教于南京、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将笛韵昆唱传遍南北上庠。当代知名学者卢前、任中敏、唐圭璋、钱南扬、赵景深、俞平伯、王起、浦江清等都出自其门下,现代中国戏曲学的基础由此得以奠定。由于地处昆曲艺术的发源地和活动中心,东吴校友中爱好昆曲者甚多,其中不乏造诣精深的著名曲家。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8月,苏州地方贤达为帮助昆曲摆脱绝境,醵资创办昆剧传习所,培养新一代昆曲人才。由12人组成的董事会中,就有吴梅、徐镜清、徐印若3名东吴校友。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吴梅亲选传习所学员顾传玠、朱传茗、施传镇、倪传钺等人教习排练《湘真阁》传奇,并公演于苏州青年会,蔚为一时菊坛盛事。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著名昆伶顾传玠弃艺求学,进入东吴大学附中读书,成为唯一进入高校深造的传字辈艺人。东吴校友中名曲家还有顾公可(1892—1940),他是俞粟庐门下高足弟子,与俞振飞、俞锡侯齐称“一龙二虎”,专工冠生家门,嗓音宽厚,擅唱《琵琶记》《荆钗记》《长生殿》《金雀记》《白罗衫》等,并能上台彩串。民国年间苏州谐集、禊集、道和诸大曲社的活动都少不了东吴校友的参与。其中寿长者如贝祖武、钱大赉、姚志曾等人还成为1952年成立的苏州昆剧研究会和1982年成立的苏州昆曲研习社的主要成员。除定期举行曲叙、同期活动外,他们还经常为苏昆青年演员授课拍曲,为培养昆剧表演人才做出了贡献。他们中的一些人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仍是昆曲活动的召集人或热心参与者。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的中国首任国际大法官倪徵日奥(1906—2003)是北京昆曲研习社的骨干成员。2001年秋,他还以96岁高龄先后亲临在扬州举办的江苏曲会和在苏州举办的虎丘曲会,登场高歌《长生殿?闻铃》【武陵花】。他动情地说:“昆曲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舞台搬演固然是昆曲的最终实现形式,然而昆曲区别于其他戏曲种类的本质特质乃是建立在吴语基础上的新声昆山腔,它不朽的生命活力则来源于昆腔传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唯其如此,它才能成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也唯其如此,它的振兴发展不能光指望6个专业院团,而昆曲人才的培养也不应理解为只是培养几个演员。昆曲艺术工作者如若不具备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艺术乃至五千年文化的广博知识,那么振兴昆曲将只是一句空话。昆曲事业需要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师等“文化人”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才有可能摆脱困境,走向振兴。但是昆曲与生俱来的内在矛盾,即作为诗歌文学的高雅性和作为表演艺术的通俗性的背向发展,导致案头与场上、文学家与艺术家之间日益难以逾越的鸿沟。表现为戏曲教育的现状,一方面,科班出身的

昆剧演员大多文化水准偏低,守成尚且勉强,更不用说振兴弘扬了;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戏曲人才又普遍脱离舞场实际,一句也唱不来,甚至不爱看戏,他们的理论或研究自然难以对振兴昆曲产生比较实在的影响。这恐怕就是昆曲艺术迄今难以走出困境的症结所在。针对这一现实,1989年,苏州大学中文系在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协助下,开办了昆曲艺术本科班,尝试通过4年的综合教育,使学生既懂得吹、唱、演、导等舞台上的一套,又初具填词作剧、打谱配乐、评论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具有汉语言文学和历史文化的扎实基础,将来择优发展,一专多能,成为有学问的表演、导演人员或熟悉舞场的编创、研究人员。服务于培养昆曲通才的专业方向,苏州大学中文系对昆曲班的课程作了精心设置。在保证公共必修课和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的前提下,充实了中国戏曲史、戏曲作品选、戏曲理论、西方戏曲史、戏剧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文献学、诗律学、吴语等相关课程,特设了民族传统乐理、戏曲导演、舞台美术、昆腔格律、昆剧锣鼓、戏曲欣赏和表演艺术系列讲座等专业课程,聘请有关专家主讲。此外,每周还安排15课时左右的实践课,内容涵盖民族发声方法训练、形体训练、戏曲程式、昆曲唱念、昆剧乐队以及昆曲传统折子戏排演等。应聘担任昆曲班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的先后有传字辈老艺人沈传芷、郑传鉴、姚传芗,老法师毛仲青,老堂名高慰伯,老曲家王守泰,老音乐家武俊达、孙从音、张志锐、萧翰芝,以及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张继青、柳继雁等。更多的则是当时比较年轻、不那么出名而基本功扎实、于某一个脚色或某一出戏独得前辈名家真传的苏昆演员,如朱文元的副丑,杨晓勇的老外,徐玮、陈滨的生,陈蓓、徐雪梅的旦,毛伟志、王正来的唱念,石冰、朱振民的器乐等。昆曲班要求学生转益多师,博取众长,努力通过“做加法”深刻领会昆曲艺术的真谛,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课堂教育以外,昆曲班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例如,观摩苏昆剧团传统折子戏星期专场,赴沪参加俞振飞从艺70周年纪念活动和纪念赵景深昆曲清唱会,赴杭州、南京、昆山等地考察昆曲存活状况,与苏州昆曲研习社以及来访的北京、天津、南京、扬州、杭州等地曲家举行同期曲会,与来自中国台湾和美国、日本等地的戏曲学者和昆曲爱好者进行交流等。1991年11月,昆曲班借苏州大学90周年校庆之机举行首次公演,受到数百名东吴老校友和昆曲界前辈的一致好评,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都在新闻节目中加以□ 周 秦

Art Educatio n 5艺术教育报道。兹后,昆曲班学生排演了20多个传统折子戏,先后在苏、杭、沪、宁等地举行公演,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四年间,昆曲班接待前来视察访问的领导、学者、曲界同行以及海外友人不下数百人次,《艺术教育》《中国戏剧》《上海戏剧》《艺术百家》《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大公报》、台湾《国文天地》、纽约《华人日报》等中外报刊纷纷对苏州大学昆曲班的教学活动加以报道和评论,称之为“继70年前昆剧传习所之后中国戏曲史上值得记载的又一新篇章”,“标志着昆曲艺术纳入高等教育的新纪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建”。由中国内地学者和台湾学者分别编纂的两部《昆曲大辞典》不约而同地将“苏州大学昆曲班”作为词条收入书中。1993年夏,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转型为面向普通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成熟完美的综合性艺术,昆曲具有诸多构成因素,大致包括文学、音乐、舞蹈、表演、容妆、服饰、道具、布景等,它的遗产价值也就体现在极其广泛的文化领域中。加上昆曲活动的集体性和社会性特征,对于培养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团队合作精神乃至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水平和处事交际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高校教学的特点,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采用系列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即每年春天面向本科三下学生开设“诗词写作与吟唱”选修课,讲授诗词格律,教唱《九宫大成》《碎金词谱》等古代曲籍中用昆腔谱写的唐宋词名篇,并向感兴趣的学生传授曲笛吹奏方法。课程重点在于剖析传统音乐与汉语语音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讲解昆曲腔格。考查方法是期中按近体诗律写两首七言绝句,期末按昆腔口法唱一首词,或者用曲笛吹奏一支曲牌。在此基础上,每年秋天面向本科四上学生开设“昆曲艺术”选修课,讲授昆腔发展史和曲律曲论,教唱昆腔南北曲名段,并且继续传授曲笛。课程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昆曲艺术的本质特征——声腔,从而建立正确的昆腔观。考查方法是期中将一段指定的工尺谱昆曲唱段翻译成简谱,期末脱谱清唱一支昆腔名曲。与昆曲班一样,系列选修课学生也有丰富的课外活动,例如观摩苏昆剧团演出,邀请苏昆演员座谈,同鹤园曲社、怡园琴社、沧浪诗社举行联谊,以及参加在苏州和周边地区举办的各项昆曲节会活动。1991年初,当昆曲班开办一年半之际,苏州大学东吴曲社正式成立。作为苏州大学昆曲爱好者的业余社团,东吴曲社以推动昆曲抢救振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师生文化素养、丰富校园精神生活为宗旨,开展教唱、观摩、讲座、研讨、对外交流及组织演唱等形式多样的昆曲活动。建社十多年来,暑往寒来,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每到星期三下午,尊师轩的悠扬笛声总会按时响起。2000年4月,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苏州举办,学生们不仅过足了戏瘾,还参与了在苏州大学举行的有中国内地、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学者参加的昆曲研讨会和有南北知名曲家参加的东吴曲叙,增长了学问,开阔了眼界。同年10月,中断两百余年的虎丘曲会重开,苏州大学东吴曲社48名师生率先登场,以一曲《琵琶记?赏秋》【念奴娇序】拉开了曲会序幕。2001年10月在扬州举行的江苏曲会和11月在苏州举行的虎丘千人曲会,东吴曲社又以50人的庞大阵容演唱了《浣纱记?打围》《西厢记?长亭》中的名曲,受到曲界同行和海内外新闻媒体的瞩目。自此以后的每一届虎丘曲会,主办方总是安排苏州大学东吴曲社首先登台演唱。2004年12月,东吴曲社应邀参加在南京举办的首届江苏戏曲票友大赛,一举摘下了昆曲十佳中的两席。选修昆曲系列课程的本科学生,每期都在60人以上,最多时达到150余人,不得不分成两班授课。优雅的昆腔笛韵吸引了许多研究生、留学生、退休教师以及日、韩、美、澳等国的外籍教师进入课堂,还有复旦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兄弟高校的学生每周专程从上海、杭州等地赶来苏州大学听课。2003年以来,香港教育学院选择苏州大学为合作对象,每年秋天为该校三年级学生举办为期半年的文化课程,吹竹笛、唱昆曲成为最受香港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2005年开始,昆曲选修课又作为特色课程专门为留学苏大的日本、韩国学生开设,同样受到广泛欢迎。多年实践证明,高等院校是进行昆曲活动的最佳场所。高校师生需要昆曲,因为昆曲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的极好教材。而昆曲也需要高校师生,因为高校师生是高雅文化的天然知音,高校的教学资源可以为昆曲遗产的保护传承做出贡献。鉴此,在苏州市政府的支持下,苏州大学中文系同江苏省苏昆剧团于2000年5月签订了校团合作协议。双方商定,苏州昆剧院定期到苏州大学演出,并选派业务骨干扶持东吴曲社活动;苏州大学中文系则向苏州昆剧院演职人员开

放图书资料,并为剧院中青年演职人员提供

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的方便。自协议签订以

来,苏州昆剧院已到苏州大学献演数十场,包括梅花奖得主王芳在内的几乎所有骨干演员都参与了为高校师生的演出。苏州大学中文系则多次选派有关教师为剧院演职人员作戏曲理论讲座,研究生们则自发参与了苏州昆剧院对外公演的字幕校正和宣传材料制作等工作,还在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的支持下就昆曲遗产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为苏州地方立法保护昆曲遗产提供依据。2001年5月,中国昆曲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副其实地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1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苏州大学共同筹建了中国昆曲研究中心。研究中心联络海内外热心昆曲事业的学者、艺术家和有关人士、整合昆曲研究力量和有关资源,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通过两年的认真筹备,于2003年12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将研究成果汇集成65万字的《中国昆曲论坛2003》。兹后,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昆曲论坛》成为中国昆曲研究中心每年一次的常规工作,至今已经三度举行,在海内外文化界和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2005年8月,中国昆曲研究中心经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领导小组确定升格为“国家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并正式授牌。近三年来,苏州大学的昆曲学者应“昆曲义工”白先勇先生之请,参与了青春版《牡丹亭》的排演工作,多次为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等说戏拍曲,提高他们的唱念水平,从而为该剧在两岸三地的成功推出提供了切实的曲学保证。又同台湾大学曾永义教授合作,以台湾国光剧团为基地,排演新编昆剧《梁祝》,以台湾戏曲学院为基地,排演新编昆剧《孟姜女》,为昆曲艺术的保护传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获得重大成功。2004年,以昆曲研究为特色方向的苏州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硕士点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博士点获准建立并招生。迄今已有三名来自台北的高校青年教师先后投奔苏州大学研习昆曲,并攻读博士学位。一个本、硕、博配套联动的昆曲教育体系已经初现雏形。进入21世纪以来,苏州大学的昆曲教育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注:此文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一般项目 编号:04ZWB010)

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责任编辑:轩蕾)Art Educatio n

专家论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