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Cobb-Dauglas生产函数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分析

基于Cobb-Dauglas生产函数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分析

基于Cobb-Dauglas生产函数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分析
基于Cobb-Dauglas生产函数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分析

基于Cobb-Dauglas生产函数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运用我国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应用统计学的方法来验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提出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而加快促进技术进步,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来加快我国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增长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粗放型集约型

一、问题的提出

在瓦尔拉斯提出“一般均衡理论”和德布鲁提出“最优化理论”之后, 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考察就倾向于研究经济在何种条件下可实现均衡增长及最优化增长, 后者就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是建立在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假设的基础上的,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能较快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依靠投入量的增加来推动经济增长,其作用就会越来越小,甚至出现负作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还给环境等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外部发展条件带来很大的破坏性,无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山东省粗放的增长方式具体表现为重复建设、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资源(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利用效率低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快速的经济增长, 1978~2008年间,我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11.67 % 。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由于人们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过度偏好而被忽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才被正式提出。我们的问题是,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判断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还是集约型。

二、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题我们经过提炼可以概括为两个,“一个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到底是什么? 二是经济增长是否会产生收敛性的结果?”前者代表了研究经济增长的目的,就是得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也一直是研究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们所共同关注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增长的首要原因是生产性劳动者人数及他们的社会分工;威廉·配第和杜戈尔认为土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工业革命的完成,使人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逐步走上了资本决定的道路,其典型的表达形式是哈罗—多马模型。之后,资本决定论一直影响着整个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出现了对资本的盲目追求。20 世纪50 年代,索洛对资本决定论提出挑战,在以索洛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除强调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外,还提出技术因素是资本劳动两生产要素剩余项,人们称为“索洛余值”,但索洛的理论把技术只是看作一种外生变量。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导致经济增长的主要

源泉是知识资本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其中“知识资本的积累同强调R&D的作用是一致的”。

目前国内学者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主要依据这些模型来展开,如徐现祥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标准,对粗放度进行了具体估量;祝孔海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开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较快,高速度掩盖了经济增长方式上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拟运用1990―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做一实证分析。

三模型的介绍及说明

(一)模型的介绍

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生产中只有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若以L 表示劳动投入量,以K 表示资本投入数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为:Q=f(L,K)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生产过程中。一家工厂必然具有一个生产函数,一家饭店也是如此,甚至一所学校或者医院同样会存在着各自的生产函数,产品可能是实实在在的有形产品,也可能是无形产品比如服务。估计和研究生产函数,对于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具有一定意义。

柯布—道格拉斯(Cobb-Dauglas)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初一起提出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被认为是一种很有用的生产函数,因为该函数以极简单的形式描述了经济学家所关心的一些性质,它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中都有具有一定意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函数表达式如下:

Q=AK α

L

β

(A,α,β>0)

其中Q 代表产出量, K 代表资本投入量, L 代表劳动投入量, A、α、β为未知参数。A表示技术或管理等参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 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程度,且0<α< 1, 0<β< 1。对该生产函数取对数得:lnQ=lnA+αlnL+βlnK 由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假设技术、管理水平不变,即A 是一个常数, 在此可以忽略A的影响。所以,可简化为:lnQ=αlnL+βlnK。

(二) 模型的说明

根据上述模型,利用统计学中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山东省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 并据此判断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方式。模型假设除资本和劳动外,其他生产要素都不发生变化。这些要素包括技术、管理、制度等变量, 事实上,这些变量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因为这些变量很难采取指标进行衡量, 所以不妨先对资本和劳动进行回归分析, 如果回归方程拟和度较高, 并且回归方程的系数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那么回归方程就具有经济意义。方程的成立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是资本和劳动, 即经济增长的方式是粗放式的。相反, 如果回归方程不能成立,那么经济增长不能完全由资本和劳动来解释, 模型中遗漏了其他对经济产生影响的重要

变量。遗漏的这些变量就极有可能是技术、管理和体制等因素, 那么回归方程的拟合失败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经济的增长方式开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及说明

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90 ~ 2008。

1.总产出GDP

一般而言,衡量国民经济整体产出的指标应该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这两项指标都可以直接从有关统计资料中获得。本文采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基本指标,基础数据取自我国历年统计年鉴。

2.资本K

资本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劳动力L

劳动力投入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从古典经济增长生产函数模型到现在的模型都离不开劳动力的投入, 劳动力数据,由于现阶段劳动者的工资无法反映劳动投入的真正水平, 所以本文采用以年末就业人数作为观测指标,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

(二)回归方程

1.各年度投入产出数据

表1 我国主要投入产出年度数据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GDP

(亿元)

资本K

(亿元)

劳动力L

(万人)

GDP发展速度

(环比)

GDP发展速度

(环比)

1990 18667.82 4517.00

1991 21781.50 5594.50 58360 116.68% 16.68% 1992 26923.48 8080.10 59432 123.61% 23.61% 1993 35333.92 13072.30 60220 131.24% 31.24% 1994 48197.86 17042.94 61470 136.41% 36.41% 1995 60793.73 20019.26 67947 126.13% 26.13% 1996 71176.59 22974.03 68850 117.08% 17.08% 1997 78973.03 13091.72 69600 110.95% 10.95% 1998 84402.28 15369.30 69957 106.87% 6.87% 1999 89677.05 29854.71 70586 106.25% 6.25% 2000 99214.55 32917.73 72085 110.64% 10.64%

2001 109655.17 37213.49 73025 110.52% 10.52% 2002 120332.69 43499.91 73740 109.74% 9.74% 2003 135822.76 55566.61 74432 112.87% 12.87% 2004 159878.34 70477.40 75200 117.71% 17.71% 2005 183217.40 88773.60 75825 114.60% 14.60% 2006 211923.50 109998.20 76400 115.67% 15.67% 2007 257305.60 137323.90 76990 121.41% 21.41% 2008 300670.00 172828.4 77480 116.85% 16.85%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历年统计年鉴。

2.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各年度的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见上表。

3.回归方程

回归分析方法为普通最小二乘法,本文采用的分析软件是Eviews 6.0 计量经济学软件包。初步估计结果及检验如下:

回归方程:

lnGDP = 0.689154 * lnK + 0.383506 * lnL

t= (13.34487) (7.947861)

R-squared =0.936752 Adjusted R-squared =0.932800

DW=0.736161

(1)经济意义检验。因为α和β分别为固定资本存量和劳动投入量对总产出的贡献份额,所以有0<α<1, 0<β<1。从上面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α和β估计值的符号与数值与预期一致,因此可以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2)统计意义检验。首先是拟合优度检验,拟合优度R-squared =0.936752,调整后的拟合优度Adjusted R-squared =0.932800,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高,说明对样本的拟合效果比较好,模型的解释能力比较强。然后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变量个数k=2,样本容量n=18,在0.05的显著水平下, t统计量的临界值为t0.025(18)=2.1009。可见,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α和β的估计值可以通过t检验,解释能力都比较强。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依据C-D 生产函数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分析,得出我国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我国这些年来的快速经济增长是靠固定资产和低水平的劳动力投入来拉动的,是不可持续的。靠粗放型增长方式我国可以实现“三步走”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但不可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量的5.5%,而我们消耗的能源占世界的15%,钢材占30%,水泥占54%。这些数字表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已经没有后续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势在必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呼声在2003年就早已提出,但是,直至今年——“十一五”规划的收尾之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这不能不引起我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今年,我国及各级政府都在积极筹划“十二五”规划,并且我国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刻。“十二五”规划是一个契机,我国及各级政府在规划中一定要重点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从而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力度,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

从模型结果来看,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到30%左右,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及劳动力结构分析,我国的劳动力投入大部分是低水平的体力劳动者,投入数量大,质量低。“十二五”规划及以后,我国一定要加大各类教育投入力度,提高科研投入水平,尤其是基础性科研投入要大幅度提高。只有这样,我国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会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才会提升,才能优化我国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才能提高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才有可能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才能实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二)提高投资效率,优化投资结构

固定资产投资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70%,联系实际现象,我国的投资结构急需调整,急需优化。今后,我国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激励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推进技术进步,提高投资

效率;我国经济应该尽快从钢筋水泥的泥沼中解脱出来,采取相应政策刺激企业调整投资结构,向制造业转变,增加消费品投资,提高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优化我国的投资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结构。

(三)合理利用宏观调控,消除经济波动

我国政府应该正确认清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合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和人口红利的现状,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只有扩大我国的内部需求,才会大大降低全球金融危机我国经济的影响,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消除我国经济发展绊脚石

我国政治体制的落后对经济发展的阻碍越来越明显。我国政府一定要下定决心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不适应的政治体制,加快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消除我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总之,我国应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资源配置改善、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等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从而缓解粗放式增长带来的资源与环境矛盾,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敬水.计量经济学(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宏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田茂峰.我国国民经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拟合分析[J].2007,(6)

【4】赵岩,杨菁.基于Cobb-Dauglas 生产函数的内蒙古自治区三次产业GDP 增长原因分析[J].2006,(5)

【5】邵鸯凤.基于C-D 生产函数的浙江省经济增长方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6】陈朴. 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明确把以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说明我们的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表明我们需要的发展,关键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牺牲未来换取高速度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向全党全国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要的是发展质量,而不是GDP数字。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增长”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发展”更注重各种关系的协调,突出了“好”字当头的总要求。经济增长是指产出数量上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上的增加,也包括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的重大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复杂得多。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

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要复杂得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等方面的转变。更强调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单一点说,就是按照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进一步指明了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惠及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我们要走的发展道路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十七大又明确把以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明我们的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表明我们需要的发展,关键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牺牲未来换取高速度的发展。这种发展内涵,摈弃了轻视或漠视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增长方式,容纳了经济结构优

西方经济学 B卷 标准答案

安徽师范大学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国旅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2级《西方经济学》课程 期末考试试卷B卷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8分) 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者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外部经济是指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即这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 4、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5、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6、寻租是指在没有从事生产的情况下,为垄断社会资源、或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所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的。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D 2、B 3、A 4、B 5、D 6、D 7、C 8、D 9、B 10、B 11、D 12、C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如此,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还会变化吗? 答案:(1)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很多消费者和很多厂商,每一个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对市场价格水平都不会产生影响,又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们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异的,致使每一个厂商在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都不会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 做过努力,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弊端越 来越严重,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长方式及所 产生的弊端,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方式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转变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 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即内 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两类, 即粗放 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 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 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 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 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 历史性转变。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合理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 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 “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 又积 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一 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 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 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 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 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 结构。而在当前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 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可能隐蔽 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粗放式, 集约型增 长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 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弊端已经越来越突出, 中国政府如果再不下大 力气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未来将令人堪忧。 二、粗矿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弊端 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一系列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效益低下,投入多、产出少,资源浪费严重。这是我国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经济 增长方式的主要标志,我国目前的社会总体发展方向依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切能够发展 经济、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手段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被政府所青睐, 这种发展理念严重 扭曲了中国人的经济价值观。我国目前的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入来增加获取产 品的数量,但是投入和产出的差距很大, 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 《中国资 尽管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 本文试图透过分析我国经济增 入来增加获取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① 长期以来,基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 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 1995年党更在提出实现经济 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途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途径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一种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但一直以来经济的高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地显现出来,使得经济的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方面越来越大的约束。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个突出的弱点,那就是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速度型增长方式之下。这种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有效运行,达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的目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转变增长方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尤为艰巨。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 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前提。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粗放型增长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改变增长方式首先要改革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具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协调供需关系的功能,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因此市场经济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 3.优化经济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3.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消费的持续下降,还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创新新形势下发展模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创新新形势下发展模式.txt珍惜生活——上帝还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症结性”问题。10年前,“九五”计划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等情况依然严重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中把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强调,我们今天“发展”的内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这就产生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的问题。原来讲的发展是比较狭窄的概念,把发展片面等同于经济发展,进而又把经济发展片面等同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主要是看GDP这个指标。这种传统发展理念带来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开始,发展将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我们应把握发展的崭新内涵,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发展思维,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 “十一五”期间之所以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作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相当严重,原来的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在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成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丹尼斯·米都斯(DennisL.Meadows)教授等在《增长的极限》中就警告世人,受资源约束,增长是有极限的。最近,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讲到亟待解决的八个突出矛盾时,把“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列为第一位,是意味深长的。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家发展战略角度考虑,要打破这一战略瓶颈,必须要在增长方式方面找出路。二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下一步怎么走?不能按照西方和东方国家老的工业化思路走,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比较少、环境污染比较小、各种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三是我国在未来新时期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WTO的“后过渡期”,逐步与国际经济交融到一起,加上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崛起,这两个潮流同时涌来,给我国经济带来极大的压力。 我们深知现在中国的竞争力在国际上排序不高,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新发展模式的角度看,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战略性措施。一是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产业依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三是重大举措: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制度支撑:推进体制创新,在开放中获取尽可能大的比较利益。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代中国和世界,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动力源泉。通过对先进生产力发展若干规律性现象的研究,有下列5点认识:(1)科学发明——技术创

2016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题库

2016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题库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 某年发生如下经济活动: (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制造了一批餐具售卖给顾客,售价40万美元。 求:(1)用支出法(最终产品)计算GDP; (2)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是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2.假如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收入为200亿元,在国外的收入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 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入为80亿元,外 65 贸易赤字是100亿美元。试计算:(1)储蓄S;(2)投资I;(3)政府支出G。 6. 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0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5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 储蓄;(2) 投资;(3)政府购买支出。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某年发生如下经济活动: (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制造了一批餐具售卖给顾客,售价40万美元。求:(1)用支出法(最终产品)计算GDP。 (2)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是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2. 假设在两部门经济中,C =100+0.8Y,I=50(单位:亿元)。试求: (1)均衡的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投资增加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3)如果消费函数的斜率增大或减少,乘数将有何变化? 3. 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d ,Y d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I=50,政府支出 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x=250。单位均为亿元。试求: (1)均衡的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5.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6y,投资为50亿美元。 求(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投资增至100亿美元,求增加的收入。 (3)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8y,投资仍为50亿美元,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 (4)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什么变化? 6.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加到100,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成c=100+0.9y,投资仍然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 (5)消费函数变化后,乘数有何变化? 7. 假定其经济的社会消费函数C=300+0.8Y d ,私人意愿投资I=200,税收函数T=0.2Y(单位:亿美元)。求: (1)均衡收入为2000亿美元时,政府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预算盈余是多少? (2)政府支出不变,而税收提高为T=0.25Y,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将如何变化? 8.假定经济由四个部门构成,且Y=C+I+G+(X-M),消费函数为C=100+0.9(1-t)Y,投资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姓名 xxxx 专业经济学 准考证号 XXXXXXXXXXXX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XXXX年XX月 联系方式 XXXXXXXXXXXXX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形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以行政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制约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其中行政体制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前不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行政体制改革”。与会者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此,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处理好三个关系 与会专家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现行行政体制总体上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环境变化有关,也同传统的发展理念有关,但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体制机制仍存在弊端。行政体制改革要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正确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能与事权,健全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中央应坚持加强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引导、调控和管理,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精力放到制定战略规划、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和市场统一。地方应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搞好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力和执法监管职责,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和社会和谐安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行政体制改革是国家整个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离不开其他方面改革的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处理好行政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应把行政体制改革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使之服从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一致,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法治国家相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来源:人民网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转移性因素,又有国内因素。既有发展观念、经济体制因素,也有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经济管理等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要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首先,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引导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导向作用。其次,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第三,改革财税体制,制定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深化资源税制度改革,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等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领域。第五,加快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推进企业重组,支持优势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同时,促进企业科学管理,降低原料、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物耗和能耗。 3.优化经济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增长方式粗放、增长成本过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过大,工业中高能耗、高物耗的重工业增长偏快,是我国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优化经济结构,首先要大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特别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工业内部,大力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产业政策引导和准入门槛约束,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及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能力的淘汰。其次,调整投资结构。大力加强节能减排,

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重点计算例题

国内生产总值 4 800总投资 800净投资 300消费 3 000政府购买 960政府预算盈余 30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11.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 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 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 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 (3) 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 解答:(1) 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 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 (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 为 12.5+27.5=4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 是相同的。 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 国内生产净值;(2) 净出口;(3) 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 蓄。解答:(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 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 4 800-500=4 300(亿美元)。 (2) 从GDP =c +i +g +nx 中可知nx =GDP -c -i -g ,因此,净出口nx =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 (3) 用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 =T -g ,从而有T =BS +g =30+960=990(亿美元)。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

阐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主要方向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把握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不稳定因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开始逐渐显现,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 措 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认识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重大作用,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强调了从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式经济的转变,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国际国内现实忧患的必要途径 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方针性指导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引进来走出去等等,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战略。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扩大内需。 其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其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20年(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壹是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加快“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主体税种建设,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由重视工业项目向重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方面转移。二是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壹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三是改革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或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壹起来,于发展中促转变,于转变中谋发展。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力争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引爆点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环保技术。要积极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抓紧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带动转变。 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新的消费源泉。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壹、二、三次产业协调推动。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壹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和城镇化结合,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老年人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含答案

精品文档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1、一国的国民收入资料如下4800万美元:GDP 800万美元总投资:300万美元净投资:3000万美元消费:960万美元政府购买:2)分;②净出口试计算:①国内生产净值(万美元500 解:①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4800-500=4300万美元GDPNDP=-折旧==C+I+G+X-M GDP②万美元-960=40-X-M=4800-3000800 万亿0.90.2,潜在产出是1万亿美元,而实际产出是 2、假如某经济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是美元,请计算政府应该增加(或减少)多少投资才能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水平?倍=5 解:支出乘数=1/0.2 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1000亿美元1000/5=200亿美元G政府应增加的投资额= ,,投资函数为i=150-6r0.8yc3、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100+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试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①IS曲线方程;②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解:①由y=c+i=100+0.8y+150-6r 得y=1250-30r……………………IS方程 ②当P=1时,150=0.2y-4r 即y=750+20r …………LM方程 解由IS和LM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得r=10, y=950 4、假设GDP为5000万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万美元,政府预算赤字为200万美元,消费为3800万美元,贸易赤字为100万美元。 计算:①个人储蓄;②投资;③政府购买支出 解:①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美元 ②政府储蓄=-200万美元 投资I=300-200+100=200万美元 ③G=5000-3800-200-(-100)=1100万美元 5、假如某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现政府增加购买支出100亿美元,厂商增加投资100亿美元,社会增加进口50亿美元,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解:支出乘数=1/(1-0.8)=5 △y=5×(100+100-50)=75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净出口为100。 求:①均衡国民收入;②当i增加100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解;①y=c+i+g+(x-m) y=2250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1)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与理论阐释 经济增长方式,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和作用 的方式。从要素配置状况出发,经济增长能够衍生出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为基础、强调增长速度的粗放型经济增长 方式,二是以提升效率为基础、强调增长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不同时期、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中,两种增长途径往往是以不同的组合 方式并存,而主导地位会有所不同。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是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这个内在的规律性能够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阶 段性演变反映出来,并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波特,2002)。经济增长的历 史过程,首先表现为要素驱动阶段,即资源经济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 动力来自基本生产要素,即廉价的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特征是劳 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其后则为投资驱动阶段,即资本经济阶段, 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大规模的投资及生产,特征是资本密集型产 业成为这个阶段的主导产业;第三为创新驱动阶段,即知识经济阶段,经 济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特征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是该 阶段的主导产业;第四为财富驱动阶段,即第三产业的分化阶段,追求人 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动力,自然产业、精神产业和社会产业成为这个阶段的主导产业。① 从经济增长的现实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规律性演变,也大体 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770年以前的经济“起飞”前 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驱动因素以 自然资源投入为主,农业是这个时期的主导产业。第二个阶段是从18 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 资本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成为 主导产业。第三个阶段是1870—1970年的百年发展时期,这个阶段西 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再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的投入,而是主要依 靠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升。这个阶段的主导产业,是与服务业一体化的 制造业及农业。第四个阶段是1970年以后的经济信息化发展时代,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