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史海拾贝杜鲁门与杜鲁门主义

史海拾贝杜鲁门与杜鲁门主义

史海拾贝杜鲁门与杜鲁门主义
史海拾贝杜鲁门与杜鲁门主义

史海拾贝

杜鲁门与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是美国第34任副总统(1945年),随后接替因病逝世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成为了第33任美国总统(1945年—1953年)。他提出了“冷战政策”,即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侵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门1884年出生于密苏里州。他当了12年的密苏里州农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作为一名炮兵上尉到法国作战。作为民主党派的积极分子,1922年杜鲁门被选举为杰克逊县法院的法官。1934年他成为一名参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杜鲁门做出过一些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决定。诺曼底登陆之后,当要求日本投降遭拒后,杜鲁门下令将原子弹投放到广岛和长崎两个军事目标城市。1945年6月,杜鲁门见证了联合国宪章的签署,它的签定在于希望能维护和平。直到此时时,他还是遵从了他前任的政策。

但是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政策。他向国会提出21点咨文,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充分就业计划,制订永久公平就业法案,建造公共住宅并清除贫民窟。当杜鲁门1948年竞选成功之时,国外危机四伏。在外交事务上,他正扮演着极具影响力的领袖角色。1947年苏联通过游击队向土耳其施压,威胁要接管希腊,受英国请求他要求国会援助这两个国家,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和批准了“马歇尔计划”,大大刺激了蒙受战争之苦的西欧国家经济的复苏。

杜鲁门主义,是在美国总统杜鲁门任期内形成的美国对外政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彻底失败,而英、法的力量也严重削弱,只有美国依仗其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时,要求国会为援助土耳其和希腊政府,防止当地发生革命,拨款8亿美元。一般认为,这是杜鲁门主义正式形成的起点。

杜鲁门主义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美国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防止共产主义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现。因此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解救他们战后的贫困,以防止发生革命。因此杜鲁门主义也是冷战的开始,彻底改变了罗斯福时代的美国对外政策,奠定了战后世界的基本格局。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着这美国对苏联“大国合作,和平缓进”政策归于终结。美国的这一原则使世界进入冷战。

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8年,苏联人封锁了西柏林,杜鲁门联合英国组织了大型空投以援助柏林人,直到苏联人放弃其主张。1949年他一手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向韩国发起攻击,杜鲁门派兵干预朝鲜内战,朝鲜战争随之爆发。杜鲁门将战争限制在局部战争的范围,而没有将矛盾升级到与中国或者苏联之间。

1953年杜鲁门离开白宫,过起独立的退休生活。死于1972年12月26日,终年88岁。杜鲁门总统是20世纪内唯一一个从未上过大学的美国总统。尽管他最后在1952年被迫放弃竞选连任,但今日的历史学者仍视他为最出色的美国总统之一。当然杜鲁门由于下令将原子弹投放到广岛和长崎两个军事目标城市,不可避免地造成逾二十万人死于爆炸中和后来的原子病,并在几十年后让众多日本民众仍然生活在原子弹的阴影之下,身为美国总统的H.S.杜鲁门必须为人类史上唯一一次核战争罪负责!

周太舸《远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远行 周太舸 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不想读书了。” “为啥?” “我这成绩,就中等,始终上不去。” 父亲一个响雷:“我一辈子在土里都没有挖出金疙瘩,你还想挖?现如今,种庄稼也要有文化呢。” 又到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我这成绩,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高中,也难进大学的门。” “你……”父亲老树皮一样的手僵在空中,瞬间便柔了回来。儿子的耳边没有响雷。那夜,父亲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披一身月光,坐成了一尊古铜色的雕塑,烟头的红光时隐时现。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催儿子起床:“随我去卖猪崽。” 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好生纳闷。以前,父亲一大早便催儿子起床读书。莫非父亲默许我不上学了?儿子一骨碌起床,心想,赶场卖猪崽也比上学好。 父亲:“本场近,猪崽便宜;赶远场,猪崽贵。我挑四只,你背一只。” 儿子:“不骑摩托?或者搭车?” 父亲:“摩托坏了。走路省钱。” 一只猪崽二十多斤。儿子紧跟在父亲后面,心中颇为惬意。猪崽在背篼里似乎在往大里长,越来越沉。双腿渐渐像灌了铅,身子渐渐僵硬如石块,汗水如泉般淌了出来。 与父亲的距离越拉越远,儿子盼父亲倒回来帮着背,以前背柴火,儿子背不动时,父亲总要接一程。可这回,父亲歇下担子,却没有倒回来的意思。 儿子恨恨地赶上了父亲,只见父亲被汗水湿透的衣衫能拧出水来。 儿子:“爸,这三十多里路,我恐怕走不了。” 父亲黝黑红亮的脸膛闪电一样抽搐了一下:“背回去?前功尽弃了!” 儿子摇摇头,又点点头。 父亲:“你能背到大石头那里吗?” 儿子一看,山脚确实有一块大石头,很近,于是说:“能。” 又启程,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来到大石头跟前。 歇息不久,父亲催儿子动身。 儿子:“爸,再歇一会儿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史海拾贝

★史海拾贝★ 【商人、商业的由来】 古代商族始祖契的六世孙王亥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很多奴隶,贩运货物到远处去做买卖。以后,做买卖成了商族人的主要谋生手段之一。 周朝建立后,商族人地位每况愈下,于是纷纷重操旧业,到处去跑买卖。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跑买卖的人称作“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徽商老字号】 张小泉剪刀 张小泉,明末徽州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 明朝末年,灾害频繁,烽烟四起。黟县百姓朝不保夕,苦不堪言。父子二人,制剪为业,小泉刻意求师访友,技艺大进。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创制出嵌钢制剪的新技术。他选用闻名的“龙泉”钢为原料,制成的剪刀,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因而名噪一时。一些专业艺人如裁缝、锡匠、花匠等慕名前来定制剪刀。 胡开文墨业 胡开文,字柱臣,号在丰,著名徽商,徽墨行家,“胡开文”墨业创始人,清代乾隆时制墨名手,徽州绩溪县人。因师从徽州休宁汪启茂,因而是休宁派墨匠后起之秀。先于休宁、屯溪两处开设“胡开文墨店”,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胡开文得到迅猛发展,除休宁胡开文墨庄、屯溪首起胡开文老店外,先后在歙县、扬州、杭州、上海、汉口、长沙、九江、安庆、南京等地,或设分店,或开新店,其经营范围几覆盖大江南北,至此徽州制墨业呈胡开文一支独秀之势。后代均延用此老字号。 胡庆余堂 胡庆余堂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徽州绩溪人胡雪岩创办的国药店。胡庆余堂药店,以宋代皇家的药典为本,选用历朝历代的验方,以研制成药著称于世,一直到今天仍为中外人士所喜用,它和北京的同仁堂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店。 王致和 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集团公司。相传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安徽太平县仙源人王致和以举人身份举人进京赶考,屡试不中,为谋生路,在京城做起豆腐生意。 一次,豆腐没卖完,时至盛夏,便切成小块,配上花椒等佐料腌上。到秋后打开缸盖,豆腐变成豆青色,臭气扑鼻,一尝却别有风味,送邻居尝后无不称奇,一时名扬京城。后传入宫中,倍受慈禧赞赏,御赐名“青方”,成为青宫御膳。 【晋商史话】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1

杜鲁门

浅析杜鲁门主义之“公平施政”纲领 学号:09313248 姓名:胡小江摘要:1949年1月5,杜鲁门在提交国会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它是在战后初期条件下“新政”一些措施的继续,也是国家资本主义进一步加强的表现。对于这一政策纲领,我觉得有利有弊,应该客观地从利弊两个方面去加以探析。 关键词:公平施政杜鲁门资本主义利弊 一 我个人觉得杜鲁门的“公平施政”纲领,在客观上来说无论是对当时或者后来美国的发展都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一)首先从内容上的几点来分析: 1、“公平施政”纲领,它在社会保障方面,措施显著。1950年通过的对社会保障法的几条修正案,增加了一千万新的受益人,范围扩大到农民、公务人员、个体手工业者、家庭仆人以及其他工人,并将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平均增加77.5%。1952年对该法案又加了一条修正案,养老金在增加12.5%。到1953年1月,被包括在联邦老年、遗属保险体系之内的人数达四千五百万,联邦个州政府合办的失业保险体系,受益者达三千五百万。1 这对于当时的社会福利水平下,客观的来说,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是显然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而且社会福利保障范围的扩大,也使更多的人都能纳入到社会保障的体系中来,享受到国家的福利待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们在战后对大萧条的恐惧。同时,最直接的也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引起的民众不满和罢工运动,稳定政局。为美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安定的社会环境。 2、在就业方面,杜鲁门颁布了1946年《就业法》。《就业法》规定在工业、农业、劳工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帮助与合作下,使用一切可行的符合自己需要和义务以及国家政策的其他基本考虑的手段,去协调和利用联邦政府的一切计划、职能和资源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在找工作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2 就业法的颁布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为和平时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这样可以以政府提供帮助的方式来缓解美国战后的失业问题, 同时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处理好就业与国内经济转轨的关系。在客观上具有促进意义。 3、关于黑人权益的问题上,1948年2月2日,杜鲁门就民权问题向国会提交特别咨文,建议在司法部设立民权司,制定反对私刑和反人头税的法律,建立常设的公平就业实施委员会,以防止就业上的种族歧视。1948年7月26日,杜鲁门颁布行政命令,要求在联邦政府各部门和武装部队中废除种族隔离制度。1949年,他邀请黑人出席总统就职典礼的招待会,还任命了一名黑人为维尔京群岛的总督和第一名黑人联邦法官。3杜鲁门的“公平施政”纲领把黑人问题提出来,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当时黑人运动此起彼伏的状况,维持了政局的稳定。而且黑人民权问题从全国政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舞台,民权也进一步得到了强化,有效地维护了有色人种的合法权益,这对于美国后来的发展,毋庸置疑的是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的。 (二)再从“公平施政”纲领在政策、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上来分析: 1、“公平施政”纲领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的又一次应用。它虽然不是对之前罗斯福

《远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远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远行 李森祥 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 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 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目光恍惚。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母亲说完离开门槛去烧夜饭。 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 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菜,几乎每顿都有。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我又不是客人,我是你儿子。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娘对不住你。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娘办不起,你别怪。 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这鸡过年要派大用,母亲却将它杀了。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一起吃,不然,我一口也不吃。母亲只好让步。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在往弟弟妹妹们的脸上瞟。 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愈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 终于到了这天。早晨,我睁开眼时,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这是母亲的习惯。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比过了,就疯玩。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我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 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要走,都来看。屋子里,屋门口,有不少人。房里只有母亲。母亲坐在一只旧的箱柜前,箱柜上翻开一只梳妆盒。梳妆盒是母亲的陪嫁,这几年不大见到她用,梳妆盒很旧了,镜子已经氧化得斑斑点点。母亲的脸映在镜子里,我看到母亲的脸也斑斑点点。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湿滋滋的。母亲将扑了水的头发梳得很光鲜。 母亲见我很仔细地看她,就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娘老了。我连忙说:娘不老。 她就笑笑。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 我见了,心里怦然一动,眼眶里热热的,便连忙退出房门。 该上路了,门外有很多人送我。当我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无意之中碰了一下我家的木门,木门吱——嘎叫了一长声。后来,这一声也很深地刻进我心里。 突然,有个女人叫了一声,说:你们家今天跟过年一样。我发现,我们家人人都穿着新衣服。的确跟过年一样。

“史海拾贝”在历史教学中的“一席之地”

“史海拾贝”在历史教学中的“一席之地” 众所知晓,历史教材在呈现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在课后设计了“史海拾贝”的学习环节。“史海拾贝”主要介绍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的补充知识,它是自主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知识,开阔眼界,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表面看,“史海拾贝”只是一段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字内容,起着补充介绍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其他历史知识的作用。如果我们能把“史海拾贝”在教学中巧妙的利用好,就能在课堂教学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史海拾贝”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学生的视野。“史海拾贝”针对教材未能加以解释而又很关键的知识进行了延伸。比如: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中,“史海拾贝”在讲西汉与匈奴的联系时,做了扩展性的介绍,讲述了为促进友好往来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史实,较详细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再讲到“丝绸之路”时,教材只讲述了汉朝时中国与大秦、西亚、南亚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而“史海拾贝”向我们很清楚的介绍了,在汉朝光武帝时中国就与朝鲜、日本开始了友好往来。为后来学习鉴真东渡日本奠定了基础。这样通过“史海拾贝”对课文内容的补充,教师不必再深入拓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就能对古代历史有更深更完整的认识。 其次,深化教材内容,使学生知道重要史实的前因后果。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教师可以将“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与“史海拾贝”徙木立信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在讨论时引用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在变法中商鞅的历史作用。而且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升华,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学生就可以联系到自己和父母的不诚信的做法,从而达到感情教育。所以“史海拾贝”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减少了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史海拾贝”大多都是依据史料编写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历史问题的解决,“史海拾贝”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历史,因为被抽象化,所以让学生感觉隔膜;因为考试化,所以让学生感觉可怕。“史海拾贝”通过通俗的语言阐述历史史实外,还较多的配备了相关带有画面的资料。

美国冷战战略发展与演变——从杜鲁门到布什

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所谓战略,《辞海》中的解释是政党、国家作出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全局性的策划,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重大问题的策划与指导。另一个名词是大战略,阿·魏得曼说大战略就是运用国家力量(政治、经济、心理、军事)以实现国家政策所规定的目标的艺术和科学。遏制战略便是冷战期间美国的大战略。 1950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NSC68号文件《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与计划》中明确提出“遏制政策”的概念并进行了解说。遏制大战略就是采取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以达到击溃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以赢得冷战胜利。美国从杜鲁门政府到冷战结束时的布什政府都是在围绕遏制战略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了具体战略,即子战略,来与苏联对抗的。在冷战战略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冷战的主要参加者美、苏及围绕其组成的联盟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均自觉不自觉地、 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冷战,因此冷战战略的实施也由主要在欧洲而逐步扩展到整个世界。 杜鲁门政府时期(1945—1953) 二战后苏联所进行的一系列势力范围扩张活动被美国看成是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加上美国战后实力的膨胀和在海外寻找市场的迫切要求,促使其改变了在二战期间与苏联合作的政策,最初在波兰、德国、伊朗、土耳其等一系列问题上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继而制定遏制政策,抛出杜鲁门主义这样一个政治纲领,美苏冷战由此正式爆发。 经济方面:美国为防止西欧资本主义的崩溃,并进一步达到控制西欧和拉拢东欧,进而遏制苏联的目的,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在此计划遭到苏及东欧的拒绝之后,美转而采取了一项针对东西方的经济战策略,即贸易管制战略。美国力图通过三种手段来限制东西方贸易,第一,出口限制:1950年,西欧国家和美国秘密建立了巴统委员会,这是一个旨在统筹对苏禁运的机构。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共同防务援助控制法》,该法要求对向苏联提供禁运物资的任何国家停止经济军事或财政援助;第二,金融限制;第三,进口限制:拒绝给除南斯拉夫以外任何东方国家以最惠国待遇。这样,东西方贸易往来完全服从于政治斗争,这一经济战略得到以后历届政府不同程度地实施,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管制西方盟国与苏联集团的贸易,禁止向苏联集团出口战略物资来阻止苏联集团经济、 军事实力增长,最终实现遏制大战略目标[1]。此外,1949年10月16日,杜鲁门签署“军援法” 并生效。1951年又通过《1951年共同安全法》,这一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确立了军援伏于经援、经援为了“防务”的援外方针[2]。 意识形态方面:杜鲁门政府为了推广美国式的“民主”与“自由”,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使用了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手段,广泛开展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心理战,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有强制的也有“和平”的。美开展的一系列意识形态渗透活动恶化了美苏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政治气氛,有利于美国政府对苏联推行遏制战略[3]。 军事上:实行国家联盟战略,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美洲国家组织,巩固后院;建立亚太地区军事体系,形成新月形包围圈;策划巴格达条约组织,完成弧形 美国冷战战略发展与演变 ———从杜鲁门到布什 姬文慧,王江华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阳泉045200) 摘要:二战之后,美、苏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加上战后苏联势力范围的不断 扩张,这被美国认为是对其领导下的西方自由世界的严重威胁。自总统杜鲁门提出意图遏制苏联的“杜鲁门主义”之后,二者由战时的合作转为战后的竞争与对抗。一直到冷战结束前的时期内,美国历任总统在上台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貌似具有与其前任不同的内容然而实质却基本不变的冷战战略。美国冷战战略的发展与演变贯穿整个冷战过程的始终,深刻影响着其自身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关键词:美国;冷战;美国冷战战略中图分类号:D5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13-0052-04作者简介:姬文慧(1980-),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史。 收稿日期:2012-10-1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012年冬之卷第29卷第13期 Win.2012Vol.29No.13 52··

《远行的童年记忆》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河北省中考题)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20题。(14分)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无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 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荐很低,麦穗给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一肆子,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而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妈奶的话去。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想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金被割完, ?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开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当现代机城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16.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3分)

网海拾贝

一、创设情境 师:孩子们你们都听到,老师不是郯城人,老师来到郯城工作想了解一下郯城的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特产小吃?哪们同学愿意当我的小导游,给我介绍一下呢? 这位同学请: 你真是名合格小导游。谢谢。 咱们班都很热情,都是名出色的小导游! 二、探索新知 师: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做了这么全面的介绍,你们如何找到这些资料的呢?如何保存到计算机里呢? 对通过网络 党的十九天已胜利闭幕,习近平提出军队要 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关国产航母的信息?该如何做呢? 任务一:文本信息的保存: 在电脑的E盘中建立有关“国产航母”的文件夹。 讲解:为了方便日后查找和使用下载的资料,在保存网页里的信息之前,我们应该合理地对资料进行分类。 2.指导学生在电脑中自己的文件夹中建立“国产航母”文件夹,再在其中分别建立“图片”、“文字”文件夹。 完成后同桌相互检查,指几名学生在电子教室平台上展示。 A.利用搜索引擎搜寻到有关网页。(在地址栏里输入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8321360.html,或打开 百度页面) B.在百度中输入键词“国产航母”。 C.复制选定的文字并将其粘贴到《记事本》中。 D.将粘贴到《记事本》中的文字保存下来。 任务二:老师还希望保存一些有关“国产航母”的照片,如何做呢? (1)在百度中的国产航母搜索页面单击图片 (2)单击“百度一下”按钮。 (3)单击需要的图片 (4)在图片是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图片别存为” (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文件保存位置。 (6)输入文件名 (7)单击“保存”按钮。 我们刚才学习了文件和图片的保存,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呢? 三、操作实践 1.将搜索到的整个网页保存到计算机中。 2.下载关于国产航母的音乐或视频 四、交流评价 (一)说说学会了哪些保存资料的方法。

王维送别阅读答案

篇一:王维送别阅读答案 篇二:王维送别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古别离孟郊欲别牵郞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高三语文-魔方格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古别离孟郊欲别牵郞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①去!”〔注释〕①临邛qióng,即今四川省邛崃县,也就是汉代司马相如在客游中,与卓文君相识相恋之处。(1)请从以上两首诗中,分别找出一个最能体现主人公对送别之人的深厚情意的字,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2)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不同。它们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4分)答:(1)王维诗中的“问”,问君到哪里去,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的爱护与关心。孟郊诗中的“牵”,表明女主人公舍不得丈夫离去,希望即将远行的丈夫能停一停,好静静地听一听自己的话,情真意切,质朴感人。(2)王维的诗,写友人之间的离别,既有对友人不得意的安慰,又有自己对友人即将隐居南山的歆羡。最后说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似乎还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孟郊的诗,写夫妻之间的离别,“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重在写妻子对丈夫的叮嘱,怕丈夫移情别恋的担心。略马上分享给同学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

语海拾贝

语海拾贝复习 一.谚语 春捂秋冻,一年无病。早西风,夜东风,日日好天空。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雨中知了叫,预报晴天到。 田螺浮水面,风雨不会远。燕子高飞晴天告,燕子低飞雨天报。 今晚鸡鸭早归笼,明日太阳红彤彤。蜻蜓高,晒得焦, 蜻蜓低,雨迷迷。鸟入林早,天气好,鸟入林晚,要变天。 蜘蛛收网,不久擂响。蚯蚓出洞,无雨也有风。霜重见晴天,瑞雪兆丰年。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无林景不秀,无水林不幽。 多树多林,风调雨顺;无树无林,旱涝欺人。 二.古诗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三.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 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茹贝尔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士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尔扎克 博学多识,疑则思问。——王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 学则智,不学则愚。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并经常去温习,不是很快乐吗?) 温故而知新,可以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学习不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去读书什么也学不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一起行路,一定有作为我的教室的人在里面)四.有关“读书”的名句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儿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五.有关“爱国”的名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第17题专训(无答案)

安徽省中考历史第17题的思考 一、命题原则:多以当年整五整十周年大事或热点时事为切入点,是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延伸。形式上有文字报道、图文解读、观点评析、著作节选等,要求师生在掌握主干知识基础上,有大历史观,注重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互动与结合。既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痕迹,又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当下的热点焦点问题。方式是以新史料创设新情境,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的提取超过两条以上的信息, 说明:17题考查形式多样,或给出观点、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 二、命题方式、命题史观:紧跟高考。 1、图片比较类: (2019·新课标全国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9中考第17.(2))对比两幅地图,提取两个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楚) 【对比分析】(2)对比两幅地图,提取两个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楚) 【深入探究】(3)从图4到图5商路的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2分) (2019年17题)大国关系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某班同学以历史上“法德两国的战与和”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加活动,根据这一观点。(2分) 【读图激趣历史回顾】(1)图6、图7分别属于哪场战争期间的形势图?(2分)1916年法德两国展开了一场后来被称为“绞肉机”的激战,此战役发生于图6中_______处。(填写相应字母,2分) 【史海拾贝历史探究】当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1950年5月9呼吁就欧洲煤钢联营的建议进行讨论时,(德意志)联邦政府毫不踯躅地和完全同意准备与之合作……对于德法两国来说,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煤钢的共同生产后,德法之间进行任何战争不仅是不可想象的,而且物质上也不可能。 ——摘自《阿登纳回忆录》(2)根据上述文字材料,你认为法国与联邦德国在当时有何共同愿望?(3分)20世纪60年代以后,

“远方 许达然”阅读试题及答案

远方许达然 ⑴似乎远方总是使人向往。 ⑵其实有美的远方,有丑的远方。 ⑶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那神秘常使我们幻想:远方的平房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一些最坏的形容词,也可能被加在我们所不喜欢的远方上。 ⑷茫茫大海,浩瀚似无岸。那远方的神秘,诱惑了靠海的民族遨游海上,从事探险。出瀛海又有瀛海,远方的海像女妖,迷人也凶狠。东汉时的甘英,曾想从条支渡海到大秦,但大海茫茫似栖息着死神,打断了他的念头,甘英壮志未遂,和亚历山大未渡印度河到他向往的远方一样,常使我惋惜。 ⑸山是纵的远方。有限的高峻是无限的蛊惑,长年的沉默是不变的磁力,山不迷人人自迷,总是使人自动地往它那里去。登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的向往。这纵的远方的凛然曾磨削人的斗志,使古老的印度民族在无助的茫然中孕育悲观的思想。这纵的远方的悠然常是人们灵魂的安慰。怏怏的屈原一直向往昆仑,跛脚的拜伦以眺望写出对山的感情。 ⑹一个最真最善最美的远方一直使人向往,那是天堂。对天堂的向往曾支配了西洋的中古史,人们不惜牺牲世上的幸福,通过上帝启示的窄门走进那远方。可是一直没有人从天堂回来,因此到现在人们还在向往天堂,天堂似乎越来越美了。地狱也是最远的远方,想到它,就像暴风雨前乌云的阴影覆罩着,使我们有着莫名的恐惧。有人向往天堂而做好事,有人怕进地狱而做好事。远方,常常在冥冥之中驱策着人! ⑺血液里似乎遗传着流浪的鲜红,几乎每个人都有远行的冲动。雪莱的回忆“我曾是远方原野的浪人,我曾航过大河”也几乎是每个人的梦。远方的漫游,虽然掺着乡愁,却一直在开展人们的胸怀,成熟人们的思想。古希腊的两位史学家希罗多德与修西底德斯和我们的司马迁一样曾漫游远方,才写出那么有气魄的历史!年轻时远游埃及,看到了与雅典不同的另一形态的文化,使柏拉图开拓了视野,影响到他“理想国”的著作。人间到处可以找到异乡人,远方的憧憬把他们带到异乡,甚至在异乡成功了他们的事业。300多年前,英国有个年轻人离开了故乡来到他的远方伦敦,给了我们不朽的礼物——莎士比亚的戏剧。⑻年轻人有着遥遥的前程,遥遥的前程是一连串的远方。一切对他好像那么远,连死亡对他也是远的。也许他一无所有,却至少有一股澎湃的热血与勇气。也许他不知走向哪里,却有着走向远方的决心。远方也许是凶恶的敌人,但他依然向前。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满布死亡,但他依然走近。还有什么喜悦比抵达梦土更使人歆羡?——那第一批到达新英格兰的清教徒,看到的梦土虽荒凉,却高兴得跪下来感谢上帝。⑼幻想可以点缀生命,但只是远方的云不能构成天空。向往可以活泼生命,但不是人生。我们总不能成天幻想远方,而抛弃现实。曾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实现抵达远方的奋斗记录。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成为历史。⑽醉看远山,远山更美。幻想使人沉醉,我们常醉看远方而自以为清醒。远方不一定如想象中的那么绮丽,或那么丑恶。如果前秦的军队走近一点,也许不会把草木误认做兵。如果我们登上月球,也许发现它并不如远在地球上看时那么漂亮,那时反而看地球才漂亮哪! ⑾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嵯峨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无穷的远方,有限的生命,使人抱志饮恨。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旧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倒下。圣海伦岛曾经是年轻的拿破仑的远方,却也是老迈英雄倒下的孤岛。你,人生旅程上的英雄,有一天也会在远方的微笑里倒下——那不是悲剧,那是命运。⑿总是有许多人愿舍弃眼前的幸福到远方去,就让他们去吧!不必用佳肴把志在高空的鸟桎梏在笼子里,尽管笼子很大,但笼子不是天空。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具体名词解释 第八章 杜鲁门主义(T rumen Doctrine):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1946年9月24日克利福德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在以后一个时期将推行的以军事抑制为主的遏制战略。西南河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来提供了机会。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会参众两院特别会议上发表了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 杜鲁门把世界所有国家分为两类,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另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不自由的”,是“少数人强加于多数人的”。他说所有国家面临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它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终结和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正式实施与美苏全面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对外战略正式进入冷战时代。 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和动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控制西欧的需要◎输出商品与资本◎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947.6.5),Marshall Plan 官方名字“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ERP)马歇尔计划的运作方式—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历史作用:◎西欧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政局趋向稳定◎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马歇尔获得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布鲁塞尔条约》:1948.3.17签署(英、法、荷、比、卢五国)1948.8.25生效主要内容及其性质: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多边军事条约,是在美国操纵下,建立欧洲军事集团的第一步。始创成员国:美、加、英、法、意、荷、比、卢、丹、挪、冰、葡12国1949.4.4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1949.8.24生效北约成立的宗旨是:通过集体防御,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利益。当时12个缔约国签订的北约文件包括1个序言和14项条款,其核心是第5项条款,即“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的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将被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进攻。”北约是一个联合抗苏的重要军事联盟,有权组织进攻或进行“自卫”。北约是在美国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的。美国极力主张成立北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认为,二战后,西欧在战争中遭到削弱,德国出现“真空”,苏联超过了西欧力量,并开始向西扩张,西欧普遍存有“不安全感”,美国想通过成立北约组织来保卫西欧安全和遏制苏联扩张;二是美国企图通过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和军事上同西欧结盟来达到它领导和控制西欧的目的。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控制西欧、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工具。

《远行(周太舸)》阅读答案

《远行(周太舸)》阅读答案 远行(周太舸) 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不想读书了。” “为啥?” “我这成绩,就中等,始终上不去。” 父亲一个响雷:“我一辈子在土里都没有挖出金疙瘩,你还想挖?现如今,种庄稼也要有文化呢。” 又到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我这成绩,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高中,也难进大学的门。” “你……”父亲老树皮一样的手僵在空中,瞬间便柔了回来。儿子的耳边没有响雷。那夜,父亲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披一身月光,坐成了一尊古铜色的雕塑,烟头的红光时隐时现。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催儿子起床:“随我去卖猪崽。” 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好生纳闷。以前,父亲一大早便催儿子起床读书,莫非父亲默许我不上学了?儿子一骨碌起床,心想,赶场卖猪崽也比上学好。 父亲:“本场近,猪崽便宜;赶远场,猪崽贵。我挑四只,你背一只。” 儿子:“不骑摩托?或者搭车?” 父亲:“摩托坏了。走路省钱。” 一只猪崽二十多斤。儿子紧跟在父亲后面,心中颇为惬意。猪崽在背篼里似乎在往大里长,越来越沉。双腿渐渐像灌了铅,身子渐渐僵硬如石块,汗水如泉般淌了出来。 与父亲的距离拉越远,儿子盼父亲倒回来帮着背,以前背柴火,儿子背不动时,父亲总要接一程。可这回,父亲歇下担子,却没有倒回来的意思。

儿子恨恨地赶上了父亲,只见父亲被汗水湿透的衣衫能拧出水来。 儿子:“爸,这三十多里路,我恐怕走不了。” 父亲黝黑红亮的脸膛闪电一样抽搐了一下:“背回去?前功尽弃了!” 儿子摇摇头,又点点头。 父亲:“你能背到大石头那里吗?” 儿子一看,山脚确实有一块大石头,很近,于是说:“能。” 又启程,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来到大石头跟前。 歇息不久,父亲催儿子动身。 儿子:“爸,再歇一会儿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父亲:“赶紧走,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能背到前面那棵大树那里吗?” 儿子抬眼一看,前面确实有一棵大树,很近,于是说:“能。” 来到大树下面歇息。父亲:“能背到半山腰吗?” 儿子抬眼一看,半山腰很近,于是说:“能。” 半山腰歇息。父亲:“能背到那处瓦房吗?” 儿子抬眼一看,前面一处瓦房已经亮起了灯光,隐隐约约能听到人声,于是说:“能。” 父亲:“能背上山顶吗”儿子抬眼一看,山顶很近,于是说:“能。” 往山顶走,不,准确地说,儿子弓着腰,垂着双臂,是爬。儿子:“爸,我实在迈不动步了。” 父亲:“咬咬牙,力气又有了。”

《十八岁出门远行》阅读答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阅读答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这时我看到那个司机也跳到拖拉机上去了,他在车斗里坐下来后还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背包里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钱,还有食品和书。可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 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然后就消失了,但仍能听到它的声音,可不一会连声音都没有了。四周一下子寂静下来,天也开始黑下来。我仍在地上坐着,我这时又饥又冷,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我在那里坐了很久,然后才慢慢爬起来。我爬起来时很艰难,因为每动一下全身就剧烈地疼痛,但我还是爬了起来。我一拐一拐地走到汽车旁边。那汽车模样真是惨极了,它遍体鳞伤地趴在那里,我知道自己也是遍体鳞伤了。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我伸出手去抚摸了它。它浑身冰凉。那时候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时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 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我就在驾驶室里躺了下来。我闻到了一股漏出来的汽油味,那气味像是我身内流出的血液的气味。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7.作者写自己被打后,“天也开始黑下来……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说明了什么? 8.选文最后“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旅店”在

时代的悲剧——麦卡锡主义成因探析-模板

时代的悲剧——麦卡锡主义成因探析 时代的悲剧——麦卡锡主义成因探析 摘要:麦卡锡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股极端反共反民主的潮流。五十年代在美国横行达五年之久。本文主要对麦卡锡主义的迅速兴起的原因进行探讨。为我们更深刻了解麦卡锡主义提供材料。 关键词:麦卡锡;麦卡锡主义;成因; 一九五O至一九五四年间,以国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为核心人物, 美国政界掀起了一股极端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浪潮—麦卡锡主义。它使美国陷入一个公平、民主、正义几乎绝迹的时期—麦卡锡时代。在这期间,战后美国出现的反共、反民主的政治迫害达到最猖狂的地步,人人自危、恐怖猜疑的气氛笼罩整个美国。当1954年底,参议院以绝对多数票通过“ 谴责” 麦卡锡某些行动的决议案, 使之失去所任职务而仅留下“ 参议员” 之虚名。麦卡锡浪潮至此终于平息。杜鲁门评价麦卡锡的活动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和耻辱”。艾森豪威尔则微笑着对他的部长们说“1957年,麦卡锡连同他的主义被深埋于地下, 陪葬的则是一个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的‘猜疑的年代’”。 谎言与暴行充斥的麦卡锡时代使美国陷于恐饰的炼狱, 破坏了美国人自诩的“ 自由、民主、平等” 的理想准则。那么, 麦卡锡主义为何在美国产生并猖撅起来呢?我认为这应该归于历史的必然结果。因为麦卡锡主义的兴起绝不是仅仅的局限于1950-1954年这段时间,它的兴起是美国历史的必然。因为早在麦卡锡猖獗之时,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就已产生,并发展到一定的势头。它到底是在什么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个探讨。 冷战的政治气候孕育了麦卡锡主义,即它是冷战的国际大环境之下美国采取的内政外交政策的衍生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了超级大国,同时以美英苏三国为核心的战时同盟的政治基础正在逐渐削弱,被战争的迷雾掩盖的根本利益的冲突开始初露峥嵘。美国最早显现出称霸世界的野心。1945年4月1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一份咨文中声称,美国“已取得世界的领导地位”,现在要巩固这种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与共产主义展开竞争。杜鲁门还说:“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1946年4月6日,杜鲁门在芝加哥发表演说,他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