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 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与TOD或TO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水体自净从净化机制来看,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氧垂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特点

5.试论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标、环境容量之间的联系。

答:环境容量是水环境质量标准指定的基本依据,而水环境质量标准则是排放标准指定的依据。

6.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哪几种?各标准的使用范围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又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

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基本上都是浓度标准。

国家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规定了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用于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行业标准:根据部分行业排放废水的特点和治理技术发展水平,国家对部分行业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省、直辖市等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管辖地水体污染空制需要,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仿治法》制定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地方标准可以增加污染物控制指标,但不能减少;可以提高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但不能降低标准。

二、污水的物理处理

1.试说明沉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各适用在哪些场合?课后习题有答案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答:沉砂池的设置目的是去除污水中泥砂、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控制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速度,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颗粒则随水流带走。平流式沉砂池是通过控制进入的污水流速,以重力分离无机颗粒;而曝气沉砂池是由于曝气作用,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流动,整个池内水流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无机砂粒由于离心力作用而沉入集砂槽中。3.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上浮)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上浮的因素有哪些?答:水的沉淀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密度比水大,在重力作用下,悬浮物下沉而实现悬浮物与废水分离。F1、F2分别表示球形颗粒的重力和水对颗粒的浮力,则颗粒在水中的有效重量为(1)式中:d为球体颗粒的直径;ρs、ρ分别表示颗粒及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以F3表示水对颗粒沉淀的摩擦阻力,则(2)式中:A为颗粒在沉淀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对球形颗粒,A ;u为颗粒沉速;λ为阻力系数。对于层流,结合式(1)和(2),在Re<1时,

u 式中:μ为水的黏度。上式表明:(1)颗粒与水的密度差(ρs-ρ)愈大,沉速愈快,成正比关系。当ρs>ρ时,颗粒下沉;当ρs<ρ时,颗粒上浮;当ρs=ρ时,颗粒既不上浮也不下沉;(2)颗粒直径愈大,沉速愈快,成正比的平方关系;(3)水的黏度愈小,沉速愈快,成反比关系。因水的黏度与水温成反比,故提高水温有利于加速沉淀。

4.已知某小型污水处理站设计流量为Q=400m3/h,悬浮固体浓度ss=250mg/L。设沉淀效率为55%。根据试验性能曲线查得μ0=2.8m/h,污水的含水率为98%,试为该处理站设计竖流式初沉池。

5.已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平均流量为Q=20000m3/d,服务人口100000人,初沉污泥量按25g/(人?日),污泥含水率按97%计算,试为该处理站设计曝气沉砂池和平流式沉淀池。

6.加压溶气气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溶气方式?各有何特点?答案见课后习题7.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黏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改善微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性能?答:见1-6章内容概要。8.气固比的定义是什么?如何确定适当的气固比?

答:气固比(а)的定义是溶解空气量(A)与原水中悬浮固体含量(S)的比值,可用下式表

示:气固比选用涉及原水水质、出水要求、设备、动力等因素,对于所处理的废水最好金国气浮试验来确定气固比,无试验资料时一般取0.005-0.06,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时取下限,如选用0.005-0.006;但悬浮固体较高时,可选用上限,如气浮用语剩余污泥浓缩时气固比一般采用0.0 3-0.04。9.在废水处理中,气浮法与沉淀法相比较,各有何缺点?

10.某工业废水水量为1200 m3/d,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为800 mg/L,需要进行气浮法预处理,请为其设计平流式气浮池处理系统。

11.如何改进及提高沉淀或气浮分离效果?

答:由式可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大悬浮颗粒的直径,减小流体的黏度等都能提高沉淀或气浮分离效果。如:通过混凝处理增大颗粒粒径,提高水温以减小水的黏度。另外,也可以减

小气泡直径来提高气浮分离效果。

三、污水的生物处理基本概念

1.简述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的原理和使用条件。

答:污水生物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水中存在溶解氧的条件下(即水中存在分子氧)。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水中既无分子氧又无化合态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2.某种污水在一连续进水和完全均匀混合的反应器进行处理,假设反应是不可逆的,且符合一级反应(v=kSA),反应速率常数k为0.5d-1,求解当反应池容积为20 m3、反应效率为98%时,该反应器能够处理的污水流量为多大?

3.简述城镇污水生物脱氮过程的基本步骤。

答:污水生物脱氮过程氮的转化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1)氨化: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合物产生氨的过程称为氨化反应。在氨化微生物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分解、转化为氨态氮。

(2)硝化反应: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3)反硝化反应:在缺氧条件下,NO2-和NO3-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氮气。

4.简述生物除磷的原理。四、活性污泥法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是什么?答: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等基本组成部分。图如书251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与池内的活性污泥混合成混合液,并在池内充分曝气,一方面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向活性污泥供氧,保持好氧条件,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废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后,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净化的废水排出。大部分二沉池的沉淀污泥回流到曝气池进口,与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混合。

2.常用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答:曝气池实质上是一个反应器,它的池型与所需的水力特征及反应要求密切相关,主要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封闭环流式及续批式四大类。

3.活性污泥法有哪些主要运行方式?各运行方式有何特点?

答:活性污泥法主要运行方式有:普通曝气法、渐减曝气法、阶段曝气法、吸附再生(接触稳定)法、吸附—生物降解工艺、延时曝气法、纯氧曝气法和间歇活性污泥法。

特点:

普通曝气法:在曝气池内,废水有机物浓度和需氧量沿池长逐步下降,而供氧量沿池长均匀分布,可能出现前段供氧不足,后段供氧过剩的现象。这种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在于因曝气时间长而处理效率高,一般BOD去除率为90%—95%,特别适用于处理要求高而水质比较稳定的废水;但它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其他在课后习题)

4.解释污泥泥龄的概念,说明它在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答:污泥泥龄为在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

污泥泥龄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设计、运行的重要参数,在理论上也有重要意义。以污泥泥龄作为生物处理的控制参数,其重要性是明显的,因为通过控制污泥泥龄,可以控制微生物的比增长速率及系统中微生物的生理状态。

5.从气体传递的双膜理论,分析氧传递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氧传递速率的主要因素为气相中氧分压、液相中氧的浓度梯度、气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水温、污水的性质、水流的紊乱程度等。

(1)废水水质:污水中含有各种杂质,对氧的传递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是溶解性有机物,特别是某些表面活性物质,他们会在气液界面处集中,形成一层分子膜,增加氧传递的阻力,影响氧分子的扩散。

(2)水温:水温对氧传递影响较大,水温上升,水的饿黏度降低,液膜厚度减小,扩散系数提高,KL a值增高;反之,则KLa值降低。水温对溶解氧饱和度Cs值也会产生影响。随着温度的增加,KLa值增大,Cs值降低,液相中氧的浓度梯度有所减小。因此,水温对氧转移有两种相反的影响,但并不是完全抵消,总的来说,水温降低有利于氧的转移。

(3)氧分压:Cs值除了受到污水中溶解盐及温度的影响外,自然还受到氧分压或气压的影响,气压降低,Cs值也随之下降;反之则提高。

6.生物脱氮、除磷的环境条件要求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说明主要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特点。答: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有:(1)环境因素,如温度、pH、DO;(2)工艺因素,如污泥泥龄、各反应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二沉池的沉淀效果;(3)污水成分,如污水中易降解有机物浓度,BOD5

与N、P的比值等。常用脱氮除磷工艺性能特点工艺名称优点缺点AN/O 在好氧前去除BOD,节能;硝化前产生碱度;

前缺氧具有选择池的作用脱氮效果受内循环比影响;可能存在诺卡氏菌的问题;

需要控制循环混合液的DOAP/O 工艺过程简单;水力停留时间短;污泥沉降性能好;聚磷菌碳源丰富,除磷效果好如有硝化发生除磷效果会降低;工艺灵活性差

A2/O 同时脱氮除磷;反硝化过程为硝化提供碱度;水力停留时间短;反硝化过程同时除去有机物;污泥沉降性能好回流污泥含有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对除磷效果有影响;脱氮受回流比影响;聚磷菌和反硝化菌都需要易降解有机物倒置A2/O 同时脱氮除磷;厌氧区释磷无硝酸盐的影响;无混合液回流,流程简单,节能;反硝化过程同时除去有机物;好氧吸磷充分;污泥沉降性能好;厌氧释磷得不到优质降解碳源;无混合液回流时总氮去除效果不高

UCT 减少了进入厌氧区的硝酸盐量,提高了除磷效率;对有机物浓度偏低的污水,除磷效率有所改善;脱氮效果好操作较为复杂;需增加附加回流系统

改良Bardenpho 脱氮效果优秀;污泥沉降性能好池体分隔较多;池体容积较大PhoStrip 易于与现有设施结合及改造;过程灵活性好;除磷性能不受进水有机物浓度限制;加药量比采用化学沉淀法小很多;出水磷酸盐浓度可稳定小于1mg/L 需要投加化学药剂;混合液需保持较高DO浓度,以防止磷在二沉池中释放;需附加的池体用于磷的解吸;如使用石灰可能存在结垢问题

SBR及变形工艺可同时脱氮除磷;静置沉淀可获得低SS出水;耐受水力冲击负荷;操作灵活性好

同时脱氮除磷时操作复杂;滗水设施的可靠性对出水水质影响大;设计过程复杂;维护要求高,运行对自动控制依赖性强;池体容积较大7.如何计算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曝气池容积、曝气池需氧量和剩余污泥量?8.如何计算生物脱氮系统反硝化池的容积?9.仔细分析污水中COD的组成,并说明它们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去除途径。答:污水中COD的组成如下图。其中可生物降解的大多数被微生物降解;不可生物降解的溶解态COD随出水流走,颗粒态COD进入剩余污泥。总COD可生物降解C

OD不可生物降解COD易生物降解(溶解态)复杂有机物挥发性脂肪酸颗粒态溶解态颗粒态10.二沉池的功能和构造与一般沉淀池有什么不同?在二沉池中设置斜板为什么不能取得理想效果?答:二沉池的功能要考虑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的要求;二沉池的构造可与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类似,可以采用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但在构造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二沉池的进水部分要仔细考虑,应使布水均匀并造成有利于絮凝的条件,使污泥絮凝结大。(2)二沉池中污泥絮凝体较轻,容易被水挟走,因此要限制出流堰处的流速,可在池面设置更多的出水堰槽,使单位堰长的出水量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二沉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大于1.17L/(s?m)。(3)污泥斗的容积,要考虑污泥浓缩的要求。(4)二沉池应设置浮渣的收集、撇除、输送和处置装置。斜板可以提高沉淀效能的原理主要适用于自由沉淀,但在二沉池中,沉淀形式主要属于成层沉淀而非自由沉淀。五、生物膜法1.什么是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有哪些特点?答: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废水获得净化,同时,生物膜内的微生物不断生长与繁殖。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1)固着于固体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2)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3)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4)因高营养级的微生物存在,有机物代谢时较多的转化为能量,合成新细胞即剩余污泥量较少。(5)多采用自然通风供氧。(6)活性生物量难以人为控制,因而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7)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2.试述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答:生物膜法是使细菌和菌类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3.比较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答:生物膜法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宜于固液分离,且没有污泥膨胀现象;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相比,生物膜处理法中的各种工艺都是比较易于维护管理的而且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工艺,还都是节省能源的,动力费用较低,去除单位重量BOD的耗电量较少。4.生物膜的形成一般有哪几个过程?与活性污泥相比有什么区别?答:生物膜在载体上的生长过程是这样的:当有机废水或活性污泥悬浮液培养而成的接种液流过载体时,水中的悬浮物及微生物被吸附于固体表面上,其中的微生物利用有机底物而生长繁殖,逐渐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黏液状的生物膜。这层生物膜具有生物化学活性,又进一步吸附、分解废水中呈悬浮、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污染物。活性污泥是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而生鹅膜是微生物固着于载体表面生长的。5.生物膜法有哪几种形式?试比较它们的特点。答:生物膜法的形式有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6.试述各种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答:7.生物滤池有几种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具体条件?8.影响生物滤池处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1)滤池高度:滤床上层,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繁殖速率高,种属较低级,以细菌为主,生物膜量较多,有机物去除速率较高。随着滤床深度增加,微生物从低级趋向高级,种类逐渐增多,生物膜两从多到少。研究表明,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在一定条件下是随着滤床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在滤床高度超过某一数值后,处理效率的提高微不足道,是不经济的。(3)处理水回流:回流对生物滤池性能有下述影响:①回流可提高生物滤池的滤速,它是使生物滤池由低负荷变为高负荷的方法之一②提高滤率有利于防止灰蝇和减少恶臭;③当进水缺氧、腐化、缺少营养元素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时,回流可改善进水的腐化状况,提供营养元素和降低毒物浓度;④进水的水质水量有波动说,回流有调节和稳定进水的作用。(4)供氧:向生物滤池供给充足的氧是保证生物膜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有利于排除代谢产物。9.影响生物转盘处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答:影响生物转盘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水力负荷、转盘的转速、级数、水温和溶解氧等。水力负荷对出水水质和BOD5去除率有明显的影响;生物转盘的转速也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包括影响溶解氧的供给,微生物与污水的接触,污水的混合程度和传质,过剩生物膜的脱落,从而影响有机物的去除率。10.某工业废水水量为600 m3/d,BOD5为430 mg/L,经初沉池后进入高负荷生物率池处理,要求出水BOD 5≤30 mg/L,试计算高负荷生物率池尺寸和回流比。 11.某印染厂废水量为1000 m3/d,废水平均BO D5为170 mg/L,COD为600 mg/L,试计算生物转盘尺寸。12.某印染厂废水量为1500 m3/d,废水

平均BOD5为170 mg/L,COD为600 mg/L,采用生物接触池处理,要求出水BOD5≤20 mg/L,COD≤250 mg/L,试计算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尺寸。六、污水的厌氧处理1.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2.厌氧发酵分为哪几个阶段?为什么厌氧生物处理有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之分?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不足之处?答:厌氧发酵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为水解酸化阶段、产氢产甲烷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存及生物化学反应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各类微生物适宜的温度范围是不同的,各类产甲烷菌的温度范围为5—60℃,在35℃和53℃上下可分别获得较高的消化效率,温度为40—45℃时,厌氧消化效率最低。由此可见,各种产甲烷菌的适宜温度区域不一致,而且最适宜温度范围较小。根据产甲烷菌适宜温度条件的不同,厌氧法分为常温消化、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3.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高厌氧处理的效能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答: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pH、温度、生物固体停留时间、搅拌和混合、营养与C/N比、有毒物质、有机负荷、氧化还原电位、厌氧活性污泥等。4.试比较现有几种厌氧处理方法和构筑物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答:见课后习题5试述UASB反应器的构造和高效运行的特点。见课后习题6.某地区设计人口为80000人,人均日污水量为100L,污泥含水率为95%,试估算完全混合污泥消化池的有效容积。七、污水的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1.化学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的哪类杂质?它与生物处理相比有什么特点(成本、运行、管理、占地、污泥等)?答:化学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污水中的无机或有机的(难以生物降解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它与生物处理法相比的特点:运行成本高,操作管理方便,占地少,污泥产生量多。2.化学处理所产生的污泥,与生物处理相比,在数量(质量及体积)上、最后处理、处置上有什么不同? 3.化学混凝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是什么?城镇污水的处理是否可用化学混凝法,为什么?答:见该章内容概要。压缩双电层特别适用于无机盐混凝剂所提供的简单离子的情况。在城镇污水处理方面,过去很少采用化学混凝的方法。但近年来,化学混凝剂的品种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发展,使化学混凝处理城镇污水有一定的竞争力。4.化学混凝剂在投加时为什么必须立即与处理水混合、剧烈搅拌?答:为使混凝剂达到优异的混凝效果,应尽量使胶体脱稳,并使吸附架桥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当混凝剂投放水中后,应立即进行剧烈搅拌,使带电聚合物迅速均匀地与全部胶体杂质接触,使胶粒脱稳,随后,脱稳胶粒在相互凝聚的同时,靠聚合度不断增大的高聚物的吸附架桥作用,形成大的絮凝体,使混凝过程很好地完成。5.化学沉淀法与化学混凝法在原理上有何不同?使用的药剂有何不同?答:化学沉淀是向废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与废水中的一些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而从水中析出,以达到降低水中溶解污染物的目的。化学混凝则是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细小悬浮固体和胶体脱稳,形成大的絮体的过程。6.氧化和还原有何特点?是否废水中的杂质必须是氧化剂或

还原记才能用此方法?见课后习题7.物理化学处理与化学处理相比,在原理上有何不同?处理的对象有什么不同?在处理成本和运行管理方面又有什么特点?答:8.用吸附法处理废水,可以达到出水极为洁净。那么是否对处理要求高、出水要求高的废水,原则上都可以考虑采用吸附法?为什么?答:不是。由于吸附法对进水的预处理要求高,吸附剂的价格昂贵,因此在废水处理中,吸附法主要用来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污染物,达到深度净化的目的。或是从高浓度的废水中吸附某些物质达到资源回收和治理的目的。铬废水,可以用氧化和还原法,化学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加以处理,那么,在什么条件下,用离子交换法进行

处理是比较合适的?

答:回收10.从水中去除某些离子(例如脱盐),可以用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当含盐浓度较高时,应用什么方法?为什么?11.有机酚的去除可以用萃取法。那么,废水中的无机物的去除是否可

以用萃取法?为什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 2、H 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 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与TOD或TO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水体自净从净化机制来看,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氧垂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特点 5.试论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标、环境容量之间的联系。 答:环境容量是水环境质量标准指定的基本依据,而水环境质量标准则是排放标准指定的依据。 6.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哪几种?各标准的使用范围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又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 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基本上都是浓度标准。 国家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规定了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用于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卷A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气固比 2.氧垂曲线 3.吸附再生法 4.剩余污泥 5.@ 6.折点加氯消毒法 7.回流比 8.生物膜法 9.活性污泥法 10.生物脱氮 11.泥龄 12.BOD5 13.COD 14.} 15.水体自净 16.污泥指数 17.剩余污泥 18.破乳 19.大阻力配水系统 20.小阻力配水系统 二、问答题 1.试说明沉淀有哪几种因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各适用在哪些场合 2.{ 3.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 何区别 4.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浮 上)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浮上的因素有哪些 5.加压溶气浮上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溶气方式各有何 特点在废水处理中,浮上法与沉淀法相比较,各有何缺点 6.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法的目的和所采用的处理设备有何不同

7.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的本质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8.在生化反应过程中,酶起了什么作用酶具有哪些特性 9.影响微生物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为什么说在好氧生物处理中,溶解氧是 一个十公重要的环境因素 10.什么叫生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在废水生物处理中,采用了哪两个基本方程 式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1.; 12.建立生物下理过程数学模式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这个基 本数学模式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内容试述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 13.好氧塘中溶解氧和pH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14.污水土地处理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15.试述土地处理法去除污染物的基本原理。 16.土地处理系统设计的主要工艺参数是什么选用参数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17.试述各种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 18.生物滤池有几种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具体条件 19.影响生物滤池处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曝气设备 的作用和分类如何,如何测定曝气设备的性能 20.》 21.活性污泥有哪些主要的运行方式,各种运行方式的特点是什么促使各种运 行方式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22.曝气池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3.曝气池和二沉池的作用和相互联系是什么 24.产生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集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集 一、简答题 1、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平面布置等角度简单描述一个你所了解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是你所在城 市的污水厂,也可以是你曾参观过的污水厂)。 2、在好氧条件下,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由哪几个生物过程完成的?请分别给出其反应方程式。 3、试比较“生物膜法”和“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有何不同? 4、请简述Orbal氧化沟的基本概念。 5、试简述影响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 6、在一个启动运行不久的处理厌氧反应器出水的活性污泥工艺中,由于负荷较低,曝气池内的溶解氧较 高,结果发现污泥在二沉池中有上浮的现象;从曝气池中取混合液测定其SV时发现污泥的沉降很好,但0.5~1.0小时后,即出现污泥成团上浮;镜检观察未发现有大量丝状菌;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对策。 7、试推导L—M模式的两个基本方程和四个基本导出方程。 8、普通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法和完全混合法各有什么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有机废水BOD5的去除 率如何?根据活性污泥增长曲线来看,这几种运行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什么地方?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9、试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产生原因、分类、以及相应的对策。 10、废水可生化性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主要方法有那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1、试指出污泥沉降比SV、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指数SVI的定义,以及其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意义 以及一般的正常数值范围。 12、试简述生物膜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原理与过程,并比较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主要差别。 13、试简述活性污泥系统运行过程中曝气池中常见的异常现象,并同时给出简单的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 14、试比较以下概念:污泥腐化、污泥解体、污泥上浮、污泥膨胀,并分别给出其形成原因及相应对策。 15、请画出氧转移双膜理论的示意图,并结合图从Fick定律推导出氧的总转移系数K La的表达式,并对影 响氧转移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16、试推导出活性污泥系统出水水质与动力学常数之间的关系式。 17、请分别画出一个典型的工业废水处理流程和城市污水处理流程。 18、沉淀可以分为几大类?主要的沉淀池形式有几种?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与初沉池的主要区别是什 么?试分别予以简单说明。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课

1 污水主要分哪几类?城市污水的排放为什么会使水环境恶化?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 城市污水排放所产生的危害: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直接排放水体后由于有机物的分解需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中的溶解氧大大降低,最终导致鱼虾死亡,水体发臭,使水体失去原来的平衡净化能力,使水体恶化 2反映污水污染程度的指标包括哪三大类?每大类各有哪些指标? 反映污水污染程度的指标: 物理指标:水温,色度,臭味,固体含量 化学指标:无机物包括酸碱度,氮,磷,无机盐及重金属;有机物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 生物指标:大肠菌群指数,大肠菌群总数,病毒及细菌总数 3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转化及关系如何?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分两个过程,氨化和硝化,生活污水的BOD与哪个阶段相配?氨化与硝化能否同时进行? 污水中含氮化合物有: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有机氮不稳定容易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其他三种。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为氨氮,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为氨,再分解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生活污水的BOD与氨化过程相匹配。氨化与硝化不是同时进行,一般在碳化阶段5到10天才产生一定数量的硝化菌 4简述BOD,COD,TOD,TOC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氧化分哪两个阶段?各有何特点?这两阶段与BOD的关系? BOD:在水温20度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 COD: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消耗的氧量。 TOD:有机物主要元素C,H,O,N,P等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水,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所消耗的氧量。TOC:在900度高温下,将有机物所含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并折算成含碳量。 TOD>COD>BOD>TOC。 可生物降解的过程:第一阶段:碳氧化阶段,在异氧菌的作用下,含碳有机物被氧化成氨气,第二阶段:硝化阶段,在自养菌的作用下,氨气被氧化成亚硝酸根离子和水,再在自养菌的作用下亚硝酸根离子被氧化成硝酸根离子。两个过程都能释放出微生物活动所需的能量。碳化过程与BOD有关。 5什么是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发生改变,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 6水体的热污染会造成什么后果? 水体的饱和溶解氧与水体的温度成反比,水体的温度升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的亏氧量也随之减少,故大气中的氧向水体传递的速率变慢,此外,由于水温升高,水生生物的好氧速率加快,加速水体溶解氧的消耗,造成鱼类和水体生物的窒息死亡,使水质迅速恶化。导致水体化学反应加快可引发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臭味加剧。使水体的细菌繁殖加快。加速藻类的繁殖。 7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富营养化导致水体藻类大量疯长,隔绝水面与大气之间的富氧,加上藻类自身死亡和腐化,消耗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迅速降低。藻类堵塞鱼鳃和缺氧,造成鱼类窒息死亡。死亡的藻类和鱼类不断沉积于水体底部,逐渐淤积,最终使水体演变为沼泽和旱地。 形成原因主要是: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 8什么是水体自净?水体自净过程按机理可分为哪三大类? 水体自净: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水体部分或完全恢复原貌。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答: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臭味(4)固体含量, 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 (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 2、H 2 O、NO 2 和SO 2 ,所消 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 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 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 3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 2、H 2 O、NO 2 和SO 2 ,所消 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OD > COD >BOD20>BOD5>OC 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COD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仅需要数小时,并且不受水质的影响。而化学需氧量COD则不能象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此外,污水中存在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要消耗氧,以COD表示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两者的差值大致等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差值越大,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越多,越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两者的比值可作为该污水是否适宜于采用生物处理的判别标准,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处理。 4 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物理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化学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生物净化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耗氧与亏氧是同时存在的, 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称为氧垂直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下。 5 试论述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 排放标准是指最高允许的排放浓度,污水的排放标准分为一,二,三级标准,而水环境质量标准是用来评估 水体的质量和污染情况的,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洋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环境容量则是 指环境在其自净范围类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量. 排放标准是根据自然界对于污染物自净能力而定的,和环境容量有很大关系,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纯生态环境为参照,根据各地情况不同而制定的。排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2、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3、污水的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机械力作用使城镇污水水质发生变化的处理过程。 4、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已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5、气浮法:气浮法是一种有效的固——液和液——液分离方法,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6、污水生物处理:污水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7、发酵:指的是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8、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 9、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它包括Ma、Me、及Mi三者,不包括污泥中无机物质。P-102 1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P-103 11、污泥体积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P-103 12、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网上搜索的) 13、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某些成分被富集的过程成为吸附。 14、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好氧呼吸。 15、缺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称为缺氧呼吸。 16、同化作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氨氮或有机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并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得以从污水中去除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17、生物膜法(P190):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及生物流化床等工艺形式,其共同的特点是微生物附着生长在滤料或填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后,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污水得到净化。18、物理净化(P7):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19、化学净化(P-7):是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20、生物净化(P-7):是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二、填空 1、污水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雨水、城镇污水 2、表示污水化学性质的污染指标:可分为有机指标(生化需氧量(BOD) 、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C)、油类污染物、酚类污染物、表面活性剂、有机碱、有机农药、苯类化合物)和无机指标( PH、植物营养元素、重金属、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总砷、含硫化合物、氰化物) 3、水体自净分类: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4、根据地域,污水排放标准分为哪些? 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分为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 5、沉淀类型 6-404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复习题

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复习题 第一章排水管渠系统 一、填空 1、污水按照来源不同,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3 类。 2、根据不同的要求,经处理后的污水其最后出路有:排放水体、灌溉农田、重复使用。 3、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二、简答题 1、污水分为几类,其性质特征是什么? 答: 按照来源的不同,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3类。 生活污水是属于污染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尿素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等,以及常在粪便中出现的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西传染病菌等。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排出的废水,来自车间或矿场。由于各种工厂的生产类别、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材料以及用水成分的不同,使工业废水的水质变化很大。 降水即大气降水,包括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一般比较清洁,但其形成的径流量较大,则危害较大。 2、何为排水系统及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 答: 1.排水系统:为了系统地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 称为排水系统。

2.排水体制:采用不同的污水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也称排水制 度。 3.排水体制分类: A.合流制: 优点:工程造价投资少,缺点:对水体污染严重。 B.分流制: 缺点:工程造价投资巨大,优点:对环境污染很小。 3、排水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 答: 1.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废水的工程设施。 2.污水厂:改善水质和回收利用污水的工程设施。 3.出水口:净化后废水排入水体的工程措施。 4、排水系统布置形式有哪几种? 答: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有:正交式、截流式、平行式、分区式、分散式、环绕式。 5、排水管道材料主要有哪些? 答: 1.混凝土管 2.钢筋混凝土管 3.塑料管和玻璃钢管 4.陶土管 5.金属管

水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习题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 的联系及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过程及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及BO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及TOD或TO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水体自净从净化机制来看,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氧垂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特点 5.试论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标、环境容量之间的联系。 答:环境容量是水环境质量标准指定的基本依据,而水环境质量标准则是排放标准指定的依据。 6.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哪几种?各标准的使用范围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又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及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各3分,共9分) 1、污水回用:也称再生利用,是指污水经处理达到回用水水质要求后,回用于工业、农业、城市杂用、景观娱乐、补充地下水地表水等。 2、好氧生物处理:污水中有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 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3、高级氧化技术:以羟基自由基为主要氧化剂的氧化工艺,该工艺一般采用两种或多种氧化剂联用发生协同效应,或者与催化剂联用,提高羟基自由基的生成量和生成速率,加速反应过程,提高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 评分:以上名词解释的评分采用(1)概念正确、(2)表达规范、(3)内涵要点齐备各占三分之一的原则,来评判。其中尤以要点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池即SBR池常规工艺过程包括5个基本过程,他们分别是进水、(反应)、(沉淀)、(排水排泥)、闲置。 2、对于一般的城镇污水,初沉池的去除对象是(悬浮固体),可以去除SS约(40-55)%,同时可以去除(20-30)%的BOD5。 3、废水中的油通常有4种存在形态,分别是可浮油、(细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其中粒径小于10μm的称为(乳化油)。 4、生化反应中,产率系数y反映了(底物减少速率)和(细胞增长速率)之间的关系,它是污水生物处理中研究生化反应过程的一个重要规律。。 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基本流程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曝气设备不仅传递氧气进入混合液,同时还起到(搅拌)作用而使混合液悬浮。。 三、判断对错(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ABC; 2、ACD; 3、BCD; 4、ABCD; 5、A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24分) 1、含油废水为什么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或者浇灌田地?针对含油废水你认为采用何种工艺处理比较合适?(8分) 答:含油废水的危害:对生态系统;对植物;对土壤;对水体(4分)。工艺:隔油池;气浮设备, 2、简单说明MBR工艺净水的工艺过程与原理及其优缺点。 答案及评分标准:其过程原理4分,优缺点各2分。 3、为什么染料工业废水一般不能直接排入城市下水管网,若对某改种废水进行一级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你将考虑采用那些单元?使用这些单元的理由是什么? 评分标准:原因:搞挥发性、有毒有害、高色度、pH等。叙述至少三个单元且选择单元理由充分,概念正确。共8分。 六、论述题(26分):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运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来净化城市污水,出水水质一直稳定,并直接排放于附近的一个河流。近期由于原水水质波动剧烈,发现二沉池泥面升高,导致出水水质受到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DOC)doc资料

第一篇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氧污染物是指()。 A.无机物 B.有机物 C.植物营养物 D.油类污染物 2.反映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总量的水质指标是()。 A BOD B COD C TSP D SS 3.城市污水厂目前常采用()处理。 A 一级处理B二级处理 C 三级处理 4.废水的一级处理主要去除的是()。 A BOD B COD C N D SS 5. 下列水质指标中()能反映废水中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污染物的量。 A BOD B COD C TSP D SS 6.污水的一级处理常用()。 A 物理法 B 化学法 C 生物法 7.生活污水适合()处理。 A 集中处理 B 分散处理 8.污水的二级处理常用()。 A 物理法 B 化学法 C 生物法 二、填空题 1.水体污染源有、、,其主要污染物有、、、。

2.水体的自净作用,从净化机制来看,可分为、、 。 3.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进入水体造 成的。 4.水体污染源有、、,其主要污染物有、、、。三.名词解释 环境工程水体污染水体自净SS BOD COD 水质指标需氧污染物 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污水厂第一个处理单元常采用()。 A 格栅 B 沉砂池 C 生物处理构筑物 D 二沉池 2.下面哪一种沉砂池能防止污水的厌氧分解()。 A 平流式沉砂池 B 竖流式沉砂池 C 曝气式沉砂池 3.初沉池设于()工艺之前合理。 A 格栅 B 沉砂池 C 生物处理构筑物 D 二沉池 4.下列沉淀池中沉淀效率最高的是()。 A.平流式沉淀池 B.竖流式沉淀池 C.幅流式沉淀池 D.斜板沉淀池 5.竖流式沉淀池常用于()污水厂。 A 大型B中型 C 小型 6.一般设置在沉砂池后面,曝气池前面的处理构筑物是()。

整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 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 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物理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化学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生物净化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耗氧与亏氧是同时存在的, 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称为氧垂直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下。 第十章 2.设置沉砂池的目的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答:沉砂池的设置目的是去除污水中泥砂、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 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控制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或旋流 速度,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平流式沉砂池是通过控制进入的污水流速,以重力分离无机颗粒;而曝气沉砂池是由于曝气作用,在池的横断面上产生旋转流动,整个池内水流产生螺旋状前进的流动形式,无机砂粒由于离心力作用而沉入集砂槽中。 7、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黏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改善微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性能? 答: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粘附的基本条件是水中颗粒的润湿接触角大于 90度,即为疏水表面,易于为气泡粘附或者水的表面张力较大, 接触即角较大,也有利于气粒结合。 影响微气泡与悬浮颗粒相粘附的因素有:界面张力、接触角和体系界面自由能,气-粒气浮体的亲水吸附和疏水吸附,泡沫的稳定性等。 在含表面活性物质很少的废水中加入起泡剂,可以保证气浮操作中泡沫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微气泡和颗粒的粘附性能。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与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2011年3月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类型 1. 名词解释 2. 选择题 3. 填空题 4. 简答题 5. 计算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3分): 1.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 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2.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3.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4.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 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5.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聚区取100mL水样,静置5min,沉下 的矾花所占mL数用百分比表示,称为沉降比。 6.水的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水,使用 后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们最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一个循环体系,称为~。 7.接触凝聚区:在澄清池中,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来,并使 这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此层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约在3~10g/L,称为~。 8.总硬度:水中Ca2+、Mg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9.分级沉淀: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沉淀,则 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断生成沉淀的顺序,这叫做分级沉淀。 10.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 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11.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 解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12.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 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13.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胶粒,这个 脱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一般指吸附层边界。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

1.试分析水资源与水的自然循环的关系。 2.试分析水体污染与水的社会循环的关系,以及产生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 3.试述水污染控制工程在水污染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4.试述水污染控制工程在水污染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5.水体自净能力、水环境容量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有怎样的关系?试举例说明之 6.试归纳污染物的类别、危害及相应的污染指标。 7.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过程分氰化和硝化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能否同时进行,为什么?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中BOD5是和哪个阶段的需氧量相对应? 8.试简述BOD、COD、TOD、TOC的内涵,根据其各自的内涵判断这四者之间在数量上会有怎样的关系,并陈述其原因。 9.废水处理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它与处理单元及核心单元、核心设备间有怎样的关系? 10.什么是废水处理的级别?对于城市污水而言,通常有怎样的级别划分? 11.为什么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通常有哪几种具体的预处理方法? 12.某企业生产废水排放量为60m3/h,其浓度变化为每8h一周期,每周期内的小时浓度为30、80、90、140、 60、50、70、100mg/L。试求将其浓度均和到70mg/L所需要的均和池容积及均和时间。 13.某酸性废水的pH值逐时变化为4.5、5、6.5、5、7,其水量的逐时变化依次为5、6、4、7、9m3/h,废水排放标准为pH=6~9,问完全均和后是否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14.试说明沉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各适用在哪些场合?15.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16.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浮上)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浮上的因素有哪些? 17.水中油珠的密度ρs=800kg/m3,直径众=50μm,求它在20℃水中的上浮速度? 18.某废水的静置沉降试验数据如下表,试验有效水深H=1.8m,污水悬浮物浓度C0=300mg/L,试求u0= 19.悬浮物浓度为430mg/L的有机废水进行絮凝沉降试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试求沉降时间为60min、深度为1.8m时的悬浮物总去除率。 20.沉砂地的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沧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课后题答案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臭味(4)固体含量, 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0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0、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02 H2O N02和S0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4) T0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生物指标包括:(1 )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C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0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0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02 H20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0C :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0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0C T0D的耗氧过程与B0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0C或T0D与B0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0D与T0D或T0C之间存在一定 的相关关系。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0D > C0D >B0D20>B0D5>0C 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0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C0D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仅需要数小时,并且不受水质的影响。而化学需氧量C0D则不能象B0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此外,污水中存在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要消耗氧,以C0D表示也存 在一定的误差。 两者的差值大致等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差值越大,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越多,越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两者的比值可作为该污水是否适宜于采用生物处理判别标准,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处理。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 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包括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物理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化学净化指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生物净化指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有机物排入河流后,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耗氧与亏氧是同时存在的,D0曲线呈悬索状下垂,称为氧垂直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下。 5.试论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标、环境容量之间的联系。答:环境容量是水环境质量标准指定的基本依据,而水环境质量标准则是排放标准指定的依据。 排放标准是指最高允许的排放浓度,污水的排放标准分为一,二,三级标准,而水环境质量标准是用来评估水体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与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 1.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2.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3.滤速调节器:是在过滤周期内维持滤速不变的装置。 4.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 行分离。 5.沉降比:用量筒从接触凝聚区取100mL水样,静置5min,沉下的矾花所占mL数用百分比表 示,称为沉降比。 6.水的社会循环:人类社会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水,使用后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 们最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一个循环体系,称为~。 7.接触凝聚区:在澄清池中,将沉到池底的污泥提升起来,并使这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 池中形成稳定的泥渣悬浮层,此层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约在3~10g/L,称为~。 8.总硬度:水中Ca2+、Mg2+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硬度。 9.分级沉淀:若溶液中有数种离子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沉淀,则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断生成沉 淀的顺序,这叫做分级沉淀。 10.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 的盐类,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11.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 氧化和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12.电渗析: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 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水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13.滑动面:胶粒在运动时,扩散层中的反离子会脱开胶粒,这个脱开的界面称为滑动面,一般 指吸附层边界。 14.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 之间。 15.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引力产生的吸附。 16.化学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化学键力发生了化学作用,使得化学性质改变。 17.平衡浓度:当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达到动态平衡时,即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同,吸附质在吸 附剂及溶液中的浓度都不再改变,此时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就称为~。 18.半透膜:在溶液中凡是一种或几种成分不能透过,而其它成分能透过的膜,都叫做半透膜。 19.膜分离法:是把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将溶液隔开,使溶液中的某种溶质或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 达到分离溶质的目的。 20.氧化还原能力:指某种物质失去或取得电子的难易程度,可以统一用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指标。 21.生物处理:是主利用微生物能很强的分解氧化有机物的功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一 种可控制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2.生物呼吸线:表示耗氧随时间累积的曲线。 23.污泥龄:是指每日新增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天数,也就是曝气池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 新一次所需的时间,或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24.氧化沟:是一个具有封闭沟渠的活性污泥曝气池。 25.总充氧量:稳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曝气池的总氧量。 26.活性污泥:充满微生物的絮状泥粒。 27.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净化废水的装置。 28.面积负荷率法:即单位面积每日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等量。 29.自然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来净化废水的方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 第一章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 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

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在水质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BOD与TOD或TO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4.水体自净有哪几种类型?氧垂曲线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水体自净从净化机制来看,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 氧垂曲线适用于一维河流和不考虑扩散的情况。 5.试论排放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标、环境容量之间的联系。 答:环境容量是水环境质量标准指定的基本依据,水环境质量标准则是排放标准指定的依据。 6.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哪几种?各标准的使用范围及相互关系是什么?答: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有浓度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地域管理权限又可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 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基本上都是浓度标准。 国家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规定了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用于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行业标准:根据部分行业排放废水的特点和治理技术发展水平,国家对部分行业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