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所有制结构演变

所有制结构演变

所有制结构演变
所有制结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本文将对60年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一历史的考察,并力求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变化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年至1952年: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所继承的是一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遗产。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只有10%左右的近代工业经济,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的缘故,即使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政治条件,也不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发展国家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成为党制定所有制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按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政策,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积极鼓励和扶持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利用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对个体经济,则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积极而又慎重地引导其发展,从而使五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满足人民生活、促进城乡交流、吸收职工就业、培养技术人才、增加国家税收和社会积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扶助一切有益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50年,针对私营工商业在平抑物价、实现财经统一后普遍出现的经营困难,党和政府把合理调整工商业作为重大经济举措之一,大力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扩大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收购包销,以及利用价格、利率、税率等经济手段,从经营范围、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给私营工商业以应有的照顾和扶助。同时,国家鼓励

私人资本向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这些政策的实行,一方面使私营工商业迅速走出困境,得到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将部分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间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由于充分重视和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特点,适合我国生产力结构的多层次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年,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社会经济结构进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由于国家的支持发展最快,已经明显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和控制力量;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应地缩小,并且已经发生了适应新的社会经济需要的变化,成为国家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资本主义;个体经济虽然在数量上仍占统治地位,但比重略有下降。

发展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对繁荣经济和发展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乡之间的流通渠道得到拓展,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互为市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在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作用下,新中国成立后仅用了三年的时间,我国便医治了长期战争创伤,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二)1953年至1956年:所有制结构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单一公有制的过渡

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基本完成,开展大规模建设的任务提上日程。从1952年9月起,党开始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并经过近一年的酝酿,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主体”,把三大改造作为“两翼”,体现了过渡时期党的总任务在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方面的辩证统一。然而,从后来的实践看,党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着眼点主要放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上,由此导致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单一公有制的过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从客观上来看,这是由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的。在当时各方面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决定了我国必然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各类物资紧缺的现实使得这一战略的实施要求加强资源配置的计划管理,建立全面的计划管理体制。而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与资源配置的集中化、计划化要求并不适应,因此,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将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并将其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就成为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保证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而且,如前所述,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大大增长,也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客观上成为可能。

从主观上来看,这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没有也不可能突破苏联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即认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并且是判断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直观标准,认为“只

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有利于在技术上引起一个革命”。因此,特别强调“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就是要“由目前复杂的经济结构的社会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社会”。显然,这里所确定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突出了“唯一”和“单一”,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确定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相比,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随着以消灭私有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开始向单一公有制过渡。这种过渡一开始还是按计划、有步骤地平稳进行的。然而,随着大规模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展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资源日益进入紧运行状态,私营工商业的原材料供应和市场销售愈发难以保证,私营工商业事实上已经很难生存;加之当时在主观上强调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才能提高生产力,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上又过分强调所有制结构的单一性,甚至提出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等不切实际的要求,因而在1955年夏批判“右倾保守思想”的形势下,全国很快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手工业合作化的高潮也随之而来,接着又一举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在这个过程中,党忽视了某些带有私有性质的初、中级生产组织形式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层次相适应的特点,在所有制问题上要求过急,以致各种初、中级形式在短短几个月内“一步登天”地完成了向高级形式的转变,从而大大加快了向单一公有制目标演变的进程。

这样,从1953年到1956年,原计划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后,不仅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格局演变为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单一公有制,而且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形成了组织形式过于单一的局面,原来有利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多种组织形式,大都被集中生产、统一经营的单一组织形式所取代,无法继续发挥它们繁荣市场、拾遗补缺的优势和特点,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方便。全民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以后,由于没有其他经济成分同它进行比较和竞争,又缺乏灵活多样的生产组织形式,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越来越缺乏活力。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及时发现了这些弊端,并就如何完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积极探索。这种探索,成为中共八大前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1956年9月,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主体与补充”的设想。1956年12月,毛泽东在与工商联负责人谈话时甚至提出“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在此前后,刘少奇、周恩来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这些思想,标志着党对苏联模式的单一所有制结构的认识有所突破。与之相适应,八大前后,国家在相关政策上开始有所调整,对个体经济的政策开始有所放松,强调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体手工业、小商店、小摊贩要长期保持单独经营,并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自由市场。

然而,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上述认识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相反,中共八大所追求的社会主义目标模式依旧是生产资料的单一公有制,明确规定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小生产私有制残余是党今后的任务。因此,允许少数个体甚至私营经济的存在只是暂时的策

略。从1957年下半年起,党对个体经济采取更加严厉的限制和改造措施,对私营经济进行打击,一度开放的自由市场也关闭了。

(三)1957年至1978年:

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不断进行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进一步强化了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程度。在城市,实行了消灭私有制残余、向公有制高级形式的过渡。1958年和1959年两年中,绝大部分的集体工商业都已经转为国营,留下的少量合作店、合作组也基本只保留了形式,实际上都归口国营企业统一核算,或按照国营企业的管理办法统付盈亏。在农村,1957年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97.5%,其中高级社占96.2%,个体农户不足3%。到1959年,农业合作化后保留下来的这不足3010的个体农户也都强令加入比高级社规模更大、公有化程度更高的农村人民公社,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基本不存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加盲目片面地追求“纯而又

纯”的公有制形式。一方面排斥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被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另一方面将“一大二公”作为判断所有制形式先进与否的标准,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越大越好,公有化的程度越高越好,片面强调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低估集体所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搞所有制的“升级”、“过渡”。到1978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占77.6%,集体经济占22.4%,个体私营经济几乎不存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已成为单一的公有制。实践证明,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不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成为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30多年来,我们党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适应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不断突破传统所有制理论的束缚,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进行大胆探索,最终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使之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78年至1988年: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的所有制格局的形成

新时期以增量改革为基本特征,所谓增量,主要是指在原国有经济中逐步发展新的非国有的经济成分。这些在党的所有制政策引导下成长起来的经济成分,不仅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而且促使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的所有制格局。

一是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为标志,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改革的成功,一方面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党在1979年后采取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允许农民在完成上交任务后到市场上出售农副产品等措施,农村经济与市场的联系开始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民开始有意识地将剩余劳动力、资金等转向加工业、商业、

运输业和服务业,不仅原来的社队企业得到发展,农民个人办的或联合办的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很快成为农村企业的主力。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将社队企业、部分社员联营或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正式定名为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创造出大量产值,而且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

农民收入、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邓小平评价道:“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

二是城镇集体和个体经济的新发展。推动城镇集体和个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直接动因,是为了解决当时严峻的就业问题。1979年,全国城市待业人员达2000多万,如此巨大的就业需求,显然是当时正处于改革之中的企业所无法满足的,必须另辟蹊径寻求出路。1980年8月,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新思路。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全国许多地方纷纷解放思想,扩大就业门路,对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放宽了政策,鼓励和扶持待业人员组织起来就业或个人自谋职业,并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

解决就业问题实际上打开了突破单一所有制结构的一个缺口。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契机,不仅各类集体所有制企业开始得到大力提倡和鼓励,而且社会主义改造后长期受到排斥甚至被取缔的个体经济也重新获得扶持。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目前在有限范围内继续存在的城乡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附属和补充。”这是个体经济在政治上被否定多年后,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献中得到肯定。这一观点,到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又有所发展,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1982年12月,这个论断被郑重载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之中,个体经济获得了合法地位。在党和国家的大力鼓励和扶植下,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三是外资经济的兴起。外资经济是伴随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而出现的引人注目的新的经济成分。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调整对外经济政策,要求公有制企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1979年初,邓小平在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更加明确地提出:“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此后,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商独资企业等新的经济形式陆续涌现。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的纲领性文件,首次就外资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予以明确定位,

指出“利用外资,吸引外商来我国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

和独资企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截至1985年底,全国已累计批准建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300多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3700多家,外商独资企业120家。外资投入集中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个外向型经济区,成为20世纪80年代所有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带。

四是私营经济获得合法地位。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悄然出现。与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社会上、理论界并没有引起多少议论并很快形成共识不同,私营经济从出现到允许其依法存在经历了一个更为长期、也更为艰巨的探索过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私营经济是以雇工经营的形式出现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允许被认为具有剥削性质的雇工经济存在与发展,就成了一个争论的焦点问题。对此,我们党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198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经过研究,决定采取“看一看”的方针。1983年,党中央对雇工经济提出了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1984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放两年再看”的意见。

“看一看”的方针为私营经济的发展营造了必要的宽松的政策空间,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私营经济发展的作用,而私营经济的发展则促进了思想上的不断解放和理论上的不断突破。经过几年的观察和研究,1987年1月,中共中央指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个体经济和少量私人企业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对私人企业“应当采取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的方针”。这是自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私人企业存在和发展。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使用“私营经济”这一概念,作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的论断,强调“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鼓励他们发展”。1988年4月,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被载入国家根本大法。私营经济在实践上开始受到法律的保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这样,在党的方针政策的引导下,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结构逐渐被打破。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继续加强;集体经济发展迅速;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的新格局开始形成。这是我国所有制结构伴随改革开

放后党的思想理论上的第一次解放所完成的重大改革。

(二)1989年至1997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面对各种新兴经济力量的出现、单一公有制结构的逐渐突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备受冲击,来自思想领域的争论不断产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人们对于改革产生了不同看法,一些人提出了姓“社”姓“资”的问题。在所有制问题上,他们坚持以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作为衡量现实政策的标准,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持有异议,把非公有制经济说成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产生和泛滥的根源。由于受到这股思潮影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受到重创。

如何针对这股思潮就我国的所有制政策作出明确回答成为一个迫切问题。1989年9月,江泽

民在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方针,发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作用。坚持这个方针,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快发展,绝不是要削弱或取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更不是要实行经济‘私有化’。”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更加尖锐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他明确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强调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等,从而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进一步扫清了在改革所有制问题上的思想障碍。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从理论上阐述了这一体制的各项重大原则,在所有制结构上鲜明地提出了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方针。在十四大精神的激励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逐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转换企业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轨道上来,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得到积极探索,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国有骨干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发展速度加快,活力进一步增强,效益明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也走出了此前一段时期的低迷,重新萌发生机,获得迅速

发展。

然而,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所有制这个自改革伊始就一直存在、无法回避又必须回答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长期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认识,在所有制问题上,相当一些人仍然存在种种疑惑。他们担心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经济比重的降低、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进而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再次引发了一场姓“公”姓“私”的论争,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了党的十五大上。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实现了党在所有制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第一,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以往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基本制度”,成为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安排。第二,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从以往国民经济的“拾遗补缺”的“补充”地位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制外”进入了“体制内”。第三,全面论述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第四,明确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可以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继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冲破“两个凡是”束缚、十四大摆脱姓“社”姓“资”羁绊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为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1998年至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以后,按照“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我国一方面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另一方面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以后,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对国有经济实行“抓大放小”的战略性调整。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过于分散的状况开始有所改观,国有经济布局趋向优化,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得到增强。同时,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1998年以后,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批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不少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资产重组后,在境内或境外的资本市场成功上市,不仅募集了大量社会资金,改善了资产结构和经营状况,而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形成、扩大国家财政收入渠道、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整和改革,虽然国有企业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

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动非公有经济加快发展。1997年以后,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经济由此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显示出蓬勃生机。到世纪之交,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快速增长,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它们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抗击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回升中大显身手;担当了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化解农村贫困、提高农民收入开辟了道路,并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同发展,形成了“国进民也进”、“国强民也富”的生动局面,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将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的思想。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出发,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两个平等”,即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含义的认识。这一系列新观念、新思路,为各种经济成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制度保证,为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重要一环,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相关政策和法规,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在价格、税收、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为此,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陆续通过了《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等多部法律,为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法制保障。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后,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35个配套文件,奠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国家法律的保护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并进入金融、石油、铁路、民航等国有经济控制和垄断的部门,有力地推动了所有制结构的合理调整。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公有制一统天下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随着公有制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收缩、质量上逐步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的不断增强,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继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和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是制定正确的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在科学界定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历史阶段的基础上,制定了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指导思想上存在片面性,强调要使公有制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由此制定的所有制政策严重脱离中国国情,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开始清醒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逐步形成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在此基础上,党认

识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并把所有制的调整和改革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在地联系起来,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建立并完善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

突破。

(二)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究竟选择和实行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把“一大二公”作为判断所有制形式先进与否的标准,急于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急于扩大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比重,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了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逐步消除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可以预见,今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必将不断调整,因为所有制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形式。

(三)解放思想是推动党的所有制理论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这一点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理论的每一次突破,都与思想解放相伴随。30多年来,正是在坚持不断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实践和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党坚决冲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束缚,不断深化、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最终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境界,带来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可以说,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不断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社会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今天,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中,仍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探索、总结经验,使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更加完善。

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

建国以来经济制度的变迁? 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以继承了旧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旧中国的经济是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其所有制结构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所组成。由于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封建地主经济主宰着农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而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劳动者个体经济(包括农村的个体农业,城市和乡村的个体手工业、个体商业)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决定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受这种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百年以上。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的和繁重的任务就是变革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是清醒的和谨慎的。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科学地预见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中,“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32、639页)。刘少奇也正确地分析了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之后新中国经济所应包含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并且指出:“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而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26-428页)他还在建国初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复习课程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中图法分类号F12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这一史无前例的历史实践中,我党勇敢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这对于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所有制结构理论不断突破,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过程。 一、改革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及成因 解放初期,我国曾存在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合作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就形成了以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结构模式。公有制经济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建国初期(1952年)的44.7%迅速增加到1957年的73%。现在看来,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向是正确的,它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1958年开始,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产生了片面的、教条主义的理解,盲目地向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发展。除了60年代调整时期比较注意发展其它所有制形式外,我国所有制结构发展的总趋向是盲目追求“一大二公”。这种“左”倾思想至“文化大革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就使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更趋单一化,几乎形成工业和商业由全民所有制企业独家经营的局面。到1978年,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城乡私营经济几乎不复存在,个体经济也为数很少,外资经济也因这段时期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一直近于零水平,城乡99%左右是公有制经济。总的说来,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所有制结构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排斥其它所有制形式的单一的公有制为特征的。这种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所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严重挫伤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 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全面纠正“左”的错误,纠正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化的弊端,并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55-56页。)“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55-56页。)以后又逐渐提出,我国应在一定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邓悦1 , 王铮1 ,2 , 熊云波1 , 王凌云1 , 吴健平1 , 宋秀坤1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 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以考察上海市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市; 空间结构; 预测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形式[1 ] 。依据地理学的观点,可以按城市 的外部(p hysical) 形态和人文(human) 形态来考察[1 ] 。从外部形态来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这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研究热点[2 ] ,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容易描述。而城市的人文形态空间结构常常被忽视,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等,虽然偶尔有文献提到这方面,但是也仅仅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3 ] 。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文献就更少了,华楠,江景波对城市土地动态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 ] ,但是仅限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并未涉及空间分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客体。改革 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表现尤其明显, 预测这种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来,吴建平,梅安新等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对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基础性研究[5 ] ,为深入探索提供了依据。吴志强(2000) [6 ]对上海市的城 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房国坤等(2000) [7 ]对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可喜的工作。这些文章对上海市土地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但出发点大都限于土地利用。 有关上海城市人文形态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则少之又少,影响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平衡发展,在这少量的研究中有张善余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势态的定性研究。[8 ] 本文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航片、商业数据和人口指标,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人文形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有重点地研究了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的动态变化,并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本文之所以将这两个 题材联系起来,是因为考虑到两者都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1 节是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位置的演变;第2 节对上海市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第3 节给出结论。 1 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1. 1 算法 首先需要说明重心和中心的区别,中心是指某要素占较大比例或某方面有重要地位的 地区;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引申为某地区某 要素的加权几何重心。形象而言,上海可以有若干个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但商业重心只有一个;同样的,人口中心也可以散落在各个区,但人口重心也只有一个。关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文章较多,本节则讨论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问题。 本文利用丁金宏(1996) [9 ]发展的人口重心计算模型,并推广到商业重心的计算。数据 采用上海市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商业数据,其中浦西的人口数据从1990 年开始至1998 年,商业数据从1995 年开始至1998 年;浦东的人口数据从1994 年到1998 年,商业数据只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本文将对60年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一历史的考察,并力求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一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变化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年至1952年: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新中国成立时,所继承的是一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遗产。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只有10%左右的近代工业经济,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的缘故,即使获得新民主主义. 【摘要题】共和国史研究 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因此,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今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以继承了旧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旧中国的经济是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其所有制结构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所组成。由于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封建地主经济主宰着农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而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劳动者个体经济(包括农村的个体农业,城市和乡村的个体手工业、个体商业)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决定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受这种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百年以上。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的和繁重的任务就是变革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是清醒的和谨慎的。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科学地预见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中,“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32、639页)。刘少奇也正确地分析了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之后新中国经济所应包含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并且指出:“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而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26-428页)他还在建国初期进一步提出了确立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重要思想。他们的这些思想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没收了官僚垄断资本(包括它们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收的日、德、意等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一切封建制度,从而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建国后,国营经济在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取消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国营经济空前壮大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1949年底,国营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包括手工业)中的比重为26.7%,在全国大型工业总产

所有制结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本文将对60年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一历史的考察,并力求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 一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变化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年至1952年: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所继承的是一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遗产。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只有10%左右的近代工业经济,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的缘故,即使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政治条件,也不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发展国家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成为党制定所有制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按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政策,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积极鼓励和扶持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利用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对个体经济,则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积极而又慎重地引导其发展,从而使五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满足人民生活、促进城乡交流、吸收职工就业、培养技术人才、增加国家税收和社会积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扶助一切有益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50年,针对私营工商业在平抑物价、实现财经统一后普遍出现的经营困难,党和政府把合理调整工商业作为重大经济举措之一,大力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扩大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收购包销,以及利用价格、利率、税率等经济手段,从经营范围、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给私营工商业以应有的照顾和扶助。同时,国家鼓励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因矿而兴,城市沿道清铁路发展。1904年,英国福公司在焦作建矿,焦作作为煤炭城市得以建立,煤炭转运与盈利依赖于道清铁路,矿区城市的建设围绕着铁路站建设,并逐步沿铁路向东西向发展。 图1民国时期,道清铁路与焦作早期矿区城市的建设 图2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二阶段:铁路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城市继续东西向拓展。近代,焦作的煤炭产业达到繁盛,1970年代建设焦柳铁路,1980年代建设新月铁路,共同构成晋南豫北煤炭产区的铁路运输网络,这一时期,在中心城区以及市域,城市均沿铁路线发展。

图3198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跨越了焦柳线(原道清铁路线位),新月铁路及新的焦作站成 为影响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 图4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三阶段:伴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跳出东西向延展的模式,向南拓展。进入1990年代,煤炭开采濒临枯竭,焦作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铁路和矿区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明显减弱,中心城区不再继续东西向延展的态势,而是开始跨月新月铁路向南发展。通过在城市南部建设焦作新区(原焦作高新区),引擎城市综合转型。

图5 199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的态势出现 图62000年,随着高新区的建立,中心城区跨越新月铁路、向南发展的态势更为显著 纵观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出,从城市建立至1990年代,城市的主导产业以煤炭开采及加工为主,空间结构呈现出沿煤炭运输铁路线东西向拓展的特征,伴随煤炭资源的枯竭,城市开始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城市开始跳出既有格局,向南拓展,对接省会郑州。

组织结构的演变

西南学术大讲堂-----名人讲座 《组织结构的演变》 讲座时间:2008年12月9日晚上7:00 讲座地点:渝北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竺乾威教授 主持人:宋玉波教授 嘉宾:罗兴佐教授、淳于淼泠教授、冯春副教授 主办单位 :科研处、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承办单位: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生会 整理人:学习部 讲座内容: 2008年12月9日晚上7:00,复旦大学竺乾威教授就《组织结构的演变》这一主题为我校师生开展了一场讲座。竺乾威教授具体就五种组织结构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阐释。 竺乾威教授认为组织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组织的结构在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对此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竺教授认为,我们对组织的权威了解主要是参照世界角度进行静态分析,主要涉及组织结构问题。其次是从动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组织的功能,如领导功能,决策功能等。再者是从生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组织是人构成的,因此就形成了一种组织心理,同时也可以看成是组织功能的一种延伸。而组织生态涉及到组织与环境的问题,两者在实际中是相互影响的。综合这些角度来看,可知组织的功能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组织的结构。比如说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了解决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结构。反之,结构一旦形成,便会对组织的功能行使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约束。比如说1998年,我国宪法规定,在我国的政府系统当中实行首长负责制,这便是一种结构,它决定了在决策过程中功能的行使。 接下来,竺乾威教授为大家展示了五副图形,演示了当今世界范围内组织可能出现的变化。 第一个便是很典型的等级结构,在工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结构。再者是矩形结构,这是在现实中已经存在的结构。第三个是一个理论图形,是韦伯学者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结构。第四个是在现实中存在的扁平结构,存在于大量的企业中。第五个是网络结构, 这五副图形向大家展现了结构的演变是一个纵向的结构向平行结构的趋势。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7-0041-04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我国西部城市银川市为例,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银川市〔中图分类号〕 T U984;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 2006-03-13〔修回日期〕 2006-06-26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旧城),城市开始大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郭。城市平面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至明代,城市规模扩大,但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未变。 2.清乾隆年间形成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于府城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乾隆三年,宁夏遭遇八级大地震,府城、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乾隆五到六年,修复府城,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15里,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城)。至此,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3.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周围均为灌溉良田;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地,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了“新市区”,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新、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迈入新世纪后,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进行了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了原老城区、郊区、新城区,从东至西成立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银川市城市规  总第135期 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答案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社会互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互动就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2.0分) 正确 错误 2、按照马克思·韦伯的理论框架,位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是弱势边缘群体。()(2.0分) 正确 错误 3、04、05年时,国际组织的有关报道指出,我国的自杀率达到了万分之二点三,居全球第一位。()(2.0分) 正确 错误 4、我国的城市化被称为“瘸腿的城市化”、“半拉子城市化”。()(2.0分) 正确 错误 5、众多的农民工生活在城市之中,但很难获得城市户口。()(2.0分) 正确 错误

6、解放以后,中国用户口这种最基本的制度性安排,把中国人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类型。()(2.0分) 正确 错误 7、我国社会处在剧烈的转型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由过去的绝对贫困发展到了小康社会,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愈加丰富。()(2.0分) 正确 错误 8、社会学的理念:治社会病,解决社会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9、我国地方政府收入的极少部分来自出售土地换取的土地转让费。()(2.0分) 正确 错误 10、要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解决好工人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2.0分) 双轨制 “农转非” 人口迁移 下乡运动 2、农民问题的实质是()(2.0分) “三农问题” 社会变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经济问题 土地问题 3、社会学的维度不包括下列的()(2.0分) 声望 财富 权力 阶级 4、社会互动的根本目的是()(2.0分)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2.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影响各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经济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城市各功能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阅读教材21、22页“阅读”部分内容,观察比较三种地域结构模式的形态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小结】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城市内部结构模式的形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展,一般由5个同心圆组成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图a)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图b)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 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 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结构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 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 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图c)

(新)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蒋景楠: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化企业组织的产生 企业的出现是近二三百年的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也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它们并未形成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手工业作坊不能称之为企业。因为那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生产和消费主要是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尽管有些作坊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一定量的劳动者,但生产的产品只是为部落、家族、奴隶主、封建皇室享用,不是为了进行商品交换,不发生经营活动,故也不是企业。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才发生根本的变化,才产生本来意义上的企业。 企业的初期形态,主要是由资本所有者雇佣许多工人,使用一定的生产手段,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从事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而形成的。由于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能较好地应用当时社会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机器、设备),能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带来高额利润,能集中地大量地生产商品,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而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就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的。 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 随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及领导体制的演变,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迄今,企业组织结构主要的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矩阵结构等。 ——直线制 直线制是一种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企业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厂部不另设职能机构(可设职能人员协助主管人工作),一切管理职能基本上都由行政主管自己执行。直线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责任分明,命令统一。缺点是:它要求行政负责人通晓多种知识和技能,

企业组织结构的变迁

企业组织结构的变迁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企业组织结构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企业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和信息正成为与人才资金并列的战略资源,知识能力或知识生产力正在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正从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向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传统的适应工业经济形态社会环境的企业管理,正在转向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以知识生产力要素为核心的新型企业管理过渡。企业管理革命势在必行。 一、企业组织结构面临的挑战 1.技术变革速度的加快,经营多样化促成了组织分权。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技术变革在全球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每一个竞争对手都有可能把产品革新和服务创新带到市场上来,而且将很快在整个市场上传播开来。产品的生命周期已经从几年缩减到几个月。市场细分日益加剧,个性化越来越明显的市场正在形成,使企业必须以市场为目标,按照“怎样的企业”来组建“多大的企业”,使企业“变大”、“变精”、“变扁”,精干、灵活、高效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2.消费者对于商品价值的注重,消费者需求导向是组织变革的出发点。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再仅仅注重商品的价格和单纯意义上的质量,而是注重所购买的商品是否具有价值,他们所付出的价格是否与他们所得到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相适应。适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朝着精细化、低组织成本化进行组织创新,是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条件。 3.企业竞争被赋予更广泛的内涵。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企业经营活动的透明度逐步扩大,导致市场竞争的本质由传统工业经济中追求获得规模效益转向发展和传播知识利益。在国际竞争手段上,传统工业经济中,竞争往往被理解为单独的排斥,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分野愈来愈模糊,两个企业在某一项目上是竞争

(新)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蒋景楠: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企业组织的产生 企业的出现是近二三百年的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也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它们并未形成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手工业作坊不能称之为企业。因为那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生产和消费主要是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尽管有些作坊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一定量的劳动者,但生产的产品只是为部落、家族、奴隶主、封建皇室享用,不是为了进行商品交换,不发生经营活动,故也不是企业。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才发生根本的变化,才产生本来意义上的企业。 企业的初期形态,主要是由资本所有者雇佣许多工人,使用一定的生产手段,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从事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而形成的。由于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能较好地应用当时社会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机器、设备),能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带来高额利润,能集中地大量地生产商品,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而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就是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的。 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 随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及领导体制的演变,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迄今,企业组织结构主要的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矩阵结构等。 ——直线制 直线制是一种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它的特点是企业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厂部不另设职能机构(可设职能人员协助主管人工作),一切管理职能基本上都由行政主管自己执行。直线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结构比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理论研究篇: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 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内涵 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 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城市 增 长 极理 论 核心-边缘理论 点轴渐进式扩展 理 论 空想社会主义等早期思想 田园城市理论 恩温的卫星城理论 柯布西埃的明天城市理论 沙里宁的有机疏 散理论 索里亚· 玛塔的线形城市理 论 (同心圆理论 圈层理论 扇形理论 多核心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 不同类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结构分析篇: 大连城市概况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位条件 口岸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 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是先决条件 经济地理使其变为可能 政治经济引领为...注入了催化剂 产业结构调整是内在动力 城市地价及极差地租是基本动因 技术进步是推动力 集聚与扩散效应是动力源泉 超强中心与相对落后区域并存,城市发育不健全 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建设 城乡经济分割,乡村相对处于劣势 土地市场不完善,制约土地集聚效应的发挥 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各功能区布局分散混杂 交通道路系统不完善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增长中城市 中心城市与所辖县市差异显著 众多小城镇均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 特殊影响因素 长兴岛临港新城的开发 港口的建设与发展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大连城市发展阶段分析 影响未来大连城市空间结构 大连未来城市空间

如何进行组织结构变革

N航空公司的系统人力资源诊断项目纪实 如何进行企业的组织结构变革?在分析N航空公司的现状后,得知该航空公司存在以下问题: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冗余现象严重。岗位职责不清,权责利不清。理念超前,行动滞后等问题。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为了帮助该企业进行组织结构变革给出了以下方案:1、进行组织再造,减少管理层次、机构和职位。2、实施工作分析,实现员工与岗位的匹配。 3、贯彻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价值评价体系。那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看看华恒智信是如何帮助该企业进行组织结构变革的具体方法吧。 【客户评价】 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一直都比较严重,比如人员冗余、员工工作积极性差等问题,虽然经过多次的管理尝试,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缓解。华恒智信的老师特别专业,帮我们系统、全面的诊断了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给我们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N航空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客户行业】航空行业 【问题类型】组织结构变革 【客户背景】 N航空公司成立于1993年,拥有18家分(子)公司,在国内设有17个营业部,在国外设有38个办事处。N航空公司是国内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密集、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截至2007年,公司经营不同型号飞机300余架,国际国内航线600余条,占有国内民航1/3的市场份额。近年,N航空公司放缓了外部扩张和联合重组的脚步,逐步向自我扩张型企业转化。 公司在历史上经历了两次大的组织变革,一次是在1995年,经过体制改革转变成立公司,机构仍然按照政府行政管理的模式设置;另一次是在1998年,为了满足上市需要,进行了大的机构调整,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合并归类,并在部门设岗进行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从1996年起,相继实施了三大人事制度改革: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人员聘任制、岗效工资制。但是,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N航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现状问题诊断及分析】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比较及演变趋势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比较及演变趋势 摘要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牵引着企 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变革,新的组织形态需具备更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在综述比较企业组织结构演绎特征的基础上,对网络型组织、虚拟型组织、水平型组织、学习型组织、自适应型组织等几种模式进行了剖析归纳,并就未来的趋势给出了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企业组织结构模式趋势 1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特征的转变 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已使得传统的层级制结构难于适应其日益动态化的要求。不管是U型组织结构,还是M型、H型组织结构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已成为新时期企业组织进一步发展的智障。总的看来,当前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呈现出非层级制趋势,它要求减少甚至消除“高耸型”层级制组织中常 用的直接监控方式,而主张采用自我管理、文化价值观等形式的组织手段。总之,这种非层级制趋势或者是从层级制结构内部的

对立面上对层级制结构进一步发展完善,或者是从层级制结构的外部对层级制结构的 根本否定,并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由纵向科层结构向横向扁平结构转变。传统组织结构均是按照工作的相似性来进行 职能分工和部门化,纵向层级链较长,从而管理和信息成本较高,降低了组织灵活性。而现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大量复杂的信息能被迅捷传输和及时处理,从而可以大大压缩组织纵向层次、扩大管理幅度等,致使整个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的适应能力和战斗力也大为增强。 组织状态由刚性向柔性转变。所谓“刚性组织”是相对“柔性组织”而言的,传统的“刚性组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坚持正式的职权层级和统一指挥的原则,作业行为简单化、常规化和标准化。而这在产品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今天颇显迟钝。因而,组织结构需柔性化,以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资源,增强其对环境不确定性变化的应变能力。这主要表现为集权与分权、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 摘要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 这两者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 该文论述了信息时代城市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四大功能的转变, 并进而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最后讨论了 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 1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变革;2 城市增长极的重新思 考;3 注重城市的绿色设计;4 注重非物质的城市规划;5 利用网络技术提 高规划设计水平。 关键词信息时代;城市功能;空间结构 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 历史发展表明,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西方国家如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进入郊区化的过程,但带来了土地的大量闲置、低利用率以及城 市的过度蔓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出现了新城市主义—和地区主义思潮, 用来限制城市的过度蔓延和复苏城市中心区[1,2]。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西方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和研究带 来了新的契机。 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于 2002 年 2 月 12 日公布了全球因特网普及情况 的最新调查结果,全球互联网用户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

网络对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规划的深刻影响也成为近二 十年来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际上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领域、建筑规划领域、城 市地理领域、文化和通讯技术领域等。 在经济社会研究领域,为其代表性人物[3—5];在建筑规划领域,最 有影响[6,7];城市地理领域研究也独具特色[8]。 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相应的新名词, 如连线城市、 电子时代城市、 信息城市、知识城市—、智能城市[9];虚拟城市 1[10]、远程城市[11]、信 息化城市[3]、比特之城[6]、网络城市[12]等。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起飞阶段[13],网络的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 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国内目前缺乏对网络影响下的城市研究,大多侧重于借鉴国外的研 究成果应用于中国的城市发展[14-17],还没有关于网络对城市空间系统的、 定量化和实证式研究的文章发表。 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惊人,学者对于网络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往往滞后 于网络的发展,很多研究成果不具有时效性。 网络技术发展时间短,很多研究成果还不成熟,并且西方国家与我国 的城市功能结构不同,有些研究不一定适合我国。 因此,本文在分析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进 行了探讨。 1.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功能的变迁 信息及其网络已经渗透到城市的交通、 居住、 工作和游憩等各个领域,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学生姓名张敏 学号20081303028 院系遥感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指导教师葛云健 二O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 的研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 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没有抄袭其他人或其 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 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张敏 日期:2012/5/26

目录 引言 (1) 1综述 (1) 1.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解析 (1) 1.2国外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1) 1.3国内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2) 1.3.1国内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2) 1.3.2国内城市地域结构模型研究 (3) 1.4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演变动力 (4) 2.研究区概况 (4) 3.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5) 3.1建国前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5) 3.2建国后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6) 4.驱动力分析 (8) 4.1人口驱动 (9) 4.2经济驱动 (9) 4.3政策驱动 (10) 5.南京市地域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10) 5.1数据来源 (10) 5.2选取评价指标体系 (11)

5.3评价结果 (12) 5.4预测 (13) 6.结论与讨论 (14) 6.1结论 (14) 6.2讨论 (14)

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张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南京 210044 摘要:本文以南京为研究区域,介绍南京市发展的变化历程。分析南京市地域结构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力因子,选取1998年与2008年南京市统计数据,运用综合因素评价法,绘制南京市分区县地域综合发展条件图,对近十年来南京市地域结构、地域发展条件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南京市可能的发展方向做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南京市地域规模不断扩大,在未来近几年内,南京市将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开发江宁、江北、仙林3个副城。 关键词:城市地域结构; 南京; 驱动力; 综合因素评价法 引言 南京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发达,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本文为了研究南京市地域结构的发展,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料研究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地域发展条件变化的历程,分析各驱动因子如何驱动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发生变化,确定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的驱动力。运用综合因素评价法,构建指标体系,确定权重,依据综合评价得分了解南京市分区县的综合发展条件情况,在此基础上定性预测未来南京市城市发展的可能方向。对未来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给予一定的理论基础。 1综述 1.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解析 城市地域为城市活动直接影响的范围,一般包括市区和郊区。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地域内,与各种功能活动相应的地域分异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组合,一般可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等,城市地域结构是一个动态过程[1]。国内学者对于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最普遍的认可即城市地域是指城市在地表上的实际范围,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城市地域结构(或城市形态)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2]。 1.2国外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