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

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

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
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

哥达纲领批判读后感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写于1875年4月至5月初,旨在表达他对即将合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草案的批判意见。该宣言“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继《共产党宣言》以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纲领问题的最重要的著作。

在《哥这纲领批判》的第一章中,马克思首先揭露哥达纲领所说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要害是避开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根本,抹煞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劳动只有具备物质条件并作为社会劳动,才能成为财富的源泉。哥达纲领还把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作为它的第一个口号,使人们围绕分配兜圈子,以争取“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分配”作为奋斗的目标,而不通过革命改变生产方式、铲除资本主义这个祸害。这些都同科学社会主义背道而驰。当今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公平”和“福利国家”等,其共同特点还是在分配上作文章,充其量只可能减轻一点病痛而根本不指望祛除病根。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预见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到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国家。”另外,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还用极其精练的语言。讲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原理,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最后的国家形式里阶级斗争要进行最后的决战。”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使自己成为政治上、经济上的主人,才能铲除剥削和压迫的根源,获得彻底的解放。

马克思把“劳动所得”这个极为模糊不清的用语明确为劳动产品,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就是一国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和,其中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原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有积累。因此,在将社会总产品分配给个人之前必须进行各种必要的扣除。首先要扣除三项费用:“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其中第一部分是用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第二部分是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第三部分是用于应付突然事变的。显然,要维持社会的再生产并推动其不断发展,这些扣除都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总产品作了上述各项扣除之后,剩下的部分才是用于消费的。但是在分配到个人之前,还必须作如下各项扣除以作为公共消费,即:“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缝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这些扣除虽然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对于国家行使其各项社会职能,维护社会的安定,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创造一个正常的有利的社会环境,则是完全必要的。

社会总产品在作了上述六项扣除之后,剩下来的消费品才能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这样,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有折有扣的了”。当然,这些扣除,归根到底还是为广大劳动者谋福利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这就是说,一方面,劳动者作为个人,他的劳动所得被扣除了,但另一方面,他作为社会成员之二,又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集体福利中得到了享受,被扣除的部分仍然以集体福利的形式为生产者自己所享有了。

《哥达纲领批判》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本书中,马克思根据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历史背景,全面系统地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理清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非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国家制度、发展阶段、以及分配制度作了原则构想。马克思撰写《哥达纲领批判》距今已经过去130多年了,但是这篇经典著作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作用,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借鉴意义。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新思考,从方法论的角度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世易时移,理论也应该不断创新,只有实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理论,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由此,对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未来社会所做的原则构想,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此构想所反映出来的普遍性,也要看到毕竟当时马克思的构想只是一种理性的推测,并没有现实的实践作为依据。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要求。我们不可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制订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也不可能为它的发展设计一个固定的途径和模式。只有从现实国情出发制定现阶段的纲领,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每个阶段的最低纲领,才能有效地推进共产主义事业。

我们如何思维读书心得

约翰·杜威的哲学与教育思想 杜威在基本哲学路线上继承了经验论传统。他把经验解释为超出物质和精神对立之外的中性的东西,既否定经验是客观对象的主观反映,也反对把经验看作是一种纯粹主观意识。在杜威看来,经验既包括人的情感、意志、思想等一切心理意识的、主观的东西,也包括事物、事件及其特性等一切“客观”的东西。杜威否定思想、概念、理论等等是客观对象的反映,认为它们不具有客观真理的意义,而只能作为有用的假设。它们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只要它们对实现目的有用或者对有机体适应环境有用,它们便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杜威非常重视教育和哲学的关系,甚至把哲学看作是“教育的普遍理论”、“广义的教育学说”。他认为,教育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而思想和学习是人用来适应生活要求的工具,人为了生活而思考,所以哲学也是一种生活工具。掌握生活工具要通过教育,教育好像是实验室。哲学的种种理论可以在其中经过一番试验,使之成为具体的。杜威一生的哲学活动从没有与其教育活动分开,他的教育活动也从没忘掉工具主义哲学。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首先来看一下书的基本内容吧,也供未读者有个基本的预览。本书共分为3大部分,十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可以概括为思维训练的一般性问题,包括思维的基本概念、思维训练的必要性、思维训练的社会、自然和智力条件。第二部分可以概括为思维训练的性质及成长,主要是思维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过程,也可以成为逻辑元素。包括完整思维过程分析、归纳、演绎、判断、意义、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科学思维和经验思维。其中,意义被给予了较大的篇幅阐述。第三部分可以概括为如何训练思维,从活动、语言、观察、讲课进行了阐释,并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 本书是我6月份以来所认真阅读的第4本书,为每一章进行了总结,并为该书画了3副思维导图。本书在豆瓣上的评论者不多,评分也并不高,被我购买实属偶然,属于购买《研究是一门艺术》时的凑单商品。购买该书当然也得感谢书商的成功宣传“被胡适等学者推荐为青年必读书”,之所以说感谢是因为该书确实值得推荐,给了我比较大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杜威对我所从事的职业曾有杰出的贡献,对我而言当然并不陌生,但认真阅读他的着作还是第一次。该书可以从两个层面给读者提供思考,即教育层面和思维层面。 书商的成功宣传“被胡适等学者推荐为青年必读书”,之所以说感谢是因为该书确实值得推荐,给了我比较大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杜威对我所从事的职业曾有杰出的贡献,对我而言当然并不陌生,但认真阅读他的着作还是第一次。该书可以从两个层面给读者提供思考,即教育层面和思维层面。? 杜威是公认的卓越教育家,提出了让众生癫狂的”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显然也在该书中得到了比较切实的体现:一是强调教育必须由具体到具体,敦促教育引导学生由“游戏”上升到智力层面,即强调能够为学生创造”善于观察和实践,并能够审慎思维,追溯现象背后的因果,而且能将得出的概念性知识运用与实际”的主客观条件;二是该书将思维训练的背景全部设在学校,而且强调知识传承与切身观察的高度统一。个人以为,杜威的教育理念与与我国古代先哲及近代贤人所倡导的并无二致,比如“知行合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等等。缺乏亲身体验的纯粹文字教育、自省和独立思考模式训练

纯粹理性批判 导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导读 ——2012.2.25 I背景:《纯粹理性批判》的理由 正如康德所说,“曾经有一个时候,形而上学被称为一切科学的女王,并且,如果把愿望当做实际的话,那么她由于其对象的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倒是值得这一称号。今天,时代的时髦风气导致她明显地遭到完全的鄙视,这位受到驱赶和遗弃的老妇像赫卡柏一样抱怨:modo maxima rerum, tot generis natisque potisque potens-nunc trador exul, inops-Ovdi. Metam.(不久前我还是万人之上之人,以我众多的女婿和孩子而当上女王——到如今我失去了祖国,孤苦伶仃被流放在他乡)”。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战场上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斗争,使坚持独断论的形而上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们对其由于鄙视、厌倦而采取冷漠的态度。 康德认为,人们“在任何地方想到某物,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退回到他们曾装作极为鄙视的那些形而上学的主张上去”。所以,问题不是需不需要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需要怎样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那种独断的在科学形而上学的名义下的侍卫“伪科学”的形而上学,而是需要一门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所以康德说“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而这种“形而上学不仅整个必须是科学,而且在它的每一部分上也都必须是科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认为要对我们自己的理性能力展开考察,对于纯粹理性展开批判,而他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出于原则。” 康德这一解决问题之思路的结果,就是他的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II问题:“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围绕着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而展开,试图通过对于“纯粹理性”自身的批判,寻找一条对象符合知识的认识道路,从而把哲学变成科学。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就是那种不仅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且能够扩展我们知识范围的知识。根据康德的理解,这种知识就是“先天综合判断”。因此《纯粹理性批判》若要说明科学知识如何可能,说明哲学如何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归根结底就是要说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先天综合判断成了整个“纯粹理性批判”所要解决的总的问题。

《澄明之境》读后感

《澄明之境》读后感 看完前言,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会像《十年一梦》那样受众人追捧,因为投资哲学虽然深刻但也枯燥,人们更乐于接受那些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投资历程和投资心理书籍。但我却视之至宝,每一个理念都极具价值,是我读过最为深刻的投资真经。 青泽老师受康德哲学启发,修正自己投资思想,从而转向投资正途。康德哲学最核心的思想是,世界不可认识,外物通过人的思维得到呈现,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投资向市场取客观规律是条歧途,市场没有绝对的固定的运动模式。那么只能人为建立框架,当行情符合框架时,依框架追随市场;不符合框架时,任行情自行行走。 有人用均线赚钱,有人却亏钱,原因何在?前者将均线作为模式,当市场符合时就持仓,不符合就不动或出场。而后者思维还停留在将均线用于预测市场,或者说企图用理论涵盖全部市场。 由此启发,青泽老师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投资的理论、模型、假设决定市场观察和操作。我将之表达为市场符合框架,而不是框架符合市场,称之为青泽理论。这将是投资理论中最根本的一块基石,可以说是投资哲学的一场哥白尼革

命。 我们看到投资哲学的极其重要性,是破解交易迷宫的根本法门。 前言也提到化解复杂市场的思路,应采用简单之道。市场是混沌的,即为多,为复杂,那么唯有简单才能化解;市场为动的东西,那么唯有静才能克制,这就需要策略、工具的唯一性。 书中首次提出信仰的力量,信任乃至信仰是交易能够稳定的支撑力量,当然,这是从千万次的实战中统觉出的对自己交易系统的信任感。这些都属于交易心法,得高度重视。 投资系统的背后精神力量的作用,不可小视,事实上一波行情的追随需要相应的心理能量。许多时候,心刃才是其决定作用的东西。 投资要像头“猪”,不是琢磨如何长翅膀,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风口来了,足够大的风才能让猪飞起来。碰到足够大的行情,趋势符合自己的模式,要大胆切入。你得等待大行情,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在于能否等到大的行情。也就是交易是等待的艺术。 不能走出交易迷宫的一个误区是,没能明白交易实际上跟正确率没有关系,而在于将欲望引向如何构建一个能捕捉大行情的系统,如何将这些好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大波动是混沌市场走出相对稀缺的相对稳定态的时候。止损时存在

批判性思维——读书笔记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其追求的是一种眼见为实,一种事物的本质。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在辩论中发现漏洞,并能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因此他们头脑比较清晰,大脑思路比较畅通,观点都具有实际性。他们认为,批评一种观点,并不代笔他们批评所有持有该观点的所有人,只是在问题上选择性的批判而已。但是,批判性思考,不只只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即能够对一件事情给予更多选择的解释,思考研究结果的意义,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 大部分的现代人都知道,保持体形必须坚持锻炼,却不知保持清晰的思维同样需要锻炼。面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有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决断的习惯。有些人,有时懒得思考,还往往得意地告诉别人自己的思想有多开放。其实,思想开放是好事,但在此同时,应该存在批判性,而不应该空穴来风。 批判性心理学,其实就是一种敢于怀疑的态度。当电视广告轰炸你的时候,要敢于怀疑;当在超市的张贴小报上,看见迈克尔杰克逊和UFO的时候,要敢于怀疑;当天气预报说明天可能阴转多云的时候,你要去怀疑;当科学家的又一项研究产生时,也许这些研究让你信服,但你也得问问自己,是谁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些从事该研究的科学家是中立的吗?还是他们对某些结构及项目过于偏爱所致。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相关。相关指的是两个事物是同步变化的。例如按平均来说,身材高的人比身材矮的人体重更重,文化高的人比文化低的人更易获得工资高的职业,等等。但事实上是这样吗?不是的,假如那个身材高的人识个瘦子,身材矮的人是一个胖子呢,这样的假设就不成立了啊,第二个例子也是一样,现在很多文化水平低的人,比很多名牌大学学生的工资还要高。有时,当我们看到一种相关关系时,往往很容易就把他们归结成因果的关系中去了。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去对待,我们不应该被他们表面的相关联系所骗,而让我们产生一种意识,让我们觉得它们本来就是对的,本来就是相连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关,并没有告诉我们哪一个引起了哪一个,或者实际上是哪一个也没有引起另外一个。相关,并不等于因果,只有批判性的去看待,才不会被其表面所迷惑。 现在,社会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当你看到无止境的消息对你进行轰炸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呢?比如,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明天就一定会下雨吗,然后你出门就一定会带把雨伞了吗?假如不下雨呢,只是阴天多云呢,又或者是晴天呢。。。还有,电视打广告说某某大型超市大减价,它就真如它广告说的大减价吗?怎么不去想一下它是有可能先涨价,然后再提价的呢,它就是这样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让你觉得它真的便宜了,其实,或许,它还会比原来的价格贵,这个时候你还会因为商品价格的所谓减价而去购买那些商品,而不去考虑该商品你是否真的需要,这个问题能解释当今人们的消费观,看到便宜的就要买回家,而不管它是否真的有用,因此造成了资源的堆积及资金的浪费。每每这个时候,看到这种情况,我们都应该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对待,用敢于怀疑的态度去面对,要清晰的知道哪些信息对我们有用,哪些信息对我们没用,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信息是不好的,因此,大脑,就要主动过滤,此时,我们身上的批判性思维就在主导我们的大脑运作,使我们的身心系统始终保持在最清晰的状态,而不会轻易被外界因素所干预,然后,此时,你就会对这个世界有着全新的认识,只要生活中多运用批判性思维,久而久之,你看到每一件事物,你都会去思考它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被其外表所迷惑,你想问题解决问题时也会多了很多途径,问题也变得好解决起来了。 现在的中国,填鸭式以及应试的教育已经太泛滥了。在学生眼中,老师就是神圣的犹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科学技术哲学读书报告——《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数理学院2011级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姓名:孙虎学号:112200674 通篇读完康德的这篇《纯粹理性批判》以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书中描述的关于逻辑、知识等方面的观点。受到自身知识的限制,我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只能收肠刮肚的用自己的浅薄学识来认识这部著作。 在古希腊哲学中,理性主要被理解为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与创造模式,它涵摄认识领域与实践领域。柏拉图认为,理性的人处在世界与理念二极之间的张力关系中,既有属神的超验理念本质,又必然地生活于大地之上。希腊精神经启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康德。在康德那里,人的理性特质更加突显,而且那种张力色彩依然是思想的必要前提。不过,康德的伟大在于其综合精神。我们不好使用“折中”、“调和”等词汇来纠缠康德,而应积极地体会他那深邃的创造思想。在康德那里,质料与理念、现象与本质空前地统一,存在因而获得完整的根据,这根据显然不在传统意义上的超验理念中,不在彼岸——那人迹难至的永恒的空虚与黑暗中,而在我们的思想概念、在我们的理性理念中,在理性本身。而且,人只能生活于自己的理性中,而不能生活于生命之外的超验理性之中。在倡导主体性哲学的康德那里,理性只是人的理性,理性不仅是人类的能力和工具,更是人的本质、源泉、依据和目的。人类因理性而为的,不是去探求身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和奥秘,而是对自己理性本身的自觉,自觉其作为人以及人的整个世界之源泉、之模式、之理想的身份及尊严、这种自觉即自由,乃是人类的起点与终点。 关于逻辑的完整的叙述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我们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在这本书中,康德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类学与逻辑学作了区分。这本书里给出的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我一直没能看懂。 康德在这本书中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方面是指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

楚渔《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读后感

楚渔《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楚渔《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读后感 作者:陈龙 摘要: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在扉页题有如下文字:如果你把了解的所有知识和周围人的话语都撇在一边,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与你原先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也许,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才更加真实。 短短的文字不掩思想的锋芒,透射出作者敏锐、犀利的思想。这段文字高度涵盖了现象学的主要思想,深刻表达了胡塞尔搁置判断、海德格尔抛弃前见、梅洛?庞蒂回到前意识的世界的思想内涵,颇有佛教量论”现量”之意。 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在

扉页题有如下文字:如果你把了解的所有知识和周围人的话语都撇在一边,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与你原先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也许,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才更加真实。 短短的文字不掩思想的锋芒,透射出作者敏锐、犀利的思想。这段文字高度涵盖了现象学的主要思想,深刻表达了胡塞尔搁置判断、海德格尔抛弃前见、梅洛?庞蒂回到前意识的世界的思想内涵,颇有佛教量论”现量”之意。 通读完全书,感慨系之,这里谈两点肤浅的认识。 第一点,我认为楚渔先生《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应该在一个大背景下来看待其价值。 十九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按照梁启超的说法,大致经历了三个层面的学习,曰:器物、制度、文化。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国人以为,西人不过是挟”船坚炮利”之便,若我有

此坚船利炮则一定会国富民强,一雪国耻。于是,有了洋务运动。可是,甲午海战,号称东亚第一雄师的北洋水军却败得一塌糊涂,惊醒了国人,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不能解决国家实际问题。于是,一批一流人才,透过技术层面转而探讨西学的内在价值,看到了西方实用的技艺背后必有非实用的理论为其先导,因此,有的学者大量的翻译引进西方的政治理论、哲学著作,如严复;有的直接从政治制度的层面希望通过制度的变革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如杨度。这一思潮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的国共之争。然而,制度也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依然落后挨打。二十世纪初,有学者乃从文化层面开始探讨中西差异,探讨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鲁迅等人更是从国民性批判的角度,对国人进行的无情的思想精神鞭挞,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其实仍是此大背景下的继续探讨。我们知识分子百年间,引进这个学习那个,弄来太多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 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之中,阐明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可能还是不可能,以及规定源流、范围和界限.但是康德于第二版序之中,反而不是着重于进行理性批判的条件,而是改变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新概念,导致康德发动了哲学界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在导言中,康德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的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按这总问题细分了以下的四个问题:1.数学如何可能?2.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书大致的分为了五部份:“1.先验感性论,2.先验逻辑论,3.先验分析论,4.先验辩证论,5.先验方法论” 1.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 2.先验逻辑论 “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 3.先验分析论 “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 4.先验辩证论 “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 5.先验方法论 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奥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 知识论要义与其他: 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

《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

讀書筆記: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言(前三節) 一,《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藍公武譯;北京商務印書局,1960.03 二,《純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韋卓民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12 我想說的是,這本書對於我來說無論如何還是太難看懂了,加之一開始在圖書館拿到的是北京商務印書局的1960年藍公武先生的譯本,整本書都是之乎者也,難度更是加大了不少,研究了幾天毫無進展,後來我終於決定放棄,想到圖書館另找一本別的書,卻被我發現原來還有一本華中師範大學1991年出版的韋卓民先生的現代文譯本,我喜出望外地把它拿回宿舍研究,隨即發現,那些本來熟悉的現代文變得如此陌生,要看完是不可能的,於是就給自己定了個看完導言前三節的目標。第一次看下去,完全不知所云,到現在我總共把前三節看了5、6次,終於覺得小有所成。以下是我的讀書筆記。 導言 第一節:純粹知識與經驗性知識的區別 就時間的前後來說,知識在經驗的後面,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從經驗開始的,因為我們的知識能力覺醒而活動的原因是影響我們感官的對象一方面由其自身產生表像,另一方面激起我們的知性活動把這些表像進行比較,然後書上說是“用結合或分離的方法把感性印象的原料

製成稱為經驗的‘關於對象的知識’”。這就是知識的產生過程。 康德認為,“我們的一切知識雖然都從經驗開始,但卻不能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從經驗發生出來的。因為很有可能,甚至我們的經驗性的知識也是由我們通過印象所得的和我們自己的知識能力(感性印象不過是其機緣)本身提供出來的東西這兩者結合而成的。”。但是,如果這樣,也就是如果我們的知識能力能給我們獲得知識的過程提供這樣的便利,那我們可能稍有不慎就會把它所作出的增益和原來知識的原料混淆! 下麵解釋了一個叫“驗前知識”的概念,就是不依靠經驗,甚至不依靠任何感官印象的知識。它是有別於經驗性知識的一種知識,經驗性知識是起自驗後(也就是其起源在經驗之中的)。但是其實有很多明明是從經驗得來的知識被習慣於稱為是驗前得到的或者是能夠在驗前得到的,但事實不是這樣,事實上,我們能夠在經驗中找到這類知識的來源:通常這類知識並不是直接以經驗為基礎的而是以一條普遍的規律為基礎,但是這條規律的來源卻是我們的經驗。康德在這裏援用了一個“拆房子”的例子:一個人挖掉自己房屋的根基,我們就說,他應該驗前知道這房屋會倒塌,無需等到房屋實際塌下的經驗(畢竟拆房子的機會不多,所以通常這個人是第一次拆房子,所以他本身很可能並沒有經驗,假設沒人曾經告訴他,他也不曾目睹)。但是其實他這種知識是借鑒了一條重要的規律――“萬有引力”或者從平常人的角度講“一切物體都有重量”,才能知道在支承物被取下後屋子就會坍塌,而這條規律卻是我們從經驗得來的。所以這類知識並不能被認

为思维而教读后感

《为思维而教》读书心得 长期以来,学习被当成天经地义的苦差事。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如牛负重,可收效不大。在我们的身边或身上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总是抱怨学生:(1)一个相同的问题,老师都讲了这么多遍了,你怎么还不会,还犯同样的错误? (2)学生有思考、归纳、总结问题的习惯吗? (3)小组合作学生认真思考了吗?为什么不能用清晰地语言和思维来表达? 以上现象我们司空见惯,可又一筹莫展。带着这些疑问,假期拜读了郅庭瑾老师的《为思维而教》这本书。在书中充分阐述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更深深地认识到思维训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老师如果能够更好地引领着学生去思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思维品质的基础上都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如果学生在经历良好的思维教育后,能本质地看问题,努力探索,发现周围世界的规律,那这便是我们教学中最大的收获之一。 一、传统模式对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 作者首先在第一章中谈到了“传统模式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第一、由教师中心造成思维中的权威定式;第二、由书本中心造成思维中的唯书本定式;第三、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造成思维中的从众定式。”继而作者又追问了造成这些影响的背后原因,其中之一为“问题意识的缺失”。 看看我们的学生。虽然课改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这么多年,“知识本位”的思想早已得到了矫正。然而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强吗?他们会主动追问吗?他们有怀疑、批判精神吗?有多少学生会向老师提出质疑呢?又有多少学生会对书本提出质疑;我们的教学是不是还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着统一性?当一个问题的某种答案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时,有多少人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守自己的阵地?我们是不是依然把听话、顺从、遵守纪律作为好孩子的标准,而对个性、张扬、独立、与群体不太融合的学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接受和认同呢?在平时的教学中已关注到这种现象,并努力尝试着改变。在教学中注意从问题的角度出发,以问题引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读书笔记

读本书的目的 2015年5月6日 13:04 据说本书的操作性很强,通过阅读本书,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批判性思维操作方法 第1章正确提问的意义 2015年5月6日 13:08 告诉自己掌握批判性思维是必要的,并用充足的理由让自己确信这点 1,面对爆炸的信息时代,每天都遇到很多新的信息和观念,我们要决定对这些见闻做出正确的反映:简单的同意它,或者努力提一些问题尽量形成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2,批判性思维有益于我们思考教科书,因特网上的文字和论证,评判一个报告演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等.批判性思维包括提出一系列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恰当时机提问并回答问题的能力 3,我们所作的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印记----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的习惯。而这些限制了我们开放性的进行批判性思考.情感卷入危险性在于----你不能思考别人观点的合理性,仅仅是因为你讨厌这个人或不确定性.一个成功积极的学习者----对任何观点都保持开放性,并愿意改变自己过去的成见 4在批判性评价之前,先问问"谁关心这个问题",我们要花时间评价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不要浪费时间评价没意义的事情.时间是宝贵的. 5弱的批判性思维是用批判性思维来维护自己的意念;强的批判性思维是运用相同的技能来评估所有的信念,特别是评估自己的观点和信念. 6本书第一章提出了几个正确的问题.供人参考:

批判开端 2015年5月6日 14:33 第2章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你必须首先弄清楚别说人的结论是什么,然后才能评价.这其实需要练习才能辨别论题和结论这一章主要讲了怎么提炼一片文章的中心意思和观点.并将论题分为两类 1,描述性论题:判断性,"这是什么?"要求精准的回答 2,规定性论题:评价性."应该是什么"往往仁者见仁 第3章理由是什么 理由包括信念./证据/比喻类推以及其他用来支持其结论的陈述.在找出他人的理由之后,你必须考虑这些理由的说服力是强还是弱,是否完整等.我们必须分析作者的推理而不是仅仅读他的结论. 第4章哪些是歧义语句 从一开始就要确定论题/结论和理由,之后应该关注在推理中有歧义的语句,那些意义不明确但对推理没有影响的语句没有必要关注. 本章着重指出,在评价一个结论之前,必须精准的理解其结论和理由的真实含义.弄清楚有歧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第一版序讲哲学的危机,第二版序一上来就讲哥白尼革命。由结果判断学问是否走上康庄大道的容易我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结果有两个可能一自身无矛盾二实际应用。康德显然指的是前一个,这实际上是普遍同意作为标准。可是这个标准无效。比如中世纪一个修士会说耶稣基督的话自从说出后没有人不同意,从没有更易过,所以基督的话就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这显然是荒谬的。可是我们的确发现科学和哲学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康德再次说传统形而上学应当废弃。 首先是逻辑,我们的介绍中都漏了逻辑。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成为科学了。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 康德罗列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人类学来与逻辑学区分。这里给出了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形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 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 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实践的。这里的规定象是说一种静观,现实则寓有行动。 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

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

读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感 假期读了叔本华的著作颇有感触。阿图尔·叔本华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叔本华建议读这本书的前提是《纯粹理性批判》、《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更确切的说,这本书的主旨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在这本书中,叔本华试图解决康德哲学遗留下的难题。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不同,叔本华保留了物自体,并将其定义为意志。所以这整部书都是为了阐述这一思想的,他从写下这本书到去世为止坚信自己已经解决了世界之谜。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 对于叔本华而言,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体是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是世界的支柱,我们每个个人正是这样一个主体。而客体则是我们通过先验的时空范畴去认识的事物,比如我们的身体。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华认为人们的先天认识只有时间、空间和因果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读后感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读后感 首先,自然辩证法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全部,即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自然观和唯物论的自然观?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我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哲学的一个分支,不能笼统地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我认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包括自然辩证法和唯物论自然观两部分。其次,思维辩证法能不能概括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全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包括认识论的唯物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认识论的辩证法(或称思维辩证法,也可称辩证逻辑)。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中,都是从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方向来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列宁说过,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是同一个东西。对此绝不能理解为三者完全等同。我们知道,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认识辩证法),认识论包括认识的唯物论和认识的辩证法(辩证逻辑)。列宁说的三者同一,是辩证法的同一,是有差别的同一,是指三者都服从同一个辩证法规律。客观辩证法的规律与主观辩证法的规律,本质上是同一的,形式上是各异的,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再次,历史辩证法是否即是历史唯物主义?大家知道,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是有历史辩证法思想的,但能否说黑格尔哲学体系中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显然不一样说。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紧地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验证。"黑格尔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但他的历史观却是唯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不但是辩证的,而且是唯物的。所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应当包括两部分--历史的唯物论和历史的辩证法。因此,不能说历史辩证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反过来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历史辩证法。恩格斯指出:"如果我在英文中也像在其他许多文字中一样,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问的斗争,那末,即使英国的体面人物也不致于感到太震惊吧。"由此可见,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分为自然辩证法、思维辩证法、历史辩证法三个分支,是不恰当的。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就是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论这个体系由两大块有机组成,第一大块是辩证的唯物论,第二大块是唯物的辩证法。每

批判性思维的读后感10篇

批判性思维的读后感10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批判性思维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批判性,思维,读后感,10篇,批判性思维,一本,布鲁克,埃尔,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读后感中查看更多范文。 《批判性思维》是一本由[美]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美]理查德.帕克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307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XX-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批判性思维》读后感(一):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听说是美国的大学教材,好像教材都挺枯燥的,但这本书不一样,内容非常有趣,有点像《身边的博弈》、《别做正常的傻瓜》这类书,很好看!要知道,你所看到的,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哦,所以我们都要具备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读后感(二):书还行吧

如果要是有钱的话,还是买英文原版的来看吧!这本书整体来说,翻译的中规中矩,但是确实有一些概念的定义或者解释,翻译的有些拗口,让我觉得不是在读汉语,而是英式汉语,遇到这种情况,还是看英文原版吧,这样更好理解一些! 《批判性思维》读后感(三):敢再逻辑点么 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的逻辑类的大众读物,很适合我这种看上去逻辑,实际上不懂逻辑想要逻辑点的人。断断续续读可能不是好方法,本书适合抽出专门时间阅读。有些专业术语和图形需要费点脑筋,不过不懂也没关系,因为作者始终是深入浅出的,每章的小结都很通俗易懂。 《批判性思维》读后感(四):总体上来说,还是属于入门级的书我觉得 前半段举出了很多谬误类型,让我想到最多的是gRearguement 的写作和大一时候打辩论的那种感觉,要是大一就看了或许我辩论会更厉害一点吧~呵呵 后半段关于真值逻辑的那一部分让人想到最多的是高一集合那一章的东西,无论是逆否命题还是韦恩图都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高中的知识。 总体来说 还是一本很值得收藏和阅读的书 《批判性思维》读后感(五):读后感 缺点:有些地方翻译一般,尤其涉及演绎那里,少一些字理解起

读吴军《大学之路》有感

读吴军《大学之路》有感 读吴军《大学之路》有感 网络微信上,其实有好几篇很不错的《大学之路》总结了。我只是从一个普通妈妈的角度说点>读后感。 吴军博士的这本书的确担当得起–内容详实,文笔流畅,角度独特。 他重点在介绍北美和英国的大名校起源思想,背景,培养人才的宗旨,本科硕士和博士间的求学和招生区别,华人如何突破招生歧视,以及几大名校各自的特点。 我个人印象最深的在三个方面。 第一:吴军博士本人一波三折的受教育过程。 他在清华本科毕业,因为成绩不在top 2, 没有直接进计算机的硕士,'只能'先工作了两年,然后去了和本科关系不是那么大的电子工程读硕士,却无心插柳地找到了真正的爱好自然语言处理。在清华工作几年,坚定了要在语音识别系统当顶尖人物的想法,于是去美国读博士,并且从一而终,没有像很多人是为了生计而读,到景气的年头马上不读。 读博期间有了不小的研究成果,得意之际却遭遇第一次答辩未过,同时也错过了IT 的黄金时代,工作从随找找变成要等等,却也因此沉下心来,奋发钻研,找到了搜寻界的一个超级算法,提高效率千倍,也成就了非常出色的博士论文。最终答辩通过的同时,突破Google面试的千人斩(千人申请中被录取)。 和许多IT界的老大相比,他的求学经历是比较长的,算是很耐得住寂寞。就像他自己说的,跑马拉松,一开头总是人山人海,到中途的时候少很多,到终点没多少,所以关键不在你开头跑多快,而是能否一直跑。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觉得还需要指出的是,马拉松也有不同的举办地点,如果说大学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很多学生眼中的结束),那么清华就是一个高端的出发点。不管你后面怎么折腾吧,至少比从一个山旮旯里出发要便利很多。 能够去一个质量高的大学读本科,开阔眼界,培养素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将来你能跑多久,是有重大影响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种很正常的社会常态。 第二:怎么能从根本上改变一点华裔在名校录取上遭遇的歧视。 吴军博士认为,华裔孩子,想要去上名校的,基本都有很过硬的成绩,而且是全面开花。但是,有没有必要大家都去上竞赛提高班呢?到最后,如果要在国家级的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需要花大量海量的时间做题,在common core成绩已经很好的前提下,剩下的时间,到底如何分配更加有特色对社会更有帮助? 我也深有同感,哈佛真的需要那么多进入到奥数奥物奥化啥等级的人吗?未必的。如果人家不觉得有这个需求,干嘛要录取你。 这些大学,除了那些乌糟糟的裙带子弟,最终主要培养的是有社会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领军人物,以及,要爱,就请深爱–你真正的热情在哪里,不需要开那么多花,能十几年坚持做一件,做到最好,当然也不一定行,但感觉比一窝蜂去到处参加>培训班考试比赛要实城点。(超级牛娃及其爹妈请自动忽略。) 还有一个被华裔超级忽视的地方–捐款!管你喜欢不喜欢,这就是一个文化风气,私立小学中学大学靠啥过日子?不就是要大家伙爽快点掏钱嘛!光指望去享受教育,不想财力支持,学校怎么开课?土豪们有的是钱买酒庄,买品牌,如果真要为下一代着想,捐款给那些个大名校才是正理。 不要以为这是势利是铜臭,其实也是很正常的社会常态,双向的支持而已。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优.选)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

一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我们如何思维读书心得完整版

我们如何思维读书心得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约翰·杜威的哲学与教育思想 杜威在基本哲学路线上继承了经验论传统。他把经验解释为超出物质和精神对立之外的中性的东西,既否定经验是客观对象的主观反映,也反对把经验看作是一种纯粹主观意识。在杜威看来,经验既包括人的情感、意志、思想等一切心理意识的、主观的东西,也包括事物、事件及其特性等一切“客观”的东西。杜威否定思想、概念、理论等等是客观对象的反映,认为它们不具有客观真理的意义,而只能作为有用的假设。它们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只要它们对实现目的有用或者对有机体适应环境有用,它们便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杜威非常重视教育和哲学的关系,甚至把哲学看作是“教育的普遍理论”、“广义的教育学说”。他认为,教育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而思想和学习是人用来适应生活要求的工具,人为了生活而思考,所以哲学也是一种生活工具。掌握生活工具要通过教育,教育好像是实验室。哲学的种种理论可以在其中经过一番试验,使之成为具体的。杜威一生的哲学活动从没有与其教育活动分开,他的教育活动也从没忘掉工具主义哲学。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首先来看一下书的基本内容吧,也供未读者有个基本的预览。本书共分为3大部分,十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可以概括为思维训练的一般性问题,包括思维的基本概念、思维训练的必要性、思维训练的社会、自然和智力条件。第二部分可以概括为思维训练的性质及成长,主要是思维成长过程中所必经的过程,也可以成为逻辑元素。包括完整思维过程分析、归纳、演绎、判断、意义、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科学思维和经验思维。其中,意义被给予了较大的篇幅阐述。第三部分可以概括为如何训练思维,从活动、语言、观察、讲课进行了阐释,并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 本书是我6月份以来所认真阅读的第4本书,为每一章进行了总结,并为该书画了3副思维导图。本书在豆瓣上的评论者不多,评分也并不高,被我购买实属偶然,属于购买《研究是一门艺术》时的凑单商品。购买该书当然也得感谢书商的成功宣传“被胡适等学者推荐为青年必读书”,之所以说感谢是因为该书确实值得推荐,给了我比较大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杜威对我所从事的职业曾有杰出的贡献,对我而言当然并不陌生,但认真阅读他的着作还是第一次。该书可以从两个层面给读者提供思考,即教育层面和思维层面。 书商的成功宣传“被胡适等学者推荐为青年必读书”,之所以说感谢是因为该书确实值得推荐,给了我比较大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杜威对我所从事的职业曾有杰出的贡献,对我而言当然并不陌生,但认真阅读他的着作还是第一次。该书可以从两个层面给读者提供思考,即教育层面和思维层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