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脏腑气血津液辩证

脏腑气血津液辩证

脏腑气血津液辩证
脏腑气血津液辩证

4、2 气血津液辨证

4、2、1 气病辨证

1、气虚证

(1)临床表现:

主病: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倦怠嗜卧。

兼症: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2)证候分析:

宗气不足—少气懒言,自汗。

脾气不足—神疲乏力,倦怠嗜卧

气虚清阳不升—头晕目眩

(功能低下)动则耗气—活动时诸症加剧

气虚血少—面白,舌淡,脉虚

(3)辨证要点:以脏腑功能低下,软弱无力为审证要点。

2、气陷

(1)临床表现:

主症:腹部坠胀,久痢久泄,脱肛,子宫脱垂等。

兼症: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舌淡苔白,脉弱。

(2)证候分析

气不升清—头晕眼花。

气陷气机下陷—腹部坠胀,脱肛,宫脱,久痢久泄。

气虚不足—少气倦怠,舌淡苔白,脉弱。

(3)辨证要点:以内脏下垂为审证要点。

3、气滞证

(1)临床表现:

胀闷,疼痛,脉弦。

(2)证候分析:

气机不畅,阻滞不通,则为胀满疼痛,具有下述特征:

胀重于痛。

时轻时重,时胀时消。

部位不定,常为“攻痛”或“窜痛”。

嗳气,矢气后胀痛可减轻。

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

(3)说明:气滞证在辨证时必须注意辨明病因,区别病位。病因、病位不同,其胀痛的症状有一定差异。

4、气逆证

(1)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嗽,喘息。

胃气上逆:呃逆,嗳气,恶心,呕吐。

肝气上逆:头痛,眩晕,昏厥,呕血。

4、2、2 血病辨证

1、血虚证

(1)临床表现:

主症:面白无华,唇舌淡白,头昏眼花,脉细无力。

兼症:爪甲苍白,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经血量少色淡。

(2)证候分析:血少失濡,不能供养头,面,唇,爪,四肢,冲任脉,则有上述各种症状出现。

(3)辨证要点:以颜面肌肤粘膜色淡白及全身虚弱为特点。

(4)气虚与血虚的鉴别:

共同点:均有头目眩晕,舌淡,脉虚无力。

不同点:气虚以无力感为主,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血虚以颜面肌肤粘膜色淡为主,面色苍白,唇舌淡白,心悸失眠。

2、血瘀证

(1)血瘀概念: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郁积脏腑组织器官,均叫瘀血。

(2)原因

离经之血:外伤,跌扑损伤,气不摄血,热迫血行引起内出血。

血行不畅:气虚无以推动

气滞不能行血

血寒凝滞

血热煎熬引起

湿热,痰火等邪气阻遏经络

(3)临床表现:

疼痛:刺痛,拒按,固定不移,夜间痛甚。

肿块:在体表者青紫,在内脏坚硬不移。

出血:反复不止,出出停停,血色紫暗,挟有血块。

紫绀:面色黧黑,皮肤紫斑,或肤表丝状红缕,腹部青筋暴露,唇甲青紫,肌肤甲错。

舌象:舌色紫暗或瘀斑、瘀点。

脉象:脉细涩。

3、血热证

(1)临床表现:血热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外感血热见于温热病中的营分、血分证。这里是指内伤杂病中的血热证。

咳血,吐血,尿血,便血,衄血(鼻衄、齿衄、舌衄、肌衄)。

舌红绛,脉细数。

(2)证候分析:

火热内炽,热迫血分,损伤脏腑不同,故有不同部位的出血症状。

(3)辨证要点:以出血和热象为审证要点。

4、血寒证

(1)临床表现:

寒凝经脉:手足冷痛,肤色紫暗,喜暖恶寒,得温痛减。

寒凝胞宫:少腹冷痛,形寒肢冷,月经衍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

舌脉:舌淡或紫暗,苔白,脉沉迟涩。

(3)辨证要点:以局部冷痛,肤色紫暗为审证要点。

(4)说明:血寒证是寒证与血瘀证共见,临床上多见于寒凝四肢和寒凝胞宫的病变。

4、2、3 气血同病辨证

1、气滞血瘀

(1)临床表现:

气滞见症:性情急躁,胸胁胀满。

血瘀见症:胸胁疼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紫暗或见紫斑,脉涩。

(2)辨证要点:气滞与血瘀证同见。以胀痛,痞块为主症。

(3)说明:气滞血瘀证不仅见于肝经病变,还可见于胃肠、脾、胸、腹四肢病变。临床上妇科疾病尤多此证。

2、气虚血瘀

(1)临床表现:

气虚不足:少气懒言,身倦乏力,面色淡白。

血瘀见症:胸胁或腹部疼痛如刺,痛处不移,拒按,面色晦滞,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2)辨证要点:气虚与血瘀证共见。少气乏力,痞块刺痛为主症。临床上以心肝病变为多见,多属虚中夹实证。

(3)鉴别诊断: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均有血瘀见症。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由气机郁滞引起,有胸胁胀满等气滞见症;后者由气虚运血无力所致,有少气乏力等气虚见症。

3、气血两虚

(1)临床表现:

气虚见症: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头晕目眩。

血虚见症: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

(2)辨证要点:气虚与血虚证共见。

4、气不摄血

(1)概念:是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见失血的证候。

(2)临床表现:

气虚不足:少气气短,倦怠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

慢性出血表现:吐血、便血(溢于胃肠),皮下瘀斑(溢于肌肤),崩漏(脾不统血,冲任不固)。

(3)辨证要点:慢性失血与气虚证同见。

(4)鉴别诊断:气不摄血与血热妄行均可导致出血症状。气不摄血是由气虚不能统摄所致,出血色淡而稀薄,舌淡,脉细弱,属虚证,常见于慢性出血病证;血热妄行是因热盛迫血妄行所致,出血色鲜红质稠,舌质红绛,脉弦数,属实证,常见于急性热病。

5、气随血脱

(1)概念:指大出血时引起的气脱证。

(2)病因:外伤性大出血;肝、胃、肺等脏腑引起的大出血;产后大出血;妇女崩中大出血。

(3)临床表现:

有大出血病史。

亡阳见症: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甚则晕厥。

舌淡,脉微欲绝,或浮大而散。

(4)证候分析,大出血时,气无所附,随之外脱;阳气暴脱,失于温煦,固摄而见亡阳诸证。

(5)辨证要点:大出血与气脱证共见。

(6)鉴别诊断:气不摄血与气随血脱两者同见气虚,失血症状。其区别在于:气不摄血是由气病导致血病,为慢性出血与气虚证共见;气随血脱是由血病导致气病,为大出血与气脱证同见。一为慢性出血,一为大出血;一为气虚,一为气脱,因果关系都有较大区别。

4、2、4 津液辨证

1.津液不足

(1)概念:指津液亏少。

(2)临床表现:口燥咽干,鼻干唇燥,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3)证候分析:

口咽失濡—口燥咽干,鼻干唇燥

津液不足肌肤失濡—皮肤干枯无泽

二便失濡—小便短少,大便干结

(4)辨证要点:以“干燥”为主要特点。常见口干、鼻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二便短少等症。

(5)鉴别诊断:伤津与伤阴的区别。

伤津为津液缺乏,主要表现为口燥咽干,不见内热之象。

伤阴为阴血亏损,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头晕目眩,甚至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骨蒸颧红等虚热内生之象。

2、水液停聚

(1)水肿

概念:肺、脾、肾三脏输布水液的功能失常,水湿停聚,泛溢于肌肤所致的浮肿,称为水肿。

分类:分为阳水和阴水两大类。

阳水

概念:感受外邪,病程较短,性质属实的水肿叫阳水。

临床表现:

病史:发病迅速,病程较短

外邪束肺肺失宣降:头面浮肿,先从眼睑开始,继则遍及全身,皮

(风水)肤光亮,小便短少

风邪束表:恶风或恶寒发热,肢节酸重,苔薄白,脉浮紧,咽

喉疼痛,舌红,脉浮数

病史:发病较缓

水湿困脾水湿浸淫:全身水肿,按之没指,肢体深重困倦,小便短少(皮水)湿邪困脾:脘闷纳呆,泛恶欲吐,舌苔白腻,脉沉

辨证要点:发病急,病程短,头面眼睑先肿,上半身肿甚为审证要点。

说明:水湿困脾(皮水)导致的水肿,发病虽较缓慢,初起不是头面眼睑先肿,病程比风水偏长。之所以仍为阳水,是因它是外感湿邪而发,湿邪困脾,病性属实,符合阳水的含义。

阴水

概念:由于久病体弱,脾肾阳虚致病,水肿性质属虚者,称为阴水。

临床表现:

病史:发病徐缓。

水湿泛溢:水肿先从足部肿起,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脾虚水肿便短少。

脾虚失运:脘闷腹胀,纳呆便溏,面色白光白,神疲困倦。

舌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

水湿泛滥:水肿加剧,肿势严重,小便不利

脾肾阳虚肾阳虚衰:腰膝酸冷,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白光白或灰滞

舌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发病缓,病程长,足部先肿,腰以下肿甚。

阴水与阳水的鉴别要点:

阳水阴水

病因发病病程病性部位水肿

外感邪气

头面先肿

上半身较甚

脾肾阳虚

足部先肿

下半身较甚

说明:阳水阴水的区别主要在于是感受外邪还是脏腑虚弱,水肿性质属实还是属虚;而不在于头面先肿还是足部先肿,上半身肿甚还是下半身肿甚。

(2)痰饮

①痰证

概念:指水液凝结,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病证。

临床表现:痰阻部位不同,表现症状不一。

痰阻于肺—咳喘,咯痰,胸闷。

痰停于胃—脘痞不舒,纳呆恶心,呕吐痰涎。

痰犯于头—头晕目眩。

痰证痰阻经脉—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痰扰心神—神昏癫狂,喉中痰鸣。

痰结皮下—瘰疬气瘿,痰核乳癖,喉中异物感。

舌脉---苔白腻或黄腻,脉滑。

辨证要点:以咳呕痰涎,神晕痰鸣,肢体麻木,痰核,苔腻,脉滑为要点。

②饮证

概念:指水液凝结,质地清稀,停滞于脏腑组织之间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饮停于胃—脘痞腹胀,水声漉漉,泛吐清水,食欲减退。

饮停于肺—咳嗽气喘,胸闷,喉中痰鸣,痰液清稀色白量多,饮证倚息不得平卧,心悸。

饮停胸胁—胸胁胀闷作痛,咳喘引痛。

舌脉—舌苔白滑,脉弦。

辨证要点:以饮停于肺、心、胃、胸胁的病变为审证要点。

4.3.2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病病因:外感六淫邪气;病理产物(痰浊、痰饮)为患;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所伤;先天不足,年老体衰,久病重病,脏腑功能衰减。

肺病主症:咳嗽,气喘,胸痛,咯血。

肺病证候:虚证多见气虚和阴虚;实证多见风寒燥热邪气侵袭,痰湿阻肺所致证候。

大肠病主症:便秘与腹泻。

一、肺气虚

1、概念:是肺功能活动减弱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脉虚。

兼症:痰液清稀,声音低怯,自汗,畏风,神疲体倦,面色淡白或白光白,

易于感冒。

3、证候分析:

不司呼吸—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动则尤甚,声音低怯,

痰液清稀。

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气虚见症—神疲乏力,面色淡白。

舌脉—舌淡苔白,脉虚。

4、辨证要点:咳喘无力,少气短息与气虚共见。

二、肺阴虚

1、概念:是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咳嗽无痰,痰少而粘,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兼症:声音嘶哑,痰中带血,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颧红。

3、证候分析:

肺失清肃—咳嗽无痰,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声音嘶哑,

痰中带血。

肺阴亏虚阴虚见症—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颧红,

盗汗

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

4、辨证要点:干咳痰少与阴虚内热证的共见。

5、鉴别诊断:肺气虚与肺阴虚证的异同。

共同点:均见咳喘症状,属虚证。

不同点:肺气虚为咳喘无力,痰白清稀,属气虚,无热象;肺阴虚为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属阴虚,有虚热之象。

三、风寒束肺

1、概念:是感受风寒,肺卫失宣所反映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咳嗽,痰白清稀。

兼症:微恶风寒,轻度发热,无汗,鼻塞清涕,苔薄白,脉浮紧。

3、证候分析

肺气失宣—咳嗽,痰白清稀。

风寒束肺风寒束表—微恶寒,轻度发热;无汗鼻塞清涕,声音重浊。

舌脉—苔薄白,脉浮紧。

4、辨证要点:咳嗽与风寒表证同见。

5、鉴别诊断:风寒束肺与风寒束表的区别。

共同点:均有咳嗽,痰白清稀和表寒证。

不同点:风寒束肺以咳嗽为主,表寒证较轻,甚或不太明显;风寒束表以发热恶寒为主,咳嗽或有或无。两者症状基本相同,但主症各有侧重。

四、寒邪客肺

1、概念:是寒邪内客于肺,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咳嗽气喘,痰白清稀。

兼症:形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迟缓。

3、证候分析:

肺气失宣—咳嗽气喘,痰白清稀

寒邪客肺阴寒内盛—形肢寒冷,口淡不渴

舌脉—舌淡苔白,脉迟缓

4、辨证要点:突然咳喘,伴见寒象。

5、鉴别诊断:

(1)寒邪客肺与风寒束肺的区别。

共同点:均有咳嗽痰白清稀,同有寒邪侵犯,属实证。

不同点:风寒束肺有表寒见症,咳嗽较缓,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感受风寒邪气,属肺卫失宣;寒邪客肺已无表证,而有里寒见症,咳嗽较剧,病程较长,病情较重,感受寒邪,属肺气失宣。

(2)寒邪客肺与饮停于肺的区别。

共同点:咳嗽气喘,痰白清稀。

不同点:

痰量:寒邪客肺痰量较少;饮停于肺痰量多,稀薄如水,呈泡沫状。

病史:寒邪客肺-突然发作,呈急性过程,无既往发作史;

饮停于肺-反复发作史,呈慢性过程,秋冬发作,春夏缓解。

病性:寒邪客肺属实证,饮停于肺属本虚标实证。

五、痰湿阻肺

1、概念:是痰湿阻肺,肺失肃降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咳嗽痰多性粘,色白易咯,苔白腻,脉滑。

兼症:胸闷,气喘痰鸣,舌淡。

3、证候分析:

肺失宣降—气喘痰鸣,胸闷

痰湿阻肺痰湿停聚—痰多粘稠,色白易咯

舌脉---舌淡,苔白腻,脉滑

4、辨证要点:以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为审证要点。

5、鉴别诊断:痰湿阻肺与饮停于肺。

共同点:均有咳喘,痰多色白,胸闷等症。

不同点:

病性:湿阻肺急性发作为实证,慢性发作为本虚标实,性质不偏寒;饮停于肺为本虚标实证,性质偏寒。

痰质:痰湿阻肺痰质稠粘滑利易咯,饮停于肺痰质清稀,呈泡沫状。

舌苔:痰湿阻肺苔白厚腻,饮停于肺苔白滑。

六、风热犯肺

1、概念:指风热之邪犯肺,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咳嗽,痰稠色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兼症:身热,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口干咽痛。

3、证候分析:

肺失宣降—咳嗽,痰稠色黄。

风热犯肺风热表证—身热恶风,鼻塞流黄浊涕,口干咽痛。

舌脉---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4、辨证要点:咳嗽痰黄与风热表证共见。

5、鉴别诊断:风热犯肺与风热表证。

主要在于肺经症状和风热表证主次之分,风热犯肺以肺经症状为主,表证次之;风热表证以表证为主,肺经症状次之。

七、热邪壅肺

1、概念:指热邪内壅,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咳嗽息粗,痰色黄稠,壮热口渴,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散。

兼症:鼻翼煽动,衄血咯血,胸痛咳脓血腥臭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3、证候分析:

肺失清肃—咳喘息粗,痰稠色黄,鼻翼煽动。

热迫痰败—衄血咯血,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

热邪壅肺里热见症—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舌脉---舌红苔黄,脉滑数。

4、辨证要点:咳喘痰黄与里热证共见。

5、鉴别诊断:热邪壅肺与风热犯肺

共同点:均有咳嗽痰色黄稠等肺热症状,邪气皆为外感风热之邪。

不同点:痰热壅肺,病位在里,为里实热证。病情重,病程长,传变多;风热犯肺,病位偏表,伴见风热表证。病情轻,病程短,传变少,预后佳。

八、燥邪犯肺

1、概念:指秋冬感受燥邪,侵犯肺经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干咳无痰,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唇、舌、咽、鼻干燥欠润。

兼症:身热恶寒,胸痛咯血,头痛咽痛,舌红苔白或黄,脉数。

3、证候分析:

肺失清肃—干咳无痰,痰少而粘,不易咯出,胸痛,咯血。

燥热伤津—唇舌口鼻干燥乏津,大便干结。

燥邪犯肺燥伤肺卫凉燥:身热恶寒,头痛(风寒表证)

温燥:发热恶风,口干咽痛(风热表证)

舌脉—舌红苔白或黄,脉滑。

4、辨证要点:干咳少痰与干燥少津证共见。

5、鉴别诊断:

(1)燥邪犯肺与邪热壅肺

共同点:二者均有津亏不足症,同属热证。

不同点:燥邪犯肺多发于秋季,以干咳少痰及官窍干燥为特点,兼有寒热表证;邪热壅肺证多发于冬春两季,以高热咳喘,痰黄稠为特点,兼以里热津伤,动血、化腐等病证。

(2)燥邪犯肺与肺阴虚。

共同点:干咳少痰,痰粘难咯。

不同点:

有无表证:燥邪犯肺是外感新病,有发热恶寒等表证;肺阴虚是内伤久病,无外感表证。

有无阴虚:燥邪犯肺是燥邪伤津以口鼻唇舌等官窍干燥为主;肺阴虚有大汗、大吐、大泻等伤津病史,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阴虚内热症状为特征。

病程:燥邪犯肺为新病;肺阴虚为久病。

九、大肠湿热

1、临床表现:

主症:腹痛,下利赤白粘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黄而臭,肛门灼热。

兼证:口渴,或恶寒发热,或但热不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证候分析:

气血阻滞: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脓血。

传导失司湿热下迫:暴注下迫,色黄而臭,肛门灼热。

大肠湿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

湿热见症——恶寒发热,或但热不寒。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辨证要点:下利脓血或黄稀便与湿热证共见。

十、大肠液亏

1、临床表现:

主症:大便秘结干燥,难以排出,数日一行。

兼症:口干咽燥,口臭,头晕,舌红少津,脉细涩。

2、证候分析:

津亏失润—便秘难排,数日一行。

大肠液亏浊气上逆—口臭、头昏。

燥热伤津—口燥咽干,舌红少津。

舌脉---脉细涩。

3、辨证要点:大便干燥,难于排出。

十一、肠虚滑泻

1、临床表现:

主症:利下无度,大便失禁,脱肛。

兼症:腹痛隐隐,喜热喜按,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2、证候分析:

肠虚不摄—利下无度,大便失禁,甚则脱肛

肠虚滑泻虚寒见症—腹痛隐隐,喜温喜按,面色苍白

舌脉---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3、辨证要点:滑泻不禁。

4 鉴别诊断:大肠病三证的鉴别。

大肠湿热:是湿热证,以大便下利脓血便或黄稀便为主症,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大肠液亏:是虚热证,由液亏失濡所致。以大便秘结难解为主症,舌红少津,脉细涩。

肠虚滑泻:是虚寒证,由阳虚不能固摄而致。以滑泻失禁为主症,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4.3.3 脾与胃病辨证

脾病病因:饮食所伤;思虑过度,劳逸所伤;六淫邪气(湿、寒、热、燥)所伤;禀赋不足,年老体弱;其它脏腑病变的影响;误治,如苦寒,辛热过度。

脾病主症: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

脾病证候:虚证为阳气虚弱,不能统血,中气下陷;实证为湿热,寒湿内困。

胃病主症:脘痛,呕吐,嗳气,呃逆。

胃病证候:胃寒,热,阴虚,食滞等证。

一、脾气虚

1、概念: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司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稀。

兼症: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光白,或浮肿,或消瘦,舌淡

苔白,脉缓弱。

3、证候分析:

水谷失运—纳呆食少,脘腹胀满,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消瘦。

水湿不化—浮肿,形体肥胖。

脾气虚弱气虚见症—少气懒言,身体倦怠,黄色萎黄或白光白。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缓弱。

4、辨证要点:纳呆,腹胀,便溏与气虚证共见。

二、脾阳虚

1、概念: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

兼症:肢体困重,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清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证候分析:

失于温煦—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口淡不渴,

四肢不温。

脾阳虚水湿不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白带清稀量多。

脾气虚见症—食少,腹胀。

舌脉---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4、辨证要点:脾气虚与虚寒证共见

5、鉴别诊断:脾气虚与脾阳虚

共同点:均有脾气虚的食少,腹胀,便溏症。

不同点:脾气虚以运化失常,功能减退为主,无寒象;脾阳虚是脾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有明显的虚寒内生之象,有形体失于温煦和水寒不化的表现。

三、中气下陷

1、概念: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陷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脘腹重坠,便意频数,久痢不止,子宫下垂,肛门重坠,脱肛,小便混浊如米泔。

兼症:气少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弱。

3、证候分析:

脾气不升——头晕目眩

脘腹重坠,食入益甚

小便混浊如米泔(精微下流膀胱)

肛门重坠,便意频数

中气下陷气机下陷久痢不止,甚则脱肛

内脏下垂(胃、子宫、肝、肾等)

脾气虚见症—食少,腹胀,便溏。

气虚见症——乏力少气,声低懒言,肢体倦怠。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弱。

4、辨证要点:内脏下垂与气虚证共见。

四、脾不统血

1、概念: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便血,尿血,肌衄,齿衄,月经过多,崩漏。

兼症: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

3、证候分析:

便血、尿血血色暗晦不鲜

统摄无权肌衄、齿衄色淡清稀如水

月经过多,崩漏

脾不统血血虚见症—面白无华,唇舌色淡。

脾气虚见症—食少、腹胀、便溏,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弱。

4、辨证要点:慢性出血症与脾气虚证的共见。

5、鉴别诊断:脾虚四证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共同症:共同表现有脾气虚证。

脾气虚—运化失调—纳呆,腹满,便溏。

脾阳虚—虚寒内生—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

不同点脾气下陷—升举无力—脘腹重坠,内脏下垂。

脾不统血—统摄无权—便血、尿血、吐衄、崩漏。

内在联系:四证以脾气虚为基础证型,脾阳虚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阳虚生寒,水湿不化出现里寒见症;脾气下陷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升举无力,反而下陷,出现内脏下垂见症;脾不统血是在脾气虚的基础上,统摄无权,血不归经,出现慢性出血症。

6、说明:脾不统血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慢性出血症;脾气虚或脾阳虚的一般表现;血虚见症。因此,脾不统血实质上是气血两虚之证。

五、寒湿困脾

1、概念: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而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头身困重,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兼症:面色暗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口淡不渴,肢体浮肿,小便短少。

3、证候分析:

脘腹痞闷胀满(持续性,充实感)

运化失司纳呆食少,泛恶呕吐,大便溏稀

头身困重,口淡不渴

寒湿困脾湿阻气机浮肿,尿少,面色晦暗

肌肤面目暗黄

舌脉---舌体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4、辨证要点:脾运失职和寒湿中阻证共见。

5、鉴别诊断:寒湿困脾与脾阳虚。

共同点:同为脾失健运,同属寒性,同有湿阻。均可见到脘痞,食少,便溏等症。

不同点:

病机:脾阳虚证为脾阳虚衰,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寒湿困脾为寒湿内盛,中阳受阻,因果关系有所不同。

病性:脾阳虚属虚证,寒湿困脾属实证。

病程:脾阳虚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寒湿困脾起病较快,病程较短。

舌脉:脾阳虚苔多白滑,脉沉迟;寒湿困脾苔多白腻,脉缓濡。

六、湿热蕴脾

1、概念:是湿热之邪内蕴中焦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尿黄,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兼症: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不解。

3、证候分析:

运化失司——纳呆脘痞,呕恶腹胀,肢体困重。

湿热下迫——便溏不爽,或灼热,或秽臭。

尿短黄赤。

湿热蕴脾湿热粘滞——身热起伏,汗出不解。

熏蒸肝胆——面目肌肤鲜黄如橘子色,皮肤发痒。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4、辨证要点:脾失健运与湿热证共见。

5、鉴别诊断:寒湿困脾和湿热蕴脾。

共同点:均与湿邪有关,共见脘痞纳呆,呕恶便溏等症。

不同点:在于偏寒和偏热的差异。

寒热:寒湿困脾四肢不温;

湿热蕴脾,身热起伏,汗出不解。

面肤:寒湿困脾色晦暗,黄如烟熏;

湿热蕴脾色鲜黄,如橘子色,皮肤发痒。

二便:寒湿困脾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湿热蕴脾大便溏稀、灼热、秽臭,小便短黄。

舌脉:寒湿困脾苔白腻,脉濡缓;

湿热蕴脾苔黄腻,脉濡数。

七、胃阴虚

1、概念:指胃阴不足,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胃脘隐痛,饥不欲食,脘痞不舒,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兼症:口燥烟干,小便短少,大便干结。

3、证候分析:

胃失和降—胃脘隐(灼)痛,脘痞不舒,干呕呃逆。

虚热内生—饥不欲食(热则易饥,胃虚则不纳食)。

胃阴不足阴虚失濡—口燥咽干,小便短少,大便干结。

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

4、辨证要点:胃脘隐痛,饥不欲食与阴虚证共见。

5、说明:胃阴虚证主要表现为胃失濡润,较少反映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骨蒸颧红等全身性阴虚内热的症状。

八、食滞胃脘

1、概念:是饮食停滞胃脘,不能腐熟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胃脘胀闷,疼痛,拒按,吐后胀痛得减,舌苔厚腻,脉滑。

兼症:嗳气吞酸,呕吐酸腐食物,矢气便溏,泻下物酸腐臭秽。

3、证候分析:

胃气阻滞—胃脘胀闷,疼痛,拒按,吐后胀痛得减。

浊气上逆—嗳气吞酸,呕吐酸腐食物。

食滞胃脘传导失司—矢气便溏,泻下酸腐秽臭。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九、胃寒证

1、概念:指阴寒凝滞,胃阳损伤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实寒证:胃脘冷痛,拘急剧痛,遇冷加剧,得温则减;虚寒证:胃脘隐痛绵绵不已,喜温喜按,得食痛减。

兼症:口淡不渴,神疲乏力,肢凉喜暧,胃脘水声漉漉,口泛清水,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

3、证候分析:

4、3、4 肝与胆病辨证

肝病病因:情志不遂,如忧、思、怒;外邪入侵,火、寒、湿热之邪最常见;生化之源或禀赋不足;久病,误治;其它脏腑病变的传变。

肝病主症:胸胁少腹胀痛窜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搐,以及目疾,月经不调,睾丸胀痛。

肝病病证:虚证有阴虚,血虚;实证有气郁,肝火,寒凝,湿热;虚实相兼的有阳亢,风动等证候。

胆病主症:口苦发黄,惊悸失眠。

一、肝气郁结

1、概念:是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

兼症:咽部梅核气,颈部瘿瘤,或疒徵块,妇女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闭经。

3、证候分析:

情志失调—胸闷喜太息,抑郁,易怒。

经气不利—胸胁、少腹、乳房胀痛,窜痛。

肝气郁结气郁痰滞—梅核气,颈项瘿瘤。

气滞血瘀—腹痛癥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舌脉---舌正常,脉弦。

4、辨证要点:肝经部位胀闷疼痛,情志抑郁。

二、肝火上炎

1、概念:指肝火内炽,循经上炎而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头痛眩晕,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耳鸣,胸胁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兼症:失眠多梦,吐血衄血,耳内肿痛流脓,尿黄便秘。

3、证候分析:

火热上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耳鸣如潮,耳痛流脓。

口苦咽干,吐血衄血。

肝火上炎火郁本经—胸胁灼痛,烦躁易怒,不眠恶梦。

里热见症—口渴,尿黄,便秘。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4、辨证要点:以头、目、耳、胁的实火症状为审证要点。

5、鉴别诊断:肝火上炎与肝气郁结

共同点:均有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等经气不舒症状。

不同点:

肝火上炎以头、面、耳、目等火热上炎的症状为主,属实证,热证。

肝气郁结热证不明显,不易见到头面部火郁症状,以气郁本经,胸胁少腹部胀痛之症为主,属实证。常受情志因素影响。

三、肝血虚证

1、概念:指肝脏血液亏虚,失于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视力减退,夜寐多梦。

兼症: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目闰动,妇女月经量少、

色淡,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

4、证候分析:

眩晕耳鸣

头面失濡视力减退或雀盲

面白无华

血少失濡血不养心—夜寐梦多

血不荣爪—爪甲苍白

血不充经—月经量少,色淡,经闭肝血虚肢体麻木,关节拘急

血虚生风

手足震颤,肌肉目闰动

血虚见症—面白无华,唇舌色淡

舌脉---舌淡苔白,脉弦细

4、辨证要点:以头面耳目及肢体筋脉爪甲失濡为审证要点。

5、鉴别诊断:肝血虚与心血虚。

共同点:均有血虚表现,如头目眩晕,失眠多梦,面白无华,唇舌色淡等。

不同点:

肝血虚以肝经循行部位症状为主,易见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爪甲不荣及筋膜失养引起的虚风内动等症。

心血虚是以心经症状为主,易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一般不见虚风内动。

四、肝阴虚证

1、概念:指肝脏阴液亏虚,失于滋养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热烘,胁肋灼痛。

兼症: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3、证候分析:

眩晕耳鸣

头面失濡面目干涩

阴虚失濡面部热烘

经脉失濡—胁肋灼热。

肝阴虚阴虚生风---手足蠕动。

阴虚内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

舌脉---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4、辨证要点:眩晕耳鸣,两目干涩与内热证共见。

5、鉴别诊断

(1)肝血虚与肝阴虚。

共同点:均属虚证,皆见失于滋养所致的眩晕耳鸣和虚风内动症状。

不同点:

目部:肝血虚是视力减退或雀盲,肝阴虚是两目干涩;

面色:肝血虚是面白无华,肝阴虚是两颧潮红,阵阵热烘;

虚风:肝血虚以麻木拘急震颤目闰动为主,肝阴虚以蠕动为主;

病性:前者为血虚,后者为阴虚。

(2)肝阴虚与肝火上炎。

共同点:均见头痛眩晕、耳鸣、面红等火热上炎之症。

不同点:在于虚火与实火之辨。肝阴虚见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内热证;肝火上炎见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实火症状。

五、肝阳上亢

1、概念:指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眩晕耳鸣,面红目赤,腰膝酸软,头重足飘。

兼症: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4、证候分析:

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头重足飘

(上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下虚)腰膝酸软

舌脉---舌红苔少,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4、辨证要点:以阳亢于上和阴虚于下的症状为审证要点。

5、鉴别诊断:肝阳上亢与肝火上炎。

共同点:均有阳气亢盛于上的病机,故头面部症状突出。

不同点:

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属里实热证。其表现多见头晕胀痛,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易怒,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实火症状。一般病程较短,病势较急,阴虚症状不明显。

肝阳上亢是阴不潜阳,阳气上亢所表现的证候,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证。其表现一方面见肝阳上逆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头重足飘等症,另一方面又见肝肾阴虚之证,如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症。一般病程较长,病势略缓,是既有阳亢,又有阴虚之证。

六、肝风内动

概念:指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的病证,叫“肝风内动”,又叫“肝风”或者“动风”。

1、肝阳化风

概念:指肝阳亢逆无制而表现动风的证候。

临床表现:

阴不制阳---眩晕欲仆,头重足轻,步履不稳。

肝风内旋亢极生风---头摇而痛,项强肢颤,手足麻木。

(中风先兆)风阳窜络---语言謇涩。

风痰闭窍---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肝风内动风痰扰动风痰窜络---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风中脏腑)痰涎阻舌---舌强不语,喉中痰鸣。

风中经络---口眼歪斜,肢体震颤,语言不利。

舌脉---舌红,苔白腻,脉弦有力。

辨证要点:眩晕欲仆,震颤,肢麻与肝阳上亢的病史结合诊断。

2 热极生风

概念:指邪热亢盛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主症:高热,神昏,手足抽搐。

兼症:躁扰如狂,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或绛,脉弦数。

证候分析:

邪热炽盛---高热,烦渴。

热入心包---烦躁不宁,神志昏迷。

热极生风热灼筋膜---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

牙关紧闭。

舌脉---舌质红绛,脉弦数。

辨证要点:高热、神昏、抽搐。

4.3.5 肾与膀胱辨证

肾病病因:先天不足;素体衰弱或年老体衰;久病、重病;思虑无穷,疲劳过度。

肾病主症: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发白早脱,齿牙动摇,阳萎遗精,精少不育,女子经闭经少,以及水肿,二便异常。

肾病证候:肾的阴虚,阳虚,不固,不纳,精少和膀胱湿热。

膀胱病主症:尿频,尿急,尿痛,尿闭及遗尿,小便失禁。

一、肾阳虚

1、概念:指肾脏阳气虚衰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头目眩晕,精神萎靡。脉沉弱,舌淡胖苔白。

兼症:阳萎,妇女宫寒不孕;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满,全身浮肿,面色白光白或黧黑。

3、证候分析:

腰膝酸软而痛。

失于温煦畏寒肢冷,下肢尤甚。

头目眩晕,精神萎靡。

面色白光白或黧黑。

阳萎、滑精,早泄。

生殖衰退妇女宫寒不孕。

肾阳虚水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

水液失调腹部胀满(水停中焦)。

心悸(水气凌心)。

咳喘(水寒射肺)。

火不生土久泄不止,完谷不化。

五更泄泻。

舌脉---舌淡胖,苔白,脉沉弱。

4、辨证要点:全身功能低下和虚寒证共见。

二、肾阴虚

1、概念:指肾脏阴液不足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细数。

兼症: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崩漏,溲黄便干。

3、证候分析:

不养脑髓---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阴虚失濡不养于心---失眠多梦。

不养冲任---月经量少,经闭。

男子---阳强易举,遗精。

生殖虚亢

女子---梦交,崩漏。

肾阴虚口燥咽干,形体消瘦。

阴内虚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

溲黄便干。

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

4、辨证要点:肾病主症与阴虚内热证共见。

三、肾精不足

1、概念:指肾精亏损,失于充填所表现的证候。

1、临床表现:

2、

男子---精少不育。

生育功能减退

女子---经闭不孕。

肾精不足五迟,五软,身材矮小。

小儿迟缓智力发育迟缓,囟门迟闭。

生长发育迟缓

早衰(性机能减退)。

健忘恍忽,精神呆钝。

成人衰减发脱齿摇,耳鸣耳聋。

动作迟缓,足痿无力。

3、辨证要点:生殖机能减退,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

4、鉴别诊断:肾精不足与肾阴虚

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肾阴不足,失于滋养出现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和生殖功能虚性亢进,出现阳强,遗精等症,并兼有阴虚生内热的症状。

肾精不足主要表现为肾精亏少,失于充填,出现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和生殖功能减弱,引起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等症。无阴虚内热的表现。

四、肾气不固

1、概念:是肾气虚,固摄无权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小便失禁,或夜尿频多。

兼症:面白神疲,听力减退,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或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3、证候分析:

失于封藏---腰膝酸软、听力减退,面白神疲。

小便频数而清长。

尿后余沥不尽。

小便不固遗尿,夜尿频多。

小便失禁。

肾气不固失于固摄精关不固---滑精,早泄。

月经不固—月经量多,淋漓不断。

经带不固带脉不固—带下清稀。

胎孕不固—胎动易滑。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弱。

4、辨证要点:肾与膀胱不能固摄的表现为审证要点。

五、肾不纳气

1、概念:指肾气虚衰,气不归元所表现的证候。

2、临床表现:

主症: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尤甚,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弱。

兼症:自汗神疲,声音低怯。或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无根;或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

3、证候分析:

气不归元久病咳喘,气短不续动则尤甚

呼多吸少,吸气为快

自汗神疲,声音低怯

肾气不纳肺气不足

咳嗽痰稀

肾气不足---腰膝酸软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弱

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

阳虚不纳脉浮无大根。

气短息促,面赤心烦,咽口干燥。

阴虚不纳舌红,脉细数。

4、辨证要点:久病喘咳,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亦甚和肺肾气虚表现为审证要点。

5、鉴别诊断

(1)肾气不固,肾气不纳与肾阳虚的鉴别:

肾气不固为肾主固摄的功能失调,表现为精关,胎孕和二便排泄控制失调。

肾气不纳为纳气功能失调,表现为呼吸气逆。无明显寒象。

肾阳虚属肾的温煦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虚寒内生,生殖功能衰退,水液代谢失调。有明显寒象。

六、膀胱湿热

1、概念:是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想。

2、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湿热逼迫)

尿黄,尿少(气化失常)

尿痛(气机郁滞)

湿热蕴结尿血(热伤血络)

尿石(湿热熬煎)

膀胱湿热腰痛(波及肾府)

病因辨证习题

病因辨证习题 一、单选题 1、风邪致病的特点是() A、伤人阳气 B、不易速去 C、游走不定 D、炎热升散 2、以下哪个是伤湿的症状() A、身重而痛 B、手足拘急 C、肢体麻木 D、咳嗽少痰 3、以下哪个症状不属火邪致病() A、衄血 B、斑疹 C、痈脓 D、瘙痒 4、伤暑的脉象是() A、浮数 B、濡数 C、洪数 D、细数 5、恶闻食臭,嗳腐吞酸,是() A、劳逸所伤 B、饮食所伤 C、七情所伤 D、房室所伤 二、多选题 1、寒邪致病的特点有() A、清冷 B、凝滞 C、粘滞 D、收引 E、阻碍气血运行 2、以下哪些不是燥邪致病的症状() A、干咳 B、咽干 C、头痛 D、收引 E、四肢懈怠 3、疫疠致病的特点是() A、生风动血 B、发病急剧 C、易伤津液 D、证情凶险 E、具有传染性 4、以下对七情的描述正确的是() A、喜伤心 B、悲伤肾 C、恐伤肺 D、思伤脾 E、怒伤肝 三、问答题 1、试述七情证候的种类及其临床表现。 七情证候分为喜伤、怒伤、忧伤、思伤、悲伤、恐伤、惊伤七种。临床表现如下: 喜伤:心神不安,或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怒伤:肝气逆,甚者血苑于上而致神昏暴厥。 忧伤: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神疲乏力,食欲不佳。 思伤:健忘,怔忡,睡眠不佳,形体消瘦。 悲伤:面色惨淡,神气不足。 恐伤:怵惕不安,常欲闭户独处,如恐人将捕之。 惊伤:情绪不宁,甚神志错乱,语言举止失常。 2、饮食所伤的临床表现如何 伤在胃,可见胃痛,恶闻食臭,食欲不佳,胸膈痞满,吞酸嗳腐,苔厚腻,脉滑有力。伤在肠,可见腹痛,泄泻。 误食毒物,可见呕吐恶心或吐泻交作,腹痛如绞。

气血津液辨证习题 一、填空题 1、气虚证是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 2、气滞疼痛的特征为胀痛,窜痛,攻痛。 3、血病常见证候可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 4、血瘀证的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 5、气滞血瘀证以病程较长和肝经部位出现疼痛痞块为审证要点。 6、水肿有阴水和阳水之分 7、阳水水肿特点是头面浮肿,一般从眼睑开始,继而遍及全身。 8、阴水水肿特点是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 二、单选题 1、患者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腹泻,脱肛,舌淡苔白,脉弱,辨证属() A、气虚证B、气血两虚证C、气陷证D、气滞证E、血虚证 2、患者胸胁胀闷,窜痛,胁下痞块,性情急躁,刺痛拒按,舌紫暗,脉涩,辨证为()A、气虚血瘀证B、气滞血瘀证C、血寒证D、血瘀证E、气血两虚证 3、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心悸失眠,舌淡嫩,脉弱,证属()A、血虚证B、气虚证C、气血两虚证D、气不摄血证E、气滞血瘀证 4、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是() A、血虚证B、温燥证C、阴虚证D、津液不足证E、阳虚证 5、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A、两颧潮红B、头晕目花C、心悸失眠D、手足麻木E、面色淡白 6、胸胁胀闷,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脉涩,舌紫暗,此属() A、寒凝血瘀B、气滞血瘀C、气虚血瘀D、肝气郁结E、气血两虚证 7、腹部坠胀,子宫脱垂,多属() A、气虚证B、气陷证C、气血两虚证D、血虚证E、气不摄血证 8、面白无华,短气,身倦乏力,便血,舌淡,脉细弱,此属() A、气随血脱证B、气不摄血证C、气血两虚证D、气陷证E、血虚证 9、胁痛咳更甚,转侧牵引而痛,气短息促,此属() 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E、水饮 三、多选题 1、气逆证主要以___的病变为多见() A、肺B、心C、脾D、胃E、肝

经气血津液试题

经气血津液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气是: A、元气 B、营气 C、宗气 D、中气 E、卫气 2、上走息道而下注气街之气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3、下列哪一项是“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4、六腑的气机运动形式为下列中哪一项? A、升 B、降 C、出 D、入 E、降中寓升 5、“气机”指的是: A、气的运动 B、气的变化 C、气的生化 D、气的功能 E、气化的机理 6、激发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是气的: 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气化作用 D、防御作用 E、固摄作用 7、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弱的表现: 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气化作用 D、防御作用 E、固摄作用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的作用: A、滋润 B、推动 C、气化 D、固摄 E、温煦 9、以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作: A、营气 B、中气 C、宗气 D、卫气 E、脾气 10、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肺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肝脾肾 E、心肺肝 11、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精 B、气 C、血 D、津液 E、阴 1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13、与血液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藏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14、以下哪一项属于血液的生理功能: A、推动作用 B、固摄作用 C、气化作用 D、温煦作用 E、濡养作用 15、以下哪一项是生成血液的最主要物质: A、水谷精微 B、气 C、津液 D、元气 E、正气 16、津液的生成不足,主要责之于: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17、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 A、脾 B、肺 C、肝 D、肾 E、心 18、以下哪一项是津液的功能: A、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B、温煦作用 C、滋润作用 D、兴奋作用 E、气化作用 19、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 A、血管 B、经络 C、三焦 D、腠理 E、脏腑 20、润泽脑髓和滑利骨节的主要是: A、精 B、血 C、津 D、液 E、气 21、在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 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血能载气 D、气能行血 E、以上都不是 22、治疗血瘀病证时,常配伍行气药,其机理在于: 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血能载气 D、气能行血 E、以上都不是 23、用补气法治疗出血,其主要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血 B、血为气母 C、气血同源 D、气能行血 E、血能载气 24、津与血液的关系可概括为: A、津能行血 B、津为血之载体 C、津血同源 D、津能摄血 E、血能行津

气血津液病证习题

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一、填空题: 1.————、————、————等,为郁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是郁病的证候特征。 2.郁病病情的反复常与———密切相关。本病多发于————. 3.脏躁证宜采用————、————的治法。 4.《血证论》提出的————、————、————、————的治血四法,为通治血 证之大纲。 5.对鼻衄的治疗,除内服汤药外,鼻衄当时,应结合————治疗,以期及时止血。 6.鼻衄多由火热迫血行所致,其中以————、————、————为常见。 7.便血属脾胃虚寒者其治疗首选方为——————。 8.便血患者根据病情,在饮食上可选用————、————或————饮食。 9.尿血属下焦热盛者,其治疗主方为——————。 10.各种血证均应酌情选用————、————、或————的药物。 11.紫斑好多发于————尤以————为甚,常反复发作。 12.汗证是由于————、————,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13.自汗表现为————时时汗出,————则益甚。常伴有————的症状。 14.————、————为消渴病的治疗大法。 15.消渴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判断消渴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在于————和————的程度。 17.临床上通常把以————为主————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 18.消渴多伴有————的病变,故在各种证型中,均可酌加————的方药。 19.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为————失调————亏虚。 20.内伤发热临床多表现为————,但有时也可是————。 21.湿郁发热的最佳治疗选方为————。 22.积聚发病的内在原因在于————。 23.积聚的形成及演变,均与————密切相关。 24.积聚的发生主要关系到——————、——————两脏:—————、————、————是形成积聚的主要病理变化。 25.厥证在临床以突发一时性的————为证候特征。 26.厥证在临床上尤其以————为明显诱因而发作者较多见。 27.厥证的病机主要是气机突然————、————、————失常。 二、单项选择题 1.郁证形成常以何者为先( ) A.热郁 B.血郁 C.痰郁 D.气郁 2.郁证的发生,主要累及脏腑为() A.肝、脾、肾 B.肝、脾、心 C.肝、心、肾 D.肝、肺、心 3.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治宜() A.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B.活血理气解郁 C.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D.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4.痰气郁结型郁病的主证,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A.咽中不适 B.如物梗塞 C.吞咽困难 D.咯之不出 5.下列哪出血无使用归脾汤的证型() A.紫斑 B.尿血 C.便血 D.咳血 6.咳血与吐血的鉴别点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A.咳血是血由肺来,吐血是血由胃而来 B.咳血之血色紫暗,吐血之血色鲜红 C.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 D.咳血之后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之后大便多呈黑色 7.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滑。属何型鼻衄() A.胃热炽盛 B.肝炎上炎 C.热邪犯肺 D.气血亏虚

气血津液辩证

气病辨证 气病的常见证候,可以概括为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和气逆证。 气虚证 是指体内营养物质受损或脏腑功能活动衰退所出现的证候。 症状: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脉虚无力。 病因病机:多由久病、饮食失调、或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气陷证 是气虚病变的一种,以气虚无力升举为主的证候。 症状:头昏眼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气虚则脏腑功能衰减,出现清阳不升,气陷于下,升举无力,内脏下垂。 气滞证 指体内某些部位或某一脏腑气机阻滞,运行不畅引起的病变证候。 症状:闷胀、疼痛、时重时轻、走窜不定,得暖气或矢气后胀痛减轻。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或跌仆闪挫等皆可引起气机不畅,出现气滞证。 气逆证 指气上逆不顺而出现的病变证候。一般多见肺胃肝之气上逆如肝气上逆。 症状:肺气上逆主要以咳嗽喘息为特征;胃气上逆主要以呃逆、嗳气、恶心呕吐为特征;肝气上逆主要以头痛、眩晕、昏厥、呕血为特征。 病因病机:外邪犯肺,或痰浊壅肺等致肺失宣降,故上逆为咳喘。外邪犯胃,或饮食积滞,或气郁等而致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则呃逆、嗳气、呕吐。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上逆,火随气升,故头痛、眩晕、昏厥、甚则呕血。

血病辨证 血病的常见证候,可概括为血虚证、血瘀证和血热证。 血虚证 指机体内血液亏虚所引起的症状。 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色淡白、神倦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经量少、衍期甚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病因病机:久病耗伤、或病失血(吐、衄、便、溺血、崩漏等),或后天脾胃虚弱,生化不足等诸因皆能令人血虚。 血瘀证 凡体内血行受阻,血液瘀滞,或血离于经而瘀阻于体内所引起的病变证候,均属血瘀证。 症状:局部痛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肿块,或见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块,而色晦暗,口唇及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 病因病机:因气滞而血凝,或血受寒而脉阻,或热与血而相结,或外伤等血溢于经,导致瘀血内停,出现血瘀证。 血热证 即血分有热,或热入血分的症状。 症状:心烦,躁扰发狂,口干喜饮,身热以夜间为甚,舌红绛,脉细数,或见吐、衄、便、尿血及斑疹等,妇女月经提前、量多、色深红等。 病因病机:外感热邪侵入,或五志郁火等所致。血分热盛,心神受扰,故烦躁,甚则发狂;血属阴,热入于内,入夜交争甚,所以发热至夜尤甚;阴血受灼,则口干喜饮;热盛血耗,不能充盈于脉,故脉细数;热迫血妄行,血络受损,必见出血,妇人月经亦必见量多而提前等。 津液病辨证 各种原因所致水液代谢障碍,或津液耗损证候,均可称之为津液病。津液病变,一般

中医诊断学试题-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诊断学试题-气血津液辨证 一、单选题 1.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应属( ) A.血虚证 B.阳虚证 C.阴虚证 D.亡阳证 E.气虚证 2.大出血后出现气短,心悸,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诊断为( ) A.气血两虚 B.气虚失血 C.气随血脱 D.气虚下陷 E.阴虚阳亢 3.阳虚证与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区别是( ) A.有无少气懒言 B.小便是否清长 C.有无神疲乏力 D.寒象是否明显 E.舌质是否淡嫩 4.气滞证的特征性症状是( ) A.头昏眼花 B.胀闷疼痛 C.嗳气恶心 D.腹部坠胀 E.手足发麻 5.临床中常见的气逆证,多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 A.脾肺肾 B.肺胃肾 C.肝肺胃 D.肝心肺 E.心肾肺 6.疼痛见于手足、肤色紫暗发凉,得温痛减,喜暖恶寒,月经衍期,经色暗紫,脉沉涩,属于( ) A.血瘀证 B.血寒证 C.气滞血瘀证 D.血虚证 E.气虚证 二、多选题 1.气不摄血与血热妄行鉴别要点为() A.病程的长短 B.血质淡薄与红稠 C.舌质的淡白与红绛 D.脉象的细弱与弦数E.出血的多少 2.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 A.脉细涩 B.出血反复不止 C.血色紫暗,且有血块 D.唇舌甲青紫 E.皮下紫斑 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可有() A.刺痛 B.肿块 C.紫绀 D.出血 E.脉细涩 4.狭义痰饮证的临床表现是() A.胸胁支满 B.痰质粘稠 C.胃脘有振水音 D.关节肿痛 E.舌淡嫩、苔白滑、脉弦 5.水饮内停可表现为() A.脘腹痞胀,水声漉漉B.咳嗽气喘,痰多清稀 C.喉中痰鸣,喘息不得平卧D.泛吐清水,食欲减退E.舌淡嫩,苔白滑,脉弦 6.津液不足的临床表现是() A.咽干舌燥 B.皮肤干燥 C.大便秘结 D.口渴漱水不欲咽 E.小便短少而黄 三、填空题 1.气虚类证包括、、。 2.血虚类证包括、。 3. 气病实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四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阴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阳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辨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辨证)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总分:12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2型题(总题数:22,分数:44.00) 1.呼吸微弱,汗出不止,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者,所属的证候是( )(2011年第24题) A.气陷证 B.亡阳证 C.气逆证 D.气脱证√ 此题考查大纲中“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和气逆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属于理解型考题。容易混淆的选项为B和D。亡阳证要有汗出湿冷、肢体厥冷的表现,而气脱证是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气脱后,收摄功能缺失故表现出题目中的一系列症状。 2.痰蒙心神证和痰火扰神证皆可出现的表现是( )(2011年第25题) A.面色晦滞 B.舌苔厚腻√ C.狂躁妄动 D.表情冷漠 此题考查痰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属于应用型考题。痰蒙心神证和痰火扰神证都会有情志的改变,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有火热邪气,故表现为阳证和热证,前者多表现为虚证和阴证。A选项、D选项属于痰蒙心神证,选项属于痰火扰神证。故选B。 3.心悸气短,面白无华,倦怠乏力,唇甲色淡,舌淡白,脉细弱者,所属的证候是( )(2010年第24题) A.气阴两亏证 B.津血俱亏证 C.精血不足证 D.气血两虚证√ 此题考查病性辨证中辨气血证候,属于应用型考题。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属于气虚,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属于血虚。故选D。 4.患者头晕乏力,过劳则甚,面色少华,证属( )(2009年第25题) A.痰湿内困 B.气虚√ C.血虚 D.肾精不足 此题考查气血津液辨证,属于理解型考题。头晕乏力,过劳则甚为气虚的表现,头晕为气虚精气不能充养脑髓的表现,面色少华为气虚水谷精微化源匮乏所致。故选B。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饮证表现的是( )(2008年第25题) A.痰多色白质黏滑√ B.胃脘振水音 C.舌苔白滑 D.肋间饱满 此题考查气血津液辨证中痰与饮的区别,属于理解型考题。痰黏稠而饮清稀,痰多色白质黏滑为痰证的表现。 6.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少腹冷痛者,其证为( )(2005年第26题) A.血瘀 B.血寒√ C.气滞 D.气滞血瘀 E.气虚血瘀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试卷2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试卷2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A2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 1.钟某,女,37岁。因与邻居发生口角,近1周出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脘闷嗳气,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弦。其治则是 (分数:2.00) A.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B.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C.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D.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E.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解析:解析:“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脘闷嗳气,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弦”均为郁证之肝气郁结证的证候,应选择“疏肝解郁、理气畅中”的治则。 2.周某,女,32岁。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自诉半月前受到单位领导批评而精神抑郁,现症见:性情急躁易怒,胸胁疼痛,口干口苦,嘈杂吞酸,嗳气,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其首选方剂是 (分数:2.00) A.柴胡疏肝散 B.半夏厚朴汤 C.丹栀逍遥散 D.越鞠丸 E.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解析:解析:“性情急躁易怒,胸胁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郁证之气郁化火证的证候。而“嘈杂吞酸,嗳气,呕吐”说明有肝火犯胃的表现,选用方剂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3.徐某,女,30岁。因与婆婆生活不睦,出现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胸胁胀满,咽中如有梗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苔白腻,脉弦滑。其治则是 (分数:2.00) A.疏肝解郁,清热平肝 B.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C.疏肝解郁,清泻肝火 D.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E.疏肝解郁,降逆和胃 解析: 4.孙某,女,38岁。2年前与丈夫离婚后,逐渐出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等症状,舌质淡,脉弦。其诊断是 (分数:2.00) A.狂证 B.癫证 C.梅核气 D.脏躁√ E.噎膈 解析:解析:“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舌质淡,脉弦”为郁证之心神失养证的证候,此种证候多发于女性,多因精神刺激而诱发,《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将此种证候称为“脏蹂”。 5.齐某,女,49岁。因母亲离世,近日出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善哭等症状,舌质淡,脉弦。其首选方剂是 (分数:2.00)

气血津液辨证习题

气血津液辨证习题 一、填空题 1、气虚证是______所表现的证候。 2、气滞疼痛的特征为____。 3、血病常见证候可概括为_________四种。 4、血瘀证的舌质_____,脉_____。 5、气滞血瘀证以_____和____为审证要点。 6、水肿有___和___之分 7、阳水水肿特点是_____。 8、阴水水肿特点是______。 二、单选题 1、患者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腹泻,脱肛,舌淡苔白,脉弱,辨证属() A、气虚证B、气血两虚证C、气陷证D、气滞证E、血虚证 2、患者胸胁胀闷,窜痛,胁下痞块,性情急躁,刺痛拒按,舌紫暗,脉涩,辨证为() A、气虚血瘀证B、气滞血瘀证C、血寒证 D、血瘀证E、气血两虚证 3、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心悸失眠,舌淡嫩,脉弱,证属() A、血虚证B、气虚证C、气血两虚证 D、气不摄血证E、气滞血瘀证 4、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是() A、血虚证B、温燥证C、阴虚证D、津液不足证E、阳虚证 5、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A、两颧潮红B、头晕目花C、心悸失眠D、手足麻木E、面色淡白 6、胸胁胀闷,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脉涩,舌紫暗,此属() A、寒凝血瘀B、气滞血瘀C、气虚血瘀D、肝气郁结E、气血两虚证 7、腹部坠胀,子宫脱垂,多属() A、气虚证B、气陷证C、气血两虚证 D、血虚证E、气不摄血证 8、面白无华,短气,身倦乏力,便血,舌淡,脉细弱,此属() A、气随血脱证B、气不摄血证C、气血两虚证D、气陷证E、血虚证 9、胁痛咳更甚,转侧牵引而痛,气短息促,此属() 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E、水饮 三、多选题 1、气逆证主要以___的病变为多见()

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内科 气血津液病证-痰饮

气血津液病证-痰饮 一、A1 1、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可用于治疗下列何证 A、支饮之寒饮伏肺证 B、支饮之脾肾阳虚证 C、悬饮之饮停胸胁证 D、痰饮之脾阳虚弱证 E、痰饮之饮留胃肠证 2、溢饮之表寒里饮证,治疗首选方为 A、小青龙汤 B、苓桂术甘汤 C、半夏厚朴汤 D、香附旋覆花汤 E、椒目瓜蒌汤 3、治疗悬饮之络气不和证,首选的方剂是 A、香附旋覆花汤 B、柴枳半夏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4、痰饮的治疗原则为 A、温化利水 B、温阳固本 C、温补并用 D、温清并用 E、温药和之 5、痰饮之饮留胃肠证的治法为 A、温脾化饮 B、攻下逐饮 C、和解宣利 D、泻肺祛饮 E、发表化饮 6、治疗饮留胃肠所导致的痰饮,方剂宜选用 A、小青龙汤 B、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7、治疗痰饮之脾阳虚弱证的最佳选方是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8、漏出液常见疾病不包括 A、肝硬化 B、肾病综合征 C、缩窄性心包炎 D、结核性胸膜炎 E、急性肾小球肾炎 9、下列关于渗出性胸腔积液的体征,叙述错误的是 A、患侧胸廓饱满 B、呼吸运动减弱 C、气管向患侧移位 D、触诊语音震颤减低 E、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10、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者属于 A、支饮 B、痰饮 C、悬饮 D、水饮 E、溢饮 11、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者属于 A、痰饮 B、支饮 C、溢饮 D、悬饮 E、水饮 12、下列医家中,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大法的是 A、孙思邈 B、叶天士 C、程松龄 D、张仲景 E、吴鞠通 二、A2 1、患者,男,48岁。咳唾时胸胁引痛,咳逆喘息不能平卧,右侧肋间饱满,舌苔白腻,脉沉弦。其诊断为 A、痰饮,脾阳虚弱证 B、悬饮,邪犯胸肺证 C、支饮,寒饮伏肺证 D、溢饮,水饮泛溢证

考研中医综合-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综合-气血津液辨证 (总分:79.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22,分数:33.00) 1.以下哪项是血虚证与血瘀证的共同表现 ?A.心悸 ?B.脉涩 ?C.手麻 ?D.腹痛 ?E.闭经 (分数:1.50) A. B. C. D. E. √ 解析:[解析] 血虚与血瘀都可导致闭经。心悸、手麻多见于血虚失养,脉涩、腹痛多见于血瘀证。 2.哪项非阳水的特点 ?A.头面先肿 ?B.皮肤光亮而薄 ?C.按之凹陷难复 ?D.多挟风邪为患 (分数:1.50) A. B. C. √ D. 解析: 3.血瘀证的色脉改变,下列哪项不对 ?A.皮肤有青紫色斑块 ?B.出血紫暗夹血块 ?C.腹壁青筋显露 ?D.舌淡苔腻或滑

(分数:1.50) A. B. C. D. √ 解析: 4.津液亏虚证一般不见 ?A.皮肤干燥枯瘦 ?B.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 ?C.小便短少而黄 ?D.舌红少苔少津 (分数:1.50) A. B. √ C. D. 解析: 5.下述哪项不是血热证的表现 ?A.迫血妄行而出血 ?B.月经量多而色淡 ?C.身热面赤而发斑 ?D.肌肤生疮疔疖痈 (分数:1.50) A. B. √ C. D. 解析: 6.下列哪项不是形成气虚证的常见原因 ?A.久病重病 ?B.劳累过度 ?C.年老体弱 ?D.情志过极

(分数:1.50) A. B. C. D. √ 解析: 7.津液亏虚的形成,一般与下列哪项无关 ?A.吐泻过度 ?B.高热大汗 ?C.阳气偏亢 ?D.气机阻滞 (分数:1.50) A. B. C. D. √ 解析: 8.气虚证与气陷证的鉴别点在于有无 ?A.神疲乏力 ?B.内脏下垂 ?C.少气懒言 ?D.头晕目眩 ?E.自汗 B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9.月经愆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少腹冷痛者,其证为 ?A.血瘀 ?B.血寒 ?C.气滞 ?D.气滞血瘀 ?E.气虚血瘀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练习2011-5-24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练习 每组5-6人,讨论后,由其中一人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讲解参考答案 【病案1】 张×,女,43岁,农民。1996年12月23日初诊:患者昨日因进食生冷食物,深夜腹痛剧烈而登厕大便,排稀便少许,但腹痛未减,且恶寒甚而寒战,腹痛欲呕,肠鸣漉漉,因而送来急诊。体检:抱腹呻吟,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苔白滑,脉沉紧。 问题: (1) 请概括本病案的主诉。 (2) 如果医生按诊病人的腹部,有何表现特征? (3) 该病例辨证结论是什么? 【病案2】 郭×,女,21岁,农民。1998年3月5日初诊:患者5日前发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昨日起病情变化,症见:发烧39.7℃,咳嗽吐黄稠痰,面红目赤,心烦,口渴喜冷饮,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问题: (1) 患者的病情分几个阶段? (2) 该病例辨证结论是什么?

【病案3】 钱×,男,46岁,工人。2004年5月16日初诊:患者半年来低热,夜间为甚,五心烦热,夜寐盗汗,时有干咳,痰少而粘,咳甚时偶见痰中带血丝,近3天病情加重,出现咳血,月经先期,量少色红,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问题: (1) 概括本病案的主诉。 (2) 从八纲辨证的角度对此患者应辨为何证候? (3) 病人咳血为何说明是病情加重? 【病案4】 王×,男,26岁,工人。2002年5月12日初诊:患者某日因饮食不慎,食后随即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稀水,臭秽,求治于某医,给以中医温补止泻的药物治疗。服药后,泻虽止,但腹胀更甚,身热面红,胸腹灼热,且神志昏沉,合目欲睡,但时有躁动,手脚冰凉,口唇红燥,小便短少色黄,舌质红,舌苔黑而干燥,脉中取若有若无,沉取有力。 问题: (1) 病人服药前的病证是什么? (2) 医生所给予的治疗正确吗? (3) 服药后的辨证是什么?

气血津液辩证病例分析

气血津液辩证病例分析 1、谢某,男,28岁。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 止。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暑证 分析:本证中,因在夏令时劳作过久,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故见突然昏倒;暑热之热,灼气伤津,故发热,汗出不止;虽神识已清,但津液为炎热所伤,故口渴,尿黄;暑病汗多,气随汗泄,故疲乏而脉虚数。 2.刘某,女,67岁。皮肤干燥、脱屑,夜间痒甚,头晕,面色萎黄,舌淡,脉弱。本 病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血虚生风证 分析:血虚肌肤失养,见面色萎黄,皮肤干燥,甚则脱屑;血虚生风,见风性摇动之皮肤瘙痒;血虚脑髓失养见头晕;舌淡脉弱为血虚证之脉象。 3.谢某,男,15岁。三日前两膝关节肿痛,怕冷发热,次日踝关节肿胀疼痛,昨日肩 肘关节亦痛。现双膝、踝关节红肿、压痛,右肩关节压痛,但无肿胀。身热,咽痛口干,汗出,舌红苔薄黄腻,脉数。请写出主诉,并进行病因辨证及病机分析。 主诉:关节游走疼痛红肿3日。 辨证:湿证 分析:风湿侵入脉络,痹阻不通,郁而化热,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且痛处红肿。热邪内郁,故见身热汗出,热壅咽喉,而见咽痛。舌红苔黄腻,脉数,亦属内热兼湿之征。 4.黎某,男,25岁。腰脊疼痛,下肢关节强直三年。现觉胸痛,腰脊及下肢关节疼痛, 膝踝关节肿胀难伸,行走需用拐杖。每逢寒冷阴雨天气疼痛加剧。腿部肌肉萎缩,乏力神疲,舌淡苔薄,脉细滑。请进行病因辨证诊断,并作病机分析。 辨证:湿证(寒湿) 分析:风寒湿邪侵入经脉关节,气血痹阻不通,故关节疼痛,甚则肿胀、屈曲不利。寒湿偏重,故寒冷阴雨时疼痛加剧。寒湿痹阻日久,气血失养,故乏力神疲,肌肉萎缩。舌、脉亦为寒湿及气血不足。 5.盛某,女,27岁。数年来阴道常有血性黏液,初时认为是带经日久,月经周期提前 反致,但经后血量虽减少仍挟有白带黏稠物。平时疲倦乏力,纳差,心慌气短。末次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 【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着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着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着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着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着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着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着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基础】中医执业-中医诊断学-气血津液辨证练习题

第十单元气血津液辨证 一、A1 1、下列哪项不是血虚证的临床表现 A、面色淡白 B、唇甲色淡 C、心悸多梦 D、手足发麻 E、倦怠乏力 2、以下哪项不是血瘀证出血的特征 A、出血反复不止 B、大便黑如柏油 C、血色深红 D、夹有血块 E、皮下紫斑 3、症见出血,身热烦躁,口渴,舌质绛,脉数。此属 A、血热证 B、血瘀证 C、血寒证 D、气不摄血证 E、血脱证 4、血瘀证特有的面色是 A、面色萎黄 B、面色青黑 C、面色淡青 D、面色淡白 E、面色黧黑 5、血瘀证的疼痛特点为 A、胀痛 B、酸痛 C、重痛 D、刺痛 E、冷痛 6、以下哪项不是气闭证的临床特点 A、突发势急 B、内脏绞痛 C、二便闭塞 D、汗出不止 E、呼吸气粗

7、以下哪项不是气脱证的表现 A、呼吸微弱 B、汗出不止 C、少气乏力 D、面色苍白 E、舌淡脉微 8、气滞证的特点是 A、头晕眼花 B、胀闷疼痛 C、嗳气恶心 D、腹部坠胀 E、手足发麻 9、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形体消瘦并见脱肛,此表现为 A、气虚证 B、气陷证 C、气脱证 D、气滞证 E、气逆证 10、症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舌淡脉虚,属于 A、气虚证 B、气陷证 C、气脱证 D、阳虚证 E、气滞证 11、与气逆证相关的脏腑是 A、肺脾胃 B、肺脾肝 C、肺胃肝 D、脾胃肝 E、肺脾肾 12、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的是 A、气陷证 B、气虚证 C、气脱证 D、气滞证 E、气不固证 13、身倦乏力,少气,自汗,腹痛拒按,舌有紫斑,证属 A、气滞血瘀证 B、气滞证

D、气虚血瘀证 E、气不摄血证 14、脘腹痞胀,水声辘辘,泛吐清水此属 A、胃阳虚证 B、胃气虚证 C、饮停胃肠 D、痰浊中阻 E、胃寒证 15、胸胁肋间饱满,咳唾引痛此属 A、饮留胃肠 B、饮停胸胁 C、饮溢四肢 D、饮停于肺 E、肝气郁结 16、津液亏虚证最具特征的表现是 A、孔窍皮肤干燥 B、口渴不欲饮 C、大便时干时稀 D、小便淋漓涩痛 E、脉象细数 17、阳水的水肿特点为 A、眼睑先肿 B、足胫先肿 C、足胫、下肢先肿 D、眼睑、颜面先肿 E、上肢、眼睑先肿 二、B 1、A.血虚证 B.血脱证 C.血热证 D.血寒证 E.血瘀证 <1> 、身热,吐血色鲜红质稠属于 A B C D E <2> 、手足冷痛,肤色紫暗属于 A B C D E 2、A.气虚证 B.气陷证 C.气不固证 D.气脱证

气血津液辨证案例分析

1、谢某,男,28岁。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暑证 分析:本证中,因在夏令时劳作过久,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故见突然昏倒;暑热之热,灼气伤津,故发热,汗出不止;虽神识已清,但津液为炎热所伤,故口渴,尿黄;暑病汗多,气随汗泄,故疲乏而脉虚数。 2.刘某,女,67岁。皮肤干燥、脱屑,夜间痒甚,头晕,面色萎黄,舌淡,脉弱。本病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血虚生风证 分析:血虚肌肤失养,见面色萎黄,皮肤干燥,甚则脱屑;血虚生风,见风性摇动之皮肤瘙痒;血虚脑髓失养见头晕;舌淡脉弱为血虚证之脉象。 3.谢某,男,15岁。三日前两膝关节肿痛,怕冷发热,次日踝关节肿胀疼痛,昨日肩肘关节亦痛。现双膝、踝关节红肿、压痛,右肩关节压痛,但无肿胀。身热,咽痛口干,汗出,舌红苔薄黄腻,脉数。请写出主诉,并进行病因辨证及病机分析。 主诉:关节游走疼痛红肿3日。 辨证:湿证 分析:风湿侵入脉络,痹阻不通,郁而化热,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且痛处红肿。热邪内郁,故见身热汗出,热壅咽喉,而见咽痛。舌红苔黄腻,脉数,亦属内热兼湿之征。 4.黎某,男,25岁。腰脊疼痛,下肢关节强直三年。现觉胸痛,腰脊及下肢关节疼痛,膝踝关节肿胀难伸,行走需用拐杖。每逢寒冷阴雨天气疼痛加剧。腿部肌肉萎缩,乏力神疲,舌淡苔薄,脉细滑。请进行病因辨证诊断,并作病机分析。 辨证:湿证(寒湿) 分析:风寒湿邪侵入经脉关节,气血痹阻不通,故关节疼痛,甚则肿胀、屈曲不利。寒湿偏重,故寒冷阴雨时疼痛加剧。寒湿痹阻日久,气血失养,故乏力神疲,肌肉萎缩。舌、脉亦为寒湿及气血不足。 5.盛某,女,27岁。数年来阴道常有血性黏液,初时认为是带经日久,月经周期提前反致,但经后血量虽减少仍挟有白带黏稠物。平时疲倦乏力,纳差,心慌气短。末次月经提前10天,行经1天。舌质红,苔白根腻,脉细滑。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辨证:气虚证、血热证 分析:患者带下黏液带血,初认为是行经日久,后经详细询问病情,确定为赤带。纳差,疲倦乏力为脾失健运之象;脾虚湿盛下注,故带下色白。湿蕴化热,热迫血分妄行,则为赤带。病已数年,正气受损,故见气短等虚证。 6.武某,女,37岁。末次月经于5个月以前,以后月经未行,经治未效。现头晕健忘,心慌气短,乏力自汗,睡眠不实,多梦,身痛,腿酸抽筋,阴道分泌物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辨证:气血两虚 分析:营血亏虚,经水乏源,故而闭经。血不能上荣,故见头晕健忘。血虚筋脉失养,故见腿酸抽筋,身痛。心血虚,则心悸失眠。脾气虚,则气短乏力自汗。舌脉亦为气血亏虚。7.于某,女,35岁。8天前起两胁疼痛,右侧较剧。刻下寒热往来,两目发黄。胁肋疼痛,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口苦溺赤,大便干结,前额胀痛,舌尖边红,苔白腻,中根色黄,脉濡数。请作出病因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辨证:湿证(湿热证)

中医气血津液辩证

中医气血津液辩证 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所反映的各科病证的一种辨证诊病方法。 由于气血津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及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到气血津液的变化;医学教育网整理而气血津液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脏腑的功能。所以,气血津液的病变,是与脏腑密切相关的。气血津液辨证应与脏腑辨证互相参照。 一、气病辩证 气的病证很多《素问。举痛论篇》说:“百病生于气也”,指出了气病的广泛性。但气病临床常见的征候,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 (一)气虚证 气虚证,是指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强弱与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气盛则机能旺盛,气衰则机能活动减退。医学教育网整理由于元气亏虚,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以气少懒言,神疲乏力;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头目,则头晕目眩;气虚毛窍疏松,外卫不固则自汗;劳则耗气,故活动时诸症加剧;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而见舌淡苔白;运血无力,故脉象按之无力。 (二)气陷证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的征候。多见于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或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器所致。 【临床表现】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内脏下垂为主要诊断依据。气虚机能衰退,故少气倦怠。清阳之气不能升举,所以头晕目花。脾气不健,清阳下隐,则久痢久泄。医学教育网整理气陷于下,以致诸脏器失其升举之力,故见腹部坠胀、脱肛、子宫或胃等内脏下垂等证候。气虚血不足,则舌淡苔白,脉弱。 (三)气滞证 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邪气内阻,或阳气虚弱,温运无力等因素导致气机阻滞而成。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六)模拟题

[模拟]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六) 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1题: 血证预后与哪些因素有关 A.引起血证的原因 B.出血量的多少 C.兼见症状 D.患者的体质 E.服药的方法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2题: 肥胖的病因有 A.年老体弱 B.饮食不节 C.缺乏运动 D.久病卧床 E.先天禀赋不足 参考答案:ABCE 答案解析: 第3题: 心气虚的临床特点是 A.心悸 B.气短 C.劳则尤甚 D.神疲体倦 E.自汗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4题:

肾癌晚期部分患者可有典型的三联症是指 A.血尿 B.尿急 C.腰部疼痛 D.上腹或腰部肿块 E.尿频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 第5题: 郁证的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哪几个脏腑 A.心 B.小肠 C.脾 D.肾 E.大肠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 第6题: 对于消渴的并发症常配用下列哪些治法 A.活血化瘀 B.清热解毒 C.健脾益气 D.温补肾阳 E.滋补肾阴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7题: 血证包括下列哪项部位的出血 A.上溢于口鼻诸窍 B.下泄于前后二阴 C.外伤出血 D.渗出于肌肤 E.脑出血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 第8题: 内伤发热辨证要点是 A.辨病位 B.辨病程长短 C.辨证候虚实 D.辨病情轻重 E.辨阴阳 参考答案:CD 答案解析: 第9题: 消渴病久,常见的并发症有 A.中风 B.雀目 C.疮痈 D.肺痨 E.胸痹心痛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 第10题: 哪些措施是防治癌病的重要手段 A.早期发现 B.注意休息 C.调畅情志 D.早期诊断 E.早期治疗 参考答案:ADE 答案解析: 第11题: 郁证的病因有 A.感受外邪 B.饮食不当 C.起居不慎

气血津液辩证

气血津液辩证 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所反映的各科病证的一种辨证诊病方法。 由于气血津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及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到气血津液的变化;而气血津液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脏腑的功能。所以,气血津液的病变,是与脏腑密切相关的。气血津液辨证应与脏腑辨证互相参照。 一、气病辩证 气的病证很多《素问〃举痛论篇》说:“百病生于气也”,指出了气病的广泛性。但气病临床常见的征候,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 (一)气虚证 气虚证,是指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证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本证以全身机能活动低下的表现为辨证要点。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强弱与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气盛则机能旺盛,气衰则机能活动减退。由于元气亏虚,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以气少懒言,神疲乏力;气虚清阳不升,不能温养头目,则头晕目眩;气虚毛窍疏松,外卫不固则自汗;劳则耗气,故活动时诸症加剧;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不上营于舌,而见舌淡苔白;运血无力,故脉象按之无力。 (二)气陷证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的征候。多见于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或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器所致。 【临床表现】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本证以内脏下垂为主要诊断依据。气虚机能衰退,故少气倦怠。清阳之气不能升举,所以头晕目花。脾气不健,清阳下隐,则久痢久泄。气陷于下,以致诸脏器失其升举之力,故见腹部坠胀、脱肛、子宫或胃等内脏下垂等证候。气虚血不足,则舌淡苔白,脉弱。 (三)气滞证 气滞证,是指人体某一脏腑,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舒,或邪气内阻,或阳气虚弱,温运无力等因素导致气机阻滞而成。 【临床表现】胀闷,疼痛,攻窜阵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