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变学实验-1 转矩流变仪应用试验

流变学实验-1 转矩流变仪应用试验

流变学实验-1 转矩流变仪应用试验
流变学实验-1 转矩流变仪应用试验

转矩流变试验

胡圣飞编

一、试验原理及目的

高分子材料的成型过程,如塑料的压制、压延、挤出、注射等工艺,化纤抽丝,橡胶加工等过程,都是利用高分子材料熔体进行的。熔体受力作用,不但表现有流动和变形、而且这种流动和变形行为强烈地依赖于材料结构和外界条件,高分子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流变行为(即流变性)。测定高聚物熔体流变性质,根据施力方式不同,有多种类型的仪器,转矩流变仪是其中的一种。它由微机控制系统、混合装置(挤出机、混炼器)等组成。测量时,测试物料放入混合装置中,动力系统驱使混合装置的混合元件(螺杆、转子)转动,微处理机按照测试条件给予给定值、保证转矩流变仪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工作。物料受混合元件的混炼、剪切作用以及摩擦热、外部加热作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在不同的变化状态下,测试出物料对转动元件产生的阻力转矩、物料热量、压力等参数。其后,微处理机再将物料的时间、转矩、熔体温度、熔体压力、转速、流速等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图、表形式的实验结果。

利用转矩流变仪不同的转子结构、螺杆数、螺杆结构、挤出模具以及辅机,可以测量高分子材料在凝胶、熔融、交联、固化、发泡、分解等作用状态下的转矩—温度时间曲线,表观粘度—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曲线,了解成型加工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及其规律。还可以对不同塑料的挤出成型过程进行研究,探索原材料与成型工艺、设备间的影响关系。

总之,对于成型工艺的合理选择,正确操作,优化控制,获得优质、高产、低耗制品以及为制造成型工艺装备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分子材料的流变性除受高聚物结构及有关复合物组成的影响外,采用混合器测量流变性质时的实验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试验用原材料

硬质PVC粒状复合物或混配物

PVC 100 60 56.52174

ACR丙烯酸酯共聚物 4 2.4 2.26

CPE氯化聚乙烯 6 3.6 3.39

钙锌复合稳定剂 4.5 2.7 2.54

硬脂酸0.5 0.3 0.28

69 64.99174

三、主要仪器设备

RM-200C转矩流变仪,主要分三部分:主机、电气控制柜、混合或挤出装置。本实验采用转矩流变仪的混合装置进行。

1. 加料量

实验开始,物料自混合器上部的加料口加入混合室,受到上顶栓对物料施加的压力并且通过转子外表面与混合室壁间的剪切、搅拌、挤压;转子之间的捏合、撕拉;轴向间翻捣、捏炼等作用,以连续变化的速度梯度和转子对物料产生的轴向力的变形实现物料的混炼、塑化。显然混合室内的物料量不足,转子难于充分接触物料,达不到混炼塑化的最佳效果。反之加入的物料过量,部分物料集中于加料口不能进入混合室塑化均匀或出现超额的阻力转

矩,使仪器安全装置发生作用,停止运转、中断实验,若实验过程中,去除上顶栓对物料的施压作用,仪器转矩值变化不突出时,说明加料量合适。加料量应由混合室空胶容积、转子容积、物料(固体或熔体)的密度以及加料系数来计算确定。此外,为了保证测试准确性和重现性,原料的粒度和材质应均匀。

2. 温度与转速

混合器加热温度应参考物料的熔融温度和成型温度。如果选择的温度过低出现超额的阻力转矩会造成安全装置发生作用,使仪器停止运转。而温度过高时,高聚物的链段活动能力增加、体积膨胀、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小,流动性增大,粘度随温度提高而降低。物料在混炼塑化过程中的微小变化不易显示出来,由此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对于PS、PVC、PC等高聚物,因为粘流活化能很大,熔体粘度对温度十分敏感,增加温度可大大降低熔体的粘度,应注意温度的控制与调节,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一般来说,用近于生产条件的成型温度、螺杆转速作为测试仪器的加热温度、转子转速的条件下,所得到的物料转矩-温度-时间曲线更能预测或说明制品成型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此外,用动态热温定性实验研究材料热稳定效果时用较高的温度和转速,使分解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则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对于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的实验目的必须选择最佳的条件,以求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四.试验方法

1. 准备工作

(1)了解转矩流变仪的工作原理、技术规格和安装、使用、清理的有关规定。

(2)根据实验需要,将所用的混合器与动力系统组装起来。

(3)接通动力电源和压缩空气,稳定电源在220V+/-10V.

(4)按式(6-1)计算加料量,并用天平准确称量。

W1=(V1-V0)×ρ×α0 (6-1)

W1-加料量(g)

V1-混合器容量(cm3)

V0-转子体积(cm3)

ρ-原材料的固体体积或熔体密度(g/cm3)

α-加工系数,按固体或熔体密度计算为0.655、0.80。

对于硬质PVC来讲,加料量应为65 g左右。

2. 操作: (1)接通主机电源后,调节温度加热。

(2)当温度达到要求后,预热一段时间,然后加料开始记录实验参数。

(3)当实验结束后,加入少量润滑剂,然后拆卸清理混合器。

五.试验结果表述

1、写出转矩流变仪测试高聚物的流变性的原理及测试时的各项实验条件。

2、以实验所得数值、图形为例,讨论在高聚物结构研究、材料配方选择、成型工艺条件控制、成型机械及模具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六.思考题

1. 那些主要因素将影响高聚物的流变性质?

2. 测试物料及实验过程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试比较毛细管流变仪和转矩流变仪各自的特点?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87789

迈克耳逊干涉仪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掌握调节方法; 2.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钠光波长和精细结构。 二.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钠光灯、透镜等。 三.实验原理 迈克耳孙干涉仪原理如图所示。两平面反射镜M1、M2、光源 S和观察点E (或接收屏)四者北东西南各据一方。M1、M2相互垂直,M2是固定的,M1可沿导轨做精密移动。G1和G2是两块材料相同薄厚均匀相等的平行玻璃片。G1的一个表面上镀有半透明的薄银层或铝层,形成半反半透膜,可使入射光分成强度基本相等的两束光,称G1为分光板。G2与G1平行,以保证两束光在玻璃中所走的光程完全相等且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保证仪器能够观察单、复色光的干涉。可见G2作为补偿光程用,故称之为补偿板。G1、G2与平面镜M1、M2倾斜成45°角。

如上图所示一束光入射到G1上,被G1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这两束光分别经M1和M2反射后又沿原路返回,在分化板后表面分别被透射和反射,于E处相遇后成为相干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图中M′2是平面镜M2由半反膜形成的虚像。观察者从E处去看,经M2反射的光好像是从M′2来的。因此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和由平面M1与M′2之间的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是完全一样的,在讨论干涉条纹的形成时,只需考察M1和M2两个面所形成的空气薄膜即可。两面相互平行可到面光源在无穷远处产生的等倾干涉,两面有小的夹角可得到面光源在空气膜近处形成的等厚干涉。若光源是点光源,则上述两种情况均可在空间形成非定域干涉。设M1和M′2之间的距离为d,则它们所形成的空气薄膜造成的相干光的光程差近似用下式表示 若M1与M′2平行,则各处d相同,可得等倾干涉。系统具有轴对称不变性,故屏E上的干涉条纹应为一组同心圆环,圆心处对应的光程差最大且等于2d,d 越大圆环越密。反之中心圆斑变大圆环变疏。若d增加则中心“冒出”一个条纹,反之d减小则中心“缩进”一个条纹。故干涉条纹在中心处“冒出”或“缩进”的个数N与d的变化量△d之间有下列关系 根据该关系式就可测量光波波长λ或长度△d。 钠黄双线的精细结构测量原理简介: 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为:当,时V=1, 此时干涉条纹最清晰,可见度最大;时V=0,可见度最小。 从一视见度最低的位置开始算起,测量一次视见度最低处的位置,者其间的光程差 为,且由关系算出谱线的精细结构。 四.实验结果计与分析 次数初读数 d1(mm) 末读数 d2(mm) △ d=|d1-d2| (mm) (nm)(nm ) 137.7247937.754420.02963592.6592.6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报告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实验报告 院(系) 生化系 年级 10级 专业 化工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 物化实验 实验日期 2012 年 9 月 9 日 实验地点 3栋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测定蔗糖转化放映的速率常数k ,半衰期t1/2,和活化能Ea 。 2·了解反应的反应物溶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3·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蔗糖在水中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器反应为: C 12H 22011+H 2O C 6H 12O 6+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这是一个二级反应,但在H+浓度和水量保持不变时,反应可视为一级反 应,速率方程式可表示为: ,积分后可得: 由此可知:在不同时间测定反应物的相对浓度,并以㏑c 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 k 。 当c=时 T1/2=ln2/K 2、本实验中的反应物及产物均有旋光性,且旋光能力不同,在溶剂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条件均固定时,旋光度与反应物浓度呈线性关系,即: kc dt dc =-kt c c -=0 ln

。 反应时间 t=0,蔗糖尚未转化: ; 反应时间为 t ,蔗糖部分转化: ; 反应时间 t=∞,蔗糖全部转化: , 联立上述三式并代入积分式可得: 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从直线斜率可得反应速率常数k 。 三、仪器与试剂: WZZ-2B 型旋光仪 1台 501超级恒温水浴 1台 烧杯100ml 2个 移液管(25ml ) 2只 蔗糖溶液 (分析纯)(100ml) Hcl 溶液(分析纯)(dm -3) 四、实验步骤: ①恒温准备: 1) 2 c βα=00c 反βα=)(生反c t -+=0c c ββα0c 生βα=∞) ln()ln(0∞∞-+-=-ααααkt t )ln(∞-ααt 以

转矩流变仪实验

实验一转矩流变仪实验 1. 实验重点和难点 1.1 了解转矩流变仪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范围; 1.2 熟悉转矩流变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1.3 掌握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2. 实验原理 物料被加到混炼室中,受到两个转子所施加的作用力,使物料在转子与室壁间进行混炼剪切,物料对转子凸棱施加反作用力,这个力由测力传感器测量,在经过机械分级的杠杆和 ?)读数。其转矩值的大小反应了物料黏度的大小。臂转换成转矩值的单位牛顿?米(N m 通过热电偶对转子温度的控制,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物料的黏度。 转矩数据与材料的粘度直接有关,但它不是绝对数据。绝对粘度只有在稳定的剪切速率下才能测得,在加工状态下材料是非牛顿流体,流动是非常复杂的湍流,有径向的流动也有轴向的流动,因此不可能将扭矩数据与绝对粘度对应起来。但这种相对数据能提供聚合物材料的有关加工性能的重要信息,这种信息是绝对法的流变仪得不到的。因此,实际上相对和绝对法的流变仪是互相协同的。从转矩流变仪可以得到在设定温度和转速(平均剪切速率)下扭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常称为“扭矩谱”,除此之外,还可同时得到温度曲线、压力曲线等信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转速下进行测定,可以了解加工性能与温度、剪切速度的关系。转矩流变仪在共混物性能研究方面应用最为广泛。转矩流变仪可以用来研究热塑性材料的热稳定性、剪切稳定性、流动和固化行为。 图1为一般物料的转矩流变曲线,但有些样品没有AB段。 各段意义分别如下。 OA:在给定温度和转速下,物料开始粘连,转矩上升到A点。 AB:受转矩旋转作用,物料很快被压实(赶气),转矩下降到B点(有的样品没有AB 段)。 BC:物料在热和剪切力的作用下开始塑化(软化或熔融),物料即由粘连转向塑化,转矩上升C点。 CD:物料在混合器中塑化,逐渐均匀。达到平衡,转矩下降到D。 DE:维持恒定转矩,物料平衡阶段(至少在90s以上)。 E以后:继续延长塑化时间,导致物料发生分解、交联、固化,使转矩上升或下降。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精密光学仪器,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迈克尔逊干涉的实验,我们可以熟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并掌握其调整方法,了解电光源非定域干涉条纹的形成与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利用干涉条纹的变化测定光源的波长,测量空气折射率。本实验报告简述了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原理,阐述了具体实验过程与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尝试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释。 关键词: 迈克尔逊干涉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干涉;空气折射率; 一、引言 【实验背景】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主要用于长度和折射率的测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是珀罗于1897年所发明的一种能现多光束干涉的仪器,是长度计量和研究光谱超精细结构的有效工具; 它还是激光共振腔的基本构型,其理论也是研究干涉光片的基础,在光学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光谱学中,应用精确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或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可以准确而详细地测定谱线的波长及其精细结构。 【实验目的】 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 2.了解各类型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条纹特点和变化规律; 3.测量空气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 (一) 迈克尔逊干涉仪 1M 、2M 是一对平面反射镜,1G 、2G 是厚度和折射率都完全相同的一对平行玻璃板,1G 称 为分光板,在其表面 A 镀有半反射半透射膜,2G 称为补偿片,与1G 平行。 当光照到1G 上时,在半透膜上分成两束光,透射光1射到1M ,经1M 反射后,透过2G ,在1G 的半透膜上反射到达E ;反射光2射到2M ,经2M 反射后,透过1G 射向E 。两束光在玻璃中的 光程相等。当观察者从E 处向1G 看去时,除直接看到2M 外还可以看到1M 的像1 M 。于是1、2

旋光仪测定糖溶液的浓度

用旋光仪测定糖溶液的浓度 【实验目的】 熟悉旋光仪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测量旋光溶液的旋光率和百分浓度 【实验器材】 旋光仪,盛液玻璃管,温度计,已知和未知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实验原理] 对于透明的固体来说.旋光角φ与光透过物质的厚度L 成正比;而对于液体来说.除了厚度之外,还与溶液的浓度c 成正比。同时,旋转的角度,还与溶液的温度t 以及光的波长λ有关。实验证明.在给定波长(单色光)和一定温度下,如旋光物质为溶液,则旋光角由下式表示: []L C t 100 λ α?= 在上式中[]t λα为旋光率,C 为100毫升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克数,L 为溶液厚度,以分米为单位。旋光率随不同的溶液而异,对于同一种溶液来说,它是随波长而异的常数,实验室的旋光仪常以钠光作光源,故波长已定。而温度的改变,对旋光率稍有影响,就大多数物质来讲,当温度升高摄氏1度时,旋光率约减小千分之几。 通过对旋光角的测定,可检验溶液的浓度、纯度和溶质的含量,因此旋光测定法在药物分析、医学化验和工业生产及科研等领域内有着广泛地应用。在医、药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法和间接测定法。 一、比较法 已知浓度为C 1的某种旋光性溶液,其厚度为L 1,可测出其旋光角φ1。要测同种未知浓度的溶液,只要测定该溶液在厚度为L 2时的旋光角就可计算出未知浓度。 []11100L C t λ α?=[]22100 L C t λα?= 得1 2 11 22C L L C ??= 如果两溶液厚度相同,则1 1 2 2C C ??= 二、间接测定法 对于已知旋光率[]t λα的某种旋光性溶液,测出溶液厚度为L 时的旋光角φ,就可由式(9 —1)计算出浓度C 。 测定物质旋光角的仪器叫旋光仪。旋光仪外形如图9—1。其工作原理如图9—2所示。

1哈普转矩流变仪及控制平台软件使用说明

一般操作步骤 ?安装实验平台 ?通电 ?运行控制平台软件 ?选择实验平台 ?选择通讯串口 ?启动通讯 ?设定工作温度及输出转速 ?启动加热 ?启动电机 ?开始实验 ?关闭设备 在流变仪安装好及在配套的计算机中安装好控制平台软件后,可以开始使用流变仪进行实验。 流变仪的一般使用过程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安装实验平台 请根据实验类型或实验目的选择一种实验平台(混炼器或挤出机),混炼器或挤出机安装方法请参照现象调试人员的示范。 安装实验平台时,应注意热传感器及加热电源接口的连接顺序,错误的连接顺序将导致无法正确地进行温度控制。 流变仪前面板加热电源/ 混炼器加热区顺序示意图挤出机加热区顺序示意图热传感器接口示意图

通电 安装好实验平台并检查无误后,打开设在流变仪主机背面的总电源开关,顺时针旋转90度至“ON”为开通,逆时针旋转90度至“OFF”为关断,当给流变仪主机通电时,电源开关左侧的电源指示灯会亮起,说明主机通电正常,可以开始工作。 流变仪主机总电源开关图 运行控制平台软件 当流变仪主机通电后,可以运行已经安装在计算机中的控制软件以控制流变仪进行工作。要运行控制平台 软件,请单击开始菜单->所有程序->转矩流变仪软件->哈普流变仪或双击桌面上的图标运行流变仪控制平台软件。控制平台程序界面如下图所示: 控制平台软件界面图 选择正确的实验平台 流变仪在正常工作时,一般为主机连接一台混炼器或挤出机进行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在控制平台上选择相

应实验平台,这样软件才能以正确的方式控制流变仪进行工作。“实验平台”一般分为混炼器平台及挤出机平台,按照下图指示的位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平台。 选择实验平台示 混炼器平台挤出机平台 意图 注:在平台选择列表下方的8个选项中,T1-T4代表1区温度至4区温度,Tm代表料温,Tq代表扭矩,P 代表压力,Sp代表压力,分别选中或取消它们表示启动相应的测量及控制。例如,对于混炼器平台需选中T1 T2 T3 Tm Tq 及 Sp 并取消T4 P;而对于安装了毛细管模具的挤出机而言,则需选中全部8个选项。 选择正确的通讯串口 控制平台通过计算机的通讯串口与流变仪主机进行通信,您可以在计算机主机的背面找到用于的连接到流变仪主机的通信接口I的,确定它的串口号,并在下图指示的位置选择相应的通讯串口。

转矩流变仪及其在塑料加工中地应用

返回 转矩流变仪及其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 洪王暄迎思海亭 理工大学 1. 转矩流变仪的组成与特点 转矩流变仪是在Brabender塑化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聚合物材料流变性能测试实验设备。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在接近于真实加工条件下,对材料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在塑料加工性能研究、配方设计,材料真实流变参数测量等方面获得了重要应用。随着转矩流变仪应用的日益广泛,其组成和性能也在不断发展,呈现多功能、高性能、高精度、自动化等趋势。 转矩流变仪主要由测控主机和功能单元两大部分组成。测控主机提供了转矩流变仪的基本工作环境,完成各种数据采集与记录,以及为各功能单元提供动力和控制。功能单元是实现各种测量的功能部分,目前已广泛应用的有,双转子混炼器、单螺杆挤出机、平行双螺杆挤出机、锥型双螺杆挤出机、杂质测量仪、口模膨胀测量仪、各种挤出加工模具等。各功能单元以积木形式与测控主机相连,并在相应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具体的实验、测量和分析功能。下面详细描述各部分的结构和性能。 1.1 测控主机组成与性能 测控主机主要由计算机、数据测控系统、动力系统及转矩测量系统构成。其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测控主机原理图 其中计算机通过运行相应软件,完成各种操作和数据处理。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有两类,一类是测控软件,它提供了一个人机交互的接口,操作者可以在其提供的虚拟仪器界面上完成绝大多数的仪器操作,另外该软件还完成测量数据的显示和保存任务。另一类是数据处理软件,它与各功能单元配合完成各种测量和分析。测控主机和测控软件界面如图1.2和1.3所示。

图1.2 测控主机 图1.3 测控软件界面 数据测控系统是以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完成温度、压力、转速、转矩等数据的采集以及实现电气、温度及转速控制。 动力系统为功能单元提供工作动力,由电动机和减速机组成。转矩测量系统可以测量动力系统的输出转矩,并以此数据描述物料与各功能单元作用时的粘度变化,并进一步表征熔体的流变性。 测控主机为各功能单元提供了电气及机械接口,与各功能单元连接后,能够完成各种实验功能。测控主机的基本性能如下: 动力输出功率:3kW 转矩测量精度:0.1%F·S 转速输出围:2~150rpm(10~800rpm) 压力测量精度:0.5%F·S 转矩测量围:0~200N·m 转速控制精度:0.3%F·S 压力测量围:0.1~100MPa 温度控制精度:±1℃ 温度控制回路:4路(可扩展) 电加热输出功率:2.2kW/路 1.2 动力及转矩测量 由于转矩流变仪可以通过动力系统的输出转矩表征塑合物熔体的流变性,因此动力系统以及输出转矩的测量是转矩流变仪的关键技术之一。动力系统除了要满足规定的转速和转矩输出外,还需要满足转矩测量系统的要求。转矩测量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专用的转矩传感器测量,二是利用力矩平衡法测量。第一种方式是将转矩传感器串联在动力系统与功能单元之间,由转矩传感器直接输出转矩信号。这种测量方式的优点是对动力系统要求较低,采用一般的直流或交流电机就能满足要求,缺点是测量精度受转矩传感器限制,一般不超过0.5%F·S,另外转矩传感器是转动部件,需要维护。第二种方法原理是,当系统转子旋转并输出一定转矩时,系统定子必定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矩,该力矩可通过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可达0.1%F·S,并且测量系统无可动部件,免维护、可靠性高。缺点是需要高稳定的伺服动力系统,两种转矩测量方法以及相应动力系统综合性能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动力及转矩测量系统性能对比

实验十 用旋光仪测定糖溶液的浓度

实验十 用旋光仪测定糖溶液的浓度 物理学与信息学教研室 方玉盛 【实验目的】 熟悉旋光仪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测量旋光溶液的旋光率和百分浓度 【实验器材】 旋光仪,盛液玻璃管,温度计,已知和未知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实验原理] 对于透明的固体来说.旋光角φ与光透过物质的厚度L 成正比;而对于液体来说.除了厚度之外,还与溶液的浓度c 成正比。同时,旋转的角度,还与溶液的温度t 以及光的波长λ有关。实验证明.在给定波长(单色光)和一定温度下,如旋光物质为溶液,则旋光角由下式表示: []L C t 100 λ α?= 在上式中 []t λα 为旋光率,C 为100毫升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克数,L 为溶液厚度,以分米 为单位。旋光率随不同的溶液而异,对于同一种溶液来说,它是随波长而异的常数,实验室的旋光仪常以钠光作光源,故波长已定。而温度的改变,对旋光率稍有影响,就大多数物质来讲,当温度升高摄氏1度时,旋光率约减小千分之几。 通过对旋光角的测定,可检验溶液的浓度、纯度和溶质的含量,因此旋光测定法在药物分析、医学化验和工业生产及科研等领域内有着广泛地应用。在医、药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法和间接测定法。 一、比较法 已知浓度为C 1的某种旋光性溶液,其厚度为L 1,可测出其旋光角φ1。要测同种未知浓度的溶液,只要测定该溶液在厚度为L 2时的旋光角就可计算出未知浓度。 []11100L C t λ α?= []22100 L C t λα?= 得 1 2 11 22C L L C ??= 如果两溶液厚度相同,则 1 1 2 2C C ??= 二、间接测定法 对于已知旋光率[]t λα的某种旋光性溶液,测出溶液厚度为L 时的旋光角φ,就可 由式(9—1)计算出浓度C 。 测定物质旋光角的仪器叫旋光仪。旋光仪外形如图9—1。其工作原理如图9—2所 示。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方法并观察各种干涉图样。 2、区别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非定域干涉,测定 He-Ne 激光波长 二、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 He-Ne 激光器及光源、小孔光阑、扩束镜(短焦距会聚镜)、毛玻璃屏等。 (图一) (图二) 三、实验原理 ①用 He-Ne 激光器做光源,使激光通过扩束镜会聚后发散,此时就得到了一个相关性很好的点光源,射到分光板 P1和 P2上后就将光分成了两束分别射到 M1 和 M2 上,反射后通过 P1 、 P2 就可以得到两束相关光,此时就会产生干涉条纹。 ②产生干涉条纹的条件,如图 2 所示, B 、 C 是两个相干点光源,则到 A 点的光程差δ =AB-AC=BCcosi , 若在 A 点出产生了亮条纹,则δ =2dcosi=k λ (k 为亮条纹的级数 ) ,因为 i 和 k 均为不可测的量,所以取其差值,即λ =2 Δ d/ Δ k。 四、实验步骤 1、打开激光电源,先不要放扩束镜,让激光照到分光镜 P1 上,并调节激光的反射光照射到激光筒上。 2、调节 M2 的位置使屏上两排光中最亮的两个光点重回,并调至其闪烁。 3、将扩束镜放于激光前,调节扩束镜的高度和偏角,使光能照在 P1分光镜上,看显示屏上有没有产生同心圆的干涉条纹图案。没有的话重复 2 、 3 步骤,直到产生同心圆的干涉条纹图案。 4、微调 M2是干涉图案处于显示屏的中间。 5、转动微量读数鼓轮,使 M1 移动,可以看到中心条纹冒出或缩进,若看不到此现象,先转动可度轮,再转动微量读数鼓轮。记下当前位置的读数 d0 ,转动微量读数鼓轮,看到中心条纹冒出或缩进 30 次则记一次数据,共记录 10 次数据即 d0、 d1 (9)

马赫曾德干涉仪实验讲义

马赫曾德干涉仪 马赫——曾德干涉仪。马赫——曾德干涉仪(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是一种 以实现干涉,被广泛用作传感器和光调制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原理和结构; 2. 组装并调节马赫曾德干涉仪,观察干涉条纹。 3. 学会调节两束相干光的干涉; 二、实验原理与仪器 He-Ne 激光器、平面反射镜1和平面反射镜2 、分束器、合束器、扩束滤波准直系统、可变光阑、光强衰减片、白屏。 图1 实验装置及光路图 图1为马赫曾德的实验装置图,:由He-Ne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由扩束镜(显微物镜)、针孔滤波和透镜准直后形成宽口径平面波,经可变光阑后,光斑直径变为1厘米后,再经分束器形成两路: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被反射镜2反射后垂直入射到原始物平面Po上的物体上,经衍射后的物光经过合束器到达距离z=20厘米处的CCD记录面P H上。经过分束器后的反射光作为参考光被反射镜1和合束器反射到P H面上与物光干涉产生干涉条纹,被CCD 记录下来传输到计算机中。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 光学器件的共轴调节 调节激光器水平,调整各器件的高度的俯仰,使其共轴。在调节透镜时要注意反射光点重合。

2 平行光调节 利用调平的激光器,通过调节扩束准直系统,得到平行光。加入可变光阑,使平行光中心通过光阑的中心。通过针孔滤波和透镜准直获得宽口径平面波后搭建MZ干涉仪,保证两束光在合束器后完全重合并产生平行直条纹的干涉图样。 3.首先在激光束的传播方法放置分束器,将He-Ne激光器的主光束平分得到两个分光束。调整分束器角度,得到两条严格垂直的分光束。在光路1中放置反射镜1,将分光束1的传播方向改变,该反射镜与分光器位于同一列螺纹孔。反复调节反射镜的位置和反射角度,得到严格平行并且等高的两束光线。在光路2中放置反射镜2,如果调节的方法正确,主分光束的反射光和另外一条分光束可以刚好在空间相交,该交点基本可以刚好满足严格的等过程。 4.大致调整好分束镜和反射镜的光路,使两路光在合束器上汇合,并出射在白屏上(确定光斑是否落在各镜面中心,可用擦镜纸轻轻挡在镜面前观察光斑的位置)。 5.固定一路激光,测量记录光路的长度。调整另一路光路,使这路光的长度与刚刚记下的光路一致,固定光路。 6.将白屏移远(至少2m),观察白屏上的两个激光斑,若不重合,调节分束镜的控制钮,使两个光斑完美重合。 7.把白屏移回适合观察的位置,细调分束镜的控制钮并观察白屏上的激光干涉现象,直到现象最明显为止,得到清晰的竖直干涉条纹。 五、思考题 1.如果分束器后两路光光强不同,应该使用什么元件改善? 2.马赫曾德干涉仪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旋光仪实验报告

旋光仪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实验目 旋光仪实验报告 的与实验仪 器 1.实验目的 (1)加深对旋光现象的理解,观察线偏振光通过旋光物质的旋光现象; (2)掌握旋光仪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3)测定糖溶液的比旋光率及其浓度。 2.实验仪器 WXG-4圆盘旋光仪、电子天平、温度计、量筒、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滤纸、盐酸(4mol/L)、蔗糖、去离子水。 二、实验原理 1.物质的旋光性 当线偏振光通过某些透明物质(例如糖溶液)后,偏振光的振动面将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定角度,这种现象称为旋光现象。旋转的角度φ称为旋光度。能使其振动面旋转的物质称为旋光性物质。若面对光源,使振动面顺时针旋转的物质称为右旋物;使振动面逆时针旋转的物质称为左旋。蔗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等为右旋物质,果糖、转化糖为左旋物质。 对某一温度下的旋光溶液,旋光度θ与入射光的波长、溶液的长度L溶液的浓度C成正比,即 θ= α·C·L 式中旋光度θ的单位为“度”,L的单位为dm ,溶液浓度的单位为g/ml;α为该物质的旋光率,即长度1dm、浓度1g/ml时溶液引起的振动面的旋转角度,其与温度有关。

几种糖对钠黄光(λ=)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的旋光率关系如下: ①蔗糖: α(20℃)= + , Z = 0~500g/ml α(t )= α(20℃)[(t-20)], t = 14~30℃ ①转化糖: α(20℃)= - , Z = 90~350g/ml α(t )= α(20℃)+ (t-20), t = 3~30℃ 式中指100ml 溶液所含溶质质量,若长度以cm 做单位,则旋光度 θ= α· Z 100·L 10 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转化糖,它是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具有左旋性。 2.蔗糖纯度的计算 设纯蔗糖在t 1℃时旋转角为θ1,则 θ1 = ( + )·[(t 1-20)]· Z1100·L 10 式中,Z 1为蔗糖的质量; 设转化糖在t ’ ℃时旋转角为θ2,则 θ2 = ( - + (t ’-20))· Z2100·L 10 式中,Z 2为转化糖的质量。 设蔗糖溶液中杂质旋光度为β,则40ml 溶液的总旋光度γ1为: γ1 = θ1 + β 往蔗糖中加入盐酸使其完全变成转化糖,稀释至44ml. 则40ml 的转化糖 溶液旋光度为: γ2 = θ2 +40 44 β 由以上两式可得: γ1 – γ2 = θ1 – θ2

pvc加工流变性——转矩流变仪

转矩流变仪及其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 赵洪王暄李迎崔思海陈亭 哈尔滨理工大学 1. 转矩流变仪的组成与特点 转矩流变仪是在Brabender塑化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聚合物材料流变性能测试实验设备。其突出特点是可以在接近于真实加工条件下,对材料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在塑料加工性能研究、配方设计,材料真实流变参数测量等方面获得了重要应用。随着转矩流变仪应用的日益广泛,其组成和性能也在不断发展,呈现多功能、高性能、高精度、自动化等趋势。 转矩流变仪主要由测控主机和功能单元两大部分组成。测控主机提供了转矩流变仪的基本工作环境,完成各种数据采集与记录,以及为各功能单元提供动力和控制。功能单元是实现各种测量的功能部分,目前已广泛应用的有,双转子混炼器、单螺杆挤出机、平行双螺杆挤出机、锥型双螺杆挤出机、杂质测量仪、口模膨胀测量仪、各种挤出加工模具等。各功能单元以积木形式与测控主机相连,并在相应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具体的实验、测量和分析功能。下面详细描述各部分的结构和性能。 1.1 测控主机组成与性能 测控主机主要由计算机、数据测控系统、动力系统及转矩测量系统构成。其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测控主机原理图 其中计算机通过运行相应软件,完成各种操作和数据处理。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软件有两类,一类是测控软件,它提供了一个人机交互的接口,操作者可以在其提供的虚拟仪器界面上完成绝大多数的仪器操作,另外该软件还完成测量数据的显示和保存任务。另一类是数据处理软件,它与各功能单元配合完成各种测量和分析。测控主机和测控软件界面如图1.2和1.3所示。

图1.2 测控主机 图1.3 测控软件界面 数据测控系统是以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完成温度、压力、转速、转矩等数据的采集以及实现电气、温度及转速控制。 动力系统为功能单元提供工作动力,由电动机和减速机组成。转矩测量系统可以测量动力系统的输出转矩,并以此数据描述物料与各功能单元作用时的粘度变化,并进一步表征熔体的流变性。 测控主机为各功能单元提供了电气及机械接口,与各功能单元连接后,能够完成各种实验功能。测控主机的基本性能如下: 动力输出功率:3kW 转矩测量精度:0.1%F·S 转速输出范围:2~150rpm(10~800rpm) 压力测量精度:0.5%F·S 转矩测量范围:0~200N·m 转速控制精度:0.3%F·S 压力测量范围:0.1~100MPa 温度控制精度:±1℃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引言】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A.A.Michelson)发明的。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Morley)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迈克尔逊用镉红光波长作为干涉仪光源来测量标准米尺的长度,建立了以光波长为基准的绝对长度标准,即1m=1 553 164.13个镉红线的波长。在光谱学方面,迈克尔逊发现了氢光谱的精细结构以及水银和铊光谱的超精细结构,这一发现在现代原子理论中起了重大作用。迈克尔逊还用该干涉仪测量出太阳系以外星球的大小。 因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并精密测出光速,迈克尔逊于190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调整方法。 (2)测量光波的波长和钠双线波长差。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钠光灯、扩束镜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原理 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点光源 S发出的光射在分光镜G1,G1右表面镀有半 透半反射膜,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的两束。 反射光和透射光分别垂直入射到全反射镜M1 和M2,它们经反射后再回到G1的半透半反射 膜处,再分别经过透射和反射后,来到观察区 域E。如到达E处的两束光满足相干条件,可 发生干涉现象。 G2为补偿扳,它与G1为相同材料,有 相同的厚度,且平行安装,目的是要使参加干 涉的两光束经过玻璃板的次数相等,波阵面不会发生横向平移。 M1为可动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 M2为固定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侧面和下面有两个微调螺丝。 2.可动全反镜移动及读数 可动全反镜在导轨上可由粗动手轮和微动手轮的转动而前后移动。可动全反镜位置的读数为: ××.□□△△△ (mm) (1)××在mm刻度尺上读出。

旋光效应实验报告

旋光效应 摘要:通过旋光仪利用光的偏振特性来测量旋光物质对振动转过角度来测量了溶液的溶度。并分析各因素对此实验的影响。 关键词:三分视场;旋光角;溶度 中图分类号O43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1911年,阿喇果(D. F. JArago)发现,当线偏振光通过某些透明物质时,它的振动面将会绕光的传播方向转过一定的角度。这种现象就叫旋光效应,光的振动面转过的角度称为旋光度,使光的振动面产生旋转的物质叫做旋光物质(进一步地,迎着光的传播方向看,使光的振动面顺时针转动的物质叫右旋物质,反之则为左旋物质)。常见的旋光物质有:石英、朱砂、酒石酸、食糖溶液、松节油等。利用旋光仪可以测定这些物质的比重、纯度或浓度。 二. 实验原理及内容 2.1 实验原理 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旋光能力、溶液的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温度及光的波长等有关。当其它条件均固定时,旋光度与溶液浓度C呈线性关系。如果已知待测物质浓度C和液

柱长度,只要测出旋光度就可以计算出旋光率。如果已知液柱长度为固定值,可依次改变溶液的浓度C,就可测得相应旋光度。并作旋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直线,从直线斜率、长度及溶液浓度C,可计算出该物质的旋光率;同样,也可以测量旋光性溶液的旋光度,确定溶液的浓度C。 对于晶体一类的旋光物质,旋光度Q与光所透过的晶体厚度成正比;若为溶液,则正比于溶液在玻璃管中的长度L和溶液的浓度C:Q=αCL. (1) 式中的比例系数α称为旋光率,其含义为当L=10cm, c=1g/cm3时光振动方向转过的角度(对糖溶液而言,α与入射光波长λ及温度T 有关,对某些物质还与物质的浓度有关)。实验采用钠灯作为光源,实验过程中通常温度变化很小,可以忽略。玻璃管长度L已知,转角Q需要测量出来,这样,根据已知浓度C即可算旋光率α,再根据已知的α即可测定未知糖溶液浓度C。 2.2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空气折射率实验报告

测量空气折射率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形成条件,掌握迈克耳孙干涉光路的原理和调节方法。 2.利用迈克耳孙干涉光路测量常温下空气的折射率。 二、 实验仪器: 迈克耳孙干涉仪、气室组件、激光器、光阑。 三、 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G 为平板玻璃,称为分束镜,它的一个表面镀有半反射金属膜,使光在金属膜处的反射光束与透射光束的光强基本相等。 M1、M2为互相垂直的平面反射镜,M1、M2镜面与分束镜G 均成450角; M1可以移动,M2固定。2 M '表示M2对G 金属膜的虚像。 从光源S 发出的一束光,在分束镜G 的半反射面上被分成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光束1从G 反射出后投向M1镜,反射回来再穿过G ;光束2投向M2镜,经M2镜反射回来再通过G 膜面上反射。于是,反射光束1与透射光束2在空间相遇,发生干涉。 由图1可知,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当光束垂直入射至M1、M2镜时,两束光的光程差δ为 )(22211L n L n -=δ (1) 式中,1n 和2n 分别是路程1L 、2L 上介质的折射率。 M 2M 图1 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示意图

设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当 ,3 ,2 ,1 ,0 ,==K K λδ (2) 时干涉相长,相应地在接收屏中心的总光强为极大。由式(1)知,两束相 干光的光程差不但与几何路程有关,还与路程上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当1L 支路上介质折射率改变1n ?时,因光程的相应改变而引起的干涉条纹的 变化数为N 。由(1)式和(2)式可知 1 12L N n λ = ? (3) 例如:取nm 0.633=λ和mm L 1001=,若条纹变化10=N ,则可以测得 0003.0=?n 。可见,测出接收屏上某一处干涉条纹的变化数N ,就能测出光路 中折射率的微小变化。 正常状态(Pa P C t 501001325.1,15?==)下,空气对在真空中波长为 nm 0.633的光的折射率00027652.1=n ,它与真空折射率之差为 410765.2)1(-?=-n 。用一般方法不易测出这个折射率差,而用干涉法能很方便地测量,且准确度高。 四、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用He-Ne 激光作光源(He-Ne 激光的真空波长为 nm 0.633=λ),并附加小孔光栏H 及扩束镜T 。扩束镜T 可以使激光束扩束。小孔光栏H 是为调节光束使之垂直入射在M1、M2镜上时用的。另外,为了测量空气折射率,在一支光路中加入一个玻璃气室,其长度为L 。气压表用来测量气室内气压。在O 处用毛玻璃作接收屏,在它上面可看到干涉条纹。 图2 测量空气折射率实验装置示意图 气压表

组合干涉仪实验

组合干涉仪实验 内容(一) 干涉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某些物理量的微小变化的技术,一般情况下,它是将一束光通过光学元件分为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另一束作为测量光,测量光落在被测物体上或通过被测样品,然后再将这两束光重新拟合,利用干涉图形的变化,检查出目标某个物理量的微小变化. 这种测量方法由于大多采用高稳定度的、长相干的激光作为光源,因此一般都具有大量程、高分辨率、高精度、对目标影响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的不同,往往采用不同的光路结构。本实验主要搭构三种较为常见的光路结构,组成①迈克尔逊干涉仪,②马赫-曾德尔干涉仪,③萨格奈克干涉仪,以熟悉它们的结构和特点。 实验目的 1.熟悉三种干涉仪结构; 2.研究空气折射率与压强的关系。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 迈克尔逊(Michelson)干涉仪作为一种十分古老的干 涉仪,于1880年由迈克尔逊发明,并主要由此于1907年 获得诺贝尔奖金。迈克尔逊干涉仪基本光路结构如图1, 常被用来测量物体的微小位移变化。从光源1发出的一束 相干光经分束镜2一分为二,分为两束。一束透射光落在 反射镜M1上,另一束反射光落在发射镜M2上,M1、M2分别将这两束光沿原路反射回来,在分束镜1上重合后射入扩束镜3,投影在白屏4上,如果我们对光路调整的合适,将在白屏上看到一系列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些干涉条纹会随着M1或M2的移动而移动,且非常敏感,只要反射镜移动半个波长,干涉条纹就移动一个周期,而光波长一般都在微米量级,因此它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2.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马赫-曾德尔(Mach-Zehnder)干涉仪的光路 结构如图2所示, 从光源1发出的一束相干光经 分束镜2一分为二,分为两束。一束透射光落在 反射镜M1上,另一束反射光落在发射镜M2上, M1、M2分别将这两束光反射至分束镜3上,并使 这两束光重合,进入扩束镜4,如果调整合适,我 们可在扩束镜后的白屏5上看见一系列明暗相间 的干涉条纹。这种干涉仪主要用于测量透明物质 的折射率的变化,光纤传感器中的干涉仪大多采用这种光路结构, 3.萨格奈克干涉仪 萨格奈克(Sagnac)干涉仪的光路结构如图3所示,光路由一个分束镜2和三个反射镜M组成,它的光路比较特殊,两束光沿着相同的路径反向传播。由 3 图3萨格奈克干涉仪 5 图2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1 图1迈克尔逊干涉仪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方法并观察各种干涉图样。 2、区别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非定域干涉,测定He-Ne 激光波长 二、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 激光器及光源、小孔光阑、扩束镜(短焦距会聚镜)、毛玻璃屏等。 (图一) (图二) 三、实验原理 P He-Ne 激光器做光源,使激光通过扩束镜会聚后发散,此时就得到了一个相关性很好的点光源,射到分光板①用1上后就将光分成了两束分别射到M1 和M2 上,反射后通过P1 、P2 就可以得到两束相关光,此时就会产生P和2干涉条纹。 ②产生干涉条纹的条件,如图2 所示,B 、C 是两个相干点光源,则到A 点的光程差δ=AB-AC=BCcosi , 若在 A 点出产生了亮条纹,则δ=2dcosi=k λ(k 为亮条纹的级数) ,因为i 和k 均为不可测的量,所以取其差值,即λ=2 Δd/ Δk? 。 四、实验步骤 1、打开激光电源,先不要放扩束镜,让激光照到分光镜P1 上,并调节激光的反射光照射到激光筒上。 2、调节M2 的位置使屏上两排光中最亮的两个光点重回,并调至其闪烁。 3、将扩束镜放于激光前,调节扩束镜的高度和偏角,使光能照在P 分光镜上,看显示屏上有没有产生同心圆的干涉1条纹图案。没有的话重复2 、3 步骤,直到产生同心圆的干涉条纹图案。 4、微调M 是干涉图案处于显示屏的中间。2 5、转动微量读数鼓轮,使M1 移动,可以看到中心条纹冒出或缩进,若看不到此现象,先转动可度轮,再转动微量读数鼓轮。记下当前位置的读数d0 ,转动微量读数鼓轮,看到中心条纹冒出或缩进30 次则记一次数据,共记录10 次、d …d 。d数据即901 6、关闭激光电源,整理仪器,处理数据。 五、实验数据处理 数据记录: kd64.28079mm 0 0 64.29275mm kd1 1 64.30488mm kd 22 64.31539mm kd3 3 64.32544mm kd4 4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耳逊干涉仪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掌握调节方法; 2.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钠光波长和精细结构。 二.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钠光灯、透镜等。 三. 实验原理 迈克耳孙干涉仪原理如图所示。两平面反射镜M1、M2、光源 S和观察点E(或接收屏)四者北东西南各据一方。M1、M2相互垂直,M2是固定的,M1可沿导轨做精密移动。G1和G2是两块材料相同薄厚均匀相等的平行玻璃片。G1的一个表面上镀有半透明的薄银层或铝层,形成半反半透膜,可使入射光分成强度基本相等的两束光,称G1为分光板。G2与G1平行,以保证两束光在玻璃中所走的光程完全相等且与入射光的波长无关,保证仪器能够观察单、复色光的干涉。可见G2作为补偿光程用,故称之为补偿板。G1、G2与平面镜M1、M2倾斜成45°角。 如上图所示一束光入射到G1上,被G1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这两束光分别经M1和M2反射后又沿原路返回,在分化板后表面分别被透射和反射,于E处相遇后成为相干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图中M′2是平面镜M2由半反膜形成的虚像。观察者从E 处去看,经M2反射的光好像是从M′2来的。因此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和由平面M1与M′2之间的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是完全一样的,在讨论干涉条纹的形成时,只需考察M1和M2两个面所形成的空气薄膜即可。两面相互平行可到面光源在无穷远处产生的等倾干涉,两面有小的夹角可得到面光源在空气膜近处形成的等厚干涉。若光源是点光源,则上述两种情况均可在空间形成非定域干涉。设M1和M′2之间的距离

为d ,则它们所形成的空气薄膜造成的相干光的光程差近似用下式表示 若M1与M ′2平行,则各处d 相同,可得等倾干涉。系统具有轴对称不变性,故屏E 上的干涉条纹应为一组同心圆环,圆心处对应的光程差最大且等于2d,d 越大圆环越密。反之中心圆斑变大圆环变疏。若d 增加 则中心“冒出”一个条纹,反之d 减小 则中心“缩进”一个条纹。故干涉条纹在中心处“冒出”或“缩进”的个数N 与d 的变化量△d 之间有下列关系 根据该关系式就可测量光波波长λ或长度△d 。 钠黄双线的精细结构测量原理简介: 干涉条纹可见度定义为:当,时V=1,此时干涉条纹最清晰,可见度最大;时V=0,可见度最小。 从一视见度最低的位置开始算起,测量一次视见度最低处的位置,者其间的光程差为,且由关系算出谱线的精细结构。 四. 实验结果计与分析 钠光的平均波长 次数 初读数 d 1(mm ) 末读数 d 2(mm ) △d=|d 1-d 2| (mm) (nm) (nm) 1 其中λ=2*Δd/100,根据λ0=; = E=% 钠光的精细结构:

旋光仪测定溶液的浓度及旋光度

实验二 旋光仪测定溶液的浓度及旋光度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旋光现象的理解,观察线偏振光通过旋光物质的旋光现象。 2、 掌握旋光仪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测定糖溶液的比旋光率及其浓度。 【实验仪器】 4、 1、WXG-4小型旋光仪 5、 2、烧杯 3、蔗糖 4、葡萄糖 5、蒸馏水 6、物理天平 7、玻璃棒 8、温度计 等。 【实验原理】 光是电磁波,它的电场和磁场矢量互相垂直,且又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通常用电矢量代表光矢量,并将光矢量与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振动面。在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矢量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振动状态,被称为光的偏振态。若光的矢量方向是任意的,且各方向上光矢量大小的时间平均值是相等的,这种光称为自然光。若光 矢量可以采取任何方向,但不同的方向其振幅不同,某一方向振动的振幅最强,而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振动最弱,则称为部分偏振光。若光矢量的方向始终不变,只是其振幅随位相改变,光矢量的末端轨迹是一条直线,则称为线偏振光。 当线偏振光通过某些透明物质(例如糖溶液)后,偏振光的振动面将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定角度,这种现象称为旋光现象。旋转的角度φ称为旋光度。能使其振动面旋转的物质称为旋光性物质。旋光性物质不仅限于像糖溶液、松节油等液体,还包括石英、朱砂等具有旋光性质的固体。不同的旋光性物质可使偏振光的振动面向不同方向旋转。若面对光源,使振动面顺时针旋转的物质称为右旋物质;使振动面逆时针旋转的物质称为左旋物质。 实验证明,对某一旋光溶液,当入射光的波长给定时,旋光度φ与偏振光通过溶液的长度l 和溶液的浓度c 成正比,即 cl φα= (1) 式中旋光度φ的单位为“度”,偏振光通过溶液的长度l 的单位为dm ,溶液浓度的单位为1 -?ml g 。α为该物质的比旋光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偏振光通过单位长度(m)单位浓度(1 -?ml g )的溶液后引起的振动面的旋转角度。其单位为度·ml ·dm-1·g-1由于测量时的温度及所用波长对物质的比旋光率都有影响,因而应当标明测量比旋光率时所用波长及测量时的温度。例如 C A ?505893][ α=66.5°, 它表明在测量温度为50°,所用光源的波长为5893A 时,该旋光物质的比旋光率为66.5°。 若已知某溶液的比旋光率,且测出溶液试管的长度l 和旋光度φ,可根据式1求出待测溶液的浓度,即 []t c l λ φ α= (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