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杜牧《河湟》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牧《河湟》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牧《河湟》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牧《河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河湟①

杜牧

元载②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③,忽遗弓剑④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吐蕃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宪宗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猝然而逝。诗人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入侵;②元载(唐代宗时宰相),对西北边防多方筹措,后因事诏令自杀;③晁错对于削藩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他;④《水经注》:“……有黄帝冢,帝崩,惟弓剑存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以异族占领的土地——“河湟”为题目,十分醒目,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元载与晁错的主张和遭遇颇为相似,诗人叙其事,表达对他们的推重和惋惜之情。

C.二、四句相承,以黄帝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流露出诗

宣城见杜鹃花李白过华清宫杜牧(精)

宣城見杜鵑花 李白 過華清宮 杜牧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贈汪倫 李白 贈別 〈二之一〉 杜牧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絕句 杜甫 贈別〈二之二〉 杜牧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遣懷 杜牧 歧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赤壁 杜牧 題烏江亭 杜牧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寄人 張沁 己亥歲 曹松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離思 元稹 隴西行 陳陶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逢入京使 岑參 不第後賦菊 黃巢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集靈臺之一 張祜 祭灶詩 呂蒙正 日光斜照集靈台,紅樹花迎曉露開; 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昨夜上皇新授籙,太真含笑入簾來。 玉皇若問人間世,亂世文章不值錢。 集靈臺之二 張祜 雲 來鵠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峰。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其二其三及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其二其三及赏析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其一】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一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⑽,倚天楼殿月分明⑾。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⑿。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注释 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⑶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 ⑷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⑸知是:一作“知道”。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的两首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的两首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过华清宫①绝句(其一)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②,山顶千门次第③开。一骑红尘妃子笑④,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 ①华清宫:唐玄宗和杨贵妃避暑之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华清池温泉区。 ②绣成堆:指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③千门:无数的宫门。次第:按顺 序。 ④妃子笑:据说杨贵妃喜欢吃鲜荔枝,后岭南有荔枝树,名“妃子笑”。过华清宫绝 句(其二) 杜牧新丰①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②探使回。霓裳③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释 ①新丰:今陕西临潼县新丰镇。②渔阳:今河北蓟县,当时为安禄山叛军驻扎的地 方。③霓裳:唐玄宗时一种宫廷舞曲。 1. 第一首诗首句从“长安”入笔,写之景。二句用“千门次第开”,为“荔枝来”作。 2. 解说第一首诗的三、四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 第二首诗首句“新丰绿树起黄埃”,先写之景,二句点出。 4. 解说第二首诗的三、四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5. 说说这两首在艺术手法上的共同特点。参考答案 1. 回望铺垫 2. 为了让皇帝获得杨贵妃动情的一笑,一路行人骑马飞奔,带起了一溜溜尘土,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这是传送国事公文,谁会想到是在给杨贵妃送来了南方的鲜荔枝。 3. 路途渔阳探使回。 4. 唐玄宗陶醉在宫庭乐曲声中,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直到安禄山叛军攻破中原大地,始才停止歌舞。 5. 写的有因有果,讽刺辛辣,发人深思。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赏析 此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其一: 华清宫是公元72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 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 议论者为最上。”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读到这里时,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本文是关于杜牧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再来回味一下这首诗。过华清宫①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②,山顶千门③次第④开。 一骑⑤红尘⑥妃子⑦笑,无人知是⑧荔枝来。 【注释】 1、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2、绣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锦绣。 3、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 4、次第: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5、一骑(jì古代读ji,一般都读qi(二声)):指一人骑着一马。 6、红尘:指策马疾驰时飞扬起来的尘土。 7、妃子:指贵妃杨玉环。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

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按:此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8、知是:一作“知道”。 【赏析】 华清宫是公元72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 全诗从“回望”起笔,层层设置悬念,最后以“无人知”揭示谜底,这不仅揭露了唐明皇为讨好宠妃的欢心而无所不为的荒唐,同时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气氛相呼应。全诗无一难字,不事雕琢,清丽俊俏,活泼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确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⑴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⑵,山顶千门次第开⑶。 一骑红尘妃子笑⑷,无人知是荔枝来⑸。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一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⑽,倚天楼殿月分明⑾。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⑿。 注释: 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⑶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 ⑷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 ⑸知是:一作“知道”。 ⑹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黄埃:马队奔驰踏起的尘土。 ⑺渔阳探使:《全唐诗》此句下注:“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 ⑻霓裳:《霓裳羽衣曲》,当时的宫廷舞曲,是唐玄宗根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舞曲十二遍亲自改编而成的。千峰:指骊山的众多山峰。

⑼舞破中原:指唐玄宗耽于享乐而误国,导致安史之乱。 ⑽万国:指全国。 ⑾倚天:形容骊山宫殿的雄伟壮观。 ⑿云中两句:《旧唐书·安禄山传》载:禄山体肥,重三百三十斤,但却能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其疾如风。旁边的宫人拍掌击节,因为舞得太快,节拍都乱了。 译文: 【其一】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其二】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其三】 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 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在晚唐成就颇高。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的两首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的两首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过华清宫①绝句(其一)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②,山顶千门次第③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④,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 ①华清宫: 唐玄宗和杨贵妃避暑之地, 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华清池温泉 区。 ②绣成堆:指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 ③千门:无数的宫门。次第:按顺序。 ④妃子笑:据说杨贵妃喜欢吃鲜荔枝,后岭南有荔枝树,名“妃子笑”。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杜 牧 新丰①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②探使回。 霓裳③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释 ①新丰:今陕西临潼县新丰镇。 ②渔阳:今河北蓟县,当时为安禄山叛军驻扎的地方。 ③霓裳:唐玄宗时一种宫廷舞曲。 1.第一首诗首句从“长安”入笔,写之景。二句用“千门次第开”,为“荔 枝来”作 。 2.解说第一首诗的三、四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第二首诗首句“新丰绿树起黄埃”,先写 之景,二句点出 。 4.解说第二首诗的三、四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5.说说这两首在艺术手法上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1.回望 铺垫 2.为了让皇帝获得杨贵妃动情的一笑, 一路行人骑马飞奔, 带起了一溜溜尘 土,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这是传送国事公文,谁会想到是在给杨贵妃送来了南方

的鲜荔枝。 3.路途 渔阳探使回。 4.唐玄宗陶醉在宫庭乐曲声中,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直到安禄山叛军攻破 中原大地,始才停止歌舞。 5.写的有因有果,讽刺辛辣,发人深思。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 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 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 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 他们谎 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赏析 此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其一: 华清宫是公元 723 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 在那里寻欢作乐。 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 而杜牧的这首绝 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 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 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 犹如 电影 摄影师, 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 林木葱茏, 花草繁茂, 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 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 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 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 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 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 “千门”因何而开? “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 直至紧张而神秘 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 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 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明于此,那么前面 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 原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臵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长安回望绣成堆”,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景色,“回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诗人在京城眺望骊山,佳木葱茏,花繁叶茂,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宛如一

堆锦绣。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正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承上而来,是回顾历史。骊山“山顶千门”洞开写出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末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答案。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当她看见“一骑红尘”奔驰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却以为这是来传送紧急公文,谁想到马上所载的是来自涪洲的鲜荔枝呢!诗的结句既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安史之乱”的祸根。 咏叹天宝轶事,旨在警醒后来的君主,不要因贪图享乐而延误国事。但是,诗人既未写“安史”乱起、玄宗仓惶出逃、马嵬坡演出悲剧的惨状,也没有罗列玄宗游乐疏政、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突现出来。 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鲜荔枝的差官,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对比,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个“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过华清宫》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与以上两首不同的是,这首诗另翻新意地选取“荔枝”这一特殊物象将贵妃的恃宠而骄,皇帝为讨宠妃欢心

杜牧 过华清宫范文

杜牧过华清宫范文 《过华清宫》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这首诗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的事情,加以艺术概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注释 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⑶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 ⑷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

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⑸知是:一作“知道”。 翻译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全诗鉴赏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拼音版

过ɡu ò华hu á清q īn ɡ宫ɡōn ɡ绝ju é句j ù三s ān 首sh ǒu 【唐t án ɡ】杜d ù牧m ù 长ch án ɡ安ān 回hu í望w àn ɡ绣xi ù成ch én ɡ堆du ī,山sh ān 顶d ǐn ɡ千qi ān 门m én 次c ì第d ì开k āi 。一 y ì骑q í红h ón ɡ尘ch én 妃f ēi 子z ǐ笑xi ào ,无w ú人r én 知zh ī是sh ì荔l ì枝zh ī来l ái 。 新x īn 丰f ēn ɡ绿l ǜ树sh ù起q ǐ黄hu án ɡ埃āi ,数sh ù骑q í渔y ú阳y án ɡ探t àn 使sh ǐ回hu í。霓 n í裳ch án ɡ一y ì曲q ǔ千qi ān 峰f ēn ɡ上sh àn ɡ,舞w ǔ破p ò中zh ōn ɡ原yu án 始sh ǐ下xi à来l ái 。 万w àn 国ɡu ó笙sh ēn ɡ歌ɡē醉zu ì太t ài 平p ín ɡ,倚y ǐ天ti ān 楼l óu 殿di àn 月yu è分f ēn 明m ín ɡ 。 云y ún 中zh ōn ɡ乱lu àn 拍p āi 禄l ù山sh ān 舞w ǔ,风f ēn ɡ过ɡu ò重zh òn ɡ峦lu án 下xi à笑xi ào 声sh ēn ɡ 。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白话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 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

杜牧《过华清宫》赏析

过华清宫赏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文学方面,他著有《樊川文集》;诗歌方面,他以七言绝句著称。今天,我们来品读他的一首七言绝句——《过华清宫》。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一共三首,这是其中之一。华清宫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公元七二三年),在骊山上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那里留下了许多风流艳事,成为历代许多诗人创作的题材,杜牧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诗集中,除了这三首绝句,还有一首五言排律《华清宫三十韵》,一首七绝《华清宫》。在历代许多以华清宫为题材的诗作当中,一般人认为我们现在选的这首诗写得最好。

这首诗的好处在于它既显又隐,藏隐于显。也就是说,它既有图象美,也有含蓄美。朱光先生在《艺文杂谈·诗的隐与显》一文中说:“写景的诗要显,言情的诗要隐。梅圣愈说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会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看到写景宜显,写情宜隐的道理。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西方人说:‘艺术的最大秘诀,就是隐藏艺术” 这首诗显,就是它鲜明突出地写出眼前的景。

读完这首诗,掩卷闭目一想:一座花团锦簇的骊山,山上有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宫殿的千门万户正在一重重的依次打开。山下忽然尘土飞扬,一位使者正在快马加鞭,飞驰而来。行宫中的杨贵妃看到这里忽然笑了。一连串由远到近、由全景到特写的连续镜头,栩栩如生地、一个接一个地浮现在读者眼前这些景物都写得很鲜明,好象王国维说的:“语语都在目前。”这首诗隐,就是这些生动、明晰的景物背后,隐藏着一个故事;隐藏着作者对唐王朝最高统治者荒淫奢侈生活的揭露和指责。作者没有直讲故事,但他通过景物的描绘,暗中讲了一个杨贵妃爱吃荔枝,特别派人从千里之外生产荔枝的地方,日夜兼程送来荔枝的故事。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杜牧唐诗鉴赏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杜牧唐诗鉴 赏 【作品介绍】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唐玄宗轻信谎言而长期醉生梦死、安禄山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作胡旋舞等典型事件、场景,加以艺术概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原文】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⑴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一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注释】 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

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⑹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黄埃:马队奔驰踏起的尘土。 ⑺渔阳探使:《全唐诗》此句下注:“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 ⑻霓裳:《霓裳羽衣曲》,当时的宫廷舞曲,是唐玄宗根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舞曲十二遍亲自改编而成的。千峰:指骊山的众多山峰。 ⑼舞破中原:指唐玄宗耽于享乐而误国,导致安史之乱。 【白话译文】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赏析】 此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方派中使辅璆琳以赐柑为名去探听虚实。璆琳受安禄山厚赂,回来后盛赞他的忠心。玄宗轻信谎言,自此更加高枕无忧,恣情享乐了。“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正是描写探使从渔阳经由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情

过华清宫其一教案完整版

过华清宫其一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杜牧《过华清宫》(其一)教案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 2.把握本诗的思想感情。 3.把握本诗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诗的思想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学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1、明确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包括作者信息; 3、疏通全文,了解大意; 课堂教学 导入课文:同学们好,也许很多同学在电视剧中知道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也可能了解到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历史上很多诗人对导致安史之乱发生的两位主人公——唐玄宗与杨贵妃以及他们的爱情故事有着不同看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晚唐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其一),领悟作者通过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会对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一、范读全诗: 要求:注意听朗读时的感情,同时注意停顿 二、研读课文: (一)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另称杜樊川,有《樊川诗集》。其诗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其咏史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 (二)写作背景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长生殿就在此宫内,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绝。 (三)诗文解读 解释题目: (1)过:经过,路过 华清宫:地名,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赏玩之地。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导读:过华清宫①绝句(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②,山顶千门次第③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④,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 ①华清宫:唐玄宗和杨贵妃避暑之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华清池温泉区。 ②绣成堆:指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 ③千门:无数的宫门。次第:按顺序。 ④妃子笑:据说杨贵妃喜欢吃鲜荔枝,后岭南有荔枝树,名“妃子笑”。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杜牧 新丰①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②探使回。 霓裳③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释①新丰:今陕西临潼县新丰镇。 ②渔阳:今河北蓟县,当时为安禄山叛军驻扎的地方。 ③霓裳:唐玄宗时一种宫廷舞曲。 1.第一首诗首句从“长安”入笔,写之景。二句用“千门次第开”,为“荔枝来”作。

2.解说第一首诗的三、四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第二首诗首句“新丰绿树起黄埃”,先写之景,二句点出。 4.解说第二首诗的三、四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5.说说这两首在艺术手法上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1.回望铺垫 2.为了让皇帝获得杨贵妃动情的一笑,一路行人骑马飞奔,带起了一溜溜尘土,不知道的人,都以为这是传送国事公文,谁会想到是在给杨贵妃送来了南方的鲜荔枝。 3.路途渔阳探使回。 4.唐玄宗陶醉在宫庭乐曲声中,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直到安禄山叛军攻破中原大地,始才停止歌舞。 5.写的有因有果,讽刺辛辣,发人深思。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赏析

唐朝诗人杜牧过华清宫

唐朝诗人杜牧过华清宫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组诗作品,相信有不少人都读过这首诗作吧!那么如果你想深入地了解这首诗作的内容可千万别错过了整理的这篇文章哟!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⑴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⑵,山顶千门次第开⑶。 一骑红尘妃子笑⑷,无人知是荔枝来⑸。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一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⑽,倚天楼殿月分明⑾。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⑿。 作品介绍《过华清宫》这三首诗借古讽今,选取了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唐玄宗轻信谎言而长期醉生梦死、安禄山为唐玄宗和杨贵妃作胡旋舞等典型事件、场景,加以艺术概括,既巧妙地总结了历史,又深刻地讽喻了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创作背景】

这三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注释译文【注释】 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⑶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 ⑷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⑸知是:一作“知道”。 ⑹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黄埃:

过华清宫绝句

过华清宫绝句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一名官差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 红尘,把荔枝送到黄帝和贵妃避暑的华清宫。嗜食荔枝的杨贵妃 尝着鲜美清凉的荔枝,嫣然而笑。可外人谁能想到,那奔驰的驿 马是为了进呈荔枝而来。 驿马匆匆,人们以为是在传送国家大事,又有谁知道那些奔 波只是为了给妃子送荔枝。诗人将这两个镜头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揭露黄帝为宠爱妃子而无所不为的荒唐,鞭挞了唐朝统治者骄奢 淫逸的生活。 《过华清宫绝句》作者: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2,山顶千门次第开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4 新丰绿树起黄埃1,数骑渔阳探使回2。霓裳一曲千峰上3,舞破中原始下来4。 万国1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2。 注释(第一首) 1.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2.首句写从长安回望骊山,山如锦绣拥簇。骊山有东绣岭、西绣岭。 3.千门:夸张之语,言所有山门依次大开,以供送荔枝的马飞驰无阻。 4.妃子:指杨贵妃。乐史《杨太真外传》: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词意虽美而失事实。"《程氏考古编》亦辨其谬,近人陈寅恪亦复考证之。 注释(第二首)

高中语文《过华清宫》赏析

《过华清宫》赏析 过华清宫 杜牧 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注释】 1、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 2、绣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锦绣。 3、次第:按顺序。 4、一骑:指一人一马。 5、妃子:指贵妃杨玉环。 6、探使:帝曾使探试探安禄山反否,使受安金,言不反。 7、乱拍:安禄山肥,但能在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宫人拍节乱。 【题解】 本诗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据说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马从四川,广州给她运来。这首诗就是根据这件事写成的。 【作者】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因称杜樊川。工诗、赋、古文。诗学杜甫而有独创,

骨气豪宕,风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绝,为晚唐大家。也擅长创作咏史绝句。《过华清宫》便是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过华清宫》同题作品共有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诗八卷。 【品评】 首句“长安回望”四字极为重要。长安是当时的京城,明皇应在京城日理万机,妃子自应留在京城,因而飞送荔枝者直奔长安,而皇帝、贵妃却在骊山行乐!这就出现了“长安回望绣成堆”的镜头。唐明皇时,骊山遍植花木如绵绣,故称绣岭。用“绣成堆”写“一骑”遥望中的骊山总貌,很传神。次句承“绣成堆” 写骊山华清宫的建筑群。这时候,“一骑”已近骊山,望见“山顶千门次第开”;山上人也早已望见“红尘”飞扬,“一骑”将到,因而将“山顶千门”次第打开。紧接着,便出现了“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戏剧性场景。一方面,是以卷起“红尘”的高速日夜奔驰,送来荔枝的“一骑”,挥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则是得到新鲜荔枝的贵妃,嫣然一笑,乐不可支。两相对照,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前三句诗根本不提荔枝,压根儿不知道为什么要从长安回望骊山,不知道“山顶千门”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开,更不知道“一骑红尘”是干什么的、“妃子”为什么要“笑”,给读者留下一连串悬念。最后一句,应该是解释悬念了,可又出人意料地用了一个否定句:“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确,卷风扬尘,“一骑”急驰华清宫千门,从山下到山顶一重重为他敞开,谁都会认为那是飞送关于军国大事的紧急情报,怎能设想那是为贵妃送荔枝!“无人知”三字画龙点睛,蕴含深广,把全诗的思想境界提升到惊人的高度。 周幽王的烽火台也在骊山顶上。作者让杨贵妃在骊山“山顶”望见“一骑红尘”,并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读者产生联想,想起“褒妃一笑倾周”的历史教训的。 此诗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之间的戏剧性冲突为中心组织全诗,构思、布局之妙,令人叹服。

《过华清宫(其一)》教案

杜牧《过华清宫》(其一)教案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 2.把握本诗的思想感情。 3.把握本诗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诗的思想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学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1、明确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包括作者信息; 3、疏通全文,了解大意; 课堂教学 导入课文:同学们好,也许很多同学在电视剧中知道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也可能了解到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历史上很多诗人对导致安史之乱发生的两位主人公——唐玄宗与杨贵妃以及他们的爱情故事有着不同看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晚唐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其一),领悟作者通过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会对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一、范读全诗: 要求:注意听朗读时的感情,同时注意停顿 二、研读课文: (一)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另称杜樊川,有《樊川诗集》。其诗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其咏史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 (二)写作背景 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长生殿就在此宫内,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绝。

(三)诗文解读 解释题目: (1)过:经过,路过 华清宫:地名,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赏玩之地。 (2)过华清宫:经过华清宫 词语解释 绣成堆:指林木花卉建筑物像一堆堆锦绣。 次第:按顺序。 一骑:一人一马称一骑。 妃子:指贵妃杨玉环。 诗文分析 (1)首联: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 1.思考:为什么是从长安回望骊山?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送荔枝者直奔京城长安却不见皇帝和贵妃,只能回头送往他们的行乐之地骊山。诗人从侧面说明了皇帝终日作乐,不理朝政,昏庸腐朽的生活。 2.思考:如何理解“绣成堆”及其深层的意义? 明确:“绣”指的是骊山上的东绣岭、西绣岭,同时又指山上佳木葱茏,花繁叶茂,无数层叠有致、富丽堂皇的建筑,宛如一堆锦绣,这里用了双关的手法。这从侧面描写了唐玄宗对贵妃过于宠爱,以及其骄纵奢华、辜负民意、贪图玩乐的生活。 (2)颔联:山顶上,华清宫的门一扇接一扇地打开。 1.思考:这“次第”暗示了什么信息? 明确:“次第”暗示着有重要军政要事要禀报深宫中的皇帝。 2.思考:在这句诗中点睛之笔是哪个词?为什么? 明确:“千门”。首先“千”是数字虚用,不一定就是一千扇门,而是指很多扇门。描写了骊山上建筑群繁多,再次表明了统治者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的生活。也描写了送荔枝者的道路艰辛,表明当时封建统治下劳动人民的辛勤劳苦。 (3)颈联:一位骑手飞奔而来,赢得杨贵妃嫣然一笑 思考:第三句“笑”的背后有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这句暗用了一个什么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那个“笑”字背后包含着诗人满腔的悲愤,因为为了这美人的一笑,全国上下有多少人要伤心落泪啊。这里暗用了“烽火戏诸侯”的典故,目的在于讽刺唐明皇荒淫好色,为了一个妃子,不惜牺牲民力物力。 (4)尾联:没有人知道这马车上是载着贵妃最喜爱的荔枝来了。 思考:“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什么暗示含义?

杜牧的过华清宫赏析

杜牧的过华清宫赏析
杜牧唐七言绝句:《过华清宫》原文: 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过华清宫》参考注释: ①华清宫: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骊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游乐之地。 ②绣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锦绣。 ③次第:按顺序。 ④一骑:指一人一马。 ⑤妃子:指贵妃杨玉环 。 ⑥探使:帝曾使探试探安禄山反否,使受安金,言不反。 ⑦乱拍:安禄山肥,但能在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宫人拍节乱。 杜牧唐七言绝句:《过华清宫》赏析: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 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 腹之欲, 竟不惜兴师动众, 劳民伤财, 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扬贵妃的骄奢淫侈。 诗歌 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

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 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 有感于唐玄宗、 杨贵妃荒淫误国 而作的。 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 据 《新唐书·杨贵妃传》 记载: “妃嗜荔枝, 必欲生致之, 乃置骑传送, 走数千里, 味未变, 已至京师”, 因此, 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 《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 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长安回望绣成堆”, 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景色, “回 望”二字既是实写,又启下。诗人在京城眺望骊山,佳木葱茏,花繁叶茂,无数 层叠有致、 富丽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间, 宛如一堆锦绣。 蓦地升腾起一种回顾历史、 反省历史的责任感,由景而发历史之感慨。正是“山顶千门次第开”以下三句, 承上而来,是回顾历史。骊山“山顶千门”洞开写出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 奢华, 并给读者设下疑窦: “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末两句“一骑红 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答案。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当她看见“一骑 红尘”奔驰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却以为这是来传送紧急公文, 谁想道马上所载的是来自涪洲的鲜荔 枝呢!诗的结句既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安史之乱”的祸根。 咏叹天宝轶事,旨在警醒后来的君主,不要因贪图享乐而延误国事。但是, 诗人既未写“安史”乱起、玄宗仓惶出逃、马嵬坡演出悲剧的惨状,也没有罗列 玄宗游乐疏政、 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 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 “小事”突现出来,·4220·《唐诗 鉴赏大典》 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一骑红尘妃子笑”,把骑马飞奔,千辛万苦赶送 鲜荔枝的差官, 同贵妃嫣然一笑进行了绝妙的对比, 把如此严肃的历史主题在一 个“笑”字中形象表现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全诗以“回望”起笔,层层设置悬念,最后以“无人知”揭示谜底。这不仅 揭露了唐明皇为讨好宠妃的欢心而无所不为的荒唐, 同时以前面渲染的不寻常气 氛相呼应,全诗无一难字,不事雕琢,清丽俊俏,活泼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 蓄有力,确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