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2-27T15:02:28.2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作者:张球

[导读] 但是其治疗效果仍优于国外报道,由此可见,HCV基因型、HCV-RNA水平和IL28B基因型是主要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效果的因素。

浏阳市人民医院湖南长沙 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6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疗程为48周,分别在12周和48周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观察药物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基因1型患者的早期应答率为63.33%,持续应答率为53.33%,非基因1型患者的早期应答率为75.00%,持续应答率为78.12%,两组患者在持续应答率方面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HCV-RNA低水平组(小于1X106copies/ml)和高水平组(大于1X106copies/ml)之间的持续应答率分别是74.07%与48.57%。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显著,尤其应用在非基因1型患者中,效果更为明显,治疗12周后,HCV-RNA高水平组的效果显著优于低水平组。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效果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会引发肝脏慢性炎症,治疗过程中应该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当前临床治疗中,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当前治疗CHC的有效方案,然而基因型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本文就对两种基因型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62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及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2]中对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且满足以下入选标准:①无妊娠或是哺乳期患者;②无精神性疾病患者;③无合并HIV感染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区间23岁-64岁,中位年龄(42.16±2.73)岁,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23例,高中学历18例,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21例。

1.2 方法

给予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使用剂量为:180μg,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每周注射1次,利巴韦林的剂量为800-1200mg/d,采取口服的方式,疗程为48周。

通过ELISA法对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进行检测,HCV-RNA应用RT-PCR方法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在不同基因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应答率,并观察治疗前血清HCV-RNA水平对应答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工具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结果进行检验,软件选择(SPSS19.0),治疗效果为此研究的计数资料,呈现方式为率(%),检验方式为X2值,统计结果以P〈0.05为依据进行判定。

2.结果

本次研究的62例患者中有30例为基因1型,32例为非基因1型。

2.1 HCV基因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分析

基因1型与非基因1型在治疗结束时血清HCV-RNA阴性与血清HCV-RNA阴性这两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详情见表1。

表1 HCV基因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分析

2.3 不良反应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与10周方面均有3例患者出现上肢皮疹,暂停服用2周后,皮疹消失,之后继续治疗。

3.讨论

由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存在特异性,HCV-RNA复制很快[2],所以丙型肝炎病毒在肝脏细胞中会被优先复制,进而导致病毒持续感染,由此可见,抗病毒治疗成为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关键因素[3]。

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干扰素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有2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单独使用干扰素[4],治疗后发现未出现持久的病毒学应答,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其半衰期较短,进而造成治疗期间的血药浓度波动大。最新的病毒动力学研究[5-6]显示:丙型肝炎病毒的更新较快,在体内换代周期的时间较短,而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起来,其作用明显,能够有效降低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2-27T15:02:28.2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作者:张球 [导读] 但是其治疗效果仍优于国外报道,由此可见,HCV基因型、HCV-RNA水平和IL28B基因型是主要影响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效果的因素。 浏阳市人民医院湖南长沙 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6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疗程为48周,分别在12周和48周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观察药物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基因1型患者的早期应答率为63.33%,持续应答率为53.33%,非基因1型患者的早期应答率为75.00%,持续应答率为78.12%,两组患者在持续应答率方面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HCV-RNA低水平组(小于1X106copies/ml)和高水平组(大于1X106copies/ml)之间的持续应答率分别是74.07%与48.57%。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显著,尤其应用在非基因1型患者中,效果更为明显,治疗12周后,HCV-RNA高水平组的效果显著优于低水平组。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效果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会引发肝脏慢性炎症,治疗过程中应该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当前临床治疗中,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当前治疗CHC的有效方案,然而基因型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本文就对两种基因型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62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及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2]中对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且满足以下入选标准:①无妊娠或是哺乳期患者;②无精神性疾病患者;③无合并HIV感染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区间23岁-64岁,中位年龄(42.16±2.73)岁,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23例,高中学历18例,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21例。 1.2 方法 给予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使用剂量为:180μg,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每周注射1次,利巴韦林的剂量为800-1200mg/d,采取口服的方式,疗程为48周。 通过ELISA法对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进行检测,HCV-RNA应用RT-PCR方法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患者在不同基因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应答率,并观察治疗前血清HCV-RNA水平对应答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工具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结果进行检验,软件选择(SPSS19.0),治疗效果为此研究的计数资料,呈现方式为率(%),检验方式为X2值,统计结果以P〈0.05为依据进行判定。 2.结果 本次研究的62例患者中有30例为基因1型,32例为非基因1型。 2.1 HCV基因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分析 基因1型与非基因1型在治疗结束时血清HCV-RNA阴性与血清HCV-RNA阴性这两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详情见表1。 表1 HCV基因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分析 2.3 不良反应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与10周方面均有3例患者出现上肢皮疹,暂停服用2周后,皮疹消失,之后继续治疗。 3.讨论 由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存在特异性,HCV-RNA复制很快[2],所以丙型肝炎病毒在肝脏细胞中会被优先复制,进而导致病毒持续感染,由此可见,抗病毒治疗成为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关键因素[3]。 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干扰素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有2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单独使用干扰素[4],治疗后发现未出现持久的病毒学应答,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其半衰期较短,进而造成治疗期间的血药浓度波动大。最新的病毒动力学研究[5-6]显示:丙型肝炎病毒的更新较快,在体内换代周期的时间较短,而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起来,其作用明显,能够有效降低

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近两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儿住院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行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手足口病;干扰素;炎琥宁 我院为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对接收的134例小儿受阻口病患儿行单纯干扰素治疗及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两种治疗方式,且效果显著,其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接收的13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儿74例,女性患儿60例,患儿年龄最小为16个月,患儿最大年龄为52个月,平均年龄为36.4个月;患儿病程最短为3d,最长8d,平均病程为4.3d;以患儿住院时间单双数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方法:对照组67例患者采用单纯干扰素治疗,即给予患者8万IU/kg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一天一次。观察组67例患者则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干扰素治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即将10mg/kg·d炎琥宁溶于1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一天一次。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疗效判定:显效:患儿治疗两天内其体温明显降低,患儿食欲明显改善,且其口腔疼痛症状消失,经针对性治疗后其内溃疡症状在5d内变浅并愈合;有效:治疗3d内患者体温明显降低,食欲显著改善,且患者口腔疼痛症状消失,经针对性治疗后其内溃疡症状在5d内变浅并愈合;无效:治疗72h后患者食欲。口腔疼痛症状均无明显改善[1]。 统计学分析: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3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则展开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性显著,记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乙肝的干扰素治疗方案

乙肝的干扰素治疗方案 荟萃分析表明,HBeAg 阳性患者经普通干扰素α (普通IFN α) 治疗4~6 个月后,治疗组和未治疗组HBV DNA 转阴率(杂交法) 分别为37% 和17%,HBeAg 转阴率分别为33%和12%,HBsAg 转阴率分别为 % 和 % ,其疗效与基线血清ALT 水平和肝组织学病变程度呈正相关[39] (Ⅱ)。有关HBeAg 阴性患者的 4 次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治疗结束时应答率为38%~90% ,但持久应答率仅为10%~47% ( 平均24%) [40, 41] (Ⅰ)。有人报道,普通IFNα疗程至少1 年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42-44](Ⅱ)。 普通IFN α (5MU 皮下注射,每日1 次)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可出现ALT 升高,少数患者甚至出现黄疸。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时,肝功能失代偿的发生率为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PegIFNα-2a) (40 KD) 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87%为亚洲人) 48 周并停药随访24 周,HBeAg 血清学转换率为32%[46, 47];BeAg 阴性患者 (60%为亚洲人) 治疗48 周后随访24 周,HBV DNA 对普通IFNα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再用普通IFNα治疗仍可获得疗效[42, 50] (Ⅱ),亦可换用其他普通干扰素α亚型、PegIFN α-2a 或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 (III)。 (一)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有下列因素者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1) 治疗前高ALT 水平;(2) HBV DNA (二) 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治疗前应检查:(1) 生化学指标,包括ALT 、AST、胆红素、白蛋白及肾功能;(2)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血糖及尿常规;(3) 病毒学标志,包括HBsAg、HBeAg、抗-HBe 和HBV DNA 的基线状态或水平;(4) 对于中年以上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和测血压;(5) 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6) 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检测以排除妊娠。 治疗过程中应检查:(1) 开始治疗后的第1 个月,应每1~2 周检查1 次血常规,以后每月检查1 次,直至治疗结束;(2) 生化学指标,包括ALT 、AST 等,治疗开始后每月1 次,连续3 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每3 个月1 次;(3) 病毒学标志,治疗开始后每3 个月检测1 次HBsAg、HBeAg、抗-HBe 和HBV DNA;(4) 其他,每3 个月检测1 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规等指标;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最好先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异常,然后再开始干扰素治疗,同时应每月检查甲状腺功能;治疗前已患糖尿病者,也应先用药物控制糖尿病,然后再开始干扰素治疗;(5)应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出现明显抑郁症和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监护。 (三)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干扰素的主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研究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研究 目的考察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相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患儿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78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适当的处理并隔离,对照组单独静注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静注利巴韦林的同时增加干扰素的使用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变化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考察。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退烧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对照组长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口腔溃疡消退视角对照组长于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患儿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患儿和有效患儿人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效患儿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应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标签:干扰素;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简称HFMD)由多种肠道病原体因此,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1],主要表现症状为发热,以及手部,足部,口腔等多处出现疱疹。常见于学龄前儿童,3岁以下年龄段最为高发。若治疗不及时可伴随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2],本研究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并考察相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患儿156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83例,年龄2~9周岁,平均年龄为(6.21±1.83)岁,病程1~7d,平均病程( 2.65±1.33)d。入选患儿均符合第七版《实用儿科学》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3]。患儿均不同程度出现出现持续性发热,口腔黏膜疹,手足掌部疱疹,少量出现于臀部,同时大部分患儿具有食欲不振,咽部疼痛,腹泻疲乏等症状[4]。膝关节皮疹等先关症状。对于具有严重肝脏,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先天性缺陷的患儿排除在可选范围外,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78例,两组患儿在年龄分布,病情以及性别分布方面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本研究所涉及患儿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适当的处理并隔离,保持口腔以及皮肤清洁,加强疱疹护理防止恶化和感染,注意患儿的饮食。对照组单独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剂量为10mg/kg,加入到100~15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1次/d;观察组在静注利巴韦林的同时增加干扰素的使用进行治疗,剂量为8万UI/kg,1次/d。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变化,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考察。 1.3疗效观察及评价治愈:相关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生化指标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口腔疱疹,皮疹消失,食欲恢复。显效:相关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影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分析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07-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47例,年龄4个 月~7岁,女42例,年龄6个月~10岁,8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口腔黏膜疹、手足掌部疱疹、肛周、膝关节皮疹。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4例,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抗病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44例患儿,治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45例患儿治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儿的病情改善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手足口病;干扰素;炎琥宁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9-0022-0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病毒引起的出疹性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轻症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部分可破溃形成溃疡。较为严重的会引起肺水肿、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迅速,导致死亡,对于患儿的生命健康有较大的威胁,也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精神打击,严重影响到患儿生活质量。当前,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对于改善患儿的病情有较大的帮助。现选取2007-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例手足口病患儿,对其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47例,年龄4个月~7岁,女42例,年龄6个月~10岁,8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口腔黏膜疹、手足掌部疱疹、肛周、膝关节皮疹。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44例,对其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45例,对其采用单纯抗病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对于所有的患儿都给予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药物及物理降温退热,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α-2b的干扰素,主要由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8万IU/kg,每天进行一次肌肉注射,并将10 mg/kg的炎琥寧加入到5%的葡萄糖液中进行静脉注射,每天进行一次,5 d为一疗程。对于对照组患儿则给予10~15 mg/kg的利巴韦林加入到5%的葡萄糖液中进行静脉注射,每天一次,5 d为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经过治疗,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手足心皮疹及口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绍军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李绍军 发表时间:2018-11-22T11:12:55.07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0期作者:李绍军 [导读]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运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运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干扰素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炎琥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儿的口腔疱疹消退、手足疹消退、退热以及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干扰素+炎琥宁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炎琥宁;干扰素;临床效果 小儿手足口病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传染性较强的一种疾病,四季均可发病,好发于夏季和秋季,以口腔、足、手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为主要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肺水肿、心肌炎以及脑膜炎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当前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通常以药物为主,但是单一药物无法获得满意疗效。因此,本文对干扰素与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88例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病程(1.5±0.6)d,年龄8个月-5岁,平均(2.6±1.3)岁,其中21例为女孩、23例为男孩;观察组病程(1.6±0.8)d,年龄10个月-5.5岁,平均(2.8±1.5)岁,其中20例为女孩、24例为男孩。入选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患儿家属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功能病变者;②临床资料不完善者;③家属不愿意参与研究者。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在口腔痛局部处理、退热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单一干扰素治疗,即运用100万U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厂家: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规格600万IU)对患儿进行肌内注射,每天1次,1个疗程为5d。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炎琥宁联合治疗,即运用5%葡萄糖液100ml+10mg.kg-1.d-1注射用炎琥宁(生产厂家: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253,规格2ml:160mg)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5d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治疗效果:①显效。治疗24-48h后,患儿恢复正常体温,且口腔疱疹溃疡和手足心皮疹改善明显;②有效。治疗48-72h后,患儿恢复正常体位,且口腔疱疹溃疡和手足心皮疹有所好转;③无效。治疗72h后,患儿的体征和症状变化不明显。同时,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退热、手足疹消退以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对比分别行X2和t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小儿手足口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儿科疾病,其发病与感染急性肠道病毒有关,包括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EV71病毒等,好发于1-5岁儿童,不仅危害患儿健康,还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当前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通常以抗病毒为主,其中干扰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剂,该药物不会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而是利用现代基因技术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使细胞生成抗病毒蛋白,并且其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2]。同时,炎琥宁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其中穿心莲为主要成分,具有镇痛、解热、抗炎的功效,能够使机体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使机体免疫力增强,并且还能使血清中的溶菌酶含量提高,使机体CD4+/CD8+水平得到改善[3]。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两种药物联合运用,能够使机体T细胞和K细胞的生物活性增强,对淋巴细胞进行诱导,使杀灭病毒的作用提高,对病毒的发展进行有效抑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短,这一结果与吴晓玲[5]等研究报道一致,提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运用炎琥宁+干扰素,可以发挥药物协同作用,使症状改善时间缩短,使治疗效果提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导语:慢性的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的一种,而丙型肝炎也是肝炎的一种,这些疾病并不是同一种,肝炎的种类很多,而丙肝就是其中一种,肝炎的类型还有 慢性的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的一种,而丙型肝炎也是肝炎的一种,这些疾病并不是同一种,肝炎的种类很多,而丙肝就是其中一种,肝炎的类型还有甲肝,乙肝,戊肝等,这些都是肝炎,而丙型肝炎一旦成为慢性的话,那么后果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所以丙型肝炎成为慢性的就要及时做治疗,那么这个慢性丙型敢到底该怎么来治疗呢? 慢性丙肝比起乙肝来说治疗上还是比较简单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治疗慢性丙肝是怎么治好的。慢性丙肝病患者症状常较轻,但病程往往迁延不愈,氨基转移酶持续增高和伴有慢性肝炎组织学的改变,部分病例经过20-30年转变为肝硬化、肝癌。因此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不要等闲视之,但也不必紧张恐惧。 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要做到生活上动静结合、有规律;饮食上适量进食优质高蛋白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不宜过多吃糖及吃高脂肪食物,要禁酒,并配合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只要配合医生治疗,丙肝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慢性丙肝的治疗主要有两种:一、干扰素治疗,丙肝发病一是可能由于丙肝病毒直接侵害肝细胞,二是可能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造成自身免疫性肝损害。这种慢性丙肝的治疗方法可直接抑制丙肝病毒复制,激活T细胞功能,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并能阻止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肝癌,这是治疗丙肝常用的方法。二、手术治疗也是治疗丙肝的方法,采用的丙肝新免疫靶向疗法,首先提取患者自身免疫因子,然后诱导分化成新免疫调节因子,并输入患者体内,从而激活自

全面了解乙肝干扰素

全面了解乙肝干扰素 乙肝干扰素是什么?干扰素能治好乙肝吗?很多患者都心存疑虑。固然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明显复发率低,但是乙肝干扰素疗程较长,尤其是长效干扰素价格高昂,长期服用可能伴随病毒变异耐药的风险。 一、认识乙肝干扰素的本质 干扰素是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乙肝的临床治疗。乙肝干扰素一般分为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乙肝干扰素的本质是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来抗病毒。临床研究证实,乙肝干扰素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效果比较稳定,复发率低。但是,干扰素治疗乙肝过程中可能出现副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建议乙肝患者最好做病毒变异耐药检测,定期检测,防患于未然。 专家提醒: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来进行抗病毒治疗,因此选用干扰素治疗乙肝一定要慎重,一旦使用乙肝干扰素治疗就不能随意停药,需要长期性进行治疗。如果私自停药或者不治疗,反而会加重病情。 二、干扰素治疗乙肝效果客观分析 干扰素治疗乙肝的历史较长,临床试验的文献资料丰富,医务人员对干扰素的应用也非常熟悉。一般干扰素有国产干扰素和进口干扰素,干扰素治疗乙肝的疗程有限(一般6-12 个月),有的可以延长到18个月。需要注意的是,每位患者对激发免疫的反应不一样,不是每位患者使用乙肝干扰素抗病毒都有效,乙肝患者只有通过最新检查方法“病毒变异耐药检测技术”,才能找出真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国产干扰素VS进口干扰素治疗乙肝 ①进口干扰素制备过程更精细,效果一般比国产好,价格较贵;

②对身体产生的副作用方面没有太大区别; ③在乙肝治疗效果方面,干扰素治疗和个体情况也有关系,如果是乙肝小三阳,而且有家族史,感染时间较长,建议不要首选干扰素治疗,推荐最新乙肝治疗方法“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 ④另外,干扰素副反应较多,治疗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常规。 推荐阅读:干扰素能治好乙肝吗https://www.wendangku.net/doc/4716770407.html,/zhuanti/ganraosu/ 乙肝干扰素治疗周期和费用 1、乙肝干扰素治疗的疗程有限(一般6-12个月),有的可以延长到18个月,甚至更长。 2、普通国产干扰素的价格在300元左右一支,每2天需要打一次,乙肝干扰素价格平均在5万~10万每年;如果使用进口干扰素费用一年要上百万。 临床实践证实:使用干扰素治疗最佳时期选择在肝炎活动期,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0单位/升左右时治疗效果最好。此外,治疗中还需要做病毒变异耐药检测,对乙肝患者密切观察、定期随访和化验。 三、乙肝打干扰素有什么影响?副作用大吗? 乙肝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虽然有效,但用药时间较长,有一定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感冒样症状。如果乙肝患者不注意对自身出现的症状,不能够及时治疗的话,就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由于干扰素副作用比较大,正规医院对干扰素类药品使用都会非常谨慎。目前乙肝的治疗,一定要科学规范,通过做病毒变异耐药检测选择对症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精确检测、分析病情是科学治疗乙肝和控制治疗的关键 病毒变异耐药检测肝病最新检查方法——郑州中大肝病医院的荧光PCR双通道病毒变异耐药检测系统,能够科学深入的检测病情,包括乙肝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是否复制,是否传染,有没有必要吃药,适合用哪一类抗病毒药物以及对药物是否耐药性等,提供科学正规完整个性化的乙肝治疗方案,解决了乙肝治疗中盲目用药,治疗反复等传统治疗方式的弊端。 病毒变异耐药检测技术的8大优势 1、检测病毒是否变异耐药 2、检测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 3、了解乙肝病毒是否在复制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27T11:24:25.5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期作者:张建国 [导读] 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的疗效更佳。 应城市妇幼保健院湖北孝感 432400 【摘要】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4月17日至2017年4月20日我院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00例患儿分为联合组(50例,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单纯组(50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研究对比联合组和单纯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96.00%)相比单纯组(80.00%)明显更高,P<0.05;联合组患儿疱疹消失时间[(2.04±0.13)d]、退热时间[(2.19±0.20)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2.09±0.15)d]相比单纯组明显更短,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的疗效更佳。 【关键词】干扰素;炎琥宁;小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是指机体受到肠道病毒入侵引发感染的疾病[1],该疾病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经手或被污染物品感染为主,该疾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严重者可并发神经系统、心肺系统等疾病,对患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3]。我院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以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效果,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以2015年4月17日至2017年4月20日我院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00例患儿分为联合组(50例,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单纯组(50例,应用干扰素治疗)。 联合组50例患儿年龄为15-69(32.75±2.73)个月,男女分别为32(64.00%)、18(36.00%)例;患病时间为2至8(5.24±1.61)天。 单纯组50例患儿年龄为14-70(32.80±2.69)个月,男女分别为31(62.00%)、19(38.00%)例;患病时间为3至8(5.19±1.65)天。 联合组和单纯组患儿的资料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单纯组50例患儿应用干扰素治疗,即给予患儿肌肉注射8万U/(kg·d)干扰素,每天一次,连续治疗5-7天。 联合组50例患儿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干扰素的治疗方法同单纯组患儿,并给予患儿静脉滴注10mg/(kg·d)炎琥宁+100ml 5%葡萄糖液,每天一次,连续治疗5-7天。 1.3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联合组和单纯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 疗效[4]分为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溃疡愈合,未出现新溃疡或疱疹,食欲恢复至以前)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溃疡部分愈合,可见新溃疡或疱疹,食欲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及无效(未达到上述疗效标准或出现神经系统、心肺系统等并发症),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指标对比研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对比分析联合组和单纯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v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96.00%)相比单纯组(80.00%)明显更高,P<0.05,如表1: 3 讨论 目前,临床尚未研发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特效药,大部分患儿均实施抗病毒药物治疗,但较多研究显示[5],单纯对患儿实施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欠佳,需对患儿联合使用其他药物。 本研究为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效果,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干扰素属于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其能有效结合细胞膜受体,激活细胞基因表达的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对DNA、RNA病毒的复制产生抑制作用,达到阻止病毒复制的目的,从而控制病情进展,且该药物可有效增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提高患儿的自身免疫力,达到杀灭病毒的效果,对患儿预后具

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路径2016

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ICD-10:B18.2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以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 1.既往有慢性丙型肝炎病史,或既往抗HCV阳性超过6个月且现在为HCVRNA阳性,或6个月前可能有暴露史(主要为输血及血制品、静脉吸毒、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等)。 2.轻度的乏力、纳差等症状或无明显不适症状,可有或无肝掌、蜘蛛痣。 3.ALT、AST轻度升高或正常,血清抗HCV和/或HCV RNA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传染病学》(2013年,第8版,李兰娟、任红主编)以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版《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 1.隔离:血液与体液消毒隔离为主。 2.一般治疗: (1)适当休息:症状明显或病情较重者应强调卧床休息,病情轻者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 (2)合理饮食: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3)心理疏导:通过健康教育或心理医生。 3.药物治疗: (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降酶(甘草酸制剂等)、退黄(腺苷蛋氨酸等)。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对具备适应证, 且知情同意下应进 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ICD-10:B18.200)。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血清HCV RNA、抗HCV、HCV基因分型、HBV-M、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ANA)、甲胎蛋白(AFP),妊娠试验(育龄期女性-必要时); (3)心电图、上腹部B超、肝脏弹性扫描(Fibroscan)、胸部X线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 (2)宿主 IL-28基因多态性分型 (3)上腹部增强CT或MRI。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保肝药: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酸胆碱等。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佳治疗时机的选择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佳治疗时机的选择 发表于:作者: 免疫清除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适合抗病毒治疗。这个时期的患者ALT水平升高伴随肝细胞炎性反应坏死,血清HBV DNA水平比免疫耐受患者降低。根据患者ALT水平来把握干扰素治疗时机。ALT水平变化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反应比较直观的指标。免疫清除期患者的ALT水平随免疫反应状态不同,呈现“升高、下降、复常”动态变化。ALT水平较高的患者免疫反应较强,ALT较低患者免疫反应较弱,ALT正常时免疫反应更弱。ALT较高水平(如2×ULN,甚至5×ULN以上)、血清HBV DNA较低水平(如1×106 拷贝/mL以下)、较明显的肝细胞炎性反应坏死(如G2以上)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持续应答率较高。但患者免疫反应过于强烈,干扰素治疗时免疫反应可能进一步增强,有导致肝脏失代偿的风险。因此,我国和国际上相关专业学会的指南都认为ALT水平升高(2~10)×ULN是干扰素治疗的适合时机,是有效和安全的。AL 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2×ULN)患者经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较低;ALT明显升高(>10×ULN)患者免疫反应较强,治疗后可能有失代偿风险。 专家们建议:ALT为(1~2)×ULN或ALT>10×ULN的患者考虑干扰素治疗时,①对于反复出现轻度ALT水平升高[(1~2)×ULN]或

ALT正常的患者,如果患者年龄较大(40岁以上)、有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细胞癌家族史、HBeAg阴性、B型超声或CT检查提示肝脏有慢性病变,建议行肝组织活检。对G2或以上患者,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②对于ALT水平明显升高(>10×ULN)应当实施抗病毒治疗。如考虑使用干扰素则应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适当给予护肝等对症和支持治疗。一旦ALT水平开始下降。或已下降至<10×ULN,不伴有明显胆红素升高则可采用干扰素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按正规剂量或先从小剂量开始;③对于ALT水平明显升高(>10×ULN)的患者考虑干扰素治疗时,应当由具有丰富干扰素临床应用经验的专家实施或指导实施。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来源:北京地坛医院新闻录入:wushuyun 阅读802次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我国颁布实施《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3年度和2004年度传染病疫情信息显示,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人数一直位列所有传染病之首,而丙肝发病率在病毒性肝炎中又有明显的上升之势。即使是依据1992年至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的丙肝感染者约3800多万人。 我国早已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作为一种被宣传多年的疾病和常规体检项目,为人们所熟知,乙肝疫苗已经广泛被普及,成为对付乙肝的有利的武器,然而,同样拥有极大杀伤力的丙肝则一直得以“偏安一隅”。 相对于乙肝来说,丙肝隐藏得更深,1989年,丙型肝炎病毒才被发现,它与乙肝病毒一样,主要经血液传播,它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传播方式:血液或血制品感染;共用针头、注射器械感染;一些特殊的器械感染如透析;其它尚未被证实的因素,如长期密切接触感染(追查患者家属,发现家庭有聚集感染现象)已经引起重视。 丙肝的危害在于,HCV感染后HCV RNA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成为慢性感染,慢性化率为60%~85%。一旦慢性丙型肝炎发生后,HCV RNA滴度开始稳定,感染6~12个月后自发痊愈的病例很少见。除非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后果是进展为肝纤维化,并发展成为肝硬化、终末期肝病。来自6个国家的11项研究表明,感染HCV 7年至5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为0.3%~55.0%,肝癌发生率为0~23%,平均感染20年后,肝硬化发生率约为10%~15%,中年因接受输血感染者约为20%~30%。 我国十五科技攻关的资料表明,感染10年和20年以上的肝硬化发生率分别为9.20%和15.29%。 因此,丙肝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危害,在目前还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对病毒进行早期预防就显得相当重要。然而,大众对于丙肝认知的欠缺、患者缺乏明显的丙肝感染症状、在高危人群中早期发现丙肝患者的机制的缺乏,都形成了丙肝防治的巨大障碍。 3月26日,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组织中国著名传染病学、肝病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的《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将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颁布《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开始实施,目前,《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已预期发布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机关刊物——《中华肝脏病杂志》。 这是我国第一个针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指南,它的问世将会给丙肝防治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 《中华肝脏病杂志》第四期,全文刊发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的。现节录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订了我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必须指出,临床医学的精髓在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现有的医疗资源,采取最合理的诊疗措施。因此,不应将本指南看作为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的诊断技术和新的防治方法会不断出现,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定期进行修改和更新。一、丙型肝炎的病原学 (一)HCV特点HC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易变异,目前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按照国际通行的方法,以阿拉伯数字表示HCV基因型,以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亚型(如1a、2b、3c等)。基因1型呈全球性分布,占所有HCV感染的70%以上。HCV感染宿主后,经一定时期,在感染者体内形成以一个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称为准种。 (二)HCV基因组结构特点HCV基因组含有一个开放读码框(ORF),编码10余种结构和非结构(NS)蛋白。NS3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氨基端具有蛋白酶活性,羧基端具有螺旋酶/三磷酸核苷酶活性;NS5B蛋白是RNA 依赖的RNA聚合酶,均为HCV复制所必需,是抗病毒治疗的重要靶位。 (三)HCV灭活方法HCV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100℃5min或60℃10h、高压蒸气和甲醛熏蒸等均可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 (2010年更新) 万谟彬翁心华 2007年《中华传染病杂志》发布《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1](《专家建议》)以来,编辑部收到包括来自基层在内的各级临床医师的多方面反馈信息,其中大多数认为通过学习和应用《专家建议》加深了对干扰素个体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为科学、合理地应用干扰素起了积极指导和帮助作用,并热切期望《专家建议》能得到定期修改和更新。为此,《中华传染病杂志》于2009年10月6日召集全国有关专家举行了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回顾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研究进展,复习了欧洲肝病学会和美国肝病学会最新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指南[2-3],对当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关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门研讨。在此基础上更新的《专家建议》初稿于2010年1月9日提交至更大范围的专家研讨会进行审议和修改,最终根据多数专家意见形成目前的《专家建议》。 一、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问题 1.对干扰素作用的基本认识: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基本因素是持续的病毒复制和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HBV后能在短时期内有效清除病毒,基本不发展为慢性感染。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HBV免疫耐受,难以通过免疫反应清除病毒。病程中患者反复出现肝脏炎性反应坏死和纤维化,甚至最终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是长期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或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来提高清除病毒能力。干扰素是目前公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药物,具有增强清除病毒的免疫功能和直接抑制病毒的作用。 干扰素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也走过30多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往研究已经证实,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相对确定的疗程内患者的病毒抑制率和HBeAg消失率或血清学转换率较高,停药后复发率较低。取得持续应答的患者可改善远期预后,减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近年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完善了以往普通干扰素研究中的某些不足,如设计不够严谨、检测方法不够敏感、病例数不够多、亚裔患者偏少、疗程偏短等。国际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患者比普通干扰素具有更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4]。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48周、停药24周比拉米夫定单药治疗也有更高的持续应答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均有一定比例患者出现HBsAg 消失或血清学转换[5-6]。另一项欧洲的研究中,266例HBeAg阳性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52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结束治疗并停药6个月的HBeAg 阴转率相同,HBsAg阴转率为7%比7%,患者的持久应答率相等[7]。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聚乙二醇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答较持久、治疗目标相对更高,即有望在相对确定的疗程内达到HBV DNA明显下降或抑制病毒的“基本”目标,更有望争取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满意”目标,甚至HBsAg消失的“理想”目标。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两种治疗方法具有互补性,如果其中一种方法疗效不明显、甚至无效时改换成另一种治疗方法仍可有效。因此,对于优先选择干扰素(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有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者继续治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8-02-05T13:50:26.96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6期作者:罗丹 [导读] 手足口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属于肠道病毒传染病。 (金牛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36) 【摘要】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干扰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干扰素;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021-02 【Abstract】Objecti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Yanhuning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HFM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4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interferon,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andrographlide.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Yanhuning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Interferon; Yanhuning; Treatment; Children with HFMD; Clinical effect 手足口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属于肠道病毒传染病,常见病原菌有71型(EV 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1]。该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等症状,患儿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轻微疱疹或溃疡,大部分患儿在发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少部分患儿及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重症,危及患儿性命,必须及时予以治疗,并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避免院内感染。此次试验旨在探究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的盲选法作为标准,将本组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4:16;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8个月、6岁,中位数年龄(2.65±1.06)岁;最低、最高病程分别为1d、12d,病程中位数为(6.15±1.12)d。对照组40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3:17;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7个月、6岁,中位数年龄 (2.72±1.07)岁;最低、最高病程分别为1d、11d,病程中位数为(6.24±1.03)d。根据以上各项基本资料可知,两组对比不明显(P> 0.05),存在对比研究的价值。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疾病诊断标准,在临床上表现为手足口部疱疹、口腔溃疡等症状,且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合并有神经系统损伤,但患儿生命体征相对平稳;②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患儿及家属均知悉此次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 1.2.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②用药禁忌症患儿。 1.3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确诊后,接受小儿手足口病基础治疗,对患儿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并把患儿隔离开来,根据其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①给予口腔治疗护理,针对口腔溃疡以及出现疱疹的情况,口含康复新液漱口,或者将思密达调成糊状,敷在患处,缓解患儿疼痛;②给予抗感染治疗,针对患儿出现的咳嗽、肺部、支气管发炎等症状,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发热且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需要服用退烧药。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氯化钠等,维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伴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干扰素(深圳科兴生物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每日1次,剂量为8万IU/kg;观察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炎琥宁(广东先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009),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充分溶解,注入1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日剂量为10mg/kg。两组均连续治疗3至5日,随访3日,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1.4 判定标准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根据疱疹消退、退热等指标,在治疗后的第5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具体标准为: ①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②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体温恢复正常;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病情有恶化趋势 [3]。其中,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患者总人数×100%。同时,记录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数据,两组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在计量资料方面,采取(x-±s)加以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在计数资料方面,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比χ2进行检验,如果P值低于0.05,代表两组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5日后,观察组治愈29例(占比72.50%),好转10例(占比25.00%),无效1例(占比2.50%),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治愈16例(占比40.00%),好转16例(占比40.00%),无效8例(占比20.00%),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经观察,观察组的退热时间为(4.86±1.24)d,疱疹消退时间为(8.91±3.12)d,住院时间为(9.84±2.37)d;对照组的退热时间为(2.17±0.64)d,疱疹消退时间为(5.41±2.10)d,住院时间为(6.12±1.17)d,各项指标数值均大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