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课程标准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紧密相连的技术,上机实验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现提出一套可行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课程标准。
1 课程概述
●课程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不仅要求当今的大学生要掌握好本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用计算机技术为本专业服务的能力。因此熟练掌握一种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工具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这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在其他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本课程所讲授的Visual Basic即是一种易学实用、适用面广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平台。
VB程序设计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软件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利用软件开发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计算机知识及今后使用或开发应用程序奠定基础。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属于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三个层次“文化、技术、应用”中的第二层次,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它的先修课是《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2. 课程目标
(1)使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建立起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主要包括了算法的概念、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技巧和一些常用算法;能够阅读、理解源程序和设计解题流程的能力;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能编制出风格良好的程序;最后达到使用Visual Basic建立一个小型的应用系统的目的。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些技术和方法包括算法的设计,程序的实现,能够使用Visual Basic建立一个小型的应用系统。
(3)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在本专业的应用、发展及其趋势,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3. 课程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和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设计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想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要求见表:1-1
表1-1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表1-2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4. 学习评价与考核
(1)这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2)考试时间:120分种笔试+70分钟上机考试。
(3)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
本课程采取期末集中闭卷考试与平时实验作业考查相结合的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占
70%,平时作业成绩占30%。其中,期末考试又分为两部分,笔试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命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分值60分;上机操作采用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数据环境,考
试时间为70分钟,卷面分值40分。
(4)题型:笔试包括选择题、基本知识和程序填空题。上机考试包括程序改错和编程题。 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别程度)
例:下列有关数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窗体模块中不可以定义全局数组
B. 可以使用Erase语句释放所有数组所占据的存储空间
C. 语句Dim X(3.6+2)As Integer定义了一个维上界是6的一维德整形数组
D. 形参数组的类型可以是定长字符串类型
填空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别与理解程度)
例1:写出x或y的值有一个为0,但不同时为0的逻辑表达式:。
例2:执行下面的程序,第一行输出结果是_ __,第三行输出结果是_ _ __。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N = 2
For i = 9 To 1 Step -1
Call Sub2(i, N)
Print i, N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Sub2(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Static N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3 To 1 Step -1
N = N + X
X = X - 1
Next i
End Sub
例3:用σ(m)表示数m的所有因子(包括1和m在内)之和。如果m =m+n+1,则数对(m,n)是拟互满数。下列程序的功能是找出40——2000之间的所有拟互满数, 并将运算结果按图3给出的格式显示在文本框Text1中。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N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Dim Flg As Boolean, M As Integer For N = 40 To 2000 Flg = False Call Garcia(N, M, Flg) If Flg Then Text1.Text = End If Next N End Sub Private Sub Garcia(N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Bool As Boolean) Dim G1 As Integer, G2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G1 = Factor(N) For K = 4 To N - 1 G2 = Factor(K) If Then Bool = True M = Exit For End If Next K End Sub Private Function Factor(N As Integer) As Long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1 To N If N Mod I = 0 Then End If Next I End Function 改错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与学会程度) 例:圆盘找数,如图所示,找出4个相邻的数使其相加之和为最大,并指出是哪四个数及起 始位置。要求:1. 新建工程,输入上述代码,改正程序中的错误;2. 改错时,不得增加或 删除语句,但可适当调整语句位置; Option Base 1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max As Integer Dim s As Integer, maxp As Integer, A() A = Array(8, 11, 19, 12, 5, 20, 1, 18, 4, 16, 6, 10, 15, 2, 17, 3, 14, 7, 13, 24) For i = LBound(A) To UBound(A) Text1 = Text1 & Str(A(i)) If i Mod 10 = 0 Then Text1 = Text1 & vbCrLf Next i Call sum(A, 1, max) For i = 2 To UBound(A) Call sum(A, i, s) If max < s Then max = s maxp = i End If Next i For j = i To i + 3 k = j If j >= 20 Then k = k Mod UBound(A) List1.AddItem A(k) & "---" & k Next j End Sub Public Sub sum(b(), i As Integer, s As Integer) For j = 0 To 3 k = j + i If k > 20 Then k = k Mod UBound(b) s = s + b(k) Next s = 0 End Sub 编程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会程度) 改错题参考界面 例:设n是一个正整数,d是它的因子,若d和n/d互质(即d和n/d的最大公约数是1),则称d为n的酉因子。如果n等于它的酉因子和(不包括n自身),则称n为酉完全数,编程找出100以内的酉完全数。 要求: 1. 程序参考界面如图所示; 2. 单击“生成酉完全数”按钮,则找出酉完全数,并将找到的酉完全数及其酉因子按图示的格式显示在图片框中; 3.按“清除”按钮,则将图片框清空;按“退出”按钮,则退出程序执行; 4.程序中至少要有一个通用过程。 5.教学说明 本课程属于讲授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课程,是学生今后使用或开发应用程序的必备基础,也是江苏省及全国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报考计算机二级考试的主要语种之一。 本课程应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使之相互辅助,提高教学效果。理论教学时应编制适合本课程特点的CAI课件,采用多媒体讲授,注重基本概念讲解与实例的演示,使学生可以直观而清晰地看到操作效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实验教学应穿插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采用一人一机上机操作、任课教师跟班辅导的方式,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在计算机上练习,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及时解决上机操作时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作用,编制网络教程、列举典型例题、设计交互式上机练习,方便学生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目前本课程的网络课件已经建设得相当完备,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