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品制作】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精品制作】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精品制作】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精品制作】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结合实际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产生对新运算的需要,经历乘法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到数学

知识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学生每人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师:我们身上、周围也有很多数和数学问题呢!比如我们都有2只手、2只眼睛、每张桌子有4条腿……今天我们就利用它们学习新知识。

2、“每只手有5个手指头,2只手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头?” 

板书:5+5=10

3、“每人有2只耳朵,一家三口一共有几只耳朵?” 

板书:2+2+2=6

4、“谁能象老师这样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提问,“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5、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归纳:都是连加算式,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我们把这些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相同加数。)

6、上面这些算式的相同加数分别是几?象这样的算式你会写吗?

学生试写、汇报。当遇到较长的算式时,“我只记得相同加数是()却不知要写几个(),怎么办?” 

板书:()个()相加。

7、同桌互相说说对方写的算式是几个几相加?

8、老师说算式,同学们写算式:3个6相加,4个8相加,10个3相加,100个3相加。

为什么不写了?太长了,太麻烦了。那怎么办?科学家想出了一种新方法,叫乘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

二、学习新知,掌握方法。

1、介绍乘法算式的读写。

表示。2+2+2表示3个2相加,乘法是一种运算,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叫做“乘号”,用“×”

用乘法表示是3×2,读作3乘2.也可以写成2×3,读作()?

2、你能将黑板上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3、同桌互相读出对方写的乘法算式。

4、100个3连加既能用加法表示又能用乘法表示,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5、摆一摆。

跟老师一起摆:先摆一个3根,再摆一个3根……连续摆5个3根,边摆边说:1个3、2个3、3个3……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你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一道乘法算式吗?

学生自己随意摆,并根据自己所摆的列算式。同座交流自己怎么摆的,乘法算式是什么?

指名说摆的是几个几,请同学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三、巩固运用,加深理解。

1、看图列式。课本46页做一做。

谁能说一说乘法算式中的两个数分别是加法中的什么数?这个乘法算式怎么读?表示什

么?还可以怎么写?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

还有不同的算式吗?你是怎么看的?(可以横看、竖看。)

2、改一改。

10+10+10+10=()×()

6+6+6+6+6= ()×()

9+9+9+9+9+9+9+9=()×()

3、哪些算式能改写成乘法?请写出来。

3+3+3+3+2 2+2+2+2+2+2

5+5+5+5+5+5 4+5+6+7

7+7+7+9+9 8+8+8+8-8

4、写乘法算式。

6个3相加。 4个10相加。 6乘8. 7和9相乘。

5、看课本44页主题图,他们玩得多开心啊!你能找出其中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地方吗?

看谁找得多,找得全。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乘法有什么认识?

初二数学讲学稿---不等关系--(样板)

初二数学讲学稿—--—不等关系 一、课前复习: 1、解方程14 3=-x x 去分母准确的是( ) A .4x -3x =1 B .3x -4x =1 C .4x -3x =12 D .3x -4x =12 2、解方程: (1)2133=-x (2)3 71x - = (3)x x 3135+=- 3、用“>”,“<”,“≥”,“≤”填空 (1)正数______0;负数______0; (2)非负数包括:_____________,所以非负数________0; 二、新课预习:(阅读课本P37—38页,完成下列各题) 1、符号“>”读作____________;符号“〈”读作______________; 符号“≥”读作______________;符号“≤”读作______________; 2、比较数的大小: 4____3-- ;414.1___2; 0.75___4 3 ; 3.14___π 3、不大于能够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不低于能够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 4、一般的,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___________; 三、小组合作,展示点评 1、用“>”、“≥”或“<”、“≤”填空: (1)正数 0; 非正数 0; 负数 0; 非负数 0 (2)2a 0;21a + 1;2a - 0;21a - 1; 2、用“>”、“≥”或“<”、“≤”填空:

(1)x不大于30,即是x小于或等于30,所以x 30 ; (2)x不小于78,即是x大于或等于78,即是 78 ; (3)正数 0;负数 0;非正数 0;非负数 0 。 (解析:非正数即负数和0,非负数即正数和0 ) 3(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它的周长为; (2)若正方形的周长为a,则它的边长为;则它的面积是,※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cm2,那么它的周长a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4(1)若圆的半径长为r,则它的周长为; (2)若圆的周长为l,则它的半径是;面积是。 ※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cm2,那么它的周长l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5、下面给出了5个式子: ①1>0,②x+2y>O, ③x+1=3, ④x-1, ⑤x+2≤3, 其中不等式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四、巩固练习 1、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 (1)a是非负数; (2)直角三角形斜边c比它的两直角边a,b都长; (3)x与17的和比它的5倍小。 (4)两数的平方和不小于这两数积的2倍。(提示:没有字母的可自己假设)(5)x与-3的和是负数; (6)x与5的和的28%不大于-6; (7)a的2倍比a与3的和小; (8)y的一半与5的差是非负数; 2、在通过隧道时,我们往往会看到如图(1)所示的标志,这是限制车高的标志。

人教版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1) 教学设计:王史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展示情境图 师:这是哪儿?(游乐园)你们喜欢去吗?(喜欢)游乐园里有哪些东西? 游乐园里有没有数学信息?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解答?谁来解释? 问题一: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算式一:3+3+3+3+3=15 解释一:一架小飞机里有3个人,有5架飞机,就是5个3相加。 问题二:小火车里一共有多少人? 算式二:6+6+6+6=24 解释二:一节车厢里有6个人,有4节车厢,就是4个6相加。 问题三: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算式三:2+2+2+2+2+2+2=14 解释三:一节车厢里有2个人,有7节车厢,就是7个2相加。 (有其他问题将算式写在黑板左边角落)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 1.认识“相同加数” 师:再来看看这三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他们的加数都相同。 师:在一道加法算式中,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 师:那谁来说说这三个加法算式里,相同加数分别是几呢?数一数有几个这样的 相同加数相加。 (先说:3+3+3+3+3=15 这道算式的相同加数是 3,有 5 个 3 相加(板书),再请 学生说另外两个算式) 师: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列吗? (让学生照样子列算式体会相同加数连加,可以是用“你说我写”的方式) 2. 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师:接下来跟老师一起做一个列算式的游戏好吗?注意只列式不计算。快速打开 草稿本准备。 师:一只青蛙有几条腿?(4 条)那 2 只青蛙有几条腿呢,怎样列式?动笔写下 来。三只呢?(学生继续写算式)如果要算 49 只青蛙一共有几条腿?谁来列式? (让学生上台尝试) 师:要写几个 4 相加?(49 个 4)你在写这个算式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生:很麻烦,很费时间。 师:49 个 4 相加,一个一个写真的很浪费时间,那有没有一种简便的写法? 生:乘法。 师:你能上来写一写吗?(49×4) 师:乘法这是一位新朋友,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它。(板书课题) 3. 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认识乘号 师:谁来说说他刚才是怎么写这道乘法算式的? 生:先写 49,再写乘号,最后写 4。 追问:4 表示什么?(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加法算式中没有 49,49 又表示 什么?(49 个 4)那 49×4 表示什么?(49 个 4 相加,和加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一样) 教师一边在黑板上板书: 4+4+4+4+ ……+4 49 个 4 49×4 师:49×4 这个算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运算符号,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乘号) 师:乘号像什么?(叉叉、英文字母里的 X 、把“+”转一下,介绍乘号的由来) 师:这个式子怎么读?(指名学生读),我们跟着他读一读。(49 乘 4) 师:49 个 4 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可以写成 49×4,还可以写成 4×49。 板书 4 ×49),一道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 2 道乘法算式。 师:将左边的加法算式和右边的乘法算式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法? 师:上面 3 题能写成乘法算式吗,怎么写?怎么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 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 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 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 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 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 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用火柴棒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火柴棒,谁来说一说? 学:3根,因为三角形是由3条边组成的。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比一比在1分钟内画三角形,比一比看谁画的多? (规则:1.时间为1分钟;2.和老师一起进行;3.时间到了,无论画出的是否完整都需要停笔(画图工具:直尺、铅笔)) 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三角形(5个三角形) 师:如果用火柴棒摆出图中的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 火柴棒? 【设计意图:以数学题材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针对二年级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的认识进行巩固,潜移默化的 进入学习,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加深对已有知识的认识。 严格说明游戏规则,再以比一比的游戏情境激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是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问题于生活。】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列算式:3+3+3+3+3=15 (2)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3)说一说,如何表达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算式?(5个3相加) (4)想一想,有没有更好表达方式可以让算式更简单? 2.在以上回答问题中奖励孩子七巧板,(奖励4个)提问一个七巧板是几块拼成? (1)列算式:7+7+7+7=28 (2)仔细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加数相同) (3)说一说,如何表达才可以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算式?(4个7相加) (4)想一想,有没有更好表达方式可以让算式更简单? 3.让一组中7个孩子举起双手,大家算算一共有几只手掌? (1)列算式:2+2+2+2+2+2+2=14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演示动画“乘法的初步认识”】 (1)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2)问:我们可以根据每一幅图列出一个加法算式.谁愿意来从这几幅图中,任选一幅列出一道加法算式? 2.给列出的所有算式分类.【继续演示动画“乘法的初步认识”】 问:仔细观察同学们刚才列出的加法算式,可以分成不同的几类? 3.问:为什么这样分类呢?(生:这两组算式都是加法算式,但是一组算式中的加数不都相同,另一组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所以这样分类.) 4.问:谁来说说,第二组的几个算式中,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分别是几? 追问:这个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连加? 5.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样的加法算式简单的表达形式,大家愿意吗? 二、新授 1.引出课题 (1)出示例1 摆一摆,算一算(教师摆出下图) (2)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老师是怎样摆的? (生:老师先摆了2朵,又摆了2朵,最后又摆了2朵.) (3)问:老师在黑板上摆了几个2? (生:老师在黑板上摆了3个2.)教师板书:3个2. (4)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用加法算:2+2+2=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二、探究新知 1、摆图形游戏 学生分小组用小棒摆出图形。(小伞、小房子、五角星、三角形、等等。)教师拍照,捕捉信息。 2、交流。 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① 4个☆用了40根小棒。 10+10+10+10=40 ② 5个△用了15根小棒。 3+3+3+3+3=15 ③ 3个□用了12根小棒。 4+4+4=12 ④┅┅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3、设疑:摆5个△是5个3相加,?那么7个3相加,怎样列式10个3呢50个3、100个3、1000个3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4、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5、介绍乘号“×”及其写法。教师指×,这个符号谁知道叫什么( 板书:乘号)教写法:先写左斜,再写右斜。生书空。 乘号象什么?学生怎样回答都有对,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发明乘号时是把“+”歪一下。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关系。 6、以4+4+4为例 指着板书:4+4+4,问: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4) 师:就可以写成4×3或3×4【“个”字改成“x”】 教读法,学生试读,可能学生会把乘号读作“乘以”,教师纠正,读作“乘” 板书读作:4乘3。3乘4。生齐读。 师:这个算式就表示3个4相加。 问:谁来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3表示有几个4相加? 多找几个同学。 请学生把另外的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并说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再出示算式6+6=12,进行读作练习,用以区别上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目的:动手操作是现在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象这样的概念性教学,抽象性比较强,只有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 三、巩固 1.出示香蕉图。 (1)先出示2个.提问:你们看,这是几个香蕉(2个)我们把2个香蕉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个,又出示2个.又出示2个.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 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实物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二、初次感知,认识图形 这些立体图形上面有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他们就藏在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上,你在哪个立体图形的表面上找到了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呢? 生1: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在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面”在“体”上,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寻找多种方法。 师:你能把你找到的图形移下来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 学生可能想出以下几种方法: (1)描形的方法。 (2)用印泥印的方法。 (3)用剪的方法。 (4)在纸上折出印痕的方法。 3、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手中的实物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在纸上得到物体的表面图形。 师:我请同学们把画好的图形贴到黑板上。贴的时候要思考,你画的图形和谁是好朋友? 三、初步认识图形特征

一次函数讲学稿复习

九年级数学讲学稿(37) (一次函数复习)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定义: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当x 每取一个值时,y 有相应的值与它对应, 则称y 是x 的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_________________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尝试练习(一) 1. 分析下列函数关系式中,那些是一次函数? 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①y=2x+6 ②y=x 2; ③y=8 x ; ④y=7-x ⑤y=2x ⑥y=x 2π ⑦y=x-6 2、已知()11-++=m x m y 当 m 时,它为一次函数,当 m 为 时,它为正比例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 已知: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当x=2时,y=6,求此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 已知,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0),(-1,1)两点,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3、某地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如果超过规定,则需要购买行 李票,行李票费用y 元是行李质量x (千克)的一次函数,其图象如下图所示: ①求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多少千克行李? 三..图像与性质. 1.函数图象的概念: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 与对应的因变量y 的值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 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作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 (1)如何选点? 描出相应的点 连线:把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y=2x+1的图象,它是_____________ (2)能够概括画图像的一般步骤吗?

人教版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感知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2. 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法算式中的乘号,初步熟悉乘法算式的意义。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师:口算练习(大屏幕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师:你喜欢做哪道就选择哪道题! 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 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生:我觉得“5+5+5 ,4+4+4+4 ,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二、认识“几个几” 1.出示铅笔图: 问一共有几只铅笔?

板书:5+5+5+5=20,4个5相加 2.出示小红花图: 4+4+4+2=14 3.出示小苹果图: 6+6+6=18,3个6相加 4.出示小星星图:“ 4+4+4=12或3+3+3+3=12 3个4相加4个3相加 师:(电脑图出示12个5)问一共有几只铅笔?是几个几?用加法和乘法你会列式吗? 生:是12个5,加法是5+5+5+5+5+5+5+5+5+5+5+5=60 师:(电脑图变成100个5)现在有多少个5?用加法怎样列式?生:5+5+5+5+5……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 师:你们感觉求100个5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 生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 生2:太麻烦了。 师:(小结)那么像这样相同加数的算式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是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的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于头脑之中建立乘法的意义。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4.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5.学生知道1~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1~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6.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1)乘法的初步认识2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11课时 (5的乘法口诀2课时) (2、3的乘法口诀1课时) (4的乘法口诀2课时) (乘加乘减2课时) (6的乘法口诀2课时) (解决问题 2 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法算式的特点,明确用“几个几”表示。 4.教师明确:3+3+3+3+3=1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3×5=15或5×3=15。 5.教师以3×5=15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乘号、乘数与积,使其认识乘法算式并能够正确读写。改写成乘法的方法和意义,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列出后两道题目的乘法算式。 6×4=24或4×6=24 2×7=14或7×2=14 5.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交流后明确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三、巩固练习。1.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小 棒,连续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并列出乘法算式。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内 容。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 1、2题。 1.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摆小 棒、列出乘法算式,小组 内交流。 2.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完 成。 3.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动 手操作,同桌合作共同完 成第2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 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 获。 2.自由谈一谈。 五、 教学 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

2020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 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前后 (第2页)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张莉莉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小学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六、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 七、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 八、教学准备小棒 九、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 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数学全册教案

学期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年级数学下册讲学稿七八单元

龙村镇第一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讲学稿 编稿人:罗兆清 奥运开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学习难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时间:1课时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5、1时=()分。 二、我会计算时间。 2时=()分 60秒=()分 3分5秒=()秒 2时10分=()分 150分=()时()分

课外练习 一、选择题 1、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 A、5大格 B、5圈 C、50圈 2、在100米比赛中,方方用了20秒,玲玲用了19秒。()跑得快。 A、方方 B、玲玲 C、无法比较 3、我唱一首歌用了4分钟,现在我和我的3个小伙伴一起唱,这首歌要用()。 A、4分钟 B、12分钟 C、16分钟 4、周末上午,乐乐和阳阳同时做作业,乐乐8:25做完,阳阳8:30做完。乐乐比阳阳完成作业快()。 A、5秒 B、5分钟 C、 5小时 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和经过的时间。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体育课上,我跳15下大约用了() 2、我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做作业大约要用30()。

1分有多长 学习目标: 1、通过1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学习难点:体会1有秒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时间:1课时 课堂练习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3、小明吃饭用了20()。 4、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5、王艳跑 50米用了10()。 6、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7、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二、1分钟做些什么? 1、从1开始数数,看能数到几? 2、数一数人的脉搏1分钟能跳几下? 3、1分钟能做几节眼保健操? 4、1分钟能写几个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 2、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啊?(小火车、摩天轮、过山车) 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解答 (1)让学生看小火车一节有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坐了多少人?(2)让学生看过山车一节做了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做了多少人?(3)让学生看摩天轮一个吊箱有多少人,有几个吊箱?一共坐了多少人? 2、组织学生交流 (1)让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书写算式(书写时速度慢一点) (2)引导 A、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快,数字太多,老师只记得加数是2(或是其他),忘记有几个2,怎么办呢? B、组织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述 板书:3+3+3+3=12 2+2+2+2+2+2=12 4+4+4+4+4=20 3、提问 (1)让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结论:都是加法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设疑:如果是20个3相加,30个4相加,怎样列算式? 揭示:用加法列算式,算式很长,写起来很麻烦。 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9-07-31T17:07:28.1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作者:赵崇崇[导读] 目前,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以讲学稿学习运用为主渠道的教育理念及方式逐渐成为初中课堂教学予以重点践行目标内容与方向。通过利用“讲学稿”模式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早达成预期教学目标。针对于此,本文主要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在精细探究讲学稿设计方法的前提基础下,进一步阐明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涉及到的教学模式, 仅供参考。 赵崇崇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菊隆中学 323800 【摘要】目前,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切入点、以讲学稿学习运用为主渠道的教育理念及方式逐渐成为初中课堂教学予以重点践行目标内容与方向。通过利用“讲学稿”模式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早达成预期教学目标。针对于此,本文主要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在精细探究讲学稿设计方法的前提基础下,进一步阐明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涉及到的教学模式,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稿设计;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06-01前言 近些年来,初中学校为认真贯彻与落实教研室教研工作会议精神、内容,力图从多个层面,实现层层推进、环环紧扣的教学目标。在贯彻与落实过程中,学校教师人员主张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基础,以深化校本教研为工作切入点,并从讲学稿学习运用等方面,试图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部分初中学校在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变。尤其是初中数学组所开展的“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主题活动,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积极作用。 1实行讲学稿设计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初中数学一直是学生学习体系中的重难点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初中数学涉及到的知识内容,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惑。再加上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课堂教学效率始终处于滞后状态[1]。针对于此,初中数学组积极结合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教学要求,切实加强了对校本教研的研究力度,致力于从备课阶段、讲解阶段、课后复习阶段,解决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者间的矛盾问题,确保学生所获得到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与深化。 1.1备课组实现“三定三有”要求,确保讲学稿按设计质量 “三定三有”要求主要是指讲学稿方案中必须体现出时间、地点、定主备人等规定内容,与此同时,必须体现出计划、主题、记录等规定内容。一般来说,课堂教学备课模式基本上可以总结为“提前备课、轮流备课、集体研讨”等备课模式。主备教师需要提前将教学案草稿上交到备课组当中,由备课组组长召集组员完成审稿工作,针对教学案草稿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必须予以及时指正与更改。并且着眼于从教学环节、教学目标以及当堂检测等方面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待审查无误之后,交由教研组长与教导处进行定稿审理。 1.2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效果,实现自主学习目标 讲学稿编印完成之后,由教师人员将讲学稿下发至学生手中。待学生预习完成之后再上交到教师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批阅之后必须在正式上课之前再次交到学生手中。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师生需要共同运用同一文稿开展课堂教学与学习活动[2]。教师主要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并进行适量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人员必须始终引导全体学生坚持守在学习位置当中,确保学生自主能力得以有效提升。通过实现讲学稿设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基本上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加强提供基础保障。 2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2.1确立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打造师生友好互动的学习平台 关于实行讲学稿设计的必要性笔者在前文中也有所提及,讲学稿设计主要可以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校本教研、合理运用讲学稿等目标,基本上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解决以往数学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人员最好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位置,积极打造师生友好互动平台,夯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建议教师人员应该积极地与学生主体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是否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等,最好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2.2及时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确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组应该始终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改教学要求,致力于从备课阶段、讲解阶段、课后复习阶段,解决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者间的矛盾问题,确保学生所获得到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与深化。对于讲学稿设计问题,最好立足于教材实际要求及目标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与规划,并将讲学稿内容下达至学生手中,让学生第一时间明确课堂教学主体内容以及重难点,确保课前预习工作有所保证。如此一来,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方面,势必会得到进一步深化[3]。 结论 总而言之,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打造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奠定了开展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基础保障。结合当前情况来看,部分乡镇学校通过开展精心探究讲学稿设计的相关工作,在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方面,明显出现了质的改变。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长期以往,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将会始终保持提高状态。对此,教师人员必须肩负起自身的教育重责,积极做好相关教学工作,尽可能为课堂教学效率、质量的有效加强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亚玲.初中数学讲学稿设计的原则要求及方法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2):146-147.

人教版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详尽情境,让学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把加数相同的算式、乘法算式和按群数数的方法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用按群方法来理解乘法运算的涵义,为学习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合适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请学生解放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 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