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
立体构成教学计划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solid structure 课程性质:是一门重要的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从平面过度到立体的重要的专

业基础课学分:4 总学时:64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中的有关专业

先修课程:《素描》、《工业设计概论》、《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

培养学生空间的想象力及空间设计能力, 加强脑与手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简单经

济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探求立体形态的形式规律和设计原理,寻求材料,结构,力学与形态表

现的和谐规律。通过对立体构成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形式美规律,进行组织线、面、块的

空间构成,并且使其构成元素的色彩及材质与创意相符合,促使其形态的科学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概述

第一节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立体构成是物体形态设计的基础

第三节立体构成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本章重点: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认识点线面

第二节认识体量

第三节认识材质

第三节认识空间

本章重点:材质空间的认识

本章难点:空间的构成认识

第三章半立体构成

第一节一切多折

第二节肌理构成

本章重点:表情练习——一切多折

本章难点:一切多折制作

第四章线立体构成

第一节垒积、衍架、框架线层排列

第二节线织面

本章重点:线材构成

本章难点:线材构成的实际制作

第五章面材构成

第一节透空柱体、多面体结构

第二节层面排列

第三节单体积聚与形体的插接构成

本章重点:面材构成

本章难点:面材构成的实际制作

第六章块材构成

第一节有机形体的塑造

第二节形体的分割与组合

第三节块的积聚构成

本章重点:块材构成

本章难点:块材构成的实际制作

第七章综合构成

第一节综合构成的要求、形式与要注意的问题

本章重点:综合构成

本章难点:综合构成的实际制作

四、成绩考核方式

以完成设计作业形式的考查课,综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如下作业:

1、纸的表情练习(一切多折) 1件 15%

2、线材构成 1件 15%

3、面材构成 1件 15%

4、块材构成 1件 15%

5、综合构成 1件 40%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立体构成》胡介鸣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立体构成》赵殿泽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6 《立体构成基础》蒋民民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 《立体构成》蔡从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注:

1、本课程作业更偏于创意实践题。故教学中:

⑴突出重点,要点,更突出创意实践中思维与动手的业绩成果;

⑵必须充分利用等同于课时或大于课时的课外实验或自习时间;

2、本课程充分体现艺术设计专业模式的课堂讲授与个别传授,交流,辅导,示范,修

正作业等相

结合,积极启发,激励学生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态度和创意,想象的创造能力。

3、本大纲须“静”“动”态的执行,视学生的学习状况特点等,应有局部的增减,强弱,

取舍地运

作。

执笔人:杜晶晶

审定人:篇二:立体构成授课计划

篇三:《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立体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艺术设计基础适用专业:艺术类专业通用

开课专业:广告设计资讯设计环艺设计动漫画设计交通景观设计总学时/学分: 36

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与课程任务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

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立体构成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它的教学

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态。为设计活动提

供广泛的构思方案,因此,它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在整个立体造型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教学课程计划36课时,要求学生用大量的自习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二、对前

继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三、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与授课要求

概述

(一)教学内容

1、立体构成的起源

2、立体构成的概念及特征

3、立体构成与设计

4、立体构成与计算

机设计

(二)教学要求:主要使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立体构成的造型基础

(一)教学内容

1、立体的本质

2、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及其语义

3、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立体构成的概念以及立体构成的的构成要素。

作业要求:1.以简单的几何形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等进行四种形式的切割想象表现。

2.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构成练习。教具:范例。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造型基础

(一)教学内容

1、立体形态的强化表现

2、立体构成材料的加工表现

(二)教学要求:通过训练使学生对立体形态的量感,空间感,肌理感有感性上的认识。

作业要求:利用纸张就空间感和肌理感进行构成练习。教具:范例。

第三章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应用

(一)教学内容

1、半立体构成

2、线材的立体构成

3、面材的立体构成

4、块材的立体构成

5、立体构成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授课要求:要求学生在训练构成中深入理解面,线,块三大构成要素及其构成规

律,并鼓励学生将其大胆用于实践。

作业要求:指导学生作一切多折和多切多折的构成练习;以多面体为基础试做各

种变异造型;利用线材,棒材和块材做构成练习;

教具:范例。

四、课内实践环节与具体安排及说明

在授课后,教师布置作业作为训练内容,教师做个别辅导。五、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考察课,学生进行学习和训练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打分六、学时分配建议

艺术设计类二年级36学时 6学时/周 6周

交通景观设计36学时 6学时/周 6周

七、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使用教材:《立体构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主编:许之敏篇四:色彩构成教学计

《构成基础》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学校的育人思想,严格按照振华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娴熟,

综合素质良好,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专业知识服人。历尽做

到效率公司化,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的愉悦的学好知识,用好专业技能知识。

二、教材分析

《构成基础》这门教材主要包含的知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主要章节和

知识点具体如下表:

1

三、教学目标

1、理论层面

学生从构成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切入,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人的心理、情感

与色彩、平面、立体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域文化对构成的影响,增强对整个课程的学习理

解能力。

2、实践层面

通过各单元作业的实施完成过程,掌握构成组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较为熟练地应

用构成规律组成不同平面、色调、立体并把握它们的转换关系,为以后的平面设计应用打下

一个扎实的基础。 3、认识层面

2

学生应当明确构成课不仅是对造型及形式表现的学习,更是创造思维的培养。因此构成

是一种能力训练的过程,而非结果。这一学习阶段应该成为学生日后学习的支撑学生应对他

们如何将本阶段的学习运用到各类设计实践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色彩构成是根据人对色彩的视知觉和心理效应,用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搭建色彩要素

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符合审美需求和设计创意的色彩效果,是一种对理想色彩的创造过程

及结果。色彩构成同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课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构成课程体系,是所有美术

设计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教学重点

1、色彩构成:色彩的混合、色彩的对比、色彩及心理、色彩构成等。

2、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近似、渐变、对比、发射、空间。 3、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知

识、立体与空间、立体构成技法。教学难点

1、如何加强学生对于色彩构成原理的应用。

2、怎样使学生运用好平面构成的基本规

则。

3、如何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之间的联系统一于一体。

五、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对于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认识不充分,但是学习的激情是高的,

态度是好的。学生非常的活泼开朗,思维活跃,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程的优点。面对这种情况,

首先从基础抓起,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做到色彩基础扎实。

六、教学措施及方法

一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理论阐述与图形演示相结合进行

教学以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二作业辅导在作业辅导中既要强调作业要求与画面视觉效果更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学习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实践与探索尽量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因势利导、充分肯定和发挥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作品评析精典作品和优秀作业的评析是美术设计教学中特殊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

在这个环节中应注重“比较”的方法作用根据教学相关阶段的内容与要求启发引导学生对作

品中呈现出的不同表现方法、视觉效果、潜在优势等进行认识和思考。四总结评价总结与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教学总结及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中应避免以作业效

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代之以注重学生发展能力的多元化评价标准使每一阶段的教学总结

和评价都能够实际地起到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和推进下一步教学的目的。

七、教学进度安排

3

4

注:按18周计算,共计90课时。

5

篇五:《形态构成》授课计划

学年学期: 2014— 2015 学年二系(院): 艺术设计系课程名称: 形态构成(装饰)

学时:

64学时主带教师与学时: 辅带教师与学时: 教学对象:

教材:

教务处制

学期

注: 多教师任课必须明确各自的课时及授课内容;习题课、实践请注明学时;

任课教师制定本计划要依据对应课程标准,本计划作为教学巡查和工作量认定的重要原

始材料。

注: 多教师任课必须明确各自的课时及授课内容;习题课、实践请注明学时;

任课教师制定本计划要依据对应课程标准,本计划作为教学巡查和工作量认定的重要原

始材料。

注: 多教师任课必须明确各自的课时及授课内容;习题课、实践请注明学时;

任课教师制定本计划要依据对应课程标准,本计划作为教学巡查和工作量认定的重要原

始材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