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毕业论文:促进中医药市场发展的对策

毕业论文:促进中医药市场发展的对策

学号:0611090429_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促进中医药市场发展的对策

——以深圳为例

TITL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 countermeasure -

Shenzhen

院系名称:管理系

专业名称:药品营销

学生姓名:钟凯

指导教师:王丽讲师

2012年5月

目录

摘要(中文) (1)

摘要(英文) (2)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意义 (1)

1.4研究方法 (2)

1.4.1文献研究法 (2)

1.4.2实地考察法 (2)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2)

2 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背景 (2)

2.1改革开放前深圳的中医药市场发展受阻 (2)

2.2改革开放后深圳的中医药市场获得进一步发展 (2)

3 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现状 (3)

3.1深圳市中医药资源配置情况 (3)

3.1.1深圳市中医医疗机构的现状 (3)

3.1.2深圳市中医药店的现状 (3)

3.1.3深圳中医药人才的现状 (3)

3.2深圳对中医药市场的管理现状 (3)

3.2.1深圳对中医药市场的发展投入逐年增加 (3)

3.2.2深圳对中医药市场秩序的管理日益严格 (4)

3.2.3深圳对中药产品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4)

3.3深圳政府对中医药市场发展做出的尝试和取得的成绩 (4)

4 深圳中医药市场存在的问题 (5)

4.1深圳消费者对中医药在态度方面的问题 (5)

4.1.1 深圳消费者对中药的偏见 (5)

4.1.2 深圳消费者对中药的认识不足 (5)

4.2深圳对中药产品的质量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5)

4.2.1 深圳对外来中药材的质量监控欠规范 (5)

班面细致的质量监管分级可谓是难上加难。 (5)

4.2.2深圳对本地中成药的质量监控力度不够 (5)

4.3深圳对中医药市场在药品价格的管控方面的问题 (6)

4.3.1 深圳对一般常用中药的价格管控力度不强 (6)

4.3.2深圳对名贵中药的价格管控存在漏洞 (6)

4.4深圳政府对中医药市场的投入不足 (7)

4.4.1深圳对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投入不足 (7)

4.4.2 深圳缺乏中医药专业的人才且对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7)

5 促进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的对策 (8)

5.1加强对中药知识的宣传推广 (8)

5.2加强对市内中药的质量监控 (8)

5.3加强对市面中药产品的价格管理 (8)

5.4加大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投入 (8)

6 结论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综述 (12)

参考文献 (17)

促进中医药市场发展的对策——以深圳为例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渐渐与国际接轨。中医药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对国际医药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保证我国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先进性,确保我国中医药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地位,成为我国需要迫切重视的一个问题。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国家发展的探路石和模板,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模式具有促进我国中医药市场发展改革的作用。本文对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行的研究,通过翻阅文献、翻查过往新闻、实地探访、口头访问等方法,了解到目前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的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能够促进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中医药市场;深圳;发展;对策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ountermeasure - Shenzhen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graduall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As Chin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to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system has had a huge impact and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How to ensure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nature, to ensure that Chin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ales.The advantage of the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become our country needs urgent attention of a subject.Shenzhen as the forefro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of units and templates, shenzhen development mode of Chinese medicine with promote our country'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role.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of shenzhen, through the paging through literature, looking through the past news, field visit, oral access method,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zhen advanced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romoting Chinese medicine market in shenzhe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zhen;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1绪论

目前中医和中药已成为国际医药的研究对象和国际医药市场的发展潮流,但我国的中医药理论研究和中医药市场发展都存在被国外超越的危险。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发展中医药市场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应当身先士卒,努力实践,积极为国内其他省市等地区提供优秀的发展经验,努力促进全国中医药市场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本研究旨在通过了解深圳市中医药市场的背景与现状,探讨目前深圳中医药市场所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1.1研究背景

我国对中医药的使用和研究溯及年代久远,中医药主导我国用药治疗近四千年。然而自鸦片战争结束,刚创建不久的西医药开始流入中国。西医在我国扎根落户并迅速发展的同时,中药却受战火波及和政府错误发展方针的影响,中医药发展开始停滞并走向衰退。

[1]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次将发展中医药列入了中国宪法,并进行了多次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培养了大批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同时还开设了西学中培训班让国外医师学习中医药的先进技术。但是目前我国药品市场受西药主导,国内中医药市场以“一边倒”的形式被西药市场所压制。事实上,就结果而言这类事态的发生本是可以避免的,就现状而言中医药市场所面临的不良态势也是可以逆转的。

1.2研究目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等方面获得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医药市场等方面日趋完善,但据有关资料显示[2]目前我国中药市场面临重重危机,可谓是处在“内忧外患”的状况。国外对中医药的发展研究开始出现赶超中国的形式,甚至有人提出若中国不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国外中药充斥国内市场,学习中医药要到国外学习的可怕假设,中医药文化复兴比其他复兴更加重要,因为它关乎民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中医药作为在我国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因此,如何让我国中医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市场发展并在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发扬光大,促进中医药市场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我国目前所要面对的一项重大问题。

1.3研究意义

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深圳设立。从此,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现代化建设先行先试的地区。深圳处在条件得天独厚,《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2011年深圳GDP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香港、上海和北京三个老牌发展城市,深圳作为受改革开放影响建立的新兴城市,所做出的成绩全国瞩目。在中医药市场方面,深圳长期受香港中医药发展的正面影响,当地政府长期重视对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建设,通过多次实验和改革,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成功,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突破。深圳中医药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经验对全国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与借鉴意义。

1.4研究方法

1.4.1文献研究法

此次调查过程中除过于国内中医药发展的有关文献外,重点收集了深圳的相关发展历史,深圳政府对中医药市场发展制定的法规政策,网络、报刊等媒体针对深圳中医药市场的有关报道等方面的内容。对所收集的文本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并结合亲身体会和所见所闻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1.4.2实地考察法

本次研究对深圳市部分市区医院、社区药店、中药药房进行了实地探访,同时还对现场部分业者及消费者进行了口头访问,收集并整理了不少关于深圳中医药市场具体细节状况的资料,为本次研究提供了不少实事依据。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对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整合调查资料理清目前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所处在的具体情况,与国内中医药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对比,从资源配置、市场秩序、产品质量、消费者态度、政府政策等方面出发,综合分析目前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及发展措施,提出更加符合当前发展利益的创新建议。

2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背景

2.1改革开放前深圳的中医药市场发展受阻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是偏远荒凉小镇、边陲渔村。其实是对深圳的历史误读。事实上早在夏、商年代,深圳便是百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其后,西晋永嘉之乱发生,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中医药知识也随着客家族的移民在古代的深圳扎根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在19世纪中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和清政府的落败,使临近深圳的香港等地区沦为英国殖民地,西药经香港流入广东省内多个地区,深圳医药市场首次出现中西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香港地区成为殖民地后,当地民间组织并没放弃中国传统产业,致力对中医药进行发展和研究并取得各项突破,深圳临近香港也因此得益。受香港中医药发展的影响,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坚决与资本主义划清界限,在深圳与香港地区交界竖起围栏并设立哨所和驻扎军队,深圳与香港之间的中医药市场交流就此断绝。随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对全国、知识、科学、教育等方面造成巨大破坏,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也由之走向低谷。

2.2改革开放后深圳的中医药市场获得进一步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思想为核心,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次年,深圳成为中国先行试点的经济发展特区之一。受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在大量国内移民和国外企业入驻深圳的同时,各种国内外文化思想也在深圳传播并融合,其中深圳受国外文化的冲击尤为激烈,西医在深圳迅速崛起并飞速发展,成功占据深圳市医药市场的主导地位。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进程仍需进一步提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深圳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中医医生数和中医床位数别离为1.3人、

1.01张,与同年全国和广东省平均数比较差距较大,远低于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财地区,乃至低于西部经济欠发财地区。而且深圳还存在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不健全,部分中医医疗行为欠规范,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亟待加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难以发挥,中医西化、弱化、边缘化等一些问题[3]。在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颁布中医药地方法规,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递交议案、提案,建议制订相关条例的情况下,深圳迫切需要一部完善的规章制度来引导和促进深圳中医药市场的正常有序的发展。2006年中医药条例被列入深圳立法工作计划,次年《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起草工作正式开始进行。

3 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现状

3.1深圳市中医药资源配置情况

3.1.1深圳市中医医疗机构的现状

目前深圳有各类卫生机构2600家,其中中医医疗机构309家,占全市医疗机构的11.8%,各类大型医院130余家,其中公立中医院有四家包括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深圳市罗湖中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除深圳市中医院位列三级甲等水平外,另外三家均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深圳同时还拥有四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一家中药专科医院,11家中医门诊部和270多家中医诊所。另外,深圳除中医院外的大部分公立医院均设有中医科室或中药治疗专科,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

3.1.2深圳市中医药店的现状

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共计有6408家药品零售企业药店,其中有不少知名中药企业如中联、万泽、同仁堂、海王星辰等入主深圳并设立连锁药店,其中还有不少直接向消费者出售中药材的传统大药房。另外除中药专营药店外的绝大部分药店均达到深圳政府提出的中成药销售许可要求,为深圳市民购买中药提供方便。

3.1.3深圳中医药人才的现状

为发展深圳中医药市场,长期以来深圳民间组织与政府致力于对本地中医药人才的培养。1983年20余名深圳市中医院中医药人员自发组织形成深圳早期的中医学会,并把中医药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咨询论证和技术攻关等活动作为工作重点,为社会各界提供中医药知识方面的指导和援助。目前深圳市中医药学会成员人数达到了1300余人,遍及深圳市、区和镇的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以及民营医疗机构。另外,由深圳政府制订的《实施中医药强市人才培训工程暨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自2010年10月开始实施,旨在开展中医药专家临床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中医药市场的人才培训工程。同时,深圳政府积极与其他城市展开中医药教学合作及学术交流,努力吸引更多的中医药专业人才来深发展,目前深圳中医执业医师(含中西医结合及助理执业医师)已超过2617人。

3.2深圳对中医药市场的管理现状

3.2.1深圳对中医药市场的发展投入逐年增加

2011年深圳政府对中医药市场的投入达到400多万元。2012年,深圳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市场发展的经费投入,卫生部门增加了中医特色专科补助项目。据深圳市卫生

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透露,预计2012年深圳政府在中医药方面的经济投入将超过1200万元。

3.2.2深圳对中医药市场秩序的管理日益严格

针对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中药材掺伪、伪制及以次充好 [4],以及部分中成药生产质量标准不高的问题[5],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深圳市政府对本市中医药市场进行严格管理,定期清理市内《药品经营许可证》过期未补的零售药店,积极取缔无证经营及未获许可销售有关中药的行为,严厉打击中药市场中的制假、售假等违法活动。同时,为增强民众对中药的信心,让市民能放心购买中药,由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启动的信用评价体系,对全市药品零售企业分守信、警示、失信、严重失信四个等级进行信用评价,将失信及严重失信等级药店的相关信息通报给全市广大消费者。另外深圳还制定了《深圳市医疗机构“放心中药房”》标准,积极举办“放心中药房”评选活动,为消费者能买到更优质廉价的中药提供便利。

3.2.3深圳对中药产品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国内中药产品存在的品种真伪优劣状况混乱,中药商品规格、等级混乱及缺乏划分标准,药品的产地、生产日期、流通状况不明,药品贮藏缺乏管理、包装不规范等问题[6],针对此类市场乱象,深圳制定并实施了对中医药产品的编码管理系统,对本市常用的1298种饮片和704个中药方剂进行编码,将繁多杂乱的中药简化为数字表达,实现了一物一名,一名一码,物、名、码的统一,实现了方药的自动划价、自动取药,减少因划价员或药师理解偏差引发的错误给药,并实现了对医院中药用药情况的实时精确监控。同时,针对目前中成药生产集中度低,药材生产完全依靠外地进口,对于药材品质的过程控制不到位,对炮制用的辅料缺乏质量要求,缺乏内在质量控制标准和检测要求,饮片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7],深圳对市面销售及用于中成药生产的中药材质量标准按照有效成分、杂质含量等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药材质量档次划分更为细致,标准涵盖药材种类更多,从源头上保证市面中药材和中成药的品质。

3.3深圳政府对中医药市场发展做出的尝试和取得的成绩

2009年,深圳出台《深圳市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规定,《标准》要求坐堂中医只能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开展诊疗或者使用针灸、推拿、拔火罐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一律不得使用西药。在药店坐堂行医的医生需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还必须在中医坐堂医诊所进行注册。此外,药店设置的诊室必须独立隔开,诊室不超过两个,每个诊室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从此,深圳市全面开禁药店的“中医坐堂”行为。

2010年7月深圳首部较为完备的中医药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诞生,作为深圳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中医药法规,同时也是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第一部中医药法规,该《条例》的颁布实施再次成为全国之创举,为全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起了重要指引和探讨作用。《条例》对深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和指导作用。各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加重视,市、区政府对中医院或其他中医医疗机构,在财政拨款等方面支持力度加大,新筹建了区属中医院或择址重建区中医院,

中医医疗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中医人才得到不断引进,队伍不断壮大。

2011年深圳再做新尝试,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中医院等多家单位联合起草《中药采购规范》、《中药养护规范》、《中药方剂给付饮片规范》、《中药饮片煎煮规范》和《中药饮片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5项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这些中医药系列技术规范是《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重要的配套技术规范,将为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和信息化、增加中医药服务的透明度、保障中药用药安全,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作用。

4深圳中医药市场存在的问题

4.1 深圳消费者对中医药在态度方面的问题

4.1.1 深圳消费者对中药的偏见

深圳购买使用中药的人群结构[8]和国内基本类似,深圳消费者对中药存在偏见和不信任的情况主要在80年代前出生的深圳市民身上体现。深圳市目前国内最大的移民城市,据统计1979年深圳常住人口约为31.41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截至2011年10月底,深圳登记在册的非户籍人口1280万人,户籍人口274 万人,深圳市实际居住人口已超过1500万。深圳外地移民人口数众多且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因此深圳市民对中医药的态度受国内普遍对中医药的态度[9]的影响十分深刻。以80年代前出生的深圳市民为主体,普遍存在认为持有中医名号的是大部分是骗子,中药都需自行熬煮炮制过程繁琐耗时,中药治疗基本难见成效,找中医吃中药不如找西医吃西药等想法。

4.1.2 深圳消费者对中药的认识不足

提到中药,大部分深圳消费者所能想到的只有用中药材长时间熬制出来的又黑又苦的药汤,又或者如云南白药的外用跌打药及如保心安油等的外用药油。深圳消费者对中药材及中成药严重缺乏了解,许多消费者对中药材、中成药的种类、用法一无所知,其中以80年代后为主体的消费者这类情况最为突出。受上一辈人不信中药、不用中药的影响,深圳大部分80年代后出生的消费者自小就缺乏接触中药、认识中药的机会,加之家中长期只用西药对西药形成购买习惯[10],更不会去购买使用本就缺乏了解的中药。另外,因为对中药缺乏认识,少部分深圳消费者盲目听信一些广告宣传不负责任的对重要作用过分夸大的信息,致使中药的滥用、误用[11]等行为的发生,进一步恶化消费者对中药的态度。

4.2深圳对中药产品的质量监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深圳对外来中药材的质量监控欠规范

深圳作为全国全国首个无农村建制的城市,并不具备生产本地中药材的能力,市面流通使用的中药材全部要从国内其他地区进口,因此深圳中药材质量深受国内中药材生产质量的制约。目前国内中药材生产还存在品种的真伪优劣状况混乱,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混乱、缺乏划分标准,药材的产地、生产日期、流通状况不明,药材贮藏缺乏管理、包装不规范等问题[12]。面对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中药材产品,深圳政府要做到全班面细致的质量监管分级可谓是难上加难。

4.2.2深圳对本地中成药的质量监控力度不够

目前深圳的中成药现代化炮制技术[13]已基本成型,对中药产品的贮藏管理[14]等方面也

基本达到有关学者所提出的具体要求[15]基本做到对中成药生产过程和产后储存的安全监督管理。但中药的本身的特殊性[16],决定了中成药质量不能像西药般光看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中成药作为采用天然药材为生产原料的复方药剂,中成药质量深受药材质量、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中成药的质量监控光从过程和结果入手是不够的,还要对所采用的原料药材进行质量监控才能有效保证中成药产品的质量及疗效。目前深圳市面流通的大部分中成药产品其包装上只标有产地、采用的药材种类等基本信息,对采用药材的相关资料只字未提。不少深圳药企其生产销售的药品存在原料药材产地、质量等具体信息不明的状况,这是深圳市面中成药质量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

4.3 深圳对中医药市场在药品价格的管控方面的问题

4.3.1 深圳对一般常用中药的价格管控力度不强

近几年,国内消费者对中药的冷淡态度回暖,认为看中医比看西医省钱,用中药比用西药的价格划算等想法渐渐在部分消费者心中形成,深圳消费者也不例外。因此对深圳政府而言,稳定市场中药价格[17]对提升中药销量促进中医药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深圳的中药产品却长期需依赖内地进口,国内中药价格对深圳中药品价格影响十分剧烈。收中药材种质资源危机的影响,国内中药价格连年上涨,加之近几年的自然灾害连年并发国内部分中药材产地受灾害影响而产量下降,当前国内市场如三七、党参、麦冬、茯苓等常见中药材价格浮动剧烈,中成药生产成本也随之上涨。另外,部分老牌中医药企业如同仁堂等[18]凭借自身固有的信誉优势和市场占有有事,刻意抬高产品价格,扰乱市场秩序。面对这些情况,深圳采取了药品价格调控、药品分级定价等策略,但面对整个国内中医药市场,深圳终究还是有心无力。

4.3.2深圳对名贵中药的价格管控存在漏洞

名贵中药之所以“名贵”,在于其疗效更强、主治范围更广、资源数量更稀少,因此名贵中药比一般常用中药销售量更好,价格更高,更受消费者欢迎。深圳名贵中药价格受产区资源枯竭、流通渠道经销商众多、人为恶意炒作等因素影响,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以冬虫夏草为例,以下是当前国内虫草价格的数据:

表4-1中国市场冬虫夏草价格表

据悉,深圳地方专卖店的虫草售价比该标准价格高出30%~50%,一般零售药店的虫草售价比该标准价格高出50%~100%,同仁堂等大型药店药房的虫草价格是该标准的两到三倍。

另一方面,部分中药生产企业钻市场规则的漏洞,通过把名贵中药产品作为礼品的手段,大肆太高产品价格,部分名贵中药产品由药品上升到了奢侈品的高度,深圳市面甚至出现了价格达到数万元的天价燕窝、天价人参、天价虫草等不正常产品的现象。

4.4深圳政府对中医药市场的投入不足

4.4.1深圳对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数次的地区合并及区域再划分,现在的深圳已成为全市总面积1952.84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市。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区范围,目前深圳仅有四家大型公立中医院,四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一家中药专科医院,11家中医门诊部和270多家中医诊所,中医医疗机构的平均密度和服务覆盖面积严重不足。根据资料,2011年深圳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587亿元,其中用于中医药投入的资金仅有四百余万元;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预计支出1,709亿元,其中用于中医药发展投入的仅为一千二百多万元。深圳对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的不重视和资金投入的不足将严重制约中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

4.4.2 深圳缺乏中医药专业的人才且对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受中药配伍、副作用[19]等因素的影响中药的使用比西药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相对全市超过1500万的人口数量,目前深圳具备相关中医资格的人员不超过三千,难以满足全市的中医药知识指导的需求。当前深圳拥有的高等院校基本不具备培养本市中医药人才的能力,地方中医院及中药学会所培养的中医药人才也只是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的需求。深圳中医药人才的不足,对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中药的行为产生严重的制约,阻碍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

5 促进深圳中医药市场发展的对策

5.1 加强对中药知识的宣传推广

要让本市消费者对中药有正确且全面的认识,深圳市有必要加强对中药的正面宣传与知识普及等活动的举办,让广大深圳消费者认识中药,进一步了解中药的种类、功效、用法、副作用等基本常识,改变多数消费者对中药的错误认知,纠正部分消费者对中药存在的偏见,杜绝中药的误用、滥用等有损中药信誉和形象等错误行为。要让深圳消费者充分认识到,当前通过现代化手段生产的中药产品其疗效和效率不比西药差,部分甚至超过西药所能达到的水准,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有信心购买并使用中药,促进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

5.2 加强对市内中药的质量监控

要解决深圳药品质量深受国内中药材市场产品质量制约的状况,建议深圳政府建立专供本地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强中药材质量管控,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与中药产区跨地区合作交流等手段,为深圳药材市场提供指定的生产商,确保市面流通的中药材质量的良好和稳定。同时,建议深圳政府对所有在本市生产的中成药产品进行原材料质量监督,定期对本市中药生产企业的生产采购药材进行质量检验,坚决取缔原料使用药材的质量不合格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从源头开始抓起,彻底保证深圳市面流通的中药产品的质量,让消费者能够安心购买中药。

5.3加强对市面中药产品的价格管理

为解决目前中药产品价格混乱的现象,深圳政府有必要对目前市面的中药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价格等级划分,明确中药产品零售价格的相关参考标准,对炒作药价、哄抬药价等违背药品定价原则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制定新的政策法规协助导正深圳中医药市场的药品价格。另外深圳政府还应积极协助促进中药产品的产地直销活动,通过减少中间商降低额外成本等方法控制市场药价,让深圳消费者不为中医药治疗所消耗的开支而烦恼。5.4 加大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投入

深圳政府有必要加强对市内中医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现存中医医疗机构各方面职能,增加市内中医医疗机构数量,加大中医药医疗服务的有效覆盖面积,为消费者找中医看病提供方便。另外深圳政府有必要加强本市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建议吸收更多具有发展潜质的初级中医药人才到深圳学习深造,建议深圳政府设立属于本市的中医药专业高等院校,培养属于深圳的中医药人才,为更多使用中药的消费者提供正确的指导,加强中医药在卫生医疗领域方面的影响力,促进深圳中医药市场稳步向前发展

6结论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首批经济发展特区,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发展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甚至可与国外不少发达城市相比肩。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深圳对本市中医药市场的发展进行了不少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为国内其他省市等地区的中医药市场发展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对全国的中医药市场发展都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促进深圳中医药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国家中医药市场发展水品的稳步提高,提升我国的民族荣誉和国际影响力。目前深圳中医药市场在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凸显出许多存在的问题,针

对这些问题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能够促进深圳市中医药市场的进一步的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中国中医药发展现状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9577431.html,/view/b917c4c49ec3d5bbfd0a7411.html

[2]易运文,杨必坤.中药发展面临三大机遇四大危机.中国医药报.2007年/12月/6日.第

A03 版

[3]李军德等编.我国现代大中药产业链发展现状与问题.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3月.

第26页.

[4]张继.中药材掺伪、伪制及以次充好问题现状分析.北京中医药.2008年2月.第27卷.第2

期.第130页.

[5]李莉.温秋菊.浅析中药材市场的现状与中药材质量问题.中国医学创新.2009年7月第6

卷.第19期.165页.

[6]周华蓉等编.30种贵重及大宗常用药材品种的市场流通现状调查.中国现代中药.2010

年4月第12卷.第4期.3页

[7]中国中药行业运行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财经界封面文章;2007年第10期

[8]宋燕,卞鹰.医院住院病人中药应用分析.中国职业药师·合理用药.2011年2月第八卷.

第二期.3页

[9]百度文库.走出信任危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9577431.html,/view/05bb3b5abe23482fb4da4c61.html

[10]王淑玲,李斌.探析消费者用药行为提高药店销售成功率.中国执业药师.2009年.第6

.中药滥用危及健康和安全. 中国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11期.54

[12]马洪伟,谢明.中药市场调研内容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5月.第9卷.第3

[13]刘燕玲.鱼腥草事件引发中药制剂产业危机——中药现代化面临考验.中国医药导报;

2006年8月.第3卷.第22期.12页

[14]郭秋菊.医院中药贮存保管问题的几点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1

[15]叶洪辉,王银良,陈向明.浅谈医院中药的贮存保管.2010年12月14日收稿

[16]梁高山,吴文博.论中药的定义与特征.陕西中医.2008年.第29卷.第7期

[17]张淑丽,陈春,刘建.浅析中药价格与市场稳定性的关系.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3月第

九卷.第八期.342页.

[18]李璐瑒.买“贵”的无奈.首都医药.2009年2月(上).7页

[19]梁和.科学认识“中药不良反应”.保健.2009年4月下.35页.

[20]万红.4C策略在中药产品营销中的应用.中国市场.2010年7月第28期.89页.

[21]王军.药店的机会.中国药店.2010年.第八期.41页.

[22]李战.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

第03期

[23]百度百科.深圳.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9577431.html,/view/3329.htm

[24]百度百科.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9577431.html,/view/4583669.htm

致谢

本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王丽讲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构思、选题、开题到论文的结稿整个过程中都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水平、高尚的师德风范、睿智的学术思想、勤奋踏实的科研作风、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对作者的信任与支持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矢志难忘。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尊敬的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还要特别感谢父母给予我莫大的关怀、支持和鼓励,正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使我拼搏进取,顺利地完成了四年的大学学习。

综述

摘要:目前中医和中药已成为国际医药的研究对象和国际医药市场的发展潮流,然而我国作为拥有悠久中医药历史的国家,国内中医药市场却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其正常有序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药的生产与管理、中药市场环境、消费者态度、国家有关政策四个方面分析我国中医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中医药市场;发展;对策

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如今中医药发展正面临重重危机。在南方中药港2007国际论坛上曾有专家指出,中医药发展必须破解四大危机:理论传承危机,种质资源危机,产品创新滞后危机,国际竞争加剧的危机。[1]中医药市场作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事实上,目前我国中医药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国中医药市场所要面对的问题。马洪伟,谢明通过对中医药市场特性的调查研究,得出了:中医药市场营销环境,具有确定与不确定、可控制与不可控制、机会与威胁同时并存等极其复杂的特性的结论。[2]因此要促进我国中医药市场的发展,必须从整体出发,分多个层次分析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我国中医药市场的现状

简单回顾一下有关历史,鸦片战争后刚创建不久的西医药开始流入中国。此后,西医逐渐取代中医,在整个医疗事业中占据了主导乃至统治性的地位。[3]解放初期,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有文件规定,中医不许进医院,中医必须学习西医,要用西医的学术改造中医,使中医药面临灭绝的边缘。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家各方面建设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中医药发展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八十年代初我国首次将发展中医药列入了中国宪法,培养了大批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同时还开设了西学中培训班让国外医师学习中医药的先进技术。但是,现今我国中医药市场仍存在许多不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李军德、黄璐琦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目前我国中医药市场还存在产业链短,整体水平不高,资源保护与利用不协调,中药质量有待加强,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4]从事实来看,我国中医药市场发展并没有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仍需进一步的开拓发展

二、我国中药的生产与管理

产品和原材料是整个市场的源头,其质量的好坏和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因此,如何保证中药材和中成药两者的生产质量和管理力度,对促进我国中医药市场的发展尤为重要。

1.中药材的生产管理

我国中药材的生产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种质资源危机,二是生产销售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当前前我国中药材资源情况令人担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中近80%种类来源于野生资源,由于监控系统的缺失和野生药材的无序采挖,导致野生中药资源急剧减少,大量物种濒于枯竭。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在1992年公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所收载的398种濒危植

物中,药用植物达168种,占4 2%。以利用野生植物为主的300~400味常用中药中,有100多种出现资源量急剧下降。大部分野生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正沿着“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而走向衰竭。少数中药野生个体濒临灭绝,个别中药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5]

关于中药材的销售管理方面,张继[6]从中药材市场中抽取菟丝子等九种常见中药材和冬虫夏草等九种贵重中药材,通过对共计十八种中药材的中药材掺伪、伪制及以次充好的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后得出结论,认为目前中药材市场的管理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对中药材管理方法盲目套用西药的终端产品管理模式,非法药市的打击取缔力度仍有不足,药材检验、监督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药材经营者的中药材鉴别能力、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经营知识存在不足,国家政府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2.中成药的生产管理

中成药的身产管理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中成药研究的方向问题,中成药现代化生产的问题和中成药生产的质量标准问题。

我国目前的中成药生产研究活动有不少存在致命的方向性错误。梁高山,吴文博[7]认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防治疾病的药物,复方是按中医理论和组方规则制成的方剂,是中药用药的主要形式,与在西医防治疾病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西药和西药复方处方有着不同的药学和治疗学原理。他们在对中药的定义与特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天然药物的被普遍使用,对中药和西药的区分和界定变得越来越模糊。目前有不少企业对中成药泡制的研究走入歧途,仿照西药盲目以化学成分论中药而忽略了中药性味归经、君臣佐使等配伍原则,使生产过程脱离了中药理论思想的指导,其生产出来的药品自然难以冠上中成药之名。

中成药的现代化生产作为一项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课题,可以说正处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状态。刘燕玲[8]通过对鱼腥草注射液停产事件进行调查,认为我国目前在中药药剂成分研究、新药方的开发、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副作用控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药品安全性与生产现代化成为许多制药企业所面临的两难抉择。

中成药生产的质量标准凸显中药的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中药是不被中医药市场所需要的,我国现行的中药质量标准出现了明显的不科学内容,直接阻滞了中医药的发展。张贵君[8]在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课题中指出了我国现行中药质量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现行中药标准主要是药材的标准;用化学单体来标定或控制中药的质量是科学知识的错误;规定的中药标准物质(化学对照品)不是中药本身,不能体现疗效特征;中药栽培品的质量评价是中药质量标准发展误区的畸形产物。中药质量标准及其标准物质作为影响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要用临床中药学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中药,并划分出以“组分中药”为中心质量标准。

3.中药材、中成药的贮存管理

贮存和保管是中药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前的最后一种时空停留,是生产商对待销中药的一种管理形式。郭秋菊[9]对医院中药贮藏保管问题的分析指出:中药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但贮存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中药贮存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其质量,临床疗效,

甚至是患者的生命安全。中药的贮藏保管与西药存在决定性的不同,西药生产以化学成分为核心,因此可以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进而延长其贮存期限,而且由于其化学成分主导,西药质量不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与西药相比,中药作为以天然物质成分为主导的药品,由于受配伍原则的影响难以对药品进行防腐加工,同样药品质量也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进而产生变质。叶洪辉等[10]认为要从贮存环境、入库查验、分类保管三方面出发,通过严格有效贮存管理手段保证中药材和中成药品质和疗效。

三、我国中医药市场的市场环境

市场作为产品流通不可缺少的渠道途径,良好的市场环境能有效促进产品的流通,进而促进整个市场的发展,而混乱的市场环境则会对市场发展造成阻碍。

1.中医药市场的流通管理

李莉、温秋菊[11]通过分析认为地方政府对中医药市场的管理重视性认识不够,尤其是中药材质量方面的管理力度要特别加强,合法药市与非法药市依然有并存现象。同时还指出,经营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经营人员流动性大;非法或违规经营的势头得不到有效遏止;地方中药材市场任意经营与国家标准同名异物或极易混淆的药材,致使地区习惯药材跨地域经营现象普遍;盲目对中药材进行野生变家种或非地道产地药材栽培,造成某些栽培中药材质量严重下降等问题成为影响中医药市场流通的不安定因素。周华蓉等[12]对30种贵重及大宗常用药材品种的市场流通现状调查,结合中药流通市场存在问题,提出四项加强中药材市场流通环节监管的建议:对药材专业市场的经营者实行执业资质管理,加强对流通期间药材的信息管理,加强药材专业市场自身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加强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的研究制定。

2.中医药市场的价格管理

目前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一些老字号药企如同仁堂其[13]中药价格要远高于其他同类的中药。针对目前我国中药定价混乱的情况,张淑丽等[14]对此进行了研究。中药价格难以界定和统一规划,受中药的鉴定检验不足、种植质量参差不齐、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对中药价格的一刀切,对生产设备较好、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不利,容易造成企业生产质量下滑、劣质药充斥市场的后果。另外,我国中药资源的严重透支促使中药成本上升,加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要求纳入目录的中药一律降价20%,一些经多道程序加工成的中成药被迫连续降价,许多药企蒙受巨大损失,致使目前我国中医药市场出现“一等药材出口,二等药材做饮片,三等药材制成药”的怪现象。

四、我国消费者对中药的态度

消费者是整个市场的终端,万红[15]曾提出医药企业必须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4C理论作为其主导思想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怀仁、新兴等药业采用多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策略,在目前面临重重困难的中医药市场中脱颖而出取得巨大进步。[16]消费者作为我国中医药市场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药的态度直接影响中医药市场各个环节的发展。

1.消费者对中药的认识误区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在目前的求医思维中,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个“定论”:西医见效快,中医见效慢;西医治标,中医治

本。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只能治疗没有生命危险的轻症,只能是西医无法治疗时无奈的选择。[17]许多消费者对中药存在偏见和疑虑,在一份关于医院住院病人中药应用的调查[18]中发现青壮年人群信任和使用中药的比例远低于老年人群,而无工作者和退休人员更喜欢使用中药,这也体现了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中药存在“中药治疗不如西药快”的错误认识。另外受中药不良反应报道频发的影响,加上对中药副作用等方面认识上的不足,部分消费者对中药产生盲目恐惧的心理。[19]

2.消费者对中药的用药误区

王艳美、李伟[20]指出近期出现许多有关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报道,但究其原因,是部分消费者在用药过程中缺乏中医药理论的指导。目前不少消费者在自主购买中药实施自我药疗时,忽视中药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联合用药的现象,这不但会使中药疗效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王淑玲、李斌[21]通过对消费者用药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消费者用药误区包括过度依赖药物作用、偏听偏信、盲目进补、迷信打针比吃药好、盲目认为中药副作用少、用药马虎大意、滥用中药、盲目联合用药、认为药用得愈多愈好这多个方面的问题。

五、国家对中医药市场的有关政策法规

李战[22]在对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的研究中提到:当前我国相关法律对中医药的保护不够。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全面有效地保护中医药,存在层级低、分散、针对性不强等不足,有将中医药保护纳入西医保护框架之嫌,阻碍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只有《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和《中医药条例》是专门针对中医药而制定的,但由于立法层次低于法律,难以发挥其全面而有力保护中医药的作用。而《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则主要针对品种保护,而非权利保护,难以有效激励竞争和创新。其它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主要是针对西医药来制定的,但却同样适用于中医药,因此许多规定不仅没有保护中医药,反而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此外,其它法律如《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对于中药复方、散于民间的秘方验方等也很难提供有效的保护。我国政府应在《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保护中药的专门法律,并通过修改专利审查指南,建立一套针对中医药的专门审查标准,来专门保护中医药产业。

六、促进中医药市场发展的对策

我国中医药市场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傅青主[22]认为中医药市场的危机根源不在于某一环节或某一层面的问题,而是我国传统产业在现代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全面落后。要促进中医药市场发展发展,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1.完善中药生产管理制度

首先要对中药的生产、炮制、贮存、检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确保中药产品的质量水准。其次要积极对中药现代化发展进行探讨与研究,通过中医药理论的正确指导,努力提高当前中药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标准。

2.创造良好的中医药市场环境

通过严厉打击中医药市场存在的不法经营和违规经营行为,保证中药在市场中的顺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