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训练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

两栖类动物指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如今在我国流动人口中仍然有很大部分乡村人口在城乡之间处于两栖状态。

回答下列各题。

1.试判断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C.城市劳动力过剩D.城市住房紧张

2.下面要改变这种两栖状态,使乡村务工人员融入城镇体系的措施中,可行的是()A.城市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扩大就业B.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C.加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D.加强住房建设,降低房价

“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8

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至15日在京举行,期间()A.吉隆坡正午太阳高度高于海口B.西安日出早于加尔各答

C.雅典将进入高温多雨季节D.北京适逢中国农历清明节气

4.“一带一路”沿线()

A.霍尔果斯至比什凯克之间可见高山、雪峰B.西安至乌鲁木齐自转线速度增大

C.撒马尔罕至伊斯坦布尔多大牧场放牧业D.鹿特丹至雅典植被呈现经度地带性变化

读某半岛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5.关于该半岛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半岛地势西高东低B.该半岛上最大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C.该半岛西侧峡谷幽深,崖壁陡峭D.该半岛上多火山地震

6.ABCD四点为图中经纬线的交点,图中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 )

A.AB B.CD C.BC D.AD

7.我国西北地区河流在冬季会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是冬季

A.降水少,雨水补给少B.河流封冻,阻隔水流

C.气温低,冰川融水少D.农田灌溉,用水量大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8.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B.地形C.交通D.城市

9.南水北调工程给北方地区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A.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B.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C.控制地下漏斗区扩大D.加快水产养殖业发展

10.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给沿线带来最不利的影响( )

A.耕地面积缩减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加剧D.土壤盐碱化加重

11.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做好土地利用规划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在流域开发中的重要举措。其中不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A.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B.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C.对原有的采矿区实行新形式的开采

D.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S镇位于福州市西郊,根雕(一种以树根为创作对象的雕刻艺术)是该镇最具地城文化特色的艺术产业,以其丰富的题材、传神的刀法、流畅的线条诠释着“中国根艺之乡”独特的艺术工艺。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福州城建提速、征地拆迁,原本位于市区的众多根雕企业和作坊逐渐移至S镇。目前,S镇的根雕企业和作坊约有1500家,规模以上的有10家左右,从业人员达2万人,产品行销全国及世界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其他地区相比,S镇成为“中国根艺之乡”的优势条件是()

A.原材料丰富B.交通便利C.接近消费市场D.根雕历史悠久

13.上个世纪90年代初,福州市区的众多根雕企业和作坊逐渐移至S镇,是因为福州市()A.产业结构调整B.缺乏政策支持C.根雕市场萎缩D.技术工人缺乏

14.目前S镇的根雕产业发展面临着规模小、以作坊式生产为主、作品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

A.进口高级木材,丰富作品的多样性B.创新工艺技法,提升内在价值品质

C.组建行业协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D.依托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下图为“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该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复习

气候小专题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的特征以及影响

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3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答案:1-3 D C D(地中海气候) 三、气候的影响因素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例: (2013?浙江)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 围.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分析:(1)影响棉花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光照、降水、热量)、水源、生长期长短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市场、交通、技术水平、劳动力等。 (2)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特点,可以得出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 (3)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天气状况、洋流等因素。 解答:解:(1)从气候上看,我国新疆棉花产区与美国棉花产区共同点: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充分,热量较为充足,生长期较长;从地形上看,盆地或平原地形都比较平坦。(2)西北部的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差异大,变化快;由沿海向内陆数值增大。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地形的影响,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在山脉的西侧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东侧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山间盆地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3)表中数据显示,甲城冬季气温高(可以联系地形阻挡寒冷气流产生的影响),夏季气温低(可以联系洋流的影响)。 故答案为:(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妹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的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的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1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三明九中陈良豪 一、教材分析: 荒漠化使大面积土地资源退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被列为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沙漠化日益严重地破坏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教材以荒漠化严重的西北地区为典型案例,阐述西北地区荒漠化发展的地理背景和人地作用的特点,从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分布和防治措施。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教材首先分析了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其次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接着介绍西北地区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最后根据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按照课标要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讲述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二课时主要了解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荒漠化的发展及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地理学习中已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看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对荒漠化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信息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较差。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有效运行讨论法、探究法、调查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所以本课教学手段采用自主式、互动式、探究式的网络多媒体教学,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如何防治荒漠化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结合具体实际,围绕突出矛盾,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课本插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分别穿插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归纳。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质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提高全面素质。 本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分析案例,并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在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人类在不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理解生物治沙的意义。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1 第一章行星地球 2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3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5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6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7 8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9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10 11 河外星系 12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3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14 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15

16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7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8 19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0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21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 22 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3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4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25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26 活动); 27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28 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29 30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31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32

最新上海高中地理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打印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椰林婆娑送天舟”。选择海南文昌作为我国又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地貌C.水文D.气候 2.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A.14时B.15时C.16时D.17时 3.2017年3月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再次爆发。火山喷出的岩浆物质冷凝形成的岩石是A.玄武岩B.花岗岩C.石灰岩D.大理岩 4.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 5.在亚欧大陆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在下列气候类型中,最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6.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38毫米,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 ③加速城市化进程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附答案详解)

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 A.趋向于暖湿化B.趋向于冷湿化 C.趋向于暖干化D.趋向于冷干化 2.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 A.玉米B.水稻C.甜菜D.甘蔗 下图是某科考队员在北冰洋抓拍到的一只北极熊生活照片。科学家预计,到了2050年,北极熊的数量将减少30%。据此完成3~4题。 3.照片拍摄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北极熊数量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面上升,被淹死B.气温寒冷,被冻死 C.食物缺乏,被饿死D.市场需求,被杀死

凉爽的气候条件是“数据中心”选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贵州以其天然的优势吸引着众多世界级企业的数据中心在此布局。2014年富士康在贵州贵安新区兴建其世界首创的绿色隧道式数据中心。下图所示隧道呈南北走向,布局于两山之间的垭口,顶部覆土复植,隧道内置6 000台服务器。据此完成5~6题。 5.贵州气候凉爽主要因为() A.纬度较高B.海拔较高 C.降水较多D.距海较近 6.数据中心采用南北向隧道式建筑,利于() A.室内采光B.山体排水 C.防灾减灾D.通风降温 下图为不同大陆上纬度相近的三个气象站测得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读图完成7~9题。 7.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 A.信风B.西风C.台风D.季风 8.②地最可能位于() A.亚洲东部B.北美西部 C.非洲南部D.澳大利亚 9.③地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两地,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B.雨天少C.气温高D.海拔高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

人教版高中地理电子教材.doc

编写说明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并使用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我们编写了这套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共分两册,分别与教科书上、下册配合使用。 本书各单元的结构分为教材分析、练习篇参考答案、参考资料三个部分。在教材分析中,对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编排作了总的说明,对每一课的具体内容作了分析说明,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供教师参考。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的反馈信息,编写时间又很仓促,因此这套教师教学用书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希望广大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的编写者:第五单元:高俊昌;第六单元:刘健;第七单元:韦志榕;第八单元:覃燕飞、丁尧清。责任编辑:刘健;审定:吴履平。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 2003年9月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教材分析 在前四单元学习了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从本单元开始,将要学习人文地理。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生产活动。因而教材将人类的生产活动安排成人文地理的开篇。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教材按照大纲的要求,只讲述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种生产活动,即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 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目前以至今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建设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为此,教材对本单元内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材无论讲述农业生产活动,还是讲述工业生产活动,侧重点都不在生产活动的本身,而是在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教材在本单元的引言中概要地阐述了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全单元教材就是本着具体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而逐渐展开的。在人类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的生产活动同样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将在第8单元作单独讲述,本单元教材只是在自学园地中,安排了“持续农业”的内容,供学生自学。 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典型案例论证基本原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从分析实例入手,阐述基本原理(如农业区位选择和工业区位选择),并用大量事实材料进行说明。(2)从教材结构看,本单元分别用2课时讲述农业地域类型,用2课时讲述工业区域,目的是通过诸多不同类型的具体地域的分析,来论证基本原理。这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所具有的地域性特点。(3)讲述每一种农业地域类型或工业区域,都是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来说明普遍规律的。典型案例的选取,除考虑到其代表性外,还照顾到世界各地,以使学生从小见大,了解世界各地人类生产活动的一般情况。(4)讲述基本原理或进行地域分析,都尽可能举中国的实例,或联系中国以及学生家乡的实际。 第三,体现发展的观念。教材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具体案例,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例如,教材分析区位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讲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别关注各地域类型的形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图汇总!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图汇总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靠近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低;受来自高纬的气流影响,气温低;) 3.地形(高度、地势、坡向):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如: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盆地地形,冬季不易散热)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背风坡处,有焚风出现,气温高 4.海陆位置: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湖泊、湿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 (2)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内陆高,夏季气温较内陆低;内陆地区与之相反。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地区>高纬地区(原因:太阳高度高纬低、日变化小) 2.季节:中纬度夏季>冬季 3.地形地势:凹地(如盆地、山谷)>凸地(如小丘、山顶);高原大于海拔低的平原。 4.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旱地>水田。 5.天气状况:晴天>阴天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高中地理气候部分专题练习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1~2小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该地可能是() A.北京 B.悉尼 C.罗马 D.开普敦 【试题解析】从资料上看一月高温少雨,七月温和多雨,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答案】1C 2 D 3.有一幅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最冷月气温都在0 ℃以上,降水总量大约为700~800毫米左右,这两地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4.以上两地降水季节分配情况可能是() A.季节分配都比较均匀 B.季节分配都集中在夏季 C.一为全年分配均匀,一为集中在夏季 D.一为集中于夏季,一为集中于冬季 【试题解析】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的温带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答案】3A 4C 5、读图1,A地和B地的气候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图1

A、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 B、高温同期,多雨同期 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试题解析]从图中所给的经纬度和陆地形状,可判断A地为非洲南端,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为中美洲,气候类型为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两种气候类型分位于南北两半球,季节相反,高温不同期。A地气候冬季多雨(7月份),B地气候夏季多雨(7月份),所以两地多雨同期。[答案]D 6、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气候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试题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气候年变化较小。 [答案]B 7、下列各种气候类型,在一年中温度和温度变化不显著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试题解析]热带沙漠气候一年中温度变化不明显,终年干旱,温度是终年高温,但冬夏两季高温程度不同,夏季气候温明显高于冬季。温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年中温度、温度都有明显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温度、湿度变化不明显。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一年中温度、湿度变化都明显。 [答案]C 8、成因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无关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D 9、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0、乙地的气候成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 作业要求:以高中地理教材某一册书为例,梳理该册书中的核心概念,并绘制概念框架图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为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势向四周传播。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从高气压去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大气环流:全球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广义上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重要知识点 (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1)短途运输公路占优势,长途运输水运成本最低。 (2)管道运输的特殊性: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对密度的影响: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二)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2017上海市高中地理合格性考试真题卷WORD打印版

2017上海市高中地理合格性考) 打印版(WORD试真题卷.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试卷 (2017年 6月)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等类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 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 80分,每小题 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 土星 B. 木星 C. 水星 D. 天王星 2. 月球表面环形山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火山喷发②陨星撞击③太阳风吹拂④风力堆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地球上大潮发生时的月相是 ①新月②上弦月③满月④下弦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当地时间 20:30,全球多个城市的地标建筑都会熄灯一小时, 以响应全球“地球一小时”活动。下列城市中最早熄灯的是 A. 伦敦(零时区) B. 上海(东八区) C. 东京(东九区) D. 纽约(西五区)

5.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于 A. 23°26′N 纬线 B. 26°23′N 纬线 C. 23°26′S 纬线 D. 26°23′S 纬线 6. 去年暑假小林乘坐高铁,一路向北游玩了上海、南京、济南和北京等地,游玩期间,白昼最长的城市是 2 A. 上海 B. 南京 C. 济南 D. 北京 27. 太平洋西部边缘分布有深海沟-岛弧链,与此形成有关的板块是 A.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C. 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 D. 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8. 近年来,日本、新西兰、智利等国多次发生地震,这些国家均位于 A. 大陆断裂地震带 B.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 环太平洋地震带 D. 东太平洋中脊地震带 9. 在新疆克孜尔“魔鬼城”有许多宛若蘑菇的巨石,这里的地貌类型属于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详解(考试系列)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详解 一、热带雨林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著名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二、热带草原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苏

最新-【新编人教版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20183)合辑 精品

目录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2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84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28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结构说明地理事物系统的方法;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 1.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 2.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培养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建议】 1.组织学生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2.引导学生查阅人类探索宇宙的有关资料,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自身因素分析无法得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来分析。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引入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的主题,进而以谈天说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 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天体和宇宙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是世界最完善,运行里程最长的。在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地貌类型区是 ( ) A .海成地貌 B .黄土地貌 C .岩溶地貌 D .风成地貌 2.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髙原,四川盆地之间。横断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哪一板块碰撞形成的 ( )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3.学生在福建平潭的研学旅行中,观察到矗立在沙滩上的两块巨石,其矿物晶体颗粒较粗色泽较浅,其岩石可能是 ( )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大理岩 D .石灰岩 4.人类首次使用射电望远镜拍下了黑洞照片,干燥的环境有助于天文观测,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下列哪些地区适合天文观测 ( ) ①西欧平原 ②亚马孙平原 ③南美沙漠区 ④南极大陆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④ 5.某地因我国东部丽带的移动,降水一般集中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之后一段时间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这一地方位于 (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6.赤道以南莫桑比克等地区受热带气旋“伊代”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应是 ( ) A B C D 7.增加绿地面积会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 ) A .植物蒸腾会减少 B .下渗减少 C .海洋输送水汽减少 D .地下径流增加 8.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 ( ) A .温度升高,暴雨 B .温度升高,干旱 C .温度降低,干旱 D .温度降低,暴雨 9.甲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区,乙省位于胡焕庸线北侧,表格为两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变 A .环境人口容量更大 B .少年儿童人口量少 C .尚未进入老龄化 D .劳动人口需求缺口大 10. 非洲北部的利比亚战乱不断,一些国民分分向其他国家迁移,这种迁移方式是( ) A .智利迁移 B .难民迁移 C .劳务迁移 D .生态移民 11.2018年香港金融业产值排名全球第三。香港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 ( ) A .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 B .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 C .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D .工业用地和居住用 12.近年来,上海郊区瓜果飘香,鲜花争艳,影响该变化的原因是 ( ) A .市场需求变化 B .劳动力减少 C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D .水资源减少 13.2019年4月,上海张江生物医学产业园新增四个产业园,生物医学产业在此聚集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劳动力数量 B .能源矿产 C .交通运输 D .科学技术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气候专题练习

高二地理气候专题 【基础过关】 1.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C.该层中的CO2可吸收大量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读下图,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5.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越大 B.大气密度愈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 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 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 【能力提升】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7.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 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 8.上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全册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 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启发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能源的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②有限的 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 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①储量丰富 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19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⑵市场广阔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且消费量大于生产量。 如:2019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 ②随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③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上海高中地理第三册拓展第一篇地域分异规律知识点大全精讲讲义(PDF打印版)

上海市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精讲讲义拓展第一篇—地域分异规律 1

(2)一种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系列变化,进而导致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表现为: (1)不同地区各地理要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 (2)人类在利用、建设环境时,必须因地制宜、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 6、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主要有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 7、地带性规律又分为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等基本规律。 【知识点二】:专题2、纬度地带性(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学习要求】: ④理解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 ⑩比较不同自然带的特征,分析成因 ?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知识梳理】 1、纬度地带性是地理环境及组成要素具有按纬度变化方向发生变化,沿纬线方向延伸成带状分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气候、土壤、生物及其环境,从赤道向极地有规律的更替。 2、自然环境的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 3、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从赤道至极地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温度带。 4、在热量分配和水分共同作用,自然景观沿纬度变化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和变化,在低纬地区和北半球高纬地区较典型。 5、自然带通常指主要受地带性分异因素影响,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大致呈带状延伸分布,并具有一定宽度的自然区划单位。 6、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是各地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7、以植被类型为标志,划分世界陆地自然带,具体分布图见课本P6 图1.3(牢记),(各自然带特征见课本P6-P8)。 8、自然带的形成是以热量和水分为基础的,因此,自然带的分布基本上与气候类型分布一致。 9、土壤的纬度地带性特征(见课本P9)。 10、纬度地带性的成因:是由于地球的球体形状造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所致。 2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总结 二、气候类型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旱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75毫米~150毫米。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气候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55°~65°的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影响气候的因素: 1. 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2. 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 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4. 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此外,人类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五、气候类型的判断 高中地理气候专题总结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材新人教版必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材(新人教版)必修(三)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保康一中宋德国2011-10-2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②掌握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③理解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图文资料、数据表格进行探究性的教与学; ②适当拓展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及提高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人文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培养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学习、讨论学习 四.教学流程 五.主要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襄樊深圳工业园奠基图导入新课(见新人教版P87) [读图] 投影图思考问题 A、比较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B、吸引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意图] 从图引出产业转移的分析案例—东亚,此环节目的一是提高学生对图的观察与区别能力;二是初步让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 [承接] 如果你们想办企业,你们的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获取最大利润。 【问题】企业要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产出-投入,企业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降低成本,减少投入;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出。 [讨论]学生看图分析,积极思考,老师在旁启发提示,然后竞答。 [点评] [小结] 产业转移的概念及一般规律 [板书]一、产业转移

概念分类目的 [观看视频资料]《世界产业转移史》了解世界产业转移历史,思考影响转移因素 [投影]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重庆作专题报告引出 [板书]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投影] 书本图5.8 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结合动画分析转移过程及规律。 [思考]:(1)、不同时期东亚地区的劳动力差异及变化。 (2)、经济发展角度解释转移规律。 [启发] 如果仅从劳动力价格考虑,那么,企业为什么不把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去?由此过度到内部交易成本因素的分析。 [过渡] 除了劳动力价格,还应考虑劳动力的素质,如果劳动力素质低,企业还应付出职工培训的成本。 职工培训成本是属于内部交易成本。 [板书] 2、内部交易成本 [小结] [引申]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吸引外资,我国先后采取的措施是: 建立出口加工区成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内地经济开发区上述措施的实施,其目的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视频资料] 美国汽车业产业转移相中湘潭九华经济区,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吸引投资 [承接] 日本合资汽车图片趣味导入 [板书] 3、市场因素 [读图] 日本汽车产业三次转移的历史图 [思考]( 1 )、三菱汽车为什么要直接在销售地区投资建厂? ( 2 )、至20世纪末,三菱汽车的重点投资地区由欧美转移到东亚、东南亚的原因是什么? ( 3 )、据图5.10、5.11,三菱汽车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 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市场变化,企业的专业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 [小结] [思考] 刚才的视频中还提到,哪些因素吸引美国汽车企业将汽车产业转移向湘潭九华经济区? [板书] 其它影响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小结展示】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六.[板书小结] 一、产业转移概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