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塞利姆·阿布《文化认同性的变形》萧俊明译《第欧根尼》1999年第01期

1塞利姆·阿布《文化认同性的变形》萧俊明译《第欧根尼》1999年第01期

1塞利姆·阿布《文化认同性的变形》萧俊明译《第欧根尼》1999年第01期
1塞利姆·阿布《文化认同性的变形》萧俊明译《第欧根尼》1999年第01期

文化认同性的变形

塞利姆?阿布 著

萧 俊 明 译

十年前,《人与社会》杂志以“认同性的形式”为题出了一期专刊。[1]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围绕着文化认同性展开讨论的,但是就其主旨而言是去“批判‘认同性’的形式进而对一个极为不确切的概念提出质疑。”[2]最近,《人类科学》出了一期题为“认同性与身份”的专刊,[3]探讨了个人身份、家庭身份、社会身份以及职业身份,只是从侧面无关宏旨地谈到了文化认同性。最后,在法兰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政治社会学》手册中,[4]作者对文化认同性所固有的民族性大加斥责,并对民族集团展开了批判,甚至到了否定其客观存在的程度。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因此而认为文化认同性概念是一个陈旧的概念,与现在已经了无关系?

读罢这些批判,我们认识到受到质疑的是对文化认同性的扭曲,即某些意识形态将这一概念强加于当前的语言而产生的扭曲。无论是从民族集团、民族国家这个层面上还是从超民族整体的层面上来考虑这一概念,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话语所具有的特征不仅是现象所特有的甚至改变了现象的形式和性质。认同性的“固定性”,文化的“同质性”,文化认同性的“实质性”

以及其他特性使得民族性成为了种族主义的委婉说法;当然这一切都是由于批判而从所谓话语分析这一文学样式那里产生了的一种幻象。某些社会学家或政治学家进而毫不负责地否认文化认同性概念所指的现象,而且让人类学家大为吃惊的是,他们对于我们能够去把握的这个概念工具甚至不屑一顾。

自1981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文化认同性的三重维度———历史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强调文化认同性的动态性和关联性,强调文化认同性的流动性和变形。我们还分辨了可以作为政治目的之对象的多种“类型”的意识形态操纵。[5]随后的研究使得研究现象的方法以及把握现象的各个方面所借助的概念工具更加完善。这里对文化认同性的主要特征作一重述也许不无裨益。因此我们不妨简要地分析一下文化认同性的基础,亦即民族性的意义与作用———形式多样变化无常的民族性起着参照点的作用;还要分析文化认同性的变形,亦即连续不断的变态过程,这个过程既对文化认同性产生影响又被文化认同性具体化。

文化认同性的基础

文化认同性基本上是指民族性。民族性是指一个集团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历史或起源以及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尽管其历史或起源经常被神话化,其文化遗产从未是完全同质的。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共同要素是有关的集团所表现出的鲜明特征,而且其他人也认为如此。同样重要的是这些民族集团是由殖民政权或当地政权为了经济和政治目的而制造并加以剥削的。一方面,这些集团并非无中生有;另一方面,重要的是民族认同性具有极化和扩大经济或政治秩序冲突的性质。最后,我们知道民族集团既非“实质的”,亦非“原生的”,因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集团可以通过“合并”或“组合”而合为一个集团;反过来讲,一个民族集团可以由于“分裂”或“增生”而分化为两个或更多的集团。[6]因此,极力强调民族性的这些虚构特征,以此作为否定其存在或重要性的理由,是枉费心机。[7]

正如一个美国人类学家所指出的,民族感是“永远存在的”:“尽管它形式多变,名称不一,但是它没有死亡,一直生存下来,20世纪的城市居民要

比他自己认为的更接近于其石器时代的祖先。”[8]为了把握作为文化认同性之基础的民族性的多种形式,需要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对它进行考察:对于民族集团的相对同质的文化遗产的爱戴,对于一个民族集团融合于其中的国家所具有的多少是同质的文化遗产的依附,同一个由确立的民族集团或国家组成的超民族整体所具有的共同文化特质的关联。[9]不言而喻,我们所说的实体———民族集团,民族国家,超民族整体———的文化由于构成实体的社会阶级,职业范畴以及地区特殊性的作用而分成为各种亚文化。但是,在人类学家看来,这些决定因素是次要的;从方法论上讲,为了便于分析可以将它们搁置一旁。

民族集团之所以不同于国家是因为它不是通过政治组成的,这就是说,它不具有一种国家结构;而国家则将“各类人整合为一个市民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存在使得国家的内部和外部行动合法化”。[10]民族集团号称具有一种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象征着它的历史;反过来它的某种要素,如语言、宗教或种族指标,象征着这种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可以反映出这个民族集团的起源,或者是作为起源而流传下来的。例如,由16个民族—宗教村落共同体(基督教和穆斯林)构成的黎巴嫩国家就是如此。文化遗产可以是一种先前民族依附的重构残余,南北美洲的移民集团就是如此。文化遗产也可以是在历史进程中发生的民族分化或融合的结局,瑞士侏罗山区以民族—文化特殊性为由与伯尔尼州脱离就是分化的一例。融合的例子见诸于前苏联。那里不但有欧洲血统的民族集团,还有其他一些民族集团,后者往往愿意与最具有民族—文化亲合性的强大邻邦同化。[11]民族—文化遗产,无论其起源如何,形式如何,一致性如何,皆为民族集团的认同性意识提供了一个基础,并且培育了一种差别感:它本身就说明自己不同于其他。

然而,民族认同性与文化认同性只是在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在当今这种原始部落是假设的)才可能形成一致。每一个民族集团都与一个国家结为一体,它与这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共有着一种文化。因此,它将其民族—文化认同性与其国家的文化认同性区分开来是不无道理的。看一看一体化的国家便不难发现,文化认同性远远未达到认同。无论就北美和南美国家而言,还是就从一开始就是由移民构成的澳大利亚而言,无论是就不同来源的移民热潮如今正方兴未艾的欧洲国家而言,还是就始终是多民族的亚非

国家而言,公民们所认同的国家文化并不是其民族集团所爱戴的文化,而只能被视为一种综合文化。北美的“熔炉”意识形态和拉丁美洲的“熔炉”意识形态的可取之处在于为移民的文化贡献开辟了道路并且确立了一种综合文化观。如今在西方风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同样的意味,只是有些微小的差别而己。

不过,以上所提到的意识形态都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它们“是按照A+B +C+D=N这一公式以文化综合来代表其自身,这个公式中的N是指一种全新的文化和一种认同性,即一种“新人”的推论;而真实的综合是按照A+ B+C+D=A’这一公式发生的,这里的A’是指由非本土文化加以丰富、更新和改造的主导文化和认同性”。[12]综合只是由主导文化来操作的。在多民族国家,各种单一文化实体按照明确的界限分割开来,多元论纯粹是名义上的。尤其对一些已经分裂的国家而言,如苏联和南斯拉夫,情况确实如此。瑞士的情况亦是如此,它明确地将自己划为一个由民族集团构成的联邦。至于那些由两个民族或两个社区构成的国家,如黎巴嫩、比利时、爱尔兰,无论它们是否有语言或宗教界限,两个社区的民族—文化认同性都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性产生着持续不断的重要影响;就黎巴嫩而言,组成社区的各个亚群体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民族性,从共有的历史遗产这个意义上而言,最终可以在整合为不同的国家的民族集团中,甚至在不同国家的公民当中,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或意识。那些由于创建了民族国家而分裂为两三个或几个实体的有民族特征的“一类人”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伊朗库德人,伊拉克库德人,土耳其库人,法国法国人,比利时法国人,瑞士法国人等等)。某些共有着一种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历史和传统的“一类人”亦是如此,他们由于一场大规模的移居和迁移运动而分散到世界各地(犹太人和美洲人)。最后,一些由于征服或殖民化的影响而有着一种共同语言或宗教的国家也是这样一种情况(“阿拉伯国家”,法兰西共同体国家,英联邦国家)。然而,对于一个超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程度显然是经济、政治或精神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所起的作用,有关的实体保持这种关系是受利益驱使。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世界各地的所有犹太人尽管已同许多不同的国家及其文化形成一体,但是始终称自己是“犹太人”。所有操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尽管属于文化差别甚大的国家,但是同

样是永远地忠于“阿拉伯国家”。而在部分或完全操法语的国家和除一个国家之外全部操同一种语言的拉丁美洲国家,情况则完全相反,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则显得相当模糊。

如果说从社会学的观点去看,文化认同性表现为一种集体现象,即至少表现在三个不同层面同时被划定为许多不同实体的集体现象,那么从心理学的观点去看,个人的全球文化认同性则似乎是一个由各种特殊的认同性构成的多变的集合体,这些认同性同他与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背景是一致的。一位法国人可以将两个或三个认同过程结合为一体:他是法国人或欧洲人,或他是布列塔尼人,法国人和欧洲人。一位法裔加拿大人可以同时是魁北克人或阿卡迪亚人、加拿大人或北美人。一位黎巴嫩人可以将四个层面的认同结合为一体:他是黎巴嫩人,属于某个确定的宗教团体,是基督徒或穆斯林,除了对其国家忠诚不渝之外,他还与阿拉伯或西方文化世界联系在一起。而每一个背景都具有特定的文化模式。在日常生活中,主体根据他必须面对的具体情境与这些关系中的某一个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模式达成认同。其实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认同本身具有同样的密度或同样的文化意义,而是意味着主体根据他在某一背景中的不同利益关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认同来进行交换。最后,重要的是指出,文化模式产生于个人与之达成认同的每个实体,它们始终处于互动之中,在个人身上培育了以综合或混合的方式构建的新模式,并且受到个人的其他身份的制约:性身份,家庭身份,社会身份及职业身份。

文化认同性的变形

文化认同性的动态性及其变形表现在不同文化群体的交往之中以及随后的涵化过程,而无论这些群体在同一个国家共存的历史根源是征服史还是民族主义史,是殖民史还是移民史。还必须指出的是,涵化过程的取向是受相互交往的群体的性质和规模制约的,涵化过程的节奏是受群体各自文化之间的差别制约的。[13]但是产生了一种确定的多元文化情境的历史的类型,这种情境所蕴涵的群体的范畴,以及所存在的文化的种类只是提供了涵化现象及其文化认同性带来的变形的社会学条件。涵化过程本身只能按照生活经验的心理学特点从其自身的表现中来把握。而且还必须懂得如何将

涵化分离出来,区别涵化概念与整合概念的不同,因为二者往往被混为一谈。整合是指所研究的群体嵌入全球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涵化则指全部文化碰撞,亦即涵化在整合的所有层面上所承受的文化碰撞;涵化之所以要承受文化碰撞是因为它的文化与主导文化以及其他所存在的文化不断地进行交往。

罗歇?巴斯蒂德区分了物质涵化与形式涵化。[14]前者对“心理意识的内容”产生影响但对“思维和感觉方式”无所触动。物质涵化是一种跨文化环境所产生的第一代人所具有的特征。我们已经看到了物质涵化在两种不同情境中的影响:一种情况是在成年时进入了接收他们的社会的黎巴嫩移民,另一种情况是两个瓜拉尼印第安人部落进行一种有计划的但是自己操作的整合。[15]无论就哪一种情况而言,主体为了避免彻底的同化以及因同化而可能产生的文化萎缩病状,自发地将其世界分为两个并置的领域:第二关系领域,即他的工作领域,他在这个领域中所采取的行为模式是他想与之整合的社会的行为模式;第一关系领域,即家庭和民族集团这个狭小环境领域,他在这个领域维护了他的思维和感受模式。这种情境使主体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态。一方面,他从一种文化代码转向了另一种文化代码;另一方面,他以原生文化代码去重新解释新文化的内容。

关于物质涵化,多米尼克?施纳珀尔做出了一种新的区分,即文化的核心与其边缘的区分。“就移民而言”,她写道,“参与经济生活伴随着一种私人生活;在私人生活中,边缘要素懂得从文化上与全球社会的规范相融合,同时让文化的核心保持不变……文化系统的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区分不是永远不变的,它的改变取决于民族集团意识到其自身以及因此而意识到其局限性的原生文化和历史环境”。[16]这种区分的可取之处在于具体地确定了物质涵化概念。因此,它可以在涵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准确地确立文化借用与文化抵触的各自位置,因而可以对重新解释的范围和意义进行定位。当我们必须去理解主导规则以及规则为了证明这种双重行为而作的解释的意义时,就是这样进行区分的;瓜拉尼人在整合和涵化过程中是如此,在选择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时是如此,在求助于萨满还是请医生时亦是如此。更为微妙的是定居蒙特利尔的黎巴嫩移民的例子。他们为了尽快地与接受社会融为一体,选择了一个全部是魁北克人的地区定居。据他们自己承认,他

们绝对需要到同胞朋友家作客,每月至少两次,而且作客的时间都很长,这样他们得以重温家乡的光景从而抵消接收社会的规范给他们施加的压力。[17]

形式涵化对思维和感觉方式产生影响。R.巴斯蒂德写道:“它导致感觉形式,理解形式及意识形式的转变和变形。”[18]移民的子女是在接收社会出生的,或者是在幼年时来到这里,所以他们不再采取他们父母的那种一分为二的办法。他们在很小的时候便不得不内化了两种同时存在的文化系统,一种是祖国的文化,也就是最终在民族集团中吸收的文化,另一种是接收国的文化,即在学校和公共生活中吸收的文化。两种文化的对立必然产生冲突,这种文化冲突使他们感到烦恼。两个瓜拉尼人村的儿童在其村庄发展和整合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同样如此:在双语学校,在卫生院,在校园,在操场,他们不断地与阿根廷教师和教练进行交往;通过后者他们学到了全球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而这些规范和价值观与他们仍然依恋的家庭和部落文化系统截然不同。但是,为了搞清主体所经历的文化冲突的意义和范围,必须将冲突概念与我们经常给予它的消极涵义区分开来。即便是在一种单一文化环境中,也不会出现没有冲突的发展,不解决这些冲突便不会有发展。

不仅如此。对于主体来讲,一种综合文化认同性的形成恰恰是以这种内化了的文化冲突为其前奏,尽管这似乎可能有些荒谬。事实上,正如我们在论述移民的第二代所写道的,“与人们对于涵化过程可能持有的简单化观念相反,从一种文化代码转向另一种文化代码既不是直接的亦不是即刻的。移民的子女要经历一个短暂的活跃阶段,其间他们试图去解决冲突,拒斥其父母的文化而接受接收社会的文化,同时无意识地将主导文化在同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以及移民文化在重新解释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模式融合在一起。”[19]父辈们所经历的物质涵化与子女们所经历的形式涵化之间的差别在于对后者来说重新解释改变了方向:因此恰恰是原生文化的特质被重新解释为新文化代码的一种功能,而不是相反。

重新解释现象隐藏着变迁连续性的奥秘。变迁使得处于跨文化情境中的主体有了一种在变成他人的同时又仍然是自身的矛盾感觉。让我们继续以移民为例。经历了物质涵化过程的成年移民以其自己的思维和感受方式

重新解释了他在接收社会所习得的新的文化特质,因此他感觉新的文化丰富了其原初的文化认同性。他的子女则不同,他经历的是一种形式涵化,由于他是从其父母那里接收了祖先的文化而且是根据其现时的文化来重新解释其祖先的文化,所以他感觉是把来自其祖先文化的原生成分带给了他自己的文化,所在国家的文化。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只有文化交融的社会条件有利于他是其中一员的民族集团的整合,涵化过程以及随后而来的文化认同性的变形才会是一条和谐之径。如果其民族集团被视为少数民族或受到鄙视,如果其民族集团被看作为单纯的劳动力,如果其民族集团遇到了潜在的或公开的敌视,那么主体的调节机制便有受到严重影响的危险,从而阻碍了他与全球社会的整合,因此也阻碍了他的涵化。这种消极过程可能产生各种类型的认同问题,不仅是文化认同问题而且是个人认同问题。

3333

文化认同性的动态性在涵化过程中显示出来,它表明人类不允许将自己化归为由一种确定的文化所规定的特殊存在。人类不是一个个单一的个体,相互之间各有不同,他们能够超越其社会文化条件,甚至对自己的文化或其他人的文化所固有的价值观提出质疑。如果他们具有这种能力,那么他们同时是具有普遍性的理性存在,而且所有人类在这一点上都是相似的,他们自然要取向于共同“人性”所产生的价值观。更确切地讲,这些价值观产生于“理性和自由存在的平等原则”;[20]这一原则铭刻在普遍和先验意识当中,也就是说,这种意识,用康德的话来讲,乃是“所有意识之同一。”作为理性意识的自然视域,这一普遍原则所起的作用是为主体对一种文化的价值进行判断提供了一个标准。具体地讲,它表现为一种调节原则,支配着文化之间的鉴别比较,指导着处于一种跨文化情境中的主体在每一种现存文化中进行辨别,分辨出对人类或者说对人性而言善或恶、好或坏的东西。

当诸如莫里斯?巴雷斯或约瑟夫?德梅特尔这样的民族主义理论家以国家律令,即强加给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存在的公民的律令,取代道德律令时,即向所有作为理性和自由存在的人类提出的律令,他们抽离了前者的两个维度,从而使这个存在可以逃离其社会文化条件作用:他单一的不可还原于其他任何人的个人特质,他对规定了其人类同一性的普遍性的想往。[21]

当代激进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家在否认普遍价值观的存在而肯定所有文化的等值时,他们同样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有多少文化就有多少道德规范,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理性和内在理由,每一种文化都要求维持其个性以防涵化的危险。[22]这无非是要求国家或民族集团将自身构建为封闭的社会,将个体还原为其社会存在,将他封闭于其文化的狭小范围内。[23]与这种观念相对立的观念认为社会应该借助涵化而普遍开放。R.巴斯蒂德写道:“正是涵化将封闭的社会转变为开放的社会;文明之间的碰撞,相互渗透以及相互哺育是进步的因素,也是弊病的因素(如果确实出现了弊病的话);文明的碰撞只不过是扭转文化动力的方向”。[24]因此,正是涵化使个体的文化认同性变形,使个体取向于去发展其人类同一性。

毕竟,肯定文化认同性的意义在于寻求承认文化认同性。欲望的本质就在于需要得到承认,亦即得到接受,得到评价,得到爱。我们需要如实地被承认,承认我们之间的差别。其实,就不能作为存在而产生的消极动力而言,欲望的同一性就在于需要得到承认,因为欲望是对他人的欲望的欲望。因此文化认同性乃是“同一与他者的活的辩证法;按照这一辩证法同一本身就是对他者开放。这一悖论的基础在于意识的主体结构:自我意识,黑格尔写道,乃是‘对于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换言之,个体意识所固有的同一与他者的辩证法不仅尽力要从其他个体回到自身,而且要从他文化回到自己的文化,最终从一个属于人类的绝对视界,亦即始终呈现给意识的视界,回到自身。”[25]

Séli m A B O U:T H E M E TA M O R PHOS ES O F

CUL TU RA L ID EN TI T Y

(DIO GEN ES N o.177,1997)

注:

[1]“认同性的形式”(La Mode des identités),见《人与社会》(L’Homme et la S ociété),国际社会学研究与综合杂志,新序号第83期,巴黎,1987。

[2]同上,第7页

[3]“认同性与身份”(identitéet identités),见《人类科学》(Sciences Humaines),第15期,1996年12月—1997年1月。

[4]D.科拉,《政治社会学》(S ociologie politique),巴黎,1995,第461—465页。

[5]见S.阿布,《文化认同性:技术间关系与涵化问题》(L’identitéculturelle.Rela2 tions interethniques et problèmes d’acculturation),Anthropos,1981,1986,巴黎,1995;尤见第一和第三部分。

[6]D.霍罗威茨,《民族认同性》(Ethnic Identity),收入N.格拉泽与D.莫伊尼汉主编的《民族性,理论及经验》(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坎布里奇,1975,第115页。

[7]D.科拉倾向于此,见注4,第463—465页。

[8]M.戈登,《美国生活中的同化》(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纽约,第115页。

[9]我们将文化定义为“行为、思想和感受模式群,这些模式构建了人类在其同自然、社会以及绝对的关系中所进行的活动”。这些模式是遗产,即文化的过去,与人类活动,即根据日常生活的挑战不断将资料重新具体化的活动,之间的中项。正是这种操作限定了有生命力的文化,转向于未来的文化。

[10]D.施纳珀尔,《公民社区:国家的现代观念》(La communautédes citoyens.Sur l’idée moderne de nation),巴黎,1994,第28页。

[11]见R.派普斯,《苏联的民族性问题》(Nationality Problem in the S oviet Union),收入,第461页。

[12]S.阿布,《文化认同性》,1992年6月,4890/11。关于这方面,D.施纳珀尔发现,即便在那些使文化多元论成为一种官方学说的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多元文化的行动的边际性和符号性;在澳大利亚,我们可以看到源于英国和新教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形式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加拿大,源于英国和法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形式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见《评论》(Commentaire),“多元化的法国?”(La France pluraliste?),“欧洲与法国”(L’Europe et la France)专辑,第11卷,第41期, 1988年春季号,第226页。

[13]关于这一问题,见S.阿布,《文化认同性》,4890/7—9,13—16。

[14]R.巴斯蒂德,《近与远》(Le prochain et le lointain),巴黎,1970年,第138—139

页。

[15]关于第一种情况,见S.阿布,《连根拔掉的黎巴嫩》(Liban déraciné),1978/ 1987。关于第二种情况,见《回到巴拉那》(Retour au Parana),巴黎,1993年。

[16]D.施纳珀尔,“现代性与涵化:关于移民劳工”(Modernitéet acculturation.A propos des travailleursémigrés),见《交流》(Communication),第43期,“文化的繁衍”(Le Croisement des cultures),第157—158页。

[17]见S.阿布,《魁北克黎巴嫩新移民研究》(Contributionàlπétude de la nouvelle émigration libanaise au Québec),魁北克,1976年。

[18]R.巴斯蒂德,见注14,第138页。

[19]S.阿布,见注12,4891/3,关于这个“短暂的活跃阶段”,参见《文化认同性》第三章:“关于一种涵化的民族精神分析”(Ethnopsychanalyse d’une acculturation)。

[20]这是E.韦尔在《政治哲学》一书中对自然权利所下的定义。《政治哲学》(Philosophie politique),巴黎,1971年,第35页。

[21]我们非常熟悉巴雷斯的这一论断:“对于任何与法国有关的事情的判断都要由民族主义决定”。德梅特尔更为明确地指出:“1795年的《宪法》,与此前各种宪法一样,是为人而制定的。然而,世界上并不存在人。我一生中只见到过法国人、意大利人和俄国人。多亏了孟德斯鸠,我甚至知道某人可能是波斯人,但是就人而言,我从未宣称曾经遇见过他;如果他存在,那么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关于法兰西的思考》(Considération sur la France)巴黎,1936年,第81页。

[22]对于涵化的最为刻薄的批评来自皮埃尔?克拉斯特,他毫不客气地谴责了“这种令人厌恶的退化,即愤世嫉俗者或土著人毫不犹豫地称之为涵化的退化。”见《政治人类学研究》(Recherches d’anthropologie politique),巴黎,1980年,第32页。毫无疑问,克拉斯特指的是种族文化灭绝,土著美洲人往往沦为牺牲品;但是,即便在这种背景下,并非所有的涵化经验在历史进程中都是消极的,在当今也是如此。

[23]对于激进相对主义学说的揭露与批判,见S.阿布,《文化与人权》(Cultures et droits de l’homme),巴黎,1992年,尤见第31—40,68—74,113—119页。

[24]R.巴斯蒂德,《梦想,恐惧及疯狂》,(Le r^e ve,la transe et la folie)

[25]S.阿布,见注12,4891/12。

2000——2001英语考研翻译真题及解析

2000 第一段 Governments throughout the world act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welfare of their people depends largely on the economic strength and wealth of the community. 71)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this requires varying measures of centralized control and hence the help of specialized scientists such as economists and 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s. 72) Furthermor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strength of a country’s economy is directly bound up with the efficiency of its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and that this in turn rests upon the efforts of scientists and technologists of all kinds. It also means that governments are increasingly compelled to interfere in these sectors in order to step up production and ensure that it is utilized to the best advantage. For example, the may encourage research in various ways, including the setting up of their own research centers; they may alter 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 or interfer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astage of natural resources or tap resources hitherto unexploited; or they may cooperate directly in the grow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projects related to science, economics and industry. In any case, all such interventions are heavily dependent on scientific advice and als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power of all kinds.

2010年中山大学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及其答案解析

财教创办北大、人大、中、北外授 训营对视频集、一一保分、、小班 2010年中山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真题答案 育明教育梁老师提醒广大考生: 历年考研真题资料是十分珍贵的,研究真题有利于咱们从中分析出题人的思路和心态,因为每年专业课考试不管在题型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很高的相似度,考研学子们一定要重视. 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联系育明教育梁老师,我会为根据各位考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part I Vocabulary and Grammar 6. B 2. D 3. B meteorologist 气象学者 4. D 5. A 6. D except 后排除的内容与主语往往是同一类的,而except for 后所排除的内容与主语往往不是同一类的。例如,试比较:All the buildings are excellent except this one./All the buildings are excellent except for their location. (all 和glimmer 不是同一类事物) 7. B 8. A 9. D 10. B 11. B 12. A The child reached out a hand towards the apple . Judy reached into her handbag and handed me a small printed leaflet...朱蒂把手伸进提包,拿出一张小的印刷传单给我。I reached across the table and squeezed his hand...我把手伸到桌子的另一边,捏住他的手。13. A 14. B 15. D 16. B apt, liable, prone: 三个词都含“易于的”意思, 它们只能作表语, 不能作定语, 后面都接不定式。apt 是常用词, 尤其是用在口语中, 表示“有...倾向的”、“易于...的”, 如: He is apt to get excited over trifles.他容易为小事而激动。liable 指“易于产生某种(对主语)不利的后果”, 因此常用于警告, 如:Y ou're liable to get cold if you are not careful.你若不当心就有可能感冒。prone 侧重主语(往往是人, 极少用于物)的本性, 使之“倾向于”(某种弱点、错误或不良行为), 如:He was prone to anger.他易于发怒。17. D 18. B 19. A 20. A 21. B 22. C 23. B 24. D 25. D 苦恼的;难过的;哀伤的Someone who feels wretched feels very unhappy. 26. D insurance rate 保险费率 27. B excessively accommodating/excessively meticulous; fussy/They were exceedingly kind. 28. B 29. B 30. A PART II T ext A 31. C 32. B 33. A 34. C 35. D

1998年英语一真题翻译

199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文章翻译 Part I (略) Part II Cloze Test 直到最近,大多数的历史学家对工业革命仍然颇有微词。尽管他们承认从长远角度讲,工业革命已大大地提高了一般人的生活水平。然而他们坚持认为,工业革命在1750和1850年间引起的直接结果是给英国大多数人民带来了普遍的贫穷和苦难。相比之下,他们把在此之前从1650到1750的一百年看成是一个繁荣富足的时期。尽管那个时候英国还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农业国家。 然而,人们通常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和经济学专家已指出两件事情:一是1650至1750年间以显著的贫困为特征;二是工业革命不但没有加重这种贫困,反而使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Part ⅢReading Comprehension Passage 1 很少有像巨型大坝那样的伟大成果如此吸引人们。也许是因为人们倍受洪水和干旱的摆布,所以驾驭洪水的想法特别地强烈。但是被吸引有时也意味着盲目,有几个巨型大坝工程就有弊大于利的危险。 大坝给人们的教训是大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但这个教训并没有阻止建立巨大而强劲的大坝,它们已经成为国家成就和人们努力表现自己的象征。埃及由于建造了阿斯旺大坝而巩固了在阿拉伯世界中的领导地位。土耳其在力图进人第一世界的努力中也包括了修建Ataturk大坝。 但是大坝不会像预期的那样产生效果。例如,阿斯旺大坝阻止了尼罗河的洪水泛滥,但也使埃及失去了洪水带来的肥沃的淤泥——这些损失的所有回报仅仅是一个充满了病患的大水库,它现在沉积了如此多的淤泥,以致于发不出电了。 但是,控制洪水的神话仍在继续。本周,在文明的欧洲的中心,斯洛伐克与匈牙利就是为了多瑙河上的一座大坝引起争端,差点动用了军队。这个巨大的工程可能会带来其他大坝通常造成的问题。但斯洛伐克正在要求脱离捷克而独立,因此需要建一座大坝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与此同时,尽管银行的顾问们说大坝将给普通大众的生活带来困苦和环境的破坏,但世界银行还是贷款给印度修建Narmada大坝,这事后被证明是个大错。受益的是权力阶层,但也无法保证。 对大坝造成的影响和控制洪水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恰当而科学的研究才能帮助解决这些冲突。即使不修建这些巨型大坝,水利发电、洪水控制和农田灌溉也都是可能做到的,但是当你相信神话的时候,你就很难做到合理和科学,世界应

2010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全文翻译超详解析

201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试题答案与解析 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一、文章题材结构分析 本文是取材于新闻报道,叙述了猪流感的爆发,产生的严重影响以及政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首段和第二段简 述了猪流感的爆发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第三段引用专家的观点,认为瘟疫并不严重。第四段和第五段以墨西哥及 美国的情况为例,说明了猪流感的严重性和致命性。第六段叙述了联邦政府针对猪流感的具体措施。 二、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上文提到“…was declared a global epidemic…”,根据declare 的逻辑(“宣布为”),可知应该选D 项 designated“命名,制定”,而不是C 项commented“评论”,这是典型的近义词复现题目。2.【答案】C 【解析】本题目可依据“句意”找到意思线索,选出答案,难度在于出处句是个长难句。本句的理解应该抓住alert、 meeting 和a sharp rise 三者的关系,根据after a sharp rise 可知是rise(“病例数的增加”)是meeting(“日内瓦专家 会议”)的原因,由此可推导出alert 并非是meeting 的原因,而是结果,即meeting 使得alert 升级。根据上述分析 可以排除B、D 选项,B 项activated“激活,激起”,D 项“促使,引起”,此两项的选择都在讲alert 导致了meeting 的召开。而C 项followed 意思是“紧随,跟在……之后”,体现出after 的逻辑,完全满足本句rise 之后是meeting, meeting 之后是alert 的逻辑,所以是正确项。而A 项proceeded“继续”,属不及物动词,不可接宾语,用法和逻辑 用在此处都不合适。 3.【答案】B 【解析】本题目应该关注并列连词and,从并列呼应来看:空格后的表达in Britain…对应前面的in Australia, 所以空格处rising _____ 应该对应a sharp rise in cases(“病例数的剧增”),因此空格处是“数量”的逻辑才对。A 项 digits“(阿拉伯)数字”,不表示数量,不能与rising 形成搭配;C 项amounts“数量”,常修饰不可数名词(此处指 的是cases,可数名词);D 项sums“金额,款项”,不能用于表达“病例数”。B 项numbers “数量”,修饰可数名词(如: large numbers of cases 大量的病例),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此处句子开头的“But”是重要的逻辑线索,与上文意思(第二段)形成对比反差。上文的关键性表达 如“heightened alert”、“emergency meeting”和“a sharp rise in cases”都在讲述猪流感的严重性,所以根据But 和in

2005年-2016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汇总

05 It is not easy to talk about the role of the mass media in this overwhelmingly significant phase in European history. History and news become confused, and one's impressions tend to be a mixture of skepticism and optimism. (46)Television is one of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feelings are created and conveyed-and perhaps never before has it served to much to connect different peoples and nations as is the recent events in Europe .The Europe that is now forming cannot be anything other than its peoples, their culture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With this in mind we can begin to analyze the European television scene. (47) In Europe, as elsewhere multi-media group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successful groups which bring together television, radio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publishing houses that work in relation to one another. One Italian example would be the Berlusconi group while abroad Maxwell and Murdoch come to mind. Clearly, only the biggest and most flexible television companies are going to be able to compete complete in such a rich and hotly-contested market. (48) This alone demonstrates that the television business is not an easy world to survive in a fact underlined by statistics that show that out of eighty European television networks no less than 50% took a loss in 1989. Moreov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will oblige television companies to cooperate more closely in terms of both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49) Creating a "European identity" that respects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which go to make up the connecting fabric of the Old continent is no easy task and demands a strategic choice - that of producing programs in Europe for Europe. This entails reducing our dependence on the North American market, whose programs relate to experience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ur ow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we must concentrate more on co-productions, the exchange of news, documentary services and training. This also involves the agreements between European countries for the creation of a European bank will handle the finances necessary for production costs. (50) In dealing with a challenge on such a scale,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Unity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and if I had to choose a slogan it would be "Unity in our diversity." A unity of objectives that nonetheless respect the varied peculiarities of each country.

1考研英语翻译真题精练精讲

2001年考研英语翻译真题精练精讲 一、全真试卷 In less than30years time the Star Trek holodeck will be a reality. Direct links between the brains nervous system and a computer will also create full sensory virtual environments,allowing virtual vacations like those in the film Total Recall. (71)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72)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television,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According to BT s futurologist,Ian Pearson,these are among the developments scheduled for the first few decades of the new millennium(a period of 1000years),when supercomputers will dramatically accelerate progress in all areas of life. (73)Pearson has pieced together the work of hundreds of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to produce a unique millennium technology calendar that gives the latest dates when we can expect hundreds or key breakthroughs and discoveries to take place. Some of the biggest developments will be in medicine,including an 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and dozens of artificial organs coming into use between now and 2040. Pearson also predicts a breakthrough in computer-human links. “By linking directly to our nervous system,computers could pick up what we feel and,hopefully,simulate feeling too so that we can start to develop full sensory environments,rather like the holidays in Total Recall or the Star Trek holodeck,”, he says.(74)But that,Pearson points out,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at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 fully electronic human befo 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 Through his research,Pearson is able to put dates to most of the breakthroughs that can be predicted. However,there are still no forecasts for when faster-that-light travel will be available,or when human cloning will be perfected,or when time travel will be possible. But he does expect social problems as a result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 boom in neighborhood surveillance cameras will,for example,cause problems in2010,while the arrival of synthetic lifelike robots will mean people may not be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ir human friends and the droids.(75)And home appliances will also become so smart that controlling and operating them will result in the breakout of a new psychological disorder—kitchen rage. 二、翻译题解 (71)Therewill be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thatwill disablethem when they offend. 句子拆分: 拆分点参考:分词,标点符号,连词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解读: 1)主干结构是带双主语的存在句: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and cars... 2)两个主语都带有定语:第一个主语television chat shows的定语是过去分词短语hosted by robots,第二个主语cars的定语是介词短语with pollution monitors。

历年考研英语翻译常考词汇汇总

历年考研英语翻译常考词汇汇总 A Abstract n.摘要,概要,抽象adj.抽象的,深奥的,理论的 Accelerate vt.&vi.(使)加快,(使)增速,n.接受速成教育的学生 Achievement n.成就;成绩;功绩,达到;完成 Acquire vt.得到,养成,vt获得;招致,学得(知识等),求得,养成(习惯等),捕获,Action n.作用,动[操]作,行动,机械装置[作用],(小说等中的)情节 Activity n.活动,活动的事物,活动性,机能,功能 Actually adv.现实的,实际的;目前的;明确的,有效的 Additional adj.增加的,额外的,另外的 Advance vt.&vi.(使)前进,(使)发展;促进,vt.提出 Advantage n.利益,便利,有利方面,有利条件;优点;优势, (网球等)打成平手(deuce)而延长比赛后一方先得的一分(攻方所得称advantage in,守方所得则称advantage out) Agree vi.一致;相合同意,赞成约定,允诺,答应,相宜,调和,符合,和睦相处 Almost adv.几乎,差不多,差一点;将近 Amount n.量,数量,数额,总额,总数vi.合计,共计 Approach vt.&vi.接近,走近,靠近;vt.接洽,交涉;着手处理;n.靠近,接近,临近 Appropriate adj.适当的,恰当的;vt.挪用;占用;盗用 Argue vt.&vi.争吵,辩论;vt.坚决主张,提出理由证明,说服,劝说 Arise vi.&link v.呈现;出现;发生;vi.起身,起来,起立 Aspect n.方面,方位,朝向 Assert vt.声称,断言,维护,坚持 Assume vt.假设,臆断,猜想,假装,担,担任,就职

2015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解析

2015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解析 一、来源:今年的文章来源于An outline of American history(1954)(《美国历史纲要(1954年英文版)》),是其中一章The Colonial Period(殖民时期)的节选。这个符合历年来翻译的考查规律,往往都是从书籍中节选段落进行翻译,内容相对于阅读而言,相对于2014年“贝多芬”而言,有些难懂。 二、难度:5句话共151词,相当平稳。其中48题最长,35词;50题最简单,24词。可以说,不同基础的同学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部分,不至于在这个题上一分未得。 三、句型特点:今年的5句话中,有2句(46,48)是简单句,另外3句(47,49,50)是复合句。其中的复合句无一例外都考查的是定语从句的翻译,并没有涉及到其他从句类型。简单句中考查最多的也是后置定语的翻译。所以,中公考研考前为大家预测的难点中,定语的翻译是绝对考点和重点。 四、逐题详解: 46) This movement, driven by powerful and diverse motivations, built a nation out of a wilderness and, by its nature, shaped the character and destiny of an uncharted continent. 重点词组:out of a wilderness(摆脱荒凉),by its nature(就其本质而言,从本质来说),uncharted(未知的;图上未标明的)。 结构分析:整个句子是一个简单句,由and并列谓语动词built和shaped。driven by powerful and diverse motivations是后置定语,修饰movement;out of a wilderness是后置定语,修饰nation;of an uncharted continent是后置定语,修饰character and destiny。 参考译文:这项运动,由多种强大的动机驱动,建立了一个摆脱荒凉的国家,并且从本质上来讲,塑造了一块不为人熟悉的大陆的性格和命运。 47)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product of two principal forces—the immigration of European peoples with their varied ideas, customs,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act of a new country which modified these traits. 重点词组:product(产物),principal(主要的;首要的),peoples(民族),impact(影响) 结构分析:句子的主干是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product of two principal forces,破折号解释说明forces。of European peoples with their varied ideas, customs,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是后置定语,修饰immigration;of a new country which modified these traits是后置定语,修饰impact,其中包含一个定语从句which modified these traits,修饰country。 参考译文:美国是两股主要力量的产物——带有不同思想、风俗习惯和国家特征的欧洲民族的移民,和修改这些特征的新兴国家的影响。 48) But the force of geographic conditions peculiar to America, the interplay of the carried national groups upon one another, and the sheer difficulty of maintaining old-world ways in a raw, new continent caused significant changes. 重点词组:peculiar(特有的,独特的),interplay(互相影响),sheer(独特的) 结构分析:整个句子是简单句,主语由三个名词短语用and并列承担,谓宾部分比较短小caused significant changes。主语1中,of geographic conditions peculiar to America是后置

2011年英语一真题翻译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一)试题文章翻译 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笑看作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宝贵锻炼”。尽管有些相反的意见,但笑可能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小。笑确实能对心脏和血管产生短期的改变,笑能够促进心律呼吸速率。但是因为大笑很难持续,一次狂笑不可能像比如走路或者慢跑那样对心血管功能产生很大的益处。 实际上,其他的锻炼可以拉紧增强肌肉,很显然笑确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项研究表明笑可以放松肌肉,在狂笑平息之后45分钟内会降低肌肉张力。 这样的身体放松可能会帮助减轻心理紧张状态的影响。笑的行为毕竟可能会产生其他形式的身体上的反馈来提高个体的情绪状态。根据一个经典的情绪理论,我们的感觉部分根源于身体上的反映。十九世纪末人们便争论这一说法:人们不会因为他们伤心而哭,但当开始 尽管悲伤能产生眼泪,证据显示情绪是肌肉反应的结果。1988年德国乌子堡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志愿者用牙咬住一支笔做出假笑,或者用嘴含住一支笔,这个动作会让人产生一种失望的表情。那些被强制锻炼笑肌的人比那些嘴唇皱着表情失望的人在观看有趣的动画片时反应更加丰富,这暗示了表情可能会影响情绪,而不只是反过来情绪会影响表情。同样,笑这一生理行为可以改善心

Section 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Part A Text 1 纽约爱乐乐团决定聘请Alan Gilbert作为下一任的音乐总监,这从2009年任命被宣布之日起就在古典音乐界引起了热议。别的不说,大部分人的反应是积极的。“好啊,终于好了!” Anthony Tommasini写道,他可是一个以严肃著称的古典音乐评论家。 但是,这个任命之所以引起人们惊讶的原因却是Gilbert相对而言并不是很有名。甚至在时代杂志上发文支持Gilbert任命的Tommasini都称其为“低调的音乐家,在他身上找不到那种飞扬跋扈的指挥家的气质。”爱乐乐团迄今为止都是由像Gustav Mahler和Pierre Boulez那样的音乐家领导的。这样去描述这个乐团的下一位 指挥,至少对于时代的读者而言,这是一种苍白的表扬。 就我看来,我不知道Gilbert是否是一个伟大的指挥家或者是一个好的指挥。但是我能确定的是,他能表演出很多有趣的乐章,但是我却应该不会去Avery Fisher Hall或者其他地方去听一场有趣的交响乐演出。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我的CD架上,或者打开的我的电脑 从iTunes上下载更多的唱片。 那些忠实的音乐会观众会讲唱片并不能代替现场的演出,但是他们忽略了核心问题。当下为了获得艺术爱好者的时间,关注度和金钱,

历年英语六级翻译真题汇总

六级翻译 helj 2011/4/12 令狐采学 10/12) 82.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越仔细越好) in dealing with this matter. 83.Only when I reached my thirti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才意识到读书是不能被忽视的). 84. Muc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研究人员感到惊讶), the outcome of the experiment was far better than they had expected. 85. Oh, my, I can’t find my k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一定是把它忘在哪儿了). 86.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愿加入你们去做义工) than go to the beach for a holiday. (10\06) 82.___(他们的独生儿子从未想过) to leavethem and strike out on his own though he is in his late twenties. 83.Before you take any action, please remember to ___ (权衡你的决

定会产生的后果).84. He assured his friend tha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___ (他会违背还钱的承诺).85. Most educators advise that kids ___ (不要沉溺于电脑游戏).86. Business major as he is, he has ___ (从未考虑过从事推销员工作). (09\12 ) 82. How long does a jacket like this last me? — (这要看你多长时间穿一次). 83. The theory he advanced has proved (对许多传统概念的一种挑战). 84. The manager (本可以亲自参加会议), but he was called away for some urgent business abroad. 85. Both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have shown that a (均衡的饮食对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86. Much (我感到遗憾), I was unable to finish the work on time. (09/06) 82.With the oil prices ever rising, she tried to talk ________ (说服他不买车). 83.________ (保持幽默有助于) reduce stress and promote creative thinking in today’s competitive society.. 84.When confronted with the evidence, ________ (他不得不坦白

近十年英语一翻译真题

This movement, driven by powerful and diverse motivation, built a nation out of a wilderness and, by its nature, shaped the character and destiny of an uncharted continent.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product of two principal forces-the immigration of European peoples with their varied ideas, customs,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act of a new country which modified these traits. But, the force of geographic conditions peculiar to America, the interplay of the varied national groups upon one another, and the sheer difficulty of maintaining old-world ways in a raw, new continent caused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first shiploads of immigrants bound for the territory which is now the United States crossed the Atlantic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15th-and-16th-century explorations of North America. The virgin forest with its richness and variety of trees was a veritable real treasure-house which extended from Maine all the way down to Georgia.

历年英语6级真题翻译及答案(含2010年6月)

一、翻译命题原则和测试重点 1. 汉译英题型 2. 一般的短句翻译,内容日常,关键在正确用词、搭配、语法。 3. 实质为补全句子,考察语法结构和词组运用知识:句型、词 组、单词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等 二、翻译原则与应试技巧 1. 正确理解原文词义,正确选词,重点吃透原文 例如:入世与否,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面子问题。 The access to WTO, for China, is a question of dignity 2. 注意词的搭配:重点是定语和中心词、动宾 例如:1. 他整个下午都在忙着接电话。 He was busy answering the telephones all afternoon. 2. 被告在法庭上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The accused confessed his crime in court. 3. 具体翻译方法的运用 (1)增译法:冠词、时态词、动态词、连词、概括词 例如:a.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modesty helps one to go forward, while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 例如: b.谁都知道战场是艰苦的 Everyone knows that life on battlefields is very hard. (2)减词法a:使之符合英文习惯,不能死译

例如:中国足球的落后状态必须改变。 The (state/condition of) backwardness of the Chinese football must be changed. 总结:汉语中的范畴词在英文中往往省略,用英文中 相应的抽象名词翻译,常考范畴词为: 谦虚态度:modesty 发展过程:development 残暴行为:brutality 同情心理:sympathy 悲伤情绪:sadness 无知表现:innocence 稳定性: stability 灵敏度:sensibility 防爆措施:anti-violence 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3)转换词性:重点是动词派生词、介词和副词 例如a:看到喷气式飞机令我非常向往。 The sight of the jet fill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 例如b: 她越过草地、跨上台阶。 She skimmed over the lawn and up the steps. (4)巧用英语中的词缀 表能力的‘得’(able-,-ible):消息靠的住吗?Is…reliable? 表‘过多’的over-:她加班了5个小时:she overworked for 5… 表‘免除’的‘- free’:昆明是个不冻城:Kungming is a ice-free.. 表‘超过’的‘out-’: 他比他妻子多活了3年:…outlived his wife for… 考察重点 虚拟语气

历年考研英语翻译词组汇总(免费下载)

1990年 1. be determined by 由…所决定 2.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与…有关 3. be central to sth. 是…的核心 4. in contrast/by contrast与此相反 5. be due to 由于(常做表语) 6. be deprived of 被剥夺 7. respond to 对…作出反应 8. as the basis of 依据/根据 9. be born with 天生具有 10. In contrast 相比之下 1991年 11. shut off 关上,停止,切断 12. in any case=at any rate 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in no case 决不 13. or so 大概,大约 14. at the rate of 以…的速率 15. take time 花费时间 16. be likely to 可能;倾向于

17. result in 导致 18. not nearly 远不能;远非 19. head into走向;陷入(危机) 20. in the matter of 关于;就…而言 21. make…possible 使…成为可能 22. combine…with 把……和…结合起来;加上 23. in the fashion of 以…方式 24. such…as 像…一样 1992年 25. refer to…提到;谈到 26. agreement on 一致意见 27. be comparable to 和…相当;犹如 28. in terms of 根据;按照;在…方面 29. on the whole 总体来说;大体上看 30. draw a conclusion 得出结论 31. have the attitude towards 对…的态度 32. only if 只要 33. the same…as 与…一样 34. by lack of=for lack of 因为缺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