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前强化训练历史10 Word版含答案

考前强化训练历史10 Word版含答案

考前强化训练历史10 Word版含答案
考前强化训练历史10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

温馨提示:

本试卷分第Ⅰ卷(12题)和第Ⅱ卷(2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

12.【原创】 1925年,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下列符合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是()

A. 胡适用十几年时间搜集了四十多种《水经注》的版本,抄写了一百多篇长篇文章和一些考证文字,用了千百个证据,推翻了“几成定谳”的所谓戴震抄袭赵一清《水经注》校本的冤案。

B. 梁思永主持进行后冈遗址发掘工作。从地层学上确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殷文化的相对年代,使中国史前时期考古研究的水平大大地提高—步。

C. 随着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通过甲骨卜辞这样的不同来源的资料证明了《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帝王世系的记载是基本可信的

D顾颉刚通过对各种古籍和流传于当时口头的有关材料研究孟姜女故事,对这个故事的产生、传播及变异状况进行系统的考证,作出尽可能科学的阐释。

(出题意图:史学理论的考查以及历史概念的理解正成为高考历史的新动向,如11年上海卷第1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史学体裁属于史学理论中的历史编纂学;11年海南卷第25题考查史学理论中史学的价值与功能范畴;11年辽宁卷第35题考查史学理论的方法论等等。本题以史学理论作为出发点,考查学生历史学习中对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13.【原创】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王”字。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从“王”

字甲骨文的书写在政治上有怎样的含义()

①先秦的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②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强权

③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出题意图: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近年高考的重点之一,其中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如果依据教材进行浅层次的知识“整理”,学生只停留在记忆阶段,谈不上“理解”与“应用”。通过甲骨文史料的解读,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此块嫩荣,也能有效培

养学生思维能力。)

14.【原创】抗战中,日军登陆金山卫,形势危急。蒋召集军官训话称,此地为国际观瞻所系,先总理陵寝所在,不可不守,各部队要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努力固守。由此爆发的战争()A.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B.由国共合作取得巨大胜利

C.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

(出题意图: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正式确认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这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同时考察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15.【改编河南省鄢陵县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加入不结盟运动组织

C.发起上海合作组织

D.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出题意图:考察学生对中国不同类型外交关系的掌握程度)

16.【原创】古罗马法学家赛斯克斯图斯·庞普尼乌斯曾说:“在我们的城市初建之时,人民开始最初的活动,没有任何固定的法律和权利,一切由国王专断决断。”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贵族内部的矛盾 B.平民的斗争

C.罗马疆域不断的扩大 D.罗马法的成熟

(出题意图:罗马法一课内容涉及时间长,线索多,学生很容易出现时间的混乱。本题重在考察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以及对罗马法总体发展过程的掌握)

17.【原创】1946年,美国一报刊上刊登了一幅政治漫画,名为《we tried everything but dynamite》(除了炸毁它,我们已经用尽了各种办法) ,此漫画的出现表明()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B.美苏冷战的局势最终形成

C.美苏之间的矛盾只能通过武力解决 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出题意图:漫画是揭示一段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非常有价值的图像史料,美苏争霸这段历史更是有众多相关的漫画材料,本题重在考察学生解读图像史料的能力)

18.【原创】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汉代的遗迹、遗物,由此引发了研究丝绸之路的热潮。在这些遗物中,不可能出现()

A.麻布、起绒锦

B. 棉布、白瓷

C. 丝绸、镜子

D. 天鹅绒、罗马金币

(出题意图:考察学生的时间记忆以及历史常识)

19.【原创】新航路开辟后,无论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荷兰,在于中国的贸易中都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导致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一道风景线。由此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 使中国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B. 促进中国国内各地区的商业往来和市场的扩大

C.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D. 使国内白银贬值,物价上涨

(出题意图: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往对新航路开辟的考察多注重其对欧洲或整个世界的影响,本题注重考察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影响)

20.【原创】魏晋是一个动乱而迷惘的时代,魏晋名士注重内在精神的自我完善,轻视外在瞬逝的功名、富贵,普遍具有内心豁达、行迹放浪的风神。在魏晋时代,下列哪句话代表的学派会在魏晋得到推崇()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

C.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D.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题意图:百家争鸣时期各家的学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上的财富,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背景下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引发人们的思考。本题重在考察学生对如墨道法各家的理解以及其古文理解能力)

21.【原创】1644年清军入关,厉行剃发令,违抗者杀无赦,汉人进行激烈对抗,从而有“嘉定三屠”这样的悲剧。辛亥革命后,以行政的命令推行剪辫令,却有很多汉人拒绝剪辫,梁启超的出资在卖菜途中被人割了辫子,因此而大哭了几天。根据材料,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习俗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和凝固性,不容易改变

B. 国人反对排斥辛亥革命

C. 剪辫与留辫,已经从一个风习问题变为一个严峻的政治问题

D. 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

(出题意图:社会习俗是有其稳定性和凝固性,但又不得不在政治变革中受到冲击和影响,辫子的去留,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此题希望通过辫子的剪和留之间的不同的选择,让学生有深一层次的思考)

22. 【原创】教士台彻尔在布道讲台上喊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亲友正在哭喊:“‘发发慈悲吧,发发慈悲吧,刑罚太苦,受不了了。给点施舍,救救我们吧!’……金银入库,灵魂起舞。”对此马丁·路德后来写道:“他竭尽全力把上帝的恩仇卖得又亲切又便宜。”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马丁·路德要求摆脱教会束缚

B.教会奢侈浪费,利用上帝榨取钱财

C.马丁·路德否定信仰上帝,追求个性自由

D.当时欧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会控制

(出题意图:宗教改革是对整个欧洲思想、政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此题重在考察宗教改革的一些基础性内容)

23.【改编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1)直播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场面

(2)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的新闻

(3)直播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过程

(4)放映改编自拜伦《唐璜》的电影作品

A.(1)(2)

B.(1)(3)

C.(2)(3)

D.(2)(4)

(出题意图:本题注重考察学生对西方科技及艺术成就的时间掌握)

二、主观题:

38.【原创】(24分)材料一:1787年,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为新生的美国制宪.他们有一个共识: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但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度”。在其中很多人看来,纯粹的民主也可能是暴政的一种,区别暴政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不可分说的强制性。

材料二: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涉及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

材料三:(美国)很多地方政府都不理会中央政府,直接加入中央政府不愿加入的环保“京东协议”,而加州政府宣布本周医疗体系不对非法移民开放式,联邦法庭则站出来宣布该法令违宪。

材料三:“为什么社会主义会在美国失败”,这是社会科学界的一个经典问题,人们给予了种种解释,有一种说法:社会主义并没有在美国彻底失败,它只是以一种缓慢变革、点滴改良的方式一点一点发生着,是一场漫长而安静的革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只是,1787年55为代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到费城参加制宪会议?并举例说明材料一中“纯粹的民主也可能是暴政的一种”这种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实现“制衡最大化”的?(8分)(3)结合美国政治制度特点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4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来理解“社会主义并没有在美国彻底失败,它只是以一种缓慢变革、点滴改良的方式一点一点发生着,是一场漫长而安静的革命”。(8分)

(出题意图:民主是一个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究竟什么是民主,民主与专制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民主尤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实现形式。本题希望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深

层次思考民主的含义,并对美国的民主制度有一个进一步的理解。)

39.【改编自福建省福州市八县期中联考试题】阅读下列材料:(28分)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以发昌机器厂为例,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万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材料二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道路梗阻,节节为历,行之愈远,则商品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资本家又写道“我之廉价工人,(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的制造,运费即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是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

材料四瑞蚨祥1862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早期民族企业与明朝“机房”相比,最大的进步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早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三归纳出该时期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不得摘抄原文)(6分)(3)根据材料四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变化曲线图”,说说1912年—1925年、1937年—1949年这两个阶段民族工业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4分)?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这两个阶段民族工业发生变化的相应原因。(12分)

出题意图: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经济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中国人社会生活及思想的非常重要的历史脉络,而中国民族工业曲折的发展历程也值得我们思考。当今中国经济面临转型,民族工业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有必要以史为鉴。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16 C B C C B

17—21 A B C D B

22—23 C B

二、主观题

38.参考答案:

(1)、背景:美国建国初期采取邦联制度,使得新生的美国面临内忧外患。强化中央政府,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已经成为美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2分)

举例:雅典的“陶片放逐法”(2分)

(2)、①采用三权分立,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国会掌握最高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最高司法权。(2分)②总统与国会之间相互制衡,总统可否决国会的立法,国会可以弹劾总统(2分)③总统与最高法院之间相互制衡,总统可任命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2分)④国会与最高法院之间相互制衡,最高法院院长任命需国会参议院批准,最高法院可宣布国会颁布的法律违宪(2分)⑤如回答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各给1分,最高8分。

(3)①美国1787年《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各州法律不得违背1787年《宪法》(2分)②1787年《宪法》保留了各州一定的独立性(2分)

(4)①颁布《工业复兴法》,用行政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②提高劳工待遇,给予劳工参加工会的权力,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用童工。③进行社会救济,保障底层百姓提供最低基本生活保障。④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每点2分,共8分)

39.(1)答:最大进步:使用机器生产。(2分)

特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很少;规模小,资金少。(4分,任答2点即满分)

(2)关卡林立,税收沉重;外国资本主义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使得民族资本竞争压力加大;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竞争优势。(6分)

(3)变化趋势:1912年至1925年变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或答上升趋势;或答短暂的繁荣)(2分)

原因:辛亥革命的影响;国内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的侵略。(6分)

变化趋势:1937年至1949年:日益萎缩直至陷入绝境(或答陷入困境)(2分);

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内战的破坏;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苛捐杂税。(6分,任意答到3点即满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答题纸

姓 名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3)(4分)

(3) (8分)

39题(26分)

(1)(6分)

(2)(6分)

(3)(1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二、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 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 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 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 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练习

第1课远古人类 一、选择题 1.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是() A.生活环境险恶 B.个人力量小 C.不易获取食物 D.生产力水平低下 2.中国人最讲究“入土为安”,这是对死者最起码的尊重。最早有此观念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古猿 3.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起源于非洲还是亚洲,一直是古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4.在国庆期间,在北京旅游的阿龙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周口店遗址文化节”活动主办者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最佳工具应该为 A.石制工具 B.铁制工具 C.棍棒 D.硬质土块 5.(题文)下列图片说明此远古人类() ①掌握了钻孔技术②会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④懂得爱美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我国最早的人类 B.原始的农耕生活 C.中国古代的传说 D.中华文明的起源7.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学会使用天然火和学会人工取火分别是什么人(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 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 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 C.懂得用天然火,驱逐野兽 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 9.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神话传说 B.大胆想象 C.历史文献 D.遗骨遗物 10.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山顶洞人对美已经有了朦胧的理解、爱好和追求。下列能够说明这一问题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带反思-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理解辛亥 革命的伟大意义,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训练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前后反专制的斗争,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能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国情,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山装造型的含义是什么?末代皇帝是谁?剪辫子的照片反映的情景可能发生在哪个时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句话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孙中山获选临时大总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中华民国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标志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措施①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②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4.教师强调:南京临时政府中,除革命派外,还有立宪派、旧官僚,但政府实权掌握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手中,它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令无不带有革故鼎新、发展资本主义的新精神。因此,南京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5.展示史料: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清朝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6.问题思考:根据材料,简要说一说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学生思考回答后) 7.教师总结: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增睦谊”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教师讲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走向共和》 3.教师展示:《清帝退位诏书》 4.教师强调: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5.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大致过程。 6.问题思考:从袁世凯窃取政权的过程和孙中山维护共和的斗争两方面,思考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帝国主义的支持干涉、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以及袁世凯耍弄政治权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精品教案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难点: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反映的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场景。那么,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建立之后有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了整合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 2.教师提问: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学生回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教师提问: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 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为选举为临时大 总统,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理应成为中 华民国大总统。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中华民国成 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同时选举黎元洪为副 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5.教师展示史料: 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 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 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根据材料,简要说一说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作为文 明国家,中国此时也是文明的国家,因此,西方要尊重中国的独立地位,同世界各国都 要相互尊重,互利同赢,为实现世界大同而共同努力。这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 认识不足,对帝国主义国家依然抱有幻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导学案

乾安县“136有效教学”导学案 第1课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元谋人的生活年代、发现地点以及发现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 3、理解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4、、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及进行比较的能力。 5、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学习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学习难点】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预习案】 一、导学引航研读教材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年;发现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 1、距今时间:;发现地点。 2、体质特征:。 3、北京人使用工具有 ;使用火,意义是。生活状况。 4、北京人过着生活。 5、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 1、距今时间:;发现地点。 2、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是;使用的工具;使用了火 生活状况。 社会组织。 二、预习反馈自主探究 选择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 A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 B云南元谋县 C浙江余姚市 D山东大汶口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

A会制造工具 B会使用工具 C会使用天然火D会人工取火 3.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A一百七十万年 B八十万年 C七十万至二十万年D一万八千年 4.下列内容符合北京人的是() ①直立行走②制造石器和木棒③使用天然火④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A① 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不属于黄河流域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蓝田人 6.下列哪个时期的人已会缝制衣服() A北京人 B元谋人 C 山顶洞人 D金牛山人 【探究案】 三、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1、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进步之处: 类别北京人山顶洞人 体质特征 使用工具 火的使用 社会组织 四、展示点评总结拓展 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二)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三) 山顶洞人一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史无前,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知道北京人的特质,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本课为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叙述了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相关史实,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代表北京人的体态特征、生产生活情况及其发现的历史影响,展现我国历史的丰富内涵,博大精深,作为中学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的开头。 本课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中的“元谋人”、“北京人”和知识拓展中的“山顶洞人”。然而其中重点在北京人的特征及其历史意义上。课堂时间有限,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的基础情况,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可能难以面面俱到,而是更需要突出重点。本课重点突出的基础上蕴含着史料实证的学科精神、时空观念的塑造等,另外本课内容还蕴含文化遗产的价值、对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民族自豪感等情感,是对历史价值观的培育。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而本课是他们人生中第一节历史课,该学段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于参与各类教学活动,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历史素养、历史学科知识与历史学习方法都处于初步阶段,还不具备完善的历史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展示学科魅力,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第一节课就投入规范主动的历史学习中。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知道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2、学生了解北京人的发现,知道并掌握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 发现的意义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思考“化石如何形成”、“对研究早期人类的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特征(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 难点:本课内容距今久远,需将科学考古发现与图文想象才能较好的理解本课 五、教学策略 讲述法、讨论法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10《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一、课标内容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革命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只有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接下来在社会矛盾激化,内外矛盾加重的情况下爆发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后的发展态势对于学生来说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能力,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知识层面的掌握,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创建,上承辛亥革命,下启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包括“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板块的内容。武昌起义之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终于推翻了清政府统治,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但是资产阶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人继续为反帝反封的革命事业不断奋斗。 四、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史料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记住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地点、标志、领导人、影响?

(重点) 目标3:阅读教材,记住清帝退位的时间、结果;观看视频及结合教材,列举出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篡夺革命果实的,并分析出袁世凯能窃取到辛亥革命的果实的原因。(重点、难点) 目标4:阅读教材,通过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了解,理解其颁布的性质、意义。学习革命先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重点) 六、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展示大总统誓词图片。 右图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上,宣读了亲自撰写的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益,文时遵之┅┅谨以此誓于国民。” 南京临时政府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临时约法》体现了什么精神?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 (呈现)本课三个子目: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和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内容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中华民国内、外政策的材料补充,使学生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华民国建立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讲述,让学生明白实现民主政治的曲折性,从而让学生树立实现民主制度化的远大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古代哪些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意思就是他们是龙是天的儿子,上天派下来做皇帝的。他们出生的时候或者所到之处都会有奇异的事情发生。像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就称他母亲生他的时候有金龙卧在他家的屋顶。在鸿门宴里范增劝项羽杀刘邦就是因为“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的主人翁不是刘邦,而是袁世凯。话说袁世凯有一天早上他起床叫婢女进来伺候更衣洗脸,可是那个婢女一进房间门口就就被眼前看到的情景吓到了,手里端着的脸盆也掉地上砰地一声响。婢女做错了事,肯定是受罚甚至挨打的。可是能在袁世凯身边做贴身婢女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这个婢女就说她刚刚看看一条金龙躺在床上,她是被金龙的威严吓到,才弄洒了脸盆。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婢女没有受罚还得到很大一笔奖赏。可是你们猜那个婢女到底是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一个大蛤蟆躺在床上。从此以后袁世凯就一直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金龙转生,是真龙天子,所以想尽办法要登上帝位。不过故事毕竟是故事我们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性,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袁世凯怎么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复辟帝位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和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内容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中华民国内、外政策的材料补充,使学生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讲述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进步意义。 2.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课文、图表和历史材料,理解南京临时政府为什么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权,并使学生学习论证历史结论的方法。 教学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学难点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古代哪些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意思就是他们是龙是天的儿子,上天派下来做皇帝的。他们出生的时候或者所到之处都会有奇异的事情发生。像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就称他母亲生他的时候有金龙卧在他家的屋顶。在鸿门宴里范增劝项羽杀刘邦就是因为“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的主人翁不是刘邦,而是袁世凯。话说袁世凯有一天早上他起床叫婢女进来伺候更衣洗脸,可是那个婢女一进房间门口就就被眼前看到的情景吓到了,手里端着的脸盆也掉地上砰地一声响。婢女做错了事,肯定是受罚甚至挨打的。可是能在袁世凯身边做贴身婢女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这个婢女就说她刚刚看看一条金龙躺在床上,她是被金龙的威严吓到,才弄洒了脸盆。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婢女没有受罚还得到很大一笔奖赏。可是你们猜那个婢女到底是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了一个大蛤蟆躺在床上。从此以后袁世凯就一直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金龙转生,是真龙天子,所以想尽办法要登上帝位。不过故事毕竟是故事我们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性,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袁世凯怎么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复辟帝位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了整合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 2.教师提问: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学生回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教师提问: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为选举为临时大总统,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理应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同时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5.教师展示史料: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自我预习提纲

部编版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自我预习提纲 【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基本史实。 2、掌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背景和过程。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内容和性质。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中华民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子目关系】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标志着辛亥革命达到高潮,是这场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背景,中国从此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课文导读提纲】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背景:武昌起义的胜利 2、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3、纪年方法: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4、举措: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5、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背景: (1)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2)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经过: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2)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3)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5)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3、结果: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北洋军阀,189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所以,这个封建军阀集团就称为“北洋军阀”。 4、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的举措: (1)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遵从)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11日 2、机构:参议院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最新教案设计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训练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前后反专制的斗争,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能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国情,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山装造型的含义是什么?末代皇帝是谁? 剪辫子的照片反映的情景可能发生在哪个时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句话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孙中山获选临时大总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中华民国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标志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①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②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措施 成立临时参议院 4.教师强调:南京临时政府中,除革命派外,还有立宪派、旧官僚,但政府实权掌握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手中,它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令无不带有革故鼎新、发展资本主义的新精神。因此,南京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民国的创建检测题(最新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 10 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检测题 第10 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1.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临时政府宣布以中华民国纪年,改用公历。1921 年是民国年。( ) A.8 B.9.10D.11 2.清帝退位发生于哪一年( B ) A.1911 年 B.1912 年.1913 年D.1900 年 3.1912 年元旦,孙中ft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 A.北京 B.南京.武昌 D.广州 4.小明同学制作了以下表格,请判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 时间史实 1912 年2 月12 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 年2 月13 日孙中ft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1912 年2 月15 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 年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 年4 月孙中ft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A.武昌起义过程 B. 孙中ft革命活动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5.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ft在灯下阅读《民报》 .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报刊登出孙中ft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6.说辛亥革命成功了的关键原因是( ) A.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 B.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孙中ft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 B.参议院.总理 D.全体国民 8.下列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是(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优质教案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中山装图片、《末代皇帝》电影剧照、民众剪发辫的历史照片等)中山装造型的含义是什么?末代皇帝是谁?剪辫子的照片反映的情景可能发生在哪个时期?“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句话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材料展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机枢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2.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孙中山获选临时大总统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手中,它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令无不带有个革故鼎新、发展资本主义的新精神。因此,南京临时政府时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5.展示史料: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6.问题思考:根据材料,简要说一说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学生思考回答后) 7.教师总结: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睦”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目标导学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图片展示: 唐绍仪(左)与伍廷芳(右)南北会谈时合影 2.教师讲述: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走向共和》 4.教师展示:《清帝退位诏书》 5.教师强调: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6.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的大致过程。 7.问题思考:从袁世凯窃取政权的过程和孙中山维护共和的斗争两方面,思考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帝国主义的支持干涉、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以及袁世凯耍弄政治权谋等。 目标导学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图片展示: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第10课中华民国的成立 1.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 2.小明同学制作了以下表格,请判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A.武昌起义过程 B.孙中山革命活动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时至今日,无论是在祖国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中山”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A.建立了光复会B.创办了《民报》 C.领导了保路运动D.建立了中华民国 4.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是辛亥革命的唯一成果 5.甲、乙两位同学对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行学习研究后,发表了以下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下列史实能支持甲、乙同学观点的是( ) A.甲:百日维新乙:戊戌政变 B.甲:辛亥革命乙: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甲:洋务运动乙: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甲:北伐战争乙: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6.史学界对于辛亥革命的成败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失败论”,一种是“成功论”。持“成功论”学者的依据是() ①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思想的传播④没有改变半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梳理人教版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梳理 一、隋朝的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他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 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4.巩固: (1)措施。 ①经济上: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从605年起,隋炀帝在位时期开通。 3.概况: (1)三点:北抵涿郡__,南至余杭_,中心是_洛阳_ (2)四段:从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1)__隋文帝____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__进士科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__教育____的发展。 (2)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根本原因(隋朝的暴政) 1.背景:隋炀帝在位期间,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灭亡: (1)各地农民起义,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2)_618 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1 / 1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知识点整理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一、单元提醒 1.史前时期分为哪两个时期?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 2.什么是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3.举出旧石器时代石器的代表。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 4.什么是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5.举出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代表。骨器(骨耜)、角器、耒耜 6.举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7.举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 第 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简答题 1.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古猿。 2.人类进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名称。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即现代人)。。 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最多的国家之一。古人类遗址。 4.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会不会制作工具。 5.元谋人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云南元谋、距今约 170 万年 6.元谋人发现有什么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7.元谋人的生活状况怎样?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8.北京人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20 万年。。 9.北京人的别名。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 10.第一个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学者是谁?裴文中 11.概括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带有猿的某些特征,能够直立行走。。 12.北京人使用什么类型的石器?打制石器。

13.概括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群居生活。 14.北京人的用火情况怎样?已经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15.火的使用有什么意义?火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16.北京人的发现在人类历史的研究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3)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7.山顶洞人发现的地点、距今年代?北京周口店、距今约 3 万年 18.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类有区别吗?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19.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怎样?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会人工取火,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20.中国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穿孔骨针是在哪一遗址中发现的?山顶洞人遗址。 2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分别属于人类发展的哪一阶段?元谋人、北京人属于直立人、、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即现代人)。 2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生活在什么流域? 元谋人——长江流域;北京人、山顶洞人——黄河流域 二、知识点整理 (一)元谋人 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 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生产工具: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火的使用:已经知道使用火 (二)

人教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 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反映的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场景。那么,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建立之后又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新生政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新课讲授 (一)目标导学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教师讲述: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独立,中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了整合革命力量,迫切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 2.教师提问:中华民国成立于什么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学生回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3.教师提问: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为选举为临时大总统,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理应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同时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5.教师展示史料: 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勿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根据材料,简要说一说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作为文明国家,中国此时也是文明的国家,因此,西方要尊重中国的独立地位,同世界各国都要相互尊重,互利同赢,为实现世界大同而共同努力。这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足,对帝国主义国家依然抱有幻想。 (二)目标导学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教师讲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力图通过和平方式早日实现共和,为此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教师展示:《清帝退位诏书》 提问:清宣统皇帝是什么时间退位的?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回答:1912年2月12日。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3.教师讲述:清帝宣统退位后,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提问: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 教师提问:袁世凯会答应这些条件吗?他又是如何做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知识点1 中华民国的建立 1.情景 (1)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2)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3)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 (2)标志: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3)公元纪年: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4)政权建设: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5)影响: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知识点2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背景 (1)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清帝退位 (1)时间:1912年2月12日。 (2)经过: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3)意义: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孙中山辞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袁世凯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孙中山限制袁世凯的措施: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 (4)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不肯南下,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思维拓展】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清王朝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 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和大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知识点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2.颁布者: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3.制定机构:参议院。 4.内容: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5.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6.影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