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全球金融中心的历史变迁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从全球金融中心的历史变迁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从全球金融中心的历史变迁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从全球金融中心的历史变迁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从全球金融中心的历史变迁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光大银行战略管理部 陶长高博士 上海理工大学 饶玮

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并早在中世纪已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不断发挥它的影响力。13世纪的威尼斯就曾依托于兴旺的国际贸易和对君主的信贷,而获得当时世界上最著名国际金融中心的殊荣。到了17世纪,凭借荷兰经济力量的支持,又拥有整个欧洲商业和信息交换中心的优势,阿姆斯特丹后来居上,跃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后,凭借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伦敦也成为当时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并且凭借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漂移到纽约,并且持续至今,虽然这中间经历许多变化,但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至今仍没有被撼动。

虽然国际金融中心很早以前就出现,但系统研究国际金融中心还是20世纪后半期的事情。较早系统研究金融中心的应当是美国金融学家金德博尔格,他从功能的角度将金融中心界定为聚集着银行、证券发行者和交易商,并承担着资金交易中介和跨区域价值贮藏功能的中心区。而香港学者饶余庆对金融中心给出的定义是:“金融中心是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各类金融市场能自由生存和发展,金融活动与交易较任何其它地方更能有效率地进行的都市。”刘文朝认为金融中心是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集中,在资金的筹集、分配、流动方面起着枢纽作用的中心城市。

应该说,不同的学者对国际金融中心有着不同的看法。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到国际金融中心应具有如下特征:国际金融机构、各种金融市场、国际借贷者汇集于一地并从事实际金融中介活动。要同时具有这些特征,国际金融中心必然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资讯发达、经济自由开放、法律法规完善、国际交往频繁的城市。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脉络

国际金融中心按照其特性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如名义中心和功能中心,区域中心和国际中心。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应该同时具有功能中心、国际中心的特点,而不是名义中心,或汇账中心,也不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自13世纪开始,国际金融中心先后经历了威尼斯、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等几个相互更替的发展阶段。

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其地处亚的里亚海之滨,是意大利南部著名的海港和旅游城市。威尼斯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当时的一批难民为了躲避蛮族的袭扰,迁居到亚得里亚海北端海边的一块沼泽地带,并凭借错综复杂的水道与欧洲大陆相隔离,摆脱了纷繁的战事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干扰,最终建立了独立的城邦国家。在这里,教会和封建贵族势力的影响均相对薄弱,这使得威尼斯得以脱离传统规则而建立新的秩序。实际上威尼斯的政权掌握在一批崛起于富商阶层的领导家族手中,这为威尼斯长达5个世纪的重商主义创造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威尼斯相对民主的政治氛围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与封建教会和贵族势力双重桎梏下的欧洲大陆形成鲜明对比,加之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的要冲,这使得威尼斯一跃成为当时整个西方世界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然而当人类历史步入17世纪,经济中心向北转移,这为国际金融中心由威尼斯向阿

姆斯特丹漂移提供了前提条件。在17世纪,阿姆斯特丹金融业已经非常发达。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取消金属币兑换义务而发行纸币的银行,同时它也是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与此同时,阿姆斯特丹作为17世纪世界金融中心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拥有了发达的金融市场。1609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了股票交易所,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交易所规模相当庞大,到1630年前后交易所已有300到500的注册会员,非注册会员更是比注册会员要多出一倍,其中股票经纪人在100个以上。然而,在阿姆斯特丹金融业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资产泡沫也急剧膨胀,载入史册的“郁金香泡沫”事件就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

由于受到“郁金香泡沫”的影响,荷兰经济从此走向衰落,阿姆斯特丹也丧失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所有的一切都为其他国家带来了机遇。在当时,由于英国也采取了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国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这也促进了英国金融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因而国际金融中心从阿姆斯特丹漂移到伦敦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而在20世纪30-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英国作为主要参战国,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金融环境也极为不稳定。而正在此时,美国由于远离战火的干扰,并且作为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设备和技术也较为先进,因而美国大发“战争财”,从而使美国在二战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尤其是在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等的实施,美元取代了英镑,确定了其中心地位。因此,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欧洲向美洲转移。

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中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此时,日本经过20多年高速的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已经名列世界第二位,并且亚洲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也非常迅速,如亚洲“四小龙”等。因此,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国际金融中心也有着向亚洲漂移的态势。显然,日本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有意将东京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取代纽约的地位。然而,事实证明,这只能是日本政府的一厢情愿,由于日本经济政策定位的不恰当,最后却促进了金融泡沫和地产泡沫飞速膨胀,投机之风盛行,伴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梦想也随之破灭。

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脉络的启示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这一命题,在三十年前可能很少会有人相信。而今,已经没有多少专家学者会表示质疑。因为中国具备这样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及正确的发展过程。中国能否成为全球多极金融中心之一,同样只要相关要素具备、发展过程正确,这一问题不难解答。读史可以鉴今,我们考察意大利、荷兰、英国、美国等国家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得到相关的经验与启示。

在时间的长河中,每一个阶段的金融中心都有一段璀璨的历史,同时它们兴衰更替的情节也在不断演进。导致金融中心变迁的因素多种多样,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但这也不意味着无迹可循,这些偶然因素中蕴涵着一些必然。很多共通的特质在不同的形成路径上,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进而产生了金融中心的内在共性。这些共性是由资本期望摆脱束缚和追逐利润的内在动力所决定,因此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正如我们所见,一个自由的金融环境是金融中心得以孕育和诞生的重要基础。金融压抑对金融发展的桎梏作用古已有之,中世纪欧洲金融业务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教会的影响。而正是由于威尼斯独特的政治、民族、文化特点,以及它和教会不同寻常的暧昧关系,使得其有别于其他地区,成为金融业自由发展的摇篮。出于同样的原

因,美国纽约在发展初期,也享受着一个较欧洲传统金融中心更为宽松和自由的金融氛围,正是这种简约和高效的金融文化,吸引了具有冒险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行精英,并使得他们能一展抱负。金融自由的作用还体现在欧洲美元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二十世纪50年代发生在大西洋两岸的美元资本大迁徙,其初衷就是要回避美国国内过于严苛的金融监管。也正是资本的这种趋向自由的内在要求,成全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二次崛起。

金融自由能够促进金融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与之俱来的创新活动,这是金融业务和金融体系能够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从古至今,金融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从威尼斯时代政府公债和金融市场雏形的出现,到阿姆斯特丹商品和股票交易所的成立,到现代各种股票、债券、混合证券、共同基金、工业康采恩以及众多的衍生产品,金融创新一直、并仍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以满足各个时期划时代的经济变革。而这种创新行为需要一个稳定和相对宽松的平台,以承载金融活动所必需依据的制度基础。哪一个地区能够提供这种平台,以满足资本流转和业务拓展的内在需求,哪一个地区就具备了形成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这也是金融自由作为金融中心内在共性而存在的一个原因。

然而,自由的金融环境是国际金融中心诞生的基础,但稳定的金融环境对金融中心而言也至关重要。金融自由会带来金融风险,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在金融产品和金融体系结构日趋复杂的今天,这种风险表现出来的隐蔽性、不确定性和巨大破坏性使得金融自由带来的好处被大打折扣,甚至一笔抹消。不仅是一些新兴国家,即使是已经形成稳定规模的国际金融中心,也面对着同样的考验。这使得金融体系和制度设计成为当代金融中心形成的一个要件。一个好的制度基础不仅要在发展初期表现出很好的支持性,同样在发展中也要能经受资本的冲击和时间考验。在这方面,日本的例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由于主办行制度在金融风险识别、化解上的天生缺陷,导致金融自由化后大量泡沫风险在银行系统内沉淀,表面上一派繁荣,实际上金融体系内部的资金链条已经相当脆弱。在日元升值和连续生息的内外困扰下,支持金融市场非理性繁荣的投资信心开始波动,并由此一发不可收拾。日本的经验在于,仅仅通过扩大规模而试图将金融风险存量化的方法没有出路,一个健全的金融制度,应当包含设计优良的金融风险转移、流转功能,以应对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金融制度就成为某一地区是否可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先决条件,同时这也是历史和当代金融中心在内在共性上最为明显的区别。

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性也决定了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经济规模的广度和深度同样是金融中心得以存在和维系的关键因素。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就难以取得超常规的平均回报水平,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因此尽管不同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不同,但总会伴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出现。资本流动的方向会在收益、风险和监管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但对收益的偏好永远放在第一位,只要存在诱人的回报,资本就会自发向内渗透。这种逐利特点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回报建立在理性之上,有地区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作为基础,那么资本的流入会加速这一过程,并形成金融系统、经济系统间的良性互动;如果相反,超常规回报建立在非理性的投机行为之上,则金融繁荣会在短期膨胀后迅速湮灭,这种金融环境的骤变对地区经济发展则是致命的。因此在金融中心兴衰的历史中,我们总能够看到这两方面的教材,历史上威尼斯、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等金融中心的出现就和当地贸易区的发展和该地区在贸易区中独特的位置密不可分,而这种发展是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因此具有可持续性。相反阿姆斯特丹和日本的例子则显示出非理性的狂热和游资的反复无常,以及在资本冲击后遗留的灾难性后

果。

当然,形成金融中心的原因中也包含诸多的随机因素。比如战争对威尼斯、伦敦、纽约等金融中心的形成就起到过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某些时候,这种随机性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地区本身作为金融中心的共性因素影响,但这往往是暂时的。存在共性因素,并不说明必然会形成金融中心,但没有或是缺乏这些共性,即使历史机遇偶然眷顾,也难以形成持久的金融繁荣。这恐怕就是金融中心不断迁徙过程中的一个潜规则。因此,使用金融中心漂移说来形容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则最为恰当。

三、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以发展现代金融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优先选择。在那些想要成为世界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中,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为国家或者地区发展战略中的优先选择或优先选择之一。众所周知,现在只要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那么在这个国家中肯定存在世界城市。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它就必须拥有金融中心,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这种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内在发展要求所决定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条件。建设金融中心,不仅是国家的地区发展计划,同时也是一项全球战略。因此,中国要建立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必须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实施。

对中国而言,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最为有利的因素有:

1、经济增长非常迅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过近30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也不断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也在逐渐发生转变,截止到2005年底经济规模总量已经名列世界第4位。从表2-11可看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8%以上。并且这种高速的经济增长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为我国建立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有利的经济条件。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只有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金融业才能得到飞速发展。

2、进出口规模不断增加,国际贸易活动非常频繁。我们知道,我国的改革与开放是同时进行的,因而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据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目前贸易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3位,并且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国际贸易总量突飞猛进,增长极为迅速,FDI也蜂拥进入我国。只有国际经济交往活动的增加,才能使国内金融中心演变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从而为我国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我国金融环境比较稳定。金融环境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近几年,我国通过实施强而有力的改革措施,我国金融机构改革渐进尾声,如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工行、建行、中行)已经成功上市,金融机构也正步入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轨道;

其次,我国人民币汇率一直都比较稳定,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长期升值的趋势。

最后,我国已经告别了“资金短缺”的时代,步入了流动性相对过剩的年代,我国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外汇储备屡创历史记录,说明我国资金出现了相对的过剩。

4、我国金融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经过2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如今上海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产品丰富、交易机制多样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全国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和产权市场都已在上海落地开花。统计表明,截至2005年末,上海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总计达到35万亿元,是2001年的5.2倍。其中,证券交易额5万亿元,占全国的79%;期货交易额6.5万亿元,占全国的49%;银行间市场成交23.2万亿元;黄金市场成交额1168亿元;外汇市场成交规模逐步放大。上海外汇市场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主要定价市场。

由于以上的几点原因,根据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史可知,我国上海等城市非常有潜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然而,与目前其他一些金融业非常发达的城市相比(如纽约、伦敦、香港等),我国的一些城市还有所不足,其中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密集度不够,中介机构质量还有待提高,法律法规环境还不完善,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发达,其抗风险能力也很弱。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在当前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上升,可以说,没有发达的资本市场,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建立具有功能中心特点的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则更不可少,这是因为:

1、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业的核心,是现代金融市场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发展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带动其他类型金融市场的发展,如股票、债券市场能够带动外汇市场的发展,期货市场能够带动黄金市场的发展等等。与此同时,资本市场能够动员储蓄,能够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这会大大地促进所在国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2、资本市场具有资源配置、风险分散和财富成长这三大独特的功能,能够促进所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而所在国经济的发展又为金融中心地位的维护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利用资本市场也能够降低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促进银行业、保险业的发展,这也是纽约自20世纪以来一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

3、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基础。从金融发展史可以看到,无论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还是金融制度的创新,它们都高度依赖于资本市场,很多金融产品甚至就是针对资本市场进行创新的。例如,期权、期货、互换等金融产品,无一不是立足于资本市场。

因为上述的几点原因,资本市场是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大国,未来建立的全球金融中心肯定是功能中心,而非名义中心或汇账中心。因此,要建立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我国必须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战略转型:

1、加快补充我国资本市场蓝筹股群。蓝筹股群对现代资本市场而言有两点意义,一方面蓝筹股群有利于扩大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与纽约、伦敦等金融中心相比,我国证券市场规模仍然偏小;另一方面蓝筹股群能够维护市场的稳定。根据纽约、伦敦等市场的经验,蓝筹股群对完善资本市场、维护市场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质意义。我国资本市场曾经很长时间陷入一个发展悖论,就是我国资本市场需要大量优质公司补充,而当市场听到大型优质的公司上市时股价却会应声下跌,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市质量不高,市场投机色彩比较浓,因而导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而加快补充蓝筹股群则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走出这种恶性循环,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从事是我国资本市场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因此,我国资本市场应该充分把握目前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加快补充优质上市公司,形成优秀的蓝筹股群。

2、处理好发展与泡沫膨胀的关系。对资本市场而言,发展与膨胀向来是一对孪生

体,适度的膨胀能够增加市场的灵活性。当不管怎样,股市的发展还是应该与我国宏观经济相匹配,虚拟经济不能完全脱离实体经济。阿姆斯特丹、东京等的经验告诉我们,单纯地追求规模,或者任意让资产价格以超常规的速度上升,这都将会给一国的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我国实体经济,并且通过实体经济带动资本市场规模的壮大,这样才能使资本市场、金融业、国民经济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都能够快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3、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在风险可控、监管手段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我国资本市场应该加快对外开放的程度。目前,尽管海外资金可以通过QFII间接投资于我国资本市场,但总的来说我国资本市场还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市场,目前没有其他国家的上市公司,这与其他国家的证券交易所纷纷来我国抢夺优质上市公司资源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我国应该可以适当向海外上市公司开放,并且吸引更多的海外资本流入我国资本市场,从而提高我国资本市场整体的宽度和厚度。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对外开放程度和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并且这也为我国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我国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并不是幻想。只要我国加快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完善,我国建立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一定会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奚炜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分析

高层讨论课 指导教师:王鼎 房建一班一组:朱锐马健李海星杨肖戴雅倩徐耀项彦曹亚凯 时间:2015年6月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分析 施工中的环球金融中心建成的环球金融中心

一、基本信息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是上海的世界金融中心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外观造型新颖的建筑物中提供最顶尖的办公环境同时有机地配置了酒店、观光设施、会议设施、商铺等的多业种商业设施。 总投资超过8亿美元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为多功能的摩天大楼,建筑物的规模为:总建筑面积:381,600㎡、地上101 层、地下 3 层、高度达492m。 二、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分为三部分:基础、抗侧力体系、防风措施 1、基础 该大楼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由于受到现有桩基的制约,结构方案采用周边剪力墙、交叉剪力墙和翼墙组成的传力体系,以求讲核心筒剪力墙承受的荷载传递到主楼的四角(图1)。在大厦的基础部设置了由外周墙和核心墙组成的井字形“基础墙”,“基础地板”以及打入地下最深达78米约2200根钢管地下桩基支撑着建筑物(图2)。 1、抗侧力体系 图1图2桩筏基础

(1)核心筒和建筑结构 由巨型的柱、桁架、斜撑组成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的钢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以及连接双方结构体的伸臂桁架(如图3),这三个系统确保了大模结构非同一 般的抗震和抗强风性。 (2)带状桁架 带状桁架位于每个避难/设备层的四周,高度为一层楼高。 带状桁架由焊接箱形截面和热轧宽翼缘型钢组成。带状桁架将 荷载从较小的周边柱子传递到巨型柱,同时也减少了相邻柱之 间垂直位移的差异,并为结构提供多重内力传递途径(图4)。 图4 图3 (3)巨型斜撑 巨型斜撑为钢管混凝土结构。其箱形截面由二块大型竖向翼缘板和两块水平 连接腹板组成。翼缘板将能承受节点处的所有设计荷载,因此所有需与斜撑相连 的构件可仅与其翼缘板相连接,大大简化了连接节点的设计。箱形钢管中的混凝 土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和阻尼,也节省了浇注时的模板,还能防止构件中薄钢板的 屈曲。巨型斜撑除了抵御侧向荷载以外,还用于承受从周边柱子传来的重力荷载 (图5)。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展、困境和优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国际金融货币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No.WP09-0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展、困境和优势 周宇 内容提要:2006年以来,随着天津滨海金融中心建设的起步,一些学者认为,天津有可能取代上海成为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首选城市。本文认为,从我国政府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长期战略、上海金融中心的实力以及上海的优劣势比较来看,上海成为中国代表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关键词金融中心金融市场人民币金融产品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心中的战略构想。从那时起,在短暂的十几年里,上海已发展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尽管如此,2006年以来,天津滨海金融中心建设的起步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一变化,一些人甚至认为天津有可能取代上海成为中国代表性金融中心。针对以上认识,本文立足于历史发展、现状评估和优劣势比较这三个视点,重新确认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景和未来。 一、上海金融中心的崛起 (一) 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上,一个值得强调的重要事实是,这是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鉴于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贯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中央政府不会随意改变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既定战略目标。 从这一战略的实施历程来看,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明确提出了要在201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构想。为了保证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此后,中央政府、上海市政府和浦东新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植和促进上海金融业发展的政策,表1纪录了其中的一部分具体措施。中央和上海政府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确立和落实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1991年年初,邓小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作文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作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作文篇1 参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10月1日,我和姐姐、妈妈、舅舅、舅妈去参观了高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我们跟着旅游团从地下一层坐电梯,一下就到了九十四层。听讲解员阿姨说,地下二层至地上三层是商场,三层至五层是会议设施,七层至七十七层是办公设施,七十九层至九十三层是酒店,九十四层至一百层是观光设施。 我们先到了九十四层,我们惊奇地发现,只要从上往下看,那汽车都变得玩具般大了! 接着,我们去了九十七层。抬头,就看见了这座楼的顶,把我吓得心都悬起来了。舅舅笑我是胆小鬼,我不服气,只好小心翼翼地往上看。 最后,我们到了一百层。一出门,我就“啊”地尖叫了一声,因为我已经站在了一块玻璃板上,低下头就能看见地面。我连忙跑到妈妈身边,拉着妈妈的手,迈动已经发软的腿,一步一步地参观。后来,我终于可以大胆地在上面跑了。 出来后,我心想:今天,我来到了全国第二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但据说,它可是人类能到达的世界最高的观景平台,好过瘾,好

开心啊,我下次一定还要再来!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作文篇2 游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星期六,爸爸带我去了上海,我们在一家泰费饭店入住。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我就起了床,我们打的来到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那是上海有始以来最高的一幢楼,也是世界最高的,它高达492米,共有100层楼,约有4幢富丽华大酒店可比。 我们买了门票,首先来到的是地下一层。那里有著名艺术家井俊雄先生量身设计的“LED光影艺术作品”,让人们体验到一个全新的梦幻世界。我们坐观光电梯来到观光天阁------第100层楼的地方,这是一条长55米的悬空观光长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观光设施。内设三条透明玻璃地板,走在上面还能体验一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快意。我一开始不敢走中间,更不敢往下望,在爸爸的一次次鼓励下,我一步步移到中间,我的胆子大起来了。站在中间往下望,车子像青蛙的大眼睛,慢慢地移动着,人小得只有蚂蚁般大小,我就像一只在蓝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鸟。享受着世界的美丽,我拿起照相机,把四周的风景一五一十地拍了下来,原本声势浩大的黄浦江,变得和麻绳差不多大。爸爸说飞机上就是这种悬空的感觉。 最终,我们还是依依不舍得离开了,我真想再去一次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再当一次在天空中翱翔的鸟儿。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作文篇3 游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3月7日,我在上海浦东,游世界第二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金融092 武晓龙 学号:200930085226 上海,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个决定: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决定的战略眼光及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其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一、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应该是中国本土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到国际化成熟阶段的一个自然结果。本土金融市场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关系。而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成功是建成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本土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又是中国从经济大国崛起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的前提条件。 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匹配的大国博弈战略。 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货币金融的国际地位与其经济地位完全不相匹配。中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而且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削弱了美元霸权的信用基础,给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一个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相适应的本土金融市场体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它将通过为亚洲和全球投资者提供以人民币为标的的投融资场所,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双轮驱动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中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强国的崛起过程。 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体现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实现全球金融平衡稳定发展的大国责任。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对美元和美国金融市场的过度依赖是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其系统性风险将随着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而不断上升。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内在稳定性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并实现全球金融的平衡发展。 从国家和全球来讲,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现实条件: 一、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在复苏中加快调整,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发展空间 四、人民币跨境使用进程加快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动力 五、全球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金融风险防范面临新的要求 从上海自身发展角度来讲,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是一幢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展览及其它公共设施于一体的大型超高层建筑,主楼地上101 层,裙房地上5 层,地下3 层,总建筑面积381 600m2 ,建筑高度492m,是目前国内最高的超高层建筑。 该工程钢结构总重量617 万t ,主要钢材材质为ASTM2A572M2345 级别,最大板厚100mm,在部分复杂节点部位采用铸钢件。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劲性结构,外围结构由巨型柱、巨型斜撑和带状桁架组成,核心筒由内埋钢骨及桁架和钢筋混凝土组成。从第6 层开始,每12 层设置1 道1 层高的带状桁架,在28~31 层、52~55 层、88~91 层设置3 道伸臂桁架连接核心筒和外围结构。 1、施工进程 2005年1 月30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基础底板砼浇注完成,“世界第一高楼”基础得到夯实,刷新了国内房建领域砼浇注体量、难度和速度的新记录。该工程基础底板浇注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浇注的是基坑深坑部分,厚度为4.7m,浇注4 430m3;第二次浇注部分基坑,厚度为2.6m,浇注4 600 m3;第三次浇注的是整个基坑,厚度为 4.5m,浇注约30 000 m3。三次浇注量共39 030 m3,这一体量为国内房建领域第一,其中第三次砼单次浇注量在国外也不多见。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基础底板砼施工难度世界罕见,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艺要求高,施工技术含量高。三次浇注时间分别是2004年12月26日、2005年1 月8 日、2005 年1 月28 日。三次浇注时间跨度在一个月左右,在一月内浇完39 030m3 砼,其速度刷新了国内房建领域新记录。第三次浇注动用了7个搅拌站,408台砼运输车,19台泵车和拖泵,浇注速度为750 m3/h,这一速度世界罕见、国内第一。所用砼为超高配比砼,其设备要求、施工强度和砼坍落度均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8F-29F 为空中门厅,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核心筒伸臂桁架层钢平台必须在此实现转换,利用常规脚手架施工结构至31F +300 后,整体提升内外钢平台使之通过劲性桁架层,然后重新组装内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效果图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所处地块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其建筑设计方案由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高度632米,是目前中国国内规划中的第二高楼。“上海中心”总投入将达148亿元,预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地下部分封顶,2012年结构封顶且部分投入运营,2014年竣工交付使用。 一: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Shanghai Tower。 上海中心 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2地块。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竣工时间:2014年。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建筑面积: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410139平方米。建筑总高度:670多米。建筑层数:地下结构5层,地上部分包括124层塔楼和7层东西裙房。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结构。用钢量:约100000吨。建筑造价:148亿元。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M.Arthur Gensler Jr.&Associat -es,Inc.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管理顾问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机电咨询顾问单位: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投资监理单位及招标代理单位:利比有限公司 上海申元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监理单位:上海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承包[2] 绿色建筑顾问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集团)有限公司 LEED 认证顾问单位:德国誉德(KOOPX )建筑设计集团 投资单位:陆家嘴集团,公司拟与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上海城投)、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建工)合作。 总承包单位: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建设用途:国际标准的二十四小时甲级办公、超五星级酒店和配套设施、主题精品商业、观光和文化休闲娱乐、特色会议设施五大功能。 [3] 兴建中的上海中心大厦(2012年7月15日) 二:基础信息 区县: 浦东 商圈: 陆家嘴地区 地址: 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 交通: 上海中心地下通道向东延伸至东泰路,向北延伸至花园石桥路,建成后将连 接起国际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的地下空间,同时与轨交2号线、 14号线相连通,形成整体地下空间。届时,现在小陆家嘴地区的大批人流可 迅速分流至地下,大大加强该区域的交通疏导能力。 投资商: 陆家嘴集团,公司拟与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上海城投)、上海建 工集团(上海建工)合作。 建筑数据 开工时间: 2008年11月29日

金融中心建设发展

金融中心建设发展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概述;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上海新跨越,着力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对金融中心建设发展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上海从北宋起,已拥有相当繁盛的海上贸易,后又逐步成为沿海贸易主要中心、金融机构密集和社会货币资本的集中、灵活的金融周转促进了上海的兴旺 巨额的国际贸易是上海金融发展与兴盛的基础、银行信贷在支持民族工业中的杠杆作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有利条件发、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义,具体材料请详见: [论文关键词]金融中心形成发展 [论文摘要]上海从北宋起,已拥有相当繁盛的海上贸易,后又逐步成为沿海贸易主要中心。开放口岸以后,外贸中心迅速北移,上海逐步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和手工业中心,并随之而形成全国的金融中心。本文通过对上海经济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对于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的若干看法。并就上海今后的发展给出了个人的理解。 一、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概述 上海从北宋起,已拥有相当繁盛的海上贸易,后又逐步成为沿海贸易主要中心。开放口岸以后,外贸中心迅速北移,上海逐步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和手工业中心,并随之而形成全国的金融中心。 近代上海主要的金融机构有典当、钱庄、银号、票号、外资银行、华资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运用各种不同的业务方式,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要,成为人们生活中体现价值形态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经济部门。 现在,上海正在向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方向努力,在这期间,除了对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横向研究外,纵向地对旧上海金融中心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研究,也是一项极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二、上海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众所周知解放前上海是旧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中心当时主要特征是:(1)金融首脑机关集中在上海;(2)社会货币资本的大量集中;(3)金银、外汇的总汇,货币发行的枢纽;(4)全国利率和金、银、外汇行市以上海为转移;(5)银行经营各种金融业务,运用多种信息工具;(6)按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总的来说,过去上海金融业务活动经验丰富,金融知识和技术也有相当高的水平,只要撇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产关系,是有许多地方可以借鉴的。 (一)金融机构密集和社会货币资本的集中 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诞生,为我国开办新式银行做了先导,随即,一大批银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及其对广州建设区域 性金融中心的启示 近年来,上海市按照中央提出的“四个率先”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发挥金融要素市场优势,全面提升金融创新效应。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优势就是具备相对比较齐全的金融要素市场。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了以金融市场为特征的国内金融中心,通过市场配臵金融资源的金融体系基本形成。金融市场的集聚,为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心和开展各类金融产品交易提供了平台,从而使上海成为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和金融交易十分活跃的中心。近年来,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深入推进,上海的金融开放、金融发展、金融创新效应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进一步显现。 (二)依托长三角城市群,立足发展国内经济。与离岸型国际金融中心不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依托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并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将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国内迅速成长的经济体系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和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周边乃至全国的集聚与辐射效应都已十分明显。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跨区域资金流动尤其频繁,其规模、流向已对该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三)坚持制度创新,大胆“先行先试”。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代表的我国金融领域的许多改革措施都放在上海先行先试,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新的活力。上海目前是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的主要场所,可转债、短期融资券、债券远期、人民币外汇远期、燃料油期货、刚刚上市的黄金期货以及即将面世的股指期货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基础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都诞生在上海。 (四)实施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1990年,上海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上海浦东新区鼓励外商投资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规定》,对在浦东新区开办的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实施优惠政策,并对新设金融机构注册、子女入学、升学,员工因公出入境等方面作了非常细致周到的安排。今年7月《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基本完成。根据《条例》,上海将设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发展资金”,奖励金融创新,扶持新设金融机构,奖励金融人才等。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上海已有十大类银行机构,银行机构总数突破3100家,成为中国银行业机构门类最齐全的地区。截至2008年初,上海主要的中外资金融法人机构数量达到858家,比2002年翻了一番。外资机构纷纷落户上海,其中外资法人银行数量已达16家,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也分别达到184家、165家和244家。 (二)金融市场体系日趋健全。上海是全国金融市场最集中的地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债券交易、外汇交易、黄金交易市场均设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竖向变形分析_范峰

DOI:10.14006/j.jzjgxb.2010.07.015 文章编号:1000-6869(2010)07-0118-07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竖向变形分析 范峰1,王化杰1,支旭东1,黄刚2,祝恩淳1,王宏2,沈世钊1 (1.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2.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4)摘要: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施工过程中结构竖向变形累积问题尤为突出,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建立了适于结构施工模拟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综合时变结构离散分析法与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实现了超高层结构施工 全过程分析;将整个结构按照施工过程划分成一系列材料参数、几何参数、荷载边界条件不同的平衡体系;通过对各平衡体 系的有限元求解,实现了考虑徐变效应的施工全过程模拟,获得结构各施工阶段的竖向变形、层间压缩量以及框筒内外相 对竖向变形,分析了施工过程中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竖向变形。将模拟结果与一次性加载和不考虑徐变的施工模拟结果对 比表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变形计算应考虑施工过程和徐变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建议方法 的可行性。 关键词:混合结构体系;施工过程;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时变结构;徐变 中图分类号:TU973.14文献标志码:A Analysis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FAN Feng1,WANG Huajie1,ZHI Xudong1,HUANG Gang2,ZHU Enchun1,WANG Hong2,SHEN Shizhao1 (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150090,China; 2.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Co.Ltd,Wuhan430064,China) Abstract: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is one of the highest buildings of the world,of which the cumulation of vertical deform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 is significant and worth investigating.A refined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developed to conduct full-process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of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like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in which the discrete analysis method of time-varying structures and the age-adjusted effective modulus method were both used.In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a series of stages,each with a structural system that was part of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parameters,geometrical parameters,loading and boundary conditions.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in consideration of creep of concrete was simulated successfull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the analytical method developed.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tage,the total vertical deformation,inter-floor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and the relative deformation between the outer frame and the core-wall were obtained through the analysis.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form analysis of the stage-wise full-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ith an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reep and the results from the conventional analysis of the whole building under the total load from all self-weight and construction applied to the structure‘in one go’shows that,the cumulative effect on the deformation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creep effect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analyz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and the super high-rise buildings suchlike.Finally,the calculated results correlate well with the monitoring results. Keywords:hybrid structure system;construction process;age-adjusted effective modulus method;time-varying structure;creep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J01B02),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HITQNJS,2007029)。 作者简介:范峰(1971—),男,安徽安庆人,工学博士,教授。E-mail:fanf@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8947175.html, 通讯作者:王化杰(1982—),男,辽宁大连人,博士研究生。E-mail:huajie_w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8947175.html, 收稿日期:2009年6月 811

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8947175.html, 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作者:宇鸣 来源:《中国经贸》2008年第07期 日前,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就如何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向记者作了详尽的阐述。 面向未来 屠光绍介绍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的上海是一座发展之城,是一座开放之城,是一座活力之城:上海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商机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选择来上海创业和发展。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 这一进程中,我们真诚期待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积极参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拥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一个大国的长远发展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 他强调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对此高度重视,始终寄予厚望。2004年7月,胡锦涛主席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希望上 海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2007年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适应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是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国金融领域的许多改革开放的措施放在上海先行先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屠光绍认为,上海经过多年的建设,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一个由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保险等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成为中国中外资金融机构的主要集聚地。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加快,成为中国金融产品最为丰富、最为集中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 迎接挑战

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简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global financial hub是以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Mori Building Corporation)为中心,联合日本、美国等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50亿日元(逾10亿美元)。原设计高460米,工程地块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8.16万平方米,比邻金茂大厦。1997年年初开工后,因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工程曾一度停工。2003年2月工程复工。但由于当时中国台北和香港都已在建480米高的摩天大厦,超过环球金融中心的原设计高度。由于日本方面兴建世界第一高楼的初衷不变,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环球金融中心比原来增加7层,即达到地上100层,地下3层,楼层总面积约377,300平方米。 楼层规划 大楼楼层规划为地下2楼至地上3楼是商场,3~5楼是会议设施,7楼至77楼为办公室,其中有两个空中门厅,分别在28~29楼及52~53楼,79~至93楼是酒店,将由凯悦集团负责管理,90楼设有两台风阻尼器,94至100楼为观光、观景设施,共有三个观景台,其中94楼为「观光大厅」,是一个约700平方米的展览场地及观景台,可举行不同类型的展览活动,97楼为「观光天桥」,在第100层又设计了一个最高的「观光天阁」,长约55米,地上高达472米,超越加拿大国家电视塔的观景台,超过杜迪拜的迪拜塔观景台(地上440米),成为未来世界最高的观景台。 风阻尼器 大楼在90楼(约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使用感应器测出建筑物遇风的摇晃程度,及通过电脑计算以控制阻尼器移动的方向,减少大楼由于强风而引起的摇晃,而预计这两台阻尼器也将成为世界最高的自动控制阻尼器。 慈溪风阻尼器将装上世界最高大楼。最近宁波玺玛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就智能通道控制系统项目签约,该系统将涵盖大楼3000多个通道控制点的进出自动识别管理,这也是国内单体建筑智能化通道控制技术要求最严、科技含量最高、合同金额最大的智能安防项目。 宁波玺玛克公司是由宁波太阳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我市首家从事高科技软件开发的IT企业,在与来自美国、日本的多家世界著名的同行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该智能通道控制系统项目的唯一设备和技术提供方。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为中心,联合日本、美国等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的项目,毗邻上海金茂大厦,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据投资方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介绍,环球金融中心大楼地上101层,地下3层,建筑主体高度达到492米,比已建成的中国台北国际金融大厦主楼高出12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容量10万人,控制通道点3000多个,每天控制记录超过300万条。宁波玺玛克公司承揽的该大楼智能通道控制系统开创了世界智能化大楼安防领域新时代。 宁波玺玛公司积极引进国外同行业顶尖人才,并组成了由清华学子孙开华总经理带领的研发团队。对承担该项目的酸甜苦辣,孙开华十分感慨:“看到我们慈溪周围的企业,大部分是高能耗的粗放型加工企业,自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慈溪人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很多产品都能做到第一,曾经创造奇迹的太阳公司,为什么在智能通道控制系统不能做到国内第一、世界领先?”历经三年多时间,40多人的研发团队,经过刻苦攻关,玺玛克公司研制的SKEPS智能通道控制平台终于获得环球金融中心投资方的认可。 高度 建筑主体高度达到492.5米,比目前已建成的中国台北国际金融大厦主楼主体高度高出12米(台北101大厦实体高度加天线高度为508米),仍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高楼。按照施工计划,工程将于2008年初,也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竣工落成。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会议等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型大厦。建筑的94层至101层为观光层,79层至93层将建成超五星级的宾馆,7层至77层为写字楼,3层至5层为会议室,地下2层至3层为商业设施,地下3层至地下1层规划了约1100台的停车位。在100层、距地面472米处设计了长度约为55米的观光天阁,这一高度将超过世界最高观光厅——高度为447米的加拿大CN电视塔。此外,在94层还设计了面积为750平方米、室内净高8 米的观光大厅。以上海的都市全景为背景,观光天阁和观光大厅将成为世界新的观光景点。 目前,申城第一新高楼“上海中心”已经开工建设,竣工后有望将上海的最高大厦高度再次提高。 大厦的争议 关于环球金融中心设计的争议,除了高度,还有其外形。KPF公司总裁威廉·帕德森说,金融中心的设计灵感原本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地”的理解,正是天圆地方的意思。而且,50米直径的“圆洞”就是不远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第二个球的大小,空心圆洞与实心球体正好形成一虚一实、遥相呼应的艺术美感。但这样的构思在一些人看来,同时也表现出

建筑赏析 - 金茂大厦建筑赏析(得了94分)

金茂大厦建筑赏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Jin Mao 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13年)、中国大陆第5高楼。上海金茂大厦第88层观光厅,高度为340.1米,面积为152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观光厅。观光厅装饰豪华,全部采用进口天然大理石,其中墙面石材厚度只有3毫米;玻璃幕墙视野开阔,凭栏远眺,黄浦江两岸的都市风光以及长江口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两台每秒运行9.1米的直达电梯,只需45秒就可以将游客从地下一层到88层观光厅。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妙不可言的朝霞与落日,与瞬息万变的蓝天白云友好握手。 图:金茂大厦的外观

基本信息 金茂大厦(JinMao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13年)、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 Smith设计。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大厦设计成这样。 建造历史 1999年三月18日,上海市又一座标志性建筑傲然屹立黄浦江畔,人们期待已久的世界第四、亚洲第二、中国内地第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刷新的历史)的88层金茂大厦(Jinmao Tower)终于推向市场,这幢集现代办公楼、豪华五星级酒店、商业会展、高档宴会、观光、娱乐、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体,深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溶汇西方建筑艺术的智慧型摩天大楼,现已成为上海最方便舒适、最灵活安全的办公、金融、商贸、娱乐和餐饮的理想活动场所。 金茂大厦于1992年12月17日被批准,1994年5月10日动工,1997年8月28日结构封顶,至1999年3月18日开张营业,当年8月28日全面营业。金茂大厦占地2.3公顷,塔楼高420.5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图:上海金茂大厦门厅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是一幢以办公为主,集商贸、宾馆、观光、展览及其它公共设施于一体的大型超高层建筑,主楼地上101 层,裙房地上5 层,地下3 层,总建筑面积381 600m2 ,建筑高度492m,是目前国内最高的超高层建筑。 该工程钢结构总重量617 万t ,主要钢材材质为ASTM2A572M2345 级别,最大板厚100mm,在部分复杂节点部位采用铸钢件。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劲性结构,外围结构由巨型柱、巨型斜撑和带状桁架组成,核心筒由内埋钢骨及桁架和钢筋混凝土组成。从第6 层开始,每12 层设置1 道1 层高的带状桁架,在28~31 层、52~55 层、88~91 层设置3 道伸臂桁架连接核心筒和外围结构。 1、施工进程 2005年1 月30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基础底板砼浇注完成,“世界第一高楼”基础得到夯实,刷新了国内房建领域砼浇注体量、难度和速度的新记录。该工程基础底板浇注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浇注的是基坑深坑部分,厚度为4.7m,浇注4 430m3;第二次浇注部分基坑,厚度为2.6m,浇注4 600 m3;第三次浇注的是整个基坑,厚度为4.5m,浇注约30 000 m3。三次浇注量共39 030 m3,这一体量为国内房建领域第一,其中第三次砼单次浇注量在国外也不多见。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基础底板砼施工难度世界罕见,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工艺要求高,施工技术含量高。三次浇注时间分别是2004年12月26日、2005年1 月8 日、2005 年1 月28 日。三次浇注时间跨度在一个月左右,在一月内浇完39 030m3 砼,其速度刷新了国内房建领域新记录。第三次浇注动用了7个搅拌站,408台砼运输车,19台泵车和拖泵,浇注速度为750 m3/h,这一速度世界罕见、国内第一。所用砼为超高配比砼,其设备要求、施工强度和砼坍落度均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8F-29F 为空中门厅,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核心筒伸臂桁架层钢平台必须在此实现转换,利用常规脚手架施工结构至31F + 300 后,整体提升内外钢平台使之通过劲性桁架层,然后重新组装内外钢平台成整体,再进入标准层施工。钢平台在100 多m高空中分体,安全是关键,而且安全控制

对上海金融机构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思考(发表)

上海金融机构集聚与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 张望 摘要:文章分析了近年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特点及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从有利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上海金融机构集聚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中心 近年来,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化扩大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金融机构不断集聚。以银行业为例,越来越多的中外资金融机构入驻上海,机构数量、类型、创新和竞争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国务院2009年3月25日召开的常务会原则通过《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未来进入上海的金融机构速度将明显加快,未来金融机构集聚发展对自身及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影响是目前需要关注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近年来上海金融机构集聚与发展特点 1.机构集聚效应明显增强,机构类型更趋多样化,中小银行进入上海的数量明显提速。尽管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但上海机构集聚效应仍持续增强。2008年,新增分行级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13家,其中,股份制银行分行2家,外资法人银行分行及外国银行分行9家。机构类型多样化方面取得新突破,除了在国内唯一设立的货币经纪公司外,还成立1家私人银行业务部,村镇银行也获准筹建,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取得新进展。截至12月底,上海银行业营业性金融机构达到3167家,机构类型方面突出表现为“三多”,即外资银行多,外

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已达164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多,共26家;商业银行营运中心多,共计43家,其中持牌11家。 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自2007年以来,进入上海的机构数量明显增加,2007年下半年2008年末,有6家中资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上海分行设立,预计未来进入上海的异地城市商业银行数量还将增加。 2.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运营水平再上新台阶。据监管部门统计,2008年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811.5亿元,同比增长26.7%。盈利结构持续改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12.2%;成本收入比为27.3%。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资产质量总体较好基础上,不良贷款余额与比率持续7年“双降”。截至2009年12月末,不良贷款率为1.47%。 3.金融创新不断丰富并日趋活跃,国内示范效应不断显现。从银行业战略转型、优化经营模式、改善盈利结构和提升综合竞争力出发,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进经营转型,优化业务结构,转变经营管理方式和盈利模式,加快业务创新,在公司治理、经营理念、风险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个人理财、电子银行、衍生交易、银行卡、消费信贷、中间业务等领域创新活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理财产品成为银行主要创新领域。理财业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宽。人民币理财产品从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债券型,逐步延伸拓展,信托计划、信贷资产、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和资本市场等也已成为理财产品的载体。从挂钩境内资本市场发展到境外股票、基金等市场。理财产品从固定收益型,发展到保本浮动收益和不保本浮动收益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钢结构设计与施工

[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钢结构设计与施工」 2009.9.25 杭州 日本构造计画研究所上海代表处 首席代表郭献群 讲义纲要 1.项目简介 2.结构设计简介 1)结构体系 2)设计参数 3)抗风抗震设计 4)结构实验 3.确保钢结构施工质量及精度的设计考量及施工措施 1)钢材选用及特殊规格要求,材料试验 2)焊工考核及工艺施工试验 3)高强螺栓的选用及施工试验 4)关键结构节点的设计及施工 5)特大型铸钢件的设计及施工 6)顶部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4.阻尼器在本项目中的应用 1)阻尼器的种类,原理及用途 2)本项目阻尼器的设计及效果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结构设计与施工 1.项目概要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区、是上海的世界金融中心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在外观造型新颖的建筑物中提供最顶尖的办公环境同时有机地配置了酒店、观光设施、会议设施、商铺等的多业种商业设施。建筑物的规模为:总建筑面积:381,600㎡、地上101层、地下3层、高度达492m。 2.结构设计概要 2.1结构体系 以下结构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抗侧力的效率高且却结构安全储备的冗余度高的结构体系。 ① 巨型柱(M egacolumn )(内置钢 结构的巨型RC 柱)、巨型斜支撑(M egadiagonal )(巨型混凝土填充钢架斜支撑)、带状桁架(钢架桁架)组成外围巨型结构(图2-1-1) ② 内置钢架的钢筋混凝土设施核心(图2-1-2) ③ 在核心筒墙和外围巨型结构的巨型柱之间产生相互联结作用的3层高钢架外伸桁架(图2-1-1、 图2-1-3) ④ 把每12层的垂直荷载转移到巨型柱和核心筒墙上的转换桁架(图2.1-4)和外围的带状桁架(图 2-1-3) 同时,为了确实实现及提供与本建筑顶尖性能相称的居住性能,如图2.1-5所示,在酒店层上部第90层设置了2台可动质量为150t 高效的主动控制阻尼器(主动控制多段钟摆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