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实际

机械实际

机械实际
机械实际

Simul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passage of tractors on

agricultural land

1,2A. Elaoud, 1S. Chehaibi and 1K. Abrougui

1Higher Institute Agricultural Chott Mariem Sousse, Tunisie

2Water Researches and Technologies Centre of Borj-Cedria Soliman, Tunisie

E-mail: anis.aoud@yahoo.fr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and develop the Tunisian agriculture, the government has encouraged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technologies and has also promoted the adoption of innovative practices cultures. Indeed, the extensive use of mechanization can increase crop productivity but its inadequate application also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ground caused by the phenomenon of compaction. Which will cause the loss of soil fertility and increased production costs. This problem is accentuated with increase the stress on contact wheel / ground. For this reas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simulate the footprint of the ground contact / tire of one tractor after its passage. The method of this work is based on a simulation including passages from tractor a mass 10500kg and tire pressure from different wheels. Simulation parameters were based on the choice of two inflation pressures of the rear wheels (1.6 bars and 2.1 bars) and those of the front wheels (0.8 and 1.6 bar) of soil and sandy loam in nature. Th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pecific database (TERRANIMO) and software (Softsoil).

Main results shows an increase rera tire pressure by 31% matches to an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stress at 27%, and increase front tire pressure by 100 % matches to an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stress at 80 %.

Thus we see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base and the software are near but not Concorde.

Keywords—Compaction; Soil; Resistance to penetration.

I.I NTRODUCTION

Soil compaction causes a big problem in modern agriculture. Overuse of machinery and improper management led to soil compaction. This compression increases the stress at the tire / ground contact and reduces physical soil fertility by reducing the storage and supply of water and nutrients, which leads to extra fertilizer if and increased production costs.

Thus, the feasibility of a soil reflects its ability to accept the passage of vehicles and action tools (tractors, plows, etc..) [1]. The main causes of soil compaction a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zation. [2] A study of experimental aspect [3,4] of soil compaction in the wheel track of the tractor used to conduct various cultural operations is carried out in Tunisia.

This paper shows a simulation developed with software (TERRANIMO) shows the effect of a selected tractor.

II.M ETHODS AND M ATERIALS

A.Methodology

A platform used to evaluate settlements related to expenses in the soil profile of agricultural land. The research processes, outcomes and gaps related to soil-machine components including evaluation of the settlement.

So the goal of our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oil produced by the variation in the inflation pressure of the wheels.The evolution of the state of soil compaction has been followed by the theoretical behavior of the soil after passing gear.

B.Presentation of the parameters

Measurements will be performed initially to characterize soil conditions and parameters of tractors. In this context, these tractors perform the passage of soil containing 15% clay, 75% sand and 10% silt.

The tractor 330 HP - mass 6300Kg rear axle and front axle 4200kg.

Table 1.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ractor

Parameters 330 HP Tractor

Axle Rear Front Axle Load (kg) 6300 4200 Wheel distance(mm) 2000 20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8-1-4673-5814-9/13/$31.00 ?2013 IEEE

Table 2.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wheels

Parameters

Wheels rear

Constructor Michelin Tire size 650/85R38 Wheel load (kg) 3150 Inflation pressure 1 [bar] 1.6 Inflation pressure 2 [bar] 2.1

Figure 1. Stress at tire / ground contact in 3D

Figure 2. Stress at tire / ground contact in 3D Wheels front Michelin 600/70R30 2100 0,8 1.6

The variation of treatments is to v the wheels of the tractor. (as show III.

E XPERIM Of this section is to simulate the wheel, tractor mass 10500 w rear wheels 1.6 bar to 0.8 an bars to 1.6 bars when passing them

3D : rear wheel inflated 1.6 bar and front wheel 0.8 bar. 3D : rear wheel inflated 2.1 bar and front wheel 1.6 bar.is to vary the inflation pressure of show in Table 2).

ERIMENTS AND RESULTS

e the footprint o

f ground / contact kg, with the variation of inflation bar and those front wheels of 2.1

g them.

bar.

bar.

Figure 3. Stress at tire / ground contact in 3D

Figure 4. Stress at tire / ground contact in 3D

Figure 5.

Stress in the soil conducted by the t

3D : rear wheel inflated 1.6 bar and front wheel 0.8 bar 3D : rear wheel inflated 2.1 bar and front wheel 1.6 bar.

he tractor for front wheel (0.8 bar)

bar.

bar.

Figure 6. Stress in the soil conducted by the tractor for front wheel (1.6 bar)

Figure 7. Stress in the soil conducted by the tractor for rear wheel (1.6 bar)

Figure 8. Stress in the soil conducted by the tractor for rear wheel (2.1 bar)

Examin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 effect of the passage of the tractor with different inflation pressures of the wheels.

Figures 1 and 2 show the contact surface and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pressure of the rear and front wheels. This shows that increasing the inflation pressure, the contact surface the decrease and penetration resistance increases function of depth. (Figure 3 and 4)

A pressure of rear wheel 1.6 bars generates a maximum stress approximately 110 kPa. Thus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to 2.1 bar max the stress corresponds to 140 kPa.

This shows an increase tire pressure by 31% matches to an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stress at 27%. A pressure of front wheel 0.8 bar, generates a maximum stress approximately 50 kPa. Thus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to 1.6 bar max the stress corresponds to 90 kPa (approximately).

This shows an increase tire pressure by 100 % matches to an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stress at 80 %.

Thus, we find that the soil layers are sensitive by increasing tire inflation. So we increasing the inflation pressure is increased the risk of compaction according to the depth. (Figure 5, 6, 7 and 8)

Also the surface layer (0-20 cm) is the most compacted than the other layers in depth.

Softsoil software used to view the level comparison wheel tracks using the sam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ractor used previously and the pressure of the front wheels and 0.8 and that of the rear wheels 1.6.

These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in Figure 9 and 10.

Figure 9. Stress in the soil conducted by the tractor for front wheel (0.8 bar)

Figure 10.

Stress in the soil conducted by the tractor for rear wheel (1.6 bar)

According to this software, the front wheel inflated to 0.8 bar can affect a layer of (0, 20 cm) and the value of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is in the range (50-100 kPa).

For the rear wheels inflated to 1.6 bar it generates soil compaction that can affect the soil layers up to 1m, and can exceed in the case 200 kPa.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se Terranimo and Sofsoil software are very near in terms of results but not consistent.

IV.C ONCLUSION

The theoretical study that we conducted on the effect of the mass of the vehicle, showed the influence of weight (on the rear axle and the front axle) on the degree of soil compaction. Indeed, the increase rear tire pressure by 34% matches to an increase in the maximum stress at 40%.

R EFERENCES

[1] J.F. Billot, M. Aubineau & R. Autelet,, Les matériels de travail du sol, semis et plantation, Paris: CEMAGREF/ITCF/TEC & DOC, 1993, 384p.

[2] O. Vitlox & S. Loyen,. Conséquences de la mécanisation sur la compaction du sol et l’infiltration de l’eau, Compte rendu de la journée d’étude: Erosion hydrique et coulées boueuses en Région Wallonne, 2002, pp. 45-58.

[3] A. Elaoud, S. Chehaibi, Soil compaction due to tractor traffic. Journal of Failur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JFAP- DOI 10.1007/s11668-011-9479-3, (2011) p539-545.

[4] S. Chehaibi, E. Hamza, J. Pieters et R. Verschoore, Analyse comparative du tassement du sol occasionné par les passages de deux types de tracteurs. Annales de l’INRGREF, 2006, n°8, 157-170.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工程师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师 摘要: 作为一个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做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师,是我们现在最现实的目标。但是,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师呢?首先,我们需要拥有最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 关键字: 机械设计师合格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素养 正文: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相信每一位跟我一样的学生都跟我一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师是我们的梦想。对于即将离开校园踏进社会的我们,必须要清楚一名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而我们要朝着那个方向去改造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才对得起我们逝去的青春。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师,需要具备哪方面的条件。 1.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知识 机械设计离不开自己的学习跟工作阅历,但是经验的积累固然可以从前人身上学到不少,对别人的经验,自己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也很难进行吸收学习。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师,真正要学会的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扎实的专业知识正是这一领域的敲门砖。专业知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自己在机械方向的发展,我们也只有打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才能在以后的机械设计生涯中有所建树。 2.熟悉行业软件及相关知识 当前在国内机械行业中的主要设计软件有:Por/E,UG NX,AutoCAD等。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师,设计能力是需要掌握的核心,直观的形象更易于我们去设计比较新颖的结构和造型。设计人员不但要精通机械设计,还要电器设计和液压设计,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名优秀的机械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必须设计合理,体现在制造、使用、维修三个方面。制造方面就是加工工艺性好,制造成本低,便于安装和调试;使用方面是操作简单,使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维修方面是便于日常维护和保养,便于维修拆卸、安装和调试。设计的产品还必须质量优良,就是还要有大的市场。 3.注重产品的实际制造可行性的影响。 我们设计的目的是要制造出产品来,设计的过程中,受制造的影响很大,作为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师还必须了解机械的加工工艺及成本方面的内容,如果你设计的产品满足了产品本身必须的功能,但是设计的结构过于复杂,加工难度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例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例题答案

题1—5 计算题1—5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并标出原动件。 题1—5 图 题解1—5图 解题分析: 图中C处为3杆形成的复合铰链;移动副M与F导路互相平行,其之一为虚约束;图示有6个杆和10个转动副(I、J、G、L及复合铰链K和H)形成虚约束。 解答: 1.机构的自由度: 2.选AB杆为原动件。 题2-1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 BC=100mm,l CD=70mm,l AD=60mm,AD为机架。试问: (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 求l AB的最大值;

(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l AB 最小值; (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l AB 的取值范围。 解题分析: 根据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进行计算分析。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满足杆长条件,以最短杆或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机构则有曲柄,否则无曲柄;若不满足杆长条件,无论取哪个构件为机架,机构均为无曲柄,即为双摇杆机构。 解答: 1.因为AD 为机架,AB 为曲柄,故AB 为最短杆,有AD CD BC AB l l l l +≤+, 则 m m 30)1006070(=-+=-+≤BC AD CD AB l l l l 故 mm 30max =AB l 2.因为AD 为机架,AB 及CD 均为曲柄,故AD 杆必为最短杆,有下列两种情况: 若BC 为最长杆,则 m m 100=BC AB l l ,且 BC CD AB AD l l l l +≤+,故 m m 110m m )6070100(=-+=-+≤AD CD BC AB l l l l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1)

机械效率计算题 2.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正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 (1)拉力F;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00N的泥桶,所用的拉力为80N,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向上提升2m,则拉力的功率为_多少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4.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多少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动滑轮重多少N. 5.重为120N、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6、如图4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12米,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分钟,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7.如图8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90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400N,重物在20S内匀速上升了10m。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2)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在某次升国旗的仪式上,小强同学通过滑轮组将—质量为0.8千克的国旗缓缓匀速升高15米,如图所示。问:(1)小强匀速拉绳的力为多少?(2)此过程巾,小强对旗做了多少功?(3)如果升旗用了50秒的时间,则小强做功的功率为多大?(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滑轮、绳的质量忽略不汁,取g=10牛/千克)

特种设备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锌合金厂锌产品车间吊车岗位规程及安全操作培训资料 培训范围:吊车班人员 培训教师:王进 2016年5月

一、基础知识 1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2、桥式起重机安全防护设施 桥式起重机安全防护设施是指起重机上采用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装置,以及采取的其他安全技术措施,主要目的是为防止起重机在作业时产生的各种危险。《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在各种类型起重机上设置的安全防护装置共有25种,分“应装”和“宜装”两个要求等级。安全防护装置大致可分为防护装置、显示指示装置、安全装置三类。 防护装置是通过设置物体障碍,将人与危险隔离。例如,走台栏杆、暴露的活动零部件的防护罩、导电滑线防护板、电气设备的防雨罩,及起重作业范围内临时设置的栅栏等。显示指示装置是用来显示起重机工作状态的装置,是人们用以观察和监控系统过程的手段,有些装置兼有报警功能,还有的装置与控制调整联锁。此类装置有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幅度指示计、水平仪、风速风级报警器、登机信号按钮、倒退报警装置、危险电压,报警器等。安全装置是指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某种危险的单一装置,或与防护装置联用的保护装置。其中,限制力的装置有超载限制器、力矩限制器、缓冲器、极限力矩限制器等;限制行程的装置有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防止吊臂后倾装置、轨道端部止挡等;定位装置有支腿回缩锁定装置、回转定位装置、夹轨钳和锚定装置或铁鞋等;其他的还有联锁保护装置、安全钩、扫轨板等。 3、粉尘类防爆起重机 (1)粉尘类防爆起重机按电气设备防粉尘的能力分为A型、B型两种型式,其中B 型是在A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热循环试验”要求,分别用DIPA和DIPB表示。

CAD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及应用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CAD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及应用 年级:11机电大专班 学号:20110301007 姓名:包宝音乌拉 专 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教师: ?

二零一四年五月院 系 工业工程 专 业 机电一体化 年 级 ??机电大专 姓 名 包宝音乌拉 题 目 指导教师 评 语 指导教师 ?签章? 评 阅 人 评 语

评 阅 人 ?签章?成 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 年 月 日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班 级 ??机电大专 学生姓名 包宝音乌拉 学 号 ??????????? 专 业 机电一体化 发题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题 目 题目类型:工程设计 技术专题研究 理论研究 软硬件产品开发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 三、应交出的设计文件及实物(包括设计论文、程序清单或磁盘、实 验装置或产品等) 四、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 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 六、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部分

( 周) 第二部分 ( 周) 第三部分 ( 周) 评阅及答辩 ( 周)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系主任审查意见: 审 批 人: 年 月 日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年制 摘要 本文以 ??技术为中心,阐述了 ??技术的产生; ??技术的发展经过;还有 ??技术为我们带来的方便。接下来将重点讲述 ??技术在我们工业上、机械设计等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如 能够节约机械设计时间、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设计和修改都十分方便、遵从了人们的设计思维、以及 ??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 ??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部分知识点.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 1、 2普通螺纹(三角形螺纹:分为粗牙和细牙 特点:自锁性能好,螺纹牙抗剪强度高。 应用:连接多用粗牙,细牙用于薄壁零件,也用于变载震动及冲击载荷的连接 矩形螺纹: 特点:传动效率高,但制造困难,对中精度低,牙根强度较低。 应用:用于力的传递 梯形螺纹: 特点:α=30°与矩形螺纹相比传动效率较低,但工艺性能好牙根强度较高,对中性好 应用:用于传动螺旋。丝杠刀架等。, 锯齿形螺纹 特点:工作面的牙型角为3°非工作面的为30°综合了矩形螺纹和梯形螺纹的牙根强度特点 应用:用于单向受力的传力螺旋。轧钢机的压力螺旋,螺旋压力机,起重机。 3、螺栓连接 4普通螺栓连接特点及其应用:被连接件不需切制螺纹,结构简单装拆方便,适用广泛用于被连接件不太厚和便于加工通孔的场合。

5双头螺柱连接特点及应用:螺柱的一端旋紧在被连接件之一的螺纹孔中另一端则穿过被连接件的孔中通常用于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作通孔的场合 6螺钉连接特点及其应用:不用螺母,它适用于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且不经常拆卸的场合 7紧定螺钉连接特点应用:螺钉的末端顶住零件表面或顶入该零件的凹坑中将零件固定,它可以传递不大的载荷 8预紧的概念及其目的:螺纹连接在装备时都必须拧紧,是连接在承受工作载荷之前,预先收到力的作用 9放松的概念:螺纹连接在静载荷和工作温度变化不大时,螺纹连接不会自动 放松方法:分摩擦放松和机械放松 摩擦放松:轴向压紧和径向压紧 机械放松开口销放松止动垫片放松圆螺母金属丝放松。 其他还有焊接铆住冲点粘合等 10、键 键可分为:平键,半圆键、钩头楔键 键的长度由轮毂长度确定键长应比轮毂长短5~10mm。 相隔180°装两个平键只能按1.5个键做强度计算。 花键的分类:矩形花键、渐开线花键 11、摩擦带传动的主要特点

机械效率计算题含答案

机械效率计算题 1.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 人用125N的拉力向下拉动绳子,5s内可使物体匀速上 升2m求: (1)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W=500J P=100W (2)80% 2.如图所示为一款塔式起重机,工作电压为380伏。当起重机吊起500千克重物以1米/秒速度匀速上升20米时,工作电流是18安;当起重臂水平旋转,带动重物在8秒内移动16米时,工作电流是5安。 (1)如果起重臂加长,那么平衡块质量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 (2)请计算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钢绳 对重物所做的功和起重机将电能转化成 机械能的效率(保留小数到%)。 答案:增加;1×105J;% 3.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N,

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lm.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答案:240J;80%;60W 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小明家最近购置了一套新房,为了帮助爸爸将重600N 的装修材料运送到6m高的楼上,小明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滑轮组,设计了如图20甲所示的材料搬运方案(其中每个滑轮重30N,绳子足够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0N,不计绳重及摩擦). (1)计算说明绳子的拉力是否超过绳子的最大承受力 (2)小明爸爸观察了该装置后,他想如果将该装置的滑轮位置颠倒(图20乙)是否会更省力一些,请你按照小明爸爸的想法,用笔画线在乙图绕上绳子并说明小明爸爸的想法是否正确. (3)求两种方案的机械效率之比 (4)综合分析评估两个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好一些说明理由.

创新机械工程设计思维的探讨

创新机械工程设计思维的探讨 摘要:机械工程产品在工业生产中作用大,因此,在进行机械工程设计的时候 一定要不断应用创新思维,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设计质量。同时也要在机械工程 产品模块化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相似性理论的作用是非常 大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创新思维进行重视。 关键词:机械工程;设计;创新 一、机械工程设计的发展 1传统机械工程设计 经过上百年的积淀,机械工程设计发展目前已经比较完善,机械工程设计也 在不断的进步中,早期的机械工程设计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如:经济发展水平和 生产条件的限制,严重阻碍了机械设计的持续前进。即便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 术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但还是无法摆脱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犯错误仍然难以避免。因此,早期的机械工程设计仍然经历了比较长的过渡期,而且也限制了生产价值的创造。 在机械工程设计的理念中,传统的机械设计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执行难度比 较大。首先设置专门的市场调查人员,在目标产品的调查过程中使用各种有效的 手段,根据实际的调查结果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采取合适的手段对工程设计存 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而且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全面的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设计方案。最后,所有的成员一起进行汇总、评价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然后制定计划来完成整体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市场调研,模型框架,讨论和测试都是密切联系的,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没有精确的信息 数据和具体的参考的实例,因此,传统设计存在较高的危险系数。 2现代机械工程设计 机械工程设计本身就是具有创造价值和创造力的工作过程。如今,现代工业 具有惊人的发展速度,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 了显著的改善,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都被重用,尤其是重视他们的创造力和主 动性,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而且人在机械设计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机械工程设计的中坚力量,他们通常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挖掘人的潜力, 有效的利用创新思维,与此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有设计技术,设计工具,计算技术,甚至在机械工程设计与制造当中运用最 新的材料等。从而把设计人员的创造活力和热情有效的进行激发,从而改变了单 调而枯燥的机械设计过程,使他们突破设计领域的限制,更多的新产品被开发出来,从而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创新设计与创新思维的同步 机械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是否有创新是设计能否迈向成功的关键。这里提 到的创新并不是表面意义上的简单构思,不仅对基础知识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 经验的考量更深,两者对于创新缺一不可。因此,在机械工程设计中,需要对机 械设计从业人员进行思维和精神两方面的培训。中国有句流行语,心有多大,舞 台就有多大,用在设计中亦如此,想象力有多大,创新就有无限可能,所以,在 一定程度上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创新想象力与现代化设计理念的联合必定会 对传统的设计思路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如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以及进步的 根本动力,因此,想象力在机械工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如果设计流程中缺乏必 要的创新思维,设计就难以进步。创新思维不是逻辑上循序渐进得到的,而是通

机械设计实验部分

机械设计实验部分 Experiment of Mechanical Design 课程代码:901120205 学时数:4 学分数: 执笔人:张祖立审核人:王君玲 讨论参加人:张祖立,王君玲,张本华 一、本实验课的目的、意义 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以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机械设计实验主要为综合性实验,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工程及相近专业必修实践性环节,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设计实验教学应该以实验方法、设计思路,实验手段的合理运用等内容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 二、本实验课主要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机械设计中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工程观点,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机械中典型零部件的结构和组成,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正确使用电源、实验操作台。实验后能分析、归纳实验结果,编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主要实验内容 在实验前,首先讲解所做实验的目的、内容、注意事项,然后边做边指导。 实验一带传动弹性滑动实验(2学时) 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了解测定带传动效率的工作原理,计算并绘制滑动率曲和及效率曲线,分析带传动弹性滑动的性质及其对带传动性能的影响。 实验二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2学时) 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润滑油膜的形成过程和现象,测定和绘制径向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曲线,求轴承的承载能力,观察载荷和转速改变时油膜压力的变化情况,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油膜的轴向压力分布情况,了解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和摩擦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 四、实验成绩考核办法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的质量综合评定,满分为100分,乘以系数10%后计入期末总成绩。 五、实验教材、参考资料 实验教材:《机械设计实验》,张祖立、佟玲,沈阳农业大学出版.2008

2017机械效率练习题(1)

机械效率练习题 1.从深为5m 的井中直接将一桶水提出井口,已知桶重20N ,桶中水重80N .若 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提水,则机械效率为 ,若此人的目的是为了捞桶, 则机械效率为 . 2.某人用机械做了8000J 的功,其中额外功是有用功的3 1 ,那么该机械做的有用功是 J ,机械效率是 . 3.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200N 的货物匀速提高4m ,所用的拉力是125N ,则有 用功是 J ,总功是 J ,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4.工人用一根杠杆提升一桶油,他用250N 向下的拉力拉过1.2m ,油桶上升 30cm ,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90%,则油桶重为 N . 5.用一个滑轮组在6s 内把84N 的重物匀速提升4m 时,在绳的自由端所加拉 力大小为40N ,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12m .则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 , 拉力做功的总功率为 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6.如图1所示,某同学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重为180N 的面 粉,所用的拉力为100N ,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如果 用此动滑轮匀速提起一袋质量为25kg 的大米,当拉绳子的速度 为 m/s 时,拉力的功率为54W .(绳重与摩擦不计) 7.如图2所示,已知物重等于G ,请你补充一个物理量,用物重G 和补充的物理量,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补充的物理量名称和符号: ;机械效率 η= . 8.将动滑轮改为定滑轮使用后,在相同的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匀速提 高相同高度,则改动后与改动前比较 ( ) A .节省了力 B .提高了功率 C .降低了效率 D .提高了效率 9.用如图3所示滑轮组把重1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0.5m ,所用的拉力是80N , 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 .总功是50J ,有用功是80J B .有用功是50J ,额外功是20J C .总功是100J ,有用功是80J D .总功是80J ,机械效率是62.5% 10.要提高某机械的机械效率,应该 ( ) A .减小外力所移动的距离 B .减小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C .减小总功 D .减小外力 11.用一重10牛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50牛的物体,实际工作时拉力F ( ) A .可能是35牛 B .正好是30牛 C .正好是25牛 D .要看被提升物体以多大的速度上升 12.某机器的机械效率的大小,正确的可能是 [ ]

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

特种设备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1、特种设备的基本知识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 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厂(场)内机动车辆设备。 2、特种设备的使用 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对从事特种设备设计' 制造' 安装、使用' 改造、维修、检验检测的活动主体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对生产单位施行行政许:可制度,对使用单位实行核准登记,对检验检测机构实施核准,对作业人员实行考核,持证上岗。 特种设备购进后: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相关程序办理特种设备的安装及峻工验收手续。 使用前:要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使用中:使用单位要向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超过检验期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

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当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3、我公司特种设备 锅炉、压力容器、叉车、起重机械 锅炉: 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 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O.IMPa (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 MV 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压力容器: 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 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IMPa (表压),且压力与 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 ?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 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 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 (表压),且压力 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I.OMPa- 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 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C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压力管道: 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 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O.IMPa

实现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参考文本

实现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实现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参考文 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得到了前所未 有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机械工程制造业取得 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机 械工程行业里面,对其可靠性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 的。在本文中,深入探讨了工程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中的 问题,以便参考。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人们不 仅对多功能产品的强烈需求,还希望多功能产品的各项能 力非常突出。以提高产品的功能可靠性为目的,促使了产 品产品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应运而生,从其概念的产生到如 今,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在开展工程机械产品的

设计时,需要把可靠性理论和技术融合起来,并依据具体的要求,可以优先考虑产品的可靠性;在延误开发时间,增加成本和性能的前提下,使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尽量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由于可靠性设计是一个跨多学科,多技术的新兴技术,所以可靠性的设计涉及诸多问题。 1.机械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常用方法 1.1.鲁棒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降低产品的敏感性。使产品的性能不会因为制造期间在变异或是使用环境的变化而变得不稳定,并且让产品在额定的使用期限内,不会因为产品的结构发生变化,参数变动,系统老化等问题而影响到工作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统计分析为基础由日本的机械设计师田口玄一提出的,它根据产品的可用性对用户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来判断设计的可靠,这是它的基本原理,其中的损失通常是可靠的用户流失的可用性正比于产品的

(完整版)机械设计-连接部分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连接部分测试题 一、填空: 1、按照联接类型不同,常用的不可拆卸联接类型分为焊接、铆接、粘接和过盈量大的配合。 2、按照螺纹牙型不同,常见的螺纹分为三角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等。 其中三角螺纹主要用于联接,梯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3、根据螺纹联接防松原理的不同,它可分为摩擦防松和机械防松。螺纹联接的防松, 其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纹副转动。 4、对于螺纹联接,当两被联接件中其一较厚不能使用螺栓时,则应用双头螺柱联接或 螺钉联接,其中经常拆卸时选用双头螺柱联接。 5、普通螺栓联接中螺栓所受的力为轴向(拉)力,而铰制孔螺栓联接中螺栓所受的 力为轴向和剪切力。 6、在振动、冲击或变载荷作用下的螺栓联接,应采用防松装置,以保证联接的可靠。 7、在螺纹中,单线螺纹主要用于联接,其原因是自锁,多线螺纹用于传动,其原因是 效率高。 8、在螺纹联接中,被联接上应加工出凸台或沉头座,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螺纹产生附加弯曲 应力。 楔键的工作面是上下面,而半圆键的工作面是(两)侧面。平键的工作面是(两)侧面。 9、花键联接由内花键和外花键组成。 10、根据采用的标准制度不同,螺纹分为米制和英制,我国除管螺纹外,一般都采用米制螺纹。圆柱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大径,强度计算多用螺纹的()径。圆柱普通螺纹的牙型角为 60 度,管螺纹的牙型角为()度。 二、判断: 1、销联接属可拆卸联接的一种。(√) 2、键联接用在轴和轴上支承零件相联接的场合。(√) 3、半圆键是平键中的一种。(×) 4、焊接是一种不可以拆卸的联接。(√) 5、铆接是一种可以拆卸的联接。(×) 一般联接多用细牙螺纹。(×) 6、圆柱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就是螺纹的最大直径。(√) 7、管螺纹是用于管件联接的一种螺纹。(√) 8、三角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 9、梯形螺纹主要用于联接。(×) 10、金属切削机床上丝杠的螺纹通常都是采用三角螺纹。(×) 11、双头螺柱联接适用于被联接件厚度不大的联接。(×) 12、平键联接可承受单方向轴向力。(×) 13、普通平键联接能够使轴上零件周向固定和轴向固定。(×) 14、键联接主要用来联接轴和轴上的传动零件,实现周向固定并传递转矩。(√) 15、紧键联接中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 16、紧键联接定心较差。(√) 17、单圆头普通平键多用于轴的端部。(√) 18、半圆键联接,由于轴上的键槽较深,故对轴的强度削弱较大。(√) 19、键联接和花键联接是最常用的轴向固定方法。(×) 20、周向固定的目的是防止轴与轴上零件产生相对转动。(√)

特种设备安全基础知识

特种设备安全基础知识 一、特种设备 (一)特种设备的种类和分类,特种设备安全性工作原理及特点,特种设备的安全强度概念及承压设备用材料、焊接安全特点,承压设备承载介质安全特点; 特种设备种类和分类:有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共七类。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属于承压类,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属于机电类。 特种设备安全性工作原理及特点:锅炉的安全工作特性: (1)爆炸的危害性。 (2)易于损坏性。 (3)使用的广泛性。 (4)连续运行性。 压力容器的安全工作特性:和锅炉有相似之处,例如因承受高温高压而有爆炸危险和易损坏性。此外,还可能由于介质易燃、有毒或腐蚀性,当发生泄漏时,可引发火灾、大面积中毒等严重事故。 电梯的安全工作特性:电梯可能发生的危险一般有:人员被挤压、剪切、撞击和发生坠落;人员被电击、轿厢超越极限行程

发生撞击;轿厢超速或因断绳造成坠落;由于材料失效、强度丧失而造成结构破坏等。起重机械的安全工作特性:起重机械包括轻小型起重设备、起重机、升降机三类,其工作特点可概括为以下7点:(1)起重机械通常具有庞大的结构和比较复杂的机构,能完成一个起升运动、一个或几个水平运动。 (2)所吊运的重物多种多样,载荷是变化的。 (3)大多数起重机械,需要在较大的范围内运行,活动空间较大。 (4)有些起重机械,需要直接载运人员在导轨、平台或钢丝绳上做升降运动(如电梯、升降平台等),其可靠性直接影响人身安全。 (5)暴露的、活动的零部件较多,且常与吊运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如吊钩、钢丝绳等),潜在许多偶发的危险因素。 (6)作业环境复杂。 (7)作业中常常需要多人配合,共同进行一个操作。上述诸多危险因素的存在,决定了起重伤害事故较多。大型娱乐设施和客运索道:由于载人且运动范围较大,任何电气或机械故障导致的运动状态变化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承压设备用材:钢材,按化学成分可分成碳素钢和合金钢,按金相组织分可分成珠光体钢、贝氏体钢、奥氏体钢、铁素体钢。

机械效率_百度文库.

被拉下4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总功是3200J ,机械效率是40% B .有用功是8000J ,机械效率是40% C .有用功是3200J ,机械效率是62.5% D .总功是3200J ,机械效率是62.5% 3. 使用机械时,若额外功小于有用功,则该机械的 机械效率( A .大于0.5 B .小于0.5 C .大于1 D .等于0.5 【知识点1小结】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有用功(W 有用):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额外功(W 额外):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总功(W 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题组练习2 4. 某人用如图8-70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摩擦力)提升某一重物,所用拉力F 为200N ,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1)被提升的物重?(2)动滑轮重? 5. 如图8-81所示,用滑轮组拉着一只木块P 沿水平面以0. 5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 。若每只滑轮重1N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在2s 内拉力F 做的功为____J 。 6. 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产生额外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图8-77三种做功情况(没滑轮规格相同,产生额外功最多的应是图。若钩码(m=5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1米,各种情况机械做的有用功均为,由此可判断出图的机械效率最大。 图8-69 图8-81 图8-77

7. 如图8-76所示,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动滑轮把重40N 的物体匀速提高2m ,所用的拉力为 25N ,则拉力做功是__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果把重1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这 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8. 如图8-80所示,某人在lmin 内用40N 的力, 把重100N 的物体匀速提高9m ,此人做功的功率是 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知识点2小结】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没有单位;通常用百 分数表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不能 理解成:“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或“总功大,机 械效率低”。 题组练习3 9. 如图8-79所示,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

机械工程设计中CAD技术的应用

机械工程设计中CAD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9-12T16:51:24.2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潘伟均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CAD 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CAD 技术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机械工程设计的质量与发展进程。 山东洪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27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CAD 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CAD 技术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机械工程设计的质量与发展进程。因此,分析 CAD 技术的特点优势,探究 CAD 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是对机械工程适应新时代发出的挑战。本文主要围绕 CAD 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予以探究。 关键词:CAD 技术;机械工程;应用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也叫计算机辅助设计,它的强大计算与绘图能力在机械工程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 CAD 技术是集智能化、标准化等优点与一体,以提高工程设计效率与精准性为目标,在众多工业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提高了这些领域技术水平,促进了这些领域的经济发展。 1 CAD 技术的特点 优势传统的机械工程设计方法阻碍了机械工程的发展,主要是靠静态分析与近似计算方法,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完成。这必然致使设计过程错误、设计周期长、设计成果质量较低等不良问题的出现,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维持,不利于机械工程的快速发展。CAD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论是在解放劳动力、提高机械工程的设计效率方面,还是在发挥人员的创新思维、促进机械工程快速发展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CAD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方面的具体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提高机械产品质量 将 CAD 技术应用与机械产品的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产品的质量,打破传统的设计弊端,利用软件系统精确机械产品的实际参数。机械产品与软件系统的融合,提高了产品本身的科技含量。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CAD 技术在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能够极大的提高模型与产品的统一度,保证机械产品的设计水平,提高机械产品的生产质量。 1.2降低设计工作强度,提高设计工作质量 CAD 技术引入现代面对对象和分布设计的理念,借助于计算机完成智能绘图,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的错误、实现设计的参数化、提高绘图质量。在三维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调节模型的设计尺寸与结构,最大程度的缩小与实物之间的差距,得到完美设计成果。 1.3促进 CAD 技术的集成 在 CAD 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仿真模拟、图形编辑、曲面造型、三维绘图、动态显示及数控加工等共同构成了 CAD 技术的主要功能。 CAD 技术系统的集成可以避免传统的设计方法造成设计中的混乱,让设计模型真正地实现现代化、集成化、数字化,提升机械设计工作效率,进而促进机械工程的发展。 2 CAD 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 工程建模 机械设计工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三维建模工作,实体模型、表面模型以及线框模型是三维模型中应用最普遍的三种形式,实现设计的参数化、变量化、集成化是 CAD 技术在工程建模中的目标。CAD 技术通过本身所拥有的基本体系,完成机械零件在三维实体中的建模,其基本体系主要包括:圆柱体、立方体、球体及环状体等多种体系。对于复杂的机械零件,基于这些基本体系,将其划分然后制作简单的模型,最后通过三维造型的拼合得到最终零件。通过 CAD 的建模技术,可以根据具体的零件实物来设计更精确的尺寸,并可以随时调整模型、修改尺寸。 2.2 工程绘图 工程绘图功能是 CAD 技术最早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传统的绘图方法是纯手工操作,与计算机辅助技术相比在规范性、准确性与美观性等方面都远远不如。CAD 技术中本就存在的绘图命令与图形库,通过图形编辑、填充剖面、区分层次等功能实现模型与实物的完美贴近。其绘图功能简单、快捷、准确从而减少大量人员,节约成本,并且利用 CAD 技术的绘图功能使得打印图纸易于保存。 2.3 工程结构分析 产品自身的性能与结构设计机械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做好这一环节是产品零件质量的保证。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设计方法得到应用,CAD 技术的优化与完善是适应当下形势的必然要求。如今大部分软件利用软件分析功能,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改进方案。不断完善的 CAD 技术,可以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机械工程设计行业占据更大的优势。 2.4在机械工程模具设计中地应用 模具一般工作在高压、高温环境下,如冷挤压模具就是在高压状态下工作,使得强度、稳态等方面的校核工作尤为重要。为此,冷挤压模具时,必须认真核算、校准强度、刚性等属性参数,确保模具质量安全,保证最终形成的产品符合使用标准。 (1)对于凸模,首先借助UG软件赋予凸模材料属性、边界、负载等条件,再有限元方法进行网格划分最后结合具体的给定条件去求解计算,得出模具不同部位的应力值。其中,最大的应力值为364MPa。 (2)对于凹模,其强度核算前先要确定预应力值,而预应力值的确定以过盈量数值为依据。过盈量数值通过CAD软件分析获得。首先,设定一个的预应力值;然后,利用CAD软件分析得出变形量,将其与之前设定的过盈量进行核对,查看是否吻合。反复操作这一过程,就可以求解出正确的预应力值。按照此方法得出该筒型工序件的中圈变形量为0.24mm,内圈变形量为0.07mm,与之相对应的预应力值分别为600MPa、665MPa。 (3)对于组合凹模,因为零部件过多,其整体强度核算不同于单个零部件的强度核算。组合凹模强度核算时,除了对每一个零部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外,还要对外圈与中圈、内圈与外圈进行曲面接触网格划分,然后再赋予预应力。根据以上考虑,经计算,内圈凹模承受的最大应力为1684MPa,中圈凹模承受的最大应力为502MPa,外圈凹模承受的最大应力为482MPa。经过以上几种情况的计算分析后,得

机械设计公差部分

机械设计-公差部分 一、形位公差的基础知识 1、形位公差符号 2、形位公差代号 3、一般规定 4、形位公差带的定义 5、公差原则 二、具体零部件实例讲解

一、形位公差的基础知识 所谓形位公差是指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两种1、形位公差符号 (同心)

2、形位公差代号 形位公差代号包括: ①形位公差有关项目的符号(例:直线度—,平行度等) ②形位公差框格和指引线(分为两格或多格) ③最大实体状态 ④ 3、一般规定 ①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的点、线、面 (1)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如下图) (2)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 (3)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位置公差的要素 (4)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位置的要素(5)单一要素: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6)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②公差与公差带 (1)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2)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I)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II)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III)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③形状和位置的公差带: 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 1)公差带的主要形式有下列十种: a)两平行直线 b)两等距曲线 c)两同心圆 d)一个圆 e)一个球 f)一个圆柱 g)一个四棱柱 h)两同轴圆柱 i)两平行平面 j)两等距曲面

4、形位公差带的定义 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被测圆柱面的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Ф则公差带是直径为t 的圆柱面的区域被测圆柱面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Ф0.05 面内

中考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

中考物理机械效率汇编 1.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 ,人用125N 的拉力向下拉动绳子,5s 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 求: (1)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如图所示为一起重机,工作电压为380伏。当起重机吊起500千克重物以1米/秒速度匀速上升20米时,工作电流是18安;当起重臂水平旋转,带动重物在8秒内移动16米时,工作电流是5安。 (1) 如果起重臂加长,那么平衡块质量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 (2) (2)请计算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钢绳对重物所做的功和起重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保留小数到0.1%)。 3.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N 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N , 物体在5s 内匀速上升lm .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5. 如图22所示装置 ,绳重及摩擦不计。装卸工人将重为800N 的货物提至高处,人对绳的拉力F 1为500N ,货物在1min 内匀速上升了5m 。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重物是600N ,要把重物提升5m ,求拉力做的功。 6.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10s 内将240N 的物体匀速提升2m ,已知工人的拉力为100N 不计绳重与摩擦阻力,求:(1)工人做功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300N 的重物,拉力应为多大? 图22

7、 我省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某校为保障师生的生活用水,紧急调来一台功率为15kw 的抽水机, 把水抽到距水面10m 高的蓄水池中,抽水机30分钟刚好将容积为18m 3的蓄水池抽满,求:(1)抽水机对水做的功;(2)抽水机的效率;(3)同学们,水是生命之源,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8. 在场馆和楼房建设工地上,“塔吊”是常见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19所示是“塔吊”的示意图.假设某塔吊配置的电动机铭牌上标有:额定电压380V , 额定功率38kW ,线圈电阻0.4Ω.在一次吊起重物时,电动机正常工作20s ,把重物吊起20m .求: (1)该电动机在这次吊起重物的过程中消耗的电能.(2)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产生的热量.(3)在该起重设备中,如果这次吊起重物的机械效率为80%,则被吊重物的质量为多少t ? 9. 为了给蓄水塔抽水,新买了一单相螺杆自吸泵,其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吸程是指水泵到水面的 距离;扬程是指水能被抽到的最高点到水面的距离) (1)该铭牌中有一个参数是明显错误的,请你指出来,并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2)该水泵连续正常抽水1h ,把水抽高了50m ,水泵对水做了多少功?此 时水泵的效率是多少? (g 取10N/kg) 10.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动滑轮提升900N 的木箱,木箱以0.5m /s 的速度匀速上升2m ,所用拉力F 的大小为5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1)拉力F 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1.滑轮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如图15所示为建筑工人自制的滑轮组。某工人用此滑轮组将质量为90kg 的重物提高5m ,所用的拉力是600N 。求: (1)该重物受到的重力; (2)工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3)工人做的总功;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2.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 的箱 子匀速提升5m ,动滑轮的质量为8kg ,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 图15 题24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